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品质异常单模板

品质异常单模板

品质异常单模板

. 深圳市xx自动化有限公司

品质异常单

.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98703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公开文件,共4页) 一、目的: 规范品质异常处理流程,提高品质异常处理的时效性,确保来料质量及生产的正常运转,同时满足顾客的质量要求。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来料、制程、出货品质异常的处理。 三、定义: 3.1 来料品质异常: a、不符合相关检验标准要求,且不良率超过质量目标时; b、合格物料制程中发现重点物料不合格时; c、有经过改善且有效果确认,但又重复发生品质异常时。 3.2 制程品质异常: a、使用不合格的原料或材料; b、同一缺陷连续发生; c、不遵守作业标准或不遵守工艺要求; d、机械发生故障或精度磨损; e、其他情形影响到产品质量时。 3.3 出货品质异常: a、客户投诉或抱怨; 四、职责 4.1 来料品质异常: 品质:a.负责填写《品质异常联络单》“异常描述”部分; b.负责将《来料检验报告》、《品质异常联络单》发送于采购,抄送工程、生产; c负责品质异常改善结果确认。 采购:负责将《来料检验报告》、《品质异常联络单》发送给供应商并及时与供应商联系跟踪供应商及时回复“原因分析”“纠正与预防措施”并将结果回复品质部. 4.2 制程品质异常: 品质部: a,负责品质异常之最终判定; b,负责确认品质异常责任部门; c,负责主导品质异常案例的处理过程; d,负责对责任单位的改善结果进行追踪确认

异常责任单位: a负责品质异常的原因分析,提出临时措施及长期改善对策并执行。 生产部: a负责品质异常的改善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验证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其它相关单位: a在需要时进行异常改善的配合 4.3 出货品质异常: 品质部: a负责将品质异常通知各部门及确定责任部门; b负责异常改善后的跟踪确认; c负责处理客户抱怨 异常责任单位: a负责品质异常的原因分析,提出临时措施及长期改善对策并执行。 生产部: a负责品质异常的改善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验证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营业部: a负责将客户抱怨反馈给相关部门。 其它相关单位: a在需要时进行异常改善的配合 五、工作程序: 5.1 进料品质异常: 5.1.1 依相关检验标准判定不合格,针对不合格物料标示“不合格”,并立即移至不良品区域。 5.1.2 异常成立4小时内开立《品质异常联络单》通知采购。 5.1.3 采购接《品质异常联络单》后4小时内转责任供应商。 5.1.4 供应商需于1个工作日内针对异常物料提出临时对策,如对异常内容有疑问,需在4 小时与品质相关人员确认清楚。 5.1.5 供应商必须在《品质异常联络单》要求的期限前(如无明确要求,默认为《品质异常联络单》发出后2个工作日内)回复完整的改善方案。 5.1.6 品质部对供应商回复内容进行确认,针对改善措施不合格部分予以退件,要求供应商重新回复。改善措施合格,则报告予以归档,跟踪后续进料品质状况,依5.1.7执行。 5.1.7 针对供应商改善后产品加严检验,连续追踪3批无异常予以结案,转正常检验;连续追踪3批中途发现不良现象仍存在,则重复5.1.2-5.1.7。 5.1.8 如供应商改善措施回复后连续2个月无进料,则强制结案,后续进料依正常检验执行。 5.1.9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1 目的: 为了使品质异常发生时处理过程有据可依有规可循,使重大品质异常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改善,防止相同问题重复发生,降低品质成本,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本公司或客户需求2 范围: 来料检验、制程控制、出货检验 3 定义:重大品质异常是指品质问题严重有必要开具《品质异常报告》,并由品质部进行特别跟进的质量事件 3.1来料检验 3.1.1当进料检验需要品质工程师确认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制程控制 3.2.1 制程外观不良达10%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2 制程组装不良达8%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3 制程性能不良达3%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4 制程条件不能满足工艺需求而导致停线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5 制程连续3天重复出现的品质问题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3出货检查 3.3.1 出货检查外观不良达5%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3.2 出货检查性能不良达2% 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3.3 出货检查连续3天同一款产品重复出现同一个的品质问题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备注:以上描述的不良范围每个月月底按照品质异常汇总进行修订,逐步强化。 4 运作流程: 4.1 在生产过程中,当作业人员发现产品出现品质异常时第一时间通知生产组长确认,由生产组长开出《品质异常报告》给到生产主管确认后交予生产文员进行编档之后交品质工程师。 4.2《品质异常报告》的填写必须清楚地写明事件发生的日期、时间、地点、批量数、批号、异常数量、不良率、异常状况的描述 4.3 品质工程师对异常的现象进行初步确认,并在《品质异常报告》签收,然后找到PIE,由PIE对异常进行分析处理。 4.4 PIE接到《品质异常报告》后,需在一个小时内对原因进行分析及给出临时方案,如一个小时完成不了,需上报上级主管给予协助处理,现场原因分析清楚后,PIE针对生产实际状况制订临时方案,临时方案里面必须包括仓库原材料库存,生产在制品,成品的处理,并将临时方案填写至《品质异常报告》中; 4.5 由PIE,品质,采购对临时方案进行评审确认是否可行,如异常是设计或者制程不良时,无需采购对临时方案进行评审,当异常为来料不良时,才需采购对此加工方案进行评审)。 4.6 生产部按照评审合格的的方案进行实施。由PIE对异常临时解决方案进行指导,品质部持续跟踪处理结果是否可行。 4.7 品质工程师按照PIE给出的原因分析找到相关责任部门,要求半个工作日内(采购部因需与供应商沟通,可与品质部协商延长此时间,但需在报告上注明。)给予出长期纠正预防措施。(涉及到来料问题,需采购联系供应商解决,并由PIE及品质工程师对供应商回复进行跟进验证). 4.8 品质工程师依《品质异常报告》进行跟踪验证、确认效果 4.8.1 责任部门是否在规定时限内实施改进措施 4.8.2责任部门是否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改进措施

