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东师大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命题、定理与证明知识讲解(精选)

华东师大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命题、定理与证明知识讲解(精选)

华东师大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命题、定理与证明知识讲解(精选)
华东师大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命题、定理与证明知识讲解(精选)

命题、定理与证明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了解命题、定理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题设(条件)和结论,会在简单情况下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

2.能用基本的逻辑术语、几何证明的步骤、格式和规范进行几何证明;

3.了解证明的含义,理解证明的必要性,体会证明的过程要步步有据.

【要点梳理】

要点一、命题、基本事实与定理

1. 命题

一般地,判断某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命题通常由条件、结论两个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得到的事项.通常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以“如果“开始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

要点诠释:

命题属于判断句或陈述句,是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与判断的正确与否没有关系.当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

2.基本事实

人们经过长期实践后公认为正确的命题,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的依据,也可称为公理.

如:(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等.

3.定理

数学中,有些命题可以从基本事实或者其他真命题出发,用逻用推理的方法判断它们是正确的,并且可以作为进一步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定理的作用不仅在于它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而且可以作为进一步确认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要点诠释:

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真命题称为定理:

(1)其正确性可通过公理或其它真命题逻辑推理而得到.

(2)其又可作为判断其它命题真假的依据.

要点二、证明

1.证明

根据条件、定义以及基本事实、定理等,经过演绎推理,来判断一个命题是否正确,这样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2.证明表述格式

证明几何命题时,表述格式一般如下:

(1)按题意画出图形;

(2)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结合图形,在“已知”中写出条件,在“求证”中写出结论;

(3)在“证明”中写出推理过程.

要点诠释:

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有时需要添加辅助线,添辅助线的过程要写入证明中,辅助线通常要画出虚线.

【典型例题】

类型一、命题

1. 判断下列语句在表述形式上,哪些对事情作了判断?哪些没有对事情作出判断?做出判断的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1)对顶角相等; (2)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4)a ,b 两条直线平行吗?

(5)鸟是动物; (6)若2

4a =,求a 的值;

(7)若22a b =,则a =b .

【答案与解析】

句子(1)(3)(5)(7) 对事情作了判断,其中 (1)(3)(5)判断是正确的,(7)判断是错误的. 句子(2)(4)(6)没有对事情作出判断.其中(2)属于操作性语句,(4)属于问句,都不是判断性语句.

【总结升华】主要考察命题的定义.

举一反三:

【变式】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

(1)若a b <,则<-b a -;

(2)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

(3)在ΔABC 中,若AB >AC ,则∠C >∠B 吗?

(4)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解方程2230x x --=;

(6)1+2≠3.

【答案】(1)(2)(4)(6)是命题,(3)(5)不是命题.

2.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如果|a|=1,那么a=1

B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C .如果a 为实数,那么a 是有理数

D .有两边和一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答案】C

【解析】如果|a|=1,那么a=±1,故A 错误;如果a 为有理数,那么a 是实数,故C 错误;有两边和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故D 错误;而B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可判断正确;

【总结升华】主要考查命题的真假,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定义.

举一反三:

【变式】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

①对顶角相等 ②同位角相等 ③4的平方根是2 ④若a >b ,则-2a >-2b

A .3个

B .1个

C .4个

D .2个

【答案】B

3.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3)对顶角相等;

(4)同角的余角相等;

【答案与解析】

(1)“三条边对应相等”是对两个三角形来说的,因此写条件时最好把“两个三角形”这句话添加上去,即命题的条件是“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结论是“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改写成“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三条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2)“等角对等边含义”是指有两个角相等所对的两条边相等。可以改写成“如果在同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值得注意的是,命题中包含了一个前提条件:“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在改写时不能遗漏.

(3)这个命题的条件是“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是“两个角相等”.这个命题可以改写成“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4)条件是“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这个命题可以改写成“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类型二、证明举例

(1)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进行几何证明:

4.(2016?淄博)如图,一个由4条线段构成的“鱼”形图案,其中∠1=50°,∠2=50°,∠3=130°,找出图中的平行线,并说明理由.

【思路点拨】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证明OB∥AC,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证明OA∥BC.

【答案与解析】

解:OA∥BC,OB∥AC.

∵∠1=50°,∠2=50°,

∴∠1=∠2,

∴OB∥AC,

∵∠2=50°,∠3=130°,

∴∠2+∠3=180°,

∴OA∥BC.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是解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2015?宁城)如图,下列能判定AB∥CD的条件有()个.

