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规范静脉治疗 保证患者安全

规范静脉治疗 保证患者安全

规范静脉治疗  保证患者安全
规范静脉治疗  保证患者安全

规范静脉治疗保证患者安全

静脉治疗是临床最多的技术操作,临床护士每天要进行大量的静脉输液工作?我国80%住院患者接受输液治疗

?我国每人每年静脉输注8瓶液体

?85%护士>75%工作时间用于输液操作

1、静脉治疗技术快速发展,工具多样化:

?头皮钢针?静脉留置针?中等长度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2、技术多元化:对于血管条件差患者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并发症

?PICC置管——盲插Insert Directly

赛丁格技术Seldinger

超声引导下穿刺Ultrasound guided

3、交流国际化:

?参加有影响力的国际会议?美国INS大会

?AVA血管通路年会?欧洲静脉治疗大会

?国际化合作项目越来越多?建立PICC培训中心

与国外同行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

4、发展专业化

制定行业标准的意义、必要性:缺乏全国统一的输液治疗护理行业标准

紧迫性新技术出现亟需相关标准指导护士实践行为

临床意义:提高静脉治疗质量和科学化管理水平

社会效益: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机构法律纠纷

5、理念安全化

6、管理信息化

社会效益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机构法律纠纷

?适用性:最低标准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含诊所/乡镇卫生院等)?指导性:条款简练

–把握大原则,不宜过细

?科学性:遵循标准制定要求和循证护理理念

–科学依据、用词精准、符合国情

本土化、规范化、科学化、国际化

1.范围

第一章范围

条款

本标准规定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要求

解读

涉及的主要操作有:静脉注射、

静脉输液及静脉输血以及相关

并发症的处理、职业防护等

条款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事静脉治

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务人员

解读

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含诊所、乡镇卫生院在内的所有医院

2.医务人员:注册护士、医师、乡村医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条款

GBZ/T 213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

解读

?原卫生部批准(2009.3发布2009.9实施)

?规定了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的预防控制措施、个人防护用品以及职业接触后的评估、预防及随访等要求

条款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解读

?原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2009.4发布,2009.12实施

?规定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手卫生设施、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手卫生效果的监测等

3.术语和定义

第三章术语和定义

静脉治疗(infusion therapy)

7/23/2014

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制品)及血液,通过静脉注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静脉输液和静脉输血

?常用工具

注射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外周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港以及输液辅助装置等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

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穿刺置管,尖

端置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

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

(新生儿还可通过下肢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穿

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输液港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PORT)

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上腔

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

无菌技术(aseptic technique)

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

体,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技术

包括无菌环境设施、无菌设备器材及人员无菌操作等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 CRBSI)

?带血管内导管/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

真菌血症,伴有发热(体温>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

表现

?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

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

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条款

药物渗出(infiltration of drug)

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

周围组织

药物外渗(extravasation of drug)

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

围组织

理化性质不同

腐蚀性药物非腐蚀性药物

常见腐蚀性药液:

抗肿瘤药发疱剂—如,蒽环类(阿霉素/表阿霉素/吡喃阿霉素/

丝裂霉素/柔红霉素等)

—如,长春碱类(长春新碱/长春酰胺/长春花碱等)

其他腐蚀性药—去甲肾上腺素等

药物外溢(spill of drug)

在药物配置及使用过程中,药物意外溢出暴露于环境中,如皮肤表面、台面、地面等

4.缩略语

第四章缩略语

1.CVC: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2.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3.PN: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4.PORT: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5.PVC:外周静脉导管(peripheral venous catheter)

5.基本要求

第五章基本要求

条款

5.1 静脉药物的配置和使用应在洁净的环境中完成

参照2002版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

解读洁净的环境

配置与使用静脉治疗药物,应在空气细菌总≤500cfu/m3 的医疗环境内

有条件的医院,可在层流环境中完成配液,空气中的

细菌总数应≤10cfu/m3

参照2002版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条款

5.2 实施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务人员应为注册护士、

医师和乡村医生,并应定期进行静脉治疗所必须的专业知

识及技能培训

解读注册护士、医师和乡村医生

?持有护士职业资格证书的注册护士

?医师应持有职业医师证书

?乡村医生应持有乡村医生职业证书

解读-培训频率和规模要求

?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培训

?规模方面可以国

解读-培训

专业知识培训

(1)血管解剖

(2)血栓形成原理

(3)导管相关性血流染

(4)用药安全培训

专业技能培训

(1)患者静脉评估

(2)静脉置管操作

(3)导管维护

(4)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条款 5.3 PICC置管操作应由经过PICC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

考核合格且有5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完成

解读:PICC专业知识培训

1. 血管解剖

2. 血栓原因、预防及处理

3. CRBSI预防及诊断

4. 置管风险因素评估等

解读:PICC专业技能培训

1. PICC置管操作

2. 置管中问题分析

3. PICC维护流程

4. 各种并发症处理等

条款 5.3 PICC置管操作应由经过PICC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

考核合格且有5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完成

解读:PICC置管操作人员考核合格

(1)中华护理学会PICC资质认证班

(2)省、市级PICC资质认证班

(3)院级PICC资质认证班

条款

5.4 应对患者和照顾者进行静脉治疗、导管使用及维护等相

关知识的教育

解读对患者和照顾者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

?静脉治疗时间、用药安全、对血管的损伤

?导管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活动、洗澡、避免受压)

?导管维护相关知识教育(维护频率、重要性、导管观察)

6.操作程序

第六章操作程序

?基本原则

?操作前评估

?穿刺

?应用

?静脉导管的维护

?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使用

?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更换

?导管的拔除

条款

6.1.1 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两种

以上的身份识别,询问过敏史

解读

?实施输液治疗前: 至少应使用两种确认病人身份的方法,如:姓名、病案号、身份证号等,不准单独使用病人房间号、床号或特定区域代码来识别患者

?执行操作时:“核对腕带信息”及“患者说出姓名”形式进行患者确认?操作前: 应询问患者有无药物、消毒剂、导管材料等过敏史

条款

6.1.2 穿刺针、导管、注射器、输液(血)器及输

液附加装置等应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次性使用的

医疗器具不应重复使用

解读

?标注为“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不应重复使用;非一次

性使用的医疗器具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条款

6.1.3 易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高危病

区宜选用一次性安全型注射和输液装置

解读

医护人员属获得性职业感染的高危人群,特别是肝病病区

、艾滋病病区等医护人员在进行各种医疗操作时处于被病原

菌感染的危险之中,且多为高危性接触

条款

6.1.4 静脉注射、静脉输液、静脉输血及静脉导管穿刺和

维护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解读

1、环境要清洁:避免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衣帽整洁,洗手

2、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

3、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

4、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镊)。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

5、无菌操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6、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条款

6.1.5 操作前后应执

行WS/T 313规定,

不应以戴手套取代

手卫生

解读

?洗手的时机:接触病人前、后

无菌操作前、后

接触体液、排泄物后

污染操作到清洁操作

?手卫生原则:清洁剂和流动水洗手

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洗手的环节:掌心/手背/指缝/大

拇指/指关节/指尖

总揉搓时间至少15秒

条款

6.1.6 置入PVC时宜使用清洁手套,置入PICC时宜

遵守最大无菌屏障原则

解读

最大无菌屏障包括置管操作(CVC

、PICC、PORT)

