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帛书甲本道德经复原本】——笔记

【帛书甲本道德经复原本】——笔记

【帛书甲本道德经复原本】——笔记 版权属于 网友 朵朵莲花 第 1 页 共 47 页

【帛书甲本道德经复原本】——笔记

作者

朵朵莲花

感谢朵朵莲花网友的无私奉献。道德经我购买过几个版本的解释,都令我不满意。偶然的缘分在网络上看到了这个版本的

道德经和解释,深深为作者的无私大爱所感染。本文版权属于朵朵莲花网友

朵朵莲花的博客:

https://www.doczj.com/doc/8c619749.html,/%B6%E4%B6%E4%C1%AB%BB%A8/blog 本材料来自网络位置

: https://www.doczj.com/doc/8c619749.html,/viewthread.php?tid=493692

(本文稍作排版,即可适合打印阅读)

序言:

在人类所有“

修行”

的典籍中,最著名,最早的,是中国老子的道德经。佛经,圣经,可兰经,等等,都产生在道德经之后。

翻译到中国来,他们的最高神,都曾经用“道”

字标识。老子的道,神妙至极。老子就是中国的释迦摩尼;是中国的耶稣;是

中国的穆罕默德。老子道德经,是一部开启人智慧的经典。从世间说,是教导我们如何治国治民治自身,如何做事做人;从出世间说,是教导我们如何归还大道。所以,道德经,在所有“

修行”

经典中,她本身便是既出世间又入世间的。道德经的读者最宽泛。无论修行的,还是不修行的;无论是哪个民族种族的;无论信仰哪派宗教的;无论是哪个国家的;等等,一切众生,都能够从中吸取营养,开启智慧。小则学会无为去治理自身,为人处世;大则无为去治国治民;慧根深者,便能从“无为”

的生活中,渐渐悟道。归还大道,这是人生最终也是最高的奋斗目标。1

什么是道?老子在经中说:“

道恒,无名”

显见,道是永恒的,是不可靠语言表述出来的。永恒,悟道后自然晓得什么是永恒。无名,不可言说,悟道后才能知道为

什么不可言说。

——

很多人把道理解成是规律,这是误解道。规律是可以言说的,可以表述的。所以,规律不是老子所说

的道。一切规律都是道发挥作用的表象,如天道,地道,人道,阴阳之道等等。——

有人把道理解成“无”

,如空、一、朴,

等等,这也是误解老子的道。在老子体系中,无和有同出于道,由道而生,道在无先。以为无就是道,以为空就是道,这

样的理解,把老子修行层次给抹杀了。

——

很多人从哲学意义上,为道做定义,这是不明智的,是不懂老子的。能定义的

话,老子自己早便会说得明明白白,不会留下诺大疑问让后人乱猜他一葆再葆的道。这样对道的哲学定义乃至解释,实际

会妨碍人们对道的感悟,反使人们陷入思维议论道的泥潭。比如说,“道是体,德是用”

,这样说并没错。可没悟道的读者,

会从日常哲学或生活含义上,把道错误理解成“本质”,“

本体”,“

本源”

,这就大错特错了。再如,“

一阴一阳之谓道”

,这样

说也没有错,但没有悟道的读者,很容易把道的这些作用当成道去理解,这就是离道了。所以,老子对“道”

不敢多说一字,

因为他已经悟道,怕多说一字,人们从字意上误解道。

——

道,只有悟,才知道;梦,只有醒,才知梦。道中演说什么,

都还在道中;梦中任何理论,都不能出梦。所以说,道,需要感悟。老子不管是谁,一部《道德经》足见其智慧。《道德经》,

大隐者经,中隐者经,是隐于朝隐于市者经,是真正的“生活道”,“

道生活”

,不离生活而几于道。隐于野者,亦不离此道。

2

如何对待世间解老?世间解老,不可阻断,实际也阻断不了。因为道德经已经深入到百姓生活各个方面。道德经的哲理是

十分深刻的,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眼球,往往使很多人暂时看不到或忽略了道德经拯救世人之心的根本目的。出世间解老固

然重要,但只能是疏导,渗透,不可能取代世间解老的。在第十四九章,老子说:无为,善者令其增善,不善者令其成善;

信者令其增信,不信者能令其生信。可见,老子的无为,面对的是信和不信的所有众生。那么,怎么理解“道

”“无为”“

不争”

便不是大事。关键是引导众生,能够深入道德经,浸润其中。因缘时机成熟时,自然会层层上进,步步归道了。

3

版本问题。现下发现的版本,文字最简古最权威最系统化的是帛书甲本。通行本和楚简对看,可见同出一源;楚简和帛书甲乙本对看,

可见楚简对帛书本的摘抄改动痕迹。从入土时间看,楚简年代早于帛书年代;从内容上看,帛书年代早于楚简年代。帛书

收藏者同时藏有甲本和乙本。

从内容上

看,乙本

是甲本

的诠释和

改动本,

甲本是

原本。从收藏者如此的收

藏,我们

能看到当时有不同版本在流传,也能看到收藏者这样收藏,是为了“正本清源”,还帛书甲本为道德经正本的本来面目。所以

:4

厘定《道德经》的原则:(

1

以帛书

本为底

。有矛

盾处,

帛书甲

为准。

不改动

。(2

失的,

帛书乙

本补足;乙本又缺失的,以通行本补足。后人所谓专家学者对某些字词乃至句子的意见,或考证,不予采纳。因为道德经是一

部“修行”

圣典,修行达到巅峰的老子面前,没有专家,更没有学者。我们不需要这部经文字有多优美,有多通畅,我们只是竭尽全力恢复她的本来面貌。让我们子孙后代,以睹圣人文笔为快。5

什么人修改了道德经?从通行本的修改能够看出:

——

骈文化,是修改者一个目的。修改者是善于骈文的学者。而骈文最早兴起在汉朝,修改中又避汉皇帝讳,所以这个人是汉

朝人。后文处处可见,修改者把《道德经》原文硬生生变作骈文。修改者,用他那个时代最流行的文体特色,替代了老子时代的文体特色。为了这个目的,删掉了许多字词,改变了许多句子,乃至改变句子结构。老子道德经被活生生做了改头换面的大手术。——

通俗化,是修改者又一个目的。这个人也算是好心,想把复杂文字简单化,令人人读懂。这是做道德

经的普及工作,如把毋字改写成无字,等等。但出于好心也不可以按自己理解改动经文的啊。——

世间法化,是修改者根

本目的。把老子的出世间上上之法,改成世间法,真是害死道德经,害死老子。——

这个人没有悟道,或说修行层次不到,

因为他不懂修行层次的浅深。在修改中处处都能看到。按他的低层次,改动修行达到巅峰层次的道德经,这是在害道德经,

在害老子,在害众生。注解没关系,改动要不得。一字之差,谬之千里。帛书甲本,就眼下史料看,是道德经原本。乙本,通行本,都是“后人”对甲本的修改或注解。因为后人达不到老子层次,又如此肆无忌惮地修改原文,老子的道就被这些后人

渐渐偷换成“空”,“无”,“一”,“朴”,“谷”,“静”等概念,把巅峰老子,活生生埋没了。修行有点层次的,知道那些“一无

等不是道,就开始在通行本道德经中,拼命挖掘“玄”和“性”

,错以为玄和性是道。也有修行层次高的,醒悟了老子的心,老

【帛书甲本道德经复原本】——笔记 版权属于 网友 朵朵莲花 第 2 页 共 47 页

子的我。直到帛书甲乙本问世,老子修行层次已经达到巅峰,才在道德经原本中得到确认。这真是国人之福,众生之福。

说明:当我们把德经依照帛书本顺序排在前面,就会发现:老子道德经,以失道失道为说教起因;以失道众生为说教对象;

以归还大道为目标;以“不得”(无为,不争,守弱,禁欲)为手段;前后逻辑联系一目了然,特别顺畅。从始至终,玄德(不

得)是说教核心,因为“

不得”

是归还大道必经之路。德经(通行本

38—81)

01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经文——

译文〗上

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得,不得,因此有得。德:〈集韻〉德,行之得也)。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得,不失去其得,

因此无得。无:字取通行本。帛书甲本字左王右酷似恩字。后文所有无字,本此而来)。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得之人

无为,而不以为自己无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仁之人有为,而不以为自己有为。这是下得,无德);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义之人有为,而以为自己有为。再下得,无仁);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上礼之人有为,而莫之应。就是说,以礼为上这些人的言行与德仁义不相应,也就是非德非仁非义。再下得,无义),则攘臂而乃之。(如此不德不仁不义之礼,

则攘臂而阻挡它。攘:推也。乃:难也。〈公羊傳-

宣八年〉而者何,难也。乃者何,难也。曷为或言而,或言乃,乃难乎而

也)。故失道。失道矣,而后德;(因此而离开了道。失道即离开道了,做人才退一步,以上得也就是以德为上,就是以“

无为”“

不争”

为上。这是离道,是倒退);失德而后仁;(失德即无为做不到后,再退一步,才以仁为上);失仁而后义;(失仁即做不到仁后,又退一步,才以义为上);失义而后礼。(失义即义也做不到后,退居以礼为上)。夫礼者,(而以礼约束人们的言行),忠信之泊也,(因其不德不仁不义,所以忠信缺少。泊:与薄同。〈王充-

