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配电网低电压产生原因与综合治理措施

浅谈配电网低电压产生原因与综合治理措施

浅谈配电网低电压产生原因与综合治理措施
浅谈配电网低电压产生原因与综合治理措施

浅谈配电网低电压产生原因与综合治理措施

摘要:在电力系统中,保证电能质量的三个指标是电压、频率和波形,其中电

压是保证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只有保证电压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才能保证最基

本的电能使用,因此需要根据配电网的特点、用电负荷的性质等,分析造成配电

网低电压的原因,保证各项设备的正常运行,给用户提供电压合格的电能。

关键词:配电网;低电压;原因;治理措施

1 低电压的内涵

所谓低电压,指的是与国家标准规定的电压下限值相比,用户计量装置处的

电压值较低,也就是2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用户的计量装置处电压值不超过标称

电压7%,220V的单相供电用户的计量装置电压值不超过标称电压10%,对于持

续时间大于1h的低电压用户需纳为重点治理对象。低电压主要有长期低电压与

季节性低电压。长期低电压指的是用户的全天候低电压持续3个月,或是日负荷

的高峰低电压持续超过6个月的低电压现象;而季节性低电压指的是夏季、冬季,春灌秋收以及逢年过节时产生的存在周期规律的低电压现象。

2 配电网低电压标准与分类

2.1 配电网电压质量标准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10千伏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正负7%,220伏单相供电局电压允许偏差-10%—+7%;所谓的低电压对低压用户来讲是指380伏

电压低于353伏、220伏电压低于198伏。10千伏及以上电压,由于在变电站电

配置了无功补偿等设备,电压质量合格率相对较高且是调度部门监控的重点,本

文不作重点论述。

2.2 低电压分类

配电网对一般用户直接供电的电网,根据配电网发生低电压的位置和时间,

将配电网的低电压分为以下三类:季节性、短时性和长期性。季节性低电压是由

于不同季节需要有不同的用电需求造成,如度夏、逢年过节等,具有周期性特点。短时性低电压是由于临时用电过大造成电压过低,具有阶段性特点。长期性低电

压是用户的电压长时间处于过低的状态,一般规定连续3个月或者日负荷高峰期

持续6个月出现低电压的现象。

3 配电网低电压产生的原因

3.1配电设备功能不完善

配电变压器容量不足、导线线径小,不满足现有负荷需求。主要是因为一期、二期改造时标准不高、规划不到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的家用电器如电

暖器、电磁炉、空调器、电冰箱等投入使用,造成配电变压器容量和导线载流量

严重不足,导致台区低电压。10kV中压配电线路和台区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大。因

为在电阻率及导线线径不变的情况下,电压降与线路长度成正比,所以线路长度

过长导致线路末端电压偏低。

3.2 三相负荷不平衡

主要是由于设备管理单位不认真统计台区总体范围内的供电用户和负荷情况,不合理分配三相负荷,造成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三相电流不平衡,引起低电压现象。

3.3 运维管理不到位

供电低压侧多采用三相四线制接线方式,一些管理人员由于责任心不强,往

往直接从两边相接引接户线供电,中间相被忽略,导致三相负荷不平衡,引起一

相电压偏高而另两相电压偏低;或者随着台区负荷的无序增长,工作人员又缺乏

浅析配电网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配电网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电力的高效运行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配网运行中还是存在一些薄弱的地方需要进行完善,本文根据多年工作实践,对配网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 对策,从而减少电力事故的发生,提高电网的可靠性。 关键词:配网运行;问题;对策 前言 近几年来,电网企业对于配网的安全运行高度重视。配网由于涉及的专业知 识范围较广,以及各类电网建设工程,配网接线愈加复杂繁琐,而且运行方式具 有多样化,配网设备型号也各不相同,标准不一,从而给设备运行维护带来困难,设备达不到最佳的运行状态,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本文就配网运行问题及 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配网运行管理中产生的问题和改善对策 (1)配网运行管理方面所产生的问题 配网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不及时进行管理信息的传输、缺失严格 规范的要求、延迟问题的解决时间、巡视检查方面不充分。随着配电网络的发展,配网设备越来越多,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也越来越繁杂,这就需要配网系统人员具 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不仅要精,而且还要全面。但目前配网 管理人员往往达不到要求,要么只对某一方面精通,要么杂而不精,或在管理经 验上不够丰富。这一系列的不利因素造成了配网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程 不能够有效地贯彻落实。此外,在责任考核方面不能够合理地开展,使得配网运 行管理受到严重威胁。 (2)配网运行管理方面产生问题的改善措施 改善人员的管理措施,大力加强配网运行的管理。一是需要对人才引进方面 有所扩大,以满足电网不断发展的需要,并且要加强相关人员的管理经验教育和 专业知识的培养,在管理文化的氛围基础上,营造出高效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让配网运行管理的相关人员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使配网运行管理方面所产生的 问题最大程度上得到解决;二是对责、权、利的体制方面要建立健全,明确赏罚 制度。若发现工作表现优异的员工以及尽职尽责的员工,需要在培养方面严格关注,加大的对这类员工的培养力度,使之成为具备综合素质的专业型人才。 对配网运行方面存在的缺陷要及时发现并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在日常的工 作中如巡视工作,对缺失较高工作质量的人员,要充分地对其教育,并与月度绩 效挂钩。管理人员根据不同天气特征和不同的季节,要妥善地制定出巡查维护措 施方案,贯彻落实责任制度,以确保巡视的效果。要建立健全信息传递网络,以 便及时发现所存在的缺陷和隐患,同时在第一时间开展正确的处理对策,将配网 运行管理方面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妥善解决。 二、配网运行中天气因素的不利影响以及改善对策 (1)天气因素的不利影响 天气因素对配网运行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在雷雨颇多的季节和在湿地等雷电 活动较多的区域,设备的受威胁程度较高。按照运行的有关记录分析,一些地区 因受到的天气影响而出现故障占总故障50%左右,对配网运行存在很大的危害。 (2)天气因素不利影响的改善措施 对天气情况的改善措施主要是防雷措施,提升配网运行中线路的抗倾覆性能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

