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加端差相关知识

高加端差相关知识

高加端差相关知识

高加端差有上端差(加热器进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与出水温度的差值称为上端差,也称传热端差)和下端差(正常疏水温度与进水温度的差值称为下端差)

什么是高压加热器的上、下端差?上端差过大、下端差过小有什么危害?

(1)

上端差是指高压加热器抽汽饱和温度与给水出水温度之差;下端差是指高加疏水与高加进水的温度之差;

(2)

上端差过大,为疏水调节装置异常,导致高加水位高,或高加泄漏,减少蒸汽和钢管的接触面积,影响热效率,严重时会造成汽机进水;

(3)

下端差过小,可能为抽汽量小,说明抽汽电动门及抽汽逆止门未全开;下端差大原因或疏水水位低,部分抽汽未凝结即进入下一级,排挤下一级抽汽,影响机组运行经济性,另一方面部分抽汽直接进入下一级,导致疏水管道振动。正常运行中,排除加热器泄漏的可能,引起加热器端差大(一般指下端差)的最大原因是加热器水位低以及内部积空气。那么水位低将引起该高加疏水带汽,减少了抽汽的放热时间,即还未对给水充分换热就随同疏水被带走了,影响了回热热效率。加热器中积聚过多空气同样严重影响换热,因为空气是不可凝结气体,它排挤了一部分凝结放热量,故回热效率降低。

医院质控工作总结

医院质控工作总结

医院质控工作总结 根据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布置及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卫生部今年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及活动方案,我院加强业务建设和质控管理,注重安全医疗,认真贯彻执行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强化医务人员质量意识,为病人创造了一个安全、有效、合理的诊疗环境,现将我院质控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1、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监督,注重安全医疗。 年初时进一步完善了十大质控标准,继续与各质控组织签定目标协议书,责任落实到人,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医院今年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并结合《医院管理评价指南》明确各大质控组织职能,任务落实、分工明确,并督促各组织定期开展活动,同时对照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医务人员业务素质量化考核管理制度、医疗质量管理目标方案等,加大对医疗质量和优质服务(行风)的检查力度。 (1)方式调整:采取重点科室重点内容抽查的形式,尤其是医疗文书的规范书写与院内感染防治方面作为重中之重,并直接与考核挂钩。在检查手段上,我们吸取原来反馈滞后的教训,将不规范的医疗文书通过数码相机拍摄,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照存在问题进行培训,通过多媒体投影系统进行业务讲座,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诊疗质量、处方规范等对不合格的医疗文书进行剖析,对规范的文书进行现场展示,经过培训,我院的医疗文书规范书写有了明显的提高,医疗质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落实告知制度,做好入院72小时谈话、术前、术中、术后谈话、特殊诊疗活动及麻醉谈话、输血谈话等,充分与病人沟通、相互配合,以提高医疗效果,减少医疗纠纷。 4、在护理质控方面: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分管院长、护理部、护士长分工明确,职责落实,分级管理。护理管理制度健全,认真开展护理行政查房、业务查房及夜查房工作。 规范病房管理和输液管理,按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科学管理,并督察护士按护理程序实施。重视护理教学工作,护理部设专人负责,规定各级护理人员的教学目标。采取各种形式的在职教育和专业培训,并突出中医知识培训,及时更新知识,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三基”考试、技术操作考试和行为考核。 5、在院内感染方面: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医院领导加强了医院感染管理的力量,外送院感科管理人员培训。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卫生部修订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知识,全面贯彻和落实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院感检测项目、范围及内容。不定期组织检查医院重点科室的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加强了重点科室、重点人群的综合监测。 规范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强化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开展了一些前瞻性的调查及医院感染耐药菌、易感人群、高危因素等方面的检测。每季向临床科室反馈。对各重点科室每月进行生物采样监测。开展各种形式不同人员的院感知识培训(勤工、护理、新上岗人员、

质控基础知识

质控基础知识 1、实验室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历史变迁。 1947年Belk和Sundeman首先对不同实验室的质量管理进行了调查,1950年Levey-Jenning首先将工业质量管理上的控制图引进到临床实验室,此后质量控制图和数理统计一直作为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1953年,世界上出现了商品性的控制血清,1954年发展到国与国之间的质量控制调查,1974年在日本召开第一次国际性质量控制研讨会即第一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国际专题研讨会,在国际上,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临床生化学会(IFCC)领导和管理国际质控工作。我国从60年代开始进行实验室质量控制,主要在少数实验室内进行室内质量控制,真正大规模的室间质评到70年代末期才开始,在我国主要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各省、市或地区临床检验中心负责组织和开展全国性和地区性的质量控制工作。 2.什么是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 所谓质量保证,是指实验室为了保持测定结果的可靠性,而需要满足的条件和要求的行为。质量保证不仅包括实验室的室内质量管理,同时还包括周围相关单位可能引起误差的质量管理,如:标本、采集、运送、处理、资料整理、结果诊断等。3.何谓质量控制,其意义是什么? 质量控制又称质量管理,系指实验室为达到质量的要求,自行或由权威部门建立观察分析步骤的变异性,随时评估检测结果准确性的一系列相关制度。其意义是寻找和发现检测分析过程中的误差及产生误差的原因,控制与分析有关的各个环节,防止出现不可靠的结果,保持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性的稳定,这是达到质量保证的一种手段。 4.全面质量控制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全面质量控制的内容包括预防性质量控制和回顾性质量控制。其中以预防性质量控制为主,回顾性质量控制为辅。回顾性质量控制又包括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控制两个方面。 5.何谓质控规则?常用的质控规则有哪些? 质控规则是解释质控数据和判断分析批控制状态的标准。以符号AL或A—L表示,其中A是测定质控标本数或超过控制限(L)的质控测定值的个数,L是控制界限。常用的质控规则有12s、12.5S、13S、R4S、22S 、、、41S、及10X。 6.何谓在控、失控、真失控、假失控、假在控及真在控? 在控指质控结果在控制范围之内;失控指质控结果在控制范围之外。真失控指控制方法对有误差分析批做出了失控判断。假失控指控制方法对无误差分析批做出了失

