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疗卫生的改革与变迁

医疗卫生的改革与变迁

医疗卫生的改革与变迁
医疗卫生的改革与变迁

医疗卫生大变迁

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最期盼的莫过于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60年,中国的医疗卫生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巨大进步,已让人受益。国民平均期望寿命由建国前的35岁提高到70岁,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从缺医少药的岁月,到现在全国已拥有一批环境幽美、设施先进、科室齐全、技术精湛的大型现代化医院和专科医院,我们的医疗服务质量大幅提升,我们的医疗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极大地改善了就医环境,看病难、医疗条件差、就医环境不好这些在过去谈起来让我们唉声叹气的难题,正在渐行渐远。标准化村卫生所的不断增多,基本医疗设备配置的日益齐备,农村新农合的全面推广,使农家人的健康状况持续改善。今年,我市新农合参合率要达到97%以上,提高报销比例10个百分点,提高封顶线至5万元,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条件趋于成熟。

五、六十年代:缺医少药看病难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中国各项事业都处在发展阶段,医疗也处于一个较为落后的状态。医院少、医生少,与中国人口众多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成为巨大矛盾。建国初期,药品依然不多,都是按计划分配。医疗条件的落后,直接导致的就是看病难、治病难、突发事件的解决难。那个时候,因得了肺炎、哮喘而辞世的人很常见,而且那时候得人们健康意识也不行,头疼、感冒,甚至生小孩的人很少去医院,除非是病的重了,治不了了,才不得不往区级、市级的大医院转,看病难,看不上病是常有的事情。

七十年代:赤脚医生走天下

“赤脚医生”是文革中期开始后出现的名词,指一般未经正式医疗训练、仍持农业户口、一些情况下“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人员,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产物。出诊的时候就挎个小药箱。箱子里无非就是针筒、针头、体温计,还有一些青霉素、链霉素、甘草片、氨茶碱等最简单的药品,这就是全部的家当了。“赤脚医生”队伍是为弥补医务人员紧张的问题而在各村组建的,为群众提供简单的卫生防疫宣传和医疗服务。

八、九十年代:医疗条件飞速变

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国家的各方面实力都开始迅猛发展,硬件设施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日益显现出来。七十年代末期,由于制药厂的大批建立,药物供应不再紧张,伴随药品发展的,还有就是医疗设备和硬件设施了。第一次用上一次性针头是在八十年代。从那以后,针头反复消毒使用,已经成为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1985年初,原来的赤脚医生要进行考核,合格的将被认定为乡村医生,取得从医资格后可以继续行医。“赤脚医生”从此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1985年,国务院提出的发展卫生事业基本思路是:鼓励多渠道办医;实行放权、让利、搞活,鼓励创收和发展;改革收费制度。经过这一阶段的改革发展,我国办医主体发生了深刻变化,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办医的新格局。通过“放权让利、扩大自主权和分配制度改革”,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服务供给大幅度增加,缓解了“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等突出矛盾。

1996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确定了新时期卫生工作奋斗目标、工作方针和基本原则。强调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强调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优先发展基本卫生服务;强调从国情出发,合理配置资源,注重质量和效益;强调加强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和中医药工作,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强调举办医疗机构要以国家、集体为主,社会力量为补充;强调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技术服务水平。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是社会公益事业,政府负有重要责任,强调卫生事业发展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人民健康保障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1998年12月,国务院作出《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在全国稳步推进。

走进新世纪:医疗保障日趋完善

现如今,社区卫生服务站、地区民营医院都为居民们创造了良好的医疗条件。医疗保险和各种福利政策更为我们增加了经济保障。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要去的医院。不仅是大型综合医院,现在专科治疗的医院也是层出不穷,骨科、糖尿病、妇科等各类医院让我们有了更加广阔和专业的选择空间。

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了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重大战略部署。2003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规划,国家累计投入276亿元,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功能比较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医疗救治体系,防治传染病流行和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明显提高;国务院还批准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国家投资217亿元,改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大力组织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国务院制定颁布《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从2003年开始,国家组织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农民自愿参加,重在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同时,建设城乡医疗救助制度。2006年6月,国务院决定启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已公

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改革方案紧紧围绕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宏伟战略目标,突出公益性质,强调政府为主,坚持公平效率统一,充分发挥全社会力量,努力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基本药物保障体系建设,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2007年下半年,国务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为城市非就业居民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商业健康保险也有了较快发展,为群众提供多层次医疗服务。

