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化的失语状态

中国文化的失语状态

中国文化的失语状态
中国文化的失语状态

中国文化的失语状态

上周六的“世纪大讲堂”请了雷铎,广东社科院一位专门研究风水学的教授来讲课。他讲的非常好,只可惜我那天要上课,没有看完。没想到,这个星期继续是他讲(大概是上次没有讲完)。终于得以看完,收获非常大,大到我现在一定要动笔来写,不然忘记了可惜,好记性不如烂“键盘”。

我对风水一向没有什么兴趣,顶多当其类似占星学之类的看看好玩。但实际上,我们长期对风水学有一种误解。雷铎说:“看看中国的环境是非常恶劣的,只有东南部的地区比较适合人居住,中国人长期住在这里,并且不断繁衍生息,创造出辉煌的文化,一定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他们把与环境融合,以生存下来的知识总结出成了风水学。”你有没有注意到国外近年来发展出的一门新的学科,叫做“环境学”?那就是外国人从风水学这里受到的启发。其实,摒弃风水学中的迷信成分(肯定是有的),它是一种玄学,专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相处关系。这种东西,相当的抽象,同样是非常智慧的。但这还不是我感受最深的地方,下面我要讲的问题就是我从雷铎的讲演中思考的也是长期以来思考的最重要的问题——中国文化的失语状态。

“中国人不要妄自菲薄。” ——雷铎

从西学兴盛的时候开始,东学就渐渐成了没落的贵族。什么八卦、风水、面相都成为了非科学的迷信的上不了台子的大家心里秘密地相信着的中国文化。我们承认自己相信这些东西似乎比承认相信某一宗教更加感到难以启齿。于是,这些传统的中国文化就被贴上了“迷信”的标签,一并被打入了冷宫,因为它不是“科学的,系统的,可证的”,反正就是一无是处,在底下,中国人心里还是非常宿命的,只不过长期的教育,让我们都成为了表面上的过度的“无神论主义者”,所有的传统文化中的玄学都成了我们眼里“迷信”。

相较于西学,东学的很多东西的确是非常的抽象,甚至可以说是概念太大,有很多东西是没有办法查实的,但这决不证明它们不正确。举两个例子,在中医中,所谓的“气”到底是什么?“穴位”又是指的什么?西医解剖来看,血管里只是流淌着血液,血液里面也许有溶氧或者是二氧化碳,而穴位呢,你是绝对看不到的。但是长久以来,中医证明了,这种“气”说与“穴位”说是有实际的效果的,而且绝对不是所谓的暗示作用。这种并不是我们看得到的能量是人长期与自然相处以来所取得的一种平衡,这是无法用解剖来解释的;还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位中国的厨师去国外参加厨艺大赛,做的菜非常好吃,评委们一致点头赞许,可是当问到菜的具体的营养含量时,比如“维生素指标”之类的问题,厨师回答不上来,他只知道菜很好吃,也对人很有帮助,可是这对期望一切都能量化的外国人来说,绝不是满意的答案。于是他败兴而归。现在我们长期学习着的东西让我们觉得东学是没有用的,书本上取得的巨大科学成就几乎没有中国的份。我们就拼命学西学,然后叹息,哎,中国科学落后啊(比如我自己)。但这个时候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到底是为什么?

中国古人学术上抽象的想法,决定了它研究的东西不可能具象,也就决定了我们的所谓科学文化知识不能立即运用到社会发展上(当然,这与中国的社会制度是很有关系的。引雨果语“中国是一个保存胚胎的瓶子”)。于是当我们发展的“玄”文化被突然以具象科学为基础的西学以武力打入时,显得有点不堪一击(说实话,我觉得这与中国人从没有侵占的念头有关,从来不是很

aggressive那种。至于中国人为什么柔,西方人为什么刚,是不是应该追溯到远古时代大家吃的东西不一样有关,野蛮总是战胜文明的……天啊,扯太远了)。于是,在近代来看,我们的文化似乎就“停止”了,因为我们发现这舶来的文化有着立即的效益——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国的早期的那些成果,就变得提不上筷子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文化像断层般,辉煌了那么久,突然就没了声响(至少这是一部分原因)。