关于内存详细说明

1 在C语言代码(文本文件)形成可执行程序(二进制文件),需要经过 预处理---编译—汇编—链接。 编译过程是把C语言文本文件生成汇编程序, 汇编过程是把汇编程序形成二进制机器代码, 链接则是将各个源文件生成的二进制代码文件组合成一个文件。 2 C语言的程序经过编译--------链接后,将形成一个统一文件,它由几个部分组成。在程序运行时又会产生其他几个部分,各个部分代表了不同的存储区域。 3 说明:C语言程序分为映像和运行时两种状态。在编译-----链接后形成映像中,将只包含代码段(Text)、只读数据段(RO Data)和读写数据段(RW Data)。在程序运行之前,将动态生成未初始化数据段BSS。在程序的运行时还将动态生成堆Heap区域和栈Stack区域。 C语言在编译链接后,将生成代码段(Text)、只读数据段(RO Data)和读写数据段(RW Data)。在运行时,除了上述三个区域外,还包括未初始化数据段BSS区域和栈Stack区域。 代码段(Text) 只读数据段(RO Data) -----const定义的变量常量 Static修饰符的变量不管在函数内部或外部全在静态区 全局变量----静态区 读写数据段(RW Data) ---已初始化的全局变量 未初始化数据段BSS ---直接定义的全局变量 堆Heap区域----malloc 栈Stack区域----主要存储以下三种:函数内部的动态变量函数参数函数返回值

int main() char *p=”tiger”,系统在栈上开辟了四个字节存储p的数值。, tiger”在只读存储区,因此tiger”的内容不能改变,*p= tiger”,char *p = “tiger” ; 表示地址赋值。因此,p指向了只读存储区,因此改变p指向p[1+=’l’; 的内容会引起段错误。但是因为P在存放在栈上,因此p的数p++ ; 值是可以改变的,因此p++是正确的。 p rintf(“%s\n”,p); } typedef char *pStr ; ----经过编译提示错误为:error:increment of read-only variable ‘p2’ int main() 1>const使用的基本形式为const char m ; 限定m不可变 { 2>替换const char *pm ; 限定*pm不可变,pm是可变的,因此c har string*6+ = “tiger” ;p1++是对的。 const char *p1 = string ; 3>替换const newType m;限定m不可变,所以p2是不可变的。const pStr p2 = string ; p2++是错误的。 p1 ++ ; const (char *) pContent;//pContent是const,*pContent是可变 p2 ++ ; p rintf(“p1=%s\np2=%s\n”,p1,p2); }

低电压差分信号传输(LVDS)在汽车电子中的应用

低电压差分信号传输(LVDS)在汽车电子中的应用 低电压差分信号传输(LVDS)已经在众多应用中得到验证,LVDS在传送高数据率信号的同时还具有其它优势: 与低电源电压的兼容性;低功耗;低辐射;高抗干扰性;简单的布线和终端匹配。 LVDS为差分模式(图1),这种模式固有的共模抑制能力提供了高水平的抗干扰性,由于具有较高的信噪比,信号幅度可以降低到大约100mV (图2),允许非常高的传输速率。较低的信号摆幅还有助于降低功耗。与上述优势相比,LVDS的缺陷(每一通道需要两根连线传输信号)已经显得微不足道。 图1. 基本的LVDS发送接收结构 图2. LVDS的信号强度和幅度 随着汽车内部整合的安全和辅助电子设备的增加,汽车领域对高速互连的需求急剧增长,主要集中在用于驾驶支持(电子后视镜、导航系统、泊车距离控制、超视距显示、仰视显示)的视频显示系统,车载娱乐系统(电视和DVD播放器) 等,这些应用要求高速数据传输,以满足图像传递的要求。正是这些需求的增长,带动LVDS产品在这些领域崭露头角(图3)。 图3. 汽车应用的典型LVDS连接 LVDS非常适合汽车应用。汽车内部存在众多的电磁辐射源,因此,抗干扰能力是汽车电子设计最基本的要求。另外,考虑到LVDS传输线自身的低辐射优势,对系统的其它设施几乎不产生额外干扰。LVDS传输只需要简单的电阻连接,简化了电路布局,线路连接也非常简单(采用双绞铜质电缆)。LVDS兼容于各种总线拓扑: 点到点拓扑(一个发送器,一个接收器);多分支拓扑(一个发送器,多个接收器);多点拓扑(多个发送器,多个接收器) 汽车设计中存在一个关键问题,即车体不同位置的地电位有很大差异,电位差可能达到几伏特。直流耦合接口配置下,这样的电位差会很快中断数据传输。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电容耦合传输信号解决,前提是信号传输中不会对电容在同一个方向长时间充电。

