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议民办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

浅议民办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

浅议民办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
浅议民办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

浅议民办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

摘要:本文主要从就业教育、就业指导机构建立、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就业指导理论研究和就业指导工作模式探索几方面对构建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民办高校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

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办高校,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据统计,每年进入民办高等院校就读的各类学生达到100多万,几乎与国办普通高校学生数量平分秋色。国办与民办并存的多元化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民办高校的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直接影响学校的生源及其健康稳定地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换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和探索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并摸索出一条具有民办高校特色、适合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路子,是当前民办高校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艰巨任务。

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要结合国家有关就业政策要求,以及从各高校和大学生实际出发。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的关键,一是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机构的设置,二是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课程设置及大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因此民办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也主要应从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和完善就业指导机构着手,根据自身外部和内部资源条件,既立足于现状,又要突出特色;以帮助学生实现就业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发展成才,创立事业,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为根本,体制完善,机制灵活,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进行。

一、以就业教育为基础

就业指导在具体操作中以什么为指导理念,这是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目标首先应解决的问题,它主要应通过就业教育来明确。

高校就业指导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教育性,即它应该关涉大学生的成长与可持续发展。职业对人有一般性要求,如职业理想、态度、责任、道德、信誉等;也有特定职业的职业规范对人的特殊要求,如职业技能、纪律等;还有个体特质是否适应职业,如兴趣、爱好、能力等三个方面的问题。三者是否有效结合是能否实现人力资源效应最大化的关键。从这个意义出发,就业指导的作用,最终还是

就业教育。

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的就业教育往往还是与计划经济分配体制下的毕业生思想教育相混同,强调毕业生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的教育,形式主义严重,大多只在学生临近毕业时举行几个讲座,或开设一门就业指导课程,而没有制定专门的教学计划,把就业教育纳入常规教学中,长期进行,并且较少考虑大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和能力以及毕业生个体的需要,很少主动收集用人单位的信息,对市场信息的反应比较慢。招生规模、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并不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现行的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不够,难以适应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变化。这个问题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如何协调好学生—学校—企业三者的关系,在就业过程中适应市场机制要求的问题,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去解决:(一)建立有民办教育特色的就业教育平台

大学生就业教育是高校通过一定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政策和规范的教育、就业形势的分析、择业心理的调适和就业技巧等的培训,帮助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的一项活动。就业教育是就业指导教育功能表现的形式,主要包括专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和创业教育等内容,具体通过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等来实现。民办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首先应建立以学校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教育平台,根据民办高校学生思想、素质、知识和能力特点,开展多样化的就业教育活动,为就业理论指导和实践教学提供科学化的环境,架设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结合的桥梁,让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展现的机会,对职业市场的要求也有充分了解的途径,以此形成就业教育实施的基础。

(二)合理设置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就业课程设置决定就业指导内容,是高校开展有针对性就业指导教育教学的关键,是就业指导教育质量的保证,同时也是就业指导方向的体现。民办高校由于以往对此认识不足,导致课程设置流于形式,课程管理体系混乱,课程定位不明确,使得就业教育严重滞后而不能发挥就业指导应有的作用,必须着力改革,应根据就业市场需要建立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的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首先民办高校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到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明确就业指导课的性质;其次应根据自身学科优势,针对不同专业开设基础理论、实践活动、文化素质等教育课程,课程的设置要有前瞻性,使学生了解专业相关职业最前沿的动向与发展;第三,注意协调好就业指导课与专业课的匹配,合理分配课时,使就业指导与专业教育挂钩;第四,课程的安排应根据学生专业学习进程具有一定层次性和阶段性,实现对学生就业指导的全程化。

(三)切实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校持续扩招等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许多人认为大学生找工作要随行入市,难以有自己的自主发展空间,导致职业选择“功利化”倾向明显,行业选择不均衡,毕业生“有业不就”等现象十分突出。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与大学生对自身发展目标定位不明确、就业方向模糊、不考虑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有一定关系。因此,作为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在培养学生时,不仅要注重对大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与培养,而且更应担当起生涯辅导与教育的责任。学校如果能给予大学生必要的职业生涯协助,并实施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给学生提供适当的生涯学习与生涯探索的机会,以培养大学生理性决策能力与合理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这不仅符合学生当前的需求,而且能帮助学生避免日后出现更多的职业危机,有助于大学生开发潜能,实现全面发展。

(四)以转变就业观念为基点,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马克思说过:“意识指导行动”,意识即观念。就业观念是影响学生职业选择,确定就业方向的主要因素。当前许多民办大学生受传统思想和家庭、社会的影响,盲目追求理想岗位,惧怕承担环境压力,机械追求专业对口,就业观念仍然没有完全转变变到市场选择、自主就业、理性择业、努力创业上来,对就业形势和就业、择业缺乏理性的思考。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就业指导,教育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自我评价体系,明确自己的择业取向。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我想做什么”和“我能做什么”的关系,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找准职业的切入点,面对现实,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勇于创业的就业新观念。配合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把创业教育引入课堂。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积极适应、积极进取、积极探索的精神,提高大学生创业的兴趣;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增加自主创业信心;传授创业知识,提高自主创业能力,并帮助学生做好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的思想和心理准备,克服依赖思想,以积极健康的心态主动迎接社会的挑战和职业竞争。

二、以就业指导机构为支撑

就业指导机构健全是就业指导具体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我国一些民办高校由于观念落后,领导重视不够,普遍存在重招生,轻就业的现象,多数没有设置独立的就业指导机构和实行专门化管理,而只是在招生就业处下设一个就业指导中心,在就业指导上职能不全,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楚,使就业指导的管理、服务、教育和研究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弱化了就业指导的功能,因此应进行改革,切实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机构,以此作为有效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的支撑,具体从以下方面落实:

