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佛教文化与隋唐洛阳城市生活

佛教文化与隋唐洛阳城市生活

佛教文化与隋唐洛阳城市生活
佛教文化与隋唐洛阳城市生活

佛教文化与隋唐洛阳城市生活

陈瑞

洛阳作为有名的九朝古都、定鼎之地,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占据重要地位。从汉朝时起,它便成为中国文化的中心之一。它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起伏波折,同时也吸纳了异质文化的冲击和衍化,尤其在隋唐时期,儒释道三家并存,文化蓬勃发展。

在洛阳文化中,佛教文化独树一帜。自从白马寺落址于洛阳后,浴阳便成为中国的释源和北方佛教的重镇。杨衍之《洛阳伽蓝记》中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洛阳有佛寺一千多座,虽然经过周武宗毁佛的影响,到隋唐时期,洛阳佛寺数目大减,但是由于国家的支持、外来高僧的交流,浴阳佛教文化并没有沉寂,而是更加发达,并且随着佛教不断地本土化,佛教文化逐步走进百姓生活,成为当时城市生活的重要方面。以下仅从佛教节诞、俗讲、赏花、结社以及观灯等与佛教有关的文化风俗中来看当时的市民生活。

佛教中有大量的节日,但是此时的佛教节诞已经不仅是单纯的宗教庆典,还伴有大量游乐活动并逐渐地走进百姓生活。《太平广记》卷469中记载:“隋开皇末年,曾在大兴城(今西安市)西南设佛会,一老翁皓首白裙求食,众莫识之,追而观之。”由此可见,佛会的开设,吸引了众多人,偶而有一位陌生人,便引起众人的注意。不仅会上参加人数众多,而且会上有众多的游乐性质的活动,同书卷356中就记载有“章仇兼镇蜀日,佛寺设大会,百戏在庭”。其中最有名的是盂兰盆会。盂兰盆会是大型具有游乐色彩的法会,它起源于佛教弟子——目连用盂兰盆盛食物供养众僧以解救在饿鬼道受难双亲的故事。由于盂兰盆会中蕴含着孝道的内容,所以自从梁武帝首次举行盂兰盆会后,很快被后世统治者提倡并盛行。日本僧人圆仁在来中国后也有记载:“城中诸寺七月十五日供养(盂兰盆会在七月十五日举行)诸寺作腊花饼等,各竞奇妙,倾城巡寺……甚是盛会。”不过最有名的是武则天如意元年七月十五日在洛阳南门举行的盂兰盆会,这次孟兰盆会上不仅有大量的佛教徒参加,而且统治者、士大夫都有参加。同时为了显示盛唐国威还“纵吐蕃使者以观之”。为此杨炯写了有名的《盂兰盆赋》。目连也影响到后来的中国戏曲。在中国传统的戏曲中,目连戏占了一定的比例,它是印度佛教扎根东土后与中国儒家、道教以及民间信仰、民风、民俗相结合的典范。这些节日活动中的游乐活动,不仅大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将佛教思想和尊君、孝道思想潜移默化地传向广大百姓,使他们在接受佛教的同时也更加服从于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寺院为了吸引更多的信徒,举行俗讲,开设戏场,用通俗的语言和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佛经表现出来。唐朝时期,每逢戏院开场,就如同瓦肆勾栏上演歌舞一般,听众络绎不绝,《资治通鉴》卷248中记载,万寿公主嫁给郑颢,大中二年十一月,郑颢的弟弟郑恺患重病,皇上派人探问,回来后问:“公主何在?”答曰:“在慈恩寺观戏。”由此可见当时戏场之魅力。每逢正月,万国来朝。洛阳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布列戏场,从黄昏到清晨,纵情表演,由于参加表演者多穿锦绣缯彩,两京的缯彩为之一空。除了开设戏场外,还有俗讲。郑振择在《中国俗文学史》中说:“从唐以后,中国的新兴许多文体便永远烙上了韵文散文合组的格局,讲唱变文的僧侣们,在传播这种新的文体结构中是最有功绩的。”由此可见,寺院是文化传播途径中的一个重要基点。寺院的这些活动在丰富百姓生活、传经布道的同时,也促进了变丈、唐传奇、戏曲等文学艺术的发展。

洛阳四河贯通,风景秀丽。同时作为文化中心之一,士人云集。因此赏花、结社是一大风俗。刘希夷在《代白头吟》中写道:“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重修洛阳县志》风俗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花开时,士庶竞相邀游,往往多在古寺、废宅有池台的地方。寺院里面很清静,加上这里名花竞开、成了士人结社、赏花、品茶的好去处。著名的大诗人白居易在洛阳,与香山寺如满等人结了净社,谈古论今。这不仅是当时生活的重要方面,而且是儒佛融合的很好表现。他们的互相交往,使得中国文学中反映佛经思想的作品大为增加。有人统计,《全唐诗》中所收唐代士大夫游览佛寺、研读佛典、交接僧人的诗约2700多首,唐代僧人的诗约2500多首。在《全唐诗》反映

广泛社会生活的诗歌中仅此一宗,就占了1/10。

不仅如此,洛阳还有其他丰富多彩的活动,就正月十五观灯一俗来说,它与印度佛教的“大神月变”燃灯佛礼有关。在先天二年,僧人婆陀请求晚上打开城门,点上千盏灯火,睿宗皇帝到延喜门观灯纵乐,一连玩了三天三夜,后来由于拾遗严挺之上疏谏之才停止。唐玄宗在天宝三载十一月规定: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坊市燃灯,永为常式。这至今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隋唐时期,由于洛阳经济繁荣,寺院经济也日益发展,给举行各种风俗活动提供了最有力的物质保障,也给洛阳佛经文化的蓬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统治者的崇佛,给佛经提供了一个合法传播的地位。在佛教本上化过程中,随着中外交通的发展和中外佛教徒的努力,为了传播自己的思想,采取了多种灵活的方式,促使洛阳佛教文化蓬勃发展。伴着佛教文化的日益普及,它不仅成为佛寺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并且影响到人们的意识及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它因此也成为隋唐时期洛阳城市生活的一大热点和特色。

洛阳隋唐文化产业园区总体规划方案

洛阳隋唐文化产业园区总体规划 地域:洛阳市 时间:2010 年 类型:文化园区 项目介绍 一、项目把脉 立足园区 55平方公里的隋唐遗址是隋唐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洛阳隋唐品牌构建的立足点。 聚焦文化 使隋唐遗址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成为洛阳旅游的文化聚集区、核心区。 塑造城市 形成一批古典与现代融合的全新娱乐体验型旅游产品,作为洛阳市厚重城市文化及当今时尚文化的集中展示区,本项目区承载着形成个性鲜明、形象突出城市品牌形象的历史使命。 扬名品牌 通过隋唐遗址文化园的强力开发,形成洛阳重量级的城市品牌和旅游品牌,成为洛阳市标志性的城市符号。 带动发展

