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学概论第七章笔记.备课讲稿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7
英语语言学概论期中作业专业:英语(翻译)学号:20131311202 姓名:汤汪第七章语言、文化与社会1、语言与文化(1)语言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书面语的物质载体——文字。
最狭义的语言不包括文字,只包括口语和书面语,口语和书面语是人类社会用来进行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最常用、最发达、最严密的符号体系。
广义的语言不仅包括狭义语言,而且还包括准语言。
准语言又称副语言、类语言,根据诉诸感官的不同,准语言又可分为听觉的(伴随声音、音乐语言、其他声响符号)、视觉的(表情、体态等;图表、公式等;绘画语言;舞蹈语言;蒙太奇语言;符号、标识语言;其他视觉符号)、触觉的(盲文等)三类。
广义的语言其实包括了人类用于交际的所有手段,因此可以将广义的语言定义为“人类使用的一切符号”。
(2)文化文化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生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方式而共同创造的事事物物,以及基于这些方式而形成的心理和行为。
广义的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层次。
物质文化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
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是不可见的隐性文化或曰潜在文化。
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
诸如生产和交通工具,武器,日用器具,服饰,居住、饮食和其他人类行为所需要的物品等等。
制度文化是指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
诸如饮食习惯、建筑工艺、卫生管理、娱乐方式等生活制度,婚姻形式、亲属关系、家庭财产分配等家庭制度,劳动管理、艺术生产、教育、道德、风俗、宗教、利益、法律、政治、警察、军队等社会制度,以及有关这些制度的各种理论体系。
心理文化包括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等,比之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心理文化处于更深的层次上。
(3)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本文对语言的内在系统,从语言的形式和结构上作了分析,并对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其它外在因素进行了探讨。
语言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语言学概论》课程介绍一、课程性质《英语语言学概论》是英语语言学专业、英语文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在英语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被设置为专业课。
《英语语言学概论》是一门理论课,是对语言现象进行理性的思考,传授有关语言的本质和共性的知识,是语言文学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
随着二语习得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语言理论的学习虽然不能直接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但是普通语言学所描述的语言的规律、心理语言学所描述的学习语言的规律以及社会语言学所描述的语言使用的规律都对学生自觉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有指导意义。
通过修习“英语语言学概论”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关于一般语言系统,尤其是所学英语的结构、功能和使用,对其在中学和大学基础阶段学习和使用英语过程中积累的大量关于词汇、语法、篇章、语用的规则进行补充,使之系统化、全面化,从而对学什么、怎么学有更加明确、完整和深刻的认识,有利于今后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独立、有效地提高自身水平,为今后的英语语言学研究奠定最基本的理论基础。
二、指定教材本课程所用教材为《英语语言学概论》,由王永祥和支永碧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5次印刷版。
三、目标要求掌握语言学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当代语言学各个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及发展趋势;了解语言的本质、结构、功能及其变化规律,加深对人类语言的理性认识;掌握语言研究的方法和艺术,培养语言研究能力;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指导语言学习实践,提高总体语言水平和语言学习能力和语言研究能力。
四、课程体系《英语语言学概论》全书共分13章,内容涉及四个部分:语言和语言学、语言学的主要分支——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
全书的第三部分跨学科领域和语言学的应用——话语分析、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以及语言学理论与外语教学。
第四部分介绍了现代语言学流派。
前两部分出题题型集中于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名词翻译和解释题;后两部分题型集中于问答题或综述题。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601100540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英文名称: Linguistics课程性质:必修课程总学时:64 学分:4理论学时:64 实验学时:0实践学时:0 指导自学学时:0适用专业:英语专业(医药贸易方向)适用层次:本科先修课程:英语语法,精读等承担院部:人文学院学科组:英语专业学科组二、课程介绍(一)课程目标及地位本课程是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向学生介绍语言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包括语音学、词汇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的基本理论以及语言与文化、社会、思维等的关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并通过所获得的知识加深对英语的理解及增强对英语中一些语言现象的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有两个,即:掌握英语语言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应用英语从事语言学方面研究的能力。
1、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本课程以英语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介绍英语语言的内部结构、表现形式和意义以及与人的心理、社会、文化艺术、信息科学、教育等的关系,要求学生通过听讲与自学,对英语语言学、语言学分支、流派及其发展等有一个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英语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及其应用等,提高对英语的理性认识,初步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应用英语从事语言学研究的能力作为语言学方面的专门课程,本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英语从事英语语言学或一般语言学研究的能力。