(一)健全就业指导机构

为确保就业指导工作有效开展,民办高校必须实行招生与就业指导分离,建立独立的就业指导中心和各院、系的就业指导机构,专门管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并配备专门、专业指导人员,保证专门的经费。就业指导具体机构可分为就业教学、就业培训、就业信息咨询等部门。就业指导部门工作的开展既要与教育教学及学校其他职能部门相协调,又要加强与政府、企业的联系。在就业指导管理部门的领导下,明确目标,确立就业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校企合作,切实提高就业率的工作新方向;落实任务,保证各项就业指导具体工作能圆满完成;改变工作方法,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时效性;强化管理,使就业信息收集、就业指导教育教学、就业技巧培训、毕业生就业推荐等各项就业指导具体工作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效率,使就业指导不仅仅成为高校的一项工作,一门课程,而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提高、能力增长、技能加强的系统工程。

(二)建立专门管理制度

由于多数民办高校的招生与就业管理是同属一个部门,以招生为主,兼顾就业,同时就业指导方面的制度不健全,工作要求和工作原则不清楚,缺乏专门的相关管理制度,使得就业指导工作职责不清,很多具体工作难以落实,极大地影响了学校就业指导的水平和效果。学生走上社会以后很难尽快适应社会和工作的要求,既延误了学生就业,也让企业觉得在很多大学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因此,必须加强民办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管理,对就业指导教育教学和培训制定象专业教学一样的计划、监督、考核和评价等专门的管理规章制度,落实任务,分清责任,补充、完善管理措施,制定考核标准,合理评价,是就业指导各项工作有章可依,奖罚分明,保证就业指导工作能有效、规范进行,长期、持续开展。

(三)加大就业指导投入

民办高校因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不够,很多学校在就业指导方面投入不足,缺乏有关专项经费,相关设备设施不全,如一些信息化设备短缺,致使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很多停留在形式上,具有短期性和滞后于就业指导需要。因此有必要加大相关投入,设立就业指导专项经费,保证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必要开支,完善就业指导教育教学和就业培训的设备设施,为就业指导教育教学和培训安排专门的场地、场所,建立用于提供、发布就业信息和与学生进行就业方面问题交流、咨询的就业指导信息平台,在物质上为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条件。

三、以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为保障

(一)建立就业指导专职教师队伍

就业指导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要求高的工作。如果没有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质,很难适应这项工作。民办高校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主要是辅导员和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不但人员稳定性、工作稳定性不高,而且大多不具备相应的知识水平和具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职称。虽然很多民办高校近期鼓励辅导员获取相关的职业资格,如我工作的湖南涉外经济院,但没有做这方面的硬性规定,所以其工作效率和效果可想而知。为切实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水平,必须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专职的指导教师队伍,把辅导员工作与就业指导工作分离,使就业指导任务有专人承担,相关工作有专人负责,提高就业指导工作质量和水平。

(二)优化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结构

很多民办高校就业指导队伍不但素质、能力不能满足就业指导需要,而且结构也不合理。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达不到专业化的基本要求,这样势必影响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总体水平,必须进行改革和优化。首先要把好辅导员的“入口”关,对辅导员的招聘应设置一定的标准,把真正高素质的人员吸纳进来。其次注意专兼结合,除了采取外部引进、内部培养的方式配备就业指导专业技术人员,以保证队伍的稳定性外,还要聘请各种兼职指导人员,使就业指导队伍更加丰富和灵活。兼职指导人员可以包括各领域专家、优秀校友、成功人士等,他们的加入使得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更加全面和具有活力。

(三)加强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培训

进修培训是提高大学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理论素质的重要途径。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进修培训计划,为就业指导人员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一般可采用在职进修、脱产学习、会议讲座、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通过对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增强工作能力,掌握相关的工作技能、技巧,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民办高校的就业指导专业化水平。

四、重视就业指导理论研究

民办高校因环境和自身的一些原因的影响,在很多方面“功利性”比较强,过分注重经济利益,追求短期效应。而教育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如深厚的文化底蓄,别具一格的教育风格都需通过长期、艰苦的努力,循序渐进的开发和建设才能形成的。所以很多中外名校,大多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不是短时期内发展起来的。就业教育也同样如此,既需长期扎实的实践基础,也需持续不断的理

论研究。但大多数民办高校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很多就业指导工作只是讲究形式,相关人员都没有明确其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只是根据学校和领导的安排盲目进行。因此民办高校应对此引起足够重视,应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探索专门的管理办法,并将此纳入专业学术研究计划中,通过对就业行为的研究,努力探索就业活动规律,掌握就业指导原理、方法,确定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方式,开展多样化的就业指导活动。使民办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上,形成领导重视,相关人员业务熟练、能力较强、水平较高的局面。既能不断总结就业指导实践经验,又加强相关方面的理论功底,以进一步做好就业指导工作,保证就业指导工作水平的提高。

五、不断探索就业指导工作新模式

民办高校无论在生源、师资、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上,还是经费来源上,都有它的特殊性,所以在就业指导方式、内容和方法上,可以借鉴国外私立高校和国内公办高校的经验,但更要以相关的理论为指导,不断探索新的模式,即根据自己生源、师资、办学方向、专业设置等特点,结合就业形势和国家就业政策的变化,确定有民办高校特色的就业指导模式,以满足市场需要,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同时,根据专业性质、专业学习进度开展多样化、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活动,如我所工作的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根据专业性质不同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就业指导,外语专业要求学生积极参加专业考证,而法律专业鼓励学生努力通过公务员考试,不但促进了学生专业学习,而且拓宽了学生就业门路,从而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本文认为,根据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在就业指导模式上,应以全程化指导为主,即建立这样一种就业指导模式:通过入学教育,引导学生认识专业和职业;通过专业教育,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通过就业辅导,帮助学生合理定位,顺利就业;通过毕业教育,鼓励学生适应环境,自主创业,以此促进提高民办高校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适应环境和工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潘恒曦. 关于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6