論衡-

率性篇〉氣有厚泊,故性有善惡),

而乱之首也。(当然是祸乱之首)。前识者,(前面所见这些,指离道后的“

上德上仁上义上礼”

。识:〈说文〉知也),道之华

也,(是道之华而非道之实,就是说,是道之表象作用,不是道本身),而愚之首也。(这就是舍本求末,华而忘实,不是回归道,是远离道,所以,是愚蠢之首)。是以大丈夫居亓厚而不居亓泊,(礼为薄,德仁义礼下行步步见薄。因此,大丈夫要从礼归义归仁归德归道,步步上行,才得见其厚。亓:其的古字。泊:通“薄”

),居亓实而不居亓华,(道为实,德仁义礼都是道之华。也就是说从礼步步上归,直至归道),故去皮取此。(因此,要去掉离道之浅薄表象,而取大道之本。就是从礼到义到仁到德到道,步步上行,一取一舍。皮:浅薄。〈後漢-

張衡傳〉後人皮傳,無所容篡。「註」皮膚淺近,强相傅會也。此:〈大學〉此謂知本)。【笔记】 一

,本章核心:道和德的关系。老子高唱“不得”

,舍弃德而回归道。1“失道失道矣”

众生失道,只有开悟的圣人看得出,说得明。众生自己则迷而不觉。2

为什么说众生失道?因为众生落在“得”

中,所以失道。

如“

德仁义礼者”

,都是得,因此失道。

3“得”

,为什么失道?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修行一旦达到玄同境界,就明白一切都“

可得”了。事实真相既然是“不可”得,众生之“可”

得便是假象,便是虚幻。众生不自觉而已。正因为不自觉,世间众生才执

着其“可”

,而“

可道”,“

可名”,“

可欲”

了。说穿了,这都是众生执着自己的妄想。可道,就是执着一切无和有;可名,就是执着语言文字等一切表述,言说;可欲,就是放纵执着自己的欲望。4

《道德经》为什么提出“不得”

?因为不得可以归道。德仁义礼,都是失道。行仁义礼者,乃是得者;行德者,乃是不得者。行得者,乃是道之表,非道之实,乃是不道,不道早已。行不得者,能回归道,能回归永恒,所以,老子主张无为,不争,说穿了,就是不得。5

道德经为什么以“不得”

开篇?不得是道德经根本主张,通过“不得”

才能归还道。以后各章都是以“不得”

为准则,为核心。无为,不争,守弱,不强,说到

底,其精神实质都是“不得”

。不得,才能与玄同,玄之得,就是不得。所以,玄德:不得也。二,段落分析。第一段落:上德与下德对比。上得者不得,也就是无为。下得者不失去其得,也就是有为。无为者,上得,德也。有为者,无得,无德也。老子德的概念,含义是“得”

。老子主张的上德概念,含义是“不得”

。道德经中的德字,时而用在“得”

含义上,时而用在上德之“不得”

含义上,读经时,需要分辨清楚。第二段落:上德之行与下德之行对比。上得者无为,而无以为也,也即不以为自己无为,不自恃也。下得者有为,注意,分如下三种:上仁之人是有为,而不以为自己有为,不自恃也。上义之人是有为,而以为自己有为,自恃也;上礼之人是有为,而莫之应。就是说,以礼为上这些人的言行与德仁义不相应,也就是非德非仁非义,如此不德不仁不义之言行,则攘臂而抛弃它。第三段落:离道的不同层次。因此,失道即离开道后,做人才退一步,以“

上得”

为上,也就是以德为上,就是以“无为

”“不争”

为上。尽管这是离道,是倒退了一步。失德即无为做不到

后,再退一步,才以仁为上。失仁即做不到仁后,又退一步,才以义为上。失义即义也做不到后,退居以礼为上。而以礼

约束人们的言行,因其不德不仁不义,所以忠信缺少,当然是祸乱之首。至于乱至刀兵,老子更是反对的。第四段落:道和德的关系。老子明显把德分成下德和上德。得为下德,不得为上德。道和德的关系:老子指明,道为实,德为华。老子

主张:要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明显是告诉众生,要舍弃德,也即舍弃上德和下德,而回归道。三,老子的治国方略。——

老子治理国家的手段依次是:1

道,2德,

3仁,4

义,5

礼,

6

兵。六个手段,老子以“道德”

为主,其余占据次要地位。实

际来说,治理国家民众,这六个手段是缺一不可的。老子,力主无为,归还大道。其余手段不是不用,乃是不得已而用。

镇压高压,这是用刀兵用强力治国,老子体系中位在第六;以礼治国也即后世的依法治国,老子体系中排在第五;以义治国,利人利物,在老子体系中排在第四;以仁治国,爱人爱物,在老子体系中排在第三;以德治国,无为而治,在老子体系中排在第二;与道相合,归还大道,在老子体系中排在第一。最次等的刀兵,老子在第五十七章中说,“以畸用兵”

;第三十一章中,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恬袭为上”

。从小用刀兵到仁义治国,逐步加大力度,能够体会到老子的“爱民”之心;从“无为之治”

,到归还大道,通篇文章无不致力于此,可见老子真正用心是“救民”,救民“解脱生死”。

——

后世所谓治国能人,用仁义礼兵者多多,用无为治国者也大有人在。比如提倡“大公无私”

,就是无为治国;提倡奉献爱心,

就是以仁治国;提倡利他,就是以义治国;提倡法律伦理,就是以礼治国;动用强力暴力,就是刀兵治国了。哪个超出老

子划定范围了呢?只不过侧重点不一样而已。而在治国治民中,能集爱百姓和指引百姓解脱生死于一身的,只有老子一人。

解脱生死,把这当作第一要务,古今治国治民者,老子一人而已。有些人说,老子只讲无为治国,老子反对用仁、义、礼、刀兵治国,是没有读懂老子所致,是错解老子。最坏的刀兵,老子也说:“不得已而用之,恬袭为上”

,何况其他?说老子反

【帛书甲本道德经复原本】——笔记 版权属于 网友 朵朵莲花 第 3 页 共 47 页

对用仁、义、礼、刀兵治国,是没有根据的。四,通行本问题: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

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只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

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1

注意,通行本在“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之后,加进一句“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是为了达到骈文效果才加进来的。乍看好似有理,原文真象是丢失了这句。实际不是,这根本就是后人妄加的。请看,上

仁也是下德,是有为者。“

上仁有为而无以为”

,这是老子的话。这和修改者加进的“

下德有为而有以为”

这一句话是矛盾的。

这是修改者忽略的地方。老子本人,绝不会如此不济的。2

把句子中的也字都删掉,是为了句子完美。3

把亓字改成其

字,泊字改成薄字,为的是通俗易懂。4

把乃字改成扔字,把皮字改成彼字,是改变愿意,是胡改了。参考:《道德经》

中的“德”

,指什么?

1

普通众生贪“得”。德:〈集韻〉德,行之得也。道德经中,德,通得。世间普通众生都是贪得无厌的,

都是追求得得得,哪个肯放下呢?

2

老子提出:“

不得”而“得”

,从世间解。得,上升了一个层次。道德经开篇,大声疾呼,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这无疑是告诉我们,不得,才是最好的“

得”

。乍看,有点大人欺骗傻瓜小孩的味道。其实不是欺骗。

请看:世间解。得,是不得,形式逻辑上是违背矛盾律的。辩证的看,不矛盾。时间上看,眼下不得,可以成为将来大得

的原因,如渔业规定的的禁捕期。空间上看,此处不得,别处大得。站在这个角度看是小,站在那个角度看就是大。这就是不得而得的世间解。这是事实。事物本身就是辩证的。老子正是懂得这样辩证看问题,才令我们信服,信服他的辩证法,

信服他的辩证言论。我们才在现实的逼迫下,勉强接受老子“

不得”

的言论。这个层次,我们还存在“

小失大得”

的贪念,但是,却肯“不得”

了。这比最初只知道一味去得,上进了一步。这样,这个世间,至少有一部分人,迈上了一个台阶,高出只想“得

者一头。但这是老子的钓饵,他的目的,绝不是到此为止。

3

不得而得,出世间解。得,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出世间,是老

子的目的。不辩证去看,只这样直观,“

不得,也是得的”

。只不过需要解释,那就是“

得无”

。得无,是不得而得之出世间解。

说穿了,不得,就是不得,得无也是不得嘛。换句话说,老子的“

不得”

,进一步理解,不是什么辩证法,而是真不得。正因

为这样,我们才认定老子比哲学家们高明的多;才知道老子是有修行层次的;才知道老子是悟道者。正因为是悟道者,老子才能说出:修行一旦归根,回归到玄,亲,不可得,疏也不可得;贵不可得,贱也不可得;利不可得,害也不可得。进而推知:有不可得,无也不可得;福不可得,祸也不可得;大不可得,小也不可得。等等,一切对立双方,都是不可得的。

达到这样高度,就是玄同,也即与玄相同了。这就彻底破掉我们“有得”之心了。有人说,得无,还是得,得那个无。这样理

解也是可以的,反之,老子就不会说“

上得不得”

