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文化常识中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1)

古代文化常识中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1)

古代文化常识中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1)
古代文化常识中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1)

古代文化常识中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1)

【一】

第一部笔记小说集是《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第一部兵书是《孙子》(春秋?孙武[一说孙膑])。

第一部茶叶专著是《茶经》(唐?陆羽)。

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汉)。

第一部地理书是《禹贡》(战国)。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是《汉书》(东汉?班固)。

第一部方言词典是《方言》(西汉,扬雄)。

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第一部工农业生产技术论著是《天工开物》(明?宋应星)。

第一部古代制度史是《通典》(唐?杜佑)。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第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的书是《永乐大典》(明?解缙等)。

第一部绘画理论著作是《古画品录》(南朝?齐?谢赫)。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第一部建筑学专著是《营造法式》(宋)。

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不懂外语,却成了翻译家的人。第一部介绍珠算的书是《盘珠算法》。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第一部矿物学著作是《山海经》。

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第一部历史评论著作是《史通》(唐?刘知几)。

第一部论语体著作是《论语》。

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是《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第一部神话小说是《山海经》。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是《七略》(西汉?刘歆)。

第一部文选是《昭明文选》(南朝?梁?萧统)。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第一部文艺理论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是《文心雕龙》(南朝?梁?刘勰)。

第一部戏曲史是《宋元戏曲韵史》。

第一部系统的戏曲理论著作是《闲情偶寄》(清?李渔)。

第一部药典书是《神农本草经》(秦汉)。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第一部韵文书是《切韵》(隋?陆法言)。

第一部植物学辞典是《全芳备祖》。

第一部中医学书籍是《皇帝内经太素》。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汉?许慎)。

第一部字书是《字通》。

第一部最大的断代诗选是《全唐诗》(清?彭定求等)。

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史记》(西汉?司马迁)。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一南是南极寿星。这是一位手拄蟠龙拐杖的老神仙,白鹿紧随身后,供他骑乘。由于道教养生观念的融入,也使寿星形象发生相应的改变,最突出的要数他硕大无比的脑门儿。

【二】

【二李杜】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中国的鲁迅

【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儒、墨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儒家两大代表人物】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唐代开元,天宝年间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宋词两派】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二气即两仪】一阴一阳。

【二伯(bā)】齐桓公、晋文公

【二柄】赏、罚;文、武

【二伯】周代主持国政的东西二伯。指周公和召公。

【二乘】指佛教的大乘和小乘

【二德】仁、信;阴、阳

【二谛】佛教用语,真谛、俗谛

【二典】尚书中《尧典》、《舜典》合称

【二妃】指尧的两女,娥皇、女英

【二分】春分、秋分

【二傅】太傅、少傅

【二后】周文王、周武王

【二皇】伏羲、神农

【二极】南极、北极;天子、父母

【二纪】日、月

【二京】汉代东京(洛阳)、西京(长安)

【二立】立功、立德

【二丽】日、月

【二溟】南海、北海

【二南】诗经》中的《周南》、《召南》

【二气】阴、阳

【二乔】三国时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

【二氏】佛、道二教

【二王】指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二耀】日、月

【二仪】天、地

【二致】仁、孝

【二周】东周、西周

【二篆】大篆、小篆

【济南二安】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字幼安)

【三】

【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佛教三宝】佛(一是指真身,二是指大知大觉的人)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一方面的人成为经师、律师、论师,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高尔其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老舍小说《四世同堂》也是三部曲】《惶惑》《偷生》《饥荒》

【鲁迅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旧书塾使用的三种教本简称为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南朝三谢】谢灵运谢惠连谢眺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释)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建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三楚】港陵-南楚吴-东楚彭城-西楚

【三从四德】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品德辞令仪态女工【三代】夏商周

【三伏】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群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三清】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灵宝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

【三军】周代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一军为一万二千五百人/上中下/左中右/海陆空/步、车、骑三种兵种

【三秦】雍王(西)塞王(东)瞿王(陕西北)

【三山五岳】三山: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三省六部】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三书】《魏书》《蜀书》《吴书》后人将其合为一本称《三国志》。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三体石经】尚书春秋左传/古文小篆汉隶三种字体书写

