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中稀油润滑站

集中稀油润滑站

集中稀油润滑站
集中稀油润滑站

集中稀油润滑站

XZ-160

使

大连隆棹液压润滑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大连市西岗区新开路82号越秀大厦1008室

邮编:116011

电话:0411-******** 83769070

传真:0411-********

一用途

XZ-160型稀油站主要用于冶金、矿山、电力、化工等机械设备的稀油循环润滑系统中,向减速器、齿轮座、主电机轴承等摩擦部位供送润滑油。

该油站工作介质粘度等级为N22~N320的工业润滑油。本油站通常是安装在主机附近的地下油库内或地坑内。

规格和性能

过滤精度125微米

列管式油冷却器进油温度50℃出油温度≤42℃

列管式油冷却器进水温度≤28℃进水压力0.2~0.4MPa

二工作原理

XZ-160稀油站由油箱、油泵装置、双筒网式油滤器和回油滤油器,列管式油冷却器以及电器、仪表控制装置、管道、阀门等组成。

XZ-160为整体式稀油站。

工作时,油液由齿轮泵从油箱内吸出,经单向阀、双筒油滤器、列管式油冷却器,被直接送到设备的润滑站。油站出口的最高压力为0.4MPa,最低工作压力

为0.2 MPa,根据润滑站的要求,通过调节安全阀确定使用压力0.6MPa。当润滑站的工作压力超过安全阀的调定压力时,安全阀将自动打开,对电机实行保护。

稀油站的结构有以下特点:

1 设有备用油泵

稀油站有两台油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正常情况下工作油泵运行,当系统压力低于压力调定值,备用油泵投入工作,保证向主机继续供送润滑油。

2 双筒油滤器放在列管式冷却器之前。

油在过滤器中的通过能力与其粘度有关。粘度大,通过能力差,反之通油能力好,温度高,则粘度下降,通过能力好,过滤效果也较好,先过滤后冷却即达到此目的。

3 采用双筒网式油滤器

双筒油滤器有两组过滤滤芯。一组滤芯工作,一组滤芯备用,当工作滤芯需要换滤芯时,用转换阀使备用滤芯工作,即可取出原工作滤芯,更换滤芯。此滤油器结构紧凑,接管简单,不设旁路,更换方便。在过滤器上设有压差开关,当过滤器两端压差超过0.35MPa时,压差开关PS4.(PS5)出报警,人工切换备用滤油器。

4 采用RC型列管式油冷却器

RC型油冷却器为翘片列管式油冷却器,冷却效果较好,体积小,重量轻,并且阻力将大大小于板式换热器,在工作压力本身不高的稀油润滑系统中使用是比较合理的。

5 回油孔设有回油过滤器可将回油中的细小物质过滤,保证油的纯度。

6 配有仪表

油站出口设有3只压力开关(PS1)(PS2)(PS3)用来检测油站出口压力,并控制油站出油口油压,实现油压自控:当油站出口油压低于设定值0.25MPa时,压力开关(PSI)发出信号的,备用泵投入工作,,两泵同时工作,压力上升至0.35Mpa时压力开关(PS3)发出信号,完成主备切换(主泵停止备用泵工作)。当两泵都投入工作后油站出口油压低于设定值0.2MPa时,压力开关(PS2)发出事故报警与责令主机停止信号。

油站出口装有一只温度表和一只铂电阻,用来观察和检测油站出口油温。

油站出口设有一只分流阀,通过调节分流阀得到润滑点所需要的流量。油站出口油压单泵工作时设定在0.35MPa~0.45MPa。

油箱内的油位要保持在一定范围。当油位低于最低油位时,液位开关YWS接点闭合,并发出警报。这时需人工往油箱内加入润滑油,使液位上升,直至液位低信号消失。

五安装、调试和试运转

此分体式稀油站,油箱和动力源为分体式。油箱安放在地面上的地基上,动力源安放在普通地面上。相应的连接件现场安装。整理搬运中油箱的四个焊接吊钩处挂绳起吊。

整体式稀油站已在制造厂进行性能试验。故在现场安放平稳,即可连接出油管、回油管、水管、电控箱,经试车合格后投入工作。回油管道应向油箱方向向下倾斜12.5/1000-25/1000.

接管前,先将管子酸洗、除锈,后用石灰水中和,再用净水冲洗干净,最后用压缩空气吹干。

稀油站的电控箱在油库内由用户自行决定安放位置和固定方式。

*调整:

1 首先将排污口阀门、冷却器旁路阀、分流阀关闭,将冷却器进出油口和油站出油口阀门打开,启动一组电机-泵组,观察油站出油口压力表显示值,来设定压力开关值,若表显压力≤0.2MPa时关闭出口阀,调整压力开关(PSI)值在

0.25MPa,压力开关(PS3)值在0.3MPa,压力开关(PS2)值在0.2MPa。调整分流阀至润滑点所需的流量;调整出油口阀门使出油口在单泵供油时压力达到

0.35~0.45Mpa。

设定方法:PS1(备用泵启动值)PS2 (停主机值) PS3 (主油泵和备用泵切换值)值设定也可用万用表调整:

具体方法如下:在油站满足主机各个润滑点所需的油流量时,表显压力

PS=0.15MPa,则PS1=PS2+0.05=0.07*1.3+0.05=0.2+0.05=0.25MPa;PS2(停主机值)=PS+30%PS MPa=1.3×1.5= MPa PS3=0.35 MPa(主油泵和备用泵切换值);

A.调整油站出油口阀门和分流阀,将出油口压力表压力设定在0.25MPa,将万用表接压力开关PS1,如压力开关PS1闭合,将压力开关PS1上的将顶丝顺时针调整《上调压力开关》至压力开关断开,再将顶丝逆时针调整《下调压力开关》至PS1压力开关闭合,再将顶丝顺时针微调《上调压力开关》PS1压力开关断开,PS1压力开关压力值设定完毕;B。调整油站出油口阀门和分流阀,将出油口压力表压力设定在0.2MPa,将万用表接压力开关PS2,如压力开关PS2闭合,将压力开关PS2上的将顶丝顺时针调整《上调压力开关》至压力开关断开,再将顶丝逆时针调整《下调压力开关》至PS2压力开关闭合,再将顶丝顺时针微调《上调压力开关》PS2压力开关断开,PS2压力开关压力值设定完毕;C。调整油站出油口阀门和分流阀,将出油口压力表压力设定在0.35MPa,将万用表接压力开关PS3,如压力开关PS3闭合,将压力开关PS3上的将顶丝顺时针调整《上调压力开关》至压力开关断开,再将顶丝逆时针调整《下调压力开关》至PS3压力开关闭合,再将顶丝顺时针微调《上调压力开关》PS3压力开关断开,PS3压力开关压力值设定完毕;

2 做时失压模拟实验,工作泵工作时,模拟主机运行。将出口阀门,分流阀打开,使出油口油压降至≤0.25MPa(PS1设定值),备用油泵投入工作;两泵同时工作,再调整阀门、(关闭阀门)使出油口油压降至0.35MPa(PS3设定值)实现主备切换;再调整阀门(打开阀门)使出油口油压降至0.2MPa(PS2设定值)以下看是否发出责令主机停止信号。

