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我看家乡新变化》主题教学设计201803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我看家乡新变化》主题教学设计201803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我看家乡新变化》主题教学设计201803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我看家乡新变化》主题教学设计201803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我看家乡新变化》主题教学设计

(说明:此设计仅供学校参考,不准外传,如果学校有特色主题的也可以以学校特色主题开展。设计还要根据自己学校学生的情况确定安排多1或2个课时)

1.第一课时:《我看家乡新变化》选题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意识,并能提出2一3个感兴趣的问题。

3、学生能从问题中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4、指导学生归纳、整理,确定活动主题。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选择有价值的适合探究的问题,以便开展下一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

2、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善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并确定研究的主题。

课前准备: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社会、自然环境等家乡的变化,在本子上写好想研究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探究欲望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家乡的许多事物也在发生着变化,有的十分明显,有的无声无息,你是否发现了呢?课前老师布置大家留心观察家乡的变化,并把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写在问题卡上。本节课我们看看谁提出的问题最有价值?

二、小组讨论,评价问题的价值性

1、哪位同学说说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回答:微信红包、滴滴打车、生活环境、教师引导学生往同一件事前后发生改变的这个方向探究。)

2、小组交流:你最想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3、出示问题评价量表,齐读评价量表项目。

选题的依据

最想研究的问题:

评价项目1、是否感兴趣?

是()否()

2、是否具有研究价值?

是()否()

3、是否具有可行性?

是()否()

4、哪位同学根据评价量表的项目,说说这个问题的价值性、可行性?

5、同学们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自评。

三、小组汇报最感兴趣的问题

1、小组内对组员提出的问题进行互评,选出大家最感兴趣的问题。

2、每个小组推荐一个问题,组长汇报,并说清楚推荐的理由。

四、全班交流,评价问题

1、小组或组员可以发表对推荐问题的看法。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提出建议。

五、确定研究主题,提出活动目标和要求

1、确定研究主题

2、提出下一阶段活动目标和要求。

3、活动温馨提示。

六、全体反馈,完成评价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探究,各组确立了想研究的主题,希望你们在研究过程中积极参与,善于发现,勇于探索,最后取得成功。

2.第二课时《我看家乡新变化》——方案设计课

一、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明确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与基本格式。

2.学会围绕“我看家乡新变化”主题活动设计各子课题活动方案。

(二)能力目标:

1.能从活动的实施时间、地点、人员分工、内容、过程等方面设计活动方案,并讨论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2.掌握方案各栏目的设计要求,能准确、完整填写各栏目。

3.能根据建议,修改、完善活动方案。

(三)情意目标:

1.通过学写子课题活动方案,明确活动前先设计方案的重要性,增强活动的计划性。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意识。

二、活动过程

(一)回顾导入,明晰重点。

1.回顾前期选题阶段活动情况。

(1)课件出示已确定的子课题。。

2.板书主题。

(二)学习样例,明确要素。

1.制定可行的活动方案,要注意哪些问题?方案示例。

2.学生反馈,师板书(拟定研究内容、采用研究方法、分工合理公平)

3.学习表格式《考察计划表》样例,明确设计一份方案的基本要素与基本格式。

4.小组讨论方案样例。明确各栏目填写的设计要求,教师随机指导。

5.学生反馈。

(三)尝试动手,制订方案

1.师下发小组活动方案空白表。

教师用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1)大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小组的集体智慧,各抒已见,拟定想研究的内容。

(2)研究方法:采访、现场考察、上网浏览、查阅书籍、问卷调查等。

(3)根据同学们的特长,分工要合理。

(4)小组长做好记录。

(5)计划形式可用表格或文字说明。

2.小组讨论方案各栏目的填写内容。

三、汇报小组成果

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展示本组方案。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根据所定的主题,通过学习案例,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做出了小组方案,离我们的活动计划又近了一步,接下来我们将对小组方案进行讨论和完善,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五、课后作业

补充和完善小组方案。

参考资料:“

考察计划表

主题小组

时间地点

指导老

联系人

考察小组成员

考察内容

考察要求

考察准备

考察活动过程

预期考察活动成果

注意事项

3.第三课时《我看家乡新变化》——方案设计交流课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明确活动方案的设计环节与步骤。

(二)能力目标:

1.掌握方案各栏目的设计要求,能准确、完整填写各栏目。

2.并讨论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3.能根据建议,修改、完善活动方案。

(三)情意目标:

1.通过学写子课题活动方案,明确活动前合理设计方案的重要性,增强活动的计划性。

2.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加强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二、活动过程

(一)回顾导入,明晰重点。

1.回顾前期制作方案活动情况。

2.板书主题。

(二)讨论方案,研究可行性

1.小组派代表阐述本组方案的研究方向、研究价值、活动实施方式等。

2.教师提汇报要求。

交流建议:

(1)交流方案时,各小组派一个同学做小组汇报发言。

(2)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同一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

(3)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再重复。

1. 各小组汇报,其他小组可提出建议、评价。教师相机指导。

2.学生修改完成方案设计。

四、拓展延伸,谈体会

1.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活动总结。

五、课后作业

根据同学们的建议,修改好计划,开展活动。

4.第四课时《我看家乡新变化》开题课教学设计

5.

一、活动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开题的目的意义以及开题的一般程序。

2. 让学生体验开题的一般过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初步掌握答辩技巧,并进一步加强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3. 初步学会对一个课题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提问、评价。

二、教学过程:

(一)观看图片导入,感受开题

1.介绍开题课的意义,以及主要的流程。

2.小组讨论开题方案。

3.确定小主持人。

(二)以组为单位进行开题汇报。

1.学生主持人介绍评委(由学生评委与老师评委共同组成)以及开题程序。

2.开题陈述。由各课题组组长对本组的课题方案进行陈述。

3.提问。由评委以及其他学生对课题方案进行提问(2~3个问题)。

4.答辩。由各课题小组成员对评委们的提问进行回答。

5.评分。由评委以及在座的学生对课题方案进行评分。

(要向学生说明:70分以上的课题方案才予以通过,目的在于让学生认真对待开题)。

三、课堂小结

1.老师发言。

2.主持人宣布获得立项的课题组。

四、课后作业

根据所定的主题收集资料。

5.第五课时《我看家乡新变化》--文献查阅方法指导课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资料来源的3种常见方法;了解文献资料查找的过程。

2、了解文献研究法的含义和重要性,学会在图书馆利用图书分类法查找所需图书。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了解图书馆的图书分类规律;学会制作图书索引卡。

难点:能准确地以小组的课题主题进行对应类别查找书籍。

三、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通过网络等方式,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2.布置场地,按照图书分类选择书籍不规则地放到每小组桌面;

3.准备若干卡纸作为学生制作图书索引卡材料;

