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CL与端口NAT配置实验报告

ACL与端口NAT配置实验报告

ACL与端口NAT配置实验报告
ACL与端口NAT配置实验报告

郑州轻工业学院本科生实验报告

图1 实验组网示例

端口NAT

方式二在ACL

配置模式下执行以下命令:

显示IP 列表的配置要监控访问列表,请在特权用户模式执行以下命令:Ruijie# show access-lists [ id | name ] //此命令可以查看IP 访问列表

标准ACL配置与调试

实验5 标准ACL配置与调试 1.实验目标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在Cisco 2611XM路由器上配置标准ACL。通过该实验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ACL的定义和应用,并且掌握标准ACL的配置和调试。 2.实验拓扑 实验的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ACL实验拓扑结构 3.实验要求 根据图1,设计标准ACL,首先使得PC1所在的网络不能通过路由器R1访问PC2所在的网络,然后使得PC2所在的网络不能通过路由器R2访问PC1所在的网络。本实验各设备的IP地址分配如下: ⑴路由器R1: s0/0:192.168.100.1/24 fa0/0:10.1.1.1/8 ⑵计算机PC1: IP:10.1.1.2/8 网关:10.1.1.1 ⑶路由器R2: s0/0:192.168.100.2/24

fa0/0:172.16.1.1/16 ⑷计算机PC2: IP:172.16.1.2/16 网关:172.16.1.1 4.实验步骤 在开始本实验之前,建议在删除各路由器的初始配置后再重新启动路由器。这样可以防止由残留的配置所带来的问题。在准备好硬件以及线缆之后,我们按照下面的步骤开始进行实验。 ⑴按照图1进行组建网络,经检查硬件连接没有问题之后,各设备上电。 ⑵按照拓扑结构的要求,给路由器各端口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时钟(DCE端),并且用“no shutdown”命令启动各端口,可以用“show interface”命令查看各端口的状态,保证端口正常工作。 ⑶设置主机A和主机B的 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完成之后,分别ping自己的网关,应该是通的。 ⑷为保证整个网络畅通,分别在路由器R1和R2上配置rip路由协议:在R1和R2上查看路由表分别如下: ①R1#show ip route 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 R 172.16.0.0/16 [120/1] via 192.168.100.2, 00:00:08, Serial0/0 C 192.168.100.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0 C 10.0.0.0/8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 ②R2#show ip route 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 C 192.168.100.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0 R 10.0.0.0/8 [120/1] via 192.168.100.1, 00:00:08, Serial0/0 C 172.16.0.0/16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 ⑸ R1路由器上禁止PC2所在网段访问:

nat动态转换

实验报告 NAT作用:地址转换(映射) Nat的三种实现方式:静态转换 动态转换 端口多路复用 动态转换:轮流使用地址池内的ip地址(人少) 静态转换:内部地址映射外网的地址 端口多路复用:绑定端口ip地址(端口负担大,阻塞端口占用带宽) NAT的优点:节省公有合法ip地址 处理地址交叉 增强灵活性 安全性 缺点:不能根除地址不足 占用router资源,增大延时命令:

lear ip nat translation * (清除nat转换表中的所有条目) Clear ip nat translation outside local-ip global-ip (清除包含外部转换的简单转换条目) 实验 对于nat技术的简单理解 实验背景: 公司对因特网的访问需求逐步提升,新申请了一段合法的ip地址用于连接互联网,作为网络管理员,需要对路由器上的nat配置进行重新规划设置 使用网络拓扑图进行网络环境的模拟10.1.1.0和172.16.1.0子网分别作为内部子网,通过地址翻译访问对方网络