应穿戴一次性帽子、一次性口罩、

无菌手术衣、无菌手套并采用可以

覆盖整个身体的无菌铺巾

条款

6.1.7 PICC穿刺以及PICC、CVC、PORT维护时,宜使用专用护理包

解读

专用护理包内含:

无菌铺巾、75%酒精棉棒、碘伏棉

棒、无菌手套、透明敷料、免缝胶

带、小方纱

条款

6.1.8 穿刺及维护时应选择合格的皮肤消毒剂

,宜选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溶液(年

龄<2个月的婴儿慎用)、有效碘浓度不低

于0.5%的碘伏或2%碘酊溶液和75%酒精

解读

2%葡萄糖酸氯己定复合70%乙醇溶液的优势:

快速起效、省时快干、增强敷料粘贴、持久

抑菌残留活性长、便于观察

条款

6.1.9 消毒时应以穿刺点为中心擦拭,至少消毒两

遍或遵循消毒剂使用说明书,待自然干燥后方可

穿刺

解读

?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擦拭

?消毒后自然待干,避免吹、扇等动作

条款

6.1.10 置管部位不应接触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

不宜在穿刺部位使用抗菌油膏

解读

?丙酮和乙醚:危险化学品,不应接触,影响消毒效果?局部使用抗菌油膏:可促发霉菌感染和细菌耐药

条款

6.2.1 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过敏史、静脉治疗

方案、药物性质等,选择合适的输注途径和静脉

治疗工具

解读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过敏史、治疗方

案、药物性质等综合评估,选择适合的输注

途径和静脉治疗工具

条款

6.2.2 评估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和静脉条件,在满足治疗需

要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较细、较短的导管

解读

?在满足治疗前提下,根据静脉血管直径选择导管型号

尽量选择较细导管,导管置入长度是穿刺点与上腔静脉之间距离左侧置管长度大于右侧,置管首选右侧

条款

6.2.3 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宜用于短期或单次给药,腐蚀性药

物不应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

解读钢针的适用范围:

①静脉输注刺激性小的溶液或药物

②输液量少,输液治疗小于4h ③单次抽血检查的患者

腐蚀性药物:阿霉素/氮芥/西艾克/柔红霉素等,避免

使用钢针,以免造成药液外渗

条款

6.2.4 外周静脉留置针宜用于短期

静脉输液治疗,不宜用于腐蚀性

药物等持续性静脉输注

解读外周静脉留置针的适用范围:

?需短期静脉输液的患者、连续多次采集血标本的患者

?输入发泡剂及刺激性药物,尽量避免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持续输注,以免造成静脉炎及外渗等

条款

6.2.5 PICC宜用于中长期静脉治疗,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

物输注,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和血液动力学监

测(耐高压导管除外)

解读

?任何性质药物包括腐蚀性、渗透压高、PH值极限等药物

?耐高压注射设计:可耐受最大压力= 300 psi,最大速度5ml/sec,且不受加压注射次数的限制

条款

6.2.6 CVC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血液动力学的监测、

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耐高压导管除外)

6.2.7 PORT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不应使用高压注射

泵注射造影剂(耐高压导管除外)

解读

?PORT不可以测量血液动力学监测

第六章穿刺

条款

6.3.1.1 PVC穿刺包括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穿刺和

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

a)取舒适体位,解释说明穿刺目的及注意事项

b)选择穿刺静脉,皮肤消毒

c)穿刺点上方扎止血带,绷紧皮肤穿刺进针,见回血后可再次进入少许

d)如为外周静脉留置针则固定针芯,送外套管入静脉,松止血带

e)选择透明或纱布类无菌敷料固定穿刺针,敷料外应注明日期、护士签名

解读

?选择在穿刺部位上方10-15cm处扎止血带

?直刺血管,进针速度要慢,同时注意观察

?回血腔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将穿刺针沿静脉走向再进少许,

以保证外套管也在静脉内

?使用透明贴膜,透气、无菌、牢固、易于观察

条款

6.3.1.2 PVC穿刺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宜选择上肢静脉作穿刺部位

避开静脉瓣、关节部位以及有疤痕、炎症、硬结等静脉

b)成年人不宜选择下肢静脉进行穿刺

c)小儿不宜首选头皮静脉

d)接受乳房根治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应选健侧肢体进行穿刺,有血栓史和血管手术史的静脉不应进行置管

e)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5cm,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8cm,应待消毒液自然干燥后再进行穿刺

f)应告知患者穿刺部位出现肿胀、疼痛等异常不适时,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解读

?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消毒面积大于5×5cm,外周静脉留置

针消毒面积大于8×8cm,用力摩擦皮肤1分30秒,并风干

?小儿避免首选穿刺头皮静脉

一旦发生药液渗漏,出现疤痕,影响头发生长,影响美观

条款

6.3.2.1 PICC穿刺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a)核对确认置管医嘱,查看相关化验报告

b)确认已签署置管知情同意书

c)取舒适体位,测量置管侧的臂围和预置管长度,手臂外展与躯干成45°~90°,对患

者需要配合的动作进行指导

d)消毒、铺巾,建立最大化无菌屏障,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皮肤,直径≥20cm;e)用生理盐水预冲导管,检查导管完整性

f)在穿刺点上方扎止血带,按需要进行穿刺点局部浸润麻醉,实施静脉穿刺,见回血后

降低角度进针少许,固定针芯,送入外套管,将导管均匀缓慢送入至预测量的刻度g)抽回血,确认导管位于静脉内,冲封管后应选择透明或纱布类无菌敷料固定导管,敷

料外应注明日期、护士签名

h)通过X线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

i)应记录导管刻度、敷料更换日期

解读

(四)滤器“富集”,滤膜培养反映营养液的“潜在”质量

1. A组:3000 ml 无脂肪乳剂营养液用终端0.22μ滤器“富集”。滤膜

80 次电镜检查结果:52次验出杂质。

80个滤膜做培养,有13个滤器的滤膜霉菌培养阳性:酵母菌阳性4个,占30.8%,硝酸盐阴性杆菌阳性6个,占46.2%,黑曲酶菌阳性3个,占23%。

2. B组:3000 ml 无脂肪乳剂营养液用终端0.22μ滤器“富集”。46

次电镜检查结果,12次验出杂质。46个滤膜做培养,无细菌生长。

消毒铺巾穿刺

送管连接确定位置

条款

6.3.2.2 PICC穿刺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接受乳房根治术或腋下淋巴结清扫的术侧肢体、锁骨下淋巴结肿

大或有肿块侧、安装起搏器侧不宜进行同侧置管

b)宜选择肘部或上臂静脉作为穿刺部位,避开肘窝、感染及有损伤

的部位新生儿还可选择下肢静脉、头部静脉和颈部静脉

c)有血栓史、血管手术史的静脉不应进行置管;放疗部位不宜置管

解读

1.穿刺应在肘下两横指处进针

?如果进针位置偏下,血管相对较细,易引起回流受阻或导

管与血管发生摩擦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如果进针位置过上,易损伤淋巴系统或神经系统。此外上