了,老子正是抓住“得”

的诱惑力,才不直接说“不得”

,而说“得”的。关键是,

老子的得是“得无”,哄骗小孩的把戏。动真格的,做到“

得无”

,我们肯吗?那可不是得有啊。那是令我们“放下”

啊。所以,

把“得无”

叫“得”

,是老子的巧妙手段;是对不得的我们,一种安慰。看到老子的“得”

字,我们象小孩一样高兴以为真得,就

是小孩了。有人问,不得,哪个能做?最初不得,如平常人的善良举动,就是不得。上升一个层次,母亲喂养子女,就是不得。能够把世间一切看做是自己子女,不得之心就定了。佛祖就是这样看世间的。4

达到玄同境界,进而回归大道,得,

上升到最高层次:“得而无得”

。修行一旦达到回归大道,这样境界中,即便得,也明白是不得了;即便有,也明白是无了。

打个比方,做梦,知道是梦了,得什么,都清楚是梦幻,清楚是假的,手中紧握元宝,也知道是没有的了,这就是“

得而无

得”

了。到这个境界,就知道老子所说的“

为而无为”,“争而不争”

,到底是什么含义了。老子的德字,运用的很神妙。普通众生都能接受。即便修行到巅峰,德字也不失其用。02(通行本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经文——

译文〗昔之得一者:

(往昔得一的。注意:这一是数之最少,乃是少得,是“

无为”

,得一就是得无):天得一以清。(天,因为清,而得一。这就

是天归无,天清了。以:因)。地得一以宁。(地,因为宁,而得一。也就是地归无,地宁了)。神得一以灵。(神,因为灵,

而得一。也就是神归无。注意,神明本无体,无得无,所以,用灵巫之有;有了灵巫引导神和人对话教人做事,神便得一

归无。灵:《说文》灵,巫也。巫:导引神的人。灵,字取通行本,甲本字左石右駮)。浴得一以盈。(浴,因为盈,而得一。

也就是浴归无,浴盈了。注意,浴得一,浴乃无,也是无得无。所以,才用有得一。大水充盈,自然无浴)。侯王得一而以

为正。(侯王,用“为正”得一,归无。“

为正”

者,为“无”

也,也就是无为。参见第五十七、五十八章)。亓致之也:(上面结论说得详细一些是这样。致:〈礼-

礼器〉德产之致也精微。「註」致,致密也。亓:其的古体字):胃天毋已清,将恐莲;(告知,天不是已经清而归无的话,天地之间将被生生不息的万物充塞。莲:本义:莲子,荷的种子。这里取生生不息之义);

胃地毋已宁,将恐发;(告知,地不是已经宁而归无的话,将恐怕要爆发);胃神毋已灵,将恐歇;(告知,神不是已经通过灵而归无的话,神将恐怕要歇息。灵,字取通行本,甲本字左石右駮);胃浴毋已盈,将恐渴;(告知,浴不是已经通过盈而归无的话,将恐怕因浴而断水。渴:〈周礼-

地官〉草人凡糞种,渴泽用鹿。「疏」渴,故時停水);胃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告知,侯王不是用高也即用无为已经达到贵,将恐怕要跌下,失去至尊之位。注意,侯王的高是下,是无为;侯王的贵是贱,也是无为。蹶,字取通行本,帛书乙本上酷似致,下土)。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因此,必贵,反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必高,反而以下为基。基,字取通行本,甲本字左石,右追)。夫是以侯王自胃曰孤寡不。(因为这,侯王才自称孤寡不谷。孤寡不谷,均为古代君主自谦之称)。此亓贱之本与?(侯王给自己这样称呼,这是他们贱的根本吗)?非也。(不是的啊)。故致数,与无与。(因此,数推究到极处,与就是无与。与者,“有”相,也就是说“有就是无”

。致:〈礼-

礼器〉有放而不致也。「疏」致,极也)。是故不欲禄禄若玉,(因为这,才不欲富贵若玉),硌硌若石。(反欲贫贱若石)。

【笔记】本章核心:得一,就是不得。承接开篇,不得,得什么呢?当然是得无,也即得一。1

得一就是归无。一就是无。

老子的一,被后世大学者们误解为道。——这样误解者,也都清楚,“道生一”,对于这些人来说是个永远解不开的死结。

——

另外,一是道的话,有一就有多,多,是不是道?这对立统一的概念,必然陷入二边而不可解。——

如果一不和多对,这

一,就是无。老子说,修行达到一定高度,自然会“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搏之而弗得,名之曰

【帛书甲本道德经复原本】——笔记 版权属于 网友 朵朵莲花 第 4 页 共 47 页

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谬,其下不昧。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

。显见,老子说的一,就是

无。——

注意:《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

造分天地,化成万物。道,立于一,立乃是道之起用,这是道之作用,不是道。惟初太始是一,从初始这个角度说的话,老子曾说“无”是万物之始,可见,一是无。——

注意:在老子体系中,从逻辑上说,道最初生出的是无,也就是万物之父,是一。这就是“

道生一”

。之后,从无生出有,有是万物母,是二,那就是“一

生二”

。阴阳备齐,一父一母,进而生出三,也就是六子,八卦齐备,进而产生万物。从这个逻辑顺序看,一就是无。

——

注意:一是最小的正整数。可见,老子主张得一,执一,是主张为小而不为大,也就是“

无为”

。老子说“

恒无欲也,可名于

小”

,无,自然是小。这样看,一是无。

——

有人说,执一,一还有个数字,只不过是最少而已。这样说不对。一花一草一

树木,这是不同物之一。当大到天地万物归于初始,也即归一,这时候的一,就是无,因为无是万物之始。2

声人执一而为

天下牧。修行仅仅达到无身是不够的,更要无一切,一切都要归无。老子在这一章说:天、地、神、浴、王,都要得一,

也就是归无。守有者,以无破之,如天清地宁;不破,就会有之越有,直至地发天塞。守无者,还是以无破之,无亦无,就是有。如神以灵之有得一,浴以盈之有得一;不破其无,就会无之越无,就会神歇浴渴。修出侯王,也就是心王,达到至尊之位,也要无为,也要归无,不可自居其王;反之,会失去其尊。修行归到一,也就是归到最小最小,说穿了,就是归到无。无乃万物之始,回归到万物之本初,离道已经不远。但要清楚,这一,还不是道。这一,由道而生。3

贵以贱为本,

高以下为基。注意这本字和基字,是贱是下。有无二字,当然是无而非有。无就是本,就是基。有,从定数上推究到最后

还是无。这是老子主张无为的根据。

4

通行本问题: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

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也!非

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1

浴字改成谷字,不解浴字奥妙,不知道老子说的浴乃是洗心。老子道就

真心,可道,此心变作欲有欲无之心,变成有染之心。修行,就是浴此心,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浴。通过浴,最终可以洗

净有染之心,恢复

平静,

不再妄想。不知此心之恒,就是妄,

妄作凶。帛书本“

神得一以霝,通行本改成灵字,通俗而已。2

帛书本“侯王得一而以为正”,修改成“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纯属卖弄,又卖弄错了。〈易-

乾卦〉元亨利贞。「疏」贞,正也。3帛书本“

毋已…将恐”句式,通

行本统统改成“

无以…将恐”句式,这不是心血来潮,是照应开篇排列下来的那六个以字,才用“无以”

,而废弃“

毋已”

。修改者思维还是缜密的。但“毋已”

才是老子本义。

4

通行本把胃字统统删掉,改成一个谓字统

摄在前,一是避免重复,二是胃字原本便是谓的含义。

5

通行本用裂字替代帛书本莲字,用废字替代发字,用竭字替代渴字,

都是错误,都是强奸老子本义。

6

通行本加进一句“

万物得一以生”

,和整个段落意义相违背。如果加进“

万物得一以静”

,还

算是有点道行;以生二字,就看出是修行的外行了。用万物和侯王相对,又是乱弹琴。既然加进“万物得一以生”

,后边自然

加进另外一句“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对比之下,通行本对帛书本的修改痕迹明显可见。7

帛书本“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

,后人不解其意,以为不通顺,修改成“侯王无以贞,将恐蹶”

,以和其前文修改相互对应。修改者,根本不知道侯王的

高乃是无为;不知道侯王的贵也是无为。8

帛书本“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

,后人修改成“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确实比原文通顺了。老子,文学水平显见不如后人了。9帛书本“夫是以侯王自胃曰孤寡不”

,后人改成“

是以

侯王自称孤、寡、不谷”

,句子显然通顺了。多加个谷字,显见修改者以为原本缺失谷字。10帛书本“

此亓贱之本与?非也。

故致数,与无与”

。后人不解其意,只好修改成“此非以贱为本也!非乎?故至誉无誉”。原文牺牲了。11

帛书本“是故不欲

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通行本修改成“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这样一改,可就不如原文清晰明白了。03

章:上士

闻道,堇能行之(注意:通行本第

41,40章。这样可保持帛书顺序不变)。〖经文——

译文〗上士闻道,堇能行之;(上士闻

道后,能时时去行无为。堇:時也。〈管子-

五行篇〉修槩水土,以待乎天堇);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中士闻道后,这闻本

身都是存亡不定,何况去行无为?更是不可能的);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下士闻道后,大笑道,也就是轻慢乃至侮辱道,这些人那里,不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因为这,才有三种建言说。建:设立朝律。建言:

如箴言,古语,谚语等等,这里可用箴言理解):明道如费,(明道者,那是上士,如损一样。明白什么是大道,为了回归

大道,常行无为,一切归无归空,所以说如费。费:〈玉篇〉損也,耗也),进道如退,(进道者,那是中士,有道可进,已经在道外,如退一样。因为“闻”

尚且若存若亡,更不能去行无为了。而有为,就是退道。所以说这样的进道如同退道),夷

道如类。(夷道者,那是下士,如下一样。下士轻慢道,埋没道,也是有为者。夷:埋没。类:种类,上述的上中下三类人,

埋没道的是第三类下士,也就是下类)。上德如浴,(上士之行乃是上德如浴,也即上德不德。上得,乃是不得,也即无为,这才是真正的得。浴:净。这里指不得),大白如辱,(上士之行乃是大白如辱,也即不净而大净,这才是真正的净。白:〈增

韵〉洁也。辱:污浊),广德如不足,(上士之行乃是广德如不足,也即不足而足,这才是真正的广得,真正的足),建德如偷,(上士之行乃是建德如偷,就是奉无为为国家所立的法律,把自己当作犯人去看管,处处依无为之德而行,也就不犯无为之法,最终无为了。建:设立朝律),质真如渝。(上士之行乃是质真如渝。也即奉真为本,却如渝。即本是真,却不自恃其真,而如渝,如同不真,这才是真正的真。渝:〈说文〉变污也)。大方无禺,(至大之方,没有方。禺:区域。〈管子-

侈靡〉是为十禺),大器免成,(至大之器,没成器),大音希声,(至大之音,没有声),天象无刑。(至大之象,没有形。

天:〈說文〉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刑:通形)。道隐无名。(道是隐的,是无可名说的。隐:字取通行本,甲本字左王右毒)。夫唯道,善始且善成。(看来,顺应道不怀疑道,才能善于回归万物之始,也即回归无;且善成,也就是成就道业。唯:〈助字辨略〉朱注,唯者,应之速而无疑也)。反也者,道之动也;(物极而反,道就是这样运动的);弱也者,道之用也。(无为守弱不争,圣人就是这样利用道的。无,是道用之始,有了无,才开始了道用。老子说,无之以为用)。天下之物生于有,(天下万物从有生,有是万物母),有生于无。(有从无生,无是万物父。逻辑上有从无生,实际上,有和无

【帛书甲本道德经复原本】——笔记 版权属于 网友 朵朵莲花 第 5 页 共 47 页

是玄同时生,一体两面而已)。【笔记】本章核心:不得,得一,哪个肯做?答曰:上士肯做,肯行。上士肯不得,因为达

到了“大”

。上士知道,“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知道“

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知道“无”

的重要性。所以,

上士才能做到无为,不得。一,对待道,分上中下三类人。上士闻道后,能时时去行无为。中士闻道后,若存若亡,不能

去行无为,而是有为。下士闻道后,大笑道,也就是轻慢埋没道,这些人那里,不笑不足以为道二,对这三种人,曾经有建言如下:——

明道如费:说的是上士闻道,时时去行,归无归空。所以说如费,费尽一切一切,实际就是彻底放下。老

子言明道,佛家言明心,道理一样,因为老子的道就是心。明道,就是为道。为道,就是浴此心,也即修除玄蓝。浴心,

修除污染,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为道者日云”

,也即“

为道者日损”

,损之又损,直到彻底无染,就是大道。而“费”

就是损,所以,这里才说“

明道如费”。

——进道如退:是说中士闻道,道在他那里不定有无,若存若亡。闻尚且如此,行就更谈不上。

这样,中士就不能去“行”

无为,而必然有为。有为就是退道。所以说,中士的进道如同退道。——

夷道如类:是说下士闻道,

轻慢乃至埋没道。如此夷道者,是最次等的下类。类:种类,就是指上述的上中下三类人。夷道者只能归入第三类,也就

是下类。“

如类”

,就是“

如同下”

。注意:明道者,为上士,乃是上德之人;上德不德,“

不得”

,行的是“

无为”

之道,这才是真正的得。。而进道者和夷道者也即中士和下士,都是下德之人,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得。也就是说中士和下士都“

不失其得”

乃是有为。有为,就是离道。三,上士如何行道呢?这三种人,最可学的是明道的上士。上士闻道后,时时行道。上士是

如何行道的呢?上士之行,上德如浴。浴乃空无,正是“

上德不德”

四个字。上得不得,这样不得之得,是真正的得。上士之行,大白如辱。守污浊才是大净。上士之行,广德如不足。不足而足,这才是真正的“

广得”

。上士之行,建德如偷。上士,

会奉德为建,也就是把无为奉为国家所立的法律法规对待。时刻小心,如偷那样看管自己,以免有为,触犯无为之法规。

这样如偷而最终不偷,最终舍弃有为,而能无为,这就是真正的“建得”。

上士之行,会奉真为本,也就是弃假归真。但却不自以为真,反而如渝,也即变污,这样真而不真,才是真正的真。四,上士如此行的目标是什么呢?上士目标是达到大。

达到大身,达到大道。至大之方没有角,至大之器没有成,至大之音没有声,至大之象没

有形。五,上士如此行的根据是

什么?1上士明白,道是隐的,是无可名说,不可名状的。只有顺应道不怀疑道,才能有善始且善成,也就是善于回归万物之始——

无也;从而善于成就道业。2

上士明白,“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这是总结全章。指明上士“

不得”

的根据。道动,为什么会反?因为,道生无,无反观就是有。无中生有,有又生无,有和无本身便是物极而反,便是相反相成的。其所生万物,便都具备这样的特性了。如美丑,大小,多少,等等。反,一才变成二,才有了差别比较,才有了二边对待。无反的话,便平等不二,便没有道之“动”

了。为什么道要用弱?那是因为,道,发挥作用,本是从无开始,之后产生有,产生万物。老子说,“

无之以为用”

,有了无之用,才产生了有之利。所以,道用在无,在弱。3

上士明白“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明白“

有之利,产生于无之用”

。所以,行上,上士才能做到“

无为”

,做到“

不得”

,才能时时行道。

六,生存生活不是圣人的目的,圣人的目的,是为了众生回归大道。而世间众生只知道逞强有为,连守中都做不到,想回

归大道难上加难。为了众生能够回归大道,圣人才教导我们守中,进而无为用弱,只有这样才能息争回头,才能回头是岸。

说穿了,圣人是为了拯救众生才主张无为的。可见,上士的不得之行,是符合大道的。七,通行本问题:上士闻道,勤而

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玉。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1

帛书本本章前四句,通行本把堇字改写成勤字,把弗笑改成不笑,把是以改成故,

去掉多余的曰字,目的是通俗易懂,句式完美。把所见如字都改成若字,真是个修改狂了。2

帛书本“

明道如费,进道如退,

夷道如类”

。通行本把这三句从上段话中迁移到下一段话中,忽视了最关键的道字,忽视了故字的作用。因此才做了根本性

的修改。把费字改成昧字,和明字相对;把类字改成可通的颣字,和夷字相对;进和退相对。语义多完美啊。这实际是不解老子本义造成的错误。老子是在解释三种不同对道德态度,产生的三种不同的结果。3帛书本“

上德如浴”

,通行本把浴字改成谷字,为了前后一贯,关键是不懂浴字在修行中的的真正内涵所致。4帛书本“质真若渝”

,通行本把渝字改成玉字,是

不解渝字含义所致。

5

帛书本“大方无禺”

,通行本把禺字改成隅,是错误。“大器免成”

,通行本把免字改成晚字,更是大错

误;只有免字,前后文意义才通顺。“天象无刑”,通行本改成“

大象无形”,这是为了更好理解。6帛书本“善始且善成”

,通

行本改成“

善贷且成”

。修改者不懂始乃是万物之始,无也;成乃是指成道,所以,才错改原文。7帛书本“

反也者,道之动

也;弱也者,道之用也”。通行本为了达到骈文效果,修改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句子近于完美了。8帛书本“

天下

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通行本把之字改成万字,没有大的差别。

0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通行本第四

十二章)。〖经文

——

译文〗道生一,(道生一,一就是无,是万物父,是阳,万物自此有始),一生二,(一生二,二就是有,

有是万物母,是阴),二生三。(二生三,三是一二合得。也即“阴阳和合所得”

。和合生六子,加父母,八卦形成)。三生万

物(八卦生出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万物都是负阴抱阳,一负一抱,是说不离阴阳),中气以为和(阴阳二气达到中气状态,而不是偏阴偏阳,阴阳才得以和合)。【笔记】本章核心:道生万物过程,也可见不得之德的重要。只有无为不得,万物才可以复归于三,复归于二,复归于一,最终复归于道。一,大道生万物的过程。道生一:生出无。道是至高无上。生出一。这一就是无,是阳,是万物之父,是万物之始。一生二:生出有。知无,就是有,有个无。一无一有,就是二。无是万物父,是最初之阳气,这没有之有是万物母,是最初之阴气。二,一阴一阳,老父老母有了。有是阴,是万物母。二生三:生出八卦。阴阳二气在相互对立斗争中,此消彼长。在中气平衡状态中,父母生出六子,即长男中男少男,长女中女少女,八卦形成。就是乾坤坎离震巽艮兑。这就是生成万物最原始材料。三,是阴阳和合产物。三生万物:有了八卦,