品质异常报告格式

品质异常报告格式 品质异常报告格式 篇一: 品质部品质异常检讨报告 品质部品质异常检讨报告 事件问题描述如下: 在6-1至6-3号生产的T8椭圆12平钩26*2 9.5和T8 12斜钩V字型直径26的产品,现这两款产品在生产至出货过程中混料包装出货到客户那里,导致影响客户的出货交期,有损客户对我司的印象,并造成公司物力资源的重大损失。 产品工序责任人如下:开机技术员: 蔡灿军、赖虔洲 品质IPQC: 廖仲坤、赖惠兰 点数贴标签: 廖凤凤、罗贞凤、吕明 裁管: 廖国林 出货检验: 易浩 品质部经查证对此事做原因分析如下: 1、商务部的制令单上的图纸没更新只是文字描述。

2、针对产品规格和形状差不多的产品,且在同一台机器上生产,生产一款产品订单时更换模具生产下一款时,技术员未跟品质或点数工序沟通说下。 3、产品点数贴标签的时候标签贴错了,但当班的IPQC盖章时没检查到位发现问题。 4、裁管工序裁切时也没核对制令单来做,裁管员在裁管时没主动把首件拿给OQC检验确认。 5、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明确区分标识并分开放置,导致裁切、包装容易出错。 6、出货检查时OQC检验没及时发现问题杜绝流入客户那里。 7、新来员工及临时工未做相关岗前作业培训,容易放错误。 永久改善纠正措施如下: 1、通知此事件相关负责人,然后召开品质异常检讨会。 2、商务部发出的制令单产品资料要及时更新。 3、新来员工及临时工应做相关的产品品质与作业规模培训再上岗。 4、品质部加强对品质检验员的培训与督导,特别是出货检查要把关到位。 5、生产车间5S要做好,如产品要准确标识区分,对于类似的产品要做明显标识并分开放置。 6、各部门的岗位职责说明书的制定落实。让工作流程化,制度化。这样大家工作更顺心。 7、各部门的管理制度撰写制定出来,并落实执行到位。

品质部品质异常检讨报告

品质部品质异常检讨报告 事件问题描述如下: 在6-1至6-3号生产的T8椭圆1/2平钩26*29.5和T8 1/2斜钩V字型直径26的产品,现这两款产品在生产至出货过程中混料包装出货到客户那里,导致影响客户的出货交期,有损客户对我司的印象,并造成公司物力资源的重大损失。 产品工序责任人如下: 开机技术员:蔡灿军、赖虔洲 品质IPQC:廖仲坤、赖惠兰 点数贴标签:廖凤凤、罗贞凤、吕明 裁管:廖国林 出货检验:易浩 品质部经查证对此事做原因分析如下: 1、商务部的制令单上的图纸没更新只是文字描述。 2、针对产品规格和形状差不多的产品,且在同一台机器上生产,生产一款产品订单时更换模 具生产下一款时,技术员未跟品质或点数工序沟通说下。 3、产品点数贴标签的时候标签贴错了,但当班的IPQC盖章时没检查到位发现问题。 4、裁管工序裁切时也没核对制令单来做,裁管员在裁管时没主动把首件拿给OQC检验确认。 5、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明确区分标识并分开放置,导致裁切、包装容易出错。 6、出货检查时OQC检验没及时发现问题杜绝流入客户那里。 7、新来员工及临时工未做相关岗前作业培训,容易放错误。 永久改善纠正措施如下: 1、通知此事件相关负责人,然后召开品质异常检讨会。 2、商务部发出的制令单产品资料要及时更新。 3、新来员工及临时工应做相关的产品品质与作业规模培训再上岗。 4、品质部加强对品质检验员的培训与督导,特别是出货检查要把关到位。 5、生产车间5S要做好,如产品要准确标识区分,对于类似的产品要做明显标识并分开放置。 6、各部门的岗位职责说明书的制定落实。让工作流程化,制度化。这样大家工作更顺心。 7、各部门的管理制度撰写制定出来,并落实执行到位。 8、成立ISO内部审核小姐,对各部门的工作流程、5S、管理制度、作业规范、检验规范等相 关事项进行不定期地审核与督导。 对于这件事,作为品质主管的我,在对品质检验员的培训与监督工作没做到位,虽有做品质程序文件及相关表单记录,品质部也有按程序来做事,但没监督品质检验员落实执行到位。现出此品质异常造成了公司的重大损失及有损客户对我司的印象。我愿接受公司对我工作失职处罚及考核! 品质部:

品质部品质异常检讨报告范文

品质部品质异常检讨报告范文 篇一:品质工作检讨书 尊敬的领导: 我怀着万分的愧疚以及懊悔向你们写下这份检讨书,我为自己工作的失误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向各位领导做出深刻检讨: 通过这件事,我感到自己身为品质人员,未能严以律已,且没有做到合理安排计划工作,在年底这个重要的时期给公司带来了恶劣的影响,由于自己的失职,给公司带来了严重的责任事故,导致严重影响到各工序的生产任务。我对工作缺少足够的责任心,没有把自己的工作合理安排,现在,我深深感觉到这件事的严重性,并且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次的生产事故使我不仅感到是自己的耻辱,更为重要的是对不起领导对我的信任,愧对领导的关心。同时,诚心的感谢领导的批评指正。 感谢领导给我改正的机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严于律己,合理统筹计划,以加倍努力的工作来为我单位的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做一个合格的品质工作人员。 XX质部:xx 2013-xx-xx 篇二:品质部品质异常检讨报告 事件问题描述如下:

在6-1至6-3号生产的T8椭圆1/2平钩26*29.5和T8 1/2斜钩V字型直径26的产品,现这两款产品在生产至出货过程中混料包装出货到客户那里,导致影响客户的出货交期,有损客户对我司的印象,并造成公司物力资源的重大损失。 产品工序责任人如下: 开机技术员:蔡灿军、赖虔洲 品质IPQC:廖仲坤、赖惠兰 点数贴标签:廖凤凤、罗贞凤、吕明 裁管:廖国林 出货检验:易浩 品质部经查证对此事做原因分析如下: 1、商务部的制令单上的图纸没更新只是文字描述。 2、针对产品规格和形状差不多的产品,且在同一台机器上生产,生产一款产品订单时更换模具生产下一款时,技术员未跟品质或点数工序沟通说下。 3、产品点数贴标签的时候标签贴错了,但当班的IPQC 盖章时没检查到位发现问题。 4、裁管工序裁切时也没核对制令单来做,裁管员在裁管时没主动把首件拿给OQC检验确认。 5、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明确区分标识并分开放置,导致裁切、包装容易出错。 6、出货检查时OQC检验没及时发现问题杜绝流入客户那

品质异常心得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品质异常心得报告 篇一:品质异常分析报告 circulationLetter 品质异常分析报告 circulationLetter 篇二:品质意识报告心得 品质意识报告心得 意识,就是指人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品质(包括产品品质、工作品质)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活动的客观及主观的看法和态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对提高产品品质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以及对提高产品品质的决心和愿望。提高我们多氟多“六氟”产品质量认识,在这个前景势头良好的状态下,更要严格把关,提高作为员工的操作水平和质量责任心。只有当他 的思想意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再加上相应的工作技能,他才会做出好的产品 品质作为企业的命脉,产品的品质不好,就会失去市场,

没有市场,企业就失去生命。所以,作为企业的职员工,必须具有这种提高产品品质的决心和愿望,也就是要求企业的全体职员工树立良好的品质意识。 那么,怎样才能树立良好的品质意识? 第一,树立品质是企业的命脉意识。 要全员认识到:产品的品质不好,产品就没有市场,产品没有市场,企业就失去了利润来源,时间长了,企业就会倒闭,随之而来的就是员工失业。当然对于我们公司来说,目前产品市场良好,也希望以后更好,但我们要“居安思危”,要把我们的产品品质做得更好。 第二,树立品质的客户意识。 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把自己看成客户,把自己看成是下一道工序的操作者,把自己看成是产品的消费者。这样,在工作当中就会自觉地把工作做好,大家都把工作做好了,产品的品质才会有保证,如果在工作中偷工减料,危害的将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第三,树立品质的预防意识。 “产品的品质是生产出来的、设计出来,不是靠检验出来的,第一时间就要把事情做好。”这不是一句口号,这很好地体现了产品质量的预防性,如果我们的品质控制不从源头控制,我们将很难控制产品的质量。即使生产中投入大量的检验人力去把关,生产时由于没从源头去控制而产生的大