臂静脉瓣较多,不宜做穿刺点

条款 6.4.1 静脉注射

6.4.1.1 应根据药物性质及患者病情选择适当

推注速度

解读

1 定义:静脉注射是将一定量药液注入静脉的方法

2 根据病情选择推注速度,过敏性休克患者、低血糖患者需快速推注地塞米松、葡萄糖

3 根据药物性质选择推注速度,西地兰、葡萄糖酸钙、氨茶碱、安定等药物应缓慢推注刺点

第六章应用

条款

6.4.1.2 注射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用药反应

解读

1、应随时听取病人的主诉,如患者有无心慌、胸闷等

2、观察注射部位局部情况:穿刺部位有无渗出、外渗等

3、观察患者用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皮疹、发热等),报告医生进行处理条款

6.4.1.3 推注刺激性、腐蚀性药物过程中,应注

意观察回血情况,确保导管在静脉管腔内

解读

1. 刺激性药物:高渗透压药物如氨基酸等

2. 腐蚀性药物:长春新碱、阿霉素、表阿霉素等

3. 观察回血:用带有少量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回抽,只要看到回血,马上用盐水冲管,确保导管在静脉内

条款

6.4.2 静脉输液

解读

1. 定义:是将一定量的无菌药液,通过静脉

输注人体内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2. 目的:补充水分及电解质,补充营养、增

加循环血量,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条款

6.4.2.1 应根据药物性质及病情调节滴速

解读:

1.根据药物性质调节滴速:钾的输注、血管活性

药物、抗肿瘤药物、甘露醇等脱水剂

2.根据病情调节滴速:对重度脱水、血容量不足

休克、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肺水肿、脑水肿

3.按照年龄调节滴速:成年人、老年人

小儿、婴幼儿

条款 6.4.2.2 输液过程中,应定时巡视,观察患者有无输液反应,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渗出的表现

条款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试题(带答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2015年《静脉治疗》行业标准题库 一、单选题(40题) 1、输血完毕应记录,空血袋应低温保存(B)。 A、12 h B、24h C、36h D、48h 2、PICC导管在治疗间歇应至少(D )维护一次。 A、1天 B、3天 C、5天 D、7天 3、有效碘溶液浓度不低于( A )的碘伏。 A、% B、1% C、% D、2% 4、PN是由(D )在层流室/超净台内配置。 A、医生 B、护士 C、药师 D、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 5、PORT在治疗间歇间应至少每(D )维护一次。 A、3天 B、1周 C、2周 D、4周 6、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C )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且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A、12h B、24h C、48 h D、72h 7、连接PORT时应使用专用的无损伤针穿刺,持续输液时无损伤针应每(D )更换一次。 A、24h B、48h C、72h D、7d 8、PN宜现用现配,应在( B )内输注完毕。 A、12h B、24h C、48h D、72h 9、药物渗出指:静脉输液过程中,(B )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A、腐蚀性药物 B、非腐蚀性药物 C、刺激性药物 D、非刺激性药物 10、使用PICC输血、输蛋白、输脂肪乳等高粘滞性药物后应如何操作( B ) A、立即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B、常规冲管后,立即用10ml-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再输注其他液体 C、以上都不是 D、以上都是 11、PICC常见的的并发症有哪些( D ) A、机械性静脉炎 B、导管堵塞 C、血栓形成 D、以上都是 12、对于年龄小于2个月的婴儿,我们不推荐以下哪个皮肤消毒剂:( B ) A、酒精 B、洗必泰 C、复合碘制剂 13、药物引起静脉炎的因素(E) A、PH值 B、渗透压 C、刺激性 D、药物的浓度 E、以上都是 14、以下哪种是潜在与导管感染相关的病原体( D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念球菌 C、白喉杆菌 D、以上都是 15、渗透压(C)的药物可在24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 A、>280mosm/L B、>340mosm/L C、>600mosm/L D、>800mosm/L 16、PICC置管操作应由经过PICC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合格且有( D )操作者完成。

输液管理制度流程

精心整理 输液管理制度 1、经医师诊治后需要输液者,应带病历、输液卡及取配的药品,核对无误后,方可给予输液。 2、做好“三查七对”,严格操作规程,严密消毒,坚守工作岗位,定时巡视病员,注意输液反应,做好输液登记。 3 4 5 6 7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1加强医护人员的输液安全意识 临床药师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安全输液相关知识的培训:着重在静脉输液相关基础知识;静脉治疗前的八项评估;各种药物的PH值、渗透压及对血管的刺激;各种药

物溶媒的选择;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输液反应的观察及处理等。做到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管理。 2确保输液用具安全 输注药物前必须认真检查输液用具有效期、包装的完整性。如已过期则不可重新消毒再使用。 3药物的安全使用 3.1 3.2 3.2.1 3.2.2 一拧:用母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轻轻地拧瓶塞,检查其松紧情况,如不能拧动或轻微动视为正常,如轻轻一拧其活动度很大,则提示该溶液不能使用;二摇:轻轻地摇动瓶身;三照、四倒转与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相同。 3.2.3准确张贴输液瓶签张贴瓶签前必须认真核对溶液的名称、浓度、剂量与瓶签是否相符,核对无误后才能张贴。

3.3配药补液摆后,配药者在配药前必须再认真查对一次,确认药名、浓度、剂量无误后严格按无菌操作加药,药液尽量做到现配现用。 3.4更换补液更换补液时必须先检查将要接瓶的补液有无混浊、沉淀等。查对相邻二组补液有无配伍禁忌,如无才能接瓶,更换后应仔细观察二者的反应是否有沉淀、混浊的现象出现,如有应马上更换输液管;对两种已知有配伍禁忌的补液不能相邻输入,中间应有其他的液体间隔,如无其他补液,应用生理盐水间隔。药液输入后, 4.1 4.2 输液的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体质及输入液体的总量,输液的目的和药物的性质等多种因素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成人以每分钟40~60滴为宜。有些药物的滴速不宜太快,如氯化钾一般稀释成0.3%浓度,每分钟应控制在20~40滴。尤其在给重症心脏病患者输液时,其速度应控制在每分钟15~30滴为宜。给老年人及婴幼儿输液亦必须减慢速度。然而有些药物则需快速输入才能发挥作用,如甘露醇为达到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规定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规定 为确保患者输液治疗安全,杜绝护患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发生,护理部根据最新静脉输液操作规范,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静脉输液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作了分析,特制定以下管理规定,请全体护士勿必遵照执行。 一、环境管理 治疗室整洁、干净,不堆放杂物,无菌操作前需要湿式清扫台面,空气消毒每日2次,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二、配药管理 配药护士严格无菌操作规定,洗手戴口罩,同类药液可共用一具注射器,但注意需要放置在无菌治疗盘内,在更换治疗巾时一同丢弃,如有污染,应立即丢弃;抗生素应现用现配,其余液体提前配药不超过3组,配药后必须签名签时间;若皮试配液需继续使用,应注明皮试名称及配置时间,超过4h作废;若抽吸药液因特殊原因未能及时执行时,应注明药名、时间,放置治疗盘内,有效期不超过2h。 三、查对管理 1、摆药查对长期液体由临床班摆药,夜班查对,治疗班再次查对;临时液体由1人摆药,另一人查对。 2、输液卡查对输液卡转抄后,需由另一名护士再次查对,患者液体输完,由拔针护士检查有无漏签、错签时间及姓名;中班护士