路由器A (1)进入全局模式创建访问控制列表Router>en Router#conf t Router(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10.1.1.0 0.0.0.255 (2)配置动态转换地址池 Router(config)#ip nat pool text0 ?(地址池名称—随意) A.B.C.D Start IP address Router(config)#ip nat pool text0 192.168.1.3 192.168.1.6 ?、 (地址池范围—写一段) netmask Specify the network mask

nat协议实验报告

实验八NAT协议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NAT相关概念和工作原理 2. 掌握配置静态NAT和动态NAT的命令和步骤 二、实验设备 1. 服务器两台; 2. 客户机一台; 3. R1762路由器一台; 4. S2126交换机一台。 三、相关准备知识 图一 图二 【实验步骤】 步骤一静态NAT的配置(图一) Router#configure terminal

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 !定义为内部接口 Router(config-if)#ip nat inside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0.0.0.1 shutdown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nterface serial 0 !定义为外部接口 Router(config-if)#ip nat outside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2.2.2.3 shutdown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0.0.0.100 !定义内部源地址静态转换关系 步骤二动态路由的配置(图二) R2: 配置接口ip地址: R2(config)#int f0/0 R2(config-if)#ip sh R2(config-if)#int s1/0 R2(config-if)#ip add shutdown R2(config-if)#exit 配置默认路由让流量出去: R2(config)#ip route 0.0.0.0 配置感兴趣流,指定需要转换的地址: R2(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0.0.0.255 配置nat地址池: R2(config)#ip nat pool nat netmask 关联感兴趣流和地址池: R2(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pool nat 指定为内网: R2(config)#int f0/0 R2(config-if)#ip nat inside 指定为外网: R2(config-if)#int s1/0 R2(config-if)#ip nat outside R3: 配置接口ip地址: R3(config)#int s1/0 R3(config-if)#ip add rate 64000 R3(config-if)#no shutdown 配置默认路由使得能让C1ping通loo0口: R3(config)#ip route 0.0.0.0 添加loo0口: R3(config)#int loo 0 R3(config-if)#ip add 2.2.2.2 能够ping通2.2.2.2/32:

NAT 配置实训总结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实训报告 、配置路由器端口的IP地址,并在RouterB 和RouterC 上配置到202.116.78.0网段的静态路由。 在 RouterA上分别为RouterB和RouterC配置一条到达内部全局地址的静态路由。

配置命令 PC0 PC1 PC2 IP 地址192.168.1.2 202.116.78.2 10.0.1.2 子网掩码255.255.255.0 255.255.255.0 255.255.255.0 网关 192.168.1.1 202.116.78.1 10.0.1.1 RouterB(config)#ip route 202.116.78.0 255.255.255.0 202.116.64.2 RouterC(config)#ip route 202.116.78.0 255.255.255.0 202.116.66.2 RouterA#config t RouterA(config)#ip route 202.116.65.0 255.255.255.0 202.116.64.1 RouterA(config)#ip route 202.116.67.0 255.255.255.0 202.116.66.1 (1)静态 NAT 实训: 以 RouterB为例 RouterB#config t RouterB(config)#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0.0.1.2 202.116.65.1 RouterB(config)#int f0 RouterB(config-if)#ip nat inside RouterB(config-if)#int s0 RouterB(config-if)#ip nat outside 查看静态NAT的配置: RouterB#show RouterB#show RouterB#show ip nat translations ip nat statistics ip nat translations verbose RouterB#debug ip

TCP协议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 内容摘要 该实验报告了TCP协议分析实验相关分析; TCP协议分析是通过Wireshark分析TCP协议的报文格式,如理解TCP报文段首部各字段的含义,理解TCP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机制,了解TCP的确认机制,了解TCP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实验目的 1. 通过协议分析软件掌握TCP协议的报文格式; 2. 理解TCP报文段首部各字段的含义; 3. 理解TCP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机制; 4. 了解TCP的确认机制,了解TCP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实验原理 连上in ternet的PC机,并且安装有协议分析软件Wireshark 实验原理及概况 TCP是因特网中最主要的运输层协议,它能够在两个应用程序章提供可靠的、有序的数据流传输,能够检测传输过程中分组是否丢失、失序和改变,并利用重传机制保证分组可 靠地传输到接收方; TCP首部格式如下图所示: 位U 3 16 24 31 首先是源端口和目的端口,服务器提供服务的端口号是固定的,比如:Web服务端口 号是80,而客户端的端口号是由操作系统随机分配一个用户端口号。TCP提供字节流服务, 它为分组中的每个字节编号,首部中的序号表示分组中第一个字节的编号。接收方用确认号 表示它期望接收的数据流中下一个字节编号,表明确认号之前的字节接收方都已经正确接收 了。数据偏移字段表示报文段的首部长度。标志部分包含6个标志位,ACK位表明确认号 字段是否有效;PUSH位表示发送端应用程序要求数据立即发送;SYN、FIN、RESET三位 用来建立连接和关闭连接;URG和紧急指针通常较少使用。接收端利用窗口字段通知发送 方它能够接收多大数据量。检验和字段是接收方用来检验接收的报文是否在传输过程中出

