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科学下册 拧螺丝钉的学问辅导材料素材 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 拧螺丝钉的学问辅导材料素材 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 拧螺丝钉的学问辅导材料素材 苏教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辅导材料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

4. 拧螺丝钉的学问

一、问题解答:

1.要想又快又轻松地把螺丝钉拧进木头里应选用哪种螺丝钉?

答:应选用比较粗一些的螺丝刀更好。

2.什么叫轮轴?

答:像螺丝刀、方向盘这一类,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也是一种简单的机械。

3.生活中的轮轴哪些?

答:生活中常见的辘轳、自行车把、轮盘、汽车方向盘、门锁、水管开关、螺丝刀等等都属于轮轴。

4.轮轴的实质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轮轴的实质是一种变形的杠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且轮比轴越大越省力。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以实际操作开头,通过学生实际操作,认识到哪种螺丝刀更省力,并告诉学生像螺丝刀这样的机械就是轮轴。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知道轮轴是一种简单机械,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知道其省力原理,知道它的作用及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本节课是按照:体验轮轴——认识轮轴——探究轮轴——应用轮轴的思路来编写的。

三、学情分析

从以往情况看,本节课的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材料的使用是直接关系到实验结论是否正确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很好地挑选实验材料,每个班级的实验教师都应该指导到位。

四、实验探究

实验名称:探究轮轴是否省力

实验器材:大小不同的两个硬纸盘、小药盒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钩码若干、细线等。

实验过程:

1.按教材P10的方法装好器材。

2.用弹簧测力计拉住圆纸盘的一端,静止不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换用大些的圆纸盘后再测一次。

4.比较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实验结论:使用轮轴省力,且轮比轴越大越省力。

1

【推荐】五年级上册科学同步练习-4.1我们的小缆车∣教科版.doc

4?1我们的小缆车同步练习 1 ?填空题。 ⑴我们提水,感到水桶对手有__________ 的拉力;我们背书包,感到书包对肩部有___________ 的压力。物体都受到一个____________ 的力,这就是 ___________ 0 (2)要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必须要有 ____________ 的作用。 ⑶苹果成熟后会掉下来是受到 ______________ 作用的结果。 ⑷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会受到 ______________ 力的作用。 2.连线题。 下面这几种车都是靠什么运动的?连一连。 自行车电瓶 电动自行车内燃机 汽车马 马车人力 3.画图题。 ⑴画出小木块受到的重力的方向。 (2)画出小车和小木块受到的重力的方向。 4.判断题。 ⑴小车从静止到运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⑵工人利用吊锤來检查门窗、墙壁等是否竖直,就是应用了重力的原理。()⑶因为鸟会飞,所以它不受重力的作用。()⑷在小车实验中,绳子起到传递力的作用。()⑸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6)在小车实验中,垫圈起了拉动小车的作用,我们是用垫圈的重力使小车运动的。() 5.选择题。

