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迎春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4年获兰州大学生物系
- 格式:docx
- 大小:12.16 KB
- 文档页数:6
专业姓名职称研究方向邮箱电话有机化学董恒山副教授有机合成方法学和杂环化学研究donghengshan@l袁呈山副教授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yuancs@.cn13919991637刘强副教授可见光光催化、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以及辅酶模型化合物的新反应liuqiang@lzu.e13639368140刘雪原副教授祝英教授天然有机化学、天然药物化学zhuy@.cn13909445175金璟教授生物物理有机化学jinjing@lzu.ed13893104307许主国副教授有机材料化学xuzhg@.cn惠新平副教授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huixp@.cn13919460373于炜副教授有机合成方法学、绿色化学yuwei@.cn武全香副教授微生物及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wuqx@.cn13919816052戴芳副教授生物有机daifang@lzu.ed13679423578师自法副教授功能有机化学合成shizf@.cn13659470990马宝春副教授生理活性天然产物合成化学和有机合成方法学mabaochun@lzu.13919127730彭羽副教授有机合成pengyu@.cn13099218921张辅民副教授韩丙副教授自由基化学,绿色有机合成方法学hanb@.cn13008784363柳忠全副教授谢新刚讲师无机化学刘相副教授功能配合物,功能纳米材料邬金才副教授催化化学,金属有机化学,分子器件,绿色化学wujc@.cn13659484683张永平副教授张国林副教授无机化学及稀土配位化学黄勇副教授汪宝堆副教授纳米发光材料制备,纳米流体力学,纳米有机催化wangbd@.cn唐晓亮讲师分析化学何疆副教授稀土配合物的发光及分析化学、药物包合物化学、生物大分子的分析化学hejiang@lzu.ed13893468651翟红林副教授复杂体系中的多组分同时定性与定量分析、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药物分子设计zhaihl@.cn陈宏丽副教授分离科学理论和应用、生命分析化学、毛细管电泳及联用技术hlchen@.cn0931-8912763物理化学苏中兴教授功能材料和纳米催化剂及金属镁及镁合金冶炼中的技术和环境问题zxsu@.cn0931-8912585(O)赵继华副教授胶体化学、化学热力学及动力学方建副教授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合成以及生物热力学方向的研究徐彩玲副教授xucl@.cn王强副教授生物大分子及纳米材料器件的稳态和时间分辨光谱研究qiangwang@lzu.136-79452069高郭金山副教授高分子材料的应用gjs@13809316670分子化学与物理卞凤玲副教授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bianfl@.cn13893295670周林成副教授化学工艺严世强教授有机化工、化工工艺,以及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的生物化工李茸副教授工业催化剂与催化工艺研究;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胡秀琴副教授精细化工常彦龙副教授化工工艺设计;化工设备设计changyanlong@l0931-8912586化学信息学张晓昀副教授化学计量学及化学信息学新技术xyzhang@.cn0931-*******兰州大学的化学专业是比较强的,化学化工学院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应用化学、化学工艺、化学信息学、药物化学九个专业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学信息学、放射化学、药物化学八个专业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还有化学工程一个专业享有学位授权领域。
2021年第11期近年来,羊小反刍兽疫和羊痘免疫都使用单价活疫苗,去年秋季小反刍兽疫、山羊痘二联活疫苗(以下简称“新疫苗”)投放市场进行免疫实验。
羊痘活疫苗和小反刍活疫苗注射方法不同,羊痘疫苗需皮内注射,小反刍疫苗需皮下注射,小反刍兽疫、山羊痘二联活疫苗又该如何注射,是否安全,免疫效果如何。
为了评价新疫苗免疫效果,在武威市民勤县和天祝县各设置了新疫苗、山羊痘活疫苗、小反刍兽疫活疫苗三种疫苗单打和小反刍兽疫活苗和山羊痘活疫苗双打(同时分点注射)四组试验,通过对比,对新疫苗的安全性、对羊羔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及新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得出结论,为新疫苗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在武威民勤县和天祝县各选择一个规模养殖场进行试验。
注射疫苗前对试验用羊先进行羊痘、小反刍兽疫抗体检测,全阴性健康羊方可选用。
选择民勤县某某养殖场湖羊120只(3月龄以上),分4组,每组30只羊。
天祝县选择某某养殖场藏羊200只(6月龄左右),分4组,每组50只羊。
详见表1、表2。
小反刍兽疫、山羊痘二联活疫苗(国药集团扬州威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为每0.5mL含1头份,每只羊尾根内侧皮内注射0.5mL。
小反刍兽疫活疫苗(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为每1mL含1头份,每只羊颈部皮下注射1mL。
山羊痘活疫苗(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用生理盐水稀释为每头份0.5mL,尾根内侧或股内侧皮内注射。
小反刍兽疫活疫苗和山羊痘活疫苗联合免疫实验,同时免疫时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用量和方法分点注射。
免疫后观察各组羊的采食量,精神状况,疫苗应激反应和死亡情况。
免疫后前3d测体温1次/d,每隔7d称一次体重与免疫前比较。
