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影响比较

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影响比较

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影响比较
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影响比较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influences of ZhengHe’expeditions to southeast Asia and Columbus’s discovery of the new continent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influences of Zheng He's expeditions to Southeast Asia and Columbus’s discovery of the new continent 1.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Incidents

1.1 Zheng He's expeditions to South-east Asia

November 7th in Year 1405(the third year of Emperor Zhu Di in Ming Dynasty), Emperor Zhu Di dispatched his admiral Zheng He on expedition to the south seas with more than 240 huge seagoing vessels and 27400 crews. They paid a visit to more than 30 coastal states or regions around Western Pacific and the Indian Ocean, which deepen the friendship betwee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or Eastern Africa. His seven maritime expedition last until the Year1433.

Zheng He ever reached more than 30 states ,such as Java, Sumatra, Sulu, Pahang, Chenla, Siam, etc, the furthest destination is Red Sea and Mecca, may even reach Australia.

1.2 Columbus’s discovery of the new continent

August 3th in Year 1492, 42-year old Columbus set up his voyage with 87 sailors and 3 boats. They fought with terrifying waves and went through lots of difficulties, finally, they crossed over the Atlantic Ocean to reach Bahamas, Cuba and Haiti.

He was designated again by the Spanish King after his first arrival on the Americas. He undertook another three voyages by crossing over the Atlantic Ocean to reach the new continent. His step nearly went over all the sea area of Caribbean Sea, and eventually reached the south of the continents of the Americas, which was thought as the Asia by himself until his death.

2.The Comparison of Motivation

Zheng He undertook 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the trade activities during his visit to Asia-Africa states. We can conclude the main aims of Zheng He's expeditions to South-east Asia from this phenomenon:

1) To claim the Ming Dynasty’s strength and prestige

2) To expand the carrying trade

3) To hunt for Emperor Jianwen

4) To undertake 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wipe out corsairs

Columbus wanted to reach the India to know the monarch, liege, custom and other aspects, and even make people there to become this kind of people that believed the doctrine of Christianity. Columbus argued that the most convenient way to the Asia is the short-term voyage which crossed over the Atlantic Ocean. The main aims of Columbus are as follows:

1) To expand the new market

2) To undertake colonial activities

3) To pioneer the new sea-route

3.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s

The voyages of Zheng He and Columbus both took place in the 15th century, which both belong to the Great V oyage of Discovery in the term of the time. The two voyages exert different influences in the modern world world structure, it is no doubt that Zheng He's expeditions to Southeast Asia and Columbus’s discovery of the new continent are both unparalleled great voyages in the history of human beings, preserve precious legacy to the latter generations.

3.1 The Nature of V oyage

The period of Zheng He's expeditions to Southeast Asia belongs the time horizon of the Great V oyage of Discovery in the view of development of world civilization, however, if we observe the places which Zheng He ever reached were recorded in the ancient books. The voyage found new trad spots and expand the

recognition of Indian Ocean’s coastal areas, especially Eastern Africa, but the activities horizon of Zheng He’s fleets could not surpass the ocean world which had observed by navigators in Song and Yuan Dynasty. Therefore, Zheng He's expeditions to Southeast Asia could not be identified into the voyage in the Great V oyage of Discovery because they lack enough new recognition.

3.2 The Comparison of Economical Influence

The voyage route of Zheng He's expeditions to Southeast Asia was similar to The Silk Road on Sea to some extend, however, it surpass the horizon of the Silk Road on Sea, it reached the eastern coastal of Africa. Zheng He undertook extensive economical and trad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with all states when his expedition to Southeast Asia. However, this kind of and economical trad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served for some sorts of political motives, which led to it could not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and even hurt a lot to Chinese economy.

Zheng He carried out some sorts of activities ,such as ‘enfeoff and award’ when he reached every state or region on his visit to Southeast Asia. He also carried out the principle of ‘contribute more, gain less’in the activity of economical and trad to express the magnanimousness and superiority of Chinese Empire. Zheng He led huge marine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soldiers in the voyage, which will expend stupendous material and human resources. And the jewellery, spice, fabric piece goods and rare birds or animals are supplied to the imperial family and nobleman to enjoy freely. Besides, Ming Dynasty also should shoulder the transport expense of delivering the diplomatic envoy from all states.

Liang Qichao inquired in the book named Zheng He--The Memoir of Great Navigator ‘ what is the reason that huge of Columbus exist after the first Columbus in the west while no a second Zheng He exist after the first Zheng He?’ The key is the policy of ban on maritime trade, therefore, the trad activity of nongovernmental business boat is nearly zero although the Silk Road on Sea still existed, which restricted the influence of Zheng He's expeditions to Southeast Asia to some extent.

The great found of Columbus looked like a total failure in the primary time.

Thousands of adventurers poured into the West Indies, just found a spot of gold unfortunately. What he unknown was that the new sea route he found made the European trad scope expanded without precedent in his history, strengthe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western Europe and all zones and ethnics all over the word, promote the form of worldwide market. The economical relationship and economical system of western Europe and all zones had underwent huge change. Western Europe produce Price Revolution after Columbus found the new sea route, which led the damnum of feudal lord who imposed money rent with tradition method while upgraded the economical status of emerging the capitalist class. It also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and monetary economy, 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and monetary economy promoted the disintegration of feud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and changed the economical status of every Western Europe country.

If we regarded the Year 1500-1520 had stepped into the Period of Explorer because the famous worldwide travel by Magellan after his start from Seville in the Year 1959 and the same famous Hernando Kolster’s expedition from Cuba to Empire Aztec, then we all can called it the Period of Conqueror. Hernando conquered Cuba, Francello Pizarro conquered Inca Theocracy stimulated more other conquerors to step into the most areas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Americas to seek more trophy.

The colonial activities which were undertook by the Empire Spain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Americas ravened huge of gold and silver, which led to the rise of the Empire Spain, and became one of the mother stock of genuine global empires and colonial empires, also one of the biggest empires, then spain was considered as the first t Empire on which the sun never sets.

3.3 The Comparison of Political Influence

It is no doubt that Zheng He’s seven maritime expeditions had achieved his primary aim--to claim the Ming Dynasty’s strength and prestige, besides, they established extensive friendly diplomatic relations with every state in Southeast Asia.