活动地点:学校图书馆

活动对象:六年级学生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课

上一节课,同学们我看家乡新变化

提出了许多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有关搜集资料的的知识。

在活动主题确定

以前,让学生明确

必须要收集有关

主题的资料。

了解资料的来源以及文献资料查阅的过程。

同学们想从哪些方面搜集有关家乡

新变化的资料,请同学们说说。

老师总结:资料来源:

1.查找网络资料:

2.查阅文献资料:

3.进行调查访问

提出任务:下面咱们进行有关文献

资料的学习。

了解文献研究法的含义和重要性。

查阅文献资料的过程:

第一、对课题提出一系列的疑问,然

后分析这些疑问与课题的关系,以确定

搜集资料的访问。

第二、根据这些问题或信息的信息的

性质选择检索工具,即确定是通过百科

全书等参考性工具书,还是通过报刊索

引性工具书进行查找。要根据需要解答

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取适当的工具书,

选择最新版本的工具书。

第三、确定检索途径,即从本校、本地

的图书馆,或者向老师咨询。

第四、选定检索方法,即从最近出版的

学生答

了解文献研究

法的含义和重

要性

1.小组讨论

2.小组代表回

使学生明确文献

研究的意义和必

要性。

书籍和期刊开始往前查,要规定限查某

几年的书籍和期刊等。

第五、利用检索工具所提供的查找线索

进行查找。

第六、一旦查到指导学生所需要的文献,就去索取该文献。

第七、阅读文献,得到指导学生需要的

信息。

了解查阅文献资料的途径提出任务:

提出任务:查阅文献资料的途径都有哪

些?

查阅文献资料的途径很多,下面咱们学

习如何通过本校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

学生答为下一步走进图

书馆打下基础。

走进图书馆走进图书馆

1.介绍图书馆的种类和功能。

2.引导学生思考图书分类的规律;

3.带领学生到藏书室参观。

4.小组讨论图书分类规律。

总结图书分类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分

类法的应用。

通过观察归纳

出文献分类的

规律,

通过观察归纳出

文献分类的规律,

并举一反三加以

利用

展示成果建立资料库

1.指出图书摘录的重要性。通过举例指

导学生制作图书索引卡的方法。

2.点拨可以对图书索引卡进行整理。分

类,形成自己的资料库。

学生参观藏书

室:小组结合参

观情况小组讨

论图书分类的

规律,图书馆图

书分类排列的

规律;思考自己

小组课题的类

别。

找出相关研究

课题的文献或

工具书,制作读

书卡。

学生了解并应用

文献查阅的方法

1.收集,展示同学制作的图书索引卡

2.课堂小结

3.布置作业

4.小组竞赛:抢答题和整理图书比赛。

评出“图书馆智慧之星”小组

展示图书索引

图书分类游戏

是非辨析题。

参与评价

以展示分享成功

以任务了解学生

学习效果

以评价激发学生

学习积极性。

表3-3-4:附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基本部类(5类)基本大类(22类)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哲学B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C社会科学总论

D政治

E军事

F经济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字

I文学

J艺术

K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N自然科学总论

O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科学

R医药、卫生

S农业科学

T工业技术

U交通运输

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

综合性图书综合性图书

6.第六课时《我看家乡新变化》文献资料整理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与交流,了解整理资料的方法。

2、初步学会整理资料,提高整理资料的能力。

3、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初步形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活动重点:掌握整理资料的方法

活动难点:如何整理资料

三、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1)课前通过网络等方式,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2)准备剪刀、尺子、白纸、铅笔、双面胶、彩笔、订书器等工具。

(3)将课前搜集到的关于家乡变化的资料(图片、文本等)带到课堂。

(二)教师准备:

(1)课前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资料整理的具体方法。

(2)书签、文摘卡、剪贴夹、图书索引卡。

(3)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引出课题

1.前段时间六大组同学围绕“我看家乡新变化”这个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开展了哪些活动呢?让我们各组回顾一下吧。听了你们的回顾之后,老师知道你们的活动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刚才老师还听到你们各组在上一次的活动中都收集了资料,你们觉得自己

组的资料都整理的怎样?(师生交流)

2.教师利用上节课学生收集的关于家乡新变化的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怎样记录、整理资料吗?怎样保存资料呢?从而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入课题。

(二)交流讨论,明确方法

1.我们请同学读读自己的资料?

2.交流:听了之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同学们谈自己的发现或见解。

3.教师指导:教师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和自己对整理资料方法的了解对学生加以指导,让学生明确整理资料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4.师生总结出资料整理的第一步:资料的筛选

5.各组筛选。

6.各组交流筛选结果。

(三)实践体验,深化认识

1.资料的摘录

出示案例,学生说说怎样进行摘录?

总结出资料整理的第二步:资料的摘录

2.实践体验

学生利用手头的现有工具对收集到的关于家乡的变化的资料进行记录、分类、整理、保存。通过对文摘卡的记录和编号保存等一系列的动手操作,即各组对自己的资料进行摘录。

3.师巡视指导。

4.教师总结

教师具体知道并进一步强盗整理资料的一般方法步骤,并适当补充资料整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5.学生实践和倾听

五、指导整理交流反馈

(一)各小组派代表讲讲自己组找到的资料。

1.要求

(1)是否真实

(2)相同的资料只要一份

(3)找出主要的,删除无关紧要的

2.把资料编上序号,组长在表格上做好记录

3.展示个别的摘录卡。说说自己的收获。

4.学生评价。

5.各组汇报后将资料分类,装好。

六、总结交流,多元评价

1.总结交流

学生交流整理资料的方法,以及整理资料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并产生新的问题。

2.多元评价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师生评价,小组交流和评价。

3.我们只利用上网找到一些资料还不够,下节课,老师将教大家用其它途径去搜集资料。

板书

我看家乡新变化文献资料整理课

一、资料的筛选(去掉与研究主题无关的资料)

二、资料的摘录(文字量多的资料要节选重要内容)

7.第七课时《我看家乡新变化》中期汇报课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用自己的方式向同学汇报成果。培养乐于与别人交流、分享的习惯。

2、在比较、分析、观察和撰写活动报告等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决策能力。

3、学生通过活动,增强团结合作的意识,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时间:1课时

活动准备:幻灯片、照片等

活动过程:

一、回顾活动,导入汇报

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开展了我看家乡新变化的一系列活动,通过上网查资料、实地采访调查、积累了许多的资料,也拍摄了相关照片,品尝到了实践的快乐。你看,这些图片就是你们当中的一些小组的的活动剪影。(出示图片)

下面,我们就来上一节中期汇报课,分小组来交流活动过程的收获和困惑。

二、分组汇报,相互交流

1、提出要求,明确任务

这节汇报课,准备评出一个“最佳活动小组”,条件如下:(1)学会发言,声音洪亮。(2)学会评价,提出建议(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不足)。(3)学会合作,提出困惑。

温馨提示:小组汇报的要求:

(1)采用什么方法调查

(2)展示收集的资料等

(3)每组汇报的时间为5分钟。

2、安排汇报顺序,调节过程。

3、各组代表汇报展示活动情况和收获。

4、其他同学向汇报组评价提建议。

5、交流解决困惑:

(1)看来同学们都有了不少的收获,也得到其他组同学的建议。那在活动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板书遇到的困难并适时解决)

(2)小结:我们解决困难的方法很多,可以问同学、老师、家长,也可以上网。我相信,经过大家努力,任何困难都不是困难,一定会迎刃而解。

三、指导与总结,确定下一阶段任务。

1、小组讨论:下一阶段准备开展什么活动来完善活动计划?