改革开放30年,卫生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

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人均寿命由建国初期的35岁提高到2008年的73岁;婴儿死亡率由1981年的34.7‰下降到2007年的15.3‰,下降了56%;孕产妇死亡率由1990年的88.9/10万下降到2007年的36.6/10万,下降了60%。上述国民健康指标已居发展中国家前列,有些已经达到了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国际社会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不断加强,使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我国对艾滋病人实行了“四免一关怀”政策,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覆盖全国1238个县(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覆盖全国。对结核病人实施以免费治疗为核心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覆盖率达到100%。以综合预防和免费救治为重点的血吸虫病防治规划覆盖全国448个疫区县,已有76.3%的县达到传播控制或阻断标准。基本消除了碘缺乏病,大骨节病、克山病和氟中毒等病区不断缩小,发病患者显著减少。免费免疫规划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2007年,国务院决定将国家实施免疫的传染病由7种扩大到15种,预防保健能力显著增强。我国基本消灭了丝虫病,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的目标,“儿童白喉”已连续20年无报告病例,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由1978年的2365/10万下降到2007年的272/10万,死亡率由4.85/10万下降到0.99/10万。我国先后夺取了抗击非典和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胜利,保护了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了社会稳定。

——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一个覆盖全省的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救治和紧急救援指挥体系已经形成。有功能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又有多家药房和民办医院,居民们再也不用走大老远的路去医院看病。

据权威部门统计,2007年,我国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1.5万个,村卫生室61.4万个,覆盖城乡居民的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全国医院床位总数370.1万张,比1978年增长了81%;全国医疗卫生人员570万人,比1978年增长了84%。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患者就诊率和治愈率明显提高。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由1978年

的10.1亿增长到2007年的28.4亿,住院人数由1907万增长到9827万。

医学科技创新取得重要成果,建立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和工程中心。两院院士和一大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医学人才辛勤工作在人民群众健康事业的第一线,取得了突出成绩。通过60年的发展,医疗卫生机构的软硬件水平都实现了质的飞跃,各种先进检查仪器在稍大的医院已经普及,医疗技术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为国民的健康带来了新的希望。

——医疗保险体系初步建立

2007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覆盖1.8亿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已经在部分城市进行试点,有4291万城镇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覆盖全国所有农村县(市、区),有8.15亿农民参加。全国已有100家保险公司为居民提供商业健康保险,2007年保费收入达384亿元。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化解医疗风险提供了安全屏障。

——保障基本药物供应

1978年—2006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1%,高于同期GDP增长。药品品种、数量和质量基本满足国内需求,国际市场不断开拓。中药工业总产值已达1390亿元,比1980年增长了140倍。中成药已有9000多个品种、40多种剂型,年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

——卫生法制逐步完善

国家已经颁布实施了《传染病防治法》、《职业卫生法》、《母婴保健法》等10部卫生法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37部卫生行政法规和《处方管理办法》等180余件部门规章,组织制定(修订)了1800余项卫生标准,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卫生法制体系。全国有98.3%的市(地)和96%的县(区)建立了卫生监督机构,综合执法能力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增强,切实维护了公众健康权益。

——疾病的防控能力明显增强

各级政府持续增加投入,大力改造既有卫生防疫体系,同时开展数千个新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设,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医疗监督体系,健全了疾病监测网络和传染病疫情预警预测机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国家明确了艾滋病、结核病、肝炎、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策略和具体政策措施,对患者实行免费药物治疗,建立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机制等,严密防控可能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新生传染病性疾病,将免费免疫病种扩大到15个,尽最大努力减少可防可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健全了妇幼保健体系,在中西部广大地区农村实行住院分娩补助,可以说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一个较为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层医疗服务卫生体系逐

步健全。

60年的风雨历程,我国卫生事业的巨变不禁让人感慨万千,从“赤脚医生”到接受高等教育的医护专业人员,从“望闻问切“到高科技大型诊疗仪,从破旧、低矮的老建筑到花园式、宾馆式医院,无论是医疗环境还是医疗手段,都发生了跨越性的变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健康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受到高度重视,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公平地享受医疗保障已成为有关部门努力的目标。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历程及动力机制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历程及动力机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日益凸现,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更是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历史的视角,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总结,并通过分析其动力机制,探索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医疗卫生体制历史演进动力机制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历史演进 新中国建立后,面对经济萧条、社会危机重重、民众中传染病、寄生虫疾病、营养不良疾病肆虐的现状,选择了异于西方国家的医疗模式,发展了具有重大革新性的公共卫生体系:主要依靠经过很短时间就可培训出来的较低技能医护工作者,发展了劳力密集而不是资本密集的医疗技术;强调预防和初级保健,集中精力实施公共卫生计划,而不是单纯关注个体健康。 随后在很短的时间内提出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四项指导方针,并确定了接下来30年时间内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框架:在城市建立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在乡伤残军人和部分在岗城市居民享受公费医疗的医疗保障制度;在农村,亿万农民则普遍加入农村合作医疗,人民公社所属乡村集体经济和农民个人共同分担资金,各地的合作医疗采取农民之间合医合药、合住院合门诊、合预防合保健等多种形式,初步建立了全国性、广覆盖、低水平、综合性和全民性医疗保障制度,极大地改善了国民身心健康状况。 但这一时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总体投入和专业技术教育赶不上医疗服务体系的迅速扩张,致使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技术水平较低;过分严格的政府计划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疗服务机构及医疗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总体来说,计划经济时期,在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我国用占GDP3%左右的卫生投入,大体上满足了几乎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国民健康水平迅速提高,不少国民综合健康指标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被一些国际机构评价为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工作的典范。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1979年卫生部大胆提出“要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随即开展了对医院的“五定一奖”(即定任务、定床位、定编制、定业务技术指标、定经济补助、完成任务奖励)工作。1980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医生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打破了国营公立医院在医疗卫生领域一统天下的局面。1985年,国务院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