查对转抄输液卡新增、停止医嘱并签名,夜班护士再次查对后签名。 3、输液查对输液前采取由患者自报姓名的方法,查对患者床号、姓名,严格按照“三查十对”执行,同时注意输液卡床号姓名与患者本人是否相符。 4、皮试查对凡做皮试患者,护士需在输液卡上注明抗菌素批号及皮试结果,若输液卡上有抗生素类液体但无皮试结果时,护士需要认真仔细核对,杜绝未做皮试就输注抗生素的严重违规行为。 5、拔针查对液体输完后,需要再次准确核对输液卡及临时医嘱,检查治疗台上有无新增液体或遗漏液体后,方可拔针。 6、微量泵、输液泵使用查对更换及巡视、交班时应认真查对泵药速度是否准确、通畅,药名、剂量是否标示清楚。 四、操作管理 1、输液前应先评估患者病情、药物性质及血管情况,选择最有效的输液方式,若患者病情需要或药物刺激性大,可报告医生或申请PICC专科护士进行深静脉置管。 2、穿刺前及更换敷料时,用合格的消毒剂(2%碘酊,75%酒精,10%碘伏或安尔碘)消毒皮肤,干燥后才能进针,如穿刺失败2次,应换人操作,并真诚向患者道歉,每次穿刺都必须更换输液针头。 3、穿刺后或更换液体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药物性质、有无心脏疾病等因素调节输液滴数,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对依从性较差的患者,需要告知“若擅自调节滴数造成不良后果需自行负责”,并在输液卡上注明,患者或家属签字。

静脉输液治疗风险与安全管理

静脉输液治疗风险与安全管理 摘要随着静脉输液的广泛应用,静脉输液实践的风险性也在增加。如何认识和防范静脉输液中存在的护理风险事件,有效降低输液相关的护理差错与纠纷的发生,提高输液安全与质量,已成为护理管理人员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我科通过从严格依法行医,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成立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小组,加强静脉输液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报告、反馈系统等方面加强静脉输液风险与安全管理,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随着静脉输液的广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的不断出现,静脉输液护士在工作内容、手段、方式、范围等不断得到扩展和深化的同时,静脉输液实践的风险性也在增加。如何认识和防范静脉输液中存在的护理风险事件,增强护士的抗风险能力,有效降低输液相关的护理差错与纠纷的发生,提高输液安全与质量,已成为护理管理人员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应积极加强静脉输液过程中潜在风险事件与安全的管理,以下是我科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风险与安全管理的一些具体措施。 1 严格依法行医 在我科护理学员和实习生必须在带教老师指导下才能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护士长随时督查,私自单独操作者一经发现,对带教老师给予相应的处罚。 2 完善静脉输液相关管理制度 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等五大护理核心制度要求护理人员人人熟

知并认真落实,其中查对制度的落实是关键。从制度上保证了静脉输液治疗安全工作的落实。 3 加强静脉输液质量管理 3.1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确保护理安全,持续提高服务质量,将其作为风险管理的一种策略。科室组织经常性的常规制度学习,加强对新上岗人员的培训,从上岗起就规范他们的行为。对于思想松懈、明知故犯、工作责任心差的护理人员实行“零度宽容”,即决不宽容,毫不宽恕,使每位护理人员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加强慎独修养。 3.2加强院感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 3.3规范操作行为,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规定 3.4强化法律意识,完善各种记录。教育护士在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的同时要加强护理证据的收集与管理。与静脉输液有关的证据主要包括:护理记录、有护士签名的治疗执行单等。各类输液执行单按规定的时间执行,同时签上执行者姓名和执行时间。 4 建立完善的风险报告、反馈系统,持续改进 建立风险事件报告系统,强化内部管理机制,提倡不断提高,不断改正的精神。任何一个人,即使是最谨慎的医务人员也会出错,即使不让所有出错的人从事医疗活动,也不能防止以后不再发生医疗差错。因此我们对当事人避免单纯的批评责备,而是采取“治病救人”的教育方法,一方面教育护士要积极进行自我归因,鼓励其找出错误的根本原因并加以彻底纠正,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以防止其他人员重犯同样的错误;另一方面,倡导当事人主动报告差错、事故,使之形成风气。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在发现问题中找出工作的薄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输液管理制度 输液工作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规治疗之一~为正确执行医嘱~安全~正确执行 输液治疗~保障治疗效果及病人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严格执行治疗查对制度,详见《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 2、严格执行静脉 输注溶液的检查规范, 2.1、备用溶液严格把好三关: 第一关:药房送到护理单元的供静脉输注溶液使用前进行检查, 第二关:护理单 元拆箱~将静脉输液溶液放入专用橱内进行检查, 第三关:护士从专用橱内取出静 脉输注溶液~套网套配药前进行检查, 2.2、按规范检查静脉输注溶液瓶的瓶盖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缝~液体有效 期以及有无霉变、异物、浑浊、变色等, 2.3、使用前三次摇动,应将瓶倒置,检查, 第一次:开瓶盖前进行检查, 第二次:配药后再进行检查, 第三次:输液或换补液前再进行检查, 3、在输液瓶上倒贴写有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特殊用药时 间的标签~注意勿覆盖输液瓶上原有药名及浓度标签, 4、严格遵医嘱配置药液~注意配伍禁忌~且现配现用~严禁在 药液配置时因一付针筒反复多次使用造成病人的药物过敏及配伍禁忌, 5、对接受静脉输液者建立静脉输液卡~在输液卡上应详尽记录科室、床号、 姓名、输液日期及开始时间、输注的液体及药物名称、浓度、剂量、方法、滴速~实施输液操作者姓名等,每小时观察并记录输液滴速、穿刺点情况、药物色、质~

患者用药反应。 6、使用升压药者~输液架上应挂升压药标记~并遵医嘱严格控制滴速~不得随意改变滴速或停止用药。 7、根据药物性质及病人情况控制输液滴速~特殊治疗及药物应遵医嘱随时调整滴速。 8、行深静脉穿刺实施输液的病人~应严格执行深静脉护理常规~输液不畅时严禁挤压~加压冲洗导管~以防发生栓塞。 9、药物静脉推注时~针筒上应贴有床号、姓名、药名、浓度、计量、方法的统一标签~粘帖标签时应注意勿将针筒的刻度完全包裹~以便观察针筒内药物的色、质、量, 10、使用输液,微量,泵输,推,注,~先检查泵的性能是否完好,特别是电子预警系统,~再按照操作流程正确连接导管~根据医嘱设置药液速度~应用过程中若仪器报警须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微泵针筒上应贴有输液标签~格式同静脉输液要求~并记录推注速度~如更改输,推,注速度应有医嘱并及时在输液卡上记录, 11、输液过程中病人主诉不适或发现病人病情突然变化~应立即 减慢或停止输液~通知医生~配合医生对病情进行判断及处理~妥善保留及处理相关药物~并记录在案, 12、静脉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时~应按青霉素类药物的使用规范进行操作, 13、输液结束时~输液卡上注明结束时间~输液卡保留至病人出院后一年, 14、静脉输注化疗药物、青霉素类药物、升压药及使用微量泵时~须两人核对签名~更换上述补液时亦须两人核对签名, 2017年4月 护理部修订