⑴在拉力较大时,小车的运动速度()0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保持不变 ⑵当我们增加垫圈的个数时,小车的运动速度将()。 A.变慢 B.变快 C.无法判断 ⑶在小车实验中,提供小车动力的是()o A.车身 B.缆绳 C.缆绳一端重物的重力 (4)把小车放在斜坡上,小车会滑下来,这主要是因为()。 A.小车受到了重力作用 B.小车的体积较小 C.斜坡的坡度较小(5)()发现了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都有一种吸引力。 A.爱因斯坦 B.伽利略 C.牛顿 ⑹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0 A.用力 B.用更大的力 C.不用力 ⑺下面是小车的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的数据记录表。 ①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没有关系 B.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C.拉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快 ②实验屮的计时工具是()o A.秒表 B.石英钟 C. 口畧 6.简答题。 结合“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开始挂垫圈时,要一个一个地增加,为什么? (2)为什么在小车运动起來后要多个多个地增加垫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1]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姓名 1.机械分为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2.利用斜面可以省力。3.复杂机械也叫机器,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 4.机械的作用: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5.杠杆、斜面、滑轮、轮轴都属于简单机械。6.杠杆上有支点、重点和力点,利用杠杆可以省力,杠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7.杠杆省力不省力的规律:支点离重点越近(离力点越远)越省力,相反,支点离重点越远(离力点越近)则越费力;重点和力点处于平衡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8.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螺丝钉上的螺纹和盘山公路都属于螺旋。9.物体的形状主要有圆锥体、圆柱体、立方体、板(长方体)、球体等。10.斜面坡度越大越费力,相反,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11.轮轴是由轮和轴两部分组成的,利用轮轴可以省力。12.轮轴省力的规律:在轮上用力会省力。轮越大越省力。13.螺丝刀、水井上的辘轳、汽车方向盘等都属于轮轴机械。14.滑轮有动滑轮、定滑轮。 15.定滑轮的作用是能够改变用力的方向,但是不省力。升国旗时使用的是定滑轮。 16.动滑轮的作用是能够省力,但是不能改变用力方向。17.将动力从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上的装置叫传动装置。18.传动装置的作用是传递动力。 19.形状不同,物体的承受力不同,相对其他形状物体,圆柱体承受力大一些。20.传动的方式有链传动、齿轮传动、皮带传动、连杆传动等。21.物体的结构主要有三角形、四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22.不同结构的物体,承受力大小也不同。23.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后代外,还可以用营养器官(根、茎、叶等)进行繁殖。24.三角形结构稳定性好,因为它不易变形。 25.四边形和六边形(多边形)结构在中间加上横梁,构成三角形,能够增加其结构的稳定性。26.在搭建立体支架、建桥梁、造房子时,要尽量利用三角形不易变形、稳定的特点,这样搭建出来的结构稳定、牢固(承受力较大),使用的材料少。27.茎繁殖的植物有:菊花、月季花、吊兰……马铃薯(土豆)、姜、元葱、大蒜、水仙花……28.其他的动物繁殖方法有:海马爸爸用哺育袋孵化小海马、雌雄蜗牛交换雌雄细胞产卵繁殖、鲨鱼的卵胎生繁殖、水螅出芽繁殖、海葵分裂身体来繁殖……29.叶子繁殖的植物有:宝石花、落地生根…30.岩石按照生成方式的不同可以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种类型。31.根繁殖的植物有:胡萝卜、红薯(地瓜)…… 32.动物繁殖后代的基本方式有:卵生和胎生。 33.自然界中,大多数动物是通过雌雄结合进行有繁殖。34.人类也是通过男女两性结合繁殖自己后代的。 35.我们在出生前,要在妈妈的子宫里发育,大约需要10个月,我们需要的营养需要妈妈来提供,妈妈怀孕时十分辛苦。36.观察岩石的特征时可以这样做:使用放大镜观察、放入水中、敲击、滴稀盐酸等。 37.岩浆岩代表:花岗岩、玄武岩…… 沉积岩代表:页岩(层岩)、砂岩、砾岩…… 变质岩代表:片麻岩、大理岩…… 38.岩石中含有矿物,矿物是岩石的组成部分。 39.观察矿物的性质特征时,我们可以从矿物的颜色、结构、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来观察。 40.矿物的用途很多:赤铁矿可以用来炼铁、做颜料等,石墨是制造铅笔芯的原料之一,方解石等透明矿物的制造镜片的原料,滑石是生成化妆品的原料,金刚石可以制成钻头,好的金刚石可以作成钻石首饰,透明的石英可以做各种首饰。 41.滑石是最软的矿物,金刚石是最坚硬的矿物。 42.很多矿物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它的形成需要几百万年,很多矿物使用后不能再形成。43.矿物资源在日益减少,我们要保护它,注意合理开采、要节约、要回收利用……44.左右脑负责的工作(功能)不同,一般是管理对侧肢体的活动。45、人脑由大脑、小脑、脑干组成。46.大脑是人活动的“指挥中心”,管理人的思维、运动、语言、感觉、情绪、记忆……47.神经起到传递信息和传递命令的作用。 神经分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感觉神经负责传递感觉器官来的信息给大脑,运动神经负责将脑的命令传递给器官。 48.眼睛、皮肤、耳、鼻子、舌头等是人的感觉器官。 49.人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50.保护大脑的措施有:要睡眠充足、注意参加体育锻炼、营养均衡、保持情绪稳定、没有不良嗜好(如抽烟、喝酒、喜欢喝可乐饮料……)五年级科学下册单元知识点(苏教版) 第一单元 1、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2、机械可以分成(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两类。 3、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4、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轮轴)、(滑轮)。 5、(杠杆)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棍子。 6、杠杆的三要素是(支点)、(力点)、(重点)。 7、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不费力)。 8、利用杠杆原理的工具有:(钳子)、(筷子)、(起钉锤)、(开瓶器)、(镊子)等。 9、斜坡就是一种(斜面)。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10、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小)。即坡度越(小)越(省力)。 11、利用斜面原理的工具有(刀)、(叉)、(针)、(铲)、(斧子)、(螺丝钉)等。 12、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 13、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轮轴)。 14、轮轴有(省力)的作用。 15、利用轮轴原理的工具有(螺丝刀)、(方向盘)、(水龙头)、(门把手)等。 16、在轴相同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省力)。 17、(滑轮)就是一个绕了根绳子的带沟槽的轮子。 18、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19、国旗是利用(定滑轮)升上去的。利用滑轮的机械还有(吊车)。 20、定滑轮(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不省力);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省力)。 21、能把(动力)从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的装置叫(传动装置)。 22、传动装置可分为(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 23、钟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齿轮传动);自行车的主要传动装置是(链条传动)。24、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相同点:都可以改变运动速度。不同点:齿轮传动能改变用力方向;不能较长距离传力。链条传动不能改变用力方向;能较长距离传力。第二单元 1、物体大多数是由(锥)、(台)、(柱)、(球)四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的。 2、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柱状钢管)、(瓦楞纸)、(薄壳结构的建筑)等。 3、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 4、薄的材料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也是不相同的。5通常,结构由(支架)构成,(三角形支架)最稳定、结实,所用材料也(最少)。 6、不稳定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 7、铁塔、高压线塔、石油井架、起重臂都属于(支架结构),都运用了(三角形结构最稳定)的原理。 8、被称为“钢铁巨人”的艾菲尔铁塔在(法国)。 9、平板桥、拱桥、吊桥是按桥的(形状)分类的。 10、(赵州桥)是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11、(拱桥、斜拉桥)比平板桥的承受力大。 12、桥梁的承重力跟桥梁的(形状)有关。(拱桥)最结实,其次是斜拉桥,(平板桥)最不牢固。13、古时候用(树枝、茅草)造房子;现在用(钢筋、水泥、砖块)建造平房大厦。 14、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平房还是楼房,房子的主要功能都是(避暑御寒)。

