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州市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学业质最阳光指标调研卷

苏州市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学业质最阳光指标调研卷

苏州市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学业质最阳光指标调研卷
苏州市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学业质最阳光指标调研卷

苏州高三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C

冯其庸▲、艰难跋涉的身影时刻▲在人们心间。他晚年秉持玄奘法师“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十赴西域,▲玄奘取经东归之路,这是震撼了学术文化界的一件盛事。

A.栉风沐雨缭绕考察

B.披星戴月萦绕考证

C.栉风沐雨萦绕考察

D.披星戴月缭绕考证

栉风沐雨:风梳头,雨洗头。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

披星戴月: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昼夜赶路,旅途劳顿。

缭绕:1.回环盘旋。2.曲折围绕。3.缠绕。4.引申指纠缠不清。5.衣袖飘扬貌。

萦绕:意思盘旋往复;往复缠绕;比喻声音在什么东西旁边旋转、回复。

考察:一指对官吏政绩的考核,二指观察研究;审察,三指现常指实地观察调查,四指考试。

考证:研究文献或历史问题时,根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

2.将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B

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

起。▲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

①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

②所谓“乡思",完全是一种“形象思维”,浮现在思乡者脑海中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画面。

③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

④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

⑤因此,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

⑥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

A.②①④⑥⑤③

B.②①④③⑤⑥

C.①④②③⑤⑥

D.①④②⑥⑤③

3.下列句子与先秦诸子学说对应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①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②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已;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③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A.①道家②法家③墨家④儒家

B.①道家②墨家③法家④儒家

C.①墨家②儒家③道家④法家

D.①墨家②道家③儒家④法家

4.对下面一则寓言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D

驴子见狼,假装腿上受伤,对狼说:“我脚上有刺,请你拔去了,免得你吃我时舌头被刺.”狼想想很有道理,于是专心寻刺,结果驴子-脚踢伤了它逃走了。狼叹口气说:“天派我做送命的屠夫,何苦充治病的医生呢!"

A.对做好事而不得好报现象的批评。

B.学会宽容,给人弃恶从善的机会。

C.同情对手,损害的是自己的利益。

D.讽刺以善为幌子去干坏事的行径。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

张公①神道碑铭---全祖望

世祖②章皇帝之下江南也,浙东拒命,虽一岁遽定,而山海之间,告警者尚累年。

清世祖顺治皇帝攻打江南地区,浙东抗命,虽然一年时间就被平定了,但是各地的反抗持续了一年多。

乙未,成功③贻书于公,谋大举。江督郎廷佐以书招公,公峻词拒之。明年五月,成功会公于天台,悉师以行,游军至于鄞之东鄙. 师次崇沙。公曰:“崇沙,江海之门户也,有悬洲可守,不若先定之,以为老营,倘有疏虞,进退可依也。”不听,而公请以所部为前军,向瓜洲。时大兵于金、焦间以铁锁横江,所谓滚江龙者也。谭家洲岸皆西洋大炮雷钧,而公孤军出入其间。成功遗水师捉督罗蕴章以所部助公,又令善泅水者断滚江龙,相约滚江龙既断,则公即进踞上流,夺其木城,以夹击之.滚江龙虽断,然舟多应地而没,不得前。公登舵楼焚香祝天,飞火夹船而堕,遂以十七舟竞渡。明日,成功始至。城中出战不利,提督管效忠走,攻城克之。议师所向,成功欲直趋江宁,公请先取镇江,成功恐江宁之来援也。公曰:“吾但以偏师水道薄观音门,彼将自守不暇,何援之为? "六月二十七日,成功来告镇江之捷,公兼程昼夜进,次日抵观音门,而致书成功,请以步卒陆行赴白下。时,江督郎廷佐惧甚,不意成功卒以水道来,大兵之征黔者凯旋,闻信倍道而至,请同守城,于是严备已具。七月初四日,成功水师方至。次日,公所遗别将以芜湖降书至,成功谓芜湖为江楚所往来之道,请公往扼之。公颇以成功年少恃勇为忧,欲留军中,与之共下江宁而后发,辞之不得,乃至芜湖。

乙未年,郑成功给张煌言送来书信,商量发兵抗清。江督郎廷佐用书信招降张煌言,张煌言严词拒绝。第二年五月,郑成功在天台和张煌言会面,全数军队都出发,行进到郑州东边边界。军队驻扎在崇沙。张煌言说:“崇沙是大江入海的门户,有沙洲可以戍守,不如先把它攻打下来,作为大本营,如果未来有什么疏于防范的情况,就有个后退的依靠。”(郑成功)不接受这个意见,张煌言请求率领自己的军队为先锋,向瓜州进军。当时,清军在金山、焦山之间用铁锁链横在江面上,就是所说的“滚江龙气谭家洲岸上都是西洋大炮如雷声般轰鸣,而张煌言的孤军深入其中。郑成功派遣水师提督罗蕴章带领自己的部队援助张煌言,又让善于泅水的士兵切断“滚江龙”,约定“滚江龙”切断以后,张煌言就进军占据上游,夺下木城,来夹击清军。“滚江龙”虽然被切断,但是战船很多被炮击中而沉没,大军不能前进。张煌言登上舵楼焚香向天祝祷,炮火(从两边轰炸而来)夹着(中间行进的)战船落下(船侥幸没有被轰炸到),于是凭借十七条战船最终渡过了(这条封锁线)。第二天,郑成功的军队才抵达。木城失守,提督管效忠逃跑,张煌言攻破了木城。(郑成功和张煌言)讨论军队后续的作战方向,郑成功想要直接奔赴南京,而张煌言请求先攻下镇江,郑成功担心南京的军队来支援。张煌言说:“我只要带领边路军队从水路进逼观音门,对方的将领守卫自己尚且没有空闲,怎么援助他们?”六月二十七日,郑成功告诉他镇江之战得胜,张煌言日夜赶路进军,第二天就抵达了观音门,写信给郑成功,请求(郑成功)带领步兵从陆路行进赶赴南京。当时江督郎廷佐非常害怕没想到郑成功最终是从水路打来的,(此时)征讨贵州的清军获胜归来,听闻了(南京被攻打的)这个消息,加速赶路到达,请求共同守卫南京城,于是严密的防守已经具备。七月初四,郑成功的水军才到(南京江面)。第二天,张煌言派遣的副将带着芜湖的投降书到T,郑成功认为芜湖是江楚来往的要道,请张煌言去扼守。张煌言把郑成功太年轻倚仗自己的勇武(这个性格)作为忧虑,想要留在南京军中,和郑成功一起打下南京后再出发,但是推辞不被允许,于是到了芜湖。

初,公贻成功书,以师老易生他变,宜遗诸将,分取句容、丹阳诸城邑。成功以累捷,又闻江北如破竹,谓城可旦夕下,但命八十三营牵连立屯。前锋将余新锐而轻,士卒樵苏四出,营垒一空。(梁)化凤谍知之,以轻骑袭破前屯,擒新以去,成功仓卒移帐。质明,军灶未就,大兵倾城而出,诸营瓦解。成功之良将甘辉亦以马踬被禽,死之。军遂大溃。

起初,张煌言给郑成功写信,认为军队一直驻扎在一个地方,容易产生其他变故,应该派遣各路将领,分别夺取句容、丹阳各个破池。点成功因为连续打胜仗,又听闻江北形势一片大好,认为南京城可以很快攻下,(所以)只命令八十三个营垒连在一起驻扎。前锋将领余新年轻气盛,士兵四向跑出营垒砍柴割草,营垒全空了。梁化凤打探知道了这个消息,率领轻骑兵突击攻破前方营垒,活捉了余新而去,郑成功仓促转移军队。天刚亮的时候,军队饭还没做好,清兵大军全数出击,(郑成功)各个营垒都被攻破,郑成功的优秀将领甘辉也因为马被绊倒被活捉,因为这个而死。(郑成功)军队于是大败。

公之闻信也,以为虽败,未必遽登舟,虽登舟,未必遽扬帆,虽扬帆,亦必入镇江,以图再举,故弹压列城,秘不使诸将知。而更贻成功书,以为胜负兵家之常,乞益百艘以相助。不知成功并撤镇江之师,竟入海。

张煌言听闻了这个消息,认为(郑成功)虽然失败,但是未必会登船;就算登船,也未必会立刻扬帆逃跑;就算逃跑,肯定会先撤退到镇江,再图谋反击,所以把这个消息隐瞒下来,不让各路将领知道,又送信给郑成功,认为胜败是打仗的常事,又另外求一百艘战船来帮助他。没想到郑成功一并撤离了镇江的军队,最后全数直接逃到了海上。 (据四部丛刊本《鲒埼亭集》,有刪改)

[注]①张公:张煌言,抗清英雄。②世祖:指清世祖顺治皇帝。③成功:郑成功,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3 分)--- C

A.浙东拒命拒命:抗命

B.师次崇沙次:驻扎

C.闻信倍道而至倍道:背道

D.公颇以成功年少恃勇为忧恃:倚仗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A.清廷江督郎廷佐曾经修书试图招降张煌言,遭到了张煌言的严词拒绝。

B.在镇江江面的横江铁索和西洋炮台成为了张煌言攻取瓜州的最大障碍。

C.郑成功在张煌言的建议下,沿江逆流而上,打下了镇江、南京、芜湖。

D.兵败后,张煌言认为郑成功会退守镇江,不料郑成功直接退回了海上。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分)

我只要带领边路军队从水路进逼观音门,对方的将领守卫自己尚且没有空闲,怎么援助他们?

