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元素推断题的题眼小结

常见元素推断题的题眼小结

常见元素推断题的题眼小结

2010.09 75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教 学 论 坛常见元素推断题的题眼小结

t 河南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 朱海奇

一、元素之最

1.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O,其次是S i 1

2.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金属元

素是A l 13.氢化物中氢元素百分含量最高

的元素是C 14.其单质为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

的元素是C 1

5.其气态氢化物最易溶于水的元

素是N 16.其氢化物沸点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O 17.所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C 18.其单质最易液化的气体的元素是C l 19.其单质最轻的金属元素是L i 110.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C l 111.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是F 112.在空气中,其一种同素异形体最易自然的元素是P 113.其单质最轻的元素是H 114.短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P 115.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N a 非金属元素是F 116.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N a(除稀有气体),最小的是H 117.最活泼的非金属:F 118.最活泼的金属:Cs 119.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B r 120.常温下能跟H 2O 反应放出O 2的单质是F 2,化合物是N a 2O 2121.熔沸点最低的是H e 1 二、物质的性质特征1.常温下,其单质是有色气体的元素是F 、C l 12.在空气中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0的元素是C 13.常温下其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Br 14.其气态氢化物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起化合反应的是N 15.其气态氢化物与其低价氧化物能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单质的元素是S 、N 16.其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可雕刻玻璃的是F 17.其两种同素异形体对人类生存都非常重要的元素是O 18.能导电的非金属单质石墨和晶体硅19.能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H 2的金属元素是A ;l 非金属元素是S i 110.其气态单质在另一种气体单质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的元素是H 另一种气体为C l 2111.其金属单质在气体氧化物中燃烧生成黑白两种固体混合物的元素是M g ,气体为CO 2112.其单质固体在另一气体单质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的是P ,另一种气体是C l 2113.常见短周期元素和氧元素能形成X 2Y 或X 2Y 2型化合物的是N a 、H 114.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白色胶状沉淀的是S i 、A l 115.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蓝色沉淀的是Cu ,红褐色沉淀的是Fe 116.其单质常温下在浓硫酸,浓硝酸中钝化的是A l 、Fe 117.其氧化物产生酸雨的元素是S 、N 118.其氧化物能使品红褪色,加热又恢复原色的是S 119.常温下其气体单质能使湿润的淀粉K I 试纸变蓝的元素是C l 、O (Cl 2、O 3)1

20.其气态氢化物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元素是N 121.其单质、氧化物及氧化物对应

的水化物与酸、碱都能反应的是A l 1 三、位置与结构

1.只有质子和电子构成的元素是H 1

2.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周期序数的是H 、B e 、A l 1

3.最高正价数等于最低负价绝对

值的3倍的元素是S 14.短周期中最高正价与负价的代

数和为6的元素是C l 15.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

2倍的元素是C ,3倍的元素是O 1

6.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

2倍的元素是L i 和P 1

7.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

2倍的元素是L i 和S i 1

四、前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的特殊性

1.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为H 1

2.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原子为

H 、L i 、N a 1

3.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为

H e 、Be 、M g 1

4.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

数的原子为Be 、A r 1

5.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

2倍的原子为C 1

6.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为O 1

7.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原子为N e 18.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的原子为H 、Be 、A l 19.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

的原子为Be 1

10.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

数2倍的原子为L i 、Si 1

历年中考化学推断题集锦

中考化学推断题类型及解法 推断题既是考查知识,又是考查能力的综合题目。它具有条件隐含、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等特点。近几年来中考试题关于推断题的命题要求越来越高,知识覆盖面也越来越广,考生失分率最高。但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就不难发现推断题类型主要有:表格式推断题、网络式推断题、图示式推断题、叙述式推断题等。这类题目大多需要依据已知的实验步骤、现象,再对照物质的性质,逐层剥离,抓住题目中的关键环节,或顺推或塑推或讨论验证,层层剖析,得出结论。 一、表格式推断题 给出了物质范围和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出了实验现象,要求考生推断出未知物。这类题型可采用:列表对照法解答。 例(广州市中考题)有A,B,C,D,E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 知它们分别是NaOH,HCl,MgSO 4,BaCl 2 和K 2 CO 3 中的一种。 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下表一所示。表中“↓”表示生成难溶或微溶的沉淀;“↑”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本实验条件下,生成的微溶物均以沉淀形式出现)。 表1两两混合的实验现象 (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A~E的物质名称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请从A~E这5种物质中选取适当物质,通过一种合理的途径制取氧化镁。按顺序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表2 给定试剂的反应情况

解析:将这五种物质两两混合,列表在相应位置标出有关的实验现象,如表2。 两表对照知A为氯化钡,B为碳酸钾,C为盐酸,D为氢氧化钠,E为硫酸镁。 二、网络式推断题 给出了物质范围和各物质相邻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用线段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网络”图,要求考生根据物质发生反应的数目,从而推出其中的未知物质。这类题可采用:先画线找出物质间的全部相互反应关系,再根据反应个数归纳解答。 例(北京市中考题)现有H 2SO 4 ,BaCl 2 ,NaOH,Na 2 CO 3,Ca(OH) 2 五种溶液和CO 2 一种气体,有图1所示的相互反应关系,图 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试将它们的化学式填入图1中相应的六个方框中。 图1各物质间的关系 解析:可先找出物质间的全部相互反应关系,如图2。 图2各物质间全部的反应关系 H 2SO 4 能发生4个化学反应,Na 2 CO 3 和Ca(OH) 2 能发生3个化 学反应,BaCl 2,NaOH和CO 2 能发生2个化学反应。 分析方框图,只有方框②是4条线,所以方框②中应填H 2SO 4 ,这是解答

