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论力学II第13次教学_3学时_川大

理论力学II第13次教学_3学时_川大

理论力学II第13次教学_3学时_川大
理论力学II第13次教学_3学时_川大

《理论力学基本教程》课程大纲

《理论力学基本教程》课程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理论力学基本教程》作为理论物理学的第一门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物理 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因此把它设定为物理专业的本科专业必修课程。 《理论力学基本教程》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中的物理思想和研究方法,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继相关课程奠定基础;同时结合本课程特点,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理论力学基本教程》作为后续理论课程的基础课,并与高等数学密切相关,不仅要介绍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还要引导学生如何应用数学去描写和分析物理问题;同时作为科学就必须使用严谨的方法去表达,去描写,去推演,去总结自然规律,因而我们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上,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密切联系物理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学习者必须先学习大学物理、线性代数、高等数学等课程,同时加强课后练习来帮助加深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 第二部分:关于教材与学习参考书的建议 本课程拟采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由管靖等人编写的《理论力学简明教程》作为本课程的主教材。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课程内容,建议学习者可以进一步阅读以下几本重要的参考书: 1、卢圣治主编:《理论力学基本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陈世民主编:《理论力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3、周衍柏主编:《理论力学教程(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86年。 4、金尚年等主编:《理论力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5、吴德明主编: 《理论力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6、张宏宝主编: 《理论力学教程学习辅导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7、H.戈德斯坦[美]著:《经典力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1996 年。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考试要求 绪论第一章质点运动学 §1.1质点运动的矢量描述与直角坐标描述 §1.2 质点运动的平面极坐标描述 §1.3质点运动的柱坐标描述 §1.4质点运动的球坐标描述 §1.5质点运动的自然坐标描述 本章要求: 1.掌握在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柱坐标、自然坐标系中描述质点运动的状态(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在球坐标系中质点速度表示式,并会推导质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在平面极坐标系、自然坐标系的分量式。(注意矢量要用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本科教学日历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本科教学日历 数学建模部分 开设课程课程名称数学建模课程编号0701107 施教单位理学院 课内学时 总课时36 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讲授课时28 修读要求选修实践课时8 选用教材教材名称数学建模教程出版社名称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及版次 2011年出版,第一版印刷时间2011年 其他情况 教学安排 班次授课对象及人数任教教员(指导教员)姓名及职称数学建模A 各专业本科学员 吴孟达教授 段晓君教授 毛紫阳讲师 王丹讲师 数学建模B 各专业本科学员 吴孟达教授 段晓君教授 毛紫阳讲师 王丹讲师 课次节 次 授课内容 教学 方法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课时) 多媒体电教双语网络实验 1 1 (1)什么是数学建模?数学建模的一般概念 (2)几个数学建模问题 讲授 1 2 (1)数学建模的一般步骤 (2)敏感问题调查案例 讲授 1 2 3 (1)行走步长问题 (2)雨中行走淋雨量最小问题 (3)道路是越多越通畅吗? 讲授 1 4 (1)有奖销售的抽奖策略问题 (2)“非诚勿扰”女生最佳选择问题 (3)网络文章流行度预测和招聘匹配 讲授 1 3 5 (1)线性规划模型基本概念 (2)整数规划模型 (3)0-1规划模型 讲授 1 6 (1)非线性规划 (2)多目标规划 讲授 1 4 7 (1)最短路算法 (2)最小生成树算法 讲授 1 8 (1)最大流算法 (2)PageRank算法 讲授 1 5 9 规划模型上机实践实践 1

课次节 次 授课内容 教学 方法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课时) 多媒体电教双语网络实验10 图论模型上机实践实践 1 6 11 (1)博弈模型基本概念 (2)Nash平衡和Pareto最优 (3)博弈论案例 讲授 1 12 (1)贝叶斯纳什均衡 (2)拍卖模型 讲授 1 7 13 社会选择理论中的选举问题数学模型-阿罗不可能定理讲授 1 14 越野长袍团体赛排名规则公平性问题讲授 1 8 15 军事作战模型-Lanchester作战模型讲授 1 16 自动化车床管理模型讲授 1 9 17 (1)“边际效应”基本概念 (2)实物交换模型,最佳消费模型、报童售报问题 讲授 1 18 (1)价格弹性模型 (2)合作效益的Shapley值分配模型 讲授 1 10 19 (1)聚类分析基本概念 (2)常用聚类算法 讲授 1 20 (1)方差分析基本概念 (2)单因素方差分析 (3)双因素方差分析 讲授 1 11 21 (1)主成分分析基本概念 (2)因子分析 讲授 1 22 (1)一元回归分析 (2)多元回归分析 (3)多元回归模型的检验与优化 讲授 1 12 23 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上机实践实践 1 24 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上机实践实践 1 13 25 (1)遗传算法基本思想 (2)算法步骤 讲授 1 26 遗传算法计算实例讲授 1 14 27 (1)模拟退火算法基本思想 (2)算法步骤 讲授 1 28 模拟退火算法计算实例讲授 1 15 29 (1)蚁群算法基本思想 (2)算法步骤 讲授 1 30 (1)数学建模中的计算机仿真 (2)不可召回的秘书招聘问题 (3)车灯光源优化设计 (4)生命游戏 讲授 1 16 31 遗传算法上机实践实践 1 32 模拟退火算法上机实践实践 1