当我们现在回过来思考自己文化的价值时,发现它们怎么那么不科学啊?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现在用了什么评价体系来评价自己的文化?没错,你也发现了吧,西方的评价体系。举个例子,中国画中有个说法叫做“散点透视”。当我们说到“透视”这个概念的时候,已经“失语”了,这个概念是个舶来品。就好比,我们现在选出小姐到世界参赛,我们不会选个“唐代美女”,我们会用西方人的评价观点:大眼睛,高个子,瘦瘦的。结果是西打西,你干脆选个外国人算了!可又真是要用那种观点,中国人哪个真能比得过那些外国人长得地道?!所以外国人也不选你……前面讲的那两个例子,也是这样,我们用了西学的评价体系去看问题,看的又是自己文化中真的很难以量化的东西,得出来的结论,就是“不科学”。中国的文化失语俯首皆是。我们老在谈文化保留,可真的要保留起来,还是需要为自己的文化找到语言。长期用西学来表述自己,就像选美一样,最终会失去自己的特色。

相较于西学,我们的玄学当中,有没有科学的地方(你看看,我自己又掉入到失语陷阱中了)?雷铎举了很多风水学上的例子,比如房子为什么要坐北朝南啊?因为古代回南风的时候,风容易刮掉那些坐南朝北的房子的屋顶。去除迷信部分,风水是中国人的“生态智慧”,是与大自然求得平衡的方式。雷铎说:“哲学很大一部分是玄学,心理学也很大一部分是玄学,宗教全部都是玄学。玄学启迪人的智慧。很多科学家晚年都相信宗教,他们取里面很多好的东西来指导自己。玄学,它说的东西是人还未知的,将来有可能被证伪,但很多可能会被证实。”说起来,西方人现在回归东学的风气,是因为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研究实际上是比较局部的,慢慢的发现有很多东西是无法用这个量化的方法去研究了。东学可以更加好地描述大的东西,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东学强调了与自然的和谐,这也正是我们现在面对这么多的环境问题所要学习的东西,古代的东方人怎么可以与自然达到平衡?他们重新拾回了风水学,加上了自己的东西,“环境学”应运而生。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中国的园艺与西方园艺给我的启发,游览“拙政园”的时候,我在想,为什么中国的园艺是把房子放在自然中,而西方的园艺那么强调整齐、几何?这反映了中国人与西方人对于自然的态度,一个是顺应自然,一个是改造自然。很显然,西方人的观念的确是帮助他们快速地发展了,而如今他们却认可了中国古人对待自然的态度,开始反思和改变;我们却学习他们开始大规模地改造自然,破坏自然,大家走向了相反的方向。我在想,这是不是人类的必经阶段?先破坏才懂得去珍惜?不管怎么说,这证明中国古代文化中长期强调的顺应自然的理解实际上就是对于生态平衡的理解与诠释,也就是一种最佳的人与自然相处的状态。现在的我们,忘记了古人的教诲,向自然索取的太多了。

有很多东西,你永远无法用科学去解释,于是现在的西方科学,变得越来越“玄”,“混沌理论”、“六度分离”的发现让我们重新发现这个世界的奥妙绝不是我们以现在的科学知识可以解决的完的。雷铎说:“东学是容易让人上瘾的,我每次拜读先人的作品时,真的很想跪下来磕头。所以那么多的外

国人才拿起了东学再也放不下了。”诚然,虽然有不可信的地方,但它可以让西方人心服口服,因为这是中国人的智慧结晶,充满着睿智与自然的思考。我还记得自己在有一次孙觅介绍“周易”时听得如痴如醉的情形,就是那样让人着迷。

我觉得未来的东学,会有它重新起飞的一天,更会有大展宏图的一天。而我们能够做的,就是重新正视它,在这种时候,千万不要妄自菲薄,鄙视自己的文化,到要靠外国人来挖掘它的地步,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又要落后了。

P.S:雷铎还说:“北京的客厅(也就是一个城市开阔的地方)是天安门,上海的客厅是人民公园,广州嘛,我自己是广州人,广州没有客厅,规划比较乱。”大家听了是不是很伤心啊……爸爸总说,广州人迷信,但是这恰恰从另一方面对我们的文化保留起了很大作用啊!!!而且,雷铎的研究文章是大胆的广东科学院支持他在规格非常高的科学杂志上发表的呢!感谢广东人民啊!!!!!!!另外呢,雷铎被问及,如果我们顺应自然,是不是就不发展了,他这样回答:“一辆车,你有发动机,也要有刹车。要取得中庸之道。”我觉得他暗示中国的现在的盲目发展,破环自然的行径是缺乏“刹车”的。感谢雷铎教授给我带来的这篇讲演,让我有了一番思考,如同精神大餐,实在是滋养!弄得我现在突然好想学风水学啊……“风水大师杨某”这个称号也不错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