However, the states and zones which Zheng He visited, especially all the araucaria island nations, mostly stayed in the process of slavery or the status of primitive tribe, their national rite and morality, law, culture and education and custom were lagged behind. At the beginning of Ming Dynasty, the Emperor Zhu Yuanzhang proposed that we must crusade against them if they were the trouble for us China, while we would leave the coastal states themself if they did not annoy us. In the view of Zhu Yuanzhang, these little barbarians states were blocked by seas and mountains, which could make any troubles to Ming Dynasty. Therefore, in the ‘ancestor's instruction’, Zhu Yuanzhang considered these 15 states as countries which should not be conquered, such as North Korea, Japan, Loochoo, etc. The aim of ‘claim the Ming Dynasty’s strength and prestige’through Zheng He’s voyage was not efficient and exerted little influence of local political system because the level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araucaria states were too slow.

The discovery of the new continent by Columbus provide new field for the western Europe state’s colony and robbery, which made the Americas integrate with the world snugly from a isolated status. All kinds of adventurers poured into South and North America to undertake the colonial activities by establishing the economical and social system, which made the Americas be a high-developed modern society from isolated boondocks.

The the capitalist class which developed in the process of primary accumulation cried for finance to develop. The discovery of the Americas precisely solved the problem of the capital source. The colonists steadily brought huge of gold, silver, pearl and the primary products such as corn, cocoa, potato, etc into the Europe. Just take the gold and silver for example, they brought 2900 kilograms gold and 0.246million kilograms silver from the Americas to Spain every year in the Year from 1521 to 1544. In the end of the century, Spain accounted for 65% of the produced quantity of precious meta. According to available statistics, spain had totally ravened 2.5 million kilograms gold and 0.1 billion kilogram silver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colonial system to the end of colony in the Americas.

The western countries eventually got rid of the darkness of Middle Ages, and

started to spring up in the world with the trend of irresistible, which finally made it achieve its oversea ruleship in the latter several centuries. A sort of new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became the main stream of a fluid of worldwide econom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capitalism start to spring up formally.

3.4The Comparison of Cultural Influence

The cultural influence of Zheng He's expeditions to South-east Asia mainly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aspects: the first aspects is the cultural transmission in the all states in Asia-Africa;the second aspect showed the level of the seamanship in that time. They took efforts to transmit Chinese culture and etiquette,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ique and scientific knowledge to all the oversea states to promote their level of civilization. They took efforts to make all the oversea states study and borrow ideas from Chinese penalty or civilized intercourse and etiquette or custom, to improve their laggard living conditions, to develop their social civilization. Zheng He and his group declared Chinese education and etiquette, transmitted Chinese culture to the states in Asia and Africa, which had achieve predominated effect. All the oversea states were so attracted by Chinese civilization that all states looked forward to visit Ming Dynasty, which mad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states in Asia or Africa frequently unprecedentedly. These 80 years from the Year 1369 to the Year 1449( the second year of Hongwu to the 14 year of Zhengrong), these states from Asia and Africa had visited more than 694 times to Ming Dynasty. We still can image the phenomenon of the busy visit of all states from Asia and Africa and the friendship between all states.

Columbus discovered magnetic aberration and measured magnetic declination preliminarily during his first oceangoing voyage. Therefore, Columbus’s first oceangoing voyage made some practical sense in the aspect of navigation, astronomy, physical geography, physics. The first voyage pushed the coastways ocean navigation in the Great V oyage of Discovery to the ocean navigation far from the land. He also proved that the earth is round by practice, which paved the road and layed foundations for the next worldwide travel by Magellan and the discovery of the Earth.

The first voyage of Columbus also made some sense in the field of thinking history. He proved the fabulous ‘the age of gold’and the ‘virtuous savage’in the condition of naturalness, which exerted the influence in inchoate Utopian socialism and latter Enlightenment. Marx dissertated clearly about the process and influence of the discovery of the Americas and colonial expansion, which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capitalism. Marx referred in his book Capital ‘the discovery of places which produced bullion in Americas, the murder of aboriginal inhabitants......., all these indicate the dawn of production era of capitalism.

4.Conclusion

The two modes of navigation in western and eastern reflects two mode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which deserve us modern generation to research and study. The eastern stable and peaceful pioneering mode of Zheng He and his group makes a diplomatist with spirit of peace and Oceanic strategist--Zheng He, meanwhile shapes a spirit of Zheng He, through the marine feat by Zheng He and his group or peaceful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ncidents and basic eastern cultural conception of ‘A public spirit will rule all under the sky when the great Way prevails’and ‘The criterion of doing things is honor by gentleman who know honor; The criterion of doing things is benefit by villain who know bene fit’. The spirit of Zheng He is the valuabl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heritage which is left for us China and world by Zheng He and his group.

Western marine pioneering mode symbolize violence, robbery and exploit. The local inhabitants in the Americas lived a unruffled and symphonious maintenance before the discovery of continent by Columbus. However, those native population and culture were destroyed several tens of years later after he landed this continent, More than 12million native population were killed or infected deathful disease which was brought by Spanish. The local Mayan civilization, Aztec civilization and Inca civilization was heavily damaged.

The history proves that the origin of worldwide capitalism comes from robbery

and exploit, and also develops from robbery and exploit,which is the nature of capitalism. So, the influence of Zheng He's expeditions to Southeast Asia is not weighted by Columbus’s discovery of the new continent because of all kinds of objective condition. However, we need the peaceful spirit of Zheng He, and we should learn and develop Zheng He’s spirit to open a new chapter of renaissance of Chinese nation and the world peace and development instead of Columbus’s western marine spirit.

综合探究五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综合探究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本课主题: 探究西方工业文明和中国农业文明的不同发展道路的深层次因素。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由四部分组成,围绕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而展开。 “历史学家的讨论”意在提出问题,并提供了基本的、初步的材料,同时提供了比较分析的角度,如目的、规模、航海技术、影响。 “动手做一做”让学生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按照课文的要求,从收集的材料中提取相应的信息。它主要考查学生收集材料、提炼材料的能力,侧重点在于学生对“事实”的把握。 “动脑想一想”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看学生能否从材料中提炼出有关观点,侧重点在于学生对“观点”的把握。 “大家议一议”则进一步要求学生在把握“事实”“观点”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探究。它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收集的材料说明一定的问题,而且要求学生能够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对历史人物及事件进行评价。 本课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目的,并不是以扩充和延伸知识面,探讨为什么郑和没有发现新大陆这些问题为主;而是希望通过比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西方资本主义兴起的原因和中国落后的根源,并通过这种对比最终揭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因。因此,本课的教学必须结合当时人类社会形态大转变的时代背景。本课的总体设计是在对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中国近代苦难史与当今改革开放新时代进行对比,从中华民族盛衰的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更深刻地理解本课的主题,弘扬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激励学生报效祖国,振兴中华。 知识建构: 历史学家的讨论动手做一做动脑想一想大家议一议 →→→(提出问题)(搜集分析)(思考问题)(展开讨论)

