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级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多级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摘要

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加强工程训练,特别是技能的培养,对于培养工程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电子信息类本科教学中,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它包括选择课题、电子电路设计、组装、调试和编写总结报告等实践内容。负反馈在电子线路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采用负反馈是以降低放大倍数为代价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放大电路的工作性能,如稳定放大倍数、改变输入和输出电阻、减少非线性失真、扩展通频带等,所以在实用放大器中几乎都引入负反馈。负反馈放大电路是由基本放大电路和负反馈网络组成。由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分立元件构成共基极、共发射极、共集电极等基本放大电路。将输出信号的一部分或全部引回到输入端并使输入信号减小的某种电路称为负反馈网络。经过布线、焊接、调试等工作后负反馈放大电路成形。通过负反馈放大电路课程设计可实现让学生初步掌握电子线路的试验、设计方法和课程设计为后续的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关键词:三极管;放大级电路;输出级电路;负反馈网络;共发射极

ABSTRACT

Electronic technology is a strong practical courses,strengthen the engineering training,especially skills training,to cultivate engineering personnel's quality and ability has the very important role.In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 the undergraduate course teaching,the course exercise 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practice,it include the choice of subject,electronic circuit design,construction, commissioning and writing reports practice content.Negative feedback in electronic circuit has a very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the negative feedback is reducing the cost of magnification,the purpose i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amplifier circuit,such as stable magnification,change the input and output resistance,reduce nonlinear distortion, expansion passband etc,so in practical in almost any negative feedback amplifier introduced.Negative feedback amplifying circuit is from the basic amplifying circuit and the feedback of the network composition. From the resistor,capacitor,diodes and transistors division discrete components Constitute common base, common-emitter,common collector the basic amplifying circuit.Will output signal part or all of the lead back to the input and Input signal reducing some kind of circuit called negative feedback network.After routing,welding,debugging work is forming Negative feedback amplifier.Through the negative feedback amplifying circuit course design can let the students grasp the electronic circuit experiment,design methods and course design for the graduation design to build the foundation.

Key words:transistor;Amplifier circuit level;Output level circuit; Negative feedback network;Common-emitter

目录

1 设计课题任务、功能要求说明及总体方案介绍等等 (1)

1.1 设计课题任务 (1)

1.2 功能要求说明 (1)

1.3 设计课题总体方案介绍及工作原理说明 (1)

2 设计课题的仿真分析 (4)

2.1 设计课题的参数选择 (4)

2.2 设计课题的仿真结果 (5)

3 设计课题硬件系统的设计 (9)

3.1 设计课题硬件系统各模块功能简要介绍 (9)

3.2 设计课题电路原理图、PCB图各1份 (10)

3.3 设计课题元器件清单 (12)

4 设计结论、误差分析、教学建议等 (13)

4.1 设计课题的设计结论及使用说明 (13)

4.2 设计课题的硬件调试 (13)

4.3 设计课题的误差分析 (13)

4.4 设计体会,谈谈本设计的重点、难点及精妙之处,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及改

进意见 (13)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附录A (17)

附录B (18)

附录C (19)

结束语 (20)

1 设计要求及任务

1.1 设计课题任务

设计一多级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1.2 功能要求说明

①开环放大倍数150倍以上 ②闭环放大倍数60倍以上 ③输入电阻2—3千欧姆 ④输出电阻2千欧姆左右。

1.3 设计课题总体方案介绍及工作原理说明

图中X 表示电压或电流信号;箭头表示信号传输的方向;符号¤表示输入求和,+、–表示输入信号

与反馈信号是相减关系(负反馈)。

图1.1 反馈放大电路图

放大电路的净输入信号为

f

i id x x x -=…………………………………………1.01

基本放大电路的增益(开环增益)为

id x x A 0

=

…………………………………………1.02

反馈系数为

0x x F f

=

…………………………………………… 1.03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增益(闭环增益)为

i f x x A 0

=

………………………………………………1.04

根据要求设计出以下电路:

图1.2 设计图 对电路图中相关参数的计算: (1)Af 的计算:

7

//6//222R R r L

R Au be '⋅=

β……………………………………1.05

11//8'R R L R =…………………………………………1.06

EQ

be I r 26

)

21(3002β++=………………………………………1.07

1//2//)4)11(1(11R R R r L

R Au be ββ++'⋅=

………………………………1.08 2//7//6//3'be r R R R L R =…………………………………… 1.09

所以

1

//2//)4)11(1(17//6//22'R R R r L

R R R r L

R A be be f βββ++'⋅⋅=

…………………… 1.10

(2)输入电阻

2//1//}4)11({R R R r R be i β++=………………………………1.11 (3)输出电阻

8R R o =………………………………………………… 1.12

2 设计课题的仿真分析

2.1 设计课题的参数选择

对电路图中相关参数的计算:

取R1=3.48k Ω;R2=27k Ω;R3=2k Ω;R4=100Ω;R5=2k Ω;R6=2.49k Ω;R7=10k Ω;R8=2k Ω;R9=1k Ω;R10=2k Ω;Rf=2.61k Ω。三极管为2N2222,可知

15621===βββ。

7

//6//222R R r L

R Au be '⋅=

β…………………………………… 2.01

11//8'R R L R =…………………………………………2.02

EQ

be I r 26

)

1(3002β++=………………………………………2.03

1

//2//)4)1(1(11R R R r L

R Au be ββ++'⋅=

………………………………2.04

2//7//6//3'be r R R R L R =…………………………………… 2.05

所以

1

//2//4)1(117//6//22'R R R rbe L

R R R r L

R A be f βββ++'⋅⋅=

…………………2.06

1、电压放大倍数f A (1)开环时

180=f A …………………………………………2.07 (2)闭环时

75=f A ………………………………………… 2.08 2、输入电阻

Ω=k R i 2……………………………………… 2.09

3、输出电阻

2……………………………………… 2.10

R

=k

Ω

o

2.2 设计课题的仿真结果

2.2.1电路安装

按图接线,经反复检查,确认没有错误后,直流电源电压选用12V,并接通。

图2.1 仿真图

2.2.2开环测试

将A点与P点断开并与B点相接,使放大电路处于开环状态。将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调至1KH