免疫后对各试验组的羊,每7d进行一次采血,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一羊一管,详细标记,实验室分离血清后进行抗体检测,全程严格按照规定无菌操作。
羊痘用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进行检测,生产批号:20200918119。
甘肃省学位委员会关于公布2014年甘肃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的通知正文:---------------------------------------------------------------------------------------------------------------------------------------------------- 甘肃省学位委员会关于公布2014年甘肃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的通知(甘学位办〔2014〕27号)各研究生培养高校:(甘学位办〔2014〕根据甘肃省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2014年甘肃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的通知》10号)精神,经各高校推荐、专家评审、省学位委员会审核及公示,兰州大学《W弦场论实现的新进展和黑洞背景下的强引力效应》等14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2014年甘肃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现将名单予以公布。
希望各高校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主体作用,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附件:2014年甘肃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甘肃省学位委员会2014年10月22日附件:2014年甘肃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序号学校名称作者姓名论文题目一级学科名称导师姓名1兰州大学魏少文W弦场论实现的新进展和黑洞背景下的强引力效应物理学刘玉孝2兰州大学陈斌利用卫星和AERONET观测资料对东亚地区吸收性气溶胶识别及其光学特征分析大气科学黄建平3兰州大学胡振波晋陕黄河晚新生代水系发育与河流阶地研究地质学潘保田4兰州大学刘永俊扰动对AM 真菌群落影响及机制研究生物学冯虎元5兰州大学吴炯炯新刊唐代墓志所见家族世系考订及相关专题研究中国史郑炳林6兰州交通大学林志敏扭带及涡产生器在管内诱导的二次流强度及其强化传热特性研究机械工程王良璧7西北师范大学邢蕾清代回疆司法控制研究中国史田澍8兰州理工大学卢立晖铝-钢异种金属脉冲旁路耦合电弧MIG熔钎焊方法及机理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樊丁9西北师范大学胡红杏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研究--以兰州市普通高中为例教育学王鉴10西北师范大学高承华权函数变号的二阶线性差分算子的谱及其应用数学马如云11西北民族大学肖群文化·文学·审美--民间文艺学回归文学本位研究中国语言文学郭郁烈12甘肃农业大学南丽丽不同根型苜蓿根颈与根系特性及抗逆性研究畜牧学师尚礼13甘肃农业大学古丽君一株木霉菌防病促生作用研究及制剂开发作物学徐秉良14甘肃农业大学高玉红地膜覆盖调控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生理生态机制研究作物学牛俊义——结束——。
第 32 卷 第 10 期Vol.32,No.1058-702023 年 10 月草业学报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 金欣悦, 龚莉, 王梦亭, 等. 紫草科2种短命植物功能性状的差异化协变特征. 草业学报, 2023, 32(10): 58−70.JIN Xin -yue , GONG Li , WANG Meng -ting , et al . Differential co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functional traits of two ephemerals of Boraginaceae in the Gurbantunggut Desert , China. 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 , 2023, 32(10): 58−70.紫草科2种短命植物功能性状的差异化协变特征金欣悦1,2,3,龚莉1,王梦亭1,2,3,陶冶2,3,周多奇1*(1.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皖西南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生态保护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 安庆 246133;2.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830011;3.新疆抗逆植物基因资源保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830011)摘要:短命植物是为逃避夏季干旱而演化成的一类特殊植物类群,但不同种的短命植物功能性状是否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协变特征尚不明晰。
以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广布的紫草科不同属短命植物硬萼软紫草和假狼紫草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及室内测定,使用降主轴回归、主成分分析及植物性状网络分析对比探究不同物种功能性状特征、性状间异速生长关系及性状协变关系的差异性。
结果表明,假狼紫草地上生物量(2.217 g ·株₋1)、全株生物量(2.407 g ·株₋1)、冠幅直径(14.26 cm )及冠幅株高比(1.550)显著高于硬萼软紫草(1.010 g ·株₋1、1.145 g ·株₋1、10.95 cm 和1.138),但后者根冠比(0.147)高于前者(0.091)。
