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民币“全科目”统计指标修订内容

人民币“全科目”统计指标修订内容

人民币“全科目”统计指标修订内容
人民币“全科目”统计指标修订内容

附件5

人民币“全科目”统计指标修订内容

一、明确贷款按行业分类统计范围

自2009年起明确贷款按行业分类统计的业务范围,不包括票据融资(贴现、买断式转贴现)部分。

具体指标调整如下:

校验关系:

校验关系A(适用于银行类金融机构):“贷款总计”(12D01)

=“9.短期贷款”(12060)+“1.中长期贷款”(12237)+“19.各项垫款”(12225)。

(12D01)校验关系B(适用于非银行类金融机构):“贷款总计”

=9.“短期贷款”(12060)+“1.中长期贷款”(12237)+“19.各项垫款”(12225)+“3.融资租赁”(12270)。

二、增设房地产贷款统计部分指标

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浮幅度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8]302号)规定,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在金融机构人民币业务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统计中,增加低于基准利率[0.7,0.85)的统计区间,同时为了保持可比性,按基准利率0.85倍执行的个人住房贷款金额仍统计在低于基准利率[0.85,1)的统计区间中。具体见下表:

校验关系:“浮动利率-金额”(12A52)=“低于基准利率[0.7,0.85)-金额”(12A66)+“低于基准利率[0.85,1)-金额”(12A53)+“等于基准利率1-金额”(12A54)+“高于基准利率(1,1.1]-金额”(12A55)+“高于基准利率(1.1,1.3]-金额”(12A56)+“高于基准利率1.3以上-金额”(12A57)

三、增加“结构性存款”统计指标

(一)新增指标及校验关系

在人民币“全科目”统计指标中的“(二)定期负债”项目下增设“结构性存款”统计指标,并设“单位结构性存款”和“个人结构性存款”两个子项。“结构性存款”指嵌入了衍生产品或收益挂钩股指、汇率等指数的存款产品,目前主要为各金融机构已经纳入存款口径的代客理财资金。

具体增设指标见下表:

校验关系:

(12574)=“1.定期存款”

(12575)“(二)定期负债”

校验关系A:

+“2.发行中长期债券”(12595)+“3.长期借款”(12603)+“4.长期应付款”(12606)+“7.结构性存款”(12701)+“5.其他长期负债”(12608)+“6.同业存放定期款项”(12617);

校验关系B:“7.结构性存款”(12701)=“单位结构性存款”(12702)+“个人结构性存款”(12703)

(二)报表归属调整

将“结构性存款”纳入“定期存款”反映,具体调整如下:

1.调整《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区域)》和《其他存款性公司(除财务公司)人民币信贷收支表(区域)》

来源方的报表归属:

“定期存款”项目归属=原有归属+“单位结构性存款”(12702);

“定期储蓄”项目归属=原有归属+“个人结构性存款”(12703)。

2. 调整《财务公司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来源方的报表归属:

“定期存款”项目归属=原有归属+“单位结构性存款”(12702);

“其他存款”项目归属=原有归属+“个人结构性存款”(12703)。

3. 调整《信托投资公司人民币信贷收支表》和《租赁公司人民币信贷收支表》的报表归属:

“其他存款”项目归属=原有归属+“结构性存款”(12701)。

四、增设与金融控股公司有关的统计制度

为监测金融控股公司与银行间的大额资金往来,提高金融统计数据的针对性,将金融机构与金融控股公司的资金往来明确为同业往来业务,在人民币“全科目”指标中增加反映金融控股公司资金往来的统计指标。商业银行已纳入存款、贷款统计的与金融控股公司的资金往来,调整至“同业往来”项目下新增统计指标反映。

(一)金融控股公司、中央金融控股公司的界定

金融控股公司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拥有

或控制一个或多个金融性公司,并且这些金融性公司净资产占全部控股公司合并净资产的50%以上,而公司自身并不直接对企业与公众提供金融服务或其他生产经营活动的独立企业法人。这里所谓的控制是指拥有被投资金融机构半数以上的表决权或虽不拥有半数以上表决权但有权任免董事长或有权决定被投资机构财务和经营政策。

中央金融控股公司指中央政府直接投资设立的金融控股公司。目前中央金融控股公司仅包括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央汇金公司、北京联汇公司、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四家公司。

(二)增设的人民币统计指标及校验关系

1. 统计指标

在“6.存放同业款项”(12012)指标项下增设“存放金融控股公司”(12704)、“其中:存放中央金融控股公司”(12705)指标,分别反映金融机构存放金融控股公司、中央金融控股公司的活期款项。

在“8.拆放同业”(12037)指标项下增设“金融控股公司”(12706)、“其中:中央金融控股公司”(12707)指标,分别反映金融机构拆放金融控股公司、中央金融控股公司的款项。

在“买入返售资产”(12126)指标项下增设“从金融控股公司买入(12708)”、“买入返售证券”(12709)、“其中:从中央金融控股公司买入”(12710)指标,分别反映金融机构从金融控股

公司、中央金融控股公司买入返售的证券。

在“15.存放同业定期款项”(12321)指标项下增设“存放金融控股公司”(12711)、“其中:存放中央金融控股公司”(12712)指标,分别反映金融机构存放金融控股公司、中央金融控股公司的定期款项。

在“4.同业存放款”(12407)指标项下增设“金融控股公司存放”(12713)、“其中:中央金融控股公司”(12714)指标,分别反映金融控股公司、中央金融控股公司存放金融机构的活期款项。