初三化学推断题题眼总结

推断题题眼(含鉴别)一,看颜色 1,黑色固体:氧化铜CuO 碳单质C 四氧化三铁Fe 3O 4 二氧化锰MnO 2 2,红色物质:铜单质Cu 三氧化二铁Fe 2O 3 3,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KMnO 4 4,黄色粉末:硫粉S 5,离子:Cu2+蓝色Fe3+黄色Fe2+绿色 6,物质燃烧的特征颜色及现象: 硫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火焰颜色:淡蓝色(放出刺激性气温的气体) 硫单质在纯氧中燃烧火焰颜色:蓝紫色(放出刺激性气温的气体) 氢气和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火焰颜色:淡蓝色 白磷燃烧:大量白烟 铁单质在纯氧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镁单质在空气中燃烧:明亮的火焰 7,指示剂的变色: 酸性中性碱性石蕊(紫色)红色紫色蓝色 酚酞(无色)无色无色红色 二,“最”特殊的物质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2,最简单的氧化物是:水

3,相对质量分数最小的是:水 4,最常见的溶剂是:水 5,初中最常见的催化剂是:二氧化锰 6,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地壳中含量第二位的元素和含量第二位的非金属元素分别是:硅和铁10,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 11,年产量最多的金属是:铁元素,第二位的是:铝元素 12,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银 13,硬度最高的金属是:铬 14,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15,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16,能使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的物质是:水蒸气 17,唯一一个不含有中子的原子是:氢原子 18,最清洁的气体是:氢气 19,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物质的是:氢气 20,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21,造成温室效应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三,物质的用途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干冰(固体二氧化碳) 2,常用来冶炼金属的还原性物质是:焦炭,氢气,一氧化碳

无机推断题眼总结

“无机推断题”题眼总结 解决无机框图推断题的关键在于寻求“特殊”的题眼,即特殊结构、特殊现象、特殊性质、特殊用途和特殊转化关系等,下面对此进行总结。 一、特征反应 1.与碱(NaOH )反应产生气体 (1)?? ? ? ???↑+=++↑+=++↑??→?- 232222222232222H SiO Na O H NaOH Si H NaAlO O H NaOH Al H Si Al OH 、单质 (2)铵盐:O H NH NH 23 4 +↑?→?+ 碱 2.与酸反应产生气体 (1)? ? ?? ?? ???????????????????↑↑??→?↑???→??????↑↑??→?↑↑???→??? ???↑↑??→?↑?? ?→?↑ ??→?22222222223 4 23 4 23 42NO SO SO S CO NO CO SO C NO NO SO H HNO SO H HNO SO H HNO SO H HCl 、、、非金属、金属单质浓浓浓浓浓 (2)() () () ??? ????↑?→?↑?→?↑?→?+++ - -- ---2323222323SO HSO SO S H HS S CO HCO CO H H H 化合物 3.Na 2S 2O 3与酸反应既产生沉淀又产生气体: S 2O 32-+2H + =S ↓+SO 2↑+H 2O 4.与水反应产生气体 (1)单质???? ?↑ +=+↑+=+22222422222O HF O H F H NaOH O H Na (2)化合物()()()? ???? ??↑ +=+↑ +↓=+↑ +↓=+↑+=+22222232323222322222326233422H C OH Ca O H CaC S H OH Al O H S Al NH OH Mg O H N Mg O NaOH O H O Na

无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突破无机推断题 一、无机推断题得特点 1.它集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知识为一体。具有考查知识面广、综合性强、思考容量大得特点。这种题型不但综合性考查学生在中学阶段所学得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以及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电解质溶液、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化学用语等知识,而且更重要得就是它能突出考查学生得综合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且结构紧凑、文字表述少,包含信息多,思维能力要求高。 2.无机推断题与双基知识、有机、实验、计算均可联系,出题比较容易。在少题量得情况下,可考多个知识点,多方面得能力,从而更好地突出学科内综合,这就受到了理综卷得青睐。 3.无机推断题层次明显,区分度高,有一步推错,整题失分得可能,很容易拉分。具有很高得区分度与很好得选拔功能。 尽管它考得内容广,能力全面,层次高,但它还就是离不开大纲与考纲。知识点必须就是高中阶段强调掌握得基础知识与主干知识。 例题1 已知A、B、C、D为气体,E、F为固体,G就是氯化钙,它们之间得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 ⑴ D得化学式(分子式)就是 ,E得化学式(分子式)就是。 ⑵ A与B反应生成C得化学方程式就是。 ⑶ E与F反应生成D、H与G得化学方程式就是。 解析:由E(固)+F(固) → D(气) + H + G (CaCl2),容易联系到实验室用NH4Cl与Ca(OH)2制NH3得反应,这样可推断出D为NH3,H为H2O,E与F一个为NH4Cl、一个为Ca(OH)2。由D(NH3)+C(气)→E,可确定E 为NH4Cl,C为HCl,则A、B一个为H2、一个为Cl2。A与B生成C得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E与F生成D、H与G得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NH3↑+2H2O+CaCl2。 二、无机推断题得解题思路与技巧 1.基础知识得梳理 (1)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与物质结构 熟悉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电子排布与周期表得关系,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元素所在得族序数得关系(包括数得奇偶性),微粒得半径大小与元素周期表得关系,非金属氢化物得稳定性、酸性与元素周期表得关系)。熟悉常见得分子或单质、化合物得物质结构(水、氨气、二氧化碳、金刚石、二氧化硅得结 构特点,相同电子数得微粒(10电子微粒:OH、NH 4+、H 3 O+等;18电子微粒:H 2 O 2 与 H 2S、 C 2 H 4 、F 2 、CH 3 OH等)。 (2)元素化合物得性质 这里包括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密度)与化学性质,因此要熟记一些典型 (特殊)物质得性质、反应得条件与现象。掌握一些常见得反应形式:化合物→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单质,化合物→3种气体等;重要得反应:铝热反应、过氧化钠性质、Mg+CO 2 →、Fe3+→Fe2+、漂白粉性质、常见气体得实验室制法、电解熔融氧化铝、电解饱与食盐水、化工上得反应(硅酸盐工业、石油化工、硫酸工业、硝酸工业)。 2.无机推断题得一般解题思路