课程标准: 3-3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了解历史上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3-4列举事例,说明历史上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4-2列举古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贡献。 4-3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6-4综合多种因素,说出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 教学要求: 1、能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围绕所要探究的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去收集资料。 2、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去分析历史现象,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 3、通过探究,回顾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文明发展是多种多样的。 4、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比较,理解西方工业文明发展和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不同道路的原因。 2、通过中华民族盛衰的对比,增强民族紧迫感、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责任感。 教学过程 案例导入:出谋划策(通过具体的情境设置,导入到新航路开辟对西方社会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和作用的讨论)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同时也发现了当地印第安人吸烟,这是对于人类吸烟的最早发现,可见人类吸烟距今大约是500年的历史。我国古代人是不吸烟的。烟草传入我国,约在16世纪末,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最早译音叫“淡巴枯”,大约是在明朝末年改用烟草名称。到明朝崇祯末年,吸烟盛行。到清朝,此风更盛。从此,客人来先敬烟,后敬茶,已成世俗。 在全球10亿多吸烟者中,有大约2亿女性,与男性相比,女性吸烟的危害更大。女性吸烟易导致不孕不育和宫外孕,使女性患骨质疏松的几率上升,在中国97%以上的吸烟者都是男性,而半数以上的中国生育年龄女性常常暴露于二手烟当中。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死于二手烟的60多万人中,有64%都是女性。 二手烟,也称为环境烟草烟,也就是指吸烟的人所呼出的气体和香烟本身燃烧时的烟雾的俗称。二手烟中包含4000多种物质,其中包括40多种致癌物质,如被不吸烟的人吸进体内,亦可能和氡气的衰变产物混合一起,对人体健康造成更大的伤害。 一、肺部疾病:香烟燃烧时释放38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有害成份主要有焦油、一氧化碳、尼古丁、二恶英和刺激性烟雾等。焦油对口腔、喉部、气管、肺部均有损害。烟草烟雾中的焦油沉积在肺部绒毛上,破坏了绒毛的功能,使痰增加,使支气管发生慢性病变,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癌便会产生。据统计吸咽的人60岁以后患肺部疾病的比例为74%,而不吸烟的人60岁以后患肺部疾病的比例仅为4%,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二、心血管疾病:香烟中的一氧化碳使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减少,造成相关的高血压等疾病。吸烟使冠状动脉血管收缩,使供备量减少或阻塞,造成心肌梗塞。吸烟可肾上腺素增加,引起心跳加快,心脏负荷加重,影响血液循环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猝死综合症,呼吸功能下降、中风等共20多种疾病。三、吸烟致癌:研究发现,吸烟是产生自由基最快最多的方式,每吸一口烟至少会产生10万个自由基,从而导致癌症和许多慢性病。最近,英国牛津提德克里夫医院对3.5万名吸烟者进行长达50年的研究得出了结论,结果显示,肺癌、胃癌、胰腺癌、膀胱癌、肝癌、口腔癌、鼻窦癌等到11种癌症与吸烟“显著相关”。为什么吸烟的人容易感冒,是因为人体的淋巴细胞活性降低,导致癌症。鉴于吸烟致烟致癌的三大因素,戒烟要越早越好。 1987 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作出决议,将每年4 月7 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提出“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的口号。并呼吁全世界吸烟者在这一天放弃吸烟,呼吁销售者在这一天停止销售香烟。此后,又将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每年都会提出不同的口号和举办不同的宣传活动,意在劝阻吸烟者戒烟,并向大家宣传吸烟对身体的危害和对周围人的影响。 大脑会分泌一种有益激素,它的化学结构与吗啡相似,我们称之为——内啡肽。它能缓解人紧张,烦躁的情绪。当人开始吸烟后,香烟中的尼古丁几十秒就能进入血液,取代内啡肽的作用,从而抑制内啡肽的产生。久而久之,人体就会依赖上尼古丁,自身的内啡肽则停止分泌,这就是吸烟者会对香烟上瘾的原因。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_励志故事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有些事情看起来困难重重,似乎没有完成的可能。但事实不然,只要我们能有迈出第一步的勇气,然后再迈出一步,一步接着一步,也许就完成了。创造奇迹的人,凭借的都不仅仅是最初的那点勇气。但是,只要把最初那点微不足道的勇气保留到底,任何人都有可能创造奇迹。 哥伦布发现美洲,改变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所以每年10月12日,人们会举行盛大的活动来纪念他伟大的创举。 哥伦布年轻的时候,曾经当过海盗,这在当时是件司空见惯的事情,所有的家庭都愿意把孩子送到海盗船上去工作,使孩子可以增长一点见闻,尝尝人间艰辛,而且还可以多赚一点钱。在他们看来,这种事情只要不被送上绞刑架,也就无损于他们家族的光荣和体面,要是真的不幸被逮着了,还说不定可以获得王室的青睐,取得一个更体面的地位。事实上,当时很多人就是通过这条路成为新贵的。 早在哥伦布上学的时候,就读过一本毕达哥拉斯的著作,首次知道地球是圆的,他把这种理论深深地牢记在脑子里。经过很长时间的思索和研究后,他大胆地提出,如果地球真是圆的,他也许可以经过极短的路而到达印度了。自然,许乡学识渊博的大学者和哲学家们都耻笑他的观点。向西方行驶却想到达东方的印度,这不是痴人说梦话吗?他们告诉他:地球不是圆的,而是平的,然后又警告道:如果他一直向西航行,他的船将驶到地球的边缘而掉下去….