理论力学学习心得

篇一:理论力学学习体会 理论力学学习体会 —理论力学所培养的能力 习每一门科目都会给我们带来一种能力的培养,学习数学是去学习思维,学习历史是去学习智慧......那么学习理论力学呢? 很多 人觉得理论力学很枯燥,学起来的时候感觉彻底颠覆了自己的思维,像高中学习的物理什么的 都变成错的了,有时候解下一道题时又感觉上一道的理论是错的,最后都不知道到底该用哪种 方法去理解了。其实,这只是在初学的时候所有的感觉。 理论 力学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的学习,不过又不仅仅是这样,其中的实际问题的探讨又能帮助 我们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看待事物的灵活性等等。 中,一题多解的例子更多,可以用动力学普遍定理求解,也可以用达朗贝尔原理求解,或用动 力学普遍方程求解.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相同题型尽量用不同方法求解,做到各种方法融会贯 通.久而久之,就会使我们的思维变得灵活,遇到问题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广开思路,通过 自己的探索,找出最佳方案. 利用 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创新意识。 抓住 概念与定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的绝对运动,先将其看作由相对运动、牵连运动组合而成,然后研究三种运动之间的速度关 系、加速度关系,再利用这些关系求解绝对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我们 要善于思考,然后注意分析的过程和解决的办法.一旦理解了这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就可以 触类旁通,并灵活应用. 借助 多种形式培养表达能力。受力分析时,需要准确、清晰地画出受力图;运动分析时,需要准 确、清晰地画出速度图、加速度图;计算求解时,需要列出各种方程式。通过这些,可以培养 我们的图像以及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同济大学理论力学课程考核试卷(B卷)

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B 卷) 2007 — 2008学年第 2学期 命题教师签名: 审核教师签名: 课号:45003900 课名:理论力学 考试考查:考试 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期终考试(√)、重考( )试卷 一、 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 一空间任意力系向一点A 简化后,得主矢0≠R F ,0≠A M ,则最终可简化为合力的条件为 ;最终可简化为力螺旋的条件为 ;合力或力螺旋的位置是否过点A 。 2. 物块重力为P =50N ,与接触面间的静摩擦角? f ?=30,受水平力F 的作用,当F =50N 时物块处于 ________________(只要回答处于静止或滑动)状态。当F =_____________N 时,物块处于临界状态。 3. 半径为R 的圆轮,沿直线轨道作纯滚动, 若轮心O 为匀速运动,速度为v ,则B 点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 4. 已知OA =AB =L ,ω=常数,均质连杆AB 的质量为m ,曲柄OA ,滑块B 的质量不计。则图示瞬时,相对于杆AB 的质心C 的动量矩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均质圆盘半径为R ,质量为m ,沿斜面作纯滚动。已 知轮心加速度a O ,则圆盘各质点的惯性力向O 点简化的结果是:惯性力系主矢量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惯性力系主矩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向应在图中画出)。

6. 某摆锤的对称面如图所示,质心为C ,转轴为O 。受冲击时轴承O 的碰撞冲量为零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计算题(15分) 如图所示结构,已知:q =20N /m ,M=20N ·m ,F =20N ,L =1m ,B ,D 为光滑铰链。试求: (1)固定铰支座A 的约束力; (2)固定端C 的约束力。 三、计算题(10分)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AC=BC=EC=FC=FD=DE=L ,力1F 及 角。试用虚位移原理求机构平衡时,2F 力大小。

本科级第一学期教育教学日历汇总

本科级--第一学期教学日历-(汇总)

————————————————————————————————作者:————————————————————————————————日期:

泸州医学院教学日历 2014-2015学年第1学期课程名称口腔颌面外科学 课程类别:必修授课班级:口腔系2011级 教材名称及出版社:《口腔颌面外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答疑时间:每周五答疑地点:口腔颌面外科学教研室考试方式:笔试计划学时:108学时 理论学时:54学时实验学时:54学时 其他学时:0学时 主讲教师:夏德林赵威李明霞胡鹏陈俊良付光新肖金刚孙黎波理论课教师:夏德林赵威李明霞胡鹏陈俊良付光新肖金刚孙黎波 实验课教师:赵威李明霞郑婷陈俊良明华伟贾娟周航宇吴双江张磊孙黎波 教研室主任签名:院系意见: 填报日期:审核日期: 教务处意见: 批准日期:

序号日期 周 次 授课章节内容 学时分配任课教师教学方 法 及手段 共 计 讲 授 实 践 课堂讨论 课堂练习 习题课姓名职称 1 9-2(2014) 1 口腔颌面外科总论 3 夏德林教授PowerP oint 2 9-2、3、4、 1 局部应用解剖(实验室) 3 赵威 陈俊良 副教授 讲师 临床见 习 3 9-9 2 局部麻醉 3 赵威副教授PowerP oint 4 9-9、10、 11 2 局部麻醉见习(口腔医 院) 3 赵威 陈俊良 副教授 讲师 临床见 习 5 9-1 6 3 局部麻醉 3 赵威副教授PowerP oint 6 9-16、17、 18 3 局部麻醉见习(口腔医 院) 3 赵威 陈俊良 副教授 讲师 临床见 习 7 9-23 4 牙体牙周正常解剖及常 见病X线表现 3 李明霞助教 PowerP oint 8 9-23、24、 25 4 口腔放射(口腔医院) 3 李明霞助教 临床见 习读片 9 10-7 6 正常颌骨及颌骨骨折、 颌面骨炎症的影像诊断 3 胡鹏讲师 PowerP oint 10 10-7、8、 9 6 口腔放射(口腔实验室) 3 郑婷讲师 临床见 习读片 11 10-14 7 颌骨囊肿、良性肿瘤、 瘤样病变、恶性肿瘤影 像表现,系统疾病在口 腔及颅颌面骨的表现 3 胡鹏讲师 PowerP oint 12 10-14、 15、16 7 口腔放射(口腔实验室) 3 郑婷讲师 临床见 习读片 13 10-21 8 颈部肿块与囊肿的影像 诊断及介入放射学 3 胡鹏讲师 PowerP oint 14 10-21、 22、23 8 口腔放射(口腔实验室) 3 郑婷讲师 临床见 习读片 15 10-28 9 涎腺疾病与颞下颌关节 疾病影像诊断 3 胡鹏讲师 PowerP oint 16 10-28、 29、30 9 口腔放射(口腔实验室) 3 郑婷讲师 临床见 习读片 17 11-4 10 牙槽外科 3 陈俊良讲师PowerP oint 18 11-4、5、 6 10 牙槽外科见习(口腔医 院) 3 赵威 陈俊良 副教授 讲师 临床见 习读片

教学日历填写操作说明

教学日历填写操作说明 一、准备 1、仔细阅读《15-16-1学期本科课程教学日历填写组织工作的通知》中的相关注意事项,见网站。 2、打开系统填写网站(也可以在教务处主页找到链接)。 3、登陆系统。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教师工号。 二、填写教学日历 1、点击“教学服务” 2、点击“教师教学安排管理” 3、选中要填写教学日历的学期,点击“查询” 4、点击打算安排课程行最后的“安排”

5、请仔细阅读“公告”部分,填写教学安排,填写完成后点击2个“保存” 6、安排完成,确认无误后请点击“送审” 注意 1、如果使用360、搜狗等浏览器登陆时,请在地址栏右侧切换成极速模式,可以避免窗口显示不完全的问题。 2、如果同一个班有A和B两个实习,A老师先填写了周次比如15周,并保存,之后B老师再填写时如果还选择15周,会提示冲突无法保存。所以老师们如果看到提示冲突无法保存的情况请选择另外的周次再试试。 3、关于合班:选修课与必修课合班、必修课不同年级合班在系统里无法完成合班操作,有可别课程存在这两类合班情况,请相关老师自行在教师备注栏写明合班情况:eg某专业选修课需要视传14与数艺14合班上课,请老师填写教学日

历时在视传14的教师备注栏内备注“与数艺14合班上课”字样,同时在数艺14的教师备注栏内注明“与视传14合班上课”字样。 4、开课安排1、2、3代表讲课、研讨或实验学时,与您安排的周学时没有关系,请不要更改这三个数字。 5、《新系统理论课填写步骤详解》见下页 6、根据遇到的问题随时补充……