(“以偏师”、“水道”、“薄”、“自守不暇”、“何援之为”各1分)

(5分)

梁化凤打探知道了这个消息,率领轻骑兵突击攻破前方营垒,活捉了余新而去,郑成功仓促转移军队。

(“谍”、“以”、“擒”、“移帐”、句意各1分)

分)(每点1分,答满4分为止)

①缺乏谋略;

②刚愎自用;

③轻敌松懈、麻痹大意;

④意志薄弱;

⑤年少恃勇;

⑥瞻前顾后,贻误战机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第9-~10题.

风入松·归鞍尚欲小徘徊

宋·刘克庄

归鞍尚欲小徘徊。逆境难排。人言酒是消忧物,奈病余孤负金罍。萧瑟捣衣时候,凄凉鼓缶①情怀。

远林摇落晚风哀,野店犹开。多情惟是灯前影,伴此翁同去同来。逆旅主人相问,今回老似前回。

[注]鼓缶:战国时庄周之妻死,庄周鼓缶而歌。

①风入松:词牌名。《词谱》卷十七:“古琴曲有《风入松》,唐代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见《乐府诗集》一调名本此。

②归鞍(ān):回家。鞍,指马。

③徘(pái)徊(huái):来回地行走。

④逆境:不顺利的境遇,此处指处于逆境中的恶劣情绪。

⑤孤负金罍(léi):辜负了金樽美酒。意思是病后体弱,不能开怀畅饮。“孤负”同“辜负”。金罍,金质的酒器。

⑥捣(dǎo)衣:古时候,新制作的衣服需要放在砧上捶打以使其纤维柔软,增增保暖效果,叫作“捣衣”。

⑦鼓缶(fǒu):据《庄子·至乐》:庄子妻死后,庄子“箕踞鼓缶而歌”。作者借此典表明哀悼妻子的情怀。缶,瓦盆。

⑧摇落:凋落。

⑨此翁:作者自指。

⑩逆旅主人:旅店老板。

【译】归程何忍太匆匆,还想勒马暂徘徊。岂是秋色看不足?倒霉情绪难排解。人说饮酒可忘忧,奈何我病后体弱不敢挨。回想贤内捣衣时,何等孤独难忍耐;今日独自苦奔波,痛悼亡妻情满怀。

远树凋落晚风哀,乡村小店门尚开。多情只有灯前影,伴我同去又同来。旅店主人来问候,说比前回又见衰。

《风入松·归鞍尚欲小徘徊》是宋朝词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悼念亡妻的词。词的上片,词人直接抒发政治上的失意和妻子离世的悲痛;下片则转写景,在对环境的描绘中进而抒发对亡妻的思念。全词凄惋动人,语言清丽质朴,音节谐合俊美,着笔细致、感情真挚。【创作背景】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刘克庄娶妻林氏,婚后二人感情甚笃,但林氏不幸因病去世,时年39岁。此词是宋理宗绍定元年(1228年),刘克庄从建阳罢官途经福清时为悼念亡妻林氏而作。

【赏析】

词的上片开头即写词人骑马归来、徬徨歧路的痛苦。曰“归鞍”,曰“徘徊”,曰“逆境难排”,初非出于悼亡,其中暗含政治上失意的悲愤。“逆境难排”一句正说明词人因削职归来,仕途上陷于逆境。这里词人把对亡妻的悼念之情与政治上的失落感糅合在一起,自然浑成,不着痕迹。“人言”二句,用事而能浑化。有病,一可悲也;病而有忧,二可悲也;有忧而不能饮酒,三可悲也。语曲而婉,情深且挚。“孤负”二字,显得感慨沉郁,而又婉曲深挚。如果说以上纯系抒情,那么至歇拍二句,则将情与景融而为一,逐渐点出悼亡的主题,并为下片作铺垫。“萧瑟捣衣时候”,是运典写景,兼点时令。抓住富有特征的细节,勾起对昔日生活的回忆,抒发深沉的掉念。“凄凉鼓缶情怀”,是蝉联前句,用典抒情。从归鞍徘徊写到此处,词旨渐趋显豁。这种手法有如剥茧抽丝,将读者渐渐引入词的意境。

词的下片紧承上片继续写景。“野店犹开”四字,使词情稍稍扬起,将前词所表现的悲哀稍稍冲淡了一些。但是就在一扬一抑之中,感情愈转愈深。“多情惟是灯前影,伴此翁同去同来。”二句通过孤馆寒灯,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从语言上看,也似带有几分欣喜,然而骨子里却是更深沉的悲哀。词人身处孤馆,唯有一盏寒灯作为伴侣,一种孤寂之感,悼念之情,凄然流于言外。不直接写人亡,而以客观景物作为烘托,这是一种婉曲的手法。结尾二句直率朴实,如出逆旅主人之口。“今回老似前回”,重在一个“老”字。这一形貌上的变化,都是通过逆旅主人的眼光反映出来的。 [5]

词人借景抒情,全词中处处洋溢着词人对妻子的深情厚意和绵绵不绝的思念,让读者读来自然真切,凄美悲痛。

分)

仕途失意(身处逆境) (2分);

体弱多病(且不能借酒销愁)(2分);

妻子去世(1分)。

(6分)

①借景抒情,借秋叶凋零、秋风萧飒的凄凉之景,写出内心愁思。

②用拟人的手法,写唯有灯影多情陪伴,写出无人相伴的孤独之感

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借旅店主人之言,写出诗人的衰老,从侧面表现了诗人精神上的痛苦。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骚》)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荀子.劝学》)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己。(韩愈《师说》)

(5)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7)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论语·子罕》)

(8)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司马光《资治通鉴》)

五、现代文阅读(一) (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

接会啊---田夫

正月初八职工都上班了,但农民却都闲着,农民的年还远远没有过完。这不,鞭炮声刚消停点,锣鼓声又响起来。太阳还没冒红,邻村二组就有动静。老秦就把刚点着的烟掐灭,说:“快放桌子吧。”好在,老婆已把饭做中。平常老婆都不会晚起,何况今天。

吃饭时,锣鼓声似乎更急了。老婆往嘴里扒拉饭就有点匆忙。往实了说,老秦也没往日那么淡定。但他还是反过来劝说老婆:“甭那么忙,秧歌队得过一会儿进村。他们敲锣打鼓是往一块儿聚人呢,还得化妆,绑高跷腿子……”老婆停下嘴,说:“你忘记前年了?”

前年,也是正月初入。是五组的会先进的村。头-天晚.上老秦在别人家打麻将,你说一点刺激不带那是骗人。不过真不大。这晚老秦还是赢了点。谁赢了都会高兴,老秦回到家这高兴劲……这一天,两口子睡过了头,被五组的秧歌队堵了被窝子!