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一、形形色色的动物 1、你认识下列动物吗?写出它们的名称。 2 3 出夜伏;有的善于爬树,有的善于游泳;有的生活在水中,有的生活在陆地;有的生活在干旱的沙 漠中,有的生活在北极严寒的冰雪中。 4 二、动物吃什么 1 2 3 三、动物怎样运动 1 2、猫或狗在行走、奔跑时四条腿的移动有什么特点?根据观察到的事实把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猫、狗行走时四条腿的移动情况: 猫、狗奔跑时四条腿的移动情况: 3、不同的动物运动方式为什么不同? 答:因为不同的动物生活环境不一样,身体构造特点不一样,生活习性也不一样,所以它们运动方 式也不一样。 四、动物的防御 1、观察下列图画中的动物,说一说,青蛙、竹节虫、尺蠖等动物身体的颜色、形态对它们的生存

有什么作用? 2 3、自然界里,动物要适应______才能生存。 五、动物的繁殖 1、动物通过_______繁殖后代,使生命不断延续。 2、小动物是怎样诞生的?把你的调查结果填写在表格里。 3、青蛙、鸡等动物_______后代,属于_________;牛、马、羊等动物__________小动物,属于 ___________。 4、通常同一类动物的繁殖方式是一样的。填写下表中种类动物的繁殖方式。 5、不同动物的卵是不一样的,它们的产卵环境、数量 也不相同。同样是胎生,小生命诞生的情况也不一样。 例如:小羚羊出生后很快就能奔跑,小猫、小老虎出 生时眼睛没有睁开。动物繁殖习性与它们的生存环境 息息相关。 六、多彩的生命 1、动物在一生中都要经历几个阶段。蚕的一生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这几 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差都比较差大。凤仙花一生中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这几个阶段。 2、在自然界中,不同的生物之间既表现出许多__________的生命现象,又表现出丰富多彩的 ____________。 七、植物的繁殖 1、植物繁殖的常见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进行植物繁殖的调查活动一般步骤有:⑴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⑶