……………………. ………………. …………………山东农业大学毕业论文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装 订 线

……………….……. …………. …………. ………院部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气工程与自动化2班院部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班 届次201X届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摘要.................................................................................................................................................. I Abstract .......................................................................................................................................... II 1 引言 (1)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1) 1.2.1分布式电源的研究现状 (1) 1.2.2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对继电保护影响的研究现状 (2)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2) 2 分布式电源的定义及分类 (3) 2.1 分布式电源的定义 (3) 2.2 分布式电源类型介绍 (3) 3 配电网的继电保护 (5) 3.1 配电网的结构 (5) 3.2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其要求 (5) 3.3 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原理 (6) 3.3.1电流速断保护 (7) 3.3.2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8) 3.3.3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9) 3.4 阶段式电流保护的配合及应用 (10) 4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分析 (11) 4.1 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 (12) 4.2 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 (14) 4.3 算例分析 (16) 4.3.1 仿真模型 (17) 4.3.2 验证仿真 (17) 5 结论与展望 (23) 5.1 结论 (23) 5.2 展望 (24) 参考文献 (25) 致谢 (27)

探讨配电网低电压原因与综合治理措施

探讨配电网低电压原因与综合治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8-08-20T15:30:25.4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作者:李永生关健赵洪喜夏炎任佳诗张春凡[导读] 摘要:配电网低电压不仅影响用户正常用电,而且危及电力系统及供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所以整治低电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绥中县供电分公司 125200 摘要:配电网低电压不仅影响用户正常用电,而且危及电力系统及供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所以整治低电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对配电网低电压产生原因及综合治理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配电网;低电压;原因;综合治理措施在电力系统中,保证电能质量的三个指标是电压、频率和波形,其中电压是保证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只有保证电压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才能保证最基本的电能使用,因此需要根据配电网的特点、用电负荷的性质等,分析造成配电网低电压的原因,保证各项设备的正常运行,给用户提供电压合格的电能。 1低电压的概述 所谓低电压,指的是与国家标准规定的电压下限值相比,用户计量装置处的电压值较低,也就是2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用户的计量装置处电压值不超过标称电压7%,220V的单相供电用户的计量装置电压值不超过标称电压10%,对于持续时间大于1h的低电压用户需纳为重点治理对象。低电压主要有长期低电压与季节性低电压。长期低电压指的是用户的全天候低电压持续3个月,或是日负荷的高峰低电压持续超过6个月的低电压现象;而季节性低电压指的是夏季、冬季,春灌秋收以及逢年过节时产生的存在周期规律的低电压现象。 2低电压产生的原因 2.1配电设备功能不完善 配电变压器容量不足、导线线径小,不满足现有负荷需求。主要是因为农网一期、二期改造时标准不高、规划不到位,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的家用电器如电暖器、电磁炉、空调器、电冰箱等投入使用,造成配电变压器容量和导线载流量严重不足,导致台区低电压。10kV中压配电线路和台区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大。因为在电阻率及导线线径不变的情况下,电压降与线路长度成正比,所以线路长度过长导致线路末端电压偏低。 2.2三相负荷不平衡 主要是由于设备管理单位不认真统计台区总体范围内的供电用户和负荷情况,不合理分配三相负荷,造成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三相电流不平衡,引起低电压现象。农村配电网处于电力系统的最末端,无功电源不足,农网负荷本身又大量消耗无功,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村用电负荷迅速增大,农网无功需求及相应的损耗也随之上升,造成农网无功补偿更显不足。 2.3运维管理不到位 农网供电低压侧多采用三相四线制接线方式,一些农电管理人员由于责任心不强,往往直接从两边相接引接户线供电,中间相被忽略,导致三相负荷不平衡,引起一相电压偏高而另两相电压偏低;或者随着台区负荷的无序增长,工作人员又缺乏对负荷平衡情况进行监测,原本相间平衡的负荷,也会变得不平衡。对配电变压器容量承载能力管控不到位。由于没有合理地根据负荷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配电变压器容量或落实新增布点增容,导致配电变压器容量不足引起低电压。未充分利用配电变压器的调压功能。当设备承载能力满足,因负荷分布不均匀引起低电压现象时,未能及时利用配电变压器调压分接开关调整功能解决负荷偏相引起的低电压问题。 3低压电综合治理措施 3.1低压线路改造 对因配电台区低压线路线径小导致的低电压,采取改造低压线路,增大导线线径的方式,解决因导线承载能力不足引起的低电压。对因负荷波动较大造成过载的配电台区,可采用增大配电变压器容量或更换抗过载能力较强配电变压器的方式进行改造。对因季节性负荷波动较大造成过载的配电台区,可用选用宽幅调压配电变压器、可调容配电变压器的方式进行改造。对单相配电变压器,原则上10kV线路先由单相改为三相接线,再更换为三相配电变压器,低压线路由两线改为三相四线。柱上配电变压器宜设于低压负荷中心,三相配电变压器容量不宜超过400kVA,低压出线不宜超过4回。当原有配电变压器容量不足,增容需求超出上述限值时,可增设配电变压器或转移低压负荷,不宜单纯更换大容量配电变压器。 3.2新增布点增容改造 对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大,长期存在过载现象的配电台区,应优先采用新增布点方式进行改造,按“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配置,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缩短低压供电半径,提高供电承载能力。对县域农村供电半径大于500m的低电压台区,宜选择分割台区供电,增加配电变压器布点,缩短供电半径的方式进行改造,使配电变压器布点一次到位,同时给未来负荷增长预留一定空间。对低电压台区中配电变压器容量不足、低压线路和接户线存在环境状况差、线径小及老化严重等问题的台区,宜进行整体改造,彻底解决问题。 3.3无功补偿装置改造 无功补偿配置应按照“电源补偿、电网补偿、用户补偿相结合,分散就地补偿与变电站(开关站)集中补偿相结合”的原则,实现分层和分区的无功平衡。一是根据线路负荷及首、末端电压时段性、季节性变化规律,优化AVC(自动电压控制)和VQC(电压无功控制)控制策略,调整电压控制上限值和下限值。对未实现区域无功电压优化控制的区域,应加装AVC系统,并逐步接入具备“四遥”功能的变电站。对近期无法实现AVC控制的变电站,宜加装VQC装置。不满足调压要求的无载调压主变压器更换为有载调压主变压器,并加强母线电压和功率因数人工监控。二是优化配电变压器无功集中补偿能力。 3.4强化设备运维管理 强化设备运维管理,开展三相负荷不平衡调整。通过定期开展配电变压器负荷实时监测,检查三相负荷电流和电压值,记录设备运行数据,及时对三相负荷不平衡的配电变压器进行调整,使其负荷分布均匀、合理,避免因负荷不平衡引起的低电压现象。充分发挥配电变压器自身的分接开关挡位调压能力。分接开关挡位调整主要针对受季节性负荷变化影响造成的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出口电压波动问题,可结合负荷预测,在春节、农忙、度夏(冬)等用电高峰期来临前,对配电变压器分接开关挡位进行调整,并在高峰期过后及时回调,防止因配电变压器分接开关挡位设置不合理造成用户电压质量不合格。 3.5建立健全配电网低电压监测网络