(1)∠B+∠BCD=180°;(2)∠1=∠2;(3)∠3=∠4;(4)∠B=∠5.

A.1 B.2 C.3 D.4

【答案】

解:(1)利用同旁内角互补判定两直线平行,故(1)正确;

(2)利用内错角相等判定两直线平行,∵∠1=∠2,∴AD∥BC,而不能判定AB∥CD,故(2)错误;

(3)利用内错角相等判定两直线平行,故(3)正确;

(4)利用同位角相等判定两直线平行,故(4)正确.

∴正确的为(1)、(3)、(4),共3个;

故选:C.

(2)与三角形有关的几何证明:

5.如图,已知三角形ABC的三个内角平分线交于点I,IH⊥BC于H,试比较∠CIH和∠BID的大小.

【思路点拨】有角平分线,必然有相等的角;其次有垂直,所以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把这些条件综合,经过推理不难找出要求两个角的关系.

【答案与解析】

∵AI、BI、CI为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线,

∴∠BAD=1

2

∠BAC,∠ABI=

1

2

∠ABC,∠HCI=

1

2

∠ACB.

∴∠BAD+∠ABI+∠HCI

=1

2

∠BAC+

1

2

∠ABC+

1

2

∠ACB

=1

2

(∠BAC+∠ABC+∠ACB)

=1

2

×180°

=90°.

∴∠BAD+∠ABI=90°-∠HCI.

∵IH⊥BC,∴∠IHC=90°

∴90°-∠HCI=∠CIH,

∴∠CIH=∠BAD+∠ABI

∵∠BID=∠BAD+∠ABI(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其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BID=∠CIH.

【总结升华】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为180°,在推导角的关系时,一定不要忘记与三角形有关的角中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其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进行几何证明:

6、(2015春?霸州)如图,AB∥CD,分别探讨下面四个图形中∠APC与∠PAB、∠PCD 的关系,请你从所得到的关系中任选一个加以说明.(适当添加辅助线,其实并不难)

【思路点拨】关键过转折点作出平行线,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或结合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证即可.

【答案与解析】如图:

(1)∠APC=∠PAB+∠PCD;

证明:过点P作PF∥AB,则AB∥CD∥PF,

∴∠APC=∠PAB+∠P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APC+∠PAB+∠PCD=360°;

(3)∠APC=∠PAB﹣∠PCD;

(4)∵AB∥CD,

∴∠POB=∠PCD,

∵∠POB是△AOP的外角,

∴∠APC+∠PAB=∠POB,

∴∠APC=∠POB﹣∠PAB,

∴∠APC=∠PCD﹣∠PAB.

【总结升华】两直线平行时,应该想到它们的性质,由两直线平行的关系得到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4)文字命题的证明:

7、写出下面文字命题的证明过程(要求: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及证明的推理过程)

求证: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的一对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已知:如图,

求证:

证明:

【思路点拨】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写出已知与求证,证明过程为:由AM与BN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AE与BF为角平分线,利用角平分线定义及等量代换得到一对同位角相等,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出AE与BF平行,得证.

∴∠CAE=∠ABF(等量代换),

∴AE∥B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对于文字叙述型题,首先画出相应的图形,写出已知与求证,然后分析,最后写出证明过程.

举一反三:

【变式】已知以下基本事实:①对顶角相等;②一条直线截两条平行直线所得的同位角相等;

③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若同位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④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

(1)在利用以上基本事实作为依据来证明命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时,必须要用的基本事实有(填入序号即可);

(2)根据在(1)中的选择,结合所给图形,请你证明命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已知:如图,

求证:

证明:

【答案】解:(1)①②;

(2)已知:如图,a∥b,直线a、b被直线c所截.

求证:∠1=∠2.

证明:∵a∥b,

∴∠1=∠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2(对顶角相等),

∴∠1=∠2(等量代换).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学案:定理与证明

定理与证明 教学目标 1. 知道命题的组成,能够分清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会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2. 能判断命题的真假,通过举反例的方法来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了解任何事物都是正反两方面的对立统一体. 3. 了解公理、定理的含义;理解证明的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找出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 2. 知道什么是公理,什么是定理,理解证明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电影《流浪者》中,法官和流浪者有这样一段对话,法官说:“贼的儿子永远是贼,因为你是贼的儿子,所以你也是贼.”同学们,法官这个推理对吗?显然,这是个荒谬的结论,这个事例说明:推理要有根据,没有根据的推理,得出的结论也不一定是正确的.(板书课题) 二、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问题1: 试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 ①同位角相等;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③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④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可以判断出句子③④正确,句子①②错误. 问题2: 写出下列语句的条件和结论: (1)对顶角相等;(2)如果a> b,b> c,那么a=c;(3)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4)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分析:(1)条件: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那么这两个角相等.(2)条件:如果a> b,b> c;结论:那么a=c.(3)条件:如果一个四边形是菱形;结论: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4)条件: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结论:那么它们的面积相等. 观察、概括

