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让古诗文教学“五味俱全”共4页word资料

如何让古诗文教学“五味俱全”共4页word资料

如何让古诗文教学“五味俱全”共4页word资料
如何让古诗文教学“五味俱全”共4页word资料

如何让古诗文教学“五味俱全”

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我认为,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

一、读出韵味

古诗文往往一字多义,不易理解,但它语言高度凝练,讲究声韵和谐,讲究朗朗上口,只要多读就一定会读出它的韵味。读,首先要读准字音,读懂词义,其次,要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再次,要读出意蕴。读,要采用不同手段调动朗读兴趣。听录音、教师范读、全班齐读、小组合读、个人读、男女生赛读等均是激发学生朗读欲望的好形式。如上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一课,先让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解决字音词义的问题,再让学生边读边划句子节奏(难点由学生质疑解答),然后学生找出朗读时要变化的语气。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一个个读得摇头晃脑起来,一副有滋有味的样子。当然,这只是初步感受古诗文韵味的魅力,是读的最低层次。

二、读出情味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者也。”再扩展开去看古诗文的内容,也不外情、事、景,三者之中,情为本。情是作家跳动的心,情是文章勾人的魂,它就渗透在字里行间,学生若能透过字表,调动主观情感积极参与,与作者脉搏共振,心随文跳,情随文动,就能读出古诗文的儿女情,山水音,读出田园乐,童真趣,也就读出了古诗文的“经”,读出令人心动的动情点。教师只有

找准每篇古诗文的动情点(是突破重点的关键),引导学生加以体味辨别,学生自己的情感才会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擦出耀眼的火花。

三、读出意味

文言诗词是最袖珍、最精练的文学样式,它往往借助意象来渲染一种氛围,借助跳跃的诗行来表达一种意境。其和谐的音韵,或铿锵,或缠婉,或迭沓,或明快,或含蓄,只有朗读,反复咏唱,才能体味得到,只有读到了位,才能把眼前的方块文字,转化成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在夷陵中学讲学时上的一节课题为《近体诗二首》,他的课使当时在场的许多一线教师眼前一亮,为之叫好。整节课由自读自诵课文,欣赏品诗方法,学写诗联赏析三大版块组成,条理十分清晰,上法十分新颖。他从学法指导入手,交给学生六种高雅有趣的读诗、品诗方法。其中有一种是“用描述来表现诗境”。他先给学生示范,然后让学生边读边张开想象的翅膀,读完之后用优美的语言再现头脑中浮现的画面。

四、读出品味

读古诗文要达到的第四个层次,就是要学会赏析,通俗地说,就是要学一点“品头论足”的功夫,它是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能力的最好途径。譬如,学习杜甫的《登高》,学生可以任挑一个角度赏析,或品味诗中字词“清”“白”“急”等的妙处,或品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画面,或体味“猿啸哀”“鸟飞回”的伤感与凄凉。其中,有学生这样赏析的:“整幅画面是黯淡的,它照出诗人心中的凄凉。特别是‘猿啸哀’和‘鸟飞回’这两个细节,跟诗人素有的伤时感情联系起来看,简直就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千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这样,学生调动主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