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序标准时间设定

工序标准时间设定

工序标准时间设定
工序标准时间设定

工序标准时间设定

一、工序制作时间如下:

1、插IC并屈对角脚:4PIN IC 6秒

6PIN IC 6秒

8PIN IC 8秒

14PIN IC 8秒

16PIN IC 10秒

20PIN IC 10秒

22PIN IC 10秒

24PIN ~42PIN IC 1 2秒

2、插跳线3秒

3、插电阻3秒

4、插二极管、三极管(普通型)3秒

5、插电容3秒

6、插三极管(大功率三极管)4秒

7、插一条连接线两端都插入PCB 5秒

8、插一个继电器5~8秒

9、插六个脚的火牛6秒

10、压元件每个元件平均0.3秒

11、焊咪头线时间2秒

12、焊元件脚:元件脚直径为0.4~0.6mm焊盘直径为2~3mm 2秒

元件脚超过0.6mm焊盘直径超过3mm 4秒

焊火牛线(线芯直径=1mm焊盘直径为4mm)4秒

13、焊排托锡焊接:2针2秒

3针3秒

4针4秒

5针4秒

6针6秒

7针6秒

8针6秒

9针7秒

10针8秒

11针9秒

12针按此顺序依次10秒

14、开关制托锡焊接:4PIN 4秒

6PIN 6秒

8PIN 8秒

10PIN 10秒

12PIN 12秒

15、焊邦定IC:14PIN 7秒

28PIN 14秒

40PIN 20秒

60PIN 30秒

4PIN 4秒

16、热压一点(热压点直径4mm)2秒

17、热压一点(热压点直径超过4mm)4秒

18、剪一个元件脚1~ 1.5秒

19、热压胶柱子胶柱直径为3 mm长度为5 mm 5秒

20、H/S合壳6秒

1

21、座机合壳8~12秒

22、贴一张12 mm或17 mm或24 mm的透明胶纸4秒

23、焊一条线连接喇叭4秒

24、装焊一个6个脚的收线制16秒

25、装焊6个脚的拨动开关制16秒

26装焊10脚或12脚的拨动开关制20秒

27、插焊一个四芯623K插座线24秒

28、插焊一个两芯623插座线12秒

29、插焊4芯616E插座线22秒

30、装一个开关制4秒

31、啤斑马纸(啤压时间)3~4秒

32、啤斑马纸与机板上(啤压时间)4~5秒

33、装一个喇叭3~4秒

34、装一块电池片4秒

35、装一块蜂鸣片4秒

36、装咪入咪胶套(圆形咪套)3秒

37、装咪入咪胶套(方形咪套)4秒

38、贴一块纱网带贴哥罗芳4秒

39、贴一块海棉4秒

40、贴双面带胶海棉6秒

41、打一点热胶3秒

42、涂一外黄胶水2~3秒

43、检查面壳(H/S面壳)6秒

44、检查面壳(座机面壳)10秒

45、检查底壳(H/S底壳)6秒

46、检查底壳(座机底壳)10秒

47、剪一粒字钮3~4秒

48、执锡时间每个锡点0.2秒

49装字钮一粒2~3秒

50、锁螺丝每粒:

3*6,2.6*6或更小的螺丝批力2~2.5Kgfcm2 3秒

3*8,3/10,2.6*10的螺丝批力3~5gfcm2 4秒

3*12,2.6*12,3*14或更小的螺丝批力5~6Kgfcm2 4.5秒

51、装一粒胶脚4秒

52、用雪梨纸包装一个手柄10秒

53、用胶袋包装一个手柄4秒

54、装一张电话卡4秒

55、装一张PVC胶片4秒

56、成型一个内盒8~10秒

57、成型一个彩盒10秒

58、装一个螺丝帽4秒

59、贴一张SABES 4~6秒

60、对一条48mm,40~80cm的封箱胶纸4~6秒

61、焊上条超过250mm的连接线6秒

62、插焊一个直径为3mm的LED 10秒

63、加锡于铜铂或鸡眼上每点3秒

64、摆焊一个SMD电阻或电容8~10秒

65摆焊一个SMD LED 10秒

66、摆焊一个双灯SMD LED 12秒

2

67贴一块胶纸于PCB铜铂上3~4秒

二、机器加工元件时间如下:

1、电阻成形0.3秒/粒

2、跳线成形0.5秒/粒

3、IN4148三极管成形0.3秒/粒

4、IN4004二极管成形0.3秒/粒

5、大功率电阻成形0.33秒/粒

三、手贴一粒元件(包括:电阻、电容、二、三极管) 3.5~4秒

以上工序时间是由一份英文版翻译出来各总结过去经验及实际测量所得出的结果

强化训练:

1、生产的几大要素:

①投入数量:是否按目标投入?依据拉上有良品的数量适当增加投入数以确保产量;

②产品的品质:生产不良品是否正常?对不良品进行分类,由大到小逐一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报上级;

③工位的平衡:生产各工位有堆机现象;分析堆机原因,寻找解决方法,必要时请IE协助(工位平衡就是流程中各工位操作

的节拍(单位)时间要均衡)

2、工位平衡的四大原则:

①取消:取消不必要的程序(有无多余的无效工艺操作动作;

②合并:合并一些过于细分或重复的工作;

③重排:经过取消,合并后,再根据“何人”“何处”“何时”进行重排,使其能有最佳的顺序,除去重复,使做事顺序合理;

④简化:考虑最简单的方法及设备以省时间、人力、及费用,重新组织一个更有效率的程序;

3、IE的七大手法:

①流程分析;

②动作研究;

③动作经济原则;

④人机配合;

⑤时间研究;

⑥工作抽查;

⑦工作简化;

4、基本动作要素:

(1)空手移动;(2)抓住;

(3)荷重移动;(4)定位;

(5)组合;(6)取出;

(7)使用;(8)放手;

(9)调查;(10)寻找;

(11)找出;(12)选择;

(13)考虑;(14)方位调查;

(15)保持;(16)不可避免的等待;

(17)可以避免的等待;(19)休息;

备注:1~9项是完成动作的必要性;

10~14项影响并且阻碍第一类动作速度使其出现延误倾向;

15~18项对推进工作完全没有作用,是浪费的动作;

