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硫及其化合物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硫

(一)结构和存在

1、结构

(1)硫位于第三周期第ⅥA族电子排布式为 [Ar]3s23p4

(2)结构式 S

8 (斜方硫和单斜硫的化学式均为S

8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分

子种类,如S

2、S

3

、S

4

、S

5

、S

6

、S

7

……S

20

和其他硫链等。)

2、存在形式

(1)游离态:存在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岩层里。

原因:气体中还有的SO2与H2S气体相遇生成硫单质沉积在火山口附近。(2H2S+SO2=3S↓+2H2O)

(2)化合态:硫化物:硫铁矿(FeS

2)、黄铜矿(CuFeS

2

硫酸盐:芒硝(Na

2SO

4

·10H

2

O)、石膏(CaSO

4

·2H

2

O)

其他:蛋白质、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二)物理性质

1、颜色状态:黄色晶体、质脆、易研成粉末。俗称:硫磺

2、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CS

2

)。

可以用二硫化碳洗涤内壁附着硫单质的试管。

(三)化学性质

1、氧化性

(1)与Na反应 2Na + S Na

2

S

将硫粉和金属钠混合在研钵中研磨,可以听到轻微的爆炸声。(2)与比价金属反应时生成低价金属硫化物

Fe + S FeS , 2Cu + S CuS

研磨

(3)硫蒸气与H

2反应 H

2

+ S H

2

S

2、还原性(1)与O

2

反应

S + O

2 SO

2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都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与浓硫酸反应

S + 2H

2SO

4

(浓) 3SO

2

↑ + 2H

2

O 归中反应

3、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与NaOH反应

3S + 6NaOH 2Na

2S + Na

2

SO

3

+ 3H

2

O

(四)用途

1、制农药:如硫合剂(石灰、硫磺),可用于杀死果树的害虫。

2、制黑火药:“一硫二硝三木炭”

S + 2KNO

3 + 3C K

2

S + N

2

↑ +3CO

2

3、消除汞蒸气:实验室里不慎洒落一些汞,可以撒上硫粉处理。

二、硫的化合物

(一)二氧化硫 SO

2

1、物理性质

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易溶于水(1:40),沸点较低,易液化,有毒

2、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物

与H

2O反应 H

2

O + SO

2

= H2SO3

与碱反应SO

2 + NaOH = NaHSO

3

SO

2

过量

SO

2 + 2NaOH = Na

2

SO

3

+ H

2

O SO

2

少量

SO

2 + Ca(OH)

2

= CaSO

3

↓ + H

2

O

SO

2 + Ba(OH)

2

= BaSO

3

↓ + H

2

O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O

2 + CaO = CaSO

3

与某些盐反应 SO

2(少) + 2NaHCO3= Na2SO3 + H2O +2CO2

点燃

点燃

SO

2

(过) + NaHCO3= NaHSO3 + CO2 (2)氧化性

与H

2S反应 2H

2

S+SO

2

=3S↓+2H

2

O

(3)还原性

①使卤族单质水溶液褪色

Cl

2 + SO

2

+ 2H

2

O = H

2

SO

4

+ 2HCl

Br

2 + SO

2

+ 2H

2

O = H

2

SO

4

+ 2HBr

I 2 + SO

2

+ 2H

2

O = H

2

SO

4

+ 2HI

②使KMnO

4

(H+)褪色

2KMnO

4 + 5O

2

+2H

2

O = K

2

SO

4

+ 2MnSO

4

+ 2H

2

SO

4

③使FeCl

3

由黄色变为浅绿色

2FeCl

3 + SO

2

+ 2H

2

O = FeCl

2

+ FeSO

4

+ 4HCl

④催化氧化

2SO

2 + O

2

2SO

3

(4)漂白性

SO2与某些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这种无色物质受热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

可以用品红溶液来检验SO2,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3、用途

(1)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

(2)用于杀菌消毒;二氧化硫在红酒中可以杀死有害的细菌,防止微生物污染红酒,还可以防止红酒里的单宁、色素等物质氧化,达到防腐保鲜的作用。

(3)用于工业制备三氧化硫。

4、SO

2

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原理:Na

2SO

3

+ H

2

SO

4

= SO

2

↑ + Na

2

SO

4

+ H

2

O

(2)实验装置:

该反应为强酸制弱酸的反应,不涉及氧化还原

(二)三氧化硫 SO

3

1、物理性质

常温常压下,三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液体,熔点为16.8℃、沸点为44.8℃,标准状况下为固体。

2、化学性质

SO

3

是一种酸性氧化物,是硫酸的酸酐,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1)能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SO

3 + H

2

0 = H

2

SO

4

H 2SO

4

= 2H+ + SO

4

2-

(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CaO + SO

3= CaSO

4

Na

2O + SO

3

= Na

2

SO

4

(3)能与碱反应

Ca(OH)

2 + SO

3

= CaSO

4

+ H

2

O

4、工业制法

2SO

2 + O

2

2SO

3

5、硫的氧化物的污染与治理

(1)污染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含硫矿石的冶炼。(2)危害:污染大气,形成酸雨。

(3)防治:开发新能源,冶炼脱硫,处理工业废气

2CaO + 2SO

2 + O

2

2CaSO

4

(三)硫化氢 H

2

S

1、物理性质

无色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有剧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其水溶液叫氢硫酸,是一种二元弱酸。

2、化学性质

(1)与碱反应

H

2S + OH-(少) = HS- + H

2

O

H

2S + 2OH-(过) = S2- + 2H

2

O

(2)具有强还原性

2FeCl

3 + H

2

S = 2FeCl2 + S↓ + 2HCl

(3)具有可燃性

2H

2S + 3O

2

2SO

2

+ 2H

2

O O

2

过量

2H

2S + O

2

2S + 2H

2

O O

2

少量

(4)酸性

①H

2S和H

2

SO

3

都是二元弱酸,在水中分步电离,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酸性H

2S

2

SO

3

,S2-、SO

3

2-、HS-、HSO

3

-都可以发生水解,其中S2-、HS-可与Al3+

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

3S2- + 2Al3+ + 6H

2O = 2Al(OH)

