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胸腔积液的护理查房

胸腔积液的护理查房

胸腔积液的护理查房
胸腔积液的护理查房

胸腔积液的护理查房

病例简介:43床向金贵,男性,23岁,因咳嗽,乏力一年,加重伴活动后气促,发热10天,于2012年6月19日10点30步行入院,体查:T38.2 P98次/分BP110/90mmhg R20次/分,发育正常,营养好,神清合作,自动体位,气管稍向右偏,左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左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罗音。

相关检查: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1.4% ;结核抗体阳性;血沉78mm/h;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胸片示1左胸腔包裹性积液可能性大?2双上肺继发性肺结核3支气管疾患并感染;胸腔B超示左侧胸腔积液;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乙肝七项均正常。

入院诊断:1.继发型肺结核双上肺涂(未)初治

2.左侧胸腔积液查因:

(1)结核性

(2)炎性

(3)恶性

3.肺部感染

入院处理:予呼吸道隔离,予头孢替唑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抗感染,予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利福平抗结核,予复方甘草片止咳,予护肝片护肝,胸腔穿刺抽液(穿刺失败)对症及支持治疗。

目前情况:患者有阵发性咳嗽,活动后稍气促,夜间盗汗乏力症状较前好转,无胸痛及咯血,一般情况较前好转,双肺呼吸音基本对称。

概念:在正常情况下胸腔内仅有微量的液体,约13~15mI,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胸膜腔内液体的形成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任何原因使胸液形成过多或吸收过少时,均可导致胸液异常积聚,称为胸腔积液。

病因和发病机制:(1)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2)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

(3)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

(4)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

(5)胸膜损伤如主动脉瘤破裂,食道破裂,胸导管破裂等,发生血胸,脓胸和乳糜胸。

结合该病例,患者系青年男性,单侧胸腔积液,胸片提示有双上肺结核,该患者考虑结核感染引起的胸腔积液可能性大。

临床表现:发热,乏力,盗汗,胸痛,咳嗽,活动后气促,胸闷,严重时可引起端坐呼吸,发绀。体征:少量积液时,体征不明显或可闻及胸膜摩擦音。中至大量积液时,患侧呼吸运动受限,肋间隙饱满;语颤减弱或消失,可伴有气管及纵膈向健侧移位;局部叩诊呈浊音;积液区呼吸音减弱或者消失。肺外疾病引起的胸腔积液可有原发病的体征。

护理诊断及措施:

1.气促:主要与胸腔积液量有关,胸液量越多,气促症状越明显

措施:注意卧床休息,症状改善后可下床活动,必要时给氧,保持舒适体位,即患侧卧位,胸水多时予胸腔穿刺抽液,抽液后应注意保

持穿刺部位敷料干洁,避免感染。

2.咳嗽胸痛:主要与胸膜刺激反应有关

措施:避免剧烈咳嗽,咳时尽量用手或枕头护住胸部,咳嗽剧烈时遵医嘱予止咳药物时对症治疗,尽量予腹式呼吸,以减少胸膜粘连发生,提高通气量。

3.发热,乏力,纳差,盗汗:主要与结核感染引起全身中毒症状有关。措施:卧床休息,多饮水,必要时予物理降温或者药物降温;予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饮食;注意室内通风,汗多时及时抹洗,避免受凉。

4.焦虑:与患者青年,对该疾病相关知识缺乏,担心预后有关

措施:主动与患者进行交谈,给予心理安慰,讲解结核病与胸腔积液相关知识及预后,解除思想顾虑,以取得配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指导:出院后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注意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遵医嘱予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胸腔积液的护理查房

胸腔积液的护理查房 病例简介:43床向金贵,男性,23岁,因咳嗽,乏力一年,加重伴活动后气促,发热10天,于2012年6月19日10点30步行入院,体查:T38.2 P98次/分BP110/90mmhg R20次/分,发育正常,营养好,神清合作,自动体位,气管稍向右偏,左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左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罗音。 相关检查: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1.4% ;结核抗体阳性;血沉78mm/h;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胸片示1左胸腔包裹性积液可能性大?2双上肺继发性肺结核3支气管疾患并感染;胸腔B超示左侧胸腔积液;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乙肝七项均正常。 入院诊断:1.继发型肺结核双上肺涂(未)初治 2.左侧胸腔积液查因: (1)结核性 (2)炎性 (3)恶性 3.肺部感染 入院处理:予呼吸道隔离,予头孢替唑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抗感染,予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利福平抗结核,予复方甘草片止咳,予护肝片护肝,胸腔穿刺抽液(穿刺失败)对症及支持治疗。 目前情况:患者有阵发性咳嗽,活动后稍气促,夜间盗汗乏力症状较前好转,无胸痛及咯血,一般情况较前好转,双肺呼吸音基本对称。