Hereditas (Beijing) 2021年5月, 43(5): 459―472 收稿日期: 2020-10-10; 修回日期: 2021-03-0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U1903201, 31670298, 31771413, 21702100, 21907051)和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编号:IRT_14R27)资助[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s. U1903201, 31670298, 31771413, 21702100, 21907051), and theProgram for Changjiang Scholars and Innovative Research Team in University from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No. IRT_14R27)]作者简介: 林红燕,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药用植物天然产物化学和分子药理。
E-mail:*************.cn王煊,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植物分子代谢。
E-mail:*******************林红燕和王煊并列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杨永华,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分子代谢与生物技术安全。
E-mail:**************.cn DOI: 10.16288/j.yczz.20-341 网络出版时间: 2021/3/29 11:37:11URI: https:///kcms/detail/11.1913.R.20210326.0956.002.html综 述中药植物紫草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及其功能研究进展林红燕,王煊,何聪,周紫玲,杨旻恺,文钟灵,韩洪苇,陆桂华, 戚金亮,杨永华南京大学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生命科学学院,南京 210023摘要: 紫草为我国传统的重要药用植物资源,其根部代谢产生的紫红色萘醌类天然产物—紫草素及其衍生物,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疮疡和皮肤炎症。
高尔基体蛋白ACBD3通过AKT-FOXOs信号通路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郑迎春;汪兰【期刊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年(卷),期】2022(38)8【摘要】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含酰基辅酶A结合结构域蛋白3(ACBD3)促进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通过qPCR和Westernblot 检测乳腺癌细胞系中ACBD3的表达;使用沉默内源性ACBD3的TNBC细胞株,采用MTT实验、EdU染色、平板集落形成实验及裸鼠体内异种移植成瘤术检测ACBD3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观察ACBD3与胞内信号通路的关系;Westernblot验证ACBD3对AKT-FOXO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结果:qPCR及Westernblot实验结果显示,ACBD3的mRNA及蛋白水平在乳腺癌细胞中均高于永生化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其中ACBD3在TNBC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尤其高;细胞功能学实验表明,ACBD3能够通过促进TNBC细胞G_(1)/S期的转变从而增强细胞的增殖能力;GSEA结果显示ACBD3的表达与AKT 信号通路相关。
Westernblot实验验证ACBD3能够通过增强AKT活性,抑制FOXOs活性而促进TNBC细胞增殖。
结论:在TNBC细胞中ACBD3能够调控AKT-FOXOs信号通路而促进细胞增殖。
【总页数】8页(P1399-1406)【作者】郑迎春;汪兰【作者单位】广东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R363.2【相关文献】1.溶血磷脂酸与Hippo-Yes相关蛋白在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侵袭转移的信号通路研究2.益气扶正复方联合依维莫司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468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对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3.p38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对骨桥蛋白介导的三阴性乳腺癌细胞自噬、凋亡活性的影响4.miR-5688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中下调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的表达而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5.三阴性乳腺癌细胞通过PD-1/PD-L1信号通路抑制共培养T细胞活化、增殖及促进其凋亡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简介我校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设置于1991年。