、10mV左右,然后接入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用示波器观察输入电压

Z

UO波形,应为不失真的正弦波。

图2.2 开环仿真图图2.3 开环波形图

图2.4 开环万用表数值2.2.3闭环测试

图2.5 闭环仿真图

图2.6 闭环波形图

图2.7 闭环万用表数值

3 设计课题硬件系统的设计

3.1 设计课题硬件系统各模块功能简介绍

3.1.1 第一级放大电路

图3.1 第一级放大仿真图

3.1.2 第二级放大电路

图3.2 第二级仿真图3.1.3负反馈电路

图3.3 反馈部分仿真图3.2 设计课题电路原理图、PCB图

图3.4 仿真原理图图3.5 PCB图

3.3 设计课题元器件清单

表3.1 元器件清单表

4 设计结论、误差分析、教学建议等

4.1 设计课题的设计结论及使用说明

、振幅10mV不失真的正弦波

输入电压为频率1KH

Z

4.2 设计课题的硬件调试

4.2.1 调试注意事项:

在通电测试前,首先按照电路原理图认真核对,看是否有漏焊、虚焊、错接、短路的地方。

4.3 设计课题的误差分析

由于购买时无2N2221A三极管,用2N2222三极管代替,还有电阻都存在着误差。

4.4 设计体会,谈谈本设计的重点、难点及精妙之处,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及改进意见

4.4.1 设计体会

初学模电时,感觉这是一门难学的课程,但通过学习,发现这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比较先进,而且是电信的基础学科之一,于是努力地学习。在期末考试前几周时,老师把课程设计的题目发布出来了,我通过一个月的不断研究,终于把电路完成了。

刚开始,我对多级放大深感困惑,因为过去练习的题中,自己对多级的电流负反馈电路不是特别了解。于是我与组员在各种电路书上找多级电流串联负反馈的电路图。最后我们没有找到,但是找到有电压式的多级串联负反馈,根据我对负反馈电路的了解,灵机一动,只需改变负反馈支路中连接输出端的节点位置,就成为电流式的负反馈的电路了。

电路图选定后,我们就开始对其进行试验。刚开始发现,电路竟然不具有放大作用,反而缩小了好几倍。通过看书和同学的解答,发现了是因为R3太大,经过调节,电路终于能放大了。然后我们对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进行了详细的运算,经过多次对电阻的选择,终于在几天后弄出了最后的电路图。

至此,我们对电路的设计完成了,然后就是对课程设计报告的编辑和美化。

课程设计完成后,心里有一种微微的成就感,感觉这份报告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珍贵,因为那是我和组员辛辛苦苦通过研究和计算编辑出来的。通过这次设计,

我对知识又有更深的理解,而且懂得:只有努力过,才会有收获。

4.4.2 设计的重点、难点及精妙之处

(1)设计的重点、难点:达到设计规定要求,取各元器件参数的问题。

(2)设计的精妙:电流串联负反馈对放大器输出波形非线性失真很大改善。

参考文献

[1]胡宴如,耿苏燕.模拟电子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 [2]杨志忠,卫桦林.数字电子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 [3]毕满清.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5]戴优生.基础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致谢

历时一个多月的课程设计结束了,这给我们带来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尤其是对于未知的探索,对错误的寻找,这个过程是充满乐趣和成就感的,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包括原理的理解,实习电路的设计,以及在电路连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与设计思想相违背,不能出现实验结果的情况,经过对问题的分析及对线路,对实验器材的进一步调试,才一步步的解决问题,并最终得出设计结果。

在这一个多月的课程设计中,我的收获是巨大的,首先,在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上更进了一步,通过对所不理解的专业知识的查找,并最终将其理解掌握,而且融入到设计理念中,这是一个不断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第二,我学会了怎么去做一个设计者,再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不断提高,必须通过不间断的学习来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更重要的是遇到难题时我们应该抱有一个平淡的心态,以一个寻求答案的,渴望的思想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将问题解决。

第三,我明白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设计的差别,好多理论上可以执行的东西有时候是调试不出来的,这时候就要去自己寻找错误,有时候是电路连接,有时候是实验设备的问题。而且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时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需要不断的探寻和调试才可以达到目的。

第四,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得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无法获得的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我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课程设计,实践,永远是熟练自己知识的最根本的方法。

最后,感谢帮助过的老师和同学,特别是感谢在本次课程设计指导老师贾老师,没有你们的无私帮助,我可能就不能完成这次任务,谢谢你们!

