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几种常用砌体材料的特点和造价比较

几种常用砌体材料的特点和造价比较

几种常用砌体材料的特点和造价比较
几种常用砌体材料的特点和造价比较

几种常用砌体材料的特点和造价比较

摘要:就砌体本身而言,若考虑到节能、保温、环保等要求,则墙体外侧尚需进行额外的处理如增加保温板等措施。这些措施自然会增加造价,如何选用砌体材料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比选。本文着重总结探索了在实际工作中感悟到的砌体特点及由此引发的造价比较。

关键词:造价;砌体材料;比较

文稿主文:

最近几年,根据国家“限粘禁实”的要求,以往的标准粘土砖(红砖)除了零星部分做配砖镶嵌、小型砌体等个别采用外,已基本不见使用。目前南京地区建筑上常用的砌体材料主要有烧结多孔砖、水泥(砼)标准砖、加气砼砌块、页岩模数砖。随着“禁实限粘”规定的深入和免烧砖的推广,也开始有学者、专家意识到非烧结砖存在的一些弱点或先天缺陷,都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探索总结。

烧结多孔砖与空心砖

在以往的实际工作和文献中,多孔砖和空心砖常被混淆,如我国第一个多孔砖的标准《承重粘土空心砖》(JC 196—75)。而按照GB/T 18968—2003《墙体材料术语》的规定,多孔砖(Perforated brick)是指孔洞率大于或等于25%,孔的尺寸小而数量多的砖,常用于承重部位。空心砖(Hollow brick)是指空洞率等于或大于40%,孔的尺寸大而数量少的砖,常用于非承重部位。

现行标准GB 13544—2000《烧结多孔砖》规定:以黏土、页岩、煤矸石、粉煤灰为主要原材料经焙烧而成,分为粘土多孔砖(N)、页岩多孔砖(Y)、煤矸石多孔砖(M)和粉煤灰多孔砖(F)。该标准对多孔砖的规格规定为:到空转的外形为直角六面体,其长度、宽度、高度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290mm,240mm,190mm,180mm,175mm,140mm,115mm,90mm。对多孔砖孔洞尺寸规定为:圆孔直径≦22mm,非圆孔内切圆直径≦15mm,手抓孔直径:(30~40)×(75~85)mm。同时,出于对提高多孔砖保温隔热性能的考虑,规定孔形为矩形条孔或矩形孔者才为优等品和一等品,圆形孔只能是合格品。

江苏地区常用的烧结多孔砖主要有:KP1、KM1、页岩模数砖。

KP1砖于1963年研制成功,其主砖规格为:240mm×115mm×90mm,配砖规格一般为:175mm×115mm×90mm,配砖约占总产量的12.5%。空洞率在25%~31不等,孔形有:矩形、圆形不等,密度在1003kg/m3~1350kg/m3不等。由于其规格特点,易与标准砖配合使用而不用专用配砖,故使用广泛。KP2砖规格为240mm×180mm×115mm,不常用。

KM砖即为模数多孔砖,20世纪60年代由南京首先推出。当时采用190mm×190mm×90mm的主规格和190mm×90mm×90mm的配砖作为承重墙,修建南京火车站建筑群,包括候车大厅、站台建筑、旅馆、饭店、邮局、住宅等。1975年在部颁标准JC196—75《承重黏土空心砖》中,把190mm×190mm×90mm多孔砖定名为KM1(承重空心模数砖一号),后来有KM2(190mm×90mm×90mm)型。该类砖孔洞率18%~35%不等,孔形有矩形、棱形、圆形等。由于其规格尺寸,不能与标准砖配合使用,需用专用配砖。

页岩模数砖是以页岩、尾矿为主要原材料经焙烧而成的多孔砖,其主规格为:190mm×240mm×90mm,,190 mm×290mm×90mm。配砖:140mm×240mm×90mm,,90mm×240mm×90mm,90mm×290mm×90mm。孔洞为11或13矩形孔,孔洞率约36%,密度约1200kg/m3。其热阻大,保温性能好于KP砖。

二、水泥标准砖是黏土标准砖的替代产品,规格与黏土标准砖相同,密度也相近

该砖以水泥为胶凝材料,以砂、碎石或卵石等普通集料为主要原料,经原料制备,加压或振动加压、养护而制成,是免烧砖,其外形规格普通粘土实心砖相同。水泥砖的一个缺点是与抹面砂浆结合不如红砖,容易在墙面产生裂缝,影响美观。施工时应充分喷水,要求较高的别墅类可考虑满墙挂钢丝网,可以有效防止裂缝。同时,由于水泥砖未经焙烧,所以受潮、遇水后存在酥化,且变形收缩大。

三、加气砼砌块是以硅、钙为原材料,以铝粉(膏)为发气剂,经过蒸压养护而制成的多孔实心混凝土砌块

该砌块具有质轻、保温、防火、可锯能刨、加工方便等优点。目前我国主要生产两个品种的加气混凝土制品,即硅质材料为粉煤灰的灰加气砌块和硅质材料为石英砂(或尾矿)的砂加气砌块。常用的规格为:600×240×150mm,密度从300kg/m3至850kg/m3不等。由于其具有干密度低、热导率小的特点,故可实现墙体(或屋面及其他部位)的保温。以往常用的是灰加气砼砌块,采用普通砂浆砌筑(湿法施工)。由于砌块之间的接触面大,为保证砂浆密实度,故以往的规范规定水平灰缝15mm、垂直灰缝20mm。而国家标准JGJ/T17-2008《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自2009年5月1日起执行)则规定,水平缝、垂直缝的厚度均不宜大于15mm,同时说明“对于灰缝的宽度,取决于砌块尺寸的精确度,精确砌块(用专用砂浆)可控制在小于等于3mm。灰缝厚度的规定是参照砖石结构规范和砌块尺寸的特点而拟定的,灰缝太大,易在灰缝处产生热桥,且影响砌体强度。近年来,出现的砂加气砼砌块尺寸精度上得到保证,故采用专用砂浆砌筑,灰缝较薄,仅3~4mm,节点部位采用特制的L形铁件联接(干法施工)。

四、几种材料的造价比较

以上几种砌体材料,作为墙体用材应用较广,以下通过套用2004年江苏省计价表的相关子目(定额),对其造价做一分析。为便于比较,主材价格统一采用2011年2月的南京建材指导价格,人工及其他费用标准按2011年3月底以前的标准执行。下表1为各种种类砌体材料价格比较:

材料名称规格尺寸(mm) 单位价格(元/块)每立方米单价(元/M3)价格百分比比较

普通粘土砖240×115×530.3413 233.32 116

KP1砖240×115×900.5 201.29 100

KM1 190×190×900.6 184.67 92

页岩模数砖190×240×90 1.4136 344.44 171

水泥砖240×115×530.4 273.45 136

(灰)加气砼砌块600×240×150 4.65 215.28 107

以上可以看出,KM1、KP1价格最低,而页岩模数砖单位价格最高,与其他材料相比高出了近70%左右。下表2为套用江苏省计价表后各种材料砌体(墙体)的工程造价,此造价包含了措施费、各项规费等一切费用。

材料名称

单块体积

(M3)单块体积百

分比比较

每M3墙体造

价(元/M3)

造价百分比

比较

每M3墙体造价

(预拌砂浆)(元

/M3)

造价上升幅

度(%)

造价百分

比比较

普通粘土砖0.00146 59 379.88 110 472.76 25% 113

KP1砖0.00248 100 344.2 100 417.33 21% 100

KM1砖0.00325 131 309.34 90 365.11 18% 88

页岩模数砖0.0041 165 467.37 136 523.52 12% 126

水泥砖0.00146 59 415.19 121 508.07 22% 122

加气砼砌块0.0216 871 340.74 99 364.91 7% 88

砂加气砼砌块 0.03 1210 462.91 135 / / /

注:砂加气砼砌块选用规格为:600×250×200,单价为:286元/M3。

从上表可以看出,墙体造价和表1稍有不同,首先页岩模数砖墙的造价高出幅度减少至36%,其次加气砼砌块墙造价基本与KP1砖墙相同。而砂加气砼砌块采用干法施工,增加了专用联接铁件及专用粘结砂浆,同时,砂加气砼砌块材料单位达到286元/M3,远高于普通灰加气砼砌块(215.28元/M3),因此造价较高,接近页岩模数砖墙体造价。

使用预拌砂浆(干拌散装)后,各类砌体材料的墙体造价均有7%~25%幅度不等的上升。由于砂浆在普通粘土砖墙、水泥砖墙中所占比例较大(砌块个体体积越小,砌筑灰缝数量则越多),所以上升幅度达到20%以上。

我们再考虑到砌体体积占建筑物建筑面积得百分比,别墅、多层住宅等砖混结构建筑砌体占百分比高一些,可以达到0.3M3~0.4M3/M2。而小高层、高层等框架结构建筑砌体百分比则小一些,有的甚至只有前者的十分之一。为便于比较,我们按0.3M3/M2考虑:

材料名称每M3墙体造价

(元/M3)

每M2建筑面积砌体

造价(元/M2)

每M3墙体造价(预拌

砂浆)(元/M3)

每M2建筑面积砌体

造价(元/M2)

普通粘土砖379.88 114 472.76 142

KP1砖344.2 103 417.33 125

KM1 309.34 93 365.11 110

页岩模数砖467.37 140 523.52 157

水泥砖415.19 125 508.07 154

加气砼砌块340.74 102 364.91 110

砂加气砼砌块462.91 139 / /

以上的比较仅就砌体本身而言,若考虑到节能、保温、环保等要求,则墙体外侧尚需进行额外的处理如增加保温板等措施。这些措施也自然会增加造价,如何选用砌体材料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比选。同时,近年来随着“禁实限粘”规定的深入和免烧砖的推广,也开始有学者、专家意识到非烧结砖存在的一些弱点或先天缺陷,如“吸水性差,粉糊空鼓,蠕动变形导致墙体裂缝,容重大热阻小、传热系数大不节能,室内无舒适感,且砌体内富含水泥释放出的氡和防电磁性能不好,对健康不利”、“(水泥制品)可回收利用性差”、“资源消耗高”等。这些问题还都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去总结和探索。

主要参考文献:

【1】《现代砖瓦—烧结砖瓦产品与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对话》(著者:湛轩业、傅善忠、傅力澜、万军);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9年

【2】《建筑砌体材料与施工》(应枢德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

【3】《南京工程造价管理》;2011年第2期

浅谈市场环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规避

浅谈市场环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规避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工程造价受市场环境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呈现滞后市场反映、背离价值规律等现象。本文通过分析这些市场环境因素及其造成的影响,提出了一些规避的措施,以期做好对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市场环境;工程造价;影响;规避;管理 一、市场环境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市场环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人工费、材料费、规定应该缴纳的费用、建筑结构类型变化、环保理念、定额、市场竞争等等。这些因素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规律和国家政策干预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 1.人工因素 近几年我国经济大力发展,建筑行业也随之迅猛发展。房地产持续升温,为了刺激内需,国家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带动了整个建筑行业及相关行业的繁荣,而在此时,劳动力开发和供给的相对滞后,现有和新增劳动力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建筑市场上出现劳动力供需失衡状态,造成工程造价人工费用的波动。 2.材料因素 材料价格受国际、国内市场供求关系以及物价因素的影响。建筑产品的大部分材料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波动,尽管市场具有流动性,但各地区的差异也是十分巨大的。设备材料价格信息系统不够健全,还不能定期发表材料价格指数,因而造成工程造价难以灵敏地反映市场变化。 3.应缴费用因素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考虑行业的长期发展,近几年国家增加和规定了不允许参与竞争的费用。不允许参与竞争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每个工程中都必须计取;二是必须按照规定的费率计取。如安全文明施工费在投标报价时必须按照国家或政府的相关规定费率计取,这无形中也增加了工程造价。 4.建筑结构变化因素 随着建筑产品的多样化以及人们对居住环境、建筑品质要求的提高,近几年建筑结构也由原来的砖混为主转变成了以框架、框剪、剪力墙结构为主。随着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计的不断投入应用,建筑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混凝土、

工程造价对比分析

工程造价对比分析

4 工程造价分析 4.1大连前关C-7-5#楼工程造价分析 1)大连前关C-7-5#楼工程建筑面积为5448㎡,工程总造价为6950827.20元人民币,其中分部分项工程费4878842.94元,措施项目费1307827.24元,其他项目费为200000元,规费332545.65元,税金231611.37元。平米造价为1275.85元。各分部分项平方米指标和综合单价合计如表4-1所示。 表4-1分部分项费用指标表 Table 4-1 Part of the cost of sub-indicators tables