3

↓ + 3H

2

S↑

(四)硫酸

1、稀硫酸的性质——酸的通性(1)使指试剂变色

(2)与活泼金属反应

(3)与碱反应

(4)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5)与某些盐反应

2、浓硫酸的特性

浓硫酸俗称坏水,指H

2SO

4

的质量分数大于或者等于70%的硫酸溶液,密度

大于1.8g·cm-3,物质的量浓度大于18mol·L-1的一般都称作浓硫酸。

(1)吸水性

浓硫酸具有吸收现成水(如气体、液体的水,固体中的结晶水)的性质,原

因是H

2SO

4

分子与水分子形成一系列的稳定水合物。

浓硫酸常用来干燥中性、酸性气体,不可干燥碱性气体(NH

3

)和常温下具

有还原性的气体,如HI、HBr、H

2

S等。

(2)脱水性

按水的组成比脱去某些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使有机物脱水。

(3)强氧化性

①与绝大多数的金属反应

其中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使铁和铝等金属钝化。钝化使化学变化,可以用铁罐来贮运浓硫酸。

对于其他金属有金属 + H

2SO

4

(浓)高价态金属硫酸盐 + SO

2

↑ + H

2

O

②与非金属反应

非金属 + H

2SO

4

(浓)高价态氧化物或含氧酸 + SO

2

↑ + H

2

O

C + 2H

2SO

4

(浓) CO

2

↑ + 2SO

2

↑ + 2H

2

O

S + 2H

2SO

4

(浓) 3SO

2

↑ + 2H

2

O

P + 5H

2SO

4

(浓) 2H

3

PO

4

+ 5SO

2

↑ + 2H

2

O

③与其他还原性物质反应

H 2S + H

2

SO

4

(浓) = SO

2

+ S↓ + 2H

2

O

HI+ H

2SO

4

(浓) = SO

2

+ I

2

+ 2H

2

O

④难挥发性

浓硫酸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性的酸,能够用于制取易挥发的HCl、HNO

3

等,

如H

2SO

4

(浓) + NaCl

(s)

NaHSO

4

+ HCl↑

3、工业制备浓硫酸(接触法制硫酸)

4、用途

(1)化工原料,化学实验室中的必备试剂;

(2)制化肥、农药、炸药和染料等;

(3)用于石油精炼、金属加工前的酸洗和制取各种挥发性酸等。

第二部分常见考点

一、SO

4

2-的检验

检验SO

4

2-的正确操作

向待测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排除Ag+和SO32-的干扰),取上层清液加入氯化钡溶液(不能是硝酸钡,硝酸根与氢离子具有氢氧化性,会将SO32-氧化为SO42-造成误差),若有白色沉淀证明待测液中含有硫酸根。

二、CO

2和SO

2

的比较及鉴别

(一)CO

2和SO

2

的比较

注: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除了二氧化碳还有二氧化硫

(二)鉴别

CO2 + C 2CO

1、鉴别方法

(1)利用SO

2

的还原性,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鉴别;

(2)利用SO

2

的漂白性,用品红溶液鉴别;

(3)将SO

2、CO

2

分别通入BaCl

2

溶液中都不沉淀,再滴加氯水,通入SO

2

的溶液

中产生白色沉淀。

(4)SO

2中混有CO

2

A用来证明混合气体中混有SO

2

,可替换成品红溶液;

B用来吸收SO

2

C用来证明SO

2

被吸收干净,也可替换成品红;

D用来证明有CO

2

注:若混合气体中混有水蒸气,应先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是否存在。(三)常见漂白剂和漂白原理的比较

(四)环境污染的防治方法

方法一:钙基固硫法

为防治酸雨,工业上常用生石灰和含硫的煤混合后燃烧,燃烧时硫、生石灰、氧气共同反应生成硫酸钙,从而使硫转移到煤渣中。

方法二:氨水脱硫法

雾化的氨水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直接接触并将其吸收。

NH

3 + SO

2

+ H

2

O = NH

4

HSO

3

2NH

3 + SO

2

+ H

2

O = (NH

4

)

2

SO

3

2(NH

4)

2

SO

3

+ O

2

= (NH

4

)

2

SO

4

方法三:钠、碱脱硫法

用NaOH/Na

2SO

3

吸收烟气中的 SO

2

,得到Na

2

SO

3

和NaHSO

3。

2NaOH + SO

2= Na

2

SO

3

+ H

2

O

Na

2CO

3

+ SO

2

= Na

2

SO

3

+ CO

2

Na

2SO

3

+ SO

2

+ H

2

O = 2NaHSO

3

三、含硫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第三部分拓展知识

一、试题中常见的硫的化合物

1、SOCl

2

(亚硫酰氯、氯化亚砜)常在实验题中出现

(1)制备:SO

3 + SCl

2

= SOCl

2

+ SO

2

(2)性质:

不稳定,加热到140℃以上时分解成氯气、二氧化硫和一氯化硫;

遇水剧烈反应:SOCl

2 + H

2

0 = SO

2

↑ + 2HCl↑

2、S

2Cl

2

(二硫化二氯)

(1)制备:由熔融硫经直接氯化得到

(2)性质:分子结构与过氧化氢相似,在空气中强烈发烟,可与水反应生成二

氧化硫、硫和氯化氢,2S

2Cl

2

+ 2H

2

0 = SO

2

↑ + 4HCl↑ + 3S↓。

3、Na

2S

2

O

3

(硫代硫酸钠)

(1)制备:

将Na

2S和Na

2

CO

3

以物质的量之比为2:1配成溶液,然后通入SO2,发生的反

应为2Na

2S + Na

2

CO

3

+ 4SO

2

= 3Na

2

S

2

O

3

+ CO

2

(3)性质:

①中等强度的还原剂,常用在碘量法中测定碘的含量,可被碘氧化为连四硫酸

钠(Na

2S

4

O

6

),反应原理为I

2

+ S

2

O

3

2- = 2I- + S

4

O

6

2-;

②可被氯气、溴单质等氧化剂氧化为硫酸根;

③与酸反应:2H+ + S2O32- = S↓+ SO2↑+ H20。(4)用途:

俗称海波、大苏打,是氰化物、腈的解毒物。

4、Na

2S

2

O

5

(焦亚硫酸钠)