质量改进报告

说明: D1-第一步骤: 建立解决问题小组----由品质部召集相关人员

若问题无法独立解决,通知你认为有关的人员组成团队。团队的成员必需有能力执行,例如调整机器或懂得改变制程条件,或能指挥作筛选等。备注:执行者不列入。 D2-第二步骤: 描述问题----由品质部收集,并向小组人员传达 向团队说明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事、严重程度、目前状态、如何紧急处理、以及展示照片和收集到的证物。想象你是FBI的办案人员,将证物、细节描述越清楚,团队解决问题将越快。 D3-第三步骤: 执行暂时对策---由小组人员负责执行 若真正原因还未找到,暂时用什么方法可以最快地防止问题如全检、筛选、将自动改为手动、库存清查等。暂时对策决定后,即立刻交由团队成员带回执行。备注:为了防止遗漏,纠正措施五要→客户仓库、在途、客户生产线、工厂生产线 & 工厂仓库。 D4-第四步骤: 找出问题真正原因----由小组人员讨论后确定 找问题真正原因时,最好不要盲目地动手改变目前的生产状态,先动动脑。您第一件事是要先观察、分析、比较。列出您所知道的所有生产条件(即鱼骨图),逐一观察,看看是否有些条件走样,还是最近有些什么异动换了夹具吗换了作业员换了供应商换了运输商修过电源供应器流程改过 或比较良品与不良品的检查结果,看看哪个数据有很大的差异尺寸重量电压值CPK耐电压等等不良的发生,总是有原因,资料分析常常可以看出蛛丝马迹。这样的分析,可以帮助您缩小范围,越来越接近问题核心。当分析完成,列出您认为最有可能的几项,再逐一动手作些调整改变,并且观察哪些改变可使品质回复正常及影响变异的程度,进而找到问题真正的原因。这就是著名田口式方法最简单而实际的运用。 D5-第五步骤: 选择永久对策----由小组人员讨论后确定 找到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后,即可开始拟出对策的方法。对策的方法也许有好几种,例如修理或更新模具。试试对可能的选择列出其优缺点,要花多少钱多少人力能持续多久再对可能的方法作一最佳的选择,并且确认这样的对策方法不会产生其它副作用。备注:对策六要→起点改善、模具/工夹具改进、判定标准、辨认标记、隔离处置、产品设计改善。 D6-第六步骤: 执行及验证永久对策---由小组人员负责执行并验证 当永久对策准备妥当,则可开始执行及停止暂时对策。并且对永久对策作一验证,例如观察不良率已由4000 PPM降为300 PPM,CPK由0.5升为等,下游工段及客户己能完全接受,不再产生问题。 D7-第七步骤: 防止再发生措施及标准化----由小组人员负责执行 为了防止问题的再发生,要把永久对策落实到设计图纸、工艺文件、检验指导书、模具/工夹具的改进等。另外对类似的产品,虽然尚未发生问题,亦需作同步改善,防止类似问题在其他产品上再次发生。同时这样的失效,也应列入下一产品研发段的FMEA中予以验证,从源头上彻底防止问题的再发。 D8-第八步骤: 团队激励----由厂办负责确认并负责申报 对于努力解决问题之团队予以嘉勉,使其产生工作上的成就感,并极乐意解决下次碰到的问题。无论是产发段发现的问题,或是量产、客诉问题,若公司每年有近百项的工程问题依照8D的方式来解决,对工程人员实力的培养着实可观,成为公司重要的资产,这也是很多公司将8D制式化的原因。

品质异常报告内容.

品质异常报告内容: 1. 老化组:15W筒灯老化出现死一边灯珠56个,没有及时反应。 (出现异常及时反应到品质工程部门) 2. 激光组:50W投光灯激光内容错误,客户名称搞错,没有三年 质保,第一次返工后也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确认。(激光首件要 部门主管确认,品质部,经理审核方可以批量生产) 3. 15W圆形筒灯反光杯掉漆,原因是仓库没有配相对应的支架螺 丝到A拉组长手中。后来自行配螺丝,产生不良品。(每款灯具 都应该匹配相对应的配件,不的私自进行匹配。在物料不足的 情况下应和工程,品质商讨对策解决问题) 4. 100W.50W投光灯来料时有出现反光杯凹凸现象。在生产过程中 没有进行细致挑选,成品老化时才挑选出不良品。(组长领取 物料时要仔细核对物料是否可生产,包括所用到的螺丝配件是 否匹配) 5. 芯片的发光面有胶.灰尘.刮伤等认为造成的不良现象(作业是保 持手指干净,半成品要及时用薄膜包裹起来,使用电批。洛 铁,要规范操作流程) 6. 筒灯面盖出现掉漆。刮花。黑点等不良现象(生产是没有清洁 拉线上的杂物,灰尘等,组装时员工手指不干净,建议分工艺 流程生产,敏感工位需带手套。老化时,该清洁旋转台上的灰 尘杂物等,结束后用薄膜包裹起来,统一区域摆放。 7. AL订单需要更换驱动线,出现连焊。焊反线。(组长在更换驱 动段子线的时候要交待清楚员工怎样正确操作。老化装驱动时 应先试点再上老花机,防止个、短路,炸板。减少驱动的不良 率。 8. 5W COB 灯杯包装成品时出现两种规格的彩盒(如是特殊情况 下,因该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把两种规格的成品分开包装, 不等混装。) 9. AL力卓驱动端子线不配套的现象(以后用到配套端子线的驱 动,该有公司提供,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10. AL驱动激光内容与样品不符合(以后下采购订单需要把激光内 容附在合同上面,由激光组提供,品质确认。经理,老板审 核) 11. 7W天花灯3000套与公司样品不一。(下采购合同时并把样品 (色板)一并提供给供应商。