2)大连前关C-7-5#楼总造价由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工程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组成,各部分所占总造价的比例如表4-2所示。 图4-2分部分项报价所占总造价比例 Sub-segment of the offer by the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cost flow chart 3)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以钢筋、混凝土为例作为本工程主要材料的消耗指标,如表4-3所示:

表4-3 主要材料消耗指标分析表Table 4-3 Analysis of the main indicators of material consumption table 4.2工程投标报价合理性分析 为了确定本次毕业设计所编制的投标报价的合理性与准确性,现以结构分析中指标信息为依据,以某类似的框架结构住宅楼为例进行对比分析。该楼建筑面积为5663.04㎡,工程总造价为元人民币,平米造价为元。现以结构分析中的各项指标与类似工程进行对比,如下表4-4、表4-5、表4-6所示: 表4-4 分部分项费用指标对比表Table 4-4 Part of the cost of sub-indicators contrast table

常用的金属材料

常用五金简介: 一. A3钢是GB700-79规定的牌号,相当于GB700-88中的Q235A类,属于普通碳素钢,A3钢是过去的叫法,现在虽然还在用,但仅限于口语,在书面文件中最好不要用,它是甲类钢,这类钢在出厂时钢厂只保证其机械性能而不保证化学成分,所以杂质成分如S、P可能多一点,其含炭量在0.12~0.22%之间,平均屈服极限235MPa,常温下许取用应力113MPa,与新标准中的Q235相当,具体又分A、B、C、D等级别。 二: 不锈钢中说的21CT其实是一种新型的环保不锈钢材,是性能和安全性都远优于SUS304(常用不锈钢锅材料)的新一代无镍、无钼,高抗腐蚀的节能不锈钢材。为什么会取名为21CT,是由于含铬量高达21%而命名的。铬是金属中硬度最大的特种钢。在钢结构和工具钢中,铬能显著提高强度、硬度耐磨性,铬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因而是不锈钢,耐热钢的重要合金元素。锅具中添加铬,无惧任何酸性食物的挑战,硬度更强,能配合各种勺具的使用,延长寿命更有效!21%高含量铬金属比SUS304金属要高出3.2%,耐腐蚀、耐磨更显著。而”C“、”T“分别代表铜(Cu)和钛(Ti)的首字母。首先说”C“,不锈钢中添加铜,可以增加不锈钢的耐蚀性,同时适量的铜代替镍(害的金属)的添加,既安全对人体无害,又高效导热,节省能源。同时,镍在提取过程中也会对环境造成伤害,选择无镍,是对自己和对环境的保障。接下来说”T“,钛属于稀有金属,具有“亲生物”性。对人体安全无害。最重要是钛金属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快速均匀使热量扩散。不锈钢中添加钛,能使导热更快。两者结合,能大大提高不锈钢的性能,比SUS304更耐用更高效。21CT的优势很多,一般不锈钢的优势都包含了,如果说最突出的优势,我大概总结一下吧。●加热均匀●高效储热●物理不粘●完全无毒●节能环保●经久耐用,这6大特点使得它各方面都表现优秀,用21CT制成的锅具更加经久耐用,更安全。现在锅具都追求节能、环保,所以它们都会采用复合钢材的形式,把21CT和铝、高级的不锈钢相结合,性能更佳,有研究发现,其导热率比SUS304高30%,好像沸水测试,都比304要快,所以是真正的环保节能新钢材。 三: 430不锈钢是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的通用钢种,导热性能比奥氏体好,热膨胀系数比奥氏体小,耐热疲劳,添加稳定化元素钛,焊缝部位机械性能好。430不锈钢用于建筑装饰用、燃油烧嘴部件、家庭用器具、家电部件。430F是在430钢上加上易切削性能的钢种,主要用于自动车床、螺栓和螺母等。430LX在430钢中添加Ti或Nb、降低C含量,改善了加工性能的和焊接性能,主要用于热水罐、供热水系统、卫生器具、家庭用耐用器具、自行车飞轮等。 由于其铬含量,又称其为18/0或18-0。与18/8和18/10相比,含铬稍少,硬度相应降低。

材料价格对建设工程造价的影响

材料价格对建设工程造价的影响 目录 摘要 (2) 引言 (2) 一、材料价格释义及分类 (3) 二、材料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5) 1、从材料所占比重来看 (5) 2、从工程造价定额的构成来看 (5) 三、影响材料造价的因素分析 (6) 四、加强材料成本管理的措施 (7) 1 加强材料采购的管理 (7) 2 建立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制度 (8) 3 采取合理措施应对材料价格波动 (8) 4 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 (9) 五、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摘要 在建筑施工工程中,材料费约占工程总造价的70%左右,是整个费用的主体。一般而言,材料费用的高低和水平对工程造价起决定性作用。在土建工程中,材料费用占项目工程造价的65%左右,而在装饰工程及安装工程中,材料费用的比重占项目工程造价的75%左右,个别高档次的装饰工程,这个比重甚至达到85%以上。因此分析材料价格变化对工程总体造价的影响,加强施工项目材料成本管理,对保证工期,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工程造价,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及节约社会资源都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关系 关键词:材料费;造价;材料变化;工程影响;经济效益 引言 人民日报称受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2009年3季度以来,钢材、商品混凝土、水泥、砂石料等主要的施工结构材料出现了持续的上涨,虽然 2009年7季度主要材料价格开始有所回落,但在这段时间内材料的价格上涨从不同程度上提高了水工工程的建设成本。水工工程建设项目,大都是由承包人自行采购工程材料,涨价造成承包人成本大增。2010年2季度部分材料价格较2009年2季度上涨了30%左右,

承包人无法承担价格上涨带来的如此大的风险,对工程的建设极为的不利。一些项目业主采取补偿材料价差的措施,保证工程项目的实施;一些业主不做调整,承包人甚至停工,对工程影响十分不利。一般而言,材料费用的高低和水平对工程造价起决定性作用。在土建工程中,材料费用占项目工程造价的65%左右,而在装饰工程及安装工程中,材料费用的比重占项目工程造价的75%左右,个别高档次的装饰工程,这个比重甚至达到85%以上。。材料费用的高低对工程造价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如何正确有效地确定和控制材料费用即材料价格,规避和降低其风险,是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材料价格释义及分类建筑材料指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及制品(半成品、成品)的总称。建筑材料的品种繁多、作用和功能各异,按使用性质可分为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周转性材料和次要材料。建筑材料可分为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周转性材料和次要材料。主要材料是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品种相对少,消耗量比较大,且占工程造价比重高(占总材料费用的68%左右)的一些建筑材料,如钢材、水泥、水材、沥青、混凝土和混凝土预制品及各专业专用材料。辅助材料也是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品种相对多,消耗不大,比重相对较小的材料,如砂、石灰、玻璃等。其他的如周转性材料,在施工中可重复使用且不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能够反复周转使用,多次摊销计算,如模板、脚手架等。次要材料是指品种繁多、用量小、价值不大且不便计算的零星用材料,如铁件、铁丝、螺栓、焊条等。工程造价中所采用的材料价格,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工程造价对比分析