最后调整分流阀至油站的流量达到各润滑点需要的流量,然后调整油站出油口阀门使油站出油口在单泵供油时压力达到0.35~0.45MPa。

六操作规程

1 按系统工作压力及工作油温打开稀油站相应的油、水、阀门和压力表开关。

2 将双筒网式油滤器的换向阀手柄扳到一个过滤滤芯工作的位置上。检查列管式油冷却器夹紧螺栓,如松动,则需紧固。

3 根据系统需要的工作油温,先开启油用电加热器将油加热,加热期间,油应处于流动状态。既启动一组电机-泵组;

4 在主机工作前,先开启工作油泵,使系统达到工作压力后,再启动主机投入工作,主机停止工作后,人工停油泵。

5 油站工作中,如因油压、油温、油位处于不正常位置时,应及时采取措施。

6 稀油站工作中当双筒油滤器压差超过0.35MPa压差开关PS4(PS5)会发出信号,应立刻切换油滤器的换向阀手柄。使备用滤芯工作,更换或清洗原工作滤芯。

七电器操作系统

八维修和安全技术

1 齿轮油泵轴密封圈要经常检查,如有泄露现象或损坏时,应立即更换。

2 列管式冷却器必须根据水管情况,每5至10个月进行一次内部检查与清洗。

3 双筒网式滤油器每三个月拆洗一次,去除内部积存的污垢,并根据密封状况予以更换。

4 回油过滤器每三个月清洗一次。

5 注意检查油箱内最低油位处,如发现有水,则应打开油箱下部两个阀门将水排出。

6 XZ-160型稀油站的系统原理图见下图:

集中稀油站系统原理图

技术参数

技术参数附表

总装技术要求

1 本油站流量为160L/min,最高额定压力为0.6Mpa

2 管路安装要求横平,竖直

3 本油站初装完毕要求拆卸,油箱进行磷化、喷塑再进行二次安装

4 要求在0.8MPa压力下进行耐压实验。每泵各运行1小时,要求管路不得有渗漏。

5 要求分电控柜联动实验,各动作均满足设计要求,合格后方可出厂。

集中稀油润滑站油站仪表清单

CLH集中稀油润滑站双筒网式过滤器使用说明书

一双筒网式滤油器安装和操作维护

1 出厂的过滤器均调整完毕,可一次性安装投入运行。过滤器通过换向阀座的四只安装孔直接安装在回油管路的支座上,具体安装尺寸详见外形示意图。要求支座安装平面调整好水平。进、出油口设有螺纹和法兰两种连接形式与回油管路相连接,在安装时应认清进、出油口并保证密封面不渗漏。安装好发讯器并接通24V 或220V电源和报警装置。

2 主机运行前,应将换向阀调整到工作状态过滤器的通油位置(外形示意图中的换向阀手柄座上通路刻线为左侧过滤器的通油位置。若手柄顺时针旋转90°,则为右侧过滤器的通油位置),换向阀的手柄应到位,以保证油路畅通。并顺时针方向旋紧平衡阀手轮,使之关闭。

3 主机运行中,滤芯逐渐被工作介质的污染物堵塞,使工作介质通过滤芯的阻力增大,当滤芯内、外压差达0.35MPa时,发讯器即发出信号,此时应切换油路,接通备用滤油器,以保证系统的连续运行,同时须及时更换或清洗已堵的滤芯。若发讯器报警后未及时处理,则压差继续上升到0.4Mpa时,旁通阀则自动开启,使部分未经过过滤的介质直接通过油路,起保护过滤器的作用。

4 切换油路的步骤:

A 逆时针方向打开平衡阀手轮,使备用过滤器与工作状态过滤器压力平衡,并保持约5分钟。

B 转动换向阀手柄,接通备用过滤器的油路,应注意将手柄靠紧定位销,避免两侧过滤器同时处于接通状态。

C 顺时针方向旋紧平衡阀手轮。

5 更换滤芯步骤:

A 拆掉已堵塞的过滤器筒底部的放油螺堵,放掉筒内的油液。

B 拆掉滤头和滤筒连接的四只螺钉,拿下滤筒。

C 对于流量160L/min及以下的规格,旋下滤芯下方碟形螺母和垫圈,即可拆下滤芯;250L/min及以上规格,直接旋下滤芯。

D 滤材为纸制或化纤的滤芯应予更换;金属网、线隙式滤芯可清洗、更换。

E 安装好滤芯,将滤筒清洗干净,检查其密封圈是否完好,若发现破损、变形,应予更换,滤筒和滤芯装配后,应旋上放油螺塞并拧紧。

F 以上操作完成后,该过滤器即进入备用状态。

6 过滤器的密封在未安装前切勿打开,以免受脏物污染。

稀油润滑站技术说明

一、使用条件 本产品适用于装有动静压轴承的磨机、轧钢机、电机等大型设 备的稀油循环润滑系统中,其工作介质为N22~N320(相当于I SO VG22~VG320)的各种工业润滑油。 根据动静压润滑工作原理,在启动、低速和停车时用高压系统, 正常运行时用低压系统,以保证大型机械在各种不同转速运行 下均能获得可靠的润滑以延长主机寿命。 稀油站的高压部分压力为31.5MPa,流量为2.5L/min,低压部 分压力为0.4MPa;流量为16~125L/min,稀油站具有过滤、 冷却、加热等装置和联锁、报警、自控等功能。 该产品的性能参数及尺寸应符合表和图中的规定;装置由油站、 仪表盘、电控柜(可用PLC控制)成套组成。 二、型号标注方法 如采用A系列,高压流量为2.5L/min;高压压力为31.5MPa,低压供油压力为0.4MPa;而低压供油量为40L/min的高(低)压稀油站,采用PLC控制的则按如下方法标注:GXYZ-A2.5/40.P 三、结构特点

图2-1-1 GXYZ 型A 系列稀油站外形图 GXYZ 型A 系列稀油站外形尺寸 型号DN1 DN2 DN3 DN4 L B H L1 L2 L3 L4 L5 GXYZ-A2.5/16 25 10 50 25 1250 1000 1000 1490 925 185 18 140

GXYZ-A2.5/25 GXYZ-A2.5/40 32 10 65 32 1400 1200 1050 1620 720 200 20 120 GXYZ-A2.5/63 型号L6 L7 B1 B2 B3 H1 H2 H3 H4 H5 H6 H7 GXYZ-A2.5/16 100 208 1230 360 420 1500 1132 853 150 350 70 78 GXYZ-A2.5/25 GXYZ-A2.5/40 100 276 1430 400 500 1550 1182 890 200 350 120 110 GXYZ-A2.5/63 五、原理图 图2-1-2 GXYZ 型A 系列稀油站原理图

