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边坡治理工程设计(含设计图)[详细]

边坡治理工程设计(含设计图)[详细]

边坡治理工程设计(含设计图)[详细]
边坡治理工程设计(含设计图)[详细]

中国供销赣南脐橙交易中心一期22号地块西侧边坡

治理工程设计

江西赣南地质工程院

二○一七年三月

中国供销赣南脐橙交易中心一期22号地西侧

边坡治理工程设计

委托单位:安远县供销合作社

设计单位:江西赣南地质工程院

资质证书: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甲级

赣国土资地灾设资字第3013314001号

设计: 陈立宏

审查: 陈赣晖

总工程师: 罗小龙

院长: 黄敏华

提交时间::2017年3月28日

目录

1 工程概况 (4)

2 边坡地质环境条件 (4)

2.1气象水文 (4)

2.2地形地貌 (4)

2.3地层岩性及工程地质特征 (4)

2.4水文地质 (5)

2.5区域构造及地震 (5)

3 边坡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5)

4 设计标准和设计依据 (6)

4.1设计标准 (6)

4.2设计依据 (6)

5 治理工程设计 (6)

5.1防治方案选择 (6)

5.2桩板式抗滑挡土墙 (7)

5.3重力式挡土墙 (8)

5.4三维植被网 (8)

5.5排水沟 (8)

5.6主要施工技术要求 (8)

6、施工组织与管理 (9)

6.1施工条件 (9)

6.2施工顺序 (9)

6.3施工总布置 (9)

6.4施工进度计划 (10)

6.5 施工管理与监理 (10)

7、监测工程设计 (10)

7.1工程监测的任务和目的 (10)

7.2监测设计方案主要技术依据及原则 (10)

7.3 监测工作方案 (11)

7.4 监测工作实施步骤建议 (11)

8 主要工程量及经费概算 (11)

8.1 主要工程量 (11)

8.2 经费概算依据与原则 (12)

8.3概算结果 (12)

附:桩板式挡土墙验算书

重力式挡土墙验算书

概算书

附图:

1 工程概况

中国供销赣南脐橙交易中心,位于安远县城北工业园区,S223省道西侧,距县城约3千米,为央企入赣的重大项目,总投资8亿元,占地490亩,项目建成后,安远将成为全国最大的赣南脐橙集散交易中心.该项目于2016年4月8日开工奠基,目前正在建设中.

中国供销赣南脐橙交易中心一期22号地西侧边坡原始地貌为丘陵,地形起伏大.现状人工建筑工程边坡坡高一般20~25米,坡度40°-60°,现状边坡最大高度约25米.由于建设用地的划分,将对该边坡进行修整,红线间距(标准厂房地块与22地块红线之间)为23.7米,建设单位要求22地块红线外侧需预留2米,边坡高25米,边坡角约45°,边坡在降雨时极易出现崩塌及滑坡等地质灾害现象,给场区拟建建(构)筑物及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因此,必须对该边坡进行治理.

拟治理边坡主要为土质边坡,破坏后果严重,按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

2 边坡地质环境条件

2.1气象水文

1、气象

安远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8.7℃,无霜期291天,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5℃,历年极端最低气温-7.2℃,年平均降水量1604.5米米,年日照时数1597.1小时,气候温和,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由于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旱涝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2、水文

勘察区位于省道223西侧.山坡顶西侧为在建厂区,山坡脚东侧为待建厂区,边坡勘察范围未见溪流存在,山坡脚一带有多处积水,水量与降水有直接关系.

2.2地形地貌

本工程位于安远县223省道西侧,勘察区属丘陵剥蚀地貌,植被不发育,自然坡角40°~60o,现最大人工开挖边坡高差约25米,坡角60°.为岩土质混合边坡.边坡开挖高度较大,钻孔孔口高程为281.35-308.20米,山顶最高高程为308.20米(黄海高程系统).

拟建开挖边坡顶边界上方西侧约30米存在建筑物3F,采用桩基础类型为混凝土预制桩基础,基础持力层采用强风化花岗岩.

2.3地层岩性及工程地质特征

本次勘察查明,在钻探所达深度范围内,勘察地段山体岩土层按其成因类型、形成年代、物质组份及物理力学性质等特征可分为①素填土、②砂质粘性土、③全风化花岗岩、④强风化花岗岩.各岩土层的揭露情况和工程地质特征分述如下:

①素填土层:褐红色,湿,松散,主要由粉粘粒、花岗岩风化碎屑等组成,易垮塌.局部分布,仅在第ZK1-ZK3,ZK16-18,ZK31钻孔位置及附近地段缺失;该岩土层一般厚度1.00~13.80米,平均厚度5.70米;层顶面埋深0.00米~0.00米;层顶面标高284.40米~308.20米,平均标高302.13米.回填时间较长.

②砂质粘性土层:红褐色,黄褐色,稍湿,可塑,刀切面较粗糙,干强度韧性中等,摇振反应无.全场地分布;该岩土层一般厚度5.70~16.20米,平均厚度10.75米;层顶面埋深0.00米~13.80米,平均埋深4.45米;层顶面标高281.35米~306.90米,平均标高294.60米.

③全风化花岗岩层:红褐色,黄褐色,稍湿,岩芯呈中密砂土状,手捏易散,遇水易软化崩解.属燕山期花岗岩全风化层.全场地分布;该岩土层一般厚度4.90~17.30米,平均厚度8.46米;层顶面埋深5.70米~22.20米,平均埋深15.21米;层顶面标高273.10米~294.75米,平均标高283.84米.

④强风化花岗岩层:黄褐色,稍湿,岩芯呈密实砂土状,偶见碎块状,手折易断,遇水易软化崩解.属燕山期花岗岩强风化层.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为

V 级.全场地分布;该岩土层钻孔揭露的一般厚度 6.00~10.80米(未揭穿),平均厚度7.43米;钻孔揭露的层顶面埋深13.60米~30.50米,平均埋深23.66米;钻孔揭露的层顶面标高261.42米~282.15米,平均标高275.39米.

2.4水文地质

1、地下水类型及补径排条件

本场所勘察区地下水类型主要赋存于深部风化基岩的裂隙中,水量较丰富.边坡体表层由素填土组成,其透水性强,为本场地边坡体强透水土层;边坡体中部和底部为砂质粘土、全-强风化花岗岩,其透水性及富水性中等,为本场地边坡体主要透水土层和含水层.场地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垂直下渗及岩土体侧向渗流补给为主.地下水水位随大气降水变化,因此场地地下水受季节性变化影响较大,因此,边坡应尽量避免在雨季施工,边坡开挖后需及时对坡面进行防护,防止降水对坡面及地面冲刷,开挖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边坡变形监测..

本次勘察于ZK12、ZK22号钻孔中取一组土腐蚀样进行土腐蚀分析,场地属于湿润区,根据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附录G表G.0.1规定,场地环境类型属于II类,本场地地层渗透性为弱渗透B型.

根据本次勘察地下水水质分析成果综合判别: 地下水对基础砼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场地土对基础砼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建筑结构腐蚀性防护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的规定.

2、地下水位及其动态变化

本次勘察期间为枯水季节,未见地下水.区内边坡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及排泄、补给方式关系密切,由于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而每年的 3~6月为本区的丰水期,大气降水丰沛,故这期间水位将明显抬升,而在冬季因降水减少地下水位随之下降.

2.5区域构造及地震

本区位于南岭东西构造带与武夷山新华夏系构造带的复合区.,据调查及查阅区域地质资料,拟治理区附近未见断裂构造.

据有史地震记录,区内弱震密集而频繁,地震震级最大为5级(出现于1577年),一般为小于3级.近代弱震也很频繁,地震震级最大为4.2级(出现于4日7时18分),见表2—2.

表2—2 安远县近代地震统计表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安远县城及拟建赣南脐橙交易中心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3 边坡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根据规划设计,本项目拟治理边坡长约342米,近南北向展布,边坡北部47米段边坡高3.5米,边坡南部295米段边坡高25米.

边坡由人工填土、粉质粘土及风化花岗岩组成,由于原始地形的起伏,土层厚度不一.目前,现状环境下拟进场区边坡素填土、砂质粘土和全风化花岗岩厚度较大,遇水软化严重.在地表水的渗入作用下导致已风化呈土状的

全风化~强风化花岗岩强度降低,另一方面渗流产生的潜蚀作用使软弱层的细粒物质被带走或软化,在重力和雨水的共同作用下,有可能使岩土体顺向下滑,甚至有可能引发岩土体失稳滑坡.人工开挖形成高陡的临空面和卸荷,使应力重新分布,在边坡面附近形成应力集中区,坡顶产生拉张应力,使坡面及坡顶边缘形成地表裂缝,边坡稳定性差.

4 设计标准和设计依据

4.1设计标准

1.荷载强度标准

⑴暴雨强度按30年重现期计.

⑵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按地震烈度Ⅶ度进行设防.

2.边坡防治工程安全等级及工程服务年限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安全系数为1.35.

边坡崩塌滑坡防治工程服务年限按50年考虑.

4.2设计依据

1.设计基本数据

⑴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19.7 ℃,极端最高气温 39.9℃,最低气温-4.5 ℃.

⑵降雨

多年平均降雨量1559.98米米,降雨强度取50米米/h.