然而,哥伦布坚信自己的推断,只可惜他家境贫寒,没有钱让他实现这个冒险的理想。他想说服别人给他提供帮助,可是“理智”的人们不愿意用他们的钱去冒险。他一连空等了17年,还是失望,所以,他决定不再向这个“理想”努力了。 太多的忧虑和失望,使他满头的红发也完全变白了——虽然当时他还不到50岁。灰心的哥伦布,这时只想进入西班牙的修道院,去了此残生。 正在这时候,他的救星来了——罗马教皇对哥伦布的异想天开很感兴趣,劝说西班牙皇后伊莎贝露帮助哥伦布。教皇给了他65元路费,让他去见伊莎贝露。但他自觉衣服过于槛楼,便用这些钱买了一套新装和一头驴子,然后启程赶往马德里,沿途穷得竟以乞讨糊口。 皇后果然对他的理想大感兴趣,答应赐给他船只,让他去从事这项冒险的工作。可惜的是,水手们都怕从世界的边沿掉下去,没人愿意追随他。这时哥伦布重操当海盗时拉人人伙的旧业,鼓起勇气跑到海滨,顺手捉住了几位水手,先是商量,再是哀求,然后是利诱,最后是恫吓,把他们逼上了这条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海盗船。 同时他又请求女皇释放了狱中的死囚,答应他们只要冒险成功,就可以免去罪责,恢复自由。一切准备就绪,1492年8月3日(星期五)的黎明,哥伦布率领88名水手,分驾三条船,开始了那次划时代的航行。 他那种无畏、勇敢和百折不同的精神,真值得作为我们的模范。当水手们畏缩的时候,他热情地鼓励他们勇敢地前进。当水手们恼羞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意义。

《世界近代史(一)》考试题和答案: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直到去世时,他依然坚信他到达的是印度;也有人认为,地球是圆的,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另外,有学者对“发现”一词存有异议,认为带有典型的欧洲中心论色彩,不是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而是欧洲和美洲两种文明的相遇。根据材料并结合MOOC视频所学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体会并说明理由 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世界历史中一个标志性的重大事件,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它的价值和历史贡献不可低估,也是不可磨灭的。不管人们对于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看法如何,它的历史功勋彪炳千秋万代。至今对于我们还是可贵的,也是奠基性的。 我认为关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问题的认识要澄清几个误区: 一、哥伦布是为了一己私利或西班牙王室的利益而偶然发现新大陆的,因此不要过分解读他的巨大贡献的观点。这显然是错误。人类历史中的许多重大科学发现都是基于最原始的科学家的兴趣、好奇和冲动,而偶然发现的,也是偶然的。但是它的意义却是整个人类层面上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也不例外。 二、没有哥伦布,人类也会发现新大陆--美洲。这个也是一个不公正的评论。虽然,从历史的长河中来观察,这一论断具有科学性。但是,如果没有像哥伦布这样具有冒险精神的探险家的贡献,人类还会在黑暗的世界里,摸索更长的时间。人类文明的进程会迟缓得多。所以,在这一点上,哥伦布作出的重大历史贡献也是不可否认的!按照哲学的观点,偶然和必然是相互依存的。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的。那么,哥伦布的“迷路”这个偶然性恰巧就是人类必然性的体现和实现的载体。 三、不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而是两个文明的相遇。我觉得这个论断也是站不住脚的。世界历史的进程充满许许多多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也包含了许许多多的主动性和被动性。但是我们可以这样说,许多的历史事件都是主动性和被动性结合的产物。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事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案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案 A comparative teaching plan of Zheng He's vo yages to the West and Columbus' voyages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本教案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课程标准 3—3 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了解历史上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3—4 列举事例,说明历史上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4—2 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贡献。 4—3 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6—4 综合多种因素,说出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

●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围绕要探究的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 2、能够运用历史、辨证的眼光去分析历史现象,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 3、通过探究,回顾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文明发展是多种多样的。 4、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5、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 6、学会运用历史规律和经验去联系、分析社会现状。 ●教学重难点1、通过比较,理解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发展和中华文明衰落的原因。 2、通过中华民族盛衰的对比,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谋划策(通过具体的情境设置,导入到新航路开辟对西方社会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和作用的讨论) 二、事例:内尔森是16世纪英国伦敦的一个手工作坊主,拥有两台毛纺机,从事毛纺织业。当时规模更大的手工工场已大量出现,内尔森也想扩大场地,购买更多的机器开办一所手工工