在“5.同业拆借”(12437)指标项下增设“金融控股公司”(12715)、“其中:中央金融控股公司(12716)”指标,分别反映金融机构从金融控股公司、中央金融控股公司拆入的款项。

在“卖出回购资产”(12470)指标项下增设“向金融控股公司卖出”(12717)、“卖出回购证券”(12718)、“其中:向中央金融控股公司卖出”(12719)指标,分别反映金融机构向金融控股公司、中央金融控股公司卖出回购的证券。

在“6.同业存放定期款项”(12617)指标项下增设“金融控股公司存放”(12720)、“其中:中央金融控股公司存放”(12721)指标,分别反映金融控股公司、中央金融控股公司存放金融机构的定期款项。

具体增设指标如下:

2. 校验关系

校验关系A:“存放金融性公司款项”(12022)=“存放信托投资公司”(12023)+“存放财务公司”(12024)+“存放证券公

司”(12025)+“存放保险公司”(12026)+“存放金融控股公司”(12704)+“存放其他金融性公司”(12027)

校验关系B:“存放金融控股公司”(12704)≥“其中:存放中央金融控股公司”(12705)

校验关系C:“拆放金融性公司”(12048)=“信托投资公司”(12049)+“财务公司”(12050)+“证券公司”(12051)+“保险公司”(12053)+“资金市场”(12054)+“资产管理公司”(12055)+“金融控股公司”(12706)+“其他金融性公司”(12056)校验关系D:“金融控股公司”(12706)≥“其中:中央金融控股公司”(12707)

校验关系E:“买入返售资产”(12126)=“从中央银行买入”(12127)+“从政策性银行买入”(12131)+“从国有商业银行买入”(12135)+“从股份制商业银行买入”(12139)+“从城市商业银行买入”(12143)+“从农村信用社买入”(12147)+“从财务公司买入”(12151)+“从信托投资公司买入”(12155)+“从金融租赁公司买入”(12159)+“从外资金融机构买入”(12163)+“从证券公司买入”(12167)+“从保险公司买入”(12171)+“从基金管理公司买入”(12173)+“从邮政储蓄银行买入”(12175)+“从金融控股公司买入”(12708) +“从其他金融机构买入”(12177)+“从企事业单位买入”(12181)校验关系F:“从金融控股公司买入”(12708)≥“买入返售证券”(12709)

校验关系G:“买入返售证券”(12709)≥“其中:从中央金融控股公司买入”(12710)

校验关系H:“存放其他金融性公司”(12334)=“存放信托”(12335)+“存放租赁”(12336)+“存放证券”(12337)+“存放保险公司”(12338)+“存放金融控股公司”(12711) +“存放中资其他金融机构”(12339)+“存放外资其他金融机构”(12340)

校验关系I:“存放金融控股公司”(12711)≥“其中:存放中央金融控股公司”(12712)

校验关系J:“金融性公司存放”(12417)=“信托投资公司存放”(12418)+“财务公司存放”(12419)+“证券公司存放”(12420)+“结算公司存放”(12424)+“保险公司及养老基金存放”(12428)+“资产管理公司存放”(12429)+“金融控股公司存放”(12713) +“其他金融性公司存放”(12430)校验关系K:“金融控股公司存放”(12713)≥“其中:中央金融控股公司存放”(12714)

校验关系L:“金融性公司拆入”(12448)=“信托投资公司”(12449)+“财务公司”(12450)+“证券公司”(12451)+ “保险公司”(12452)+“资金市场”(12453)+ “金融控股公司”(12715)+“其他金融性公司拆入”(12454)

校验关系M:“金融控股公司”(12715)≥“其中:中央金融控股公司”(12716)

校验关系N:“卖出回购资产”(12470)=“向中央银行卖出”(12471)+“向政策性银行卖出”(12475)+“向国有商业银行卖出”(12479)+“向股份制商业银行卖出”(12483)+“向城市商业银行卖出”(12487)+“向农村信用社卖出”(12491)+“向财务公司卖出”(12495)+“向信托投资公司卖出”(12499)+“向金融租赁公司卖出”(12503)+“向外资金融机构卖出”(12507)+“向证券公司卖出”(12511)+“向保险公司卖出”(12515)+“向基金管理公司卖出”(12517)+“向邮政储蓄银行卖出”(12519)+“向金融控股公司卖出”(12717)+“向其他金融机构卖出”(12521)+“向非金融性公司卖出”(12525)校验关系O:“向金融控股公司卖出”(12717)≥“卖出回购证券”(12718)

校验关系P:“卖出回购证券”(12718)≥“其中:向中央金融控股公司卖出”(12719)

校验关系Q:“其他金融性公司存放”(12630)=“信托存放”(12631)+“租赁存放”(12632)+“证券存放”(12633)+“保险公司及养老金定期存放”(12634)+“金融控股公司存放”(12720) +“中资其他金融机构存放”(12635)+“外资其他金融机构存放”(12636)

校验关系R:“金融控股公司存放”(12720)≥“其中:中央金融控股公司存放”(12721)

(二)报表归属

1.调整《其他存款性公司(除财务公司和外资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表(区域)》、《财务公司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信托投资公司人民币信贷收支表》、《租赁公司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来源方相关项目归属,具体调整如下:

“其他存款”项目归属=原有归属+“金融控股公司存放”(12713)+“金融控股公司存放”(12720);