【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三原色】红绿蓝

【世界作品中三大吝啬鬼】老葛朗台夏洛克泼留希金

【岁寒三友】松竹梅

【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三大散文作家】刘白羽杨朔秦牧

【有很高史学和文学价值的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

【郑板桥(郑燮)的三绝】绘画诗作书法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左思的三都赋】蜀都赋(成都)吴都赋(南京)魏都赋(邺)

【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

【宋代三苏(苏氏三父子)】苏洵、苏轼、苏辙

【现代文学三巨匠】鲁迅、茅盾、郭沫若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法国莫泊桑、俄国契诃夫、美国欧亨利

【三阳】即手足太阳、阳明、少阳经脉的总称。

【三言二拍】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茅盾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三班父子】班彪班固班昭

【三瘦词人】指:李清照三个名句是:

.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知否,知否?应是肥红瘦。

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三国】魏、蜀、吴。

【三才】天、地、人

【三辰】日、月、星

【三春】孟春、仲春、季春

【三冬】孟冬、仲冬、季冬

【三秋】孟秋、仲秋、季秋

【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祖、父、子三代;曾祖、祖、父三代

【三党】父族、母族、妻族

【三典】轻、中、重三种刑法

【三革】皮革中的甲、胄、盾;犀甲、兕甲、牛甲

【三公】周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西汉以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

东汉至魏晋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三古】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

【三官】道教奉天、地、水为三官

【三光】日、月、星;房、星、尾三个星宿

【三圭】指诸侯五个爵位中的公、侯、伯

【三桓】春秋时鲁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

【三皇】伏羲、神农、燧人;伏羲、神农、女娲;天皇、地皇、泰皇;伏羲、神农、黄帝;天皇、地皇、人皇;

【三极】天、地、人

【三季】指夏、商、周三代的末期;春秋时鲁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

【三家】春秋末晋国的智氏、韩氏、魏氏

【三监】指周武王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指唐代官署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

【三戒】戒色、戒斗、戒得

【三晋】战国时的韩、赵、魏

【三经】易、诗、春秋;诗、书、周礼;孝经、论语、孟子

【三精】日、月、星

【三礼】仪礼、周礼、礼记;祭祀天、地、宗庙之礼

【三灵】天、地、人;灵台、灵囿、灵沼

【三论】汉代初年有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

【三命】公、侯、伯之卿

【三木】古刑具,枷在犯人颈、手、足三处

【三农】春、夏、秋三个农时

【三辟】夏、商、周三代的刑法

【三器】三种治理国家的手段,指号令、刑法、禄赏

【三亲】父子、夫妻、兄弟

【三仁】指殷代末年纣的贤臣微子、箕子、比干

【三善】三种道德标准:亲亲、尊君、长长

【三少】三公的副职:少师、少傅、少保

【三时】指春、夏、秋三个时节;佛教分一个为热时、雨时、寒时

【三世】佛教以过去、现在、未来为三世

【三事】指春、夏、秋三季的农事

【三叔】周武王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监管商遗民

【三司】古代的三个官署,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

唐代以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主管刑狱

五代、北宋称盐铁、户部、度支为三司

金以劝农、盐铁、度支为三司,主管财赋

【三颂】《诗经》中的《周颂》、《鲁颂》、《商颂》

【三体】诗经中风、雅、颂为三体;

唐诗中的七绝、七律、五律三体;

真书流行前,古文、篆、隶称三体,

后来真书、行书、草书也称三体;

史书中的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

【三畏】君子有三畏:畏三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三玄】《周易》、《老子》、《庄子》

【三曜】日、月、星

【三仪】天、地、人

【三雍】辟雍、明堂、灵台,合称三雍,

【三元】天、地、人;日、月、星

唐人以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全称三元;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为年、季、月之始,故称三元;科举中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叫三元。明代又以殿试的前三名状元、榜点、探花为三元

【三朝】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为年、季、月之始,故称三朝

【三正】夏、商、周三代;天、地、人之正道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为三传

【三族】父族、母族、妻族为三族

【三俎】豕、鱼、腊三种祭品。

【三尊】君、父、师为三尊

【三翮六翼】九鼎的别名

【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群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三牲】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三吴】吴郡吴兴会稽(丹阳)

【三秦】雍王(西)塞王(东)瞿王(陕西北)