新系统理论课填写步骤详解 一、填写并保存开课安排1的学时 1、点“开课安排1”前面的小圆圈。 2、点上面的周次安排小方框,并在点对勾的小方框下填入周学时。注意:周学 时总数要与开课安排1后面的“总学时”对应。eg,如图“总学时26”,则方框框下的周学时总和要为26。 3、在连排节数处填入每次课的连排的学时数。 4、点“保存学时小计”后会显示周次和周学时,eg“2-3,5-9”“4,4,4,4,4,4,2”, 即为成功保存了开课安排1。 二、填写并保存开课安排2的学时 程序同上。 三、填写并保存开课安排3的学时 程序同上 备注:如果只有开课安排1,那么直操作开课安排1就可以了。 四、填写并保存教师备注等其他信息。填写完之后点击“保存页面”。 备注:点击“保存页面”后有时会显示有班级实习冲突,具体冲突周为第*周。看到这个信息后,请将第*周的安排清空,换做其他周。注意,如果冲突出现在“开课安排1”所在的周次,那么开课安排2和开课安排3要顺次调整,别忘了。 五、送审。点击“送审”按钮即可。

同济大学理论力学07-08试卷a

同济大学试卷统一命题纸 (A 卷) 20 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课号:12500400 课名:理论力学 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期终考试(√)、补考( )试卷 年级 专业 重修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边长为2a 的匀质正方形簿板,截去四分之一后悬挂在点A ,今欲使边BC 保持水平,则点A 距右端的距离x =_______________。 2. 已知:力F =100N ,作用位置如图,则 F 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 y =__________________ __ ; M z =___________________ _。 3. 已知力P =40kN ,F =20kN ,物体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因数f s =0.5,动摩擦因数f d =0.4,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 4. 边长为L 的等边三角形板在其自身平面内运动,已知点A 相对 于点B 的加速度AB a 的大小为a ,方向平行于边CB ,则此瞬时三角形板的角加速度 =__________________。 5.一匀质杆置于光滑水平面上,C 为其中点,初始静止,在图示各受力情况下,图(a )杆作____________;图(b )杆作____________;图(c )杆作__________。

6. 半径为R 的圆盘沿水平地面作纯滚动。一质量为m ,长 为R 的匀质杆OA 如图固结在圆盘上,当杆处于铅垂位置瞬时, 圆盘圆心有速度v ,加速度a 。则图示瞬时,杆OA 的惯性力系向杆中心C 简化的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须将结果画在图上)。 二、计算题(15分)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匀质轮O和匀质轮B的质量均为m 1,半径均为r ,物 C的质量为m 2,物A的质量为m 3,斜面倾角β=30?;系统开始静止,物A与斜面间摩擦不计,绳与滑轮间不打滑,绳的倾斜段与斜面平行;在O轮上作用力偶矩为M的常值力偶。试求: (1)物块A下滑的加速度a A ; (2)连接物块A的绳子的张力(表示成a A 的函数); (3)ED段绳子的张力(表示成a A 的函数)。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与教学日历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作用和教学目标 1.课程性质和作用:本课程是交通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1)在专业知识的教育中培养学生在交通运行组织与控制方案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2)掌握交通控制与管理的基础知识,了解交通控制与管理的相关理论、方法与技术,具备分析问题能力、基本设计能力、计算能力和工程实验的能力。 (3)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概括、消化吸收的能力。 (4)系统有效地运用交通控制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最佳地协调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人、车、路之间的关系,形成具有可实施性的交通工程改善方案,或灵活地运用交通控制和交通管理措施制定高效、安全、环保和经济的规划设计方案。 (5)具备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及网络信息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6)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了解发达国家在交通控制与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工程技术。 三、课程知识体系 学习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能够熟练地进行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的设计。 1. 交通管理 (1)交通管理与控制概述:了解交通管理与控制的概念、目的与作用、主要内容与重点、演变与发展以及主要原则。 (2)交通需求管理和系统管理:了解交通需求管理和交通系统管理的主要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交通需求管理的含义、目的及意义以及策略、规划与计划;交通需求管理与公众参与和交通需求管理的评价及实施保障;交通系统管理。 (3)交通管理法规及标志标线:了解全局性管理与局部管理、交通法规及其主要内容,明确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含义、作用及应用方法。 (4)机动车交通运行管理:了解机动车速管理;掌握机动车道管理的主要方法。 (5)慢行交通管理:了解行人及自行车交通的运行特性及服务水平评价方法,掌握对步行道路及交叉口、自行车道路及交叉口的主要运行组织方法及适用性。 (6)停车交通管理:了解描述停车交通需求与供给的主要特性指标,明确停车设施类型划分,掌握停车交通供需平衡方法,以及路内外停车交通系统管理的具体措施及作用。 (7)平面交叉口管理:了解平面交叉口的类型与交通管理方法,掌握全无控制平面交叉口的视距分析方法。 2. 交通控制 (1)单点交叉口信号控制基础:了解单点交叉口信号控制的基本要求,掌握黄灯时间和全红时间的计算方法;掌握单点交叉口的基本信号控制设计方法;掌握单点交叉口早启迟断式信号控制设计方法;了解车辆检测器工作原理和单点交叉口感应式信号控制的类型,掌握单点交叉口感应式信号控制的主要参数的基本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了解其他类型信号交叉口。 (2)单点交叉口信号控制分析:了解复杂饱和流率的计算、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计算以及各种延误计算模型;掌握主要信号控制设计参数的测量方法。 (3)交通检测器和控制器:了解交通检测器的分类、功能和作用,了解交通控制器的分类、硬件组成和功能,掌握交通控制器的使用方法。

