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地形图数据库的建设与发展

城市地形图数据库的建设与发展

城市地形图数据库的建设与发展
城市地形图数据库的建设与发展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数据库标准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数据库标准 目次 前言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2 5数据库结构定义4 6数据文件命名规则14 7数据交换格式16 8元数据17 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地分类代码18 附录B(资料性附录)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空间矢量数据交换格式样本23附录C(资料性附录)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信息元数据示例27 表1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数据库要素代码表2 表2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空间信息要素分层、定义与属性关联表4 表3表格信息要素属性关联表5 表4行政区属性结构表(属性表代码:XZQ)5 表5行政界线属性结构表(属性表代码:XZJX)6 表6等高线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DGX)6 表7高程注记点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GCZJD)6 表8地类图斑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DLTB)6

表9线状地物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XZDW)7 表10零星地类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LXDL)7 表11开发整理潜力属性结构表(属性表代码KFZLQL)8 表12开发整理规划区域属性结构表(属性表代码KFZLGHQY)9 表13面状工程、线状工程、点状工程属性结构表(属性表代码KFZLGC)9表14面状项目、线状项目、点状项目属性结构表(属性表代码KFZLXM)10表15注记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ZJ)11 表16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区域平衡表(属性表代码BG_BCGDPHB)11 表17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结构调整表(属性表代码BG_GHJGTZ)11 表18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指标分解表(属性表代码BG_GHZBFJ)12 表19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文本信息表(属性表代码WB_WBXX)12 表20界线类型代码表12 表21界线性质代码表13 表22等高线类型代码表13 表23权属性质代码表13 表24土地开发整理类型代码表13 表25比例尺代码表14 表26规划图类型代码表15 表27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文本信息编码16 表《全国土地分类(试行)》代码表18 表《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适用)》代码表20 前言 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参考方案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参考方案

城市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方案

1.系统概述 长期以来,政府各部门内部拥有着大量城市基础数据资源,但由于管理分散,制度规范不健全,造成重复采集、口径多乱、数出多门;各部门的指标数据自成体系,标准不一,共享程度较差。随着政府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职能的转变,就要求必须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强化政府部门掌控决策信息资源的能力,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需求越来越紧密,但当前部门间信息共享多是点对点方式,

没有统一的数据交换管理平台。因此各部门对加快解决数据资源分散管理、数据共享不足的问题需求十分迫切,需要建立城市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以解决以上问题。 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的经济社会综合数据采集交换,为各部门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共享支持,一方面数据信息从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整合接入,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和这些接入部门提供全面的共享服务。同时,以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建立为基础,整合来自各委办局和各所辖地区的、经过审核转换处理的数据资源,可实现对经济社会信息的统一和集中存储,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为今后政府工作提供一致的基础数据支持。 数据整合共享只是手段,数据分析服务才是目的。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有效整合各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全市经济社会信息资源,满足政府业务对统一数据资源共享需要,进而提升形势分析预测水平,对政府在发展规划、投资布局、资源环境、管理创新、科学决策等业务提供强有力支持,提高了政府部门掌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能力。 2.建设目标 1)建立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力求全面反映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 2)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地对政府统计部门、政府各部门以及国民经济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统计的关系到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建立全地区城市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统一管理机制; 3)依托地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科学的地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为基础,建设支持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数据库系统,提高信息资源的建设、管理和共建共享能力; 4)为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一致的城市基础数据,为各类应用系统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满足政府管理决策、部门信息共享和社会公共服务“三个层次”的需求。

关于重大项目管理数据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一 关于重大项目管理数据库建设 的实践与思考 当前,正值我区抢抓机遇、实现经济增长再创新高和投资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阶段,而项目建设是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去年区委区政府对全区工业、服务业、农业、城建、外资等重点项目年度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以项目的快推进带动经济的大转型。为更好的策应全区开展的“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升项目建设成效,我委提出利用信息化高科技手段,建设海陵区重大项目管理