五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五上《作业本》小学科学五上《作业本》答案生物与环境单元1 种子发芽实验(一)种子发芽实验(活动记录:我们提出的问题我们的推测两个组相同的条件两个组不同的条件实验的方法种子发芽与水分有关系吗?种子发芽需要有适宜的水分相同的温度、相同的光线、相同的环境水分不同找 6 颗绿豆种子,其中 3 颗种子放在干燥的杯中,另外3 颗种子放在湿润的杯中,然后同时放在实验室的窗台上。观察哪一组种子先发芽。(2)√ (3)√ 课堂练习:1、判断题。(1)×2 种子发芽实验(二)种子发芽实验(活动记录:略3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选择题。(1)A 2、略。(2)C (3)A 4 蚯蚓的选择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选择题。(1)A (2)B (3)B (4)C 5 食物链和食物网活动记录:1、蔷薇—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小鸟2、略课堂练习:1、填空。草田鼠老鹰;草;田鼠、老鹰。2、判断题。(1)×(2)√ (3)√ (4)√(5)√ 3、看图回答。1

(1)略。(2)蘑菇果实兔子老鼠狼;草鹰;果实兔子刺猬鹰狼 6 做一个生态瓶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判断题。(1)√ (2)×(3)× 7 改变生态瓶活动记录:根据自己的生态瓶记录。略课堂练习:判断题。(1)×(2)×(3)√ 8 维护生态平衡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判断题。(1)×(2)√(3)×(4)√(5)√ 2、简答题:过度放牧,将导致草原退化,可能会变成沙漠,牛羊缺少食物会饿死,草原上的其他动物也会受此影响而迁走,草原生态被破坏,人类也无法生存。单元练习1、选择题。(1)B (2)C 2、填空题。(1)互相作用、互相依存(2)生态系统3、判断题。(1)×(2)√(3)×(4)√(5)√(6)√ 4、小麦田鼠鹰;萝卜兔子鹰小麦兔子鹰;萝卜田鼠蛇5、简答题。(1)破坏生态平衡,将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动植物数量失衡,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食物减少、疾病增加,严重的将导致人类无法生存。(2)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检验对比实验的效果,没有对照组,实验组的实验结果将无法确定。2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8、利用杠杆原理的工具有:(钳子)、(筷子)、(起钉锤)、(开瓶器)、(镊子)等。 9、斜坡就是一种(斜面)。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10、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小)。即坡度越(小)越(省力)。 11、利用斜面原理的工具有(刀)、(叉)、(针)、(铲)、(斧子)、(螺丝钉)等。 12、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 13、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轮轴)。 14、轮轴有(省力)的作用。 15、利用轮轴原理的工具有(螺丝刀)、(方向盘)、(水龙头)、(门把手)等。 16、在轴相同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省力)。

17、(滑轮)就是一个绕了根绳子的带沟槽的轮子。 18、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19、国旗是利用(定滑轮)升上去的。利用滑轮的机械还有(吊车)。 20、定滑轮(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不省力);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省力)。 21、能把(动力)从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的装置叫(传动装置)。 22、传动装置可分为(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 23、钟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齿轮传动);自行车的主要传动装置是(链条传动)。24、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相同点:都可以改变运动速度。不同点:齿轮传动能改变用力方向;不能较长距离传力。链条传动不能改变用力方向;能较长距离传力。

第二单元 1、物体大多数是由(锥)、(台)、(柱)、(球)四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的。 2、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柱状钢管)、(瓦楞纸)、(薄壳结构的建筑)等。 3、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 4、薄的材料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也是不相同的。 5通常,结构由(支架)构成,(三角形支架)最稳定、结实,所用材料也(最少)。 6、不稳定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 7、铁塔、高压线塔、石油井架、起重臂都属于(支架结构),都运用了(三角形结构最稳定)的原理。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沉和浮 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 浮的。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沉浮状况不改变。如:一 块完整的橡皮放在水中是沉的,切四分之一放入水中还是沉的。一个苹果是浮的,切二分之一还是浮的。一个回形针是沉的,两个串在一起还是沉的。一块木块是浮的,分成一半还是浮的。 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1、对于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我们在判断在水中的沉浮时,往往采取改变一个因素、控制其它因到 素不变的的方法来研究。对于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大小相同判断轻重,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轻重相同看大小,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体积大、重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重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2、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3、潜水艇既能在水面上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 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4、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控制沉浮的,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三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2、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3、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的,你有办法让它浮起来吗? (做成空心)、(做成船形)、(做成碗形)、(做成花瓶形)等。 4、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后,(排开的水量)越大,就越容易(浮)。 5、为什么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 答:因为把钢铁做成轮船的形状,会大大增加轮船排开的水的体积。 6、总结:各种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大小不变下改变重量,如 挖空成船或碗形。重量不变的下改变大小,如做成空心的各种形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所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也指物体与水相接触的体积。全部沉入水里的物体排开的水量就是物体自己的体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下面部分的体积。铁制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因为它排开的水量特别的大。 四造一艘小船 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 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五浮力 1、把泡沫塑料块等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 的(浮力)。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放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下沉的物体在水 中也受到(浮力)的作用,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力小于重力。浮力和重力的方向(相反),浮力向(上),重力向(下)。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 (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4、测量泡沫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用测力计拉住绳子通过底部滑轮让泡沫沉入水底,浮力=拉力