第四章 稀油润滑系统 设计

第四章润滑系统和集中润滑系统的设计计算 第一节稀油集中润滑系统 一、概述 随着生产的发展,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润滑技术也同样由简单到复杂,不断更新发展,形成了目前集中润滑系统。 集中润滑系统具有明显的优点,因为压力供油有足够的供油量,因此可保证数量众多、分布较广的润滑点及时得到润滑,同时将摩擦副产生的摩擦热带走;随着油的流动和循环将摩擦表面的金属磨粒等机械杂质带走并冲洗干净,达到润滑良好、减轻摩擦、降低磨损和减少易损件的消耗、减少功率消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 1、润滑系统控制 在整个润滑系统中,安装了各种润滑设备及装置,各种控制装置和仪表,以调节和控制润滑系统中的流量、压力、温度、杂质滤清等,使设备润滑更为合理。为了使整个系统的工作安全可靠,应有以下的自动控制和信号装置。 1).主机启动控制 在主机启动前必须先开动润滑油泵,向主机供油。当油压正常后才能启动主机。一般常采用在压油管路上安装油压继电器,控制主机操作的电气回路。 2).自动启动油泵 在润滑系统中,如果系统油压下降到低于工作压力(0.05MPa),这时备用油泵启动,并在启动的同时发出示警信号,红灯亮、电笛鸣, 3).强迫停止主机运行 当备用油泵启动后,如果系统油压仍继续下降(低于工作压力)(0.08~1.2MPa)、则油泵自动停止运行并发出信号;强迫主机也停止运行,同时发出事故警报信号,红灯亮、电笛鸣。 4).高压信号 当系统的工作压力超过正常的工作压力0.05MPa时,就要发出高压信号,绿灯亮、电笛鸣。值班人员应立即检查并消除故障。启动备用油泵、强迫主机停转等,常采用电接触压力计及压力继电器来进行控制。

钢铁厂常用干油润滑系统及日常维护

干油润滑系统 组成: 双线式系统模型 双线式系统有润滑泵,液压换向阀,分配器,压力控制器。供油管线和电控柜组成。 一、泵站 1:油箱标准件,油箱上要配二个油位显示并且二个触点开关,油位过高、油位低,油位过低时加油泵自动启动,油位达

到高位时,加油自动停止。 2:油泵标准件(注意减速机加油)。 3:溢流阀(安全阀用) 4:加油泵。 电动加油泵能自动地将润滑脂加入到电动润滑脂泵贮脂筒中。该泵为齿轮泵,运行平稳,输出压力高,带200L 的油桶上,可以单独操作,工作简单可靠。 5:过滤器(一般选择200—300μm)。(Y型过滤器) 注意安装方向:过滤器上有标记 6:仪表和电控部分 二、换向阀(带微动开关) 1、与A、B、P、T线相连机械式换向阀 2、带微动开关用于信号的取出,控制系统 3、工作原理

DR4-5液压换向阀采用美国FAVAL公司技术,其用于控制双线润滑系统中两条供油管路的换向,首端式润滑系统中该换向阀的工作原

位置2 管路L1中压力继续升高,当作用在活塞D1左侧的油压大于F 处的弹簧压力时(3.5MPa ~24.5可调),活塞D1右移,润滑油经活塞D2进入活塞B 的右侧,活塞D2的移动使其右侧的压力经过C 向油罐卸荷 . 位置3 升高后的压力使活塞B 左移,触动开关H 使泵停机,管路L1卸荷,管路L1卸荷、上半个工作循环结束,当系统进入下半个工作循环时,管路L2建立压力,向该路中润滑点注油

三、分配器: 1、现场所用的都是VSG2—KRFKM、VSG4—KRFKM,VSG6 —KRFKM,VSG8—KRFKM,双线分配器。(0—2.3ml) 2、工作原理、双出口改单出口、供油量的调整、日常的检查(见 资料) 分配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双线式分配器的每一个给油单元由一个先导滑阀和一个主活塞组成。 主活塞完成润滑剂的计量,并在供油管供油压力的作用下,将经过计量的润滑剂输往润滑点。 先导滑阀在两根恭油管的压差作用下动作,切换分配器内的油道,使进油口与出油口分别与主活塞的两端腔室连通。

电机稀油润滑系统

RL14FH001项目名 日立泵密云水库明细表单号Erp NO.Type/Part NO.Technical Description RL14FH001称 电机配套润滑站报价单 号 Q14042301图号Item Erp NO.Type/Part https://www.doczj.com/doc/7f8053456.html, Technical Description Note 序号 物料编码型号/零部件图号名称技术参数单数总数备注1 Oil tank邮箱170L,800L*600W*500H,带护罩16Air filter空气过Quantity 2 51EF32Air filter空气过滤器125um 163 BSD0111Level switch液位开关IP6516Temperature 0100℃L 150护套G1/24 51RQ15meter温度表0-100℃,L=150,护套G1/2165 51RQ40Level meter液位计L=40016Temperature 2*PT1003线L=2007 51PT20Sensor温度传感器2*PT100,3线,L=200168 51RQG34Ball Valve球阀G3/44249 58RQ101KW,L=420,0.75w/cm 2212Q 电加热器1KW,L 420,0.75w/cm 10 802-4Motor电机0.75KW,IP55,1410rpm,380V/50HZ,B5212115RQ010Pump泵12ml/r, Max. 25bar 212 1/3

RL14FH001项目名日立泵密云水库明细表单号Erp NO.Type/Part NO.Technical Description RL14FH001称电机配套润滑站报价单号Q14042301图号Item Erp NO.Type/Part https://www.doczj.com/doc/7f8053456.html, Technical Description Note 序号物料编码型号/零部件图号名称技术参数单数总数备注Quantity 125RQ010B Bell钟罩212135RQ010C Coupling联轴器2121451SA20Check valve单向阀G3/4212Relief valve溢流1554BASN Relief valve溢流阀设置8BAR 161651RQ94Needle valve针阀318Pressure Gage压63mm G1/40-10BAR 1751PG610力表63mm,G1/4,010BAR 3181854BCCN Flow valve流量控制阀3181956RQ060Double filter双20um 16Q 筒过滤器2051RQ75Temperature meter温度表0-100℃,L=75,护套G1/22122157RQ221Water cooler水冷 却器 2.1㎡16 2/3

稀油集中润滑系统

稀油集中润滑系统 第一节稀油集中润滑系统特点和主要技术参数 稀油集中润滑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供油点多、面广,适应大型设备和生产线上多设备的润滑要求; 2)压力供油,供油量充足; 3)采用各种自动测控元件和系统,可保证供油的连续性,工作可靠; 4)循环供油润滑,可将摩擦副产生的热量带走,提高润滑效果; 5)通过循环过滤将摩擦副上的机械杂质去除,降低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6)润滑操作方便,减轻润滑操作的劳动强度,节省人力。 稀油集中润滑系统的标准化和系列化(JB/ZQ4586—86)。 图8—1为该系列中、小型典型稀油集中润滑系统结构图。

稀油集中润滑系统的表示方法为:XHZ— (A)

XHZ表示稀油集中润滑系统; 后面阿拉伯数字表示系统公称流量; 有字母“A”表示系统设有压力筒。 表8—1为稀油集中润滑系统系列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 应用:根据所润滑设备各项力能参数,计算出所需润滑油的流量,然后从表4—1中选择适当型号的标准润滑系统. 当主机设备有特殊要求,标准润滑系统不能满足需要时,可单独设计稀油集中润滑系统。 第二节稀油集中润滑系统元件和工作原理 稀油集中润滑系统元件:油箱,油泵,过滤系统、冷却器,给油器、各种控制阀、测量仪器仪表、控制器等元件.