数据库,保障重大项目“快落地、快上马、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对全区的投资和项目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重大项目管理数据库建设情况 重大项目管理数据库根据海陵区项目建设的基本特点,是依照目标管理与过程监测相结合、项目管理与考核体系相结合的原则,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行项目跟踪督查机制,及时反馈情况,及时通报进度,对项目从洽谈到达产进行全过程监测管理。通过重大项目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项目概况、责任体系、实施计划、项目进度、效能监察等目录体系,及时发现和反馈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把数据库建成掌握重大项目实施动态的重要窗口、协调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的重要抓手、把控全局指挥决策的重要平台、总结评价重大项目实施效果的重要依据。 海陵区重大项目管理数据库建成以来,我委明确并形成完善的推进运行机制,将项目责任单位、产业主管部门和项目服务部门有效组织起来,明确各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目标任务。同时协同区纪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重大项目实施计划,并通过系统将相关任务根据产业类型分解到相关部门,明确完成时限和完成标准,并依据考核标准进行考核监督。 二、重大项目管理数据库应用效果 从实际应用来看,重大项目管理数据库主要起到积极作用:一是了解掌握重大项目实施动态的重要窗口。系统设立了若干个主栏目和子栏目,主要包括项目概况、责任体系、实施计划、项目进展情况等,除文字说明外,还配有大量的

电子地图方案

电子地图方案 一、制作原因 当今社会,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已经在世界上制造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发展直接冲击着政府的功能定位和运作形态,同时也对政府如何更加有效的管理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今,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已经把如何发展和利用信息科技,如何采用更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办法来管理和监督社会的发展列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正在大力发展信息化的办公方式。其中,电子地图作为一种实用的、直观的数据源被广泛使用,我国各大主要城市及部分中小城市均已推出各自辖区的电子地图。 我街道作为北京市海淀区政府的派出机构,一直把发展信息化办公作为工作的一个主要方向来抓,于2003年与区政府共同投资建设了学院路街道NC办公网络之后,一直致力于用信息化来发展和推动街道工作的顺利进行。由于我街道辖区内既有大学校区、大社区,又有若干居民区,相关地理信息较为复杂,为方便社区管理,跟紧机关工作发展形势,我街道决定制作学院路街道及周边部分地区涵盖地理以及其他相关数据的电子地图软件,由此来逐渐建立学院路街道的基础数据库,对今后的规划、排查、统计等工作给予相应的指导作用。

二、实施方案 由于街道主要领导的重视,我街道迅速成立了电子地图制作领导小组,在前期市场调研和制作开发单位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按照“实事求是、适度开发、勤俭节约”的原则,经过认真研究和多次比对,最后决定由辖区内的国家航空遥感测量中心派出工程师负责制作软件,街道工作人员负责提供相应数据。整体工作分为两期进行,前期由学院路街道相关科室负责收集地图的基础资料,后期由航遥中心负责软件的具体制作。 软件将采用Visual Basic + Access数据库编程完成,利用RS 技术、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软件工程技术集成学院路街道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高分辨率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据,实现图形和影像的漫游浏览,地理信息的查询检索,主要数据的统计汇总,图件的编绘输出等功能。其中主要数据存储在Access数据库中,界面及部分功能实现则由VB完成。 三、开发方法说明 根据系统的任务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法实现系统: (1)空间数据管理 采用美国ESRI公司的MO(Map Objects)组件式GIS软件,以文件形式组织和管理矢量数据和影像数据,从而在同一环境中显示多源的空间数据,实现地理空间数据的操作功能。 (2)属性数据管理

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

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的要素分类、要素编码、属性数据结构、图形数据结构、影像数据结构、文件命名规则、元数据和数据交换格式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乡(镇)级(含和乡镇级同比例尺的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和数据交换,同时也适用于仅包含土地利用规划文本、指标、影像等要素的市级、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和数据交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 17798-2007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GB/T 19231 土地基本术语 GB/T 16820 地图学术语 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TD/T 1014-200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TD/T 1016-2007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TD/T 1019-2009 《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 TD/T 1016-2003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 国土资源部《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国土资源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国土资源部《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要素feature 现实世界现象的抽象。[GB/T 17798-2007 3.4要素] 3.2 要素性质feature arribute 要素的性质。[GB/T 17798-2007 3.5要素性质] 3.3 类class 具有共同特性和关系的要素集合。 3.4 对象object 具有明确定义的边界和封状态与行为特征的实体。[GB/T 17798-2007 3.6对象] 3.5 实体entity

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案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项 目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案

一、地籍数据库建设 (一)、成果数据库建设的内容 农村地籍调查成果数据库建设是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 基地使用权地籍调查的基础上,按照相关数据库标准的要求,建立集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库。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数据库内容: 1、农村地籍数据库包括地籍区、地籍子区、土地权属、土 地利用、基础地理等数据。 2、土地权属数据包括宗地的权属、位置、界址、面积等空 间和属性信息; 3、土地利用数据包括行政区(含行政村)图斑的权属、地 类、面积、界线等; 4、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包括数学基础、境界、测量控制点、 居民地、交通、水系、地理名称等。 (二)成果数据库建设要求 1、严格遵循数据库标准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以《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为基础,结合《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 等新的技术规范和要求,对相关要素属性结构表进行扩展,以满 足农村地籍调查成果管理要求。 2、坐标系统