⑶边坡岩土体有关计算参数

根据工勘资料结合经验,边坡岩土体有关参数取值见表4—1.墙后填土选择碎石土分层碾压夯实,按综合内摩擦角35°计算.

表4—1 岩土有关参数取值一览表

2.设计技术依据

本设计依据为设计合同书、有关批文及下列文献资料和规范:

⑴《中国供销赣南脐橙交易中心一期22号地西部边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江西赣南地质工程院,2017年2月);

⑵《岩土勘察规范》(GB 50021—2012,2009年版);

⑶《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⑷《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⑸《长江三峡库区崩塌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地质出版社);

⑹《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

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⑻《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⑼《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33-2012);

5 治理工程设计

5.1防治方案选择

根据前期勘查结论及工程分析,尤其是红线间距离的约束,并结合当地防治工程经验,综合确定本次治理工程设计方案,为保证工程安全,从经济合理、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采取“以防为主,重点治理”的总体思路,对该边坡的治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削坡减载

对在边坡上部采取削坡减载,不仅能起到减小坡体主滑岩土体的下滑力的作用,也能适当提高坡体整体稳定性,根据现场调查及工程分析,本次设计考虑上段以削坡减载为主,将坡体放坡至一定的安全角度,来保障边坡整体稳定性,为后续治理工程做好基础.

2、地表排水工程

根据调查报告边坡失稳的机理分析,水是边坡失稳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容易实施且见效快的地表排水工程对任何一个灾害体边坡的预防和治理都是不可缺少的.而影响本边坡的水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在连续降雨或强降雨的情况下,大量雨水使得粉质粘土及全风化层因饱和容重增加,在斜坡势能作用下,因自重及应力条件改变发生下滑,宜在坡顶修建截水沟,坡腰修建排水沟,坡脚铺设排水沟,坡面横纵向铺设汇水沟形成一个统一排水网络,使边坡以上来水不流入区内,区内降水通过人工沟道尽快排出治理区,减少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3、坡脚抗滑支挡工程

坡脚抗滑支挡工程可以迅速恢复和增加边坡坡脚的抗滑力,同时在抵抗边坡岩土体的侧向压力,防止岩土体滑坡,保障上方、下方建筑物及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也具有显著作用.根据工程分析,边坡最终的边坡角约45°,边坡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坡脚抗滑支挡工程的实施可以大幅提高边坡整体抗滑力.依据项目区施工条件及防治需要出发,坡脚抗滑支挡工程的实施具备可行性和必要性,根据该地区防治工程经验,滑坡支挡工程多采用挡墙设置于滑体前缘或在滑坡体上做抗滑桩.

4、坡面防护工程

根据调查报告及工程分析,本边坡主要是由于短时间强降雨,而引起的边坡被浸蚀弱化,导致上部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能改变,进而影响边坡的表面冲刷.通过类比以往相似工程治理方案以及充分参考相关规范,边坡坡面治理适宜采用培土复绿的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同时带来环境的美化,本边坡设计采用三维网客土复绿.

5、其他工程

在做好边坡削坡减载、地表排水、坡脚支护、坡面防护等主体工程的同时,还应建立和落实群测群防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加强对边坡的监测和预警,将可能的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确保上下方建筑物及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说明:因整个边坡的地层有些许变化,但整体变化幅度不大,本设计选取截面为最危险截面,其他截面参照本截面设计,达到整体协调、美观.

5.2桩板式抗滑挡土墙

1、边坡开挖

抗滑桩施工前,先进行边坡开挖.开挖的临时边坡坡脚为抗滑桩,开挖至设计标高,坡脚位置要便于抗滑桩施工.坡顶不高于平整地面标高.边坡主要为填土、粉质粘土和全风化花岗岩,开挖临时边坡要特别注意防止垮塌,开挖的土方禁止堆于坡顶.初步考虑填土层开挖坡率1:1.1.

2、抗滑桩

设计圆形抗滑桩,直径1.5米,机械成孔,桩长20米,桩间距4米,共布置75根支护桩.嵌入土层深度10米.具体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桩的配筋:根据桩的受力情况和内力计算结果(详见桩板式挡土墙设计计算书),在地面附近桩的弯矩最大,因此在该段纵筋加密.各桩纵筋为纵筋Φ28HRB400钢筋,沿桩内侧均匀布筋,加密段可在挡土侧密一点;箍筋为HRB335钢筋,Φ16@250.桩身C30混凝土浇筑,钢筋保护层厚70米米.

3、挡板

挡板设置于桩间中部,设计挡板厚度为30厘米,自桩顶至地面布置,用C30混凝土浇筑,保护层厚50米米.

配筋:双层配筋,采用Φ14钢筋,纵向间距250米米,横向间距250米米.

桩间每段挡板设置一列泄水孔,垂向间距2米,泄水孔管材采用φ100米米PVC管,外倾坡率10%,进水口内侧设置宽、高、厚各0.5米砾卵石反滤层.

桩板墙每隔15-20米布置一道伸缩缝,伸缩缝布置于挡板中间,缝宽20米米,缝内用沥青油毛毡填塞防渗.

4、地梁、冠梁

在桩顶及地面处分别设置冠梁、地梁,梁宽1.5米,高0.8米.地梁埋入地下,冠梁顶部与桩顶平齐.

5.3重力式挡土墙

沿北段边坡坡脚布置重力式挡土墙采用浆砌块石砌筑,挡墙总长47米,墙高4.5米,出露地表3.5米,挡墙基础整体埋深1米,挡墙顶部宽1.2米,背墙直立,面墙坡率1:0.25.浆砌挡土墙砂浆采用米10砂浆,要求严格按座浆法施工,保证砂浆饱满,墙顶用1:2水泥砂浆按5%外斜抹面护顶,厚度不低于30米米.选用块石必须要求无风化,无裂纹,中部最小厚度不小于200米米,强度等级不低于米U30.挡墙外立面勾凸缝,墙体每15米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20米米,缝内用沥青油毛毡填塞防渗.泄水孔采用Ф100UPVC 管,墙脚0.5米位置起设两排泄水孔,水平间距2米,垂直间距2米,呈梅花型布置,管向墙外倾斜5?,并伸出墙外50米米.泄水孔进口处覆盖无纺透水布后铺设反滤包.

5.4三维植被网

1、铺设

将三维植被网沿坡面由上至下铺于坡面上(包括马道),铺设面积7080米2,网与坡面之间保持平顺结合.

2、预埋

三维网铺于坡顶时需延伸40~80厘米,埋于土中并压实.

3、锚固

将三维网自下而上用ф6米米以上的 U型钢筋将三维网固定,U型钢筋长约15~30厘米,宽约8米米,U型钢筋间距约1.5~2.5米,中间用8﹟U型铁钉或竹钉进行辅助固定.

4、覆土

三维植被网铺设完毕,将泥土均匀覆盖于三维植被网上,将网包覆盖住,直至不出现空包,确保三维植被网上泥土厚度不小于12米米.然后将肥料、生长素、粘固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施洒于表层.肥料为氮:磷:钾=15:15:15或氮:磷:钾=10:8:7的复合肥及含N有机质,肥量约为30~50g/㎡.

5、喷播

覆土回填完毕,进行液压喷播,即将草籽(按每平方25克左右喷播)和促使其生长的附着剂、木纤维、肥料、生长素、保湿剂及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形成均匀混合液,通过液压喷播机均匀喷洒于坡面上.

6、覆盖

喷播植草施工完成之后,在边坡表面覆盖无纺布,以保持坡面水分并减少降雨对种子的冲刷,促使种子生长.若温度太高,则无需覆盖,以免病虫害的发生.

7、养护管理

喷草施工完成之后,必需定期进行养护,直到草坪成坪.待草坪长至5厘米左右时,即可揭开无纺布.

5.5排水沟

边坡顶部、马道、墙顶及坡脚分别设一排水沟,长度分别为305米、286米、342米、342米,总长1275米.坡脚排水沟,布置于桩墙外侧,自南往北,接入道路排水管网.边坡坡面每隔50米布置急流槽,共布置6条急流槽,每条急流槽长25米,共150米.

排水沟断面为矩形,水沟采用现浇C20混凝土.坡脚排水沟根据建设单位要求采用净宽0.8米,高0.8米,壁厚20厘米;坡顶、马道排水沟净宽0.4米,高0.4米,壁厚15厘米,内侧面及顶面砂浆抹面,防止地表水渗漏.排水沟每20米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20米米,缝内用沥青油毛毡填塞防渗.

5.6主要施工技术要求

1、施工前进行各类工程放线,准确定位.

2、桩板式挡土墙在边坡开挖后施工.后侧开挖临时边坡要注意防止垮

塌,抗滑桩段开挖坡率1:1.20左右,开挖后土层夯实.

3、上部土层及全风化花岗岩较松散,施工过程中要切实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防止边坡及孔内岩土垮塌.

4、抗滑桩应采取跳跃式间隔开挖.

5、开挖遇到基岩时,严禁使用爆破的方法进行开挖.

6、对桩的垂直度和直径,应每段检查,发现偏差,随时纠正,保证位置正确.

7、砼、钢筋的强度标准在施工前要进行送检.

8、钢筋笼制作、安装和吊放一定要达到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

9、桩孔孔底清理完毕后才能浇灌砼;在浇砼前,若有地下水时,要进行抽水.

10、浇灌砼过程中每隔 1 米要进行振捣.