附录A 实物图

图A 实物图

实验四 电流串联负反馈

实验五 电流串联负反馈 一、实验目的 1.学会识别放大器中负反馈电路的类型。 2.了解不同反馈形式对放大器输入、输出电阻的不同影响。 3.加深理解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图5-1为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从图中 图5-1 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 可以看出,F=O F U U =’L E R R R ′L =R C ∥R L A VO = i U Uo ' A VF=F i o i o U u U U U +='=FAvo Avo +1 通过等效电路计算可得, A VF ==E FE IE L FE R H H R H )1('++ 深度负反馈的情况下 A VF = E L R R ' 三、实验设备、部件与器件 1.+12V 直流电源 2.函数信号发生器 3.双踪示波器(另配) 4.频率计 5.交流毫伏表 6.直流电压表 7.晶体三极管3DG6、电阻、电容及插线若干。 四、实验内容 1.测量和调整静态工作点 将实验台面板上的单管/负反馈两级放大器接成图5-1所示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并把R F1短路,即电路处于无反馈状态。调节R W1使得I C =C C C R U E -≈IE=E E R U =2mA ,用万用电表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基极和发射极对地的电压U C ,U B 和U E 。 2.测量无反馈(基本放大器)的各项性能指标 1)测量电压放大倍数A V 在放大器输入端(B 点)加入U I =5mV ,1KHz 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U L 的波形。在U L 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量U L ,利用A U =求出基本放大器的电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对具体的负反馈放大电路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形式的负反馈有不同的作用,如何对负反馈进行分类;它们各自有什么不同的作用? 从输出端看,反馈量是取自于输出电压,还是取自于输出电流,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从输入端看,反馈量与输入量是以电压方式将叠加,还是以电流方式相叠加,分为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如何判断电路引入的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 经验方法:令输出电压0 u,若反馈不存在,则为电压反馈;若反馈依然存在,则为 O 电流反馈。 电压负反馈:可以稳定输出电压、减小输出电阻。 总结:大多从输出端或和输出端并联的支路中采样。 电流负反馈:可以稳定输出电流、增大输出电阻。 总结:大多从放大器的发射极采样或从负载电阻靠近地端采样。

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串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串联,即反馈电压信号与输入信号电压比较。 并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并联,即反馈信号电流与输入信号电流比较。 经验判断法:反馈元件的一端(非地端)在输入回路中接在i u 所在的那个端即为并联反馈,否则为串联反馈。 作用:串联反 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 增大,并联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减小。 1、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框图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电路图如图所示,它由基本放大电路、 反馈网络和比较环节3部分组成。 基本放大电路可以是单级或多级放大电路,实现信号从 输入端到输出端的正向传输,A 是开环放大倍数; 反馈网络联系放大电路的输出和输入,一般由电阻元件 组成,实现信号从输出端到输入端的反向传输,F 是反馈网 络的反馈系数。 比较环节实现外部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的叠加,以得到净输入信号。 i x 、o x 、f x 和d x 分别表示放大电路的外部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反馈信号和基本放大电路的净输入信号。它们既可以是电压信号,也可以是电流信号;信号的传递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模电实验7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实验7 负反馈放大电路 实验报告 2016.11.30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认识 2、加深理解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 3、加深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负反馈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虽然它使放大电路的增益降低,但能在许多方面改善放大电路的动态指标,如稳定增益、改变输入、输出电阻,减小非线性失真和展宽通频带等。因此,几乎所有的实用放大电路都有负反馈。 负反馈放大电路有四种组态,即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本实验以电压串联负反馈为例,分析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1、如上图所示为带有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在电路中通过Rf把输出电压Vo引回到输入端,加在晶体管T1的发射级上,在发射级电阻R F1上形成反馈电压Vf。根据反馈的判断法可知,它属于电压串联负反馈。 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1)闭环电压增益 A VF=A V/(1+A V F V) 其中,A V =Vo/Vi,是基本放大电路(无反馈)的电压增益,即开环电压增益。 1+A V F V,是反馈深度,它的大小决定了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改善的程度。 (2)反馈系数 F V=Vf/Vo=R F1/(Rf+R F1) (3)输入电阻 Rif=(1+A V F V)Ri 其中,Ri是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 可见负反馈可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

(4)输出电阻 Rof=Ro/(1+A Vo F V) 其中,Ro是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 A Vo是基本放大电路R L=∞时的电压增益。 可见负反馈可减小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 2、测量基本放大电路的动态参数时,要先实现无反馈时的基本放大电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简单地把反馈电路断开,而是既要去掉反馈作用,又要把反馈电路的影响(负载效应)考虑到基本放大电路中去。为此: (1)在画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时,因为是电压负反馈,所以可将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交流短路,即令Vo=0,此时Rf相当于并联在R F1上。 (2)在画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出回路时,由于输入端是串联负反馈,因此需要将反馈放大电路的输入端(T1管的射极)开路,此时(Rf+R F1)相当于并接在输出端。可近似认为Rf并接在输出端。 基本放大电路的电路图如下所示: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 1、±12V直流电源 2、函数信号发生器 3、双踪示波器 4、交流毫伏表 5、万用电表 6、实验用负反馈放大电路电路板 四、实验内容与数据 1、测量静态工作点 按负反馈放大电路示意图连接实验电路,取Vcc=12V,Vi=0,用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第一级、第二级的静态工作点。 测量数据如下所示:

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

实训报告书 ——负反馈放大电路 系部: 班级: 姓名: 实训日期: 实训地点: 指导老师:

一、实训名称 负反馈放大电路 二、设计目的 1、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加深对负反馈放大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三、实训器材 晶体三极管2N2222A 万用表 +12V直流电源信号源 示波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R1=R8=R10=R11=10kOhm R2=1kOhm R3=R6=100kOhm R4=15kOhm R7=24kOhm R9=1.8kOhm R12=360 Ohm R13=100 Ohm C1=C2=C3=C4=10uF-POL C5=C6=100uF-POL 四、电路原理 1.将输出端的信号(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经过负反馈 网络送回到回路中,从而稳定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改变输入与输出电阻、减小非线性失真和展宽通频带等。负反馈电路虽然改变了放大器 的许多性能,但是以牺牲电路的放大倍数为代价的。 电路图如下所示:

上图为带有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在电路中通过R11 把输出电压U0引回到输入端,加在第一个晶体管的发射极上,在发 射极电阻R 13上形成反馈电压Uf,根据反馈的判断方法可知,它属于电压串联负反馈。 2.电路调试 按电路图在仿真软件上接好电路后,将信号源断开,把输入端短路,用电压表和万用表分别测量U R2、U R13和U R9、U R12,按A或Shift+A ,使负调节滑动变阻器,使U E1=0.844V,保证静态工作点mA I C8.0 1 反馈放大电路正常工作。 五、实验内容 1.静态工作点的调试及测量 令输入信号为零,用万用表测量出基极、集电极、发射极的电位U B1、U C1、U E1、U B2、U C2、U E2值的大小,记录于自拟的数据表格中。调节 R12使静态电流I C1为0.8mA左右。