3

IE设定标准时间

设定标准时间 本章将具体讲述什么是标准时间;标准时间是由什么内容构成的;以及标准时间作为管理的基础数据在企业内如何灵活应用,在第2节和3节中,我们将进一步阐述在设定标准时间的时候,必须要用到的“评价”和“余裕”;在第4节中介绍一些标准时间的使用方法的实例。 4.1标准时间 (1) 标准时间 标准时间的定义有许多,但意思基本相同,只是在措词上有所区别。在本章中,用下列定义表示: 1、 用指定的方法和设备; 2、 在规定的作业条件下; 3、 作业人员对工作十分熟练; 4、 经正规训练,体力上能够适应,能顺利完成作业且有平均水平的作业人员; 5、 作业人员在作业时不会受到有害影响,对工作每天都能坚持,即使是在高空作业时; 完成1个单位量所必要的时间,简单地概括就是“在规定的作业条件下,用标准方法作业所必要的时间”。 从标准时间的定义可知,它指经过训练且拥有一定熟练程度的作业人员,用标准作业方法作业时所花费的时间。在此处的“1个单位的工作量”又如何理解呢?单位工作量就是一个产品或一吨产品。 (2) 标准时间的构成 标准时间如表4.1所示,由以下时间构成。 表4.1标准时间的构成

●主作业时间 一个单位的生产,比如加工生产一个、一支或一批产品所需要的时间。 ●准备时间 为辅助主作业所需的作业时间,例如:机械或工具的调整,上油、安装等过程,及善后处理等所需的时间。 ●净时间 用跑表法或其他的方法进行实际观测而得到的结果(除异常值以外的平均值或代表值)再乘以评估系数,而得到的在标准作业速度下的时间。 用公式可表示为: 净时间=具有代表性的观测时间×评估系数 ●余裕时间 作业时出现疲劳之后的休息时间,以及作业过程中需饮水和上厕所的时间,同时,作业时间也会因净时间以外的作业变更、发生作业事故使作业中断,致使出现等待时间或作业时间的增加,这样的时间叫做余裕时间(请参照第3节)。净时间加上余裕时间为标准时间。 (3)标准时间的计算公式 按照下面的公式可计算出标准时间: 标准时间=观测时间×评估系数×(1+宽裕率) =净时间×(1+宽裕率) 此处的观测时间是指用跑表法测出时间的平均值(除异常值外)。 余裕率是前面讲过的余裕时间和净时间的比例关系(%),公式为: 余裕率=(余裕时间÷净时间)×100%

(时间管理)时间进度安排

(时间管理)时间进度安排

论文指导课讲稿 第壹节师生第壹次见面 五项工作:1,师生见面,交换 e-mail 地址。2,完成选题。3,发论文任务书(初稿)。4,开题方案。5,调研。 壹、毕业论文工作程序 首先展示教务处下发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程序。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程序

二、师生见面,交换 e-mail 地址 5 件事:说明毕业论文工作程序→把评分表显示给学生→说明选题注意事项→确定实习单位→确定联系方式。 A、说明毕业论文工作程序。 B、把评分表显示给学生,不发,论文答辩后再填写。里面有关于毕业环节的规定,任务书,开题方案表,中期检查表,指导记录表,评分表,答辩记录和诚信

申明。 最需要说明的是每周指导俩次,让学生及时填。指导以网为主。 教师指导手册包括关于指导教师规定,任务书,论文指导情况和三个签字加论文得分。 C、说明选题注意事项: 原则上应每生壹题,独立完成。下列情况的题目不宜作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选题:(1)和所学专业培养目标不吻合的;(2)范围过于狭窄,内容过于单壹, 达不到全面训练目的的;(3)属于尖端科技或过于宏观,本科学生难以胜任的;(4)无法按期完成或不能取得阶段性成果的;(5)和以往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题目雷同的。 D、确定实习单位。没有自己联系单位的要将名单上报。 E、确定联系方式。原则上每周均要联系(学校规定俩次)。指导教师下周上报实习单位。 三,完成选题,5 件事:把参考选题发给学生→考察选题是否和实习挂钩→草拟壹个大纲→了解学生的社会资源→学生要证明他有能力完成选题。 A、把参考选题发给学生,仅供参考,当时定选题,当时写大纲。鼓励老师和学生提ft新选题,可是,所有新选题以院长确认为准。院长确认的原则是选题要力所能及,要有调研等自己的工作,要结合专业。 B、考察选题是否和实习挂钩。 C、草拟壹个大纲。大纲大体格式:壹,导论;二,文献综述;三,基本理论;四, 调研说明和分析;五,结论和建议。 D、了解学生的社会资源。缺少资源会使调研难度加倍。

时间序列完整教程(R)

时间序列完整教程(R) 简介 在商业应用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因素,能够提升成功率。然而绝大多数公司很难跟上时间的脚步。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有效的方法,能够让我们预测未来。不要担心,本文并不会讨论时间机器,讨论的都是很实用的东西。 本文将要讨论关于预测的方法。有一种预测是跟时间相关的,而这种处理与时间相关数据的方法叫做时间序列模型。这个模型能够在与时间相关的数据中,找到一些隐藏的信息来辅助决策。 当我们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的时候,时间序列模型是非常有用的模型。大多数公司都是基于时间序列数据来分析第二年的销售量,网站流量,竞争地位和更多的东西。然而很多人并不了解时间序列分析这个领域。 所以,如果你不了解时间序列模型。这篇文章将会向你介绍时间序列模型的处理步骤以及它的相关技术。 本文包含的内容如下所示: 目录 * 1、时间序列模型介绍 * 2、使用R语言来探索时间序列数据 * 3、介绍ARMA时间序列模型 * 4、ARIMA时间序列模型的框架与应用 1、时间序列模型介绍 本节包括平稳序列,随机游走,Rho系数,Dickey Fuller检验平稳性。如果这些知识你都不知道,不用担心-接下来这些概念本节都会进行详细的介绍,我敢打赌你很喜欢我的介绍的。 平稳序列 判断一个序列是不是平稳序列有三个评判标准: 1. 均值,是与时间t 无关的常数。下图(左)满足平稳序列的条件,下图(右)

很明显具有时间依赖。 1. 方差,是与时间t 无关的常数。这个特性叫做方差齐性。下图显示了什么是方差对齐,什么不是方差对齐。(注意右图的不同分布。) 2. 协方差,只与时期间隔k有关,与时间t 无关的常数。如下图(右),可以注意到随着时间的增加,曲线变