[2] 祁正新.论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7(6):56

[3] 张渝霞. 论民办院校就业指导工作[J].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60

[4] 宋晓宗.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0.5

[5] 倪志梅.大学生就业指导科学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12

[6] 龙立荣,李晔.职业辅导思想的历史嬗变-从职业指导到生涯辅导[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1):136-140

就业指导工作方案文档

就业指导工作方案文档 Employment guidance work plan document 编订:JinTai College

就业指导工作方案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就业指导办公室、辅导员和专业教师通过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以下是小泰为您带来的就业指导工作方案,仅供参考! 各学院(中心、研究院、所): 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就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请仔细研读,遵照执行。 一、统一工作思想理清工作思路 (一)统一思想认识。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全国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新形势下,全校上下需更加重视,参与支持毕业生就业工作,在我校就业工作全省领先、全国有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就业工作重心由“就业数量”向“就业质量”转移,全面实施“就业质量

提升工程”,全力铸就毕业生就业工作成为我校“民生工程”、“质量工程”和“品牌工程”。 (二)明晰理念思路。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引,贯彻落 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就业工作的指示精神,传承“以修身为基础,以学业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成才意识、责任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学生工作理念,深化“以服务为宗旨、以基地为依托、以市场为重点、以创业为抓手、以质量为目标”的就业工作思路,融“就业教育、创业教育、素质教育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一体,积极推进全程化就业指导、全方位就业困难帮扶、立体化校园就业市场、常态化就业工作调研、规范化就业管理服务、全员化促进就业质量提升等工作举措,稳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层次。 二、强化就业指导提升就业能力 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教高 厅〔20**〕7号),以及《关于印发的通知》(教高厅〔20**〕4号)文件精神,大力推进就业指导以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 养主渠道,融入课堂教育教学体系,切实提升我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最新)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106 授课对象:所有专业总学时:36 一、课程性质、目的及任务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伴随我国大学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改革而新兴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这门课程以大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以及人文素养为基础,其目的和任务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家就业形势和政策,引导大学生充分认知自我,合理调整职业预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就业竞争意识,掌握求职择业的基本常识和技巧,把握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点和功能,以此提高大学生择业、就业的能力,最终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实现成功就业。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要求: 在理论、知识方面:了解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了解大学生就业的现行政策及体系;了解社会职业的基本知识,开展大学生自我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了解大学生求职择业的知识,包括求职中自我合法权益的维护;掌握大学生就业派遣的基本程序。在能力、技能方面:运用职业测评系统,进行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合理定位;学会了解、筛选就业信息,做好就业前的简历制作、求职书等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掌握一般的求职应聘、面试技巧;结合自身特点,抓紧时间弥补自身就业能力的不足,为顺利成为职业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与课时分配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教学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采取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师生互动、角色扮演、社会调查等方法。 五、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理性认识大学生活 1、目标: 面临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许多大学生都遇到了许多不适应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全新的世界,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学习环境,无论是个人目标还是社会期望,都需要大学新生及时地进行自我调整。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得大学新生理性认识大学生活,并对大学生活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做一个受社会欢迎的大学生! 2、内容: ⑴大学生的社会角色; ⑵做受社会欢迎的大学生; ⑶理性规划大学生活; 3、重点: 如何理性认识大学生活 第二章. 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 1、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在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对自我的需要、兴趣、态度、价值观、能力、气质、性格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结合职业特别分析,认识自己的职业适应性。 2、内容: ⑴自我认识的内容; ⑵常用职业测评方法介绍; ⑶自我评价的原则; ⑷自我评价方法; 3、重点 自我评价 第三章. 专业发展与就业分析 1、目标: 2、内容: ⑴专业概况、课程体系; ⑵所学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需求情况; ⑶专业就业动态和趋势; ⑷职业对所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3、重点: 第四章. 职业理想与职业发展 1、目标: 1.使学生了解职业理想的内涵。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后作业