“1.同业存放”项目归属=原有归属-“金融控股公司存放”(12713)-“金融控股公司存放”(12720)。

2.调整《金融机构(含外资)可比口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区域)》的报表归属,具体调整如下:

来源方:

“8.其他存款”项目归属=原有归属+“金融控股公司存放”(12713)+“金融控股公司存放”(12720)+“境内金融控股公司”(18808);

“四、同业往来”项目归属=原有归属+“金融控股公司”(12715)+“向金融控股公司卖出”(12717)+“境内金融控股公司”(18810)+“境内金融控股公司”(18812)+“其中:境内金融控股公司”(18814)。

运用方:

“四、同业往来”项目归属=原有归属+“存放金融控股公司”(12704)+“金融控股公司”(12706)+“从金融控股公司买入”(12708)+“存放金融控股公司”(12711)+“境内金融

控股公司”(18800)+“境内金融控股公司”(18802)+“境内金融控股公司”(18804)+“其中:境内金融控股公司”(18806)。

(三)相关要求

请各填报机构认真落实上述要求,将金融控股公司从普通客户中甄别出来,在相应统计指标中填报数据并向人民银行备案。全国性金融机构由其总行向人民银行总行备案,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向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备案,并由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向总行备案。

五、终止部分损益类统计指标

(一)终止“本年利润”项下的统计指标,具体见下表:

(二)终止“营业费用”项下的统计指标,具体见下表:

(三)报表归属调整

终止所有报表的“当年结益”项目。

六、调整涉及邮政储汇局的统计指标名称

调整涉及邮政储汇局的统计指标名称,具体见下表:

人教版一年级下《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练习题

一年级《认识人民币》练习6元3角-2元= 7元3角-3元= 6元4角-3元3角=7元5角-2元4角=6元3角-1元1角=4元1角-1元1角=8元2角-1元2角=3元5角-1元4角=8元5角-2元= 13元9角-1元= 6元8角-2元8角=7元8角-3元= 5元6角-2元= 3元9角-7角= 5元1角-1元1角=9元3角-1角= 8元2角-4元2角=6元8角-8角= 3元4角-2元3角=6元3角+5元4角=9元1角-9元= 3元6角-2元4角=6角+1元9角= 3元3角+4元2角=2元2角-1角= 6元5角-1元= 4元2角-3元2角= 9元6角-7元5角= 10元8角-7元8角= 6元3角-2元= 7元3角-5元=()元() 角 4元2角+5角=()元() 角 3元6角+3角=()元() 角 6元9角-6角=()元() 角 4元3角+7角=()元 9角+9元1角=()元 二、简单的计算: 5分+3分= 分 5角+2角= 角 2元+10元= 元 5分+5分= 角 5角+5角= 元 13元+7元= 元 5分+7分= 角分 2角+9角= 元角 7元2角+3元= 元角 9分- 4分= 分 8角- 3角= 角 20元- 10元= 元

1角5分-5分= 角 1角3分- 5分= 分 7元5角-1元5角= 元角1元2角+2元=

1元-5角= 四、计算 6分+3分=( )分 8角-4角=( )角 2角+4角=( )角 5分+5分=( )角 4元+5元=( )元1角-5分=( )分 3角5分+4角=( )角( )分 6角9分-6分=( )角( )分 4元2角+7角=( )元( )角 8元3角-5元=( )元( )角 一、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0分=()角 7角=()分 60角=()元 1元=()分 40角=()元1元=()角 5角4分=()分 9角=()分 70角=()元 3元6角=()角 23分=()角()分65角=()元()角 二、在 里填上“>” | “<”或“= ”。 50分 角 4分角 1元角 3角分 7元角 6元8角元42分元1角 一、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0分=()角 7角=()分60角=()元 1元=()分40角=()元 1元=()角 5角4分=()分 9角=()分65角=()元()角 3元6角=()角 70角=()元23分=()角()分 5、计算. 二、在()里填上“>”|“<”或“=”。 10分()1角54分()54角 1元()9角 3角()31分 70元()70角6元8角()7 元 .

认识人民币简单计算 电子教案(一下册)

1、使学生初步学会元、角、分之间简单换算和加、减计算。 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2、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从而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学会元、角、分之间简单换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一、复习 1元=()角 1角=()分

1元=()分 4角=()分 60角=()分 8元=()角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减计算. 板书:人民币简单的计算 二、新课 1.教学例5. 课件出示例5: 教师:这是几元几角?(1元2角)1元可以换成多少角(10角)那么1元2角是多少角? 这里可以让几名学生回答,答对了,可以问一问他们是怎么想的.教师向学生引导说明: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再加上2角,等于12角。 师板书:1元2角=12角 2.教学例6. 课件出示例6: 问:你们见过用小数表示的物品价格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人民币的小数表示方法:圆点的左边表示元,右边的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学生试着解答,然后集体订正。 3.练习 (1)做教科书第50页上“做一做”第1、2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师巡视,再集体订正。 (2)练习九第3题,看看物品的价格分别是多少。(3)练习九第4题,拿出买每件东西要付的人民币。

4、教学例7。 出示例7挂图,学生观察图片后,试着列式。 教师提问几名学生5角加8角等于多少.可能大部分学生回答5角加8角等于13角.接着教师提问:13角是几元几角? 其余的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提示。再请同学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角+8角=13角=1元3角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51页做一做。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讨论题意,再独立完成填空,最后集体订正。 2、练习九第5题:同桌进行合作,哪两件物品的价格合起来是1元?(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四、课后练习:做练习九的第6~9题.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你们会了吗?以后买东西会算了吗?