板书:(1)整理实践资料。

(2)写一份调查报告

(3)准备写一份小组结题报告

(4)准备展示活动成果。

2、布置下一阶段任务。

这次中期汇报,大家都能汇报自己的活动情况,在实践中有不少收获。通过相互合作,有不少问题得到相应的解决。希望大家在下一阶段用心实践,整理好事件资料,写一份调查报告,写一份调查报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出示任务:

(1)整理实践资料。

(2)写一份调查报告

(3)准备展示实践成果。

3、评出“最佳活动小组”并表扬。

8.第八课时《我看家乡新变化》参观考察方案设计课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参观考察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知道参观考察的概念。

2、让学生初步了解参观考察中要注意的问题。

3、让学生初步体验的过参观考察程。

4、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了解家乡山与水的美!人与自然的美!培养学生

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参观考察的意义,学会参观考察的方法。

难点:观察法的运用,并学会设计参观考察方案。

三、教学准备

1、相关图片或者课件。

2、制作观察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导语: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我请xx同学先到门外去。(转身问)你们有谁

知道这位同学今天穿什么上衣,什么长裤,什么鞋子吗?(指名回答)。

2、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观察了一下)你们怎么没有注意呢?(没有仔细观察)

3、师小结:其实在生活中许多事物只有通过我们的观察,才会有所了解,才会有所发现。今天,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怎样进行参观考察?(板:怎样进行参观考察)(二)研究讨论

1、什么是参观考察呢?(自由发言)

课件:参观考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较持久的认识活动,也是用人类的多种感官去认识客观事物现象的一种活动。

2、考考大家会不会参观考察?

如果我们组织同学们一起参观考察我们家乡有什么新的变化,那么,在参观考察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1)参观考察要有目的;

(2)参观考察要有顺序师点拨:参观考察的顺序有哪些?

空间顺序与时间顺序两大类

(3)参观考察要有步骤、计划的进行;

(4)要参观考察运用多种感官,勤于思考;

(5)参观考察要想象,要运用语言。

(6)参观考察要注意安全。

总结:参观考察必须要有目的,否则就不是观察只能叫作看了。而且应该多种感官一起用。 3开展参观考察活动之前,我们小组的成员应该好做些什么准备?

4小组讨论完成之后,全班同学一起完善。(特别在安全问题方面要做好充分准备)(三)实践操作

1、小组开始设计参观考察活动方案。

2、小组讨论后,反馈,并进行方案的进一步完善。

3、小组进行参观考察活动分工准备

4、教师巡视,实时指导。

5、全班学生交流。

(四)总结

1、学生说说今天都有什么收获

2、师小结:很多科学发现都是通过参观考察活动和认真的思考得出的,在平时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每位同学都能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做个社会的有心

人。

(五)作业:课后做参观考察活动准备。

9.第九课时《我看家乡新变化》成果展示课

活动目标:

1.学生利用多种展示汇报方式进行介绍、展示,使学生增进对家乡的了解。

2.通过本次的展示活动,锻炼、提高学生的表演、语言表达、合作等多种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与同学分享、交流意识。

3.通过成果展示的活动,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家乡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师生共同整理前一阶段搜集各种关于家乡居民生活变化的资料,班级主持人做准备,各小组准备汇报。

活动过程: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按活动方案回顾本组活动开展历程,总结收获,反思不足,展望后期;关注外组研究内容,发表交流感受,提出相关建议。

难点:反思不足,提出建议。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好油性笔、打印好的表格,有水的布、多媒体课件

学生:每组有一个组长,作为小组活动的主持人,还要定一个记录员,负责书写小组讨论的结果、个人及小组资料袋(内装第一阶段成果)。

课时安排:1课时

活动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

设计意图一、回顾导入1、师播放课件,出示课题:家乡的变化

2、复习引入:同学们,前阶段,我们以“我看家乡

新变化”为主题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你们是通过哪些方式去进行探究活动的?

2、学生发言。

3、小组长小结前阶段的情况。

4、赞许并小结前一阶段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绩,提出本节课的任务。1、学生

观看课

2、学生

发表自

己的感

引导学生学会分

析问题,学会比

较,为交流和展

示做好准备,也

让学生对自我有

更全面的认识。

二、全班交流、汇报一、各小组展示成果。主持人组织各个小组分别汇报

展示。

1、《美食》组员分别展示各种美食图片、从化特

色小吃、祖辈父辈与现在的早中晚餐变化等活动成果,

运用幻灯片、调查记录、调查表等形式来介绍家乡人

在吃的食物这方面的变化以及在活动过程中的体会。

2. 《缤纷服装小组》:

展示形式:表演、幻灯片、对比表、工具等。

组员分别通过服装表演、幻灯片、对比表等形式

分别从现在美丽的衣服、新旧衣服的对比、鞋子和袜

子的变化、工具等方面介绍家乡居民衣着的变化以及

在活动过程中的体会。

生生交

流:可以

谈谈观

看后的

感受,

以学生的成果为

例进行分析

对于学生活动过

程中产生的初级

成果,积极加以

利用,以多维的

视角,在多元的

舞台上充分展示

学生的活动成

果。

3. 《快乐出行小组》:

展示形式:视频、调查报告、建议书、小报等。

组员分别用采访录像、调查报告、建议书、小报等形式分别从新旧路面的变化、人们的出行工具等方面展示家乡路的变化以及在活动过程中的体会。

4. 《温馨小家小组》:

展示形式:展牌、调查表等

组员用展牌、调查表的形式,从住宅变化方面展示家乡居民住房的变化以及在活动过程中的体会。二、1、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轮流以各种方式进行展示,汇报自己的成果。

2、、每小组汇报完毕,师引导学生开展交互活动,小组总结发言。

3、在活动开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4、师小结交流汇报资料的方式。请2—3

个小组的

学生代表

来说评价

的过程

初步培养学生

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

三、综合评价1、学生互评:小组商讨应把“最佳调查组”、“最佳

采访组”、“最佳表现组”、“最佳合作组”发给哪个组。

1、师小结汇报、交流情况,让学生说说在前阶段的活动中小组或个人做得好和不足的地方。

2、学生自评。

3、发放中期评价表,互相评价,进行中期多元评价(课堂上只完成伙伴评价,自我、家长和教师评价留待课后)。

4、小组评价和其它学生的评价。也可以

提出质

疑或发

表自己

的见解。

请2—3

个小组

的学生

代表来

说评价

的过程。

通过民主

让学生来交流他

们的评价,了解

学生活动探究的

情况。

让学生明白了合

作学习的重要

性。

在这个过程

中,进一步培养

学生人际交往能

力、协助能力。

四、活动小结1、学生做学习评价表。

2、学生谈这次学习活动的收获、心得体会。

3、师:老师很欣喜地看到同学们在平时的实践活动中积极大胆地参与。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就是需要这种热情。请大家继续把这种热情投入到下一阶段的活动中。学生小