医疗服务需求调查表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调查问卷 为了掌握卫生服务需求和需要的变化,合理配置卫生资源,调控各种供求关系,制定卫生政策,我们真诚地邀请您参与本次调查,有您的支持,我们将做得更好。 一.调查对象个人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男()女() 2.您的年龄:18岁—30岁()30岁—45岁() 45岁—60岁()60岁—75岁()75岁以上() 3.配偶情况:在婚()离异()丧偶() 4.文化程度:未上过学()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二、医疗需求 5、您一般就医所选择的医院() A、社区卫生服务站,B、乡镇医院,C、市级医院,D、民营医院、私人诊所,E、小病一般不去医院。 6、你选择就医地点的原因是()(可多选) A、距离家近,B、服务态度好,C、医生专业水平高,D、医疗费用低,E、医疗设备齐全,F、就医环境好,G、能报销,H、其他。 7、您觉得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改革的投入( )

A 很大B较大C一般 8、您认为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能否满足现阶段人们的需求( ) A能满足B一般C不能满足 9、您觉得医院药价( ) A比药店高,B差不多,C比药店低,D不清楚 。)、您清楚合作医疗的报销制度吗(10. A .很清楚,B.知道,C.知道报销一说,不知道怎么实现,D .不知道。 11、您觉得合作医疗的报销制度怎么样()。 A.太麻烦,难以顺利完成所有程序。 B.有点复杂,但是可以接受, C.很简单,非常方便, D.不知道。 12、卫生室是否对孕、产妇进行定期随访并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 A、有, B、没有, C、不知道有该项服务 13、据您了解,卫生院或者卫生室是否为新生儿童建立了保健手册? A、有, B、没有, C、不知道有该项服务。 14、您是否知道卫生院和卫生室实行药品“三统一”,零差价销售?() A、知道, B、不知道。 15、您是否知道国家实行基本药物制度() A 不知道, B 知道。 16、您觉得《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出台对您就医看病是否有帮助?()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当前的医疗体制为国人诟病已久,医疗改革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医疗改革亟待破解医疗卫生保障覆盖率低,资源分布不均,基本医疗服务滞后,药费居高不下,看病难,看病贵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针对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对医疗体制改革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医疗体制;医药分离;医疗腐败 生存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人最重要的是生存,是健康,而与生存和健康联系最紧密的是社会医疗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医疗事业,努力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此同时医疗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一些方面取得进展,但是暴露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大众普遍认为看病难,看病贵。当前,医疗改革的一些思路和做法,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卫生的基本需求,因而医疗改革陷入僵局,短期内难以取得大的、突破性的进展。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组建的“中国医疗卫生制度”课题组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医疗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界性难题。纵观国外的医疗卫生制度,与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采用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相较,我国的医疗卫生的现状已与快速发展的经济

社会不相适应,滞后的医疗卫生事业已经成为影响、制约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医改难题亟待破解。 一、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带来了诸如贫困、公众不满情绪增加、群体间关系失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多数居民在医疗问题上的消极预期,已经成为导致宏观经济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机构重复,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难以应付。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医疗服务机构改革实践中,“抓大放小”的思路很流行,基于这一导向并基于现行财政体制下部分地区财政负担过重的现实,一些地方开始将基层公立医疗服务机构或改制为企业,或甚至直接出售给私人。这种“抓大放小”的改革思路是有严重问题的,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本规律。 (三)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医疗服务价格混乱导致医疗费用持续攀升,药价虚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四)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医疗效率低下、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问题、药价虚高、医疗腐败等现象备受舆论批评。目前医疗卫生领域受到党内和社会上腐败势力的干扰和影响。比如官商勾结,在医药生产和流通环节谋取私利,甚至搞假医假药;医生收红包,等等。产生这

