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写人物新闻

怎样写人物新闻

怎样写人物新闻
怎样写人物新闻

怎样写人物新闻

人物新闻也称人物消息,它以精炼的语言和短小的篇幅,迅速及时地报道人物的事迹和精神风貌。它是以消息的形式专门报道新闻人物的活动、事迹的新闻体裁,即对人物的主要特点放大和再现,对人物进行集中突出的描绘,相当于电影中的近镜头。在选材上,则抓取现实生活中人物活动的一、二个场面,一、二个镜头,充分地展示生活的横剖面,描绘比较细腻,感染力强。在结构上,既不同于一般新闻,也不同于一般人物通讯,而是取二者之长,常常用一个概括性的导语开头,点出部分事实要点;或从生动的情节、场面、引语入笔,但不透露太多,真正最重要、最精彩的东西,放在后面,使读者看完全篇产生一种满足感。在角度上,选择一个特定的角度,仔细观察局部特征,选择一个侧面加以报道。它与人物通讯之间有相同点,都是以人物为主要写作对象,但人物通讯内容丰富,篇幅较长。

一、人物新闻的特点

(一)篇幅短小,叙事单一。

以精练的语言截取新闻人物最具新闻性、最有新闻价值的某一片断,展开报道。它主要报道谁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发明了什么。它也要求反映人的精神境界,但需要通过人物的活动、成果来展示,而且只要求突出其中最富有特色、最有感染力的部分,不必面面俱到。人物新闻一般五六百字一篇。

(二) 时效性强。

所报道的内容必须是正在进行的或刚刚完成的。否则就可能成为“明日黄花”。2000年7月秘鲁总统藤森宣誓就职,开始他第三个任期。几个月后,由于涉嫌参与他的顾问、情报局总管蒙特西诺斯政治行贿丑闻,被迫下台,避难日本。以后又被秘鲁政府通缉,要求引渡;再后又宣布要参加下一届总统竞选。新闻人物的言行、活动总是在变化之中。人物消息强调的就是及时把他们的动向、变化报道出来。这一点是它与人物专稿的显著不同之处。

(三) 根据人物的需要安排材料。

人物消息要求“因人写事”,“人因事显”,所用材料都要求根据描写人物的需要而安排。这是它与一般的事件性新闻的区别所在。事件性新闻一般以写事为主,间接地写人。所谓“因人写事”,通常是写公众人物。这些人最近出了什么状况,发表了新作还是演了什么新角色,度假去了还是住了医院。如美国总统布什因吃饼干被噎昏倒,发生在普通人身上就不算什么新闻,而发生在一国领导人身上就会引起很大反响。而“人因事显”则为,消息中的人物,往往原先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因做了某事或因在他身上发生了不同寻常的事而成为新闻人物。如2003年9月,90岁的美国老人盖伊?格林斯基从2965米高空跳伞庆生日,成为世界上年龄最大的跳伞者。他因此而成为新闻人物,法新社为此发了人物消息。

(四) 有一定的故事性,能够吸引读者。

人物消息一般都需要选择适当的情节与人物活动,来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因而故事性

较强,读来较有趣味,如:

【新华社东京9月3日电】据日本媒体报道,小泉首相酷爱音乐,相当喜欢瓦格纳的作品,而在流行音乐中则钟情“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

美国著名影星汤姆?克鲁斯日前在和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会面后对这位日本领导人的歌喉赞不绝口。“他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歌手,我们一起唱了埃尔维斯(猫王)的歌曲。”汤姆?克鲁斯在首相官邸和小泉会面后对记者说。

汤姆?克鲁斯此次前往日本是为了推广新片《最后的武士》。他在影片中扮演一名在19世纪被日本政府雇佣的美国军官,帮助训练日本士兵使用现代武器。汤姆?克鲁斯称,他已经邀请小泉参加影片的首映式。

二、人物新闻写作的要求

一要选准新闻人物。人物新闻中的对象大多是具有较强的新闻性的人物。造林英雄很多,但马永顺就十分典型,因为他曾经是一位伐木英雄。再比如,某一位残疾青年自力更生、在林区发家致富,其年收入虽然只有五万元,但比一位健康者年收入10万元更具有新闻价值,更能吸引读者的关注。

二不要贪大求全。由于篇幅的原因,人物消息最好在一篇报道中写人物的一件事,一个侧面,抓住人物的主要事迹,其余简单地作背景交代。所谓材料精当,一事显人。下面的这则人物消息只介绍了秘鲁总统减薪的事,有关他的其他情况则一字未提。这样做可以使文章比较紧凑,在有限的篇幅里把人物写生动。

【埃菲社利马7月9日电】据今天公布的官方公报说,秘鲁总统亚历杭德罗?托莱多的薪水已经削减了55%。

公报说,托莱多的月薪经过两次削减,第一次是根据部长会议的决定削减30%,第二次是总统主动要求削减25%。他的税前月薪是18900索尔(合5400美元),扣税后月薪为12813索尔(合3660美元)。

公报指出,第二次削减25%是捐助性的,托莱多把这笔钱捐给了秘鲁擦鞋匠联合会成员子女的教育基金。

社会各界批评总统的高薪待遇,他们说原来的高薪超过了发达国家领导人的薪水,一个穷国的总统薪水不能定得这么高,因为这个国家有54%的居民生活贫困,大多数人每月的工资都在200美元以下。

三既概括,又具体。

尽管人物消息篇幅有限,又只要求一事一议,但在写作时也要力求既有概括性叙述又有具体描写,主要运用概述和白描的写法。形象性的描写有助于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品性特征。这两者应该有机地结合,不能平均用力量。对关键性的材料、新颖的材料多加笔墨,而辅助性的材料则几笔带过。《日本经济新闻》是这样写朝鲜新总理朴凤柱的人物消息的:【《日本经济新闻》9月4日报道】被选为北朝鲜新总理的朴凤柱,在北朝鲜领导班子中属于同金正日总书记同时代的“年轻人”。从其经历来看,他是由一个从事基层生产的工人到党的干部,然后进入内阁的,走的是一条精英之路。

一位韩国官员回忆说:“尽管他给人留下的印象并不深,但可以说他是一位典型的实业

家。”

去年10月朴凤柱曾作为北朝鲜经济考察团成员访问韩国。在试坐新干线试验列车时,他直言不讳地说:“这车太舒服了,技术性能相当先进。”在参观制鞋工厂时,他看得非常仔细并不时提问,还不断地拿起成品仔细端详。

上个世纪60年代,朴凤柱在平安北道的食品工厂当经理,1983年他开始担任重要职务——在北朝鲜惟一的石油厂负责党的工作,此后历任党的轻工业部副部长,党的经济政策研究部副部长等职,1998年被选为最高人民会议代表并开始担任内阁化学工业相。