4 工程造价分析 4.1大连前关C-7-5#楼工程造价分析 1)大连前关C-7-5#楼工程建筑面积为5448㎡,工程总造价为6950827.20元人民币,其中分部分项工程费4878842.94元,措施项目费1307827.24元,其他项目费为200000元,规费332545.65元,税金231611.37元。平米造价为1275.85元。各分部分项平方米指标和综合单价合计如表4-1所示。 表4-1分部分项费用指标表 2)大连前关C-7-5#楼总造价由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工程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组成,各部分所占总造价的比例如表4-2所示。 图4-2分部分项报价所占总造价比例 3)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以钢筋、混凝土为例作为本工程主要材料的消耗指标,如表4-3所示:

表4-3 主要材料消耗指标分析表 Table 4-3 Analysis of the main indicators of material consumption table 4.2工程投标报价合理性分析 为了确定本次毕业设计所编制的投标报价的合理性与准确性,现以结构分析中指标信息为依据,以某类似的框架结构住宅楼为例进行对比分析。该楼建筑面积为5663.04㎡,工程总造价为元人民币,平米造价为元。现以结构分析中的各项指标与类似工程进行对比,如下表4-4、表4-5、表4-6所示: 表4-4 分部分项费用指标对比表 Table 4-4 Part of the cost of sub-indicators contrast table

表4-5 工程总造价比例指标对比表 Table 4-5 proportion of total project cost contrast table 表4-6 主要材料消耗指标对比分析表 Table 4-6 Analysis of the main indicators of material consumption contrast table 根据以上两个工程的指标对比,作出如下分析: 1)本工程首层建筑面积为554.8㎡,类似工程首层建筑面积为943.84㎡,场地平整面积有差距,此外,由于施工现场环境不同,挖土方量有差别并且类似工程需要开挖冻土,二者对比起来土方工程占分部分项工程费存在 1.5%的差距在合理范围内。 2)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对比工程为纯框架结构,尽管都采用砌块砌筑,但由于剪力墙部分的关系,其砌块砌筑的工程量会比对比工程低,根据对比可知,本工程砌筑工程分部比例指标比类似工程的比例指标要低 1.1%,在合理的范围内,故本工程砌筑工程分部的报价具有相对合理性。 3)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是现代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这部分所占工程总造价的比例是举足轻重的。为保证工程质量,本工程中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均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施工,基础采用C30混凝土,柱从基础至二层采用C35混凝土,其余层采用C30混凝土,梁与板车库层采用C30混凝土,其余层采用C25混凝土,剪力墙采用C25混凝土,较纯框剪结构的工程相比,框剪结构

工程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工程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工程设计是对建筑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描述的过程,是工程建设的关键和灵魂,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纽带,是处理技术和经济关系的关键环节,对于控制工程造价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实际,从设计方案、材料选择和设计人员素质方面谈谈建筑工程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建筑工程的施工图预算是施工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依据,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设计质量、深度是否达到国家标准,功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不仅关系到建设项目一次投资多少,而且影响到建成交付使用后经济效益的良好发挥。一个建设项目的开发过程要经过投资机会选择、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签署有关合同、施工建设、竣工验收、市场营销与物业管理等步骤。每一个步骤对工程造价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在这些步骤中究竟谁是影响和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根据资料分析,工程设计费用虽然只占工程全部费用的不到1%,但在决策正确的条件下,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可达7.5%以上。显然,工程设计是影响和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重施工、轻设计的传统观念必须克服。应加强工程设计的质量,从源头控制工程造价。本文结合实际,谈谈建筑工程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工程设计中对工程造价产生印象的因素 1.1 设计方案 工程造价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设计方案的质量与复杂程度影响。设计标准越高、越复杂,工程造价就越高。在实际中,不能单纯以工程造价的高低衡量设计图纸的好坏,但是在使用功能相近时,应当对工程进行合理的范围控制。超出控制的范围,图纸的设计可能就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不经济合理处。很多建筑产品的设计图纸质量差、缺乏系统设计、专业设计之间矛盾重重,造成了施工中的返工、停工,甚至给建筑物带来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直接影响了工程投资合理水平的控制。其中的原因可能为建筑单位一味追求高标准,不注重建筑物的实际,设计本身太过保守。由于在设计阶段缺乏对工程造价的研究,导致建筑设计的盲目性。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确定出技术经济的最佳方案。 1.2 材料选择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用于建筑施工的各种新型材料层出不穷,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上有很大的选择余地。有研究称钢结构体系墙体材料的造价占高层住宅工程造价的20%左右,可见设计阶段材料的选择对于控制工程造价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样的结构体系,选择不同的材料对于工程造价也会造成不同的影响。 1.3 设计人员的素质 建筑工程的设计要依靠设计人员来完成,设计人员的素质对于工程造价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一些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存在着经济观念不强,设计中将技术与经济分离,重技术、轻经济,更多的关注建筑形式的功能和美观,忽略经济性。 2 工程设计时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 2.1 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工程项目的可行性报告是政府主管部门对投资额进行核准并下达任务书的重要依据,因此设计时应抓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将工作落到实处,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准确的估算,制定科学的建设规模和标准,坚持从实际出发,考虑远期的发展,避免不合理设计。 2.2 重视初步阶段的设计 2.2.1 注重总体设计的质量