《认识人民币》公开课教案

庐山路小学王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知道1元二10角,1角 =10 分。 2 .通过猜钱和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类物品若干(标上不同的价格)。 每组一个钱篮(内装1 角、2 角、5 角、1 元面值的人民币)。生准备-5 元至一 分的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猜猜他是谁》 二、情景引入,揭示和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看学生照片,引出买东西要用到“钱” ,钱在中国还叫“人民币” ,板书课题,生读课 题。 三、师生互动,合作学习 (一)、认识人民币 1 、学生全班交流:孩子们都认识哪些人民币啊?通过交流,使全班孩子对人民币有一个 初步的认识:钱上有图案、颜色、花纹 2、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出人民币上有“国徽” ,对孩子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合理用钱的教育。

3、猜猜我手上的人民币是多少钱?老师带着孩子逐步认识人民币上颜色、中国人民银行、数字、汉 字,从而体会到认识人民币要找到主要特征。 4、按照上面的方法依次认识:5 元、2 元、一元、5 角、1 角、5 分、2 分、1 分、6 角、8 元、 一元5 角。在认识2 元时,看它的的背面,了解如果从人民币的背面来看,该怎么看?并对2 元和2 角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人民币上不是有2 就是2 元。认识6角和8 元时,让孩子对人民币能进行简单的计算。然后得到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并对人民币按照质地不同分为“纸币”和“硬币” 。 5、认识盲文 (二)、买橡皮擦,学习“元” 、“角”、“分” 1、出示橡皮擦和橡皮擦的标价签,认识商品的标价签,看得懂标价签的信息,知道商品 卖多少钱。 2、小组活动: (1)请组长一张一张地拿出来,带着大家认识这些人民币。 (2)然后小组内商量:要买这个一元钱的橡皮擦,应该怎样付钱?关键是,怎么让你们小组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拿到合适的钱。 3、学生汇报,老师把4 种卖法都贴在黑板上。 (1 )用1 元钱 (2 )5 个2 角 (3 )2 个5 角 (4 )10 个一角提问:他用的是一元钱买到橡皮擦的,但那三个小朋友用的是10 角钱,为什么也能 买到 了这个一元钱的橡皮擦?从而使孩子认识到一元=10 角,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观察老师一元钱的拿法。

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

《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及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人民币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及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元、角、分的加减法算理。 教具学具: 模拟人民币课件商品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面额的人民币?请你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 生: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5分、2分、1分。 学生回答时老师出示相应的模拟人民币。 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 生:元、角、分。

师: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生:1元=10角 1角=10分 师:真棒!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人民币的知识。板书课题:简单的计算 二、尝试探索 教学例5 师:棒棒糖1角钱一个,思思用1元2角钱可以买到多少根棒棒糖? 同学之间相互讨论。 生:因为1元=10角,所以1元2角=12角。可以买12个棒棒糖。 明明的存钱罐例有18个1角的钱,他想换成整钱,明明可以换到几元几角呢? 生:因为18个1角就是18角,18角里面有一个10角,和8个1角,10角就等于一元,所以18角=(1)元(8)角 师:非常好。在我们生活中像这种换钱的情况非常多。请同学们跟我一起去看看。 练习:我会换 1.做一做第一题 2.练习十三第一题 教学例6 师:我从超市买了一些小礼品,请同学们帮我算算我该付多少钱。 出示:蓝气球 5角红气球 8角

师:我一共要付多少钱?用什么方法做? 生:用加法5角+8角=13角 师:板书5+8=13(角) 13角=1元3角 出示黄花1元,红花6角。 师:黄花比红花贵多少?在比较商品价格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生:注意单位的统一。 师:那在这里我们怎样将单位统一呢? 生:黄花1元=10角黄花比红花贵 10—6=4(角) 出示问题:买一朵黄花1元和一只小鸟3元1角,一共花了多少钱?师:这一题我们应注意什么? 生:注意运算时单位的统一。 师:我们在做运算时必须保证单位的一致性。只有相同单位的量才能做运算。所以这里1元应该加到3元里。 板书:1元+3元1角=4元1角 三、内化巩固 课件出示练习题 9角-2角=()角 7角+6角=()元()角 4元+8元=()元 5角+1元3角=()元()角 四、拓展练习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怎样计算商品的价格,那我们就去商场里逛逛买点东西好不好?

认识人民币(公开课)资料讲解

认识人民币(公开课)

认识人民币 ——角 宝应县特殊教育学校邹永芳 一、教学内容 《实用数学》第九册第35~36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在合作探知的教学活动中初步认识1角、2角、5角的人民币,并能区分硬币、纸币。 2、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体验购物过程,感受购物乐趣,学会简单购物。 3、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初步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4、适时对学生进行节约用钱和爱护人民币的思想教育,从而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分层教学:A、B类学生能共同完成以上1、4点,A类学生还能完成以上2、3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难点:辨认、使用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四、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商品、奖品、布袋、盘子。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出示小朋友购物的图片。 师:钱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用的钱也叫人民币。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认识人民币。 2、师:小朋友这些人民币你们见过吗?哦,有的见过,有的没有。(点课件) 师:这些人民币里有的是多少元的,有的是多少角的。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几角的人民币 教学角字齐读,指名读 板书课题:——角(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 (二)、游戏激趣,合作探知

