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押题密卷(7)-中大网校

201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押题密卷(7)-中大网校

201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押题密卷(7)-中大网校
201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押题密卷(7)-中大网校

201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押题密卷(7)

总分:100分及格:60分考试时间: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马斯洛将认知、审美的需要列入下面哪一种需要之中?()

A. 生理的需要

B. 自我实现的需要

C. 归属与爱的需要

D. 安全的需要

(2)下列不属于意义学习的条件的一项是()。

A. 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B. 学习者认知结构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C. 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并使两者相互作用

D. 学习材料要高于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3)为培养提高新教师和教学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宜进行()观摩。

A. 正式

B. 非正式

C. 组织化

D. 非组织化

(4)一般说来,以下哪一类能力被认为不属智力范畴?()

A. 人际交往能力

B. 学习能力

C. 言语能力

D. 运算能力

(5)()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A. 建构主义

B. 认知—结构

C. 信息加工

D. 尝试—错误

(6)提出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的心理学家是()。

A. 巴甫洛夫

B. 桑代克

C. 托尔曼中大网校>在线>考试中心

D. 斯金纳

(7)维果茨基在儿童心理发展观上提出了()。

A. 阶段发展理论

B. 最近发展区理论

C.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D. 人格发展理论

(8)以下属于内部反馈的是()。

A. 视听觉获得的反馈信息

B. 教师给予的反馈

C. 看录像得到的反馈

D. 计算机给予的反馈

(9)投射法测量了人格()层面的内容。

A. 意识

B. 无意识

C. 客观

D. 自然

(10)()指教材被分成若干小步子,学生可自定学习步调,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积极反应给予及时强化和反馈使错误率最低。

A. 程序教学

B. 组织教学

C. 个别化教学(*^__^*) 中大网校…在线★考试中心

D. 指导教学

(11)被试本人对自己的人格特征予以评价的方法是()。

A. 自陈量表法

B. 主题统觉测验

C. 罗夏克墨迹测验

D. 句子完成法

(12)健康的概念是指()。

A. 身体健康

B. 生理无残疾

C. 心理健康

D. 身心健康

(13)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A. 刺激情境

B. 即定疑问

C. 思维状态

D. 思维起点

(14)()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A. 发散思维

B. 聚合思维

C. 抽象思维

D. 逻辑思维

(15)()可用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且可将学生的猜测可能性降到最小。

A. 选择题

B. 是非题

C. 论文题

D. 填空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专家教师具有一套检查家庭作业的_________、_________的常规程序。

(3)__________就是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和图解等,以加强其深层理解。

(4)__________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5)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学生学习了m(a+b)=ma+mb后,认为lg(a+b)=lga+lgb,这在心理学中称__________迁移。

(7)__________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8)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__________的过程。

(9)上课开始时,教师明确告诉学生_________,将有助于引导学生的集中注意课中的重要信息对所教内容产生预期。

(10)__________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特征。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学习迁移

(2)教学评价

(3)认知策略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常用的复述策略包括哪些方法?

(2)教师如何提高课堂里群体的凝聚力?

(3)如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4)在学习时间管理中怎样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五、论述题(本大题其2小题。每小题9分.其18分)

(1)简述成败归因理论。

(2)论述资源管理策略的一般内容。

答案和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B

【解析】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2) :D

A属于意义学习的客观条件,B、C属于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

(3) :C

【解析】为培养提高新教师和教学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宜进行组织化观摩。

(4) :A

能力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智力则只是表现在人的认知学习方面。

(5) :A

略。

(6) :A

【解析】巴甫洛夫提出了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桑代克提出了尝试—错误说;托尔曼提出了有关学习的认知地图理论;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7) :B

【解析】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

(8) :A

内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的感觉反馈。

(9) :B

投射测验是向被试提供无确切含义刺激,让被试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出来,以确定其人格特征。

(10) :A

略。

(11) :A

自陈量表法是在标准化的技术条件下,对受测者的行为和内部心理变化进行探察和鉴别的方法。自陈量表法是被试本人对自己的人格特征予以评价。自陈量表通常也称为人格量表。

(12) :D

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

(13) :A

根据问题的定义,选A。

(14) :A

【解析】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

(15) :D

【解析】填空题猜测的可能性较低。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

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2) :

规范化、自动化

(3) :

生成性学习

(4) :

知识

(5) :

学习需要、学习期待

(6) :

(7) :

青春期

(8) :

分类诊断

(9) :

学习目标

(10) :

消极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 :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2) :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指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做出决策。

(3) :

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一般而言,认知策略因所学知识的类型而有所不同,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策略主要是针对陈述性知识的,针对程序性知识则有模式再认知策略和动作系列学习策略等。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

(1)自觉利用有意识记;

(2)自觉排除互相干扰;

(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4)多种感官参与识记过程;(5)复习形式多样化;

(6)重点内容下面画线、注释等。

(2) :

教师应采取措施提高课堂里群体的凝聚力。首先,要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

其次,要帮助课堂里的所有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形成认同感。

再次,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以作为群体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形成归属感。

最后,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

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

(3) :

(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4) :

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其次,要根据一周内学习效率的变化安排学习活动;再次,要根据一天内学习效率的变化来安排学习活动;最后,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曲线安排学习活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其2小题。每小题9分.其18分)

(1) :

(1)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2)同时又把成败原因主要归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3)归因理论是从结果来阐述行为动机的。其作用表现在:

①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

②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

③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动机。

(4)在教学中,运用归因理论了解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会产生一定的作用。(2) :

(1)学习时间管理:首先,统筹安排学习时间;其次,高效利用最佳时间;再次,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2)学习环境的设置:首先,注意调节自然条件;其次,要设计好学习空间。

(3)学习努力和心境的管理。

(4)学习工具的利用:要善于利用参考资料、工具书、图书馆、广播电视以及电脑与网络等。

(5)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善于利用老师的帮助以及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与讨论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