生物学是一级学科博士点,现有植物学、动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物理学、遗传学等7个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拥有植物学国家重点学科,细胞活动与逆境适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被教育部批准建立“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生物学一级学科为甘肃省重点学科。
生物学一级学科近年来在学科建设方面成效显著,植物学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顺利通过评估。
新增了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
近三年研究论文在国际植物学领域权威期刊Curr Opin Plant Biol (10.333) 、Plant Cell (9.29)、PNAS(9.432)、PLoS Genetics (9.543) 等发表。
申请获得国家“973”项目子课题5项,“863”项目子课题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3项,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17项和国家基金委面上基金项目100余项,横向重大项目6项,国际合作重大项目2项,获得科研资助4000余万元。
在科研奖励方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两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并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
申报发明专利40项,获得授权3项。
近十年,共发表SCI 学术论文600余篇。
生物化学及医学生物学方向已建立起系统的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研究体系,以及分子生物学和动物离体、在体研究体系,包括神经再生、中毒性神经炎、代谢综合征、裸鼠人体移植瘤等动物模型,也建立了免疫毒性试验、治疗性基因导入脑内的方法,在相关领域已取得了应用性成果,同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项目,发表了一批高水平学术论文。
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植物抗逆的分子机理与信号转导、STAT3转录活性调节机制、炎症反应机制、流感病毒聚合酶作用机制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10.0左右的高水平论文5篇,5.0-9.0论文9篇。
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王荫椿
【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
【年(卷),期】2002(031)001
【摘要】@@ 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微生物毒素制品,其治病机理是毒素作用于周围运动神经末稍,神经肌肉接头,抑制突触前膜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引起肌肉松弛、麻痹,用于治疗某些肌张力障碍等疾病.1989年12月美国FDA 首先批准上市.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于80年代研制开发,在完成临床试验在基础上,1993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新药证书及试生产文号,1997年2月获准字号,成为继美、英后第三个生产该药品的国家.
【总页数】2页(P25-26)
【作者】王荫椿
【作者单位】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兰州,7300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眼周皮肤松弛的疗效观察 [J], 刘芳;关东旭;刁慧杰;邹丹
2.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眼周皮肤松弛的效果 [J], 杨荣汇
3.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眼周皮肤松弛的效果分析 [J], 曾波;毕熙
4.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与眼袋整形术治疗眼周皮肤松弛的临床价值研究 [J], 李珊珊
5.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防治术后瘢痕的研究进展 [J], 黄月香;马文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VOF 法与Level Set 法的比较汪迎春1,汪德爟2(1.2.南京河海大学环境学院,南京,210098)摘 要:VOF 法和Level Set 法同属于界面捕获类算法,有很多相似之处。
本文对两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用剪切流场进行了测试,比较分析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测试的结果表明,VOF 法容易破碎,界面重构复杂,但有些VOF 实现方案能够模拟非常尖锐的界面,这一点上要比Level Set 法好。
Level Set 法不需要重构界面,模拟出的界面形状要比VOF 法光滑,整体效果要比VOF 法好。
关键词:Level Set;VOF;界面1 引言在计算流体力学中,界面分层流问题是很普遍的。
既有水和气强分层的自由面问题,也有冷热水弱分层的内界面问题。
这类问题的计算因为其复杂性成为当前的热点和难点。
目前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值方法有很多。
LevelSet 法与VOF 法同属于界面捕获类方法,因为它们在欧拉网格下构造,都用一个标量函数描述界面的几何特性,具有很强的拓扑处理能力,因而是两种很流行的界面流模拟方法。
VOF 法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Hirt 和Nichols 等最先提出。
VOF 法是80年代国外最流行的方法,目前国内对VOF 法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多。