医疗质控中心工作总结

医疗质控中心工作总结 医疗质控中心年度工作总结 一、药事管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2015年共召开**市药事管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会议3次,建立**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质量体系,设定质控指标60多项;建立**市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质量控制体系;开展**市民营医疗机构的专项培训与督导检查。 2、组织开展**地区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规范化管理培训,对**地区医疗机构药学人员、管理人员培训500人次。 3、2015年4月16日-19日,举办了2015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全程质量控制规范化培训》暨全市医疗机构药房负责人及骨干药师培训班。全市73家市属医院、县区医院及民营医院的150多名医务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完成后发放了学分和培训合格证。 4、2015年10月23日,举办了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药品风险管理与临床用药安全研讨》暨“汇聚药师爱的力量”安全用药科普骨干培训活动。全市20余家市属医院、县区医院及民营医院的100多名医务人员及骨干药师参加了本次培训,有效促进了我省药品风险管理,为建设一支稳定的具有较高水平的药学科普骨干队伍,以及我省各基层医疗机构能够开展常态化的安全用药药学服务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化基础。 5、2015年12月2日下午-12月4日,举办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等级医院评审—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培训班》暨医院发展人才培养项目药事管理专业人才培训班,共有近30家市属医疗机构,120余名相关专业医、药、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事药学工作的相关人员参加。 6、组织**地区优胜杯药师技能大赛参赛选手遴选工作,派出优秀青年药师参加省级、国家级竞赛工作。 7、组织专家对**地区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建设预评估、审核验收工作。2015年共完成5家医疗机构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建设预评估、审核验收工作,分别是:**市儿童医院、石林县人民医院、富民县人民医院、禄劝县中医院、**昆钢医院。 8、完成**市卫计委委派的指令性活动,组织专家参加等级医院评审指导工作,多名专家到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专项培训和指导。 9、初步建立了**市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质量管理控制体系。 10、为更好的促进**地区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提升管理水平,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质控中心承担并完成**市科技计划项目《**市区域性药事管

内存硬件知识汇总

为了保证所保存的数据不丢失,DRAM必须定时进行刷新,DDR3也不例外。 为了最大的节省电力,DDR3采用了一种新型的自动自刷新设计(ASR,Automatic Self-Refresh)。当开始ASR之后,将通过一个内置于DRAM芯片的温度传感器来控制刷新的频率,因为刷新频率高的话,消电就大,温度也随之升高。而温度传感器则在保证数据不丢失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刷新频率,降低工作温度。不过DDR3的ASR是可选设计,并不见得市场上的DDR3内存都支持这一功能,因此还有一个附加的功能就是自刷新温度范围(SRT,Self-Refresh Temperature)。通过模式寄存器,可以选择两个温度范围,一个是普通的的温度范围(例如0℃至85℃),另一个是扩展温度范围,比如最高到95℃。对于DRAM内部设定的这两种温度范围,DRAM将以恒定的频率和电流进行刷新操作。 局部自刷新(RASR,Partial Array Self-Refresh)这是DDR3的一个可选项,通过这一功能,DDR3内存芯片可以只刷新部分逻辑Bank,而不是全部刷新,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因自刷新产生的电力消耗。这一点与移动型内存(Mobile DRAM)的设计很相似 FBD、XDR、XDR2内存概述 来自(https://www.doczj.com/doc/7f8313768.html,/) 2009-07-14 1.FBD内存 FBD即Fully-buffer DIMM(全缓存模组技术),它是一种串行传输技术,可以提升内存的容量和传输带宽.是Intel在DDR2、DDR3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型内存模组与互联架构,既可以搭配现在的DDR2内存芯片,也可以搭配未来的DDR3内存芯片。FB-DIMM可以极大地提升系统内存带宽并且极大地增加内存最大容量。 FB-DIMM与XDR相比较,虽然性能不及全新架构的XDR,但成本却比XDR要低廉得多。与现有的普通DDR2内存相比,FB-DIMM技术具有极大的优势:在内存频率相同的情况下目前能提供四倍于普通内存的带宽,并且能支持的最大内存容量也达到了普通内存的24倍,系统最大能支持192GB内存。FB-DIMM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已有的DDR2内存芯片(以后还将采用DDR3内存芯片),但它借助内存PCB上的一个缓冲芯片AMB(Advanced Memory Buffer,高级内存缓冲)将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流,并经由类似PCI Express 的点对点高速串行总线将数据传输给处理器。 与普通的DIMM模块技术相比,FB-DIMM与内存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与命令传输不再是传统设计的并行线路,而采用了类似于PCI-Express的串行接口多路并联的设计,以串行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在这种新型架构中,每个DIMM上的缓冲区是互相串联的,之间是点对点的连接方式,数据会在经过第一个缓冲区后传向下一个缓冲区,这样,第一个缓冲区和内存控制器之间的连接阻抗就能始终保持稳定,从而有助于容量与频率的提升。 2.XDR内存 XDR就是“eXtreme Data Rate”的缩写,这是Rambus的黄石的最终名称。XDR将Rambus之前公布了一系列新技术集中到了一起,新技术不仅带来了新的内存控制器设计和DRAM模块设计,同时可以工作在相当高的频率,带来让人难以置信的带宽。 XDR内存比较有意思,这次架构同目前实际使用的DDR、DDR II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XDR却依旧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XDR在今年年内会有样品出现,明年中后期正式推广,同原来一样三星依旧是RAMBUS