ACL配置实验报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实习)报告 实验(实习)名称ACL的配置实验(实习)日期得分指导教师刘生计算机专业计科年级 09 班次 03 姓名童忠恺学号 20092308916 1.实验目的 (1)了解路由器的ACL配置与使用过程,会运用标准、扩展ACL建立基于路由器的防火墙,保护网络边界。 (2)了解路由器的NA T配置与使用过程,会运用NA T保护网络边界。 2.实验内容 2.1 ACL配置 (1)实验资源、工具和准备工作。Catalyst2620路由器2台,Windows 2000客户机2台,Windows 2000 Server IIS服务器2台,集线器或交换机2台。制作好的UTP网络连接(双端均有RJ-45头)平行线若干条、交叉线(一端568A,另一端568B)1条。网络连接和子网地址分配可参考图8.39。 图8.39 ACL拓扑图 (2)实验内容。设置图8.39中各台路由器名称、IP地址、路由协议(可自选),保存配置文件;设置WWW服务器的IP地址;设置客户机的IP地址;分别对两台路由器设置扩展访问控制列表,调试网络,使子网1的客户机只能访问子网2的Web服务80端口,使子网2的客户机只能访问子网1的Web服务80端口。 3.实验步骤 按照图8.39给出的拓扑结构进行绘制,进行网络互连的配置。 ①配置路由器名称、IP地址、路由协议(可自选),保存配置文件。 ②设置WWW服务器的IP地址。设置客户机的IP地址。 ③设置路由器扩展访问控制列表,调试网络。使子网1的客户机只能访问子网2的Web服务80端口, 使子网2的客户机只能访问子网1的Web服务80端口。 ④写出各路由器的配置过程和配置命令。 按照图8.38给出的拓扑结构进行绘制,进行网络互连的配置。参考8.5.7节内容。写出各路由器的配置过程和配置命令。

动态nat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动态nat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实训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理解网络地址转换的基本原理; 2、熟练掌握Boson NetSim软件的配置方法; 3、熟练掌握动态路由协议ospf的配置。 4、熟练掌握动态nat基本命令配置。 5、学会验证nat是否做成功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软件、硬件及条件) 1、2台2501路由(R1、R2); 2、3台工作站和两台交换机; 4、网络连接线路若干(双绞线、串行线)。 5、网络拓朴结构如下:

6、软件:windows xp 操作系统、Boson NetSim软件。 三、实验规划 实验要求:将222.1.1.0的局域网的地址转换为内全地址,内全地址池为222.1.1.3-222.1.1.4/24。 四、实验步骤 1、启动Boson Network Designer软件,选择路由器、PC构成以上拓扑结构,画出拓扑图, 然后用Boson NetSim软件对此网络进行配置。 2、配置各个局域网; 1)按照规划表配置PC1,PC2, PC3的IP和网关,子网掩码 2)配置路由器的Ethernet port和Serial port的IP地址、子网掩码: Router1的配置如下:

Router2的配置如下:

4、验证。 在PC1上执行ping命令对PC3:ping 222.1.3.10,在PC2上执行ping命令对PC3:ping 222.1.3.10,在R1上的特权模式下进行查看生效的NAT设置Router # show ip nat translations 测试:show ip nat tranlations,结果如下: 说明转换成功。 查看NAT统计信息Router # show ip nat statistics

nat协议实验报告

编号:_______________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nat协议实验报告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八NAT协议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NAT相关概念和工作原理 2. 掌握配置静态NAT和动态NAT的命令和步骤 二、实验设备 1. 服务器两台; 2. 客户机一台; 3. R1762路由器一台; 4. S2126交换机一台。 三、相关准备知识 fD SO Internet 10 AO J www/JU务器 10,0.0.100 【实验步骤] 步骤一静态NAT的配置(图一) Router#configure terminal 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 !定义为内部接口

Router(config-if)#ip nat inside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0.0.0.1 shutdown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nterface serial 0 !定义为外部接口 Router(config-if)#ip nat outside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2.2.2.3 shutdown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0.0.0.100 !定义内部源地址静态转换关系 步骤二动态路由的配置(图二) R2: 配置接口ip地址: R2(config)#int f0/ 0 R2(config-if)#ip sh R2(config-if)#int s1 /0 R2(config-if)#ip add shutdown R2(config-if)#exit 配置默认路由让流量出去: R2(config)#ip route 0.0.0.0 配置感兴趣流,指定需要转换的地址: R2(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0.0.0.255 配置nat地址池: R2(config)#ip nat pool nat netmask 关联感兴趣流和地址池: R2(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pool nat 指定为内网: R2(config)#int f0/ 0 R2(config-if)#ip nat inside 指定为外网: R2(config-if)#int s1 /0 R2(config-if)#ip nat outside R3 配置接口ip地址: R3(config)#int s1/0 R3(config-if)#ip add rate 64000 R3(config-if)#no shutdown 配置默认路由使得能让C1ping通loo0 口 : R3(config)#ip route 0.0.0.0 添加loo0 口 : R3(config)#int loo 0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7)访问控制列表ACL配置实验

一、实验项目名称 访问控制列表ACL配置实验 二、实验目的 对路由器的访问控制列表ACL 进行配置。 三、实验设备 PC 3 台;Router-PT 3 台;交叉线;DCE 串口线;Server-PT 1 台; 四、实验步骤 标准IP访问控制列表配置: 新建Packet Tracer 拓扑图 (1)路由器之间通过V.35 电缆通过串口连接,DCE 端连接在R1 上,配置其时钟频率64000;主机与路由器通过交叉线连接。 (2)配置路由器接口IP 地址。 (3)在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协议,让三台PC 能够相互Ping 通,因为只有在互通的前提下才涉及到方控制列表。 (4)在R1 上编号的IP 标准访问控制。 (5)将标准IP 访问控制应用到接口上。 (6)验证主机之间的互通性。 扩展IP访问控制列表配置: 新建Packet Tracer 拓扑图 (1)分公司出口路由器与外路由器之间通过V.35 电缆串口连接,DCE 端连接在R2 上,配置其时钟频率64000;主机与路由器通过交叉线连接。 (2)配置PC 机、服务器及路由器接口IP 地址。 (3)在各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协议,让PC 间能相互ping 通,因为只有在互通的前提下才涉及到访问控制列表。 (4)在R2 上配置编号的IP 扩展访问控制列表。 (5)将扩展IP 访问列表应用到接口上。 (6)验证主机之间的互通性。 五、实验结果 标准IP访问控制列表配置: PC0: PC1:

PC2:

PC1ping:

PC0ping: PC1ping: 扩展IP 访问控制列表配置:PC0: Server0:

网络工程实验报告

实验五配置实现NAT/PAT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地址转换的3种实现技术,特别掌握动态NAT及PAT的配置方 法; 2.掌握使用show ip nat translation 和debug ip nat 等命令对路由器地 址转换表容的各种查看和跟踪方法; 3.能按要求利用Cisco Packet Tracer V5.00模拟配置工具工具绘制出本实 验的网络拓扑图,并能实现拓扑的物理连接; 4.熟悉配置NAT的3种方法及其基本操作步骤:掌握在存根网络中配置实 现PAT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实验拓扑 1.每人一台安装并配置有Cisco Packet Tracer V5.00模拟配置工具的PC机。2.拓扑图 三、实验容 1. 利用Cisco Packet Trancer V5.00 模拟配置工具绘制出本实验的网络拓扑