专题:“无机框图推断”题眼汇总

专题:“无机框图推断”题眼汇总 【根据物质的特殊颜色推断】 1.有色固体: 白色:Fe(OH)2、CaCO3、BaSO4、AgCl、BaSO3、铵盐 淡黄色或黄色:S 黄或浅黄、FeS2黄、AgI 黄、Na2O2 浅黄、AgBr 浅黄。 红色或红棕色:Cu 紫红、Cu2O 红、Fe2O3红棕色、Fe(OH)3红褐色。 黑色:C、CuS、Cu2S 、FeS 、MnO2、FeO、Fe3O4(磁性物质)、CuO、PbS 紫黑色:I2紫黑:KMnO4 。 2.有色溶液:Cu2+蓝、MnO4-紫红、Fe2+浅绿、Fe3+ 棕黄、Fe(SCN)3血红。 氯水:浅黄绿色、溴水:橙黄色、碘水:棕黄色、溴的有机溶液:橙红—红棕、I2的有机溶液:紫红。3.气体小结 (1)有颜色的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NO2(棕色),溴蒸气(红棕色)、I2(紫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 (2)有刺激性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溴蒸气。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易溶于水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和NO2。 能溶于水的气体:CO2,Cl2,H2S和溴蒸气。 (4)易液化的气体:NH3,SO 2,Cl2 (5)有毒的气体:F2,HF,Cl2,H2S,SO2,CO,NO,NO2和溴蒸气。 (6)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HF,HCl,HBr,HI (7)常温下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而不能共存的气体:H2S和SO2,H2S和Cl2,HI和Cl2,NH3和HCl,NO和O2,F2和H2 (8)其水溶液呈酸性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气体:HF,HCl,HBr,HI,H2S,SO2,CO2,NO2和溴蒸气。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的气体:Cl2。可使紫色石蕊试纸变蓝且水溶液呈弱碱性的气体:NH3(9)漂白作用的气体:Cl2(有水时)和SO2。 (10)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SO2,HF。 (11)能使无水CuSO4变蓝的气体:水蒸气。 (12)在空气中可燃的气体:H2,CH4,C2H2,C2H4,CO,H2S。 在空气中点燃后火焰呈淡蓝色的气体:H2S,CH4,CO,H2 ;气体燃烧呈苍白色:H2在Cl2中燃烧。(13)具有氧化性的气体:F2,Cl2,溴蒸气,NO2,O2。具有还原性的气体:H2S,H2,CO,NH3,HI,HBr,HCl,NO。SO2和N2通常既可显示氧化性又可显示还原性。 (14)与水可发生反应的气体:Cl2,F2,NO2,溴蒸气,CO2,SO2,NH3。 其中Cl2,F2,NO2,溴蒸气和水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5)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变色的气体:NO。 (16)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的气体:Cl2,NO2,溴蒸气。 (17)遇AgNO3溶液可产生沉淀的气体:H2S,Cl2,溴蒸气,HCl,HBr,HI,NH3 。

高考化学无机推断题专题

第二轮复习无机推断题专题讲座 [命题趋向] 推理能力是高考测试的五项能力之一。《考试大纲》中对推理能力是这样界定的:“通常根据已知的知识和题目给定的事实和条件,抽象、归纳相关信息,对自然科学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无机物质推断题既可以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方面的基础知识、还可联系到化学基础理论、化学基本计算、化学实验现象等等,另外无机物质推断题可以较好地测试推断能力,所以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无机物质推断题成了每年高考中考查推理能力的保留题型。分析今高考中物质推断题,主要可分成以下三类:选择型推断题、文字叙述型推断题、框图型推断题。 从推理能力考查的特点分析,高考无机推断题中主要表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①单信息、多信息并重。同一道推断题中,有的结论只要分析单个信息就可以得出,有的结论需要同时综合多条信息才能得出。 ②正向、逆向、统摄三种形式的推理并重。有些结论的得出过程中,需要正向、逆向、统摄等三种推理形式。 ③定性、定量分析并重。推断过程中既需要定性分析、又需要定量分析。 ④计算和逻辑推理(讨论)并重。 [知识体系和复习重点] 《考试大纲》中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要求较高,具体要求如下: ①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②能够运用无机化合物各部分知识进行综合推断,解决有关的综合问题。 ③能够综合运用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解决有关的综合问题。[知识指津] 无机物的相互反应(见下图所示) (1)无机物间能否反应,主要决定于反应物的性质及反应时的客观条件。左边所示的无机物间的相互反应指其主要性质而言,至于各个具体物质间能否反应,还有一些具