这篇消息仅短短几百字,其中用1/4的篇幅描述了朴凤柱访问韩国时的表现,还加了引语,突出了朴凤柱是个从基层上来的实干家的特性,这一描述使整篇人物消息随之生动起来。

四、通过事实表现人物。

虽然人物消息主要是写人,但需要注意通过事来表现人物,所谓“以事显人”,应该精选事实来表现人物,立脚点仍在人物身上,要避免详略不当,喧宾夺主。人物消息要求“因人写事”,“人因事显”,所用材料都要求根据描写人物的需要而安排。这是它与一般的事件性新闻的区别所在。事件性新闻一般以写事为主,间接地写人。所谓“因人写事”,通常是写公众人物。这些人最近出了什么状况,发表了新作还是演了什么新角色,度假去了还是住了医院。如美国总统布什因吃饼干被噎昏倒,发生在普通人身上就不算什么新闻,而发生在一国领导人身上就会引起很大反响。“人因事显”是指消息中的人物,往往原先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因做了某事或因在他身上发生了不同寻常的事而成为新闻人物。如2003年9月,90岁的美国老人盖伊·格林斯基从2965米高空跳伞庆生日,成为世界上年龄最大的跳伞者。他因此而成为新闻人物,法新社为此发了人物消息。

在实践中,有时写了一篇人物消息后,记者常常会觉得意犹未尽。新闻人物的传奇经历、闪光精神,甚至是精彩的话语,都没有写进去。这些材料在记者的脑子里来回翻滚,让他“憋”得慌。大凡做过记者的人都有这种感受。好了,现在告诉你一个“一吐为快”的妙计——写人物通讯。所以,人们常常把人物通讯作为人物消息的补充报道。

人物专访新闻范文

保持劲头追梦不止 ——访自治区优秀毕业生xx 作者;xx 寒意早已褪去,暑意渐渐袭来。河畔微风中拂动的青柳,耳畔传来的淡淡的离别的笙箫。 这就是2013年的夏天,也是属于陈力根的毕业季。 2009级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陈力根同学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毕业生”,他看到校园里到处都是毕业生在学校拍照留念的身影,不禁忆起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大学四年时光,那是一段难以忘怀的青春记忆。怀揣设计之梦前行 刚上高中不久,陈力根就选择了学习美术,坚定艺术高考是他的唯一出路。他觉得自己来到这里是个偶然,当时他已参加了几所学校的考试,只是抱着陪朋友再考一次的心态参加了民大的校考,可戏剧性的是他考上了他的朋友却没考上。 在入学不久的班干部竞选时,那位学长给他发来“别让我失望”的短信让他信心倍增,他勇敢地走上讲台,并顺利成为2班的班长。 怀揣感恩之心前行 他曾经是个青涩的少年,也有过紧张与迷茫,但在他的乐观情绪感染下,成长中的挫折也算不上什么难事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从大一时第一次给全班开班会,少许的紧张不安,到后来的处事不惊,这一路上他怀揣着对亲人、朋友和同学的感恩之心前行。 “点点的回忆,给我的是温暖,我们的笑,我们的累,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团结……”陈力根在回忆大一时光如是说到。陈力根的班级是2班,“我们”指的便是2班全体同学,一个团结的班级是学生时代最让人有幸福感和自豪感的事情。2班在入学军训时的苦和汗水最终凝结成军训合影留念上的欢呼与欢笑,是大学的开始,是2班家庭的开始,是梦的开始;与可爱的教官离别时留下的不舍的泪水,因为感恩,所以就此拥抱;还有班级的聚餐,全体男生在一起的喝

新闻报道人物通讯模板

新闻报道人物通讯模板

人物通讯:追逐平凡普写辉煌 ____记xx优秀教师xx 弹指间,十二年的韶华在指缝间悄悄地流逝。十二年来,xx在太阳底下从事着最光辉的职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孜孜追求于三尺讲台,甘当一只拓荒的老黄牛,在农村教育这块无垠的园地里,他辛勤耕耘,将一颗滚烫的执着之心献给了孩子,捧给了太阳,用汗水播种着希望,用赤诚浇灌着教坛,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痴心不移——衣带渐宽终不悔 Xx年,带着金色的梦幻,xx从xxx师范毕业,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家乡——xxx,被分配到xxx学校任教。从报到的那一天起,他就在心里种下了一粒种子:做一个追逐太阳的人。 为了使自己迅速地融入教师角色xx一心扑在教学上。白天,他同孩子们朝夕相处,火热地打成一片;晚上,他在灯光下潜心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有时备课、改作业直至深夜。 由于xx干老实活,做老实事,对人以诚相待,教育教学成绩突出,xxx年,时年xx岁的他被xxx教育组破格提拔为政教主任。1996年被确定为后备干部参加应城市第六期校长培训。2000年在“四制改革”中被海选为副校长。 不理解xx的人总说他“傻”,干脏活累活,图表现,对此他微微一笑。Xx在工作上之所以敬业若迷,虽然不敢自比陶行知老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只因为他的人生信条是“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爱一行就要干好一行”,何况他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

《成功的失败》被评为湖北省一等奖。学生廖超怡的作文《校园里的樟树林》经他指导在较具影响力的杂志——《作文天地》上发表。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还积极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为此他参加了Intel未来教育培训。Xx业余刻苦钻研,不懂就问,努力学习电脑知识,掌握了课件制作的基本要领,xx制作的课件《夏夜多美》被评为应城市一等奖。此外,他还在网上还开通了教学主页,做了一个博客,访问量突破了一万多人次。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不会从事教学研究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赵洪波在教学中,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将教学中的得与失作详细记录,并自费订阅了有关教育杂志,常带身边,要求自己以终身学习的态度与时俱进地对待新形势。当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春风吹进校园时,xx又以十分的热情和谦虚严谨的态度投身到课改的滚滚洪流之中,顺利通过了市教研室教学新模式达标验收。为了提高教学效率,xx及时总结教学中的成功经验,撰写的论文《素质教育学业评价模式初探》获三等奖。撰写的教学设计《圆的周长》被湖北省教育学会评为二等奖。1998年至1999年,xx还被市教育局素质教育办公室聘为兼职科研员,承担国家“九五”重点课题“素质教育学业评价监控与管理”的课题研究工作,并执笔书写了阶段小结与总结题报告。 人间有胜境,但追求无止境。赵洪波坚信,只要自己把心捧给太阳,一定会融化世界上最坚硬的寒冰。千不求,万不求,只愿教书育人到白头,赵洪波说,他愿永远做一个追逐太阳的人!