那天,本来是沉脸人的老秦笑得比哭还难看。也难怪,现在的秧歌队都用汽车拉着,航空兵似的,自天而降。

“要是不从咱家开始就好了。”

“那怎么可能?”老秦说。

历年都这样,不管哪个组秧歌队进村,都先给村中的老秦拜年。然后再去村东头,按街巷一家家打场。当然得是事先接了喜帖的。接喜帖的家要准备茶水、烟、糖和赏钱。老秦当然更不能例外,不仅准备那些东西,他的赏钱还要比别人多。当然,秧歌队先来给他拜年,跟赏钱多少没关系。

就冲这开年“头一个”,就显出了我老秦的与众不同,我老秦该这祥。他们应该这样待我老秦。

老秦这祥想,乡亲们更这祥想。假若不这样想,假若不是老秦,换了别人:秧歌队先进村中给某个人打场,然后再去村头挨家轮,不给骂出来才怪!

老泰还有更自豪的呢。去年,一下两个组的秩歌队同时进村酒进他的院子:哈,别说舞龙,人都盛不下。一向沉稳老辣的老秦都有点乱方寸,给他拜年的人太多啦。七嘴八舌头的,他都听不清他们都说些啥拜年话。后来一声哨响,锣鼓声停,秧歌队的人后闪围起圆场,场中间只剩了穿着小红袄、叼着口哨的会首熊二爷:只见熊二爷抬起左手一把抹去胡子上的鼻涕,右手举起小彩旗;随着唢呐响起,熊二爷亮开嗓门唱: .

锣鼓响、鞭炮鸣

秦府挂着红灯笼

红灯笼、红对联、红挂钱

秦员外[注]的日子好红火

二组秧歌队来拜年……

秧歌队走出好远了,院里只剩下他和老婆。看着满地的爆竹屑,老秦耳边还回响着熊二爷的声音。老婆说:“这

个老熊头到谁家也是这句话,只是把娃改了。”老秦说:“这个你不懂,秧歌是老辈子留下来的,跟着留下来的还有那些老称呼,这叫文化。”其实老秦很得意“员外”这个称呼,他觉得用在他身上是最恰当的。至于别人,那都是虚的。

匆匆吃罢早饭,两口子把过年脱了的新衣再穿上,然后忙活起来。老婆把一只擦得铮亮的高腿桌子搬到房檐下,然后往桌子上放茶壶、茶杯、糖果盘……老秦却挥起大扫帚扫本来很干净的院子。看他扬场似的,老婆赶紧喊他:“你轻点,别尽顾你自个!”老秦干脆就不扫了,开始到仓房拿鞭炮。

鞭炮是必须到院外放的。等秧歌队快到时一齐点燃。老秦出来了,院外已经像往年那样等了许多人。这些人都是来老秦家看秧歌表演的,因为秧歌队会先来老秦家。当然老秦有啥需要帮忙的吩咐一下就是。比方放鞭炮,只要老秦一声令下,那七八个捻就被一齐点燃了,因为这些人的嘴里都叼着烟。

人们帮老秦把一万头的鞭挂到树枝上时,锣鼓声也近了。

于是人们说:“快了,快了!”有的人都把烟火对准了炮捻。老秦却赶紧招呼他们:“先

别乱来。”

老秦觉得锣鼓声有点不对劲:看样子秧歌队今年不是“空降”我家门口,是村头了。这也好,扭着进村,来到我家,也让村民少些难堪——嗯?不对呢,听声音不像是直奔我家的样子!村头一家鞭炮响了,夹带着冲天的礼炮,秧歌队从那里开始的。

快傍晌时,秧歌队才轮到老秦家,先是秧歌进院,接着高跷进院,最后是龙进院。龙在老秦的院里要的时间最长,而且舞得最精彩。一声哨响,锣鼓声停,秧歌队的人后闪围起圆场,场中间只剩了穿着小红袄、叼着口哨的会首熊二爷;只见熊二爷抬起左手一把抹去胡子上的鼻涕,右手举起小彩旗;随着唢呐响起,熊二爷亮开嗓门唱: 锣鼓响、鞭炮呜

秦府挂着红灯笼

红灯笼、红对联、红挂钱

村主任的日子好红火

二组秧歌队来拜年.....

老秦老婆扒着老秦的耳朵说:“这老熊头到底是把词改了。”

老秦刚要说啥,锣鼓声骤然响起,而且越来越大,老秦竟感觉像洪流涌动!

(选自《十月》1984 年第6期,有删改) [注]员外:古时指正员以外的官员。

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小说插叙前两年接会的情景,使叙事紧凑、凝练,同时也为今年接会发生的变化做了铺垫,增强了小说表达上的张力。

B.老熊头称老秦为“员外”,老秦妻子对此表示质疑,但老秦并不反对这个称呼,这从侧面表现了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尊重。

C.今年接会前,匆匆吃罢早饭的老秦“挥起大扫帚扫本来很千净的院子”,说明他认为今年秧歌队依然会第-一个到他家来拜年。

D.小说两次对熊二爷“穿着小红袄”“举起小彩旗“抹鼻涕”等着装、动作等的描写, 意在以他的不变来反衬他思想上的变化。

分)

秧歌队交通工具的变化、

给村民拜年顺序的变化、

会首拜年唱词的变化。

分)(每点2分。符合文本的情感,言之成理即可)

体现了当地农民思想上的变化,并突出新风尚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暗示了老秦思想上将会有新的变化;

预示了改革开放时代中国农村社会正在形成的新风尚、新气象。

六、现代文阅读(二) (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5~17题.

从“青天”到“神探'---张璇

“公案小说”是源于唐代传奇、宋元话本,在明万历年间正式形成并盛行于明清两代的一种中国古典文学形式。《大唐狄公案》是荷兰外交官、汉学家高罗佩模仿中国古代公案小说形式,以狄仁杰为主角的一系列作品。

高罗佩的《大唐狄公案》在中国公案小说的“壳”中蕴含着西方侦探小说的“核”,让狄仁杰从中国传统公案小说中平反冤案的“青天”演变成明察秋毫的“神探”,将中国古代公案小说成功转型为西方现代侦探小说。

《龙图公案》,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共一百篇,每篇讲述一个故事,以包拯这一中心人物贯穿全篇,主旨是歌颂包公断案的神奇与公正,大部分故事都是由后人根据民间传说或虚构创作的。作为中国第一部公案小说专集,《龙图公案》对后世公案有深远影响,清代就有人模仿它的形式。创作出了《狄公案》等一系列“公案小说"。

高罗佩的《大唐狄公案》中,也有一些案件或关键情节是根据《龙图公案》中的一些故事进行的再创作,其中的代表是《扯画轴》。

《扯画轴》讲述某知府倪守谦去世后,长子和幼子争夺遗产的故事。由于长子倪善继和幼子倪善述年龄悬殊,为了避免倪善继抢夺幼弟分得的遗产,倪守谦在遗嘱中将家产全数留于长子,只留给小妾幼子一间日屋和一卷画轴。并吩咐他们,若以后长子不善待幼弟,“可待廉明官司,将此画轴去告之”。倪守谦去世后,倪善继果然霸占了全部家产,全然不顾弟弟。于是倪善这母于手持画轴,请求包拯为他们主持公道。包拯通过仔细分析画轴图案里的信息,推测出倪守谦的真实用意,扯开画轴找出了真正的遗嘱,还倪家幼子一个公道。当倪善述要按照遗言给予包拯一千两黄金作为酬谢时,包拯却婉言谢绝。

《扯画轴》这个故事赞颂了包拯的公正清廉,情节较为曲折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然而,以今人的眼光来看,这个故事显得过于简单。高罗佩则以这个故事为内核,将这个仅仅一千五百多字的故事扩展为长达十三万多字的小说《迷宫案》。

在《迷宫案》中,高罗佩直接引用了《扯画轴》中倪家兄弟争夺遗产的故事。《扯画轴》对包拯人物形象的望造突出的是包拯的“世事洞明”。包拯是基于人情的猜测找到了倪守谦真正的遗嘱:而在《迷宫案》中狄仁杰是通过画轴上的痕迹,分析出里面的遗嘱被人调换过,并根据画面上的隐藏信息,推理出真正遣嘱藏在他生前所造的迷宫内。

《扯画轴》中倪家兄弟争夺家产的故事属于民事案件,高罗佩在《迷宫案》中则将其改造成刑事案件,狄仁杰所要做的,不仅仅是秉公执法”,还需要“查明真相”。然而,仅是偷换遗嘱的案件,对于侦探小说而言还是过于简单,因此,《迷宫案》中倪守谦生前将另一份遣嘱藏于自己打造的迷宫里,并在画卷中留下暗示信息。狄仁杰对迷宫的破解则沿用了西方侦探小说中常见的“密室推理”元素,从这一点来看,《迷宫案》亦是齐聚中国古代公案小说和西方现代侦探小说精楚之产物。