组评价

对这节课的总

结,给学生以肯

定和鼓励。

五、拓展延伸2、师布置下一阶段活动任务:对照方案,继续整理、

完善活动成果,用各种宣传方法扩大小组研究内容的影响,以实际行动保护周围的环境。

3、教师和学生各小组把中期成果放入资料袋,把自己的实践成果与全校学生和家长共享。学生明

确下节

课的任

务。

布置好任务,为

下节课做准备。

●六、板书

设计?《我看家乡新变化》成果展示课?主题交流活动:小组汇报交流?衣食住行的变化,环境的变化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如何筛选土豆制作薯片》教学设计 西安尊德中学杨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体会物质密度的概念与物理意义; 学会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 综合运用知识设计实验测量土豆的密度。 3、情感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加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关注身体健康。 学情分析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物理教学的要求是:从生活中来,走到社会中去。对学生来讲,就是让他们体会到:生活处处有物理,仔细观察皆学问。八年级学生已经学过量筒的使用及液体密度的测量,对于他们来说只要突破用量筒间接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的知识点,对于不规则固体密度的测量就很容易了,而本节课将加强实验操作、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完成对本节内容的学习。 重点难点 重点: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表达式的推导。 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 教学用具 土豆、天平、量筒、水槽(水)、溢水杯、烧杯、细线、小刀。 教学过程

方案. ①选用的器材:. ②根据选用的器材,写出测量步骤(注明所测物理量并用字母表示). ③根据测出的物理量写出该土豆密度的表达式:. 小组交流并分享结果。 活动4【视频】薯片制作 教师点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筛选出优质土豆来制作薯片,不仅好吃,而且更健康更有意义。食品安全,你我共同的心愿;食品安全,你我共同的期盼。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卷 板书设计 活动测量土豆密度 1、实验目的 测量土豆的密度 2、实验原理ρ 3、实验器材 土豆、天平、量筒、水槽(水)、烧杯、细线。 4、设计实验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汇总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走进戏曲大舞台》 一、活动背景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浸润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据统计,全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影、电视和影碟机的普及,流行文化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据了绝对主流的地位,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受到极大冲击,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喜爱、向往、崇拜的大都是流行音乐、港台明星、言情武打剧等。戏曲在年轻一代的眼里,差不多成了“出土文物”。为了提高年轻一代对戏曲的兴趣,使他们关注戏曲、欣赏戏曲、热爱戏曲,必须采用一些他们乐于接受的形式,如上网、竞赛、表演等。为此,我们搞了这次“走进戏曲大舞台”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他们喜爱的活动中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从而提高艺术鉴赏力,提高人文素养。 二、活动宗旨 1、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 2、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基本知识。 3、理解戏曲中脸谱、行当等的含义,学习鉴赏戏文。 4、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5、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关注,为戏曲的明天开一剂药方,为振兴、光大戏曲事业而努力。 三、活动设想 1、指导学生课外收集资料,听戏、看戏,向周围的老戏迷请教。 2、亲身体验,学唱戏曲,学演戏曲。 3、能理解戏文的思想艺术特点。 4、通过竞赛,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有关戏曲方面的知识。 5、考察地方戏的特色以及现状。 6、讨论地方戏的现状,给出振兴方案。 四、准备活动 1、成立研究活动小组,制定活动计划,明确各人分工。每小组5-8人为宜。 2、查阅资料。可利用图书馆、因特网等资源,还可向周围的老戏迷请教,收集、了解有关戏曲的材料和知识。 3、调查中国传统戏曲特别是家乡地方戏曲(锡剧)的现状,思考发展良策。 4、准备表演戏曲节目。 五、集体活动步骤 1、交流材料。把各人收集的资料向全体同学展示、交流,互通有无,使每个人都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2、教师介绍。重点介绍中国戏曲的历史,几个主要的戏曲剧种(如京剧、昆剧、黄梅戏、评剧等),戏曲中脸谱、行当的含义,京剧旦角流派等。 3、学生根据调查到的情况在课堂上介绍中国戏曲的现状,并讨论发展地方戏曲的良方,写出方案。 4、欣赏不同剧种经典剧目片段(播放碟片),有京剧《苏三起解》,评剧《刘巧儿》,锡剧《双推磨》,豫剧《花木兰》,黄梅戏《天仙配》,越剧《红楼梦》,花鼓戏《刘海砍樵》等。 5、优秀戏文鉴赏。印发《天仙配》、《玉堂春》、《花木兰》中的精彩唱词选段,让学生分析、讨论,进而理解其思想艺术特色。 6、戏曲知识竞赛。可在班级内以小组为参赛单位进行,也可整个年级一起进行。我们采取的是后者。各班派三名选手参赛,其余300多个学生既是自己班级的拉拉队,又是观众,气氛相当热烈。(附) 7、粉墨登场,学唱戏曲,学演戏曲。各小组(或班级)都上台表演。演唱内容有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黄梅戏《孟姜女》选段“十二月调”,锡剧《双推磨》选段“推呀拉呀转又转”,黄梅戏《女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由地方统筹管理和指导,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 (二)基本理念 1.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 本课程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迎接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挑战。 2.课程开发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 本课程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要避免仅从学科知识体系出发进行活动设计。 3.课程实施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 本课程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要出发,选择活动主题,主动参与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并践行价值信念。在实施过程中,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的目标与内容、组织与方法、过程与步骤等做出动态调整,使活动不断深化。

走进校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学校,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勤学向上,为校争光。 2.(1)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图画、音乐、相片等进行表达的能力。 (2)培养学生多渠道收集相关信息及应用的能力。 (3)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互相合作。 3.学生从学校的规模、设施、环境、荣誉等方面多角度地了解我们的学校。 二、活动计划: 1.调查时间:一周 2.调查内容:学校的规模、设施、环境、荣誉及办学情况等。 3.调查方式:实地观察;查找有关资料;自主选择调查对象进行调查。 4.活动成果形式:学生习作、图画、相片、歌唱,学生谈经历体验,心得体会。 三、活动准备: 1.教师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 2.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收集相关的资料。 3.指导学生进行采访。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在学校学习生活了几年了,你们爱学校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活动三一一《走进校园》。大家说说学校的哪些地方值得大家爱呢? (二)走近我们的校园。 1.检查调查了解的情况,导入新课 师:老师布置大家去调查了解我们学校各方面的情况,不知大家完成了没有?现在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准备向大家介绍学校哪些方面?(各小组汇报,摆出自制台标。板书:历史、设施、师资、教学、学生)。 2.介绍学校历史。 3.介绍学校规模。 ?规模宏大 ?师资雄厚 ?介绍---校长、老师事迹。 5.介绍学校设施。 ?设备先进:学校古木葱茏,绿树成荫,鲜花烂漫;教学大楼、草坪运动场、风雨操场、文化长廊交相辉映,彰显着人文与自然的完美融合。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英语活动室、美术室、电脑房、信息技术中心、多媒体教室、舞蹈室等各种功能室一应俱全。标准的学生食堂为广大家长带来方便。学校的闭路电视系统、教学监控系统和校园“班班通”教育网络系统更加快了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步伐。 6.师小结:的确,我们学校不仅规模大,而且设施还很齐全呢!你们最喜