多级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摘要 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加强工程训练,特别是技能的培养,对于培养工程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电子信息类本科教学中,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它包括选择课题、电子电路设计、组装、调试和编写总结报告等实践内容。负反馈在电子线路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采用负反馈是以降低放大倍数为代价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放大电路的工作性能,如稳定放大倍数、改变输入和输出电阻、减少非线性失真、扩展通频带等,所以在实用放大器中几乎都引入负反馈。负反馈放大电路是由基本放大电路和负反馈网络组成。由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分立元件构成共基极、共发射极、共集电极等基本放大电路。将输出信号的一部分或全部引回到输入端并使输入信号减小的某种电路称为负反馈网络。经过布线、焊接、调试等工作后负反馈放大电路成形。通过负反馈放大电路课程设计可实现让学生初步掌握电子线路的试验、设计方法和课程设计为后续的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关键词:三极管;放大级电路;输出级电路;负反馈网络;共发射极

ABSTRACT Electronic technology is a strong practical courses,strengthen the engineering training,especially skills training,to cultivate engineering personnel's quality and ability has the very important role.In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 the undergraduate course teaching,the course exercise 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practice,it include the choice of subject,electronic circuit design,construction, commissioning and writing reports practice content.Negative feedback in electronic circuit has a very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the negative feedback is reducing the cost of magnification,the purpose i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amplifier circuit,such as stable magnification,change the input and output resistance,reduce nonlinear distortion, expansion passband etc,so in practical in almost any negative feedback amplifier introduced.Negative feedback amplifying circuit is from the basic amplifying circuit and the feedback of the network composition. From the resistor,capacitor,diodes and transistors division discrete components Constitute common base, common-emitter,common collector the basic amplifying circuit.Will output signal part or all of the lead back to the input and Input signal reducing some kind of circuit called negative feedback network.After routing,welding,debugging work is forming Negative feedback amplifier.Through the negative feedback amplifying circuit course design can let the students grasp the electronic circuit experiment,design methods and course design for the graduation design to build the foundation. Key words:transistor;Amplifier circuit level;Output level circuit; Negative feedback network;Common-emitter

详解负反馈放大器电路

难点电路详解之负反馈放大器电路 1 负反馈放大器 在放大器中采用负反馈电路,其目的是为了改善放大器的工作性能,提高放大器的输出信号质量。在引入负反馈电路之后,放大器的增益要比没有负反馈时的增益小,但是可以改善放大器的许多性能,主要有四项:减小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扩宽放大器的频带、降低放大器的噪声和稳定放大器的工作状态。 1.1 正反馈和负反馈概念 放大器的信号传输都是从放大器的输入端传输到放大器输出端,但是反馈过程则不同,它是从放大器输出端取出一部分输出信号作为反馈信号,再加到放大器的输入端,与原放大器输入信号进行混合,这一过程称为反馈。 ①反馈方框图 如图1所示是反馈方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输入信号Ui从输入端加到放大器中进行放大,放大后的输出信号Uo其中的一部分加到下一级放大器中,另有一部分信号经过反馈电路作为反馈信号UF,与输入信号Ui合并,作为净输入信号VI加到放大器中。 图1 反馈方框图 ②反馈种类 反馈电路有两种:正反馈电路和负反馈电路。这两种反馈的结果(指对输出信号的影响)完全相反。 ③正反馈概念 正反馈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吃某种食品,由于它很可可,所以在吃了之后更想吃,这是正反过程。 如图2所示正反馈方框图,当反馈信号UF与输入信号Ui是同相位时,•这两个信号混合后是相加的关系,所以净输入放大器的信号UI•比输入信号Ui更大,而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没有变化,这样放大器的输出信号Uo比不加入反馈电路时的大,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

图2 正反馈方框图 在加入正反馈之后的放大器,输出信号愈反馈愈大(当然不会无限制地增大,这一点在后面的振荡器电路中介绍),这是正反馈的特点。正反馈电路在放大器电路中通常不用,它只是用于振荡器中。 ④负反馈概念 负反馈也可以举一例说明,一盆开水,当手指不小心接触到热水时,手指很快缩回,而不是继续向里面伸,手指的回缩过程就是负反馈过程。 如图3所示是负反馈方框图,当反馈信号UF相位和输入信号Ui的相位相反时,它们混合的结果是相减,结果净输入放大器的信号UI比输入信号Ui要小,•使放大器的输出信号Uo减小,引起放大器电路这种反馈过程的电路称为负反馈电路。 图3 负反馈方框图 ⑤反馈量 负反馈的结果使净输入放大器的信号变小,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减小,这等效成放大器的增益在加入负反馈电路之后减小了。当负反馈电路造成的净输入信号愈小,即负反馈量愈大,负反馈放大器的增益愈小,反之负反馈量愈小,负反馈放大器的增益愈大。 正反馈也有同样的正反馈量问题。 1.2 全面了解负反馈电路种类 ①负反馈种类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学年论文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李耀光(学号:20121104736)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12级电子信息工程3班,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2) 指导教师:段国俊 摘要:负反馈在电子线路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采用负反馈是以降低放大倍数为代价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放大电路的工作性能~如稳定放大倍数、改变输入和输出电阻、降低电路增益、减少非线性失真、展宽通频带等~所以在实用放大器中几乎都引入负反馈。而在各种放大电路中~其主要用于稳定静态工作点、稳定放大倍数、防止自激振荡、补偿温度漂移等。关键词:负反馈,性能,稳定 1.实验目的 1.1通过实验,学习并初步掌握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及调试方法。 2.2深入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1.3巩固放大电路主要指标的测试方法。 2.实验任务 采用双极型晶体管以及电阻、电容系列,设计一个负反馈电压放大电路,输入、输出采用电容耦合。要求 当时:A,40(1,10%),反馈深度不低于10 R,2k,vfL R,15k,,R,100,io 频率响应。 f,10Hz,f,1MHzLH ,当负载RL=2.2k时:(有效值) V,1.0Vo 3.实验原理