水平集方法(Level Set Method)由Osher和Sethian [1]于1988年提出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的注意。
水平集方法不需要显式地追踪运动界面,避免了对拓扑结构变化的处理,计算稳定,已经应用到诸多领域,如材料学、流体力学、图象处理、计算机视觉、网格生成等。
Level Set法是90年代国外很盛行的方法,目前国内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还不如VOF法充分。
2 两种方法介绍2.1 VOF 方法VOF 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在欧拉网格系统上定义一个函数 f(流体体积份额量),根据每个网格内所含某种物质的体积量来定义了在此网格上的值,然后用体积跟踪的方法求解方程:0=∇⋅+∂∂f u f tVOF方法采用几何与代数相结合的方法,即在上一时刻重构界面,然后用代数方法算出下一时刻的 f 值。
汪迎春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4年获兰州大学生物系生态学及环境生物学学士;1997年获中科院遗传研究所遗传学硕士;2003年获Iowa State University遗传学,生物信息及计算生物学双专业博士学位(Co-major). 2003-2006年,为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免疫系博士后;2006-2008年,为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病理系及癌症研究中心博士后。
2008-2009年,为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病理系Assistant Project Scientist. 2009年11月加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研究方向1.运动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细胞在外界化学因子的诱导下会产生形态变化和定向运动(Chemotaxis or Directional cell migration). 这个反应对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的生理及病理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癌细胞的转移与扩散就是一种定向性细胞运动.我们将应用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运动细胞(包括癌细胞和神经细胞)在运动过程中的形态控制和信号转导机制. 并找出控制细胞运动的关键性蛋白和关键性翻译后修饰,为与细胞运动相关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靶标。
2. 生物信息学及计算生物学我们的生物信息及计算生物学研究主要是用来服务白质组学研究。
我们将开发一些应用软件来处理大规模的蛋白质组学数据和进行功能性预测. 同时我们建立一个关于蛋白质磷酸化位点的网络数据库 (a web-based relational database). 这个数据库将包括磷酸化位点的功能和量化方面的信息.预计这个数据库对于预测蛋白磷酸化信息与细胞的生物学表型之间的联系起到重要的作用。
3.生物膜的功能蛋白质组学生物膜含有多种蛋白,包括各种受体,通道,以及具有催化活性的酶.膜蛋白对于生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应答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膜蛋白的不溶性,对它们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对可溶性蛋白的研究.我们近期将利用光合蓝藻的thylakoid membrane作为材料,进行膜蛋白的功能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 未来我们还将开展动物细胞生物膜的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发表文章Yingchun Wang, Feng Yang, Wei Wang, David G. Camp II, Richard D. Smith, Richard L. Klemk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hosphoproteome in growing and retracting neurites revealsnovel signals regulating neurite dynamics. In preparation.Parthasarathy Sampathkumar, Ozyurt, ., Wassermann, S, Miller, S., Bain, K., Rutter, M., Gheyi, T., Yingchun Wang, Atwell, S., Luz, ., Devon A. Thompson, Spencer Emtage, Sauder, ., Yishi Jin, Klemke, and Burley, . Structures of PHR domains from Mus musculus Phr-1 (Mycbp2) explain the loss of function mutation of C. elegans ortholog RPM-1. Submitted to Structure.Yingchun Wang, Richard Klemke. Proteomics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of Pseudopodium Phosphotyrosine Proteins. Book chapter for the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Submitted.Yingchun Wang, Hop S. Tran Cao, Greg T. Cantin, Rui Lin, Wei Wang, Sharmeela Kaushal, Thomas S. Edgington, Robert M. Hoffman, Michael Bouvet, John R. Yates, Richard L. Klemke, A novel