数据库建设采用的坐标系统为山西省全省及区域地籍测量 控制及服务体系定制的独立坐标系统。 3、面积计算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宗地面积按高斯-克吕 格投影面面积计算。 4、数据库逻辑结构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调查数据库由空间数据 库和非空间数据库组成。空间数据由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组成,主要包括:基础地理数据、居民地数据、土地权属数据等。非空间数据由权属信息调查数据组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调查数据库逻辑结构见图1。 基础地理数据 空间数据库 居民地数据 农村集 土地权属数据 体建设 用地和 宅基地 调查表格 使用权 权属资料 非空间数据库 扫描文件 其他数据 图 1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调查数据库逻辑结构图

人口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智慧城市应用】

智慧城市应用之人口基础数据库 转型期的中国是人口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无不与人口密切相关,人口问题的聚集与凸显是当前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运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人口数据的科学有效管理,建立人口基础数据库(简称“人口库”),从而切实提高社会管理与民生服务水平就显得相当重要和紧迫。 人口库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 人口基础信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信息之一,现行人口管理模式和信息应用模式是一种“条块分割”式的管理,各个相关部门只是从本部门的角度出发对人口信息进行管理,相互间不能很好地协调起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这种“条块分割”式的、孤立的人口信息管理和应用模式的弊病已显端倪:一方面是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另一方面各部门间信息不能共享,不能更好地服务百姓。 1、建立人口基础数据库平台是有效实施人口战略的重要依据,是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的支撑。 人口信息是社会的基础信息,是政府进行科学决策和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我国人口管理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旧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公安局、劳保局、建交委、社发局、工商局等部门都在实施对部分人口的专门管理,其要求是对实际居住地人口的管理,取得一定成效。由于各部门对人口管理和发展存在差异,统计口径也不一致,造成人口管理、统计的基础和基数始终不能统一,致使不能得到准确的人口及其分布状况信息。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以公安人口信息为基础,以公民身份号码(境外人口为护照号)为唯一代码,以其他部门为补充和核准的,具有权威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人口基础数据

市地理信息子系统设计策划方案研讨

郑州市环境监控指挥系统地理信息子系统设计方案 郑州新光源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版本历史

1、引言 1.1编写目的 由于本系统是环保系统的一个部分,涉及到数据库同步和数据库资源一致化设计,以及数据流的接口,故编写本设计以多方交流和今后系统详细设计,减少因为信息认识理解的差异而造成的各种问题。 1.2背景 以与市环保局信息中心、监理支队的多次交流的文档和一期项目开发协议书为依据编写。本设计只涉及到项目一期开发任务。在线监测(包括大气子站、监测断面、排污点源)与监测查询,在线报警显示与报警记录查询,空气质量日报公布,排污企业的差不多情况查询,办公信息查询,社会信息查询,所有功能的结果都能在电子地图上显示。 1.3定义 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如下: B/S:Browser/server ; C/S:Client/Server ;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IMS:Internet Map Server; DBMS:DataBase Manager Server; 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OID:Object ID; 电子地图:电子地图是将纸质模拟地图,矢量化数字化,以数字形式存在的地图。地图以数据的形式存放在文件内(而不是图形的形式),当显示时按各种对象的空间关系构建成图形,故它能够无极放大缩小。 图文互查:指通过输入条件查询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也能通过点击地图来显示被点击的对象的属性信息; 支持内、外网的无限级缩放:在局域网和互联网上都能打开电子地图并进行在地图正常显示范围内的无限级放大与缩小; 污染物因子:污染物类型,如废气,废水。 1.4参考资料 1.4.1郑州市环境爱护在线监测系统之地理信息系统(一 期项目)开发协议书

CALIS专题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方案及进展(刘霞)1307600500508

CALIS三期特色数据库项目管理组 武汉· 2011年6月2日 CALIS CALIS三期专题特色数据库三期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方案、进展及要求

大 纲 成员馆建库要求 项目建设进展 项目背景介绍 项目建设方案

项目背景介绍 ?专题特色数据库是CALIS持续建设的子项目之一–CALIS一期特色库项目(1999-2000) ?建成专题特色库25个 –CALIS二期特色库项目(2003-2006) ?建成专题特色库55个,数据总量达到445万多条(比 一期增长58.9%);全文比例达到38% ?13个库的数据量超过了10万条记录 ?选用了7个经CALIS认证的系统 –TRS、TPI、方正德赛、 快威、义华、中数创新和杭州麦 达