人物专访:如何叫人过目难忘

人物专访: 如何叫人过目难忘 人物专访特指对新闻人物进行的专访报道。所谓新闻人物,系近期引起社会广泛注意的人物,或重大新闻里涉及到的主要人物。这种报道形式以作者与被采访人物的谈话为主,有机地穿插必要的背景材料和现场场景,以达到表现和深化主题的目的。 选准访问对象至关重要 人物专访的传播效果,首先取决于所选人物的新闻价值。换言之,专访对象的选择,对采写成败具决定性意义。 《人民日报》自 2008年7月18日起,隆重推出“昔日的陈述今日的现实”栏目,一连数天刊登对8位申奥功臣的专访。开栏的编者按写道: 在北京奥运会大幕即将拉开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7年前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体会议上,做最后申奥陈述的8位陈述人——李岚清、刘淇、袁伟民、楼大鹏、王伟、邓亚萍、杨澜、何振梁。他们在异常激烈的申办竞争中,团结奋战,顽强拼搏,北京终于获得奥运会的主办权。7年前的陈述,7年后的现实。重温申奥成功的场景,讲述激动人心的故事,介绍当时的陈述如何变成了今天的现实,本报今起推出…… 上述访谈对象无疑均为顶尖级的,加之访问的时机恰到好处,颇能引人眼球。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周胜林总结说,人物专访的访问对象主要有重要新闻事件中的新闻人物,非新闻人物却具有新闻因素的知情人,与问题有关的专家、学者、领导、权威人士等。 收集资讯草拟采访提纲 在专访之前,最紧要的事情是什么?阳光文化基金会主席、人物访谈高手杨澜的回答是:

“准备,不厌其烦地充分准备。我觉得进行采访,最紧要的事情就是通过自己能做的所有准备,迅速跨过年龄、地位、资历的距离,最大限度地获得被采访者的认同感。” 笔者认为,好的采访提纲系充分准备的结晶。采访提纲必须得到充足的资讯支持,对被采访者的资讯收集、了解与整合在人物报道中十分关键,这直接关系到报道质量。一个经验之谈是,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其中包括背景材料与知识资料,如果对方是知名学者,须了解他(她)最近的研究重点、活动情况和其感兴趣及最反感的问题。 越是重大的人物采访活动,计划越应该周密,书面提纲越应该细致。在这一点上,我们都应该向意大利当代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学习,她每次采访都作了充分的准备,每次访问都像“学生准备大考”,有时要阅读好几公斤材料。在向别人提出无数问题之前,先向自己提出所有问题。 在人物采访中如何提问 记者最大的本事是什么?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詹国枢认为,记者最大的本事就是提问,提高质量的问题。所谓高质量问题,即关键性的或者说尖锐、敏感的问题,同时它又最能体现受访者特性,有别于他人的地方。 詹国枢强调,记者水平的高低就看你能不能摸准读者的胃口,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找到他们最想了解的问题,然后千方百计去回答这些问题。 关于提问的方式,一个基本的路径当为先开放式,后闭合式,内中渗入尖锐的问题。杨澜专访金庸,所提的问题就很棒,问出了这位传奇人物的过往今昔。 阅罢专访,读者获悉: 著名作家金庸尊重现实,不改《鹿鼎记》结局;杨澜通过设问与追问,证实金庸上中学的时候曾经因为写了一篇文章取笑训导主任而被勒令退学,显露叛逆锋芒;金庸投身政治,历经两次风波;现追求平淡,希望侠义永存。 采访时重观察记录话语

人物专访稿采写技巧及范文

人物通讯的采写技巧 ——以校团委百名优秀校友采写为例1、人物通讯的定义 人物通讯是以新闻人物为报道对象的通讯类型。它着重报道一个或几个人物的思想、言行和事迹。 要求:把人物放在突出的地位,从人物的一个侧面或某些片断入手,比较详细地描述人物的事迹,揭示人物的思想,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和个性。 2、内容选取 a、抓住人物身上“亮点”:最闪光的性格;最能体现时代气息的特征。以此写出人物的个性和特色,但不要千篇一律,把校友都写成一个模型。 b、选择最能再现人物思想风貌的事实。 # 写人物通讯要绘写人物的精神世界,揭示人格的力量,要通过有说服力的事实来再现人物的思想风貌。事实要为展现人物思想风貌服务,而不能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物的经历和事件发展过程上,忽略对人物思想、信念等方面的挖掘,不能停留在好人好事记录的表层现象上。 c、选择最能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节。

通讯不是依靠抽象空洞的说教和赞美,而是通过富有人情味的人物的言语和行动来征服读者的。有时你费劲心思堆积了一些形容词诸如“孜孜不倦、发奋图强、勇于创新”等来赞美人物,不如人物一句质朴的语言或一个细小的动作更传神。 d、综合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表明作者的倾向,表现作者明显的感情色彩,但不能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人物专访是一种新闻通讯,而不是文学作品,所以它必须遵循“真实”的原则。即一切以事实为依据,用事实说话,而不要用自己的主观判断替代事实的描述。 3、采写过程 (1)前期准备 a、采访前先广泛搜集采访对象的资料(书面材料,网络资源,走访校友的老师、同学、亲朋、同事等),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的个性特点、习惯爱好、专业特长等基本情况。有可能的话和采访对象一起工作生活一段时间,深入了解采访对象,把人物写活。 b、拟订采访提纲。 ¥ C、配备纸、笔、相机、录音笔或MP3等采访工具。 (2)进行采访