品质异常联络单

缺陷来源日期,产品名称,抽样数量,图纸编号,缺陷率,不合格产品的缺陷描述,质量部门的初步审核意见备注:请在(mm / DD / yyyy)之前答复,否则,将不被视为改进和不接受任何付款!生产部门,技术部门,采购部门,采购部门,进料,制造工艺,成品,客户,其他,退货,临时收款,特殊采购,选择,返工,永久报废对策:此异常订单数量的发出过程:退回数量:报废数量:有关部门负责人/日期的联合审核意见:负责人/日期:1.质量异常处理跟踪:*报废;纠正措施的实施状况如下:已实施且可以接受;不按规定执行的,要出具纠正预防表;负责单位应填写检查员/日期:签名/日期:结果统计:返工后的合格数量:特许权接受数量:索赔金额:负责人/日期:临时对策:表格编号:qp-o9-f01(A / 0)确认效果的确认日期/日期:*供应商/部门/客户名称苏州工业园区华通科技有限公司异常质量接触片产品数量/不良重量数量原因分析:第一副本:质量部门(白色)第二副本:负责单位(红色)第三份副本:如果仓库中有扣款(黄色),请提交给财务部门。黄色区域应由检查员填写。填充物应真实,清晰,清晰,蓝色区域应来自工程师或质量部门主管应确认填充物。在填写之前,质量部门的工程师或主管应深刻理解并确认缺陷,并对判断结果负责。例如,负

责单位的工程师或主管应与其他部门开会,讨论并给出最终处理结果。例如,如果外包产品异常,则采购部门应召开会议;生产过程中发现异常的,由生产部门主持。质量部门发起的会议的红色区域应由异常情况填写,质量部门不得填写,员工不得填写红色区域。工程师应负责分析原因并制定对策。对于改进措施,应规定完成日期。在完成所有改进措施之前,不会撤消投诉。未按时完成的,由整改负责人处以罚款,并由质量部门汇总确认紫色区域,并得出结论。案件办质量部门在查明违法行为后,出具质量异常表。发现问题并确认问题确实存在,应将质量异常单直接移交给各责任单位的负责人,各单位的主管在收到表格后应按照表格的内容处理。质量部门应以表格的形式跟踪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如果整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则结案。整改超过规定时间或者不予答复的,按照公司规章处理不良产品来源。房屋抽样检验数量图第918061195000号不良率不良产品缺陷说明检验人员/日期:齐锡峰6-20质量部门初步审查意见备注:异常处理时间请在(mm / DD / yyyy)之前答复,否则将被视为没有改善,也将不予接受付款!苏州工业园区华通科技有限公司质量异常联系清单□来料□制造过程■成品■客户□其他□第一页:质量部门(白色)第二份:负责单位(红色)第三份:

品质异常联络单

品质异常联络单表单编号:YY -JS-QC-06 附注:本联络单自发行日起供货单位必须在(□一天内、□三天内、□一周内)提出有效的改善和实施方案并回传,便于本部跟进处理,否则由此所产生的一切责任由供货单位负责。

抽样说明及注意事项 1、定义(GB/T2828.1—2003/ISO 2859—1:1999)计量值抽样计划表之内容。系统出 货时已内含标准值。即检验水平为一般水平I、II、III三级与宽严程度(减量、正常、加严)对应之批量、抽样数、允收水平、合格数、不合格数之对应关系。如有特殊要求时,可由负责单位自行设定之。 2、AC是指抽样样本中可允许之最大不良数或缺点数,称为允收数;RE是指拒收数。 AQL:允收水平(Acceptable quality level之简称),指令消费者满意的送验批所含的最大不良率。换言之,若生产者之产品,其平均不良率小于或等于AQL时,理应判定为合格而允收之。 3、决定检验程度:检验开始时,一律采用正常检验,除非负责单位另有指示。例如 AQL=1%,某批进货数量1000及采用检验水平(II)时,试求其正常检验之抽样计划? 由本表查得单次抽样计划为:抽样数量80个,AC=2,RE=3,1000个中抽取80个样本检验,其中含有不良数m,则表示: m <= AC(2个) 允收该批 m >= RE(3个)拒收该批 4、GB/T2828.1—2003/ISO 2859—1:1999之使用程序可分为下列步骤: ①根据买卖双方之约定,选择AQL ②决定检验水平 ③决定批量大小,并根据表A求样本大小之代字 ④决定适当之抽样计划(单次、双次或多次抽样) ⑤决定适当之抽样计划表 ⑥一般先采用正常检验,再根据转换程序转为减量或加严检验 宇煜五金品质部整理 2014/6/28 产品质量检验日报表表单编号YY-JS-QC-6

品质异常统计表

品质异常统计表 序日期异常问题点原因分析处理措施预防措施责任人跟踪人备注 1 7月1日7421B齿轮箱座穿 线糟太窄,电线穿 不过 表面批锋及铸渣过大; 来料检验员漏检至使不 合格品流入 对现场产品及库存品进行 全检,不合格品通知供应商 到现场进行磨处理 来料检验员按标准检验,发现不合格通 知采购部退回供应商,装配品检员对箱 座重点跟踪,对上工序来料进行接收质 量检查。(7月17日已全部返工完,到 8月3日为止,没出现不合格零件) 谢泽球黎先安 2 7月1日7421B箱体与电器安 装板孔位不对(有品 质员要求只安装三个 螺丝) 箱体焊接时孔位偏; 品检员用拉尺进行测量,测 量误差太大,不能满足精度 要求 现场已对生产部件进行配 装 由品质工程师设计检具对箱体螺丝孔 位置进行检验。 (7月13日检具已做好, 给到品检员) 成浩然秦振伟 3 7月1日电机拖板与中轴板磨 合镶条配合不平行, 电机拖板螺母未锁紧 镶条钻点方法不对,造成 点角度与安装角度不一致, 锁紧螺丝后镶条不平行 已装配成品进行返修,将镶 条反面安装,先安装再配 钻,保证钻点角度与安装 角度一致 先装配镶条再进行配钻黎先安成浩然 4 7月1日60CL封边机输送链 条有长一两节,也有 短两三节,甚至五六 节的(32条有3条出 现此问题) 来料检验未按抽样标准检 验,发现异常未做出拒收处 理 对现有及库存品由装配员 工对链条进行拆解或加长 来料检验员按抽样标准检验,并对此异 常重点检查,品质工程师跟进。(员工 反映:到7月5日-7月23日没有出现 质量问题) 李少文成浩然 5 7月1日MJK1333主锯主轴 放置方法不对,未按 包装要求插入插板放 置 —— 将现有库存平放的主轴优 先使用,防止因长时间放置 产生应力变形 磨床加工后必须插入插板放置,没有插 板不允许生产。 牟敦玉谢泽球 6 7月2日排钻:同一台机脚踏 板有时踩一脚,有时 踩两脚才能运转 ——更换脚踏板 对更换的脚踏板进行测试;长期跟踪使 用稳定性 黎先安秦振伟 序日期异常问题点原因分析处理措施预防措施责任人跟踪人备注

