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示波器来测量频率和相位差电本

用示波器来测量频率和相位差电本

用示波器来测量频率和相位差电本
用示波器来测量频率和相位差电本

实验六、用示波器来测量频率和相位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测量相位和频率的方法

2、掌握用双踪示波器来测量相位差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

双踪示波器LM4320D,信号发生器YB33150,

三、实验原理

1、概述

示波器除了测量电压、电流和时间外,还能测量信号的频率和两个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其中在频率的测量中,如果示波器能准确地测量出信号的周期时间则可算出对应的频率值,当信号的周期时间不能准确地测量出时,就要使用李沙育图形来实现对相应频率的测量。另外,李沙育图形还能显示出相应的相位差值,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用LM4320D双踪示波器来实现相位差和频率的测量的基本说明

(1)、频率测量的一般方法,步骤如下:

A、调节相关设置,先测量出周期信号的若干个周期的时间间隔

B、计算出周期信号的一个周期的时间间隔,用以下公式即可求出相应的频率值

频率值=1/信号的周期

(2)、用李沙育图形法来测量信号的频率

几乎任何一种示波器均可用李沙育图形进行准确的频率测量。利用示波器的X—Y工作方式,测量时,内扫描发生器不工作,但水平放大器(即X轴)应接入经校准、频率可变的标准信号,此信号可由标准频率信号源供给;而将被测信号接入垂直放大器(即Y轴)进行比较测量,如下图所示,为用李沙育图形测量频率的接线图。

这时荧光屏上显现的是ux 和uy 的合成图形,即李沙育图形。从李沙育图形的形状可以判定被测信号uy 的频率,当李沙育图形稳定后,设荧光屏水平方向与图形的切线交点为Nx ,垂直方向与图形的切线交点为Ny ,则已知频率fx 与待测频率fy 有如下关系:

y x x y

N N f f = , x y

x y f N N f =

由于Nx 和Ny 不利于测量,所以可以用水平线和垂直线与李沙育图形的交点数目m 和n 来代替Nx 和Ny 的值,(其中通过李沙育图形所引的水平线垂直线不要通过图形的交叉点或与其相切。水平线与图形的交点数为m ,垂直线与图形的交点数为n )

以下就是常见的为不同频率比和不同相位差时的李沙育图形,如果能从这些图形确定比值

m/n , 就能求出相应的被测信号的频率值来。如果调节信号源频率使示波器屏面上显示图形呈圆形或椭圆形,则表明信号的频率与信号频率相同 但相位不一致;当信号源可调频率范围过小,以致不能调至被测信号的准 确频率时,可将信号源频率调至成被测信号频率的倍数或约数,即只有当

fy : fx=m : n(m, n为整数时),荧光屏上才会出现稳定的闭环图形。

由于这种方法采用的是频率比,因而它的测量准确度取决于标准信号源的准确度和稳定性,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被测频率和标准频率十分稳定的低频信号,而且一般要求两频率比最大不超过10 倍,否则图形过于复杂而难于测量。另外在实际操作中,应尽量采用圆形图形。如不能做到这一点,则应尽可则应尽可能减少闭环数量,以便于测量。

用李沙育图形来测量频率的实验步骤如下:

设定双踪示波器为X-Y 方式,将CH1-X 键按下,由CH1 OR X 端输入X 信号,其偏转因数直接由CH1通道的VOLTS/DIV 开关示值读取,同样由CH2 OR Y 端输入Y 信号。

用标准信号发生器产生频率和相位可变的标准正弦波信号信号,接到示波器X 输入端;将被测信号接入示波器Y 输入端。调节衰减X 、Y 的增益使其幅度大小一致。

连续改变标准信号发生器的频率,直至荧光屏上显示的图形稳定。当图形为一个圆或椭圆时,表明被测信号与标准信号频率相同;当图形为若干个稳定的闭环时,表明被测信号频率与标准信号频率成倍数或约数关系,可以根据图形水平方向切点数和垂直方向切点数之比,并读出此时标准信号的频率,从而确定被测信号的频率。

(3)、相位差测量的一般方法,步骤如下:

A 、将参考信号和一个待比较信号分别馈入“CH1”和“CH2”插座。

B 、根据信号频率,将垂直方式置于“ALT ”方式

C 、设置触发源至“交替”方式

D 、调整电压衰减器和微调控制器,使两个波形的显示幅度一致。,

E 、调整扫速开关和微调,使波形的一个周期在屏幕上显示n 格,这样水平刻度线上1DIV=(360度除以n )