一、主要元件的功能和特点 1)油箱 储存润滑油; 杂质沉淀,油水分离; 消除泡沫、冷却、加热; 油箱应具有足够的容积实现功能; 结构:滤网;隔板.防尘密封、人孔、泄油口。 油箱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安装泵和一些阀类元件。 对于工作环境恶劣,污染严重的设备,为了保证润滑油中机械杂质充分地沉淀,油水充分地分离,可采用两个油箱交替使用的方法。 2)油泵 动力元件向系统提供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润滑油.0.3~0.6 MPa低压范围。 动压润滑系统和静压润滑系统:工作压力,中压或高压.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配管简介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配管简介 系统配管是干油集中润滑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管路系统的合理布置、管路材料及连接方式的正确选择能确保整个系统正常工作,可靠地向各个润滑点供送润滑剂。在设计时应尽可能采用标准的配管材料和管路附件,这样可以降低配管的费用,便于安装、维修。 ■管路材料及规格的选择 ●主管路及分支管路 主管路及分支管路是指润滑泵至分配器及分配器至分配器之间的管路。此类管路应选择采用符合 GB8163 -87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标准要求的冷拔(冷轧)无缝钢管。材料选用 10、20。主管路的规格根据润滑系统的公称压力、管路的长度、油脂的流动阻力等因素选择。双线系统的分支管路推荐选用外径 14 或 18 的无缝钢管。单线递进式系统中分配器之间的分支管路推荐选用外径 8 、 10 、 12 、 14 的无缝钢管。管路规格推荐按表一、表二选用。 表一螺纹连接用钢管 表二焊接或卡套连接用钢管 ●润滑管路 润滑管路是指分配器至润滑点之间的管路。此类管路应选择采用符合GB8163-87《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标准要求的冷拔(冷轧)无缝钢管。材料选用 10 、20。管路规格推荐按表二选用。也可以采用符合GB1527- 87《拉制铜管》标准要求的拉制紫铜管,材料选用T3。管路规格推荐按表三选用。 表三润滑管路用铜管

●运动部分用管路 系统中机器移动、转动部件之间所用的分支管路、润滑管路推荐采用 Q/YT330-98《高压胶管总成》中所列的高压软管。 ■管路连接方式的选择 ●主管路及分支管路 (1)推荐选用焊接式或锥密封连接形式。 对于管子外径不大于 18 的管路也可以选用卡 套式连接。 (2)螺纹连接式管路只能用于公称压力不 大于 2OMPa 的系统。 ●润滑管路 推荐选用卡套式连接方式。用钢管时选用卡 套式管接头,用铜管时选用铜管用接头。 ■管路设计安装中的注意事项 (1)对于腐蚀性环境,管路材料应选用符合 GB2270-80《不锈钢无缝钢管》标准要求的冷拔(冷轧)不锈钢无缝钢管。 (2)管子内必须清洁,不允许有氧化皮、锈斑等杂质。采用卡套式连接的管路组装前管子要进行表面处理。采用焊接式连接的管路,焊接后再进行表面处理。 (3)要用切管器切割管子,不要用锯子锯,以免产生铁屑。 (4)弯管时尽量采用冷弯,避免热弯,防止产生氧化皮。 (5)管路布置应尽量避开温度太高或太低的地方。高温将造成油脂老化变质,低温将增大油脂的流动阻力。 (6)管路应布置在被润滑的设备或墙壁上,用管夹固定。应布置在没有机械干涉,便于观察及维修的地方。

稀油集中润滑系统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稀油集中润滑系统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一、项目提出的理由 备受期待的《中国制造2025》出台,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目标,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描画了中国制造未来10年由大变强的清晰路线图,全面吹响了迈向“制造强国”的冲锋号角。 二、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稀油集中润滑系统制造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名称:南充某某科技有限公司。 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综述 (一)项目建设选址 本期工程项目选址在南充某工业园。 (二)项目建设地概况 南充市处在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游,由于处在充国南部

得名;管辖3个区(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5个县(西充县、营山县、南部县、蓬安县、仪陇县),代管1个县级市(阆中市);户籍人口7525838人;幅员面积12479.96k㎡。南充历史悠久,源自汉高祖公元前202年设立的安汉,至今建成2200多年。春秋以来历为都、州、郡、府、道之治所;解放初期为川北行署区的驻地。南充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四川省石油天然气和能源化工基地、川东北区域科教文化中心、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是川东北经济、物流、商贸和金融中心。素有“水果之乡”、“丝绸之都”的美誉。南充是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城市、久负盛名的中国“绸都”、国家规划定位的成渝经济圈北部中心城市、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属百万人口大城市,四川省东北城市群的双核之一、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之一。截止2016年,南充GDP总量达1651.40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561.31亿元,南充是三国文化和春节文化的发祥地,民风淳朴,民俗优雅,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红色文化和嘉陵江文化交融生辉。 (三)项目用地性质 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南充某工业园建设。

干油润滑系统使用说明

宁波北仑DQ4200/4200.42堆取料机干油集中润滑系统 技术说明

目录 1系统技术参数及工作原理………………STI 2 2典型双线系统工作原理……………………STI 4 3FYK分油块…………………………………STI 6 4DRB泵………………………………………STI 8 5SSP双线分配器………………………………STI 16 6YCK-M5压差开关……………………………STI 19 1.系统技术参数及工作原理 宁波北仑DQ4200/4200.42堆取料机干油集中电动润滑系统润滑点部位包括:大车集中润滑系统和回转集中润滑系统.其余润滑系统均采用分油块润滑系统. 大车集中润滑系统原理图 回转集中润滑系统原理图 电动双线集中润滑系统:整个系统由电动干油润滑泵、双线分配器、连接管路和接头等组成。 2.典型双线系统工作原理 润滑泵开始工作后,泵不断地从贮油桶中吸入油 脂,从出油口压出油脂。泵排出的 压力油脂经液动换向阀进入主管1,送至各分配器。此 时,主管2通过XYDF型液动换向阀与回油管相连,处 图A

于卸荷状态。主管1中的油脂进入各分配器的上部进油口(图A所示),利用上部进油口处的压力油推动分配器中的所有活向下运动,并将活塞下腔的油经分配器的下出油口2,定量地送入各润滑点。当所有分配器的下出油口一次送油结束后(即所有分配器中的供油活塞下行到活塞行程的末端停止运动后),主管 1中的压力将迅速上升,当压力达到额定压力后,换 向阀换向。 换向阀换向后,润滑泵输出的压力油进入主管 2,同时主管1卸荷,各分配器的下进油口进油(图B 所示),分配器中的活塞向上运动,将活塞上腔的油 经分配器的上出油口1,定量地送入各润滑点。当所 有分配器的上出油口一次送油结束后,主管2的压力 上升,当压力达到额定压力后,换向阀换向。这样系 统就完成了一次循环,每个润滑点均得到了一次定量 的润滑油脂。 分油块示意图 3.FYK型分油块 用途及特点 分油块有结构紧凑、体积小、安装补脂方便的特点。FYK型分油块是我公司为手动集中供油而设计的一种给油装置。 FYK型分油块分为两种形式,按出油口数量分,又各有8种规格。该分油块通常与油枪或移动式加油泵车配合使用,广泛应用在港口机械、冶金设备等手动集中润滑系统中。 规格型号及技术参数 FYK-A型FYK-B型 规格型号出油口数L1 L2 重量Kg 安装螺钉规格进、出油口螺纹D FYK-A-1 1 80 — 1 GB 70-85 内六角圆柱头螺钉 M10X40 标准产品为Rc1/4 可根据用户要求定 制加工 FYK-A-2 2 110 80 1.3 FYK-A-3 3 140 110 1.7 FYK-A-4 4 170 140 2 FYK-A-5 5 200 170 2.5 图B