项目背景介绍 ?国外高校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1/3) –对19所大学进行网络调查(2010.6) ?美国哈佛、普林斯顿、耶鲁、斯坦福、MIT、哥伦比 亚等大学 ?麦克吉尔大学(加拿大)、剑桥大学(英国)、东 京大学(日本)、香港大学 –共计92个特色资源数据库

国外特色库类型统计 92合计 访问受限2% 2数据中心2% 2百科全书2% 2课程资料14% 13数字化馆藏 包括照片15% 14图片4% 4地图 文史居多45% 42专题库15% 14机构库 说明百分比 数量类型

项目背景介绍 ?国外高校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2/3) –文献调研(2010.6) ?国外同行的体会 –在建设特色库时应当采取合作的方式进行,包括 大学与IT企业合作、大学之间的合作等 –特色是自建数据库的关键, 要以需求为导向, 以馆 藏为特色, 选择独有的、具有资源优势的专题和 项目开发建设 –做好学术信息资源的长期保存

XXX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1)

XX城市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行性 方案

1.系统概述 长期以来,政府各部门内部拥有着大量城市基础数据资源,但由于管理分散,制度规范不健全,造成重复采集、口径多乱、数出多门;各部门的指标数据自成体系,标准不一,共享程度较差。随着政府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职能的转变,就要求必须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强化政府部门掌控决策信息资源的能力,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需求越来越紧密,但当前部门间信息共享多是点对点方式,没有统一的数据交换管理平台。因此各部门对加快解决数据资源分散管理、数据共享不足的问题需求十分迫切,需要建立城市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以解决以上问题。 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的经济社会综合数据采集交换,为各部门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共享支持,一方面数据信息从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整合接入,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和这些接入部门提供全面的共享服务。同时,以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建立为基础,整合来自各委办局和各所辖地区的、经过审核转换处理的数据资源,可实现对经济社会信息的统一和集中存储,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为今后政府工作提供一致的基础数据支持。 数据整合共享只是手段,数据分析服务才是目的。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有效整合各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全市经济社会信息资源,满足政府业务对统一数据资源共享需要,进而提升形势分析预测水平,对政府在发展规划、投资布局、资源环境、管理创新、科学决策等业务提供强有力支持,提高了政府部门掌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能力。 2.建设目标 1)建立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力求全面反映地区经济和

工业数据库建设方案简介

** 工业数据库》 建设方案 目录 一、项目背景 (1) 1.1 项目名称. (1) 1.2 目标用户及意义. (1) 1.3 建设内容及架构. (1) 1.4 建设原则. (2) 二、数据库内容与基本功能 (4) 2.1 数据库内容. (4) 2.1.1 工业经济数据库 (4) 2.1.2 工业行业数据库 (4) 2.1.3 工业企业数据库 (9) 2.1.4 工业投资数据库 (9) 2.1.5 工业行业报告库 (11) 2.2 数据库基本功能. (12) 2.2.1 数据查询功能 (12) 2.2.2 其他功能说明 (13) 2.2.3 行业报告查询 (13)

三、数据应用模块介绍 (14) 3.1 动态监测. (14) 3.2 对比分析. (21) 3.3 指标预测. (27) 3.4 相关性分析. (28) 四、企业数据报送系统 (30) 4.1 企业用户功能. (30) 4.2 管理用户功能. (30) 五、部分系统界面 (32) 5.1 首页. (32) 5.2 二级页面. (32) 5.3 企业数据报送系统界面. (40) 六、用户及权限管理方案 (42) 七、技术架构与方案 (43) 7.1 总体技术架构. (43) 7.2 网络系统建设方案. (43) 7.3 数据库安全性设计. (46) 7.4 系统可扩展性. (48) 7.5 数据库备份方案. (48) 7.6 技术运维方案. (49) 八、第三方软件测评 (51) 九、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52) 十、系统培训 (53)

10.1 培训方式. (53) 10.2 培训内容. (53) 10.3 差旅说明. (54) 10.4 其他说明. (55) 十一、建设进度 (56) 十二、设备软、硬件要求 (57) 12.1 数据同步接收服务器需求. (57) 12.2 数据库服务器需求. (58) 12.3 WE B^用服务器需求 (59) 12.4 企业数据采集服务器需求 (60) 12.5 工业投资数据库服务器需求 (60) 十三、项目单位管理 (62) 附录 (64) 附录1:工业经济数据库指标清单 (64) 附录2:工业行业数据库指标清单 (83) 附录3: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企业报送系统指标清单 (86) 附录4:企业数据报送系统中的企业基本信息 (88) 附录5:工业投资数据库指标清单 (88)