标准工时定额制定流程及方法

1目的 确定公司产品生产的标准工时制定流程及方法,制订合理的标准工时定额,是安排生产计划和进行经济核算的基础,在现有设备及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尽可能的精益生产,使大多数员工经过努力都可以达到,先进员工可以超过。制定和管理制造部生产管理指标,评价各部门的生产能力。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制造部对产品标准工时定额的制定、修改及管理的全过程。 3职责 3.1 计划管理部职责 3.1.1 计划管理部负责对制造部制定的标准工时定额表进行审核、发布。 3.1.2 计划管理部负责对各制造部制定、下发标准工时测定计划。 3.1.3 计划管理部负责对各制造部进行工时效率考核、UST奖金考核。 3.1.4 计划管理部负责更新并保存日常工时数据。 3.1.5 计划管理部对各部门工时负责人员的资格评定及评价。 3.2 各制造部职责 3.2.1 各制造部按照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制定所有产品的标准工时定额表,定期按计划或因需要对标准工时定额表进行修订。 3.2.2 各制造部门工时负责人员任职条件及工作内容 4程序要求 4.1标准工时定额表制定、发布流程

图1 4.1.1 各制造部工时测定员生产现场实地观摩测出各工序的实际作业时间值记入工序作业时间记录表并进行现场评价,将现场记录的手写版工序作业时间记录表交至计划管理部存档、备查。 4.1.2 各制造部由根据LS/WI014.034标准工时宽放率的制定及变更的管理规定确定各工序宽放率,并将宽放率填入宽放率评价表,交至计划管理部存档、备查。 4.1.3 各制造部工时测定员根据各工序的实际作业时间及宽放率计算出各工序的标准时间,编制标准工时定额表。产品的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参考下述(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 4.1.4 各制造部工时测定工程师对工时测定员测定的标准工时进行复核,确认后加入作业指导书中等待审批。 4.1.6 各型号产品的各工序标准工时定额表制定后,经生产技术科科长审批后,再由计划管理部进行审核,计划管理部汇总编制标准工时汇总表。 4.1.7 当对产品的标准工时产生异议时,由制造部工时管理员安排进行重新测定,修订后再次报送计划管理部进行审核。 4.1.8 对同一种产品的标准工时进行两次审核后若仍产生异议,标准工时按照计划管理部测算出的结果进行颁布实施。 4.1.9 各制造部在测定标准工时需通知计划管理部该型号、该工序的具体生产时间,以便掌握现场测定及复核时间,否则无法复核造成的WI批准延迟责任归该制造部。 4.2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4.2.1 标准工时:标准工时是在正常的作业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和设备,在合理的劳动强度和正常的作业速度下完成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的单位作业量所需的作业时间。 4.2.2 标准工时申请条件:有受控工艺文件、工艺流程图支持且可增值的工序。 4.2.3 标准工时的基本构成:标准时间 = 正常作业时间×(1+宽放率) 4.2.4 宽放率的构成、定义、计算方法详见LS/GWI012.005标准工时宽放率的制定及变更 4.2.5 时间测定方法 4.2. 5.1 选定被测时间的作业工序,将每一单位作业分割成具体的作业要素、必要时再对作业要素分割成具体的动作要素。

(时间管理)标准时间的设定

(时间管理)标准时间的设 定

标准时间的设定 壹、标准工时概要 1、什么是标准工时(Standard Time) 标准工时是于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所需的作业时间。 它具有以下五项主要因素: 1.正常的操作条件:工具条件及环境条件均符合作业内容要求且且不易引起 疲劳,如女子搬运重量不超过4.5 公斤。 2.熟练程度:大多数中等偏上水平作业者的熟练度,作业员要了解流程,懂得 机器和工具的操作和使用。 3.作业方法:作业标准规定的方法。 4.劳动强度和速度:适合大多数普通作业者的强度和速度。 5.质量标准:以产品的质量标准为准,基本原则是操作者通过自检及互检完 成。 由上述的定义可知标准时间是衡量壹切工作的标准,它具有相当高的客观性和公平性。IE 的全部方法和手段均是为了保证所制定的标准时间公平合理,因为它是衡量效率的基准,同时也是进行科学的效率管理的基础,且最终被应用到销售、设计、采购、成本管理等关联领域。 2、标准时间的意义和用途

制定合理的标准时间是科学管理的最基本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无标准时间就无管理的第壹步。通过标准时间的应用使参和工作的全部人均能够客观准确地计划、实施且评价工作结果。标准时间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制造业必不可少的作业管理基准。标准时间的应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生产计划; 2.人工工时计划及人员计划; 3.评价:不同作业者的工作表现,不同的供货商的效率成本,不同的作业方法 的优劣; 4.用于制造产品的人工成本控制和管理,包括记件薪水的标准; 5.对客户的估价和报价; 6.设备及工装的需求计划; 7.革新和改善的成绩评价。 特别要强调的是标准时间不是壹成不变的,随着作业方法及产品工艺的改进,标准时间也是于不断更新和提高的。 3、标准时间的组成 大多数的标准时间是由"标准主体作业时间"和"标准准备时间"组成。此俩项又分别由净作业时间和宽放时间组成。 标准主体作业时间和标准准备时间是完成工作所必须进行的作业包括有效的机械作业以及事前准备和中间准备所消耗的时间。俩项净时间总和称为正常时间。

(时间管理)标准时间

(时间管理)标准时间

图 I 作业时间:壹批(LOT)的加工要素时间,分为 间和空闲时间; 人员按规定的作业条件和作业方法,用正常速度生产规定质量的壹个单位的产品时所需的时间。 标准时间是指于规定的作业条件下,按照适合此作业熟练程度的作业人员按规定的方法及设备,受到此作业培训后体力也适应,能够完成此作业的状态下,用标准速度进行此项作业时,完成壹个单位的作业量所需的时间。 完成壹个单位的作业量所需的时间,为此壹般于标准时间内以壹个、壹批、1 大批、壹次等的单位为基本设定标准速度,即不是以壹天为单位发生的所有事项包含于标准时间,而是以壹个单位为基础发生的所有需要项目为标准时间的内容。 标准时间是以净作业时间和空闲时间来组成。 标准时间=净作业时间+空闲时间=净作业时间*(1+余率) 5—1 (1) 主 时 漫长的工作时间内也需要快乐 但首先工作与快乐之间要掌握好均衡,组织才能强大。 净作业 (2) 准备作业时间:加工品准备、设备及工具准备、作业 现场整理等,加工壹批时每次发生的准备及整理时间; (3) 净作业时间:用对象作业的基本内容,规则地、周期 性地重复进行的作业部分的时间。 1. 标准时间的概要 第五章标准时间 标准时间的意义 标准时间的构成 准备作业时 主要作业时间