《浅谈配电网节能降耗》

《浅谈配电网节能降耗》 【摘要】 文章分析了配电网络降低有功损耗的各种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结合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现状,总结了当前配网进行节能改造所面临的一些客观困难,由此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关键词】 城市;配电网;节能与降耗 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节能减排的任务和目标,电力部门做为电能等资源综合配置、运营和管理的主要企业,既承担服务社会,保证安全、可靠、优质供电的责任,又是执行国家节能政策任务的关键部门。电力系统本身是一个能耗大户,而城市配电网更是电力系统能量损耗的主体部分,实现配电网的节能降耗对供电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目标利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负荷增长速度快而配电网建设投资滞后,配电网在节能降耗方面有着很大的挖掘潜力。通过配网节能降耗工程惠及千家万户,优质服务于社会也是供电局期望和追求的目标。 一、降低损耗的技术措施 1.合理调整运行电压。通过调整变压器分接头、在母线上投切电力电容器等手段,在保证电压质量的基础上适度地调整运行电压。因为有功损耗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关系,所以合理调整运行电压可以达到降损节电效果。 2.合理使用变压器。配电变压器的损耗是配电网损耗的主要组成

部分。因此,降低配电变压器的损耗对于降低整个配电网的损耗效果非常明显。方法主要有。使用低损耗的新型变压器、合理配置配电变压器容量等。 3.平衡三相负荷。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会增加线路、配电变压器的损耗。 4.合理装设无功补偿设备,优化电网无功分配,提高功率因数。 5.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线路的能量损耗同电阻成正比,增大导线截面可以减少能量损耗。 6.加强线路维护,防止泄漏电。主要是定期巡查线路,及时发现、处理线路泄漏和接头过热事故,可以减少因接头电阻过大而引起的损失,及时更换不合格的绝缘子,对电力线路沿线的树木经常修剪树枝,还应定期清扫变压器、断路器及绝缘瓷件等。 7.合理安排检修,提高检修质量。电力网按正常运行方式运行时,一般是既安全又经济,当设备检修时,正常运行方式遭到破坏,使线损增加。因此,设备检修要做到有计划,要提高检修质量,减少临时检修,缩短检修时间,推广带电检修。 8.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降低电能损耗。 9.调整负荷曲线,避免大容量设备在负荷高峰用电,移峰填谷,提高日负荷率。 二、降低损耗的管理手段 1.加强计量管理,做好抄、核、收工作。 2.实行线损目标管理。供电部门对下属管理部门实行线损目标管