平台框架数据电子地图配图方案

福建省交通地理信息 公共服务平台(一期) 框架数据电子地图配图方案 (2010) 福建省交通信息通信中心 广州城市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

二○一○年十一月

目录 1 范围 (1) 2 参考资料 (1) 3 建设目标和内容 (2) 4 技术要点 (2) 4.1 数据叠加 (2) 4.1.1 图层叠加 (2) 4.1.2 道路中心线的叠加和融合 (5) 4.2 兴趣点抽稀 (6) 4.3 金字塔规则 (7) 4.4 字体和线状图层的平滑 (9) 4.4.1 字体平滑 (9) 4.4.2 线状图层的平滑和衔接 (9) 4.5 道路图层的处理 (9) 4.5.1 道路图层的衔接 (9) 4.5.2 道路标注的处理 (11) 5 专题制图 (12) 5.1 公路专题制图 (12) 5.2 公路附属设施 (12) 5.3 交通流量制图 (13) 5.4 八纵九横专题制图 (16)

1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福建省交通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的电子地图配图,是《福建省交通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地图配图规范》的延伸,包含有在实际配图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以及专题图的制图方案。 2参考资料 《电子地图规范——试行稿20100730》(以下简称《规范》),国家测绘局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总体技术组; 《GB-T20257.2—200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示GB/T20257.2—2006》(以下简称《地图图示》),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 《400万—5万地理实体数据整合技术要求》,国家测绘局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总体技术组; 《ESRI公共地理框架数据电子地图配图模板1.2版本》,ESRI中国(北京)有限公司共享服务事业部; 《S-52-Specifications For Char Content And Display Aspects Of Ecdis》(S-52_电子海图规范),国际航道测量组织(IHO)。 GB/T 20257.1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图式》 GB/T 20257.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2部分:1:5 000 1:10 000地形图图式》 GB/T 20257.3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3部分:1:25 000 1:50 000 1:100 000地形图图式》

地质勘查规划数据库建设规范-国土资源部

地质勘查规划数据库建设规范(Regulation For Establishing Geological Perambulation Programming Database)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目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要求 (2) 5 数据源 (3) 6 数据库建设 (3) 7 数据库成果内容及要求 (7) 8 数据质量控制与评价 (12) 9 检查验收及评价 (14) 附录1 (规范性附录)图式图例 (16) 附录2 (规范性附录)地质勘查规划数据库提交成果清单 (23) 附录3 (规范性附录)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规划元数据信息采集表 (24) 附录4 (资料性附录)地质勘查规划数据库成果质量检查记录表 (32)

前言 为指导和规范各省按照《地质勘查规划数据库标准》进行数据库建设,特编写本规范。本规范对数据采集、整理、建库及检查等过程做了规范性描述,并明确提交成果的要求,是地质勘查规划数据库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略。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略。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引言 为指导全国省级地质勘查规划数据库建设,规范建库的内容、程序、方法及成果要求,保证数据库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规划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以《地质勘查规划成果技术要求》为基础,结合《地质勘查规划数据库标准》(征求意见稿),参照相关领域信息系统建设规范及信息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重点从建库的数据采集整理、格式转换到成果检查验收阶段的工作流程进行规范,明确提交最终成果的内容形式和检查验收的指标体系、方法程序,详细规定了元数据的填写形式。全国省级地质勘查规划数据库建设按本规范执行,地(市)级地质勘查规划数据库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地方各部门和各生产单位,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规范未尽事宜制定补充规定,但不能与本规范相抵触,补充规定需报国土资源部批准后实施。

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建设方案(最新)

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建设方案 为贯彻落实《X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X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省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建设方案(X-X年)的通知》(X 经信网办〔X〕227号)精神,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建设统一的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实现全市各部门、各层级、各领域数据共享,有效支撑我市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应用,切实加强监管,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X年底前,基本建成数据采集能力强、智能分析应用广、开发共享程度高、体制机制较完善的政务服务大数据库,促进我市各级政府和部门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的流程优化、材料简化、支撑“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应用,强化部门事中事后监管,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二、主要任务 围绕全市“行政审批、监督管理、政府服务”应用,建设覆盖政府审批、监管、服务各环节的网上办事数据库,支撑“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应用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设企业情况综合、公共信用信息、文化遗产资源和农村信用体系等政务服务专题数据库,以及支撑部门业务应用的数据库;建设和初步完善人口、法人、地理空间、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形成各类数据库相互联动的政务服务大数据库。