【三楚】港陵-南楚吴-东楚彭城-西楚

【三原色】红绿蓝

【三坟五典】三坟: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

五典: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

.【三体石经】尚书春秋左传/古文小篆汉隶三种字体书写

【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牙婆、媒婆、师婆(巫婆)、虔婆、药婆、稳婆(接生婆)

【三清四御】【三清】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灵宝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四御】昊天金阙无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后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

【三皇五帝】【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又指黄帝颛琐帝喾尧舜

【三从四德】【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妇女德品德、辞令、仪态、女工)

【三教九流】“三教”:儒教、释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四】

【四御】昊天金阙无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后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古代四美】音乐珍味文章言谈//良晨美景赏心乐事

【古代四大美女】:西施(沉鱼)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杨玉环(羞花)

【四维】管仲治国的四个纲:礼义廉耻四道德为治国的四纲,叫四维

【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汉字的字音的四种音调叫四声】指:平上去入现代则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元-赵孟頫

【历史上四大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石鼓书院(抗日战争中为日军所毁,年由河南登封嵩阳书院接替其四大书院头衔) 河南商丘应天书院

【千古文章四大家】司马相如、王褒、扬雄、苏氏父子

【书法四体】真(楷)草隶篆

【四大皆空】是指:(佛语)地水火风组成的宇宙四种元素

【四大类书】即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太平御览》、史学类书《册府元龟》、文学类书《文苑英华》和小说类书《太平广记》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四六文】骈文的一种,全篇多以四字或六字相间为句,盛行于南朝。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体不勤中的四体】人的四肢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曾补之张耒

【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反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

【文房四宝】湖(州)笔徽(州)墨宣(州)纸端(州)砚

【我国古代有四个大城市称四京】东京-汴梁西京-长安南京-金陵北京-顺天

【戏曲四行当】生旦净丑

【兄弟四排行】伯(孟)仲叔季

【元末明初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中国四大藏书阁】北京的文渊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

【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腾王阁太白楼

【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

【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四大名花】牡丹〖山东菏泽〗、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四大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火药(唐朝.古代炼丹家)、印刷术(北宋.毕升)、指南针(北宋.发明者无记载)

【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

【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

【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

【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

【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县〗、陶然亭〖北京先农坛〗、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四大古镇】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

【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陕西西安〗、孔庙碑林〖山东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门碑林〖台湾高雄〗

【四大名塔】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飞虹塔〖山西洪洞广胜寺〗、释迦塔〖山西应县佛宫寺〗、千寻塔〖云南大理崇圣寺〗

【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岗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

【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嵩阳书院〖河南嵩山〗、应天书院〖河南商丘〗

【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

【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

【四喜】福、寿、禄、禧

【四大名著(四大古典小说)】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

【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四大古都】西安、洛阳、北京、南京

【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四大书院】湖南—石鼓书院和岳麓书院、江西—白鹿书院、河南—应天府书院

【四大古典戏剧】元朝—关汉卿—《窦娥冤》和王实甫—《西厢记》、明朝—汤显祖—《牡丹亭》、清朝—洪升—《长生殿》

【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

【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全语文

【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

【古代秀才四艺(文人四友)(文人雅趣)】琴棋书画

【国画四君子(花中四君子)(四雅)】梅兰竹菊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反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

【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古代祥瑞四灵】龙凤麒麟龟

【宋中兴四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

【四部】古代图书的分类,经、史、子、集

【四聪】指曹魏时的诸葛玄、诸葛诞、邓飏、玄畴

【四大】道教以道、天、地、王为四大;

佛教以地、水、火、风为四大

古人以大功、大名、大德、大权为四大

【四代】虞、夏、殷、周

【四德】易以元、亨、利、贞为四德

儒家以孝、悌、忠、信为四德

指置善、事长、立爱、结旧四种德行

【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

【四端】儒家称应有的四种德行。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四方】东南西北

【四关】指关中的函谷关、武关、散关、萧关;

指人的耳、目、心、口

【四教】孔子教学的四个重要的内容,文、行、忠、信。

后代儒者以诗、书、礼、乐为四教

即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四科】孔子门徒的四种科目,即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四种文体名】即奏议、书论、铭诔、诗赋