工程质量与工程造价的关系分析

工程质量与工程造价的关系分析 一、保证工程质量是的成本节约 1、设计质量是影响造价的阶段 建设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分为投资决策阶段的控制、设计阶段的控制、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的控制。 其中设计阶段是影响项目投资的阶段,是约占工程项目建设周期四分之一的技术设计结束前的工作阶段。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75%~95%;在技术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35%~75%;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则为5%~35%。可见项目投资的关键在于施工以前的投资决策的设计阶段,而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就在于设计。据一些国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却基本决定了几乎全部随后的费用,因此,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效益是非常的重要。 长期以来,我们普遍忽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投资控制。而往往把控制项目投资的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审核施工图预算、合理结算建安工程价款。而要有效地控制建设项目,就要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到建设前期阶段上,尤其要抓住设计这个关键阶段。 2、施工质量的低劣本身就是一种的浪费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工程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国家建设资金的有效利用和项目建设单位及施工企业的社会声誉,而且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安全。豆腐渣工程还严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继而影响企业的成败和行业的兴衰。如1995年12月8日,四川德阳市棉麻公司8层综合楼倒塌,造成17人死亡,5人重伤;1997年3月25日,福建浦田某厂职工宿舍楼坍塌,死32人,重伤78人;1998年夏,因工程质量溃决的江西九江大堤,使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1998年6月,投资3.77亿元的云南昆禄公路,完工仅18天,纵向开裂等;1998年底,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坝堤加固工程,竞有施工单位用泥砂当砼,填入加固工程的沉井之中,幸遇工程检查,免于工程祸患;广东省佛开高速公路,投资32.7亿元,使用仅几个月,全线17座大桥竞有14座桥面陆续开裂,后不得不用3700万元进行修补。 可见劣质的建筑产品不但需要大幅度地增加返修、加固、补强、甚至于推倒重建等,造成人工、材料、机械和能源的具大浪费,而且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额外的维修、改造费用。同时建筑产品质量的低劣还会降低建筑产品的性能,缩短其使用寿命,间接带来如生产的停工,房屋、桥梁、江河堤坝等重大灾难,造成国家和用户经济上的巨大损失,使建筑工程造价不断提高。 保证工程质量是的成本节约,是降低工程成本的重要途径,时刻注重工程质量的控制,意识到保证工程质量,就能降低工程造价,才能得到质优价廉的建筑产品。

常用工程材料选用

三、常用工程材料及选用 纯金属因价贵,力学性能较低,不能满足现代工业的要求,因此工业上多应用合金。下面对工程中常用的金属材料进行叙述。 一、碳素钢 碳素钢是指Wc≤2.11%,并含少量硅、锰、磷、硫等杂质元素的铁碳合金。碳素钢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工艺性能,且价格低廉,在工业中广泛应用。 碳素钢的分类及牌号 碳素钢的种类很多,常按以下方法分类。 1.按钢的含碳量分类 可分为:低碳钢(0.0218%

二、合金钢 为了改善碳素钢的组织和性能,在碳素钢基础上有目的地加入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所形成的铁基合金,称为低合金钢或合金钢。常加入的合金元素有硅、锰、铬、镍、钼、钨、钒、钛、硼、铝、铌、锆等。通常低合金钢中加入合金元素的种类和数量较合金钢少。不同元素的组合,不同的元素含量,可得到不同的性能。 合金钢的分类 1.按质量等级分 按质量等级,合金钢可分为优质合金钢(如一般工程结构用合金钢、耐磨钢、硅锰弹簧钢等)和特殊质量合金钢(如合金结构钢、轴承钢、合金工具钢、高速工具钢、不锈钢、耐热钢等)。 2.按合金元素总量分 按合金元素总量将合金钢分为:低合金钢(W Me<5%)、中合金钢(W Me=5%~10%)和高合金钢(W Me >10%) 3. 按合金元素种类分 按合金元素种类将合金钢分为:铬钢、锰钢、硅锰钢、铬镍钢等。 4. 按主要性能和使用特性分 主要分为工程结构用合金钢,机械结构用合金钢,轴承钢,工具钢,不锈、耐蚀和耐热钢,特殊物理性能钢等。 合金钢的编号 我国合金钢编号方法的原则是以钢中碳含量(Wc×100)、合金元素的种类和含量(W Me ×100)来表示。当钢中合金元素的平均含量W Me<1.5%时,钢号中只标出元素符号,不标明合金元素平均含量;当W Me≥1.5%、2.5%、3.5%……时,在该元素后面相应的标出2、3、4……。合金钢的具体编号方法见表1-11:

常见金属材料的介绍

常用金属材料 1、钢的分类 钢的分类方法很多,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化学成分碳素钢可以分为:低碳钢(含碳量<0.25%)、中碳钢(含碳量0.25%?0.6%)、高碳钢(含碳量>0.6%);合金钢可以分为: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 )、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10%)、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10%); 2)按用途分结构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种机械零件和工程构件)、工具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刀具、量具和模具等)、特殊性能钢(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的钢,可分为不锈钢、耐热钢、耐磨钢等) 3)按品质分普通碳素钢(P W 0.045% S<0.05% )、优质碳素钢(P W 0.035% S <0.035% )、高级优质碳素钢(P W 0.025% S <0.025%) 2、碳素钢的牌号、性能及用途 常见碳素结构钢的牌号用“Q+数字”表示,其中“Q”为屈服点的“屈”字的汉语拼音字首, 数字表示屈服强度的数值。若牌号后标注字母,则表示钢材质量等级不同。 优质碳素结构钢的牌号用两位数字表示钢的平均含碳量的质量分数的万分数,例如,20钢 的平均碳质量分数为0.2%。 表1 —1常见碳素结构钢的牌号、机械性能及其用途 3、合金钢的牌号、性能及用途 为了提高钢的性能,在碳素钢基础上特意加入合金元素所获得的钢种称为合金钢。

合金结构钢的牌号用“两位数(平均碳质量分数的万分之几) +元素符号+数字(该合金元 素质量分数,小于 1.5%不标出;1.5%?2.5%标2; 2.5%?3.5%标3,依次类推)”表示。 对合金工具钢的牌号而言,当碳的质量分数小于 1%,用“一位数(表示碳质量分数的千分 之几)+元素符号+数字”表示;当碳的质量分数大于1%时,用“元素符号+数字”表示。(注: 高速钢碳的质量分数小于 1%,其含碳量也不标出) 表1 — 2常见合金钢的牌号、机械性能及其用途 4、铸钢的牌号、性能及用途 铸钢主要用于制造形状复杂,具有一定强度、塑性和韧性的零件。碳是影响铸钢性能的主要 元素,随着碳质量分数的增加, 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增加, 而且抗拉强度比屈服强度增加 得更快,但当碳的质量分数大于 0.45%时,屈服强度很少增加,而塑性、韧性却显著下降。 所以,在生产中使用最多的是 ZG230-450、ZG270-500、ZG310-570三种。 表1 — 35、铸铁的牌号、性能及用途 铸铁是碳质量分数大于 2.11%,并含有较多Si 、Mn 、S 、P 等元素的铁碳合金。铸铁的生产 工艺和生产设备简单,价格便宜,具有许多优良的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所以应用非常广泛, 是工程上最常用的金属材料之一。 铸铁按照碳存在的形式可以分为:白口铸铁、 灰口铸铁、麻口铸铁;按铸铁中石墨的形态可 以分为: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蠕墨铸铁。