(一)建设网上办事数据库。 1.服务对象基本信息数据库。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唯一标识的自然人服务对象基本信息数据库,以及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标识的法人服务对象基本信息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将网上注册用户与服务对象信息相关联,实现网上办事一次登陆、全网通办。[市大数据中心、市行政服务中心牵头负责,市直各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2.政务服务过程数据库。建立完善数据标准,整合全市事项申办、受理、审批、办结等各办理过程情况数据,形成政务服务过程数据库,记录事项办理全过程、实现审批和服务事项在线监管,推进审批过程公开透明,实现阳光政务。分析挖掘服务环节数据,优化办事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市大数据中心、市行政服务中心牵头负责,市直各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3.政务服务事项目录管理库。加快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目录管理系统建设,推动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在线申请、在线受理、在线审批,以及省、市、县三级事项动态管理,实现与省政务服务事项目录管理库的对接,为相关业务全省通办、异地办理提供支撑。(市大数据中心、市行政服务中心、市编办牵头负责) 4.政务电子证照库。落实《X省政务电子证照管理暂行规定》,建设全市政务电子证照系统,根据网上办事业务需求梳理证照应用目录,逐步汇聚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各类许可证、执照、许可证书、资格证、资质证、合格证书、批准文件、证明文件及其他行政许可

数据库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数据库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06-14T14:10:16.73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4月总第209期作者:蒋勇[导读] 在实际项目管理过程中,空间信息采用此项目位置进行表示,与此同时还能够包括此项目图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蒋勇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不断的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建设效率,可以引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从而保证建设任务的顺利开展。本文以数据库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且以工程物资招标采购中的应用为例进行阐述。 【关键词】数据库;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1、数据库技术概述 1.1技术类型 1.1.1地理信息技术 所谓的地理信息技术是指信息的空间分布,表示地表面物质以及环境的数量、质量、分布、关联以及规则的数字、文字、图形、图像等的总体概括。在实际项目管理过程中,空间信息采用此项目位置进行表示,与此同时还能够包括此项目图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1.1.2数据库技术 所谓的数据库技术指的就是Access数据库,它主要是以JET为引擎的三维桌面系统数据库系统,它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工作界面明了、便于工作人员掌握等特点,因此,就成为了许多小型数据的首选数据库。 1.2数据库技术的管理功能 1.2.1项目信息的导入及修改 每一项的信息到数据库中必须到友好界面进行信息的输入,在实际的输入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这样才能确保使用效果,同时,也可以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的对数据进行模仿和修改。 1.2.2数据信息的查询功能 数据库技术中以项目为主的查询称作查询项目;查询项目过程是、在数据库中搜索出所有满足用户指定条件的项目,并将所有查询结果显示给用户。项目信息中的大多数的信息可以作为相关的查询条件。 1.2.3数据信息的统计 在实际工作中,项目统计工作主要是通过系统所提供的用户界面,然后以查询结果报告的形式展现给用户,能够为用户的相关生产管理以及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基础。 1.2.4相关的数据信息录入以及替换 在实际的工程中,相关数据涉及多个输入,或遵循全新的微机路径,或遵循相关的手动路径。如果接受了手动输入的路径,它就很难避免错误的出现,通常来说,在数据输入时,要确相关数据的可靠性;不能出现偏差值的输入,这样严重影响了工程的发展;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发现这一类信息数据库出现错误,可以通过相关的措施,并且将他们取代。 2、数据库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以工程物资招标采购中数据库的应用为例 2.1历史采购数据挖掘和诊断 招标采购业务流程中,涉及需求预测、计划申报、招标采购、专家管理、供应商管理等不同业务环节,每项关键业务环节都有丰富的数据信息,这为数据分析提供了基础。将所有历史采购数据进行汇总、梳理,站在物资供应链条的高度,将零散杂乱的字段归类整理成若干类别。在数据整合分类的基础上,对数据质量进行分析。通过资料分析、访谈调研、问卷调查多种途径,了解招标采购管理人员对于数据库分析方向的潜在业务需求,为数据库应用点的提出建立基础。 2.2数据库在招标采购业务中的应用 结合招标采购业务特点,甄选相关数据库应用点,在招标采购业务场景中进行串联,随业务流程进行场景化应用,进而提高招标采购业务管理水平。结合调研访谈、问卷调查结果,招标采购业务流程共包括物资分析、招标分析、供应商分析、专家分析4 个分析范畴,甄选出14 个数据库应用点,分为事前和事后两个时间阶段,具体见图1。

