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范文】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范文】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科技发展公司

第一章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

作为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充电设施建设和完善备

受关注。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截至2019年4月的数

据显示,中国充电基础设施仍保持高速发展态势。目前全国充电基础设施

数量达到95.3万台,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充电设施市场。从竞争格局来看,

北上广保有量位居前列,特来电运营设施数量最多。虽然我国充电基础设

施规模居世界首位,但充电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运营仍存在不少问题。目前,各运营商充电设施利用率普遍低于15%,我国充电设施产业面临充电需求难以满足和设施利用率低的双重压力。

(二)项目选址

某某工业新城

场址应靠近交通运输主干道,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原料和产

成品的运输,同时,通讯便捷有利于及时反馈产品市场信息。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14700.68平方米(折合约22.04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7.51%,建筑容积率1.31,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60%,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74.64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14700.68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1394.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257.89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13424.57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1078.13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90台(套),设备购置费1662.26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776801.20千瓦时,折合95.47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9278.69立方米,折合0.79吨标准煤。

3、“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776801.20千瓦时,年总用水量9278.69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96.26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39.32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

26.03%,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某某工业新城发展规划,符合某某工业新城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5084.6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849.07万元,

占项目总投资的75.70%;流动资金1235.5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4.30%。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9800.00万元,总成本费用7668.49万元,税金

及附加94.08万元,利润总额2131.51万元,利税总额2519.59万元,税

后净利润1598.6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920.9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1.92%,投资利税率49.55%,投资回报率31.44%,全部投资回收期4.68年,提供就业职位200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科学组织施工平行流水作业,交叉施工,使施工机械等资源发挥最大

的使用效率,做到现场施工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二、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某某工业新

城及某某工业新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

设对促进某某工业新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实业发展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新能源汽车充电

桩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某某工业新城经济发展,为

社会提供就业职位200个,达产年纳税总额920.96万元,可以促进某某工

业新城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1.92%,投资利税率49.55%,全部投资回

报率31.44%,全部投资回收期4.68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68年(含

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9月6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政研室主任、委新闻发言人严鹏程表示,从投资总量占比看,2012年以来,

民间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已连续5年超过60%,最高时候达到

65.4%;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目前民间投资的比重已经超过八成,民间投

资已经成为投资的主力军。严鹏程说,改革开放40年来,民间投资和民营

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日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

到2020年,我市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致力于发

展成为立足全球视野的领先技术开拓者、面向国内外市场的智能制造引领者、支撑区域发展的服务经济先行者、改善地区环境的绿色发展践行者。

具体目标如下:

三、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1、制造业是强国之基、富国之本,没有强大的制造业支撑就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先进制造业特别是其中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为加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2012年5月,工信部印发《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包括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五个方面。

2、2014年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进一步增加研发投入,强化创新驱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后劲。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平均研发投入达到了1.39亿元,较2013年提高了25.2%,平均研发强度(占公司营收的比重)达到了4.24%,明显高于上市公司总体平均

1.03%的水平。具体来看,共有342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研发强度超过了5%,这些企业的数量超过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总数的40%。

作为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充电设施建设和完善备受关注。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截至2019年4月的数据显示,中国充电基础设施仍保持高速发展态势。目前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到95.3万台,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充电设施市场。从竞争格局来看,北上广保有量位居前列,特来电运营设施数量最多。虽然我国充电基础设

施规模居世界首位,但充电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运营仍存在不少问题。目前,各运营商充电设施利用率普遍低于15%,我国充电设施产业面临充电需求难以满足和设施利用率低的双重压力。

高速增长:截止2019年4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95.3万台,同比增加75.2%

作为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充电设施建设和完善备

受关注。2019年5月13日下午,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了2019年4月全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4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4.5万台,同比增加47.30%。截至2019年4月,全

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95.3万台,同比增加75.20%。

从类型分布情况来看,公共类充电基础设施与随车配建充电设施均实

现稳定增长。

2019年1-4月,随车配建充电设施增量为8.5万台,同比增长69.60%;截至4月累计达56.2万台,同比增长99.30%。

2019年1-4月,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6万台,同比增长24.10%;

截至4月累计达39.1万台,同比增长49.20%。39.1万台保有量中,交流

充电桩22.3万台、直流充电桩16.8万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0.05万台。

北上广保有量位居前列,特来电运营设施数量最多

从区域分布来看,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的保有量均超过4万台,TOP10区域保有量均超过1.2万台,此外TOP10区域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占比达75.5%。

从充电电量区域发展情况来看,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

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充电电量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陕西、四川、山东、福建、湖北、浙江、北京、上海、湖南、河南、山西等省份,电量流