(1)制备:由亚硫酸氢钠过饱和溶液结晶脱水而成。2NaHSO

3= Na

2

S

2

O

5

+ H

2

O

(2)性质:可以被氧化剂氧化成硫酸根。

5、Na

2S

2

O

8

(过二硫酸钠)硫为+6价,酸根中含有一个过氧根,性质与过氧化氢

相似,具有氧化性。

6、Na

2S

2

O

4

(连二亚硫酸钠)俗称保险粉,酸根可被氧化成硫酸根。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氮及其化合物 【考点要求】 考点1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知道氮单质的主要用途 考点2 二氧化氮和水的反应 考点3 氨气和水、酸的反应,了解氨水的成分及氨水的不稳定性,铵盐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等性质 考点4 硝酸的强氧化性,了解硝酸分别于Cu、C反应,了解常温下铁、铝在浓硝酸中的钝化现象 考点5 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了解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认识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考点梳理】 1、氮气 物理性质: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很稳定,只有在一定条件(如高温、高压、放电等)下,才能跟H2、O2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与氧气反应N2+O2=====放电或高温==2NO 与氮气反应工业合成氨N2+ 3H22NH3 用途;氮气的用途广泛,工业上,氮气是制硝酸、氮肥的原料,含氮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氮气还常被用作保护气;在医学上,常用液氮作医疗麻醉。 氮的固定 指的是将游离态的氮(即氮气)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 氮的固定方式可分为工业固氮、闪电固氮、生物固氮三种。 “雷雨发庄稼”就是一个闪电固氮的过程。 2、NO 物理性质:无色难溶于水的有毒气体,大气污染物之一, 化学性质:极易在空气里被氧化成NO2。 3.NO2 物理性质: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易液化。 化学性质:空气中的NO2在一定条件下易形成光化学烟雾,并且对臭氧层中臭氧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和氧气反应:2NO + O2== 2NO2 与H2O的反应: 3NO2+ H2O=== 2HNO3+NO 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来生产硝酸。 与碱的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实验室常用NaOH来吸收二氧化氮 用途及危害

硫及其化合物性质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知识精要】 1.二氧化硫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物通性 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 SO2澄清石灰水反应: (2)还原性 ①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 SO3物理性质:无色固体,熔点:16.8℃,沸点:44.8℃都较低。SO3是硫酸的酸酐,SO3与水化合生成硫酸,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方程式为:SO3 + H2O = H2SO4 + Q ②SO2的水溶液可被O2、H2O2、X2、Fe3 +、KMnO4、Ca(ClO)2等强氧化剂氧化: SO2通入氯水 (3)氧化性 (4)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 ①品红通二氧化硫后颜色变化;②褪色后的溶液加热后的颜色变化。 2.酸雨的形成 3.硫酸的制备 4.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例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上述装置中,在反应前用手掌紧贴烧瓶外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还可以用什么简单的方法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答: 。 (2)写出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如果用图中的装置检验上述反应的全部产物,写出下面标号所表示的仪器中应加入的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 A中加入的试剂是,作用是。 B中加入的试剂是,作用是。 C中加入的试剂是,作用是。 D中加入的试剂是,作用是。 (4)实验时,C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例2.一定物质的量的SO2与NaOH溶液反应,所得产物中含Na2SO3和NaHSO3物质的量之比为3∶5,则参加反应的SO2与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 B.3∶5 C.8∶11 D.18∶8 例3.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15亿多元,为了有效控制酸雨,目前国务院已批准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等法规。

高一化学复习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氮气(N2)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分子中含氮氮叁键。 思考:怎样理解“孤僻”的N2分子,“活泼”的氮原子? 2.N2在常温下稳定,但在高温或放电条件下能和某些金属、非金属反应。 与氢气反应:(工业合成氨) 与氧气反应: 与镁反应: 思考:为什么说雷雨发庄稼? Mg在空气中燃烧时的产物可能有哪些? 3:氮的固定。由态的氮转化为态的氮。分为固氮和固氮. 二、氮的氧化物 思考:N02还可以相互化合生成无色的四氧化二氮,化学方程式为, 能收集到较纯的NO2气体吗?为什么? N02是酸性氧化物吗?为什么? 怎样区别NO2和溴蒸汽?能否用淀粉-KI试纸区别? 法一: 法二: 三、氨铵盐 (一)氨气 1.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空气,溶于水,液化。 2.结构 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是性分子。分子中N上具有易结合H+生成NH4+ 3.化学性质: ①与水反应——水溶液叫。 NH3十H20??。 氨溶于水中,大部分与水结合生成一水合氨(NH3.H20),一水合氨小部分发生电离生成NH4+和OH-,故氨水显性。氨水的成分;微粒。 思考:a .将A mol氨气通入到水中,得到B mL 溶液,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b.根据氮原子守恒列一个物料守恒式: c.氨水和液氨的区别? ②与酸反应生成铵盐:(从结构上分析原因)

离子反应 小结:与挥发性酸(浓HNO3/浓HCl)相遇就产生 思考:氨气与CO2同时通入到水中,产物可能是 ③催化氧化(体现了氨气的性) 方程式为:(工业制硝酸的基础) 4.氨的制法 (1)工业制法方程式 (2)实验室制法 方程式 装置: 收集:向排空气法(塞一团棉花)。 检验.a.用试纸。 b.用接近瓶口。 干燥:用干燥,既不能用酸性干燥剂H2SO4,、P2O5,也不能用无水CaCl2,因 为CaCl2与NH3反应。 思考: 制NH3时为什么不用NH4NO3或(NH4)2SO4,?为什么用Ca(OH)2而不用NaOH? 实验室还有一种快速简易制氨气的办法,你知道吗? (二)铵盐 铵盐“三解” 1.铵盐的溶解:铵盐都易溶于水。 2.铵盐的热解: ①NH4Cl ②NH4HCO3 ③特殊反应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NH4 NO3。 思考:NaCl混入NH4Cl,NaCl中混入I2都可以通过加热提纯氯化钠,其中的原理一样吗? 3.铵盐的碱解: 任何铵盐遇碱共热都产生,这既是实验室制的方法,也用于的检验。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思考:如何检验铵盐?操作步骤 思考:碳酸氢铵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该如何书写: ◆要点解读 1.铵盐与碱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固态铵盐与固态碱反应,不写离子方程式 例如:Ca(OH)2(固)+2NH4Cl(固)=CaCl2+2NH3↑+H20 2.铵盐的稀溶液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离子方程式为NH4++OH一一NH3。H2O,如果加热则写成NH4++OH一= NH3↑+H20;浓溶液之间的反应都写成NH4++OH一= NH3↑+H20 3.有关喷泉实验问题 (1).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①气体在吸收液中被吸收的既快又多,如NH3、HCl用水吸收,CO2、S02等用NaOH溶液吸收等。②装置的气密性要好。③烧瓶内气体纯度要大。 ( 2).喷泉实验的原理:是利用气体极易被一种液体吸收而形成压强差,使气体容器(烧瓶)内压强降低,外界大气压将液体压入气体容器内,在玻璃导管尖嘴处形成美丽的“喷泉”