【精品】高考化学无机推断题目题目眼归纳

高三无机推断专题 1、A、B、C为3种单质(其中A为固体,B、C为气体),D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溶液呈红褐色,B、C反应的产物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E。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 填写下列空白: (1)物质A是,B是,C是。 (2)F中加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的化学方程式是, 。

2、A、B、C是3种短周期元素的单质,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这些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关系:据此为判断: 若单质A是,则单质B、C分别为、。 若单质A是,则单质B、C分别为、. 若单质A是,则单质B、C分别为、。 3、 上图反应中,加入或生成的水及其它物质及分离操作均已略去.写出: (1)化学式:(a)(b)AK (2)化学方程式:

C与D的反应:A生成J: G生成H:I+J K: 4、根据下图记录的实验现象,推断A、B各是什么物质。 (1)A是,B是(写化学式) (2)写出A、B等物质的量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下图表示某些化工生产流程(有的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略去) 试回答: (1)C的化学式是,L的名称是. (2)E→G的化学方程式是。 (3)G→H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写出饱和食盐水+F+E→J+K(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由上述流程图中出现的元素组成的5种铵盐的化学式。 6。下图是某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图(生成物中不含该元素的

物质均已略去),图中A 是单质,D 在常温下呈气态,F 可用作化肥,也可用来作炸药. (1)写出A 的电子式和F 的化学式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B →CE → C 7.在下列物质的转化关系中,A 是一种固体物质,E 是一种白色沉淀,据此填写下列空白: 8. 9. (1)B 的化学式是,B 在固态时属于晶体。 10.(2)B 和a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11. (3)A 和a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2.化合物X 、Y 、Z 是有短周期的三种元素两两结合而成。并且X 、N 、W 常温下均为液 态化合物,X 与N 组成元素相同,M 为固体。 则(1),WXZ(物质名称)。 (2),写出X 与W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N X Y Z W Z

不饱和度和推断题眼

有机物官能团代表物主要化学性质 烃 烷烃C-C甲烷取代(氯气、光照)、裂化 烯烃C=C乙烯加成、氧化(使KMnO4褪色)、加聚炔烃C=C乙炔加成、氧化(使KMnO4褪色)、加聚 苯及其 同系物—R 苯 甲苯 取代(液溴、铁)、硝化、加成 氧化(使KMnO4褪色,除苯外) 烃的衍生物 卤代烃—X溴乙烷水解(NaOH/H2O)、消去(NaOH/醇) 醇—OH乙醇置换、催化氧化、消去、脱水、酯化 酚 —OH 苯酚 弱酸性、取代(浓溴水)、显色、 氧化(露置空气中变粉红色)醛—CHO乙醛还原、催化氧化、银镜反应、斐林反应羧酸—COOH乙酸弱酸性、酯化 酯—COO—乙酸乙酯水解 不饱和度又称缺氢指数或者环加双键指数,是有机物分子不饱和程度的量化 标志,即有机物分子中与碳原子数相等的开链烷烃相比较,每减少2个氢原子,则有机物的不饱和度增加1,用希腊字母Ω表示。 2 不饱和度的计算 2.1 根据有机物的化学式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

2.2 非立体平面有机物分子,可以根据结构计算 Ω=双键数+叁键数×2+环数 备注:双键包含碳碳、碳氮、氮氮、碳氧双键;叁键包含碳碳、碳氮叁键;环数

C C 等于将环状分子剪成开链分子时,剪开碳碳键的次数,环包含含N 、O 、S 等的杂环。 如苯:Ω=6+1-6/2=3+0×2+1=4 即苯可看成三个双键和一个环的结构形式。 例子: Ω=4+0×2+2=6 Ω=6+1×2+2=10 Ω=8+0×2+3=13 2.3 立体封闭有机物分子(多面体或笼状结构)不饱和度的计算,其成环的不饱和度比面数少数1。 例子: 立方烷面数为6,Ω=5 降冰片烷面数为3,Ω=2 棱晶烷面数为5,Ω=4 3 不饱和度的应用 3.1 分子的不饱和度(Ω)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①若Ω=0,说明分子是饱和链状结构 ②若Ω=1,说明分子中有一个双键或一个环; ③若Ω=2,说明分子中有两个双键或一个三键;或一个双键和一个环;或两个环;余类推; ④若Ω≥4,说明分子中很可能有苯环。 3.2 辅助推导化学式,思路如下 结构简式——计算不饱和度——计算H 原子数——确定分子式 例1: 1mo1X 能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44.8LCO 2(标准状况),则X 的分子式是:( ) A 、C 5H 10O 4 B . C 4H 8O 4 C .C 3H 6O 4 D .C 2H 2O 4 例2: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a-damascone ,可用于制作“香水”,其结构如下图,有关该化合物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为1320C H O B. 该化合物可发生聚合反应 C .1mol 该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19mol 2O D .与溴的4CCl 溶液反应生成的产物经水解、稀硝酸化后可 用3AgNO 溶液检验 例3:请仔细阅读以下转化关系:

无机推断题

无机框架推断题 高考无机推断题中主要表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①单信息、多信息并重。同一道推断题中,有的结论只要分析单个信息就可以得出,有的结论需要同时综合多条信息才能得出。 ②正向、逆向、统摄三种形式的推理并重。有些结论的得出过程中,需要正向、逆向、统摄等三种推理形式。 ③定性、定量分析并重。推断过程中既需要定性分析、又需要定量分析。 ④计算和逻辑推理(讨论)并重。 [知识体系和复习重点] ①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②能够运用无机化合物各部分知识进行综合推断,解决有关的综合问题。 ③能够综合运用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解决有关的综合问题。 无机物的相互反应(见下图所示) (1)无机物间能否反应,主要决定于反应物的性质及反应时的客观条件。左边所示的无机物间的相互反应指其主要性质而言,至于各个具体物质间能否反应,还有一些具体条件要加以考虑。 (2)对于氧化物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氧化物不一定能直接与水作用生成对应的酸或碱; ②金属氧化物有可能是碱性氧化物也有可能是酸性氧化物或两性氧化物,一般有“高价酸,低价碱”的说法,即高价的是酸性氧化物,而低价的是碱性氧化物,如Mn 2O 7是酸性氧化物,而MnO 则是碱性氧化物; ③酸性氧化物也叫酸酐,但酸酐不一定是氧化物,如有机酸酸酐就不是氧化物。 (3)还有一些特殊的反应比较重要,应结合具体物质的性质,加以理解记忆。如 ①HClO HCl O H Cl 22+=+ ②O H NaClO NaCl 2NaOH Cl 22++=+ ③C 2MgO CO 2Mg 2+=+ ④2222H 2NaAlO O 2H 2NaOH 2Al +=++ ⑤NO 2HNO O H 3NO 322+=+ ⑥多元弱酸的正盐与自己的酸反应,生成相应酸式盐: 322322NaHCO O H CO CO Na =++ ⑦弱酸的酸式盐与强碱反应,生成正盐:O H CO Na NaOH NaHCO 2323+=+

高中化学推断题眼总结

元素周期表 一、位置与结构 1、Li是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2倍的元素。 2、S是最高正价等于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元素。 3、Be、Mg是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Li、Na是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1/2的元素;3倍的是C、Si;3倍的是O、S;4倍的是Ne、Ar。 4、Be、Ar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Mg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Na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8倍的元素。 5、H、He、Al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层数相等。 6、He、Ne各电子层上的电子数都满足2n2的元素。 7、H、He、Al是族序数与周期数相同的元素。 8、Mg是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电子总数的1/6的元素;1/3的是Li、P;1/2的有Be;相等的是H、He。 9、C、S是族序数是周期数2倍的元素。 10、O是族序数是周期数3倍的元素。 11、C、Si是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 12、O、F是最高正价不等于族序数的元素。 二、含量与物理性质 1号元素氢:原子半径最小,同位素没有中子,密度最小的气体。H是最轻的非金属元素;Li是最轻的金属元素 6号元素碳: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单质有三种常见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自然界硬度最大、石墨、富勒烯)。 7号元素氮: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78%),单质有惰性,化合时价态很多,化肥中的重要元素。 8号元素氧: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空气中含量第二多的气体(21%)。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生命活动关系密切的元素,有两种气态的同素异形体。 9号元素氟:除H外原子半径最小,无正价,不存在含氧酸,氧化性最强的单质。 11号元素钠: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焰色反应为黄色。 12号元素镁:烟火、照明弹中的成分,植物叶绿素中的元素。 13号元素铝:地壳中含量第三多的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两性的单质(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常温下遇强酸会钝化。 14号元素硅: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元素,半导体工业的支柱。Si是人工制得纯度最高的元素 15号元素磷:有两种常见的同素异形体(白磷、红磷),制造火柴的原料(红磷)、化肥中的重要元素。 16号元素硫:单质为淡黄色固体,能在火山口发现,制造黑火药的原料。 17号元素氯:单质为黄绿色气体,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氯碱工业的产物19号元素钾: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化肥中的重要元素。20号元素钙: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质元素,骨骼和牙齿中的主要矿质元素。 三、化学性质与用途 1、F是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

高中化学无机推断大题常见的30个“题眼”

高中化学无机推断大题常见的30个“题眼” 1、紧紧围绕几个常见 常见非金属:H、O、C、Si、N、P、S、Cl 常见金属:Na、Mg、Al、Fe 2、10电子 10电子分子:NH3、CH4、HF、H2O 10电子阴离子:OH - 、NH2 - 、F - 、O 2- 、N 3- 10电子阳离子:NH4+ 、H3O + 、Na + 、Mg 2+ 、Al 3+ 3、18电子 18电子分子:PH3、SiH4、H2S、HCl、C2H6、H2O2 18电子离子:Cl - 、S 2- 、K + 、Ca 2+ 、HS - 4、三个常温液态 唯一的非金属液体单质:Br2 唯一的液态金属:Hg 常温下的液态化合物H2O、H2SO4、HNO3等 5、常见物质的颜色 白色:Fe(OH)2、Mg(OH)2、Al(OH)3、AgCl、BaSO4、CaCO3、BaCO3 其中AgCl、BaSO4不溶于硝酸。 黑色物质:C、CuO、MnO、FeO、Fe3O4、铁粉, 其中Fe3O4黑色晶体。淡黄色:S、Na2O2、AgBr(沉淀)、AgI(沉淀)