高罗佩参考长篇章回体公案小说中官员同时忙于勘查多个案件的模式,在“遗产争夺”案之外,又增加了“丁虎国被害案”和“白兰失踪案”。三起案件看似独立,但彼此之间却有着某些不为人知的关联,三起案件的侦破交替进行,并行不紊,破案经过一环套一环,极大地丰富了《迷宫案》这部小说的内容。相比“一作一案”的大部分西方侦探小说,《迷宫案》在案件数和内涵方面也更胜一筹。(有删改)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A.公案小说,它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由唐传奇和宋元话本公案类演义而成,盛行于明清。

B.《龙图公案》是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公案小说集,包拯作为这些小说的核心人物贯穿全篇。

C.《迷宫案》中,倪守谦在画轴里的遗嘱被他的长子调换过,但真正的遗嘱其实并不在画轴里。

D. 《迷宫案》中,狄仁杰使用类似西方“密室推理”的方法,破解了倪守谦遗留在画卷上的谜题。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C

A.《大唐狄公案》的案件故事取材于公案小说,融合了西方侦探小说中的逻辑推理,将中国古代公案小说成功转化成了西方现代侦探小说。

B. <扯画轴》这个公案故事对包拯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妥善处理倪家财产纠纷的公正和拒绝接受酬谢的清廉。

C.《龙图公案》里的包拯断案往往是基于人情的推断,而不是依靠严密的推理,这使得《龙图公案》不如《大唐狄公案》具有可读性。

D. 《迷宫案》作为一部侦探小说,由于使用了中国传统章回公案小说的“壳”,在某些方面实现了对大部分西方侦探小说的超越。

分)

①主角形象的转变,由公正清廉的官员转变为明察秋毫的侦探。

②丰富了案件内容,由简单的民事案件转变为复杂的刑事案件。

③增加了支线情节,由单一的故事情节转变为三案并行的长篇。

七、现代文阅读(三) (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8-20题。

回旋加速器---李开周

现在科技发达,人造金刚石的成功率不断提升,人们渐渐可以付得起成本,请专业机构为自己制造一些有纪念意义的金刚石成品。人造金刚石当然是用碳做原料。技术上讲,凡是含碳的物质,都能拿来合成金刚石。基本工艺流程,无非是先在无氧环境下加热原料,提取纯碳,再以高温高压改变碳原子的空间排列,让它们五个、五个地结合,形成一个个坚固的正四面体。

而传说中的点石成金可是要把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的,现代人类拥有这项技术吗?答案是肯定的,不过需要借助极其高级,极其昂贵、极其复杂的特种设备,例如巨型的回旋加速器.

在解释回旋加速器之前,先说说元素改变的科学原理。

我们知道,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外层电子,而元素的种类则完全取决于质子数量。如果把12个质子的镁原子核一分为二,得到两个较小的原子核,每个核各有6个质子,这样就把镁元素变成了碳元素。或者靠超强外力将1个质子射向镁原子核,该质子射穿壁垒,跟原有的12个质子合在一起,那就得到13个质子的铝原子核,将镁元素变成了铝元素。

问题是,我们怎祥才能击穿原子核的壁垒?现在能做到这一点的人类武器,只能是高能粒子加速器,包括大型回旋加速器和强子对撞机之类的超级高科技设备。

回旋加速器可以用电磁场不断给带电粒子加速,让它越转越快,经过多次加速,得到很高的能量,进而击穿原子壁垒。打一个不严格的比方:回旋加速器好比公因里的旋转木马,坐在木马上的孩子好比带电粒子,一个力大无比的家长跑过去推。该家长站在木马旁,猛推一把,木马缓缓转动一圈。等他的孩子转回来,他再推一把,使木马逐渐加速。孩子每转过来一次,他就再施加一个推力。如此反复下去,只要家长的推力超过木马的阻力,木马就会越转越快,直到最后把孩子从木马上甩出去。

我们现在看到的元素周期表,100 号之后的那些元素,基本上都是通过回旋加速器这样的强大设备为质子、电子或者中子不断加速,让它们撞击某些旧有的元素,从而合成出来的新元素。理论上讲,用高能粒子轰击水银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使80个质子的汞失去1个质子,变成79个质子的金。

现在国内某些大医院拥有小型的回旋加速器,通常从国外进口,报价百万美金。这类小型加速器只能生成医用的放射性同位素,例如碳14、磷32、而不能改变原子核内的质子数量。至于能合成新元素的大型加速器,它们的造价基本上属于国家机密。以我国规划建设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为例,仅仅前期项目就要拿出数百亿的工程预算。

就算你手头有一台能够合成新元素的加速器,就凭现在的技术条件,也合成不出大块的金子。因为加速器每次只能加速极微量的粒子,经过好几年的不断试错,最终合成出极微量的重元素或者超重元素。微量到什么地步呢?肉眼几乎看不到。核化学家用氦离子轰击锔,能造出第98号元素锎,大家知道锎现在的售价有多高吗?每克10亿美元!为啥会这么贵?正是因为合成成本太高,能合成的量太少。耗费几亿美元的成本,去合成几克的黄金,傻子才愿意。 (有删改)

18.下列对文中“回旋加速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回旋加速器利用电磁场不断给带电粒子加速,多次加速使之得到很高的能量,进而击穿原子壁垒。

B.大型回旋加速器属于高能粒子加速器的一种, 用途相似的加速器还有强子对撞机这类高科技设备。

C.位于元素周期表100号之后的元素,基本上是通过让它们加速撞击旧有元素而合成出来的新元素。

D.目前国内某些大医院拥有的小型回旋加速器,通常从国外进口,它的造价比大型加速器要低很多。

1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D

A.人造金刚石的基本工艺流程是先提取纯碳,然后改变碳原子的空间排列,从而获取人造金刚石。

B.元素的种类完全取决于质子数量,要改变-种元素的种类,就需要改变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C.医用回旋加速器主要用来制造医用放射性同位素,例如碳14、磷32,是不能用来制造新元素的。

D.我国耗资数百亿建设大型强子对撞机,这项工程使得我国跻身核化学大国行列,因此意义非凡。

分)

①“点石成金”的技术已为人类掌握

②"点石成金”需要极其高级、昂贵、复杂的特种设备;

③凭现有的技术和设备,还无法合成大块的金子。

八、作文(70 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再多的马车加在一起,也得不到一列火车。

请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苏州市区行政区划整理

沧浪区 沧浪区辖8个街道:公园街道、府前街道、胥江街道、南门街道、吴门桥街道、葑门街道、双塔街道、友新街道。 公园街道辖:社区居委会(锦帆路、沧浪亭、滚绣坊、大公园、苏医新村)。府前街道辖:社区居委会(西美、佳安、司前、道前、金狮)。 胥江街道辖:社区居委会(吉庆、万年、三香、枣市、泰南、金桥、胥江、潼泾、胥虹、新沧)。 南门街道辖:社区居委会(玉兰、养蚕里第一、养蚕里第二、竹辉、南门、瑞光、西大街、东大街、东二路)。 吴门桥街道辖:社区居委会(南环第一、南环第二、金塘第一、解放、吴门桥、盘溪第一、盘溪第二、内马路、翠园、人民桥、湄长、兴隆桥、润达、何家塔、南环第三、龙港苑、大龙第一、邱家桥)。 葑门街道辖:社区居委会(葑门路、宏葑、横街、东街、里河、觅渡第一、杨枝第一、杏秀、长岛);村委会(南园、联青)。 双塔街道辖:社区居委会(二郎巷、相王路、百步街、定慧寺巷、钟楼、网狮巷、唐家巷、桂花)。 友新街道辖:社区居委会(友联第一、友联第二、友联第三、福星、象牙、姑香、新康第一);村委会(双桥、友联、三香、三元、盘南、新郭)。 平江 2004年底,平江区辖6个街道:观前街道、平江路街道、苏锦街道、娄门街道、城北街道、桃花坞街道。 观前街道辖:社区居委会(察院场、小公园、玄妙观、旧学前、装驾桥、香花桥、西北街、平门)。 平江路街道辖:社区居委会(中张家巷、平江历史街区、大儒巷、录葭巷、拙政园、北园、东园)。 苏锦街道辖:社区居委会(火车站、苏锦、光华)。 ,娄门街道辖:社区居委会(娄江、永林、永林二村、东环、相门、苏大北、新湘苑、官渎村、梅巷村、齐门)。 城北街道辖:村委会(幸福、花锦、金光、金星、新华、新塘、苏站)。 桃花坞街道辖12个社区居委会(西中市、刘家浜、环秀、中街路、养育巷、通和、学士、西街、仓桥、石幢、铁路、桃花坞)。 跨塘镇辖:居委会(桥北、新镇);村委会(蠡塘、娄江、娄东、娄中、湖滨、剑湖、古娄、上楼)。 唯亭镇辖:居委会(唯亭、亭南、泾巷、东亭家园);村委会(浦田、夷陵山、施家滨、悬珠、阳澄湖)。 胜浦镇辖:居委会(胜浦镇街道、金苑新村、吴淞新村、园东新村);村委会(金港、金东、吴巷、胜巷、旺坊、南盛)。 娄葑镇辖:居委会(新苏、葑谊、葑塘、团结、星湾、独墅湖、斜塘);社区居委会(苏安南、苏安北、官渎、东港家怡、东港家乐、金益、莲香);村委