稀油润滑和干油润滑的区别和各自优点

稀油润滑和干油润滑的区别和各自优点稀油润滑和干油润滑的区别和各自优点从润滑剂的形态来看,有气体、液 体、半固体及固体之分。常用的润滑油为矿物油、合成油,属液体类,也称稀油; 常用的润滑脂为半固体塑性类润滑剂,也称干油; 石墨、二硫化钼等粉状类为固体润滑剂。 稀油润滑和干油润滑顾名思义,采用稀油的润滑就叫稀油润滑,采用干油的润滑就叫干油润滑。 润滑剂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摩擦接触面的工作条件、环境、摩擦面加工情况及摩擦面之间的间隙,以及润滑方式与装置特点等因素。选用的一般原则是: 1.高速、轻载荷、工作平稳选用低粘度润滑油、针入度较大(稠度低)的润滑脂。反之,低速、重载荷、有冲击载荷,或作往复与间歇运动的选用高粘度润滑油、针人度较小(稠度较高)的润滑脂。在边界润滑的重负荷运动副上,宜选用极压型润滑油。 2.工作及环境温度低宜选用粘度较小的润滑油、针入度较大的润滑脂。反之,温度高则应采用粘度较大、针人度小及滴点较高的润滑脂。夏季用油的粘度一般比冬季用油的粘度高一些。在高温条件下的润滑应考虑润滑油的闪点、润滑脂的滴点,在很低温度条件下的润滑应考虑润滑油的凝固点。温度范围变化大的,可采用增粘剂以改善润滑油的粘温性。 3.潮湿条件应选抗乳化性较强和油性、防锈性好的润滑剂,不能选用无抗水能力的钠基脂。 4.摩擦面之间的间隙愈小,润滑油的粘度应愈低。一般新零件跑合期应比正常使用期的润滑油粘度低一些。

5.摩擦面加工粗糙,要求使用的润滑油粘度大、润滑脂的针人度小。反之,表面光洁度高使用的润滑油粘度小、润滑脂针入度大。 6.采用循环润滑系统、油绳或油垫润滑装置的润滑,应采用粘度较小的润滑油。循环系统、油环、油勺、飞溅润滑采用的润滑油应具有抗 氧化安定52一SI(’AN CEMEN F性。 7.集中润滑系统中采用的润滑脂针人度宜大些,以便输送。人工间歇加油应采用粘度大一些的润滑油,以免流失太快。 干油润滑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流动性差,内摩擦阻力大,所需工作压力高,无法形成动压油膜;2)润滑脂难以有效迅速扩散到整个润滑面;3)受污染后难以净化。 稀油润滑所需工作压力低(一般在2MPa以下),成本相对较低,其流动、散热性能较好,但如果对其各润滑点的流量控制不好,易污染环境。 润滑油和润滑脂使用中的误区 正确合理地选用润滑油和润滑脂可以保证车辆的动力性,提高车辆的工作可靠性并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使用中,人们对润滑油和润滑脂的选用存在许多误区,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1 柴油车使用汽油车机油 机油有汽油机机油和柴油机机油之分。汽油机和柴油机虽然均在高温、高压、高负荷条件下工作,但两者仍有较大的区别。 首先,柴油机的压缩比比汽油机的大一倍多,其主要零件受的压力冲击要比汽油机大得多,因而两者有些零部件的制作材料有所有同。例如,汽油机主轴瓦与连杆轴瓦可用材质较软、抗腐蚀性好的巴氏合金,而柴油机的轴瓦则必须采用铅青铜或铅合金等高性能材料,但这些材料的抗腐蚀性能较差。

润滑脂(干油)集中润滑系统

润滑脂(于油)集中润滑系统 特点: (1)供脂量精确,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2)供脂时间准确,防止摩擦副润滑不足; (3)自动化程度高,可节省人力和减轻劳动强度; {4)系统工作可靠性高,可避免漏加润滑脂造成的摩擦功耗增加和设备磨损破坏; (5)设备投资较大. 润滑脂润滑特点:粘着性强、润滑持续时间长、流动性差、无法循环使用。 要求:定时间,定消耗量补充. 足够的润滑脂,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避免过量而造成浪费,污染. 必须保证:定时、定量供脂. 第一节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组成:一般由润滑脂泵(于油泵),润滑脂过滤器,压力表、换向装置、输脂主管、给油器,输脂支管等组成, 一、双线非顺序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 (1)双线非顺序式给油器工作原理 给油器工作原理如下:Ⅱ管高压一进入给油器配油腔下腔一推动配油柱塞3 向上移动一配油腔下腔与下通道接通,将上通道与出脂口A接通一H管经配油腔下腔一下通道进人压油腔下腔一推动压油柱塞2向上移动一将压油腔上腔的润滑脂经上通道、出脂口A送人连接A口的摩擦副支管.

供脂主管压力每交替变化一次,即完成一次供脂动作. 供脂量由压油腔的直径和压油柱塞的行程决定. 指示杆6与压油柱塞2为刚性连接,通过调节螺丝8在护罩7上的位置,可以改变指示杆6的行程,从而改变压油柱塞2的行程,而达到改变供脂量,在护罩7通过视窗观察指示杆6的运动情况,判定给油器的工作情况。 (2)手动干油站工作原理

手动于油站由人工驱动的柱塞式油泵,换向阀,储脂筒,压力计、单向阀、过滤器和手摇柄等组成。、 工作原理如下:干油站的手摇柄与小齿轮1联接,摇动手摇柄一小齿轮带动齿条柱塞2左右往复运动。

稀油集中润滑系统之欧阳学文创作

稀油集中润滑系统 欧阳学文 第一节稀油集中润滑系统特点和主要技术参数 稀油集中润滑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供油点多、面广,适应大型设备和生产线上多设备的润滑要求; 2)压力供油,供油量充足; 3)采用各种自动测控元件和系统,可保证供油的连续性,工作可靠; 4)循环供油润滑,可将摩擦副产生的热量带走,提高润滑效果; 5)通过循环过滤将摩擦副上的机械杂质去除,降低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6)润滑操作方便,减轻润滑操作的劳动强度,节省人力。 稀油集中润滑系统的标准化和系列化(JB/ZQ4586—86)。图8—1为该系列中、小型典型稀油集中润滑系统结构图。稀油集中润滑系统的表示方法为:XHZ—(A) XHZ表示稀油集中润滑系统;

后面阿拉伯数字表示系统公称流量; 有字母“A”表示系统设有压力筒。 表8—1为稀油集中润滑系统系列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应用:根据所润滑设备各项力能参数,计算出所需润滑油的流量,然后从表4—1中选择适当型号的标准润滑系统. 当主机设备有特殊要求,标准润滑系统不能满足需要时,可单独设计稀油集中润滑系统。 第二节稀油集中润滑系统元件和工作原理

