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强化传热型换热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方案设计(2013年发改委标准案例范文)

强化传热型换热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方案设计(2013年发改委标准案例范文)

强化传热型换热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方案设计(2013年发改委标准案例范文)
强化传热型换热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方案设计(2013年发改委标准案例范文)

强化传热型换热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方案设计(2013年发改

委标准案例范文)

【编制机构】:博思远略咨询公司(360投资情报研究中心)

【研究思路】:

【关键词识别】:1、强化传热型换热器项目可研2、强化传热型换热器市场前景分析预测3、强化传热型换热器项目技术方案设计4、强化传热型换热器项目设备方案配置5、强化传热型换热器项目财务方案分析6、强化传热型换热器项目环保节能方案设计7、强化传热型换热器项目厂区平面图设计8、强化传热型换热器项目融资方案设计9、强化传热型换热器项目盈利能力测算10、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11、银行贷款用可研报告12、甲级资质13、强化传热型换热器项目投资决策分析

【应用领域】:

【强化传热型换热器项目可研报告详细大纲——2013年发改委标准】:

第一章强化传热型换热器项目总论

1.1 项目基本情况

1.2 项目承办单位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4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1.5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6 经济及社会效益

1.7 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强化传热型换热器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三章强化传热型换热器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3.1 公司介绍

3.2 公司项目承办优势

第四章强化传热型换热器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4.1 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

4.2 市场容量分析

4.3 市场竞争格局

4.4 价格现状及预测

4.5 市场主要原材料供应

4.6 营销策略

第五章强化传热型换热器项目技术工艺方案

5.1 项目产品、规格及生产规模

5.2 项目技术工艺及来源

5.2.1 项目主要技术及其来源

5.5.2 项目工艺流程图

5.3 项目设备选型

5.4 项目无形资产投入

第六章强化传热型换热器项目原材料及燃料动力供应

6.1 主要原料材料供应

6.2 燃料及动力供应

6.3 主要原材料、燃料及动力价格

6.4 项目物料平衡及年消耗定额

第七章强化传热型换热器项目地址选择与土建工程

7.1 项目地址现状及建设条件

7.2 项目总平面布置与场内外运

7.2.1 总平面布置

7.2.2 场内外运输

7.3 辅助工程

7.3.1 给排水工程

7.3.2 供电工程

7.3.3 采暖与供热工程

7.3.4 其他工程(通信、防雷、空压站、仓储等)第八章节能措施

8.1 节能措施

8.1.1 设计依据

8.1.2 节能措施

8.2 能耗分析

第九章节水措施

9.1 节水措施

9.1.1 设计依据

9.1.2 节水措施

9.2 水耗分析

第十章环境保护

10.1 场址环境条件

10.2 主要污染物及产生量

10.3 环境保护措施

10.3.1 设计依据

10.3.2 环保措施及排放标准

10.4 环境保护投资

10.5 环境影响评价

第十一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11.1 劳动安全卫生

11.1.1 设计依据

11.1.2 防护措施

11.2 消防措施

11.2.1 设计依据

11.3.2 消防措施

第十二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12.1 项目组织机构

12.2 劳动定员

12.3 人员培训

第十三章强化传热型换热器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3.1 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13.2 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十四章强化传热型换热器项目投资估算及融资方案

14.1 项目总投资估算

14.1.1 建设投资估算

14.1.2 流动资金估算

14.1.3 铺底流动资金估算

14.1.4 项目总投资

14.2 资金筹措

14.3 投资使用计划

14.4 借款偿还计划

第十五章强化传热型换热器项目财务评价

15.1 计算依据及相关说明

15.1.1 参考依据

15.1.2 基本设定

15.2 总成本费用估算

15.2.1 直接成本估算

15.2.2 工资及福利费用

15.2.3 折旧及摊销

15.2.4 修理费

15.2.5 财务费用

15.2.6 其它费用

15.2.7 总成本费用

15.3 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15.3.1 销售收入估算

15.3.2 增值税估算

15.3.2 销售税金及附加费用

15.4 损益及利润及分配

15.5 盈利能力分析

15.5.1 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

15.5.2 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

15.5.3 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

15.5.4 项目资本金财务现金流量表

15.6 不确定性分析

15.6.1 盈亏平衡

15.6.2 敏感性分析

第十六章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

16.1 经济效益

16.2 社会效益

第十七章强化传热型换热器项目风险分析

17.1 项目风险提示

17.2 项目风险防控措施

第十八章强化传热型换热器项目综合结论

第十九章附件

1、公司执照及工商材料

2、专利技术证书

3、场址测绘图

4、公司投资决议

5、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6、开户行资信证明

7、项目备案、立项请示

8、项目经办人证件及法人委托书

10、土地房产证明及合同

11、公司近期财务报表或审计报告

12、其他相关的声明、承诺及协议

13、财务评价附表

《强化传热型换热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图表目录图表项目技术经济指标表

图表产品需求总量及增长情况

图表行业利润及增长情况

图表2013-2020年行业利润及增长情况预测

图表项目产品推销方式

图表项目产品推销措施

图表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表项目新增设备明细表

图表主要建筑物表

图表主要原辅材料品种、需要量及金额

图表主要燃料及动力种类及供应标准

图表主要原材料及燃料需要量表

图表厂区平面布置图

图表总平面布置主要指标表

图表项目人均年用水标准

图表项目年用水量表

图表项目年排水量表

图表项目水耗指标

图表项目污水排放量

图表项目管理机构组织方案

图表项目劳动定员

图表项目详细进度计划表

图表土建工程费用估算

图表固定资产建设投资单位:万元

图表行业企业销售收入资金率

图表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单位:万元

图表借款偿还计划单位:万元

图表正常经营年份直接成本构成表

图表逐年直接成本

图表逐年折旧及摊销

图表逐年财务费用

图表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

图表项目销售收入测算表

图表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单位:万元图表损益和利润分配表单位:万元

图表财务评价指标一览表

图表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

图表项目资本金财务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

图表项目盈亏平衡图

图表项目敏感性分析表

图表敏感性分析图

图表项目财务评价主要数据汇总表

【更多增值服务】:

强化传热型换热器项目商业计划书(风险投资+融资合作)编制

强化传热型换热器项目细分市场调查(市场前景+投资期市场调查)分析

强化传热型换热器项目IPO上市募投(甲级资质+符合招股书)项目可研编制强化传热型换热器项目投资决策风险评定及规避策略分析报告

【博思远略成功案例】:

1. 500千瓦太阳能储能充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 新建纳米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 新能源(磁动力)产业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 年产4000万平米锂电池隔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 年产200MW 太阳能晶体硅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 3000吨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7. 透明导电膜(TCO)玻璃项目商业计划书

8. 200MW太阳能薄膜板厂及1GW太阳能发电站项目

9. 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 治理矿渣废水及矿渣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可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某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可研报告

13. 电子废物拆解及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年产20万吨绿色节能多高层钢结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收集、净化废矿物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高性能微孔滤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工业废水及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可研报告