三才齐备,进而衍生出万事万物。万物都是不离父精母血,所以,都是负阴而抱阳,都是阴阳和合而生成。万物,阴阳都

是平衡的。这就是,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二,中气以为和。天地万物万事运动变化,乃至修身修心,都要遵循老子明

【帛书甲本道德经复原本】——笔记 版权属于 网友 朵朵莲花 第 6 页 共 47 页

训:“

中气以为和”

。偏执一边,则是孤阳孤阴,不生不长了。老子要说的是,天地生万物,尚且需要守中,阴阳不可失去平

衡,而人却欲生生不息,偏执生,难免一死了。所以,老子主张“

不得”

,以达到“

中气之和”

,避免“生生”

所带来的罪过,也即“

有罪以免舆”。进而归还大道。三,通行本问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注意:帛书本“中气以为和”

,通行本把中字修改成冲字,大错。

05

(通行本第四十二章后半部分):勿或益之而隥,隥之而

益。〖经文——

译文〗天下之所恶,(天下人所厌恶的),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也就是孤、寡、不谷,而王

公却用这来称呼自己)。勿或益之而隥,隥之而益。(物,有时益之却反受减损,损之却反受益。勿:〈說文〉勿,通作物。

隥:〈说文〉仰也。〈广韵〉都邓切,去嶝端。〈玉篇〉险阪也。显见,道德经中的隥字,有“

狭窄”

义。相对于益字,隥字之狭窄义可以理解成“

减损”

。因此,帛书乙本才修改成“线”

字;通行本,在线字基础上参照益字,把线字修改成损字)。故人之所教,(古人的这些教

),夕议而教

人。(通过夕议,也

就是

通过

正式程序,确定以此教化世人。夕:

时间

之长

;议

〈仪

礼-有司彻〉,乃议侑于宾。注:“犹择也”

。夕议:可以解为“用一定时间,仔细思量商讨,选择适宜的”

)。故强

良者不得死。

(如此教化,强良者就不增其强良一面而

死了)。

我将以为学

父。(我

将把这样教化人者尊为学父。以为:以之为。父:〈詩-大雅〉維師尚父。〈箋〉尚父,呂望也。尊稱焉。比如,管仲称仲父,孔子称尼父。范增称亞父,都是尊称)。【笔

记】一,本章核心:不得,王公圣人都十分看重。1

王公之不得。孤、寡、不谷,本是天下之所恶,而王公以自名也,这正是不争,不得;2

古人所教不得。“

勿或益之而隥,隥之而益”

,这是告诫我们不要只求增益,要学会缩减。老子主张,要通过正式程序,确定以“

无为不得”

教化世人。这样教化世间众生,强良者就不再增加其强而趋于死地。这样教化世间的人,老子将尊其

为“

学父”

。二,通行本问题: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1

帛书本“

天下之所恶”

,改成“人之所恶”

,显见不如天下二字宽泛。2帛书本“

而王

公以自名也”

,把“

自名也”改成“

为称”

,句子通俗且完美。

3

帛书本“

勿或益之而隥,隥之而益”,乙本把隥字改成线字;通行

本修改成“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显见,损字源于乙本线字。

4帛书本“

夕议而教人”

,后人不解其意,改写成“

我亦教之”。

5

帛书本“

故强良者不得死”

,通行本改成“

强梁者不得其死”

。去掉故字,意义大变。断句也出现很多问题。

6

帛书本“

我将以为学父”

,把我字修改成吾字,没有必要。

06

(通行本第四十三章):五是以知无为之有益。〖经文

——译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致坚,(天下至柔之物,可以驰骋天下至坚之物间。注意,至柔者无,至坚者有。任何有都有间,也

就是有间隙,时间空间需要有间隙,才称其为有。间隙便是无,所以说,无可以驰骋于天下之有间。换句话说,无入有间可以得见其无。致:至也。〈周礼-

春官-

大卜〉掌三夢之灋。一曰致夢。「疏」訓致为至,夢之所至也。骋:字取通行本,甲本字左木,右酷似缘字右半边),无有入于无间,(没有任何有能入于无间。无,没有间隙,无中之有,有的那个也是无。有入无间,只见其无,不见其有。所以,才说“

无有入于无间”

),五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因为这,我才知道无为是真正有益啊。五:通吾。〈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祖师达摩以付二祖曰:“

五观震旦所有经教,惟楞伽四卷可以印心”

)。不言之教,

无为之益,(行不言之教,获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天下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些啊)。【笔记】一,本章核心:无,有

益。还是强调“

不得”也即“上德”

的重要性。别小看柔弱,能够驰骋于天下刚强之间。至柔者无,至坚者有。无入有间可以见无;有入无间不可以见有,可见常在者是无。所以,老子才说“五知无为之有益”

。天下希能及之矣。只不过,无为而行,很难做到罢了。二,通行本问题: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

天下希及之。

1

通行本去掉两个于字。没必要。

2

把五字改成吾,这是为了通俗好懂。

3天下希能及之矣,去掉能字和矣字,

句子倒是简练了。

07

(通行本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经文——

译文〗名与身孰亲?(你的名誉

和你的身子哪个更亲)?身与货孰多?(你的身子和你的财物相比哪个更多)?得与亡孰病?(得和亡哪个为病)?甚爱

必大费,(名上,爱的甚,必是失的也大),多藏必厚亡。(财上,藏得,必是亡的也多)。故知足不辱,(因此,知足,名就不会受辱),知止不殆。(知道止,财物就不会有失去的危险)。可以长久。(这样才可以长久)。【笔记】一,本章核心:告诫我们行“

不得”

。名誉和身子相比哪个亲?身子亲,可世俗都为有个大名声而奋斗着。身子和财物相比哪个多?当然是财物多,身子少,可人生都为获得更多财富而努力着。这时再想想看,得到和失去哪个是病呢?当然得是病了。请看,爱惜名声很深很深,必然很深很深失去;储藏财物很多很多,必然失去财物也多。这告诉我们,人们不顾身子而去争名之大,结果是大费;争利之多,结果是多亡。显见,“得”

才是病。所以,不要求名大,不要求财多。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只有这样

无为不得,才可以长久。二,通行本: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08

(通行本第四十五章):请靓,可以为天下正。

〖经文——

译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币;(大

成如缺一样,其用就不会破坏。币:通“敝”

。破旧,弃,败坏);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盈如虚无一样,其用就不会穷尽。

冲:虚无。字取通行本,帛书甲本字左石,右酷似簿字,与第四章同。穷:字取通行本,帛书甲本字酷似碱)。大直如诎,(大直如同弯曲。诎:〈博雅〉曲也,折也。〈玉篇〉枉曲也),大巧如拙,(大巧如同笨拙),大赢如绌,(大赢如同输掉。

绌:同黜。〈禮-王制〉不孝者,君絀以爵。「註」絀,退也。字取乙本,甲本字左三点水,右酷似繁体冈字),躁胜寒,(动能胜过寒。〈禮-

月令〉君子齋戒,處必掩身毋躁。「註」躁,猶動也。躁,字取通行本,甲本字左衣补,右乃),靓胜炅。(静能胜过热。靚:與靜同。〈揚雄-

甘泉賦〉稍暗暗而靚深。「註」師古曰:靚,卽靜字。炅:音炯,义热。〈素问〉卒然而痛,

得炅则痛立止)。请靓,可以为天下正。(求静,可以为天下之正。阴阳寒热,通过动静而达到平衡。在动静中求静,也就

是守雌,也就是无为,才可以回归大道。靓:静),【笔记】一,本章核心:老子告诫众生,要求静,也即求无,说穿了,

还是“不得”。这样才可以为天下正。成如同败,盈如同空,直如同曲,赢如同输,能这样以“不得”

对待处理一切事物,才是正确的。这样做,就是求静,就可以为天下正。可见,静就是正,无就是正。二,通行本问题: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1