10KV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问题研究

10KV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19-08-29T13:41:46.360Z 来源:《云南电业》2019年2期作者:周荫威 [导读] 文章就10kV配电网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优化设计措施,以供参考。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南海供电局 528200) 摘要:10kV 配电网是城市配网的重要组成内容,它对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满足社会用电要求起着重要作用。在城市配网总供应量中,通过中低压配电网向用户所供给的电能占据到近八成,极大限度满足社会用电需求。文章就10kV配电网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优化设计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10kv;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和市民收入的提高,城市对电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对用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规划设计经验的不断丰富和优化,城市配电网的规划设计更加科学合理,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重视,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提高城市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城市用电提供安全可靠的用电环境。 一、城市10kV 配电网规划的重要性 1.1 网架结构优势 城市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引起电网负荷也跟着同样发生变化,配电网在进行网架结构建设时,一定要对城市发展所需要的电量负荷情况进行预测,进行相应调整,通过优化网站结构建设,使到配网规划调整后,能够妥善解决配电网规划中存在的不足满足城市电量负荷需求。 1.2 助力城市发展 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有充足的能源进行保障,要结合城市现状具体情况及及未来发展用电需求,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电网规划设计方案,提供充足的电源,助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1.3 网架结构及设备优化 通过分析配电网现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配电网网架结构和设备改善和优化,有效提高电网负荷能力,增加经济效益,更好的为城市发展服务。 二、10kV 配电网设计的要求 2.1 合理规划电网结构。 进行城市电网结构规划时,应采用“网格式”的设计方式,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电网中出现重叠的问题,节省投资成本,同时也可以加强对多个电源线路的联络功能,提升电网的供电能力。城市10kV配电网中,主干线可采用“闭环接线、开环运行”的结构模式。 2.2 有效控制供电线路半径。 配电网规划设计也要对供电线路的配件进行充分考虑和控制,合理分配不同段路的开关。总的来说,段路不同,对半径值的要求也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制定相应的数值。 2.3 合理设置电网中电源支持点 要最大限度实现电网的供电能力,必须要合理设置电网中电源支持点。 为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变电站之间应保持有三条以上的10kV 联络线路,这样做可以及时对负荷进行调整和转移,防止因为用电高峰期,由于负荷问题导致线路故障出现,引发大面积停电,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4 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 确保配电网可以安全稳定的对城市进行供电,必须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大力采用性能优良,绝缘性能高,安全性能好的优质电缆,如果资金投入不能一次性到位的情况下,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分阶段、分地区逐步进行,对于用电量高的密集地区,应当优先进行电缆铺设,以提高配网质量和安全性能。 三、10kV 配电网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3.1 网架结构合理性不足 在城市10kV配电网当中,有部分系统的网架结构是以采用架空线路的方式存在的,由于规划设计存在合理性不足,导致配电网运行时,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存在一定问题。 架空线路虽然对电网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需要检修或故障排查配电系统时,就很难进行直接操作,要对其进行检查和维修,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此外,输电线路使用时间久了以后就会出现了绝缘老化问题,会影响到线路的输电功能。 3.2 没有合理分布电源点 由于没有合理分布电源点,导致10kV 配电网系统在实际运行时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供电电压较低,满足不了正常的供电电压需求、供电半径较大等,供电半径不合理,会导致线损率高;电源点没有合理设置也会导致不能合理分配不同地区的负载需求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3.3 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线路负荷 由于部分城市10kV 配电网规划设计不合理,没有合理预测到城市用电发展的需要,也没有及时跟进对电网的改造和优化,导致满足不了快速增长的城市用电负荷需要,线路需要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容易出现问题,影响到城市供电的安全稳定。 3.4 加大投入,对提升城市配电网规划科学性 总结以往不足,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相当部分的配电网都是早年已经规划完成的,由于当时的规划设计水平有限,对城市发展规模预