(1)什么叫命题?什么叫真命题?什么叫假命题? 【判断一件事情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句子叫做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2)一个命题是由哪两部分构成?可以写成什么形式? 【命题是由题设(或已知条件)、结论两部分组成的.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这样的命题常可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用“如果”开始的部分就是题设,而用“那么”开始的部分就是结论.】 问题3: 如果a=b,那么a2=b2.由此我们猜想:当a> b时,a2> b2。这个命题是真命题吗? 分析:不正确,因为3> -5,但3 2 <(-5)2. 我们用观察、验证、归纳、类比等方法,发现的结论有时不具有一般性,也就是说,由这些方法得到的命题可能是真命题,也可能是假命题. 观察、概括 (1)什么叫公理? 【数学中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把它们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2)什么叫定理? 【有些命题可以从公理或其他真命题出发,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判断它们是正确的,并且可以进一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特别注意: 命题是带有肯定或否定语气完整的陈述语句,其它形式的句子,如: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等都不是命题. 例题讲解: 例1 把命题“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分别指出命题的题设与结论. 分析:这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在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这里的题设是“在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结论 是“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解: 例2 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

初中数学定义、定理(大全)

第一篇数与代数 第一节数与式 一、实数 1.实数的分类: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环循小数)都是有理数.如:- 3, ,0.231,0.737373…, , 等;无限不环循小数叫做无理数. 如: π, ,0.1010010001…(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等.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3.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数a的绝对值,记作∣a∣。正数的绝对值 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如:丨- _丨= ;丨3.14-π丨=π-3.14. 4.相反数:符号不同、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a的相反数是-a,0的相反数 是0。 5.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 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如:0.05972精确到0.001得0.060,结果有两个有效数字6,0. 6.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 数法. 如:407000=4.07×105,0.000043=4.3×10-5. 7.大小比较: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8.数的乘方:求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幂。 9.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数a就叫做x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只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 10.开平方: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11.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是0. 12.立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3=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 13.开立方: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14.平方根易错点:(1)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不分,如 64的平方根为士8,易丢掉-8,而求为64的算术平方根;(2)的平方根是士,误认为平方根为士 2,应知道=2. 15.二次根式: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二次根式. 16.二次根式的化简: 17.最简二次根式应满足的条件:(1)被开方数的因式是整式或整数;(2)被开方数中不含有能开得尽的因数或因式. 18.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19.二次根式的乘法、除法公式 20..二次根式运算注意事项:(1)二次根式相加减,先把各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防止:①该化简的没化简;②不该合并的合并;③化简不正确;④合并出错.(2)二次根式的乘法除法常用乘法公式或除法公式来简化计算,运算结果一定写成最简二次根式或整式. 21.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2.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谈谈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证明(考研中的证明题)

谈谈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证明 引言 众所周至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是几个中值定理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微分学 应用的桥梁,在高等数学的一些理论推导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研究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证明方法,力求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它,是十分必要的.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证明的关键在于引入适当的辅助函数. 实际上,能用来证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辅助函数有无数个,因此如果以引入辅助函数的个数来计算,证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方法可以说有无数个. 但事实上若从思想方法上分,我们仅发现五种引入辅助函数的方法. 首先对罗尔中值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及其几何意义作一概述. 1罗尔()Rolle 中值定理 如果函数()x f 满足条件:()1在闭区间[]b a ,上连续;()2在开区间()b a ,内可导;(3)()()b f a f =,则在()b a ,内至少存在一点ζ ,使得()0'=ζf 罗尔中值定理的几何意义:如果连续光滑曲线()x f y =在点B A ,处的纵坐标相等,那么,在弧 ? AB 上至少有一点()(),C f ζζ ,曲线在C 点的切线平行于x 轴,如图1, 注意 定理中三个条件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定理的结论将不一定成立;但不能认为定理条件不全具备,就一定不存在属于()b a ,的ζ,使得()0'=ζf . 这就是说定理的条件是充分的,但非必要的. 2拉格朗日()lagrange 中值定理