小学综合实践课教案

五年级综合实践课 一、观察蚂蚁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会用文字等多种方法观察记录蚂蚁。 2能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和建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3 能对蚂蚁的形态和行为特征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蚂蚁的外形特征和行为习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探究蚂蚁秘密的乐趣。 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会用文字等多种方法观察记录蚂蚁。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准备:干净的瓶子、筷子、糖水、放大镜、肉、苹果、米饭、奶糖、植物的种子、死昆虫、喷水壶等。 教学过程: 一、指导捉蚂蚁。 1、准备几只干净的瓶子。 2、用筷子前端沾点糖水,靠近蚂蚁。 3、蚂蚁一上来,就把它甩进瓶子。 二、观察并描述蚂蚁的外形特征。 1、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蚂蚁。 2、学生分组自己观察。 3、指导学生把观察结果写在或画在活动记录上。 三、研究不同蚁穴中的蚂蚁的相处情况。 1、教师指导实验方法: ①把不同地方捉到的两只蚂蚁放在一起,观察它们的反映。 ②再多放几只试试,注意使数量不等。 2、学生分组研究。 3、学生分组汇报研究结果。(活动结束,告诉学生把蚂蚁放回到捉它的地方) 四、研究蚂蚁的食性。 1、教师指导实验方法: 把苹果、米饭、奶糖、死昆虫等多种物品放在一群蚂蚁的周围,观察什么食物吸引过去的蚂蚁最多。 2、各小组实验。 3、各小组汇报研究结果,教师把各组的结果汇总板书。 4、全班统计结果。分析蚂蚁吃什么。 五、研究下雨时蚂蚁的反应。 1、教师指导实验方法: 用喷水壶模拟下小雨。观察蚂蚁在下雨时的反应。 2、分组研究观察。

我们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我们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它给人们带来的困扰也越来越大。我根据八年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周围的生活,设计一系列的主题活动,通过调查、参观、访问、小课题研究、成果展示等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探究,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调查了解垃圾的来源、危害,怎样处理垃圾等,让学生在不断地体验、不断地实践中养成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发展对自然的关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目标: 1、了解我们身边垃圾的来源、分类以及处理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具有自觉美化环境的行动。 2、通过参观、访问、实际参与、探究等活动了解社会现象,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综合运用各科知识,收集和处理信息、互享信息资源的能力。 3、通过小组分工合作,促进学生分工协作,团结进取的合作意识的形成,进一步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定位,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 三、课前准备 1、生活小调查:我们身边有哪些垃圾?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垃圾到哪里了?(对学校、家附近垃圾进行观察。) 2、布置搜集资料:垃圾的处理方法。 3、小制作、画画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1、确立活动主题; 2、自由组建小组,确定人员,选出组长; 3、制定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 1、查找、收集相关资料;垃圾的种类、垃圾的危害、垃圾的分类及回收的方法。 2、调查垃圾处理情况,提出垃圾处理的新设想。 第三阶段 1、活动成果展示; 2、交流体验; 具体步骤: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播放地球优美的风景图片。让他们体验到大自然的美,让他们在这种具有导向性的情感氛围中激起环保的参与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解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解读 第一部分为什么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强调培养儿童青少年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落实规划纲要的精神,基础教育必须发挥实践的育人功能。从总体上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是时代发展对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克服长期以来中小学课程教学存在的局限性的要求。 一、时代发展对基础教育的挑战 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时代发展对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基础教育通过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对时代发展需要的应答。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它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它对每个社会成员特别是对中小学生的发展提出了哪些基本素质要求?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1.经济全球化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世界东西方冷战格局的打破,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全球化时代。在全球化时代面前,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全球化”意味着整个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相互依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认识到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大的国际环境,都需要融入“全球化”的浪潮。有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10多年的时间内,是国际上成立国家与国家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各种合作组织最多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国际上成立的各类合作性组织近千个。联合国各组织在国际上在协调国家与国家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关系、解决各种分歧与冲突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各种组织每年都要举行各类论坛、会议,讨论的主题都是与人类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的相关的时代主题。各国政府首脑频繁出访,加强对话与沟通。在经济发展上,国家与国家、区域与区域的依存性和互补性越来越强。 “全球化”的世界要求具有全球化意识的“全球人”。经济全球化对每个社会成员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它要求每个国家注重培养公民的全球意识,了解世界经济活动规则,关注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文化、法律政治制度、生活方式,认识国际事务等等方面。它要求每个社会成员不仅具有起码的全球意识、国际视野和开放的思维方式,而且具备合作、交往等良好的行为品质和行为习惯。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要求人们把握世界发展的走向,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加强国际理解,发展自己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并从国际背景和世界发展的角度思考各种问题、解决各种问题,同时具有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面前,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都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与合作意识。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要求人们学会学习、交往、合作、分享,具有处理社会事务的基本能力。 为了应对21世纪世界发展的挑战,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注重国际理解教育。1999年3月,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的小学、初中、高中《学习指导纲要》规定,各门课程实施中都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国际理解教育,而且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综合学习时间”课程的四大基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走进名人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走进名人 一、主题活动目标 l.学习本单元知识的基础之上,激发学生自行组织活动的兴趣,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2.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整理、筛选、发布信息的能力,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表达探究和学习的感受。 3.活动中建立合作意识,发展交往交流的能力、口语表达的能力。 4.了解名人的同时,走近名人,拓展了视野,了解名人背后付出的艰辛与汗水,体会他们崇高的精神、顽强的毅力和幽默感,引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震撼,进而再促进、加深学生对语文文本的学习。 二、活动准备 三、激发学生了解名人的兴趣 1.查找有关名人的书籍、网站和相关的查找路径,并制作成目录,供学生查找。 2.展板、录音机等。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讨论分组,引导学生搜集资料 活动1: 在语文教学中,引发学生对更多名人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探究学习的意识。 回顾第六单元、、的课文内容,谈感受。 讨论什么样的人是名人,汇报自己最想了解的名人。 指导要点: 对名人的概念有所界定,通过汇报自己最想了解的名人,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名人进行分类。 活动2: 学生按照自己的研究兴趣,按照所要研究的名人的类别讨论分组,自成小组。 学生按照自己所要研究的名人的类别分组。 小组内讨论建立研究计划。计划应包括:研究主题,人员分配情况,研究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 汇报小组的研究计划。小组间相互交流。