18. 太阳能节能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高效节能生物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年处理2000吨钕铁硼废料综合利用项目

21. 山东烟台某文化产业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3D产业动漫工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4. 四川省动漫产业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创意产业园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6. 历史文化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7. 生物麻纤维绿色环保功能型面料生产线项目

28. 氟硅酸综合清洁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9. 年产300万码研磨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0. 年产20万吨有机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1. 车用稀土改性镍氢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2. 12万吨/年磷精矿(浮选)、配套8万吨/年饲料级磷酸三钙项目

33. 电石下游精细化工品生产装置建设项目可研

34. 含氟高分子材料及含氟精细化学品系列产品项目

35. 精细化工产业配套园项目建议书兼可研报告

36. 大气颗粒物监测仪器生产项目可研报告

37. 矿山机械及配件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8. 汽车配套高分子材料成型产品生产项目

39. 年产3万吨异形精密汽车锻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0. 汽车商业旅游综合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1. 新建磁动力轿车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42. 4万吨PA6浸胶帘子线(含鱼网丝)项目申请报告

43. 年产20万辆电动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4. 扩建年产30000套各类重型汽车差速器总成生产线项目

45. 高科技农业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6. 绿色农产品配送中心项目立项报告

47. 富硒食品工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8. 采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优质低温肉制品项目立项报告

49. 蔬菜、瓜果、花卉设施栽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0. 新型水体富营养化处理项目商业计划书

51. 现代农业生态观光示范园区建设项目

52. 5000吨水果储藏保鲜气调库可行性研究报告

53. 我国国际生态橄榄油物流中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4. 综合物流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5. 大型水果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6. 超五星级园林式温泉度假酒店可行性研究报告

57. 信息安全灾难恢复信息系统项目可研报告

58. “祥云”高校云服务平台成果转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9. 气象数据处理解释中心项目申请报告

60. 电子束辐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1. 年产3000台智能设备控制系统电液伺服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2. 年产3000万根纳米碳碳素纤维加热管/加热板项目

63. 压敏电阻片及SPD电涌保护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4. 智能电网电能量综合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5. 10万套镁合金手提电脑外壳压铸生产线可行性研究报告

66. 年产10万吨金属镁及镁合金加工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7. 38万吨废钢铁加工处理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8. 年产80万吨铁矿石采选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9. 年产1万吨高性能铜箔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70. 年产3万吨碳酸二甲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71. 新建年产500吨钼制品生产线可行性研究报告

72. 3万锭亚麻高档生态面料生产线项目立项报告

73. 年产废纸再造30万吨白板纸并自备20000KW热电厂项目立项报告

74. 年产6000万套烟用商标纸彩色印刷项目立项报告

75. 11.6万立方米竹板材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76. 北京某小区汽车远程遥控监控防盗系统项目可研报告

77. 山东淄博张周路花卉种植基地产业化项目

78. 山东烟台某企业年产1000吨海红果汁产品扩建3万吨项目

79. 韩国某品牌天然抗肿瘤新药进入中国市场商业计划书

80. 大连某IT企业财务软件外包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81. 电热水循环式床垫专利实施项目商业计划书

82. 辽宁省朝阳市某企业年产12万吨鱼/禽饲料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

83. 粉煤灰纤维及经纬线造纸三项专利产品项目

84. 河北唐山某企业年产30吨超级电容器电极用多孔复合材料项目

85. 杭州某企业年产30万吨630ERW大口径高频直缝焊管项目

86. 江苏连云港某企业集团果蔬(脱水)加工项目

87. 鄂尔多斯某企业年产250吨纳米二氧化钛粉体项目

88. 广东惠州某企业集成电路封装项目

89. 新疆某企业液态原料奶冷链物流系统改造项目

90. 14万吨棉秸秆高密度压缩板材项目

91. 湖南省双语智能幼儿园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92. 烟台某企业5000吨蔬菜果品气调保鲜库建设项目

93. 江苏某企业年产1万吨钢结构项目可行性研究

94. 新疆石河子1500吨辣椒色素生产项目

95. 河北邯郸某集团南瓜粉及系列产品加工建设项目

96. 河北25mw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项目

97. 杭州高新区某企业PDP等离子体大屏幕显示板项目

98. 吉林省梅河口市100万只朗德鹅填饲、屠宰加工基地建设项目

99. 湖南常德某集团特种钢结构涂料生产线项目

100. 福建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商业计划书

101. 安康市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2. 福建省企业信息化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103. 山东省某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104. 武汉市某企业节能专项资金申请报告

105. 重庆某集团引进年产200万台汽车直流电机生产线项目

106. 鹤岗市绿色无害优质大米综合开发项目

107. 山东省东营开发区某高新企业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申请报告108. 大连市某企业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申请报告

109. 山东淄博某纺织集团青岛三万锭精梳天然彩色棉纺纱分厂建设项目110. 河南驻马店某企业彩钢夹芯板项目

111. 辽宁凌源某企业年产15万吨超细矿石微粉可行性研究报告112. 辽宁鞍山年产20万吨630ERW大口径高频直缝焊管项目

113. 北京昌平生态农业观光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4. 云南昆明某企业年产6000吨浓缩峰蜜生产项目

115. 广东深圳150mm重掺硅单晶抛光片出口建设项目

116. 衢州年产5万辆电动观光车及配套零部件项目

117. 绿色充电电池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118. 江苏南通米糠综合利用项目

119. 广东东莞年产80万只节能灯和卤素灯项目

120. 内蒙某企业年产15000吨氯化钡生产项目

121. 西安某矿山机械制造公司粉碎机项目

122. 湖南再制造产业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23. 河北某公司年产300吨磷酸铁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24. 上海某船舶制造有限公司80万吨/年拆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25. 郑州某企业汽车铝合金轮毂镀膜加工项目

126. 广州某企业胎盘系列化妆品生产项目

127. 福建漳州某企业年产30吨白光LED荧光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28. 速溶型纤维蛋白胶产业化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129. 临沂某化工企业年产20万吨保险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30. 某投资公司投资北京健康体检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31. 长沙某科研机构电热远红外高科技研发中心项目

132. 青岛某企业年产10万套健身器材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33. 河南某企业迁扩建年产8万吨碳素制品生产线项目

134. 山东德州某企业年产15万台太阳能热水器建设项目

135. 广东某企业年产5万台空气能热泵热水器项目

136. 江西南昌化工循环产业园区项目

137. 大连某企业年产4000台套不锈钢橱柜可行性研究报告

138. 上海某公司瑜伽教练学校商业计划书

139. 山西阳泉洗精长烟煤50万吨每年洁净化综合利用项目

140. 北京某快餐集团直营20家连锁店可行性研究报告

141. 广东梅州某集团甲流诊断试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42. 潍坊年产5000吨花生制品生产线可行性报告