差分信号共模电压ADC输入电路设计

差分信号共模电压ADC输入电路设计 时间:2010-11-2719:52:33来源:作者: 随着ADC的供电电压的不断降低,输入信号摆幅的不断降低,输入信号的共模电压的精确控制显得越来越重要。交流耦合输入相对比较简单,而直流耦合输入就比较复杂。 典型的例子是正交下变频(混频器)输出到A DC输入的电路设计。混频器输出的是差分信号,其共模电压误差往往比较大,在送到ADC输入端之前需要进行滤波并且要把直流电平转换到ADC输入所需的电平上。这样的设计就比较有挑战性。 在放大器输出端和A DC输入端之间,往往需要二阶滤波电路。一方面,需要在ADC输入管脚前面放置电容来吸收ADC内采样保持电路的开关干扰。另一方面,需要在放大器输出端放置电阻或电感来隔离这个容性负载,从而确保放大器的输出稳定。设计二阶滤波的目的是获得更好的滤波特性和截至频率。如果ADC内部输入端没有buffer,例如Intersil的FemtoCharge系列ADC,ADC输入端会有明显的周期性(与采样频率一致)吸收电流。这样,确保输入信号直流电平控制在ADC所需的电平范围内就显的非常重要。 新型的全差分放大器(FDA)可以控制输出差分信号的共模电压,而这个输出共模电压完全与输入电压无关。请记住,这是通过在ADC Vcm管脚上输出特定电压实现的,与输入端信号链上的共模电压完全无关。而从FDA输出到ADC输入端之间不可避免会有电压降,这是由于线路上的等效阻抗造成的。这样,实际到达ADC输入端的共模电压不可避免会有一定误差,误差大小与ADC输入电流以及不同器件要求的不同共模电压相关,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目前大部分的高速ADC都是1.8V供电,所需输入共模电压大多在0.4-0.8V之间,而且可以接受的误差范围都较小。大多数新推出的ADC都会列出SFDR v s Vcm的曲线,Vcm与Vcm典型值之间不超过+/-200mV。 另外一个问题是:在FDA的直流耦合差分输出应用中,必然会有共模电流流过放大器反馈电路,在某些FDA 型号或者应用中,这个电流会较大,甚至超过混频器的额定电流,并且/或者反过来对FDA前面的输入电流的共模电压产生影响,甚至导致信号饱和。这些问题必须在设计直流耦合ADC输入电路的时候加以充分考虑。 下图的设计是一个不错的替代方案。用两个电流反馈放大器(CFA)作为信号通路上的放大器,用一个低成本的电压反馈放大器形成一个反馈网络来控制信号通路的共模电压。 从左到右: 下变频器输出一个交流差分信号,共模电压是某个特定的值Vcm1。然后通过一个LC滤波电路来滤除高频噪声和镜像频率。滤波器由一个小电阻,串联一个电感,再下拉一个电容形成。滤波器后面是有Rg和Rt组成的阻抗匹配网络。请别忘了,如果需要保持信号的直流分量,滤波器里面只需要L就可以了。 Rt和Rb不是必需的。Rt>Rg,Rt设置了滤波器端接阻抗的一部分(CFA的负输入端是低阻抗的,Rg在这里可以看作接地连接)。这个电阻网络的作用之一是利用混频器的输出共模电流在Rg上形成电压降,从而把共模电压控制

中国区域差异的比较

中国区域差异的比较(原创) 文/尹中峰 有幅搞笑漫画“北京人说他风沙多,内蒙人就笑了;内蒙人说他面积大,新疆人就笑了……”同学们在欣赏其风趣、幽默之余,还能感受出我国不同区域的差异性吗? 【漫画解读】 《北京人说他风沙多,内蒙人就笑了》来自一段搞笑话(北京人说他风沙多,内蒙人就笑了;内蒙人说他面积大,新疆人就笑了;新疆人说他民族多,云南人就笑了;云南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江西人说他能吃辣,湖南人就笑了……)。单纯考虑地理因素,这段话反映出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性特征,主要包括风沙危害、面积大小、地势高低、文物状况、革命历史、饮食文化、性格特征、经济发展状况等。其实,我国国土极为辽阔,南北、东西差异明显,其中自然环境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地势、土地状况、矿产资源等方面,人文环境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开发历史、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建筑、文化等方面,存在这些差异的原因多种多样,有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也有历史因素、政治因素、文化习俗的差异等。 【高考链接】 1.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比较(用甲、乙、丙分布表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自然方面:①地形:甲区海拔较低,大部分在1000米以下,东部地区大部分在500米以下,并有众多平原。乙区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有3000米以上山脉,也有250—500米的内陆盆地。丙区海拔4000米以上,有7000—8000米的山峰。②气候:甲区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冬季受北方冷气流影响,风向降水有季节变化,年降水量>400mm。乙区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东部400mm左右,西部100mm以下;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丙区气温低,冻土广泛。风力大,水汽少。其他如水文、植被、土壤、自然带等也存在明显差异。 社会经济方面:甲区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工业、第三产业、交通、科技等比较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乙区人类影响不如东部季风区广泛、深刻,生态环境脆弱,易受破坏。丙区人类影响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得比较完整,土地利用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工业和第三产业比较落后。

医院质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格式及要求表 1 2 3 4 5 篇二:医院质控2013年度(1-10月)工作总结 医院质控2013年度(1-10月)工作总结 院部各位领导: 质控科在这一年里质控科紧紧围绕医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和加强医院质量 管理”为工作为重点,着力持续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为核心开展工作, 建立与完善了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的文件、制度、方案、标准等系列资料的 制订、撰写、编辑、印制、辅导、落实、督查工作。 编制了我院首部指导书籍4部,工作手册1部,记录册3部,简报1份,实 施方案1部,评审任务分解书2部,组织框架图1幅。以及本年度完成的重点工 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建立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结合医 院的实际情况,我科做了相关系列工作及编制书籍如下: 1、编制了《**人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文件汇编》,该书共七章,372 页,39万余字。包括内容,涵盖了医疗、护理、感控各方面的质量管理组织制度 20项,质量控制的计划与方案15个,质量检查标准66项,附表30各等等。为 全院的各方面工作提供支持指导和保障作用。 2、编制了《**人民医院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汇编》,该书153页,23万9千字, 收集了卫生部相关的卫生法律法规26部,包括了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帮助医院人员懂法普法,为我院的各方面工作提供法律 依据。 3、编制了《**人民医院质量管理控制流程与流程图“上册、下 册(护理分册)”》两部,该书共九章,526页,500余幅图,2万5千余文字 说明。此书涵盖了医院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医院管理控制体系、医院行政医疗、 护理、门诊、院感染、中医、后勤、设备质量管理控制流程与流程图以及医院应 急预案流程与流程图。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简明扼要地描述了医院的流程控制。 4、《**人民医院科室质控与持续改进记录手册》,此手册要求各科室填写科室 简介、科室人员基本情况,1-12月科室日常医疗(护理)质量管理控制与持续改 进记录和医疗控制的工作总结等方面,用于评估各科室全年工作情况,是科室主 任的指导用书。 5、《**人民医院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和《**人民医院临床科室接危 急值报告登记本》,能够及时的报告和登记危急值。 6、《**人民医院质控科医疗质量控制调查记录本》 7、建立与编辑了《医院医疗质控简报》,对各业务部门工作进行总结分析, 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的部门提出改进意见,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价,同时在医院相 关部门进行公示。 8、编制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框架图。 9、完成其他系列质控文件材料等工作。 (二)在创建等级医院方面,我科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