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报告

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报告 2005年7月1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联合主办形势报告会。卫生部党组书记、部长高强同志应邀到会并作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的专题报告。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人民群众往往通过医疗卫生服务看经济发展成果,看政府管理能力,看党风政风建设,看社会和谐公平。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是摆在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卫生系统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 一、我国卫生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卫生事业的发展,强调把保护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重要位置。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就遵循“救死

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原则,努力解决根据地军民的医疗卫生问题,为赢得战争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我国卫生工作制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四大方针。毛泽东同志早在1965年,就明确指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更加重视卫生工作和人民健康。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医疗卫生部门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1996年,江泽民同志在出席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时指出,卫生事业是造福于人民的事业。卫生事业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发挥着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作用。1997年和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分别作出了《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推动了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新一届党中央强调把保护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2003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指出,公共卫生建设工作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多次强调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加强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问题,并制订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在历届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和支持下,我国卫生事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历史进程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历史进程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主要包括卫生和医疗两部分,但是由于历史上一直没有明确的区分,所以二者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回顾,而医院改革则作为本部分的主要线索。按照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特点,结合医疗改革的实际进展情况,现将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划分为五个阶段,并逐一分析每一阶段改革的背景原因,具体措施及改革成果。 第一阶段 1978~1984年 背景原因 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政府坚持了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结合等一系列正确方针路线,建立了完善的农村和城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并取得了显著成就。据统计,中国人均期望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提高到1981年的67.8岁,新生儿死亡率从新中国成立前的200‰降低到1981年37.6‰,孕妇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卫生事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国家在经济上濒于崩溃,财政基础薄弱,卫生费用紧缺;医疗卫生队伍青黄不接,领导水平、技术水平、工作效率都十分低下,从粉碎“四人帮”到1978年期间虽然做出过一些努力,但是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很多医疗机构硬件设施落后,医生护士比例失调,护理人员不足,专家、学者、专业人员知识老化;许多地方疾病多发,卫生状况差。与此同时卫生系统长期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控制,导致我们不得不思考新的路径进行恢复性的改革的孕育。1978年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拉开了中国30年改革的序幕,一方面为医改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的发展,不断为卫生事业提出新的要求。 具体措施 本阶段的改革主要针对十年浩劫对卫生系统的严重损害进行调整、建设;同时,也包括培养相关人员业务技术,加强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等内容。 1979年,当时的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在接受采访时提出“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全国卫生厅局长会议提出“卫生工作重点转移到医疗卫生现代化建设上,建设全国三分之一重点县”。同年,卫生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接着又开展了“五定一奖”和对医院“定额补助、经济核算、考核奖惩”的办法,并展开了试点。传统医院管理的弊端在这一阶段逐步显露出来,随后加强医院管理的政策相继出台。1981年3月,卫生部下发了《医院经济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强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的意见》,开始扭转卫生机构不善于经营核算的局面。在此基础上,1982年卫生部颁布《全国医院工作条例》,以行政法规形式明确了对医院相关工作要求。 在加强对医院管理的同时,也开辟了医疗主体多元化的先河。1980年,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得到国务院批准,这为转变国有、集体医疗机构一统天下,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医疗服务机构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对医疗资源投入的不足,促使国有医院的改革更加顺利地进行。

(医疗药品)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现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医药卫生事业关系千家万户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尤其是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以来,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加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医药卫生工作肩负着繁重的任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都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国人口多,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区域差距大,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明确方向和框架的基础上,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探索,才能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

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 2009-08-28 09:03:00 ]阅读:1073作者:李玉荣编辑:studa090420 [论文关键词] 医疗卫生体制;问题;改革 [论文摘要] 本文针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确立合理的医疗卫生的基本目标、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发挥市场作用有机结合起来、针对不同层次和范围的医疗卫生服务实行不同的保障和组织方式等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却不尽如人意,出现了诸如医疗卫生的公平性下降,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必然会降低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力图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作一梳理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若干建议,以期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 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启动,其改革的基本走向是商业化和市场化。经过20多年的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问题主要表现在: 1.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医疗服务公平性的下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卫生费用不平衡。占全国人口2/3的农村居民只拥有不到1/4的卫生费用,而占人口1/3的城镇居民享有3/4以上的卫生费用,而且农村居民占卫生费用的比例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东部地区的人均卫生费用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二是医疗保障的可及性低。近八成农村人口和近五成城市人口——亦即全国近3/4的人口尚未参加各类医疗保险,在遭遇疾病风险的时候无法得到政府的扶助。(张冉燃:《权威报告: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总体上不成功》,载《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05年第14期)