2015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考核试题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考核试题 一、单选题: (每题1分,共20分) 1. 纱布敷料常规每()更换一次,透明敷料至少每()更换一次。 A 48小时, 7天 B 48小时,4天 C 24小时,7天 D 24小时,4天 2. 为预防静脉炎,外周静脉导管在成人至少()更换一次。 A 96小时 B 36-72小时 C 72-96小时 D 36-48小时 3. 下面关于留置针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为减少病人经济支出,一根留置针只要能用尽量使用 B一根留置针至少可以反复穿刺使用不超过3次 C 只要病人允许,一根留置针可以反复穿刺使用直至成功 D一根留置针只能尝试一次穿刺 4. 血液从血库取出后()输注。 A 10-15分钟 B 30-60分钟 C 20-30分钟 D 30分钟以内 5. 浓缩红细胞输注时间最长不大于()小时。 A 1小时 B 2小时 C 3小时 D 4小时 6. 当失血量超过循环血量的()时应快速输血。 A 10% B 20% C 30% D 40% 7. PICC置管时,将穿刺侧上臂与身体成角()度,不适宜的是。 A 30度 B 60度 C 90度 D 45度 8. 行PICC时,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皮肤的直径() A≥20cm B ≥5cm C ≥100cm D ≥15cm 9. 以下哪种药物不需要使用避光输液器()。 A 左氧氟沙星 B 硝普钠 C 甲钴胺 D 银杏达莫 10. 冲管液体量为导管及其附加装置容积的()。 A 2倍 B 3倍 C 1.5倍 D 等量 11. PICC、CVC、PORT的冲管和封管应使用()或一次性专用冲洗装置。。 A 2ml B 5ml C10 ml以上 D 1ml 12. 用于输注全血、成份血或生物制剂的输血器宜()小时更换一次。 A 8小时 B 12小时 C 24小时 D 4小时 13. 静脉留置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 A ≥8cm B ≥5cm C ≥6cm D ≥9cm 14. 输液器应每()小时更换1次,如怀疑被污染或完整性受到破坏时,应立即更换。 A 8小时 B 12小时 C 24小时 D 4小时 15. PICC封管用的肝素盐水浓度是()。 A 10~20u/ml B 0~10u/ml C 100/ml D20~50u/ml。 16.静脉治疗的方法不包括( )。 A静脉注射B静脉输液C静脉输血D注射胰岛素 17中心静脉导管的英文缩写是()。 A .PVC B. CVC C. PICC D. PORT 18配置药物和使用药物空气中的细菌总数() A≤1000cfu/m3 B≤500cfu/m3 C≤300cfu/m3 D≤400cfu/m3 19.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适用于( ) A短期或单次给药B腐蚀性药物C危重患者D中长期静脉治疗

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及风险防范

一、概念静脉输液是指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内的方法。 药物外渗分类:非化学药物外渗-药物的种类、化学药物外渗-药物的种类 三、药物外渗临床表现: 1、轻度炎性改变:局部组织出现大片红肿、沿血管出现条索状的红线、局部肿痛。 2、重度:局部皮肤苍白继而出现水疱,严重者出现紫黑色,若不及时处理皮下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甚至累及深层组织。 药物外渗局部临床表现: 渗透压高的药物:开始肿胀、疼痛、红润,约8-12h呈灰白色或皮下出血,2-3天呈暗紫色、黑色。 血管活性药:数分钟至2-3h局部红肿或苍白或红白相间呈条纹状、刺痛、烧灼痛、约8-10h变性坏死 化疗药:当即或数分钟内刺痛感、根据毒性不同数分钟至数小时变性坏死、局部红润、苍白灰白继之黑红、紫黑、黑痂形成或继发感染 3、如何判断是否外渗 (1)首先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胀,对肥胖患者用手适中按压注射部位,如外渗时有凹陷或有张力无弹性;对暴露的血管可观察血管的硬度走向有无条索状的红线。 (2)询问病人有无胀痛感。 (3)挤压针管有无回血时,最好针头保持水平位,切记不应针尖翘起挤压针管。输液外渗-皮肤损害分期 Ⅰ期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局部皮肤红润肿胀发热刺痛无水疱和坏死Ⅱ期静脉炎性反应期局部皮下组织出血或水疱形成水疱破溃组织苍白形成浅表溃疡 Ⅲ期组织坏死期局部皮肤变性坏死黑痂或深部溃疡肌腱血管神经外露或伴感染 药物外渗发生原因: 1、患者因素 (1)小儿由于哭闹、不配合,其血管短、不直,且家长紧张,无形中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压力,给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在输液过程中,小儿天生好动,难于固定,所以小儿外渗多于成人,严重外渗也多于成人。(2)老年人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行为功能减退,导致疼痛感减低,反应迟钝,皮肤松弛,静脉脆弱,这些都容易引起注射针头移位,造成静脉输液外渗。 (3)无法沟通的患者、昏迷患者。此类患者由于烦躁、感觉和知觉障碍,容易发生外渗。4)休克、严重脱水、病危的患者,此类患者由于微循环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外渗。(5)肥胖患者:血管看不清、触不到,穿刺难度大。 2、药物因素主要是药物浓度过高和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包括药物酸碱度、渗透 压、药物浓度、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刺激性大的药物如化疗药物、甘露醇、钙剂,缩血管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的高危药物,这些药物一旦外渗,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 护理对策: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试卷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调研知识问卷 科室:姓名:职称:工作年限: 一、是非题:(请用“√”或“X”表示)(每题5分) 1、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输液前,可不必抽回血,以免增加感染和堵管发生率。() 2、PORT封管时,肝素盐水浓度可用100u/ml。() 3、外周静脉留置针应72h-96h更换一次。() 4、药物渗出是指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5、拔出PICC导管后,应保持穿刺点12小时密闭。() 6、PICC、CVC、PORT附加的肝素帽或无针接头应至少每7d更换一次。() 7、PICC、CVC、PORT的冲管和封管应使用10ml及以上注射器。() 8、小儿行PVC导管穿刺时应首选头皮静脉。() 9、外周留置针置管时,皮肤消毒直径应≥5cm。() 10、易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高危病区宜选用一次性安全型注射和输液装置。() 二、单选题(每题5分) 1、PN宜现用现配,应在()内输注完毕。 A、4h B、8h C、16h D、24h 2、在皮肤消毒方面,首选以下哪种消毒剂() A、10%的碘酊 B、碘伏 C、洗必泰 D、75%的乙醇 3、指南推荐封管液量以下说法哪项正确() A、两倍于导管+辅助延长管容积 B、导管+辅助延长管容积 C、三倍于导管+辅助延长管容积 D、四倍于导管+辅助延长管容积 4、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