稀油集中润滑系统元件:油箱,油泵,过滤系统、冷却器,给油器、各种控制阀、测量仪器仪表、控制器等元件. 一、主要元件的功能和特点 1)油箱 储存润滑油; 杂质沉淀,油水分离; 消除泡沫、冷却、加热; 油箱应具有足够的容积实现功能; 结构:滤网;隔板.防尘密封、人孔、泄油口。 油箱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安装泵和一些阀类元件。 对于工作环境恶劣,污染严重的设备,为了保证润滑油中机械杂质充分地沉淀,油水充分地分离,可采用两个油箱交替使用的方法。 2)油泵 动力元件向系统提供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润滑油.0.3~0.6 MPa低压范围。 动压润滑系统和静压润滑系统:工作压力,中压或高压.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 一、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结构原理 所谓“干油”,就是润滑脂;目前常用的干油集中润滑系统都是开式的,即润滑脂在润滑点消耗掉,不返回油桶。 典型的智能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由电动干油泵、加油泵、过滤器、分配器、控制柜、管路附件组成(见下图),其油路采用一个电磁换向阀控制一个润滑点的方式,管路布置和工作原理简单,故障判断和处理相对于使用单线或双线分配器容易;缺点是分配器体积较大。该系统的突出特点是将传统的集中润滑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采用PLC对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并可实现计算机远程监控。控制柜中的PLC是该系统的核心,它控制系统实现:按设定的循环间隔时间,启动系统,各电磁换向阀依次得电动作,逐点给油;通过设定各电磁换向阀得电时间,控制各点给油量;电磁换向阀得电时,流量传感器检测油流信号并反馈,通过指示灯或在监控电脑画面上显示;系统高、低压、油位低自动保护及报警;系统运行和故障记录功能。采用计算机远程监控,则更可凸显系统控制和维护方便的高科技特点。系统适用于上百个给油点的大型机械设备或生产线的集中润滑,并可与单线式集中润滑系统相结合使用。与这些优点对应的是:系统的维护对电气人员、系统的使用对系统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较高;系统的价格较高。 二、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优点 智能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现场环境温度不同条件及设备润滑部位的不同要求,准确、定时、定量、可靠的满足各种润滑要求。以维克森VICSEN-MX型集中润滑系统为例,该系统采用递进式工作方式,泵设计成可间歇或持续工作,这样可以按照不同的需要来编辑运行程序,一个直联的减速电机驱动泵内凸轮工作,可以同时驱动3个外置泵单元。每个泵单元都配有溢流过压保护阀防止超压损坏。可设置1-200个润滑点,能够准确及时地推送油脂到各个润滑点,还可以显著提高设备寿命,更加节省润滑脂的用量,多个润滑点可以采用统一的一个集中润滑系统,不仅可以大幅度的降低运营成本,而且维护起来也更加简单。 三、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使用与维护 1.管理者重视与采用专人维护

润滑脂(干油)集中润滑系统

润滑脂(干油)集中润滑系统 一、润滑脂(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结构原理 所谓“干油”,就是润滑脂;目前常用的干油集中润滑系统都是开式的,即润滑脂在润滑点消耗掉,不返回油桶。 典型的智能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由电动油脂泵、加油泵、过滤器、分配器、控制柜、管路附件组成(见下图),其油路采用一个电磁换向阀控制一个润滑点的方式,管路布置和工作原理简单,故障判断和处理相对于使用单线或双线分配器容易;缺点是分配器体积较大。该系统的突出特点是将传统的集中润滑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采用PLC对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并可实现计算机远程监控。控制柜中的PLC是该系统的核心,它控制系统实现:按设定的循环间隔时间,启动系统,各电磁换向阀依次得电动作,逐点给油;通过设定各电磁换向阀得电时间,控制各点给油量;电磁换向阀得电时,流量传感器检测油流信号并反馈,通过指示灯或在监控电脑画面上显示;系统高、低压、油位低自动保护及报警;系统运行和故障记录功能。采用计算机远程监控,则更可凸显系统控制和维护方便的高科技特点。系统适用于上百个给油点的大型机械设备或生产线的集中润滑,并可与单线式集中润滑系统相结合使用。与这些优点对应的是:系统的维护对电气人员、系统的使用对系统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较高;系统的价格较高。 二、润滑脂(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优点 智能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现场环境温度不同条件及设备润滑部位的不同要求,准确、定时、定量、可靠的满足各种润滑要求。以维克森VICSEN-MX型集中润滑系统为例,该系统采用递进式工作方式,泵设计成可间歇或持续工作,这样可以按照不同的需要来编辑运行程序,一个直联的减速电机驱动泵内凸轮工作,可以同时驱动3个外置泵单元。每个泵单元都配有溢流过压保护阀防止超压损坏。可设置1-200个润滑点,能够准确及时地推送油脂到各个润滑点,还可以显著提高设备寿命,更加节省润滑脂的用量,多个润滑点可以采用统一的一个集中润滑系统,不仅可以大幅度的降低运营成本,而且维护起来也更加简单。 三、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使用与维护 1.管理者重视与采用专人维护 对于大型机械设备或生产线的干油集中润滑系统,润滑点众多,管路维护量大,宜采用专人维护。据笔者了解,国内许多钢铁企业20世纪90年代上的生产线均配备双线或单线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使用效

XRZ系列稀油润滑装置要点

XRZ系列稀油润滑装置使用说明书编号:04B021—SM 编制: 审核: 川润集团

目录 1.简介 (1) 2.主要性能参数 (1) 3.使用环境条件 (1) 4.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 (2) 5.安装、调试和操作规程 (3) 6.维护和安全技术 (5) 7.稀油站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9) 附图1:稀油站系统图 (10) 附图2:稀油站外形尺寸图 (11)

1.简介 XRZ系列稀油润滑装置(一下简称稀油站)主要用于冶金、矿山、建材、石化和电力等机械设备的稀油润滑系统中,向减速机和电机轴承等(一下简称主机)摩擦部位供送润滑油。稀油站主要由油箱、油泵、油滤器、油冷却器、管道、阀门、仪表盘和电控柜等组成。工作介质为N22~N460极压工业齿轮或其他机械润滑油。 2.主要性能参数表1: 表1 油站规格6 10 16 25 40 50 63 80 100 125 160 200 250 290 315 350 400 500 630 800 工作压力MPa 0.2~0.4 供油温度℃38~42 过滤精度mm 0.12 公称流量1/min 6 10 16 25 40 50 63 80 100 125 160 200 250 290 315 350 400 500 630 800 油箱有效面积 m3 0.15 0.63 1.0 1.6 2.0 2.5 2.8 3.5 5.0 电机功率Kw 0.55 1.1 2.2 4.0 5.5 7.5 11 15 18.5

3. 使用环境条件 3.1 海拔高度≤1000米; 3.2 无震动、无腐蚀性气体、无爆炸的环境; 3.3 环境温度0~40℃,相对湿度小于90%(25℃时); 3.4 供电电源50HZ 、380V/220V ,波动≤±10%; 3.5 冷却水温度≤28℃、压力0.2~0.3MPa ,冷却器进油温度≤50℃。(是否需要连锁停止稀油站电机?) 4.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 4.1 油站的工作原理:稀油站工作时,油液由工作油泵从邮箱吸出,经单向阀、双筒片式网滤器、列管式油冷却器,被直接送到设备的润滑点。油站的最高作压力为0.4MPa ,最低工作压力为0.2MPa, 根据润滑点的要求,通过调节安全阀确定使用压力。当油站的工作压力超过安全阀的调定压力时,安全阀将自动打开,多余的油液及流回邮箱。 4.2 稀油站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过滤面积m ㎡ 0.05 0.13 0.19 0.4 0.4 0.52 0.83 0.83 1.31 换热面积m ㎡ 0.6 4 5 7 12 16 20 28 50 冷却水耗量m 3 /h 0.36 0.6 1 1.5 2.4 3.0 3.8 4.8 6.0 7.5 9.6 12 15 17.4 19 21 24 30 38 48 电加 热器功率Kw 2 12 12 12 18 24 24 36 48