1.根据自己所学专业,查询本专业某个职业方向的技能要 求? 中国的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由它所带来的浪潮已经渗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程序员们成为了这场信息化浪潮的见证者之一,更是其中的主要参与者,这是时代赋予每个程序员的机会和责任。 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是惊人的,程序员的职业生涯则是一个要求不断学习的过程,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程序员,一名合格的程序员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呢? 熟练掌握开发工具 做为一名程序员至少熟练掌握两到三种开发工具的使用,这是程序员的立身之本,其中C/C++和JAVA是重点推荐的开发工具,C/C++以其高效率和高度的灵活性成为开发工具中的利器,很多系统级的软件还是用C/C编写。而JAVA的跨平台和与WEB很好的结合是JAVA的优势所在,而JAVA即其相关的技术集JAVA One很可能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开发工具之一。其次,能掌握一种简便的可视化开发工具,如VB,PowerBuilder,Delphi,C Builder,则更好,这些开发工具减小了开发难度,并能够强化程序员对象模型的概念。另外,需要掌握基本的脚本语言,如shell,perl等,至少能读懂这些脚本代码。 熟知数据库 为什么数据库是如此重要?作为程序员,他们自然有自己的理由:很多应用程序都是以数据库的数据为中心,而数据库的产品也有不少,其中关系型数据库仍是主流形式,所以程序员至少熟练掌握一两种数据库,对关系型数据库的关键元素要非常清楚,要熟练掌握SQL的基本语法。虽然很多数据库产品提供了可视化的数据库管理工具,但SQL是基础,是通用的数据库操作方法。如果没有机会接触商业数据库系统,可以使用免费的数据库产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mySQL,Postgres等。 对操作系统有一定的了解 当前主流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Linux/Unix,熟练地使用这些操作系统是必须的,但只有这些还远远不够。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编程高手,需要深入了解操作系统,了解它的内存管理机制、进程/线程调度、信号、内核对象、系统调用、协议栈实现等。Linux作为开发源码的操作系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Linux几乎具备了所有现代操作系统的特征。虽然Windows系统的内核实现机制的资料较少,但通过互联网还是能获取不少资料。只有对操作系统有一定的了解后,你会发现自己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径:“博客”与教师成长(1)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径:“博客”与教师成长(1) [摘要]“博客”是一种重要的网络对话平台,它以其独特的优势,不仅在教师知识管理、教学与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教师专业发展有重要的价值。笔者通过对16名幼儿园教师的访谈研究,深入考察并分析了“博客”在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价值,并对“博客”如何更好地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博客;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国际学前教育研究的前沿课题。在近些年研究与探索中,我们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例如在职进修、教研组研讨、观摩考察、参与式培训等,虽然有一定的促进,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对教师的个人经验不够尊重,普通教师在研讨中缺乏话语权,教师缺乏自主发展的意识与动机等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因此,探索一些新的适合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显得尤为必要。 一、“博客”技术与教师专业成长“博客”即Blog,是weblog的简称,一般称之为“网络日志”。作为一种数字化、全球化、现代化的网络工具,“博客”以其特有的即时性、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特点,以及其所具备的让使用者自由展现其思想、个性及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共享等功能,形成了互联网时代重要的文化现象。它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新的人际交流方式;二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信息过滤和知识管理;三是形成团队的知识传播与分享。当前,博客已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青睐,成为教师知识管理、教学以及研究等方面的重要工具。“随着教育信息化实践的深入。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工作环境中都会普遍采用Blog工具,或者应用Blog的思想构建学习社区,‘博客’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和个人知识管理工具有其特有的作用。” 在提倡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看到博客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如何使信息技术更有效地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服务,这是教师教育研究者应关注和探究的问题。“博客”可以自由公布自己的思想和看法,有更深层次、更大范围“分享”的功能,每个使用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学习与周围的群体交流结合在一起。他们所发表的知识观点和见解,可以提供给其他有相同兴趣的人进行参考、讨论,提高使用者对问题的思考和认识,从而不断地积累与思考,最终提高使用者的使用兴趣和效果。因此,当我们呼吁教师要提高反思能力、探究意识和学习团队意识时,“博客”因其具有的独特优势,应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已有研究者指出,“博客”提高了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与能力,有效地促进了校本教研,使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动力,使行动研究成为教师成长的有效工具,提高了教师的生命质量。那么,作为一种新的交流方式,“博客”究竟能为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什么呢?这是本研究着重探索的内容。 二、“博客”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2018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期末测试答案(17级)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期末答案 一、单选题 1 完成大学专业的体系化建构,需要的途径是什么? A、记忆大量的知识点 B、争取考试都得到高分 C、多听从老师的安排 D、按专业培养目标系统成长 正确答案:D 2 对于程序员而言,哪种类型会更有优势? A、N B、F C、S D、E、I 正确答案:C 3 兴趣的Holland理论与PTID理论的最大差异是什么? A、具有相交关系 B、可以相互替换使用 C、没有区别 D、区分出的兴趣类别数量不同正确答案:D 4 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提升个人的技能(S),需要做什么? A、在课堂上好好听课 B、主动多实践以探索、磨炼自己 C、多做一些兼职 D、找到相关的辅导机构 正确答案:B 5 用兴趣定位适合的职业类别,I型适合以下哪种? A、机械操作 B、科学研究 C、创意设计 D、管理正确答案:B 6 一个人是否具备某种技能(Skill)的标志是什么? A、他人评价高 B、考试成绩好 C、能讲出相关的知识 D、能做出相应的成果 正确答案:D 7 “具有说服力,擅长向人推销自己的产品或观点”是哪种类型? A、R B、E C、C D、S 正确答案:B 8 学心理学专业的人只适合做心理咨询工作。这是一种: A、积极的专业认同表现

B、职业规划刻板印象 C、积极正向的人生态度 D、心理咨询是未来朝阳产业 正确答案:B 9 体系化的专业知识,如何表达才能证明? A、有说服人即可 B、能够清晰、成体系讲给别人 C、好成绩 D、老师认可 正确答案:B 10 随时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各个国家逐个步入老龄化社会。因此: A、社会将产生劳动巨大不足的情况 B、以老人为客户的产业是一个大趋势 C、世界正在走向衰败 D、这就是科技的消极后遗症 正确答案:B 11 拆解问题的目标是什么? A、让问题关键点突出 B、让问题从描述变成待做事项 C、把在问题化小 D、所有问题都要拆解 正确答案:B 12 系统的、大视野框架下的生涯规划对人的作用,以下表述不对的是: A、会让人更加无助 B、对现实更加投入 C、助人定位更具发展性的目标 D、有时会使人想得多做得少 正确答案:A 13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可以用Gati的模型定位个人职业决策短板,从而有针对性干预。 B、在Gati的模型中,各个因素的重要性不同 C、Gati模型是西方背景,会有本土化问题 D、Gati模型只关注了信息,缺乏情感因素关注正确答案:D 14 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迅速衰减,因此需要: A、更多的表达自己 B、即时反馈来确认、校正 C、沟通是很难客观的 D、沟通是件困难的任务 正确答案:B 15 “情有可原,法不容恕”是一种什么类型? A、T B、F C、S D、N