品质异常报告内容

品质异常报告内容: 1.老化组:15W筒灯老化出现死一边灯珠56个,没有及时反应。(出现异常及 时反应到品质工程部门) 2.激光组:50W投光灯激光内容错误,客户名称搞错,没有三年质保,第一次 返工后也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确认。(激光首件要部门主管确认,品质部,经理审核方可以批量生产) 3.15W圆形筒灯反光杯掉漆,原因是仓库没有配相对应的支架螺丝到A拉组 长手中。后来自行配螺丝,产生不良品。(每款灯具都应该匹配相对应的配件,不的私自进行匹配。在物料不足的情况下应和工程,品质商讨对策解决问题) 4.100W.50W投光灯来料时有出现反光杯凹凸现象。在生产过程中没有进行细 致挑选,成品老化时才挑选出不良品。(组长领取物料时要仔细核对物料是否可生产,包括所用到的螺丝配件是否匹配) 5.芯片的发光面有胶.灰尘.刮伤等认为造成的不良现象(作业是保持手指干净, 半成品要及时用薄膜包裹起来,使用电批。洛铁,要规范操作流程) 6.筒灯面盖出现掉漆。刮花。黑点等不良现象(生产是没有清洁拉线上的杂物, 灰尘等,组装时员工手指不干净,建议分工艺流程生产,敏感工位需带手套。 老化时,该清洁旋转台上的灰尘杂物等,结束后用薄膜包裹起来,统一区域摆放。 7.AL订单需要更换驱动线,出现连焊。焊反线。(组长在更换驱动段子线的时 候要交待清楚员工怎样正确操作。老化装驱动时应先试点再上老花机,防止个、短路,炸板。减少驱动的不良率。 8.5W COB 灯杯包装成品时出现两种规格的彩盒(如是特殊情况下,因该得到 相关部门的认可,把两种规格的成品分开包装,不等混装。) 9.AL力卓驱动端子线不配套的现象(以后用到配套端子线的驱动,该有公司 提供,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10.AL驱动激光内容与样品不符合(以后下采购订单需要把激光内容附在合同 上面,由激光组提供,品质确认。经理,老板审核) 11.7W天花灯3000套与公司样品不一。(下采购合同时并把样品(色板)一并 提供给供应商。 12.芯片试电时该选用小驱动输出试点,拒接使用直流测试仪批量测试。 13.生产拉线必须接地,工人必须佩戴静电手环(每天都要有填写检测报告) 14.老化组需要配一条1M高的梯子(可以站在上面观察上层的成品有没有异常)

品质报告范文

品质报告范文 篇一:品质分析报告格式 重庆金特锐机械有限公司 2014年4月品质分析报告 编制: 核准: 品质部2015年5月编制 2014年4月品质分析报告 一、成品开箱合格率统计分析1、客户开箱合格率统计分析 2014年4月成品销售出库件,开箱不合格件,合格率%。 2、主要质量问题统计分析 3、售后质量分析 二、成品入库检验质量统计分析1、2014年4月成品入库质量统计 2014年3月26日—4月25日送检成品件,不合格件,合格率%。其中毛坯原因不合格件,合格率83.1%。加工原因送检不合格件,合格率%。 2、主要质量问题统计

3、主要质量问题分析(柏拉图分析) 按照80/20原则,重点控制漆瘤/掉漆/麻点/气泡/溜挂/色差、电镀件表面有油漆、凹坑/ 划伤。 三、毛坯一次送检合格率统计分析1、毛坯一次送检质量统计 2014年4月成品白坯一次送检数量件,不合格件,一次送检合格率%。 2、毛坯主要质量问题统计 3、毛坯主要质量问题分析(柏拉图分析) 按照80/20原则重点控制:气孔和凹坑划伤。 篇二:技术品质管理人员个人述职报告范文 技术品质管理人员个人述职报告范文 在公司领导的正确带领与关怀及各级同时的配合下,顺利的展开了本职岗位工作,在工作中有得有失,在此半年度个人述职中,本人对自己岗位工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用心做事,以德做人是我个人的理念,在工作中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认真对待每一件事; 首先是落实自己岗位职责目的,半年来根据公司技术文件及规范管理制度,对事业部管理品质、技术文件进行了要求与修订,并落实执行到生产现场,进行过程品质监控和过程技术服务,为提高生产效率实时配合各相关单位的支持工作;