实现城市功能的突破、城市品位的提升、旅游产品的极大丰富、旅游产业及房地产的全面拉动; 二、战略框架 三、战略目标

四、空间布局 一轴:以隋唐遗址中轴线为轴 一带:洛河休闲游憩带 五集群: (1)集群1:规划园区的东南部“传奇洛阳主题园”

(2)集群2:白居易故居及诗歌文化集群 (3)集群3:以洛阳博物馆新馆为核心的新文化集群 (4)集群4:以牡丹为主体的园林集群,包括隋唐遗址植物园、洛阳牡丹文化园、中国国花园等 (5)集群5:老城历史街区传统文化集群

五、示例项目 1、《隋炀帝下扬州》大型实景山水表演 创意缘起: 国内具有文化内涵的大型歌舞剧受到市场的青睐,自从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横空出世后,各地为了挖掘地方文化,纷纷策划大型歌舞剧,并且受到市场的追捧。结合隋唐文化旅游的开发建设,以隋炀帝三下扬州的史实为蓝本、以自然生态的洛水风光为背景,考虑邀请著名导演,编排大型山水实景剧《隋炀帝下扬州》,关注游客旅游的夜生活,丰富洛阳的业态结构,将门票经济变成全方位的旅游休闲经济,扩大盈利点、影响力。使游客有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项目规划: 名编名导,独具风情:《隋炀帝下扬州》须邀请知名导演通过大手笔、大制作方式,打造出一台融隋唐故事、庞大船队、各地风情等核心的大型实景剧。洛阳独有的隋朝龙舟船队将成为本剧目最好的演出道具,通过创新组合的舞美、灯光、音响等塑造大气恢宏的精品艺术剧目,推向全国、走向世界。 剧情鲜活,游客参与:《隋炀帝下扬州》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疏通河道、启程、巡幸、江南烟雨、君临天下等篇章。 2、“洛阳传奇”项目精要策划

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之路初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6328108.html, 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之路初探作者:董丽颖 来源:《卷宗》2019年第30期 摘要: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是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定鼎门遗址本体保护、环境整治及宣教活动的了解,可以看出: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定鼎门片区一直在遗址保护与利用、遗址展示、挖掘遗址内涵、美化环境、宣传教育等领域不遗余力的探索。 关键词:定鼎门遗址保护;环境整治;宣教活动 隋唐洛阳城遗址地跨洛河两岸,城址面积约47平方公里,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国务院1988年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评为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由若干不同主题的公园构成的遗址公园。规划面积约28平方公里,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是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成功列入丝绸之路世界遗产名录。 1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概况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市新区洛龙区,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中心区域中原地区、黄河流域洛阳盆地伊洛河冲积平原上,南对伊阙、背倚邙山。是中国隋唐时期东都洛阳城的城门和街区遗址,主要遗存包括定鼎门门址、城墙遗址、天街遗址、里坊遗址、水系遗址等。唐代定鼎门遗址主体墩台东西长44.5米,南北宽21.04米。墩台内以两道隔墙分隔成三个门道,中门道为帝王专用的御道。墩台四周包砖,此外还有飞廊、阙台、马道和涵道等遗存。[1]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是公元7-10世纪丝绸之路东方起点都城洛阳城的南入口及街区遗址,位于中原地区的洛阳盆地、隋唐洛阳城遗址南区,是丝绸之路鼎盛时期东方起點城市洛

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一、简介 为全面展示洛阳大运河申遗成果,依托洛河北岸的古建筑群——山陕会馆而建成的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近日开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山陕会馆,始建于清康熙、雍正年间,是清代山西、陕西两省来洛商人聚居之所。会馆坐北朝南,全部建筑均为清代砖木结构,且无石不刻,无木不雕,无梁不绘。会馆建筑体量适度,疏密有致,简繁得体,保存完整,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博物馆展厅主要包括隋唐大运河的开凿、隋唐大运河的繁荣和作用、运河遗珠、隋唐大运河洛阳段的保护和申遗等四个部分,通过实物、图片和多媒体等多种展示方式,全面讲述洛阳与大运河的关系,生动再现了洛阳作为绸之路起点和隋唐大运河中心昔日的繁华。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条人工河。洛阳,作为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和沿线重要城市,见证了大运河的繁荣、发展,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大运河博物馆的开放,不但为广大参观者提供了深入了解大运河与洛阳辉煌历史文化的窗口,还将成为对外友好交流的平台,为丰富传承古都文化内涵,提升洛阳的知名度、美誉度,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发挥应有的贡献。 二、亮点 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还将以实物、图片、多媒体展示等手段,全面讲述洛阳与大运河的关系。 (1)东西廊房变展厅 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的展厅主要包括两个展厅,分别设在山陕会馆原东西廊房、东西官厅内。在展厅内,将通过实物、图片和多媒体等多种展示方式,全面讲述洛阳与大运河的关系。其中,图片展主要包括隋唐大运河的开凿、隋唐大运河的繁荣和作用、运河遗珠、隋唐大运河洛阳段的保护和申遗等4个部分;实物展则以在洛阳地区发掘或征集的与大运河有关的文物为主,比如大运河河道的河堤石构件、含嘉仓的粮食标本、仓窖模型等。 博物馆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一个是通过全息投影的方式,将一些典型的运河文物展示在观众面前,以增强游客的直观感受。这些文物主要有长沙窑奔鹿纹青瓷执壶、越窑双系瓷注子和三彩珍珠纹贴花带盖罐。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正殿的4D环幕动感影院。影院中央放置一艘仿真的龙舟,能乘坐15人到20人。通过模拟龙舟的颠簸、震颤和环幕上不断变换的景物画面,使游客身临其境,体会“旱地坐龙舟”的别样情趣。 (2)大运河水系浮雕图 为让游客更加清晰地了解大运河的分布和流向,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还在会馆中央广场上,制作了一块150平方米左右的大运河水系浮雕图。在浮雕图上,大运河的流向及其沿线城市一目了然。 (3)奇幻演绎《洛神赋》 在山陕会馆中,舞楼曾是一处重要的演出场所。为使游客晚上也有活动场所,舞楼的演出功能将延续下来,计划依托馆属的两个国家级艺术中心,精心打造出一场全息奇幻情景剧《洛神赋》,预计演出时间为15分钟至20分钟。 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还对会馆里的拜殿按历史功能进行了复原陈列,使其具备游客服务中心的功能。