A、≥5cm B、≥8cm C、≥10cm D、≥12cm 5、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宜用于() A、输液时间>4h B、单次给药 C、腐蚀性药物 D、长期输液 6、发生可疑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时,正确的做法是() A、抬高患肢并制动 B、热敷 C、按摩 D、压迫 7、关于PVC穿刺时,下列不妥的是() A、穿刺时应避开静脉瓣 B、乳癌根治术的患者应选健侧肢体进行穿刺 C、成人不宜选择下肢 D、有血栓史和血管手术史的静脉可置管 8、PICC及CVC封管的肝素盐水浓度是() A、0-10u/ml B、10-50u/ml C、10-100u/ml D、>100u/ml 9、无菌透明敷料应至少()更换一次。 A、1d B、3d C、5d D、7d 10、外周静脉导管与中心静脉导管的区别在于:() A、导管的长度 B、导管尖端的位置是否在腔静脉 C、导管穿刺部位是外周静脉还是中心静脉 D、导管留置时间的长短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WST433-2013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事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护人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T 213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静脉治疗 infusion therapy 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制品)以及血液,通过静脉注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静脉输液和静脉输血;常用工具包括:注射器、输液(血)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外周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港以及输液附加装置等。 3.2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3.3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通过下肢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穿刺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3.4 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 3.5 无菌技术aseptic technique 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技术。 3.6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 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体温>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3.7 药物渗出 infiltration of drug 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3.8 药物外渗 extravasation of drug 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3.9 药物外溢 spill of drug 在药物配置及使用过程中,药物意外溢出暴露于环境中,如皮肤表面、台面、

病区药品管理制度和安全用药制度

九、病区药品管理制度 (一)急救药品管理制度 1、凡急救药品,必须置于急救车或专用急救柜指定区域或位置存放。 2、急救药品要根据药品种类与性质(如针剂、内服、外用、剧毒药等),定位存放,标记明显。 3、急救药品的种类和数量要确保满足临床急救需要。 4、急救药品专人管理,工作人员不得私自取用。急救药品登记本记录急救药品用途、种类、规格、数量、有效期和使用、补充时间等,随时备查。 5、建立急救药品基数及质量检查制度。急救药品登记本置于急救车内。每班检查急救药品、规格、种类、数量、有效期是否与账目相符,记录并签名,护长每周检查并签名。不常用科室可用封条管理,护长每月检查并签名。 6、急救药品每次用后须及时补充。次日当班责任组长再次核查。保证急救药品处于应急、随时可用状态。 (二)病区基数药品管理制度 1、病区内基数药品应根据临床需要保存一定基数。供住院患者临时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 2、基数药品的清单应一式两份,一份由药房保存,另一份由科室保存。 3、基数药品应指定专人管理,负责领药、退药、保管、检查等工作。 4、基数药品应定位、定点、按药品种类摆放,口服药必须原瓶或原盒包装存放,药瓶内不能混放不同规格、片型、颜色的药片;性质不稳定的药品,须避光储存及使用,现用现配。口服药品开启后6个月有效;口服溶液开启后冰箱保存1个月有效;外用液体制剂开启后1个月有效;中药煎剂密封口服的冰箱放置2周有效;外用煎剂(灌装)放置一周有效;普通肝素稀释后放置4小时有效。 5、每日当班清点,用药后及时补充,以保持在规定的基数,保证随时可用。

6、定期检查药品数量、质量和有效期并记录。近有效期药先用。如发现药品有污染、变色、过期、瓶签与瓶内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有涂改,不得使用并报药房处理。 7、药品应贮存在光线好且易取的地方,需避光保存的药品,应放在避光包装容器内保存。 8、对接近有效期6个月及以内的药品,应贴上黄色警示标识。接近有效期3个月以内的急救药品,应及时联系药房予以更换,以确保药品质量,若药房无新批号,应贴上红色警示标识;普通药品不予更换,退回药房报废。 9、药房应指定负责人每月对各病区基数药品进行检查一次。 10、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的科室及工作人员,按医院相关的规定,填写不良反应表报临床药学室。 (三)麻醉、精神药品管理制度 1、医院应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统一编号,计数管理,建立处方保管、领取、使用、退回、销毁管理制度。 2、各临床科室、手术室存放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严格按照《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卫生部卫医发[2005]438号文件)管理,实行专人、专册、专柜加锁、专账、专用处方的“五专”管理。有醒目标示,数量固定。储存各环节应专人负责,明确责任,交接班有记录。实行每日每班交接制,双人双锁随身保管钥匙,班班交接。做到账物相符。 3、定期检查毒、麻、限制类药品管理是否符合规定。检查药物性状,如发现有沉淀变色、过期、标签模糊等药品时,停止使用并报药房处理。 4、发现下列情况,应当立即向医院药房和保卫部门报告:在储存、保管过程中发生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丢失或者被盗、被抢的;骗取或者冒领的。 5、临床科室所有毒、麻、限制类药品,只能供应住院患者,并按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借用。

完整版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试题带答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年《静脉治疗》行业标准题库2015 一、单选题(40题) 1、输血完毕应记录,空血袋应低温保存( B)。 A、12 h B、24h C、36h D、48h 2、PICC导管在治疗间歇应至少( D )维护一次。 A、1天 B、3天 C、5天 D、7天 3、有效碘溶液浓度不低于( A )的碘伏。 A、0.5% B、1% C、1.5% D、2% 4、PN是由( D )在层流室/超净台内配置。 A、医生 B、护士 C、药师 D、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 5、PORT在治疗间歇间应至少每( D )维护一次。 A、3天 B、1周 C、2周 D、4周 6、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 C )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且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A、12h B、24h C、48 h D、72h 7、连接PORT时应使用专用的无损伤针穿刺,持续输液时无损伤针应每( D )更换一次。 A、24h B、48h C、72h D、7d 8、PN宜现用现配,应在( B )内输注完毕。 A、12h B、24h C、48h D、72h 9、药物渗出指:静脉输液过程中,( B )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A、腐蚀性药物 B、非腐蚀性药物 C、刺激性药物 D、非刺激性药物 10、使用PICC输血、输蛋白、输脂肪乳等高粘滞性药物后应如何操作( B ) A、立即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B、常规冲管后,立即用10ml-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再输注其他液体 C、以上都不是 D、以上都是 11、PICC常见的的并发症有哪些( D ) A、机械性静脉炎 B、导管堵塞 C、血栓形成 D、以上都是 12、对于年龄小于2个月的婴儿,我们不推荐以下哪个皮肤消毒剂:( B ) A、酒精 B、洗必泰 C、复合碘制剂 13、药物引起静脉炎的因素( E) A、PH值 B、渗透压 C、刺激性 D、药物的浓度 E、以上都是 14、以下哪种是潜在与导管感染相关的病原体 ( D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念球菌 C、白喉杆菌 D、以上都是 15、渗透压( C )的药物可在24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 A、>280mosm/L B、>340mosm/L C、>600mosm/L D、>800mosm/L 16、PICC置管操作应由经过PICC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合格且有( D )操作者完成。1 A、2年以上有执照的临床 B、3年以上有临床工作经验 C、4年以上有执照的临床 D、5年以上有临床工作经验 16、普通治疗室配置药物时洁净环境的要求( A ) A、应在空气细菌总数≤500cfu/m3 B、应在空气细菌总数≤50cfu/m3 C、应在空气细菌总数≤100cfu/m3 D、应在空气细菌总数≤10cfu/m3 17、血液制品出血库后在室温下放置(D)输入。