品质异常处理及不合格品管理办法

品质异常处理和不合格品管理办法 1.目的: 1.1 为有效的控制不合格和品质异常的重复发生消除产生不合格品的隐患。 2.范围: 2.1 本规定适用于生产制造过程出现品质异常和不合格品的评审及处理 3.定义: 3.1 不合格:不符合合同、标样、图纸、状态、公差、技术条件或其它规定的技术文件的要求。 3.2 不合格品:任何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指标不符合合同、标样、图纸、状态、公差、技术条件或其它规定要求的产品。 3.3 轻度不合格品:指不构成对产品功能和使用造成影响的产品。(按正常工艺经后道加工后,仍能符合标准要求) 3.4 严重不合格品:指构成对产品功能和使用造成影响的产品。(必须改制或已无加工价值) 3.5 重大质量事故:指某产品在生产过程出现:经济损失达30000元以上批量不合格。 4.指导文件: 4.1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职责: 5.1 品检部负责提报异常与不合格;制造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品工部负责制订对策措施。 5.2 制造部负责按评审意见处理不合格品(包括处置过程中做好不合格品的隔离、标识,记录、信息传递)。 5.3 品工部负责提供返工(修)作业指导书 5.4 品检部负责对返工、返修产品进行确认; 5.5 各责任单位依不合格品评审得出的结论进行原因分析和纠正、预防措施,品检部进行措施验证。 6.工作程序:

6.3.检验员应在《不合格品(异常)处理单》注明(如属成品则记录其责任工序): 6.3.1 该产品的生产班组、日期、带班师傅、操作工等; 6.3.2 产品代号、工序名、状态、流程卡号、本批产量等; 6.3.3在不合格品特征描述栏目中注明5w2h。 6.4 对不合格品评审处理: 6.5.1.1品检部品质主管在收到《不合格品(异常)处理单》后应在4小时内签署处理意见后研发中心、品检 部等部门进行评审,各相关评审部门应对影响产品质量的诸要素进行分析和判断后,提出对不合格品的处理意见,并填写在《不合格品(异常)处理单》相关栏位,具体要求如下: (A)品检部门接到质量信息后,应对所发生的质量问题4小时内作追溯性分析,分析产品的原始记录,分析 产生的原因。隔离由此原因而引起的半成品、成品。并对一些相对简单由员工主观原因引起的质量问题直接进行判定,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和处罚意见;反之,对一些相对复杂、由工艺设计原因引起的、重复发生的、品质部门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提高的质量问题由制造部、品工部、项目部等相关部门分析;对一些会影响客户交货的质量问题,品检部门应即刻反应,召集相关人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纠正预防措施。(B)研发中心开发部接到质量信息处理单后,根据品检部门提供的原始记录与分析意见,仔细核对控制计划, 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纠正预防措施,持续改正产品工艺、控制计划及PPAP。在8小时内完成。对于一些技术部门还是难以判定或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被验证是无效的质量问题,提请开发总监/常务副总处理。 (C)开发总监/常务副总根据品检部门、品工部、开发部、制造部门意见,在4小时内提出处理意见,对于一 些涉及公司重大经济损失和严重影响公司声誉的质量问题,在发生后的1小时向总经理进行汇报。

售后和内部品质异常处理办法

一.目的: 规范品质异常的处理,提高品质异常处理的时效性,确保正常生产,满足客户要求。 二.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异常解决的过程及责任归属。 三.产品异常之定义及责任归属: 3.1 产品图纸不符,设计错误。责任:技术品管部 3.2 生产未按图纸要求制作,随意更改要求。责任:生产部制造 3.3 仓库未按技术要求及BOM表相关说明发料,造成材料使用错误。责任:生产部仓库 3.4 营销服务专员未按客户要求及时反馈准确信息或信息错误,造成生产误导。责任:营销部 3.5 未按BOM表要求和技术要求采购原材料,造成原材使用错误。责任:生产部采购 3.6 生管未及时通知技术品管部对进仓原材进行检验,生管未及时通知对成品及出货产品进行 检验,造成材料和成品未经检验就进仓和发货而造成品质异常。责任:生产部生管、采购 3.7 生管已通知技术品管部对原料,成品进仓进行检验,已通知对发货产品进行检验,而未实 行检验,而造成品质异常。责任:技术品管部 3.8 发货时营销服务专员未通知生管进行发货数量的点检而造成发货数量错误。责任:营销部 发货时营销已通知生管进行发货数量的点检而生管未做点检造成发货数量错误。责任:生管 3.9 对原料进仓,技术品管部已发现异常,并已发出退货通知,而采购未采取有效措施而造成 的品质异常。责任:生产部采购 3.10 对成品进仓及发货时,技术品管部已发出异常整改通知,强制进仓或发货而造成品质异常 A. 如果是营销要求强制进仓或发货的。责任:营销部 B. 如果是制造要求强制进仓或发货的。责任:生产部制造 C. 如果是生管要求强制进仓或发货的。责任:生产部生管 D. 如果是总经理要求强制进仓或发货的。责任:总经理 3.11 技术品管部对生产制程中发现的品质异常,要求制造按要求返工,制造拒不返工而造成的 品质异常。责任:生产部制造 3.12 生产按排工作时,工艺加工顺序错误造成品质异常。责任:生产部制造。 3.13 作业员不按操作标准作业造成品质异常。责任:生产部制造