再修改组内研究计划。 指导要点. 制定研究计划是组员间的合作学习的热身。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讨论中,学生了解计划应该怎样写。 小组间公开交流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计划给与指导,并对学生容易忽略的策略、方法给与补充。让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挥的同时,在交流中共同提高。 活动3: 分组活动。 活动中学生充分利用各种途径搜集资料 教师从指导者帮助者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更为具体的可选择的资料来源供学生参考 指导要点: 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一些资料的来源,拓宽学生的涉猎的范围,为学生更好、更充分的展开研究提供更多的机和借鉴。 第二阶段:分组活动,交流整理 活动1: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设计 活动主题:超市购物 活动目标: 1、收集资料,初步认识超市、了解超市的特点。 2、感知超市购物的过程,总结超市购物的规则,启发学生做文明小顾客。 3、通过模拟购物活动,形成初步的消费与理财意识,并渗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活动重点:体验购物过程,做文明顾客。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在上课前,我接到了家里打来的电话,告诉我说家里的盐、味精、牙膏、香皂都快用完了,叫我下班以后买回去,你们猜猜老师下班后会去什么地方购买这些东西呢?(生发言) 师:你们猜得真准,老师就是打算下班后去超市购买这些东西。你们去过超市购物吗?你去过哪些超市呢?(申联超市、家家利超市、华联超市……) 师:超市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王老师也去过一些超市(课件出示) 师:喜欢去超市购物的学生举起手来。啊真多,看来你们对超市购物都挺感兴趣,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走进超市度过愉快的40分钟。(课件出示活动主题,板书超市购物) 二、认识、了解超市 1、初步认识超市 师:同学们,你们收集到哪些有关超市的资料呢,拿出来向大家介绍介绍 (学生拿出收集的物品,如:超市购物卡、超市专用口袋、收银小票、价位标签、宣传单等,并介绍各自的用途。) 2、了解超市的特点 师:同学们收集得真多,这些是对超市初步的认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超市里真实场景吧。(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看完以后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超印象。 (1:超市内的环境整洁。2:物品可以自己随意挑选。3:超市里的物品价格比较适中。4:种类也很多。5、明码实价。6、服务员讲普话也很热情。等)

三、感知购物过程、启发学生做文明顾客 1、感知超市购物的过程 师:同学们谈到的这些实际上是超市里的特点,让我们带着这些特点讨论几个问题吧。(课件出示问题:1、在超市入口处要做些什么? 2、在超市里如何挑选购买物品? 3、购完物之后应该做些什么?) 学生进行合作、讨论、交流 解决问题一: 生:在入口处首先应将自带物品寄存在服务台。(课件出示:寄存自带物品) 生:自带包需要用胶条封一下。 师:你知道自带物品为什么要寄存或用胶条封袋口吗? 生1:避免与超市内的东西混淆。 生2:也有可能自带物品太多、太重不便于携带。 师:在入口处还要做什么呢? 生:领购物车或购物筐。(课件出示:领购物车或购物筐) 解决问题二: 师:准备工作做好后,就可以进去了,在超市里你是怎样挑选购买物品的呢?(启发学生合理消费,做明智的消费者) 生1:我是先挑轻便的东西,再挑沉重的。 生2:我是挑选物美价廉的。 生3:选择实用的。 生4:拿不到的请服务员帮忙。(学生可能有多种回答,让她们充分发言,课件出示主要的:先购轻便物再购沉重物讲求物美价廉注重实用性拿不到时请服务员帮忙) 解决问题三: 师:同学们,当我们购完物从超市里出来要做什么呢? 生1:要在收银台排队付钱。 生2:付完钱后要将购物车或购物筐放在指定的地方。(课件出示:主动排队付款购物筐不乱放)

饮食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设计

饮食与健康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设计湖北省谷城县庙滩镇街道中心小学占红玲黄秋芳 一、主题的提出 饮食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 人们一天都离不开饮食,。体格健壮,健康有活力的人,一般来说,都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其实生活中许多的细节都与饮食有关,民间还有“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多数孩子的饮食以副食品为主。这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乱挑食、爱吃零食的不良现象。常以零食为主,三餐不按时吃,这样既不符合饮食卫生,又严重地危害了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既助长了小学生追求名牌、追求奢华、追慕虚荣的风气,又毒害了小学生的心灵。所以培养小学生正常饮食的良好习惯,确保小学生健康成长,是我们亟待探究解决的实际问题。我们力求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规范小学生的饮食习惯,正确引导营养方向,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在我们周围,到处可以看到体重超标的小胖墩;在食堂里,学生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屡教而不能改;在体育成绩单上,成绩优秀的学生屈指可数;教室里,三天两头看到座位空着……为什么现在我们祖国的花朵这么娇弱?是什么剥夺了他们的健康?因此,我们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饮食与健康”这个贴近生活,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活动,期望通过此项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爱护自己,服务他人的思想意识,并在具体实践活动中,使每一位学生亲自实践研究身边的科学,探索身边科学的奥秘,掌握有关饮食保健的科学知识、技能。 二、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对饮食的关注,认识饮食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事物的功用,让事物更好地为我们健康成长服务。 2.了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根据人体健康状况,试拟定健康食谱。 3.培养学生观察研究、想象创新及与人协作发展等方面的能力。 4.在活动中,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与人交流等,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三、活动的实施 整个主题活动分四个阶段实施:1、准备阶段:了解食物的来源;2、实施阶段:调查食物本领大;3、成果展示:我是小小营养师;4、拓展升华:想象未来的食物。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了解食物的来源目的:向家长、售货员等请教食物的来源,与同学交流自己熟悉的食物及其来源,激发学生研究这一主题的兴趣。 过程: (一)食物从哪里来 鼓励学生向家长、菜贩、菜农等调查了解食物的来源,了解食物是从哪里来的。 (二)开个小小交流会 在班上开个交流会,让学生交流知道的食物及它的来源。食物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接触频繁的东西,孩子们对食物非常了解,可以一口气说出许多种,如:各类蔬菜、肉类、奶制品、小零食等等,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这为第二阶段活动的实施奠定了情感基础。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导纲要》提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生课外活动有什么不同?它都有哪些活动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是什么样的课程?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突出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下几个基本属性: 第一,它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 第二,它是跨学科实践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服务、制作、体验中学习,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它可能涉及到多门学科知识,但不是某门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也不同于某一门学科中的实践、实验环节。 第三,它是动态开放性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选择并确定活动主题,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过程进行调整和改进,实现活动目的。课程实施不以教材为主要载体,不是按照相对固定的内容体系进行教学。在这一点上,与学科课程也有显著差别。 《指导纲要》强调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引导学生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中得到延伸、综合、提升。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要在相关学科教学中进行深入分析。要防止用学科实践环节取代综合实践活动。 与学生课外活动有什么不同?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学生课外活动。《指导纲要》对课程目标做出明确规定,强调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必须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活动育人效果。