11、每根桩浇灌砼要连续进行,不能间隔.

12、达到养护期后,要按规范进行桩检.

13、地面以上抗滑桩与挡板同时施工.抗滑桩与挡板达到养护期后,桩板式挡土墙后回填土,为增大回填土的抗剪强度,降低土对挡土墙的侧压力,要求回填土为碎石土,碎石含量60—70%,粘土含量30—40%,分层填土,并碾压夯实,密实度大于85%,土的综合内摩擦角大于40°.

14、做到信息法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与勘察情况不符时,及时通知勘察与设计单位.

15、安全、文明施工.切实采取力措施,保障施工安全.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及群众围观.施工材料、用具摆放整齐,及时清理场内桩孔弃渣和其他废弃物,经常保持施工现场整齐、干净.

16、未尽事宜,参照有关规范、规定执行.

6、施工组织与管理

6.1施工条件

1、本边坡治理工程主要包括挡土墙和地表排水等,施工具有以下特点:

(1)施工工程量大,施工工期紧,施工强度高;

(2)施工内容要求精度高,前后工序衔接紧密.

2、本边坡位于安远县工业园区,交通便利.

3、主要依托工业园区供水系统及供电系统.

4、治理工程所需要的石料、砂及水泥钢筋等材料可在当地购买.

6.2施工顺序

工程施工以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布置以少占地;尽量

减少对天然坡体的扰动破坏,特别是稳定性较差的边坡土体;尽可能减少对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及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临时生活设施以就近租赁为主,无法就地解决的可采取就近修建.

治理工程施工原则及施工程序具体如下:

⑴治理工程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相关图纸进行施工.

⑵治理工程施工应严格遵照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执行,每一个工序特别是隐蔽工程都需作好相应的质量自检和验收工作,制定详细的质量保证体系.

⑶施工单位需配备足够的安全设施及抢险应急措施,并制定详细的

安全技术保证体系.

⑷防治工程施工应尽可能安排在汛期以前进行,尽量减少对滑体及附近坡体的扰动破坏,必要时应先进行加固,施工中应做好临时排水工作,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⑸施工中应加强施工期间监测和地面变形监测,并备有抢险应急措施,在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的同时,确保工程的整体稳定和安全,设计、监理、监测、施工各方应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开展信息化施工.

6.3施工总布置

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及要求,不设大规模临时生活区,可视现场地形及工程进展情况,灵活布置施工管理营地、机械设备停车场、各种备料场及仓库.施工机械的维修及保养等,可在县城的专业维修站点进行.

6.4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工程设计方案、拟采用施工方法等,建议工程总工期为4个月.

6.5 施工管理与监理

1、项目承担单位必须精心组织,精心施工,既要严格遵守有关规范和设计方案施工,又要及时反馈设计方案中不恰当的地方,做到动态施工.

2、由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严格对治理治理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进行监督管理,确保质量和工期.抗滑桩及挡土墙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A级.

3、施工、监理工作必须由有相应甲级资质的单位进行,不得聘请无资质的单位进行项目施工及监理.

4、实行招投标制,在确保项目质量的同时降低工程造价.

5、安全、文明施工.施工现场与附近建筑物间采取设置围栏等隔离措施,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施工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边坡垮塌;尽可能降低噪声,减少对工业园区及附近居民学习、生活的干扰.

6、项目完工后,应继续做好工程的监测工作.

7、监测工程设计

7.1工程监测的任务和目的

欠稳定边坡是一种复杂的地质灾害,由于现有勘察手段、经费、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对边坡失稳这一复杂的地质体的认识和评价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监测来了解边坡失稳的演变过程,为失稳的预测预报及工程治理提供可靠地资料和科学依据.通过对活动性断层及边坡监测,可以掌握边坡失稳的变形特征和变形规律及失稳方式,为判断失稳的发生时间及危害程度提供重要信息,为检验工程措施的可靠性提供佐证,同时为避免和减轻失稳灾害损失提供决策依据.

边坡治理工程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边坡在施工期和运行期,其变形活动特征及活动性断层的变化情况,判断斜坡稳定状态,保证施工的安全,并对治理效果进行检验,为以后的边坡治理提供经验.

7.2监测设计方案主要技术依据及原则

监测设计依据:

(1)《国家水准测量规范》;

(2)《大地变形测量规范》;

(3)《岩土工程手册》.

检测设计的主要原则:

(1)立足现有监测手段,建立系统的监测网;

(2)监测应做到目的明确、重点突出;

(3)监测工作应贯彻整个工程的开始到结束.

边坡监测手段以布设监测点为主,同时以现场巡视为辅,监测点的布设一般遵循以下总原则:

(1)监测点的布置一般按断面(也称剖面)布置,断面一般选在地质条件差、变形大、可能产生破坏的部位,如布设在裂缝、地质结构变化的部位,或选在滑坡坡度陡、稳定性差的部位,也可选在做过模型试验或者分析计算的典型部位.

(2)对于面积大且需要重点检测的边坡,可布置多个断面,但断面的布置应有主次之分,主次断面的选择一般根据地质条件的好坏、边坡坡度的高低及结构上的代表性等方面的因素加以考虑.

(3)主要断面布置的监测项目和使用的仪器应比次要断面多,而且主要断面使用的仪器精度和自动化程度也应比次要断面高.

(4)同一监测项目应考虑平行布置,如监测边坡的水平位移时,可将大

地测量仪器、钻孔倾斜仪及地表倾斜仪盘同时布置,有利于各类仪器的观测成果相互印证,从而保证了观测结果的可靠性.

(5)为了提高监测点的使用效率,监测点的布置可在原有的观测结果及巡视检查的基础上分期布置,这样可使监测点的布置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

7.3 监测工作方案

本边坡稳定性主要受降雨入渗的影响,因而监测工作主要为变形监测.

(1)变形监测:边坡位移监测主要是了解施工期和运行期的位移量、位移变形速度、活动范围,为边坡安全和检验治理工程效果提供可靠地信息.边坡位移监测系统由地表位移监测和深部位移监测两部分组成.地表位移观测既观测平面位移量又观测垂直方向(高程)的位移量.

(2)主要监测项目布置方案:在主体工程布置7个变形监测点,同时安排指定人员定期查看边坡段地表变形迹象.重点对活动性断层、民房以及地质条件较差部位的变形进行监测,同时在遇到较大降雨时应及时进行现场巡视、群防群测.

(3)监测时间::配备专门的监测人员,负责竣工后运行期的长期监测.要求竣工后1年内持续进行监测观测,监测主要时段是每年汛期,雨季每月观测三次,暴雨与汛期时加密至每天观测一次,旱季每月观测一次.如发现异常位移或变形,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研究,分析变形原因,采取相应对策和措施.

7.4 监测工作实施步骤建议

监测工作分施工期间监测和工程实施效果监测两个阶段分别进行.

5施工期监测

该项工作应由施工单位负责实施.最好在治理工程实施前建立起来,通过雨量监测和相应预警预报体系的建立达到指导治理工程施工,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期间危险区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如因条件限制未能在施工前建立监测体系,则施工单位应在项目进场后,立即建立简易监测和预警体系,建立防灾预案,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期间危险区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治理工程施工完成后监测体系应移交相关部门继续监测.

2、主体工程变形监测

治理工程项目完成后,业主单位应指定的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对本次治理工程的主体工程运行效果进行为期1年的专业监测工作.工程最终竣工验收后,随着工程移交给业主单位后,由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实施监测和工程运行维护管理.

3、治理后的斜坡坡面变形监测

对治理后的斜坡坡面的变形监测为长期监测,主要已长期的群测群防为主,由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实施监测和工程运行维护管理.

预计监测工作量表附表7-1

8 主要工程量及经费概算

8·1 主要工程量

设计主要工程量见表8—1.

表8—1 边坡治理主要工程量表

8·2 经费概算依据与原则

经费概算的标准是:《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印发<江西省地质环境项目概(估算)编制规定>的通知》(赣财建[2013]84号).

本项目经费概算主要依据如下:

1、《江西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江西省水利厅2006年);

2、《江西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江西省水利厅2006年);

3、《江西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江西省水利厅2006年);

4、《江西省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江西省水利厅2006年);

5、《江西省发展改革委、江西省水利厅关于调整江西省水利水电工程人工预算单价的通知》(赣发改设审[2013]586号);

6、《江西省关于水利工程营业税改增值税后计价依据调整的通知》(江西省水利厅赣水建管字〔2016〕49号)

7、建筑工程、设备及安装工程概(估)算取费标准采用《江西省水利水

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中的Ⅲ类工程标准.

8、《2017年度上半年江西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主要材料基价》.

8.3概算结果

本工程概算仅考虑施工费,工程施工概算造价为672.05万元,具体见概算书(附后).

附:桩板式挡土墙验算书

桩板式挡土墙验算[执行标准:通用]

---------------------------------------------------------------- 原始条件

:

墙身尺寸:

物理参数:

墙后填土层参数:

地震参数:

土压力计算: 坡线土柱:

坡面线段参数:

换算土柱参数:

钢筋混凝土配筋计算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注意:内力计算时,库仑土压力分项(安全)系数 = 1.200

================================================================ 第 1 种情况: 一般情况

[土压力计算] 计算高度为 10.000(米)处的库仑主动土压力

第1破裂角: 42.624(度)

Ea=543.756(kN) Ex=518.589(kN) Ey=163.510(kN) 作用点高度Zy=3.418(米)

(一) 桩身内力计算

计算方法: K 法

背侧--为挡土侧;面侧--为非挡土侧.