新闻专题报道

新闻专题报道——郑支良 新闻专题:是指与某一新闻事件或新闻话题相关的新闻集合,具有新闻的时效性,又具有专题的详实和深度.故此称之为新闻专题。一般用来报道突发或者具有重要社会影响的新闻事件,通过深入挖掘,全方位的解读事件。往往会跟踪报道,具有延续性。常用于报纸、网络或者电视媒体。在报纸等纸类媒体中,新闻专题往往表现为整版、连期连刊集中报道某新闻事件或话题的相关信息;在网络媒体中,新闻专题通过网络连接来实现;在电视媒体中,新闻专题一般表现为深度报道,通常在某个时段内会分期连续报道。不过在目前的实际新闻操作中,新闻专题实际上成为广告的代名词,以深度报道名义所做的广告。 科技新闻: 定义:科技新闻是科学技术领域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所谓科技事实可以是科技成果及其推广应用,可以是党和国家的科技政策,也可以是科技工作者的成就、科技界的活动。这些科技事实经过报道、传播,才成为科技新闻。 种类 科技新闻有许多种类,常见的有科技消息、科技通讯、科技评论、科技人物专写、科技特写等。 特点 科技新闻具有以下特点: 1.新闻性,是指科技新闻内容要新,时间上是新近发生的,新闻性是科技新闻区别于其他科技文体的主要特点。 2.科学性,是指科技新闻中报道、传播科学内容,且是真实的,表述准确,有科学根据。同时在报道、传播科学事实时,要注意向广大读者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性是科技新闻区别于其他新闻文体。 3.通俗性,是指科技新闻写作时,应用一定的科普写作技巧,语言要形象生动,巧用比喻和解释,还可以插入一些背景材料,便于广大读者接受和理解 作用 科技新闻的主要作用是及时传播科技消息,促进科学技术交流;同时,通过科技新闻报道,宣传党和国家的科技政策,宣传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此外,还通过科技新闻可以向社会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文本结构 科技新闻中数量最多的是科技消息,其文本结构有以下五部分组成:1标题,是新闻内容的高度浓缩和概括,反映新闻的主题; 2.导语,是开头部分可以一、二句话或一段话,概括内容,牵引全文,吸引读者; 3.主体,是科技消息内容的最重要部分,用具体、充分、典型的材料来展开导语,较详细地叙述新闻事实,使新闻的事实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更明确,使事实更清晰; 4.结语,为全文小结或指出事物发展趋势,引起读者关注和思考; 5.背景,对新闻事实材料所作的解释、说明,用于丰富内容,深化主题,它是新闻的从属部分,无固定位置,可在主体之中,独立成段。 择写科技新闻注意点 择写科技新闻要注意以下几点: 1.做好采访前的准备,由于科技新闻范围广、专业性强,采访科技新闻,事先要.做好准备,首先要明确报道思想,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同时要掌握相关的科技知识,熟悉有关资料,掌握报导信息。在此基础上拟订好采访提纲,包括采访对象、采访顺序、谈话题目、提问问题、采访方法。 2.要捕捉有新闻价值的科技事实、材料,如科技领域的新发现、新理论、新发明,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科技工作新成就及重大科技活动。在报道、传播这些有新闻价值的科技事实时,要用科学事实来说话,所报道、传播内容必须是真实的、有科学根据的。在报道科技成果时还须注意所报道的科技成果要经历时间的考验,并需经过专家鉴定。对于涉及保密内容的科技成果还需有关部门审查和批准。 3. 择写科技新闻要及时、迅速,使科技新闻能及时地报道、传播。由于报纸版面和广播播放时间的限制,科技新闻力求短小短小精悍,文字表达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

新闻人物通讯稿

新闻人物通讯稿 【篇一:新闻通讯稿范文 (800字)】 写通讯稿 1.通讯的概念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2.通讯的特点 (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强的时间性。 (4)描写的形象性。 3.通讯的写作 第一,主题要明确。有了明确的主题,取舍材料才有标准,起笔、过渡、高潮、结尾才有依据。第二,材料要精当。按照主题思想的要求,去掂量材料、选取材料;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和最有吸引力的材料写进去。 第三,写作方法可灵活多样。除叙述外,可以采用描写、议论等写法,只要运用得当即可。 4.校园常见的通讯 (1)人物通讯 所谓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社会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它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出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同时,也报道转变中的人物和某些有争议的人物。“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写作时切不可把先进人物写成从来没有过的大智大勇,十全十美,写人叙事力求言真意切,恰如其分。 (2)事件通讯 所谓事件通讯,就是报道典型的、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写事当然离不开事件有关的人,但它不像人物通讯那样着力刻划人,而是以事件为中心,在事件的总画面中,为了写好事来写人。它既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的、振奋人心的典型事件和突出事件;也可以从某一新闻事件截取一个或若干个片断,进行细致详尽

的描述,揭示事件的深刻含义;还可以是若干事件的综述。例文:(1) 9月25日晚,我院计算机科学系“《系统理论》硕士点考研动员大会”在讲学厅208室召开。出席本次大会的系领导有系主任陈潮填教 授和系副主任谢赞福教授。本次大会面向的对象主要是03级毕业生。大会上,陈潮填教授就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发表了重要讲话:1、 为什么考研;2、有没有资格考研; 3、考什么; 4、怎么考; 5、考上研究生后学习什么内容; 6、考上 研究生后可以做什么工作;7、本学科点《系统理论》硕士考点的基 本情况。其中,他也指出了本院考生在报考研究生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分析了目前我院学生与外校学生的差距与优势所在。陈潮填教 授精彩详尽的报告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了在场毕业生,激起他们报考 研究生的热情。 在讲座完毕后,陈潮填教授和谢赞福教授还就在场毕业生提出的问 题一一作了详尽的回答。 暨本次动员大会,我院考研将于10月10日开始网上报名。相信经 过本次动员大会,我院我系将回有更多的同学参加报考“《系统理论》硕士点”。 附:普通通讯稿三步走: 1.时间、地点、事件、参与人物; 2.具体刻画事情的经过,突出重点,必要时要分点; 3.结束语,可写活动的发展趋势,或揭示活动的意义。 【篇二:采访通讯稿范文】 通讯稿该怎么写呢?新闻稿与采访稿,他们的区别在哪?接下来就 针对新闻稿和采访稿做一 个大致的讲解。 一般的新闻报道也很重视采访的前期工作,记者应该善于研究分析 资料,并以此为据写 出采访提纲。但这种资料分析是有限的,采访提纲也是粗略的。因 为一般新闻采访最主要的 目的是得到一个相对独立的事实。所以,只要记者精于提问,往往 就会有收获。然而,单个 的、相对独立事实的深度对于深度报道是不够的。在why(原因) 和how(怎么样)上的探究,

人物专访具体工作流程(样本)

人物专访具体工作流程 第一次会议:分工合作,对人物背景作调查和了解。 第二次会议:安排专访前后的具体工作,综合各干部及干事所要提出的问题,整理成稿。提出在专访过程中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三次:专访过程中,一人负责主要提问,其余人员负责记录。其中一项环节为记录人员提问。 第四次会议:总结汇总笔记,交流心得感受。提出在专访文章写作中的要求。 第五次会议:讨论修改专访文章。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修改文章中不好的地方。 第六次会议:最后定稿。 第七次:拿给被专访人看稿,是否符合其要求。 第八次:人物专访总结大会。每位参与人员各写一份总结报告。 人物专访的基础写作模式 一、题目:打造题目:借名发挥、借时代热点发挥等 二、开头:1、开门见山 2、引出先谈名字、兴趣、特点、业绩、环境等后 见其人 3、欲扬先抑 三、构思:1、并列式:工作、学习、生活……并列写,或是其中一 类中的成分并列写