综合实践课《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走进中国传统节日 执教者苏玉斌 课 时 1课时所属教材目 录 课题背景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涵着我们民族独特深层的精神价值观,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可就在当下有关中华传统节日日益受到大家重视,民族之风日益扩散和影响到孩子生活的今天,我们却发现他们对很多中国民族传统节日的了解与感受仍相当有限,对节日民俗活动的理解存在表面化和追捧倾向,相关可接受与参与的节日民俗活动内容也多为单调与零散的,大多孩子只是从大人的口中粗略与简单的了解了一些相关内容。 再加之,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冲击,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国人面前出现了逐步淡化的趋势,民族教育和民族活动开展之风已受到严重伤害,从而导致少年儿童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表现出了严重的“营养不良”。因此,我们觉得重视学生对本民族传统节日的认识回归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民族教育不光是我们的,更是需要孩子们来感受、认知、传承与创新的。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非常喜欢综合实践活动学科,但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大多数孩子在生活中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习起来非常有兴趣,也非常容易,但是有一部分同学动手能力较差。我将根据学生特点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孩子进行学习、理解,调查,实践。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我班开展了《走进中国传统节日》的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让

学生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正确认识和了解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和才干,完善自身,立足社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目标 通过搜集、交流、汇报传统节日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诵读有关传统节 日的诗歌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 能力。 过程与 方法目标 通过交流、讨论、操作等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传统节日的 重要性和它的习俗。 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 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 通过交流、讨论、操作等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传统节日的 重要性和它的习俗。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 明 以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为核心,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确定研究小主题,在活动中通过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动手实践、信息搜集与处理、亲身体验、展示与评价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传统节日这个窗口,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拉近学生与传统节日文化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鼓励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提高学生的民族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 教学环 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 图 激趣导入,引入课题(5分钟)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传统 节日?你对他们了解多少? 生:…… 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是我国学生观看欢 度春节的画面 通过与学生交谈,激发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之情,演示课件,以生动的欢度春节画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

《调查高中生的生活费》教学设计 一、活动背景: 中学生的消费结构已不是单一型的了,而是向享受型、高档型,以至于向多元化的消费方向发展。尽管由于年龄、思维能力、社会经历的原因,其表现出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免不了有不合理的成分,所以当今高中学生这种自成一派的消费心理形成的原因很值得探究一番。而我们这次的调查课题旨在了解学生的消费问题,来了解高中学生在学习、饮食、娱乐和其他各方面的消费行为、消费观念以及消费心理,从而对次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学生这一社会群体的消费观。从而初步反映当代中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实践活动小组对此展开了研究,并将这次活动看作是社会探究的生成性课题,我们活动步骤是:提出问题------询问调查-------小组讨论--------得出结果------分析结果。 二、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是一个探究课程,在于同学积极参与,结合现实高中学生的生活,从生活中体验,并渗透到到高中学生中。高中学生生活费到底有多少是否是否消费合理..同学们带着问题展开探究,接触到课堂以外的知识,有利于知识的拓展。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应学会互助、合作学习;学会关注身边的生活,关注身边人,关注社会,;丰富了课堂和课余生活,从而锻炼自己的多方面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公民意识等。 三、活动意义: 作为一个课改的实践者,我有一种想法,能不能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供一些具有综合性的题目对知识进行巩固使学生觉得语文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而培养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的热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生活。于是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我就有了如下的活动尝试 四、活动内容 探究过程

在我们的实践探究中,我们分了几个小组,上半学期分别对“高一、高二、高三”展开了调查,下半学期各小组对我们朋友展开调查。同学们通过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途径,收集资料,实施活动。具体步骤: 1、设计调查问卷; 2、开展调查活动; 3、走进学校; 4、整理资料,分析材料,共同探讨; 5、研究性学习、体会,小结; 6、得出结论,展示成果。 一、调查高中学生的生活费 上课伊始,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兜里多多 少少也有一些的生活费。是吗你们一般都用生活费买些什么这时候学生开始自由 地说,举手发言的人很多,大家似乎有很多话要说,于是我趁机说:“那这节课 咱们就对大学生的生活费进行一次调查统计,主要统计大家的大的生活费最多是 用在了哪一方面。把你们的统计记录在表格里。表格发下去之后,各小组开始了 认真的统计,我到了几个组了解情况,发现同学们都很认真。不到4分钟,各小 组都统计完了,于是我对学生说:“我们一起来看这个小组的调查情况,同学们,你可以获得什么信息”。话一落,反应最快的李咏浩马上站起来说:“他们小组 的男女人数比是3:5。”“女同学吃零食的人数多与男同学”“买学习用品的人 数占全组总人数的”“买零食和玩具的人数是2:3”,学生居然能说出那么多, 下面的同学也在不断点头赞同着。我做了简短小结:同学们刚才交流分析地真好。大家的大学生的生活费都来源于父母或其他长辈,只要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我 想都不会随便乱花父母的血汗钱。学生们都懂事的点点头。 附件:(活动小组的调查问卷及调查结果) (1)、高中生活费调查问卷 1、您生活费都是父母给的吗 A、都是 B、不是 C、一部分 2.您生活费在哪方面用的最多呢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案例doc资料

“创设情境”——“发现问题”环节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实验研究课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本活动设计是按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教学研究模式”进行设计的。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教学研究模式”富拉尔基区教师进修学校高占国的研究成果。这一课题是国家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的子课题之一。 主题研究教学模式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是按照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改革理论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要求,在一定主体(教师个体或集体)的组织引导下,围绕某一综合主题,按照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综合利用各门学科知识、能力、各种课程资源,使活动主体——学生学习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尝试解决综合实践主题研究的所有问题的过程。 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确定目标——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实施计划——确定主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我设计的这部分只是这一教学模式中“创设情境——发现问题”环节。 按照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实验的基本要求,按照综合实践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按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教学研究模式”的基本要求,我设计本活动的基本理念主要是: 1、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1)强调学习情境的结构性,而教材的逻辑结构性又必须符合学生心智发展的水平。 (2)重视学生理解,而理解的重要条件是靠学生自行探索;从探索中发现知识结构中的原理原则,才是真正的学习。 (3)学习不能与生活脱节,在接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中,才会学习到真正的知识。 2、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1)每个学生都具有天赋的学习能力,只要顺其天赋而提供他学习机会,他就会自行学习。 (2)只有在学生喜欢并自愿的情形下所从事的学习活动,才会产生真正的学习。 (3)不强调系统的教材教法;主张教师的责任在设置情境、提供材料,而学习活动则是学生自已的责任。 (4)重视学习活动中人际关系的培养,因而主张合作学习 3、主题教育理论 (1)“主体教育理论”认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个体主体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个体的主体性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个体只有投身于各种活动之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2)“主体教育理论”认为“主体性教育认为,教育应该以育人为本,重视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把人的发展本身作为目的和核心,确立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自觉地以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主体地位的确立、主体能力的扩大和主体力量的解放为己任,建构学生的丰富和全面的主体性,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二、教学目标: 我确定本活动教学目标的依据是:第一,《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要求;第二,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中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和人文主义等理论;第三,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教学研究模式”的基本要求;第四,根据我们学校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第五,我自身的知识