背侧最大弯矩 = 9726.729(kN-米) 距离桩顶 11.200(米)

面侧最大弯矩 = 0.000(kN-米) 距离桩顶 0.000(米)

最大剪力 = 2490.302(kN) 距离桩顶 10.000(米)

桩顶位移 = 92(米米)

点号距顶距离弯矩剪力位移土反力 (米) (kN-米) (kN) (米米) (kPa)

1 0.000 0.000 0.000 -9

2 0.000

2 0.400 0.175 -1.31

3 -89 0.000

3 0.800 1.400 -5.251 -85 0.000

4 1.200 4.980 -13.721 -82 0.000

5 1.600 13.878 -33.448 -79 0.000

6 2.000 33.881 -69.24

7 -75 0.000

7 2.400 71.419 -121.120 -72 0.000

8 2.800 132.362 -184.878 -68 0.000

9 3.200 220.010 -253.798 -65 0.000

10 3.600 335.751 -325.343 -62 0.000

11 4.000 480.634 -399.513 -58 0.000

12 4.400 656.203 -479.995 -55 0.000

13 4.800 866.369 -573.513 -52 0.000

14 5.200 1117.156 -683.104 -48 0.000

15 5.600 1414.995 -808.768 -45 0.000

16 6.000 1765.518 -944.537 -42 0.000

17 6.400 2171.075 -1083.689 -38 0.000

18 6.800 2632.819 -1225.466 -35 0.000

19 7.200 3151.799 -1369.869 -32 0.000

20 7.600 3729.064 -1516.897 -29 0.000

21 8.000 4366.103 -1669.832 -26 0.000

22 8.400 5065.718 -1828.675 -23 0.000

23 8.800 5829.394 -1990.143 -20 0.000

24 9.200 6658.182 -2154.237 -18 0.000

25 9.600 7553.134 -2320.957 -15 0.000

26 10.000 8515.297 -2490.302 -13 -642.757

27 10.400 9280.024 -1431.065 -11 -1068.345

28 10.800 9660.149 -558.381 -9 -870.953

29 11.200 9726.729 145.931 -7 -694.182

30 11.600 9543.404 700.501 -5 -538.197

31 12.000 9166.329 1123.871 -4 -402.624

32 12.400 8644.309 1434.054 -3 -286.672

33 12.800 8019.085 1648.212 -2 -189.235

34 13.200 7325.739 1782.410 -1 -108.984

35 13.600 6593.157 1851.451 -0 -44.441

36 14.000 5844.578 1868.769 0 5.958

37 14.400 5098.143 1846.372 0 43.812

38 14.800 4367.479 1794.833 1 70.719

39 15.200 3662.276 1723.300 1 88.244

40 15.600 2988.839 1639.536 1 97.897

41 16.000 2350.646 1549.977 1 101.124

42 16.400 1748.859 1370.427 1 297.877

43 16.800 1254.306 1109.929 1 281.007

44 17.200 860.915 868.296 1 255.953

45 17.600 559.668 651.751 1 225.257

46 18.000 339.514 464.494 1 190.871

47 18.400 188.073 309.201 1 154.225

48 18.800 92.153 187.462 0 116.308

49 19.200 38.104 100.134 0 77.753

50 19.600 12.046 47.630 0 38.923

51 20.000 0.000 15.057 0 0.000

(二) 桩身配筋计算

点号距顶距离全部纵筋箍筋

(米) (米米2) (米米2)

1 0.000 9719 378

2 0.400 9719 378

3 0.800 9719 378

4 1.200 9719 378

5 1.600 9719 378

6 2.000 9719 378

7 2.400 9719 378

8 2.800 9719 378

9 3.200 9719 378

10 3.600 9719 378

11 4.000 9719 378

12 4.400 9719 378

13 4.800 9719 378

14 5.200 9719 378

15 5.600 9719 378

16 6.000 9719 378

17 6.400 9719 378

18 6.800 11797 378

19 7.200 14367 378

20 7.600 17294 378

21 8.000 20598 378

22 8.400 24308 378

23 8.800 28444 378

24 9.200 33024 395

25 9.600 38060 511

26 10.000 43571 628

27 10.400 48014 378

28 10.800 50240 378

29 11.200 50632 378

30 11.600 49555 378

31 12.000 47350 378

32 12.400 44317 378

33 12.800 40717 378

34 13.200 36771 378

35 13.600 32661 378

36 14.000 28527 378

37 14.400 24481 378

38 14.800 20605 378

39 15.200 16952 378

40 15.600 13554 378

41 16.000 10427 378

42 16.400 9719 378

43 16.800 9719 378

44 17.200 9719 378

45 17.600 9719 378

46 18.000 9719 378

47 18.400 9719 378

48 18.800 9719 378

49 19.200 9719 378

50 19.600 9719 378

51 20.000 9719 378

(三) 挡土板内力配筋计算

板类型板厚板下缘距顶最大土压力单块板弯矩单块板全部纵筋号 (米米) 距离(米) (kPa) (kN-米) 面积(米米2)

1 300 10.000 106.659 213.319 3724

================================================================ 第 2 种情况: 地震情况

[土压力计算] 计算高度为 10.000(米)处的库仑主动土压力

第1破裂角: 43.644(度)

Ea=611.402(kN) Ex=583.105(kN) Ey=183.852(kN) 作用点高度Zy=3.508(米)

(一) 桩身内力计算

计算方法: K 法

背侧--为挡土侧;面侧--为非挡土侧.

背侧最大弯矩 = 11161.009(kN-米) 距离桩顶 11.200(米)

面侧最大弯矩 = 0.000(kN-米) 距离桩顶 0.000(米)

最大剪力 = 2799.396(kN) 距离桩顶 10.000(米)

桩顶位移 = 106(米米)

点号距顶距离弯矩剪力位移土反力 (米) (kN-米) (kN) (米米) (kPa)

1 0.000 0.000 0.000 -106 0.000

2 0.400 0.189 -1.415 -102 0.000

3 0.800 1.510 -5.661 -98 0.000

4 1.200 5.561 -16.234 -94 0.000

5 1.600 16.571 -42.363 -90 0.000

6 2.000 42.290 -89.782 -86 0.000

7 2.400 90.615 -153.843 -82 0.000

8 2.800 166.353 -225.316 -79 0.000

9 3.200 271.245 -299.619 -75 0.000

10 3.600 406.425 -376.753 -71 0.000

11 4.000 573.728 -461.995 -67 0.000

12 4.400 778.333 -564.575 -63 0.000

13 4.800 1028.228 -688.446 -59 0.000

14 5.200 1331.071 -827.177 -55 0.000

15 5.600 1690.719 -971.537 -52 0.000

16 6.000 2108.678 -1118.728 -48 0.000

17 6.400 2586.080 -1268.750 -44 0.000

18 6.800 3124.056 -1421.602 -40 0.000

19 7.200 3724.211 -1580.824 -37 0.000

20 7.600 4389.563 -1746.413 -33 0.000

21 8.000 5121.719 -1914.834 -30 0.000

22 8.400 5921.810 -2086.085 -26 0.000

23 8.800 6790.965 -2260.167 -23 0.000

24 9.200 7730.319 -2437.079 -20 0.000

25 9.600 8741.006 -2616.823 -17 0.000

26 10.000 9824.154 -2799.396 -15 -732.046

27 10.400 10680.376 -1593.465 -12 -1215.756

28 10.800 11098.926 -600.790 -10 -990.186

29 11.200 11161.009 199.533 -8 -788.309

30 11.600 10939.300 828.900 -6 -610.284

31 12.000 10497.889 1308.574 -5 -455.658

32 12.400 9892.441 1659.196 -3 -323.503

33 12.800 9170.531 1900.415 -2 -212.538

34 13.200 8372.109 2050.608 -1 -121.226

35 13.600 7530.044 2126.700 -0 -47.867

36 14.000 6670.749 2144.039 0 9.337

37 14.400 5814.815 2116.336 1 52.224

38 14.800 4977.679 2055.654 1 82.624 39 15.200 4170.291 1972.424 1 102.331

40 15.600 3399.740 1875.492 1 113.075

41 16.000 2669.897 1772.180 1 116.507

42 16.400 1981.997 1565.589 1 342.584

43 16.800 1417.427 1266.187 1 322.753

44 17.200 969.047 988.795 1 293.672

45 17.600 626.390 740.436 1 258.237

46 18.000 376.699 525.828 1 218.670

47 18.400 205.728 347.960 1 176.593

48 18.800 98.331 208.588 0 133.123

49 19.200 38.858 108.646 0 88.969

50 19.600 11.414 48.572 0 44.530

51 20.000 0.000 14.267 0 0.000

(二) 桩身配筋计算

点号距顶距离全部纵筋箍筋

(米) (米米2) (米米2)