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大学生就业指导 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必修课 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32 学时,实践16学时) 学分:2学分 适用专业:全院所有高职专业 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职业教育中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也是所有高职高专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它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根据高职高专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其功能在于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今后的毕业就业择业作好准备。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如下: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高等职业院校所有专业的学生就业为导向,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电子类、管理类、销售类、机械类、信息类等专门化方向所涵盖的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课程知识体系整合为8个项目,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体现学生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性。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贯彻“技能培养为主,知识够用为度”的教学思想,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岗位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采用理论教学+课程训练+行业实践3层递进相结合的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育学生掌握就业择业的基本职业能力。 《就业指导》作为高职高专所有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其实践性很强。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等,后续有各专业的专业课程等专业技能课,地位十分重要。本课程内容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两大部分组成,建议课程总学时为 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0学时,课内实训16学时,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比例约为2:1),分别放在一至四学期开设,每学期开设12学时。 本课程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1.以就业所需技能为模块组织教学单元 《就业指导》课程根据各专业学生毕业就业所需职业能力的需求,设计了8个项目,其中8个实践模块,这些项目都是围绕学生求职择业应掌握的技能和素质进行设计的。 2.通过开放性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思维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课程设置了开放性训练项目(学生可以自行命题)。每个项目都给出了实验目标和要求,由学生自行选题进行完成,最后以作业形式上交,并评定成绩。 3.行业实习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 本课程利用各专业顶岗实习,指派老师随学生深入行业一线,指导学生在“学中做”和“做中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

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业

2011级毕业生求职情况调查报告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毕业生毕业面临的就业压力,我选取了三位学长学姐。他们分别有着不同的毕业出路。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与调查,我初步了解了他们的学习动态与思想状况。得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针对他们的出路,我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感想。现做如下报告。 一、考研方向毕业生 姓名:王鹏 本科专业: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考研学校与专业:中南财大 获得荣誉:大学英语六级;TOEFL-IBT 91分 实习经历: 慕尼黑再保险公司中国赛区精算竞赛(优秀奖) 以保险专业的代表的身份,参加由经济学院保险教研组组织的精算知识培训,通过对各种经典题型的仔细研究,虚心向老师请教学习,逐一攻克学习中遇到的重点难点,并在此次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被选作为学校代表之一(全校共5名学生),参加中南民族大学与St. Francis Xavier University(加拿大)联合举办的国际交流项目。在全英文的授课环境中,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并与加拿大学生一同参与课堂讨论,在group works、representations中展现出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 考研经验: 学长认为,早期很关键的是院校专业的选择,早选择早准备。大概在三月份就要准备了。然后是全年规划——安排好细节,有所取舍。同时做精神食粮的准备。原因是考研分四个时间段:现在——四月亢奋期;5——8月量变,9、10迷茫期,11、12平静质变。很多人在9/10月放弃,做精神食粮的准备就是为了突破迷茫期。 因此要准备一些提高自己精神的东西。平时一般是考研之初准备励志书、励志音乐电影;或者储备现在的激情,(盲目乐观型幻想症)如写考研日记,录音日记,把自己对自己的承诺记录下来,还有每次的收获对自己的鼓励,记录生命的精彩,享受考研,快乐考研。这样才能以最好的状态迎接考试。 对于教材准备在于多看本科指定教材、少看真题、合理利用笔记、系统整理笔记最好做到如下几点:1能找出真题的所有考点,能在书上找到该书的考点,对照书把题做对。2给自己划重点:把题还原,统计考的概率和分值。3整理笔记不考的40%放弃整理好笔记后复印一份,防止丢失。4.研究真题解析考前20天,把放弃的40%看一遍。这样才能反复提高记忆。 考研结果:在经过3个月的短暂复习之后,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系统整合,学长自学多门专业书籍,攻克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障碍与难题.在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中,以优异成绩获得进入复试的资格,并在随后的复试中,以流利的表达能力和过硬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的论文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的论文 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是推进优质教育的重心,而教师持续的专 业发展有赖于教师是如何进行反思的。教育叙事、同伴互助的反思对教师内部结构的不断完善具有一定的作用,利用“学科教学创新的课 堂分析系统”进行反思更突显教育全面性、系统性。该系统切合了我国实际的当代课堂教学理论、策略和方法,为教师提供了教学自我诊断、反思与评价的平台,更好的实现教师基于日常课堂实践中的专业 发展。教师对自身实践和同伴互助的持续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真谛。而要得到持续的、终身的专业发展,在信息化已经成为助推教 育变革和发展的核心要素的今天,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已迫在眉睫。 教育叙事指凭借记忆或再现用叙事的语言将立足于日常教学中 的实践表述出来的一种方式。教育叙事不仅仅是事件的实录,更是对 过往经历的一种演绎、理解、注释的过程,是敞开心扉,是分享经历, 是共同反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 把自己的理论置于实践的参照下,接受实践的检验,让承载着教育经 验的理论得到启发和提升,从而使理论和实践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得 到丰富、完善。 教育叙事的表现模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尤其在信息化成为助推 教育变革和发展的核心要素的今天,除了用“案例”的形式记录外, 我们还可以借助“博客”这个全球化、个性化、数字化的交流平台。