(4)空闲时间:用对象作业所需的内容不规则地偶然发 生,分别调查其发生率和平均时间后,加于净作业时间上才能求得主作业时间的作业部分时间。 (5)主作业时间:作业目的本身于进行中的主体作业时 间。 (6)辅助作业时间:发生于和主要作业时间节拍中的辅助 时间。 标准时间的具备条件 准时间应于任何部门或工厂均是公平的; 标准时间是为达到基本作业目的,是针对理想的作业方法的时间;作业方法不能根据工厂或车间的情况而变化; 此项目是准确无误地运作标准时间时的壹个最重要的条件。 比如测试作业人员的作业时,用过去的实际时间或某种代表产品的生产台数来换算是不够充分的; 应保证适合评价目的或使用目的的准确性; 应以科学手法为基础,运营者及所有职工均能接受的, 可信赖的标准时间;标准时间应对任何部门或工序均要是公平的。 标准作业速度的决定是跟社会的壹般水平无关或不能存于特殊的情况; 如果利用广泛使用的壹般的方法设定的标准时间,那应该是跟公司内的各车间或各部门甚至是和其它公司的水平均能够进行比较; 根据产品种类或购入新的机器设备,即使制造方法有变化也能够作为参考,仍能够和几年前的水平作比较。 时间单位 作为标准生产数量,标准吨(TON)数,代表产品的计算等的各种基本单位,指定着作业的标准;

一阶段审核管理规定教程文件

一阶段审核管理规定

一阶段审核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使管理体系一阶段审核符合相关规范要求,达到为二阶段审核做好充分准备的目的,特制定本规定。 2 职责 2.1 计划管理部负责一阶段审核的初步安排和审核策划、审核计划的审批。 2.2 审核组长负责一阶段审核的具体策划和实施。 3 要求 3.1 管理体系一阶段审核的目的及基本实施内容 第一阶段审核目的是了解组织管理体系的策划、实施情况,确定是否具备进行第二阶段审核的条件。基本实施内容包括: a)审核客户的管理体系文件; b)评价客户的运作场所和现场的具体情况,并与客户的人员进行讨论,以确定第二阶段审核的准备情况; c)审查客户理解和实施标准要求的情况,特别是对管理体系的关键管理绩效或重要的因素、过程、目标和运作的识别情况; d)收集关于客户的体系范围、过程和场所的必要信息,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和遵守情况(如客户运作中的质量、环境、法律因素,相关的风险等); e)审查第二阶段审核所需资源的配置情况,并与客户商定第二阶段审核的细节; f)结合可能的重要因素充分了解客户的管理体系和现场运作,以便为策划第二阶段审核提供关注点; g) 评价客户是否策划和实施了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以及管理体系的实施程度能否证明客户已为第二阶段审核做好准备。 3.2 一阶段审核的实施

3.2.1 对大部分管理体系一阶段审核均应在客户的现场进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一阶段审核应在客户的现场进行。以下列出适宜现场实施第一阶段审核的情况或考虑的因素: a)复杂的管理体系,如组织的规模、结构及其职能复杂(如集团公司);组织的运作场所及现场复杂多样(如具有多个临时场所和/或多场所的组织);体系覆盖了相当数量的产品/服务范围,或具有高度复杂的活动和过程;多个管理体系的结合审核; b)新扩展的技术或认证领域; c)对组织的产品/服务、过程或活动中的相关技术或问题缺乏足够的了解或经验不足; d)高风险项目,包括法规环境或社会关注程度较高的行业,如食品、药品生产和建筑施工等行业;基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相关因素的性质及其具有的高风险特性(如CNAS-GC11/31/41附表1“认证业务分类表”中带“★”号或风险等级标识为一级的各专业类别)。 3.2.2 对以下情况可考虑不到客户现场实施一阶段审核(仅限于 Q/E/S): a) 受审核方已获中心颁发的其他管理体系的认证证书,通过以往的审核对其管理体系建立了足够的信心,且已充分了解受审核方的活动范围、组织结构及过程,通过对相关管理体系的差异性分析,并通过对文件、资料的审查可以确定审核范围和第二阶段审核的关注点,可考虑不在受审核方现场进行第一阶段审核。 b) 该组织曾通过CNAS认可的其他认证机构对申请领域的认证,且根据收集的信息足以完成第二阶段审核的策划; c) 受审核方的产品/服务特性明显、过程简单,认证风险较低,不涉及国家强制要求、人身安全等,及无生产服务提供现场的组织(如批发贸易公司、软件开发公司、设计院等); d)环境因素复杂程度或风险级别在三级;符合c)条要求的部分二级环境因素复杂程度或二级风险等级的组织。 计划管理部在《认证前审核方案策划暨审核任务通知书》(CGW-112-B14)中明确是否到现场实施第一阶段审核。

时间研究和标准时间制定讲解

时间研究和标准时间制定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时间研究的步骤 第三节几种评比方法简介 第四节标准时间的制定 第一节概述 一、时间研究的定义、特点及用途 1.时间研究的定义 时间研究是一种作业测定技术,旨在决定一位合格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在标准状态下,对一特定的工作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以上定义的含义为: (1)合格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

即操作者必须是一个合格的工人,而且该作业必须适合于他做;操作者对该项特定工作的操作方法,必须受过完全的训练;操作者必须在正常速度下工作,不能过度紧张,也不能故意延误,工作时生理状态正常。 (2)在标准状态下 系指用经过方法研究后制定的标准的工作方法、标准设备、标准程序、标准动作、标准工具、标准机器的运转速度及标准的工作环境等。 2.时间研究的用途 (1)决定工作时间标准,并用以控制人工成本。 (2)制定标准时间作为资金制度的依据。 (3)决定工作日程及工作计划。 (4)决定标准成本,并作为标准预算的依据。 (5)决定机器的使用效率,并用以帮助解决生产线的平衡。 二、时间研究的研究方法 时间研究也称秒表时间研究、直接时间研究或密集抽样时间研究——即采用抽样技术进行研究。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的科学的调查方法。它是按随机的原则,抽选总体中的部分单位进行调查,以推断总体的有关数据。 抽样调查是按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选少部分单元,无任何主观意图的影响,因此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抽样调查的次数是根据科学的计算确定的,在调查次数上,有最低限度的保证。 抽样调查的结果,其误差可在调查之前根据抽样的次数和总体中各单位时间标志的差异程度,事先通过计算,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 之内,因此调查结果比较可靠。 密集抽样与后面介绍的工作抽样(分散抽样)不同之处在于:密集抽样 是在一段时间内,利用秒表连续不断地观测操作者的作业,而分散 抽样(工作抽样)则是在较长时间内,以随机的方式,分散地观测操作 者。 第二节时间研究的步骤 一、时间研究的工具 1.秒表(停表、马表) 2.观测板