143. 山东淄博城市创意产业园可行性报告

144. 齐鲁石化某企业20万吨PVC技改项目

145. 齐鲁石化某企业乙烯燃气管件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项目

146. 内蒙古某企业年产3万台/套新型太阳能水泵系统项目

147. 河南平顶山20万吨PVC粒料与1.5亿平米环保型PVC壁纸联产项目148. 辽宁某企业燃油燃气锅炉项目

149. 广西南宁铁路货场建设物流园区项目

150. 济南微晶玻璃板材生产线投资项目

151. 中油集团某机械厂CNG气瓶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152. 西安车辆GPS定位导航电子地图市场分析与投资项目

153. 无锡某物联网高技术企业传感器项目

154. 江苏常州60吨/年甲基戊炔醇项目

155. 高纯金属材料投资项目价值分析报告

156. 稀土永磁电机项目投资经济效益分析报告

157. 全自动按摩椅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158. 北京某高新企业Kx2100系列分布智能火灾探测系统项目159. 6000万平米胶粘制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60.五万锭精梳纱生产线高新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

161. 年产10万吨超细矿石微粉可行性研究报告

162. 年产2000万块新型空心砖生产线项目申请报告

163. 年产2.0亿标块粉煤灰蒸压砖项目建议书

164. 年产6000万块煤矸石空心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65. 年产500万平方米高档陶瓷墙地砖生产线项目可研报告166. 大理石板型材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67. 年产8000万吨高性能建筑乳胶涂料可行性研究报告168. 云南红河州开远市方解石粉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69. 废矿物油再生利用项目可研报告

170. 煤层气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71. 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更多案例请联系博思远略咨询公司案例研究中心

【完】

换热器的研究发展现状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009年第28卷增刊·338· 化工进展 换热器的研究发展现状 支浩,汤慧萍,朱纪磊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55) 摘要: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以能源为中心的环境、生态等问题日益加剧。世界各国在寻找新能源的同时,也更加注重了节能新途径的研发。强化传热技术的应用不但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而且能大大节约投资成本。 换热器由于其在化工、石油、动力和原子能等工业部门的广泛应用,使得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技术一直以来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各种研究成果不断涌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不同结构和种类的换热器发展很快,新结构、新材料的换热器不断涌现。换热器又称热交换器,是一种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也是实现化工生产过程中热量交换和传递不可缺少的设备。换热器既可是一种单独的设备,如加热器、冷却器和凝汽器等;也可是某一工艺设备的组成部分,如石化、煤炭工业中的余热回收装置等。本文主要介绍了现有换热器的分类,各种换热器的特点工作原理及应用情况,对目前换热器的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换热器;强化换热;研究现状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以能源为中心的环境、生态等问题日益加剧。世界各国在寻找新能源的同时,也更加注重了节能新途径的研发。强化传热技术的应用不但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而且能大大节约投资成本。换热器由于其在化工、石油、动力和原子能等工业部门的广泛应用,使得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技术一直以来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各种研究成果不断涌现[1-4]。 1 换热器的分类方式 随着科学和生产技术的发展,各种换热器层出不穷,难以对其进行具体、统一的划分。虽然如此,所有的换热器仍可按照它们的一些共同特征来加以区分[5-6],具体如下。 按照用途来分:预热器(或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等。 按照制造热交换器的材料来分:金属的、陶瓷的、塑料的、石墨的、玻璃的等。 按照温度状况来分:温度工况稳定的热交换器,热流大小以及在指定热交换区域内的温度不随时间而变;温度工况不稳定的热交换器,传热面上的热流和温度都随时间改变。 按照热流体与冷流体的流动方向来分:顺流式、逆流式、错流式、混流式。 按照传送热量的方法来分: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等三大类。其中间壁式换热器的冷、热流体被固体间壁隔开,并通过间壁进行热量交换的换热器,因此又称表面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应用最广。 间壁式换热器根据传热面的结构不同可分为管式和板面式。管式换热器以管子表面作为传热面,包括套管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等;板面式换热器以板面作为传热面,包括板式换热器、螺旋板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板壳式换热器和伞板换热器等。 2 管式换热器 管式换热器主要有套管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两种。 2.1套管式换热器 套管式换热器是将不同直径的两根管子套成的同心套管作为元件、然后把多个元件加以连接而成的一种换热器,工作时两种流体以纯顺流或纯逆流方式流动。套管式换热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适用于高温、高压流体,特别是小容量流体的传热。另外,只要做成内管可以抽出的套管,就可清除污垢,所以它也使用于易生污垢的流体。他的主要缺点是流动阻力大;金属消耗量多;管间接头较多,易发生泄露;而且体积大,占地面积大,故多用于传热面积不大的换热器[5,7]。 2.2管壳式换热器 管壳式换热器又称为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结构一般由壳体、传热管束、管板、折流板(挡板)和管箱等部件组成。目前,国内外工业生产中所用的换热设备中,管壳式换热器仍占主导地位,虽然它在换热效率、结构紧凑性和金属材料消耗等方面,

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

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列管式换热器 专业班级:应化1301班 姓名:王伟 学号: U201310289 指导老师:王华军 时间: 2016年8月

目录 1.课程设计任务书 (5) 1.1 设计题目 (5) 1.2 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5) 1.3 技术参数 (5) 2.设计方案简介 (5) 3.课程设计说明书 (6) 3.1确定设计方案 (6) 3.1.1确定自来水进出口温度 (6) 3.1.2确定换热器类型 (6) 3.1.3流程安排 (7) 3.2确定物性数据 (7) 3.3计算传热系数 (8) 3.3.1热流量 (8) 3.3.2 平均传热温度差 (8) 3.3.3 传热面积 (8) 3.3.4 冷却水用量 (8) 4.工艺结构尺寸 (9) 4.1 管径和管内流速 (9) 4.2 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9)

4.3 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9) 4.4 壳体内径 (10) 4.5 折流板 (10) 4.6 接管 (11) 4.6.1 壳程流体进出管时接管 (11) 4.6.2 管程流体进出管时接管 (11) 4.7 壁厚的确定和封头 (12) 4.7.1 壁厚 (12) 4.7.2 椭圆形封头 (12) 4.8 管板 (12) 4.8.1 管板的结构尺寸 (13) 4.8.2 管板尺寸 (13) 5.换热器核算 (13) 5.1热流量衡算 (13) 5.1.1壳程表面传热系数 (13) 5.1.2 管程对流传热系数 (14) 5.1.3 传热系数K (15) 5.1.4 传热面积裕度 (16) 5.2 壁温衡算 (16) 5.3 流动阻力衡算 (17) 5.3.1 管程流动阻力衡算 (17) 5.3.2 壳程流动阻力衡算 (17)

国家发改委:《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2017年2号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 第 2 号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已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7年4月8日起施行。 主任:何立峰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规范政府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和备案行为,实现便利、高效服务和有效管理,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依据《行政许可法》、《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企业投资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指企业在中国境内投资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包括企业使用自己筹措资金的项目,以及使用自己筹措的资金并申请使用政府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等的项目。 项目申请使用政府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的,应在履行核准或备案手续后,提出资金申请报告。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对投资项目履行综合管理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按照本级政府规定职责分工,对投资项目履行相应管理职责。 第四条根据项目不同情况,分别实行核准管理或备案管理。