在“博客”中根据教师对自己日常教学生活的描述和分析,可以与广 大的群体进行深度的交流,达到深度的反思,以促进教师持续的专业 化成长。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自我反思是自省常新的有效手段,但由于 教师个人的主观因素从而教师个人的反思带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局限性。因此,国际领域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同伴互助”的概念,提倡教师要共同工作,共同反思,彼此学习和改进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 同伴互助为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在学校环境中每个教师的专业 发展需要。教师是智慧的实践者,通过同伴间的互相观课和指导是一 种有利于教师持续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同伴互助强调基于教学实践平等的原则上通过同伴间的对话、沟通、反思和实践的形式集合大家的智慧,在共同的反思与参与中自我改进以获得教师专业的追求、专 业的探索、专业的发展。 《学科教学创新的课堂分析系统》在国内的研究开发中属于首创,在国际研究界也极少有对这一领域的系统开发。该系统的应用为 教师的反思提供了有效的认知工具,通过系统的反思,能准确的处理 如何矫正学生的错误认知,能建立对后进生帮助的策略,不断在反思 中完善自己的教学观与学习观。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此系统,根据教师的反馈信息,不断审视自己的职业情感和教学素养。这样一套辨析

就业指导工作实施方案

就业指导工作实施方案 就业是职业教育之本。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的学生就业问题事关教育发展,影响社会稳定。职业教育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通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实现其目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体现“三化”、“四个结合”,即能力培养的专业化、教学环境的企业化、教学内容的职业化,以及教学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与质量评价标准制定的企业与学校结合、教学过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结合、学生角色与企业员工角色的结合、学习的内容与职业岗位内容的结合。 提高职业教育学生就业率,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因此,必须改革职业教育教学,增强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要按照社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开设市场需求的专业,改革课程设置,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同时探索职业教育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全过程实施、全方位开展、全员参与的“三全”模式,建设一支专门化、职业化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只有毕业生出口畅通,赢得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招生形势肯定一年比一年好,从根本上解决了生源问题。所以,就业率高才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招生方法,各教学站要引起高度重视,建议将2008年设定为“就业促进年”。确立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技能人才培养为主线,统筹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各教学站多途径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一、就业指导工作开展措施 1、开展就业调研,推动教学改革。 一是提出职业教育构建多层能力结构模式的培养目标,强调职业和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尽量缩短学校与职场的距离,使毕业生尽快适应岗位要求。 二是实施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素质教育。通过素质教育的开展,帮助学生提 高诚信和正直、主动意识,提升交流和沟通能力,努力一生学习这几个个人素质。提升表达沟通能力、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工作主动性和参与性这三大能力。“订单教育”是产学结合、培养高技三是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 能人才最重要的方式。对企业而言,可以直接定向地从在校学生中为本企业培养适合工作岗位要求的人才,经过培训使学生毕业后能直接进入企业工作;从学校角度讲,这种办学形式为学生就业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能够大大缓解日益加重的就业压力。 四是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培养职教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开展创业教育是世界职业教育的新趋势。 2、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 一是全过程实施。就是指就业指导工作应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在职业教育的学生就业指导中,注重把好三个关,即新生入学教育关、专业学习关和毕业就业关;用好就业指导三本书:即《步入高职——高职学生学习、生活、就业指南》、《现代公共关系实务》、《成功走向社会——高职高专学生就业指南》。 二是全方位开展。就是指就业指导工作全面渗透到学校日常教学的各个方面。一

地方本科院校个性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地方本科院校个性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研究 [摘要]文章从课程建设的必要性、构建的原则、内容、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模式、评价模式及应用效果进行了阐述,为有效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个性化就业指导课程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促使大学生理性规划未来发展方向,自觉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一、问题的引出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但社会需求期望值不会在短期内降低,这使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高校教学计划的整体安排,是全面系统地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水平,尤其是促进大学生及时、充分、高质量就业的基础工程。随着高校课程改革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应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开设就业指导等课程,以此推动相关的课题研究工作,从而构建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

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及其评价体系。当然,由于各种原因,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模式还局限于传统化的指导模式,过于同质化、一致化。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必须研究构建个性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所谓个性化就业指导,是相对于“一致化”“单一化”“标准化”“共性”就业指导而言的,它是针对不同群体或个体(可能是特殊个体,也可能是普遍个体)进行的指导(有时是“一对一”或“个别”指导,有时是某一类别指导)。 二、实施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战略意义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衡量大学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实施个性化就业指导促使毕业生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业观,保持正确的就业心态,树立就业自信心,以及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地方高校必须创新工作思路,改革就业指导措施,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建设和发展地方高校,充分发挥其在区域经济中的“动力源”和“发动机”作用,推进区域科学技术进步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区域文化繁荣发展、培育经济增长点身体力行,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而现实的途径。另一方面,培育地方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可以增强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竞争力,对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结课作业要求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结课作业要求 (2009.11) 结课作业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定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通过结课作业可以使大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切实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明确职业发展目标,从而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请同学们严格按照要求完成作业,老师们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批阅。 一、作业选题: 主题:就业规划书(具体题目自拟) 根据《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和学习感悟,结合自身实际,探讨确定求职目标,进行就业规划,要求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二、作业内容: 就业规划书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自我认知(明确自己想做什么) 2、环境认知(明确自己可能做什么):(1)专业环境认知(2)就业环境认知 3、人职匹配(明确自己能做好什么) 4、就业规划(明确自己如何去做) 三、作业要求: 1、作业包括封面(含标题,学生姓名、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和正文; 2、要求按作业内容要求分层表述,结构合理,文字通顺,字数在1000至2000字之间; 3、作业用A4纸单面打印,左侧装订,封面格式等见附件1; 4、请班长将作业于11月30日收齐,按学号排序,统一送交授课教师办公室。 四、评分标准与要求: 1、逻辑合理,层次分明,格式工整、文字通顺,字数达到要求,卷面整洁。20分 2、按作业内容要求结合自身实际(不可抄袭,一经发现按不及格处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论述。80分 (1)自我认知:20分 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对自己的性格、兴趣、价值观、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客观的认知和分析,能够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进行全面客观的自我评价和总结,能够明确地提出自己想做什么。 (2)环境认知:20分 1)专业环境认知:10分 从所学专业角度出发,利用所学知识,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专业背景及知识、技能要求、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等,及专业就业市场需求状况、聘用要求; 2)就业环境认知:10分 在进行专业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更广泛的就业信息收集,在自己胜任能力许可的范围内,为自己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选择。 明确自己可能做什么。 (3)人职匹配:20分 综合自身情况分析及环境认知的结果,分析自己更适合什么职业,做什么更有竞争力,为自己选择就业目标,如市场营销员、教师、电工等,明确自己能做好什么。 (4)就业规划:20分 根据确定的就业目标,结合自我认知、环境认知的分析结果制定就业规划,思考如何利用毕业前的时间针对就业目标进行自我完善,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明确自己如何做。 五、结课成绩等级划分标准: 优秀:91—100分;良好:81—90分;中:71—80分;及格:60—70分;不及格:60分以下。