若函数()x f 满足如下条件:()1在闭区间[]b a ,上连续;()2在开区间()b a ,内可导;则在()b a ,内至少存在一点ζ,使()()()a b a f b f f --= ζ'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几何意义:函数()x f y =在区间[]b a ,上的图形是连续光滑曲线弧 ? AB 上至少有一点C ,曲线在C 点的切线平行于弦AB . 如图2, 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条件与结论可见,若()x f 在闭区间[]b a ,两端点的函数值相等,即()()b f a f =,则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就是罗尔中值定理. 换句话说,罗尔中值定理是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一个特殊情形.正因为如此,我们只须对函数()x f 作适当变形,便可借助罗尔中值定理导出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3 证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3.1 教材证法 证明 作辅助函数 ()()()()f b f a F x f x x b a -=-- 显然,函数()x F 满足在闭区间[]b a ,上连续,在开区间()b a ,内可导,而且 ()()F a F b =.于是由罗尔中值定理知道,至少存在一点ζ()b a <<ζ,使 ()()()()0''=--- =a b a f b f f F ζζ.即()()()a b a f b f f --=ζ'. 3.2 用作差法引入辅助函数法 证明 作辅助函数 ()()()()()()?? ???? ---+-=a x a b a f b f a f x f x ? 显然,函数()x ?在闭区间[]b a ,上连续,在开区间()b a ,内可导,()()0==b a ??,因此,由罗尔中值定理得,至少存在一点()b a ,∈ζ,使得 ()()()()0''=---=a b a f b f f ζζ?,即 ()()()a b a f b f f --=ζ' 推广1 如图3过原点O 作OT ∥AB ,由()x f 与直线OT 对应的函数之差构成辅助函数()x ?,因为直线OT 的斜率与直线AB 的斜率相同,即有:

初中数学竞赛定理大全

欧拉(Euler)线: 同一三角形的垂心、重心、外心三点共线,这条直线称为三角形的欧拉线; 且外心与重心的距离等于垂心与重心距离的一半。 九点圆: 任意三角形三边的中点,三高的垂足及三顶点与垂心间线段的中点,共九个点共圆,这个圆称为三角形的九点圆; 其圆心为三角形外心与垂心所连线段的中点,其半径等于三角形外接圆半径的一半。

费尔马点: 已知P为锐角△ABC内一点,当∠APB=∠BPC=∠CPA=120°时,PA+PB+PC的值最小,这个点P称为△ABC的费尔马点。 海伦(Heron)公式:

塞瓦(Ceva)定理: 在△ABC中,过△ABC的顶点作相交于一点P的直线,分别 交边BC、CA、AB与点D、E、F,则(BD/DC)·(CE/EA)·(AF/FB)=1;其逆亦真。 密格尔(Miquel)点: 若AE、AF、ED、FB四条直线相交于A、B、C、D、E、F六点, 构成四个三角形,它们是△ABF、△AED、△BCE、△DCF, 则这四个三角形的外接圆共点,这个点称为密格尔点。

葛尔刚(Gergonne)点: △ABC的内切圆分别切边AB、BC、CA于点D、E、F, 则AE、BF、CD三线共点,这个点称为葛尔刚点。 西摩松(Simson)线: 已知P为△ABC外接圆周上任意一点,PD⊥BC,PE⊥ACPF⊥AB,D、E、F为垂足, 则D、E、F三点共线,这条直线叫做西摩松线。

黄金分割: 把一条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使其中较大的线段(AC)是原线段(AB) 与较小线段(BC)的比例中项,这样的分割称为黄金分割。 帕普斯(Pappus)定理: 已知点A1、A2、A3在直线l1上,已知点B1、B2、B3在直线l2上,且A1 B2与A2 B1交于点X,A1B3与A3 B1交于点Y,A2B3于A3 B2交于 点Z,则X、Y、Z三点共线。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证明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是微分学中最重要的定罗尔定理来证明。理之一,它是沟通函数与其导数之间的桥梁,也是微分学的理论基础。一般高等数学教材上,大都是用罗尔定理证明拉朗日中值定理,直接给出一个辅助函数,把拉格朗日定理的证明归结为用罗尔定理,证明的关键是给出—个辅助函数。 怎样构作这一辅助函数呢?给出两种构造辅助函数的去。 罗尔定理:函数满足在[a,b止连续,在(a,b)内可导,且f(a)=f(b),则在(a,b)内至少存在一点∈,使f(∈)==o (如图1)。 拉格朗日定理:若f(x)满足在『a,b』上连续,在(a,b)内可导,则在(a,b)内至少存在_ ∈,使(如图2). 比较定理条件,罗尔定理中端点函数值相等,f ,而拉格朗日定理对两端点函数值不作限制,即不一定相等。我们要作的辅助函数,除其他条件外,一定要使端点函数值相等,才能归结为: 1.首先分析要证明的等式:我们令 (1) 则只要能够证明在(a,b)内至少存在一点∈,使f(∈ t就可以了。 由有,f(b)-tb=f(a)-ta (2) 分析(2)式,可以看出它的两边分别是F(X)=f(x)-tx在b,a观点的值。从而,可设辅助函数F(x)=f(x)-tx。该函数F(x)满足在{a.b{上连续,在(a,b)内可导,且 F(a)=F(b) 。根据罗尔定理,则在(a,b)内至少存在一点∈,使F。(∈)=O。也就是f(∈)-t=O,也即f(∈ )=t,代人(1 )得结论 2.考虑函数