3硫及其氧化物

第三讲硫及其氧化物 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 游离态 化合态如:硫铁矿(FeS2)、黄铜矿(CuFeS2)、石膏(CaSO4·2H2O)、芒硝(Na2SO4·10H2O) 一、硫(硫黄,S) 1. 硫的物理性质 黄色晶体、质脆、易研成粉末 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2. 硫的化学性质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S + Fe FeS 3Cl2 + 2Fe2FeCl3 S + H2H2S S + O2SO2 二、二氧化硫(SO2) 1. 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液化,易溶于水。 2.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物 与H2O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SO 2+H2O 亚硫酸是一种中强酸,不稳定 可逆性: 在同一条件下,既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性质。 可逆反应:可逆性比较显著的化学反应。 【思考】2H2O 2H2 ↑+O2↑与2H2+O2 2H2O 是可逆反应吗?(2)氧化还原反应 Cl2 + SO2 + 2H2O = 2HCl + H2SO4 Cl2 + SO2 + 2H2O = 4H+ + 2Cl- + SO42- Br2、I2、KMnO4、Fe3+都可以和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SO2+ O22SO3 SO3 + H2O = H2SO4 2H2SO3 + O2 = 2H2SO4 2CaSO3 + O2 = 2CaSO4 SO2 + 2H2S = 3S↓ + 2H2O

(3)漂白性 SO2 (现象)加热至沸腾(现象)品红溶液 Cl2 (现象)加热至沸腾(现象) SO2 (现象) 紫色石蕊溶液 Cl2 (现象) 【思考】 1:除了SO2,还有哪些物质具有漂白性?它们的漂白机理有何不同?2:检验混合气体中各种成分:CO2和SO2混合 三、三氧化硫(SO3) 无色易挥发固体,熔点16.83 o C,沸点44.8 o C 2SO2+ O2 2SO3 SO3 + H2O= H2SO4 CaO + SO3= CaSO4 Ca(OH)2 + SO3 = CaSO4 + H2O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教案(苏教版必修)

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第1课时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一、学习目标 1.了解SO 2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SO 2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SO 2对空气的污染,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方法。 2.通过课后实地调查研究本地区雨水pH ,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的情感和利用化学知识化害为利的科学思想。 3.通过认识酸雨的危害和防治原理,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形成与自然友好相处,促进对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认识,感受科学使用化学物质的意义。培养学生辨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还原性)。 三、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先播放酸雨录像,唤起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产生研究酸雨成因、治理的兴趣,通过两个实验探究,模拟酸雨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学习SO 2的重要性质,以达到防治酸雨的目的。最后学习SO 2的漂白性以及关于漂白性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物质本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如何恰当地应用。 四、教学过程 [ 投影]重庆酸雨录像(见资料)。 [过渡]从录像中可以看出酸雨的危害十分严重,我国是个燃煤大国,由于煤中含有一定量的硫元素,燃烧时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雨水吸收后就形成了酸雨。所以要了解酸雨的形成、治理,必需学习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我们先研究二氧化硫。 唤起学生 的环境意识 学习SO 2 重要性质

[板书]一、二氧化硫的性质 [实验探究1](教材88页实验1)用充有80mLSO2的针筒吸入10mL蒸馏水,用橡皮塞堵住针筒的前端,振荡,观察针筒内气体体积的变化,然后用pH 试纸测定二氧化硫水溶液的pH。 (学生观察现象,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板书) 1.易溶于水。(讲述其它物理性质: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2.酸性氧化物:SO2+H2O H2SO3 书写化学方程式:(1)往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SO2 (2)SO2与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探究2](教材88页实验3,也可参考本课实验研究2)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5mL二氧化硫水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加0.5mL 3%的过氧化氢溶液,振荡,放置片刻后滴加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加H2O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盐酸沉淀不溶解。 (学生观察现象,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板书) H2SO3 + H2O2 = H2SO4 + H2O H2SO4 + BaCl2 = BaSO4↓+2HCl (学生辨析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指出化合价的变化,氧化剂,还原剂)结论:H2SO3具有还原性,能被氧化剂(如H2O2)氧化。 [板书] 3.+4价的硫元素有一定的还原性。 (在该实验基础上,基于SO2的易溶于水、有比较强的还原性,学生讨论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得出结论,教师小结) [板书]二、二氧化硫的作用 1.酸雨:pH小于5.6的降水(包括雨、雪、霜、雾、雹、霰等)形成过程①SO2+H2O H2SO32H2SO3+O2 = 2H2SO4 ②2SO2+O22SO3SO3+H2O = H2SO4 [投影]酸雨的危害。 [课堂练习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某城市采集了酸雨样品,每隔一段时间用pH计测该雨水样品的pH,所得数据如下:

氮及其化合物教学案

第四节氮及其化合物(教、学案) 考纲要求 1.了解氮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氮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命题热点 1.以不同价态的氮考查氧化还原反应. 2.以NO、NO2的制备考查HNO3的性质。 3.以氨和铵盐的相互转化考查NH3、NH 4+的检验及NH3的实验室制法等。 全局性掌控 本节重要知识有N2、NO、NO2、NH3、HNO3、铵盐的性质及用途,NH3的制法,NH的检验等,主要考查硝酸的强氧化性,如离子共存,氨气的性质、实验室制法及相关探究性实验,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相关计算,大气污染等.硝酸的强氧化性一直是高考的热点,硝酸与金属的反应也经常出现,预测2013年的高考中氮及其化合物知识仍会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综合考查. 氮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判断正误,启迪思维 1.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Fe(OH)2+2H+==Fe2++2H2O(2010·四川卷T9-B项) 2.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2010·山东卷T13-C项) 3.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Fe2+、NO 、SO42+、Na+(2010·江苏卷T6-A项) 4.NO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2010·上海卷T4-D项) 5.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2010·全国卷ⅠT7-D项) 氮族元素概述 氮族元素包括五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族。 一、氮的单质及其氧化物 (一)氮气 氮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和两种形态存在,游离态的氮均以形式存在,N2占空气体积的左右。