因此,本课程要求那些对语言学有兴趣并有意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生,能够运用英语和所学的语言学知识从事语言学或英语语言学方面的研究,用英语进行表达或撰写论文。
(二)教学基本要求1.“语言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语言理论基础课。
它从理论上探讨人类语言的本质、结构和演变的规律。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提高语言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奠定必要的语言理论基础。
Chapter 7 Language change语言变化知识点:1.*Definition: clipping; blend; acronym; back-formation2.Morphological and syntactic change3.*Vocabulary change4.Some recent trends in language change5.Causes of language change考核目标:识记:Definition: clipping; blend; acronym; back-formation领会:Morphological and syntactic change; Vocabulary change简单应用:Some recent trends in language change; Causes of language change一、定义1. Clipping略写词:A kind of abbreviation of otherwise longer words or phrases.指比较长的词或短语的缩写2. Blending 混合法:A process of forming a new word by combining parts oftwo other words.3. Acronym首字母缩略词:words derived from the initials of several words通过组合每个词的首位字母构成新词4. Back-formation 逆向构词法:new words are formed by taking away thesuffix of an existing word. 新词可以通过“去掉”现存的词的后缀而被创造出来二、知识点7.2 Phonological changes元音变化One of the most obvious change in English is the systematic and regular change in theAround the death of Chaucer in 1400,元音开始了进一步的转变。
七单元知识点总结英文1. Introduction to Knowledge PointsUnit 7 of our course covers a wide range of knowledge points, including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In this summary, we will highlight key points from each section and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unit.2. LanguageIn the language section, we have studied various aspects of English grammar and vocabulary. This includes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ctive and passive voice, the proper use of modal verbs, and the correct use of conjunctions and prepositions. It is important to master these language points in order to improve our overall English proficiency.2.1 Active and Passive Voice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ctive and passive voice is crucial for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English. In active voice, the subject of the sentence performs the action, while in passive voice, the subject is acted upon. For example, "The chef prepared the meal" is in active voice, while "The meal was prepared by the chef" is in passive voice. Mastering this concept is essential for clear and concise writing and speaking.2.2 Modal VerbsModal verbs are another important aspect of English grammar. These verbs, such as can, could, may, might, must, shall, should, will, and would, are used to indicate necessity, possibility, ability, or obligation. Understanding their usage in different contexts is essential for expressing ideas and opinions effectively.2.3 Conjunctions and PrepositionsConjunctions and prepositions are crucial for connecting ideas and express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fferent elements in a sentence. Understanding the correct usage of these words is essential for constructing coherent and meaningful sentences. Some common conjunctions include and, but, or, while, and yet, while prepositions include at, in, on, by, and with.3. LiteratureIn this section, we have explored various literary genres and analyzed works from well-known authors.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t forms of literature and their unique characteristics is important for appreciating and interpreting literary works.3.1 Literary GenresLiterary genres refer to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literature, such as poetry, drama, fiction, and non-fiction. Each genre has its own distinct features and conventions, and understanding these can help us appreciate and analyze literary works more effectively.3.2 Analysis of Literary WorksWe have analyzed works from renowned authors, such as William Shakespeare, George Orwell, and Emily Dickinson. By examining their writing styles, themes, and symbolism, we have gaine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literary