【医疗药品管理】发改委: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发改委: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现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医药卫生事业关系千家万户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尤其是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以来,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加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医药卫生工作肩负着繁重的任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都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国人口多,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区域差距大,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明确方向和框架的基础上,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探索,才能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公共医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资料

勇于改革开放,促进医院工作的全面发展(摘录) 严祥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简要回顾近三十年的医疗卫生改革和兰大一院发展道路的足迹,使我深深感到,在面对挑战,克服困难,促进发展的过程中,在管理理念、发展思路和落实措施等方面需要不断地创新思维真抓实干,才能促进医院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医疗卫生改革三十年的回顾 在座各位同志长期耕耘在教育战线,对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有关医疗卫生改革的讨论非常多,说法不一,就不再引述了。近三十年来,医疗卫生改革依附于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2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改革开放作为一项国策确定下来。卫生部门的负责人开始提出:“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政府逐步减少投入,医院逐步独立经营。1980年开始,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医生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打破了国营公立医院在卫生领域一统天下的局面。 1981年卫生部下发《关于加强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的意见》,将已实施近三十年的“全额管理、差额补助”的医院财务管理办法改为“全额管理、定额补助、结余留用”的新办法,鼓励医院增收节支。在同期其他商品逐步市场化的背景下,国家对医疗服务价格实行严格控制,造成医院亏损增大,1979年全国医院亏损5.8亿元。 1983年,医疗系统开始实施“两种收费标准”,即自费病人价格不变,公费和劳保病人的部分项目按成本收费。未能实现医院从根本上扭亏。1984年全国医院亏损达9.5亿元,形成卫生部门提供服务越多,亏损越严重的状况。 1985年,国家允许医疗机构对某些高新技术实行按成本定价,之后相应对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进行了调整。各级医疗机构开始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医疗收支状况有了较大改善。 1989年,国家对医院实行“定额投入,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财务管理办法,允许医院通过扩大服务范围获得更多的收入,收入在一定比例内可用作职工福利或奖金。 这些重大卫生政策的实施,在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和各级医院发展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为同期医疗卫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留下了隐患,如在卫生资源配置、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卫生事业公益性等。 第二阶段(1992-200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实行部分的市场化运作。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指出卫生事业为第三产业的重点之一,并指出大部分福利型、公益型和事业型第三产业单位要逐步向经营型转变,实行企业化管理。 1997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并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了卫生事业的重要性,明确了“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的指导方针,认识到了卫生投入不足,但未对卫生经费不足及医疗机构补偿问题做出具体的规划。医疗体制改革的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新闻回顾 2009年4月6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 《意见》全文13000余字,共分六个部分,包括: (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三)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四)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 (五)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力争近期取得明显成效; (六)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意见》指出,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意见》强调,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医药卫生工作任务繁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都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意见》认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国人口多,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区域差距大,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明确方向和框架的基础上,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探索,才能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因此,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既要坚定决心、抓紧推进,又要精心组织、稳步实施,确保改革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摘要) 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现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医疗事业,努力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此同时医疗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一些方面取得进展,但是暴露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大众普遍认为看病难,看病贵。当前,医疗改革的一些思路和做法,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卫生的基本需求。我国的医疗卫生的现状已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不相适应,滞后的医疗卫生事业已经成为影响、制约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医改难题亟待破解。 一、我国医疗改革存在问题 1、卫生资源总体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优质卫生资源严重不足,这是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总费用的2%左右。同时医疗资源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城乡之间医疗保健资源分配不均,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社区和农村承担基本医疗的功能不强,卫生发展严重滞后。老百姓得了病,在基层得不到有效治疗,只好奔向城市大医院。因此,到大城市大医院看病难,在偏远农村地区看病更难现象凸现。 2、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疗机构以药补医,公益性淡化 我国对卫生事业的投资比例非常低,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国家每年给医院的补贴常不到位,由于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医疗机构公益性质淡化,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群众看病不仅要负担医药成本,还要负担医院工资、奖金、买设备、盖病房。政府为了弥补补偿不足,允许医院对购进药品加成15%,这就意味着,药品进价越高医院收入越多。没有合理的制度机制控制,“以药养医”于是泛滥。有人戏称“天使”下凡至人间,非人非鬼。的确,中国的医改,让白衣“天使”增添更多的困惑、更多的无奈。“人鬼”情结,多年来医生在道德与利益之间徘徊,医院在公益与市场之间摇摆。 3、医疗保障制度存在明显缺陷 农村医疗没有一套完整的农村医疗保障法律体系,缺乏法律规范。缺乏法律规范是导致农村合作医疗难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农村的医疗保障问题至今仍然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薄弱之处。许多农村人口因为经济收入较低,一旦生病,就会产生“因病致贫”的后果。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将会大大危害到我国经济的发展。而现行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目标人群只包括就业人员及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将绝大部分少年儿童、相当一部分老人以及其他无法就业的人员排除在外。这样的制度设计必然导致如下结果:一是上述人群的医疗需求难以得到制度化的保障,个人及家庭面临的医疗风险难以化解,从而带来经济、社会方面的消极后果。二是在一部分人有医疗保障而另外一部分人没有医疗保障的情况下,无法避免体制外人员以各种方式侵蚀体制内医疗资源的问题。 二、对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思考 1、全面贯彻“十八大”精神,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医疗卫生的改革与变迁