对关系国家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实行核准管理。其他项目实行备案管理。 第五条实行核准管理的具体项目范围以及核准机关、核准权限,由国务院颁布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以下简称《核准目录》)确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对项目核准的范围、权限有专门规定的,从其规定。 《核准目录》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并根据情况适时调整。 未经国务院批准,各部门、各地区不得擅自调整《核准目录》确定的核准范围和权限。

(完整word版)强化传热技术

1、强化传热的目的是什么? (1)减小初设计的传热面积,以减小换热器的体积和重量;(2)提高现有换热器的能力;(3)使换热器能在较低温差下工作;(4)减少换热器的阻力,以减少换热器的动力消耗。 2、采用什么方法解决传热技术的选用问题? (1)在给定工质温度、热负荷以及总流动阻力的条件下,先用简明方法对拟采用的强化传热技术从使换热器尺寸大小、质轻的角度进行比较。这一方法虽不全面,但分析表明,按此法进行比较得出的最佳强化传热技术一般在改变固定换热器三个主要性能参数(换热器尺寸、总阻力和热负荷)中的其他两个,再从第三个性能参数最佳角度进行比较时也是最好的。(2)分析需要强化传热处的工质流动结构、热负荷分布特点以及温度场分布工况,以定出有效的强化传热技术,使流动阻力最小而传热系数最大。(3)比较采用强化传热技术后的换热器制造工艺、安全运行工况以及经济性问题。 3、表面式换热器的强化传热途径有哪些? (1)增大平均传热温差以强化传热;(2)增加换热面积以强化传热;(3)提高传热系数以强化传热。 4、何为有功和无功强化传热技术?包括哪些方法? 从提高传热系数的各种强化传热技术分,则可分为有功强化传热技术和无功强化传热技术两类。前者也称主动强化传热技术、有源强化技术、后者也称为被动强化技术、无源强化技术。有功强化传热技术需要应用外部能量来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无功传热强化技术则无需应用外部能量即能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有功强化传热技术包括机械强化法、震动强化、静电场法和抽压法等;无功强化传热技术包括表面特殊处理法、粗糙表面法、扩展表面法、装设强化元件法、加入扰动流体法等。 5、单项流体管内强制对流换热时,层流和紊流的强化有何不同? 当流体做层流运动时,流体沿相互平行的流线分层流动,各层流体间互不掺混,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的热量传递只能依靠流体内部的导热进行,因而换热强度较低。因此,对于强化层流流动的换热,应以改变流体的流动状态为主要手段。当流体做湍流运动时,流体的传热方式有两种:在层流底层区的热量传递主要依靠导热;而在底层以外的湍流区,除热传导以外,主要依靠流体微团的混合运动。除液态金属以外,一般流体导热率都很小,湍流换热时的主要热阻在层流地层区。因此对于强化湍流流动的换热,主要原则应是减薄层流底层的厚度。 6、管式换热器一般采用圆管还是矩形通道?为什么? 在管子数目、工质流量及管道横截面周界均给定的情况下,圆形管道的流通截面积最大,矩形的最小,而流速恰好相反。在个管道中温度条件相同时,矩形管道能增加换热系数,但同时阻力也剧增,这就是管式换热器一般采用圆管而不用换热效果横好的矩形管道的原因。 7、采用扩张-收缩管式如何强化传热的? 流体在扩张段中产生的强烈漩涡被流体带入收缩段时得到了有效利用,从而增强了传热。此外,在收缩段中由于流体流过收缩截面时流速增高,使流体边界层中流速也相应增高,从而也增进了传热效应。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

第一章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 1.1概述 列管式换热器是一种较早发展起来的型式,设计资料和数据比较完善,目前在许多国家中已有系列化标准。列管式换热器在换热效率,紧凑性和金属消耗量等方面不及其他新型换热器,但是它具有结构牢固,适应性大,材料范围广泛等独特优点,因而在各种换热器的竞争发展中得以继续应用下去。目前仍是化工、石油和石油化工中换热器的主要类型,在高温高压和大型换热器中,仍占绝对优势。例如在炼油厂中作为加热或冷却用的换热器、蒸馏操作中蒸馏釜(或再沸器)和冷凝器、化工厂中蒸发设备的加热室等,大都采用列管式换热器[3]。 1.2列管换热器型式的选择 列管式换热器种类很多,目前广泛使用的按其温度差补偿结构来分,主要有以下几种:(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的结构比较简单、紧凑,造价便宜,但管外不能机械清洗。此种换热器管束连接在管板上,管板分别焊在外壳两端,并在其上连接有顶盖,顶盖和壳体装有流体进出口接管。通常在管外装置一系列垂直于管束的挡板。同时管子和管板与外壳的连接都是刚性的,而管内管外是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因此,当管壁与壳壁温度相差较大时,由于两者的热膨胀不同,产生了很大的温差应力,以致管子扭弯或使管子从管板上松脱,甚至毁坏整个换热器。 为了克服温差应力必须有温度补偿装置,一般在管壁与壳壁温度相差50℃以上时,为安全起见,换热器应有温差补偿装置。 (2)浮头换热器:换热器的一块管板用法兰与外壳相连接,另一块管板不与外壳连接,以便管子受热或冷却时可以自由伸缩,但在这块管板上来连接有一个顶盖,称之为“浮头”,所以这种换热器叫做浮头式换热器。这种型式的优点为:管束可以拉出,以便清洗;管束的膨胀不受壳体的约束,因而当两种换热介质的温差大时,不会因管束与壳体的热膨胀量的不同而产生温差应力。其缺点为结构复杂,造价高。 (3)填料函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管束一端可以自由膨胀,结构与比浮头式简单,造价也比浮头式低。但壳程内介质有外漏的可能,壳程终不应处理易挥发、易爆、易燃和有毒的介质。 (4)U型管换热器:这类换热器只有一个管板,管程至少为两程管束可以抽出清洗,