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及风险防范

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及风险防范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一、概念静脉输液是指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内的方法。 药物外渗分类:非化学药物外渗-药物的种类、化学药物外渗-药物的种类 三、药物外渗临床表现: 1、轻度炎性改变:局部组织出现大片红肿、沿血管出现条索状的红线、局部肿痛。 2、重度:局部皮肤苍白继而出现水疱,严重者出现紫黑色,若不及时处理皮下 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甚至累及深层组织。 药物外渗局部临床表现: 渗透压高的药物:开始肿胀、疼痛、红润,约8-12h呈灰白色或皮下出血,2-3天呈暗紫色、黑色。 血管活性药:数分钟至2-3h局部红肿或苍白或红白相间呈条纹状、刺痛、烧灼痛、约8-10h变性坏死 化疗药:当即或数分钟内刺痛感、根据毒性不同数分钟至数小时变性坏死、局部红润、苍白灰白继之黑红、紫黑、黑痂形成或继发感染 3、如何判断是否外渗 (1)首先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胀,对肥胖患者用手适中按压注射部位,如外渗时有凹陷或有张力无弹性;对暴露的血管可观察血管的硬度走向有无条索状的红线。 (2)询问病人有无胀痛感。 (3)挤压针管有无回血时,最好针头保持水平位,切记不应针尖翘起挤压针管。 输液外渗-皮肤损害分期 Ⅰ期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局部皮肤红润肿胀发热刺痛无水疱和坏死 Ⅱ期静脉炎性反应期局部皮下组织出血或水疱形成水疱破溃组织苍白形成浅表溃疡 Ⅲ期组织坏死期局部皮肤变性坏死黑痂或深部溃疡肌腱血管神经外露或伴感染 药物外渗发生原因: 1、患者因素 (1)小儿由于哭闹、不配合,其血管短、不直,且家长紧张,无形中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压力,给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在输液过程中,小儿天生好动,难于固定,所以小儿外渗多于成人,严重外渗也多于成人。(2)老年人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行为功能减退,导致疼痛感减低,反应迟钝,皮肤松弛,静脉脆弱,这些都容易引起注射针头移位,造成静脉输液外渗。(3)无法沟通的患者、昏迷患者。此类患者由于烦躁、感觉和知觉障碍,容易发生外渗。4)休克、严重脱水、病危的患者,此类患者由于微循环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外渗。(5)肥胖患者:血管看不清、触不到,穿刺难度大。

输液管理制度

输液管理制度

输液管理制度 1、经医师诊治后需要输液者,应带病历、输液卡及取配的药品,核对无误后,方可给予输液。 2、做好“三查七对”,严格操作规程,严密消毒,坚守工作岗位,定时巡视病员,注意输液反应,做好输液登记。 3、对病人热情体贴,力求无痛注射、一针见血。如病人有疼痛或注射失败应立即向病人做好解释。 4、根据药物和病情,调节好输液速度,在输液过程中,应交待病员与陪伴不得随意调节滴速,以免发生危险。并做好输液观察记录。对需大小便者应由护士或陪伴陪同监护,以免发生意外。 5、输液完毕后,病员无不适或其它反应,可嘱其休息十分钟后回去,并交待病人后回家后注意事项。如有不适或病情变化,应请医生复诊并再作处理。 6、应对病人和陪伴宣传,自觉遵守公共卫生和公共秩序,共同保持输液室文明、清洁、卫生、安全。 7、温馨提示: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不要把外来盐水带来输注,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1 加强医护人员的输液安全意识临床药师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安全输液相关知识的培训:着重在静脉输液相关基础知识;静脉治疗前的八项评估;各种药物的PH 值、渗透压及对血管的刺激;各种药物溶媒的选择;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输液反应的观察及处理等。做到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管理。 2 确保输液用具安全输注药物前必须认真检查输液用具有效期、包装的完整性。如已过期则不可重新消毒再使用。 3 药物的安全使用静脉输液治疗流程中药物的领取、摆药、配置、查对、更换液体等步骤均存在安全隐患,必须确保每一个步骤安全,才能保证输液的安全。3.1 医嘱查对药物在使用前必须由2人以上核对医嘱,确认医嘱无误后才能执行。执行医嘱前需打印好输液瓶签、输液卡、输液执行单,由专人负责摆补液。3.2 溶液查对摆补液者必须认真检查每一袋/瓶溶液的质量,确保它的安全性。为了避免出错,我们规范了检查溶液的流程。3.2.1 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一挤二照三倒转四复照:一挤:双手用力挤压软包装,检查有无渗液,如发现有渗液,说明软包装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学习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学习 刘英平2014.6.26 制定静脉治疗行业标准的意义: 1.必要性:缺乏全国统一的输液治疗的护理行业标准 2.紧迫性:新技术出现亟待相关标准指导护士实践行为 3.临床意义:提高静脉治疗质量和科学化管理水平 4.社会效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疗机构法律纠纷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要求 1.2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事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务人员。 解读: 适用性:最低标准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含诊所/乡镇卫生院在内的所有医院)医务人员:注册护士、医师、乡村医生 指导性:标准简练 --把握大原则 科学性:遵循标准指定要求和循证护理理念 --科学依据、用词准确、符合国情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的主要依据为: 2.1GBZ/T 213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2009年3月2日发布2009年9月1日实施 2.2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委员会提出,2009年4月1日发布,2009年12月1日实施 2.3《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美国静脉输液学会(INS)指南、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静脉治疗护理实践 术语和定义 3.1静脉治疗(infusion therapy) 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制品)以及血液,通过静脉注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静脉输液和静脉输血;常用工具包括: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外周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港以及输液辅助装置等 3.2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导管末端位于上腔或下腔静脉的导管,包括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置管 3.3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通过下肢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3.4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3.5无菌技术(aseptic technique) 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技术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是现代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也是护士在临床中进行护理基础操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护士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普遍存在输液安全隐患问题,因此,我院护理部根据此情况特别制定出静脉输液管理规范,现介绍如下。 1 规范化管理的目的 确保病人输液安全,有效地达到治疗目的,增强护士的防范意识和能力,防止医疗纠纷,消除不安全隐患。 2 规范化管理的内容 2.1正确地评估病人护士对病人进行输液前的评估,包括患者的心理、生理方面及文化背景,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情况,根据输入药物的名称、作用及药物的浓度选择合适的血管。 2.2输液前的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三查七对制度。首先用消毒液洗手,戴口罩,检查液体的有效期、剂量及质量,并用输液本对输液条,再用输液条与液体查对,最后用输液条与病人的床头卡核对,核对无误后再给病人穿刺,操作用物要做到一人、一带、一巾(每人用一根止血带一块垫巾)。 2.3巡视液体的规范在输液过程中应当做好巡视工作,建立输液巡视单,及时发现、排除输液故障,保证输液安全。因此,我院建立了巡视液体规范: 2.3.1穿刺成功或更换液体后,要根据药物性质及病情变化调整好合适的滴速,并根据液体量、滴速评估所需时间,做到心中有数。 2.3.2值班护士要主动巡视液体,巡视液体工作要落实到人,无陪病人要重点巡视,特殊液体要有专人守候,确保病区整体输液让叫率低于10%。 2.3.3巡视液体时要做到“十查”:查液体有无错误,查液体剩余量,查液体外观有无改变,查病人体位是否舒适,查液体滴速是否合适,查输液管道是否通畅,查胶贴固定是否牢固,查输液部位是否红肿,查病人有无输液反应表现,查病人病情有无特殊变化。 2.4更换液体规范 2.4.1护士要熟练掌握本科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根据医嘱提前对液体进行排序。 2.4.2更换液体时,要认真落实“三查七对”制度,确定无误后方可换液,换液后及时签署换液人员姓名、时间。签字要求准确清楚,避免漏签或签错位置。进修、学习、见习护士所换液体要由有执业资格的带教老师查对签名。 2.4.3更换液体时,要及时向病人进行药物宣教,病人对所输液体和药物有疑问时,要认真核对,确定无误并向病人解释清楚后方可更换。 2.4.4液体更换完毕,要在病人旁边停留数分钟,观察液体输入情况,确定液体滴入正常且与上一组液体无不良反应后方可离开。 2.4.5更换液体后,要在15分钟内再次巡视病人,观察病人有无不良反应。 2.4.6药物入壶的操作及观察要同液体更换的要求。 2.4.7如出现两组液体的不良反应,要重新更换输液器,必要时重新穿刺,避免发生反应的液体输入病人的体内,同时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重点加强巡视,上报科室领导,避免纠纷发生。对换下的液体及输液器要上报科室领导妥善处理,同时将出现不良反应的药物登记交班,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2.5拔针规范病人液体输完毕,护士首先要用病人的输液条查对当天的医嘱本,看有无新的医嘱未执行,确定无误后方可拔针。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穿刺点