【四库】指经、史、子、集

【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四孟】孟春、孟夏、孟秋、孟冬

【四仲】仲春、仲夏、仲秋、仲冬

【传说中的四帝】苍帝、黄帝、白帝、黑帝

指掌四方的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南方朱雀

【四美】治、安、显、荣

音、味、文、言

良辰、美景、赏心、悦事

仁、义、忠、信

【四民】士、农、工、商

【四难】良辰、美景、赏心、悦事

【四牲】四种家养的牲口,马、牛、羊、猪

【黄帝时的四个史官】沮诵、苍颉、隶首、图籍

【四术】诗、书、礼、乐

【四角】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四序】春、夏、秋、冬四季

【四业】诗、书、礼、乐

【四夷】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fǔ)

【四史(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英国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佩斯》

【四言诗】我国汉代以前最通行的诗歌形式,通章或通篇每句四字。

【四个纲】管仲把礼义廉耻四道德看作治国的四个纲。

【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隋唐名将】〖三绝〗罗松(跨下马掌中枪)程咬金(三斧子半)侯君集(轻功)〖四猛〗罗世信来忽尔尚师徒辛文礼〖八大锤〗李元霸裴元庆秦用梁士泰〖十三杰〗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伍云召武天锡罗成杨林魏文通杨义臣秦用梁士泰秦琼+尉迟恭

王力《我国古代文化常识》重点知识整理

第一章天文 1、五星:太白(金星)、岁星(木星)、辰星(水星)、荧惑(火星)、镇星(土星) 2、古人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人们将它们人格化,并赋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风师飞廉、雨师屏翳、云师丰隆、日御羲和、月御望舒 3、七政(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 4、五纬:金、木、水、火、土 ①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其光色银白。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 ②木星:古曰岁星,迳称为岁。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 ③水星:一名辰星,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 ④火星:古名荧惑,指恒星中的大火(心宿) ⑤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 5、二十八星宿: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分别是: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6、四象: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 7、有关天象的词: “月离于毕”:月亮附丽于毕宿 “荧惑守心”:火星居于心宿 “太白食昴”:金星遮蔽住昴宿 8、参商:指参宿和心宿,后世把兄弟不和睦比喻为参辰或参商。又因参宿居于西方,心宿居于东方,出没两不相见,所以后世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也比喻为参商 9、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古人在黄河流域常见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 10、北斗: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前四组成斗身,古曰魁;后三组成斗柄,古曰杓。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 北斗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人教版必修一到五古代文化常识整理

必修一古代文化常识整理 1.《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即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 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晋侯.、秦伯.围郑 侯、伯:春秋时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两种。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3.敢以烦执事 .. 执事:在古代有多种意思,①从事工作,主管其事;②有职守之人,即官员;③指供役使者,仆从;④对对方的敬称;⑤侍从。本文指对办事的官吏的敬称。 4.《战国策》: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西汉刘向整理编写,共33卷,分为12策。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5.至易水 ..上,既祖. 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因荆轲刺秦易水诀别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扬名天下。后人常用“易水”代指荆轲或易水歌。 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6.为变徵 ..之声复为慷慨羽.声 变徵、羽声: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7.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 ...蒙嘉 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8.乃朝服,设九宾 .. 九宾:九宾之礼,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失礼,并延引上殿。 9.至陛下 ..,秦武阳色变振恐 陛下:陛下的“陛”指殿前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10.诸郎中 ..执兵 郎中:宫廷的侍卫 11.《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类。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2.沛公欲王关中 .. 关中: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以西,今陕西一带。 13.季父、亚父 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姐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亚父:对对方的尊称,意思是尊敬他仅次于对待父亲。 14.毋内诸侯 .. 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周制,诸侯名义上须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 15.项王、项伯东向坐 东向: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左卑右尊。