护理质控总结及分析

2014年度护理安全与质量控制总结及分析 按照2014年工作计划和护理质量检查“月重点、季覆盖”的原则,护理部组织护理质量与安全质控组、护理文书书写质控组、消毒隔离质控组、护理资料控制组,进行全院检查4次,专项检查12次,对每次检查发现的问题汇总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持续改进追踪,临床护理质量较前明显提升,具体情况汇总如下: 一、质控成效 1、护理质量与安全质控组: 本年度共检查住院病人1560人次,其中特、一级护理病人占80%,通过检查促进了临床护理质量的全面提升。 (1)、持续改进效果明显的方面: ①、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各种管道标识、警示标识使用意识增强。 ②、各科室的健康教育处方逐步规范,健康宣教覆盖率达到100%,大多数科室健康教育工作到位,病人熟知分管护士,掌握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知识掌握率达到99%。 ③、从分管护士填写掌握病人病请调查表情况看,第四季度合格率为95%,护士护理病人的能力有所提高,能针对性的找出重点的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而不是机械的执行医嘱。 (2)、目前仍存在的问题: ①、各类危险因素评估细则掌握不全面,有的高危病人未筛查出来,科室需结合实际病例 加强培训。 ②、基础护理工作重视程度降低,未形成常态。 ③、吸氧、雾化病人管理不到位:吸氧、雾化患者不挂四防牌;吸氧患者氧流量不符。 2、护理文书书写质控组: 本年度共抽查归档病历630余份,运行病历1200份,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由最初的86.4%提高至98%。 (1)、持续改进效果明显的方面: ①提高体温图绘制正确率 结合临床工作实际情况,护理部制定无惩罚性三日内体温图修改规定,分两次进行专项培训,全员参加。质控组对各科室并进行专项检查,抽查195份体温单,合格率100%。 ②、危重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明显提高 a.、对ICU、NICU重点特殊科室危重护理记录单反复修改认证,即达到临床要求又减轻 护士重复记录的项目,检查、抽查120份,合格率99%。

动态内存管理知识总结

1.标准链接库提供四个函数实现动态内存管理: (1)分配新的内存区域: void * malloc(size_t size); void *calloc(size_t count , size_t size); (2)调整以前分配的内存区域: void *realloc(void *ptr , size_t size); (3)释放以前分配的内存区域: void free(void *ptr); 2.void * malloc(size_t size); 该函数分配连续的内存空间,空间大小不小于size 个字节。但分配的空间中的内容是未知的。该函数空间分配失败则返回NULL。 3.void *calloc(size_t count , size_t size); 该函数也可以分配连续的内存空间,分配不少于count*size个字节的内存空间。即可以为一个数组分配空间,该数组有count个元素,每个元素占size个字节。而且该函数会将分配来的内存空间中的内容全部初始化为0 。该函数空间分配失败则返回NULL。 4. 以上两个分配内存空间的函数都返回void * (空类型指针或无类型指针)返回的指针值是“分配的内存区域中”第一个字节的地址。当存取分配的内存位置时,你所使用的指针类型决定如何翻译该位置的数据。以上两种分配内存空间的方法相比较,calloc()函数的效果更好。原因是它将分配得来的内存空间按位全部置0 。 5. 若使用上述两种分配内存的函数分配一个空间大小为0 的内存,函数会返回一个空指针或返回一个没有定义的不寻常指针。因此绝不可以使用“指向0 字节区域”的指针。 6. void *realloc(void *ptr , size_t size); 该函数释放ptr所指向的内存区域,并分配一个大小为size字节的内存区域,并返回该区域的地址。新的内存区域可以和旧的内存区域一样,开始于相同的地址。且此函数也会保留原始内存内容。如果新的内存区域没有从原始区域的地址开始,那么此函数会将原始的内容复制到新的内存区域。如果新的内存区域比较大,那么多出来部分的值是没有意义的。 7. 可以把空指针传给realloc()函数,这样的话此函数类似于malloc()函数,并得到一块内存空间。如果内存空间不足以满足内存区域分配的请求,那么realloc()函数返回一个空指针,这种情况下,不会释放原始的内存区域,也不会改变它的内容。 8. void free(void *ptr); 该函数释放动态分配的内存区域,开始地址是ptr,ptr的值可以是空指针。若在调用此函数时传入空指针,则此函数不起任何作用。 9. 传入free() 和realloc()函数的指针(若不为空指针时)必须是“尚未被释放的动态分配内存区域的起始地址”。否则函数的行为未定义。Realloc()函数也可以释放内存空间,例如:Char *Ptr = (char *)malloc(20); 如只需要10个字节的内存空间,且保留前十个字节的内容,则可以使用realloc()函数。 Ptr = Realloc(ptr,10); // 后十个字节的内存空间便被释放

差分信共模电压C输入电路设计

差分信共模电压C输入 电路设计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SANYHUASANYUA8Q8-