我们知道其导数为 且有 F(a)=F(b)=0. 作辅助函数,该函数F(x)满足在[a,b]是连续,在(a,b)内可导,且f F 。根据罗尔定理,则在(a,b)内至少存在一点∈,使F’ 从而有结论成立.

初中数学基本公式和基本定理性质大汇总

初中数学基本公式和基本定理性质大汇总 一、基本公式 1、三角形面积公式:S △=12ah(a 为三角形的底,h 为高)。 2、梯形的面积公式:S 梯=12(a+b )h(a 、b 分别为梯形的上、下底,h 为高)。 3、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 正=a 2(a 为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 长=ab (a 、b 分别为长方形的长、宽)。 4、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 正=a 3;表面积公式:S 正=6a 2(a 为正方体的边长)。 5、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 长=abh ;表面积公式:S 长=2ab+2ah+2bh (a 、b 、h 分别为长方体的长、宽、高)。 6、弧长公式:l=n 兀R /180(n 为圆心角的度数,R 为弧的半径); 7、扇形面积公式:S 扇形=n 兀R 2/360=lR /2;(n 为圆心角的度数,R 为扇形半径,l 为弧长)。 8、圆的面积公式:S =兀R 2;周长公式:C=兀d=2兀R (d 为直径,R 为半径)。 9、圆柱的体积公式:V 圆柱=S 底h=兀R 2?;表面积公式:S 表=S 侧+S 底=2兀Rh+2兀R 2(R 为底面圆的半径,h 为高)。 10、圆锥的体积公式:V 圆锥=13S 底h=13兀R 2?;表面积公式:S 表=S 侧+S 底=兀Rl+兀R 2(l 为圆锥的母线长,R 为底面圆的半径)。 11、球的体积公式:V 球==43兀R 3(R 为球半径)。 12、三角函数公式:正弦sinA=∠A 的对边斜边 ;余弦cosA=∠A 的邻边斜边;正切tanA=∠A 的对边∠A 的邻边。 13、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 14、完全平方公式:222()2a b a b ab +=++;222 ()2a b a b ab -=+-。 15、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若x 是一元二次方程(a ≠0)20ax bx c ++=的根,则 x =240b ac -≥); 根的判别式:240b ac -><=>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240b ac -=<=>方程有两个相等 的实数根;240b ac -<<=>方程没有实数根;根与系数的关系:1x +2x =b a -;1x 2x =c a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证明中的辅助函数的构造及应用

分类号 编号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证明中的辅助函数的构造及应用 作者姓名常正军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号 2 9 1 0 1 0 1 0 2 研究类型数学应用方向 指导教师李明图 提交日期 2 0 1 3 - 3 - 1 5

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

摘要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是微积分学三大基本定理中的主要定理,它在微积分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有着广泛地应用。关于它的证明,绝大多数教科书采用作辅助函数的方法,然后利用罗尔中值定理的结论证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来证明。罗尔中值定理是其的特殊形式,而柯西中值定理是其的推广形式,鉴于微分中值定理的广泛地应用,笔者将从以下几个不同的角度探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中辅助函数的构造,以及几个方面的应用加以举例。 关键词: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辅助函数的构造证明及应用 Abstract Lagrange mean value theorem is the main theorem of calculus three basic theorem, It occupies an important status and role in the calculus, has wide application. Proof of it, the vast majority of textbooks by using the method of auxiliary function, and then use the conclusion of Rolle's theorem to prove the Lagrange mean value theorem. Rolle mean value theorem is a special form of it, and Cauchy's theorem is extended form of it, given the widely application of the differential mean value theorem.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construction of auxiliary function of the Lagrange mean value theorem from several following different angles, and several applications for example. Keyword: Lagrange mean value theorem The construction of auxiliary function Proof and Application