F 、测量两个波形相对位置上的水平距离(格),按下列公式计算出两个信号的相位差 相位差=水平距离(格)×(360度除以n)度/格

(4)用李沙育图形来测量两个信号的相位差,步骤如下:

A 、将参考信号送入X 轴,待测信号送入Y 轴,将时基扫描速度开关"t/div"置于"X-Y"档,分别控制输入信号幅度及示波器的V/div 档级,使图形约占示波器屏幕有效面积的1/3。

B 、若李沙育图形在X 轴上的截距为b ,在X 轴上的最大偏移为a 。则两信号电压之间的相移为

)/arcsin()/arcsin(m m Y y X x ==?

设椭圆的长轴为A ,短轴为B ,则

A B

arctan 2=?, A

B

当相位差接近于90度时,用)/arcsin()/arcsin(m m Y y X x ==?计算时,误差较大,而这时用A B arctan

2=?计算时,测误差较小。

另外,如果两个信号的频率相同,或者成倍数和约数的关系时,则可用(2)中的不同频率时和不同相位差时的李沙育图形来判断。

四、实验步骤

1、熟悉示波器的面板控制按钮,并接通电源,电源指示灯亮,稍候预热,按照正确的操作过程调节光迹旋转设置,使屏幕上出现清晰的光迹,并与水平刻度平行。再将示波器某通道的一个探极连接到示波器自身的标准信号源(0.5Vpp ,1kHz 方波)上,调节探极补偿,使其出现标准的方波信号。

2、将YB1602P 的函数信号发生器接入示波器的X 通道,将YB33150信号发生器接入示波器的Y 通道,调节YB1602P 的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的频率为300Hz ,幅度为2V 的正弦波,而YB33150的信号发生器输出为频率为800Hz ,幅度为2V 的正弦波,测量它们的相位差。并记录相关数据。

3、将YB1602P 的信号发生器设为732Hz ,调节YB33150的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值(同时适当调节YB1602P 的微调旋钮,值不要发生变化),使示波器出现较稳定的圆或椭圆(精确到小数点后5位)(详见原理部分的a 图),记录YB33150此时的频率值,并验证相应的水平轴与垂直轴与图形的交点个数的关系。

4、将YB33150的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值设为822Hz ,调节YB1602P 的频率值使示波器出现b,c 图中的第一个(两个圆环)的图形,记录相应的频率值,并记录相应的水平轴和垂直轴与图形的交点个数。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记录相应的数据,并分析待测信号与参考信号的频率为1:1时,用李沙育图形测量的相位差和一般测量方法测量的相位差差别大吗?

六、思考题

为什么用YB1602P 作标准信号时,虽然精度不高,但却容易调试出稳定的李沙育图形,而用YB33150作标准信号时,虽然精度很高,但却不容易调试出稳定的李沙育图形?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答案doc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答案 篇一:器件实验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实验报告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测周期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2)了解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等常用电子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实验仪器设备与元器件: (1)双踪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2)直流稳压电源、数字万用表 实验流程: 1.用机内校正信号对示波器进行自检(1)扫描基线调节 将示波器的显示方式开关置于“单踪”显示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GND,触发方式开关置于“自动”。开启电源开关后,调节“辉度”、“聚焦”、“辅助聚焦”等旋钮,使荧光屏上显示一条细而亮度适中的扫描基线。然后调节“X 扫描位移”和“Y扫描位移”旋钮,使扫描线位于屏幕中央。 (2)测试“校正信号”波形的幅度、频率

将示波器的“校正信号”通过专用电缆引入选定的Y通道Y1(或Y2),将Y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于AC或DC,触发源选择开关置于“内”,内触发源选择开关置Y1(或Y2)。调节X轴“扫描速率开关”和Y轴“输入灵敏度”开关,使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一个或数个周期稳定的方波波形。 ?校准“校正信号”幅度。将“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校准“校准”位置,“Y轴灵敏度”开关置适当位置,读取校准信号幅度记录如下表: 2.用示波器和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 按图所示接好线之后,将示波器Y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于GND,使屏幕上出现一条扫描基线。将“Y轴灵敏度”开关置于适当位置,将“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在调节“Y轴位移”旋钮,使扫描基线位于屏幕下不某一水平刻度线上。基线定位后不再调“Y轴位移”旋钮。 将耦合开关改置于DC位置,再将被测直流信号经探头输入示波器Y轴,扫描线将位移,读出扫描线位移为h;Y 轴灵敏度开关标称值为Ku,探头衰减系数为K,则被测直流电压 3.用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测量信号参数 由函数发生器输出频率1kHz、峰峰值为150mV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测量此信号的频率和峰峰值,并用毫伏表测量器有效值,以函数发生器示数为“真值”,计算测试量的相