2、记叙式:按事情发展过程写,注意过度自然、精炼 3、问答式:设计问题,注意记录时帮受访者组织语言 4、递进式:从低到高以个人成就或事业发展过程为主线 四、结局:1、呼应:与文章形成首尾呼应或中心呼应 2、展望未来:适用于记叙、递进式 3、没有结局:适用于问答式 五、文笔:目的是让人物形象丰满起来 1、优美:柔化人物、使画面唯美 2、幽默:有意义地打造语言,改造文句形式,以观点为 卖点,使文章幽默风趣增加可读性 3、对比:多用对比的语句,突出中心和人物特点 专访稿件的写作流程 第一步、整理出专访笔记,要求忠实于被访者的原话 第二步、构建文章的逻辑结构,这个结构应可同时应用于问题的设计第三步、把所有内容补充进已构建的文章框架 第四步、筛选出其中最有价值、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内容 第五步、通过文学语言对文章进行润色加工 第六步、交由负责人审核或集体讨论后定稿

新闻报道人物通讯模板

人物通讯:追逐平凡普写辉煌 ____记xx优秀教师xx 弹指间,十二年的韶华在指缝间悄悄地流逝。十二年来,xx在太阳底下从事着最光辉的职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孜孜追求于三尺讲台,甘当一只拓荒的老黄牛,在农村教育这块无垠的园地里,他辛勤耕耘,将一颗滚烫的执着之心献给了孩子,捧给了太阳,用汗水播种着希望,用赤诚浇灌着教坛,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痴心不移——衣带渐宽终不悔 Xx年,带着金色的梦幻,xx从xxx师范毕业,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家乡——xxx,被分配到xxx学校任教。从报到的那一天起,他就在心里种下了一粒种子:做一个追逐太阳的人。 为了使自己迅速地融入教师角色xx一心扑在教学上。白天,他同孩子们朝夕相处,火热地打成一片;晚上,他在灯光下潜心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有时备课、改作业直至深夜。 由于xx干老实活,做老实事,对人以诚相待,教育教学成绩突出,xxx年,时年xx岁的他被xxx教育组破格提拔为政教主任。1996年被确定为后备干部参加应城市第六期校长培训。2000年在“四制改革”中被海选为副校长。 不理解xx的人总说他“傻”,干脏活累活,图表现,对此他微微一笑。Xx在工作上之所以敬业若迷,虽然不敢自比陶行知老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只因为他的人生信条是“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爱一行就要干好一行”,何况他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

辉的职业,担负着培养人才的神圣使命。“为生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xx在教海里纵横驰骋,毫不言累。他很喜欢《金缕曲》这首词,“幼苗茁壮园丁喜,几人知,平时辛苦,晚眠早起,燥湿寒温荣与悴,都在心头眼底。”因为它写出了教师的心声。由于他十余年来的辛勤工作,党和人民也给了他许多荣誉,xx连续十二年被镇委镇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今年第27个教师节期间,xxx又被授予“xx省农村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爱心育人——春风化雨细无声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相信孩子,关心孩子,了解孩子。” Xx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学生要爱得深沉,爱得真切,爱得全面。这样,我们老师才能与学生形成真正的心里相融。 怎样爱学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赵洪波总结出了“三心”作法:在思想上正面诱导,做学生的知心人;在学习上因材施教,做学生的有心人;在生活上热忱关怀,做学生的贴心人。 优生人人喜欢,但学习困难学生却是让大多数教师“头疼不已”的难题,他们学习上缺乏上进心,得过且过,思想上自暴自弃,有的干脆“破罐子破摔”。Xx以师爱为教育之本,以一颗真诚的爱心去浇灌每一棵幼苗,不遗弃任何一名学生,让他们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健康成长。赵洪波所任教的班有个名叫王茜的学生,是全班公认的最不守纪,成绩也较差的顽固学生,而且很自卑,是个“留守孩”,班干部的话不听,老师的话不理,考试从来没有超过60分。Xx一方面

新闻采访策划书——人物专访

新闻采访策划书——人物专访 一、1.节目名称:访谈录。 2.采访目的:通过采访周老师这个万千老师的缩影而了解大多数老师的思想,从而赞扬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3.采访对象:音乐老师周丹 4.采访对象简介:主教钢琴选修、主修、视唱练耳。教学成绩优异,是大家公认的好老师。 5.采访时间及地点:2013/1/5音乐学院教师办公室。 6.采访的主题:了解老师的教学生涯,解密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 7.采访方式:采用预约座谈方式采访。 8.采访步骤:通过一个问题打开局面然后由外到里逐层深入,悟出老师的思想精髓。 9.提问提纲:A为什么选择教体育,当初为何选择体育这个专业? B这么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做出这么多成绩,背后有哪些心酸的故事? C在钢琴比赛“长江杯”中获最佳指导老师,您当时有啥感想? D半决赛气氛异常激烈,您是怎样指导学生直至最终进入决赛? E您取得这么多的成绩,同学们又这么喜欢您,现在学校评“我最喜爱的老师”,您的票数遥遥领先,您是不是有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让您如此成功?

F许多人认识您是因为您的音乐特好,其实您还是个集邮爱好者,为啥爱上集邮,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代、带课? G在这几年教集邮课的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呢? H您在上课的过程中从不请假,自己有病,老父亲住院您都没请假。是什么样的动力让您风雨无阻,带病上课? 二、采访前期工作: 1、利用通信手段提前一星期进行预约。征得同意后将采访提纲发于其本人。同时将时间、地点、采访时长告知对方并达成共识。 2、采访前准备必须证件、器材等相关物品。如照相机、采访本、录音笔等。 3、收集被采访者个人资料。 三采访后期: 整理收集到的资料。整理访谈的问答记录。 四、可行性分析: A. 采访需提前几天预约,否则被采访者由于公务,采访可行性不高。 B. 对于问题提法得当,有技巧,有取舍。本次采访成功率将不低。 五、注意事项及备注: 1. 对提问问题为基本问题,若准备前已经可靠得知,可略过。可即兴追问问题。

人物新闻采访稿

人物新闻采访稿 以下是聘才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人物新闻采访稿范文 这是一篇《丁聪不老》作者:胡德桂专业的人物采访稿 10月小阳春的和煦阳光,洒满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颇有“春暖”的感觉。当我们在枫林宾馆拜访著名漫画家丁聪时,更有“如沐春风”的体会。一见面丁老急忙让座,他的夫人沈大姐为我们沏上从杭州带来的龙井茶。话题自然是从丁老的健康谈起。 丁老1916年在上海出生,今年已是81岁的老翁,却依然拥有一头真实的黑发,面色红润。我问丁老:“您的养生之道是什么?以致80不老?”丁老乐呵呵地笑着说:“这个,真是有劳了我这位‘饲养员’!”说着用手指指夫人沈大姐。一句话说得大家哄堂大笑。在家里,沈大姐是名副其实的“家长”,里里外外忙个不停。特别是画展期间,丁老因身体不适住院,沈大姐家里画展病房轮着转,硬是办到画展圆满结束。我们像一家人似地聊着。我又问及丁老有何爱好,丁老朗声笑道:“既不养猫,也不喂鸟。”沈大姐插话说:“我也只种点草,容易伺候的。可他还要加上一个‘毒’字哩!”丁老接话介绍:沈同志栽的是仙人掌类植物,浑身有刺。他幽默地补充说:“凡属有刺的,当然都是‘毒草’嘛。”房间