医疗卫生大变迁 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最期盼的莫过于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60年,中国的医疗卫生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巨大进步,已让人受益。国民平均期望寿命由建国前的35岁提高到70岁,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从缺医少药的岁月,到现在全国已拥有一批环境幽美、设施先进、科室齐全、技术精湛的大型现代化医院和专科医院,我们的医疗服务质量大幅提升,我们的医疗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极大地改善了就医环境,看病难、医疗条件差、就医环境不好这些在过去谈起来让我们唉声叹气的难题,正在渐行渐远。标准化村卫生所的不断增多,基本医疗设备配置的日益齐备,农村新农合的全面推广,使农家人的健康状况持续改善。今年,我市新农合参合率要达到97%以上,提高报销比例10个百分点,提高封顶线至5万元,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条件趋于成熟。 五、六十年代:缺医少药看病难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中国各项事业都处在发展阶段,医疗也处于一个较为落后的状态。医院少、医生少,与中国人口众多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成为巨大矛盾。建国初期,药品依然不多,都是按计划分配。医疗条件的落后,直接导致的就是看病难、治病难、突发事件的解决难。那个时候,因得了肺炎、哮喘而辞世的人很常见,而且那时候得人们健康意识也不行,头疼、感冒,甚至生小孩的人很少去医院,除非是病的重了,治不了了,才不得不往区级、市级的大医院转,看病难,看不上病是常有的事情。 七十年代:赤脚医生走天下 “赤脚医生”是文革中期开始后出现的名词,指一般未经正式医疗训练、仍持农业户口、一些情况下“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人员,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产物。出诊的时候就挎个小药箱。箱子里无非就是针筒、针头、体温计,还有一些青霉素、链霉素、甘草片、氨茶碱等最简单的药品,这就是全部的家当了。“赤脚医生”队伍是为弥补医务人员紧张的问题而在各村组建的,为群众提供简单的卫生防疫宣传和医疗服务。 八、九十年代:医疗条件飞速变 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国家的各方面实力都开始迅猛发展,硬件设施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日益显现出来。七十年代末期,由于制药厂的大批建立,药物供应不再紧张,伴随药品发展的,还有就是医疗设备和硬件设施了。第一次用上一次性针头是在八十年代。从那以后,针头反复消毒使用,已经成为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1985年初,原来的赤脚医生要进行考核,合格的将被认定为乡村医生,取得从医资格后可以继续行医。“赤脚医生”从此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1985年,国务院提出的发展卫生事业基本思路是:鼓励多渠道办医;实行放权、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 当前,我市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面临机遇与挑战。面对挑战和压力,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好地把握机遇实现大发展,又一次历史性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全市卫生事业要取得新的突破、新的发展,必须做到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以新的理念和认识重新审视卫生工作,以新的思路和举措推动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玉门市卫生资源状况 我市现有市属医疗卫生机构82 个,病床610 张。其中:城市设立医疗卫生机构25 个,即2 家县级综合医院、1 家中医院、3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8 家个体诊所及妇幼保健站、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各一家;农村设立卫生机构57 个,包括11 家乡镇卫生院、个村卫生室。46 各医疗卫生机构共有业务用房32686 平米,医疗设备价值3908 万元。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75 人,其中市属医疗机构正式职工486 人,临时聘用110 人,乡村医生53 人,个体诊所26 人。按全市18.9 万人口计算,每千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37 人。