4.拧螺丝钉的学问

4.拧螺丝钉的学问 【教学目标】 1.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组成及作用。 2.知道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会用杠杆的原理解释轮轴的作用。 【教学重点】 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教学难点】 探究轮轴省力的原理。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图片、轮轴实验盒、测力计。 学生材料:螺丝钉、大小不同的螺丝刀、木板、轮轴实验盒、测力计。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提出问题 1.我们来看看班上谁的力气大,能徒手把这螺丝拧进去。 2.怎样才能把螺丝轻松地拧进去呢? 答:用螺丝刀。 3.我们来进行拧螺丝比赛 问:选择什么样的螺丝刀可以轻松的把螺丝拧进木头里?(大) 答:用螺丝刀拧螺丝钉比徒手要省力,并且粗螺丝刀比细螺丝刀又要省力。4.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拧螺丝钉的学问》。 二、观察探究 1.观察螺丝刀,找出螺丝刀的特征。 学生充分说 我们可以发现大螺丝刀比小螺丝刀更好拧螺丝,螺丝刀在转动的时候和螺丝形成了一个大圆套小圆的构造。(画图) 2.找一找周围有哪些像螺丝刀那样为我们提供方便的机械。 (1)讨论:你们还在哪里见过这种大圆套小圆的装置?

(2)图片提示:方向盘、水龙头拧把、门锁把手…… (3)讲述:像螺丝刀、方向盘……,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是一种简单机械。 三、探究轮轴省力的原理。 1.谈话:轮轴是一种机械,使用这种机械可以为我们提供什么好处?(省力)。2.看书P10实验,明确实验方法 3.提示学生拉动轮轴时不能停停动动,要在拉动过程中记录数据。 4.汇报实验结果:使用轮轴可以省力。 5.实验:将轮子换成更大的轮。 6.汇报:轮比轴越大越省力。 四、总结应用 1.你能说一说轮轴的特征吗? (1)轮轴:轮与轴固定在一起,同进退。 (2)在轮上用力,具有省力效果。 (3)在轴粗细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的实质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轮轴的实质是一种变形的杠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且轮比轴越大越省力。(画图) 五、拓展延伸 1.谈话: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广泛的运用了轮轴,看书P10的图,哪些地方用到了轮轴?(自行车头、脚蹬、扳手拧螺丝、拧螺旋瓶盖、井口提水辘轳等)2.轮轴的变式:一字形、摇把式 【板书设计】 4.拧螺丝钉的学问 轮轴: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简单机械 省力 轴不变,轮越大越省力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同步练习

1.地球内部有什么 一、我来填一填: 1.地球内部有、、、等物体。 2.地球从表面到中心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3.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蛋壳相当于地球的,蛋白相当于地球的,蛋黄相当于地球的。 4.是地球的核心部分,温度约为4700摄氏度。 二.当好小法官: 1.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2.地幔内部的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特殊的固态物质,温度大约有5000℃。() 3.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磁力等,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4.地幔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构成。() 5.地幔和地核主要由铁构成,所以地球上的铁是取之不尽的。() 三、我来选一选: 1.地幔的下面是,它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A.地壳 B.地核 C.地心 2.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是由组成的。 A.岩石 B.沙子 C.土壤 3.地核的半径约为千米。 A.3800 B.3300 C. 3400 四、科学探究:

1.美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构想:用炸药把地面炸开一条裂缝,然后往裂缝中注入至少10万吨熔融状态的铁水。灌入铁水的同时,放入一种特殊材料制成的探测器,从而揭开地核不为人知的真面目……地球会同意这项计划吗?你会同意吗?为什么? 2.地球越往内部温度越高,甚至高达几千度,为什么从地下挖出的石油、煤的温度却不高,而且没有燃烧掉呢? 2.火山 一、我来填一填: 1.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下会沿着裂缝上升。上升的岩浆有的会在上升的过程中冷却下来,形成,有的则可能冲出地面形成。 2.火山石由火山喷发时落下的、、和涌出地面的冷却而成的 堆成的锥形山。 3.有的火山喷发后一直没有再喷发,这样的火山叫做,有的火山喷发后隔一段时间还会喷发,这样的火山叫做,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火山叫做。 4.火山喷发给我们造成灾难,也给我们带来益处,如在岩浆向上移动和喷发的过程中,会在地下形成、等矿藏。 5.地壳越到深处,压力越大,温度越高。那里的物质热得像烧熔了的玻璃一样,叫做。 二、当好小法官: 1.我国现已发现的600多座火山,全部是死火山。() 2.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火山活动的星体。()

4、拧螺丝钉的学问

课题1-4 拧螺丝钉的学问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科学探究 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是由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构 成的; 2、能够组装器材探究运用轮轴可以省力; 3、能够寻找出与螺丝刀相同性质的轮轴用具。 科学知识 1、知道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2、知道轮轴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的用途,能够识别出轮轴。情感、态 度与价值 观 1、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证据; 2、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通过组装器材进行实验,发现运用轮轴可以省力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测量,发现轮与轴的直径相差越大,越省力。 教具准备 组装轮轴的材料,砝码,细绳,测力计,螺丝刀,手摇铅笔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木板) 提问:我能用手将我手中的螺丝钉拧进木板吗?(很难)。 2、你们说能用什么工具很容易使螺丝钉拧进木板呢? 3、你们知道使用螺丝刀就很容易使螺丝钉拧进木板的道理吗?那我们这节课共同来探讨好吗? 板书:拧螺丝钉的学问。 一、教学轮轴 1、什么是轮轴? 我们要想弄明白使用螺丝刀就容易将螺丝钉拧进木板的道理,我们必须先来认识一种简单的器械—轮轴 1)你们见过汽车方向盘吗?能说说方向盘的构

学习新课造情况吗? 2)轮轴定义:像汽车方向盘那样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轮轴。 3)教材第9页水龙头,门把手是轮轴吗?各小组讨论后汇报。 汇报:手拧水龙头部分可以理解为轮,虽然看上去不是轮但它旋转的轨迹相当于轮。由此水龙头是轮轴。同样门把手也是轮轴。 4)你们还见过哪些是轮轴? 2、探究轮轴的作用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什么是轮轴,并例举了生活中很多地方使用了轮轴。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使用这些轮轴起什么作用呢?我们就用方向盘这个轮轴来说说好吗? 1)各小组讨论后再说。 有了方向盘可以使汽车任意改变方向,降低了操作难度,省了很大的力气。刚才我们还一起知道了水龙头、门把手、手摇转笔刀等这些轮轴,它们是否省力呢?下面我想和同学们一起用实验来验证使用轮轴究竟是否省力好吗? 2)实验证明轮轴省力 A、各实验组取出实验器材组装轮轴,测量拉力,并填写好记录单。 B、汇报:使用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C、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已经知道使用轮轴确实可以省力,也就是说在轮上施较小的力在轴上就可得到较大的力。汽车上使用了方向盘这个轮轴就可以用较小的力将很重的汽车从一个地方挪到另一个地方,降低了工作难度省了很大的力气。

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新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新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单元沉浮 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没有关系。如:一块完整的橡皮放在水中是沉的,切四分之一放入水中还是沉的。一个苹果是浮的,切二分之一还是浮的。 大小相同的物体,越越容易,越越容易。 轻重相同的物体,体积越越容易,体积越越容易。 潜水艇是通过改变来控制沉浮的。 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 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的,你有办法让它浮起来吗? 、、等。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后,越大,就越容易。 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很大。 把泡沫塑料块等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可以用测出浮力的大小。 0、放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也受到的作用。 1、当物体静止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它受到的重力。