集中稀油润滑站

集中稀油润滑站 XZ-160 使 用 说 明 书 大连隆棹液压润滑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大连市西岗区新开路82号越秀大厦1008室 邮编:116011 电话:0411-******** 83769070 传真:0411-******** 一用途 XZ-160型稀油站主要用于冶金、矿山、电力、化工等机械设备的稀油循环润滑系统中,向减速器、齿轮座、主电机轴承等摩擦部位供送润滑油。 该油站工作介质粘度等级为N22~N320的工业润滑油。本油站通常是安装在主机附近的地下油库内或地坑内。 规格和性能

过滤精度125微米 列管式油冷却器进油温度50℃出油温度≤42℃ 列管式油冷却器进水温度≤28℃进水压力0.2~0.4MPa 二工作原理 XZ-160稀油站由油箱、油泵装置、双筒网式油滤器和回油滤油器,列管式油冷却器以及电器、仪表控制装置、管道、阀门等组成。 XZ-160为整体式稀油站。 工作时,油液由齿轮泵从油箱内吸出,经单向阀、双筒油滤器、列管式油冷却器,被直接送到设备的润滑站。油站出口的最高压力为0.4MPa,最低工作压力

为0.2 MPa,根据润滑站的要求,通过调节安全阀确定使用压力0.6MPa。当润滑站的工作压力超过安全阀的调定压力时,安全阀将自动打开,对电机实行保护。 稀油站的结构有以下特点: 1 设有备用油泵 稀油站有两台油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正常情况下工作油泵运行,当系统压力低于压力调定值,备用油泵投入工作,保证向主机继续供送润滑油。 2 双筒油滤器放在列管式冷却器之前。 油在过滤器中的通过能力与其粘度有关。粘度大,通过能力差,反之通油能力好,温度高,则粘度下降,通过能力好,过滤效果也较好,先过滤后冷却即达到此目的。 3 采用双筒网式油滤器 双筒油滤器有两组过滤滤芯。一组滤芯工作,一组滤芯备用,当工作滤芯需要换滤芯时,用转换阀使备用滤芯工作,即可取出原工作滤芯,更换滤芯。此滤油器结构紧凑,接管简单,不设旁路,更换方便。在过滤器上设有压差开关,当过滤器两端压差超过0.35MPa时,压差开关PS4.(PS5)出报警,人工切换备用滤油器。 4 采用RC型列管式油冷却器 RC型油冷却器为翘片列管式油冷却器,冷却效果较好,体积小,重量轻,并且阻力将大大小于板式换热器,在工作压力本身不高的稀油润滑系统中使用是比较合理的。 5 回油孔设有回油过滤器可将回油中的细小物质过滤,保证油的纯度。

干油润滑系统操作、维护检修规程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轧钢厂干油润滑系统的使用、维护、检修及管理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轧钢厂干油润滑系统的使用、维护、检修。 2干油润滑系统 2.1干油润滑技术介绍 人工加油润滑方式是利用油枪或油杯由人工往润滑点加油,润滑点上有油点或油嘴。这种方式适用与不经常动作和动作幅度较小的部位。例如,杠杆系统的关节处,万向接轴关节等不适合安装管道集中润滑的地方。 集中润滑就是设置一个干油站,经过管道和分配器,把干油送往各个润滑点。轧钢系统集中干油润滑分布功能:分别用于炉前区设备,轧机区设备,冷床区设备(2套),收集区设备。 干油站有手动和自动两种。 手动干油站用于润滑点不多而与其他设备相距较远的单机或经常移动的单机。自动干油站运转时干油经压力送往主管通过给油器。在管路上装有网式过滤器可以定期清洗检查。当系统给油完毕,安装在管路末端的终点阀起作用,也叫做压力操纵阀,使干油自动停车,并使换向阀换向。自动干油站由定时继电器控制,到系统设定时间自动开车供油。往贮油罐内添油应利用电动加油泵进行。揭开上盖往里加油是错误的。因为这样容易使杂质混入,损坏给油器或其他的器件,也可使空气进入管路系统,造成压力打不上去。 2.2干油系统技术性能参数 2.2.1电动干油润滑泵装置 型号:HA-III3-430/100-CF/PK.2BD 公称压力:40Mpa(0—40Mpa可调) 公称流量:430ml/min 贮油桶容积:100L,电机功率:1.5KW 随供备件:1、保险片10片 2、过滤网2件 3、出口单向阀2套 干油制造厂配完整的电控箱,并向主操作室提供工作正常和故障的信号。 2.2.2YCK-P5型压差开关 公称压力:40Mpa 发讯压差:5Mpa,动作油量0.7ml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 安 装 调 试 维 护 说 明 书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主要由电动(手动)润滑泵、液压换向阀、双(单)线分配器、干油过滤器、各类管接头、无缝钢管、铜管、软管和各类管夹等组成。 在干油集中润滑系统中,安装和调试对整个润滑系统的正常使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求安装人员必须对润滑系统中各个设备做到正确的安装,在调试过程中按使用说明书进行正确的使用,切不可蛮干,以下对润滑系统中常用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逐一进行说明:一、电动润滑泵的安装、调试、维护 安装: 1、润滑泵应垂直安装和固定在便于维修及灰尘较少的地方,并注 意环境温度是否适合泵的工作温度范围。 2、润滑泵应安装在润滑系统的中心位置,这样系统管道较短,压 力降可保持在最低限度,以保证泵产生足以克服润滑点背压的压力。 3、电动机旋转方向按转向标牌方向接线。 4、必须使用干净的润滑脂。因为含有杂质的润滑脂往往是润滑泵 和系统产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充填润滑脂时必须使用专用加油泵,通过加油口加入。泵在首次充填润滑脂前,最好先加些润滑油,因为润滑油流动作好,会充满所有的部位,有利于排除空气。如有的润滑部位不能使用润滑油,那么润滑泵必须运转至无空气存在的润滑脂从管道末端排出为止。 5、为了防止润滑脂进入压力表,在首次启动润滑泵前,要拆下带 有压力表的接头和弯管,然后启动润滑泵,直至润滑脂从接头

处排出为止,然后重新装上弯管并使之紧固,在弯管内注满润 滑油,最后装上带有压力表的接头。 维护和保养: 1、过滤网:过滤网要经常清洗,必要时还需用汽油或煤油清洗。 2、限压阀:可以从0调到40MPa任意调节,调节螺钉右旋可把压 力调高,左旋则调低,限压阀的设定压力不能超过泵的最大工 作压力,出厂时已调至30MPa。 3、保险片:由于某些故障原因而系统中的压力达到50MPa时,保 险片破裂,润滑脂从管中溢出。在新的保险片装入前,首先要 查明系统超压的原因并排除故障。调换保险片时须把凸面朝上,且须放入2片,如保险片装反,泵会因压力超过允许值而遭到 损坏。 常见故障和排除: 1、电动润滑泵压力表无压力——检查溢流阀是否调得太低,顺时 针旋转压力调高,逆时针压力调低。 2、电动润滑泵不出油——可能是吸入空气,检查油筒内油的状态, 如是粘度太大适当加入稀油调稀,直至管道内正常出油。 3、过滤器堵塞——清洗过滤网。 二、手动润滑泵的安装、调试、维护 安装: 1、手动润滑泵应垂直安装,操作手柄向上,泵的上方要留有指示杆上升的空间。如安装在室外或多粉尘的环境时,应将泵置于防护罩内。