3.1反馈的类型 在输出端,取样方式分为电压取样(电压反馈)和电流取样(电流反馈),在输入端,比较方式分为串联比较(串联反馈)和并联比较(并联反馈)。因此负反馈放大电路有四种类型: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 3.2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学年论文题目 3.2.1引入负反馈使增益下降闭环增益表达式为 ,,A A,f,, 1,AF ,, D,1,AF其中为反馈深度。深度负反馈D>>1条件下 ,1 A,f, F 3.2.2负反馈提高增益的稳定性 易得 ,,,dAdAdA11f ,,,,,,,,,DA,AFAA1f 上式表明,反馈越深,闭环增益的稳定性越好。3.2.3负反馈对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影响串联负反馈使 R增加,并联负反馈使 R下降。程度取决于反馈深度。 i i ,,,R(1AF)R,,ifi(串联负反馈),, ,Ri(并联负反馈)R,,if,,,1AF,, 电压负反馈使 R下降,电流负反馈使 R增加。程度取决于反馈深度。 o o ,,,R(1AF)R,,soofo,(电流负反馈),, RoR,(电压负反馈),of,,,1AF,so, 3.2.4负反馈展宽频带 基本放大电路高、低频响应均只有一个极点时,闭环上、下限截止频率为 f,(1,AF)f,HfH, ,fLf,Lf,(1,AF),

负反馈放大电路与基本运算电路

第4章负反馈放大电路与基本运算电路 4.1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基本类型 教学要求 理解负反馈的概念; 掌握放大电路中反馈类型的判断; 理解反馈对放大电路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影响。 概述 把电路输出量的一部分或全部反送回输入端称为反馈。反馈有正反馈和负反馈,在 电路中引入负反馈可使电路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利用反馈性质,在集成运放的外接线端连接不同的线性反馈元件,可构成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微分等运算电路。一、反馈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基本关系式 (一)反馈放大电路的组成及有关关系式 1.电路组成 含有反馈网络的放大电路称反馈放大电路,其组成如下图所示。图中,A称为基本放大电路,F表示反馈网络,反馈网络一般由线性元件组成。由图可见,反馈放大电路由基本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构成一个闭环系统,因此又把它称为闭环放大电路,而把基本放大电路称为开环放大电路。x i、x f、x id和x o分别表示输入信号、反馈信号、净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它们可以是电压,也可以是电流。图中箭头表示信号的传输方向,由输入端到输出端称为正向传输,由输出端到输入端则称为反向传输。因为在实际放大电路中,输出信号x o经由基本放大电路的内部反馈产生的反向传输作用很微弱,可略去,所以可认为基本放大电路只能将净输入信号x id正向传输到输出端。同样,在实际反馈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x i通过反馈网络产生的正向传输作用也很微弱,也可略去,这样也可认为反馈网络中只能将输出信号x o反向传输到输入端。 2.基本关系式

(二)反馈的类型 1.正反馈和负反馈 正反馈——反馈使净输入电量增加,从而使输出量增大,即反馈信号增强了输入信号。负反馈——反馈使净输入电量减小,从而使输出量减小,即反馈信号削弱了输入信号。判别方法:瞬时极性法 步骤:(1)假设输入信号某一时刻对地电压的瞬时极性;(2)沿着信号正向传输的路经,依次推出电路中相关点的瞬时极性;(3)根据输出信号极性判断反馈信号的极性;(4)判断出正负反馈的性质。 2.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 直流反馈——反馈回的信号为直流量的反馈。 交流反馈——反馈回的信号为交流量的反馈。 交、直流反馈——反馈回的信号既有直流量又有交流量的反馈。 例题1.分析下图电路是否存在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直反馈还是交流反馈? 解:R E 介于输入输出回路,故存在反馈。根据瞬时极性法,反馈使u id 减小,为负反 馈。因为经过反馈元件R E 的反馈号既有直流量,也有交流量,故该反馈同时存在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 二、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基本类型 (一)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电压反馈——反馈信号取样于输出电压。 判别方法:将输出负载R L 短路(或u o = 0 ),若反馈消失则为电压反馈。 电流反馈——反馈信号取样于输出电流。 判别方法:将输出负载R L 短路(或u o = 0 ),若反馈信号仍然存在则为电流反馈。

负反馈放大电路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电路开环与闭环特性的测试方法 二、预习要求 1.复习电压串联负反馈的有关章节,熟悉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工作原理以与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2.估算图3.1所示电路在有反馈和无反馈时的电压放大倍数的大小。设==50,Rp=60K。 3.估算图3.1所示电路在有反馈和无反馈时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4.自拟实验记录表格。 三、实验元、器件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箱一台双踪示波器一台 万用表一台连线若干 其中,模拟电子线路实验箱用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模块,元器件模组以与“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模板。 四、实验原理与参考电路 1.参考电路如图3-1所示。

负反馈有四种类型: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本实验电路由两级共射放大电路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构成负反馈放大器。其中反馈电阻RF=10KΩ。 2.电压串联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1)引入负反馈降低了电压放大系数 式中,是反馈系数,,是放大器不引入级间反馈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即,但要考虑反馈网络阻抗的影响),其值可由图3-2所示的交流等效电路求出。 设,则有