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景区介绍

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景区介绍 门票·开放时间: 8:30-18:30 90元景区通票、40元可游览:一楼环幕影厅、中心柱遗址坑、一楼各展厅、明堂外围景观 交通方式: 公交:5、8、9、18、21、26、41、48、49、56、59、65、86、101路到中州中路定鼎路东北交叉口下车即到景区南门;22、30、34路到唐宫东路定鼎路口站下车即到景区北门。 铁路:洛阳站乘坐5、、48、41路到中州中路定鼎路东北路口站下车即到景区南门;高铁龙门站乘坐33路换乘5、8、26、48、49、53、65路到中州中路定鼎路口站下车即到景区南门。 景区简介: 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是隋代、唐代、宋代宫城遗址的核心区域,最为出名的是武则天时期的明堂和天堂,又分别称作万象神宫和通天浮屠。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主要分布有唐代的明堂、天堂和宋代的太极殿等重要建筑遗址,重点保护展示武则天时期兴建的明堂和天堂等标志性建筑。明堂位于隋唐洛阳城中轴线上,是宫城的正殿,也是当年唐高宗、武则天一统天下、执掌国柄,沟通天地、感应四时的重要场所。 明堂遗址项目通过世界上先进的声、光、电手段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历史转化为绚丽的感官体验,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诠释洛阳历史及盛唐文化,在国内甚至世界范围内都属首创。明堂遗址高科技展示区让游客亲身体验时光倒流,梦回大唐盛世,感受万象神宫的震撼。一层的弧幕影院,通过长卷折幕展现了隋炀帝营建东都、武则天统治下的神州洛阳等场景。同时在一层中心的通天柱展示区,通过智能电控调光玻璃高科技呈像技术,展示当年气势恢宏、金碧辉煌的的通天立柱。二层的3D全景影院中通过现代电影的尖端科技手段,营造出目前全球独一无二的全景范围3D虚拟场景,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观影感受。 主要展厅: 弧幕影厅:明堂一层正东厅。弧幕长28米、高4米,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弧幕影院之一,有超过6000G容量的全数字高清视频内容。通过目前国际最先进的数字投影集成设备,为观众带来超震撼、广画幅、宽视域的全新体验。观众在这里即可一睹千年帝都洛阳的辉煌,亲眼见证隋炀帝、李唐、武则天所统治的三朝盛世。 神都明堂展厅:即明堂一楼正北厅的玄堂。展览分为两个部分,明堂部分主要介绍明堂的起源、汉代明堂、北魏明堂、唐代武则天明堂和明堂建筑的衰亡;武皇明堂部分通过营建东都、治宏贞观、政启开元、稳定边疆、多才多艺、信教封禅、神都明堂等几部分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武则天及明堂建筑史。 中心柱遗址坑:《旧唐书》记载,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中有巨木十围,上下通贯。下施铁渠,为辟雍之像,号万象神宫,又称通天宫,是唐代最伟大的建筑之一。现存的明堂中心柱础遗址,1986年经考古发现,坑口直径9.8米,自口至底逐渐内收,坑底为四块大青石构成的巨型柱基,柱坑底部周围有砖砌矮墙,呈八边形。今天通过智能电控调光玻璃高科技呈像技术,展示当年气势恢宏、金碧辉煌的通天立柱,感受“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

关于隋唐遗址的调查报告

目录 前言 (2) 一隋唐遗址概况 (3) (一)遗址分布 (3) (二)遗址建造历史 (4) (三)隋唐古都的构造及其在当时的影响 (4) 二隋唐遗址的研究现状 (5) 三隋唐遗址的价值 (6) (一)文化价值 (6) 1 文化遗存 (6) 2 文化价值 (6) (二)历史价值 (7) (三)研究价值 (7) (五)其它价值 (8) 四、隋唐遗址的保护分析 (8) (一)必要性 (8) 1、文物古迹丰富 (8) 2、地理文化环境优越 (9) (二)保护现状 (9) (三)隋唐遗址的保护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11) 1、地方领导的保护意识不高。 (11) 2、法律法规不完善,需要加强管理与监督力度。 (11) 3、保护资金的投入力度不够大 (11) 4、市政规划不科学 (11) (四)担负起对隋唐遗址保护的责任 (11) 五隋唐古遗址的保护发展思路 (12) (一)以文化职能为重心 (12) (二)适当限制现代化建筑的无限蔓延 (13) (三)以旅游做牵引,促进遗产保护,延续文化传承 (13) 六、结语 (16) 参考文献: (17)

前言 温柔坊与恭安坊两处遗址占地近800亩,是隋唐洛阳城遗址南半部重要里坊。10年前还是一片农田,现已被洛阳师范学院占据。而学院的建筑物正威胁着这些深埋了1300年的文化遗迹。目前,洛阳师范学院正面临着整体搬迁的问题。本篇调查报告,介绍了隋唐遗址概况整体的基本概况,针对于被掩埋在现代化城市和建筑中的隋唐遗址的保护提出了一两点宏观建议,旨在引起人们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加大隋唐遗址保护工作的力度和投资力度,改善投资环境,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报告对分析当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的、科学的分析,揭示了事物发生、发展原因、规律和趋势。通过理论分析、理论思考来表明自己的观点,这是本篇调查报告的价值所在。

洛阳明堂

明堂讲解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参观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整个遗址公园占地145亩,这里是隋、唐、北宋洛阳城宫城的核心区域,是当时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的发生地和物质见证。整个遗址公园主要由三大时期的遗址遗存,有隋代的乾阳殿、大业门、唐代的明堂和天堂、北宋的太极殿组成。由于武则天统治时期是洛阳城历史地位最高、建筑最为宏伟且遗址保存较为完好,所以整个公园主要是对明堂和天堂进行有效的保护与展示。除此之外,对于隋朝和宋朝的历史遗存,主要采取地面标识的保护方式。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明堂展示保护建筑,高21.18米,宽105米,外观为三层台基,层层收分,上为八角攒尖屋顶,内部共分为两层,建筑总面积9888.92平方米。明堂位于隋唐洛阳城的中轴线上,是宫城的正殿,是皇帝一统天下,执掌国柄,沟通天地,感应四时的重要场所。 现在正在建设中的天堂遗址保护建筑位于遗址公园的西北角,外部有5层,内部有9层,高81.88米,建筑面积为12000平方米,外形为两层方形台基上的圆形阁楼式建筑,为一座外观是唐代建筑风格,内部钢结构,外部贴饰紫铜的保护展示性建筑,我们从天堂顶层可以俯瞰到遗址公园的整体格局。 首先,我们进入的是二楼环幕影厅,结合着明堂遗址保护工程的特有建筑造型实现超过540度全覆盖投影。我们影厅采用14台顶级的高清数字设备,配合特定的三维立体眼镜,就能欣赏到栩栩如生的立体影像,犹如回到盛唐洛阳明堂的金碧辉煌,一睹武皇临朝的盛大场景,感受神都洛阳的风采。