换热器的传热系数

1 介质不同,传热系数各不相同我们公司的经验是:1、汽水换热:过热部分为800~1000W/m2.℃饱和部分是按照公式K=2093+786V(V是管内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水水换热为:K=767(1+V1+V2)(V1是管内流速,V2水壳程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 实际运行还少有保守。有余量约10% 冷流体热流体总传热系数K,W/(m2.℃) 水水850~1700 水气体17~280 水有机溶剂280~850 水轻油340~910 水重油60~280 有机溶剂有机溶剂115~340 水水蒸气冷凝1420~4250 气体水蒸气冷凝30~300 水低沸点烃类冷凝455~1140 水沸腾水蒸气冷凝2000~4250 轻油沸腾水蒸气冷凝455~1020 不同的流速、粘度和成垢物质会有不同的传热系数。K值通常在 2 800~2200W/m2·℃范围内。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不宜选太高,一般在800-1000 W/m2·℃。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水)通常在1000~2000W/m2·℃范围内。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汽)—水)通常在3000~5000W/m2·℃范围内。1.流体流径的选择哪一种流体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哪一种流体流经壳程,下列各点可供选择时参考(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为例) (1) 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以便于清洗管子。 (2) 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 (3) 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4) 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气较洁净,冷凝传热系数与流速关系不大。(5)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6) 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宜走管内,因管程流通面积常小于壳程,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7) 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 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在选择流体流径时,上述各点常不能同时兼顾,应视具体情况抓住主要矛盾,例如首先考虑流体的压强、防腐蚀及清洗等要求,然后再校核对流传热系数和压强降,以便作出较恰当的选择。 2. 流体流速的选择增加流体在换热器中的流速,将加大对流传热系数,减少污垢在管子表面上沉积的可能性,即降低了污垢热阻,使总传热系数增大,从而可减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但是流速增加,又使流体阻力增大,动力消耗就增多。所以适宜的流速要通过经济衡算才能定出。此外,在选择流速时,还需考虑结构上的要求。例如,选择高的流速,使管子的数目减少,对一定的传热面积,不得不采用较长的管子或增加程数。管子太长不易清洗,且一般管长都有一定的标准;单程变为多程使平均温度差下降。这些也是选择流速时应予考虑的问题。 3. 流体两端温度的确定若换热器中冷、热流体的温度都由工艺条件所规定,就不存在确定流体两端温度的问题。若其中一个流体仅已知进口温度,则出口温度应由设计者来确定。例如用冷水冷却某热流体,冷水的进口温度可以根据当地的气温条件作出估计,而换热器出口的冷水温度,便需要根据经济

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综述

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综述 摘要根据国内外强化侍热技术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管壳式换热嚣在壳程强化待热方面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管壳式换热器壳程强化传热 Abstract In the light of the present statns of study of the technology for intensification of heat transfer both at home and abroad.The work on the intensification of heat transfer in the shell side of the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is mainly presented as well as the result obtained.Keywords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shell side intensification of heat transfer 中图分类号:TE965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利用高效换热器可以吸收化工、石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大量余热,既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污染。与板式、板翅式换热器相比,管壳式换热器由于其适用性广、坚固耐用、密封性较好以及其结构简单、清洗方便是石油、化工等领域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换热器(占整个换热器设备的70%以上)[1]。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热能和回收热能,强化管壳式换热器成为人们所研究的重点之一。 (一)强化传热的途径 单位时间内的换热量Q与冷热流体的温差△t及传热面积F成正比,即:Q=k·F·△t.可见强化传热可以通过增加传热面积F、加大传热温差△t,提高传热系数K3个途径来实现。 1.1增加传热面积F 增加传热面积不应理解为单一扩大设备体积或台数,而应是采用改变传热表面结构或材料性能合理提高设备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使设备高效、紧凑、轻巧。如采用螺旋螺纹管、翅片管、波纹管、粗糙表面管、异形管等方法都能使传热面积增加。 1.2加大传热温差△t 在考虑到实际工艺或设备是否允许的情况下,改变冷热流体温度或改变换热流体同的流动方式如逆流、错流等,就可改变传热温差血,但这种方法受生产工艺、设备条件、环境条件及经济性等方面限制,实际操作时有一定局限性。 1.3提高传热系数k 提高传热系数小的一侧传热面之传热系数.就可使设备总传热系数大幅度提高。当今世界上强化传热研究的重点就是提高传热系数,有一种趋势是改善流体自身流动状态,加强湍

列管式换热器选型设计计算

第一部分列管式换热器选型设计计算 一.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换热器设计的优劣最终要以是否适用、经济、安全、负荷弹性大、操作可靠、检修清洗方便等为考察原则。当这些原则相互矛盾时,应在首先满足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再考虑一般原则。 1.流体流动空间的选择原则 (1)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因为管内清洗比较方便。 (2)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3)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可节省壳体金属消耗量。 (4)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出冷凝液,且蒸气较洁净,它对清洗无要求。(5)有毒流体宜走管内,使泄漏机会较少。 (6)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 (7)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可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8)对于刚性结构的换热器,若两流体的温度差较大,对流传热系数较大者宜走管间,因壁面温度与α大的流体温度相近,可以减少热应力。 在选择流体流径时,上述各点常不能同时兼顾,应视具体情况抓住主要矛盾。2.流体流速的选择 根据管内湍流时对流传热系数αi∝u0.8,流速增大,则αi增大,同时污垢热阻R si 减小,利于传热,从而可减少传热面积,节约设备费用;但同时又使压降增大,加大了动力消耗,提高了操作费用。可见应全面分析权衡比较适宜的流速。 (1)所选流速要尽量使流体湍流,有利传热。 (2)所选流速应使管长或程数恰当。管子过长,不便于清洗管内污垢;而管子过短,管程数增加,使结构复杂化,传热温差减少,均会降低传热效果。 (3)粘度大的流体,流速应小些,可按滞流处理。 (4)高密度流体(液体),阻力消耗与传热速率相比一般较小,可适当提高流速。 在我们教材及换热器设计手册中均给了出一些经验数据,以供参考。 3.管子规格及排列情况 (1)管径选择:国内换热器系列标准件中管子规格为Φ25×2.5mm、Φ19×2mm,在再沸器中可采用Φ38×3mm。 (2)管长:以清洗方便和合理使用管材为原则,系列标准件中采用1.5m,2m,3 m和6m四种。 (3)管子排列方法 管子在管板上的排列方法有三种:正三角形,正方形直列和正方形错列(见化工原理下册,天大版,P256,图4-25)。 正三角形排列使用最普遍,在同一管板面积上可以排列较多传热管,管外流体搅动较大,对流传热系数较高,但相应阻力也较大,管间不易清洗;正方形直列便于清洗管外表面,但传热系数较小;正方形错列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对流传热系数高于正方形直列。 (4)管中心距t 管子与管板采用胀管法连接t=(1.3-1.5)d o,管子与管板采用焊管法连接t=1.25d o,相邻两管外壁间距不应小于6mm。 4.折流挡板 前面已述常用的有圆缺形和盘环形挡板(见化工原理下册,天大版,P257,图4-27),而又以缺口面积为壳体内截面积25%的圆缺形折板用的最广泛。 折流挡板间距h:h=0.2~1D(壳内径),系列标准件中采用的板间距为:固定管板式有150、300、600mm三种,浮头式有150、200、300、480和600mm五种。 5.流体流动阻力

电子招标投标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改委第20号令)

电子招标投标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电子招标投标活动,促进电子招标投标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以下分别简称招标投标法、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电子招标投标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电子招标投标活动是指以数据电文形式,依托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完成的全部或者部分招标投标交易、公共服务和行政监督活动。 数据电文形式与纸质形式的招标投标活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三条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交易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行政监督平台。 交易平台是以数据电文形式完成招标投标交易活动的信息平台。公共服务平台是满足交易平台之间信息交换、资源共享需要,并为市场主体、行政监督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