浅谈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与措施

浅谈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与措施 ——枫溪区蔡陇小学麦柔阳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与丰富的过程,主要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丰富与娴熟,专业信念与理想的坚持与追求,专业情感与态度的积极与深厚,教学风格和品质的独特与卓越。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教育的地位日显重要,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核心是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觉得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与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书,催生教育智慧 读书学习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首先,读书学习可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当今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对学科知识能系统整合、灵活调度,跨学科的或人文、或自然、或社会、或经济等知识丰富广博,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理念和信息技术手段运用自如。现代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像一个巨大的“磁场”,无论走到哪里,中心都随之转移到哪里。而且有“胸藏万江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气概,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给学生以充实的知识和心灵的震撼。因此,教师必须博览群书、兼收并蓄,才能支撑起知识的天空,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其次,读书学习可以丰富教师的生活。教师读书学习就像歌手练声、枪手打靶,是教师的“看家本领”,像呼吸、吃饭一样自然,应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教师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唯有如此,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书卷之气,去熏陶学生,使之热爱读书,与书为伴,成为未来书香社会的“读书人口”。唯有如此,教师的思想的河流才能潺潺不断,才能提高生命的强度。 接着,读书学习可以提升教师的精气。教师悠游于书籍之中,聆听古圣先哲教诲,欣赏宇宙的真谛和振聋发聩的哲理睿思,感悟人生,感悟世界,从不同角度追问、挖掘自我,不断提升“已成的我”,在书香四溢中经营自由的心灵、睿智的精神和丰富的文化,不断提升自己的魅力、品味、气质和精神境界。 最后,读书学习可以增长教师的职业智慧。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有才华的、富有教育智慧的。读书学习,能够让教师易于感知这个世界,易于走进学生的心灵,能在各种情境中做出独到的判断。读书学习,能于无形中提升教师的锐气、灵气、慧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可以催生职业智慧。 二、课堂,激发生命活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探究的园地、发展的场所,是师生交往的舞台,课堂不是“产品加工厂”,而是有鲜活和灵性的生命成长的原野、思想的摇篮、精神的栖息地。课堂是一名教师或教育家最为核心成长的阵地。教师应该积极改革课堂,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挖掘蕴涵其中的无限生机和活力,把课堂营造成生动活泼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自然、有序地学习和操练,不断发展、提高各自的生命质量。 教师改革课堂教学,重点要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教材与教学的关系。教材只是为教学提供了一种框架和思路,教师需要收集各种资源来发展、丰富自己的课程,带进课堂的只是一种教学预设,而不是剧本化的教案。因为只有在这种开放的状态中,教师才能在课堂中敏感地感受到学生与自己创造性火花的撞击产生共振,真正锻炼和成就这段共同的旅程。因此,教师必须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实际、学生需要,有效地加工、整合教材,对教材作出富有针对性的设计,进行创造性实施。 二是预习与深度学习的关系。预习是学习的起点,是课堂学生展示的前提和基础,是现

最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期末测试答案(17级)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期末答 案 一、单选题 1 完成大学专业的体系化建构,需要的途径是什么? A、记忆大量的知识点 B、争取考试都得到高分 C、多听从老师的安排 D、按专业培养目标系统成长 正确答案:D 2 对于程序员而言,哪种类型会更有优势? A、N B、F C、S D、E、I 正确答案:C 3 兴趣的Holland 理论与PTID 理论的最大差异是什么? A、具有相交关系 B、可以相互替换使用 C、没有区别 D、区分出的兴趣类别数量不同正确答案:D 4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提升个人的技能(S)需要做什么? A、在课堂上好好听课 B、主动多实践以探索、磨炼自己 C、多做一些兼职 D、找到相关的辅导机构 正确答案:B 5 用兴趣定位适合的职业类别,I 型适合以下哪种? A、机械操作 B、科学研究 C、创意设计 D、管理正确答案:B 6 一个人是否具备某种技能(Skill)的标志是什么? A、他人评价高 B、考试成绩好 C、能讲出相关的知识 D、能做出相应的成果 正确答案:D 7 “具有说服力,擅长向人推销自己的产品或观点”是哪种类型? A、R B、E C、C