2018年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2018年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峡河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 一、指导思想: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是国家义务教育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 我校将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积极落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的有关目标,根据教育局相关工作要求,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练习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我校地处农村,结合农村亲近大自然的地理优势,开发一系列以农科技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发挥学校和社区资

源,引导学生利用校外基地亲历、探究和体验。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对家乡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分阶段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包括:考察探究活动、社会服务活动、信息技术、劳动技术、职业体验及其他活动。在实践中,可以以综合主题或项目将几大指定领域进行有机融合,彼此渗透。因此,结合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开发和特色办学的理念,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年级进行目标定位。 二、课程实施 1、课时安排 我校1-2年级,每周1课时;3-6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每周开设1课时,信息技术教育每周安排1课时,劳动与技术教育平均每周安排1课时。并将课时列入课表,配备专任和兼职教师,班主任协同合作的新格局。当然,各年级可因临时教学需要或师资情况灵活采用弹性制,做到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相结合。

【参考借鉴】《走进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

优质参考文档 《走进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一、教材分析 “走进综合实践活动”是本册书第一部分,主要是为学生如何更好组织,展开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一些具体的意见,建议和补充资料。本部分可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先带领学生走进综合实践活动,从概念上来认识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如何进行,以及其深刻意义。第二课时通过对节能灯的调查研究去加深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综合实践活动是什么,怎么做,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四、教学用具 (一)多功能教学设备 (二)节能灯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扰,比如学习上的困扰。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综合实践活动,尝试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解决我们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吧! (二)准备研究的问题。 1.综合实践活动是什么?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是初中阶段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2.综合实践活动如何进行? (1)步骤一:确定活动主题 (2)步骤二:制定活动方案 (3)步骤三:组织实施活动 (4)步骤四:活动成果展示 (三).开展实践活动的例子 1.确定活动主题:“神灯战队”通过二次讨论并且对研究问题进行拆分之后,得出主题为节能灯的调查研究。 2.制定活动方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之前,“神灯战队”先制定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分别列出了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时间,活动地点,组内分工,活动内容和步骤,研究方法,预期成果以及表现形式等。 3.组织实施活动: (1)活动一:通过图书馆查阅书刊,上网搜索等去收集资料。 (2)活动二:设计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然后开展调查并分析问卷调查。 (3)活动三:“神灯战队”走进灯饰专卖店和居民家里进行采访。 (4)活动四:通过对白炽灯的温度和亮度进行测试,得出节能灯比白炽灯更节约电能的实验结果。 4.活动成果展示:“神灯战队”通过手抄报以及开演讲会的形式展示了他们的成果。 2018年3月7日 优质参考文档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主题一:外出活动保安全 活动目标 1.了解外出活动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以及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增强安全意识。 2.初步学会多渠道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方法,能够主动交流、分享信息。 3.了解外出活动应该注意的问题,知道如何预防意外伤害,能根据出现的意外情况采取合理的急救措施,培养自我防范、自我救护的能力。 重难点:知道如何预防意外伤害,能根据出现的意外情况采取合理的急救措施。 活动准备:搜集学生外出时发生的安全事故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揭示主题,制订活动方案 (一)情境导入 当同学们出去游玩,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大家一定非常高兴。但对于大家外出活动,我们的家长和学校、老师都非常担心,为什么呢? 学生:担心出现安全问题。 教师:的确,外出活动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多媒体演示学生外出活动时发生的安全事故) 提问: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例,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交流。

(二)汇报交流 各小组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师生相互补充,共同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交通、游泳、旅游、乘车游玩、公共场所等安全问题。 (三)选择研究内容 1.总结引申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调查和交流,我们知道在外出活动时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如果我们缺乏安全意识,不能做到事先防范,就可能造成意外伤害。造成这些意外伤害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避免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呢?今天就让我们围绕外出活动安全展开研究,了解外出活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掌握更多的安全防范措施。 2.确定研究内容 各组通过讨论确定研究内容。组织全班交流,要求说明为什么确定这个内容,准备怎么研究。 (四)制订活动方案 1.教师提供相应的表格做参考,对相关问题进行提示。学生分组讨论具体的活动任务、活动步骤、研究方法等。利用表格呈现方案内容。 2.分组交流活动方案,听取其他同学和老师的意见。 (五)搜集信息 鼓励学生在课下分组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信息,如:通过网络或到图书馆通过书籍查找相关资料。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 如何加强我们的品德 北城回民小学林中胜 一、活动目标: 1、品德发展目标(活动的文主旨所在) (1)思想品德认识能力。即具有对人们之间道德关系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道德判断、道德推理的能力,也就是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的道德评价能力。 (2)品德践行能力。具有把思想品德的知、情转化为行的能力。能对客观社会生活情境作理智的分析,有把一定的道德观念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的热情和意志,能将一般的道德规范、思想规范、政治规范化为具体的行动指令。具有道德选择能力,包括对不同道德体系、思想体系的价值选择,对同一道德体系、思想体系中不同规范的选择。具有实际执行某种道德规范的能力,抵制不良诱因。 2、能力发展目标 (1)社会交往能力。 (2)培养学生搜集、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统整各科知识,增进思考、判断、应用的能力。 3、知识发展目标 (1)了解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交往礼节,并能将其落实到行动中。 (2)整合政治、语文等相关学科,学以致用,将课内外、校内外联系起来,用“学习” 指导实践,以实践促动学习。 二、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修养的古今中外的故事。 2、通过上网、到图书室查阅资料,了解一下修养的真正涵义。 3、通过调查,了解陋习的种种现象。 4、通过上网,查资料,找到有关修养的文章、诗歌、顺口溜等。 5、制作“优秀文明学生”、“最佳创意奖”、“最佳表演奖”等奖章。 三、活动过程: 主题活动一:采集资料,透视陋习 1、采集资料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或上图书室采集各种陋习资料。 2、讨论资料 (1)小组之间展示收集的各种资料,进行全班交流。 附小组交流的资料: 赌博、随礼、劝酒、不排队、打赤膊、吃野味、放鞭炮、随地吐痰、大声喧哗、乱扔垃圾、重男轻女、互相歧视、乱涂乱画、损坏公物、践踏草坪、随地大小便、说话带脏字、爱占小便宜、不保护隐私、公共场合抽烟、不用使用公筷、随意打骂孩子、公共场合脱鞋、不看管好宠物、手蘸唾液点钱、乘电梯不靠右站、不遵守交通规则、上洗手间不冲水、吃饭发出很大声音、咳嗽打喷嚏不掩饰、共用洗漱等卫生用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