1、摸一摸 ⑴出示实物(2个盘子出示) 师:小朋友,谁想来摸摸这两个盘子里的人民币? (引导学生触摸2个盘中的人民币) 师:(举起一个盘子)这个盘子里的人民币摸在手里怎么样?(硬硬的)这个盘子里的呢?(软软的) 师:小朋友摸在手里硬硬的人民币是硬币,摸在手里软软的是纸币。 板书:纸币,硬币齐读 2、听一听 听一听纸币和硬币发出的不同声音。 3、分一分 师:哪个小朋友想帮老师把这个盘里的硬币和纸币分开吗? 教师随机出示在黑板上 4、说一说 小组交流:小朋友把你看到的人民币的样子和小组里其他小朋友说说。 5、认一认 师:我们来看看这张人民币,(课件出示1角纸币) 颜色是土黄色,长方形,边上还有数字1 这就是1角。(板书:1角) 齐读 (课件出示1角硬币) 问: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中间有什么 生:是银色的,圆形的,正面也有“1角”两个字 师:这也是1角 师:(指着黑板)上面的1角和下面的1角有什么不一样? 生:上面是纸币下面是硬币。 2角、5角教学类似 6、读一读 认读:1角、2角、5角(齐读,指名读) 7、玩一玩 游戏: ①快乐大抽奖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 简单的计算》研讨课教案_15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教材理解】《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节的内容。本节课突出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认识人民币解决实际问题。购买简单的文体用品是一年级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并且也是小学生愿意做的事情。教材以此背景为基础,使学生在经历模拟购物的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会进行一些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把知识穿成了串,从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是有用的。 1.注重趣味性,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自主性。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情简介】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也少,对人民币只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补数的等价交换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但是大多数学生对人民币并不陌生,在生活上对人民币有接触,也有一些简单的生活经验,这点是学生学习好本节课的基础。生活经验不能完全代替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将生活经验上升到数学知识,对一些学生而言还有困难。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近一步的认识,是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关于元、角的加法计算方法,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认识用两位小数表示的以元为单位的商品价格,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法计算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有关元、角加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认识人民币 简单的计算教案

《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教案 教学内容: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第二节简单的计算。 教科书第57页例5例6的内容,做一做第2题,及教材59页第3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2、在购买不同价格物品的情景中,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减法计算的问题。 3、培养生活技能和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例5、例6主题图,口算卡片,ppt,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纸币、硬币),生活用品及文具图片。 学生准备: 学具钱 教学重、难点: 1、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2、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减法计算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20+3=10+4=50+7=26-6= 30+5=70+2=40+3=84-4= 2、口答(ppt出示) (1)、32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5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 (3)、18里面有1个()和8个()。 (4)、1元=()角40角=()元 1角=()分30分=()角 回答正确的学生全班鼓掌表扬,不仅可以吸引大家的眼光,还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二、新知探究 1、教学例5

教师出示一张1元纸币和2个1角的硬币,提问:一共是多少钱? 引导学生说出并在黑板板书:1元2角 师提问出示:1元2角=()角(小组讨论) 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板书:想:1元=10角 10+2=12(角) 所以1元2角=(12)角(全班齐读) 2、出示:18角=()元()角 指名学生填空并说说怎样想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3、即时练习 2元5角=()角34角=()元()角 4元7角=()角28角=()元()角 指名上台填写,其余学生在草稿本上完成,都完成后全班交流总结。 教师要及时表扬学生,带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4、教学例6 出示例6情境图,引导学生看图,逐题解答问题,师根据学生的口答板书: ⑴5+8=13(角)13角=1元3角 ⑵1元=10角10-6=4(角) ⑶1元+3元1角=4元1角 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等式,小结并强调:进行元、角之间的计算,只有在相同单位情况下才能相加、减。 板书:角加角,元加元 三、当堂检测 1、基础练习 完成书上第57页“做一做”的第2题。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图片,帮助分析题意,并引导学生逐题解答;第(3)小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3+9=12(元) 2元2角—1元=1元2角 2、巩固提高 完成教材59页练习十三的第2题。

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练习题组

15、1张20元可以换成()张5元。 16、1张20元可以换成()张10元。 17、1张50元可以换成()张5元。 18、1张50元可以换成()张10元。 19、1张50元可以换成()张20元和()张10元。 20、1张100元可以换成()张10元。 21、1张100元可以换成()张20元。 22、1张100元可以换成()张50元。 认识人民币练习题(一) 一、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0分=()角7角=()分60角=()元5角4分=()分 1元=()分40角=()元1元=()角9角=()分 3元6角=()角23分=()角()分70角=()元65角=()元()角 二、在( )里填上“>”“<”或“=”。 50分()5角4分()4角1元()9角3角()31分7元()7角6元8角()7元42分()4元1角 三、换人民币。 1、1张1元可以换成()张1角。 2、1张1元可以换成()张2角。 3、1张1元可以换成()张5角。 4、1张1元可以换成()张5角、()张2角和()张1角。 5、1张2元可以换成()张1元。 6、1张5元可以换成()张1元。 7、1张5元可以换成()张2元和()张1元。 8、1张10元可以换成()张1元。 9、1张10元可以换成()张2元。 10、1张10元可以换成()5元。 11、1张10元可以换成()张2元和()张1元。 12、1张10元可以换成()张5元和()张1元。 13、1张20元可以换成()张1元。 14、1张20元可以换成()张2元。 人民币的认识练习题(四) 一、你认识吗?连连看 0.50元 2.52元15.05元 4.80元 15元5分4元8角2元5角2分5角 二、换算:

认识人民币单元知识点整理复习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复习要点 知识点1:元角分三者关系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知识点2:换人民币 1张5元可以换( 5 )张1元,1张10元可以换( 10 )张1元; 1张20元可以换( 2 )张10元,1张50元可以换( 5 )张10元; 1张100元可以换( 10 )张10元,1张100元可以换( 2 )张50元; 1张10元可以换( 2 )张5元;1张5角可以换( 5 )张1角; 1张1元可以换( 2 )张5角;1张20元可以换( 4 )张5元. 知识点3:“正好”表示刚刚好,不多也不少。 题型一:5角=()分 6元=()角 20分=()角 3元9角=()角 1角2分=()分 1元=( )角=( )分 13角=( )元()角 26分=()角()分 题型二:简单计算 4元+8元=()元 5角+1元3角=()元()角 4角+9角=()角=()元()角 3元-1元5角=()元()角 1元5角-8角=()角 7元6角-1元6角=()元()角 7元6角-1元6角=()元=()角 题型三:比大小(先比较元,再比较角,最后比较分) 5角○5元 1元○100分 89角○8元9角 5元6角○6元5角 1元2角○1角2分 3角4分○3元4角 3元6角8分○3元6角4分

58分○6角 1元○10分 9元9角○100分题型四:1张1元可以换()张1角或()张5角; 1张50元可以换()张20元和()张10元; 1张100元可以换()张50元和()张10元; 1张100元可以换()张50元或()张10元。(提示:“和”表示两边相加,“或”表示还可以换成) 人民币知识点整理复习 姓名_________ 一、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元”为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角”为单位:______、______。 以“分”为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一)看图写钱数。 (1)(2)(3) (二)标单位。 (1)一件衣服的价格约125()。(2)一本练习本的价格约5()。 (3)一块橡皮的价格约5()。(4)一枚回形针的价格约3()。 (三)换钱。【搞清楚“和”、“或”的区别。全部都要用“和”,二选一用“或”。】

2019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练习题

一年级《认识人民币》练习 6元3角-2元= 7元3角-3元= 6元4角-3元3角= 7元5角-2元4角= 6元3角-1元1角= 4元1角-1元1角= 8元2角-1元2角= 3元5角-1元4角= 8元5角-2元= 13元9角-1元= 6元8角-2元8角= 7元8角-3元= 5元6角-2元= 3元9角-7角= 5元1角-1元1角= 9元3角-1角= 8元2角-4元2角= 6元8角-8角= 3元4角-2元3角= 6元3角+5元4角= 9元1角-9元=3元6角-2元4角= 6角+1元9角=3元3角+4元2角= 2元2角-1角= 6元5角-1元= 4元2角-3元2角= 9元6角-7元5角= 10元8角-7元8角=6元3角-2元= 7元3角-5元=()元()角 4元2角+5角=()元()角 3元6角+3角=()元()角 6元9角-6角=()元()角 4元3角+7角=()元 9角+9元1角=()元 二、简单的计算:

5分+3分= 分 5角+2角= 角 2元+10元= 元 5分+5分= 角 5角+5角= 元 13元+7元= 元 5分+7分= 角分 2角+9角= 元角 7元2角+3元= 元角 9分- 4分= 分 8角- 3角= 角 20元- 10元= 元 1角5分-5分= 角 1角3分- 5分= 分 7元5角-1元5角= 元角 1元2角+2元=1元-5角= 四、计算 6分+3分=( )分8角-4角=( )角2角+4角=( )角 5分+5分=( )角4元+5元=( )元1角-5分=( )分 3角5分+4角=( )角( )分6角9分-6分 =( )角( )分 4元2角+7角=( )元( )角8元3角-5元 =( )元( )角 一、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0分=()角 7角=()分 60角=()元 1元=()分 40角=()元 1元=()角

《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1节认识人民币 【第二课时】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使学生知道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之间的兑换关系。 2.在经历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进行分类的过程中,渗透分类的思想。 3.通过创设实践活动情境,进一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 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 三、教学难点 知道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之间的兑换关系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人民币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一认 师:昨天我们认识了小面值的人民币,你还记得它吗? 各种小面值的人民币 请学生说出以上人民币的面值 2.数一数 师:你知道这是多少钱吗? 3.填一填