标准工作时间研究手册

标准工作时间研究手册 一、定义: st(standard time):标准时间,在特定的工作环境条件下,用规定的作业方法和设备,以普通熟练工作者 的正常速度完成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工作所必需的时间。所以,st要求如下: 1.作业方法必须是标准的。 2.作业速度也必须是标准的。 3.作业者必须是熟练工。 由此又得出: 1.作业方法决定st,应该用更好的作业方法制定st; 2.无标准的作业方法时,无法制定st; 3.st只与人有关,与设备无关; 4.st与作业者的具体熟练程度无关,只默认标准作业速度为st要求作业者的作业速度。 二、作用 st是各种经营活动计划的基础,测量成果和评价的尺度,可用于改善活动的基础资料。其主要用途如下: ——编制生产作业计划; ——计算作业人数; ——制定标准成本; ——估算产品成本; ——编制日程计划; ——比较方法和测量改善效果; ——计算外发加工费; ——制定长期人员计划; ——作为生产线平衡资料; ——评价作业者成果; ——设备空间的计划基础; ——编制加班计划; ——评价监督者成果; ——规定等待机器台数; ——用于作业训练。 ——其他 三、构成 标准时间 = 正常时间 + 宽放时间 = 正常时间 * (1+宽放率)(外乘法)或正常时间 / (1-宽放率)(内乘法) 1.正常时间: ⑴主体作业时间:按照作业目的进行的作业。指能创造价值的作业,如改变产品外形,改变产品性能等。 ⑵副作业时间:与主体作业同步发生,起附属作用。如取放工具、检查等。 2.宽放时间: ⑴私事宽放时间:作业过程中,满足生理要求的宽放时间,如上厕所,喝水,擦汗。 ⑵疲劳宽放时间:为了补偿工作过程中体力和精神疲劳,采取的休息或操作速度减弱的宽放时间。

标准时间的设定

附录1:标准时间的设定------作业测定 1.1. 标准时间概要 1.1.1什么是标准时间(Standard Time) 标准时间是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下完成复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它具有以下五项主要因素: 正常的操作条件:工具条件及环境条件多复合作业内容要求并且不易引起疲劳的条件,如女工搬运重量不超过4.5KG。 熟练程度:大多不同中等偏上水平作业者的熟练度,作业者要了解流程,懂得工具的操作与使用。 作业方法:作业标准规定的方法。 劳动强度与速度:适合大多数普通作业的强度与速度。 质量标准:以产品质量标准为准,基本原则是操作者通过自检及互检完成。 由上述定义可知标准时间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它具有相当高的客观性与公平性。然而,由于受到中国历史上长期的计划经济与国营经济的影响,致使中国工矿企业忽视效率及效益,没有衡量效率的标准时间概念。广大的中国企业只有旧的劳动工时定额系统,与国际系统严重脱节,加入WTO之后,当务之急是正视效率管理,引进基础的标准时间系统,与外国企业在同一平台竞争。否则,我们入了WTO的赛场却不懂比赛规则,那如何取胜对手呢?

1.2. 标准时间的意义与用途 1.制定生产计划 2.人工工时计划及人员计划 3.评价:不同作业者的表现 不同供货商的效率成本 不同作业方法的优劣 4.用于作产品的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包括计件工资的基准 5.对客户估价与报价 6.设备及工装的需求计划 7.革新与改善的成绩评价图1反映标准时间的设定与活用周期: 图2 标准时间的构成 2.2 标准时间的设定 1.对观测时间进行评比求得的正常作业时间

标准时间的设定范文

标准时间的设定 一﹑标准工时概要 1﹑标准工时含义 标准工时是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所需的作业时间。 它具有以下五项主要因素﹕ (1) 正常的操作条件﹕工具条件及环境条件都符合作业内容要求并且不易 引起疲劳。 (2) 熟练程度﹕大多数中等偏上水平作业者的熟练度﹐作业员要了解流程﹐ 懂得机器和工具的操作与使用。 (3) 作业方法﹕作业标准规定的方法。 (4) 劳动强度与速度﹕适合大多数普通作业者的强度与速度。 (5) 质量标准﹕以产品的质量标准为准﹐基本原则是操作者通过自检及互检完成。 2﹑标准工时的构成 大多数的标准时间是由“标准主体作业时间”和“标准准备时间”构成。此两项又分别由净作业时间和宽放时间构成。如下图(1) 标准主体作业时间与标准准备时间是完成工作所必须进行的作业包括有效的机械作业以及事前准备和中间准备所消耗的时间。两项净时间总和称为正常时间。宽放时间普遍以相对于正常时间的比率﹐即宽放率的形式表示﹐标准时间的表述公式如下﹕ 标准时间 =正常作业时间+宽放时间 =正常作业时间*(1+宽放率) =净作业时间*(1+评定系数)*(1+宽放率) 宽放比率表 标准时间 标准主体作业时间 净作业时间 宽放时间 一般宽放 特殊宽放 标准准备时间 净作业时间 宽放时间 一般宽放 特殊宽放 图示:标准时间的构成