2019高考必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2019高考必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一、科举制度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 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9.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与《荆轲刺秦王》的“竖子”结合起来理解) 《优美的汉字》(了解一下即可) 汉字的形体经历了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 演变过程。分为古代汉字阶段(商代—秦代,甲骨文—小篆)和隶书楷书阶段(汉代—现代,隶书—楷书)。 隶书是两汉时通行的主要字体,笔画平直,略有波浪起伏,书写简便。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辅助隶书的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书和通信,使用连笔,书写快捷,但难于辨认。 行书出现在东汉晚期,楷书产生后,逐渐演变成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字体,易书写,比草书易辨认。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汉魏之际形成,南北朝时期逐渐成为主要字体,一直使用到现在。“楷”有“规则”之意,字形方正严整,笔画平易圆转,更便于书写。 汉字是方块字,有独体和合体之分。独体主要是以图形为基础发展变化而来的“象形字”“指事字”;合体是以独体字为基础而构成的,包括“会意字”“形声字”。

必修三古代文化常识归纳总结

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三古代文化常识归纳总结,考试必备! 高中语文 5 天前 点击上方“高中语文”,关注我们 必修三 1《杜甫诗三首》 1. 白帝城:古城名,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东汉初年公孙述所筑,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 “白帝城”。 2. 青冢:指王昭君的墓。传说冢上草色常青,故名“青冢”。 2《蜀道难》 子规:即杜鹃,又名杜宇。相传为蜀国古望帝魂魄所化,啼声哀怨动人。常作伤春、悼亡的象征。 3《琵琶行》 1. 琵琶行: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常见的古体诗的体裁还有歌、吟、引、曲等。 2. 元和十年:元和,唐宪宗的年号。 3. 左迁:贬官,降职。白居易任谏官时,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

4. 司马:州刺史的副职,当时实际上是有职无权了。 5. 京都声:唐代京长安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6. 贾人:商人。 7. 出官:(京官)外调。 8. 管弦:指音乐。管,箫笛之类的管乐。弦,琴瑟或琵琶之类的弦乐。 9. 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10. 五陵年少:指京城富贵人家的子弟。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 11. 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 情感。 4《李商隐诗两首》 1. 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哀凄,暮春而鸣:伤感春去。也哀痛亡国。春心是伤春之心,比喻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2. 鸡人报晓筹:汉代制度,宫中不养鸡,而用传唱报晓。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指代时间。 3. “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后泛指军队。 所指因时代不同而不同:(1)指天子所统领的军队。《周礼·夏官·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后来把“六军”作为国家军队的统称。如《三国志·魏志·辛毗传》:“且四方之寇,莫大於河北;河北平,则六军盛而天下震。” 宋范成大《州桥》诗:“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廻。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2晋)代称领军、护军、左右二卫、骁骑、游击为“六军”。《南齐书·百官志》:“领军将军、中领军,护军将军、中护军??左右二衞将军,骁骑将军,游击将军。晋世以来,谓领护至骁、游为六军。” (3指)唐之禁军六军。《新唐书·百官志四上》:“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左右神策,号六军。”而《旧唐书·职官志三》说六军指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左右羽林。

古代文化常识集锦 ()

古代文化常识集锦 1.“解天文卜筮”中“卜筮”是古代民间占问吉凶的两种方法,是古代巫术的一种表现。指用龟甲、筮草等工具预测某些事项。 2.“赠卫大将军”中“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在大臣死后,追授给大臣一个较高的官职或称号。 3. “谥”是指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谥曰宣王”中“谥”是指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扬意义的称号。) 4.“诏班乐府”中“乐府”是音乐行政机关,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等。? 5.甲,指铠甲,古代将士穿在身上的防护装备。先秦时,主要用皮革制造;战国后期,出现了用铁制造而成的。 6.候卒,守卫巡逻的士兵,在军中一般担任夜间巡查、监督敌军等任务。类似的还有“候骑”等。 7.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家安度晚年。它和致仕、致政、释褐等词语意思是一样的。(“释褐”指脱去平民衣服,开始担任官职) 8.钤辖,宋代武官名,官高资深的称都钤辖、都钤辖使和副都钤辖,官低资浅的称钤辖和副钤辖。? 9.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会试考取后经过殿试的人称为进士。 10.由于战争导致中原民众及官员被迫南迁,称之为南渡,如晋人南渡、宋人南渡等。11.刀笔即刀笔吏,指掌管文案的官吏,也指为打官司的人写诉状的人。 12.御史主要负责监督、弹劾各级官员,肃正纲纪,御史台是御史们的居住地。?(御史台是中国古代的官署名)