图; 2总结3种实现技术,掌握Cisco Packet Trancer V5.00动态NAT/PAT的配置方法; 3使用show ip nat translation 和debug ip nat 等命令对路由器地址转换表容的各种查看方法和跟踪方法; 4.在路由器上利用show ipinterface brief命令查看各个端口的信息: 5.利用ping,traceroute,telnet,debug等相关命令,进行网络连通性检查和配置结果测试。 四、实验步骤: Step1:选择添加3个2620XM路由器设备至逻辑工作空间; (提示:2620XM路由器需要断电后接插WIC-2T模块才有广域网互联用的高速同步串口) Step2:将Router0路由器的主机名命名为London;将Router1路由器的主机名命名为Florence;将Router2路由器的主机名命名为Denver; Step3:配置Florence的enable口令及VTY线路密码; (提示:将enable password设为shzu、将enable secret设为cisco、将VTY 线路密码设为cisco)

实验 NAT-网络地址转换协议配置实验

路由实验实验五 NAT-网络地址转换协议配置实验 一、实验目的 加深对NAT-网络地址转换协议工作原理的理解,掌握NAT-网络地址转换协议的应用与配置。 二、实验命令简介 1、锐捷公司路由器使用以下配置命令来配置静态NAT: (1)定义内网接口和外网接口 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1/0 Router(config-if)#ip nat outside 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1/1 Router(config-if)#ip nat inside (2)建立静态的映射关系 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92.168.1.7 200.8.7.3 2、锐捷公司路由器使用以下配置命令来配置静态NAPT: (1)定义内网接口和外网接口 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 Router(config-if)#ip nat outside 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1 Router(config-if)#ip nat inside (2)建立静态的映射关系 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tcp 192.168.1.7 1024 200.8.7.3 1024 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udp 192.168.1.7 1024 200.8.7.3 1024 3、锐捷公司路由器使用以下配置命令来配置动态NAT: (1)定义内网接口和外网接口 Router(config-if)#ip nat outside Router(config-if)#ip nat inside (2)定义内部本地地址范围 Router(config)#access-list 10 permit 192.168.1.0 0.0.0.255 (3)定义内部全局地址池 Router(config)#ip nat pool abc 200.8.7.3 200.8.7.10 netmask 255.255.255.0 (4)建立映射关系 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0 pool abc 4、锐捷公司路由器使用以下配置命令来配置动态NAPT: (1)定义内网接口和外网接口 Router(config-if)#ip nat outside Router(config-if)#ip nat inside (2)定义内部本地地址范围 Router(config)#access-list 10 permit 192.168.1.0 0.0.0.255 (3)定义内部全局地址池 Router(config)#ip nat pool abc 200.8.7.3 200.8.7.3 netmask 255.255.255.0

访问控制列表ACL配置-实验报告

课设5:访问控制列表ACL的配置 【实验目的】: 1.熟悉掌握网络的基本配置连接 2.对网络的访问性进行配置 【实验说明】: 路由器为了过滤数据包,需要配置一系列的规则,以决定什么样的数据包能够通过,这些规则就是通过访问控制列表ACL定义的。访问控制列表是偶permit/deny语句组成的一系列有顺序的规则,这些规则根据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端口号等来描述。 【实验设备】: 【实验过程记录】:

步骤1:搭建拓扑结构,进行配置 (1)搭建网络拓扑图: (2 虚拟机名IP地址Gateway PC0 PC1 PC2 PC3 PC4 上节课的实验已经展示了如何配置网关和IP地址,所以本次实验将不再展示,其配置对应数据见上表。 (3)设置路由信息并测试rip是否连通