式中:第一级交流负载电阻 第二级交流负载电阻 从式中可知,引入负反馈后,电压放大倍数比没有负反馈时的电压放大倍数降低了()倍,并且愈大,放大倍数降低愈多。 (2)负反馈可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该式说明:引入负反馈后,放大器闭环放大倍数的相对变化量比开环放大倍数的相对变化量减少了(1 AF)倍,即闭环增益的稳定性提高了(1 AF)倍。 (3)负反馈可扩展放大器的通频带 引入负反馈后,放大器闭环时的上、下截止频率分别为: 可见,引入负反馈后,向高端扩展了倍,从而加宽了通频带。 (4)负反馈对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的影响 负反馈对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的影响比较复杂。不同的反馈形式,对阻抗的影响不一样。一般而言,串联负反馈可以增加输入阻抗,并联负反馈可以减小输入阻抗;电压负反馈将减小输出阻抗,电流负反馈可以增加输出阻抗。图3-1电路引入的是电压串联负反馈,对整个放大器电路而言,输入阻抗增加了,输出阻抗降低了。它们的增加和降低程度与反馈深度(1 AF)有关,在反馈环满足 (5)负反馈能减小反馈环的非线性失真 综上所述,在放大器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后,不仅可以提高放大器放大倍数的稳定性,还可以扩展放大器的通频带,提高输入电阻和降低输出电阻,减小非线性失真。 五、实验容 1.按图3.1组装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调整Q1,Q2静态工作点(方法同实验一)。输入端加,2mV的正弦电压,输出接示波器CH2,观察输出电压波形是否有自激振荡,若有自激,可在Q2的基极b2和集电极c2之间加消振电容,其容量约为200pF。确认输出电压无自激,不失真,关闭信号源(使

多级负反馈放大器实验报告

2.5 多级负反馈放大器的研究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用仿软件研究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 (2)学习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掌握多级集成运放电路的工作特点。 (3)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掌握负反馈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1)测试开环和闭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反馈网络的电压反馈系数和通频带。 2)比较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反馈网络的电压反馈系数和通频带。 3)观察负反馈对非线性失真的改善。 二.实验原理 1.实验基本原理及电路 (1)基本概念。在电子电路中,将输出量(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电路形式作用到输出回路,用来影响其输出量(放大电路的输入电压或输入电流)的措施成为反馈。 若反馈的结果使净输入量减小,则称之为负反馈;反之,称之为正反馈。若反馈存在于直流通路,则称为直流反馈;若反馈存在于交流通路,则称为交流反馈。 交流负反馈有四种组态: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若反馈量取自输出电压,则称之为电压反馈;以电流形式相叠加,称为并联反馈。 在分析反馈放大电路市,“有无反馈”决定于输出回路和输入回路是否存在反馈支路。“直流反馈或交流反馈”决定于反馈支路存在于直流通路还是交流通路:“正负反馈”的判断可采用瞬时极性法,反馈的结果使净输入量减小的为负反馈,使净输入量增大的为正反馈;“电压反馈或电流反馈”的判断可以看反馈支路与输出支路是否有直接接点,如果反馈支路与输出支路有直接接点则为电压反馈,否则为电流反馈;“串联反馈或并联反馈”的判断可以看反馈支路与输入支路是否有直接直接接点,如果反馈支路与输入支路有直接接点则为并联反馈,

负反馈放大电路仿真

负反馈放大电路仿真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ultisim 软件的使用方法。 2.掌握负反馈放大电路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学习负反馈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开环和闭环仿真方法。 4.学习掌握Multisim9交流分析 5.学会开关元件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1. 晶体管构成的负反馈放大器电路基本结构 负反馈在电子电路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虽然它使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降低,但能在多方面改善放大器的动态指标,如稳定放大倍数,改变输入、输出电阻,减小非线性失真和展宽通频带等。因此,几乎所有的实用放大器都带有负反馈。 负反馈放大器有四种组态,即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本例以电压串联负反馈为例,分析负反馈对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图3.4-1为带有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在电路中通过RF 把输出电压uo 引回到输入端,加在晶体管VT1的发射极上,在发射极电阻RF1上形成反馈电压u f 。根据反馈的判断法可知,它属于电压串联负反馈。 图3.4-1 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 2. 负反馈放大器的主要性能参数计算 (1)闭环电压放大倍数 u u u uf F A 1A A += ,其中:i o u u u A =

Au 为基本放大器(无反馈)的电压放大倍数,即开环电压放大倍数。 1+AuFu ──反馈深度,它的大小决定了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改善的程度。 (2)反馈系数 F1F F1 u R R R F += (3)输入电阻 Rif =(1+AuFu )Ri (4)输出电阻 u uO O Of F A 1R R += 式中:Ro 为基本放大器的输出电阻。Auo 为基本放大器R L =∞时的电压放大倍数。 三、虚拟实验仪器及器材 双踪示波器 信号发生器 交流毫伏表 数字万用表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 在Multisim 环境下,并画出下图3.4-2所示电路 1.8k 20mV 1kHz 10uF-POL 10uF-POL C610uF-POL 图3.4-2负反馈放大电路 2. 直流分析 (1)调节信号源 V2 的大小,使输出端在开环情况下输出不失

差分运放电流串联负反馈的理论计算与仿真分析

差分一运放电流串联负反馈的理论计算与仿真分析 摘要 构建了直接耦合方式下的差分一运放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根据多级放大器增益的计算方法,计算了基本放大器的电压增益,进而得互导增益。另外采用微变等效电路方法,求解电路方程得到了反馈放大器的互导增益,两者满足负反馈放大电路中的基本关系。同时,启用仿真软件EWB,基本放大器和反馈放大器的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一致。 关键词负反馈;差分一运放放大电路;EWB 1 引言 伴随计算仿真技术迅速发展,可将实际电子元 器件采用理想模型替代,这极大方便了电路分析和 设计。采用方框图分析法,可以解决不满足深度负 反馈条件下的负反馈放大电路,但有些文献在 讨论时疏忽了反馈网络的负载效应,易造成误解。 近年来经常出现一些使用仿真软件对负反馈放大器 讨论,收到很好效果的报道,引起了人们普遍关 注。本文设计了直接耦合差分一运放电流串联负反 馈放大电路,理论计算下的基本放大器的互导增益 与微变等效电路计算下的反馈放大器的互导增益满 足反馈放大器中的基本关系式,与EWB5.0开、闭