广东政务服务大数据库的建设方案设计

广东省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建设方案 (2016-2017年) 为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建设统一的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实现全省各部门、各层级、各领域数据共享,有效支撑全省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应用,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建设思路。 围绕优化政务服务、提升政府效能,以支撑全省“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应用为重点,率先构建覆盖政务服务各环节的网上办事数据库,逐步拓展完善专题数据库和公共基础数据库,形成我省政务服务大数据库;以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应用为抓手,建立健全共享协同的数据库建设机制;以省政务数据中心为依托,打造系统架构统一、省市分级建设管理、全省共建共享的政务服务大数据库技术支撑体系,提高政府智慧化服务水平和群众办事满意度,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二)建设原则。 ——统筹规划、规范管理。突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全省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建设,优化完善数据提供、维护、共享、使用追溯及监督评估等环节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统一的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向各级政府和部门提供统一的政务服务数据库应用,提高行政效率。 ——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完善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机

制,充分利用现有各类电子政务资源,按照统一数据标准规范,有效整合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借助政务服务数据库开展行政业务应用,以应用促进共建共享,切实发挥政务数据价值。 ——统一架构、互联互通。结合省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和各级政府及部门业务应用实际,建立兼容、开放、可扩展的政务服务大数据系统架构,支撑全省跨区域、跨部门的数据交换共享和系统应用,形成“上下左右”互通互联、共享共用的全省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应用环境。 ——急用先行、保障安全。立足我省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业务应用需求,急用先行、由易到难,率先建设网上办事数据库,逐步拓展专题数据库并完善基础数据库。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机制,强化数据提供、汇集、共享和应用等的全过程管理,加强数据库系统的安全保护。 (三)主要目标。 到2017年底前,基本建成数据采集能力强、智能分析应用广、开发共享程度高、体制机制较完善的政务服务大数据库,促使我省各级政府和部门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的流程优化、材料简化,支撑“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应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二、建设内容 围绕全省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应用,建设覆盖政务服务各环节的网上办事数据库,支撑“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应用;建设企业情况综合、公共信用信息、文化遗产资源等政务服务专题数据库,以及支撑部门业务应用的数据库;完善人口、法人、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

城市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方案

1.系统概述 长期以来,政府各部门内部拥有着大量城市基础数据资源,但由于管理分散,制度规范不健全,造成重复采集、口径多乱、数出多门;各部门的指标数据自成体系,标准不一,共享程度较差。随着政府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职能的转变,就要求必须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强化政府部门掌控决策信息资源的能力,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需求越来越紧密,但当前部门间信息共享多是点对点方式,没有统一的数据交换管理平台。因此各部门对加快解决数据资源分散管理、数据共享不足的问题需求十分迫切,需要建立城市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以解决以上问题。 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的经济社会综合数据采集交换,为各部门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共享支持,一方面数据信息从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整合接入,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和这些接入部门提供全面的共享服务。同时,以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建立为基础,整合来自各委办局和各所辖地区的、经过审核转换处理的数据资源,可实现对经济社会信息的统一和集中存储,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为今后政府工作提供一致的基础数据支持。 数据整合共享只是手段,数据分析服务才是目的。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有效整合各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全市经济社会信息资源,满足政府业务对统一数据资源共享需要,进而提升形势分析预测水平,对政府在发展规划、投资布局、资源环境、管理创新、科学决策等业务提供强有力支持,提高了政府部门掌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能力。 2.建设目标 1)建立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力求全面反映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 2)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地对政府统计部门、政府各部门以及国民经济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统计的关系到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

成本数据库建立作业指导书

成本数据库建立作业指导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成本数据库建立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建立项目成本数据库,总结成本管理的经验教训,为新项目成本测算提供参照系。 2 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完工结算项目。 3 术语和定义 成本数据库:存放各个项目预算、结算、决算、后期评价的集合,对后期项目进行成本管理指导。 4 职责 4.1 成本合约部 4.1.1 所有项目完工结算后,成本合约部建立数据库,各专业工程师,将本专业造价数据录入数据库。 4.1.2 负责归集项目的所有相关成本资料,比如:《项目目标成本表》、工程预结算书、工程结算资料、成本后评估等等。 4.1.3 负责造价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保存;成本数据库的维护与更新。 4.2 运营管理部:不定期抽查成本数据库的建立、更新和维护情况。 5 工作程序 5.1 造价信息的收集: 5.1.1 招标考察有关厂商、供应商。 5.1.2 专项内容的市场调查和横向交流。 5.1.3 本公司建设项目的预算、结算、投标、询价、报价。 5.1.4 书刊、杂志等参考资料。 5.1.5 互联网站有关新技术、管理和市场信息。 5.1.6 朋友、同行等社会关系交流。 5.1.7 政府公布的信息价、及造价指标。 5.2 造价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5.2.1 外部收集信息的分类整理。