哥伦布发现美洲与海洋地理科学

哥伦布发现美洲与海洋地理科学 海洋地理科学是推动航海实践活动的主要基础与前提之一,而航海活动实践又反过来成为海洋地理科学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与动力,二者互促互进。海洋地理科学亦是浸透包容在航海史、科学史,乃至整个文明史中。今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510周年,在追忆纪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之际,从海洋地理科学的角度研究哥伦布的航海作用,对于拓展对哥伦布航海研究的界域,创新研究内容,突出时代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一、海洋地理科学与哥伦布西航思想及行动的形成 对哥伦布远航成功,多有贬诋者。如说哥伦布是个“骗子”、“一个疯子”、“神经很不正常”、“整个一生之中心理状态都有某种混乱”,说他的发现是“偶然的成功”等[1]。从海洋地理科学的角度看,这些说法是毫无根据的。 1.远航前的哥伦布掌握了较为深厚广博的海洋地理学知识。 哥伦布所处的时代,西欧人对“远东”还不甚了解。《马可波罗游记》中关于东方“黄金”的描写引起了西欧社会国王、封建贵族、僧侣以及商人日益炽热的欲望。西欧人以极大的热情进行探险,配合寻找新航路。到哥伦布从事探险时,葡萄牙人沿非洲西海岸向南已进行了几十年探险并取得成就。马可波罗的著作深深吸引了哥伦布,他反复仔细阅读,不仅精读,还做了研究。坐落在西班牙塞维尔的哥伦布纪念馆中,至今还保存着一部拉丁文的《马可波罗游记》,书上有哥伦布做过的眉批。一个富庶的、遥远的东方深深地吸引着他。 自14岁上船后,哥伦布先在波尔多菲诺,后来又在科西嘉岛当少年见习水手,以后又成为正式水手。地中海、北大西洋一带是他的海上家园。1476年,哥伦布在一次商船海战中,因船只毁掉,漂渡到葡萄牙。当时,葡萄牙人正以极大的热情从事沿非洲海岸向南的探险,旨在寻找一条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去东方的航路。他们已经发现了非洲沿海、大西洋上的一些岛屿,同时也向北方探险航行。哥伦布在葡萄牙应募参加了去布里斯托尔、加尔维和冰岛的第一次远航。在葡萄牙的航海期间,哥伦布进一步学习掌握了天文、地理、潮汐、风向等知识,其中与航海有关的学科知识尤为丰富。他熟悉并会操纵多种类型的船只,了解并会使用当时的航海仪器,掌握航海技术,研究绘制海图。他狂热地学习、搜集各种航海方面的资料,学会使用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拉丁四种语言,成为一名航海专家。正如他自己于1501年所说的那样:“我从小置身海洋上,为的是在海上航行,且一直坚持至今。航海的技巧激励那些忠于航海事业的人在探索这个世界的秘密。充分地研究了天文学以及几何算术,我能全神贯注、得心应手地画出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上的城市。”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哥伦布形成了向西航行的思想。2.坚信“地圆”说,深信向西航行可到东方。 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它的正确性及对社会实践的作用是有其时代性和相对性的。哥伦布所处的那个时代,海洋地理科学有许多内容今天看来是错的,但当时却是先进的,它也指导了人们的实践,起了应有的作用。地球是圆形的学说被公认并成为正统观点是近代的事情。在此之前的古代和中世纪,人类对于自己生活其上的大地的形状,说法多样。公元前6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和后来的柏拉图可能是最早提出大地是一个圆球形概念的哲学家。他们宣称的地球位于宇宙中心,天体环绕它进行圆周运动。著名学者波昔多尼曾在倡导大地球形说的基础上,推想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5l-1506年)是西班牙著名航海家,是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哥伦布年轻时就是地园说的信奉者,他十分推祟曾在热那亚作过监狱的马可.波罗,立志要做一个航海家。 他在1492年到1502年间四次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他也因此成为名垂青史的航海家。 哥伦布是个意大利人,自幼热爱航海冒险。他读过《马可·波罗游记》,十分想往印度和中国。当时,地圆说已经很盛行,哥伦布也深信不疑。他先后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国王请求资助,以实现他向西航行到达东方国家的计划,都遭拒绝。一方面,地圆说的理论尚不十分完备,许多人不相信,把哥伦布看成江湖骗子。一次,在西班牙关于哥伦布计划的专门的审查委员会上,一位委员问哥伦布:即使地球是圆的,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回到出发港,那么有一段航行必然是从地球下面向上爬坡,帆船怎么能爬上来呢?对此问题,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哥伦布也只有语塞。另一方面,当时,西方国家对东方物质财富需求除传统的丝绸、瓷器、茶叶外,最重要的是香料和黄金。其中香料是欧洲人起居生活和饮食烹调必不可少的材料,需求量很大,而本地又不生产。当时,这些商品主要经传统的海、陆联运商路运输。经营这些商品的既得利益集团也极力反对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计划。哥伦布为实现自己的计划,到处游说了十几年。直到1492年,西班牙王后慧眼识英雄,她说服了国王,甚至要拿出自己的私房钱资助哥伦布,使哥伦布的计划才得以实施。 哥伦布的船队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受西班牙国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杨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经七十昼夜的艰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终于发现了陆地。哥伦布以为到达了印度。后来知道,哥伦布登上的这块土地,属于现在中美洲巴勒比海中的巴哈马群岛,他当时为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学设计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学会运用历史、辨证的眼光去分析历史现象,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 2.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 (二)能力目标 3.通过探究,回顾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文明发展是多种多样的。 4.能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学会运用历史规律和经验去联系、分析社会现状。 5.围绕要探究的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并能提出自己的观点。 6.通过比较,理解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以及中华文明衰弱的原因。 (二)知识目标 7.知道郑和下西洋到达的主要地方,最远到达哪里;知道哥伦布航海到达的主要地方。 8.了解西方航海的背景和目的和郑和下西洋的一些相关内容。 二、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多媒体课件)。 看到这个画面,大家肯定就会知道我们今天的课题是和航海密切相关的。说道航海我们都知道西方有个哥伦布,他航海发现了新大陆;而我们中国也有个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故事我们也是人人皆知。但是我们很可能都没有把他们两个联系起来,今天我们就把他们两个人放在一起,看看在航海的背后有没有我们所忽略的东西。 展示课题: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新课教学: 【大家出主意】 但是首先要请大家来帮老师来拿个主意。 事例:内尔森是16世纪英国伦敦的一个手工作坊主,拥有两台毛纺机,从事毛纺织业。当时规模更大的手工工场已大量出现,内尔森也想扩大场地,购买更多的机器开办一所手工工场。但扩大规模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而内尔森自己的积累又远远不够。他怎样筹措资金? 学生:有两种选择: 1、民间借贷:民间借贷属于高利贷,还款期限短,利息高,存在巨大的风险。如果遇上经济不景气的年份,可能会破产。 2、海外淘金(海外拓殖,加入掠夺队伍) 西方在开辟新航路之后,利用技术上的优势(近代的枪炮),公开用武力掠夺落后地区国家和人民。通过图片举例(殖民者进行罪恶的黑奴贸易;利用当地人的无知,用最廉价的玻璃制品骗取黄金、白银和宝石;西班牙人绑架印加国王,掠走大量的黄金。甚至是直接野蛮的劫掠。)提问:内尔森会选择哪一种方法呢? 学生齐答:第二种。【内尔森的选择】 他加入了一支拓殖队,来到了美洲,仅用两年的时间,就靠掠夺和贩卖赚取了上万英镑的财富。回国后,用这笔巨款开办了一家大型的手工工场,并成立了一家公司。他就是英国著名SBK公司的创始人。 (思考):从内尔森的事例中分析新航路开辟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起到的作用? 学生:西方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西方的海外扩张和殖民掠夺。西方殖民者掠夺的大量的黄金、白银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没有这些,西方资本主义不可能发展这么快。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练习题 追访历史新闻──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活动课二追访历史新闻──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方案一:新闻发布会──哥伦布横跨大西洋 自古希腊以来的学者,以及那些亲眼见到船只和陆地在圆圆的地球边缘消失的水手们,都相信地球是圆形的。果真是如此,那么不论向东或向西航 行,都可以到达亚洲。哥伦布试图说服有钱的赞助者们相信,向西航行“遇到顺风,几天之内”就可以到达日本和中国,那里有黄金、白银。但葡萄牙人没有给予他帮助,英国国王和法国国王也对这种冒险事业不感兴趣。1492年已经41岁的哥伦布得到西班牙王室的资助带着三条小船出发了,他们横渡茫茫的大西洋,到达了欧洲人过去不知道的一块“新大陆”。哥伦布误认为他所到的地方就是印度,因此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他不仅发现了“新大陆”,而且开辟了欧洲到美洲的航线。 这一消息震惊欧洲,发现的过程如何?发现了黄金与白银吗?航行一定艰辛、惊险、刺激吧?让我们来开一个新闻发布会,满足大家的好奇心,好吗? 一、活动形式 通过新闻发布会形式,重现哥伦布航海探险的经过。 二、活动目的 哥伦布是一位伟大的航海家,他为新航路的开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他也是一位殖民者,他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为掠夺财富。通过这一活动,主要让同学们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目的和过程。 三、活动步骤 1.全班推举一名同学作为新闻发言人,若干名同学分别担任西班牙王室代表、船队代表、美洲代表等参加新闻发布会;其他同学作为记者。 2.推举一名同学作为主持人。 3.搜集资料:充分利用图书馆中的相关书籍、互联网上的相关资源,搜