1.物理性质:。 2.分子结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由于氮气分子中的N≡N键很牢固,断裂需很多能量,所以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3.氮的固定 (1)氮的固定的定义 (2)氮的固定种类 氮的固定分和两种。自然固氮又有和两种。 雷电固氮的化学方程式为(汽车引擎中也有此反应发生,因此汽车尾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会污染大气)。 目前工业上人工固氮的方法主要是合成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N2加热时可以和镁反应: (二)氮的氧化物 1.氮的氧化物有多种:,其中和分别为和的酸酐,而中学化学重点研究的是NO和NO2两种氧化物。 2.NO和NO2的性质 二、氨 1.物理性质 氨气是无色有气味的气体,易液化(液态氨称为液氨,常用做制冷剂)。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700体积的NH3,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2.分子结构 电子式为结构式分子空间构型 3.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水溶液显 性,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2)液氨和氨水的区别 NH3+H2O NH3·H2O NH4++OH-,氨水呈碱性。 液氨氨水物质成分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教案11

《含硫化合物及其应用》教材分析和教学总体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硫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2.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知道硫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和防治二氧化硫所导致的空气污染的方法,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3.知道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基本原理,了解浓硫酸的特性和硫酸的应用。 4.通过对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实验探究,进一步学习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 5.逐步树立珍爱自然、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教材分析: 建议从以下几个线索上来理解和把握本节教材(1)从社会性主题的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来看,本节围绕的主题是“空气资源的利用和空气污染的问题”,其侧重点在硫酸型酸雨的危害和防治,按照新课程标准,要适时地进行环境教育,宣扬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渗透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环境伦理教育。(2)从化学学科知识体系得角度来看,本节在学习了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卤素)和一系列金属元素(钠、镁、铝、铁和铜)以后,回过头来进一步研究硫元素及其化合物,无论在元素化学的感性认识上还在理论学习的积累上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可以说这个时候来研究难度较大的硫元素和后面的氮元素正是恰到好处,这是苏教版化学教材的匠心独运之处,要好好的体会,充分的利用该版本设计的系统优势。本节的化学学科知识体系遵循着二氧化硫---硫酸---硫的其他化合物这样的线索,吸收了人教版的优点,同时又有点不同,增加了“硫元素的相互转化”这样一个概括性的专题,为比较全面的进行硫元素的学科知识的教学选择预留了较大的空间,可供教师自由发挥。在教学中应该把二氧化硫和硫酸的教学作为重点,着力突破。在学生已经比较好的掌握了二氧化硫和硫酸的性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的讨论硫元素的相互转化,就有了知识的基础,因此整篇教学设计就是遵循了这样的逻辑顺序,相信会产生学习心理上的积累效应,教学中要认真体会苏教版的这种苦心经营的效果。 课时设计: 第一课时: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目标: (1)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2)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还原性以及和品红的反应) (3)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消除这种影响。 (4)科学发展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的教育。 程序设计: 1.引言。 2.展示酸雨引起的环境问题,宣扬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3.问题:以化学的视角探寻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源。 4.探究性学习: 主题一:二氧化硫的检验方法 (1)燃烧蘸有硫磺的火柴,闻一闻二氧化硫的气味(课外做)。

氮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氮气及氮的氧化物的性质教学设计 毕家海考纲要求:1.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教学重点: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过程: 1.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a:游离态b:化合态 2.氮气 (1)氮气的性质。 (2)氮的固定 3.氮的氧化物 (1)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如N2O、NO、NO2、N2O4、N2O3、N2O5等 (2)NO和NO2的比较

思考:①如何收集NO 和NO 2? ②如何验证某无色气体为NO ? 巩固练习: 1. 写出俗语“雷雨发庄稼”中所涉及到的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2.下列环境问题与NO 2的排放有关的是_________。 A.酸雨 B.臭氧空洞 C.温室效应 D.光化学烟雾 E.PM2.5 F.水体富营养化 3.标准状况下,一试管NO 2和O 2的混合气体(体积比为4∶1),倒置在水槽中,水充满整个试管。假设试管中溶质不扩散,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4.随着我国汽车年销量的大幅增加,空气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汽车尾气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NO 为氧化剂,N 2为氧化产物 B.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 、NO 和N 2 C.NO 和O 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 D.催化转化总化学方程式为2NO +O 2+4CO =====催化剂 4CO 2+N 2 练后小结: 常见的NO x 尾气处理方法 (1)碱液吸收法 2NO 2+2NaOH===NaNO 3+NaNO 2+H 2O NO 2+NO +2NaOH===2NaNO 2+H 2O 一般适合工业尾气中NO x 的处理。 (2)催化转化: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N 2)或NO x 与CO 在一定温度下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N 2和CO 2)。一般适用于汽车尾气的处理。 有关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 (1)关系式法

(完整版)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练习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1 mol SO2和1 mol SO3具有相同的体积; ②SO2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SO2有漂白性; ③SO2有漂白性,湿润的氯气也有漂白性,若将SO2和Cl2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中,一定褪色更快; ④SO2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有氧化性,还有还原性; ⑤SO2通入Ba(OH)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最终沉淀将全部溶解; ⑥SO2通入BaCl2溶液中无沉淀生成。 A.①②B.③⑤ C.④⑥D.①③⑥ 2.SO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我国规定空气中SO2含量不得超过0.02 mg/L。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少SO2排放量的是() ①用天然气代替煤炭做民用燃料 ②提高热能利用率 ③硫酸厂采用更好的催化剂使SO2氧化成SO3 ④使用CS2萃取煤炭中的硫 ⑤燃煤中加入石灰后再使用 A.①②⑤B.①③⑤ C.①③④D.③④⑤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氯水、SO2、活性炭的漂白或脱色原理虽然不同,但它们都能使品红褪色 B.将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同时与潮湿的红布条作用,颜色立即褪去 C.将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同时与潮湿的红布条作用,颜色基本不变 D.经Cl2和SO2漂白的物质,日久都会恢复原来的颜色 4.如图装置中,若关闭活塞,则品红试液无变化,石蕊试液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则品红试液褪色,石蕊试液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判断气体和广口瓶中盛放的物质是()