赴苏州工业园的考察报告文档

赴苏州工业园的考察报告文档Investigation report of Suzhou Industrial Park

赴苏州工业园的考察报告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考察报告是指为了了解某地区的基本情况,或者为了获取某项科研任务的科学数据或证据,根据一定的科学标准,亲自进行考察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写成文章,如考察散记、考察札记、考察日记,以及一些学术性的报告等。本文档根据考察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县委组织第十二期青干班学员赴江苏考察了苏州工业园。期间,我们了解了苏州工业园的有关情况,参观了工业园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感觉收获很大。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苏州工业园区的基本情况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重要合作项目,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形式。1994年2月11日,国务院下达《关于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2月26日,中新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同年5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破土启动。 苏州工业园区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公里,下辖三个镇,户籍人口25万,其中,中新合作开

发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我们的目标是:把苏州工业园区 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新城区。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一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 关怀和高度重视。十年来,在中新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园区开发建设快速推进,发展效益不断提高,群众生活大幅改善,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45%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累计新增就业 岗位超过20万个。XX年,园区以中央领导多次视察园区和中 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七次会议、成立十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为动力,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服从和主动适应宏观经济调控,在加快开发建设步伐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全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3亿元,比上年增长38%;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9亿元,增长42%;进出口总额达281亿美元,其中出口119亿美元,分别增长96% 和99%;固定资产投资282亿元,增长39%;新增合同外资4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分别增长96%和50%;新增注 册内资174亿元,成为了国内开发速度较快、协调发展较好、竞争力较强的开发区之一。 二、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简介(宣传片文字稿)

苏州工业园宣传片(文字稿)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论是经济实力,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还是体制机制的创新,都走在了中国开发区的前列,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国务院副总理 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中方主席王岐山 苏州是一座古城,2500年的历史幻化成小桥流水的旖旎;苏州工业园区是一座新城,15年的传奇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演绎。1994年2月,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协议。在中新两国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直接推动下,苏州工业园区实现了堪称奇迹的跨越式发展——昔日的农田水乡,如今以占苏州市%的土地,%的人口,创造了15%的经济总量,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超过30%,GDP比开发之初增长了近100倍。开发区建设以来,7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园区内投资了125个项目。滚滚而来的中外投资,形成了内资外资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截止到2009年底,园区实现了4个超千亿的发展业绩,利用外资连续多年位列中国开发区第一,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前列。 2006年,实施科技跨越计划至今,苏州工业园区R&D投入占GDP 比重达%,已经建成科技载体300多万平方米,形成国家级创新基地

10个,设立公共服务平台20多个,集聚各类研发机构160多家,创投机构85家,100多项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在区内实施,创新型园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城市建设,经济管理和公共行政管理的成功经验,从建设初期就确立了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开发程序。园区高标准建设了9通1平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金鸡湖金融商贸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阳澄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等功能板块。园区管委会和各相关机构,时时处处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逐步形成了高效、透明、公平、规范的亲商服务理念,亲商、富商、安商已成为园区经济发展的制胜法宝之一。如果说园区人的借鉴是对人类文明成果全方位地大胆借鉴吸收,那园区人的创新,则是世界先进理念与中国国情结合地勇敢探索,是支撑园区居安思危、超前谋划、借鉴创新、追求完美的精神动力。创新需要政策的支持,中国国务院先后授予苏州工业园区多个先行先试的政策,为园区创造了独特的发展优势。全国首批出口加工区、全国首家中外合作办学试点、全国首条空陆联程航线、全国首个保税物流中心、全国首个政府部门充分授权的一站式服务窗口,全国唯一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园区人创造了许多个国内第一,也就是这一个个第一、唯一铸就了园区创新发展之路。苏州工业园区借鉴创新的国际理念和本土实现,给地区发展奉献了一种崭新的智慧,它涵盖东西方价值观的努力,孕育了一个人融共赢新的模式。 新一轮全球经济变革已经开始,面对国际产业重新划分的迅猛浪

苏州市(全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和普通小学数量3年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苏州市(全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和普通小学数量3年数据解 读报告2019版

前言 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和普通小学数量数据解读报告围绕核心要素普通高等学校数量,普通小学数量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和普通小学数量的现状及发展脉络。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和普通小学数量解读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协会、相关科研机构等权威部门,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全面解读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和普通小学数量现状及发展态势,客观反映当前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和普通小学数量真实状况,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和普通小学数量数据解读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及参考,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目录 第一节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和普通小学数量现状 (1) 第二节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3) 一、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现状统计 (3) 三、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比重统计 (3) 四、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苏州市普通小学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7) 一、苏州市普通小学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普通小学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苏州市普通小学数量占全国普通小学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苏州市普通小学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苏州市普通小学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普通小学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苏州中心城区首位度研究报告

做强中心城区提升核心竞争力——苏州中心城区首位度研究报告 苏州市区作为苏州的中心城区,代表着苏州的城市形象,是苏州文化的“魂”和“根”,也是苏州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所在。苏州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步伐,增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的战略目标,要求在新一轮发展中,使中心城区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地。如何谋划中心城区的发展思路,提升中心城区核心竞争力,提高中心城区带动市域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能力,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中心城区首位度的基本内涵 准确把握中心城区首位度的基本内涵,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研究中心城区首位度的必要性,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心城区首位度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城市首位度”概念的提出,最早见于1939年美国学者马克·杰斐逊 (M.Jefferson)对国家城市规模分布规律的研究和概括,他把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称“首位城市”(Primate City),并提出了“两城市指数”,即用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规模之比,一般认为,合理比值是2∶1,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度,大于2则有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此后有的专家学者将城市首位度逐步从最初就国家范围、以人口规模比较为主,引入区域发展领域、以经济总量比较为主,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的深层次考量,更加集中反映其核心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更加注重体现其辐射带动作用。因此,研究中心城区首位度问题,其核心是研究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说到底是中心城区在市域中辐射带动其他城镇群的能力问题。 二、苏州中心城区首位度剖析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空间现象和经济现象之一,是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和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推进城市化与提高城市化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也是有效消除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所面临的约束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的有效路径。苏州中心城区的发展和首位度的提高是伴随着苏州城市化进程而逐步演化、推进的。 (一)中心城区首位度与城市化进程息息相关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城市及城市化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中心城区的发展也随之提速。苏州城市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乡镇工业发展带动小城镇建设为标志的启动阶段(1978年~1990年)、以开发区建设带动城市扩容为标志的工业化推动城市化阶段(1991年~2000年)、以加快实施城市化战略为标志的城市群初步形成阶段(进入新世纪)、以及全市加快实施城市化战略、城市化进程全面提速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城市化水平的提升都伴随着中心城区发展水平的相应提升。审视统计数据(见表一)可以看到: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心城区的空间规模不断扩张,建成区面积从1978年的26.6平方公里拓展至2008年的317.72平方公里,扩张了近11倍;中心城区的人口规模扩大,由于人口流动政