其用不弊,通行本把币字改成弊,

老子道德经名言评析

老子《道德经》名言精选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 之为善,斯不善已。 2章——《道德经》第:“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都知道怎【翻译讲解】老子经常”这是说明了某些概念是相对产生的。这样就有了不善。么样算是善,用这样的角度来看问题,如“大道废,有仁义。智惠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有些现在看起来合理的,有得则不是很合理。很显然,如果我们困在这样的逻辑中,不管我们作何种辩说,似乎都是徒劳。这个时候就需要“超越”。章2、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道德经》第2【翻译讲解】:孕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力而不自恃己劳,大功告成而不居功自傲。器小易满,海纳百川。浅陋的人居功自傲,做大事的人总是谦虚的。 3、“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道德经》第七章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翻译讲解】 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在现代社会,我们当然不必标榜自己,要求做成圣看起来像是但这种舒张胸怀的态度还是值得学习的。有时候泥于一得一失,人,失去了弹性的生活怎很务实很真实地活着,实际上却让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弹性。么能持续很久?、“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第4 章8【翻译讲解】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处众人之所恶”千万不能理解为做为大众所厌恶的事情。这是用水来比喻,说明谦下不争的道理。因为自然之道是“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的,所以处众人之所恶并不意味着被损害,反而预示着“拥有”的到来。这是老子的道理。、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5 11章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翻译讲解】“车轮上的三十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合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所以‘有'给人才有房屋的作用。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三个形象的比喻很好地说明了“无”的作用。但如“无”形的那部分很容易被忽视掉。“有”形的那部分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今也许人们对老子的这个比喻太熟悉了,所以往往又走到以“无”形来否定 1 “有”形的思路上。要知道,一个碗若没有那陶瓷的部分,便没有碗的概念。因此我们再用“相需为用”来概括这四句话。章、“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道德经》第615:“谁能在浑浊中安静下来,使它渐渐澄清?谁能在安定中活【翻译讲解】动起来,使它出现生机?”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跟这有相通的地方。当局唯有镇定沉怎样才能从混乱中找到头绪,者容易迷,但并不意味着不能“清”。着。言之易而为之难,需要静下来。章7、“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第16:“‘致虚'和‘守静'的工夫,做到极笃的境地。万物蓬勃【翻译讲解】生长,我看出往复循环的道理。”(陈鼓应)不管我们怎么提倡超越,回到实际‘致虚'和‘守静'是比较实际的建我们总需要比较实际的措施。问题的时候,议,能做得来,但不是做做样子就好的,只有你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别人才能看得到你有超然的境界。章《道德经》第198、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翻译讲解】: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

《道德经》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

《道德经》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礼貌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 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应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我们同样能够在 《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一样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 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 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透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持续谦虚谨慎、 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心,净处人生方向。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 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 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就从视、听、味、嗅、触、物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

老子道德经读书笔记

《老子》读书笔记 摘要:《道德经》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对于当今浮躁的社会,老子的思想或许可以指导我们体会到不同的生活。 关键字:自然规律精神财富自省 《老子》,即《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道德真经》。《道德经》这部神奇宝典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老子认为无形产生了有形,有形又分裂成为更复杂的东西,从而产生了整个有形的世界。道是宇宙的第一动力,它产生了宇宙世界之后并没有消失,并且存在于每一个事物之中。因为道永远和这个元气的“一”在一起,万物能够发展、壮大、成功,就是要适应这种能量。老子认为每一个有形事物之所以能够发展就是使用了他内在的无形的宇宙动力,也就是“道”。 自然是事物的本性或天然状态,事物的自然本性产生的外在表现就叫做自然。“不学而能者,自然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自然而然,本来就是。每个事物生来都有自然之性,自然之性的展现就是这个事物的自然。在道家看来“自然”是万物的最佳状态,“道”通过万物的“自然”表现出来。 老子说: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不行、不见、不为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而只是希望人们遵循自然的规律,不要凭自己的主观意志去判断。随着人们对世界认识的加深, 人为了自己认识事物的方便常常给事物加上各种各样的名目和限制,这样可以提高认识的速度,却也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被灌输

道德经帛书版第三章 为国家而学、而想、而奉献

《道德经》第三章 为国家而学、而想、而奉献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者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 译文: 不使钱财公开,命令百姓不得竞争(钱财多少);不使难得的货物贵重,命令百姓不得盗窃;不使确定的慾望显现,命令民心不能混乱。所以圣人的治理,使民心变得安定,使百姓的肚子变实,使百姓的期望值降低、脚踏实地,使百姓的筋骨变强,经常命令百姓为国家学习、为国家著想,命令受人尊敬的聪明人既不敢不作为又不敢不为国奉献。如此而已,则没有治理不了的。 ---------------------------------------------------- 概述: 本章用于解释如何向百姓普及无之道,有名:有无相成、养民有方。本章重点在于“无知无欲”如何解读,是“为国家而学、为国家而想”的意思。“智者不敢弗为”即智者不敢不为国家奉献。 ----------------------------------------------------

解读字义: 《道德经》的难点还是在于字义,“合义”过多,又增加了很多老子的见解,导致字义难测。经书中,“无”是个极其重要的字,字义为融合至无,还是没有,需要根据语境判断,一般而言,赞成或者支持的则为前者,反对的则为后者。 (1)“民”即人民,范围大于百姓,经书中代指除统治者之外的国民,统治者即王侯将相。百姓,战国之前为贵族总称,之后指平民,后多以“老百姓”代指庶民,如今百姓和老百姓含义相同。 (2)“尚”本义为摊开,引申为公开。后本义调整,《说文解字》:尚,曾也,即曾经、以前的意思。另有版本为“上”,本义为高、上面,可以解读为使……上,即抬高的意思。 (3)“贤”古义为管理钱财的人,引申为钱财。后世本义变化,《论语》: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庄子》:以财分人谓之贤,两处所用含义都是“有德的人”;《说文解字》:贤,多才也,本义调整为“有德的、有才的”。从后文分析,第一句话,所说应为钱财。 (4)“使”本义为令、役。 (5)“可”本义为肯定,引申为许可、确定。“可欲”即能够引起慾望,此处代指明确的慾望。 (6)“不尚贤”,指不公开钱财,反对“炫富”。经书中动词在前,一般为谓语前置,需将动词调整至名词之后,“贤不尚”,后文同样如此,即“难得之货不贵”、“可欲不见”。也可以理解为使动词,即“不使贤尚”、“不使难得之货贵”、“不使可欲见”。总体而言,经书中,否定语气解读为使动词更加顺

《道德经》诵读活动总结

《道德经》诵读活动总结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今年我校将《道德经》作为经典诵读的内容,取得了不斐的成绩,现将我校诵读活动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落实活动方案 1、明确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2、落实活动方案 与日常教学相结合。除安排的校本课外,每天的早晨上课前和下午上课前,还有每周三下午课外活动,各班按照不同学段的内容开展《道德经》诵读活动。师生集体共读经典,进行经典诵读、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书写比赛等学习游戏活动,为经典诵读拓展更宽的道路。 与学校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开展“人人读《道德经》、争做谦谦君子”活动,利用语文课前3分钟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并提倡制定恰当的周背诵量,力求达到这个小目标。语文老师每天要与学生共同进行诵读活动。每节语文课前准备3分钟,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生全员参与。每班可选一名普通话及朗诵较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每周末语文教师将本周所吟诵的《道德经》章节进行简单的讲解赏析,或进行诵读指导。 与班队活动相结合,每班每月可抽出一至两节班队课作为经典诵读活动课,将本月所吟诵的《道德经》全面复习,或在班级内举行吟诵表演。举行《道德经》默写或《道德经》手抄报等活动。 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相结合。开辟《道德经》窗口,学校橱窗每周推荐一章《道德经》,供学生诵读赏析,感悟。在每次校园广播中必吟诵至少一章《道德经》。 与亲子活动相结合。鼓励、倡导学生家长参与《道德经》诵读,督促学生每

《道德经》读后感800字[大全五篇]

《道德经》读后感800字[大全五篇] 《道德经》读后感800字1《道德经》又称《老子》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是道家思想来源也是世界上除《圣经》以外被翻译的最多的经典名著。通过为期一年的学习,我对道家少私寡欲,知足不辱等境界有了更深的体会,以下是我的感悟。 道家讲究无为而治。如书中所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说人们相互之间各干各的事彼此之间并无交集,只有附近的鸡犬之声能够听到。老子希望国家按照小农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自给自足且不需要社会交际,以此来避免人本身的私欲以及一切能导致国家破裂的消极情绪。如果我们单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无为而治貌似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从生活的角度来看,平凡未尝不是一种幸福。随着我们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生活的幸福指数,而少私寡欲生活过得平平淡淡,没有大起大落,有一颗平静的心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好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处在人们所讨厌的地方但是更接近于道。高尚品德的人做有利于众人的事而不与争,处在卑下的地位但他的做法是值得人们尊敬的。我们生于这样一个快节奏的世界,有时候可能需要保护自己而不得不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可是我想说,帮助他人保持谦卑的态度也未尝不可,也许你会失去一些东西,但是回报却是无穷的`。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句话是说把自己当做天下,那么天下就可以寄予他了:把天下当做自己的生命来爱惜,那么天下就可以托付给他了。我们中国目前仍处于发展中国家,复兴之路还有很长要走,而我们正处在国家的顶端,

《道德经》读书笔记五篇

《道德经》读书笔记五篇 《道德经》不愧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瑰宝,其中道理还得我们亲自阅读才能理会,《道德经》是一部值得永远学习,永远研究的经典之作。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希望你们能够喜欢《道德经》读书笔记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

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注释] ①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说得出”。 ②恒: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一个“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第二个“名”是动词,说明的意思。④无名:指无形。 ⑤有名:指有形。 ⑥母:母体,根源。 ⑦恒:经常。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边际、边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谓:称谓。此为“指称”。