同济大学--理论力学期中考2009.10

同济大学课程期中考核试卷(A 卷) 课号: 课名:理论力学 考试考查:考查 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期终考试( ),重考( )试卷 年级 专业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概念题(每题5分) (1)图示系统受力F 作用而平衡。若不计各物体重量,试分别画出杆AC ,CB 和圆盘C 的示力图,并说明C 处约束力间的关系。 (2)半径r =100mm ,重P =100N 的滚子静止于 水平面上,滑动摩擦因数f =0.1,滚动摩擦系数δ=0.5mm ,若作用在滚子上的力偶的矩为mm N 30?=M ,则滚子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滚子受到的滚动摩擦力偶矩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 (3)直角刚杆AO =2m ,BO =3m ,已知某瞬时A 点的速度v A =6m/s ,而B 点的加速度与BO 成?=60θ角。则该瞬时刚杆的角速度 =_____ ________rad/s ,角加速度 =____________rad/s 2。 (1)3; (2)3; (3)53; (4)93。 (4)小球M 沿半径为R 的圆环以匀速v r 运动。圆环沿直线以匀角速度ω顺时针方向作纯滚动。取圆环为动参考系,则小球运动到图示位置瞬时:(1)牵连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2)牵连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3)科氏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各矢量的方向应在图中标出)。

(二)、 (10分)图示桁架中,杆(1)的内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杆(2)的内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分)图示结构由不计自重的折梁AC与直梁CD构成。已知:q C=2kN/m,(三)、 F=12kN,m = M,θ =300,L=6m。试求支座A、B的约束力。 10? kN

清华大学CAD课教学日历2015

本科生必修课(周二上午9:50-12:15 六教6A117 马智亮mazl@https://www.doczj.com/doc/8588689.html,) 《土木工程CAD技术基础》教学安排及要求2015.2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语言、工程计算机制图等计算机基础课和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专业课的基础上,学习CAD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典型软件,把握土木工程CAD相关技术及系统的设计方法,学习CAD相关的新技术,以便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今后选择、使用以及自主开发土木工程CAD系统打好基础。 二、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土木工程CAD软硬件系统的组成和选型知识,掌握典型CAD软件的用法;了解计算机图形生成的基本原理、几何造型方法及人机交互技术,了解CAD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工程分析与工程数据处理方法;了解CAD应用软件的设计过程和基本方法,培养一定的系统开发能力;并对BIM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三、教学方式 课上讲授、集中上机实践和辅导(包括机房集体辅导和答疑)以及完成作业相结合。 本课程的课内学时为48学时,课外学时为64学时,其中集中上机时间为18个学时。 共包括6次作业和1次大作业,其中有2次作业结合“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进行。 四、考核要求 考核方式为综合考试成绩、平时作业成绩、大作业成绩以及课堂出勤(分别占40%、30%、20%、10%)给出课程总评成绩。 五、教学大纲及教学日历

六、教材 任爱珠、张建平. 土木工程CAD技术.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七、参考书 1. 孙家广等.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基础.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 孙家广、杨长贵. 计算机图形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3. 唐泽圣、周嘉玉等.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4. 陆润民主编. 计算机绘图原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5. 童秉枢主编. 现代CAD技术.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 PKPM多高层结构计算软件应用指南. 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2010.

2016同济大学理论力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1.沿长方体的不相交且不平行的棱边作用三个大小相等的力,问边长 a ,b ,c 满足什么条件,该力系才能简化为一个力。 解:向O 点简化: R F ' 的投影:F F F F F F Rz Ry Rx ='='=',, k F j F i F F R ++='∴ [3分] 主矩O M 投影:0,,=-=-=O z O y O x M aF M cF bF M ()j aF i cF bF M O --=∴ [6分] ∵当0=?'O R M F 时才能合成为力, ∴应有()()[] 0=--?++j aF i cF bF k F j F i F 即()00==-FaF cF bF F 或 ∴b=c ,或a=0时,力系才能合成为一个力。 [10分]