二、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1、农村医疗资源基础薄弱。截止2007 年,由于我市农农村医疗资源基础薄弱。村医疗机构实行乡办乡管、乡办村管,由于乡村两级财力有限,对医疗机构投入极少,致使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简陋、医疗设备匮乏、人员素质不高、医疗水平长期处于低水平运行阶段。2007 年我市实行乡镇卫生院划归县级管理,市委、市政府加大对乡镇卫生系统的通入力度,落实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由财政支出,但是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历史欠账多,还是从根本上没有缓解基层医疗卫生条件差的现状。卫生人才流失严重。 2、卫生人才流失严重。卫生人才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只有两名副高职称医生,中级以上人员仅占19.4%,本科学历占14.4%,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奇缺,且都分布在县级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特别是条件艰苦的移民乡卫生院人才匮乏,严重影响医院的技术进步和建设发展。近年来,由于老市区医疗机构经营困难,职工工资没有保障,据统计,2002 年以来,市第二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外流人员达130 余人,其中大多数是单位的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使我市卫生人才薄弱的状况更是雪上加霜。卫生重大疾病防治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较为突出。 3、卫生重大疾病防治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较为突出。目前,我市重点地方病之一的鼠疫,其疫源地面积为10572 平方公里,疫源地动物间疫情持续猛烈流行,随时可能在人间发生疫情。同时,我市结核病、乙肝等传染病发病率还处在较高的水平,尤其是移民地区和部分边远乡镇,发现率低,传播率高。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流动性的日益频繁,人禽流感、艾滋

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建议

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建议 (一)强化各级政府在增加医疗卫生投入,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与加强医疗卫生监管方面的职责,把握“医改”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政府应强化以下两个方面的职责: 1.在一般医疗领域,要强化政府的筹资和分配责任。改革开放以来,医疗体制出现的诸多问题直接或间接的原因就在于政府投入在卫生总费用中的比重一直持续下降。所以,在一般医疗领域,要强化政府的筹资和分配责任。 2.要强化政府对于医疗服务体系的干预。这些年来,医疗卫生领域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医疗服务体系的问题和服务提供方的问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缺乏必要的责任,有投入不足的责任,也有监管责任。 (二)构建完善的公立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及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要想最大限度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提高医疗卫生投入效率,最关键的措施之一就是要首先健全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再尽可能发展中高级医疗服务体系。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虽然大都已构建起了完善的、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但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仍有着不可动摇的基础性地位。 从中国的情况看,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一方面,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筹资能力方面明显不足,还很难同步建立非常完善的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同时,在保障目标上,也无法做到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所有医疗服务需求,只能是首先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满足更多社会成员的更多医疗需求。 因此,强化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三)改革目前药品体系,确立药品现代流通目标模式,降低药品价格 中国药品体系改革的最终目标,决不是单纯降低价格,而是合理设计药品现代流通目标模式,保障药品流通全过程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最大限度地利用药品造福于人民群众。 1.实行医药分离。 这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和难点。医药分业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选择,实践证明其对发展和提高医疗技术、保证合理用药行之有效。尽快实行医药分离,从源头上切断医院、医生与药品经营之间的经济利益联系,保证医生因病施治、对症开药,这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建议我国分三步推进这项工作,第一步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收支两条线”;第二步将医院药房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法人经营机构,隶属关系仍由医院代管;第三步彻底实行医药分业管理。

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

第一节卫生服务需求有关概念、法则与特点 一、与卫生服务需求有关的概念 (一)卫生服务要求 概念:指居民希望获得预防保健、增进健康、摆脱疾病、减少致残的主观愿望,不完全是由自身的实际健康状况所决定。 反映: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节目公众对改进社会卫生工作的呼声、反映和关注的焦点问题;专门组织的健康询问调查中收集居民的卫生服务要求:农村卫生服务抽样调查。 (二)卫生服务需要(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 概念: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应该获得的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的数量。主要取决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 组成:1、个人察觉到的需要:个人察觉到的需要与医学专家判定的需要存在异同;消费者是否有接受卫生服务的需要应以医学专家的判定为准,但实际卫生服务的利用取决于消费者的认识。 2、个人未认识到的需要:进行健康教育和进行人群的健康筛选。 3、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 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应该获得的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数量。 (三)卫生服务需求 概念: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

数量。 需求形成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消费者有购买卫生服务愿望;二、消费者有支付能力。或一、获得卫生服务的愿望和需要;二、支付卫生服务费用的能力。分类:结构性、根源性 1、结构性角度:个人需求、市场需求。 个人需求: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数量其实现类型及数量取决于消费者相对于价格、保障状况和收入水平(预 算约束)、卫生服务效果等个人或家庭的消费目标和偏好。 卫生服务的市场需求:在某一特定市场、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所有费者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卫生数量,是个人卫生服务需求的总和。 2、根源性角度:由需要转化而来的需求、没有需要的需求。 由需要转化而来的需求:卫生服务需要只有通过利用卫生服务,才能转化为需求。没有需要的需求:由不良就医行为和行医行为所致。 不良就医行为:经医疗卫生专家按服务规范判定后认为是不必要的或是过分的需求:享受医疗保险这,重复就诊——求非所需。 不良行医行为: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医疗卫生人员诱导产生的需求——供非所求。 (四)卫生服务利用 概念:指实际发生的卫生服务的数量,可以直接反映卫生系统为人群健康提供卫生服务的数量和工作效率,间接反映卫生系统通过卫生服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 卫生服务利用指标分类:门诊服务利用、住院服务利用、预防保健服务利用。1、门诊服务利用指标:主要有两周就诊率、两周就诊人次数或人均年就诊次数 (可根据就诊人次数推算得到,是估计门诊需求量的重要指标)、患者就诊率及患者未就诊率(是反映就诊状况的负指标)等,可用来反映人群对门诊服务的需求水平。 2、住院服务利用指标:主要有住院率、住院天数及未住院率,可用于了解居民 对住院服务的利用程度,还可以进一步分析住院原因、医疗机构、科别、辅