道德经读书笔记经典名句摘抄及感悟赏析

读书笔记经典名句摘抄及感悟赏析 读书笔记经典名句摘抄及感悟赏析: 【经典名句】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 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沕望。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现代汉语解读】 道,看它又看不见它,这叫微。想听它又听不到,称为希。摸它又摸不着,叫夷。三者不可揣摩,所以混在一起。 "一",其上不清晰不明亮,其下昏暗不清,长长的连绵不绝,不可描述,又好像没有。这就是没有形状的状态,没有实体的样子,这就是非常微妙,又辽远到不可探究的状态。跟着道的后面看不到它的结束,迎着它又看不到它的开始。看今天的道是怎么运行的,应用道的法则于生活中看看结果,就可以推断古代道是怎么运行的,这就是道的规律。 【感悟赏析】 这一章是对于天之道的描述,也是的宇宙观。微,悄无声息。希,织布,孔大的称希,我们可以理解为稀少的意思。夷,平坦的意思。一,是指世界状态。道生一,道是源头,一是道落实到世界的体现,是世界最初的状态。这里讲的是道介于有与无之间,无论视觉、听觉,触觉都触摸不到,但又确实存在。

沕,微妙,望,边际,辽远。这里告诉我们,道是无影无形的,我们似乎能够看到又看不清楚。道是超越时空存在的,我们看不到它的开始,也望不到它的结尾。 道的运行规律我们是可以找到的。道的运行规律亘古不变的,我们可以根据今天道的运行规律推断自古以来道的规律。其方法就是把道的法则运用于现实生活中,看看结果,就能够明白道的运行规律。这是告诉我们道的学习方法。 这一章讲的是天之道。总是从天之道中推演出圣人之道,所以的行文结构总是讲一段"天之道",然后阐述"圣人之道"。眼中的道是模糊不清、的,无法描述的,但又确确实实存在的。这是的宇宙观,我们发现是高明的,又很科学。因为在他的那种年代对于宇宙的了解很少,实际上直到现在,我们对于宇宙的了解仍然很有限,科学说宇宙中百分之九十五都是暗物质、暗能量,而我们对此一无所知,英国科学家认为宇宙中存在平行空间。的做法是明确道的存在,也承认描述不清,而不是像宗教那样描绘出自己认为的明确世界。所以,道家并不是宗教。后来的与道家有一些关系,但并不密切,而且本质上是不同的。 读书笔记及感悟赏析 【原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

道德经读后感3

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一部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古代名著,阐述了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它的“博大精深”任然不断的吸引着人们去拜读,去品味。 由于经典文化导修这一门课程,我开始接触道德经,开始在老师的带领下寻求书中深刻的哲理。但是总觉得自己学到的只是皮毛,并没办法体会出其中的深意。现在所写的读后感也只能是泛泛而谈吧,希望可以通过日后的品读有更深的理解。 道德经让我领悟到了不少人生的哲理,教导给我做人的准则。《道德经》在物质生活上强调“知足”与“寡欲”,能够知道知足的人才能得到正真的幸福。人们都说“知足者常乐”,如果无法做到寡欲:得到金钱想要地位,得到地位又想要长生,那欲望会无穷无尽的增长,即使自己得到再多也无法满足,无法快乐。因此有钱不一定快乐,快乐不一定要有钱。老子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今天我们中的一部分人任然不懂,这岂不是很值得我们深思。在行为上崇尚“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做事上,老子也用到了无为思想,在这里并不是真正的叫你什么都不做,而是无为中的有为,这也是辩证思想的体现。对待功名上推崇“贵

富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这种思想在古代对于功高盖主的将军们是最实用的了。有多少立过汗马功劳的将军正是不知“功遂身退”而惹来杀身之祸。这一思想在古代适用,在现代也同样适用。很多名人和有成就的人士会在晚年选择隐居田园,享受天伦之乐。这是他们看清了功名的的体现,甚至有些名人在自己最出名的时候选择隐退。他们的思想值得我们学习。老子的这些观点我都非常认同并欣赏,将来也会做为修身养性的要求。 曾经读过一些感悟,前人有把经文分为道经和德经两个部分,实是很有见地。对于没有实修过或尚未修持到练虚合道的人来说,道经的内容很难理解,或者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往往只是从字意上理解为某种规律的东西,但具体这个规律是什么,谁都说不上来,所以千百年来,《道德经》的译本越来越多,但是经中说些什么人们却越来越争执不下。同样,德经的内容就被人们说成是为人处世的方法、治家的方法、治国的方法等等,这倒是没有很大出入的,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一整套个体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一个人如果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小者治家,大者安邦治国,很可能都失败,那他也就不可能再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一者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另一方面,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噫!老子之苦心

道德经帛书版

道德经(帛书版) 【道经】 (1)第壹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以观其眇也恒有欲以观其所徼也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第贰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3)第叁章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4)第肆章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5)第伍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于中 (6)第陆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其若存用之不堇 (7)第柒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8)第捌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9)第玖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葆也金玉盈室莫之能守也富贵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0)第拾章 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槫气致柔能婴儿乎修除玄监能无疵乎爱民活国能毋以知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是谓玄德 (11)第拾壹章 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而为器当其无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2)第拾贰章 五色使人之目盲五音使人之耳聋五味使人之口爽驰骋畋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 (13)第拾叁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也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

道德经无知无欲读书笔记范文.doc

道德经无知无欲读书笔记范文 《道德经》曰:"天下万物无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生三,三生万物"。指的就是"一念产生大千世界"。既然这个世界就是那一个意识念头的产物,和我们平时随时头脑当中闪过的念头一样:"我可以创造一个这样的世界,然后让另一个我在里面体验我所体验不到的东西。"下面是的我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企者不立——道德经读书笔记摘抄及读后感赏析1000字: 【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视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弗居。 【现代汉语解读】 踮着脚很难站得长久,大踏步赶路走不远,总盯着自己优点的人难以彰显自己,处处表现自己的人其优点却不容易被别人看见,越是自我吹嘘的人越难建立大功劳,自己抬高自己的人没法做一个好领导。在道的层面来看,这些行为像多余的食物、身体的赘肉一样,人们都讨厌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会这样做。 【延伸解读】 企,脚踏离地努力抅东西的动作。跨,大踏步地往前走。这一句比喻过度的努力往往欲速则不达,不要刻意抬高自己,攀高枝。人要分清楚使命与目标,使命可以定得高一些,但目标要定得扎扎实实,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拔苗助长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是很不好的,可能把一个人才生生地毁掉。

章,也作彰,把好的东西、美丽的东西彰显出来。总是看到自己的优点反而使自己的优点彰显不出来。见,同现。您自己把事情做得好,张扬一点,表现自己倒没有问题。您实际上没有人做得那么好却处处表现自己,反而惹得别人的反感。人的社会中生存,其自我意识会被强化,在社会交往中非常在乎别人的评价,调整自己。"自见者不明",其实并不一定是看不见,而是因为反感你,可能故意忽略你,偏偏不想满足你的虚荣心。 作为普通人,自我表现一下没有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领导者,您的自我表现的后果就不一样了。下属很自然明白您自我表现的用意,就会吹捧您,那么您很容易自我膨胀,很快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陷入到虚幻的自我认知中。譬如某领导把自己写得很一般的字拿出来,立马会被吹捧成书法家,听的好话多了,自己也会飘飘然起来,说不定某一天就会出丑。纸上谈兵的赵括也一样,对于兵法能说会道,在同僚们的吹捧中自命不凡,最后长平一战,不仅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也害了四十万赵军将士的性命,曾经强大的赵国从此一蹶不振。袁世凯当上大总统之后,自我感觉很好,周围的人出于各种目的吹捧他,甚至编印假报纸,说民众都希望他当皇帝。结果在他称帝之后,才发现众叛亲离,郁郁而死。 伐,进攻,作战的功劳,引申为自我吹嘘,自夸。矜,铁矛的头,自己夸自己,自己抬高自己。例如,韩信这人很自傲,认为汉的江山他有一半的功劳,说话非常不客气,越来越遭受到刘邦的猜忌。读后感·与他相反的是张良,非常清醒,很谦虚,得以善终。生活中,喝酒也一样,在你感觉特别好的时候,容易吹牛,那么喝醉的可能性就很大了。有时候你感觉到对手非常强大,你就会小心谨慎,往往还能够保持清醒。

《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道德经》读后感,欢迎参考~ 篇一:《道德经》读后感 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不过分。 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 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 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 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 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 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 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这一段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了老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 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 老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认为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这样阐述的:“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这句话承接上句举了很多例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证明尊重规律的好处。上天尊重 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

道德经帛书版本

老子帛书版道德经原文 道经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智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道盅,而用之又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也,象帝之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舆,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勤。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舆故能成其私。 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葆之。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贵富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气至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毋疵乎爱民活国,能毋以智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汝何以寄天下。