信息服务的信息平台。行政监督平台是行政监督部门和监察机关在线监督电子招标投标活动的信息平台。 电子招标投标系统的开发、检测、认证、运营应当遵守本办法及所附《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技术规范)。 第四条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指导协调全国电子招标投标活动,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指导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电子招标投标活动。各级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铁道、水利、商务等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分工,对电子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依法查处电子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依法设立的招标投标交易场所的监管机构负责督促、指导招标投标交易场所推进电子招标投标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对电子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电子招标投标系统的建设、运营,以及相关检测、认证活动实施监督。 监察机关依法对与电子招标投标活动有关的监察对象实施监察。 第二章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 第五条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按照标准统一、互联互通、公开透明、安全高效的原则以及市场化、专业化、集约

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2.4 列管换热器设计示例 某生产过程中,需将6000 kg/h的油从140℃冷却至40℃,压力为0.3MPa;冷却介质采用循环水,循环冷却水的压力为0.4MPa,循环水入口温度30℃,出口温度为40℃。试设计一台列管式换热器,完成该生产任务。 1.确定设计方案 (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两流体温度变化情况:热流体进口温度140℃,出口温度40℃冷流体(循环水)进口温度30℃,出口温度40℃。该换热器用循环冷却水冷却,冬季操作时进口温度会降低,考虑到这一因素,估计该换热器的管壁温和壳体壁温之差较大,因此初步确定选用带膨胀节的固定管板式式换热器。 (2)流动空间及流速的确定 由于循环冷却水较易结垢,为便于水垢清洗,应使循环水走管程,油品走壳程。选用ф25×2.5的碳钢管,管内流速取u i=0.5m/s。 2.确定物性数据 定性温度:可取流体进口温度的平均值。 壳程油的定性温度为(℃) 管程流体的定性温度为(℃) 根据定性温度,分别查取壳程和管程流体的有关物性数据。 油在90℃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 密度ρo=825 kg/m3 定压比热容c po=2.22 kJ/(kg·℃) 导热系数λo=0.140 W/(m·℃) 粘度μo=0.000715 Pa·s 循环冷却水在35℃下的物性数据: 密度ρi=994 kg/m3 定压比热容c pi=4.08 kJ/(kg·℃) 导热系数λi=0.626 W/(m·℃) 粘度μi=0.000725 Pa·s 3.计算总传热系数 (1)热流量 Q o=W o c poΔt o=6000×2.22×(140-40)=1.32×106kJ/h=366.7(kW) (2)平均传热温差 (℃) (3)冷却水用量 (kg/h)

浅谈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

浅谈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 热能1303梁皓天20132586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以能源为中心的环境、生态等问题日益加剧。世界各国在寻找新能源的同时,也更加注重了节能新途径的研发。强化传热技术的应用不但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而且能大大节约投资成本。换热器由于其在化工、石油、动力和原子能等工业部门的广泛应用,使得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技术一直以来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各种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管壳式换热器又称谓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结构一般由管箱、壳体、管束、管板、折流板等部件组成。目前,国内外工业生产中所用的换热设备中,管壳式换热器仍占主导地位,虽然它在换热效率、结构紧凑性和金属材料消耗等方面,不如其他新型换热设备,但它具有结构坚固,操作弹性大,适应性强,可靠程度高,选材范围广,处理能力大,能承受高温高压等特点,所以在工程中仍得到广泛应用。管壳式热器固然有其优点,并为产业节能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新的节能减排形势下,其缺点(压降大、流动死区、易结垢、震动、传热效果差)严重的限制了其发展和生存的空间,为了节能降耗,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率,需要研发能够满足多种工业生产过程要求的高效节能换热器。因此,近年来,高效节能换热器的研发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国内外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新型高效换热器。 目前传统强化换热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管程强化传热,壳程强化传热,整体强化传热。 管程强化换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改变管子形状或者提高换热面积,如:螺旋槽管、旋流管、波纹管、缩放管、螺纹管等;二是增强管内的湍流程度,例如,管内设置各种形状的插入物。其中,改变换热管设计的方式,如改变换热管形状,或加大管程流体的湍流程度、传热面积,具体的设计对象包括波纹管、伸缩管、翅片管等。而另一种类型包括管内插物的设计,及通过管内绕丝花环、纽带等,实现管程的湍流程度;相比较来说,在管内插物的形式执行简单、效果较好、投资较少,是目前主要应用的管程强化传热形式。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主要管程强化传热的换热器特点。 (1)螺旋槽管是通过专用轧管设备将圆管在其表面滚压出螺旋线形的凹槽,管子内部形成螺旋线形凸起,如图1所示,管内介质流动时受螺旋线型槽纹的导向使靠近管壁的部分介质沿槽纹方向螺旋流动,这就使得边界层的厚度较大程度的减薄,提高换热的效果;部分介质沿着壁面纵向运动,经过槽纹凸起处产生纵向漩涡,促使边界层分层,加速边界层中介质质点的运动,进而加快了管壁处介质与主体介质的热量传递。 (2)波纹管是将管子加工成内外均呈连续波纹曲线的一种强化管,如图2所示,使管子的纵向截面呈波形,由相切的大小圆弧构成,管内流体的流动状态不断变化,使流体的湍流程度增加从而强化传热。主要适用于管内外介质有加热、冷却热交换的场合,其特点为传热效率高,这一特点是依靠独特的传热元件—波纹管来实现的。波纹管特殊的波峰与波谷设计,使流体在关内外形成强烈扰动,大大提高了换热管的传热系数,其传热系数比传统管式换热器高2~3倍。波纹管在工作过程中,一方面管内外介质始终处于高

发改委2014年14号令-《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电力监控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防范黑客及恶意代码等对电力监控系统的攻击及侵害,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根据《电力监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电力监控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工作应当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有关要求,坚持“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原则,保障电力监控系统的安全。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电力监控系统,是指用于监视和控制电力生产及供应过程的、基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业务系统及智能设备,以及做为基础支撑的通信及数据网络等。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发电企业、电网企业以及相关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安装调试、研究开发等单位。 第五条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章 技术管理 第六条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内部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业务系统,应当划分为生产控制大区和管理信息大区。

生产控制大区可以分为控制区(安全区I)和非控制区(安全区Ⅱ);管理信息大区内部在不影响生产控制大区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各企业不同安全要求划分安全区。 根据应用系统实际情况,在满足总体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简化安全区的设置,但是应当避免形成不同安全区的纵向交叉联接。 第七条电力调度数据网应当在专用通道上使用独立的网络设备组网,在物理层面上实现与电力企业其它数据网及外部公用数据网的安全隔离。 电力调度数据网划分为逻辑隔离的实时子网和非实时子网,分别连接控制区和非控制区。 第八条生产控制大区的业务系统在与其终端的纵向联接中使用无线通信网、电力企业其它数据网(非电力调度数据网)或者外部公用数据网的虚拟专用网络方式(VPN)等进行通信的,应当设立安全接入区。 第九条在生产控制大区与管理信息大区之间必须设置经国家指定部门检测认证的电力专用横向单向安全隔离装置。 生产控制大区内部的安全区之间应当采用具有访问控制功能的设备、防火墙或者相当功能的设施,实现逻辑隔离。