2. 图示不计自重的水平梁与桁架在B 点铰接。已知:载 荷1F 、F 均与BH 垂直,F 1=8kN ,F=4kN ,M=6m kN ?, q=1kN/m ,L=2m 。试求: (1)支座A 、C 的约束力; (2)杆件1、2、3的内力。 解: (1)取AB 杆为研究对象 () ∑=0F M B 02 12 =+-M LF qL Ay kN 4=Ay F (2)取整体为研究对象 () ∑=0F M C 02sin 2 sin cos 2cos 21112=-?-?--?+?++ L F L F L F L F L F L F qL M Ay Ax θθθθ

kN 37.5=Ax F ∑=0x F 0cos 2cos 1=--+θθF F F F Cx Ax 0=∑y F 0sin 2sin 1=---+θθF F qL F F Cy Ay kN .F Cx 948= kN 165.F Cy =[6分] (3)取D 点为研究对象 ∑=0x F 01=F [7分] (4)取H 点为研究对象 ∑=0x F 0cos 5=--θF F kN 525-=F [8分] (5)取C 点为研究对象 ∑=0x F 0sin 35=++θF F F Cx kN 12.103-=F 0=∑y F 0cos 32=++θF F F Cy kN 90.32=F [10分]

理论力学B教学大纲修订稿

理论力学B教学大纲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理论力学》中学时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理论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它是各门力学及后续课程的基础,又可直接应用于许多工程实际问题。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质点、质点系和刚体机械运动(包括平衡)的基本规律及其研究方法,为学习有关的后续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初步学会应用理论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课程内容: (一)绪论 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学习理论力学的目的;理论力学的研究方法;力学发展史简史。 (二)静力学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力的基本性质;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平面任意力系;摩擦;空间力系和重心。 (三)运动学 点的运动;刚体基本运动;点的合成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 (四)动力学 动力学基本概念和定律、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动力学普遍定理;动静法。 总要求:对质点、质点系和刚体的机械运动(包括平衡)的规律有较系统的了解。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及其应用。 各部分要求:

以平面力系为重点。 1、掌握各种常见约束的性质,对简单的物体系统能熟练地取分离体并画出受力图。 2、掌握力、力矩和力偶等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力的投影和力矩。 3、掌握各类平面力系的简化方法和简化结果,会计算主矢和主矩。掌握各类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能熟练应用各种形式的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和简单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4、掌握滑动摩擦的概念和摩擦力的特征,会求解滑动摩擦时简单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了解滚动摩擦概念。 5、了解空间力系的简化结果及其平衡方程的应用。 6、会通过计算和查表求出简单几何形状的物体(包括组合体)的重心。 (二)运动学 1、掌握描述点的运动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和弧坐标法,会求点的运动轨迹,并能熟练地求解与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有关的问题。 2、掌握刚体平动和定轴转动的特征。能熟练地求解与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刚体内各点的速度与加速度有关的问题。了解角速度、角加速度及刚体内各点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表示法。 3、掌握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熟练应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求解有关速度问题,会应用牵连运动为平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求解平面问题中有关点的加速度问题。了解牵连运动为定轴转动时的加速度合成定理及科氏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 4、掌握刚体平面运动的特征。能熟练应用基点法、瞬心法和速度投影法求解有关速度的问题。会对常见平面机构进行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5、会用基点法求解有关加速度的问题。

理论力学教学总结

理论力学教学总结 《理论力学教学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希望对网友有用。 篇一:理论力学教学总结篇一:理论力学课程总结理论力学课程总结一·用一条你认为的主线来贯穿总结本课程的学习内容理论力学是一门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对理论力学有了初步大体的认识,笔者试图通过运动这条主线对课程进行梳理与总结:·首先要强调的是这里说的运动是指速度远小于光速的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他以牛顿力学的基本定律为基础,属于古典力学范畴。 理论力学所研究的是这种运动中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律,是各门力学分支的基础。 理论力学的内容主要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 但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对物体运动的分析来将其串联。 ·运动学:经典力学中运动是指运动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 那么如何描述这种变化呢?这里就涉及到运动学的知识。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选取的体不同,那么物体相对于不同体的运动也不同。 故描述任何运动都需要指明体。 现只从几何的角度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同时又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分为质点运动与刚体运动,根据运动的复杂程度分为简单运动与合成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根据描述方式的不同分为轨迹、速度、加

速度的讨论。 质点的运动:质点运动的可以通过矢量法、直角坐标系法、自然法进行描述,三者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和优势。 点的复合运动与点的运动学方法作比较,最全面的范文写作网站可知前者主要研究瞬时的速度与加速度,后者通过数学知识建立动点绝对方程,可以得到持续运动中的各个运动量。 重点总结点的合成运动。 点的合成运动有三个对象:动点,定系,动系。 点的速度合成:?????点的加速度合成:科氏加速度:?ω?,体现了动坐标系转动时,相对运动与牵连运动的相互影响。 其中,要强调的是瞬时牵连点的概念:任一瞬时,动系上与动点重合的点即为此瞬时动点的牵连点。 而瞬时牵连点的速度与加速度即为动点的牵连速度与加速度,这个概念可以很好的判断与。 通过做过的题目总结可知,动点与动系的选择往往是解题的关键,而易于辨析的相对轨迹是选择动点与动系的重要原则,用充分利用约束条件使得相对轨迹的速度与加速度易于求解。 刚体的平面运动:刚体的运动可分为刚体的基本运动(平动与定轴转动)和刚体的平面运动。 刚体的平面运动可看做是多种基本运动的合成。 在分析刚体速度与加速度时,最重要的方法为基点法。