2018年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 第二章有理数 1.相反意义的量向东和向西,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升高和下降,买进和卖出。 2.正数和负数 像+,+12,1.3,258等大于0的数(“+”通常不写)叫正数。 像-5,-2.8,-等在正数前面加“—”(读负)的数叫负数。 【注】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有理数 (1)整数: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有理数分类 1)按有理数的定义分类2)按正负分类 正整数正整数 整数0 正有理数 有理数负整数有理数正分数 正分数0 负整数 分数负有理数 负分数负分数 【注】有限循环小数叫做分数。 (3)数集把一些数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所有的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的,有整数集,正数集,负数集,所有的正整数和零组成的数集叫做自然数集或叫做非负整数集,所有负数和零组成的数集叫做非负数集。 4.数轴 (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1)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2)数轴能形象地表示数,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 (2)在数轴上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由正、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正数都有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5.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如-5与5互为相反数。 (2)从数轴上看,位于原点两旁,且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点所表示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几何意义)(3)0的相反数是0。也只有0的相反数是它的本身。 (4)相反数是表示两个数的相互关系,不能单独存在。 (5)数a的相反数是—a。 (6)多重符号化简 多重符号化简的结果是由“-”号的个数决定的。如果“-”号是奇数个,则结果为负;如果是偶数个,则结果为正。可简写为“奇负偶正”。 6.绝对值

华师大七年级上命题定理与证明练习

华师大七年级上命题定理与证明练习 1、判定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 (1)延长线段AB ( ) (2)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交点( ) (3)画线段AB 的中点( ) (4)若|x|=2,则x=2( ) (5)角平分线是一条射线( ) 2、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 )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不平行的两条直线有一个交点 C 、x 与y 的和等于0吗? D 、对顶角不相等。 (2)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两个锐角之和为钝角 B 、两个锐角之和为锐角 C 、钝角大于它的补角 D 、锐角小于它的余角 (3)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同位角相等。其中假命题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分别指出下列各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1)假如a ∥b ,b ∥c ,那么a ∥c (2)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分别把下列命题写成“假如……,那么……”的形式。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等角的补角相等; (3)内错角相等。 5、已知:如图AB ⊥BC ,BC ⊥CD 且∠1=∠2,求证:BE ∥CF 证明:∵AB ⊥BC ,BC ⊥CD (已知) ∴ = =90°( ) ∵∠1=∠2(已知) ∴ = (等式性质) ∴BE ∥CF ( ) 6、已知:如图,AC ⊥BC ,垂足为C ,∠BCD 是∠B 的余角。 求证:∠ACD=∠B 。 证明:∵AC ⊥BC (已知) ∴∠ACB=90°( ) ∴∠BCD 是∠DCA 的余角 ∵∠BCD 是∠B 的余角(已知) ∴∠ACD=∠B ( ) 7、已知,如图,BCE 、AFE 是直线,AB ∥CD ,∠1=∠2,∠3=∠4。 C A B D E F 1 2 B D A C

初中数学基本定理(八)

初中数学基本定理(八) 为您提供初中数学基本定理(八): 7、反证法 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法,它是先提出一个与命题的结论相反的假设,然后,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正确的推理,导致矛盾,从而否定相反的假设,达到肯定原命题正确的一种方法。反证法可以分为归谬反证法(结论的反面只有一种)与穷举反证法(结论的反面不只一种)。用反证法证明一个命题的步骤,大体上分为:(1)反设;(2)归谬;(3)结论。 反设是反证法的基础,为了正确地作出反设,掌握一些常用的互为否定的表述形式是有必要的,例如:是、不是;存在、不存在;平行于、不平行于;垂直于、不垂直于;等于、不等于;大(小)于、不大(小)于;都是、不都是;至少有一个、一个也没有;至少有n个、至多有(n一1)个;至多有一个、至少有两个;唯一、至少有两个。 归谬是反证法的关键,导出矛盾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必须从反设出发,否则推导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推理必须严谨。导出的矛盾有如下几种类型:与已知条件矛盾;与已知的公理、定义、定理、公式矛盾;与反设矛盾;自相矛盾。 8、面积法 平面几何中讲的面积公式以及由面积公式推出的与面积