红褐色:Fe(OH)3蓝色:Cu(OH)2 可溶性Fe 2+ 浅黄绿色,可溶性Fe 3+ 黄色。可溶性Cu 2+ 蓝色 Fe(SCN)3血红色,I2紫色,KMnO4紫黑色。 6、5个催化 (1)氨的合成;(2)氨的催化氧化; (3)SO2氧化成SO3;(4)H2O2的分解; (5)KClO3的受热分解。 7、7个高温 (1)合成氨;(2)水煤气;(3)铁与水(气); (4)还原性物质(H2、CO、C)与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CO2、SiO2); (4)CaCO3的受热分解;(5)煅烧硫铁矿;(6)铝热反应;(7)硅酸盐工业。

高中化学无机推断框图题精选(附答案)

1.下图为某些物质之间的变化关系(未注明用量的物质间均按恰好充分反应处理) 已知A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常温下,甲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乙为可燃性气体,甲、乙分子中质子数相等。 (1) A的化学式是;乙的化学式是。 (2) X是一种纯净物,X的化学式是;C中含有、。(填化学式) (3)能否确定B为何种物质?如果能,写出B的化学式;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 2.甲、乙、丙为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常见单质,A、B、C、D、E、F、G、X均为常见的化合物。B、X的式量(分子量)相同,E的式量比D大16,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之间相互转化如下图所示: (1) X的电子式是,G的化学式是。 (2)上述物质中能与水发生反应(不考虑单纯的盐的水解)且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的物质的代号是。 (3)反应“D+丙”的化学方程式是。 (4)写出X与D在稀硫酸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甲、乙、丙三种常见的单质,X、Y、Z三种常见的化合物,它们在一定条件 下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 请填写以下空白: (1)在X、Y、Z三种化合物中肯定含有乙、丙两种元素的化合物 是。 (2)在X、Z两种化合物的正价元素的化合价中,是。 A.前者高 B.后者高 C.不一定 原因是。 (3)当X为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时,写出X跟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丙跟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当X为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时,写出X跟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丙跟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有X、Y、Z三种单质,常温下X是固体,Y是液体,Z是气体。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据此推断X、Y、Z的化学式:X 、Y 、Z 。 (2) X是常见的单质,它是主族元素,还是副族元素,其理由是:。 (3)写出C+Y → A的离子方程式:。 5.根据以下反应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溶液所含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溶液跟B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G转变为E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甲、乙两种物质是常见的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其有关物质性质如图,其中C为白色沉淀,D为气体。 (1)若D为酸性气体,则A的化学式为。 (2)若D为碱性气体,则A的化学式为。 (3)若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M发生水解反应只生成两种酸N和P,则下列 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M可能由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B. N、P均一定为一元酸 C. M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此反应可能为氧化还原反应 E.生成物中的无氧酸和含氧酸并存 7、X、Y、Z、W为常见的4种单质。常温下,X是固体,Y是液体,Z是无色气 体,W为黄绿色气体。其反应关系如下,其中B的溶液显强酸性。 (1)根据反应推断X、Y、Z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指出X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 (3)写出A溶于水后加入X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4)写出C与过量W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8.A、B、C是所学过的三种单质,A、B、C及其它物质之间的反 应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B、D、E、F的水溶液呈酸性。

无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1

突破无机推断题 一:高考化学无机推断题解题方法 推断题对于很多中学生来说是一道非常难做的题,也是一道非常容易丢分的题,专家介绍,推断题分为无机推断题和有机推断题,下面介绍高考化学无机推断题解题方法。 1、限定范围推断:主要适用于气体或离子的推断,该类题目的主要特点是在一定范围内,根据题目给出的实验现象或必要的数据进行分析,作出正确判断。在解答这种类型的无机推断题时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①审明题意,明确范围,注意题目所给的限定条件; ②紧扣现象,正确判断; ③要注意数据对推断结论的影响。 2、不定范围推断: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推断。在遇到这种题目时,先迅速浏览一遍,由模糊的一遍“扫描”,自然地在头脑中产生一个关于该题所涉及知识范围等方面的整体印象,然后从题中找出特殊现象或特殊性质的描述,作为解题的突破口,进而全面分析比较,作出正确判断。 3、给出微粒结构等的微粒或元素推断题。解答这种类型推断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解答:①熟记元素符号,直接导出;②掌握几种关系,列式导出;③利用排布规律,逐层导出;④弄清带电原因,分析导出;⑤抓住元素特征,综合导出;⑥根据量的关系,计算导出。 4、给出混合物可能组成的框图型或叙述型推断题。解框图型或叙述型推断题一般是根据物质的转化关系,从其中一种来推知另一种(顺推或逆推),或找出现象明显、易于推断的一种物质,然后左右展开;有时需试探求解,最后验证。 5、给出物质间转化关系的代码型推断题。此类推断题的特点是用代号表示各物质的转化关系,要求“破译”出各物质的分子式或名称等,看起来较复杂,其实在解题时,只要挖掘题眼,顺藤摸瓜,便可一举攻克。 6、给出物质范围的表格型推断题。对于此类型的题可进行列表分析,对号入座;直观明快,谨防漏解。 总之,解无机推断题首先要仔细读题、审清题意。其次,找突破口或“题眼”第三,推理从突破口向外扩展,通过顺推法、逆推法、假设法得出初步结论,最后作全面检查,验证推论是否符合题意。在此,建议广大中学生不妨试一试以上高考化学无机推断题解题方法。 二、无机推断题的特点