5.2.2 对本公司建设项目的招标、认质认价、报价审核、补充预算,按材料及设备单价、分部分项综合价、专项工程单价分类。 5.2.3 对本公司结算项目数据指标分析、统计。 5.3 造价信息的保存与积累。 5.3.1 有关造价文件资料按分类归档。 5.3.2及时录入数据库,并备份。 5.4 成本信息数据库的使用与交流。 5.4.1 成本信息数据库通过计算机的共享,使各专业预算工程师能方便、快捷、准确的利用到成本信息数据信息。 5.4.2成本数据库信息是项目方案阶段,考察项目经济性的依据。 5.4.3 成本数据库信息是编制投标估算、目标成本测算的依据。 5.4.4 成本数据库信息是编制预算、标底、结算审核的参考。 5.4.5 成本数据库信息是复核预算、结算准确性的参考。 5.5 成本信息数据库的维护与更新 5.5.1 各专业预算工程师将本专业的数据或信息及时录入成本信息数据库,及时清理、删除过时和无用的信息。 5.5.2 成本合约部经理负责复核、维护数据库,确保数据库的准确性。 5.6成本信息数据库的监督检查 运营管理部不定期对成本数据库的建立、更新和维护情况实施监督抽查,检查结果与部门的绩效考核挂钩。 6 支持性文件 无 7 相关记录 7.1 《竣工项目建安成本汇总表》

人才数据库建设设计方案

人才数据库建设设计方案 【引言】 人才的缺乏,是建筑企业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外部人才难觅的情况下,如何 有效地挖掘内部人才的潜力并充分统筹运用于各个子公司的人才,是盘活现有人力资源 资产的有效途径。在经历了初创期的摸爬滚打后,开展内部人才数据库建设是一种很好 的方法,可以有效盘活集团内部现有人力资源资产。华恒智信针对该建筑企业提出的内 部人才数据库建设方案,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本文是由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某建 筑企业人才数据库建设项目纪实。 【客户行业】建筑房地产业 【客户背景】 某集团公司是一家具有一级房地产开发资质,以房地产开发经营为龙头 兼营建筑施工、资产经营、营销代理、商务咨询、酒店管理、物业管理、建 材贸易等一系列领域的集团公司。公司拥有员工近千人,下属辖20余家具 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总注册资本逾3.5亿元。 自1993年进军建筑房地产行业起,成立建筑公司为基础,伴随着房地 产行业的飞速发展,1999年,该建筑企业审时度势,抓住机遇,组建了第一个房产开 发企业;之后,该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随之成立集团公司。目前, 集团正在酝酿积极、 稳妥、有效的进入资本市场的方案,以进一步强化集团资本运营能力。企业团队结构也 在不断地完善和壮大,向着专业化、管理型方向发展。 客户评价 人才的缺乏,是我们企业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外部人才难觅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挖掘内部人才的潜力并充分统筹运用好各个子公司的人才,是我们盘活现有人力资源资产的有效途径,感谢华恒智信顾问团队给予我们的指导与帮助,其专业性及规范性是值得我们企业学习的。 ——山东某集团公司董事长

【现状问题】 随着集团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鉴于企业的性质,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相对而言会比较多一点,但是优秀的技术人员在市场上又比较的欠缺。由于各个相同性质的子公司间的实力不同,在人员配备上也有所不同,有的子公司人才济济,有的子公司人才欠缺严重;加之很多工作是采取项目制的模式进行,这样,不同公司、不同项目间的人员进行有效的调配就显得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集团公司的各个子公司的人才使用相对独立,彼此之间未实现有效的共享,集团在各个子公司之间的人才使用不能有效地统筹调配,这样就使得整个集团的人才统筹使用或者是优秀人才的发掘存在一定的障碍。即一方面是由于各个子公司的独立运作,集团总部无法直接有效地快速了解各公司人员的信息,进而发掘内部优秀人才;一方面是各个子公司各自为营,在人员调配上不愿意轻易让本公司的人才外流。这就给集团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