品质异常联络单

品质异常联络单 1 目的( Purpose) 制定合理的生产停线和停止出货的基准,确保不良品得到有效管理控制。 2 适用范围(Scope) 此文件应用于IPPD打印机产品。 3 定义( Define ) 无 4 职责(Responsibility)

4.1 制造:负责将待CSA抽检的打印机移交给CSA及QC抽检等。 4.2 QC:负责制程质量检测和判定,及责任部门改善效果确认。 4.3 PE:负责打印机产品不良异常分析处理。 4.4 EE:负责处理电子元器件/组件不良分析。 4.5 TE:负责分析测试程序引起的所有异常分析处理。 4.6 NPI:负责协助相关部门工程人员分析异常和提供有效建议。 4.7 SQE/IQC:负责处理来料不良异常处理。 4.8 ME:负责制造生产或检测设备仪器异常处理。 4.9 IE:负责主持重工会议且负责制定临时重工SOP。

4.10 维修:负责协助经工程人员分析后非重工作业处理的不良进行修复。 4.11 IT:负责SFC系统管控和日常维护。 02 5 过程描述(ProcessDescription) 5.1 当产线出现以下质量异常时,要求质量部门提出停线或停止出货: 5.1.1 产品生产操作无生产作业指导书,作业员无相关机种/相关站别的上岗证,产线不按正常生产流程生产,私自变更工位。产线生产

时,工治具设备发现异常、测试程序错误、版本错误、参数设定错误等。 5.1.2 产线生产之机种混料使用(非替代料),生产用错料,使用超过保质期的物料生产。 5.1.3 首件不良为批量性不良生产时,或使用不符合RoHS或非安规认证物料等环保要求物料。 5.1.4 CSA测试工站发现异常: 5.1.4.1 SOR之前:如每条线每班发现4台功能不良时或发现3台相同的功能不良时停线。 5.1.4.2 SOR之前:如每条线每班发现2台Workmanship要求产线停线10分钟教育。

品质异常处理控制程序文件(doc 7页)

品质异常处理控制程序文件(doc 7页)

目录 1. 目的 (3) 2. 适用范围 (3) 3. 用语定义 (3) 4. 参考文件 (3) 5. 职责分工 (3) 6. 业务流程图 (3) 7. 业务流程说明 (3) 7.1 报警 (3) 7.2停产(恢复)标准 (3) 7.3让步申请及签字权限 (6) 7.4质量存档 (6) 8.流程KPI (9) 9.附录 (10) 1.目的

完善质量反馈信息流程,使每个问题的反馈都能得到有效改善,便于异常质量信息的分析、整改,做好纠正预防措施,杜绝批量质量事故的发生,减少质量事故造成的损失, 同时满足顾客的质量要求。 2.适用范围 3.用语定义 无 4.参考文件: 《质量异常报警流程》、《停产\恢复流程》、《让步申请流程》 5.职责分工 5.1 质量部:负责质量信息的跟进和相关责任部门回复的整改措施进行跟进; 5.2 生产部: ○1负责开立影响生产现场正常进行的《品质异常信息报警单》,并负责追踪相关责任部门进行措施回复; ○2负责其他部门开立的有关生产《品质异常信息报警单》进行措施回复,并要跟进行措施的验证;○3还要负责保存本部门开立的且相关责任部门回复合格的《品质异常信息报警单》及相关质量记录; 5.3 品质处: ○1 IPQC负责对产品的过程进行监控; ○2 QA 负责对产品的出货进行质量检验控制; 5.4 质量督办负责统计现场、出货及工序前5位问题,由现场PE牵头组织处理,并制定改善行动措施; 5.5开发、质管、工艺:等职能部门负责确认不良问题点,分析不良的根本原因,出具纠正/预防的控制措施,如出现意见冲突,上诉一级申辩,或由事业部长定裁; 6. 业务流程图: 后附 7. 业务流程说明: 7.1报警: 7.1.1质量体系中出现不符合问题时由TCE&Q或发现部门下达《体系纠偏单》并由质量革新部负责跟踪验证,并保存《体系纠偏单》及相关质量记录; 7.1.2 IQC检验经理对来料进行检验过程中发现物料不良后,应及时在检测平台中下达《纠偏单》并负责对下单的《纠偏单》进行追踪要求厂家及时在系统中进行回复,由IQE对物料厂家回复《纠偏单》中的整改措施进行跟踪、验收、关闭; 7.1.3 电脑板类似功能及外观不良问题连续出现3台,累计不良出现5台或发现严重异常问题点(如批量、重复问题)等,订单执行经理应立即停线并及时下达《品质异常信息报警单》,转相应的IPQC 审核后反馈现场的PE,由现场PE分析原因\判定责任部门,并由责任部门制定改善、处理措施,下单部门及IPQC对回复的信息进行监控关闭,最终由相应的订单执行经理保存回复合格的《品质异常信息报警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