1 0.000 9719 378

2 0.400 9719 378

3 0.800 9719 378

4 1.200 9719 378

5 1.600 9719 378

6 2.000 9719 378

7 2.400 9719 378

8 2.800 9719 378

9 3.200 9719 378

10 3.600 9719 378

11 4.000 9719 378

12 4.400 9719 378

13 4.800 9719 378

14 5.200 9719 378

15 5.600 9719 378

16 6.000 9719 378

17 6.400 11569 378

18 6.800 14229 378

19 7.200 17269 378

20 7.600 20721 378

21 8.000 24607 378

22 8.400 28950 378

23 8.800 33763 468

24 9.200 39068 591

25 9.600 44877 716

26 10.000 51205 843

27 10.400 56272 378

28 10.800 58767 378

29 11.200 59138 378

30 11.600 57814 378

31 12.000 55187 378

32 12.400 51607 378

33 12.800 47375 378

34 13.200 42745 378

35 13.600 37929 378

36 14.000 33094 388

37 14.400 28364 378

38 14.800 23837 378

39 15.200 19574 378

40 15.600 15616 378 41 16.000 11979 378

42 16.400 9719 378

43 16.800 9719 378

44 17.200 9719 378

45 17.600 9719 378

46 18.000 9719 378

47 18.400 9719 378

48 18.800 9719 378

49 19.200 9719 378

50 19.600 9719 378

51 20.000 9719 378

(三) 挡土板内力配筋计算

板类型板厚板下缘距顶最大土压力单块板弯矩单块板全部纵筋号 (米米) 距离(米) (kPa) (kN-米) 面积(米米2)

1 300 10.000 114.991 229.983 4100

附:重力式挡土墙验算书

---------------------------------------------------------------- 原始条件

:

墙身尺寸:

墙身高: 4.500(米)

墙顶宽: 1.200(米)

边坡设计方案(方案3)

xx市xxxx项目 北面地块高边坡设计方案 (方案三) xxxx 2015年5月15日

建筑边坡设计方案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1.xx市xxxx项目位于xx市北偏西约15公里的平而关村,本工程属xx市xxxx项目的一部分,位于平而河大桥北端国境线东侧,制度建场地为紧靠平而河的自然边坡,场地及其附近地面标高约130-240m,地形自然坡度为20°-40°。建筑场地规划设计红线东西长约260m,南北宽约120m,面积28992m2,主体建筑是东西长102m,南北宽60m,高为4层的联检大楼,现已完成口岸通道道路。红线西侧10m为中越1035号界碑。因现有红线范围难以容下拟建的建筑设施,业主要求,北面边坡坡脚从红线起向北切坡,西面边坡坡顶边线距国境线留10m的保护距离,由上往下切坡,切坡尽量少占用红线范围内的场地。本场地的东侧临冲沟以填方为主,西侧及北侧将切出总长约230m,最大切坡高度约53m的建筑边坡。西侧及北侧高边坡开挖支护为本设计范围。 2. 本工程场地整平标高151.26-154.50米,建筑边坡坡脚整平标高为 154.00-154.50米。坡脚处原地面高程为154-188米(未计入放坡增加),坡脚处最大垂直高度约34米。 3.本工程设计采用:下部直立排桩式锚杆挡墙,上部切坡格构式锚杆挡墙,坡顶,坡脚截排水系统。 4.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50年。 二、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 一)本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13 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3.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11 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5.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2009年版) 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7. xx平而关联检楼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8.甲方提供的电子地形图,用地红线图,总平竖向图等相关资料。 二)设计软件及参考资料 1.理正岩土建筑边坡挡土墙设计软件版本6.5 2.建筑边坡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规范征求意见稿 DBJ50—2013 三、周边环境条件 1.本工程设计建筑边坡西侧南端与新建成口岸道路衔接,西侧建筑边坡切坡范围原有边防巡逻道路须偏移重建。 2.本工程设计建筑边坡范围内及周边地下管线:无 3.本工程场地西侧红线距国境线10米,于标高175米处设有1035号界碑。 四、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地层岩性主要由三叠系中统百逢组(T2b)全风化泥岩、强风化泥岩、中风化泥岩、中风化钙质泥岩组成。其特征简述如下: ①层全风化泥岩:层厚 0.80-2.40m,平均揭露层厚为 1.58m,分布不连续,该覆盖层较薄,工程性能一般。 ②层强风化泥岩:分布较连续,揭露厚度为 1.80-22.74m,平均揭露层厚 10.16m。容许承载力[σo]=400kPa,工程性能一般。 ③层中风化泥岩:该层揭露厚度1.34~37.70m,顶面埋深0.00~2.40m,层顶标高162.75~197.52m,层底标高141.99~196.18m,部分钻孔缺失,场地中分布不连续。容许承载力[σo]=1500kPa,工程性能好。 ④层中风化钙质泥岩(T2b):该层揭露厚度 3.10~21.26m,顶面埋深 10.85~32.30m,层顶标高165.86~158.09m,层底标高141.28~157.91m,大部分钻孔没有揭露到,场地中分布不连续。容许承载力[σo]=1500kPa,工程性能

2020建筑工程设计合同模板(通用版)

编号:BY-HT-01205 2020建筑工程设计合同模 板(通用版) This contract stipulates the obligations and rights that both parties should perform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年____月____日

2020建筑工程设计合同模板(通用版) 建设单位: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设计单位: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根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的规定,鉴于乙方具有符合国家规定的资质等级来承揽建设工程设计业务,经友好协商,特签订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一、工程名称 甲方委托乙方承担_________工程的设计项目,建筑安装面积为_________平方米,建设地点在_________。 二、甲方义务 1.在工程开工前,甲方应组织施工单位,与乙方进行设计技术交底;工程俊工后,甲方应通知乙方参加竣工验收。 2.在设计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工作时,甲方应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3.甲方必须维护乙方的设计文件,不得擅自修改;未经乙方同意,甲方不得复制,重复使用或擅自扩大建设范围。甲方有义务保护乙方的设计版权,不得转让给第三方重复使用。 三、乙方义务 1.乙方必须按照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国家规定的建设工程设计深度要求进行设计,并在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以前,向甲方交付设计文件;其中,设计文件一式_________份,技术设计文件一式_________份,施工图设计文件一式_________份。2.乙方编制的设计文件,应当满足编制施工招标文件、主要设备材料订货和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的需要;同时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当满足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的需要,并注明建设工程合理使用年限。 3.乙方对所承担设计任务的建设项目应配合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前技术交底,解决施工中的有关设计问题,负责设计变更,参加隐蔽工程验收和工程竣工验收。

边坡防护工程脚手架方案设计

实用文档 G352长坪(湘黔界)至松桃公路改扩建工 程 K28+600-K28+970 右侧边坡防护 脚手架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贵州建工集团

实用文档 月十九日二О一六年 十

目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 (17) 第二章 工程概况 . (18) 1 、施工安排 第五章 材料选择 . (22) 1 、钢管 . ................................... 2 、扣件 . ................................... 第六章 脚手架搭设 . (23) 第七章 安全保证措施 . (25) 第八章 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 (29) 第九章 外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措施 (29) 第三章 施工进度计划 (18) 第四章 方案选择 . ............................... 1、边坡治理工程对脚手架的要求 2、边坡治理工程中脚手架的结构特点 3、脚手架的结构设计 .......... 4、脚手架搭设方案 (19) (19) (19) (20) (20) 22 22 第十章 外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30) 第十一章 工程应急救援预案 (31) 附件 扣件式落地架计算书 (34)

附件1:脚手架搭设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为保证本工程脚手架搭设的施工安全,脚手架搭设系统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应满足但不限于下列文件、规范、标准和国家、企业的相关规定要求: 1、G352长坪(湘黔界)至松桃公路改扩建工程K28+600-K28+970右侧 边坡防护工程施工图。 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施工手册》 第二章工程概况 预应力锚钉布置于G352 长坪(黔湘界)至松桃公路改扩建工程K28+600-K28+970段右侧边坡坡面上。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初步设计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初步 设计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第一章综合说明 第一节工程概况 某河流域位于A东南部的B市,地理坐标为东经 121°11′-121°51′,北纬36°42′-37°07′,发源于C 村东北,流经等镇,于镇村以南2公里的地方流入黄海的浪暖口,全长69公里,流域面积652平方公里,其中,在A境内长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整个流域呈叶状,其中山区约占%,丘陵占%,山间平原及滨海平原占%,本流域内主要最大流域宽度21公里,平均流域宽度公里。 全流域共有14条支流,其中有3条一级支流,自上而下为薛家沟:长公里,流域面积64平方公里;老清河:长28公里,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坦埠沟:长15公里,流域面积公里。 受A市水利局的委托,我公司对某河河道治理工程,进行了初步设计,编制完成了《A市某河河道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报告主要包括以下主要设计内容: 1、从浪暖口向上游至坦埠村新建堤防公里; 2、从浪暖口向上游至坦埠村河道清障排淤公里。 第二节工程建设缘由 某河是贯穿C、A、D三市防洪工程的主干河道,属于典型的雨源型山洪河道,具有暴雨集中、源短流急、涨快退速

等特点,目前河道内淤积严重,杂草丛生,沙丘遍布,并逐年向上游推进,同时人为侵占河道、拦河造地、河道挖沙现象也较为普遍,严重地影响了河道的行洪排涝能力,沿岸堤防已远远达不到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如今沿河两岸已有20多万人口,跨河两岸已有桃威铁路、309国道及青威高速公路从中通过,为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一旦发生水灾,其危害后果将十分严重。历史上曾给两岸几十万人口及当地工农业生产造成多次灾难,成为危害沿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大隐患。因此,无论从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出发,还是从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局出发,从根本上消除洪灾隐患,保护沿河两岸人民免受洪涝灾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改善环境,加速某河的彻底根治,完善整个流域的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极为重要,势在必行。 第三节设计依据及设计标准 一、文件依据 1、项目建设单位关于编制本项目设计文件的委托书; 2、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方针及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 3、现行有关技术经济范围、标准和定额资料; 4、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二、执行的主要规范、规程