高考化学无机推断题题眼集锦

“无机框图推断题”题眼 方法一:根据物质的特殊颜色推断 知识准备:物质颜色 1.有色固体: 白色:Fe(OH)2、CaCO3、BaSO4、AgCl、BaSO3、铵盐,白色或黄色腊状固体:白磷 淡黄色或黄色:S 黄或浅黄、FeS2黄、AgI 黄、Au 黄、Na2O2 浅黄、AgBr 浅黄、Ag3PO4浅黄等。 红色或红棕色:Cu 紫红、Cu2O 红、Fe2O3红棕色、Fe(OH)3红褐色。 黑色:C、CuS、Cu2S 、FeS 、MnO2、FeO、Fe3O4(磁性物质)、CuO、PbS 、Ag2O棕黑 紫黑色:I2紫黑、KMnO4紫黑。 2.有色溶液: Cu2+蓝、MnO4-紫红、Fe2+浅绿、Fe3+ 棕黄、Fe(SCN)3血红、NO2-浅黄。 氯水浅黄绿色、溴水橙黄色、碘水棕黄色、溴的有机溶液橙红—红棕、I2的有机溶液紫红 3.气体小结 1、有颜色的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NO2(棕色),溴蒸气(红棕色)、I2(紫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 2、有刺激性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溴蒸气。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易溶于水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和NO2。能溶于水的气体:CO2,Cl2,H2S和溴蒸气。 4、易液化的气体:NH3,SO 2,Cl2 5、有毒的气体:F2,HF,Cl2,H2S,SO2,CO,NO,NO2和溴蒸气。 6、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HF,HCl,HBr,HI 7、常温下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而不能共存的气体:H2S和SO2,H2S和Cl2,HI和Cl2,NH3和HCl,NO 和O2,F2和H2 8、其水溶液呈酸性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气体:HF,HCl,HBr,HI,H2S,SO2,CO2,NO2和溴蒸气。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的气体:Cl2。可使紫色石蕊试纸变蓝且水溶液呈弱碱性的气体:NH3 9、有漂白作用的气体:Cl2(有水时)和SO2。 10、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SO2,HF。 11、能使无水CuSO4变蓝的气体:水蒸气。 12、在空气中可燃的气体:H2,CH4,C2H2,C2H4,CO,H2S。在空气中点燃后火焰呈淡蓝色的气体:H2S,CH4,CO,H2。 13、具有氧化性的气体:F2,Cl2,溴蒸气,NO2,O2。具有还原性的气体:H2S,H2,CO,NH3,HI,HBr,HCl,NO。SO2和N2通常既可显示氧化性又可显示还原性。

高考化学短周期元素推断题的常见题眼

短周期元素推断题的常?见题眼 ?一、常?见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特性 1.同位素之?一没有中?子;构成最轻的?气体;其单质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H)2.其单质在空?气中含量量最多;其?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N) 3.与H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的元素。(O) 4.其单质是最轻的?金金属;单质保存在?石蜡中;没有过氧化物的碱?金金属。(Li) 5.焰?色反应为?黄?色。(Na) 6.其单质具有与强酸、强碱反应的性质。(Al) 7.唯?一能够形成原?子晶体的氧化物的元素。(Si) 8.?水中的富营养元素。(P) 9.其单质为淡?黄?色的粉末,易易溶于?二硫化碳,?用于除去洒落的汞。(S) 10.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C) ?二、常?见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结构 1.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二倍的元素。(Li) 2.最?高正价数等于最低负价绝对值三倍的元素。(S) 3.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内层电?子数的?一半的元素。(Li、P) 4.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二倍的元素。(Li、Si) 5.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四倍的元素。(Mg) 6.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八倍的元素。(Na) 7.只有电?子和质?子构成原?子的元素。(H) 8.主族序数与周期序数相同的元素。(H、Be、Al) 9.主族序数是周期序数?二倍的元素。(C、S) 10.主族序数是周期序数三倍的元素。(O) 三、常?见短周期元素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物理理性质和含量量 1.地壳中质量量分数最?大的元素,(O)其次是(Si)。 2.地壳中质量量分数最?大的?金金属元素。(Al) 3.其单质是?人?工制得的纯度最?高的元素。(Si) 4.其单质是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元素。(C) 5.其?气态氢化物最易易溶于?水的元素。(N) 6.其氢化物沸点最?高的?非?金金属元素。(O) 7.常温下,其单质是有?色?气体的元素。(F、Cl) 8.所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C) 9.在空?气中,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含量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的元素。(C) 10.其单质是最易易液化?气体的元素。(Cl) 四、常?见短周期元素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1.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Cl) 2.其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烈的?非?金金属元素。(F) 3.其?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反应的元素。(N) 4.其?气态氢化物与其低价态氧化物能反应?生成该元素单质的元素。(S、N) 5.在空?气中,其?一种同素异形体易易?自然的元素。(P) 6.其?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能雕刻玻璃的元素。(F) 7.其两种同素异形体对?人类?生存最为重要的元素。(O) 8.其单质能导电的?非?金金属元素。(C、Si) 9.其单质能与强碱溶液作?用的元素。(Al、Si、S、P、Cl) 10.其单质能够在空?气、?二氧化碳、氮?气、氯?气等?气体中燃烧的元素。(Mg)