我们现在看完3D环幕影院,请大家这边走,随我继续参观。大家下楼梯时请注意安全,小心台阶。 现在我们来到的位置是明堂的一楼。一楼分为三个部分。中间是明堂的中心柱坑遗址,周围有4个多功能展厅,展厅分别位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象征着古代明堂内部青阳,明堂,总章,玄堂。大厅的外围是文化长廊。 据文献记载武则天标新立异、自我作古,在宫城乾元殿的基础上建造明堂,明堂中间有巨木十围,作为斗拱梁架依附的主干,上下贯通。我们从这里直接俯瞰到的就是1986年经考古发现的明堂中心柱坑遗址。 虽然通天柱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柱子下面的柱础石依然保存完整,中心柱坑为一个圆形的大柱坑,直径为9.8米,坑底为四块大青石构成的巨型柱基,每块青石长2.4米,宽2.3米,厚1.5米,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刻有定位线,其中三方(西北、东南、西南)上面有圆形的榫眼,在柱础石外侧有包砖呈八边形,外围是夯土,整个遗址坑有不同程度的残损和酥碱,经过专家们的反复研究,采用轻钢架的结构进行保护,用透明玻璃做为中心柱示意,基本不改变原柱坑的外观。大家看到的这三块玻璃采用的是智能调光玻璃设计,通电后电控玻璃里面的液晶分子组合,排列形成模拟影像,以此来展示当年气势恢宏的通天立柱,让我们再次领略到盛唐的奢华。 接着我们来到的是正东厅青阳,为3D的弧幕影厅,弧幕长28米,高4米,是世界最大的弧幕影院之一,观众可目睹千年洛阳的发展历程,并亲眼见证隋炀帝营建东都、李唐盛世、武则天所统治的三朝盛世。 现在来到的是正北厅玄堂,这里展示的是神都明堂和神都武皇(图片展) 那么,接下来我们大家来到的是正西厅总章,这里是高档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

明堂

明堂 明堂,亦称天宫,是隋唐洛阳城中轴建筑群上著名的" 七天建筑"(天阙、天街、天门、天津、天枢、天宫、天堂)中最高大的两个建筑之一,为武则天时期洛阳太初宫的外朝正衙主殿。明堂原为隋炀帝时所建的乾阳殿,后经四次被毁,四次修建,先后九次改名。唐睿宗垂拱三年( 687 年)二月,武则天下诏拆除了正殿乾元殿,于其地造明堂,初号"万象神宫"。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 696 年)三月,明堂被毁之后的 第二年,重新建造的明堂重新落成,重建后曰"通天宫"。据《资治通鉴》"唐纪"中记载,明堂共三层,底层为四方形, 四面各施一色,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中层十二面效法一天中十二个时辰。顶层为圆形,四周环绕九龙雕塑。中间有周长十五米左右的巨型木柱,上下通贯,故此又名为万象神宫。明堂是史上体量最大之木构建筑,基底正方90米X90米,高88.88米,唐代建筑技术之巅峰巨作。其建筑技术和施工技术惊世骇俗。明堂遗址位于隋唐洛阳城宫城核心区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保护的大 遗址之一。武则天时期修建的明堂和天堂,是隋唐城大遗址宫城核心区保护展示工程中的重要建筑,保护展示工程于2012年4月初步落成。明堂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礼制 建筑,为儒家的礼制建筑典范,是古代帝王明政教之场所,

凡祭祀、朝会、庆赏、选士等大礼典均在此举行。开创了明堂建筑由方到圆的先河,其形制及理念为北京天坛"祈年殿"所延用。折叠天上宫阙隋唐洛阳城按"天人合一" 理念设计,皇城从东南西三面围宫城,"以象北辰藩卫" ,南北轴线高大建筑均冠一"天" 字,整个轴线可谓一字天。尤其经过武则天对洛阳城的营建之后,改变了洛阳紫微宫中轴线主殿为单层的传统,使洛阳宫城殿宇的立体轮廓和风貌气势显得更加辉煌壮丽。隋唐洛阳城中轴建筑群中的"七天建筑",是中国古代最高大、华丽的中轴建筑群。明堂就位于隋唐洛阳城中轴建筑群中制高点。明堂,即"天宫",亦名"含元殿"、"通天宫"。紫微宫本为天上星宿三垣的中垣,位于北天中央位置,故称中宫。紫微垣之内是天帝居住的地方,是天帝内院。隋炀帝营建洛阳时,仿照天上宫阙命名,隋唐洛阳城的宫城也叫"紫微宫"。又因为天帝在紫微宫布政的宫殿叫明堂,即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所以到武周时期,武则天一改周礼明堂建在城南的传统,将明堂建在了紫微宫内,并且作为洛阳城的外朝正衙,呼应天上心宿星座,即"法紫微以居中,拟明堂而布政"。天宫取名对应二十八星宿中的折叠天子明堂所谓明堂,即"明正教之堂",是"天子之庙",有道是"王者造明堂、辟雍,所以承天行化也,天称明,故命曰明堂解剖推测图明堂","天子造明堂,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崇有德,重有道,显有能,褒有行者也"。"明堂"一词最早见

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天堂

隋唐城遗址公园 ——天堂明堂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我是讲解员xx,接下来的时间,将由我陪同大家进行参观。 说起洛阳,可谓是赏有牡丹;品有禅茶;食有水席;观有隋唐! 俗话说“一部浩瀚隋唐史,诉尽千年不解缘”。1300年前,就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改唐为周,登基称帝,自号“圣神皇帝”,建都洛阳,改洛阳为神都。这里,就是女皇生活、理政的地方,在广阔的隋唐洛阳城遗址群中,被称作“宫城区”的核心所在。 明堂位于隋唐洛阳城宫城的中轴线上,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祭祀天地、宴飨群臣、举行神功大乐舞的朝堂所在。1300多年前,女皇武则天在这里修建宫城正殿——明堂。明堂,高33.52米,外观为三层台基,层层收分,上为八角攒尖屋顶,内部两层,建筑总面积9888.92平方米,集遗址保护和功能展示为一体。它是修建在唐代宫城正殿遗址之上,作为一座穿越历史再现的建筑,是一座凌空遗址而兴的建筑,是一座雄踞洛城至尊的建筑。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明堂建筑的第二层,这里是千年前女皇一统天下,执掌国柄,沟通天地,感应四时的重要场所。女皇武则天在洛阳居住了近半个世纪,居洛期间,她一步步从皇后到天后,从皇太后到皇帝,登上了国家权力的高峰,成为一国之君直到临终,她经历了极不平凡的生涯,并在治理国家,发展经济,改革

科举,广延人才,安定社会等方面均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促使了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出现了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之间的鼎盛时期。 参观过明堂二层,我们来到明堂一层中心遗址大厅。1986年考古发掘明堂基址,是六圈八边形的夯土台基。在明堂遗址中心为圆形的巨型大柱坑,坑口直径9.8米,逐层内收,坑底直径6.16米,深4.06米。其中三方上面有圆形榫(sǔn)眼,在柱础石外侧,有包砖呈八边形,外围是夯土。整个遗址坑有不同程度的残损和酥碱,经过专家们反复研究,采用轻钢架结构进行保护,基本上不改原柱坑的外观。 参观完明堂中心柱坑遗址,我们接下来参观的是明堂北厅沿革厅。前方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在盛唐时期所做的《明堂赋》。 武周时期,武则天以“自我作古,用适于事”建明堂,在形制、结构、规模等方面,将明堂这一古代重要的礼制建筑,推到了一个不可企及的巅峰高度。垂拱四年(公元688年),武则天毁乾元殿,造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四面各宽三百尺,有上下三层。下层象时,各随方色;中层通贯;上为圆盖,有九龙条作捧著的姿态。上有铁凤,高一丈。饰以黄金,称为“万象神宫”。下层象四时,各随方色;中层法十二辰,圆盖,盖上盘九龙捧之;上层法二十四气,亦圆盖。”武则天时期,曾在此宴飨群臣,接受朝贺,发布政令。 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大享厅,位于明堂的西北侧,主要展示的是武周时期在明堂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明堂即武则天的布政之宫,也是敬神之所,是武则天皇权的象征。在明堂的大享厅里,