建筑材料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同名2252)

材料(如玻璃钢等),金属一非金属复合材料(如钢纤维混凝土)。复合材料得以发展及大量应用,其原因在于它能够克服单一材料的弱点,发挥复合后材料的综合优点,满足了当代土木建筑工程对材料的要求。按功能分类(1)结构材料:承受荷载作用的材料,如构筑物的基础、柱、梁所用的材料(2)功能材料具有其他功能的材料,如起围护作用的材料;起防水作用的材料;起装饰作用的材料;起保温隔热作用的材料等。按用途分类包括:建筑结构材料;桥梁结构材料;建筑装饰材料;建筑防水材料,建筑保温材料等 2 建筑材料的地位 建筑材料是建筑事业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建筑工程关系到非常广泛的人类活动的领域,涉及生活、生产、教育、医疗、宗教等诸多方面。而所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都是由建筑材料构成,建筑材料的数量、质量、品种、规格、性能、经济性以及纹理、色彩等,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功能、适用性、坚固性、耐久性、经济性和艺术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材料的运输、存放及使用方式和施工方法。 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施工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建筑工程中许多技术问题的突破和创新,往往依赖于建筑材料性能的改进与提高。而新的建筑材料的出现,又促进了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的发展,也使建筑物的功能、适用性、艺术性、坚固性和耐久性等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为了使建筑物满足适用、坚固、美观等基本要求,材料在建筑的各个部位,充分发挥着各自的功

能作用,分别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如钢材和混凝土的出现产生了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使得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成为可能;轻质材料和保温材料的出现对减轻建筑物的自重、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改善工作与居住环境条件等起到了十分有益的作用,并推动了建筑节能的发展;新型环保装饰材料的出现使得建筑物的造型与建筑物的内外装饰焕然一新,生机勃勃。因此,建筑材料是加速建筑革新的一个重要因素。 3 建筑材料的发展概况 从建筑材料发展史可以看出,建筑材料的发展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建筑材料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建筑材料的发展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当今的社会,建筑材料犹如那令人目不暇接的商品一般,款款色色,不胜枚举。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生产工具得到极大改善,又由于长期的自然生活以及石材本身给人的坚实安全感,人类开始利用大块石材建造房屋或构筑物。石材具有坚硬耐用等性质,在相当的一段时间里成就可观。如被称为世界七奇观之一的埃及吉萨金字塔,历经了5000余年沧桑仍然挺立,其结构就是石材结构,由250万重达2.5吨的石料砌成。公元前400-前500年古希腊雅典卫城主要建筑材料也是石料。中国万里长城有些残段构筑材料是石块。这段时间内的石材应用,给人类留下了宝贵而丰富的文化遗产。在今天砌体结构发展成熟,各类砖体层出不穷,功能各异。砖瓦一直以来颜色形状各异的砖瓦构建成视觉美感强烈的建筑,典雅非凡,因而

高级金属屋面常用材料介绍

铝镁锰铝镁锰 铝镁锰合金介绍: 铝金属通过电解作用从自然界中提炼出来,再通过熔炼分别配以定量的铜、锰、镁、硅、锌等元素形成多种多样的合金,可获得能满足各种不同需要的机械和物理性能。目前规定了从1000到9000共九个系列的变形铝合金,分别应用于消费品、航空航天、建筑、包装、交通运输、电气设备等各个方面。 符合DIN1725标准所规定的3004合金,其具有质轻、结构强度适中、耐候、耐渍,易于加工和焊接,正常气候环境(空气污染严重除外)下使用寿命可达50年,其再欧美等国建建筑上早已广泛应用,在近几年在国内建筑的使用中得到了认可和肯定,为现代建筑向舒适、耐久、轻型、经济、环保等方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铝镁锰合金的性能铝镁锰合金的性能:: 屋面和墙面所用铝镁锰合金板常用厚度有0.7mm、0.8mm、0.9mm、1.0mm1.2mmmm 等规格,密度为2.73g/cm 3,抗拉强度≥225Mpa,屈服强度≥190Mpa,延伸率>3%,基材膨胀系数23×10-6。 铝镁锰合金的特点铝镁锰合金的特点:: 1、重量轻,密度为2.73g/cm 3,只有刚的1/3. 2、抗拉强度是普通铝的2.5倍,铝合金中含有一定的镁和锰,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

3、耐腐蚀;与大气形成氧化铝薄膜,防止被进一步腐蚀。 4、外观表面处理多样、美观:可进行锤纹、阳极氧化、电泳、化学处理、抛光、涂漆处理。 5、可塑性好,易加工,适合各种建筑金属屋面和金属幕墙。 6、良好的导电性:厚度一般为0.7~0.9mm 的铝镁锰,可直接作防雷接闪器(国家规范《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但应避免在屋面穿孔。 7、优越的电磁波屏蔽性能,使人体大脑不受到伤害。 8、不释放有害毒素,是理想的环保材料。 9、回收利用价值很高,长期使用成本较经济,节约自然资源。 9、利于消防:熔点低(660摄氏度),发生火灾时,屋面易被烧穿,使火势向外蔓延,而不向内横向蔓延,有助于消防人员从顶部灌水灭火,到A 1级防火标准。 10、综合性价比较高。 锌铜钛锌铜钛((俗称钛锌板俗称钛锌板)) 锌铜钛合金介绍锌铜钛合金介绍 锌铜钛合金(俗称钛锌)是上世纪10年代研制出的一种高强度、抗蠕变合金,其机械性能可以与铜合金、铝合金相媲美。60年代后在欧美逐步获得了工业生产和应用,开辟了结构材料的新领域。 钛锌板是以符合欧洲质量标准的E N179的高纯度金属锌(99.995)与少量的钛和铜熔炼而成。钛的含量是0.06~0.2%,可以改善合金的