示波器各按钮作用

一、常见示波器面板功能键、钮的标示及作用(电源开关):接通或关断整机输入电源。(聚焦)和ASTIG(辅助聚焦):常为套轴电位器,用于调整波形的清晰度。(扫描轨迹旋转控制):调整此旋钮可以使光迹和座标水平线平行。(坐标刻度照明):用于照亮内刻度坐标。 B INTEN(A/B亮度控制):通常为套轴电位器,作用是调节A和B扫描光迹的亮度。(校正信号输出):提供且从0电平开始的正向方波电压,用于校正示波器。div (电压量程选择):通常电压量程和幅度微调为套轴电位器,外调节旋钮是电压量程选择,转动此旋钮以改变电压量程;中间带开关的电位器为电压量程微调,顺时针旋到底为校正位置,逆时针调节,波形幅度,变化范围在电压/格两档之间。和CH2(输入信号插座):为示波器提供输入信号。GND DC(输入耦合开关):用于选择输入信号的耦合方式。SEL (内同步选择):按下此键,以CH1和CH2分别作为内同步信号源。POL(信号倒相):按下此键,输入信号倒相180°。MODE(垂直工作方式选择):分别按下CH1、CH2、ALT、COHP、ADD、X-Y键,屏幕显示依次为CH1、CH2、CH1和CH2交替、CH1和CH2断续、CH1和CH2代数和、CH1垂直/CH2水平等方式。(位移调节):调节CH1和CH2输入信号0电平在屏幕的起始位置。(不校正指示):当CH1和CH2电压量程微调不在校正位置时,对应的不校正指示灯点亮。(扫描时间调整):外旋钮调节A扫描速度,内旋钮调节B扫描速度。、TRACE SEP(B扫描微调和A/B扫描轨迹分离):一般情况下,涂有红色的旋钮为B扫描微调,提供连续可变的非校正B扫描速度。TIME(扫描延迟时间调节):选择A和B扫描启动之间的延迟时间。(水平位移控制):使显示波形作水平位移。MODE (触发同步方式):其中AUTO为自动触发、NORM为常态触发、HF为高频触发、SINGLE 为单扫描触发。HOLD OFF(电平和释抑调节):是电平调节触发同步后,使信号同步稳定的辅助调节器。'D(触发同步状态指示):一旦扫描电路被触发同步后,指示灯点亮。(斜率开关):选择触发信号的斜率,开关置"+"时,扫描以触发信号的正斜率触发;开关置"-"时,扫描以触发信号的负向斜率触发。(触发耦合开关):决定扫描触发源的耦合方式。AC为交流耦合、DC为直流耦合、TV为电视场/行同步耦合、HFREJ为同步耦合。(触发源选择开关):INT为CH1或CH2输入信号触发、LINE为市电内电源触发、EXT为外输入信号触发。二、一般使用方法 1.获得基线:使用无使用说明书的示波器时,首先应调出一条很细的清晰水平基线,然后用探头进行测量,步骤如下。(1)预置面板各开关、旋

信号波形测量习题

第七章信号波形测量 一、填空题 1: 示波管由____、偏转系统和荧光荧三部分组成。电子枪 2: 示波器荧光屏上,光点在锯齿波电压作用下扫动的过程称为____。扫描 3: 调节示波器“水平位移”旋钮,是调节____的直流电位。X偏转板 4: 欲在x=10cm长度对的信号显示两个完整周期的波形,示波器应具有扫描速度为 _____。 20ms/cm 5: 取样示波器采用_____取样技术扩展带宽,但它只能观测_____信号。非实时,重复6: 当示波器两个偏转板上都加_____时,显示的图形叫李沙育图形,这种图形在_____和频率测量中常会用到。正弦信号相位 7、示波器为保证输入信号波形不失真,在Y轴输入衰减器中采用_______ 电路。RC分压(或阻容分压) 8、示波器的“聚焦”旋钮具有调节示波器中________极与________极之间电压的作用。第一阳(或A1) 第二阳(或A2,或G2) 9、在没有信号输入时,仍有水平扫描线,这时示波器工作在________状态,若工作在 _____状态,则无信号输入时就没有扫描线。连续扫描触发扫描 10、双扫描示波系统,采用A扫描输出________波,对B扫描触发,调节________来实现延迟扫描的延时调节。锯齿延迟触发电平 二、判断题: 1、双踪示波器中电子开关的转换频率远大于被测信号的频率时,双踪显示工作在“交替”方式。( )错 2、示波器的电阻分压探头一般为100∶1分压,输入阻抗很高,一般用来测量高频高电压。( )错 3、用示波器测量电压时,只要测出Y轴方向距离并读出灵敏度即可()错 4、电子示波器是时域分析的最典型仪器。()对 5、用示波法测量信号的时间、时间差、相位和频率都是以测量扫描距离D为基础的。()对 三、选择题: 1: 通用示波器可观测( C)。 A:周期信号的频谱; B:瞬变信号的上升沿 C:周期信号的频率; D:周期信号的功率 2: 在示波器垂直通道中设置电子开关的目的是_ A ___。 A:实现双踪显示; B:实现双时基扫描 C:实现触发扫描; D:实现同步