隋唐遗址

隋唐遗址 隋唐洛阳城始建于隋炀帝时期的605年,整个城市从选址、规划、布局、建筑都堪称我国古代城市的巅峰之作,其布局为当时日本、朝鲜的都城所仿照,影响巨大。明堂是整个隋唐洛阳城宫城中轴线上的重要建筑之一,也是当时洛阳城内最高大的木构建筑之一。 隋唐遗址公园占地145亩,这里是隋、唐、北宋洛阳城宫城的核心区域,是当时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的发生地和物质见证。整个遗址公园主要由三大时期的遗址遗存,有隋代的乾阳殿、大业门、唐代的明堂和天堂、北宋的太极殿组成。由于武则天统治时期是洛阳城历史地位最高、建筑最为宏伟且遗址保存较为完好,所以整个公园主要是对明堂和天堂进行有效的保护与展示。除此之外,对于隋朝和宋朝的历史遗存,主要采取地面标识的保护方式。

明堂的建造风格是唐建筑的典范 明堂是唐代武则天时期的神都洛阳皇宫正殿,又叫万象神宫。明堂是儒家的礼制建筑,为古代帝王明政教之场所,凡祭祀、朝会、庆赏、选士等大礼典均在此举行。武则天将明堂建在隋乾阳殿,天堂建在隋大业殿,说明明堂、天堂在当时是按皇家宫殿的规格礼制建造的,不仅是唐代宫殿建设上的大事,而且影响到后世。明堂又是国家举行祭祀大典的场合,武则 天亲祀明堂,合祭天地。

天堂是宫城内的一座重要宫殿,是武则天的礼佛堂。天堂有多高史料记载,天堂共五层,它比明堂高得多,在第三层就可以俯视明堂全景。天堂、明堂,构成了洛阳城辉煌壮丽的景 观,象征着无与伦比的财富和至高无上的权力,代表了唐朝建筑技术的杰出成就。 明堂、天堂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超过唐两京所有宫殿。前后两次建造,日役万人,包括清理

场地,都没有超过一年时间,反映其设计、施工能力已接近或达到封建社会的最高水平。武则天死后,于737年拆去上层,恢复为乾元殿,约在755年以后安史之乱中被毁。 1986年考古专家发现了武则天时期的明堂遗址,2007年起洛阳启动了隋唐洛阳城的现场发掘。将在原位展示出的明堂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是座既融入历史元素,又具现代气息的保护性建筑。明堂保护展示建筑:总高20米左右,总宽度105米,明堂保护展示建筑总面积近1万平方米,共分2层。首层中心有一个与下层连通的共享空间,可以从这里直接俯瞰最下面的明堂中心柱坑遗址本体(目前正在进行二次提升,之后的样子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大家分享的)。 明堂中心“腹地”中心坑遗址。今天这里通天柱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位于柱子下面的四方柱础石依然保存完好,其中三方上面有圆形的榫眼,在柱础石外侧有包砖呈八边形,外围是夯土。整个遗址坑有不同程度的残损、酥碱,经过专家们的反复研究,采用轻钢架结构进行保护,用透明玻璃做中心柱示意,用钢架支撑,均为透明的,基本不改变原柱坑的外观,且具有可逆性。其中几面特殊的玻璃通电后投以影像,以此来展示当年的通天柱,让我们再次领略盛唐的奢华。

隋唐洛阳城遗址文化价值分析

隋唐洛阳城遗址文化价值分析 一、隋唐洛阳城遗址的概述 隋唐洛阳城遗址地跨洛河南北两岸,位于洛阳新区的“腹脏”之地。遗址东北角位于白马寺镇唐寺门,东南角位于李楼乡城角村,西北角位于邙山镇苗湾村,西南角位于古城乡古城村。 隋唐洛阳城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盛于唐朝,特别是女皇武则天统治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历史文化价值深厚。它曾是中国隋代大运河中心、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拥有成熟的洛南里坊制度,宏伟壮观的城市中轴线和星罗棋布的名人园林。现如今,隋唐洛阳城遗址上有中国第一块浮法玻璃的诞生地;有洛阳隋唐遗址植物园、洛阳中国国花园、洛阳市博物新馆文化集群;有 120多公顷的洛河水面;有洛阳老城金元古街和保留较为完整的10余座明清古宅;有“通商情,叙乡谊”的洛阳山陕会馆;有周公庙、天子驾六、老子故居等知名景点…… 二、隋唐洛阳城遗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价值 1、中国内陆早期的河运物流中心 公元605年,隋炀帝命人开凿一条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西通关中平原,北达华北平原,南抵太湖区

域,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融为一体,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隋唐洛阳城作为大运河的中心,就成为当时南北经济交流和物资集散的枢纽,南北物资在这里互通有无,洛阳城繁盛异常。隋唐洛阳城以其“洛水贯都”的独特城市格局展现了物流能力对城市地位的影响,是7-10世纪中国运河城市的杰出范例。 如今,丝绸之路跨国申遗、大运河跨省申遗两条文化走廊在隋唐洛阳城交汇,全国独一无二。 2、富有科学意义的城市总体规划 ⑴顺地势确定城市规划的形态结构。洛阳城西北地势高亢,将宫城、皇城营建在此不仅使都城政治主体功能得以突出、完成都城防护的需要,而且使整体城市建筑错落有致,层次分明。 ⑵高水平的里坊区设计布局。隋唐洛阳城里坊区内部规划结构主要是大小十字街的形态。设有3个市场103个居民里坊区,这种棋盘格封闭式的里坊规划为统治者严格控制人民提供了方便。 隋唐洛阳城洛南里坊区在里坊制度方面表现得最为成熟,是世界目前仅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里坊遗址,曾在东亚各国古代城市规划中产生过明显影响。

洛阳历史文化遗产

洛阳历史文化遗迹 洛阳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不但最早进入文明时代,而且在以后的长时期里,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王朝建都洛阳,累计建都时间长达1500余年,洛阳以建都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而在中国历史发展和城市建设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悠久的历史,灿烂的古代文明,给洛阳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存,洛阳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00余处,其中龙门石窟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一、洛阳片区大遗址群 洛阳片区大遗址群,包含了自夏商至隋唐三千年中华文明与文化起源和发展阶段的大规模遗存,价值突出,分布密集,规模宏大。分布在洛河沿岸的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兴衰,是我国早期都城遗址最杰出的代表、流传至今最重要的遗址、中华五千年文明最重要的物证。 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位于偃师二里头村附近,其时代距今3800年至3500年,是当时中国乃至东亚规模最大的城市。该遗址1957年被发现,经考证为夏都斟鄩所在地,号称华夏第一王都,标志着华夏