换热器计算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换热器思考题 1. 什么叫顺流?什么叫逆流(P3)? 2.热交换器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有那些(P6)? 换热器设计计算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热负荷计算、结构计算、流动阻力计算、强度计算。 热负荷计算:根据具体条件,如换热器类型、流体出口温度、流体压力降、流体物性、流体相变情况,计算出传热系数及所需换热面积 结构计算:根据换热器传热面积,计算热交换器主要部件的尺寸,如对管壳式换热器,确定其直径、长度、传热管的根数、壳体直径,隔板数及位置等。 流动阻力计算:确定流体压降是否在限定的范围内,如果超出允许的数值,必须更改换热器的某些尺寸或流体流速,目的为选择泵或风机提供依据。 强度计算:确定换热器各部件,尤其是受压部件(如壳体)的压力大小,检查其强度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对高温高压换热器更应重视。尽量采用标准件和标准材料。 3. 传热基本公式中各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P7)? 4. 流体在热交换器内流动,以平行流为例分析其温度变化特征(P9)?

5. 热交换器中流体在有横向混合、无横向混合、一次错流时的简化表示(P20)? 一次交叉流,两种流体各自不混合 一次交叉流,一种流体混合、另一种流体不混合 一次交叉流,两种流体均不混合 6. 在换热器热计算中, 平均温差法和传热单元法各有什么特点(P25、26)? 什么是温度交叉,它有什么危害,如何避免(P38、76)? 7.管壳式换热器的主要部件分类与代号(P42)? 8.管壳式换热器中的折流板的作用是什么,折流板的间距过大或过小有什么不利之处(P49~50)? 换热器安装折流挡板是为了提高壳程对流传热系数,为了获得良好的效果,折流挡板的尺寸和间距必须适当。对常用的圆缺形挡板,弓形切口过大或过小,都会产生流动“死区”,均不利于传热。一般弓形缺口高度与壳体内径之比为0.15~0.45,常采用0.20和0.25两种。 挡板的间距过大,就不能保证流体垂直流过管束,使流速减小,管外对流传热系数下降;间距过小不便于检修,流动阻力也大。一般取挡板间距为壳体内径的0.2~1.0倍,我国系列标准中采用的挡板间距为:固定管板式有150,300和600mm三种;浮头式有150,200, 300,480和600mm五种。 a.切除过少 b.切除适当 c.切除过多 9管壳式换热器中管程与壳程中流体的速度有什么差异(P292)? 管壳式换热器中管程流体的速度大于壳程中流体的速度。 10.板式换热器与管壳式换热器的比较,板式换热器有什么优点(P125~127)? ? 1)传热系数高:由于平板式换热器中板面有波纹或沟槽,可在低雷诺数(Re=200

换热器的强化传热三因素

换热器的强化传热 所谓换热器传热强化或增强传热是指通过对影响传热的各种因素的分析与计算,采取某些技术措施以提高换热设备的传热量或者在满足原有传热量条件下,使它的体积缩小。换热器传热强化通常使用的手段包括三类:扩展传热面积(F );加大传热温差;提高传热系数(K )。 1 换热器强化传热的方式 1.1 扩展传热面积F 扩展传热面积是增加传热效果使用最多、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在扩展换热器传热面积的过程中,如果简单的通过单一地扩大设备体积来增加传热面积或增加设备台数来增强传热量,不光需要增加设备投资,设备占地面积大、同时,对传热效果的增强作用也不明显,这种方法现在已经淘汰。现在使用最多的是通过合理地提高设备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来达到增强传热效果的目的,如在换热器上大量使用单位体积传热面积比较大的翅片管、波纹管、板翅传热面等材料,通过这些材料的使用,单台设备的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会明显提高,充分达到换热设备高效、紧凑的目的。 1.2 加大传热温差Δt 加大换热器传热温差Δt是加强换热器换热效果常用的措施之一。 在换热器使用过程中,提高辐射采暖板管内蒸汽的压力,提高热水采暖的热水温度,冷凝器冷却水用温度较低的深井水代替自来水,空气冷却器中降低冷却水的温度等,都可以直接增加换热器传热温差Δt。 但是,增加换热器传热温差Δt是有一定限度的,我们不能把它作为增强换热器传热效果最主要的手段,使用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到实际工艺或设备条件上是否允许。例如,我们在提高辐射采暖板的蒸汽温度过程中,不能超过辐射采暖允许的辐射强度,辐射采暖板蒸汽温度的增加实际上是一种受限制的增加,依靠增加换热器传热温差Δt只能有限度的提高换热器换热效果;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传热温差的增大将使整个热力系统的不可逆性增加,降低了热力系统的可用性。所以,不能一味追求传热温差的增加,而应兼顾整个热力系统的能量合理使用。 1.3 增强传热系数(K)

化工基础习题解答《传热过程及换热器》(张近主编)

传热过程及换热器 1.燃烧炉的平壁是一层耐火砖和一层普通砖砌成,内层耐火砖厚度为230mm ,外层普通砖厚度为240mm ,当达到定态传热时,测得炉内壁温度是700℃,外表面温度是100℃,为了减少热量损失,在普通砖外面加砌一层厚度为40mm 的保温材料,当定态后测得内壁面温度为720℃,保温材料外表面温度为70℃。求加保温材料前后每平方壁面热损失是多少?耐 火砖、普通砖、保温材料的热导率分别为1.163W·m -1·℃-1, 0.5815W·m -1·℃-1,0.07W·m -1·℃-1。 解:根据多层平壁热传导公式:i i i t Q A δλΣΔ=Σ 加保温材料前:Σt i =t 1-t n+1=700-100=600℃ 0.230.241.1630.5815 0.6105i i δλΣ=+= 26000.6105 982.8W/m Q A == 加保温材料后:Σt i =t 1-t n+1=720-70=650℃ 0.230.240.041.1630. 1.185815007 20.i i δλΣ=++= 2545W/m 1.1862 50Q A == 2.如习题1加保温材料后测得内壁面温度为720℃,保温材料外表面温度为70℃。计算耐火砖与普通砖、普通砖与保温材料间的交界面温度。 解:加保温材料后,传热速率为:2545W/m 1.1862 50Q A == 根据平壁热传导公式:1211 545t t Q A δλ?== t 1=720;λ1=1.163W·m -1·℃-1,δ1=0.24m 代入上式解得: t 2=1110.23720545 1.163 6211.Q t A δλ??=?×=℃ 同理得 t 3=3430.0470545031.74.08Q t A δλ+ ?=+×=℃ 3.平壁炉的炉壁内层为120mm 厚的耐火材料和外壁厚度为230mm 建筑材料砌成,两种材料的导热系数为未知,测得炉内壁面温度为800℃,外侧壁面温度113℃,后来在普通建筑材料外面又包一层厚度为50mm 的石棉以减少热损失,包扎后测得炉内壁面温度为800℃,耐火材料与建筑材料交界面温度为686℃,建筑材料与石棉交界面温度为405℃,石棉外侧温度为77℃,问包扎石棉后热损失比原来减少的百分数?