13.黜陟,指官吏的降免或升迁。古代“擢”“迁”表示晋升官职,“谪”“左迁’’表示贬官。(“迁”指晋升或调动官职) 14.扈从,皇帝出巡时的护驾侍从人员,此指宰相赵鼎主张亲征,魏矼请求跟随皇帝前往。15.北面,方位词,指面朝北方。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面向北方,表示臣服。 16.丁内艰,指遭遇母亲去世。“丁艰”即“丁忧”,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须停职守丧。? 17.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18.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19.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20.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践政、践莅:当政在任之意。践事:供职、充役之意。践袭:蹈袭,沿用之意) 21.居丧指处在直系尊亲的丧期守制中。尊亲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 22。崩是帝王去世的讳称,古代把天子王侯的死看得很重,常以山塌下来作比喻。?(王侯的死不能叫“崩”) 23。受禅是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禅让制也用于后来的王朝更替。? 24。公是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的第一等,爵位可世袭,或降等世袭。? 25.字,古人出生几个月后由父亲所起的别名,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称字是对别人

古代文化常识集锦一

2017.5古代文化常识积累(一)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李斯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名翟)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三、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天文历法(整理精校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天文历法 作文辅导 1207 0018 : 【星宿】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范进中举》:“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说法。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ang、氐di、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ao、毕、觜zT、参she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en)。唐代温庭筠的《太液池歌》:“夜深银汉通柏梁,二十八宿朝玉堂。”夸饰地描写星光灿烂、照耀宫阙殿堂的景象。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区。刘禹锡诗:“鼙鼓夜闻惊朔雁,旌旗晓动拂参星。”形容雄兵出师惊天动地的场面,参星即参宿。 【四象】参见“二十八宿”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官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官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官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官朱雀。 【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宿是益州(今四川)的分野,井宿是雍州(今陕西、甘肃大部)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扪参历井是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极高的山上,人们要仰着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 二十八宿与国分野如下 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国郑宋燕越吴齐卫鲁魏赵秦周楚 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州兖州豫州幽州江湖扬州青州并州徐州冀州益州雍州三河荆州 【昴宿】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颗星组成,又称旄头(旗头的意思)。唐代李贺诗“秋静见旄头”,旄头指昴宿。唐代卫象诗“辽东老将鬓有

古代文化常识集锦

古代文化常识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李斯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名翟)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三、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2020一轮复习: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一、称谓常识 1. 2.谥号、庙号、年号、改元、尊号(徽号) (1)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会针对他们的生平事迹赐予他们一个称号,以寓褒贬善恶,这个称号就是谥号。谥号所表达的寓意与事实相符的很少。古代有谥法,对谥号的用字做出了规定: ①属于表扬的有:文、景、武、惠、昭、宣、元、成、平、明、桓、献、康、穆。如岳飞的谥号就是武穆王。 ②属于批评的有:灵、厉、炀等。如周厉王姬胡。 (2)庙号。已故皇帝在太庙中的称号。太庙是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如:汉高祖的全号是太祖高皇帝(太祖是庙号,高是谥号)。 (3) (4)改元。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明代以后,皇帝在位期间基本不改元,这才可以用年 (5)尊号(徽号)。尊号(徽号)是指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尊”即尊崇,“徽”即善美。“尊号(徽号)”都是为尊者而加,表达的是尊崇和褒奖。如清代同治帝就曾尊生母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并为其加上徽号“慈禧”。在封建时代,由于众臣的阿谀奉承,皇帝、皇后会获得很多尊号(徽号),因此他们的尊号(徽号)可以加几次。现代也有赠送徽号的情况,但性质和内容与古代大不相同,如孙炳文就曾赠给郭沫若一个徽号——“戎马书生”。 3.年龄称谓常识 (1) (2)孩提。本义指开始会笑可提抱的幼儿。后泛指2~3岁的儿童。如:汝之子始十岁, (3)始龀·龆龀(tiáo chèn)·童龀·龆年。指儿童换牙时,即五六岁。如:邻人京城 (4) (5)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四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如: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 (6)笄(jī)年。指女子十五岁。如:复有双幼妹,笄年未结缡。(白居易《对酒示行简》)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整理汇总,考试必备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整理汇总,考试必备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一、人物称谓 1.人物姓名称谓 (1)直称姓名 ①用于自称。例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指南录〉后序》) ②用于所厌恶所轻视的人。例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指南录〉后序》) ③用于作介绍,为人作传。例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柳敬亭传》) ④尊者对卑者称名。例如:求,尔何如?(《论语》) ⑤在尊者面前,卑者互称用名。例如:夫子何哂由也?(《论语》) (2)称字、号、谥号、斋名 这种情况是称呼者出于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 ①称字。例如: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送东阳马生序》) ②称号。例如: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③称谥号。例如: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左忠毅公逸事》) ④称斋名。例如: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3)称官爵 ①称官名。例如:后人称杜甫为杜工部,称韩愈为韩吏部。 ②称爵名。例如: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柳敬亭传》) (4)称籍贯 例如: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 南海代指康有为)(《谭嗣同传》) (5)兼称 这种情况一般是先说官职,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例如: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6)特殊称谓