techniques and devices used in their works. This has allowed us to develop critical thinking and analysis skills, which are essential for interpreting and evaluating literature.4. Cultural AspectsThe cultural aspects section of Unit 7 has provided us with insights into the customs, traditions, and social norms of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Understanding these cultural aspects is important for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with native English speakers.4.1 Customs and TraditionsWe have learned about various customs and traditions observed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including cultural festivals, social etiquettes, and traditional practices. Being aware of these customs and traditions can help us navigate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avoid 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s.4.2 Social Norms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norms of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is crucial for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into their society. This includes understanding concepts such as personal space, politeness, and social hierarchy. By being aware of these norms, we can adapt our behavior and communication style to suit the cultural context.5. ConclusionUnit 7 has provided us with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By mastering the knowledge points covered in this unit, we can improve our English proficiency, appreciate literary works, and navigate cultural interactions more effectively. It is important to continue practicing and applying these knowledge points in real-life situations to enhance our language skills and cultural competence.。
Chapter 7 Historical Linguistics 历史语言学1.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anguage 研究语言变化的目的和意义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anguag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human languagesand human linguistic competence.Researches in historical linguistics shed light on prehistoric development in the evolution oflanguage and the connections of earlier and later variants of the same language, and provide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kinship patterns of different languages.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anguage also enables us to determine how non-linguistic factors, such associal,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teract over time to trigger linguistic change.研究语言变化对于理解人类语言和人类的语言能力极其重要。
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揭示语言变化的史前发展和同一语言早期和后期变体自己的联系,为不同语言的亲缘关系提供线索。
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还可以使我们对非语言的因素,如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等在语言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更深的认识。
《英语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语言学概论》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语言学概论》研究始于20世纪初,其目的是揭示人类深层结构,对语言和语言交际作出客观、科学描述。
现已形成了语音学、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一系分支学科。
语言学研究社会学等人文学科的结合逐步形成了社会语言学这样的交叉学科。
对于主修语言学的学生来说,了解语言学的知识和语言理论是完全必要和有益的。
本课程的对象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在本科阶段第6学期和第7学期开设。
其中第一、二、三、四、五、七、八、十一章为必修,其余章节为选修。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本课程的具体要求是: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语言学概论》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一些最主要、最有影响的语言理论和原则,从而加深对人类语言这一人类社会普遍现象的理性认识,并具备一定的运用语言学理论解释语言现象、解决具体语言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是一门知识性比较强的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讲授主要理论、原则、和研究方法,使学生着重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在理解消化的基础上记忆。
本课程的对象是英语专业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原则上采用英语范例,但不排除一些有助于学习者理解的、针对性强的汉语例子。
应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语言实践提供更多的例子来解释相关理论,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语音学、词汇学、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这些语言学的核心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音韵学理论、句法结构和各个语言学流派的理论观点及其局限性。