集相应的资料。 4.制作、剪辑新闻发布会所需图像材料。例如将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历程具体分为四个场景:出发时的场景、航海途中的艰辛场景、到达美洲后的活动场景、回到欧洲的场景。 5.召开新闻发布会:由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新闻发言人做主题发言,记者自由提问了解具体情况,各位代表回答。 6.教师总评:对整个新闻发布会做一个整体评价,并引导学生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一历史事件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四、活动建议 1.教师应先指导如何召开新闻发布会,并要求“记者”先阅读资料,找出有代表性、有深度的问题以备提问。 2.新闻发布会会场应按实地场景布置,黑板上应写出发布会主题及举办单位。 3.“记者”提问的问题应首先准备好,可涉及航海的条件、目的、过程、结果等各个方面。 4.新闻发布会的代表可通过各种形式直观形象地描述过程和表明自己的观点。 五、动动笔 全班同学会后写一篇有关“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新闻报道。选出一些好的文章出一期黑板报,展示活动成果。 方案二:讨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评价 关于对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的评价,史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人类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是对人类社会交往作出特殊贡献的历史人物;有人认为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对印第安人来说是一种灾难;更多的人倾向于用“进步与正义”两条标准进行评价,认为哥伦布航行美洲具有建立在非正义行为基础上的客观进步性等等。你怎样认为呢?请同学们广泛收集资料,召开一个讨论会,认识哥伦布。 一、实施方案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光明中学林文婷 一、教学对象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是为八年级一班的课堂教学而设计的。比较的两个内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在前面几节课的教学中都已经分别详细涉及到,学生已有初步的了解,对知识也有一定的掌握。这节课主要是在“学生都已经学习过的两个内容”的前提下,把有相同之处、但是是分开学习的内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学生应该是非常容易理解并获得提高的。通过比较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把以前分散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概括;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在讨论和思考的过程中,拓宽知识的广度,拓深知识的深度,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包括的两个内容──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都是前几节课已经学过的。 这一节课包括:

1.两个船队航海的时间、航线、规模、目的。(学生容易掌握且必须掌握。) 2.两个船队航海的结果与影响。(内容较深,但学生必须掌握。) 3.通过对两个船队的比较,分析“应该是谁最先发现美洲大陆”。(让学生从已有知识点出发,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4.学以致用:当我们面对中国再次崛起的机遇时,历史可以为我们提供什么启示?(这一部分是对整节课所学内容的升华。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发散思维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方面,学生都是比较欠缺的。)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已有材料进行分析、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 2.让学生能够运用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3.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去分析历史现象,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 4.通过探究,回顾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文明发展是多种多样的。 5.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大航海家哥伦布生于1451年,他的父亲是热那亚的纺织工人。他从小就惯于航海做生意。哥伦布未受过正式教育,却在悠闲的海上生活中利用余暇读了很多书,学会了拉丁文,吸收了正在欧洲普及的地理学知识。他还仔细研究了圣经中有关预言的部分。在新旧世界大交替和东西方文明碰撞的历史洪流面前,哥伦布充当了一名时代弄潮儿。他是勇敢非凡而又具有科学头脑的冒险家,是信奉上帝而又掠夺成性的拜金狂。 哥伦布从少年时代起就喜欢看《马可·波罗游记》,而且后来不只是精读,还做了研究。座落在西班牙塞维尔的哥伦布纪念馆中,至今还保存着一部拉丁文的《马可·波罗游记》,书上有哥伦布做过的许多眉批。哥伦布之所以爱读此书,不只因为它象《天方夜谭》那样有趣,更主要的是它合乎一个拜金狂的理想。他看《马可·波罗游记》,非常仰羡中国和印度的金银珠宝,尤其是关于日本的描写,更使他欣羡不已。 马可·波罗并没有到过日本,但在书中他根据传闻写了几章关于日本的情况。他说日本位于距中国海岸2400公里的海上,国内的黄金极为丰富,是取之不尽的。但国王不让黄金输出,因此商人很少到那里做生意。日本国王宫殿的屋顶是用黄金盖成的,宫中的道路和房间的地板也全是用四厘米厚的金砖铺起来的,甚至连窗户框也是金子做的。在日本还到处都能采集到玫瑰色的珍珠,土葬时要在嘴里放一颗珍珠。书中还叙述了元帝国皇帝忽必烈听信传闻而发起对日本的战争。 哥伦布以为他可以达到忽必烈没有达到的目的。他处心积虑地要闯出一条抢先到达东方世界的航路。在一封信中,他曾说自己日夜祈求上帝赐给他产金的土地,“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了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1476年哥伦布加入了一支法国的海盗船队。在攻击意大利船只的一次战斗中,因所乘船只起火,他跳海逃生,经长时间游泳登上了葡萄牙的土地。哥伦布以为他大难不死,是上帝特意安排他到葡萄牙来的。 哥伦布在这“探险者”的国度里,进一步学习了许多航海知识,参加过多次远洋航行,熟悉了罗盘、海图和各种新航海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了利用太阳、星星的位置确定船位的方法。有一年他抓住了一个机会航行到了冰岛后,又继续航行了160公里。这对哥伦布后来立志西航有很大影响。 挪威的维京人做过许多探险,公元900年前后到达格陵兰,并在西海岸建立了居民点。公元1000年左 右,冰岛人莱夫·艾列克逊率领一批人从格陵兰乘船到达北美海岸。因在那里发现了象葡萄样的藤科植物,就称这里为“酒的土地”,音译为“汉兰”,据估计可能是后来定名为圣劳伦斯河的河口一带。他们原打算在那里建立居民点。后因遭土著的袭击而未实现。 对于艾列克逊探险到汶兰一事,许多人只是将它当故事听,而哥伦布却对此深信不疑。他认为横越大西洋可以到达陆地,“汶兰”就是东亚的某一个国家。他从船员的传闻中得知,在连续刮强西风的时候,海上有时飘来既不是欧洲人也不是非洲人的尸体。哥伦布认为那是大洋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教案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案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课程标准3—3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了解历史上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3—4列举事例,说明历史上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4—2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贡献。4—3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6—4综合多种因素,说出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围绕要探究的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2、能够运用历史、辨证的眼光去分析历史现象,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3、通过探究,回顾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文明发展是多种多样的。4、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5、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6、学会运用历史规律和经验去联系、分析社会现状。●教学重难点1、通过比较,理解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发展和中华文明衰落的原因。2、通过中华民族盛衰的对比,弘扬民族精神。●教学过程一、导入:出谋划策(通过具体的情境设置,导入到新航路开辟对西方社会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和作用的讨

