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化视野下的中国石油安全路径选择

国际化视野下的中国石油安全路径选择

国际化视野下的中国石油安全路径选择

石油作为工业血液,对各国工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石油的分布又极其不均匀,从东西半球来看,约3/4的石油资源集中于东半球,西半球占1/4;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纬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纬20°-40°和50°-70°两个纬度带内。波斯湾及墨西哥湾两大油区和北非油田均处于北纬20°-40°内,该带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储量;50°-70°纬度带内有著名的北海油田、俄罗斯伏尔加及西伯利亚油田和阿拉斯加湾油区。美国《油气杂志》2006年最新的数据显示,世界原油探明储量为1804.9亿吨。其中,中东地区的原油探明储量为1012.7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在世界原油储量排名的前十位中,中东国家占了五位,依次是沙特阿拉伯(365.49亿吨)、伊朗(181.45亿吨)、伊拉克(157.53亿吨)、科威特(142.46亿吨)和阿联酋(133.97亿吨)。2006年,非洲探明的原油总储量为156.2亿吨,而中国2005年探明储量为25亿吨约占世界的1.4 %。

由此可见世界石油的分布极不均匀,必然导致有些国家富油,可以依靠石油出口赚取外汇,有些国家贫油需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工业需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中国石油开采量逐渐不能满足国家工业需要,中国从1993年开始成为石油进口国,而且进口依存

度逐年增高,2011年中国石油表观消费达4.7亿吨,增速虽低于近十年的7.1%的平均增速,同比增长任然达到4.5%,原油表观消费量估计在4.54亿吨,同比增长3.4%,然而令人忧虑的是中国石油和原油的对外依存度双破55%,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大幅提升,供求形势极为复杂,石油安全存在巨大的潜在威胁,从中国原油进口源来看,中国海外石油主要来自中东和非洲,进口额分别为51%和24%,陆上石油主要有哈萨克斯坦(600.6万吨)俄罗斯(1530.4万吨)提供,中东和非洲主要来源于沙特(4195.3万吨),安哥拉(3217.2万吨)伊朗(2314.7万吨)苏丹(1219,1万吨)阿曼(1163,8万吨)伊拉克(716.3万吨)利比亚(634.4万吨)进口总量达2.3931亿吨,中国对外依存度大的同时给中国石油安全带来了巨大的跳战,近期局势极为严峻的伊朗占中国原油进口走个量的11%,除了进口原油以外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在中东和非洲也有着不少的油气资源,根据三大石油公司的战略,预计到2015年,中国的海外油气田产量可以达到2.5亿吨,另根据《2011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预计202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67%,该报告指出过高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不利于能源安全而且容易受制于人。中国未来石油来源绝大部分来自中东和非洲,然而这些石油的运输几本是通过海上运输,其中有80%的石油运输要经过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也是必经之地,但由于霍尔木兹海峡同时攸关欧洲各国的石油利益所以被美军阻断的可行性不大,但这条中国石油的生命线的安全形势却依然不容乐

观,一但发生特殊情况,中国潜在的敌人美国,日本,印度都有可能实施海上封锁,阻止中国石油进口。而中国的石油储备只有30天远低于世界标准3个月,使得海上封锁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巨大,如果敌人封锁成功,就会已很低的代价实现其军事和政治目标,而中国海军远洋作战能力有限,这样一来必然会使中国石油海上生命线受制于他人,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能源安全就存在巨大挑战,所以积极主动构建和选择一条安全的石油运输路线是中国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如何为中国选择一条安全的路径呢?我认为当前美国,日本,印度都不愿看到中国的崛起,必然严重威胁到中国石油的海上运输安全,而且中国海军想要短期内具有与美日抗衡的远洋作战能力还不太现实。所以中国必须寻找新的路径以确保中国石油运输路线的安全,在这点上我认为我们应该积极主动的运用与中国关系友好的巴基斯坦,运用其在阿拉伯海的有利地势,中国可以将中东和非洲的石油资源直接不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到巴基斯坦的海边城市卡拉奇,同时中国从在新疆或西藏与巴基斯坦的接壤地修建铁路连接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将海运到卡拉奇的石油通过铁路直接运送到中国的新疆或西藏,并修建或利用现有的铁路或就地建设工厂对石油进行转运到西部的石油化工基地或就地进行加工处理后通过铁路运输投放市场。加大中国西部到新疆的输油管道铁路的建设,增加从巴基斯坦的石油运输能力和对巴基斯坦港口以及运输配套设施的建设,并将巴基斯坦作为枢纽,将伊朗的