四、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一门主干性课程。
与其相关的课程,如语法学、词汇学和语体学等都是语言学的分支,属于选修课程。
五、学时与学分:学时:72学时学分:4学分六、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语言学习的意义。
2.语言的定义。
3.语言的定义特征。
4.语言的起源。
5.语言的功能。
6.语言学的定义。
语言学概论第七章语言和社会自学笔记第七章语言和社会一、名词解释1.地域方言2.次方言、土语3.语音对应关系4.亲属语言、语言间的亲属关系5.原始基础语、子语6.语言的谱系分类7.语系8.社会方言9.隐语、黑话10.通用语 11.共同语 12.基础方言 13.标准语 14.国语15.借词16.意译词17.仿译词18.双语现象19.双言现象20.语言转用 21.语言混合 22.洋泾浜语23.克里奥尔语 24.非克里奥尔话 25.语言规划 26.语言政策 27.语言规范化28.民族语言政策二、简答和论述1.研究语言起源的目的2.研究语言起源问题包含两个不同的问题:3.关于语言的起源,大致可以分为神授说和人创说两种.4.简述恩格斯关于语言起源于劳动的观点.5.语言起源的过程.6.与语言起源有关的现代科学研究.7.语言的起源具备的条件.8.语言发展演变的两大特点.9.语言发展演变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性是一种语言分化出不同的方言或亲属语言的重要原因.10.语言的发展演变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11.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12.为什么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是语言产生、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13.语言的发展演变为什么只能采取渐变的方式?14.为什么语音、语法、语汇的发展演变是不平衡的.15.举例说明语言分化的产物有哪些?16.地域方言之间既有差别,又有明显的共同点.17.“亲属语言”和语言间的“亲属关系”并非等同于生物学上的概念.18.亲属语言形成的原因19.语音对应关系是语言间存在亲属关系的重要标志.20.世界诸语言谱系分类的大致情况.21.一种语言或方言内部还存在着社会方言的分歧:(见次方言和土语)22.造成语言差异的因素有哪些?23.一种语言走向统一的社会条件.24.一种语言实现统一的方式.25.隐语和一较社会方言的区别是什么?26.通用语和共同语的区别.27.基础方言的选择和共同语的形成.28.现代汉民族为什么要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29.为什么说方言的产生是社会的不完全分化和语言的发展演变共同作用的结果?30. 为什么说语音差异是方言分区的主要依据?31.举例说明方言间在词汇和词义上的两点差异。
语言学概论(教案)第一章:语言与语言学1.1 语言的定义与特征介绍语言的定义,强调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用于人类交流和思维。
讨论语言的基本特征,如结构性、性、动态性等。
1.2 语言的类型与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的语言,如自然语言、人工语言、手语等。
讨论语言的分类方法,如根据语言系属、使用人数等。
1.3 语言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领域介绍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如语言、言语、方言等。
讨论语言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如语音学、语法学、语用学等。
第二章:语言的起源与发展2.1 语言的起源探讨语言的起源问题,介绍不同学者的观点,如生物进化论、社会接触论等。
2.2 语言的发展讨论语言的发展过程,包括语音变化、语法演变、词汇扩展等。
2.3 语言的变迁与演变介绍语言的变迁与演变现象,如借词、方言形成、语言灭绝等。
第三章:语言的结构与功能3.1 语言的结构分析语言的结构,包括音素、音节、词汇、句子等层面。
3.2 语言的语音系统介绍语音学的基本概念,如音素、音位、声调等。
3.3 语言的功能讨论语言的主要功能,如表达意义、传递信息、实施交际等。
第四章:语言的变异与方言4.1 语言的变异探讨语言的变异现象,包括地域变异、社会变异、个体变异等。
4.2 方言的形成与分类介绍方言的形成原因,如地理隔离、社会分化等。
讨论方言的分类方法,如根据语音特征、语法规则等。
4.3 方言与标准语的关系分析方言与标准语的关系,包括互相影响、竞争、共存等。
第五章:语言的接触与交流5.1 语言接触的概念与类型介绍语言接触的概念,强调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
讨论语言接触的类型,如借词、混合语、语言转用等。
5.2 语言借用的现象与影响分析语言借用的现象,如借用词、借用语法结构等。
讨论语言借用对借用者和被借用语言的影响。
5.3 语言的国际传播与全球化的影响探讨语言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如英语的全球普及。
分析语言全球化对语言多样性的影响,如语言侵蚀、语言死亡等。
第六章:语言的变异与语言变化6.1 语言变异的类型与原因介绍语言变异的类型,如语音变异、语法变异、词汇变异等。
Chapter 7 Historical Linguistics 历史语言学1.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anguage研究语言变化的目的和意义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anguag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human languages and human linguistic competence.Researches in historical linguistics shed light on prehistoric development in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and the connections of earlier and later variants of the same language, and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kinship patterns of different languages.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anguage also enables us to determine how non-linguistic factors, such as social,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teract over time to trigger linguistic change.研究语言变化对于理解人类语言和人类的语言能力极其重要。
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揭示语言变化的史前发展和同一语言早期和后期变体自己的联系,为不同语言的亲缘关系提供线索。
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还可以使我们对非语言的因素,如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等在语言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更深的认识。
第七章语言随社会发展三、辨析题1.语言的发展都具有渐变性。
正确。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作为社会成员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它。
与人们生活关系如此密切的语言没有老是花样翻新的必要,同时作为社会成员共同的交际工具,它也需要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不允许它一下子发生大的变化。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增长的交际需要又不断促使语言发生变化以满足社会成员新的交际需要。