最新油气润滑系统

油气润滑系统 1.简介 油气润滑是一种较新润滑装置。 油气润滑与油雾润滑基本相似,都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将稀油输送到轴承; 油气润滑并不将油撞击为细雾,而是利用压缩空气流动把油沿管路输送到轴承,因此不再需要凝缩。 油气润滑定义:润滑剂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沿着管壁波浪形地向前移动,并以与压缩空气分离的连续精细油滴流喷射到润滑点。 油气润滑的工作原理。 气动式油气润滑系统主要由主站、两级油气分配器、PLC电气控制装置、中间连接管道和管道附件等组成。

主站是润滑油供给和分配,压缩空气处理、油气混合和油气流输出以及PLC 电气控制的总成。根据受润滑设备的需油量和事先设定的工作程序接通气动泵。

压缩空气经过压缩空气处理装置进行处理。润滑油经递进式分配器分配后被输送到与压缩空气网络相连接的油气混合块中,并在油气混合块中与压缩空气混合形成油气流从油气出口输出进入油气管道。

在油气管道中,由于压缩空气的作用,使润滑油沿着管道内壁波浪形地向前

移动,并逐渐形成一层薄薄的连续油膜。经油气混合块混合而形成的油气流通过油气分配器的分配,最后以一股极其精细的连续油滴流喷射到润滑点。油气分配器可实现油气流的多级分配。由于进入了轴承内部的压缩空气的作用,即使润滑部位得到了冷却,又由于润滑部位保持着一定的正压,使外界的脏物和水不能侵入,起到了良好的密封作用。 2.目前的应用情况 德国克虏伯钢厂的一套四机架冷带钢连轧机,1—3机架采用正弯辊,第4机架采用正弯辊,轧制速度约1350m/min,弯辊力正弯40t,负弯35t。 工作辊轴承采用四列圆锥轴,用脂润滑,轴承寿命平均约1200h。 改为油气润滑,使用一般极压齿轮油(DIN51502),黏度为220mm2/s,每轴承耗油量每1h为0.02L,总耗油量仅为耗脂量的十分之一。

集中润滑系统的原理及维护

集中润滑系统的原理及维护 前言: 什么是润滑? ?理想状态下的润滑:在相互运动的接触表面之间形成一层油膜,使得两表面之间的直接摩擦(干摩擦)转变为油液内部分子间的摩擦(液体摩擦)?边界润滑:在两个滑动摩擦表面之间,由于润滑剂供应不充足,无法建立液体摩擦,只能依靠润滑剂中的极性分子在摩擦表面上形成一层极薄的(0.1~ 0.2μm)“绒毛”状油膜润滑。这层油膜能很牢固地吸附在金属的摩擦表面 上。这时,相互接触的不是摩擦表面本身(或有个别点直接接触),而是表面的油膜 ?润滑的定义:在相互运动的接触表面之间形成一层油膜,使得两表面之间的直接摩擦(干摩擦)转变为油液内部分子间的摩擦(液体摩擦)或油膜之间的摩擦 润滑的主要作用 ?减磨抗磨:使运动零件表面之间形成油膜接触,以减少磨损和功率损失?冷却降温:通过润滑油的循环带走热量,防止烧结 ?清洗清洁:利用循环润滑油冲洗零件表面,带走磨损剥落下来的金属细屑?密封作用:依靠油膜提高零件的密封效果。 ?防锈防蚀:能吸附在零件表面,防止水、空气、酸性物质及有害气体与零件的接触。 设备润滑的重要意义 ?设备上几乎所有相对运动的接触表面都需要润滑,设备润滑是防止和延缓零件磨损和其他形式失效的重要手段之一 ?60%以上的设备故障是由润滑不良和油变质引起的 引言: 润滑工作一直是设备管理的重中之重,现代设备的机械故障大部分是由于润滑引起。集中润滑的基本概念是从一个配有润滑剂的油泵装置给各个摩擦副集中提供适量的润滑剂。由于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工加油已不能满足各种机械的需要,越来越多的集中润滑系统被运用到机械设备中并在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润滑劳动强度、减少润滑油量消耗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集中润滑系统分类: 集中润滑系统总体可分为全损耗型系统、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属于专用系统,要求高,润滑点少;全损耗系统涵盖了机床润滑点的绝大部分。全损耗系统按供油方式分为单线阻尼系统、容积式系统、递进式润滑系统

集中稀油站使用说明书

集中稀油润滑站CLH-63UE(三取二) 使 用 说 明 书 液压润滑设备有限公司

一.用途 CLH-63UE/DCS 型稀油站主要用于电机稀油循环润滑系统中,向主电机轴承等磨擦部位供送润滑油。 该油站工作介质粘度等级为N46的工业润滑油。本油站通常是安装在主机附近的地下油库内或地坑内。 规格和性能 过滤精度25微米 列管式油冷却器进油温度55℃ 出油温度≤45℃ 列管式油冷却器进水温度≤ 33℃ 进水压力0.3~0.4MPa 二.工作原理 CLH-63UE/DCS 稀油站油箱、油泵装置、双筒网式油滤器和回油滤油器,列管式油冷却器以及电器、仪表控制装置、管道、阀门等组成。 CLH-63UE/DCS 为整体式小型稀油站。详见CLH-63UE/DCS 总装图。 工作时,油液由齿轮泵从油箱内吸出,经单向阀、双筒网式油滤器、列管式油冷却器,被直 接送到设备的润滑站。油站的最高压力为0.4Mpa, 最低工作压力为0.25Mpa ,根据润滑站的要求, 通过调节安全阀确定使用压力。当润滑站的工作压力超过安全阀的调定压力时,安全阀将自动打开,多余的油液即流回油箱。 稀油站的结构有以下特点: 1.设有备用油泵 稀油站有两台油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正常情况下工作油泵运行,当系统压力低于压力调定值时,备用油泵应投入工作,保证向主机继续供送润滑油。 2.双筒网式油滤器放在列管式冷却器之前 油在过滤器中的通过能力与其粘度有关。粘度大,通过能力差,反之通油能力好,温度高,则 粘度下降,通过能力好,过滤效果也较好,先过滤后冷却即达到此目的。 3.采用双筒网式油滤器 双筒网式油滤器有两组过滤滤芯。一组滤芯工作,一组滤芯备用,当工作滤芯需要换滤芯时, 用转换阀使备用滤芯工作,即可取出原工作滤芯,更换滤芯。此滤油器结构紧凑,接管简单,不设旁路,更换方便。在滤油器上设有压差开关,当滤油器两端压差超过0.35MPa 时,压差开关红色堵塞棒伸出并发出报警,人工切换备用滤油器。(详见附页滤油器使用说明书) 4.采用DRL 型列管式油冷却器(2支;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RDL 型油冷却器为翘片列管式油冷却器,冷却效果较好,体积小、重量轻,并且阻力将大大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