A .H 2S 和浓H 2SO 4 B .SO 2和NaHCO 3溶液 C .Cl 2和NaHCO 3溶液 D .Cl 2和氯水 5.如图是某硫酸试剂瓶的标签上的部分文字。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硫酸'化学纯(CP) (500 mL) 品名:硫酸 化学式:H 2SO 4 相对分子质量:98 密度:1.84 g/cm 3 质量分数:98% A .该试剂应保存在玻璃试剂瓶中,并用橡胶塞塞紧 B .1 mol Zn 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生成2 g 氢气 C .该硫酸与等体积水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9.2 mol/L D .向50 mL 该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小于0.46 mol 6.有一瓶Na 2SO 3溶液,由于它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入Ba(NO 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对此实验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 .Na 2SO 3已部分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B .加入Ba(NO 3)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含有BaSO 4 C .加硝酸后的不溶性沉淀一定是BaSO 4 D .此实验能确定Na 2SO 3是否被部分氧化 7.向铜和浓硫酸反应后的液体中逐滴加入含a mol NaOH 的溶液,恰好使溶液的pH =7,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的c (Na +)=2c (SO 42- ) B.a 2 mol>沉淀的物质的量>0 C .沉淀的物质的量=a 2 mol D .原溶液中H 2SO 4的物质的量=a 2mol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及练习题

1、氮气 固氮作用:游离态氮转变为化合态氮的方法。 途径 ___________ 固氮 ----------- __________ ___________ 固氮 ___________ > _____ “雷雨发庄稼”的原理: 举例 2、氮氧化物 (1) 一氧化氮是 一氧化碳类似,也能与人体 _ (2)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色、有 一氧化氮。 色气体, _。易被氧化生成二氧化氮,毒性很大,且与 .结合,致使人体组织缺氧而中毒。 气味的有毒气体, 水,生成硝酸和 NO + 02 ==== __________________ (3)氮氧化物(NO 和NO )的危害: 硝酸型酸雨的产生及危害、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破坏臭氧层。 3、氨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氨气的物理性质:氨是 色,有 ________ 气味的 性气体, 易液化,。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使周围的温度急剧下降, 所以液氨常作 (2) 氨气的化学性质: ① 与水反应: _______________ 组成氨水的微粒: ___________ ② 与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 ③ 与氧气反应(具有还原性) N02 + H 20 水, ,氨水显 (氨的催化氧化,工业制硝酸的基础) (3 )氨的制法 ① 工业制法: ② 实验室制法 a 反应原理: b 发生装置: c 干燥装置: d 收集装置: e 验满方法:1 与实验室制 用 ________ __________ 气体的装置相同。 ______ 作干燥剂。 ,排空气法。 f 注意事项: 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氨气的试管口部要放一团棉花。作用是 4、铵盐 铵盐是由 (1)物理性质:铵盐都是 (2 )化学性质 离子和 离子构成的 _______ 色 ________ 体,都 物。 溶于水。 A ①受热分解:NH4HCO3=== △ NH 4CI == 是否所有的铵盐受热分解都能产生氨气 _ A ②与碱的反应:(NH 4)2SO 4+NaOH === (填“是”或“否”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一、SO 2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Mr =64),易液化、易溶于水(1:40)。 二、SO 2的化学性质: 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1)与水: SO 2+ H 2 O H 2SO 3(亚硫酸,二元弱酸) 亚硫酸不稳定,易分解和易被氧化:H 2SO 3SO 2+ H 2O ; 2H 2SO 3 +O 2=2H 2SO 4 (2)与碱: SO 2(少量)+2NaOH =Na 2SO 3+H 2O Na 2SO 3+H 2O +SO 2=2NaHSO 3 SO 2(过量)+NaOH =NaHSO 3 Ca(OH) 2+SO 2(少量)=CaSO 3↓+H 2O Ca(OH)2+2SO 2(过量)=Ca(HSO 3)2 小结: OH - SO 32- HSO 3- SO 2 H + (3)与碱性氧化物(Na 2O 、CaO 等): SO 2+Na 2O =Na 2SO 3 CaO +SO 2=CaSO 3 (4)与盐溶液:SO 2+NaHCO 3=NaHSO 3+CO 2 (或生成Na 2SO 3) NaHCO 3溶液是除去CO 2中混有少量SO 2的最佳试剂。 注意:SO 2作为酸性氧化物时,其化学性质与CO 2类似。 2、较强的还原性(水溶液中:SO 2均被氧化成SO 42- ) (1)SO 2通入氯水或溴水中,溶液褪色 Cl 2+2H 2O +SO 2=2HCl +H 2SO 4 Br 2+2H 2O +SO 2=2HBr +H 2SO 4 (2)SO 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中,溶液紫红色褪去 (3)SO 2+H 2O 2=H 2SO 4 (4)2Fe 3++SO 2+2H 2O =2Fe 2++SO 42-+4H + (5) 3、弱氧化性 SO 2+2H 2S =3S ↓+2H 2O 4、漂白性: (1)品红溶液(红色) 溶液褪色 溶液恢复红色 (可用于SO 2的检验和鉴定) 注意:品红溶液可用于SO 2的鉴别,而一般不用于SO 2的除杂。 (2)SO 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只变红不褪色。 (3)Cl 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注意:① 若SO 2和Cl 2按物质的量之比1:1同时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不褪色。因反应:Cl 2+2H 2O +SO 2=2HCl +H 2SO 4,而丧失漂白性。 ② CO 2通入Ca 2+或Ba 2+ 的溶液中:溶液呈碱性有沉淀;溶液呈酸性或中性无沉淀; SO 2通入CaCl 2或BaCl 2溶液中无沉淀;SO 2通入Ca(NO 3)2或Ba(NO 3)2溶液中有沉淀。 (4注意:SO 2能使溴水、酸性KMnO 4溶液褪色,体现了SO 2的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 三、SO 2的实验室制法:Na 2SO 3+H 2SO 4(浓)=Na 2SO 4+SO 2 ↑+H 2O 1、装置 2、除杂 3、收集 4、验满 5、尾气处理 四、SO 2的用途:常用作漂白剂、灭菌剂、防腐剂、生产硫酸。 五、SO 2的污染(重P 168 考法2) 1、正常雨水PH 值约为5.6而不是7,因水中溶解有CO 2会形成弱酸H 2CO 3。PH <5.6的降水称为“酸雨”,酸雨中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主要是硫酸、硝酸。 SO 2 加热 催化剂 △ 2SO 2+O 2 2 SO 3

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1.了解氮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NH 3、铵盐、NO x 、HNO 3等)的主要性质及应用。(高频) 2.了解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氮及其氧化物 1.自然界中氮的存在和氮的固定 2.N 2的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占空气体积的__4 5__左右。 3.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NO NO 2 物理性质 颜色 无色 红棕色 毒性 有毒 有毒 溶解性 难溶于水 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 与O 2反应 2NO +O 2===2NO 2 与H 2O 反 应 3NO 2+H 2O===2HNO 3 +NO