环环境下的仿真结果一致。 2理论计算与仿真 2.1电路 由差分电路和运算放大电路组合而成的直接耦合多级放大 电路如图1所示,键S 位于N 处,构成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位于M 处,是考虑反馈网络负载效应后的基本放大器。 2.2理论计算 (1)基本放大器互导增益 对于基本放大器,将单端输入差分放大器输入 端对地短路,考虑到差分电路的对称性,略去1 b R (令1 2 b b b R R R = = )电阻压降,可得1 T 、2 T 两管静态 电流1 E I 、2 E I 1 2 10.712·0.471212E E V V m A k I I -+== =Ω 根据 软 件中所设置 100 β=,有 '1'2 1 (1)/ 5.575b e b e E T k V r r I β==+=Ω,其远大于一般为几十欧的[5]'b b r ,略去'b b r 有'be b e r r ≈ 。又3 ()f R R +远大于2 b R , 对输入电阻影响也可略去,这样求得差分放大电路 电压增益1 v A 21(//)1·2c i v b be R R A R r β=+ 其中2 i R 是同相输入时理想运放的输入电阻(理想运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和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区分电子技术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和电流串联负反馈电 路区分 - 电子技术 负反馈放大电路从输出端的取样方式可以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从输入端的接入电路的方式可以分为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最简洁的区分方法是:若输出端的反馈取样点跟输出在同一点的话就是电压反馈,不在同一点的话就是电流反馈;在输入端,假如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接在同一输入端的话就是以电流的形式参与计算,是电流负反馈,假如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接在放大电路的不同端子上的话,那么就是以电压形式参与运算,是电压负反馈。 将负载短路,也就是将RL短路,假如反馈信号还存在,就是电流负反馈;假如反馈信号为0,就是电压负反馈。 而在运算放大器负反馈电路中,反馈引回到输入另一端则为串联反馈如图4,图中uD与uF串联连接;假如引回到输入另一端则为并联反馈如图5,图中iD与iF并联连接。(2)电压电流的推断电压电流反馈是指反馈信号取自输出信号(电压或电流)的形式。电压反馈以图4为例,反馈电压uF是经R1、R2组成的分压器由输出电压uO取样得来。反馈电压是输出电压的一部分,故是电压反馈。在推断电压反馈时,可以接受一种简便的方法,即依据电压反馈的定义——反馈信号与输出电压成比例,设想将放大电路的负载RL两端短路,短路后如使uF=0(或IF=0),就是电压反馈。电流反馈以图5为例, 图中反馈电流iF为电阻R1和R2对输出电流iO的分流,所以是电流反馈。另一种简便方法就是将负载RL开路(RL=∞),致使iO=0,从而使iF=0,

即由输出引起的反馈信号消逝了,从而确定为电流反馈。运算放大器负反馈电路组态分析以下守于运算放大器负反馈电路的四种方式:1,并联电压负反馈图1(a)是反相比例运算电路。从反馈类型来看,反馈电路自输出端引出而接到反相输入端。设输入电压μi为正,则输出电压μo为负。此时反相输入端的电位高于输出端的电位.输入电流和反馈电流的实际方向即如图1(a)中所示.差值电流即减弱了净输入电流(差值电流),故为负反馈。反馈电流取自输出电压(即负载电压) ,并与之成正比,故为电压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输人端以电流的形式作比较,两者并联,故为并联反馈。因此,反相比例运算电路是引入并联电压负反馈的电路。由前面争辩可知,电压负反馈的作用是稳定输出电压,并联反馈电路则降低输入电阻。反馈系数 F由定义式得出:其中XF为反馈电流,所以反馈系数。可见,反馈系数具有电导(电阻的倒数)的量纲,称为互导反馈系数。2,串联电压负反馈由1(b)是同相比例运算电路。从反馈类型来看,反馈电路自输出端引出接到反相输人端,面后经电阻RL接“地”。设为正,则也为正.此时反相输入端的电位低于输出端的电位,但高于“地”电位,和的实际方向与电路中的参考方向相反。经RF和R1分压后.反馈电压= —R1它是的一部分。由输人端电路可得出,差值电压,即减弱了净输入电压(差值电压),故为负反馈。反馈电压取自输出电压,并与之成正比,故为电压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输入端以电压的形式作比较.两者串联,故为串联反馈。因此,同相比例运算电路是引入串联电压负反馈的电路。反馈系数F由定义式得电压负反

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实验

2.4 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 2.4.1 实验目的 1.验证电流串联负反馈对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的影响。 2.掌握负反馈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2.4.2 实验原理 1.负反馈放大器主要特点 在放大器中引入负反馈后使放大倍数下降,但能提高放大器放大倍数的稳定性,减小非线性失真,扩展放大器的通频带,同时对放大器的输入、输出阻抗也有一定的影响。 ⑴负反馈使放大倍数下降 式中为无反馈时的放大倍数,为有反馈时的放大倍数,由此可见,放大器加入负反馈后,使无反馈时的放大倍数下降了()倍。 ⑵提高放大器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在式中,若,则。

即深度负反馈时放大器的增益由反馈网络的参数决定,与原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无关。其对放大器的增益稳定性改善情况由下式决定:式中:为有反馈时放大器增益的相对变化量,而为无反馈时放大器增益的相对变化量。可见有反馈时比无反馈时放大器增益的相对稳定度提高了()倍。 ⑶负反馈扩展了放大器的通频带: 式子表明放大器加入负反馈后,其通频带扩展了()倍。 ⑷对输入、输出阻抗的影响 电压负反馈使输出阻抗减小,故能稳定输出电压,相当于恒压源。 电流负反馈使输出阻抗增大,故能稳定输出电流,相当于恒流源,。 串联负反馈使输入阻抗增大,并联负反馈使输入阻抗减小。 2.负反馈放大器种类 放大器输出回路的信号,通过反馈网络反馈到其输入回路,影响输入信号。按照连接方式不同,分为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负反馈四种类型。