①在姓氏后加上行第(或再加名号、官爵)。例如: 韩愈《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②职业+人名。例如: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庄子养生主》) ③姓+之+人名。例如: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左传僖公三十年》) ④封地+人名。例如:商鞅姓卫,商为其封地。 2.谦、敬及贱称 (1)谦称 ①王侯自称。例如:孤不度德量力。(《隆中对》) ②臣子自称。例如: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③一般人自称。例如:愚以为宫中之事 (《出师表》) 某自幼熟读兵书。(《失街亭》) 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中山狼传》) ④女子自称。例如: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并序》) (2)敬称 ①称君王。例如: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出师表》) ②称庙号。多称已死的皇帝。例如: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海瑞传》) ③称师长。例如:夫子哂之。(《论语》) ④称朋友、尊长。例如: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3)上对下或平称 例如: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4)贱称 例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5)表特定关系 ①加从表示叔伯关系。例如: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谢安传》) ②加太表示长一辈。例如: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左忠毅公逸事》) ③加先表示已经逝世的尊长。例如:妪,先大母婢也。(《项脊轩志》)先考,指已逝的父亲;先妣(bǐ),指已故的母亲。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1.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吕望:姜尚,别号飞熊。西周官为太师。因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俗称姜 太公。 B.四夷:古代华夏族对四方少数名族的统称,含有轻蔑之意。 C.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也指尽力于王事。 D.诸路:指各支兵马。在宋代“路”指兴起的各派系拥有的不同的军事力量。 2.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宋孝宗,是南宋皇帝赵眘的庙号。庙号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有一 定地位的人死后的评判性称号。 B.宫、商、角、徵、羽,古人认为这五声分别代表君、臣、民、事、物,五声不乱,国家的政治就会清明。C.定省,即昏定晨省,本指晚间为父母安定床衽,早晨起来省问父母安否;后泛指探望问候父母或亲长。 D.陛辞,临行前向皇帝告别。陛,特指皇帝宫殿的台阶;陛下,指宫殿的台阶下,后用于对帝王的尊称。 3.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 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 “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 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 庶人曰死”。 4.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景泰”是明代宗的年号。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 此后每个皇帝即位一般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B.“山陵”是古代帝王或皇后的坟墓。夏商周的帝王死后不起坟墓,春秋晚期以后开始 出现很高的大墓,于是把君主的坟墓比喻为高大的“山陵”。 C.“三纲五常”是封建礼教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志、信。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5.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帝王所居,左宗庙右社稷,以时祭祀,后用“社稷”代国家。 B. 秀才,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 为生员,俗称秀才。 C. 邮驿,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通信和交通形式,通常由政府管理,主要为政治、军事服务,承担传递文书、接待使者 及转运物资的任务。 D. 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 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 6.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署”“权”则表示暂 代官职。 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 《出师表》。 C. “视事”指官吏到地方检查公务,“下车”指官吏初到任,“致政”则指官员到任到职。 D. 行伍,我国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部也是军队编制单 位。 7. 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B. “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 C. “陛下”原来指站在宫廷台阶下的侍者,后来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 D. “姓氏”都是宗族血亲的代号,姓原本是指母亲一系的血缘关系,氏原本是指父亲一系的血缘关系。 8. 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史为中国古代官名,执掌事务不一,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亦称别驾。 B.帷幄原指室内悬挂的帐幕、帷幔,也可指天子决策之处或将帅的幕府、军帐。 C.委质原指卑幼往见尊长,放下礼物而退出;也可指向君主献礼,表示献身。