师:请你填一填 1元=()角 1角=()分 60角=()元 8角=()分 (二)探究新知 1.认一认 (1)请你看一看这是多少钱? 学生回答出以上人民币的面值 (2)交流认识人民币的方法 引导总结出:只要看钱币上的数字或者汉字,再读出后面的单位就知道是多少钱了。2.找一找 师:我们刚才掌握了认识人民币的方法,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 老师说钱币面值大小,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来,举起,看谁最快!(学具带中有1角、5角、1分、2分、5分、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的学具纸币) 3.分一分 (1)师:刚刚我们在比赛的时候,有的同学找的特别快,你有什么好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把人民币按单位分开放比较快捷。 (2)师:下面我们就按这种方法把人民币整理一下。 学生独立操作给人民币进行分类,分币放一起、角币放一起、元币放一起。 (3)分类后,教师再次让学生听口令从众多钱币中找出指定的面值。 口令:请拿出5元、14元、8元6角、37元 请学生拿出后,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4.换一换 (1)认识元币之间的关系 师:我没有找到5元,我都拿1元的人民币行不行?可以拿几张?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3课时 认识人民币—简单计算 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导学案 学校班级一()班主备人 参备人审核人 课题认识人民币—简单计算课时—总课时5-3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及计算; 2、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重难点人民币单位件的简单换算及计算;理解元、角、分地加减法算理。 课前预习1元=()角10角=()元 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模拟人民币、多媒体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 1、导1、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 2、按质地分办哪两类?1元=()角1角=()分 一张2角可以换()个1角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人民币的知识,板书题目:简单的计算。 2、学1、请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摆出1元2角,和同桌讨论可以有几种摆法。(生边摆师边巡) 想:1元可以换几个1角,1元2角可以换成()角。 2、出示例6的情境图 请同学们根据图上的给的信息,和同桌之间合作,每人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让同桌来解决。 3、展1、师选取有代表性的,让学生到台上来展示他的摆法,边摆边说出自己的想法。1张1元2张1角。1元就是10角再加上2张1角就是12角,也就是1元2角。 2、挑选学生上台展示和同桌根据例6情境图提出的数学问题并展示解答过程。 4、讲1、不摆学具,怎样想1元2角等于多少角。 1元=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上2角等于12角,即1元2角=12角,那么12角=()元()角。 2、同学们提出的数学问题都非常好,同学们在列出算式计

算的时候要注意,相同的单位才能直接计算。 例如:1元+3元1角=()元()角。 在这里出现了两个人民币的单位,元和角。在计算的时候, 只能1元+3 元计算,1角没有和它计算的数字就可以直接 下来 因此答案就是1元+3元1角=4元1角。 5、练1教材第57页“做一做”第1题和第2题。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 1元2角=(12)角12角=(1)元(2)角 课后反思:

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教案1

第3课时简单的计算(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7页例5、例6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人民币的方法,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减法计算问题。 2.通过应用人民币的知识和100以内数的组成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3.通过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合理、正确地使用人民币,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重点难点】 1.解决简单的有关元、角的加减法计算问题。 2.运用元、角之间的换算,进行相关的简单计算。 3.应用人民币的知识和100以内数的组成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字问题。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你对人民币有了哪些认识? 生1: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生2:1元=10角,1角=10分。 生3:我们要爱护人民币。 师:你还想学习人民币的哪些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人民币的知识。(出示课题:简单的计算) 【新课讲授】 1.教学例5。 (1)摆一摆。 师:请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模拟人民币)摆出1元2角(老师板书:1元2角)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并观察学生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摆法。 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摆法,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交流。 让学生到台上来,边演示边说自己的想法。 生1:1张1元和2个1角。 1元就是10角,再加上2个1角就是12角,也就是1元2角。 生2:12个1角。 从12个1角中拿出10角就是1元,再加上2角就是1元2角。 学生3:2个5角和2个1角。 2个5角是1元,再添上2个1角就是1元2角。 (2)出示例5。 ()元()角 不摆学具,怎样想1元2角等于多少角? 老师引导学生抽象思考的一般方法: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上2角,等于12角。 板书:1元2角=12角。 继续引导学生逆向思考:18角=()元()角。 让学生理解10角是1元,还有8角,所以18角=(1)元(8)角。

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黄云玲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认识人民币这部分的第三课时,教材在认识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及它们的十进制关系的基础上,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教学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本节课教学力图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由复习导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呈现给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故事,以故事激趣导入,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学生通过:摆、看、拿、想、说、换、比等形式,以及小组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他们在活动中、游戏中,轻松、愉央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的境界。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在活动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并会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人民币简单的计算,掌握计算的方法。 2、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购买小商品的问题,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广度和灵活性,进一步加强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4、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和用数学的情感,保护人民币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 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孩子们,今天有4只小动物要和我们一起上 课,大家高兴吗? 今天,这些小动物想给自己的爸爸妈妈选礼物,它们来到了小熊超市,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认识人民币(公开课)

认识人民币 宝应县特殊教育学校邹永芳 一、教学内容 《实用数学》第九册第35?36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在合作探知的教学活动中初步认识1角、2 角、5角的人民币,并能区分硬币、纸币。 2、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体验购物过程,感受购物乐趣,学会简单购物。 3、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初步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4、适时对学生进行节约用钱和爱护人民币的思想教育,从而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分层教学:A B类学生能共同完成以上1、4点,A类学生还能完成以上2、 3 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难点:辨认、使用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四、教学准备:课件、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商品、奖品、布袋、盘子。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出示小朋友购物的图片。师:钱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用的钱也叫人民币。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认识人民币。 2、师:小朋友这些人民币你们见过吗?哦,有的见过,有的没有。(点课件)师:这些人民币里有的是多少元的,有的是多少角的。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几角的人民币 教学角字齐读,指名读 板书课题:——角(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 (二)、游戏激趣,合作探知