计算有关的性质定理,不仅可用于计算面积,而且用它来证明平面几何题有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面积关系来证明或计算平面几何题的方法,称为面积方法,它是几何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用归纳法或分析法证明平面几何题,其困难在添置辅助线。面积法的特点是把已知和未知各量用面积公式联系起来,通过运算达到求证的结果。所以用面积法来解几何题,几何元素之间关系变成数量之间的关系,只需要计算,有时可以不添置补助线,即使需要添置辅助线,也很容易考虑到。 9、几何变换法 在数学问题的研究中,常常运用变换法,把复杂性问题转化为简单性的问题而得到解决。所谓变换是一个集合的任一元素到同一集合的元素的一个一一映射。中学数学中所涉及的变换主要是初等变换。有一些看来很难甚至于无法下手的习题,可以借助几何变换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另一方面,也可将变换的观点渗透到中学数学教学中。将图形从相等静止条件下的研究和运动中的研究结合起来,有利于对图形本质的认识。 几何变换包括:(1)平移;(2)旋转;(3)对称。 10、客观性题的解题方法 选择题是给出条件和结论,要求根据一定的关系找出正确答案的一类题型。选择题的题型构思精巧,形式灵活,可以

拉格朗日插值定理证明

拉格朗日插值定理证明 作者:田茂(tianmao999@https://www.doczj.com/doc/8015519728.html, ) 已知: 110111212 211()1...()1...*......................()1...N N N N N N N f x a x x f x a x x f x a x x ----??????????????????=???????????????? ??(1) 则有: 01111100()1*....()()() N N N N i i j i i j j i a a f x x x a x a f x a a ----==≠????????=???????? -=-∑∏ (2) 证明过程如下: 由: ()()0i i f x a f a =-=(3) 可知: ()()()()i i f x f a x a g x -=-(4) 即有: ()()mod()i i f x f a x a ≡-(5) 由中国余数定理(CRT )可知: 1()()*()*()n i i i i f x N x M x f a ==∑(6) 式(6)中,()i M x 满足: 1()()n i j j j i M x x a =≠=-∏(7) ()i N x 满足: ()()()()1i i i i N x M x n x x a +-=(8) 即有:

()()1mod ()i i i N x M x x a ≡-(9) 由(7)得: ()()()111()() ()mod()n i j j j i n i i j j j i n i j i j j i M x x a x a a a a a x a =≠=≠=≠=-=-+-≡--∏∏∏(10) 如果要满足式(9),由(10)可知,()i N x 为: ()11 ()i n i j j j i N x a a =≠=-∏(11) 将(7)和(11)代入(6)可得: ()1 1111100()()*()*() 1*()*()()()() n i i i i n n j i n i j i j j i j j i N N i i j i i j j i f x N x M x f a x a f a a a x a f x a a ===≠=≠--==≠==---=-∑∑∏∏∑∏(12) 命题得证。

初中数学基本定理总结

初中数学基本定理总结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绝对经典)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电子教材

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电 子教材 七年级上册(双击章节下载) 第一章 .rar走进数学世界 第二章.rar 有理数 第三章 .rar 整式的加减 第四章 .rar 图形的初步认识 第五章.rar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七年级下册(双击章节下载) 第六章 .rar 一元一次方程 第七章 .rar 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八章.rar 一元一次不等式 第九章.rar 多边形 第十章.rar 轴对称 第十一章.rar 体验不确定现象 八年级上册(双击章节下载) 第十二章 .rar 数的开方 第十三章 .rar整式的乘除 第十四章 .rar 勾股定理 第十五章 .rar 平移与旋转 第十六章 .rar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八年级下册(双击章节下载) 第十七章 .rar 分式 第十八章.rar 函数及其图象 第十九章.rar 全等三角形 第二十章.rar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第二十一章.rar 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 九年级上册(双击章节下载) 第二十二章.rar 二次根式 第二十三章.rar 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四章(1) .rar 图形的相似 第二十四章(2) .rar 图形的相似 第二十五章.rar 解直角三角形 第二十六章.rar 随机事件的概率 九年级下册(以下为电子书需要先装阅读器软件包如"Adobe Acrobat Reader"等) 二十七二次函数.rar 二次函数(扫描版)第27章二次函数.rar(word旧版本) 二十八圆.rar 圆