论) 二、事例:内尔森是16世纪英国伦敦的一个手工作坊主,拥有两台毛纺机,从事毛纺织业。当时规模更大的手工工场已大量出现,内尔森也想扩大场地,购买更多的机器开办一所手工工场。但扩大规模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而内尔森自己的积累又远远不够。他怎样筹措资金? 有两种选择: 、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属于高利贷,还款期限短,利息高,存在巨大的风险。如果遇上经济不景气的年份,可能会破产。 2、海外淘金(海外拓殖,加入掠夺队伍) 西方在开辟新航路之后,利用技术上的优势(近代的枪炮),公开用武力掠夺落后地区国家和人民。通过图片举例(殖民者进行罪恶的黑奴贸易;利用当地人的无知,用最廉价的玻璃制品骗取黄金、白银和宝石;西班牙人绑架印加国王,掠走大量的黄金。甚至是直接野蛮的劫掠。) 3、内尔森的选择:他加入了一支拓殖队,来到了美洲,仅用两年的时间,就靠掠夺和贩卖赚取了上万英镑的财富。回国后,用这笔巨款开办了一家大型的手工工场,并成立了一家公司。他就是英国著名SBk公司的创始人。 4、思考:从内尔森的例子中分析新航路开辟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起到的作用?西方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西方的

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课标解读】:课标2-2-7列举实例,展现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地的交往,知道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影响的历史。2-3-1描述开辟新航路的主要人物和路线图,评析新航路的原因和意义。 【教材简析】:本课围绕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而展开,航海的规模、动机、影响组成。教材安排本综合探究课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在知识面上进一步扩充,而是重在考察学生收集资料、比较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辩证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去正确对待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本课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实践课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根据图片资料挖掘、获取有效信息,或会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并整理、归纳出有效信息。2.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去分析历史现象,学会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3.通过探究,回顾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文明发展是多种多样的。4.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5.学会在课堂中恰当地展示自己,与人合作,提高自己的探究学习能力。 过程方法目标: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2、收集资料,整理、归纳信息。3、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去分析历史现象,学会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文明发展是多种多样的。2、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在规模、目的、手段、影响等方面的比较,让学生感悟郑和的爱国献身精神、科学创新精神和睦邻友好精神;以史为鉴,理解当前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性;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材料、比较分析的能力。 教学难点:组织好学生的合作学习及辩论,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辨证的观点去正确对待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并初步树立历史的、全面发展的观点。 【教学策略】: 教:情境创设法、直观教学法、故事辅助法、问题探究法等 学:阅读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激趣导入:出示海上功夫大比拼“东方航空母舰与西方小渔船”。为什么我们把郑和的船队叫航空母舰?而称哥伦布的船队为小渔船?让我们来比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海上功夫。 学生活动(一):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书本第53页表格 (表格用意:无论从航海规模、时间、范围、技术相比,哥伦布都是郑和的手下败将。但是,一说起世界航海史,人们记得的却是哥伦布、麦哲伦……,这是为什么?) 学生活动(二) 1、讨论题:新大陆为什么会让“小渔船”捷足先登?为什么“航空母舰”发现不了? 2、辩论题:郑和下西洋──“杨白劳”(可简单解释:郑和下西洋虽然规模大、时间长、路程远,搞得很张扬(与‘杨’谐音),但却是徒劳无功的,不仅明政府没有从中得利,还白搭了明政府的许多银子,纯粹“白劳”一阵)。这种说法你同意吗?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哥伦布是历史上著名的航海家,他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从小就向往着海上航行,尤其喜欢读《马可·波罗行记》。 马可·波罗是意大利威尼斯人,著名的旅行家,他的足迹遍及中国、缅甸、印度。他的著作《马可·波罗行记》生动地描述了中国、印度等这些东方国家。在他的眼里,这些富庶的东方国家简直是“黄金遍地,香料盈野”。 通过阅读《马可·波罗行记》,哥伦布一直幻想有朝一日能够远游世界,去亲自游历那诱人的东方乐园。当时,人们都是通过欧洲大陆来到东方。可是,到了哥伦布时代,由于欧洲大陆受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控制,不易通过,于是,人们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转向茫茫无际的蔚蓝色的大海。要是能够从海上航行到达东方,该有多好!为此,哥伦布特地请教了意大利的地理学家,得知沿着大西洋一直向西航行,也能抵达东方。 于是,哥伦布制定了一个远航计划,希望能够得到封建君主们在财力、物力、人力上的支持。首先,葡萄牙国王拒绝了他的建议;接着西班牙王后召见了哥伦布,表示出对远航计划的兴趣,但没有给予实质性的答复。 一直拖到1491年底,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才接见哥伦布。经历了几番周折之后,他总算答应支持哥伦布远航。不过,所有的水手都不愿随哥伦布远征,他们都担心在半途中葬身鱼腹。后来,国王只好从刑事犯中挑选了一批人给哥伦布当水手。另外,国王还给了哥伦布几艘破旧的帆船。 1492年8月3日清晨,哥伦布带领87名水手,驾驶着3艘帆船,离开了西班牙的巴罗斯港,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横渡大西洋的壮举。没有鲜花,没有礼炮,没有隆重的欢送仪式。谁也不知道茫茫无际的大西洋上,等待着这批由囚犯组成的船队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命运。海上的航行生活并不浪漫,相反,显得十分单调而乏味。水连着天,天接着水,水天一色,茫茫无垠。在原始的大自然中,人类显得异常单薄、无助,甚至有些力不从心。就这样,在海上漂泊了一天又一天,一周又一周,水手们开始沉不住气了,吵着要返航。那时候,大多数人都认为地球是一个扁平的大盘子,再往前航行,就会到达地球的边缘,帆船就会坠入深渊!但是,哥伦布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他坚持继续向西航行,有时候,他甚至不得不拔出宝剑,强令水手们向前,再向前。 在茫茫的大海上苦熬了两个月之后,命运终于出现了转机。1492年10月11日,哥伦布看见海上漂来一根芦苇,他和水手们高兴得跳了起来!有芦苇,就说明附近有陆地!果然,11日夜间,哥伦布发现前面有隐隐约约的火光。12日拂晓,水手们终于看见一片黑压压的陆地。顿时狂欢声如雷响起! 在海上航行了2个月零9天之后,他们终于到达美洲巴哈马群岛的华特林岛。哥伦布把这个岛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意即“救世主”。哥伦布当时误认为是“印度群岛”和“日本”的新大陆,并在美洲游历了一番。让他失望的是,这里并不像马可·波罗描述的那样富饶。 1493年3月15日,哥伦布把39个愿意留在新大陆的人留在了那里。把10名俘虏来的印第安人押上船,返回了西班牙巴罗斯港。回来以后,哥伦布顿时成了英雄,受到西班牙国王和王后的隆重接待。科学家、航海家、探险家还有一些附庸风雅的绅士为他举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欢迎宴会。 此后,哥伦布又三次重复他的向西航行,又登上了美洲的许多海岸。直到1506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对比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对比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规模宏大的郑和下西洋盛举,对当时东方亚非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外交通史上,郑和“继张班伟业,开哥麦先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持续28年的郑和下西洋,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封建社会的旧体制,严重危及中国封建王朝的根基,于是为明代封建统治者斥为弊政,从此把海禁定为国策,从而使中国由开海开放的盛期迅速转为禁海闭关的衰期,导致中国日趋衰落。而比东方郑和几乎晚近一个世纪的西方的哥伦布,自他作大西洋航海探险发现美洲后,却导致地球大发现,接着西方行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取代了落后的封建制度,使世界面貌焕然一新。 通过学习比较我们能发现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又有几点实质上的差异。 一、厚往薄来与东方金梦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发现美洲同为世界航海史上的重大事件,但是两者的目的却大相径庭,反映了中西文化传统的固有差异。郑和下西洋出现于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执行着“厚往薄来”的既定方针,并贯彻于郑和下西洋的始终,这也是反映我中华泱泱大国胸怀的一个侧面,只是在明代推行的朝贡贸易中反映得更为淋漓尽致。 可是哥伦布的航海探险的目的却适得其反,与其它西方探险家一