差分信号共模电压ADC输入电路设计 随着ADC的供电电压的不断降低,输入信号摆幅的不断降低,输入信号的共模电压的精确控制显得越来越重要。交流耦合输入相对比较简单,而直流耦合输入就比较复杂。 典型的例子是正交下变频(混频器)输出到ADC输入的电路设计。混频器输出的是差分信号,其共模电压误差往往比较大,在送到ADC输入端之前需要进行滤波并且要把直流电平转换到ADC输入所需的电平上。这样的设计就比较有挑战性。 在放大器输出端和ADC输入端之间,往往需要二阶滤波电路。一方面,需要在ADC输入管脚前面放置电容来吸收ADC内采样保持电路的开关干扰。另一方面,需要在放大器输出端放置电阻或电感来隔离这个容性负载,从而确保放大器的输出稳定。设计二阶滤波的目的是获得更好的滤波特性和截至频率。如果ADC内部输入端没有buffer,例如Intersil的FemtoCharge系列ADC,ADC输入端会有明显的周期性(与采样频率一致)吸收电流。这样,确保输入信号直流电平控制在ADC所需的电平范围内就显的非常重要。 新型的全差分放大器(FDA)可以控制输出差分信号的共模电压,而这个输出共模电压完全与输入电压无关。请记住,这是通过在ADC Vcm管脚上输出特定电压实现的,与输入端信号链上的共模电压完全无关。而从FDA输出到ADC输入端之间不可避免会有电压降,这是由于线路上的等效阻抗造成的。这样,实际到达ADC输入端的共模电压不可避免会有一定误差,误差大小与ADC输入电流以及不同器件要求的不同共模电压相关,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目前大部分的高速ADC都是1.8V供电,所需输入共模电压大多在0.4-0.8V之间,而且可以接受的误差范围都较小。大多数新推出的ADC都会列出SFDR vs Vcm的曲线,Vcm与Vcm典型值之间不超过/-200mV。 另外一个问题是:在FDA的直流耦合差分输出应用中,必然会有共模电流流过放大器反馈电路,在某些FDA型号或者应用中,这个电流会较大,甚至超过混频器的额定电流,并且/或者反过来对FDA前面的输入电流的共模电压产生影响,甚至导致信号饱和。这些问题必须在设计直流耦合ADC输入电路的时候加以充分考虑。 下图的设计是一个不错的替代方案。用两个电流反馈放大器(CFA)作为信号通路上的放大器,用一个低成本的电压反馈放大器形成一个反馈网络来控制信号通路的共模电压。 从左到右: 下变频器输出一个交流差分信号,共模电压是某个特定的值Vcm1。然后通过一个LC滤波电路来滤除高频噪声和镜像频率。滤波器由一个小电阻,串联一个电感,再下拉一个电容形成。滤波器后面是有Rg和Rt组成的阻抗匹配网络。请别忘了,如果需要保持信号的直流分量,滤波器里面只需要L就可以了。 Rt和Rb不是必需的。Rt>Rg,Rt设置了滤波器端接阻抗的一部分(CFA的负输入端是低阻抗的,Rg在这里可以看作接地连接)。这个电阻网络的作用之一是利用混频器的输出共模电流在Rg上形成电压降,从而把共模电压控制在CFA负输

各种差动保护比较..

采样值差动于常规相量差动的比较 与常规相量差动相比较,采样值差动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不是计算某一数据窗的差流值,而是通过多点重复判别来判定动作与否。利用这个特点,通过合理选择重复判别次数R,S,可有效抑制区外故障时TA暂态响应不一致对差动保护的影响。利用采样值差动能有效区分区内区外故障,同时也能有效鉴别励磁涌流,比传统相量差动更能保证故障快速动作具体分析见《采样值差动及其应用》胡玉峰、陈树德、尹相根,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24,No10,第42页。 基于故障分量的菜采样值差动保护与常规相量差动和采样值差动的比较常规的相量电流差动保护还是采样值电流差动保护,都无法解决差动保护在内部高阻接地故障时的敏度和负荷电流对差动保护的影响等问题.而基于故障分量的保护存原理上与正常运行时的负荷几关,与接地故障时的过渡电阻大小无直接关系,具有相当优越性 故障分量的差动保护与常规相量差动保护相比,其突出特点是可大幅度提高保护灵敏度,并可较好地解决高阻接地或轻微短路且有负荷电流流出时差动保护所存在的缺陷, 采样值电流差动保护可以提高电流差动保护的动作速度,但是并没有改善保护的灵敏度 故障分量差动保护动作特性详见||王维倚(Wang Weijian).电气主设备继电保护原理与应用(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Main Equipments Protection).北京I中国电力出版社(Beiiing:China Electdeal Powar Press),1996/尹项根,陈德树,张哲,等(Yin Xianggent Chen Deshu—Zhang Zhe,et a1).故障分量差动保护(DifferentialProtection Ba sed On Fault—Component).电力系统自动化(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1999.23(11) 由图中可以看出,由于制动区与动作区之间存在一个缓冲区,因而可使故障分量差动保护具有极为优良的动作选择性。 将采样值差动与故障分量原理相结合,同样可起到提高灵敏度的作用。对于采样值差动,由于存在过零点附近采样值差动判据不满足,最严重时可能出现过零点为两采样值的中点而导致连续两点不满足判据。故差动电流需达到一定幅值才能保证可靠动作。因而对于某些故障情况,如变压器轻微匝问故障同时有负荷