cytoskeleton-associated kinase PEAK1 promotes cell migration and cancer progression. Submitted to Cancer Cell.Shi-Jian Ding*, Yingchun Wang*, Jon M. Jacobs, Wei-Jun Qian, Feng Yang, Aleksey V. Tolmachev, Eric F. Strittmatter, Ronald J. Moore, Matt E. Monroe, Samuel O. Purvine, Quanzhou Luo,Katrina Waters, Richard L. Klemke, David G. Camp II, Richard D. Smith, Quantitative Phosphoproteome Analysis of Lysophosphatidic Acid induced chemotaxis using Dual-step 18O Labeling Coupled with Immobilized Metal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J. Proteome Res. 2008, 7:4215-24. (*co-first authors).Olivier C. Pertz, Yingchun Wang, Feng Yang, Wei Wang, Laurie J. Gay, David G. Camp II, Richard D. Smith, Richard L. Klemke, Spatial Mapping of the Neurite and Soma Proteomes Reveals a Functional Cdc42/Rac Regulatory Network, PNAS, 2008, 105:1931-1936.Yingchun Wang, and Richard L Klemke, PhosphoBlast: A Computational Tool for Comparing Phosphoprotein Signatures among Large Datasets, Mol. Cell. Proteomics, 2008, 7: 145-162.Yingchun Wang, Shi-Jian Ding, Wei Wang, Jon M Jacobs, David Camp II, Richard D. Smith, Richard L. Klemke. Methods for Pseudopodia Purification and Proteomics Analysis. Sci. STKE, 2007, pl4 (2007).Yingchun Wang, Shi-Jian Ding, Wei Wang, Jon M Jacobs, Wei-Jun Qian, Ronald J. Moore, Feng Yang, David Camp II, Richard D. Smith, Richard L. Klemke. Profiling Signaling Polarity in Chemotactic Cells. PNAS, 2007, 104: 8328-8333.Yingchun Wang, and Richard L. Klemke (2007). Biochemical Purification of Pseudopodia from Migratory Cells, Methods Mol. Biol., A. S. Coutts, ed. (Totowa, NJ: Humana Press Inc.), pp. 55-66.Yingchun Wang, Rachel Hanley and Richard L Klemke, Computational methods for comparison of large genomic and proteomic datasets reveals protein markers of metastatic cancer, J. Proteome Res., 2006, 5: 907-15.Dan Harvey, Yingchun Wang, Parag R. Chitnis and Suresh C. Kothari, Computational Opportunities in Proteomics Research: Automation in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Conference (HPC 2002), December 16-19 in Banglore, India.Yingchun Wang*, Wu Xu*, and Parag R. Chitnis. Identificationand bioinformatic analysis of the thylakoid membrane proteome of Synechocystis sp. PCC6803, Proteome Science, 2009, 7: 11, PMID: (*corresponding author).Wu Xu, Huadong Tang, Yingchun Wang, Parag R. Chitnis, Proteins of the cyanobacterial photosystem I, Biochimica Biophysica Acta, 2001, 1507: 32-40.Jian-Min Hou, Vladimir Boichenko, Yingchun Wang, Parag R Chitnis, David Mauzerall, Thermodynamics of electron transfer in oxygenic photosynthetic reaction center: a photoacoustic study revealed a similarity to bacterial reaction centers on electron transfer in photosystem I in both volume change and entropy, Biochemistry, 2001, 40: 7109-7116.Yingchun Wang, Jun Sun, Parag R. Chitnis, Proteomic study of the peripheral proteins from thylakoid membranes of the cyanobacterium 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 Electrophoresis, 2000, 21: 1746-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