苏州工业园区TierIV标准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设计

苏州工业园区TierIV 标准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设计 傅卫东/ 张渊(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 江苏苏州 215021)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Design for Tier IV Data Center of Suzhou Industrial Park Fu Weidong / Zhang Yu a n 摘要对数据中心的T i e r I V标准作了简单的介绍,并结合具体设 计对苏州工业园区的综合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了项目的实施情况。 关键词T i e r I V标准数据中心 20k V中压配电设计供配电 系统 Abstract The paper brieflly introduced the Tier IV standard for data centers,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project of Suzhou Industrial Park, it made a analysis on the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data center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project was introduced as well. Keywords Tier IV standard, data center, 20kV mid-voltage distribution, design,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房设计规范》内的最高标准的A 级机房标准,而且在某些方面要求更加严格。 数据中心等级认证级别越高,标志着数据中心成熟度越高,能够提供的服务也就越安全稳定,当然单位面积的造价也就越昂贵。正是由于TierIV 级别在基础设施建造上的高要求和高成本投入,全世界能够成功通过该级别标准的企业不足10 家。在这一点上苏州工业园区综合数据中心实现了我国数据中心的一个新突破。作为建设方聘请的顾问公司和机房区的承包方,某国际知名IT 企业的全球服务部全程参与了该项目,而作为项目的设计方笔者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设计院完成了除机房以外的所有区域包括变电所、发电机房的设计。在此仅将设计中的一些体会写下来供大家参考。 2 TierIV 标准的电气供电一般要求 Tier Ⅳ认证的数据中心要求具有容错结构,系统设计需要避免出现单点故障,所有电力系统,包括备用电源都是全冗余的。允许对重要负荷进行有计划(不会中断系统)的操作。容错功能需要至少能经受住一次最重要的意外事故(操作失误、设备故障、外电源中断、维护和检修等)而不会中断电子信息系统的运行,能提供99.995% 的可用性。具体来说对于电气系统的要求一般有以下几项: 1)市电接入两路主供 2)变压器容量配置2N,即全冗余 3)备用柴油发电机配置不低于N +1 4)发电机燃料储量不小于96h 5)电气系统允许并行检修 6)单位面积供电密度不小于1.5kW/m2 7)UPS 系统容量配置2N,即全冗余 8)独立双电源路径至PDU

(完整版)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设计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第1章苏州市概况 1.1 天然环境 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178平方公里(包括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属于市区。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身,地势基本平坦。太湖(2,425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所以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水量和水位。这些风景怡人的水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方威尼斯”。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京沪线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经过苏州市,此外,完善的公路网络和众多的河流/水道网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水陆交通途径。 1.2 人口 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人口56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56,700人,自1975年以来,苏州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1.5%),但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人口涌人,这里的人口增长率相信

会升高。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人口增长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对苏州市人口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自然增长。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60,这和中国其他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示:

上海、天津和苏州的劳动力中少于10%是从事第一产业(比如农业和渔业),大约60%从事第二产业(比如制造业),30-40%则从事第三产业(比如零售业、酒店和金融业)。 1.3 城市发展形式 苏州是中国一大古城,以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以及秀丽的风景而著称。古代的苏州市建于公元前514年,建城的地点就在目前14.2平方公里古城的所在地。传统的城市格局以及独特的道路/河道系统大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1981年,中国宣布将苏州市列为重点保护的历史与文化名城,及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随着苏州的迅速发展,古城的基础设施已经显得不足,不适应经济和人口增长的步伐。在保护历史古城,同时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宏观规划目标这个基础上,苏州已经将古城指定为历史和文化中心,主要用于发展传统工业以及旅游业,在古城的西部,一个面积26.5平方公里,称为“新区”的地区已经获得相当的发展,以适应该市不断增长中的经济和新时代的需求。域西新区由大运河划分为河东和河西两部分,河东主要是住宅区,河西则用于国家批准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苏州市以西,靠近著名的太湖边的

苏州职业大学

苏州市职业大学 机电工程系简报 2010年第09期 总第25期 2010年 11月主办:机电工程系办公室 目录 1、机电工程系召开全系大会公布创先争优实施方案 2、机电系召开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建设研讨会 3、机电工程系召开第五次学生代表大会 4、机电系召开数控技术省特色专业建设点验收工作会议 5、机电工程系举行“名骏百盛”杯第二届建模技能大赛 6、机电工程系特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胡俊辉教授到校学术交流 7、机电系特邀上海前锐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勇来我校作报告 8、机电工程系特邀集美大学王大镇教授来我校讲学

机电工程系召开全系大会公布创先争优实施方案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加强党建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也是在新的形势下充分体现党的先进性的有效形式。机电工程系党总支根据校党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工作要求,通过党政联席会和总支扩大会,制定方案,动员部署。为了便于师生员工了解、见证和参与对活动进展的评价,11月4日下午13:30在禹济楼301召开全系大会,向全体教职工公布实施方案。 会上,系党总支书记陈烈平从总体要求、实施目标、推进步骤、工作措施四个方面宣布了实施方案的内容,明确提出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四大实施目标和具体活动载体,一是学典型、倡读书、见行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二是围绕“教书育人做楷模、服务发展当先锋”的主题,开展“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活动;三是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服务社会做贡献;四是以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为重点,开展“学党史树理想信念,比贡献为党旗争光”活动,并公开向全体师生作出郑重承诺,实施方案让群众知晓,争创目标向群众亮相,实施过程交群众评价,活动结果令群众满意。最后,陈烈平书记要求全系党组织和党员,立足岗位职责,联系实际工作,按照方案实施的具体步骤,用比学赶超的行动和创先争优的实绩,向党和群众交出一份优异并满意的答卷,以实现“科学发展谋新业,创先争优建佳绩”的预期目标,为党旗争光,也为机电工程系系旗添彩。 通过此次大会,全系党员进一步提高了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加了党员责任感和先锋意识,表示要以实际行动履行承诺,用出色的工作业绩,使我系的各项工作沿着科学、持续、和谐的发展轨道,跃上一个更新的高度。 机电系召开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建设研讨会 2010年11月9日上午,在禹济楼机电工程系会议室召开了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建设研讨会。我校程宜康副校长、教务处陈雁处长、曹苹副处长、科技处张红兵副处长,机电工程系领导和建设组所有成员,以及相关系(部)的领导和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由机电工程系陶亦亦主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

根据苏州市总体规划要求,苏州高新区西北部地区将以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杭大运河、绕城高速公路、世纪大道及沿太湖公路等为交通骨架,实施出口加工区、浒墅关经济开发区、东渚开发分区、通安开发分区及旅游度假区组团开发、平行推进,努力建设一个高新技术企业集聚、湖光山色秀美,适合创业和居住的湖滨城市。 苏州市首个城市总体设计新构想:双城两片 2010-04-13 09:45 我市首个城市总体设计通过专家论证 苏城新构想:双城两片 苏州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图。制图胡建益 中心城区的空间结构 十字轴带、五楔渗透、多心多点、绿廊相通 “T轴双城两片”结构 T轴指主城城区(古城和高新区)、新城城区(主要是园区)构成东西向横轴,相城和吴中片组成南北向纵轴;双城由主城城区和新城城区组成;两片

指围绕吴中和相城形成的城市功能片区 千年古城如何展现古今文明辉映的新气象,都市形态如何与世界著名城市相媲美。苏州从去年3月就启动了《苏州市总体城市设计(2008—2020)》(以下简称总体设计)的规划研究。经过近两年的调研、分析、设计和论证,昨天,这份事关苏州未来城市发展的规划“蓝图”通过了国内专家的论证,这也标志着苏州诞生了第一份城市总体设计。它将与《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配合使用,作为指导苏州中心城区各项规划建设的依据。 现有的“4+1”格局难以形成统一规划 【现状】 苏州是一个有机整体,可是长久以来东、南、西、北、中相对分隔的“4+1”格局,很难形成统一的规划体系。如高架路导致对城市交通、景观和功能的分割,快速路两侧形态杂乱,风貌参差大,建筑品质悬殊。苏州固有的城市水系,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反而成了区块、路段、街道划分的界限。 目前的高新区、相城、园区、吴中、老城分散建设,失去了整体性,各自建构完整体系,反而加剧了分割。昨天与会专家认为,苏州城市现状结构较为“破碎化”,各片区次结构脱离主结构,相互错位,亟须统筹设计。 【规划】 权威调查显示,苏州最引以为豪的方面,只有%的市民选择经济高速增长,而有%的市民选择悠久的历史文化,18%的人选择优美的自然环境。这说明,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苏州,城市亟须一个融合人文景观、自然山水的协调统一的城市设计“蓝图”。于是总体设计提出,苏州城市发展总目标为“青山清水,新天堂”;具体为“文化名城、高新基地、宜居城市、江南水乡”四大分目标。苏州城市设计总体策略为:和合强心,融通健体。协调各区发展,完善功能、交通、景观系统,打破片区分割,推动各个城区加速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苏州中心城区的总体空间结构为:十字轴带、五楔渗透、多心多点、绿廊相通。 “十字轴带”就是集中建设十字交叉的两条功能、交通、景观复合轴。