质控部工作总结

质控部工作总结 篇一:XX年质控工作总结 XX年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总结 本年度是我院“二乙”创建的一年,成立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在主管院长及护理部主任的带领下,通过“二乙”评审为契机,以安全和管理为重点强化护理质量管理。明确了各层次护理管理岗位职责并实行考核,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二级质控体系,对护理工作实施了前沿质控、环节质控、终末质控。培养科室质控成员检查——记录——整改——追踪的质控理念,各质控小组每月有活动且有记录,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总结上报至质控委员会。护理部每月对全院护理质量和安全进行单项或全面检查,指导、检查、督促各护理单元护理质控小组的工作,正确、客观评价各护理单元的护理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每季度召开一次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对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次全面讨论、分析、总结,对存在的护理缺陷及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对改进措施的落实进行追踪检查,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价。使PDCA循环理论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持续改进。为进一步落实《综合医院护理工作指南》,完善了护理质量评价工作。制定了护理质量评价制度,完善了质量检查标准,全面修订《护理常规》、《护理岗位管理规范》。各科室积极

开展优质护理工作,提升护理服务内涵。 为推进优质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完善了分级护理制度及相关考核标准,针对不同护理级别的病人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对各科室上报的不良事件每月进行分析讨论,互相借鉴,减少了同类缺陷的发生,并提出整改措施。及时追踪各科室的压疮、护理不良事件等报告资料,针对问题提出护理措施或改进意见,并逐项落实到位。 加强危重病人管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坚持护士长轮值全院护理查房,当科室遇到紧急情况如危重患者的抢救或其它疑难问题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一步保证了护理安全。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建立护理人员考核评价机制。本年度共组织质控培训4次,内容分别为“护理质控工作流程”、“整体护理”、“重点病人的管理”、“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培训”、强化护理人员质量意识,从思想上重视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的落实和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自我质量控制。每月质控检查都会轮流抽查科室护理人员专科护理常规、核心制度的掌握情况,合格率均在90%以上。 护理质量控制指标达标情况: 1、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5% 2、护士长管理能力考核合格率95%

医院质控总结

年度质控工作总结 一、取得的成绩 (一)圆满完成了质控任务 1、共抽查在架病历1416份,终末病历848份,门急诊病历212份,各类检查申请单210余张,复核死亡病历23份。全年向相关科室发出整改通知书7份,向个人发出病历修改通知书101份,当面或电话反馈医疗质量缺陷及医疗安全隐患80余次,警示谈话10次。组织合理用药考评5次,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专项检查3次。对新进轮科人员进行“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小讲课10余人次。 2、已完成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规范及管理规定》的修订工作。 3、启动临床科室常见病与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目前各科室已形成常见病与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初稿15个,专家已进入专家审查阶段。 4、《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发布后,组织全院专题学习2次,认真组织各科室学习实施,深入病房指导。 (二)积极参加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 参与了中医药管理局的检查迎评工作,指导、协调各临床科室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并且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管理年检查,提高了医疗质量,促进了中医特色优势的发展。 (三)重点中医专科建设 作为重点专科建设的主要协调机构,指导与协助各重点专科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完成了协作组诊疗方案临床验证工作,并通过了中期检查。

(四)干部保健工作 认真履行了干部保健对象门诊及住院的协调工作,为干部保健对象提供优质服务,及时上报干部保健对象诊疗情况。 二、采取的措施 1、进一步建立健全了三级质控网络,以环节质控为切入点,加强重点部位、重点人员的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通过组织专家、质控员定期、不定期质控检查,业务查房、夜查房、技术审查、在架病历抽查等形式加强环节质控管理考核和评价,基础质控、环节质控与终末质控相结合,加强新进人员、质量缺陷较多人员的质量监控,认真落实医疗质量讲评与反馈制度,杜绝医疗安全隐患。 2、重新制定了干部保健对象医疗保健优质服务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干部保健对象在我院的医疗管理,同时进一步加强了与卫生厅干部保健处的联系。 3、进一步加强与重点中医专科的沟通,督促各重点专科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优化了诊疗方案。 三、存在的问题 1、少数科室未将医院相关规章制度、管理规定落实到位,上级医师把关不力,科控流于形式。 2、少数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未从思想根源上认识到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及医疗文书的书写的重要性。 2、少数医务人员对病历书写规范不熟悉,存在书写不及时不规范现象。 3、在临床工作中,低年资的住院、进修、实习医师缺乏基本功训练,临床经验、理论知识面狭窄,医疗质量水平受到限制。

电脑内存知识

本文详细介绍了虚拟内存的设置和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内存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很大,电脑中所有运行的程序都需要经过内存来执行,如果执行的程序很大或很多,就会导致内存消耗殆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Windows中运用了虚拟内存技术,即拿出一部分硬盘空间来充当内存使用,当内存占用完时,电脑就会自动调用硬盘来充当内存,以缓解内存的紧张。举一个例子来说,如果电脑只有128MB 物理内存的话,当读取一个容量为200MB的文件时,就必须要用到比较大的虚拟内存,文件被内存读取之后就会先储存到虚拟内存,等待内存把文件全部储存到虚拟内存之后,跟着就会把虚拟内里储存的文件释放到原来的安装目录里了。 当系统运行时,先要将所需的指令和数据从外部存储器(如硬盘、软盘、光盘等)调入内存中,CPU再从内存中读取指令或数据进行运算,并将运算结果存入内存中,内存所起的作用就像一个“二传手”的作用。当运行一个程序需要大量数据、占用大量内存时,内存这个仓库就会被“塞满”,而在这个“仓库”中总有一部分暂时不用的数据占据着有限的空间,所以要将这部分“惰性”的数据“请”出去,以腾出地方给“活性”数据使用。这时就需要新建另一个后备“仓库”去存放“惰性”数据。由于硬盘的空间很大,所以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就将后备“仓库”的地址选在硬盘上,这个后备“仓库”就是虚拟内存。在默认情况下,虚拟内存是以名为Pagefile.sys的交换文件