国内外工程造价的研究及比较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对比 1.2.1 国际工程造价管理的研究现状 目前的国际工程造价管理大多数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分析目前国际上先进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工程造价管理实行有章可循的计价依据。在国际工程造价管理中,工程造价计价依据是必不可少的。在美国,政府部门组织不制定工程造价计价的标准,造价计价依据与标准也没有统一。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国内的大型工程咨询公司制定指标、定额和费用标准等。在地方的咨询机构则根据地方的具体情况制订单位工程的基价和消耗量,作为所负责的项目造价估算标准。 2)国际工程造价管理实行政府间接调控。在国际上,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政府主要采用的是间接手段管理。政府对私人投资的项目与政府投资的项目实行的管理力度与深度是不同的,重点是要控制政府投资的项目。工程项目进行方案设计、施工设计和实行目标控制,必须按照政府的造价指标和面积标准实行,不得突破。 3)国际工程造价管理实行造价师的动态估价。国际工程造价管理中,一般是委托工料测量师来完成业主对工程的估价。测量师要确定工程单价没能计算的项目,就必须比较以往的同类工程和在不同阶段提供的项目资料,并且要结合当前的市场行情,再通过分析其他建筑物的造价资料得出。是以市场为依据进行各方面的估价,实行动态的估价。 4)国际工程造价管理有多渠道的工程造价信息。建筑产品估价与结算的关键依据是造价信息。在国际工程造价管理中,一般是一些新闻媒介与咨询机构来制定建筑造价指数。为了便对政府工程项目进行估算,政府会定期发布工程造价的相关资料信息。同时,社会咨询公司也会实时发布各种成本指数和价格指标等造价信息,为工程项目的估价服务。 5)国际工程造价管理实行实施过程中的造价控制。国际工程造价管理一般都是实行以市场为中心的动态控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动态的造价管理,体现了对造价控制的实时动态性。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和工程的进行,工程造价都会随时变化,所以工程造价管理就要随着这些变化而及时的调整造价控制标准及控制方法。 6)国际工程造价管理实行通用的合同文本。在国际工程造价管理中,合同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合作的双方都有着强烈的约束力和对实现双方的利益和义务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国际

机械加工常用金属材料及特性

简介:1. 45——优质碳素结构钢,是最常用中碳调质钢。主要特征: 最常用中碳调质钢,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淬透性低,水淬时易生裂纹。小型件宜采用调质处理,大型件宜采用正火处理。应用举例 1. 45——优质碳素结构钢,是最常用中碳调质钢。 主要特征: 最常用中碳调质钢,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淬透性低,水淬时易生裂纹。小型件宜采用调质处理,大型件宜采用正火处理。应用举例: 主要用于制造强度高的运动件,如透平机叶轮、压缩机活塞。轴、齿轮、齿条、蜗杆等。焊接件注意焊前预热,焊后消除应力退火。 2. Q235A(A3钢)——最常用的碳素结构钢。 主要特征: 具有高的塑性、韧性和焊接性能、冷冲压性能,以及一定的强度、好的冷弯性能。应用举例: 广泛用于一般要求的零件和焊接结构。如受力不大的拉杆、连杆、销、轴、螺钉、螺母、套圈、支架、机座、建筑结构、桥梁等。 3. 40Cr——使用最广泛的钢种之一,属合金结构钢。 主要特征: 经调质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低温冲击韧度及低的缺口敏感性,淬透性良好,油冷时可得到较高的疲劳强度,水冷时复杂形状的零件易产生裂纹,冷弯塑性中等,回火或调质后切削加工性好,但焊接性不好,易产生裂纹,焊前应预热到100~150℃,一般在调质状态下使用,还可以进行碳氮共渗和高频表面淬火处理。 应用举例:调质处理后用于制造中速、中载的零件,如机床齿轮、轴、蜗杆、花键轴、顶针套等,调质并高频表面淬火后用于制造表面高硬度、耐磨的零件,如齿轮、轴、主轴、曲轴、心轴、套筒、销子、连杆、螺钉螺母、进气阀等,经淬火及中温回火后用于制造重载、中速冲击的零件,如油泵转子、滑块、齿轮、主轴、套环等,经淬火及低温回火后用于制造重载、低冲击、耐磨的零件,如蜗杆、主轴、轴、套环等,碳氮共渗处即后制造尺寸较大、低温冲击韧度较高的传动零件,如轴、齿轮等。 4. HT150——灰铸铁。应用举例:齿轮箱体,机床床身,箱体,液压缸,泵体,阀体,飞轮,气缸盖,带轮,轴承盖等 5. 35——各种标准件、紧固件的常用材料 主要特征: 强度适当,塑性较好,冷塑性高,焊接性尚可。冷态下可局部镦粗和拉丝。淬透性低,正火或调质后使用应用举例: 适于制造小截面零件,可承受较大载荷的零件:如曲轴、杠杆、连杆、钩环等,各种标准件、紧固件 6. 65Mn——常用的弹簧钢。应用举例:小尺寸各种扁、圆弹簧、座垫弹簧、弹簧发条,也可制做弹簧环、气门簧、离合器簧片、刹车弹簧、冷卷螺旋弹簧,卡簧等。 7. 0Cr18Ni9——最常用的不锈钢(美国钢号304,日本钢号SUS304)特性和应用: 作为不锈耐热钢使用最广泛,如食品用设备,一般化工设备,原于能工业用设备 8. Cr12——常用的冷作模具钢(美国钢号D3,日本钢号SKD1) 特性和应用: Cr12钢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冷作模具钢,属高碳高铬类型的莱氏体钢。该钢具有较好的淬透性和良好的耐磨性;由于Cr12钢碳含量高达2.3%,所以冲击韧度较差、易脆裂,而且容易形成不均匀的共晶碳化物;Cr12钢由于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多用于制造受冲击负荷较小的要求高耐磨的冷冲模、冲头、下料模、冷镦模、冷挤压模的冲头和凹模、钻套、量规、拉丝模、压印模、搓丝板、拉深模以及粉末冶金用冷压模等