概念:在正常情况下胸腔内仅有微量的液体,约13~15mI,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胸膜腔内液体的形成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任何原因使胸液形成过多或吸收过少时,均可导致胸液异常积聚,称为胸腔积液。 病因和发病机制:(1)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2)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 (3)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 (4)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 (5)胸膜损伤如主动脉瘤破裂,食道破裂,胸导管破裂等,发生血胸,脓胸和乳糜胸。 结合该病例,患者系青年男性,单侧胸腔积液,胸片提示有双上肺结核,该患者考虑结核感染引起的胸腔积液可能性大。 临床表现:发热,乏力,盗汗,胸痛,咳嗽,活动后气促,胸闷,严重时可引起端坐呼吸,发绀。体征:少量积液时,体征不明显或可闻及胸膜摩擦音。中至大量积液时,患侧呼吸运动受限,肋间隙饱满;语颤减弱或消失,可伴有气管及纵膈向健侧移位;局部叩诊呈浊音;积液区呼吸音减弱或者消失。肺外疾病引起的胸腔积液可有原发病的体征。 护理诊断及措施: 1.气促:主要与胸腔积液量有关,胸液量越多,气促症状越明显 措施:注意卧床休息,症状改善后可下床活动,必要时给氧,保持舒适体位,即患侧卧位,胸水多时予胸腔穿刺抽液,抽液后应注意保

胸腔积液护理查房

胸腔积液的护理 一.相关知识 正常人胸膜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但胸膜腔中的积液量并非固定不变。即使是正常人,每24小时亦有500~1000ml的液体形成与吸收。胸膜腔内液体自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再吸收,其余的液体由淋巴系统回收至血液,滤过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这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临床产生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简称胸液)。二.病例介绍 患者农御剑,男,44岁,农民,因“咳嗽、左胸痛20余天,加重4天”于2012.09.15 12:10 由门诊步行入院。病始于2012年8月下旬无诱因开始出现咳嗽,为阵发性单声咳,无咳痰,伴左侧胸痛,以深吸气及咳嗽时为著,活动时出现胸闷、气急,平卧位及改变体位气急加重,无畏寒、发热,无夜间盗汗,无恶心、呕吐及腹痛、腹泻,病后未做任何处理,9月11日上诉症状加重,夜间难以入睡,为进一步诊治于今日来我院就诊,入院诊断为:左胸腔积液

。病后精神食欲一般,大小便正常。3.体检:T36.7℃,P86次/min,R20次/min,BP127/90。为缓解胸腔压迫症状,于17日10时行左侧胸膜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术。 三.护理诊断与措施 1.气体交换受损:与大量胸液压迫使肺不能充分扩张,气体交换面积减少有关。 措施:1)给氧,尊医嘱给予2L/min流量持续吸氧,增加氧气吸入以弥补气体交换面积的不足,改善病人的缺氧状态。 2)减少耗氧,嘱病人卧床休息,减少氧耗。胸水消失后还需继续休养2-3个月,避免疲劳。 3)促进呼吸功能,①协助医生进行胸腔抽液,抽液完成后嘱病人静卧,24h后才能洗澡。鼓励病人深呼吸,促进肺膨胀。②体位,嘱患者取半卧位或右侧卧位,减少胸水对健侧肺的压迫。③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积极排痰,多喝水,保持呼吸道通畅。④督促病人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经常进行呼吸锻炼可减少胸膜粘连的发生,提高通气量。⑤康复锻炼:待体温恢复正常,胸液抽吸或吸收后,鼓励病人逐渐下床活动,增加肺活量。