浅谈如何提升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浅谈如何提升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摘要:配电网的工作关系着供电系统的稳定,保证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对国民 经济安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其 设备组成、维护管理等都关系着最终工作的稳定性,尤其近年来智能化配电技术 不断发展与人们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种种因素的发展都给配电网带来新的机遇 和挑战。提升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不仅有利于保证国民用电的要求,对经济发展和 社会稳定等也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简要探讨如何提升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关键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配电网是关系着电力系统稳定情况的重要部分,为了保证配电网供电的稳定 性需要从诸多角度以及因素进行探讨,对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进行分析和处理, 从而提高配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而对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加以保障。现阶段 我国配电网正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在配电网供电中其稳定性不仅与配电网自身 硬件系统相关,也与配电网的管理控制等密切相关[1]。因此提高配电网供电的可 靠性需要对配电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主观、客观角度为配电网建设与管理 工作进行改进,才能够确保配电网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影响配电网可靠性的因素 1、配电网设备因素 影响配电网可靠性的因素当中,配电网自身的设备因素是比较常见的不稳定 因素之一。配电网设备老化是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原因之一,很多配电网使 用过程中会自然老化,并且由于自然条件或者人为因素的影响配电网相关设备的 耗损可能会加剧,对供电安全造成威胁。配电网内部构件损坏,配电网内部构件 种类较多,通常情况下配电网设备出现问题多为构件问题,比如电缆、电容电线、变压器、开关等发生断裂破损等,这些发生在设备上的损坏会对供电的安全和平 稳产生不良影响[2]。配电网结构不符合安全标准,配电网的结构是否科学是影响 着配电网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样也是关系着供电稳定的主要因素,现阶段我国对 配电网结构有着一系列要求,但有部分老旧配电网较为陈旧不符合当前的安全标准,容易对供电稳定性造成危害。配电网自动化水平低,随着自动化技术和科技 的不断发展,利用自动化技术对配电网进行科学合理配电日益成为配电网供电的 主流,而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配电网在运行管理方面的自动化水平较低,容易增 加人为操作在部分配电网管理方面的不稳定性[3]。 2、配电网管理因素 配电网的管理因素是影响配电网供电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现阶段我国配电 网供电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可以改进的内容。配电网维护工作开展情况,配电网 运行的稳定性与其日常维护工作密不可分,在配电网管理中若没有开展定时、专 业的维护检查,很容易影响到配电网供电的稳定性。配电网周围环境管理因素, 近年来城市建设不断推进,每隔一段时间配电网周围的环境可能都会发生变化, 树木砍伐、电线杆倾倒等情况也都威胁着配电网的安全性。自然灾害防护是配电 网管理中最容易导致配电网出现异常的情况,尤其在气候环境变化多端的当今, 雨雪灾害很容易导致配电网供电出现问题[4]。 二、改善配电网基础条件 1、配电网内部结构优化 保证配电网供电的稳定性首先应当保证配电网的科学性,对配电网内部结构 进行更新与优化,确保配电网的整体状态能满足供电需求。配电网在建设过程中

农村配电网低电压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农村配电网低电压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7-05-04T11:52:46.5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3期作者:武兆敏孙成范赵君明 [导读] 必须对农村电网进行治理,本文阐述农村电网低电压出现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方式。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禹城市供电公司山东德州 251200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家电下乡政策的深入,各种大功率的家用电器出现在农民家庭之中,农村用电量迅速的增长,电网的用电压力也不断的增加,进而出现了"低电压"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农村的建设,因此,必须对农村电网进行治理,本文阐述农村电网低电压出现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方式。 关键词:农村电网;低电压;发生原因;综合处理措施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电网的全覆盖,满足了农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随着家电下乡政策的不断深入,各种大功率的家用电器出现在农民的家庭之中,农村用电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农民用电量迅速攀升,电网的用电压力也急剧增加,“卡脖子”、“过负荷”等显现突出,少数地区“低电压”的问题较为严峻,严重的影响了农村的发展。农村电网“低电压”严重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根据农村电网“低电压”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治理方案。 1、配网低电压产生的原因 1.1从农村配网线路角度 现行培养低电压问题产生的主要归结于配网线路问题,其自身供电半径过长极易造成电压出现不平稳的情况。因配电网线路产生的低电压问题具体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农村配网线路随农村整体建设规模的扩大而逐渐延伸,若在线路建设中未及时改造配网线路,将出现配网电能损耗问题。第二,变压器在配电网中的设置不够合理,且供电线路的设置主要以单向放射形式为主,或用电负荷中心难以保证10kV线路作用的发挥,这些因素都将导致线路末端电压出现持续降低的现象。若低电压问题较为严重,将使电力系统整体难以正常运行 1.2从配电网负荷角度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逐渐引入更多的惠农政策,如典型的“家电下乡”等,其直接使农村电气设备在数量上逐渐增多,需要更多的用电需求量以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使用。同时,农村建设中逐渐改变以往完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形式,如养殖业或工业等各方面,这些都使配电网负荷压力进一步增加。因此,配电变压器在用电负荷作用下将表现出过载、重载电现象,直接导致低压线路电压过低 1.3从无功功率补偿角度 传统农村弄点格局多停留在照明系统方面,而当前农村发展中如冰箱、空调或家电等方面逐渐引入其中,这些电气设备往往以感性负荷为主,对无功功率的要求较高。大多农村地区配网变压器往往难以对这些设备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即使部分区域不断引进如电容器等设备,但普及率较低,因此线路在进行大量无功功率输送过程中将使自身对电压逐渐降低。除此之外,现行对用电负荷的管理工作仍表现较为薄弱,如对装接容量的考虑,一旦其高于配变台区标准容量便可能出现低电压问题。 2、农村低电压治理研究 2.1变电站的完善 大多农村变电站中半径超出15km的10kV线路占总线路的50%以上,很容易出现低电压问题,对此现状可结合实际电网规划要求进行变电站电源点增设工作,使变电站的运行更为可靠。具体实践中为使主网供电能力得以提升,可通过110kV变电站的构建来实现,针对其中的10kV线路,若供电半径大于30km可构建下供应的公用配变,这种方式可使用电负荷压力过大问题得以解决。同时要求对过长的线路半径进行缩短,通过促进供电能力的提升保证电压质量。借助GPRS、配变数据上传、TTU、智能电表、移动式电压监测仪、LED显示等技术,建立健全“低电压”监测网络,完善监测手段。开展变电站、配变和低压用户电压联调管理。借助GPRS技术,实现低电压用户电压信息反馈,参与变电站、配变调压和无功投切判据,建立联调机制,完善调压手段。 2.2加强线路设备 改造根据“容量小,分布密,半径短和绝缘化”这一原则来对农村配电变压器进行改造,同时创建更多的配电变压器来缩小低压线路的供电半径。对不同情况的线路进行改造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其一,通过增加配电变压器的布点或增大容量来改造那些一直存在负荷过载问题的台区以及部分低压线路,提升半径大于510米并且电压过低的低压线路的电压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布点后的老变压器需根据最优供电半径进行优化调整。其二,通过增大导线的线径以及将一定负荷调整到附近台区的方法来改造低压线路中线径较小和负荷过载的配电台区 2.3做好无功功率补偿工作 大多农村地区无论在变电站或10kV线路等方面都难以起到补偿无功功率的作用,是造成低电压问题的主要原因。对此现状首先对于变电站可采取相应的优化补偿措施,具体操作中可进行无功补偿容量的优化配置,结合负荷特点选择集中、分散等补偿方式,这样可达到优化分布无功潮流的目标。同时在10kV线路补偿方面,可引入相应的无功补偿装置,如电容器等。除此之外,农村地区公用配变往往也是产生低电压问题的来源,可结合公用配变功率与负荷情况进行无功补偿装置的设置。 2.4注重调压能力的提升 调压能力的上升主要集中在线路与变电站方面。其中对于10kV线路,可将自动调压器设置其中,可有效解决低电压问题。而在变电站方面,若电网建设规划中涉及变电站构建内容,应保证变电站在变压器使用方面选择有载调压变压器。若不存在变电站规划内容,对于运行年限较长的变电站可通过技术措施进行主变的改造或更换,选择有载调压主变 2.5降低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度 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载的不平衡,导致中心点的电压位置发生变化,最终负载相对轻的一相反而电压偏高,而负载相对重的一相电压却偏低。所以为了降低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的不平衡度,首先要建立无功电源设备的运行制度,着重对线路设备的负荷管理,以及农村对侧用电的需求管理。3.4加强柱上变压器负荷管理要加强对柱上变压器的负荷管理,不仅是做好季节性负荷的日测工作,还要分析那些通过负荷测录仪器测量出来的每一时刻的电流以及电压数据,计算电量,无功电源,有功电源和负载率等相关数据,并且及时的应用这些数据。尤其要重点分析那些超负荷的柱上变压器。从而确保不会出现老化的低压电网和柱上变压器从而影响到电网的运行质量,保证低压电网的