二十九几何的回顾.rar 几何的回顾几何的回顾.rar(word旧版本) 三十样本与总体.rar 样本与总体a样本与总体.rar(word旧版本) 1.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2. 若不是心宽似海,哪有人生风平浪静。在纷杂的尘世里,为自己留下一片纯静的心灵空间,不管是潮起潮落,也不管是阴晴圆缺,你都可以免去浮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轻松自如地走好人生路上的每一步 3. 花一些时间,总会看清一些事。用一些事情,总会看清一些人。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个神经病。既纠结了自己,又打扰了别人。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 4. 岁月是无情的,假如你丢给它的是一片空白,它还给你的也是一片空白。岁月是有情的,假如你奉献给她的是一些色彩,它奉献给你的也是一些色彩。你必须努力,当有一天蓦然回首时,你的回忆里才会多一些色彩斑斓,少一些苍白无力。只有你自己才能把岁月描画成一幅难以忘怀的人生画卷。

初中数学定理大集合

初中数学基本定理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 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罗尔定理与拉格朗日定理的证明与应用

罗尔定理与拉格朗日定理的证明与应用

单位:旅游系 专业:酒店管理 姓名:王姐 学号:1414061039 【摘要】罗尔定理与拉格朗日定理是是沟通导数值与函数值之间的桥梁,是利用导数的局部性质推断导数的整体性质的工具。拉格朗日定理存在于多个科学领域之中,其中微积分中的拉格朗日定理即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又称拉式定理,是罗尔中值定理的推广,同时也是柯西中值定理的特殊情形,是泰勒公式的形式。它在初等数学中有着重要作用,也是一个基础性定理。在许多方面它都有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一些公式推导与定理证明中都有很多应用。 【关键词】罗尔定理、拉格朗日定理、重要应用。 引言 拉格朗日定理是高等数学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基础性的定理,在高等数学中有着重要作用,要学习和掌握它的证明方法。 罗尔定理:如果函数()f x 满足条件:○ 1在闭区间[,]a b 上连续;○2在开区间(,)a b 内可导;○ 3在区间两个端点的函数值相等,即()()f a f b =,(,)a b ξ∈,使得'()0f ξ=。 罗尔定理的证明:因为函数()f x 在闭区间[,]a b 上连续,所以它在[,]a b 上必能取得最大值M 和最小值m 。 (1)如果M m =,则()f x 在[,]a b 上恒等于常数M ,因此,在整个区间(,)a b 内恒有 '()0f x =,所以,(,)a b 内每一点都可取作ξ,此时定理显然成立。 (2)如果m M <,因()()f a f b =,则数M 与m 中至少有一个不等于端点的函数值()f a ,设()m f a ≠,这就是说,在(,)a b 内至少有一点ξ,使得()f M ξ=。 下面证明'()0f ξ=。 由于()f M ξ=是最大值,所以不论x ?为正或负,恒有()()0f x f x ξ+?-ξ≤?, (,)x a b ξ+?∈。 当0x ?>时,()()0f x f x ξ+?-ξ≤?,有已知条件'()f ξ存在可知,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材料.doc

数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 第二章 有理数 1.相反意义的量 向东和向西,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升高和下降,买进和卖出。 2.正数和负数 像+12,1.3,258等大于0的数(“+”通常不写)叫正数。 像-5,-2.8,等在正数前面加“—”(读负)的数叫负数。 【注】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有理数 (1)整数: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有理数分类 1) 按有理数的定义分类 2)按正负分类 正整数 正整数 整数 0 正有理数 有理数 负整数 有理数 正分数 正分数 0 负整数 分数 负有理数 负分数 负分数 【注】有限循环小数叫做分数。 (3)数集 把一些数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所有的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的,有整数集,正数集,负数集,所有的正整数和零组成的数集叫做自然数集或叫做非负整数集,所有负数和零组成的数集叫做非负数集。 4.数轴 (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1)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2)数轴能形象地表示数,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 (2)在数轴上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由正、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正数都有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5.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如-5与5互为相反数。 (2)从数轴上看,位于原点两旁,且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点所表示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几何意义) (3)0的相反数是0。也只有0的相反数是它的本身。 (4)相反数是表示两个数的相互关系,不能单独存在。 (5)数a 的相反数是—a 。 (6)多重符号化简 多重符号化简的结果是由“-”号的个数决定的。如果“-”号是奇数个,则结果为负; 如果是偶数个,则结果为正。可简写为“奇负偶正”。 6.绝对值 (1)在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值。 (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 (3)绝对值的主要性质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即a ≥0,因此,在实数范围内,绝对值最小的数是零. (4)两个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5)运用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6)比较两个负数的方法步骤是: 1)先分别求出两个负数的绝对值; 2)比较这两个绝对值的大小; 3)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作出正确的判断. 7.有理数的加法 (1)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