浮力和重力的方向,浮力向,重力向。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重力时就。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重力时就。 3、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有关, 或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 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马铃薯在清水中,在盐水中。 马铃薯在等液体里都能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 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 物体比相同体积的水重会;比相同体积的水轻会。 测量液体轻重的仪器叫作。 第二单元热 衣服本身产生热量,只能起到的作用。 装有热水的塑料袋能在冷水盆中。 水受热以后体积会,而重量。 水受热时,受冷时,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其它的液体也具有的性质,所以装液体的瓶子都不会装满。 铜球在加热后穿过铁环,冷却后穿过铁环,说明铜具有的性质。所以钢条加热后会、铁轨铺设时分段并留有缝隙。 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的性质,气体也有的性质。 有些固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如:、。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五下知识点整理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猜测:(与太阳、地球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2.西方两个重要学说: 3. 4.傅科摆的基础:摆具有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原理:(“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5.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6.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以经线为标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15°为一个时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0°经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0°经线以西为西经,北京位于东八区。 7.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因为地轴是倾斜的,北极星在地轴的延长线上。 8.四季的成因: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有规律地变化,所以形成了四季。 9.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成因:地球的自转、公转,地轴的倾斜(倾斜角度越大,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越大)

10.在我国,白昼最长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白昼最短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1.古代的计时工具 日晷: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 水钟(容器中水越多,水滴得越快):泄水型水钟、受水型水钟(课本P54) 钟面 2.机械摆钟摆绳 钟摆 摆锤 摆幅无关 3.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摆锤无关 摆绳长度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4.摆长不等于摆绳的长度。摆长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结合作业本P27) 5.摆的特点: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影响单摆摆动快慢因素是摆绳长短,(伽利略)证实了这一点。 6.摆在摆动过程中摆幅会越来越小(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使摆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少,最终会停下来),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7.(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8.如果没有钟表,你有多少办法知道时间? 答:如果没有钟表,我有以下方法知道时间:1、日影;2、上下课的规律;3、自己日常生活的规律;4、水钟;5、烧香记时、6、沙漏等。 9.你会用哪些方法来说明时间过了一个小时? 答: 1、两个课间加一节课是一个小时;2、从上午自习到下午第一节课的时间是一个小时;3、写一篇500字的作文;4、看完一集电视剧等。 第二单元热 1.衣服不能提供热量,但可以保温。 2.许多固体、液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概念:热胀冷缩)

五年级上册科学同步练习光和影教科版.doc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光和影同步练习 1、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答案:光源 解析:解答: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分析:本题考查光源的概念。 2、影子产生需要的条件是、、。 答案:光源|遮挡物|屏 解析:解答:影子产生需要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分析:本题考查影子产生需要的条件 3、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 答案:投影 解析:解答: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分析:本题考查投影的概念。 4、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所以月亮是一个光源。() 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它是反射太阳光,所以不是光源。 分析:本题考查光源的例子。 5、只要有光,就会有影子。() 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影子产生需要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只有光,不一定能产生影子。 分析:本题考查影子产生需要的条件 6、从不同角度用手电筒照射某物体它的影子形状、大小不同。() 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实验发现从不同角度用手电筒照射某物体它的影子形状、大小不同。 分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照射某物体的实验。 7、影子方向和光照射位置无关,但长短和光源位置有关。()

解析:解答:影子的方向、长短都和光源照射的位置有关。 分析:本题考查光源和影子的关系。 8、萤火虫也是光源。() 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萤火虫能自己发光,是光源 分析:本题考查光源的例子 9、下列物体是光源的是()。 A、太阳 B、月亮 C、镜子 答案:A 解析:解答: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能自己发光,属于光源 分析:本题考查光源的例子 10、物体影子的方向与()有关。 A、同一光源从不同的方位照射 B、同一光源同一方位的不同距离照射 答案:A 解析:解答:物体影子的方向与同一光源从不同的方位照射有关。 分析:本题考查影子方向与光源照射方向的关系。 11、用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射长方形小木块,木块在墙上的影子()。 A、相同 B、不同 C、都不是 答案:B 解析:解答:用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射长方形小木块,木块在墙上的影子大小、方向都不同。分析:本题考查影子方向与光源照射方向的关系。 12、用手电筒从上面和侧面照射一只陶瓷盆,所产生的影子()。 A、形状相同 B、形状不同 C、方向相同 答案:B 解析:解答:用手电筒从上面和侧面照射一只陶瓷盆,所产生的影子大小、形状、方向都不同。 分析:本题考查影子方向与光源照射方向的关系。 13、用手电筒相同方向照射距离墙面不同远近、长短相同的物体,所产生的影子()。 A、长短相同 B、长短不同 C、方向不同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1人吃下的食物要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 等器官.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 2、人体内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肠液)等 . 3、人吃下的食物要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等器官.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 4, 人体内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肠液)等 . 5.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 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6. 消化器官吸取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在人体内(作用).释放出生命 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7. 呼吸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 8.(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9. 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 10. 心脏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大下小.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 11、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12、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 13、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3部分构成.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 (中间厚)的(透明)镜片.成为凸透镜. 14、老年人使用的老花镜其实就是(凸透镜). 15、 16、瞳孔---光圈晶状体---镜头视网膜—--胶片 17、潜望镜是军事上用于(侦察)的仪器.利用潜望镜能在(隐蔽)的地方清楚地看到 敌人阵地的情况. 18、潜望镜中的镜子表面是(平)的. 19、制作潜望镜至少需要(2)块平面镜. 20、想看自己脑后的头发.需要(2)面镜子. 21、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研究出很多的“眼睛”供人类使用.例如商场里有(监控器).医院里有(电子胃镜)、(CT扫描仪)等.地震现场有(生命探测仪).道路路口有 (电子监控中心).太空中有(哈勃望远镜). 22、电子胃镜主要由(内镜)、(视频处理器)、(电视监控器)三部分组成. 23、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4、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和适宜的(温度). 25、辣椒播种前5天.应用温度为(52—55摄氏度)的温水浸泡种子.置于室温下(8—12)小时. 26、人们浸泡种子的目的是为了(催芽). 27、在浸泡种子期间.要经常翻动种子.以利(透气).在水分不足时应(淘洗)种子.当 有8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28、构造齐全的花由(雄蕊)、(雌蕊)、(花瓣)、(萼片)组成.这样的花叫(完 全花).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或三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29、花开放以后靠美丽的颜色招引昆虫传粉.许多片花瓣组成(花冠).(花萼)和(花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五下册复习资料总汇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里,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6、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9、(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第二单元热