石油通过陆路运输到巴基斯坦在转运到中国,这样中国就必须加大对巴基斯坦铁路建设的投资力度,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以巴基斯坦为枢纽修建从红海,沙特过伊拉克到伊朗到巴基斯坦的长线铁路,力争将中国在中东地区进口和自己生产的石油通过铁路运输,以减少中国进口通过海陆运输的比例,确保中国石油运输路径的安全,这样的铁路工程无疑是巨大的,所以我国必须力争通过外交,政治等手段稳定现有运输途径的情况下逐实现对计划铁路和石油管道及石油化工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力争推动从沙特—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中国铁路的建设。但就近重点应放在从巴基斯坦—中国边疆—化工加工处理—运送市场的相关设施建设,逐步将中国石油运输路径从海上转为路上减少风险,在努力推动铁路建设的同时,加大对中国周边国家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石油投资和合作,增加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获取石油,减少对中东和非洲的需求压力。

现在国际关系纷繁复杂,中东局势一直处于动荡状态,这也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争夺中东石油的结果,另外台湾局势也不容乐观,如果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进行干预实行海上封锁,将直接导致海上进口石油供给中断,万一在中国卷入战争的情况下,如果美国在无法控制产油国输出,则可能会通过控制海上通道来实现对中国进口石油的封锁,前面提到中东和非洲是中国进口石油的最主要来源地,而两地到达中国海上航线要通过比曼德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这两个海峡均在美国海军势力的控制范围

之内,而这两个都是中国海军无法控制的范围,美国海军可以从来源地的航线的出口即将其封锁,从而实现封锁中国石油海上航线的目的,对于马六甲海峡一直是美国想要控制的重要海峡之一,由于该海峡三国共管,意见不一,使得美国目前尚未实现控制的目的,2004年4月,美国军方制定了《区域海事安全计划》的反恐方案,计划向马六甲派驻海军陆战队和特种部队,这一计划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明确表示不接受美国提议,经过不断磋商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共同组成特混部队共同保障海峡安全。同时,三国邀请印度参与协助防务,印度在距离马六甲西口很近的安达曼—尼科吧群岛修建海军基地,重兵扼守,随时可以介入马六甲事物,如果中国卷入战争,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有可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愿与美国人为敌,禁止中国船舶通过(摘自《中国海上石油运输通道安全的思考》)由于中东和非洲较为复杂的形式,为了我国的石油安全,我国应在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维护地区和平为中国石油进口赢得稳定的国际环境和为推动我国石油运输有海上转为陆海兼用铁路建设赢得时间,同时为了对应海上运输潜在威胁,我国也应该积极主动的采取一定措施比如采取积极地外交为石油运输获得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尽管中国在远海上海军作战能力有限,不能与进行远距离石油封锁的敌手进行直接对抗,但也可在其他地方采取报复性措施,其中包括使用潜艇在敌封锁国家的港口和海军基地

布雷,还可使用短程或中程弹道导弹打击地区目标或使用潜艇攻击敌

封锁国家的补给

舰只,已进行军事上的威胁,迫使可能存在的敌人不敢轻易动手。

同时,我国也应积极参与国际海运事务,做好中国—东盟海事磋商机制会议相关工作,加强与东盟各国海事部门的海事合作对话和磋商,逐步建立与东盟各国海事交流,对话的定期会晤机制,加强我国与马六甲海峡沿岸国家的海事合作,以海事合作作为我国加强与东盟国家在安全合作领域的一个切入点,逐步扩大我国在东南亚国际事务和马六甲海峡安全的影响,维护这个地区的和平稳定,争取国际事务的主动权。国家财政列支专项费用援建印尼,马来西亚,缅甸,越南,柬埔寨等国海上巡逻艇,帮助印尼,马来西亚,维持马六甲海峡的航行安全,加强与马来西亚进行海洋水文测量方面的合作,积极探讨马六甲海峡以外其他路的可能性,通过双边援助形式向印尼,马来西亚提供助航设备和材料,帮助印尼在撰他海峡和龙目海峡布设一定数量的助航标志,积极推动撰他海峡船舶监督管理系统的建设,增进对该水域的了解和扩大在该水域的影响,积极争取参与国际海事局设立在马来西亚海盗中心的维护和管理,及时获取海峡水域的海盗情况并通知本国航运公司和商船注意防范,(摘自《中国海上石油运输通道安全的思考》一文)总的来说就是加强外交手段和沿路国家搞好关系恩威并施,稳定海上路径的政治环境。