2017年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试题

2017年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试题 科室:姓名: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药物渗出 2、药物外渗 3、细胞毒性药物溢出 4、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二、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同时采集不同种类的血标本,应先注入,再注入,最后注入。 2、输入脂肪乳剂、中药制剂宜使用、用于输注全血、成分血或生物制剂的输血器宜更换一次。 3、全血、成分血和其他血液制品应从血库取出后内输注、1个单位的全血或成分血应在内内输完。 4、采血时尽可能缩短止血带的结扎时间,使用时间应在以内。避免紧握拳头,或多次松开和紧握拳头,以避免造成。 5、血培养标本应在使用前采集,如已使用应在血培养瓶上。 6、输液过程中应,观察患者有无,穿刺部位有无渗出等表现。 7、微量注射泵由专人管理,,。每一次对微量注射泵进行开机检查,检测微量注射泵性能。持续使用时,每更换一次微量泵延长管及注射器。 8、输血起始速度宜慢,应先观察,无不适后再根据患者、及输注血制品的调节滴速。 9、药物渗出的处理中按压推散法是利用的原理,扩大加快离子扩散,促进吸收。 10、发生药物外渗时,用加局部封闭,严格消毒,防止感染发生。封闭时要进行,封闭环要,注射药物时应深度适宜,随时,防止注射到血管内。对较大面积的外渗,可采取封闭:从外渗注入封闭液mL,使其,中和或减轻药物对组织的损伤。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进行PVC穿刺时宜() A.规范洗手 B.规范洗手,戴清洁手套 C.规范洗手,戴无菌手套 2、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为() A. ≤5cm B. ≥5cm C. ≥8cm D. ≥20cm 3、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为() A. ≤5cm B. ≥5cm C. ≥8cm D. ≥20cm

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及风险防范

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 及风险防范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一、概念静脉输液是指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内的方法。 药物外渗分类:非化学药物外渗-药物的种类、化学药物外渗-药物的种类 三、药物外渗临床表现: 1、轻度炎性改变:局部组织出现大片红肿、沿血管出现条索状的红线、局部肿痛。 2、重度:局部皮肤苍白继而出现水疱,严重者出现紫黑色,若不及时处理皮下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甚至累及深层组织。 药物外渗局部临床表现: 渗透压高的药物:开始肿胀、疼痛、红润,约8-12h呈灰白色或皮下出血,2-3天呈暗紫色、黑色。 血管活性药:数分钟至2-3h局部红肿或苍白或红白相间呈条纹状、刺痛、烧灼痛、约8-10h变性坏死 化疗药:当即或数分钟内刺痛感、根据毒性不同数分钟至数小时变性坏死、局部红润、苍白灰白继之黑红、紫黑、黑痂形成或继发感染 3、如何判断是否外渗 (1)首先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胀,对肥胖患者用手适中按压注射部位,如外渗时有凹陷或有张力无弹性;对暴露的血管可观察血管的硬度走向有无条索状的红线。(2)询问病人有无胀痛感。 (3)挤压针管有无回血时,最好针头保持水平位,切记不应针尖翘起挤压针管。 输液外渗-皮肤损害分期 Ⅰ期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局部皮肤红润肿胀发热刺痛无水疱和坏死 Ⅱ期静脉炎性反应期局部皮下组织出血或水疱形成水疱破溃组织苍白形成浅表溃疡 Ⅲ期组织坏死期局部皮肤变性坏死黑痂或深部溃疡肌腱血管神经外露或伴感染药物外渗发生原因: 1、患者因素 (1)小儿由于哭闹、不配合,其血管短、不直,且家长紧张,无形中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压力,给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在输液过程中,小儿天生好动,难于固定,所以小儿外渗多于成人,严重外渗也多于成人。(2)老年人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行为功能减退,导致疼痛感减低,反应迟钝,皮肤松弛,静脉脆弱,这些都容易引起注射针头移位,造成静脉输液外渗。 (3)无法沟通的患者、昏迷患者。此类患者由于烦躁、感觉和知觉障碍,容易发生外渗。4)休克、严重脱水、病危的患者,此类患者由于微循环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外渗。(5)肥胖患者:血管看不清、触不到,穿刺难度大。 2、药物因素主要是药物浓度过高和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包括药物酸碱度、渗透压、 药物浓度、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刺激性大的药物如化疗药物、甘露醇、钙剂,缩血管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的高危药物,这些药物一旦外渗,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 护理对策: 1、小范围外渗: (1)外渗的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如普通的溶液、辅助治疗的药液,可以用湿热敷,或用95%的酒精、50%的硫酸镁湿敷,肿胀很快就会消退;如果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