D、S 正确答案:B 8 学心理学专业的人只适合做心理咨询工作。这是一种: A、积极的专业认同表现

B、职业规划刻板印象 C、积极正向的人生态度 D、心理咨询是未来朝阳产业 正确答案:B 9 体系化的专业知识,如何表达才能证明? A、有说服人即可 B、能够清晰、成体系讲给别人 C、好成绩 D、老师认可 正确答案:B 10 随时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各个国家逐个步入老龄化社会。因此: A、社会将产生劳动巨大不足的情况 B、以老人为客户的产业是一个大趋势 C、世界正在走向衰败 D、这就是科技的消极后遗症 正确答案:B 11 拆解问题的目标是什么? A、让问题关键点突出 B、让问题从描述变成待做事项 C、把在问题化小 D、所有问题都要拆解 正确答案:B 12 系统的、大视野框架下的生涯规划对人的作用,以下表述不对的是 A、会让人更加无助 B、对现实更加投入 C、助人定位更具发展性的目标 D、有时会使人想得多做得少 正确答案:A 13 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可以用Gati的模型定位个人职业决策短板,从而有针对性干预。 B、在Gati的模型中,各个因素的重要性不同 C、Gati 模型是西方背景,会有本土化问题 D、Gati 模型只关注了信息,缺乏情感因素关注正确答案:D 14 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迅速衰减,因此需要: A、更多的表达自己 B、即时反馈来确认、校正 C、沟通是很难客观的 D、沟通是件困难的任务 正确答案:B 15 “情有可原,法不容恕”是一种什么类型? A、T B、F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全国高校就业

附件: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26号)“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要求,现制订《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旨在进一步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管理与评估,各高等学校要按照《教学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科学、系统和具有特色的教学大纲,组织实施本校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现阶段作为公共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通过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均达到以下目标。 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

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 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二、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大学生意识到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重要性,了解职业的特性,思考未来理想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逐步确立长远而稳定的发展目标,增强大学学习的目的性、积极性。 (一)职业发展与规划导论 教学目标:通过介绍职业对个体生活的重要意义以及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介绍与分析,激发大学生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路;明确大学生活与未来职业生涯的关系。 教学内容: 1.职业对个体生活的重要意义、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2.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类别,以及相关职业和行业的就业形势; 3.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 4.生涯规划与未来生活的关系; 5.职业角色与其他生活角色的关系; 6.大学生活(专业学习、社会活动、课外兼职等)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

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情况总结

肇源职教中心就业教育情况总结及毕业 生出口情况 我们学校的学生就业问题有其特殊性,他们是虽然是应试教育中的“失败者”,但他们仍然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向往着能够在社会上拥有一份能够实现人生价值的好工作。我们学校的学生进入学校学习,其目的就是要解决一个就业问题,中职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前途。然而,在市场就业的格局下,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实行自主择业,这一方面给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领域,另一方面也使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就业指导工作在职校教学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个问题,谈一下粗浅的看法: 一、为学生就业打好坚实的专业技术 首先,新生一入学时,学校就要把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使学生能了解有关专业方面的情况,了解用人单位对该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因此,在入学教育阶段中,首先向学生作专业介绍,组织学生到对口单位参观访问,亲身感受各种职业对人才素质的具体要求,经常开展社会调查,在对本专业行业发展趋势及用人需求进行调查的同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历届毕业生情况追踪调查。 其次,要由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专职教师任课。 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中职学校教育就是以就业为目的的教育。专业学习是为就业服务,学生只有掌握了过硬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技术技能,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立足于社会。我们学校的办学宗旨就是“学到一份过硬的技术,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一年级重点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所学专业与对应职业岗位群的关系,热爱专业,努力学好专业知识,自学刻苦地参加专业技能训练,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职业道德;二年级重点找准差距,即所学得专业知识同职业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和具体目标,规范自己的行为,从严、从难要求,培养专业技术和综合职业能力,争取有特色、有绝招、一专多能。分阶段,突出重点,让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又掌握了求职就业的方法与技巧。专业课程教学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并举,学生的就业水平得到了大大提高。 三、引导学生更新就业观念,进行择业指导。 1、职校生就业难,难在观念未转变。学生对待就业,往往有一个意识的误区。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眼高手低,这就导致学生失去一些就业机会。因此,职校应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分析当前市场形势,社会发展走向,摆正自己的位置,合理看待就业机会。要从自己的素质,能力,学历等实际条件出发,找准适合自己的恰当的岗位。 总之,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对我们来说是面临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为了作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老师要更多地了解社会,

以市场为导向,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一)

以市场为导向,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一) 论文关键词:市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就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作为新的毕业生资源配置模式已经初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来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通过社会、高校、毕业生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来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就国家而言,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最佳利用,人力资源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不但减轻国家就业压力,而且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就学校而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反映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就毕业生而言,就业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又一起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大学生就业工作,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1、客观原因 首先,“供求矛盾”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供求矛盾”的表现主要有:毕业生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学历层次等“结构性矛盾,’;毕业生的择业倾向与技能不适应市场需要;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与用人单位要求不一致等。在“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下,毕业生作为人力资源提供方通过就业市场择业,用人单

位作为需求方在就业市场中选拔毕业生,只有供求相一致,才能实现均衡,否则便会失衡,导致“就业难”。大学生的就业已经市场化,但高校的专业设置调整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地方高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具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部分供给严重大于需求的现象。高校扩招后,有些高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有些高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专业教育更是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差,动手能力不强,一些学生则高分低能,无法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其次,市场缺陷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之一。虽然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已走过了十多个年头,但就目前来看,大学生就业市场发育不充分、不完善,市场化程度低,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一个公平、公正、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尚未形成;信息、网络、服务、保障体系尚未建立。这些都导致就业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和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搜寻成本较高,导致市场规则不统一;部分市场甚至秩序混乱等等,影响了毕业生就业。就业市场中的不完全竞争会导致两种现象:一是部分用人单位的人才高消费,二是一些毕业生被迫退出市场,形成周期性失业;市场信息不完全将导致摩擦性失业或结构性失业;市场进入和运行成本较高则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上的周期性失业。用人单位招不到满意的毕业生,毕业生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