三个路由器均做route操作。 对rip结果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为连通。

(4)连通后对访问控制列表ACL进行配置 代码如下: Route(config)#route rip Route(config-route)#net Route(config-route)#net Route(config-route)#exit Route(config)#access-list 1 deny Route(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any Route(config)#int s3/0 Route(config-if)#ip access-group 1 in Route(config-if)#end

步骤2:检验线路是否通畅 将访问控制列表ACL配置完成后点开PC0进行ping操作,ping 。 检验结果:结果显示目的主机不可达,访问控制列表ACL配置成功。

acl配置实验

ACL配置实验 一、实验目的: 深入理解包过滤防火墙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容: 练习使用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配置ACL 三、实验要求 A.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1,2,3是主机,4是服务器 1、配置主机,服务器与路由器的IP地址,使网络联通; 2、配置标准ACL,使得主机1可以访问主机3和4,主机2不能访问主机3和4。使该配置生效,然后再删除该条ACL; 3、配置扩展ACL,使得主机1可以访问主机4的www服务,主机2不能访问主机4的www服务,4个主机间相互能够ping通。使该配置生效,然后再删除该条ACL; B.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要求:跟拓扑上的ip地址配置不同)

1、配置ACL 限制远程登录(telnet)到路由器的主机。 路由器R0只允许192.168.2.2 远程登录(telnet)。 2、配置ACL 禁止192.168.3.0/24 网段的icmp 协议数据包通向与192.168.1.0/24 网段。 3、配置ACL 禁止特点的协议端口通讯。 禁止192.168.2.2 使用www (80)端口访问192.168.1.0 禁止192.168.2.3 使用dns (53)端口访问192.168.1.0 3、验证ACL 规则,检验并查看ACL。 四、实验步骤 1、配置主机,服务器与路由器的IP地址,使网络联通;

PC0 ping PC2

PC1 ping 服务器 服务器ping PC0

2、配置标准ACL,使得主机1可以访问主机3和4,主机2不能访问主机3和4。使该配置生效,然后再删除该条ACL;

Router>en Router#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access-list 1 deny 192.168.1.2 Router(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any Router(config)#int f 0/1 Router(config-if)#ip access-group 1 out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exit pc1 ping pc2和服务器

网络工程实验报告 ()

实验五配置实现N A T/P A T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地址转换的3种实现技术,特别掌握动态NAT及PAT的配置方法; 2.掌握使用show ip nat translation 和debug ip nat 等命令对路由器地址转换 表内容的各种查看和跟踪方法; 3.能按要求利用Cisco Packet Tracer V5.00模拟配置工具工具绘制出本实验的网 络拓扑图,并能实现拓扑的物理连接; 4.熟悉配置NAT的3种方法及其基本操作步骤:掌握在存根网络中配置实现PAT的 方法。 二、实验环境/实验拓扑 1.每人一台安装并配置有Cisco Packet Tracer V5.00模拟配置工具的PC机。 2.拓扑图 三、实验内容 1. 利用Cisco Packet Trancer V5.00 模拟配置工具绘制出本实验的网络拓扑图; 2总结3种实现技术,掌握Cisco Packet Trancer V5.00动态NAT/PAT的配置方法; 3使用show ip nat translation 和debug ip nat 等命令对路由器地址转换表内容的各种查看方法和跟踪方法; 4.在路由器上利用show ipinterface brief命令查看各个端口的信息: 5.利用ping,traceroute,telnet,debug等相关命令,进行网络连通性检查和配置结果测试。 四、实验步骤: Step1:选择添加3个2620XM路由器设备至逻辑工作空间; (提示:2620XM路由器需要断电后接插WIC-2T模块才有广域网互联用的高速同步串口)Step2:将Router0路由器的主机名命名为London;将Router1路由器的主机名命名为Florence;将Router2路由器的主机名命名为Denver; Step3:配置Florence的enable口令及VTY线路密码; (提示:将enable password设为shzu、将enable secret设为cisco、将VTY线路密码设为cisco) Step4:查看当前Florence路由器的配置文件内容(内存信息)并记录下来。 (提示:用show run命令,注意区分各种密码) Step5:用正确的连接线缆将London的Serial0/1端口连接到Florence的Serial0/0端口; (提示:注意DCE/DTE端的划分:本题设定London路由器不提供时钟速率,即:时钟频率在Florence的Serial0/0端口上配) Step6:用正确的连接线缆将Florence的Serial0/1端口连接到Denver的Serial0/0端口; (提示:注意DCE/DTE端的划分:本题设定Florence路由器提供时钟速率,即:时钟频率在Florence的Serial0/1端口上配) Step7:分别查看当前London、Florence、Denver路由器的路由表状态并记录下来。 (提示:注意路由表项类型字符、管理距离/度量值) Step8:配置London的Serial0/1端口;(IP地址、子网掩码、封装WAN协议帧格式、激活端口)