浅谈10KV配电网节能降耗

浅谈10KV配电网节能降耗 摘要:文章分析了配电网络降低有功损耗的各种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功率消耗的主要部分,实现10kV配电网的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10kV配电网的节能降耗包括变压器降耗和线路降耗两部分。变压器降耗可以通过保障变压器经济运行、推广节能变压器和进行无功补偿等方法解决。降低线路损耗可以通过提高线路截面积、缩短传输距离和降低三相不平衡度来解决。 关键词:配电网节能与降耗措施 O 引言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功率消耗的主要部分,实现配电网的节能降耗,对于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降低能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也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连接电网与用户的重要桥梁,10kV线路长度在电力网中占到60%的以上,其损失在电力网的总线损中占80%以上,因此10kV配电网的节能降耗对于电力系统的节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电网的功率损耗主要是变压器损耗和线路损耗,因此节能降耗的主要措施也围绕这两方面展开。此外,10kV配电网涉及城市电网与农村电网,本文先以城市电网作为主要研究目标,最后说明了农村电网的特点极其措施。 1 降低变压器损耗的措施 电网中使用变压器的作用是提高输送距离,降低电能传输的总体能量消耗,一般来说,从发电、输电、供配电到用电,需要经过升压、传输、降压至适当的电压等级以便用户使用。10kV配电网所用的变压器为降压变压器,由于其数量多,总容量大,因此总损耗很大。据统计,在10kV配电网的功率损耗中,变压器的损耗占80%以上,线路损耗不足20%,因此,降低损耗的重点应放在降低变压器的损耗上。 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包括两部分:一是变压器的固定损耗,即与用电负荷无关的空载损耗:二是变压器的可变损耗,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固定损耗即是在变压器铁心中产生的空载损耗,其损耗=空载损耗×时间;可变损耗即是电流在变压器线圈中产生的损耗,与变压器的负荷大小有关。 1.1保障变压器的安全经济运行变压器经济运行是指在保证安全可靠运行及满足供电量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对变压器进行合理配置,对变压器的运行方式进行优化选择,对变压器负载实施经济调整,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变压器的电能损耗。变压器的经济运行以降低变压器的综合功率损耗为目标,即降低变压器运