这种稳固和变化的对立就导致了语言的发展变化只能是渐变的方式而不能是突变的方式,哪怕是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语言也不会马上产生巨变,如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都是逐渐实现的,语言中的旧词并不是一夜之间就消失掉了的。
2.语言里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是齐头并进的。
不对。
语言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发展变化的速度不一样,有的发展变化快,有的发展变化慢,即使是同一组成部分各要素之间发展也是不平衡的。
在语言的三个要素中,词汇发展变化最快,而语音和语法发展变化则相对较慢,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这是因为语言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是不一样的,这其中词汇与社会的联系最为紧密,最为直接,对社会的反应也最为灵敏。
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消失,人们观念的改变,随时都在词汇中反映出来,表现为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和词义的发展变化等。
如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产生了诸如“网络、网友、网吧、网页、网恋、上网、网民、网管、网关、黑客”等大量新的词语。
3.同一言语社团的人总是固定地使用一种语言形式。
不对。
一个人可以属于两个言语社团,因此可以使用两种不同的言语方式。
属于一个言语社团的人可以在特定的环境下使用另一个言语社团的言语方式。
4.听得懂、听不懂是划分地域方言的标准。
不对。
语言系统尤其是语音系统的差异才是地域方言划分的标准。
5.何种方言能够成为某种共同语的基本方言的条件都是由文化的原因决定的。
不对。
因为有些共同语的形成是政治原因决定的,比如汉语普通话;有的则是经济原因决定的,比如标准英语。
语言学概论笔记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符号: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
它包括了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的要素,是一定的形式和一定的内容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2.语言符号:语言是一种符号,因为它能代表或指称现象。
语言符号是由音、义的结合构成的。
“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相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
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人义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它是就语言符号的音与义的相互关系来说。
这种音义的任意性关系又叫约定性。
4.语言符号依存性: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来说的,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至于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对人们就有强制性,音义之间就具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不得任意更改。
5.语言符号的线条性:即语言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符号依次出现。
依次出现的符号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随意编排。
符号的线条性是由规则支配的,对社会成员具有强制性。
6.语言结构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
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
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即音与义相结合而划分出来的音的结构成分。
音位经组合而与某种意义相结合就能构成语言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是语言的上层。
这一层又可以分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这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是构词材料;第二级是由语素的组合构成的词,是造句材料,是交际的基本单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
语言系统的层次结构可以图示为:音位语素à词à句子7.语言发展的渐变性:指语言从旧质过渡到新质不是经过爆发不是经过消灭现存的语言和创造新的语言,而是经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旧质要素的逐渐死亡来实现的。
语言结构的体系的演变只能采取渐变,不能爆发突变。
Chapter 7 Historical Linguistics 历史语言学1.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anguage研究语言变化的目的和意义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anguag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human languages and human linguistic competence.Researches in historical linguistics shed light on prehistoric development in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and the connections of earlier and later variants of the same language, and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kinship patterns of different languages.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anguage also enables us to determine how non-linguistic factors, such as social,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teract over time to trigger linguistic change.研究语言变化对于理解人类语言和人类的语言能力极其重要。
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揭示语言变化的史前发展和同一语言早期和后期变体自己的联系,为不同语言的亲缘关系提供线索。
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还可以使我们对非语言的因素,如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等在语言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更深的认识。