里的人似乎都心领神会,相视大笑。 从50年前我年轻时起,就知道丁聪已是著名漫画家。抗日战争时期,他的讽刺漫画影响深远。1945年,讽刺国民党政府官员贪污腐败的《五子登科》,以及不许老百姓说话的《“良民”塑像》,都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他曾长时间从事多种画报的编辑和舞台美术设计。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画报》社副总编辑。1957年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而中断了他的创作,直到20多年后的1979年,才又重新创作讽刺漫画。其时,“小丁”早已是花甲老人,然而,他竟真正来了个“青春焕发”,不断有新作问世。1980年后,出版了《〈阿Q正传〉插画》、《丁聪漫画系列》、《古趣图》、《今趣图》等等,新近又推出了《绘图双百喻》。这本书系陈四益先生写文,丁聪作画,原是《读书》杂志每期都登的图文,为该书作《序》的有王蒙、严文井、王朝闻、方成4位。此书虽系以古文形式写成,却句句道着今事,难怪读者如潮。 当我拿出《中国当代漫画家辞典》请丁老签名时,丁老笑着说:“你别看这《辞典》上有我的名字,这只是挂个名哩。也别看我总是第一,因为我这个‘丁’字笔划最少嘛!”他一边说着,一边在书上题字。写完我一看,他还真写上了“挂名顾问丁聪”呢。大家都说丁老太谦虚了。p接着,我们又谈到怎样才幽默、如何才能引人发笑。丁老笑嘻嘻地说:

新闻报道人物通讯模板

人物通讯:追逐平凡普写辉煌 记优秀教师 弹指间,十二年的韶华在指缝间悄悄地流逝。十二年来,在太阳 底下从事着最光辉的职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孜孜追求于三尺讲台,甘当一只拓荒的老黄牛,在农村教育这块无垠的园地里,他辛勤 耕耘,将一颗滚烫的执着之心献给了孩子,捧给了太阳,用汗水播种 着希望,用赤诚浇灌着教坛,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痴心不移——衣带渐宽终不悔 年,带着金色的梦幻,从师范毕业,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家乡——, 被分配到学校任教。从报到的那一天起,他就在心里种下了一粒种子:做一个追逐太阳的人。 为了使自己迅速地融入教师角色一心扑在教学上。白天,他同孩子们朝夕相处,火热地打成一片;晚上,他在灯光下潜心学习教育教 学理论,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有时备课、改作业直至深夜。 由于干老实活,做老实事,对人以诚相待,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年,时年岁的他被教育组破格提拔为政教主任。年被确定为后备干部参加应城市第六期校长培训。年在“四制改革”中被海选为副校长。 不理解的人总说他“傻”,干脏活累活,图表现,对此他微微一笑。在工作上之所以敬业若迷,虽然不敢自比陶行知老先生“捧着一 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只因为他的人生信条是“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爱一行就要干好一行”,何况他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担负着培养人才的神圣使命。“为生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在教海里纵横驰骋,毫不言累。他很喜欢《金缕曲》这首词,“幼苗 茁壮园丁喜,几人知,平时辛苦,晚眠早起,燥湿寒温荣与悴,都在 心头眼底。”因为它写出了教师的心声。由于他十余年来的辛勤工作,党和人民也给了他许多荣誉,连续十二年被镇委镇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今年第个教师节期间,又被 授予“省农村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爱心育人——春风化雨细无声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 着他热爱孩子,相信孩子,关心孩子,了解孩子。”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学生要爱得深沉,爱得真切,爱得全面。这样,我们 老师才能与学生形成真正的心里相融。 怎样爱学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赵洪波总结出了“三心”作法:在思想上正面诱导,做学生的知心人;在学习上因材施教,做 学生的有心人;在生活上热忱关怀,做学生的贴心人。 优生人人喜欢,但学习困难学生却是让大多数教师“头疼不已” 的难题,他们学习上缺乏上进心,得过且过,思想上自暴自弃,有的 干脆“破罐子破摔”。以师爱为教育之本,以一颗真诚的爱心去浇灌 每一棵幼苗,不遗弃任何一名学生,让他们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健康成长。赵洪波所任教的班有个名叫王茜的学生,是全班公认的最不守纪,成绩也较差的顽固学生,而且很自卑,是个“留守孩”,班干部 的话不听,老师的话不理,考试从来没有超过分。一方面教育全班同 学不要歧视他,另一方面用自己真诚的爱心去感化他。王茜没有钢笔,

2020年人物专访的新闻标题的范文人物专访的新闻稿写

人物专访的新闻标题的范文人物专访的新闻稿写人物专访属于记叙文范围,是一种类似小报告文学的新闻形式。近几年来,报刊上经常刊登这类文章,很受读者的喜爱,不但记者写,中学生文学爱好者也常把写人物专访作为社会实践和练笔的机会。 那么,怎样写好人物专访呢? 第一,在确定专访对象时,必须熟悉访问对象的大体经历和主要成就。这样,交谈时也就有了话题,便于提出问题,写作时也有助于文章的充实。例如,有一篇题为《漳州飞来的小鸟——记八次叩响获奖大门的胡晓梦》的专访,作者在采访之前,仔细了解了胡晓梦同学是如何攀登文学殿堂的(从十四岁到十六岁,八次叩响获奖大门),并且认真阅读了胡晓梦的作品,于是,作者满怀澡情地写道: “果然不负众望。晓梦用她的一双纯真的眼睛,深情地注视着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用她的全副的心灵去感知生活,从江上那来去匆匆的帆船上,看到那腰间拴着绳子的孩子的寂寞孤独,以深切的同情写成了散文诗般的《白帆之歌》:从‘花市’的热闹景象中,发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以优美的文笔写成了《买花》;从热闹的家宴中,发现冯科长的贪婪无耻,写了《客人》给以无情的鞭挞和