建筑材料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节能材料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建筑能耗迅速增加,建筑节能越来越被社会重视。按国际通行分类,建筑能耗是指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以及服务业)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主要包括建筑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照明、家用电器、电梯、通风等方面的能耗。国际上,建筑能耗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能耗并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30%-40%,我国已接近30%,并呈上升趋势。而建筑节能是指在不断满足人们生活质量或提高生活舒适度的前提下,在建筑中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实施建筑节能是建设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建设行业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提高建筑功能品质,缓解资源、环境矛盾的重大举措。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即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招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都关系到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统计资料显示,在项目决策阶段及设计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为30%~75%,而在实施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仅为5%~25%。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项目实施之前的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项目决策是决定因素,而设计则是关键因素。使人力、物力、财力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约占工程总造价的60~70%左右,是整个费用的主体。所以从材料所占比重来看,其成本是对工程造价影响最大的因素。

市场经济的发展,构成工程成本比重最大的材料价格不断波动起伏,人工费、机械费也在不断变化,工程成本不断增加,一方面是由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施工费用不断增加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工程图纸来考虑经济实用的方法或设计不合理及施工中管理不善造成的。材料使用成本高低对有限的投资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是工程技术人员和造价人员的一项重要课题。从工程造价定额的构成来看,材料价格是相对较灵活的因素。工程造价主要是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构成的,其中人工费和机械费的计取和调整都是由定额价格主管部门统一规定的,比较稳定;而材料费是相对较灵活也是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可调整差价的材料和未计价的材料,如果控制管理不到位,即便是工程量计算和定额套用再准确,费用计取再合理,也会使工程造价失真,严重影响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因此搞好材料的管理工作对于有建筑工程申请认证!财富值双倍检索优先专属展现同行交流效控制工程造价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建筑材料的发展概况及趋势: 1建筑材料的概念及分类 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工程结构物的各种材料之总称。建筑工程材料的品种繁多,性质各异,用途也不同,为了便于应用,工程中常从不同角度对其做出分类。按基本成分分类(1)有机材料以有机物构成的材料,包括:天然有机材料(如木材等),人工合成有机材料(如塑料等)。(2)无机材料以无机物构成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如钢材等),非金属材料(如水泥等)。(3)复合材料有机一无机复合

国内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对比分析

国内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对比分析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工程建设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作为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国内外在这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对比分析,找出国内和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希望能为进一步提高国内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对比分析 0.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逐步深化,工程建设领域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不断走向规模化和精细化。与此同时,对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迫使国内在这方面不断和国外进行对比,从而发现自身不足,吸取经验教训,逐步向国际先进管理方式靠拢。 1.国内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主体对比 1.1 建筑工程项目投资主体的对比 这方面的不同是比较明显的。国外先进的发达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以私有制为基础,市场经济已经很发达和成熟,因此投资主体基本上都是私人为主。而中国是公有制经济占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远远比不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因此投资主体仍以政府为主[1]。 1.2 工程造价管理的主体 国内工程造价的主体是各级政府,而且这种管理带有很强的强制性和直接性。而在国外,尤其是英美等发达国家,由于它们都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对经济活动政府倾向于服务引导。因此,政府在工程造价的管理方面只是提供相关信息以供参考和指导,并没有强制性,影响是间接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工程造价的管理就处于无线状态,其实在国外相关的管理职能更多的是由先关行业协会和咨询机构等非政府背景的民间机构在进行,只是他们的管理也不带有强制性而已。 2.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 国内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是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确定的,有着固定的使用范围,以定额为核心,管理比较严格。 而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并没有统一的计价依据,由于这些国家推崇市场经济,计价依据也是由市场竞争决定,因而很多计价依据同时并存,政府的相关管理机构和行业协会知识通过定期发布工程造价的价格指数进行指导。 3.工程造价的计价模式 目前,国外普遍采用以工程量清单为主的计价模式,即对某一工程项目,根据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来计算出工程量,承包商则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综合单价,再乘以统一工程量形成工程造价。因此,不同的承包商由于各自综合单价的不同而确定的工程造价是不同的,造价的高低通常能够反映承包商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 我国当前仍然采用以定额为主的计价模式。这种模式的弊端很明显,既不能够调动承包商的积极性,同时容易削弱市场竞争。 4.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 国外通行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主要有业主直接管理、业主委托承包商建设模式(EPC)、业主聘请管理承包商模式(PMC)这三种。其中业主直接管理的模式是国内我国工程项目主要采用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已经沿袭很久了,一直是国内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主流。随着近些年国内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国内外交流的加大,已经开始逐渐向国外同行学习业主委托承包商建设模式(EPC)和业主聘请管理承包商模式(PMC)等较新的管理模式[2]。

再谈“备案合同”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卞拥军)

浅谈对“备案合同”的理解 江苏仁禾中衡工程咨询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卞拥军 [案件背景] 案例一、原告吴某某(此案件实际施工人)于2008年8月进入被告甲公司(发包人)科技转移中心大楼工地施工,先以乙建设有限公司名义施工,后又挂靠该案被告丙建筑有限公司继续施工。同年11月4日,原告用丙建筑有限公司名义中标取得被告甲公司科技转移中心大楼施工权,先后于2008年11月6日和2009年5月16日两次以丙建筑有限公司名义与甲公司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后又签订了三份补充协议。这一系列合同与协议约定:甲公司将该工程发包给丙建筑有限公司承建。工程内容为:桩基、土建、安装、道路绿化等配套工程;工期为480天;质量标准合格;合同价款为74189000元(暂定价);合同价款与支付:合同价款采用可调价合同,合同价款调整方法:定额价+设计变更+签证+政策性文件调整。补充协议中补充条款约定:结算方式:土建执行2001年《江苏省建筑工程综合定额》以及相关的配套定额,水电安装执行《2001年全国安装统一定额江苏省估价表》及其相关定额,按《2001年江苏省建筑工程费用定额》编制工程结算,总价下浮3%,材料差价按施工周期盐城市造价信息的综合评均价,造价信息上没有注明的特种材料价格按市场调研价结算,人工费执行施工期间的政策性文件调整。现场文明施工措施增加费按等级核定标准结算。分包项目配合费5%,本合同最终以审计结论价为准。…….。 2011年7月12日,我公司依据实际施工人(本案原告)、丙建筑有限公司(本案被告一)与甲公司(本案被告二)共同委托,对甲公司科技转移中心大楼已完工程量的工程造价进行鉴定,并在司法鉴定委托书中约定:依据双方于2009年5月16日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及5月17日、5月18日的补充协议出具了鉴定结论,负一层至五层的工程造价为26916933.41元,六至十五层为5023817.58元(已扣除甲供材料:商品砼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