⑴以输出端反馈信号取样方式区分 电压反馈:反馈网络并联在放大器的输出端,反馈信号正比于输出电压。 电流反馈:反馈网络串联在放大器的输出端,反馈信号正比于输出电流。 ⑵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输入端的连接方式区分 并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是并联连接。 串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是串联连接。 2.4.3 实验内容及步骤 电流串联负反馈实验电路如图2-4-1所示。 1.静态工作点的测试 (1)按极性要求给实验电路加电源电压。 (2)调节电位器使,然后分别测量、之值,并记录。 (3)计算、、、之值,将计算结果一并记录在表2-4-1中。

模拟电子电路例题负反馈放大电路例题

模拟电子电路例题_负反馈放大电路例题 1. 1.电流并联负反馈可稳定放大器的输出_________ ,这种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___ 。 答案:电流,低,高 2. 要求多级放大器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也低,应该在多级放大器间引入 答案:电压并联 3. 要求多级放大器输入电阻高,输出电压稳定,应该在多级放大器中引入答案:电压串联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流负反馈只能影响放大器的,交流负反馈只影响放大器的交流 答案:静态工作点,性能 5. ________________ 将放大电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某种方式反送到 _ 称作反馈 答案:输出信号,输入端 6. ____________________ 负反馈使放大电路降低,但使得以提高,改善了输出波形的 的___。 答案:放大倍数,闭环放大倍数的稳定性,非线性失真,通频带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______________ ,而并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 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提高,降低 ,输出电阻 负反馈 负反馈 ,展宽了放大电路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阻______________ ,而电流负反馈使输出电阻 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降低,提高 9. ______________ 反馈深度用来表示,它体现了反馈量的大小。

答案: 2. 电路如图示,试分别说明 (1)为了使从引到T2 基极的反馈为负反馈,图中运放的正反馈应如何标示。 (2)接成负反馈情况下,若,欲使,则R F= (3)在上述情况下,若运放A 的A vo 或电路中的RC值变化5%,问值也变化5%吗 解:(1)电路按瞬时极性法可判断,若 A 上端标示为(+)极时为电压串联负反馈,否则为正反馈。可见上(+)下(-)标示才正确。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仿真分析

摘要 负反馈电路在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很多,电子放大电路中采纳负反馈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放大电路的工作性能。负反馈放大电路是由是由大体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组成,在电子技术中应用十分普遍,它对电路的性能指标有较大的阻碍。它可作为整机放大器的输入级和中间级,具有电压、电流的放大能力。 理论分析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阻碍较为抽象,因此本文运用EWB软件对负反馈放大电路进行仿真,分析了负反馈放大电路开环与闭环的放大倍数、输出电阻、频率响应和失真系数阻碍。最后通过仿真分析得出负反馈放大电路具有减少放大倍数,提高了放大倍数的稳固性,减小了非线性失真和抑制干扰, 拓宽了通频带, 改变了输入/输出电阻。 关键词:EWB;负反馈;放大电路;仿真

Abstract Negative feedback circuit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electronic application using negative feedback amplifier circuit, the purpose i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amplifying circuit. Negative feedback amplifying circuit is driven by the basic amplifying circuit and the feedback network, 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it is widely used in the circuit performance index has considerable influence. It can be used as the input stage amplifier and middle class, with current and voltage amplifier.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EWB software simulation to negative feedback amplifying circuits and negative feedback amplifying circuit of open loop and closed-loop magnification, output resistance, frequency response and distortion coefficient is analyzed.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negative feedback amplifier circuit is abstract, use EWB simulation software, you can obtain the result. Visual image reflects feedback amplifier circuit, after introducing reduced magnification,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magnification, reduced the nonlinear distortions and restrain the interference, broaden the passband, change the input/output resistance.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第七章反馈放大电路 本章内容简介 (一) 目标:利用反馈原理来获得更稳定的放大电路 (二) 侧重点:反馈的基本概念及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类型,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三) 深入研究:在后续课程《自动控制原理》 (四) 主要内容 ✧反馈的基本概念及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类型;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问题; (五)学习目标 ✧会看,即会判断反馈的类型和极性,会定性分析其作用。 ✧会引,即会根据需要正确引入反馈。 ✧会算,即会估算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电路的闭环增益。 ✧会消振,即会通过实验调试消除反馈放大电路中的自激振荡。 (六)学习方法 ✧反馈放大电路是本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 ✧为达到本章的学习目标,首先必须针对几个电路实例,深入掌握一些重要的基本 概念,如反馈、反馈网络、反馈信号、净输入信号、开环与闭环、直流和交流反馈、负反馈和正反馈(即反馈的极性)、电压和电流反馈、串联和并联反馈。 ✧在此基础上,用瞬时极性法、输出短路法等方法判断反馈的极性和反馈的类型, 掌握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引入符合要求的反馈。 ✧另外,不仅要会定性分析反馈,还要会定量计算,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在放 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重要性。基本公式表明了开环和闭环增益之间的关系。它是在中频区推导出来的,其中的(1+)决定了反馈对放大电路 性能的影响程度,在的条件下,可由估算放大电路的闭环增益。 ✧负反馈放大电路中的自激振荡是必须要加以消除的,因此,要清楚自激振荡产生 的原因及条件,从而懂得如何消除自激振荡。 (七)参考资料说明: ✧清华大学童诗白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有关章节 ✧高文焕、刘润生编《电子线路基础》 ✧王小海编《集成电子技术教程》 ✧王远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书》 ✧陈大钦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问答、例题、试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