保存在硬盘的系统分区中。 手动设置虚拟内存 在默认状态下,是让系统管理虚拟内存的,但是系统默认设置的管理方式通常比较保守,在自动调节时会造成页面文件不连续,而降低读写效率,工作效率就显得不高,于是经常会出现“内存不足”这样的提示,下面就让我们自已动手来设置它吧。 ①用右键点击桌面上的“我的电脑”图标,在出现的右键菜单中选择“属性”选项打开“系统属性”窗口。在窗口中点击“高级”选项卡,出现高级设置的对话框. ②点击“性能”区域的“设置”按钮,在出现的“性能选项”窗口中选择“高级”选项卡,打开其对话框。 ③在该对话框中可看到关于虚拟内存的区域,点击“更改”按钮进入“虚拟内存”的设置窗口。选择一个有较大空闲容量的分区,勾选“自定义大小”前的复选框,将具体数值填入“初始大小”、“最大值”栏中,而后依次点击“设置→确定”按钮即可,最后重新启动计算机使虚拟内存设置生效。

低电压差分信号LVDS技术

An Overview of LVDS Technology INTRODUCTION Recent growth in high-end processors,multi-media,virtual reality and networking has demanded more bandwidth than ever before.But the point-to-point physical layer interfaces have not been able to deal with moving information at the data rates required.Some of today’s biggest challenges that remain to be solved include:the ability to transfer data fast, lower power systems than currently available,and economi- cal solutions to overcome the physical layer bottleneck.Data Transmission standards like RS-422,RS-485,SCSI and oth- ers all have their own limitations most notably in transferring raw data across a media.Not anymore.Low Voltage Differ- ential Signaling(LVDS)is a high speed(>155.5Mbps),low power general purpose interface standard that solves the bottleneck problems while servicing a wide range of applica- tion areas. This application note explains the key advantages and ben- efits of LVDS technology.Throughout this application note the DS90C031(LVDS5V Quad CMOS Differential Line Driver)and the DS90C032(LVDS5V Quad CMOS Differen- tial Line Receiver)will be used to illustrate the key points. Over50LVDS devices are offered currently(1998)from Na- tional,please refer to the LVDS device datasheets for com- plete specifications. STANDARDS OVERVIEW There are two industry standards that define LVDS.The more common of the two is the generic electrical layer stan- dard defined by the TIA.This standard is know as ANSI/TIA/ EIA-644.The other application specific standard is an IEEE (Institute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standard titled Scalable Coherent Interface(SCI). ANSI/TIA/EIA-644 This standard was developed under the Data Transmission Interface committee TR30.2.This standard defines driver output and receiver input characteristics.Functional specifi- cations and/or Protocols are not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TlA standard.It notes a recommended maximum data rate of 655Mbps and a theoretical maximum of1.923Gbps based on a loss-less media;however,maximum data rate is appli- cation(desired signal quality),and device specific(transition time).It is feasible that LVDS based interface will operate in the500Mbps to1.5Gbps range in the near future.Minimum media specifications are also defined within the standard.It also discusses failsafe operation of the receiver under fault conditions and other configurations issues such as multi-receiver operation.National Semiconductor held the editor position for this standard. IEEE1596.3SCI-LVDS SCI originally referenced a differential ECL interface within the SCI(Scalable Coherent Interface)1596-1992IEEE stan- dard.But,this only addressed the high data rates required and did not address the low power concerns.Thus, SCI-LVDS was defined as a subset of SCI,and is specified in IEEE1596.3standard.SCI-LVDS specifies signaling lev-els(electrical specifications)for the high speed/low power physical layer interface.It also defines the encoding for packet switching used in SCI data transfers.Packets are constructed from2-byte(doublet)symbols.This is the funda-mental16-bit symbol size.No media is specified and the data rate can be in the order of500MT/s based on serial or parallel transmission of1,4,8,16,32,64,....bits. SCl-LVDS also supports RamLink for super low power data transmission in a restricted environment.The IEEE1596.3 standard was approved in March1994.National Semicon-ductor held the Chairperson position for this standard. SCI-LVDS is similar to the TIA version but differs in some electrical requirements and load conditions.Both standards feature similar driver output levels,receiver thresholds and data rates.The TIA version is the more generic of the two standards and is intended for multiple applications. 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 LVDS technology uses differential data transmission.The differential scheme has a tremendous advantage over single-ended schemes as it is less susceptible to common mode noise.Noise coupled onto the interconnect is seen as common mode modulations by the receivers and is rejected. The receivers respond only to differential voltages. LVDS technology is not dependent on a specific power sup-ply,such as+5V.This means there is an easy migration path to lower supply voltages such as+3.3V,+2.5V or even lower while still maintaining the same signaling levels and perfor-mance.Technologies like ECL or PECL are more dependent on the supply voltage.This feature is highly desirable in any application that foresees moving to lower supply voltages without substantial redesign or worrying about mixed voltage operation(+5V/+3.3V)on system boards. To achieve high data rate,low power and to reduce EMl ef-fects,signaling levels have to be reduced.The DS90C031/ DS90C032chipset’s limitation on data rate is mainly depen-dent on the technology driving the LVDS drivers.The aggregate bandwidth that LVDS technology can drive is in the Gbps range with a loss-less media.Data rates in the 500-1,000Mbps are possible and this limitation is primarily dependent on the media being driven. SIGNALING LEVELS As the name implies,LVDS features a low voltage swing compared to other industry data transmission standards. The signaling levels are illustrated in Figure1,and a com-parison to PECL levels is also shown as reference.Because of the low swing advantage,LVDS achieves a high aggre-gate bandwidth in point-to-point applications.National has recently introduced a new family of parts called Bus LVDS. This family extends LVDS from point-to-point applications to multi-point applications is fully discussed in other National application notes.Bus LVDS features similar voltage swings, but provides increased drive current to handle double termi-nations required in multi-point applications. TRI-STATE?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