苏州工业园区深度解读上

苏州工业园区深度解读上 苏州工业园区软件借鉴与“宪章城市”构想 一个开发区或城市的品质最终取决于治理水准、可持续性、综合发展竞争力等,这是制度、文化、理念诸要素的综合体现。 保罗。罗默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新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以其命名的罗默内生增长模型,强调以创意或知识为基础来理解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机制。 采用相对先进的制度、法律、体系、思想、理念来构建一种重视制度和公平规则的城市,命名为“宪章城市。 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能否真正成功,关键:1.借鉴成果制度化2.新加坡经验本地化 新加坡经验的核心: 基本原则和保证实施的制度。新加坡经验本地化或中国化是一种消化吸收创新乃至提供示范、辐射的过程,而创新是十分重要的。结合国情及园区实际方面进行创新 开发区主要任务是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管理社会 1984年天津开发区:一站式服务中心,1998年“零行政事业收费区”1995年苏州:从源头上遏制腐败,1997年首推社会承诺服务制,目前普遍实行“小政府大社会”。 中新合作持续深化(p5) 先后编制实施100余项新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确立全新的“亲商亲民亲环境”理念,优化“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服务体系,构

建“公开、公正、公平”和透明规范的法制环境,建立“精简、统一、效能”的服务型政府。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的历程:(p9) 1.酝酿启动阶段(1992—1994) 2.基础开发阶段(1995—2000)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 正式建立了园区行政管理主体——园区工委、管委会及相关管理体制,初步建成了专业招商队伍和招商网络。一开始摒弃全民招商、人海战术,优选高层次、专业化、复合型人才,从事专业招商。“有的放矢”、“上门敲砖”,以诚感商。园区十分注重新加坡经验的本地化和法制化。 3.加速发展阶段(2001年初至2004年6月) 4.转型升级阶段(2004年6月至今) 园区经验的内涵(p16): 1.借鉴:高起点自主创新学习 2.创新:高目标自主探索 3.圆融:高品质结合统一 4.共赢:高效益共同发展 圆融是一种状态,借鉴是圆融的来处,创新为圆融的手段,共赢为圆融的目的。借鉴先进、创造新知、融合互通、携手共赢。 园区的成功经验:(p19) 1.坚持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开发建设水平得到不断提升(规划先 行、规划即法)

苏州大学排名学校排名|苏州大学排名

苏州大学,简称苏大,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苏州市,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入选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高校之一、“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同时也是国家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小学生作文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苏州大学排名,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州大学排名 人气度排名6048292 院校信息 类型综合隶属于江苏省教育厅211工程国家重点学科4个院士5人博士点192个硕士点312个 师资力量 教职工4112人,院士4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6人,教授、副教授1253人,一支力量

比较雄厚、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已初步形成。 我校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城东有中新两国政府合作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区,城西有苏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苏州所辖的五个县级市又是外资企业投资十分集中的地区,超过五分之一的世界500强企业和7100家台资企业落户苏州,这些企业大量吸纳了我校优秀毕业生。苏州地区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创)业机会。据统计,2007年新增就业岗位就达32万个。学校本科毕业生在苏州及周边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就业的分别占到了总数的40%和80%以上。学校各级领导对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建立健全了就业工作组织机构,完善了就业管理与服务体系,不断加强服务平台的建设,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努力建设实习基地与就业基地。目前富士通、佳能、三星电子、旭电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已成为录用我校毕业生的重要基地。我校还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加大就业指导力度,努力构建全方位的毕业生就业社会服务网络,每年都组织大型招聘说明会、专场招聘会和择业讲座。近几年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名列全省高校前茅。许多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应用性专业和工科类专业的毕业生尤为紧俏。 重点专业 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放射医学内科学(血液病)纺织工程外科学(骨外科)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2个)放射医学内科学(血液病)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点(1个) 生物技术(免疫学)“十一五”江苏省重点学科(22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

苏州工业园 园区简介

园区简介 首页> 园区概述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年月,中新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同年月实施启动。园区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平方公里,下辖四个镇,总人口万。其中,中新合作开发区规划面积平方公里。园区的目标是:把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新城区。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始终得到了中新两国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年月,江泽民主席首次亲临视察时,欣然挥笔为园区题词:“加快建设苏州工业园区,为发展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积累新经验。”年月,胡锦涛总书记访问新加坡时指出:“在中新苏州工业园区项目上的成功合作,给双方带来了切实利益。” 新加坡李光耀资政年月访华时指出:“新加坡十分重视与中国的关系,愿与中方继续加强合作。今年是苏州工业园区成立十周年,园区取得的巨大成就值得双方庆贺。”新加坡李显龙副总理年月在会见到新访问的苏州友好代表团时表示:“这个项目我们双方都尽了很大努力,花了很多时间,取得的成效比我们任何一人所预期的都要好。” 为了推进苏州工业园区的顺利发展,中新两国政府建立了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由两国副总理分别担任理事会中新双方主席,中国外交部、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海关总署和新加坡外交部、贸工部、国家发展部、环境部、经发局等有关部门及江苏省政府和苏州市政府的负责人为理事会成员,定期举行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园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中新双方财团还共同出资组建了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具体负责成片土地开发建设。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在项目审批、外事管理、海关物流等许多方面授予园区相应的管理权限和优惠政策,江苏省和苏州市更是把园区作为全省、全市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推进开发建设,为园区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十年来,在中央和省市的正确领导下,经过中新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和开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园区以不到苏州市的土地、的人口和的工业用电量,创造了全市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工业产值、的注册外资、的进出口额,每万元耗水吨、耗能吨标准煤,达到了年代世界先进水平,初步走出了一条高产出、低能耗的新

苏州工业园区二十年发展变化调查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二十年发展变化调查报告 【摘要】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最重要的经济合作项目之一。从1994年园区开发至今,它已从一片农田变身为苏州市区发展最快、前景最好的城市行政规划区域。本文通过比较园区开发前后的面貌,分析园区迅速崛起的原因,展望未来的前进方向。 【关键词】苏州;工业园区;发展 一、工业园区二十年的巨变与发展 1、工业园区开发前后的对比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新加波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公里。自1994年开始启动开发以来,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一直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也是全球发展速度最快、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开发区之一。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2006年跨国公司眼中的中国吸引力城市”评选中,苏州工业园区位居“开发区综合吸引力”20强之首。 然而,谁又能想到如今环境优美、拥有投资价值的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在三十年前竟是一片的水稻田。 2、工业园区的发展概述 17年前金鸡湖西17年后金鸡湖西17年前,当掘土机在苏州市的东边轰响时,人们并没有想到金鸡湖畔将从

此升起一颗璀璨的“明珠”;17年后,3299家外商投资企业入驻、累计上交各类税收近103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49万个……这颗璀璨“明珠”闪耀出的夺目光芒让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倍感骄傲。 1992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提出“要借鉴新加坡经验”,于是,在两年之后的1994年,由中新两国政府合作开发建设的苏州工业园区破土动工。旧貌换新颜,昔日的农田水乡逐渐变成集商务、居住、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这颗“明珠”由此慢慢绽放出它的光芒。 国际科技园、生物纳米园、创意产业园、金鸡湖金融商贸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综合保税区、旅游度假区……17年间,苏州工业园区各项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名副其实的“改革开放试验田、国际合作示范区”。 如今,7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工 业园区内投资了124个项目,全区投 资上亿美元项目100个,其中10亿 美元以上项目6个。在IC、TFT-LCD、 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方面形成了具 有一定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连续3年新增科 技与服务业项目超过制造业项目。 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了0.8个和2.1个百分点,国际知名品牌服务业项目日益增加,形成了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综合保税区等一批新的功能亮点,资源集约、生态环保等走在全国开发区的前列。 积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加大政策资金重点聚焦力度,科技三项经费连续三年翻番增长。创新资源日益丰富,形成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等9大国家级创新基地,建成IC设计、软件评测、生物医药、动漫影视等10多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风险创投、产业投资、融资担保资金扶持体系,创投资金规模超160亿元。创新主体快速集聚,拥有各类研发机构131个、高新技术企业384家,100余项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在区内实施。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均以每