揭露;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小翠的不幸的婚姻中,发现那几千年来不合理的封建积习,至今还吞噬着可怜的农村少女的青春和生命,写出了感情深沉而有震撼力的《小河,小河》,发表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这段文字,不仅使这篇专访的内容更加丰富、充实,而且也使读者对晓梦的作品有了概貌的了解。 第二,要善于发掘专访对象生活中的有趣的故事或独特的兴趣爱好,以便从多方面展现人物丰富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例如,山西省平陆县西街中学初一学生程若明发明了“多面黑板”和“果核刀”,荣获科技发明三等奖,被人们誉为“小小发明家”。《中国少年报》的记者在访问他的时候,兴致勃勃地追踪他的发明之路,从程若明同学决心为山区的老师减轻负担(一位老师要在同一间教室里,给两三个年级上课。 第三,要注意突出重点,勾画出访问对象的举止、神态和性格特点。前些时候,《中国青年报》“人物剪影”专栏里有一篇《文坛一怪》的文章,文中写道: “他四十多岁了,高了兴就一个人在屋里又唱又跳,从床上跳到桌上,再跳下来;和朋友聊天,没有正形儿,常说出比小学生还幼

典型人物报道范文

典型人物报道范文 篇一:人物通讯例文一篇 附:人物通讯例文一篇 为了孩子们的幸福,做一个安静的燃灯者 ——记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教师万平 文/黄佳熹顾秀阳 一个理性、优雅、聪慧的美丽女人,放弃了在青春葱笼的雅致里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想,走上了三尺讲台,用真心和行动将教育理念化成有温度的关怀,以爱育爱,以德培德,培养出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她用才学、能力、品质和魅力给她的学生以成长的力量,她用无私的热切的关爱给学生终生永恒的记忆。她,就是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教师万平。 以赤子之心开垦教育之路 想象和现实的最大差别就是在现实中你会发现真正想要什么。虽然教师之路并非万平的初衷,但从教之后,她真正认识到:自己如此热爱孩子,热爱教学,这是一条属于她的路,她是一名天生的师者,走在这条路上,她是踏实的,充实的,欣喜的,平和的。然而在28年的成功教育之路背后,万平

付出了比别人多十二分的努力与艰辛。 1981年,万平开始从教,在朝阳区劲松二小担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和孩子们日夜摸爬滚打,叫得出全校各班上百名小干部的名字,说得出他们班里所有小淘气的糗事??所有的班会队会大队会、广播、晚会、庆典??都是她和孩子们一同策划组织。1987年,万平到了西城区展览路第一小学担任音乐教师及新月合唱团指挥工作。带领学校新月合唱团的同学们,在专家的指导下,获得了区、市、全国一系列合唱比赛的一等奖。作为指挥,她先后登台于人民大会堂、保利剧院、民族文化宫、北京音乐厅??并在1993年考取了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吴灵芬教授,修习合唱指挥??七年“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年纪轻轻的万平连续获得了北京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3年,是万平人生的转折期。这一年,她被调入了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主动要求教语文并担任班主任。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带着满腔的热情与自信,从“零”开始学习语文教学。从组课到校级优课,从接待课到研究课以至于区课、市课,大型活动展示课,从首届东兴杯大赛一等奖,到北京市小学专任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竞赛语文学科一、二等奖,以至成为一名市级骨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 面对一个个挑战,万平总是以学习充实自己,以研究武装

新闻报道怎么写 [1500字]

【新闻报道怎么写】 写好新闻报道要善抓五个特点: 新闻,也叫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短报道。从字面上分析,新闻具备“实、真、新、强、短”的特点,要想写好新闻报道,就必须善抓这五个特点。 所谓“实”,就是用事实说话,这是写好新闻报道的立足点。新闻报道必须选择那些激荡生活中活生生的、能反映事实本质的、能说明问题的事实加以叙述。写失实的报道,不仅是违背新闻准则的,对一个通讯员来说,也是有失新闻道德的。新闻报道在强调用事实说话的同时,还要注重面上综合介绍与点上具体分析相结合。当然,新闻报道也可适当地加入一些符合事实的、简洁的、精炼的、画龙点睛的评议,这对提醒读者对报道内容引起重视和注意也是很有必要的。例如《胜利日报》11月28日一版刊登的《黄河机修公司为制造国内领先水平钻机引进t6216d/2型落地镗床》一文,在对引进设备的背景、设备性能进行简要叙述之后,在结尾加了一段这样的评论:“它(t6216d/2型落地镗床)的投产将结束了东营地区不能精加工大型加工件的历史。”效果就很好。 所谓“真”,就是指新闻报道的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及列举的数字,甚至所用的每一个词都要力求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事实的本来面貌。新闻报道的“真”,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力之所在,新闻事件和人物与其他文学作品不同,它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不能无中生有,虚构杜撰;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身份都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张冠李戴、移花接木;事件的过程、细节、起因、结果必须确切,不能添枝加叶、笔下生花;所引用的背景材料、数字、史实等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浮夸虚假、牵强附会;人物的思想动态、心理活动,必须切实可信,不能“合理想象”、任意拔高。总之,新闻报道必须说实话,不能有半点虚假和误差,只有这样,才能令人信服,才能为读者乐意接受。当然,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事实的照搬照抄,必要的选择、提炼、剪裁也是新闻报道所提倡的。 所谓“新”,就是指新闻事实必须是新近发生的。俗话说“当日的新闻是金子,隔日的新闻是银子”。谁能在第一时间抢先占有了新闻,谁的报道就最有价值。新闻就忌“压”,一压“新闻”也就成了“旧闻”,写新闻报道要具备争先恐后、分秒必争的精神,报道旧闻、放马后炮,就失去了新闻敏捷性的特点,当然,其新闻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为了保证新闻的“新”,一是要求通讯员要练就“脚快、手快、脑快”的功夫,二是要求在报道的时间、角度、构思和所要表现的思想意义上进行精筛细选。只有这样,才能写好“新近发生”