换热器的强化传热

换热器的强化传热 0前言 换热器是工业生产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的热量交换设备。如在化工厂用于换热设备的费用约占设备总费用的10%~20%;在炼油厂中换热设 备约占全部工艺设备的35%~40%;其它如动力、原子能、冶金、食品、交通、家电等工业部门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一个传热过程而言,初投资与传热面积大小相关,因此,如何节约传热面积,研究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技术 十分重要。所谓强化传热技术就是当高温流体与低温流体在某一传热面两侧流动时,使单位时间内2种流体间交换的热量Q尽可能增大。由传热速率方程Q=KAmΔtm可知:增加传热面积Am、增大传热温差Δtm、提高总传热系数K均可以提高传热速率。 1增大传热温差Δtm 增大传热的平均温差Δtm是强化传热的一种有效手段。由Δtm =(Δt1-Δt2)/ln(Δt1/Δt2)可知:要提高Δtm就要增加Δt1,减小Δt2。由于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主要由生产工艺条件决定,要增加Δt1减小Δt2,其主要措施是:对无相变的流体,使冷、热流体逆流或接近逆流。这样不但可以增大传热温差,还有助于减少结构中的温差应力。 2增加传热面积Am 增加传热面积不应靠加大设备外部尺寸来实现,应从设备内部结构考虑,提高换热器的紧凑性。一般通过下述途径来增加单位体积设备的有效传热面积:(1)采用最合适的内外导流筒结构,最大限度地消除管壳式换热器

挡板处的传热不活跃区。(2)热传递面采用扩展表面,尽可能增加它的有效传热面积,如在对流传热系数较少一侧的传热壁面上装翅片、筋片、销钉等。 (3)改良热传递表面性能,将管子内、外表面扎制成各种不同的表面形状, 增加管内、外表面传热面积,如螺纹管、横纹管、周向波纹管、表面多孔管。 (4)采用螺旋式、板式等结构紧凑的新型换热器。 3提高总传热系数K (1/K)=A2/(α1×A1)+Rs1×(A2/A1)+(b/λ)×(A2/Am)+Rs2+1/α2 式中:A1———管内壁传热面积;A2———管外壁传热面积;α1———管内侧对流传热系数;α2———管外侧对流传热系数;RS1———管内侧污垢热阻;RS2———管外侧污垢热阻;λ———管壁材料的导热系数;b———管壁厚度。从上式中可知:要提高传热系数,就必须减少各项热阻。如尽可能减少管子壁厚b,管子选用导热系数λ大、抗腐蚀性的材料,增大对流传热系数α,减小污垢热阻Rs。 (1)选用高强度限和屈服限、抗腐蚀性能高、导热性能好的材料,如渗铝管换热器、镀锌管换热器。热管是一种新型传热元件,具有效率高、压降小、结构简单、紧凑性好等优点,发展较为迅速。 (2)增大对流传热系数α。通过有源强化(即利用外部能量的机械和流体 振动,电场、磁场冲击的办法改善流动状态而强化传热)和非源强化(即 改变传热元件本身的表面形状和表面处理方法获得粗糙表面的扩展表面,

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1.流体流径的选择 哪一种流体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哪一种流体流经壳程,下列各点可供选择时参考(以固定管板式换 热器为例) (1) 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以便于清洗管子。 (2) 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 (3) 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 (4) 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气较洁净,冷凝传热系数与流速关系不大。 (5)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 (6) 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宜走管内,因管程流通面积常小于壳程,且可采用 多管程以增大流速。 (7) 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 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在选择流体流径时,上述各点常不能同时兼顾,应视具体情况抓住主要矛盾,例如首先考虑流体的压强、防腐蚀及清洗等要求,然后再校核对流传热系数和压强降,以便作出较恰当的选择。 2. 流体流速的选择 增加流体在换热器中的流速,将加大对流传热系数,减少污垢在管子表面上沉积的可能性,即降低了污垢热阻,使总传热系数增大,从而可减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但是流速增加,又使流体阻力增大,动力消耗就增多。所以适宜的流速要通过经济衡算才能定出。 此外,在选择流速时,还需考虑结构上的要求。例如,选择高的流速,使管子的数目减少,对一定的传热面积,不得不采用较长的管子或增加程数。管子太长不易清洗,且一般管长都有一定的标准; 单程变为多程使平均温度差下降。这些也是选择流速时应予考虑的问题。 3. 流体两端温度的确定 若换热器中冷、热流体的温度都由工艺条件所规定,就不存在确定流体两端温度的问题。若其中一个流体仅已知进口温度,则出口温度应由设计者来确定。例如用冷水冷却某热流体,冷水的进口温度可以根据当地的气温条件作出估计,而换热器出口的冷水温度,便需要根据经济衡算来决定。为了节省水量,可使水的出口温度提高些,但传热面积就需要加大;为了减小传热面积,则要增加水量。两者是相互矛盾的。一般来说,设计时可采取冷却水两端温差为5~10℃。缺水地区选用较大的温度 差,水源丰富地区选用较小的温度差。 4. 管子的规格和排列方法 选择管径时,应尽可能使流速高些,但一般不应超过前面介绍的流速范围。易结垢、粘度较大的液体宜采用较大的管径。我国目前试用的列管式换热器系列标准中仅有φ25×2.5mm及φ19×mm两种 规格的管子。 管长的选择是以清洗方便及合理使用管材为原则。长管不便于清洗,且易弯曲。一般出厂的标准钢管长为6m,则合理的换热器管长应为1.5、2、3或6m。系列标准中也采用这四种管长。此外,管长和壳径应相适应,一般取L/D为4~6(对直径小的换热器可大些)。 如前所述,管子在管板上的排列方法有等边三角形、正方形直列和正方形错列等,如第五节中图4-25所示。等边三角形排列的优点有:管板的强度高;流体走短路的机会少,且管外流体扰动较大,因而对流传热系数较高;相同的壳径内可排列更多的管子。正方形直列排列的优点是便于清洗列管的外壁,适用于壳程流体易产生污垢的场合;但其对流传热系数较正三角排列时为低。正方形错列排列则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即对流传热系数(较直列排列的)可以适当地提高。 管子在管板上排列的间距(指相邻两根管子的中心距),随管子与管板的连接方法不同而异。通常,胀管法取t=(1.3~1.5)do,且相邻两管外壁间距不应小于6mm,即t≥(d+6)。焊接法取t=1.25do。 5. 管程和壳程数的确定当流体的流量较小或传热面积较大而需管数很多时,有时会使管内流速较低,因而对流传热系数较小。为了提高管内流速,可采用多管程。但是程数过多,导致管程流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