2.The nature of language change语言变化的本质All living languages change with time. Unless a language is no longer spoken by the general public of a society, such as Latin, its change is inevitable. As a general rule, language change is universal, continuous and, to a considerable degree, regular and systematic. Language change is extensive, taking place in virtually all aspects of the grammar.Although language change is universal, inevitable, and in some cases, vigorous, it is never an overnight occurrence.Language development may be regarded as linguistic evolution from one stage to another.所有尚在使用的语言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语言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语言变化是普遍的、连续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规则的和系统的。
语言变化涉及语法系统的各大组成部分。
在语言演变过程中,词汇和语法规则有的消亡了,有的诞生了,有的是外借的,有的则转化了其意义或功能。
尽管语言变化是普遍的,必然的,有时甚至是显著的,但语言的变化是一个缓慢的渐变过程,其变化是同代人所不易察觉的。
语言的发展可以看作是语言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演化过程。
3.Major periods in the history of English英语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a)Old English (450-1100) 古英语阶段b)Middle English (1100-1500) 中古英语阶段c)Modern English (1500-今) 现代英语阶段Most Modern English speakers find Middle English only partially comprehensible, and Old English simply unintelligible, just like a foreign language hardly recognizable as the native language they speak.大多数现代英语的使用者发现,对于他们来说,中古英语只能部分地被理解,古英语则如外语一般,简直不可理解。
Old English dates back to the mid-fifth century when Anglo-Saxons invaded the British Isles from northern Europe.Middle English began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Norman French invaders in England. Middle English had been deeply influenced by Norman French in vocabulary and grammar.Modern English is separated with Middle English with European renaissance movement.古英语源自欧洲大陆的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所操的语言。
中古英语深受诺曼底占领者所操的法语的影响。
词汇和语法等均受其影响。
现代英语是英语自身发展和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渗透结合的产物,很多词汇是外来语。
As British influence reached other continen ts, the “British Empire” established English-speaking colonies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English is now the native langu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Canada,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英帝国的兴起及其移民化过程的成功使现代英语的使用遍布全球。
以现代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
4.Linguistic change in English英语语言系统的变化Language change is essentially a matter of change in the grammar. We refer to the change in the grammar of a language as linguistic change. Linguistic change occurs in all components of the grammar, including changes in the sound, morphological, syntactic, lexical and semantic systems. 语言变化实质上是语法变化。
我们把一种语言的语法变化称为语言变化。
语言变化包括语音系统、形态系统、句法系统、词汇系统和语义系统等部分的变化。
a)sound change 语音变化●V owel sound change 元音变化The change occurred at the end of the Middle English period, approximately 1400-1600. These changes led to one of the major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 phonemic representations of words and morphemes, that is, between the pronunciation and the spelling system of Modern English. Known as the Great Vowel Shift in the history of English, these changes involve seven long, or tense, vowels. Refer to P132 of the test book for examples.元音变化出现在中古英语后期,大约在1400到1600年之间。
这些变化使一些单词的音位表达和词素之间出现了很大的不一致。
这些变化在英语史上被称为元音大变位,涉及七个长元音,或紧元音。
实例见书本132页。
●Sound loss 语音消失Not only did types of vowel sounds change, but some sounds simply disappeared from the general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不仅数种元音发生了变化,而且一些语音还从英语的整个发音体系中消失了。
实例:1》古英语中/x/ 在现代英语中已不存在。
如:古英语nicht (night) 读做/nixt/,而现代英语读做/nait/2》古英语和中古英语中有/kn/,都发音,在现代英语中/k/不发音了。
如:knight/knee 在古英语中字母k是发音的,而在现代英语中不发音3》古英语中有一类名词的复数形式不是在词尾加/s/音,而是加/i/这个音,现在没有了。
如:goose的复数形式在古英语中的发音是/go:si/4》现代英语中出现了位于词尾的元音音段的省略现象,称为词尾音脱落。
如:name/love在古英语中发音为/na:ma:/和/lufu/,在中古英语中发音为/na:mə/和/luvə/,而在现代英语中的发音为/neim/和/lΛv/5》词尾音脱落还影响了某些词的拼写。
如:古英语单词helpe随着词尾音的消失,在中古英语和现代英语中拼写成了help●Sound addition 语音增加While some sounds were lost in the course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English, other sounds were added. Sound addition includes the gain or insertion of a sound. A change that involves the insertion of a consonant or vowel sound to the middle of a word is known as epenthesis. Refer to P134 of the text book for examples.英语在发展过程中消失了一些语音,但也增加了一些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