人物专访

哈尔滨日报最后一个记者发表于:2008-9-24 10:21:51 人物专访特指对新闻人物进行的专访报道。所谓新闻人物,系近期引起社会广泛注意的人物,或重大新闻里涉及到的主要人物。这种报道形式以作者与被采访人物的谈话为主,有机地穿插必要的背景材料和现场场景,以达到表现和深化主题的目的。 选准访问对象至关重要 人物专访的传播效果,首先取决于所选人物的新闻价值。换言之,专访对象的选择,对采写成败具决定性意义。 《人民日报》自2008年7月18日起,隆重推出“昔日的陈述今日的现实”栏目,一连数天刊登对8位申奥功臣的专访。开栏的编者按写道:在北京奥运会大幕即将拉开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7年前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体会议上,做最后申奥陈述的8位陈述人——李岚清、刘淇、袁伟民、楼大鹏、王伟、邓亚萍、杨澜、何振梁。他们在异常激烈的申办竞争中,团结奋战,顽强拼搏,北京终于获得奥运会的主办权。7年前的陈述,7年后的现实。重温申奥成功的场景,讲述激动人心的故事,介绍当时的陈述如何变成了今天的现实,本报今起推出…… 上述访谈对象无疑均为顶尖级的,加之访问的时机恰到好处,颇能引人眼球。复旦大学资深教授周胜林总结说,人物专访的访问对象主要有重要新闻事件中的新闻人物,非新闻人物却具有新闻因素的知情人,与问题有关的专家、学者、领导、权威人士等。 收集资讯草拟采访提纲 在专访之前,最紧要的事情是什么?阳光文化基金会主席、人物访谈高手杨澜的回答是:“准备,不厌其烦地充分准备。我觉得进行采访,最紧要的事情就是通过自己能做的所有准备,迅速跨过年龄、地位、资历的距离,最大限度地获得被采访者的认同感。” 笔者认为,好的采访提纲系充分准备的结晶。采访提纲必须得到充足的资讯支持,对被采访者的资讯收集、了解与整合在人物报道中十分关键,这直接关系到报道质量。一个经验之谈是,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其中包括背景材料与知识资料,如果对方是知名学者,须了解他(她)最近的研究重点、活动情况和其感兴趣及最反感的问题。 《南方周末》记者朱强说,在新闻记者的资讯搜索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时,不妨直接向被访问者索取;或者是咨询,请对方开个书单。据称,不少学者乐意提供这种帮助。 越是重大的人物采访活动,计划越应该周密,书面提纲越应该细致。在这一点上,我们都应该向意大利当代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学习,她每次采访都作了充分的准备,每次访问都像“学生准备大考”,有时要阅读好几公斤材料。在向别人提出无数问题之前,先向自己提出所有问题。 在人物采访中如何提问

人物专访提问的注意事项

专访中少不了采访对象、记者两个因素。专访的特点在一个“专”字,重点是一个访。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要强调其可读性。相对于其它新闻形式,人物专访可读性具有亲和力。因此,为受众所喜闻乐见。 人物专访难写在于人们对其要求和关注程度高。人物专访难写在于如何不流于平淡、所写人物有鲜明特点。如果读者看完后能记住这个人物,并与其他人物区分开来,这就可以说是一篇成功的人物专访。而鲜明的人物、典型的事例,生动的细节都取决于采访的成功与否。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谈沟通是最重要的一个途径。 采得好采得细,对人物就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就能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发现人物的闪光点和与众不同之处,才能更加准确地提炼主题,让读者想看、爱看,觉得可信、可亲、可学。采访失败,就是再精心运作,也写不好。采访的好坏,记者提问的技巧尤为重要,问题提得好、提得准有助于打开采访对象的话匣子。 笔者认为目前记者在提问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点不足:一是提问过大过空,让被采访者不知如何回答。一些记者采访还是喜欢“你有什么感想”等“老三问”套话。二是记者口头表达能力差,提问不能简明扼要。问话让采访对象不得要领,一些记者轻问重写,提问辞不达意,他们往往笔头功夫过硬,嘴上功夫不行,在认识上还有偏见:认为注重口才是讲花架子,不务实。 笔者经常能看到一些记者提问,说了好多话绕不到主题上,如问一个农民企业家,下一步的打算,是否有意于资助农村教育。说来说

去,不仅把被采访者说糊涂了,连记者自己也不明白说了什么。三是记者的采访态度不端正,也有学识有限。有的记者提问时信口开河,对对方回答不理解,使对方在心理上产生反感,从而与记者拉开了心理距离。这些都在无形中影响了采访对象的谈话情趣。 被采访对象容易出现下面几种情况:一、主观上是配合采访的,但却由于紧张或激动总是开不了口。来自基层的农牧民、工人容易出现这种现象。二、消极应付采访。虽然开了口,却总是偏离主题,或有意识地回避记者某些敏感问题。三是采访对象牵引着记者跑,被采访者信马由缰,一泻千里地讲下去,记者不能控制局面,采访费了不少时间,看似记了一大堆,要用的却不多,既费时又费力。 针对以上一些不足和问题,笔者依据自己肤浅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同行探讨。 一、事先围绕主题设计一些重要问题。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确立主题,围绕主题事先精心设计几个问题。一些问题可以现场发挥,但关键的问题一定要做准备。记者在采访前主题明确既可保证采访有的放矢,也能减少时间浪费。记者必须要有几个直奔主题的问题,事先要有充分的估计,不打无准备之战。 有些口才不太好的记者,用这种方法,效果更好。一是可以做到心中有底,临阵不会慌乱。二是也可以事先练习问话。几个问题其实也就是采访的大纲和思路。有助于记者控制局面,把采访者引到主题上来。笔者在采访一个商界女强人时,这个女企业家见多识广,表现欲望很强,话很多却总跑题。笔者事先设计的几个问题就用上了,一

电视新闻人物报道与社会变迁

电视新闻人物报道与社会变迁 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变。在社会发生如此广泛而深刻变迁的历史进程中,大众传媒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介入其中?新闻工作者应该怎样定位自己在这一变迁中的角色?这是值得中国传媒及其工作者反复思量的一个根本问题。在关于大众传媒与社会变迁及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的研究中,有几类不尽相同的研究视角和代表性的观点。一类是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念的变迁来追溯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学者通过对新闻从业者如何期待及建构专业名望人手,研究了专业主义话语形成过程如何反映出中国新闻改革中的各种矛盾和张力。也有海外华人学者通过对中国“小报”的研究,透视中国大众报刊形态的演变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的关系,并通过小报对富人、下岗工人、流动民工和农民等社会群体的报道的分析,解读中国小报所建构与展示的意义世界及其对社会分化的理解。此外,随着互联网强大的舆论功能的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学者从新闻法制的角度研究关于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互动以及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还有一类研究视角建立在党的新闻思想的基础上,强调新闻媒体的正面宣传为主、维持社会稳定的功能。如有研究者从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研究大众传媒的功能和规制。 以上几类研究多属宏观视角,还缺少基于典型个案的经验研究。因此,本文拟以凤凰卫视《冷暖人生》为例,深入剖析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如何以普通人物的命运或经历来记录社会的深刻变化。本文认为,社会历史的深刻变化不仅仅体现在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的人物中,而且体现在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平民视角是大众传媒参与社会历史变迁的一种重要的报道方式。 从2021年1月开播至今,《冷暖人生》栏目已由默默无闻迅速成长为凤凰卫视的一个黄金栏目,并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强大的品牌形象。它的许多报道不仅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而且吸引了港澳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