古代文化常识一古代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一古代官 职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古代文化常识之一——古代官职 姓名:班级: 【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 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拜:。如: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选:通过或选拔任以官职。如:延佑、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授:、。如:泰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元史·贾鲁传》) 赏: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黜:。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甄拔三十余人。(《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4.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古代文化常识(含答案)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言文专项复习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检测题(一) 1、称杜甫为杜工部,称左光斗为左忠毅公,称陆游为陆放翁,分别是以_ _、_ _、_ _ 来称 呼人。 A.郡望、爵名、号 B.郡望、爵名、谥号 C.官职、爵名、号 D.官职、谥号、号 2.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下列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王右丞集》、《白氏长庆集》命名方式为:A.地名、年号、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 B.地名、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 C.书房名、地名、官职、号、字、谥号、年号 D.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 3.下列各句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A.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伉俪”喻夫妇。对老师称“子”“夫子”“师”“先生”。 B.臣民称皇帝为“陛下”,皇帝对臣下表示宠爱时称臣下为“卿”“爱卿”。 C.古人在称谓前加个“先”字,表示已经死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已死的皇帝为先帝,已死的父亲为先考,已死的母亲为先妣,已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D.“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在称别人的父亲时,敬词有令堂、令尊等;称自己的父亲时,谦词有家慈、家君、家尊等。 4.下列称谓中,全属谦称的一项是() A.孤足下不才 B.愚仆小子 C.妾寡人臣 D.孤不谷竖子 5.下列关于称谓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敢直称帝王,而称宫殿台阶下,表示敬畏。 B.臣早期是古人表示谦卑的自称,百姓也可以自称“臣”,后用作臣下对君主的自称。 C.卿早期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适用范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D.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诸侯王或皇帝的自称。 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而称其字、号。 B古人有一些表示特定关系的称呼。加“太”表示长一辈,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加“从”表示叔伯关系。 C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加以褒贬善恶的一种称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 D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到了清代,才规定一帝一元,比如,清高宗的年号是“乾隆”。 7. 下列文化常识中说法不确切的一项是:

古代文化常识(含答案)

文言文专项复习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检测题(一) 1、称杜甫为杜工部,称左光斗为左忠毅公,称陆游为陆放翁,分别是以_ _、_ _、_ _ 来称 呼人。 A.郡望、爵名、号 B.郡望、爵名、谥号 C.官职、爵名、号 D.官职、谥号、号 2.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下列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王右丞集》、《白氏长庆集》命名方式为:A.地名、年号、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 B.地名、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 C.书房名、地名、官职、号、字、谥号、年号 D.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 3.下列各句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A.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伉俪”喻夫妇。对老师称“子”“夫子”“师”“先生”。 B.臣民称皇帝为“陛下”,皇帝对臣下表示宠爱时称臣下为“卿”“爱卿”。 C.古人在称谓前加个“先”字,表示已经死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已死的皇帝为先帝,已死的父亲为先考,已死的母亲为先妣,已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D.“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在称别人的父亲时,敬词有令堂、令尊等;称自己的父亲时,谦词有家慈、家君、家尊等。 4.下列称谓中,全属谦称的一项是() A.孤足下不才 B.愚仆小子 C.妾寡人臣 D.孤不谷竖子 5.下列关于称谓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敢直称帝王,而称宫殿台阶下,表示敬畏。 B.臣早期是古人表示谦卑的自称,百姓也可以自称“臣”,后用作臣下对君主的自称。 C.卿早期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适用范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D.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诸侯王或皇帝的自称。 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而称其字、号。 B古人有一些表示特定关系的称呼。加“太”表示长一辈,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加“从”表示叔伯关系。 C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加以褒贬善恶的一种称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 D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到了清

古代文化常识总汇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 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1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9.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与《荆轲刺秦王》的“竖 2

100个古代文化常识

100个古代文化常识 1.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答案: B印章或某些器物上所刻或所铸的凸出的文字或花纹。文字凸起为阳文,凹陷为阴文。 2.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答案: B(鲁班的姓氏不是鲁,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 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