民族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经步入文明时代,为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证。以该遗址文化内涵为代表而命名的"二里头文化",填补了我国考古史上夏文化的缺环,是河洛文化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王都建设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偃师商城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位于偃师尸乡沟一带,面积约20平方公里。1983年被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发现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国外学者将偃师商城遗址的发现,与十九世纪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在小亚细亚发现的著名的特洛伊古城相提并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偃师商城遗址的发现列为1983年世界十七大发现之一。偃师商城作为商代早期城址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都城,规划周密,布局合理,总结了我国自仰韶文化晚期开始的造城经验,在我国都城建设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东周王城遗址: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郑、秦、晋等诸侯的护卫下,东迁洛邑,建都于东周王城。东周王城的规模、布局和演变,历史文献多有记载。二十世纪50年代,文物考古工作者为寻找东周王城的踪迹,根据文献记载,在今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涧河东岸的小屯村发现了汉河南县城遗址,并在其外围找到了沉睡地下两千多年的东周王城遗址,进而摸清了东周王城的具体位置、布局和范围。经考古证实,东周王城的西南部为宫殿区,宫殿区北部发现有作坊、烧窑等遗迹,东半部为墓葬区。洛阳东周王城遗址的发现,是中国城市考古的重大收获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考古工作者在东周王

隋唐时期洛阳城经济文化的发展

隋唐洛阳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 摘要:隋唐时期营建的东都洛阳城凭借着统治者的重视以及自身便利的交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日益增加,漕运业和仓储业的发展水平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手工业、商业呈现出新的景象,文化也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学者和画家。 关键词:隋唐;洛阳;经济;文化 洛阳居天下之中,建城历史悠久、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并且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是历代统治者向往之地。隋炀帝时期把政治中心迁往洛阳,洛阳的漕运、仓储、手工业、和商业取得了骄人的成果。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基础,洛阳的文化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关于隋唐时期洛阳的研究成果颇多,孟令俊在《洛阳古今》中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洛阳城的历史,以及各个时期洛阳城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苏健在《洛阳古都史》中概括了洛阳城的繁盛与衰落、郭绍林的《隋唐洛阳》深入浅出地叙述和分析了隋唐时期洛阳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状况。齐涛在《中国古代经济使》中介绍了中国古代农业、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变迁。笔者不揣浅陋,尝试在前辈学者的基础上,拓宽一些研究,以资对今后洛阳的发展和规划尽些绵薄之力。 一、隋唐洛阳城市规模的发展 洛阳地区交通便利,战略地位重要。因此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朝代定都于洛阳,其作为首都的时间更是长达一千五百二十九年。在这十三朝中以隋唐时期的洛阳城最为繁盛。隋炀帝时期带领百官和商贾迁都于洛阳,并修建了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洛阳城的经济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唐初营造洛阳宫,高宗时期洛阳被称为东都,武则天时期定洛阳为神都。武则天在洛阳的48年的历史中洛阳凭借着政治优势经济文化发展到了顶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洛阳城的发展与统治者的重视是分不开的。

隋唐洛阳城明堂遗址

隋唐洛阳城明堂遗址,是唐代武则天时期的神都洛阳皇宫正殿,又叫万象神宫。明堂是儒家的礼制建筑,为古代帝王明政教之场所,凡祭祀、朝会、庆赏、选士等大礼典均在此举行。武则天将明堂建在隋乾阳殿,天堂建在隋大业殿,说明明堂、天堂在当时是按皇家宫殿的规格礼制建造的,不仅是唐代宫殿建设上的大事,而且影响到后世。明堂又是国家举行祭祀大典的场合,武则天亲祀明堂,合祭天地。像北京天坛的祈年殿,就参考了唐洛阳明堂的建筑特点。 明堂,是唐垂拱四年(688)武则天在洛阳主要宫殿乾元殿址附会古代明堂制度建造的殿堂,供布政、祭祀、受贺、飨宴、讲学辩论之用。新明堂保护展示建筑总高21.18米,总宽度105米,外观为3层台。明堂,是唐垂拱四年(688)武则天在洛阳主要宫殿乾元殿址附会古代明堂制度建造的殿堂,供布政、祭祀、受贺、飨宴、讲学辩论之用。

隋唐时期明堂想象图 明堂、天堂是唐代所建最高大的木构建筑,是唐代著名大型建筑物。充分显示了唐代极盛期建筑的高度水平。据记载,明堂方300尺(88米),为多边形,圆顶;高294尺(86米),分三层,下层布政,中层祭祀,上层是圆顶亭子,上立高 1丈的涂金铁凤,屋顶铺木胎夹纻漆瓦。明堂有上下贯通的巨木中柱,作为斗栱梁架依附的主干。695年明堂烧毁,696年春重建明堂。明堂、天堂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超过唐两京所有宫殿。前后两次建造,日役万人,包括清理场地,都没有超过一年时间,反映其设计、施工能力已接近或达到封建社会的最高水平。武则天死后,于737年拆去上层,恢复为乾元殿,约在755年以后安史之乱中被毁。 1986年考古专家发现了武则天时期的明堂遗址,2007年起洛阳启动了隋唐洛阳城的现场发掘。将在原位展示出的明堂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是座既融入历史元素,又具现代气息的保护性建筑。明堂保护展示建筑:总高20米左右,总宽度105米,明堂保护展示建筑总面积近1万平方米,共分2层。首层中心有一个与下层连通的共享空间,可以从这里直接俯瞰最下面的明堂中心柱坑遗址本体。

关于隋唐洛阳武则天明堂介绍

关于隋唐洛阳武则天明堂介绍 关于隋唐洛阳武则天明堂,有多少人知道呢?首先我们来说一下何为明堂。明堂是天子举行朝会、祭祀之所,《淮南子·主术训》云:“神农以时尝谷,祀于明堂”,《大戴礼记》称“明堂者,古有之也,凡九室。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盖即河图之义。”。《孟子·梁惠王下》载:“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阮元认为,明堂和辟雍都是上古简陋的房屋,“上圆下方,重盖以茅,外环以水”。 《汉书·艺文志》提到两部相关明堂的著作,即《明堂阴阳》(33篇)和《明堂阴阳说》(5篇)。《隋志》提到有《九宫经》,是后人伪托黄帝之作云:“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宫,总御得失。” 远古明堂形制至今不明,目前能确定的,只有整体建筑下方上圆,以及具体能分为东之青阳、西之总章、南之明堂、北之玄堂、中之太室五大区域。明堂室内布局形制主要有《吕氏春秋》所持五室制及《大戴礼记》所持之九室制两种假说。两汉分别依据五室制与九室制在长安和洛阳南郊修建了祭天的明堂。隋唐均有意修建明堂,但因为众说纷纭,直到武周武则天才综合诸说创制了崭新的明堂,号曰“万象神宫”。其后,北宋宋徽宗也在汴梁宫城内修建了明堂。 这里就不得不说到一位人物,历史上的唯一一位女皇,武则天。唐朝武则天定都洛阳,建造了宏伟的宫廷建筑,是为万象神宫,其中明堂主殿,一改中国古典宫殿建筑方片式模样,为圆形建筑,通体高80余米,并影响了北京天坛等的建筑理念。据说以前皇帝都要修明堂,但明堂的修法在某朝代失传。武则天突发奇想,叫人建造一个明堂,说不必完全符合失传的明堂修法,只要华丽宏伟就可以。