建设工程设计合同书样本(标准版).docx

LOGO 建设工程设计合同书样本WORD模板文档中文字均可以自行修改 ××××有限公司

编号:_____________建设工程设计合同书样本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建设工程设计合同 订立合同双方: 建设单位:____,以下简称甲方; 设计单位:____,以下简称乙方。 为了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国家建设项目的设计任务,根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条例》的规定和__批准的计划任务书,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特签订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第一条工程名称、规模、投资额、建设地点 甲主委托乙方承担____工程的设计项目,建筑安装面积为____平方米,批准总投资为____万元,建设地点在____。 第二条甲方的义务 1.甲方应在__年__月__日以前,向乙方提交业经上报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工程选址报告,以及原料(或经过批准的资源报告)、燃料、水、

电、运输等方面的协议文件和能满足初步设计要求的勘察资料、需要经过科研取得的技术资料。甲方在__年__月__日施工图设计前,应提供经过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和能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的勘察资料、施工的条件,以及有关设备的技术资料。 甲方对上述资料必须保证质量,不得随意变更。 2.及时办理各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审批工作。 3.在工程开工前,甲方应组织有关施工单位,由乙方进行设计技术交底;工程竣工后,甲方应通知乙方参加竣工验收。 4.在设计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工作时,甲方应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并在生活上予以方便,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因技术上的特殊需要进行试验,所需一切费用以及为配合甲方到外地的差旅费均由甲方负责。 5.甲方必须维护乙方的设计文件,不得擅自修改,未经乙方同意,甲方不得复制、重复使用或擅自扩大建设范围。甲方有义务保护乙方的设计版权,不得转让给第三方重复使用。 第三条乙方的义务

边坡治理(挡墙)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教育园区春晖花园 挡 土 墙 施 工 方 案 江西中联集团有限公司

2016年3月1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 二.工程概况 .................................................. 三.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 ......... ........ 四.设计依据..................... ......... ......... ........ 五.支档设计..................... ......... ......... ........ 六.施工部署............................... .................. 七.施工总体布置及工期安排................................... 八.挡墙施工................................................. 九.质量承诺及质量管理措施....................................

十.安全管理措施............................................. 十一.消防保证措施........................................... 十二.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一、编制依据: 1、《建筑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QCJJT-JS02-2004; 2、《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 17656-2008;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4、《建筑施工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11; 5、《建筑工程质量统一验收标准》GB 50300-2013; 6、《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4J008; 7、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8、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94—2008; 9、设计变更单、设计施工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 10、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图集04J008 11、工程建设地点、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情况、气候等现场实际 情况。 二、工程概况: 1、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绵阳科达置业有限责任公司 地勘单位:四川正基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四川正基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四川三信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初步设计

第一章综合说明 第一节工程概况 某河流域位于A东南部的B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21°11′-121°51′,北纬36°42′-37°07′,发源于C村东北,流经等镇,于镇村以南2公里的地流入黄海的浪暖口,全长69公里,流域面积652平公里,其中,在A 境长43.9公里,流域面积443.3平公里。整个流域呈叶状,其区约占15.4%,丘陵占49.2%,山间平原及滨海平原占35.4%,本流域主要最大流域宽度21公里,平均流域宽度12.5公里。 全流域共有14条支流,其中有3条一级支流,自上而下为薛家沟:长155.5公里,流域面积64平公里;老清河:长28公里,流域面积100平公里;坦埠沟:长15公里,流域面积39.7公里。 受A市水利局的委托,我公司对某河河道治理工程,进行了初步设计,编制完成了《A市某河河道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报告主要包括以下主要设计容: 1、从浪暖口向上游至坦埠村新建堤防20.52公里; 2、从浪暖口向上游至坦埠村河道清障排淤10.26公里。 第二节工程建设缘由 某河是贯穿C、A、D三市防洪工程的主干河道,属

于典型的雨源型山洪河道,具有暴雨集中、源短流急、涨快退速等特点,目前河道淤积重,杂草丛生,沙丘遍布,并逐年向上游推进,同时人为侵占河道、拦河造地、河道挖沙现象也较为普遍,重地影响了河道的行洪排涝能力,沿岸堤防已远远达不到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如今沿河两岸已有20多万人口,跨河两岸已有桃威铁路、309国道及青威高速公路从过,为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一旦发生水灾,其危害后果将十分重。历史上曾给两岸几十万人口及当地工农业生产造成多次灾难,成为危害沿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大隐患。因此,无论从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出发,还是从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局出发,从根本上消除洪灾隐患,保护沿河两岸人民免受洪涝灾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改善环境,加速某河的彻底根治,完善整个流域的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极为重要,势在必行。 第三节设计依据及设计标准 一、文件依据 1、项目建设单位关于编制本项目设计文件的委托书; 2、有关法律、法规、针及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 3、现行有关技术经济围、标准和定额资料; 4、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山体生态修复工程初步设计方案.doc

目录 公司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程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自然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生态袋护坡技术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生态护坡工程系统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生态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施工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施工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边坡绿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施工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喷播的施工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植物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养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效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生态修复典型工程案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山体每平米生态修复工程材料价格估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山体护坡生态修复工程示意图 (17) 九、附资质资料 (18)

建筑工程设计合同范本

建筑工程设计合同范本 甲方(全称):北川羌族自治县兴羌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乙方(全称): 四川绵阳创艺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甲方委托乙方承担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冷库及生产用房工程设计,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本合同签订依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1.2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管理规定》。 1.3 国家及地方有关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法规和规章。 第二条工程名称、范围及设计成果 2.1 工程名称: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冷库及生产用房工程,项目设计面积约 2642 ?。 2.2 设计范围: 方案、施工图设计 冷库及生产用房 2.3 设计内容: 2.4 设计阶段、成果、设计深度及交图事宜 设计人应向发包人交付的设计成果资料及文件: 序号设计成果文件份数提交日期有关事宜 1 总平面布置图各2套月日 2 方案设计文本各4套月日 包括鸟瞰图、立面 3 效果图各1套月日 图、透视图 施工图全套资料(包括建筑、方案设计图通过后

4 各6套 30日内结构、给排水电气、单体图) 1 第三条甲方应向乙方提供的有关设计资料及文件 序号提交的有关设计资料文件份数提交日期有关事宜 1 用地红线图复印件 1 合同签订后二天内 2 提供的设计方案通地勘资料 2 过后15日内 合同签订后二日内 3 批文复印件 1 相应设计阶段开4 市政电网接口位置 1 始前 第四条设计取费标准及设计费支付进度 4.1 本合同设计费为 10 元/平方米,总设计费暂定为 26000 元人民币。 4.2 双方同意设计服务酬金按下列工作进度给付: 序号设计阶段名称付款比例 1 签定合同乙方提交设计概念定位报告经甲方确支付本合同总额 30% 认后10天内 2 提交总平面设计、方案设计文件经甲方审批同意后10支付本合同总额 35% 天内 3 提交施工图经审图办同意后10天内支付本合同总额 35% 4.3 付款约定 4.3.1本合同为固定单价合同,合同总价款按实际完成设计面积计算。第五条设计工期 本合同按阶段设计节点工期控制。总工期为60天,含甲方设计评审3天,若超过三天,设计时间顺延。 第六条履约承诺及解约

四川省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大纲(初稿)

关于印发四川省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 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大纲(试行)的通知 各市(州)、扩权县水务局,厅直有关单位: 为切实加快我省中小河流治理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保证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深度和质量,根据国家财政部、水利部和四川省水利厅、四川省财政厅有关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管理等一系列文件要求,结合有关技术规程规范,我厅制定《四川省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大纲(试行)》,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四川省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大纲(试行)

四川省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大纲(试行) 总则 1 编写依据及目的 为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的编制工作,规范设计内容,提高设计质量,根据水利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的通知》(水规计【2009】497号)和《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9】819号),以及四川省水利厅、财政厅印发的《四川省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川水函【2010】1102号)等文件精神,参照《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及有关规程规范,并针对四川实际,制定《四川省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大纲(试行)》(以下简称《编制大纲》)。 2 适用范围 《编制大纲》适用于纳入《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确定的项目,以及按国务院要求,经财政部、水利部认定的其他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 3 治理标准 中小河流治理要符合流域、区域防洪规划,设计应根据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并结合中小河流防洪保护区现状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合理选择防洪标准。防洪标准一般采用10~20年一遇、排涝标准一般采用5~10年一遇。 4 设计原则