理论力学教学方法探讨

理论力学教学方法探讨 针对理论力学课程的授课内容、特点与学生的学习现状,初步探讨了提高课堂授课效果,激发学生的自信的一些具体手段和方法,并结合工作实践,探讨了理论力学教学过程中几点体会和反思。 标签:理论力学;教学;方法 1.课堂有凝聚力 现阶段,授课方式仍然为课堂讲授为主,如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牢牢掌握知识点,一直都是一个难题。在导入阶段,生动的导入演示能使学生尽快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再进行重点公式的理论推导,使学生能够通过理论推导过程更好地对本学科的理论问题进行基本的掌握和领悟,为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奠定基础。力学习题在理论力学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学生对理论和公式有一定认识后,为了避免学生上课时感觉听懂了,但下课做题时依然不会,教师必须加强对例题的讲解,培养学生初步建立完整的解题思路与过程,建立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流程和模式,再根据一些具体的案例抽象出来的习题进行复习,又使理论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钥匙。 2.授课有亲和力 教师授课要有亲和力。首先要认同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课堂讲授时,要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眼神、表情和正在做的事情;做练习题时,要注意每位学生的做题速度、习惯和准确性,要及时纠正错误。课堂中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有了一些网络联系工具,不仅可以方便与学生进行联系,更可以这些自媒体为纽带,通过每个人发布的动态图互相了解和沟通。这种双向的认同使得教师的授课更具有亲和力,学生更易接受课堂内容。 3.内容有吸引力 力学类课程内容一般比较抽象,但逻辑性强,公式的推导和应用非常系统。在课堂中进行理论知识的授课,现阶段基本的模式为教师将理论知识和解题方法传授给学生;但如何提高学生的抬头率,使更多的学生将被动学习转变为由兴趣激发的自觉学习是教师尤其是力学教师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现阶段学生的知识面很广,对于一些电影作品和现代知名的大型工程都比较感兴趣。在授课过程中,可从经典电影和现代知名工程的纪录片中截取部分片段,分类整理,与学生一起研究这些案例,与“理论力学”知识点建立联系。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使学生善于将理论和公式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4.学生有主动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

理论力学教案

理论力学 教案 《理论力学》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名称:理论力学 (二)学时学分:每周4学时,学分4 (三)予修课程:力学、高等数学 (四)使用教材:金尚年、马永力编著《理论力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五)教学参考书: 1.周衍柏《理论力学教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 2.郭士望《理论力学》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3.梁昆森《力学》上、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六)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 (七)教学手段:传统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八)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占总成绩70%,平时作业成绩占30% (九)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手段,将基本的概念和规律讲清、讲透,而将一些具有推广性的问题留给学生思考,以此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课堂讲授时多联系实际的力学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十)其他要求:每堂课后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并定期批改、检查和给出成绩,这部分成绩将占期末总成绩的30%。

绪论 一:《理论力学》课程的内容:该课程是以牛顿力学和分析力学为主要内容的力学理论,是理论物理的第一门课程。是从物理学的基本经验规律出发,借助于微积分等数学工具,推导出关于物体机械运动时所满足的整体规律的一门课程。 二:《理论力学》与《力学》的区别和联系 1.内容:《理论力学》包括牛顿力学和分析力学,是《力学》课程的深入和提高;而《力学》课程仅讲授牛顿力学,且研究的深度不及《理论力学》。 2.研究手段:《力学》是从物理现象出发,通过归纳总结出物质运动的规律。 《理论力学》是从经验规律出发,借助于数学工具,推导出物质运动所满足的规律,并通过实践来检验该规律的真伪,着重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 三:本教材的特点:将牛顿力学和分析力学穿插在一起讲解,可对比二者在处理力学问题时各自的优缺点,并适当增加了分析力学在这门课中的比重。 第一章牛顿动力学方程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历史地位,掌握牛顿第二定律在常用坐标系中的表达式和使用方法;熟练掌握运用运动微分方程求解并讨论力学问题的方法;理解质点系、质心、动量、角动量和能量的概念;熟练掌握三个基本定理、三个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它们的适用条件,以及应用它们求解问题的方法步骤;了解研究变质量物体运动的指导思想和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牛顿运动定律,动量、角动量、能量定理以及运用这些定理解决力学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讲清牛顿第二定律、三个守恒定律在具体力学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1.1 牛顿的《原理》奠定了经典力学的理论基础 一:经典力学的理论基础——牛顿于1687年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简称《原理》,是牛顿在总结伽利略等前人的研究成果再加上自己的研究成果后形成的。在原理中牛顿提出了著名的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并阐述了关于时间、空间的基本概念和区别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的思想。