积极寻找新的石油供应地,像南美洲进军减少我国对中东地区石油的依赖,和中国巴基斯坦铁路想配合减少中国石油从中东进口经原来航线送到中国的石油比例。

为了减少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海路封锁对我国产生的影响和为我国赢得足够的时间来解决问题,我国应尽快建立我国石油资源的战略储运系统,保障进口石油的供应,提高适应国际石油市场变化的能力,从国际上的普遍经验来看,石油储备已成为稳定供求关系的重要环节,发达国家经历两次石油危机后普遍重视和建立了本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美国是西方国家建立石油战略储备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国。1977年,美国开始建立战略储备,在墨西哥湾一带的巨大天然空洞注入石油并最终建立7亿桶的存储能力和不低于5以桶的实际储存量,依靠这些储油美国可以在石油进口完全断绝的情况下维持至少两个月的自我供应,战略储运完全有政府承担并授权能源部负责购买并储存原油,2002年12月,美国石油储备高达5.989亿桶,目前美国石油储量可供全国石油消费约150天左右,石油完全依赖进口的日本进过30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充足的战略储备,政府拥有的储量可供全国消费90天,明间储量可以消费79天,加上流通领域的库存,足以使国民在石油中断时自给自足达半年之久,而中国只有30天的战略储量,所以政府应加大对石油贮备设施的建设,加大我国石油的储量,使中国在供给中断时储备石油有足够支撑,以获得时间解决问题。

加强与石油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原油码头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油轮船队的建设等都是优化石油通道的有效办法,另外,发展是有期货市场,石油是价格波动最频繁的商品,供求因素,政治因素和战争因素都会对原油价格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国

家石油安全的核心问题不仅在于国家能生产多少石油,还在于国际能否以合理的价格稳定的保障石油供应,据有关专家统计,从1993年至2001年沙特轻质原油销往东北亚地区的价格比销往欧洲和美洲的价格平均每桶高出1美元左右,按2003年中国进口原油9112万吨计算,仅此一项,中国额外支出了1200万美元,究其原因,亚洲缺乏有效的原油期货市场,原油价格不能通过期货市场公开透明竞价机制形成,美国和欧洲都有成功的石油期货市场,可以取得比东北亚更有利的油价。2004年4月中国证监会批准上海期货交易上市燃油期货品种。其目的在于通过国内的燃料油期货交易市场发展来影响国际价格,参与国际市场定价,并积极掌握主动权,这将有利于我国燃料油贸易,中间买商及用油企业从国内外市场获得相对稳定的燃油价格,控制燃油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因此,在燃料油期货品种的基础上尽在设计,研究和发展石油期货市场,以降低我国石油进口成本,并增强中国的石油控制能力,规避国际油价波动风险。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我国石油消费位居世界第二,石油作为工业血液对我国有着巨大的作用,保障石油运输路径的安全对我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海军远洋作战能力有限,潜在对手的海上军事强大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东的混乱局面给我国石油运输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确保石油供应的安全,我国必须在尽力通过军事,外交和国际合作等手段维护原油海上运输路径的同时开辟新的运输路径和

方法。通过巴基斯坦的友好关系借道巴基斯坦,投资修建铁路和港口为中国石油运运输选着新的路径,同时尽量推动建设中国—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沙特铁路,依靠铁路运输石油提高石油运输路径的安全性,减少海上运输的比例。并积极寻找新的石油供应地比如南美洲,同时加强国内石油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石油战略储备,完善石油期货交易机制,通过整体规划铁路,管道建设增强我国的石油运输和处理能力,并积极加强国防建设提升自身实力,以加强在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石油战争》,《石油大博弈》,《中国海上石油运输通道安全的思考》。

石油工程学院石油工程专业

作者:一盏茶一生缘

2012年4月13日星期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