某工程边坡地质灾害治理设计报告

某工程边坡地质灾害治理优化设计 (送审稿) 二〇一四年三月

某工程边坡地质灾害治理优化设计 项目负责: 方案编制: 审核: 总工程师: 法人代表: 二〇一四年三月

目录 1前言 (1) 2工程概况 (2) 2.1治理区地质环境条件 (2) 2.2边坡现状及稳定性 (3) 2.3原设计方案概述 (6) 2.4项目实施现状 (7) 3优化设计原因 (7) 4优化设计方案 (8) 4.1设计依据 (8) 4.2优化设计范围及分区 (8) 4.3优化设计方案 (8) 4.4设计计算 (10) 5治理工程施工 (17) 5.1施工工序 (17) 5.2施工要求 (18) 5.3施工质量控制指标 (25) 6说明 (28) 附件: 附件1 原设计审查意见 附件2 锚索基本试验报告 附件3 边坡稳定性及下滑力计算 1、10-10剖面(III1′区)圆弧滑动法计算

2、6-6剖面(III2′区)圆弧滑动法计算 3、III2′区赤平投影分析 4、10-10剖面(III1′区)加固后稳定性计算 5、6-6剖面(III2′区)加固后稳定性计算

1前言 位于幕燕滨江风貌区内的达摩古洞为古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已荒废多年。为了打造高端旅游度假休闲区,恢复历史文化古迹,南京幕燕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拟进行南京幕燕滨江风貌区达摩古洞景区项目的建设。其中百变金身达摩像项目位于达摩古洞景区内的山间谷地中,谷地周边边坡原为采石宕口,现已废弃,由于前期开山采石,致使边坡高差较大,坡面陡立,形成三面陡崖环伺的地貌现状,且坡面节理裂隙发育,岩体受结构面切割及长期风化影响较为破碎,危岩摇摇欲坠,险象环生。项目区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已影响百变金身达摩像项目的进展,且对后期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也造成严重威胁,鉴于此,南京幕燕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拟对该边坡进行地质灾害治理,委托我院承担达摩古洞景区项目一期工程边坡地质灾害治理的设计工作。 受治理区地形条件、项目工期等因素影响,治理区未布臵专项勘察工作,拟在项目施工阶段具备勘察施工条件后进行补充勘察。按照委托单位要求,我院根据地形测量、区域地质资料分析、现场调查、水平钻孔勘察成果对该边坡进行初步治理设计,在施工阶段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化设计。初步设计于2013年10月10日通过专家评审(见附件1),并作为项目施工招标依据。 根据现场踏勘结果,施工单位提出取消原设计方案中的III区削坡、留设平台,调整为坡形修整、清坡;锚杆钢筋改为预应力钢绞线

2020建设工程设计合同书样本(标准版)

编号:HL202030783 2020建设工程设计合同书样本(标准 版) The content of this contract is only a reference for both parties. You must read the listed terms carefully when using it. The content of the contract will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both parties and should not be directly applied.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年____月_____日

最新建设工程设计合同 甲方:xxxx市第中学(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xxxx有限公司xxxx分公司(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决定由乙方为甲方完成甲方的LED显示屏安装工程施工。为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经济责任,特订立本合同,具体内容如下:第一条工程项目及施工期限 一、工程名称:xxxx市第中学建设工程 二、工程地点:xxxx市第中学 三、承包范围:xxxx市第中学1块LED显示屏及4个监视器系统安装 四、开工日期:接到甲方通知后二十日内开工 五、工程工期:总工期25天,施工进度应与装修等专业施工进度相协调 六、质量等级:达到优良标准 第二条工程承包方式 一、工程承包方式为包工包料。 第三条工程方案设计及变更 一、本工程由乙方设计,甲方审核,乙方严格按照审核后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某河道治理初步设计方案

1综合说明 1.1绪言 1.1.1流域概况 墨水河为“淮涉”与“墨水”两河的通称。墨水河有两处发源地:主源出于城阳区惜福镇的标山、二标山、三标山一带,经棉花、楼山、演礼村,通过书院水库进入即墨市的团彪水库,出库后经西南贡、前北葛村、官庄至前留村;另一源称留村河,源于即墨市石门乡莲花山西南麓一带,流经留村乡的西九六夼附近,绕过天井山至即墨县城关的前留村,两源在前留村汇流后经刁家烟霞、中障村、即墨市城关折向南经大韩村、城阳区西城汇、皂户村注入胶州湾。全长42.2km,流域面积392.9km2(含洪江河),平均干流坡降0.002m/m。 1.1.2墨水河历年治理情况 自1999年以来,青岛市和即墨市、城阳区政府多次对墨水河进行治理,现已完成河道护岸砌筑61.15km(左、右岸合计),新建改建拦河、跨河构筑物15座,铺设截污干管54.11km,工程总投资42573万元。其中: 1999年~2002年,即墨市对墨水河即墨城区段进行了综合治理,护岸砌筑26.20km,铺设污水管道12.0km,项目总投资8257万元。 2005年2月,青岛市审查批准了《青岛市墨水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决定按照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进行分期治理。一期工程2005年5月开始实施,主要工程内容为河道清淤、拓宽12.41km,护岸砌筑8.48 km,新建、改建桥梁2座,铺设截污干管24.49 km,工程总投资8725万元。 2006年3月,青岛市审查批准了《青岛市墨水河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二期工程主要内容为河道清淤、拓宽、护岸7.49km(左右岸合计),新建拦河、跨河构筑物6座,铺设截污干管17.62km。工程总投资9956万元。 2007年3月,青岛市审查批准了《青岛市墨水河综合治理三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三期工程主要内容为河道清淤、拓宽、护岸8.78km(左右岸合计),新建拦河、跨河构筑物4座。工程总投资7435万元。 2008年3月,青岛市审查批准了《青岛市墨水河综合治理四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四期工程主要内容为河道护岸长10.20km(两岸合计),接长张家西城南桥1座,新建桥梁2座,护砌大沽河倒虹1座,新建水质自动检测站1座。工

边坡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要求

第一章边坡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要求 1 一般要求 1.1 施工图设计是在充分利用前期的可研报告,勘查报告成果基础上进行的,认真阅读理解成果报告,通过阅读理解要全面掌握工程的概况和勘查区工程地质条件,进一步认识边坡灾害特征与稳定性评价,论证确认边坡推力计算结果和防治方案,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1.2 核实工作,设计者要对照前期的成果报告,从工程概况、地质环境条件和工程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等一一进行野外核实,特别对推荐的工程位置、工程地质条件、治理措施等进行勘测核实,在野外踏勘中,对情况不明的、不符合实际的工程地质条件要进行补充勘查。 2 文字要求 边坡治理工程多为隐蔽工程,施工图设计的文字说明是不可缺少的,它是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份较完整的文字说明主要由前言、工程概况、地质环境条件与工程地质条件、边坡灾害的特征与稳定性分析、方案设计与论证、分部分项工程设计、监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其他设计、工程数量和工程预算等组成。 2.1 前言与工程概况 主要叙述地理位置、交通状况、行政区别、任务由来等。 工程概况要简要说明本次治理工程的任务与工作范围。简述所要治理边坡的种类、数量、致灾对象、危害性和治理的必要性;简述针对该项目工程的前期工作结论、审批意见和本次设计文件的编制依

据,如可研报告、勘查报告或初步设计、相关文件和规定等。 2.2 地质环境条件与工程地质条件 针对治理工程从区域上阐述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地震与人类工程活动等地质环境条件,其阐述内容要全面,重点要突出,针对性较强(可直接录用勘查中的内容)。 工程地质条件要结合各个工程点进行,配合工程点工程地质剖面图对本次治理工程的地质条件如地形地貌、地层厚度、岩土性质、承载力大小、地下水埋深、水质情况、岩土层强度指数等进行分析与阐述(可直接录用勘查中的内容)。 2.3 边坡灾害基本特征、类型及稳定性分析 这部分内容尽管勘查报告中存在,但作为设计者还要进一步认识边坡特征和诱发因素,校核确认稳定性评价成果。 对于定量分析中的C(凝聚力)、φ(内摩擦角)和γ(重度)值是设计中最重要的参数值,其取值要慎重对待。要从测试数据、经验值、临近工程的取值及反算等方面进行专门论述,取得符合实际的参数值。 2.4 治理工程设计依据、原则及目标 说明设计遵循的规范、标准;治理原则目标;工程等级、设防标准等。治理原则要明确清晰,目标要具体;规范、标准选取要准确;工程等级、设防标准要符合实际。 2.5 方案设计与论证 这是设计的核心内容,治理方案是反复论证和研究的结果。首先

建设工程设计合同模板

第一部分合同协议书 发包人(全称): 设计人(全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有关法律规定,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工程设计及有关事项协商一致,共同达成如下协议: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批准、核准或备案文号:。 3.工程内容及规模:。 4.工程所在地详细地址:。 5.工程投资估算:。 6.工程进度安排:。 7.工程主要技术标准:。 二、工程设计范围、阶段与服务内容 1.工程设计范围:。 2.工程设计阶段:。 3.工程设计服务内容:。 工程设计范围、阶段与服务内容详见专用合同条款附件1。 三、工程设计周期 计划开始设计日期:年月日。 计划完成设计日期:年月日。

具体工程设计周期以专用合同条款及其附件的约定为准。 四、合同价格形式与签约合同价 1.合同价格形式:; 2.签约合同价为: 人民币(大写)(¥元)。 五、发包人代表与设计人项目负责人 发包人代表:。 设计人项目负责人:。 六、合同文件构成 本协议书与下列文件一起构成合同文件: (1)专用合同条款及其附件; (2)通用合同条款; (3)中标通知书(如果有); (4)投标函及其附录(如果有); (5)发包人要求; (6)技术标准; (7)发包人提供的上一阶段图纸(如果有); (8)其他合同文件。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形成的与合同有关的文件均构成合同文件组成部分。 上述各项合同文件包括合同当事人就该项合同文件所作出的补充和修改,属于同一类内容的文件,应以最新签署的为准。