胸腔积液护理查房

胸腔积液护理查房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胸腔积液的护理 一.相关知识 正常人胸膜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但胸膜腔中的积液量并非固定不变。即使是正常人,每24小时亦有500~1000ml的液体形成与吸收。胸膜腔内液体自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再吸收,其余的液体由淋巴系统回收至血液,滤过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这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临床产生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简称胸液)。 二.病例介绍 患者农御剑,男,44岁,农民,因“咳嗽、左胸痛20余天,加重4天”于2012.09.15 12:10 由门诊步行入院。病始于2012年8月下旬无诱因开始出现咳嗽,为阵发性单声咳,无咳痰,伴左侧胸痛,以深吸气及咳嗽时为着,活动时出现胸闷、气急,平卧位及改变体位气急加重,无畏寒、发热,无夜间盗汗,无恶心、呕吐及腹痛、腹泻,病后未做任何处理,9月11日上诉症状加重,夜间难以入睡,为进一步诊治于今日来我院就诊,入院诊断为:左胸腔积液。病后精神食欲一般,大小便正常。3.体检: T36.7℃,P86次/min,R20次/min,BP127/90。为缓解胸腔压迫症状,于17日10时行左侧胸膜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术。 三.护理诊断与措施

1.气体交换受损:与大量胸液压迫使肺不能充分扩张,气体交换面积减少有关。 措施:1)给氧,尊医嘱给予2L/min流量持续吸氧,增加氧气吸入以弥补气体交换面积的不足,改善病人的缺氧状态。 2)减少耗氧,嘱病人卧床休息,减少氧耗。胸水消失后还需继续休养2-3个月,避免疲劳。 3)促进呼吸功能,①协助医生进行胸腔抽液,抽液完成后嘱病人静卧,24h后才能洗澡。鼓励病人深呼吸,促进肺膨胀。②体位,嘱患者取半卧位或右侧卧位,减少胸水对健侧肺的压迫。③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积极排痰,多喝水,保持呼吸道通畅。④督促病人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经常进行呼吸锻炼可减少胸膜粘连的发生,提高通气量。⑤康复锻炼:待体温恢复正常,胸液抽吸或吸收后,鼓励病人逐渐下床活动,增加肺活量。 4)病情观察:注意观察胸痛及呼吸困难的程度、体温的变化,监测血氧饱和度或动脉血气分析的改变,胸腔穿刺抽液后,还应密切观察其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注意穿刺处有无渗血或体液渗出。 2.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自发性气胸护理查房完整版(内容清晰)

护理查房 主讲人: 龙丽时间: 2015.4.30 参加人员: 查房内容: 自发性气胸护理查房 目的:通过此次查房了解自发性气胸相关护理知识。 病例介绍: 患者:贾弋,女,16岁,因“右侧胸痛伴胸闷5天”入院,急性 起病,病程短,既往无特殊,患者5天前无明显诱因活动后感右 侧胸部疼痛,伴有胸闷胸胀感,无晕厥,无发热,无咳嗽,无咯 血,无恶心、呕吐,无大汗淋漓,为进一步治疗,故今日入院检 查,收入住院,拍胸片示“右侧气胸,肺压缩约15%左右”;发病 以来,患者神志清,精神可,胃纳佳,睡眠一般,大小便正常, 体重无明显改变。初步诊断:自发性右侧气胸,处理给予:抗感 染,对症治疗,卧床休息,观察病情变化 自发性气胸的相关知识 自发性气胸是指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 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多 见于男性青壮年或患有慢支,肺气肿,肺结核者。 自发性气胸病因:胸膜腔是脏-壁层胸膜间的一个闭合的腔。由于 肺的弹性回缩力,它是一负压腔[-0.78~

-0.98kPa(-8~-10cmH2O)]。当某种诱因引起肺泡内压急剧升高时,病损的肺-胸膜发生破裂,胸膜腔与大气相通,气流便流入胸腔而形成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临床表现:1.突然发生胸痛,呼吸困难,胸闷,严重者烦躁不安、大汗、紫绀,呼吸加快,脉搏细速,甚至休克。 2.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胸部饱满,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叩诊呈 鼓音,语颤及呼吸音减弱。 辅助检查:1、X线胸部检查:为最可靠诊断方法,可判断气胸程度、肺被压缩情况、有无纵隔气肿、胸腔积液等并发症。 2、其他检查:(1)血气分析,对肺压缩>20%者可出现低氧血症。 (2)胸腔穿刺测压,有助判断气胸的类型。(3)胸腔镜检查:对慢性、反复发作的气胸,有助于弄清肺表面及胸膜病变情况。(4)血液学检查:无并发症时无阳性发现。 相关的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与疼痛、肺萎陷有关 2、疼痛与手术有关 3、体温过高与肺或肺腔感染有关 4、潜在并发症肺或肺腔感染 针对需要手术的病人,术前术后的护理是不一样的,下面介绍一下需要手术病人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