道德经读书心得

《道德经》的读书心得 《道德经》是一部关于治国方略的书籍。它主张治理国家要实行“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治大国烹小鲜”“以正治国”“无为无不为”。这些主张可以说对于现在我们管理国家、企业都具有借鉴意义。 例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道德经》中很有影响力的句子。老子的辩证法的思想里的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被这几句话很好的体现出来了,即——事物量变的积累会引起事物的质变。这个道理在我身上就有很好的例子,所以我对这句话的感触颇为深刻。记得上次参加公司演讲比赛,我因为在厂里的比赛获得了名次,厂里就选拔我为代表到公司比赛。厂里专门请了演讲老师给我们指导。作为代表之一,我十分明白厂里的领导的良苦用心和同事们的信任和期盼。我暗下决心要拿到好名次,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于是我拿小录音机把老师的演讲录了下来,回家反复的听、琢磨语气、研究抑扬顿挫,一次,二次,三次的模仿,这样看是很笨拙的量的积累,却最终换来了我演讲水平质的变化。我发现通过多练,我的演讲有感情了,能打动人了。最终我获得公司演讲比赛第一名,为工厂增了光。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回想自己十年来在红辽公司工作、成长历程,不得不令我深深地陷入沉思……十年,弹指一挥间,自己从营销员到专卖管理员工作岗位已经走过了十个春秋。十年了,点点滴滴的足迹一下子涌上心头,是那么清晰,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对于专卖管理员工作来讲,它本身就是严谨与细致的,更要做到谨小慎微。首先要有扎实的工作作风,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扎实的工作作风是做好工作的保证。作风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就是生活小节、工作的细节、思想的枝节和行为的末节。我和大家分享一个国外的故事吧。这是一场失败王国的战争故事,这个故事以诗歌的形式被一代代人传唱。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铁蹄; 坏了一只铁蹄,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国家。 这个故事发人深省,一个小小马钉的疏忽竟然导致了一个国家的覆灭。这个故事充分说明谨小慎微,不只是在枪林弹雨中的辉煌,不只是在紧急危难时的高扬,它更应该是一种默默的奋斗,一种高尚的理念,一种强劲的精神力量。有句广告说得好: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当青年人将拼搏进取当作人生追求的一种境界时,我们就会在工作上少一些计较,多一些奉献,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责任,少一些

帛书甲本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译文

德经 01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rǎng〉臂而乃之。 故失道。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泊〈bó〉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亓〈qí〉厚而不居亓泊,居亓实而不居亓华,故去皮〈bǐ〉取此。 02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霝〈líng〉。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为正。 亓致之也:胃天毋〈wú〉已清,将恐莲;胃地毋已宁,将恐发〈fèi〉;胃神毋已霝,将恐歇;胃浴毋已盈,将恐渴〈jié〉;胃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jué〉。 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胃曰孤、寡、不谷。此亓贱之本与?非也。 故致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luò〉若石。 03 上士闻道,堇〈jǐn〉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fú〉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 上德如浴,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渝〈yú〉。 大方无禺〈yú〉,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天象无刑,道褒〈bāo〉无名。 04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05 天下之所恶〈wù〉,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 勿,或益之而损,损之而益。故人之所教,夕〈yì〉议而教人,故强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06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致坚。无有入于无间。五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07 名与身孰〈shú〉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08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宭〈jiǒng〉。大直如诎〈qū〉,大巧如拙 〈zhūo〉,大赢如绌〈chù〉;趮〈zào〉胜寒,靓〈jìng〉胜炅〈jiǒng〉。请靓,可以为天下正。 09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10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yǒu〉,以知天道。亓出也弥〈mǐ〉远,亓知也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11 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云〈sǔn〉。云之有〈yòu〉云,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12 圣人恒无心,以百省〈xìng〉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

解析《道德经》中的“道”字

解析《道德经》中的“道”字 作者:杨君 指导教师:吴媛媛 摘要:老子的《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他提出了“道”这个概念,作为全文的思想体系核心,其涵义博大精深。老子以“道”字,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阐述宇宙、人生、和社会的关系。如何理解老子的“道”?“道”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这些问题反映了老子本身对“道”的理解及其所蕴涵的哲学深度。本文将对“道”字从文字结构与老子对“道”的理解两方面阐述其意义。关键词:道;老子;古文字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Dao(道)" in " Dao De Jing " Abstract: The "Dao De Jing" wirte by Lao Zi, it contains a wealth of philosophy of life. He put forward the "Dao" as the center of this article, it has both extensive knowledge and profound scholarship. He used the "Dao",whi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to explain the universe,life,and society.But how to understand the "Dao"?What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does it have?These problems reflect interpretation of "Dao" by Lao Zi himself,and the philosophical depth what it has.This article will explaining the "Dao" from the text structure and the interpretation by Lao Zi. Key words:Dao;Lao Zi's;Ancient writing

《道德经》读后感三篇

《道德经》读后感三篇 《道德经》的五大核心立论——我读《道德经》读后感《道德经》八十一章终于再一次逐章读完,用了八十一天。掩卷长思,感慨至深。今天尝试做一个读后总结。就《道德经》全文我感悟特别深的是,这篇经典经久不衰影响我们几千年的“五个立论”,也可以说是老子的五大哲学思想。 第一,阴阳论。老子用阴阳把这世间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论述得非常透彻: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刚柔、福祸等,并把事物两面性中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克、相依等等阴阳的相关性论述得淋漓透彻。这让我们认知世界形成了一个基本的逻辑:孤阴不长,独阳不生。 2.无为论。各司其职,各司其责,不要乱折腾,这是老子特别强调的依据天道而行的无为思想。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只是强调对自然、对基本规则的尊重和守护。行无为之教、处无为之事、以无事取天下,都是其无为思想的深刻体现; 3.以弱胜强论。弱者道之用。老子列举了非常多的例子:比如人之生也柔弱,其实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稿,来说明守柔的重要性,以及真正守柔用弱,是可以克制和战胜刚强的。因此有上善若水,有谷神不死,有知雄守雌,有大国以下小国,小国以下大国;道主要就是用“弱”来发挥其“无不克”的作用的。弱者,柔也、处下也、包容

也、不争也、顺势也、无为也!! 4.无私论。老子虽然在经文中没有用很多文字去正面描述无私,但其通篇都在以天道、圣人的无私来警醒世人。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以百姓心为心等等,莫不是其无私论的体现。他倡导大家少私寡欲,去奢去甚,而应该以更高的追求来定义自己的人生价值。并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5.正奇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这不仅仅是指治国用兵的区别和选择。老子虽然强调无为、处下、用弱,但是当天下不道、群魔乱生,也要敢于用雷霆手段去镇压不道,清除病毒,以恢复天道自然。并辩证地论述对内对外,对民对敌应采取不同的手段。 这五大立论,或者说五大老子的哲学思想(《道德经》肯定还有更加深邃更加博大的思想,不仅仅是我现在所理解的这五个方面),对我们今天认知世界、处事为人、兴业修身、齐家治国都具备相当大的指导意义,我非常倡导更多的人来读《道德经》,我觉得这样我们的世界一定会更美好!! 《道德经》读后感三篇2老子之著《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

最新道德经读书笔记精选

通读了老子81章的《道德经》,一个特别强烈的感受是老子思想所处的智慧高度和对自然的领悟及对人类社会关系的宏观视角。对事物发展的辩证和转化能给出融入自然规律的基本解剖。特别难能可贵的是能够脱离“从众定势思维”的习惯而独立地接近于自然。 老子《道德经》的另一个广博在于任何人读之可以感悟出个体自己领域内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是每个人都可以读出自己贴切的答案和个体标准。 以上是从宏观上对《道德经》的感受。而在微观上,老子对自然存在、科学、宇宙守恒、人文、国家管理、战争、人性、生命、名利、权位甚至物理都有自己独到精确和细致的认识。 下面对《道德经》的某些段落、重要的文句与自己的观念给出个人的感受: (1)首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章) “道”可以泛指,自然的方面可以指自然规律,如:星系的运动轨道,物质的自然混成及固有的运动轨道和方式;人文方面可以指人道、道德、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 “可道”是指出宇宙自然规律的确定性和因果关系。也就是宇宙的自然规律的可以被人类认可和确定的现象。 “非常道”又指出人类一旦用言语文字来表达就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用物理的观念来分析就可以认为是一种动态的存在使一切都不确定。也可以认为是指出人类的有限性而难于道出自然界的全部或准确的自然动态。 “名可名”就是人类对一切现象的命名,名可名是老子认可了人类思想活动对自然的命名。另一方面,又用“非常名”区分了“人类的名”和“自然的不可名”。 所以这样的一对排比句道出了宇宙无常和人类有常的界限。前面简单的6 个字“道可道,非常道”就道出了人类不同参照系下的各种理论体系的存在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现象。 (2)“无为而无所不为”是一脍炙人口的名句。 无为,不是字面上的直解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当你不做违反自然和违反社会规则的事件时,你所做的其它事件就是无所不为。当然,在这里对“什么是违反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无为”事件的判断是必须具有各种层次的经验和高度智慧。

帛书《老子》甲本全文

帛书《老子》甲本全文(新分二十篇) 一、失道篇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01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rǎng] 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023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其诫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谷毋已盈将恐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 [jué] 。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曰孤寡不毂,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誉无誉。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luò]硌若石。 二、闻道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0340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0441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昧,进道如退,夷道如类。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褒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054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毂[gǔ],而王公以自名也。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古人之所教,亦我而教人。故强良梁者不得其死,我将以为学父。 0643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三、悟道篇知足浑心损之又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