二﹑标准时间的设定 标准时间的设定方法总体大致分为经验估算及科学的时间分析与时间预置(PTS)法等 对观测时间进行评比求得正常作业时间﹔ 对正常作业时间进行宽放﹐求得标准时间。 公式如下﹕ 标准时间=正常作业时间*(1+宽放率) =观测时间*评比系数*(1+宽放率) 1﹑时间评比(Rating) (1)时间评比介绍 时间评比是一种判断与评价的技术﹐其目的在于把实际作业时间修正到合理的作业速度下的时间﹐消除因被测量人个人的工作态度﹑熟练度及环境因素对实测时间的影响。具体影响作业者的因素如图(2)所示。 这么多影响作业时间的因素如果不能够定量评估的话会极大影响标准时间的客观性与通用性。下面介绍时间评比方法中最通用的方法------平均化法(Leveling)。平均化法又称西屋法(Westing House System)﹐为美国西屋电气公司首创﹐经劳雷(Lowry)﹑曼纳特(Maynard)和斯坦基门德(Stegemerten)完成整个体系。 (2)平均化法的评比 平均化法从熟练﹑努力﹑作业条件和一致性四个方面评价作业速度。 A 熟练 作业动作流畅性及熟练度﹐主要体现在动作的韵律及节奏感上。 B 努力 作业者的劳动欲望﹐反映了作业者在精神上的努力度与身体状态﹐与熟练度有直接关系﹐因此两者不应相差等级太远。 C 条件 对作业者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如符合国家及行业作业环境标准的话﹐此项可视作平均。 D 一致性(稳定性) 对周期作业时间的稳定性的评价﹐若偏差达到±50%的话评价为欠佳﹐基本正常作业可视为平均。具体评价等级系数见表 (1) 表(1) (西屋法)评价等 级系数表 音响 照明 温湿度 色彩 作业条件 适应性 身体条件 培训 技术水平 设备的操作性 熟练度 其它作业员 上司 公司外人员 人际关系 保障(公司) 升职的机会 上司与同事的评 企业文化的认同 奖励 精神支持 身体条件 经济状况 努力度 作业速度 图示影响作业速度的因素

实用的标准工时定额制定流程及方法

1。 2目的 确定公司产品生产的标准工时制定流程及方法,制订合理的标准工时定额,是安排生产计划和进行经济核算的基础,在现有设备及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尽可能的精益生产,使大多数员工经过努力都可以达到,先进员工可以超过。制定和管理制造部生产管理指标,评价各部门的生产能力。 3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制造部对产品标准工时定额的制定、修改及管理的全过程。 4| 5职责 计划管理部职责 3.1.1 计划管理部负责对制造部制定的标准工时定额表进行审核、发布。 3.1.2 计划管理部负责对各制造部制定、下发标准工时测定计划。 3.1.3 计划管理部负责对各制造部进行工时效率考核、UST奖金考核。 3.1.4 计划管理部负责更新并保存日常工时数据。 3.1.5 计划管理部对各部门工时负责人员的资格评定及评价。 各制造部职责 & 3.2.1 各制造部按照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制定所有产品的标准工时定额表,定期按计划或因需要对标准工时定额表进行修订。 3.2.2 各制造部门工时负责人员任职条件及工作内容

6程序要求 4.1标准工时定额表制定、发布流程 图1 4.1.1 各制造部工时测定员生产现场实地观摩测出各工序的实际作业时间值记入工序作业时间记录表并进行现场评价,将现场记录的手写版工序作业时间记录表交至计划管理部存档、备查。 4.1.2 各制造部由根据LS/标准工时宽放率的制定及变更的管理规定确定各工序宽放率,并将宽放率填入宽放率评价表,交至计划管理部存档、备查。 4.1.3 各制造部工时测定员根据各工序的实际作业时间及宽放率计算出各工序的标准时间,编制标准工时定额表。产品的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参考下述(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 4.1.4 各制造部工时测定工程师对工时测定员测定的标准工时进行复核,确认后加入作业指导书中等待审批。 4.1.6 各型号产品的各工序标准工时定额表制定后,经生产技术科科长审批后,再由计划管理部进行审核,计划管理部汇总编制标准工时汇总表。 | 4.1.7 当对产品的标准工时产生异议时,由制造部工时管理员安排进行重新测定,修订后再次报送计划管理部进行审核。 4.1.8 对同一种产品的标准工时进行两次审核后若仍产生异议,标准工时按照计划管理部测算出的结果进行颁布实施。 4.1.9 各制造部在测定标准工时需通知计划管理部该型号、该工序的具体生产时间,以便掌握现场测定及复核时间,否则无法复核造成的WI批准延迟责任归该制造部。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4.2.1 标准工时:标准工时是在正常的作业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和设备,在合理的劳动强度和正常的作业速度下完成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的单位作业量所需的作业时间。 4.2.2 标准工时申请条件:有受控工艺文件、工艺流程图支持且可增值的工序。

目标与时间管理2

目标与时间管理 第一大项:单选题 1、所谓目标控制系统,即从()出发,由监督与反馈两条线路和分析中心构成自动控制系统。单选题(1分) A. 目标指标√ B. 领导意愿 C. 时间管理 D. 控制计划 得分: 1分 2、一个外向且反对社会规范的人适合的工作是()。单选题(1分) A. 生产管理 B. 设计研发 C. 内务管理 D. 市场销售√ 得分: 1分 3、在目标管理体系中,处于统领地位的是()。单选题(1分) A. 个人目标 B. 组织目标√ C. 业务目标 D. 职能目标 得分: 1分 4、我国政府实行目标管理的特点是()。单选题(1分) A. 完全照搬苏联模式 B. 借鉴吸收了国企改革的经验和企业管理的经验√ C. 从一开始就实行了360度考核 D. 目标的考核与评估工作由纪委负责 得分: 1分 5、1992年美国学者奥斯本和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一书中提出了政府再造的十大原则,其核心是()。单选题(1分) A. 使政府更有公信力 B. 使政府更有效率√ C. 使政府更加廉洁 D. 使政府更加集权 得分: 1分 6、目标管理的缺陷是()。单选题(1分) A. 目标是动态的√ B. 目标与手段的概念重叠 C. 目标是一种承诺 D. 目标不能决定组织的未来 得分: 1分 7、下列选项中,属于目标体系中的部门目标的是()。单选题(1分) A. 社会目标 B. 技术目标 C. 人事目标√ D. 管理目标