浅议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建设改造

浅议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建设改造 为了建设科学合理的配电网,必须加强城市配电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改造。随着国家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家庭都买了各种电器,这导致了我国电力消耗的增加。与此同时,人们更希望电力供应能够更加稳定,电网公司提供的服务也更好。因此,城市配电网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迫在眉睫。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对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建设和改造的简要分析。 标签: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建设改造 配电网是城市的基础性设施,对城市正常运行与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具有很大作用。但是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配电网建设改造依然停滞不前,出现了较多的盲目建设问题,影响了供电可靠性,严重时还会出现人员伤亡问题,必须及时进行分析。 一、城市配电网存在的问题 (一)设备分布不到位 受传统电网建设意识的影响,不能开展整体统一规划,导致很多城市电网设备分布出现了不合理问题。此种问题的产生与地区电负荷不同、规划设计不合理等密切相关,增加了现代化配电网检修和维护难度,影响了城市配电网供电质量,尤其是用电高峰期,极易出现主变负载不均衡问题,耗费了较多的资金。 (二)部分配电网设备存在老化陈旧问题 配电网正常运行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电气设备,包括电缆、架空线路、电压可变装置、隔离开关装置等电气设备。每种设备在配电网系统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哪种设备出故障,所有的设备都会在配电网系统上运行。正常运行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这将威胁到整个城市电力的安全、稳定和可靠性。目前,很多城市都希望降低配电网的运行成本,对配电网设备的更新和优化不够重视。这将导致城市配电网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最终严重影响城市配电网的正常运行。 (三)配電网线路存在负载分布不合理问题 城市配电网用户具有流动性大的特点。在城市配电网规划建设初期,城市配电网系统的建设技术不发达,城市配电网的负荷无法合理、科学地规划。这样的情况就会导致城市配电网系统出现分布不合理的问题。主要问题是分布不均匀,这将严重影响城市配电网的运行效率。此外,城市居民数量逐年增加,城市配电网负荷增大,大大增加了配电网设备的损耗,降低了配电网系统的供电质量。 二、配电网规划设计和建设改造措施

深圳市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及供电技术导则

深圳市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及供电技术导则 深圳供电局企业标准 Q/3SG—1.03.02—2001 深圳市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及供电技术导则 2001—09—30 发布 2001—10—01 实施 前言 为规范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及用户供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及运行工 作,规范用户电能计量方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划分、规划设计原则及深圳城市中压配电网、低压配电网的结线方式;规定了用户供电方式与技术要求;规定了电能计量方式;规定了实施配网自动化的原则。本标准的制定参照了有关的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并考虑了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本标准由深圳供电局生技部门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深圳供电局规划分部、深圳供电局计量测试所、深圳 供电局生技工作组。 本标准由深圳供电局规划分部负责解释。

目录 1. 范围 (1) 2. 引用标准及规范 (1) 3. 总则 (2) 4. 一般技术要求 (2) 5. 中低压配电网结线 (5) 6. 用户供电 (7) 7. 用户电能计量方式 (11) 8. 配网自动化原则- (11) 附录A:本标准用词说明 (13) 附图1:城市中压配电结线方式图 (14) 附图2:各类用户高压供电方式示意图 (16) 附图3:含居民用电的综合型低压配电系统分类计量设计示意图 (17) 1. 范围 1.1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及用户供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及运行工作。 1.2根据深圳城市发展规划,特区内的福田、罗湖为市级中心;南山区、盐田区,以及特区外宝安区的新安镇、西乡镇,龙岗区的龙岗镇(龙岗中心城)为次级中心。本标准所指的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即为与上述区域相对应的由深圳供电局运行维护及与其联网的中压(10kV)、低压(380/220V)配电网;本标准所指的用户为在上述区域内由深圳供电局通过中压或低压配电网供电的用户。 2. 引用标准及规范 下列标准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本技术导则的条文。本标准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在被引用标准被修订后,应重新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能源电[1993] 228号“城市电网规划设计导则” DL/T 599-1996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原则” GB 12325-90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GB/T 1454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50052-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3-94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Q/3SG-1.03.01-2001 “深圳电网中低压配电设备技术规范及选用原则” Q/3SG-1.05.01-2001 “11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范” SD325-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

浅谈如何做好配电网规划

浅谈如何做好配电网规划 【摘要】本文解析了配电网规划在城市发展和创先国际企业中的重要性地位;并具体概述了配电网规划的原则及思路,做好配电网规划是电网安全、可靠、经济效益的价值体现。 【关键词】配电网;网架;规划 一、配电网规划的定位及目标 为了接轨国际先进电网企业,建设一个覆盖城乡的智能、高效、可靠、绿色的现代化配电网,电网的稳定安全性、供电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决定性指标,电网的规划建设决定了运行和维护的基础条件,决策的正确性直接决定了电网企业的投资和效益。 1. 配电网在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城市配电网规划关系着城市的发展建设,要城市发展规划同步进行。配电网规划要科学合理,以实际情况制定规划方案,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满足城市发展所需的电量需求。 2. 配电网规划的网架结构具备建设周期长、变动小的优势。电网负荷的发展情况多变,城市配电网的网架结构建设要根据电网负荷做相应的调整,所以城市配电网规划的调整要更复杂一些。 二、配电网规划的原则 1.对配电网设备及网架结构的优化。最有效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提高配电网的供电质量及供电能力,根据分区负荷预测及负荷转供能力的需要,确定不同类别供电区配电网结构,配电网接线方式都以双环网、三环网、手拉手环网等结构为主,只有从宏观层面优化城市配电网的设备和网架结构,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加强配电网自动化实施,提升配网科技水平。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必须始终以提高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与运行效率为主要目标,适应未来智能配电网、调控一体化要求,遵循安全、可靠和稳定的总体原则。配电网自动化以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以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为核心,综合利用多种通信方式,实现对配电系统的监测与控制,并通过与相关应用系统的信息集成,实施配电系统的科学管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宜采用以“分区域,全覆盖”为原则,实现自动化“三遥”功能。 3.无功补偿优化装置。配电网无功规划是配电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网无功功率补偿是改善电压质量和降损节能的有效手段之一,合理地进行无功补偿的选择以及补偿容量的确定,达到在安全可靠供电所前提下改善电能质量和降低网损的要求,能够有效地维持系统的电压水平,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