武则天明堂,是唐垂拱四年(688)武则天在洛阳主要宫殿乾元殿址附会古代明堂制度建造的殿堂,供布政、祭祀、受贺、飨宴、讲学辩论之用,是唐代著名大型建筑物。相传建造明堂始于黄帝时,是祭祀上帝的建筑,《周礼》称之为明政教之堂。关于明堂制度古代说法不一,其功能多同后代宫殿重复。武则天死后,于737年拆去上层,恢复为乾元殿,约在755年以后安史之乱中被毁。 据文献记载武则天标新立异,自我作古,在宫城乾元殿的基址上建造明堂,高294尺合86米左右,东西南北各广300尺。中间有巨木十围,作为斗拱梁架依附的主干,上下贯通,号万象神宫,武则天除了在这里颁布政令、接受朝贺、宴飨群臣、讲学辩论等重要政务活动外,还要祭天祀祖,肩负着祭祀的功能(明堂在安史之乱中被毁)。我们从这里直接俯瞰到的就是当时明堂中心柱坑遗址。

隋唐洛阳城中轴线

隋唐洛阳城中轴线 一、隋唐洛阳城中轴线简介 隋唐洛阳城,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由隋炀帝始建,盛于唐朝,尤其是女皇武则天统治时期,历史文化价值深厚,一直沿用至北宋末年,前后沿用500余年之久,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隋唐洛阳城是隋、唐两代的东都城,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以及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它主要由宫城、皇城、郭城、东城、含嘉仓城、上阳宫、西苑、离宫等8部分组成,占地47平方公里。 隋唐洛阳城不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代都城,但是它中轴线上的建筑,却是世界历史上最恢宏的建筑群。自定鼎门至龙光门,南北长7公里,相继建有十多座规模宏大的建筑,即定鼎门、天津桥、天枢、端门、应天门、乾元门、乾元殿、明堂、天堂、贞观殿、徽猷殿、玄武门、曜仪门、圆璧门和龙光门。据史料记载,其中武则天统治时期所修建的皇宫明堂、天堂和天枢的高度就分别达到88米、155米和31米,天堂为唐代武周时期的第一高楼。 二、隋代隋唐洛阳城中轴线 《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仁寿四年(604年),炀帝诏杨素营东京,大业二年,新都成,遂徙居,今洛阳宫是也。其宫北据邙山,南直伊阙之口,洛水贯都,有河汉之象,东去故城一十八里。初,炀帝尝登邙山,观伊阙,顾曰:“此非龙门邪?自古何因不建都於此?”仆射苏威对曰:“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帝大悦,遂议都焉。“其宫室台殿,皆宇文恺所创也。恺巧思绝伦,因此制造颇穷奢丽,前代都邑莫之比焉。” 今天我们还能看到应天门的遗址,应天门是宫城南边的中门,它正对的城门就是定鼎门,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的外城门,它位于周成王迁鼎入洛时的洛邑鼎门,因此叫定鼎门,它的遗址如今已被考古发掘出来,这座城门到洛河边的2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隋唐城整齐划一犹如棋盘格子一般的里坊区。 今天我们在天空俯瞰定鼎门,可以看到一条直线指向了宫城,而线的另一头指向了龙门,因地制宜,宇文恺使宫城、皇城的正南门,与龙门、伊阙相对,将宫城布置在都城之西北,象征居于天之中央的北极星,故而隋唐洛阳城宫城又被称为“紫微城”,这种独特的平面设计,表现了以东、南、西,三面拱卫宫城的匠心,穿城而过的洛河,则是象征天际的银河,位于洛河两岸的里坊,象征着银河两岸的繁星。于是,隋唐城中轴线北起邙山,穿过宫城、皇城、洛水上的天津桥,外郭城的定鼎门,往南一直延伸到龙门伊阙,这就是隋炀帝心中的中轴线,从此都城的中轴线包含了天地之间的呼应和互动,从一座城市的地标含义,成为了一个王城的龙脉所在,这一理念也延续到了北京的紫禁城。 二、唐代武周时期隋唐洛阳城中轴线 武则天称制后,于光宅元年(684年)迁都洛阳,改东都为神都(有“君权神授”之意)、长安为西京,并迁十万户居民入洛阳。洛阳城人口过百万,经济繁荣程度远超长安,成为当时亚洲第一大都会。同时,武则天继续加大对都城的扩建和中轴线的建设,并将中轴线上的重要地标命名为“七天”:

洛阳的隋唐植物园(450字)作文

精选作文:洛阳的隋唐植物园(450字)作文 暑假开始之时,我的爷爷决定带我去参观历史悠久的隋唐植物园游玩。我们上午坐车到了隋唐植物园门口。走进植物园那宏伟的大门使人情绪非常激动,走过高大的假山,迎面就是大片绿景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人工湖已经被人们包围,这湖平静如镜、清澈见底。风爷爷一吹,照映着太阳的水面波光粼粼,既像无数颗星星在眨眼睛,又像数不清的闪闪发光的金元宝;树枝都在随风飘舞,就像一幅美丽的水景画。沿着左边的小路走过中央广场后就来到了位于植物园西部的野趣水景园。哇,一片水的世界!野趣水景里的池塘中种满了刚睡醒的睡莲,碧绿的荷叶和粉粉白白的荷花。它们有的荷花慢慢地盛开,露出欢乐的笑脸,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有的含苞待放,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荷花的色彩与荷叶的碧绿使游人流连忘返。躲在荷叶下的几条小鱼突然跳出水面,时不时地围着正在晒太阳的睡莲转圈,欢乐极了。站在满池荷花旁久久拿着摄影机留下荷花情景的摄影爱好者们早已包围了荷花池。这美丽的荷之景是我一生中最美丽的回忆。四年级:郭佳城 篇一:洛阳隋唐植物园 摘要:针对遗址植物园规划的设计分析,从立意,功能,形式等方面探讨植物园的设计手法和意义. 1.洛阳遗址保护所面临挑战: 洛阳的大遗址保护面临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大规模城乡建设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与挑战,形式严峻,不容乐观,洛阳四大遗址的保护与城市开发建设,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日趋严重,大遗址保护与城乡发展和居民生活改善之间尚需与以妥善处理.二.洛阳自身正面临着营建具有文化特色现代化都市的繁重任务,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加强城市文化建设,避免城市趋同,千城一面现象,是包括洛阳在内的每一座城市必须给出明确回答的严峻问题. 2.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概述 洛阳隋唐遗址植物园为遗址保护植物园,位于隋唐城遗址里坊区西部,西至王城大道,南接古城路,东与龙门大道相望,北与洛河相临,整个植物园建设是以洛阳的山水,植物和隋唐城遗址文化为基础,园内分三水园区,精品园区,园林生产区和综合服务区,按照植物生长习性,结合洛阳气候条件,该园以展示中部地区和暖温带植物景观为主,院内种植植物近1000个品种,绿地总面积130m2 ,灌木130万株,20个专业园区,风格迥异,占地12万平方米的人工湖位于一区中央,湖岸叠石奇特,湖中有8个小岛遥相呼应,碧波荡漾,美不胜收,除了人工湖外,从古洛渠,胜利渠引来的活水沿着10公里长的明渠在道路两侧蜿蜒,通向各个专类园区,渠水不但通向各类专业园区发挥灌溉功能,而且因地势改变形成湖,溪,池,瀑动静交呈的水景,给整个园子平添灵秀之气.园里修建休闲广场30余处,其中最大的一处中心广场有3000平方米,广场上的亭台廊均按隋唐风格建造,游客可在这里驻足休息,感受随唐遗风. 3.整体布局 洛阳随唐遗址的总体布局可以概括为: 一心,一环,一轴线。 一心:以湖水为绕的大州为中心,统帅全园,洲内林森森,野花怒放,趣味盎然。 一环:以环湖路为纽带串联景区,环湖路既为水陆的分界面,又作为景观沟通与联系的桥梁,大小不同的岛屿美