8、计划管理是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的过程,计划管理中处于最高层次的是()。单选题(1分) A. 政策√ B. 宗旨√ C. 流程 D. 规划 得分:1分 9、下列时间段中,最适合作为会议时间的是()。单选题(1分) A. 周四上午 B. 周三上午 C. 周二下午√ D. 周五下午 得分: 1分 10、绩效管理工作的出发点是()。单选题(1分) A. 促进员工和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B. 发挥员工的潜能和积极性 C. 员工和组织的需求分析√ D. 改革、改善组织的管理方式 得分: 1分 11、时间管理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是()。单选题(1分) A. 以价值和目标为导向阶段√ B. 时间增加和备忘录阶段 C. 追求效率和排列优先顺序阶段 D. 工作计划和时间表阶段 得分: 1分 12、关于时间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1分) A. 时间管理除了涉及你该做些什么事情之外,还涉及什么事情你不该做 B. 时间管理就是要完全掌控,提高变动性√ C. 时间管理要求人们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合理利用时间 D. 时间管理可以帮助人们有效的完成工作,实现目标 得分: 1分 13、在目标管理中,目标的达成是通过()来实现的。单选题(1分) A. 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B. 考核√ C. 监督 D. 年终总结 得分: 1分 14、现代的目标管理理念是由()提出的。单选题(1分) A. 爱德华?施来 B. 彼得?徳鲁克√ C. 乔治?奥迪奥恩 D.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得分: 1分 15、在目标控制过程中,第一步的工作是()。单选题(1分) A. 将实际进度与目标进度比较 B. 确定控制标准√ C. 衡量目标执行进度 D. 采取行动纠正偏差与不足

继续教育---时间管理(标准答案)

时间管理练习题(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 1、“时间是制造生命的原料”一语出自(B )。 A、林肯 B、富兰克林 C、马克思 D、罗素 2、人们对时间和它流逝产生的兴趣至少始于(A )时代。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罗马帝国时代 D、中国春秋战国时代 3、将一天分为午前和午后的是从(B )开始的。 A、古埃及 B、古罗马 C、古印度 D、中国春秋战国时代 4、机械时钟起源于( B )。 A、古埃及 B、中世纪的欧洲 C、南美玛雅人 D、中国汉代 5、机械时钟会通过鸣钟方式来报时在( C )。 A、13世纪 B、14世纪 C、15世纪 D、16世纪 6、“PDA”是指(D )。 A、工作进度表 B、日程工作计划 C、个人时间表 D、个人数字助理日程表 7、在日程工作计划和个人数字助理盛行的时代,我们的工作时间安排已经以(C )分钟为一个间隔。 A、5 B、10 C、15 D、30 8、《更快:所有事情都在加速》的作者是(A )。 A、詹姆斯·格雷克 B、丹尼尔·布尔斯廷 C、乔治·史塔克 D、托马斯·豪特 9、《发现者》一书的作者是(B )。 A、詹姆斯·格雷克 B、丹尼尔·布尔斯廷 C、乔治·史塔克 D、托马斯·豪特 10、发现经理人和CEO们的时间分配具有不连续性的管理学家是( C )。 A、迈克尔·罗伯特 B、丹尼尔·布尔斯廷 C、亨利·明茨伯格 D、托马斯·豪特 11、时间管理就是对每周可以利用的( D )个小时时间进行控制的法则。 A、40 B、35 C、12 D、168 12、下列对成功来说至关重要的目标是(B )。 A、使能目标 B、关键目标 C、最好具备目标 D、项目目标 13、目标设定是一个确定所期望实现的结果的( A )过程。 A、正式 B、非正式 C、经常性的 D、非经常性的 14、下列不是目标应具备的特征的是(D )。 A、明确的书面条款 B、时间期限 C、重要性 D、不可度量性 15、对下属目标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的最佳时机是(C )。 A、人事会议 B、部门例会 C、绩效评价会议 D、年终总结会议 16、如果组织或者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即使达到目标也不再能创造价值,最重要的将是( A )。 A、调整目标 B、制定目标 C、分解目标 D、终止目标 17、在确定目标的优先次序时,我们通常面临着紧急和(B )的两难选择。 A、非紧急 B、重要 C、次要 D、长期 18、使用目标进行时间管理,其第一步就是要(A )。 A、目标分解 B、确定优先权 C、任务排序 D、估算优先任务耗费时间 19、(B )通常是总体性的。 A、使能目标 B、关键目标 C、最好具备目标 D、项目目标 20、作为团队负责人,所面临的挑战是从(B )中挑选和识别那些能够为团队和组织创造最大价值的目标。 A、现实目标 B、潜在目标 C、个人目标 D、项目目标 21、化解“紧急”与“重要”两难处境的最好方式就是(C )。 A、先紧急后重要 B、先重要后紧急 C、保持警觉 D、置之不理 22为了测定你是如何花费时间的,你可以用到的主要工具是( A ) A、活动日志 B、电子邮件 C、时间表 D、日记 22、缺乏对时间的管理从根本上说是(C ) A、思想问题 B、情绪问题 C、行为问题 D、态度问题 23、( B )为自己设置了一个自我改善计划——集中精力用一周时间的实践一项品德,然后转向下一项。 A、林肯 B、富兰克林 C、泰勒 D、华森 24、具有中等价值但是高紧急度的任务给予(C )

员工手册制订范本与步骤

资料名称:员工手册制订范本与步骤 目录 一、如何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二、上海某股份有限公司员工手册 (一)员工守则 (二)管理人员守则 三、上海嘉宝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案例 (一)上海嘉宝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勤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工作基本规定 第三章工作、休息时间 附则 (二)上海嘉宝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用工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招聘 第三章入职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签订与管理 第五章用工 第六章离职 第七章退工 第八章附贝U b5E2RGbCAP (三)上海嘉宝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薪酬规定 (四)上海嘉宝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利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细则

第三章附则 (五)上海嘉宝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培训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入职培训 第三章上岗培训和转岗培训 第四章在岗培训 第五章其他 第六章附则 (六)上海嘉宝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全卫生与劳动保护条例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 第三章消防安全 第四章卫生与健康 第五章附则 (七)上海嘉宝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绩效考核规定 (八)上海嘉宝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奖惩条例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奖励规定p1EanqFDPw 第三章惩罚规定 第四章其他 第五章附则 (九)承诺书 四、万科员工手册 、, 、- 前言 第一章入职指引 第二章职员纪律 第三章薪金 第四章福利

第五章奖励和处分 第六章培训、考核与发展第七章劳动合同 第八章员工关系与沟通第九章职工委员会 第十章职员职务行为准则第十一章其它 五、华为员工手册公司简介: 致新员工书 员工守则 华为公司人事管埠制.度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录用 第三章工作 第四章待遇 第五章休假 第六章请假 第七章加班 第八章出差 第九章培训 第十章调职 第十一章保密 第十二章考核 第十三章奖惩 第十四章福利 第十五章资遣 第十六章辞职