样,他们离乡背井,冒着生命危险参加航海探险的目的何在?无非是为了一个“钱”字。而西欧各国不惜代价资助探险海运,也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钱,这与西方国家自古以来的重商传统一脉相承。 哥伦布探险队自登上第一个美洲海岛起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黄金。当他们在海地岛上发现了黄金后,起初还用玻璃和玻璃制品等不值钱的东西,以交换印第安人的贵重物品,不久当发现原始的印第安人缺乏抵抗能力时,竟然把印第安人的一切掠为已有。 二、和平亲善与殖民扩张 郑和下西洋前后28年,按照永乐皇帝的旨意,郑和频频出使西洋各国,与他们保持了和平、亲善的国家关系。通过与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郑和把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郑和船队打破了海道阻隔的障碍,增进了中国亚非各国的了解,加深了与各国人民的友谊。 对于东南亚各国,过去为了各自的利益,以强欺弱的情况时有发生,而郑和均能以一位中国回族外交家的风度进行外交斡旋,利用强大的中华民族的一种无形的威慑力量,折强扶弱,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这一地区的稳定的国家关系。 那么,哥伦布及其探险队的所作所为却又如何呢?哥伦布第一次西航回到西班牙后,受哥伦布有关新大陆黄金遍地的宣传所倾倒,人们视哥伦布为凯旋英雄,但是第二次远航船队的装备也与第一次大不相同。这次航行主要目的已经不是为了探险,而是一次军事殖民行动。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综合探究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能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围绕所要探究的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去收集资料。 2.知识与技能 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去分析历史现象,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 通过探究,回顾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文明发展是多种多样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通过比较,理解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发展和中华文明衰落的原因。 2、通过中华民族盛衰的对比,弘扬民族精神。 难点:如何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 三、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 四、教与学的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明朝时期航海家郑和受命七下西洋,当时的中国有着比欧洲更强大的航海能力,但中国没有把它转化为现实力量,丧失了一次重大机遇。而西方各国在哥伦布和麦哲伦“地理大发现”后迅速向全球扩张。欧洲紧紧抓住这次机遇,第一次领先于东方。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结果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二)、师生合作突破重难点 师:今天我们就从三个方面对比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航,首先我们从规模来看,请同学们阅读书本52页,完成53页的表格 活动一: 郑和下西洋哥伦布航海 200多艘最少一次3艘,最多一次17 船只数量 艘 海船长151.8米,宽61.6米长24.5米,宽6米船只大小 牲畜、农具、种子、粮食携带的货物 丝织品、瓷器、茶叶、印花 布、铁器等 出海人数最多时达27800人最多一次1000多人随行人员的数量师:那再请同学们分析图6-34和图6-5,比较一下两者的航海所经地区 生:郑和下西洋途经的主要地点:福州、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满剌加(今马来西亚)、爪哇、榜葛剌(今孟加拉国和印度孟加拉邦一带)、锡兰(今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哥伦布航海途经的主要地点:从西班牙出发,经加那利群岛、巴哈马群岛、海地岛等岛屿最终到达美洲。 师:所以两者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郑和下西洋时间早、规模大、路线长 师:那我们再对比两者的目的,同学们呢阅读书本和老师给鱼的资料,分析两者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历史实践活动——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历史实践活动——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24.12 胡明伟

活动内容 围绕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主题,收集、整理相关的历史、地理资料,举行一次追访历史的新闻活动,如模拟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新闻人物访谈、新闻追踪报道,也可以是模拟时事报告会、学术研讨会等。 活动目标 1.体验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相关历史、地理材料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整合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2.能够与小组同学合作设计、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创造性地再现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和表达能力,并体会历史人物的内心感受。在分组活动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养成合作意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加深或拓展对哥伦布航海活动的了解与认识。 活动重点 对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进行再认识。并感受和学习航海家勇于探索的开拓进取精神,认识到人类历史是不断探索的历史,探索精神永不磨灭的。 活动难点 对开辟新航路做出恰当的评价。与小组同学合作设计、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在对这段历史有了深入的了解后,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恰当的评价。 活动程序 1.全班同学分为三个专题研究小组:航海可行性论证组、航海探险组、重大影响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组成学习小组,各小组依据专题确定本组搜集的相关资料。 2.教师提出活动要求:追访历史新闻的设计,要在符合新航路开辟基本史实的前提下,大胆、合理地想象如何生动的展开追访历史新闻的过程。找出有代表性、有深度的问题以备提问。 3.各小组分工开展专题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选择典型资料,编制成追访历史新闻的活动方案或汇报稿,并可选择多种展示方式,准备VCD、多媒体课件等。 4. 以小组为单位,举行追访历史新闻活动汇报会,于活动前做好会场布置。全班同学推举一人扮演新闻发布官、一人扮演哥伦布,每个专题组各推举一人扮演哥伦布的同伴。其余同学作为记者团记者均可自由提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