七、承诺 1.发包人承诺按照法律规定履行项目审批手续,按照合同约定提供设计依据,并按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方式支付合同价款。 2.设计人承诺按照法律和技术标准规定及合同约定提供工程设计服务。 八、词语含义 本协议书中词语含义与第二部分通用合同条款中赋予的含义相同。 九、签订地点 本合同在XX市签订。 十、补充协议 合同未尽事宜,合同当事人另行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是合同的组成部分。 十一、合同生效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生效。 十二、合同份数 本合同一式捌份,发包人执肆份、设计人执肆份。 发包人:(盖章)设计人:(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 (签字)(签字) 经办人:

北京工程设计合同范本文档

2020 北京工程设计合同范本文档CONTRACT TEMPLATE

北京工程设计合同范本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合同是市场经济中广泛进行的法律行为,人议,以及劳动合 同等,这些合同由其他法律包括婚烟、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进行规范, 不属于我国合同法中规范的合同在市场经济中,财产的流转主要依靠合同。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委托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 设计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条例》,以及北京市的有关规定,经双方协商,签订本,并共同履行。第一条工程项目 甲方委托乙方承担以下工程设计任务: 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任务批准文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见附件1); 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批准文件:____________(见附件2); 本工程的设计阶段、内容、规模、工程投资(见附件3)。 第二条设计资料、设计阶段及设计文件的提交

本工程设计依次按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开展设计工作。设计进度依照建设部规定的设计周期,并考虑甲方对该项工程的实际要求以及乙方的可能,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约定如下: (一)甲方应以书面形式提交下列建设文件与设计资料:序号文件内容或名称文件提交日期备注 (二)乙方按约定的时间提交下列设计文件:序号设计文件名称份数交付日期备注提交设计文件的份数以国家物价局和建设部的规定为准,超出部分另行收费。(三)设计文件提交日期在双方签订合同时若不能确定,则可待设计工作进行到可确定时,甲乙双方另行签订《阶段设计协议书》,作为本合同的附件执行。 第三条设计收费及支付方法 (一)本工程设计收费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现行收费标准执行。甲方要求设计单位超出规定设计周期赶工提供设计图纸,设计单位可以收取最高不超过设计费的三分之一的赶工费,具体数额由甲乙双商定。 (二)本工程设计收费详见附件3"委托设计项目表"。本合同生效时甲方向乙方预付估算设计费总额的20%作为合同定金,设计工作完成后,定金抵做工程设计费。 (三)乙方向甲方提交初步设计文件时,甲方向乙方拨款付应付设计费总额的30%(不含定金)。 (四)乙方向甲方提交施工图设计文件时,甲方向乙方按设计概算结清全部工程设计费。

建设工程设计合同样本

建设工程设计合同样本 建设工程设计合同 GF-XX-0209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______ 合同编号:__________ 设计证书等级:____ 发包人:___ 设计人:__ 签订日期: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发包人:__ 设计人:_ 发包人委托设计人承担_工程设计,工程地点为,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共同执行。 条本合同签订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管理规定》。 国家及地方有关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法规和规章。 建设工程批准文件。 第二条本合同设计项目的内容:名称、规模、阶段 项目名称: 项目规模: 设计阶段:设计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 设计内容: 第三条发包人应向设计人提交的有关资料及文件:发包人提供现状图纸及其他相关资料 第四条设计人应向发包人交付的设计文件、份数及完成时间 第五条根据国家物价局、建设部[1992]价费字375号文件所规定的工程设计收费标准,一般园林工程设计收费,按工程概算的%,根据本工程的实际复杂情况双方商

定,本合同的设计费取费,计:,小写:。设计费支付进度详见下表。 第六条双方责任 发包人责任: 发包人按本合同第三条规定的内容,在规定的时问内向设计人提交资料及文件,并对其完整性、正确性及时限负责,发包人不得要求设计人违反国家有关标准进行设计。 发包人提交上述资料及文件超过规定期限15天以内,设计人按合同第四条规定交付设计文件时间顺延;超过规定期限15天以上时,设计人员有权重新确定提交设计文件的时问。 发包人变更委托设计项目、规模、条件或因提交的资料错误,或所提交资料作较大修改,以致造成设计人设计需返工时,双方除需另行协商签订补充协议、重新明确有关条款外,发包人应按设计人所耗工作量向设计人增付设计费。 发包人应按本合同规定的金额和日期向设计人支付设计费,每逾期支付一天,需承担应支付金额千分之二的逾期违约金,且设计人提交设计文件的时间顺延。逾期超过30天以上时,设计人有权暂停履行下阶段工作,并书面通知

《山东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设计洪水计算指导意见》的通知1

《山东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设计洪水计算指导意见》的通知 附件1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山东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 设计洪水计算指导意见 设计洪水成果是影响治理工程规模和投资的重要因素,客观、科学、合理地确定设计洪水成果尤为重要。由于我省众多的中小河流缺乏实测洪水流量系列资料,其设计洪水多采用由暴雨资料间接推求的办法,因该办法中的降雨产流关系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根据当时的情况拟定的,经过近40年的水利及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垫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使产流汇流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采用原产流关系计算的设计洪水成果明显偏大。为了较为客观、科学、合理地确定设计洪水成果,特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依据 1.《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 SL 44-2006; 2.《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86-98 3.《山东省大、中型水库防洪安全复核设计洪水计算办法》。 4.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标准: 1)《防洪标准》 GB 50201-94 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44-2000 3)山东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一般防洪设计标准为20年

一遇;排涝设计标准为5年一遇;涵洞的排水标准10年一遇;比较重要的河段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鲁北地区设计标准为典型年法,采用“61年雨型”防洪,“64年雨型”排涝。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流域面积200~3000km2的中小河流。 三、基本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1. 应详细说明治理河流所处地理位置、所属水系,流域面积、河道长度、流域形状、支流分布、河网密度;流域内地形、地貌、植被及水土保持等自然地理概况;该河流所处市(县、区)境内流域面积、河道长度;治理河段以上流域面积(其中山丘区、平原区面积各占比重)、河道长度,并注明桩号。 2. 应说明流域内水文气象概况,包括××年~××年多年平均降水量,汛期降水量,降雨量的年内、年际分布特点;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径流量的年内、年际分布特点;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多年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及风向等有关水文、气象概述。 3. 应说明流域内暴雨洪水特性及水旱灾害情况,特别是最近几年出现的大暴雨洪水情况,包括雨情、水情、灾情,及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堤防溃决、分洪、滞洪等基本情况。

边坡整治设计方案建议书

XX边坡整治设计方案建议书 测量: 编制: 计算: 审核: 20XX年X月X日

一、前言 为治理XX西南侧高边坡滑坡体,2012年2月21日,经现场勘查、测量,该处滑坡体呈现如下特点:滑坡体方量大,约86万m3;边坡高,垂直高度77.37m;范围广,长度约150m,宽度约200m;滑坡土体裂缝宽,最大裂缝宽度约25~30cm;滑坡体距离重要建筑物距离近,距华佗面距离为30m左右。为监测滑坡体的位移、变形情况,现场设置观测点10个。 为防止XX因基础土体滑坡而坍塌,防止滑坡体继续扩展,防止滑坡体在雨季形成泥石流而阻碍本矿区交通运输安全及人员人身安全,需制定滑坡体整治方案。 二、设计的依据、主要原则 2.1 主要依据 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86.3);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持法》(1989.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 4)《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4年3月1日); 2、技术文件及技术资料 1)测量提供的地形图、断面图; 2)初步设计图纸; 3、采用规范及参考资料 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4)《岩土工程监测规范》YS 5229-96; 5)《新型支挡结构设计与工程实例》(人民交通出版社); 6)《边坡工程处治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

7)《滑坡防治》(人民铁道出版社); 8)《工程地质手册》(第三册)。 2.2 主要原则 1、由于缺乏该部位的地质勘探资料,只能根据初步设计图纸对该处地质情况进行类推,综合分析研究滑坡产生的影响因素及其边坡稳定性的相互关系,分清主次因素,为治理提供建议; 2、治理方案技术可行、施工简便、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3、采用“支挡、护坡、治水、整坡反压”的综合治理措施,统筹兼顾、因害设防,因地制宜。 三、滑坡治理方案及投资 由于滑坡体总体已滑移,滑坡土体的残余强度极低,土体松散,力学强度低,采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预应力长锚索加固时,因锚索易受酸性水锈蚀和应力松弛及土体蠕变等不利因素影响,且费用高、施工难度大,加固效果极差,故不采用。补强土体只是局部强度提高,而整体抗拉强度仍低,难以满足工程防治的需求,不宜采用。 治理思路:采用“支挡、护坡、治水、整坡反压”的综合治理措施,以确保边坡的安全稳定。 3.1保护XX,继续开采地下煤(方案1) 为保护XX,继续开采地下煤,采用二级桩、锚喷联合支护方案。一级支护为临时支护,二级支护为永久支护。具体方案见XX滑坡整治桩、锚喷联合支护方案。 方案1投资、收益估算表见表3-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