NAT配置实验实验报告

网络工程实验四 NAT和PAT配置 一、实验环境 一台装有Boson NetSim for CCNP 和Boson Network Designer 软件的PC 机。 二、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配置静态地址传输,动态地址传输,对NAT的工作原理有初步的熟悉,把握NAT在路由器上的配置方法,对NAT在网络上的应用有更深的了解。 三、实验步骤 1、通过Boson Network Designer 画出实验拓扑图。 2、配置静态NAT查看配置并用Ping命令检验 3、配置动态NAT同样查看配置并检验 4、配置动态PAT 四、实验过程 Stepl :在BOSOn NetWOrk DeSigner 画出实验拓扑图如图3-1所示。

图 4-1HoSt 1IP 地址 图 4-2HoSt 1IP 地址 图 4-3HoSt 1IP 地址 清冈厨踣 h p://WVWW.vi p tn. c om 图3-1实验拓扑图 Step2:配置各个路由器端口的IP 地址,并在ROuterB 和ROuterC 上配置到 202.116.78.0 网段的静态路由。而在 ROUterA 上分别为ROUterB 和ROUterC 配 置一条到达内部全局地址的静态路由。如图 4-1,4-2 ,4-3,4-4,4-5,4-6所 示。 EO 202 11664 1 20? 116 64. 2 192 IBS. 1. 1 HDST -2 1$2. l&a. 1. 2 转按成 202. 116.67.x S02- 11S. 78. 1 HJ$T_1 302.11& 70. 2 所有掩码为24位 ID. 0. 1. i HDSTJS 10. 0. 1. 2 nou

项目12 静态NAT配置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项目12 静态NAT配置 1 任务概述 静态NAT是设置内部IP和外部IP一对一的转换,将某个私有IP地址固定的映射成为一个合法的公有IP。如下图配置计算机和路由器,设置RouterA的IP地址:s0/0: 60.1.1.1/24 ,f0/0: 10.65.1.1/16 ,将接口f0/0设置为内部接口,接口s0/0设置为外部接口,静态映射私有IP为公网IP,映射规则如下: 私有IP ——> 公网IP 10.65.1.2 60.1.1.33 10.65.1.3 60.1.1.34 10.65.1.4 60.1.1.35 2 方案设计 2.1需求分析 网络地址转换(NA 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Internet 接入方式和各种类型的网络中。原因很简单,NAT 不仅完美地解决了lP 地址不足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避免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隐藏并保护网络内部的计算机。NAT 的实现方式有三种,即静态转换Static Nat、动态转换Dynamic Nat 和端口多路复用OverLoad。 2.2 方案设计示意图(可以用Office的Visio软件画图): 2.3设备清单 搭建如上图所示的网络环境,需要如下的设备及材料: (1)Cisco2621路由器(2台); (2)PC机2台; (3)双绞线(若干根); 2.4 规划路由器各接口IP地址、子网掩码如下表所示: 路由器名称接口IP地址子网掩码描述 Router A F0/0 10.65.1.1/16 255.255.0.0 连接内网 Router A F0/1 60.1.1.1/30 255.255.255.252 连接外网 Router B F0/0 60.1.1.2/16 255.255.0.0 连接外网 Router B F0/1 133.0.0.2/24 255.255.255.0 连接外网 2.5 规划各计算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如下表所示: 计算机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