标准时间的设定完整版

标准时间的设定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标准时间的设定 一﹑标准工时概要 1﹑标准工时含义 标准工时是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所需的作业时间。 它具有以下五项主要因素﹕ (1) 正常的操作条件﹕工具条件及环境条件都符合作业内容要求并且不易 引起疲劳。 (2) 熟练程度﹕大多数中等偏上水平作业者的熟练度﹐作业员要了解流程﹐ 懂得机器和工具的操作与使用。 (3) 作业方法﹕作业标准规定的方法。 (4) 劳动强度与速度﹕适合大多数普通作业者的强度与速度。 (5) 质量标准﹕以产品的质量标准为准﹐基本原则是操作者通过自检及互检完 成。 2﹑标准工时的构成 大多数的标准时间是由“标准主体作业时间”和“标准准备时间”构成。此两项又分别由净作业时间和宽放时间构成。如下图(1) 标准主体作业时间与标准准备时间是完成工作所必须进行的作业包括有效的机械作业以及事前准备和中间准备所消耗的时间。两项净时间总和称为正常时间。宽放时间普遍以相对于正常时间的比率﹐即宽放率的形式表示﹐标准时间的表述公式如下﹕ 标准时间 =正常作业时间+宽放时间 =正常作业时间*(1+宽放率) =净作业时间*(1+评定系数)*(1+宽放率) 宽放比率表 标准时间 标准主体作业时间 净作业时间 宽放时间 一般宽放 特殊宽放 标准准备时间 净作业时间 宽放时间 一般宽放 特殊宽放 图示:标准时间的构成

二﹑标准时间的设定 标准时间的设定方法总体大致分为经验估算及科学的时间分析与时间预置(PTS)法等 对观测时间进行评比求得正常作业时间﹔ 对正常作业时间进行宽放﹐求得标准时间。 公式如下﹕ 标准时间=正常作业时间*(1+宽放率) =观测时间*评比系数*(1+宽放率) 1﹑时间评比(Rating) (1)时间评比介绍 时间评比是一种判断与评价的技术﹐其目的在于把实际作业时间修正到合理的作业速度下的时间﹐消除因被测量人个人的工作态度﹑熟练度及环境因素对实测时间的影响。具体影响作业者的因素如图(2)所示。 这么多影响作业时间的因素如果不能够定量评估的话会极大影响标准时间的客观性与通用性。下面介绍时间评比方法中最通用的方法------平均化法(Leveling)。平均化法又称西屋法(Westing House System)﹐为美国西屋电气公司首创﹐经劳雷(Lowry)﹑曼纳特(Maynard)和斯坦基门德(Stegemerten)完成整个体系。 (2)平均化法的评比 平均化法从熟练﹑努力﹑作业条件和一致性四个方面评价作业速度。 A 熟练 作业动作流畅性及熟练度﹐主要体现在动作的韵律及节奏感上。 B 努力 作业者的劳动欲望﹐反映了作业者在精神上的努力度与身体状态﹐与熟练度有直接关系﹐因此两者不应相差等级太远。 C 条件 对作业者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如符合国家及行业作业环境标准的话﹐此项可视作平均。 D 一致性(稳定性) 对周期作业时间的稳定性的评价﹐若偏差达到 ±50%的话 评价为欠佳﹐基本正常作业可视为平均。具体评价等级系数见表(1) 表(1) (西屋法)评价等级系数 表 音响 照明 温湿度 色彩 作业条件 适应性 身体条件 培训 技术水平 设备的操作性 熟练度 其它作业员 上司 公司外人员 人际关系 保障(公司) 升职的机会 上司与同事的评企业文化的认同 奖励 精神支持 身体条件 经济状况 努力度 作业速度

标准时间的设定与用途

第五章 标准时间 标准时间是指操作熟练程度和技能都达到平均水平的作业人员按规定的作业条件和作业方法,用正常速度生产规定质量的一个单位的产品时所需的时间。 标准时间是指在规定的作业条件下,按照适合此作业熟练程度的作业人员按规定的方法及设备,受到此作业培训后体力也适应,能够完成此作业的状态下,用标准速度进行此项作业时,完成一个单位的作业量所需的时间。 完成一个单位的作业量所需的时间,为此一般在标准时间以一个、一批、1大批、一次等的单位为基本设定标准速度,即不是以一天为单位发生的所有事项包含在标准时间,而是以一个单位为基础发生的所有需要项目为标准时间的容。 标准时间是以净作业时间和空闲时间来构成。 标准时间=净作业时间+空闲时间=净作业时间*(1+余率) 标准时间作业分析 准备作业时间点分析 主作业时间 净作业时间 辅助作业时间 主要作业时间 空闲时间 净作业时间 1. 标准时间的概要 什么是标准时间? 标准时间的意义 标准速度 标准时间的构成

图I5—1 均衡的重要性 漫长的工作时间内也需要快乐 但首先工作与快乐之间要掌握好均衡,组织才能强大。 标准时间的构成要素 (1)主作业时间:一批(LOT)的加工要素时间,分为净作业时间和空闲时间; (2)准备作业时间:加工品准备、设备及工具准备、作业现场整理等,加工一批时每次发生的准备及整理时 间; (3)净作业时间:用对象作业的基本容,规则地、周期性地重复进行的作业部分的时间。 (4)空闲时间:用对象作业所需的容不规则地偶然发生,分别调查其发生率和平均时间后,加在净作业时间上 才能求得主作业时间的作业部分时间。 (5)主作业时间:作业目的本身在进行中的主体作业时间。 (6)辅助作业时间:发生在与主要作业时间节拍中的辅助时间。 标准时间的具备条件 公正性 准时间应在任何部门或工厂都是公平的; 标准时间是为达到基本作业目的,是针对理想的作业方法的时间;作业方法不能根据工厂或车间的情况而变化; 此项目是准确无误地运作标准时间时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 适当性 比如测试作业人员的作业时,用过去的实际时间或某种代表产品的生产台数来换算是不够充分的; 应保证适合评价目的或使用目的的准确性; 应以科学手法为基础,经营者及所有职工都能接受的,可信赖的标准时间;标准时间应对任何部门或工序都要是公平的。 普遍性 标准作业速度的决定是跟社会的一般水平无关或不能存在特殊的情况; 如果利用广泛使用的一般的方法设定的标准时间,那应该是跟公司的各车间或各部门甚至是与其它公司的水平都可以进行比较; 根据产品种类或购入新的机器设备,即使制造方法有变化也可以作为参考,还可以与几年前的水平作比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