五年级上册科学同步练习光和影_教科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光 和影同步练习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1、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答案:光源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解析:解答: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分析:本题考查光源的概念。

2、影子产生需要的条件是、、。答案:光源|遮挡物|屏 解析:解答:影子产生需要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分析:本题考查影子产生需要的条件 3、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 答案:投影 解析:解答: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分析:本题考查投影的概念。 4、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所以月亮是一个光源。() 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它是反射太阳光,所以不是光源。 分析:本题考查光源的例子。 5、只要有光,就会有影子。() 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影子产生需要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只有光,不一定能产生影子。 分析:本题考查影子产生需要的条件 6、从不同角度用手电筒照射某物体它的影子形状、大小不同。()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实验发现从不同角度用手电筒照射某物体它的影子形状、

五年级下册科学说课稿《拧螺丝钉的学问》苏教版

《拧螺丝钉的学问》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的《拧螺丝钉的学问》第一单元的第四篇课文,下面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主要从生活中拧螺丝钉的事例出发,让学生亲眼所见轮与轴,建立表象,指导学生认识轮轴、探究轮轴省力的原因,来认识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使学生便于了解轮轴这种简单机械。而且通过游戏操作活动,,便于学生理解与把握。本环节中学生认知效果更佳,为学生在生活中进一步了解轮轴的作用和识别轮轴做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 本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轮轴的定义及作用、通过亲手体会知道轮轴的省力情况、通过对比实验找出影响轮轴省力多少的因素、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等知识点。指导学生认识轮轴、探究轮轴省力的原因,使学生了解轮轴这种简单机械。从而更深入的了解拧螺丝钉的学问。 三、说学情 通过教师课上的实际操作,带领学生了解轮轴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基本都能按照实验一的步骤去严格探究,从而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发现轮与轴的直径相差越大,越省力。从学生实验环节来看还是比较成功的。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组装器材进行实验,发现运用轮轴可以省力。 难点: 通过实验、测量,发现轮与轴的直径相差越大,越省力。 五、说教法和学法 本课主要指导学生认识轮轴,体验轮轴的作用。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让学生自己完成探究拧螺丝钉的学问,体验轮轴的作用有一定难度,先让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强,没有时间概念。我用拧螺丝钉的操作活动引入课文,讲清什么是轮轴后,让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合作制作一个轮轴。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斜面、杠杆两种简单机械后又新认识的另一种简单机械。不仅让学生认识到螺丝刀就是轮轴,还为学生后边认识滑轮做好铺垫。 六、说教学过程 (一)、认识轮轴 ⒈创设拧水阀的活动情境。 ⒉揭示轮轴这一简单机械的概念。 ⒊提问:关于轮轴,你想知道些什么? ⒋学生广泛发表意见。 ⒌谈话: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想法是否正确? ⒍引出用实验验证的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