我国医疗卫生现状和未来发展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处长雷海潮 今天谈谈我国社会医疗卫生改革的进展情况,包括对出现的一些问题的看法,以及对将来一些改革走向的分析与判断,话题围绕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形势所展开。政府以前更多地讨论的是如何落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如何坚持两个基本点,但是最近,尤其是本届政府,加大了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关注力度。SARS 在中国的爆发,以及在一定地区的流行,确实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我们的执政理念。把这件事情扩展一下,SARS发生以后我们反思为什么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会存在不平衡的情况,我们在整个执政理念中应如何认识过去20多年的政策。2003年末至2004年初,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讨论,实际上和公共领域中发生的SARS疫情是有密切联系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发展评论》,有一个专刊讨论对中国医疗改革20多年的回顾,流传到社会上,大家都记得一个响亮的结论:中国医疗改革基本是不成功的。但被媒体炒作以后,就成为“中国医疗改革是失败的”。实际上“基本不成功”和“失败”不是一回事:基本不成功表示还有成功的地方,只是总体上可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而失败是带有很强的批判性色彩的。无论如何,可以看出对于当前医疗卫生改革问题社会上是普遍关注的。这里也提出了一个国家和一个执政党应向什么方向努力的问题。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搞了社会主义建设,但最后出现的结果是,虽然GDP在快速增长,但大家对公共服务普遍不满意,显然社会是在畸形地发展,用政治化的语言讲就是没有让改革开放的成果公平地惠及老百姓。医疗卫生服务实际上是公共服务中最突出的一部分,当今社会上对医疗卫生服务问题普遍关注。 今天讨论的内容框架包括五个部分:一是从投入产出看中国居民的健康改善,二是医疗服务的供给分析,三是医疗服务的需要、需求,四是医疗服务改革问题探讨。 一、中国的卫生投入和健康水平 首先看我们国家和社会用在卫生、健康方面的花费变化情况。我们中国常用的一个词“卫生”,在外国和“健康”是同一个词——“health”。健康好理解,就是提高一个人的生存质量,不得病,心理、生理、社会适应都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这是世界卫生组织下的定义。但是卫生到底是什么呢?卫生就是保卫生命。但是通常来讲,我们做长了卫生工作都不知道卫生是什么。卫生的工作领域存在和发展的目的是什么?还是在于保卫生命。中文的“卫生”在以往多年的卫生事业发展中,没有几个人能够正确理解。因此就出现了一个情况,行业利益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往往更多强调的是卫生本行业的自身发展,却忘了一点,即我们发展卫生事业的目的是什么。发展卫生事业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养活600万卫生行业的职工,而是为了保卫生命。为了这个理念我们苦苦奋斗了20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出台的许多重大的卫生政策都是强调行业自身发展的。不光卫生领域是这样,包括教育、体育、文化许多公共事业都把本行业的利益置于社会利益之上。之所以出现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老百姓不能够充分感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摆正行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卫生总费用在国外有个专用的名词叫做“卫生帐户”,用来反映我们在维护百姓健康方面花费了多少资源。从1978年到2003年连续26年间卫生总费用的变化趋势看,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卫生总费用的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从1978年至九十年代中期卫生费用增长速度相当和缓。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一年用在健康方面的花费是100亿人民币左右,政府的投入,加上个人的投入,再加上工矿企业及全社会的投入,一共才100亿。到2003年全社会用在健康方面的投入已经达到6600亿。用中国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衡量用于健康方面的投入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1978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是3%左右,到1995年也只有百分之三点几,到2003年上升到5.62%,最近8年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而且从1995年以后卫生总费用的增幅远远压过GDP的增幅。从亚洲金融风暴以来我们的物价水平是相当低的,曾连续18个月物价都是负增长,卫生总费用还是以这样的快速度增长,就会带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