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

《专业表现技法》课程简介 《专业表现技法》课程,以透视学、素描、色彩学为基本知识,通过观摩、训练、分析,熟练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表现方法与设计表达的技能课程,它的任务是通过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室内设计与室外设计的设计构思的预想表现方法、各种工具的运用、各种材料质感表现规律等各种技巧,以帮助学生在后续的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中帮助学生培养收集信息、记录构思、激发构思、和老师及学生之间进行设计构思交流的能力。 《专业表现技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专业表现技法 /Professional Expression Skills 课程编号4040473140 学分 3 总学时48 适用专业环境设计先修课程素描、色彩、构成原理执笔:王刚日期:2017.6 审阅:王刚日期:2017.6 审定:方兴日期:2017.6 一、课程简介与特色 本课程是学生以透视学、素描、色彩学为基本知识,通过观摩、训练、分析,熟练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表现方法与设计表达的技能课程,它的任务是通过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室内设计与室外设计的设计构思的预想表现方法、各种工具的运用、各种材料质感表现规律等各种技巧,以帮助学生在后续的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中帮助学生培养收集信息、记录构思、激发构思、和老师及学生之间进行设计构思交流的能力。 良好的表现技法不仅能够恰倒好处的表现出设计者的设计理念,甚至能够更好的发挥与诠释设计者的创想。懂得了设计师语言的表现特点与规律,也就赢得了设计的主动权。它既可以锻炼设计者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增加艺术修养,

又掌握了一种能塑造直观可信的分析和说明设计的表达工具,能够更好的将设计理念诠释表达,转化为实际。 This course is for students perspective, sketch, color as the basic knowledge, through training, observation, analysis, expression and design master design performance method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skills courses, it is the task of training, so that students master the expected performance design method design and interior design of the room. Use a variety of tools, materials of various texture performance skills, to help students in the course of environmental art and design in the follow-up is to help students to collect information, record ideas, stimulate ideas, ability to design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Good performance techniques can not only the right shows the designer's design concept, and can better play and interpret the designer's imagination.To understand the features and rules of language designers, also won the initiative design. It can exercise designers spatial imagination ability, thinking ability, increase the artistic accomplishment, and grasp a shape intuitively plausible description of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tools, can better express the design concept, transformation for the actual situation.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其对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 1、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增加对环境艺术作品的认知信息量,能够将自己的设计构思方案准确、生动、简洁、快速、巧妙地表现出来。 2、合理运用设计美学法则、结构与功能、材料与工艺等手段,协调环境与人的关系。 3、应用设计原理和方法解决各种设计问题。 4、具备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和交流、组织、设计策划能力。

理论力学教案设计

理论力学 教案 课程名称理论力学 所在系(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任课班级物理学本科

《理论力学》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名称:理论力学 (二)学时学分:每周4学时,学分4 (三)予修课程:力学、高等数学 (四)使用教材:金尚年、马永力编著《理论力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五)教学参考书: 1.周衍柏《理论力学教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 2.郭士望《理论力学》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3.梁昆森《力学》上、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六)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 (七)教学手段:传统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八)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占总成绩70%,平时作业成绩占30% (九)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手段,将基本的概念和规律讲清、讲透,而将一些具有推广性的问题留给学生思考,以此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课堂讲授时多联系实际的力学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十)其他要求:每堂课后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并定期批改、检查和给出成绩,这部分成绩将占期末总成绩的30%。

绪论 一:《理论力学》课程的内容:该课程是以牛顿力学和分析力学为主要内容的力学理论,是理论物理的第一门课程。是从物理学的基本经验规律出发,借助于微积分等数学工具,推导出关于物体机械运动时所满足的整体规律的一门课程。 二:《理论力学》与《力学》的区别和联系 1.内容:《理论力学》包括牛顿力学和分析力学,是《力学》课程的深入和提高;而《力学》课程仅讲授牛顿力学,且研究的深度不及《理论力学》。 2.研究手段:《力学》是从物理现象出发,通过归纳总结出物质运动的规律。 《理论力学》是从经验规律出发,借助于数学工具,推导出物质运动所满足的规律,并通过实践来检验该规律的真伪,着重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 三:本教材的特点:将牛顿力学和分析力学穿插在一起讲解,可对比二者在处理力学问题时各自的优缺点,并适当增加了分析力学在这门课中的比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