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之路

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之路 苏州工业园区软件借鉴与“宪章城市”构想 一个开发区或城市的品质最终取决于治理水准、可持续性、综合发展竞争力等,这是制度、文化、理念诸要素的综合体现。 保罗。罗默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新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以其命名的罗默内生增长模型,强调以创意或知识为基础来理解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机制。 采用相对先进的制度、法律、体系、思想、理念来构建一种重视制度和公平规则的城市,命名为“宪章城市。 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能否真正成功,关键:.借鉴成果制度化.新加坡经验本地化 新加坡经验的核心: 基本原则和保证实施的制度。新加坡经验本地化或中国化是一种消化吸收创新乃至提供示范、辐射的过程,而创新是十分重要的。结合国情及园区实际方面进行创新 开发区主要任务是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管理社会 年天津开发区:一站式服务中心,年“零行政事业收费区” 年苏州: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年首推社会承诺服务制,目前普遍实行“小政府大社会”。 中新合作持续深化() 先后编制实施余项新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确立全新的“亲商亲民亲环境”理念,优化“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服务体系,构建“公

开、公正、公平”和透明规范的法制环境,建立“精简、统一、效能”的服务型政府。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的历程:() 1.酝酿启动阶段(—) 2.基础开发阶段(—)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正式建 立了园区行政管理主体——园区工委、管委会及相关管理体制,初步建成了专业招商队伍和招商网络。一开始摒弃全民招商、人海战术,优选高层次、专业化、复合型人才,从事专业招商。“有的放矢”、“上门敲砖”,以诚感商。园区十分注重新加坡经验的本地化和法制化。 3.加速发展阶段(年初至年月) 4.转型升级阶段(年月至今) 园区经验的内涵(): 1.借鉴:高起点自主创新学习 2.创新:高目标自主探索 3.圆融:高品质结合统一 4.共赢:高效益共同发展 圆融是一种状态,借鉴是圆融的来处,创新为圆融的手段,共赢为圆融的目的。借鉴先进、创造新知、融合互通、携手共赢。 园区的成功经验:() 1.坚持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开发建设水平得到不断提升(规划先 行、规划即法)

苏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情况

苏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经国务院、省政府批复同意前天已正式公布,撤销沧浪、平江、金阊三区设立姑苏区,吴江撤市建区。历史上,苏州市区经过数次区划调整,比如2001年,吴县市撤市设立吴中、相城两区,苏州主城区从409平方公里扩大到1650平方公里;2011年,吴中区、相城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700亿元和421亿元,相当于撤市建区前吴县市的6倍,这还不包括划归苏州工业园区和高新区的部分……这一组数字,生动诠释了行政区划重大调整,给苏州中心城市发展带来的能级大跳跃。 11年前的吴县市撤市分设两区,是距今最近的一次苏州中心城市行政区划重大调整。经国务院批复同意,2001年2月,苏州市撤销吴县市,在原吴县市管辖区分别设立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其中,吴中区面积767平方公里,人口56.32万,相城区面积490平方公里,人口40.2万。行政区划调整后,苏州市区面积增加了1200多平方公里,市区人口增至205.9万。由此,一个以古城区为核心的组团式大市区形成,苏州中心城市实现了由古城向现代化城市的又一步跨越。经过这次调整,苏州市区彻底走出了河街并行、粉墙黛瓦的小巷,苏州继新区开发、将千年古刹寒山寺从姑苏城外“搬”到城内后,又将区划范围延伸到了太湖之滨。“小苏州”一词离苏州渐行渐远。 这次行政区划调整,对原吴县市地区发展能带来什么,对苏州中心城市发展又影响几何?此后10多年间,本报一直在关注。如今,通过对本报记者在吴中区、相城区建区10 周年之际采写的相关报道的回眸,这些问题已经有了答案。 吴县市撤市设吴中区、相城区,是苏州拓展空间的必然趋势。在接受上海国际大都市的辐射过程中,苏州原有市区空间已不能承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载,33.5%的城市化率与后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水平间的落差越来越大。而吴中、相城建区后,抢抓机遇推进城市化,加快与苏州城区无缝对接,极大地推动了苏州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 据2011年2月本报报道,建区十年来,吴中区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形成了以老城区为中心,向运河东郭巷片区和越溪东太湖两个方向辐射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城市化水平提高到62%,曾经的苏州城南已变成苏州南城;建区以来,相城这座“苏州最新城”的城市化率每年以近4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10年提升了38个百分点,建成区面积扩大到了50平方公里。 快速的城市化,也带动了吴中、相城两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据本报报道,建区10年中,吴中区经济总量快速攀升,国民生产总值从122.2亿元增至602.3亿元;年地方财政收入由5.4亿元增至60亿元,2010年该区镇村两级集体总资产1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450元;十年中,相城区地区生产总值从55亿元增加到36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从1.9亿元增加到37亿元,农村村级集体收入增长3倍,平均水平达59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到274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提升到14220元,分别增长3.8倍和2.6倍。 区划调整后,吴中区在太湖保护开发方面大手笔不断,为生态苏州建设增添了新彩。据2011年2月本报报道,2006年,该区投资1亿元疏浚太湖流域水系河道;2007年,该区最后一个采石宕口关闭,山体覆绿工程全面实施;2008年,该区11.9万亩太湖养殖网围被拆除,苏州“母亲湖”重现碧波美景;2008年以来,该区完成旅游项目投资近57亿元,穹窿山景区、旺山景区、太湖水底世界、渔洋山景区、白象湾景区等成为环太湖旅游的新亮点。

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总体 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 第1章苏州市概况 1.1 天然环境 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178平方公里(包括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属于市区。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身,地势基本平坦。太湖(2,425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因此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水量和水位。这些风景怡人的水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方威尼斯”。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京沪线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经过苏州市,另外,完善的公路网络和众多的河流/水道网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水陆交通途径。 1.2 人口 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人口56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56,700人,自1975年以来,苏州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

1.5%),可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人口涌人,这里的人口增长率相信会升高。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人口增长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对苏州市人口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自然增长。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60,这和中国其它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示:

上海、天津和苏州的劳动力中少于10%是从事第一产业(比如农业和渔业),大约60%从事第二产业(比如制造业),30-40%则从事第三产业(比如零售业、酒店和金融业)。 1.3 城市发展形式 苏州是中国一大古城,以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以及秀丽的风景而著称。古代的苏州市建于公元前5 ,建城的地点就在当前14.2平方公里古城的所在地。传统的城市格局以及独特的道路/河道系统大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1981年,中国宣布将苏州市列为重点保护的历史与文化名城,及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随着苏州的迅速发展,古城的基础设施已经显得不足,不适应经济和人口增长的步伐。在保护历史古城,同时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宏观规划目标这个基础上,苏州已经将古城指定为历史和文化中心,主要用于发展传统工业以及旅游业,在古城的西部,一个面积26.5平方公里,称为“新区”的地区已经获得相当的发展,以适应该市不断增长中的经济和新时代的需求。域西新区由大运河划分为河东和河西两部分,河东主要是住宅区,河西则用于国家批准的高技术产业开发

苏州市(全市)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学和小学数量3年数据研究报告2019版

苏州市(全市)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学和小学数量3年数据 研究报告2019版

引言 本报告借助数据从普通高等学校数量,普通中学学校数量,普通小学学校数量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全面、客观的角度展示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学和小学数量真实现状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制定战略、为投资者投资提供参考和借鉴。 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学和小学数量研究报告的数据来源于权威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重点科研机构等,数据以事实为基准,公正,客观、严谨。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学和小学数量数据研究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学和小学数量数据研究报告旨在全面梳理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学和小学数量的真实现状、发展脉络及趋势,相信能够为从业者、投资者和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启发和借鉴。

目录 第一节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学和小学数量现状 (1) 第二节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3) 一、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现状统计 (3) 三、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比重统计 (3) 四、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苏州市普通中学学校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7) 一、苏州市普通中学学校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普通中学学校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苏州市普通中学学校数量占全国普通中学学校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苏州市普通中学学校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苏州市普通中学学校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普通中学学校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