与人体、环境的关 系 ①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②转化成NO 2,形成酸雨、光化 学烟雾 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 氨、铵盐 1. 氨的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极易溶于水(1∶700)。 (1)与水反应:NH 3+H 2O NH 3·H 2O NH +4+ OH -,氨的水溶液叫氨水,呈弱碱性。 (2)还原性 与氧气反应:4NH 3+5O 2=====催化剂 △4NO +6H 2O 。(工业制HNO 3的基础反应) (3)与酸反应 与氯化氢反应:NH 3+HCl===NH 4Cl , 现象:产生白烟。 应用:用于NH 3与挥发性酸的互相检验。 2.铵盐的性质 铵盐都是白色或无色晶体,都易溶于水,属于离子化合物 (1)不稳定性:NH 4Cl=====△ NH 3↑+HCl ↑, NH 4HCO 3=====△ NH 3↑+CO 2↑+H 2O 。 (2)与强碱反应:NH 4Cl +NaOH=====△ NH 3↑+NaCl +H 2O 。 应用于NH +4的检验和NH 3的制取。 3.NH 3的制取原理 (1)工业制法:N 2+3H 2 高温高压催化剂 2NH 3。 (2)实验室制法:2NH 4Cl +Ca(OH)2=====△ CaCl 2+2NH 3↑+2H 2O 。 硝酸 硝酸是易挥发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与水互溶。 1.强氧化性

(完整word版)硫及其氧化物的性质

硫及其氧化物的性质 一.硫单质 1自然界中的硫 ①游离态:硫单质俗称硫黄,主要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2物理性质 3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硫单质的化学性质 H 2S -2 ←―― 氧化性 S 0 ――→ 还原性 S +4 O 2 ①与金属反应 : 表现氧化性 ②与非金属反应: ③与强氧化剂反应(如浓硫酸): ,表现还原性。 ④与热的强碱溶液反应: 对点练习1.硫单质的性质选项判断 (1)硫在自然界中仅以化合态存在( )(2)硫单质常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 ) (3)硫与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 ( )(4)硫与汞反应生成硫化亚汞,体现了硫的弱氧化性( ) (5)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硫,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是三氧化硫( ) (6)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 (7)硫黄易溶于CS 2,所以可用CS 2溶解试管内壁的硫( ) 二 . 二氧化硫 ①与水反应: a .化学方程式: 。 b .产物:亚硫酸是一种弱酸,容易被氧化剂(如O 2、H 2O 2)氧化;H 2SO 3与O 2的反应: 。 c .不稳定、易分解: 。 ②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Ca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除去燃煤中的SO 2)。 ③与碱反应: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于吸收SO 2); 与Ca(OH)2反应的现象同CO 2,化学方程式为 Ca(OH)2+SO 2(少量)===CaSO 3↓+H 2O CaSO 3+SO 2(过量)+H 2O===Ca(HSO 3)2 (3)还原性

SO2还原性较强,可被多种氧化剂[如O2、H2O2、X2(X=Cl、Br、I)、HNO3、KMnO4等]氧化。 ①与O2反应: (可逆反应); ②与H2O2反应:; ③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熟记) ④使溴水褪色。 (4)弱氧化性。 (5)漂白性 二氧化硫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常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 ①原理:二氧化硫与某些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②特点:见光、加热或长久放置时,无色物质会分解,恢复原来的颜色。 三.三氧化硫 1物理性质 熔点16.8 ℃,沸点44.8 ℃,常温下为态,标准状况下为态。(阿伏伽德罗常数题常考,熟记)2化学性质 三氧化硫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主要反应: 对点练习2.硫的氧化物性质及应用选项判断 (1)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于食品的漂白( )(2)SO2有漂白性,所以SO2可使溴水褪色( ) (3)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aSO3( )(4)除去SO2中的少量HCl的实验方法如右图( ) (5)用KOH溶液鉴别SO 2和SO3(g)( )(6)SO2和Ca(OH)2、NaHCO3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 (7)SO2和Cl2等物质的量混合后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漂白效果更好( ) (8)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 ) (9)因为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石蕊溶液褪色( ) 四.硫的氧化物的污染与治理 (1)来源: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及金属矿物的冶炼等。 (2)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形成酸雨(pH小于 5.6)。 硫酸型酸雨形成的途径有两个: ①途径1:空气中飘尘的催化作用,使2SO2+O2催化剂 △2SO3、 SO3+H2O===H2SO4。 ②途径2:SO2+H2O H2SO3、2H2SO3+O2===2H2SO4。 酸雨的危害 ①酸化湖泊,危害水生生物。②酸化土壤,降低土壤肥力,影响作物生长。③腐蚀建筑物。 (3)治理:燃煤脱硫,改进燃烧技术。 对点练习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改燃煤为燃气,可以减少废气中SO2等有害物质的排放量,是治理“雾霾”等灾害天气的一种措施B.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使煤燃烧产生的SO2最终生成CaSO3,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SO2,从而使雨水的pH<5.6形成酸雨 D.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知识提升 SO2的检验及实验探究 1.(SO2气体的检验)下列实验中能证明某气体为SO2的是( ) ①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使品红溶液褪色④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⑤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A.都能证明 B.都不能证明 C.③④⑤均能证明D.只有⑤能证明 2.(SO2的吸收与检测)食品、大气、工业尾气中SO2均需严格检测或转化吸收,下列有关SO2的检测或吸收方法正确的是( ) A.滴定法: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葡萄酒试样以测定葡萄酒中SO2的浓度 B.沉淀法:用Ba(OH)2溶液沉淀SO2,然后将沉淀在空气中洗涤、过滤、干燥、称重以测定大气中SO2的浓度 C.氨酸法: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2后再将吸收液与硫酸反应,将富集后的SO2循环使用 D.石灰—石膏法:常温下用石灰石吸收尾气中的SO2得到CaSO3,再经氧化可用于生产石膏

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一)教案人教版必修一.doc

氮及其化合物学案(一) 课标解读 知识再现 一、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二、氮气的结构和性质 1、氮气的电子式________,两个氮原子间通过_______个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并破坏这种 _________,需要_________,因此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氮气的化学性质 (1)氮气和氢气反应(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条件__________。 (2)氮气和氧气反应(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条件__________。 三、氮的氧化物及其性质 1、氮的氧化物简介 2、NO、NO2的性质、制法 (1)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NO和氧气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___________。 ②NO2和N2O4的相互转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___________。因此反应在