向主要以公交车为主,乘用车占比同样较高,环卫物流车、出租车等其他

类型车辆占比较小。

2019年4月全国充电总电量约3.56亿kWh,较上月增加2.8千万kWh。

从企业格局来看,截止到2019年4月,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

桩数量超过1万台的共有7家,分别为:特来电运营12.8万台、国网运营8.8万台、星星充电运营7.9万台、依威能源运营2.0万台、上汽安悦运营1.6万台、中国普天运营1.4万台、深圳车电网运营1.0万台。这7家运营商占总量的90.9%,其余的运营商占总量的9.1%。

问题不少:中国充电设施供需难平衡,各运营商充电设施利用率普遍

低于15%

虽然我国充电设施得以快速发展,但充电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运营仍存

在不少问题。在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中国充电基

础设施发展年度报告2017-2018版》中指出,虽然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规模

居世界首位,但仍存在新能源汽车用户反馈充电困难,无法寻找到充电桩

等问题;各运营商充电设施利用率普遍低于15%,充电设施运营处于普遍亏损状态,我国充电设施产业面临充电需求难以满足和设施利用率低的双重压力。

业内人士介绍,充电设施的建设仍然存在用地难、用电难、供需结构不平衡等问题。而由于一些公共充电桩处于无人值守的状态,加上部分用户不合理使用,导致充电屏幕显示不正常、充电不灵等问题,加剧充电桩利用率不高。中国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环境仍有待改善。

二、必要性分析

1、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是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作出的重要判断,也是《政府工作报告》对做好今年工作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各地各部门必须把推动绿色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因地制宜,切实发力,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双赢之路,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2、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传统动能由强变弱时,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转型,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形成新的‘双引擎,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跃上新台阶”。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与新能源汽车列为现阶段重点发展和培育的战略型新兴产业,并决定对这七大产业加强扶持

力度”。

第三章项目建设单位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科技发展公司

(二)公司简介

公司将“以运营服务业带动制造业,以制造业支持运营服务业”经营

模式,树立起双向融合的新格局,全面系统化扩展经营领域。公司为以适

应本土化需求为导向,高度整合全球供应链。

公司通过了GB/ISO9001-2008质量体系、GB/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获得CCIA信息系统业务安全服务资质证书以及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三级资质。

未来公司将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根据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和发展规模,

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发展机制,制定人力资源总体发展规划,优化现有人

力资源整体布局,明确人力资源引进、开发、使用、培养、考核、激励等

制度和流程,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鉴于

未来三年公司业务规模将会持续扩大,公司已制定了未来三年期的人才发

展规划,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和任职要求,并通过内部培养、外部招聘、竞争上岗的多种方式储备了管理、生产、销售等各种领域优秀人才。同时,

公司将不断完善绩效管理体系,设置科学的业绩考核指标,对各级员工进行合理的考核与评价。

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实业发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71.38万元,同比增长14.14%(912.98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生产及销售收入为6367.95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6.39%。

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478.72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9.44万元,增长率8.79%;实现净利润1109.04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62.18万元,增长率17.13%。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第四章投资方案

一、产品规划

项目主要产品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根据市场情况,预计年产值9800.00万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相关行业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求得突破,就要聘请有营销经验的营销专家领衔组织一定规模的营销队伍,创新机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

二、建设规模

(一)用地规模

该项目总征地面积14700.68平方米(折合约22.04亩),其中:净用地面积14700.68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22.04亩)。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19257.89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13424.57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19257.89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1643.94万元。

(二)设备购置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90台(套),设备购置费1662.26万元。

(三)产能规模

项目计划总投资5084.66万元;预计年实现营业收入9800.00万元。

第五章项目选址研究

一、项目选址

该项目选址位于某某工业新城。

园区明确主导产业定位。充分发挥各产业园区比较优势,综合考虑产

业政策、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经济发展潜力、区位优势等因素,因

地制宜确定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明确产业准入的投入产出强度、节能减

排和环境保护标准。园区依托科技和人才优势,全面提升创新能力,产业

定位突出高端化、集群化、数字化,加快技术研发、高新技术产业化、服

务外包、现代服务业以及高附加值制造业发展,率先实现转型升级。

场址应靠近交通运输主干道,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原料和产

成品的运输,同时,通讯便捷有利于及时反馈产品市场信息。

企业管理经验丰富。项目承办单位是以相关行业为主营业务的民营企业,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生产技术、科研开发、工程管理和企业管理人才,其项目产品制造技术和销售市场已较为成熟,在生产制造的精细化管理方面、质量控制方面均具有丰富的经验,具有管理优势;在项目产品的生产

和工程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管理上

的有力保障。

二、用地控制指标

根据测算,投资项目建筑系数符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

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中规定的产品制造行业建筑系

数≥30.00%的规定;同时,满足项目建设地确定的“建筑系数≥40.00%”

的具体要求。

三、地总体要求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建筑系数77.51%,建筑容积率1.31,建设区域

绿化覆盖率5.60%,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74.64万元/亩。

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

四、节约用地措施

投资项目依托项目建设地已有生活设施、公共设施、交通运输设施,

建设区域少建非生产性设施,因此,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和节省建设投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