分布式电源对县级配电网电压水平影响的研究毕业

分布式电源对县级配电网电压水平影响的研究毕业

毕业论文题目分布式电源对县级配电网电压水平影响的研究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年级: 学习形式: 学号: 论文作者: 指导教师: 职称:

郑重声明 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撰写并完成的,学位论文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行为,否则,本人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特此郑重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日

摘要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得配电系统从放射状无源网络变为分布有中小型电源的有源网络。带来了使单向流动的电流方向具有了不确定性等等问题,使得配电系统的控制和管理变得更加复杂。但同时,分布式电源又具有提高电网可靠性,绿色节能,等等优点,所以为更好的利用分布式电源为人类造福,我们必须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 本文采取通过利用仿真软件Matlab编写计算潮流程序模拟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模型进行潮流计算的方法对分布式电源的稳态影响进行探索与分析。 选取了34节点的配电网网络模型,通过对单个以及多个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位置以及容量的不同情况对34节点配电网的网损以及节点电压状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牛顿拉夫逊法

Abstract The distributed generation access to distribution system makes passive radial distribution network to active medium-sized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It brings uncertainty to one-way direction power flow, etc., and it makes th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more complicated. Otherwise, it can bring a lot of benefits, such as more reliable, and it is green power. The distributed generation should be better known , so we can benefits more. So the program called Matlab was used to compile a program to solve the power flow problem. By this program, we can text which factor can influence the distributed generation’s access to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The IEEE 34 Node model was chosen to be discussed how different factors can influence the power quality. This article analyzes distributed generation’s influence to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of energy lost and voltage level. Keywords: distributed generation, distribution system, Newton-Laphson method

浅谈配电网节能降耗

浅谈配电网节能降耗 和管理手段。结合东莞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现状,总结了当前配网进行节能改造所面临的一些客观困难,由此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关键词:东莞;配电网;节能与降耗 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节能减排的任务和目标,电网公司做为电能等资源综合配置、运营和管理的主要企业,既承担服务社会,保证安全、可靠、优质供电的责任,又是执行国家节能政策任务的关键部门。电力系统本身是一个能耗大户,而城市配电网更是电力系统能量损耗的主体部分,实现配电网的节能降耗对供电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目标利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负荷增长速度快而配电网建设投资滞后,配电网在节能降耗方面有着很大的挖掘潜力。通过配网节能降耗工程惠及千家万户,优质服务于社会也是供电局期望和追求的目标。 一、降低损耗的技术措施 1.合理调整运行电压。通过调整变压器分接头、在母线上投切电力电容器等手段,在保证电压质量的基础上适度地调整运行电压。因为有功损耗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关系,所以合理调整运行电压可以达到降损节电效果。 2.合理使用变压器。配电变压器的损耗是配电网损耗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降低配电变压器的损耗对于降低整个配电网的损耗效果非常明显。方法主要有:使用低损耗的新型变压器、合理配置配电变压器容量等。

3.平衡三相负荷。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会增加线路、配电变压器的损耗。 4.合理装设无功补偿设备,优化电网无功分配,提高功率因数。 5.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线路的能量损耗同电阻成正比,增大导线截面可以减少能量损耗。 6.加强线路维护,防止泄漏电。主要是定期巡查线路,及时发现、处理线路泄漏和接头过热事故,可以减少因接头电阻过大而引起的损失,及时更换不合格的绝缘子,对电力线路沿线的树木经常修剪树枝,还应定期清扫变压器、断路器及绝缘瓷件等。 7.合理安排检修,提高检修质量。电力网按正常运行方式运行时,一般是既安全又经济,当设备检修时,正常运行方式遭到破坏,使线损增加。因此,设备检修要做到有计划,要提高检修质量,减少临时检修,缩短检修时间,推广带电检修。 8.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降低电能损耗。 9.调整负荷曲线,避免大容量设备在负荷高峰用电,移峰填谷,提高日负荷率。 二、降低损耗的管理手段 1.加强计量管理,做好抄、核、收工作。 2.实行线损目标管理。供电公司对下属管理部门实行线损目标管理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开展分所、分压、分线考核,并纳入内部经济责任制,从而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3.定期召开用电形势、线损分析会,开展线损理论计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