______下进行,故通常“纯净”的NO 2或 N 2O 4并___纯。 ③NO 2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NO 2和NaOH 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硝酸工业用NaOH 吸收尾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 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______SO 2;能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______。 (3)氮的氧化物溶于水计算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原理:2NO+O 2 =2NO 2 ………① 3NO 2+H 2O =2HNO 3 + NO ………② ① x 3 + ② x 2可得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 ② x 2可得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 ②可得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O 、NO 2的制取 ①实验室制取NO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法收集。 ②实验室制取NO 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法收集。 典题解悟 【例1】氮的循环在自然界元素的循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些氮的转化是从氮气到氮的化合物。有的转化是从氮的化合物到氮的化合物。下列过程中,以游离态的氮为原料,最终产生氮的化合物的是 ( ) A .工业合成氨 B .硝化细菌的硝化过程 C .动物尸体腐烂 D .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固氮 E .盛夏时节,雷雨肥田,植物茂盛 【解析】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原理为:3H 2 + N 2 2NH 3 ,硝化细菌的硝化 过程是将氨或铵盐转化成硝酸盐;动物尸体腐烂是从高分子有机氮到小分子有机氮的过程;豆 高温、高压 催化剂

氮及其化合物

3-2 氮的循环 2016-9-04 【考纲要求】 【考点整合】第一课时 考点1 氮气及氮的氧化物 问题一:从氮的化合价角度分析氮气有哪些性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二:已知氮元素有+1、+2、+3、+4、+5等五种正价态,五种正价对应六种氧化物:试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其中N2O3和N2O5分别是HNO2和HNO3的酸酐。NO是一种色还原性较强的气体,易被O2氧化生成,NO2是一种色的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的气体,氧化性强,能氧化SO2,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NO和NO2都是大气污染物,空气中NO、NO2主要来自石油产品和煤燃烧、汽车尾气以及制硝酸工厂的废气。其中空气中的NO2是造成的主要因素。问题三:有句俗语“雷雨发庄稼”你能分析其中的原理并写出这个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例1】最新研究表明:NO吸收治疗法可快速改善SARS重症患者的缺氧状况,缓解病情。病毒学研究同时证实,NO对SARS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下列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 A.NO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 B.常温常压下,NO不能与空气中氧气直接化合 C.含等质量的氧元素的NO和CO的物质的量相等 D.NO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例2】烧瓶中放入铜片和稀硝酸,用酒精灯加热来制取较纯净的一氧化氮,反应开始后发现烧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这时的操作应是( ) A.立即接收集容器,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待烧瓶中红棕色气体消失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待烧瓶中红棕色气体消失后,用排水法收集 D.立即用排水法收集 考点2 氨气的性质 问题一:某同学在实验室制备了氧气和氨气两瓶气体,因急事离开后,忘了哪一瓶是氨气。请你根据所学知识,采取尽可能多的合理方法加以鉴别。 一、喷泉实验 【例1】 (1)图甲为化学教学中常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氨气,,胶头滴管及烧杯中盛有水,引发该喷泉实验的操作,产生喷泉的原理 。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 是, A.HCl和H2O B.O2和H2O C.NH3和H2O D.CO2和NaOH溶液 (2)某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办法,并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 ①在图乙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

关于高一化学上册《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知识点总结-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关于高一化学上册《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知识点总结: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一)高中化学无机物硫单质的反应(非金属性弱于卤素、氧和氮) 1.硫与氧气反应(只生成二氧化硫,不生成三氧化硫) 2.硫与氢气反应(可逆反应) 3.硫与铜反应(生成+1价铜化合物,即硫化亚铜) 4.硫与铁反应,(生成+2价铁化合物,即硫化亚铁) 5.硫与钠、铝等反应生成相应的硫化物 6.硫与汞常温反应,生成HgS(撒落后无法收集的汞珠应撒上硫粉,防止汞蒸气中毒) 7.硫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硫化物和亚硫酸盐(试管上粘附的硫除了可用CS2洗涤以外,还可以用NaOH溶液来洗)(二)高中化学无机物硫化氢的反应(不稳定性、强还原性、酸性) 1.受热分解 2.燃烧(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产物不同) 3.与卤素单质如Br2反应,硫被置换 4.与醋酸铅反应生成黑色醋酸铅(可用醋酸铅试纸或者硝酸铅试纸检验硫化氢) 5.与硫酸铜或氯化铜反应生成黑色硫化铜沉淀(但不能与亚铁盐溶液发生类似反应) 6.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硫化氢可被氧化成单质硫 7.被浓硫酸氧化(通常氧化成单质硫) 8.被二氧化硫氧化 9.氢硫酸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而浑浊(三)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的反应(弱氧化性,强还原性,酸性氧化

物) 1.氧化硫化氢2.被氧气氧化(工业制硫酸时用催化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在某些悬浮尘埃和阳光作用下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 硫,并溶解于雨雪中成为酸性降水。) 3被卤素氧化 SO2+Cl2+2H2O==H2SO4+2HCl 4.被硝酸氧化 5.与水反应 6.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7.与碱反应 8.有漂白性(与有机色质化合成无色物质,生成的无色物质不太稳定,受热或时日一久便返色)(四)浓硫酸的强氧化性(1)使铁、 铝等金属纯化; (2)与不活泼金属铜反应(加热) (3)与木炭反应(加热) (4)制乙烯时使反应混合液变黑 (5)不适宜用于实验室制碘化氢或溴化氢,因其能氧化它们 (五)高沸点(不挥发性)(制挥发性酸)A.制氯化氢气体、氟化 氢气体(HCl和HF都易溶,用浓硫酸)B.制硝酸(HNO3易溶,用浓 硫酸)C.制硫化氢气体(H2S溶解度不大,且浓硫酸能氧化H2S,故应用稀硫酸)D.制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溶解度较大,用较浓的硫酸)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一般不用硫酸,因另一反应物通常用块状 石灰石,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溶解度小易裹在表面阻碍反应的进一 步进行。 (六)有机反应中常用作催化剂 (1)乙醇脱水制乙烯(或制乙醚)(作催化剂兼作脱水剂,用多 量浓硫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