高中化学元素推断题的“题眼”专题辅导

高中化学元素推断题的“题眼” 潘银聪 一. “题眼”是元素的性质 例1. A、B、C三种主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相连续的三个不同的周期,原子序数C>A>B,其中B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A的次外层电子数与B、C不同,A与B的族序数之和等于C 的族序数。已知A的氢氧化物难溶于水,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种强酸。则A、B、C各为何元素? 解析:该题的“题眼”是元素B、A的性质,B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且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种强酸,B为N;A的氢氧化物难溶于水,A与B的族序数之和等于C的族序数,A为Mg,C为Br。 元素的性质主要包括金属性、非金属性,微粒半径,主要化合价等等,如在前20号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F,金属性最强的是K;原子半径最小的是H,F次之,最大的是K;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HClO4,HNO3、H2SO4也是强酸,碱性最强的是KOH,NaOH、Ca(OH)2也是强碱,呈两性的是Al(OH)3,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HF,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最强的是HCl等等。 二. “题眼”是最外层电子数 例2. 有A、B、C三种元素,A、B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B、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又知这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质子数之和为31。试通过计算确定这三种元素的名称。 解析:该题的“题眼”是最外层电子数。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质子数之和为31,即内层电子数之和为14,A、B为第二周期元素,C为第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平均为5.7,若B、C最外层电子数为5,分别为N、P,A为F;若B、C最外层电子数为6,分别为O、S,A为N;若B、C最外层电子数为7,分别为F、Cl,A为B;若B、C最外层电子数为8,分别为Ne、Ar,A为Li,满足题意的共有四组。若有其它条件限制再选择,如A、B、C三种元素中有一种是金属,满足的是Li、Ne、Ar;A、B、C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相邻,满足的是N、O、S。 三. “题眼”是特例元素 例3. A、B、C、D、E是相邻三个周期中的五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E同主族,B、C、D位于同周期。已知①除A外,其他各元素原子都有内层电子,其中B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②A与B,B与C能生成气态分子X和Y;③D和E能生成离子化合物,且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试回答:(1)写出D与E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2)写出X、Y的电子式与结构式;(3)用电子式表示A与C原子形成分子的过程;(4)写出只含A、C元素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解析:该题的“题眼”是特例元素,A无内层电子是H,B为C,然后根据题意不难得出,C为O,D为F,E为Na。 四. “题眼”是同电子数 例4. A、B、C、D、E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分子或离子,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数,且A是由5个原子核组成的粒子。它们之间可能发生如下变化,且D与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均能反应。A+B=C+D,B+E=2D。请回答:(1)写出A的电子式;(2)写出B的化学式;(3)写出D的电子式。

高三化学-无机框图推断题(含答案)

高三化学无机框图推断题 一.选择题 1.元素X的单质及X与Y形成的化合物能按如 右图所示的关系发生转化。则X为 A.Fe B.Cu C.S D.C 2.已知甲、乙、丙、X是四种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甲和X(要求 甲和X能互换)不可能是 A.Cl2和Fe B.SO2和NaOH溶液 C.C和O2 D.AlCl3溶液和NaOH溶液 3.右图所示的6个编号分别代表下列物质中的一物质: a.Al b.Fe2O3 c.NaOH溶液 d.氢碘酸溶液 e.NH3 f.O2 。 凡是用直线相连的两种物质均能发生化学反应(已知高温下氨气 能还原氧化铁)。则图中⑤表示的物质是 A.c B. a或b C.d D.e或f 4.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物质A、B、C, D、E、X,存在下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 物和反应条件略去)。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D是一种强碱,则A、B、C均可与X反应生成D B.若D为NaCl,且A可与C反应生成B,则E 可能是CO2 C.若D与盐酸反应,可生成A和B,则X一定是H2O D.若D是一种强酸,则A既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 5.一定条件下进行右图所示的化学反应,已知A、B、C中 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则以下叙述中不正确 ...是 A B C D D

A .物质D 一定为非金属单质 B.若A 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烃的衍生物,则C 为CH 3COOH C.若A 为非金属单质,则C 可能为CO 2 D.若A 为某无机气态化合物,则C 可能为NO 2 6. X 、Y 、Z 、W 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 关系(某些产物已略去),则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 .若X 为HNO 3,则W 可能为Fe B .若W 为O 2,X 可能是S C .X→Z 的离子反应可能为Al 3++4OH -=AlO 2- +2H 2O D .若W 为O 2,则Z 可能为CO 2 7. A 是淡黄色固体化合物,常温下D 是无色气体,C 为常见强碱, 含有的阴、阳离子均为10电子粒子。则C 中化学键类型为 A .只有离子键 B. 即有共价键、又有金属键 C. 只有共价键 D. 即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8.已知A 、B 、D 、E 均为中学化学常见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 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Fe 能与足量稀HNO 3反应生成 Fe(NO 3)3]。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 、 B 、D 可能是钠及其化合物 B .A 、B 、D 可能是铁及其化合物 C .A 、B 、 D 可能是铝及其化合物 D .A 、B 、D 不可能是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9.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已 知将D 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以F 为分散质的红褐色 胶体。则无法区别C 与D 中金属离子的试剂为 A.无水乙醇 B.酸性KMnO 4溶液 C. NH 4SCN 溶液 D.NaOH 溶液 10.已知O 为金属单质,且右图所示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H I J O O H I J O O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