2018年洛阳天堂名堂导游词word版本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洛阳天堂名堂导游词 天堂名堂建于公元688年春,大家有去过吗?下面是洛阳天堂名堂的导游词,快来看看吧! 洛阳天堂名堂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我是讲解 员xx,接下来的时间,将由我陪同大家进行参观。 说起洛阳,可谓是赏有牡丹;品有禅茶;食有水席;观有隋唐! 俗话说“一部浩瀚隋唐史,诉尽千年不解缘”。1300年前,就在我们脚下 的这片土地上,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改唐为周,登基称帝,自号 “圣神皇帝”,建都洛阳,改洛阳为神都。这里,就是女皇生活、理政的地方,在广阔的隋唐洛阳城遗址群中,被称作“宫城区”的核心所在。 明堂位于隋唐洛阳城宫城的中轴线上,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祭祀天地、宴飨 群臣、举行神功大乐舞的朝堂所在。1300多年前,女皇武则天在这里修建宫城 正殿——明堂。明堂,高33.52米,外观为三层台基,层层收分,上为八角攒 尖屋顶,内部两层,建筑总面积9888.92平方米,集遗址保护和功能展示为一体。它是修建在唐代宫城正殿遗址之上,作为一座穿越历史再现的建筑,是一 座凌空遗址而兴的建筑,是一座雄踞洛城至尊的建筑。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明堂建筑的第二层,这里是千年前女皇一统天下,执掌 国柄,沟通天地,感应四时的重要场所。女皇武则天在洛阳居住了近半个世纪,居洛期间,她一步步从皇后到天后,从皇太后到皇帝,登上了国家权力的高峰,成为一国之君直到临终,她经历了极不平凡的生涯,并在治理国家,发展经济,改革科举,广延人才,安定社会等方面均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促使了国家 统一,社会安定,出现了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之间的鼎盛时期。 参观过明堂二层,我们来到明堂一层中心遗址大厅。1986年考古发掘明堂 基址,是六圈八边形的夯土台基。在明堂遗址中心为圆形的巨型大柱坑,坑口 直径9.8米,逐层内收,坑底直径6.16米,深4.06米。其中三方上面有圆形 榫(sǔn)眼,在柱础石外侧,有包砖呈八边形,外围是夯土。整个遗址坑有不同程度的残损和酥碱,经过专家们反复研究,采用轻钢架结构进行保护,基本 上不改原柱坑的外观。

洛阳沿途讲解

洛阳市概况: 1、洛阳区位: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面积】 1.52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03平方公里【人口】 692万人其中市区人数193万【区划】现辖1市偃师市8县栾川县,嵩县,伊川县,新安县,孟津县,汝阳县,宜阳县,洛宁县。6区西工区,洛龙区,瀍河区,涧西区,老城区,吉利区,1个正厅级规格的洛阳新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17个省级产业集聚区。 2、历史:洛阳是一座底蕴深厚、名重古今的历史文化圣城。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是我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城。洛阳自夏朝(偃师二里头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唐朝东都神都隋唐故城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 690年—705年(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现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43处,馆藏文物40余万件。洛阳是河洛文化的发祥地、儒学的奠基地、道学的产生地、佛学的首传地、玄学的形成地、理学的渊源地,各类文化思想在此相融共生,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河洛文化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祖根文源。洛阳还是全球华人的文化之根、祖脉所系,全球1亿客家人祖籍于此,中国70%的宗族大姓起源于此。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洛阳先后有6次进入世界大城市之列。 3、旅游景点概况:在我市目前38家A级旅游景区中,现有5A级景区5家(龙门石窟、白云山、老君山、鸡冠洞[栾川]和龙潭大峡谷景区)、4A级景区15家(白马寺、养子沟、重渡沟、木扎岭、龙峪湾、西泰山、中国国花园、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等,)、3A级景区16家(民俗博物馆、天子驾六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国际牡丹园、古代艺术博物馆、汝阳龙隐景区、孟津平乐牡丹画创意园区、宜阳灵山风景区),2A级旅游景区2家(龙门海洋馆、定鼎门遗址博物馆)。“伊、洛、瀍、涧、黄五条河流纵横其间,长达20余公里的洛浦公园穿城而过。 4、工业发达:洛阳是一座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实力突出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0%左右。现已形成装备制造、有色金属、能源电力、石油化工、硅光伏及光电等五大优势产业,拥有洛阳石化、中信重工、一拖集团(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拖”)是国家“一五”时期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1955年开工建设,1959年建成投产,现为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第一辆军用越野载重汽车在这里诞生。建成投产五十余年来,为国家农业机械化提供拖拉机、柴油机等各种装备360多万台,拥有的“东方红”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中铝洛铜、洛阳玻璃、中硅高科、万基控股、伊川电力等众多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洛阳还是全国重要的科技研发基地和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拥有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中都有“洛阳制造”和“洛阳技术”。 5、交通和资源:洛阳自古为“九州腹地、十省通衢”,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陇海、焦枝等两大铁路干线,郑西高铁、连霍、二广、郑少洛、洛栾、西南环城等高速公路与207、310、311、312等国道交织成网。洛阳机场是有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昌等15个城市的直达航线,开通了香港、日本的包机。洛阳能源资源富集,境内已探明矿产资源76种,其中钼矿储量居全国首位,为世界三大钼矿之一;黄金产量居全国第三位。国家首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全球网民推荐的中国十大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