ACL IP访问控制列表配置实验

IP访问控制列表配置 目录: 第一个任务的:验证测试 (3) 第二个任务的:交换机的验证测试 (6) 第三个任务的:扩展访问验证测试 (10) 最后---总结: (12) ▲表示重要的 一、IP标准访问控制列表的建立及应用 工作任务 你是学校网络管理员,学校的财务处、教师办公室和校办企业财务科分属不同的3个网段,三个部门之间通过路由器进行信息传递,为了安全起见,学校领导要求你对网络的数据流量进行控制,实现校办企业财务科的主机可以访问财务处的主机,但是教师办公室主机不能访问财务处主机。 首先对两路由器进行基本配置,实现三个网段可以相互访问;然后对距离控制目的地址较近的路由器RouterB配置IP标准访问控制列表,允许192.168.1.0网段(校办企业财务科)主机发出的数据包通过,不允许192.168.2.0网段(教师办公室)主机发出的数据包通过,最后将这一策略加到路由器RouterB的Fa

0端口,如图所示。 第1步:基本配置 路由器RouterA: R >enable R #configure terminal R(config)#hostname RouterA RouterA (config)# line vty 0 4 VTY是路由器的远程登陆的虚拟端口,04表示可以同时打开5个会话,line vty 04是进入VTY端口,对VTY端口进行配置,比如说配置密码, RouterA (config-line)#login RouterA (config-line)#password 100 RouterA (config-line)#exit RouterA (config)# enable password 100 RouterA (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RouterA (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RouterA (config-if)#no shutdown RouterA (config-if)#Exit RouterA (config)#interface s0/3/0 RouterA (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2.1 255.255.255.0 RouterA (config-if)#no shutdown RouterA (config-if)#Exit RouterA (config)#interface s0/3/0 RouterA (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RouterA (config-if)#no shutdown RouterA (config-if)#Exit RouterA (config)#ip route 192.168.3.0 255.255.255.0 192.166.12.2 路由器RouterB: R >enable R #configure terminal R(config)#hostname RouterB RouterB (config)# line vty 0 4 RouterB (config-line)#login RouterB (config-line)#password 100 RouterB (config-line)#exit RouterB (config)# enable password 100 RouterB (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RouterB (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0 RouterB (config-if)#no shutdown RouterB (config-if)#Exit RouterB (config)#interface s0/3/1 RouterB (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2.2 255.255.255.0

标准ACL实验

标准ACL实验: 要求:配置标准ACL禁止PC3、PC4、PC5、PC6访问PC1和PC2。 1.绘制拓扑结构图 2.配置路由器R0的端口ip地址、串口时钟和动态路由协议Router>enable Router#configure terminal Router(config)#hostname R0 R0(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R0(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0.1 255.255.255.0 R0(config-if)#no shutdown R0(config-if)#exit R0(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1/0 R0(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0.1 255.255.255.0 R0(config-if)#no shutdown R0(config-if)#exit R0(config)#interface Serial2/0 R0(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1 255.255.255.0 R0(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R0(config-if)#no shutdown

R0(config-if)#exit R0(config)#interface Serial3/0 R0(config-if)#ip address 172.16.2.2 255.255.255.0 R0(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R0(config-if)#no shutdown R0(config-if)#exit R0(config)#router rip R0(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0 R0(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0 R0(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0.0 R0(config-router)#exit R0(config)# 3.配置路由器R1的端口ip地址、串口时钟和动态路由协议Router>enable Router#configure terminal Router(config)#hostname R1 R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30.1 255.255.255.0 R1(config-if)#no shutdown R1(config-if)#exit R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1/0 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40.1 255.255.255.0 R1(config-if)#no shutdown R1(config-if)#exit R1(config)#interface Serial2/0 R1(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2 255.255.255.0 R1(config-if)#no shutdown R1(config-if)#exit R1(config)#router rip 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30.0 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40.0 R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0.0 R1(config-router)#exit R1(confi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