1、摸一摸 ⑴出示实物(2 个盘子出示)师:小朋友,谁想来摸摸这两个盘子里的人民币? (引导学生触摸 2 个盘中的人民币) 师:(举起一个盘子)这个盘子里的人民币摸在手里怎么样?(硬硬的)这个盘子里的呢?(软软的) 师:小朋友摸在手里硬硬的人民币是硬币,摸在手里软软的是纸币。板书:纸币,硬币齐读 2、听一听听一听纸币和硬币发出的不同声音。 3、分一分师:哪个小朋友想帮老师把这个盘里的硬币和纸币分开吗? 教师随机出示在黑板上 4、说一说小组交流:小朋友把你看到的人民币的样子和小组里其他小朋友说说。 5、认一认师:我们来看看这张人民币,(课件出示 1 角纸币)颜色是土黄色,长方形,边上还有数字 1 这就是 1 角。(板书:1 角)齐读 (课件出示 1 角硬币)问: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中间有什么生:是银色的,圆形的,正面也有“ 1 角”两个字师:这也是 1 角 师:(指着黑板)上面的1角和下面的 1 角有什么不一样?生:上面是纸币下面是硬币。 2 角、 5 角教学类似 6、读一读认读:1 角、2 角、5角(齐读,指名读) 7、玩一玩 游戏: ①快乐大抽奖 师:请一个小朋友从袋子里里摸出人民币,再认读出来;(适时鼓励评价,集体核对) ②“我说,你找” 师:老师说出面值,请小朋友找出相应的人民币。 (适时鼓励评价,集体核对) 7、练一练 a、完成作业纸:填一填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练习题

一年级《认识人民币》练习6元3角-2元= 7元3角-3元= 6元4角-3元3角= 7元5角-2元4角= 6元3角-1元1角= 4元1角-1元1角= 8元2角-1元2角= 3元5角-1元4角= 8元5角-2元= 13元9角-1元= 6元8角-2元8角= 7元8角-3元= 5元6角-2元= 3元9角-7角= 5元1角-1元1角= 9元3角-1角= 8元2角-4元2角= 6元8角-8角= 3元4角-2元3角= 6元3角+5元4角= 9元1角-9元=3元6角-2元4角= 6角+1元9角=3元3角+4元2角= 2元2角-1角= 6元5角-1元= 4元2角-3元2角= 9元6角-7元5角= 10元8角-7元8角=6元3角-2元= 7元3角-5元=()元()角 4元2角+5角=()元()角 3元6角+3角=()元()角 6元9角-6角=()元()角 4元3角+7角=()元 9角+9元1角=()元 二、简单的计算: 5分+3分= 分5角+2角= 角2元+10元= 元5分+5分= 角5角+5角= 元13元+7元= 元5分+7分= 角分 2角+9角= 元角 7元2角+3元= 元角

9分-4分= 分8角-3角= 角20元-10元= 元 1角5分-5分= 角 1角3分-5分= 分 7元5角-1元5角= 元角 1元2角+2元=1元-5角= 四、计算 6分+3分=( )分 8角-4角=( )角 2角+4角=( )角 5分+5分=( )角 4元+5元=( )元 1角-5分=( )分 3角5分+4角=( )角( )分 6角9分-6分=( )角( )分 4元2角+7角=( )元( )角 8元3角-5元=( )元( )角 一、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0分=()角 7角=()分 60角=()元 1元=()分 40角=()元 1元=()角 5角4分=()分 65角=()元()角 9角=()分 3元6角=()角 23分=()角()分 70角=()元 二、在里填上“>”|“<”或“=”。 505角44角19角331分 7元7角6元8角元42元1角 一、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0分=()角7角=()分60角=()元 1元=()分40角=()元1元=()角5角4分=()分65角=()元()角9角=()分 3元6角=()角23分=()角()分70角=()元 5、计算.

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练习题组

认识人民币练习题(一) 一、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0分=()角7角=()分60角=()元5角4分=()分 1元=()分40角=()元1元=()角9角=()分 3元6角=()角23分=()角()分70角=()元65角=()元()角 二、在( )里填上“>”“<”或“=”。 50分()5角4分()4角1元()9角3角()31分7元()7角6元8角()7元42分()4元1角 三、换人民币。 1、1张1元可以换成()张1角。 2、1张1元可以换成()张2角。 3、1张1元可以换成()张5角。 4、1张1元可以换成()张5角、()张2角和()张1角。 5、1张2元可以换成()张1元。 6、1张5元可以换成()张1元。 7、1张5元可以换成()张2元和()张1元。 8、1张10元可以换成()张1元。 9、1张10元可以换成()张2元。 10、1张10元可以换成()5元。 11、1张10元可以换成()张2元和()张1元。 12、1张10元可以换成()张5元和()张1元。 13、1张20元可以换成()张1元。 14、1张20元可以换成()张2元。 15、1张20元可以换成()张5元。 16、1张20元可以换成()张10元。 17、1张50元可以换成()张5元。 18、1张50元可以换成()张10元。 19、1张50元可以换成()张20元和()张10元。 20、1张100元可以换成()张10元。 21、1张100元可以换成()张20元。 22、1张100元可以换成()张50元。 人民币的认识练习题(四) 一、你认识吗?连连看 0.50元 2.52元15.05元 4.80元 15元5分4元8角2元5角2分5角 二、换算:

《认识人民币》教学优质课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优质课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要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理念的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并了解元、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数学,这种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新理念,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始终作为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不断引领学生以“数学现实”出发,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认币、换币的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展示,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特征,初步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知道1元=10角。 2、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模拟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易中的作用,并懂得爱护人民币。 二、教学准备: 1、常用面值的人民币。 2、flash课件、多媒体教学平台。 3、模拟商店所需要的背景、房屋、所售商品(带价格)的卡通图形剪贴画。 三、活动过程: 1、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谁来了?(课件出示)今天我们的好朋友聪聪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你们欢迎吗? 【本节课安排学生们喜欢的小精灵聪聪与学生们一起学习,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