实验3示波器的一般使用和常用参数测量

示波器的一般使用和常用参数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示波器的组成框图及工作原理 2.掌握示波器各控制开关和旋钮的意义和功能。学会示波器的一般使用方法, 3.学会用示波器测量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 4.学会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和测量信号频率 二.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函数信号发生器 3.数字频率计数器 4.数字万用表 三.预习内容 1.示波器的组成框图及基本工作原理 2.示波器的调节机构 3.用示波器测量电压,频率的方法 四.双路示波器主要调节机构名称及功能介绍 1.电源开关:按入为打开电源,弹出为关上电源。 2.辉度:控制光迹扫描线的亮度 3.聚焦:控制光迹扫描线条的聚焦,使之清晰 4.光迹旋转 5.通道输入选择开关:控制输入信号通过耦合电容(AC方式)接Y放大器,或直接(DC 方式)接到Y放大器,或对地短路为零输入(GND方式)。 6.Y轴位移;X轴位移;分别控制光迹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移动 7.Y轴量程与Y轴增益:Y轴量程(也称Y系统偏转因数)选择开关与Y 轴增益旋钮套装在一起。中间为增益旋钮,外部为量程开关。定量测量输入信号电压值时,按Y轴输入信号的幅度选择量程。示波器屏幕上垂直方向共分为10 大格,开关位置所标电压值定义为每格显示的电压值。上述定义只有在增益旋钮顺时针旋到底时才成立。 8.X轴量程;X轴细调:X轴量程(也称X轴扫描因数)开关用来选择X 扫描时基。当X轴细调旋钮顺时针旋到底时,X轴量程开关位置所标数值定义为屏幕上水平方向每格显示的时间,量纲单位为mS或μS。据此可根据显示的信号波形读出信号周期,换算出信号频率。 9.触发电平:调节X 扫描电路,使之与所测信号同步(被测信号的频率是X扫描频率的整数倍)。使屏幕显示波形稳定。 10.触发源选择开关:一般选择通常或自动。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1.熟习实验所用示波器各主要开关和旋钮的位置。 2.把该示波器主要技术指标填入表1中。

示波器的用途

示波器的用途 人们经常说,电子工程师们总是幸运的,能有一种观看到内部过程的工具,例如示波器可以看到电路和系统的内部工作情况,其它行业没有能展露这些东西的工具。尽管示波器已经为用户提供了如此丰富的内容,制造商们仍在努力寻找使仪器更加超值的方法。毫无疑问,示波器设计师的原动力仍然是老三样,那就是:?更快?(指带宽和采样率)、?更深?(指采集存储的深度),以及?更便宜?。但让示波器更有用的方式还不止这些,而且发展速度也不亚于带宽、采样率和存储深度。 过去几年来,示波器分析与计算能力的提升没有显露出任何减缓迹象。但是,增加分析能力只是设计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示波器的挑战之一。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要保证最终用户不会对新的先进功能望而生畏。如果一个示波器的功能让用户使用起来非常困难,甚至宁肯放弃不用,那么这类功能还是不增加为好。示波器设计师经常把自己的作品比作汽车,而把可用性问题表述为?如何‘驱动’一台仪器。? 虽然示波器在电子工程师工作中有重要的地位,但大多数工程师仍只是把这种仪器看成工具而已,它是完成任务的附属品,而不是工作的目标。更方便使用既是对这种态度的响应,也是一种鼓励;当你无需考虑技术问题就能完成一次测量时,可以认为这个过程是好的。

此外,在这个有严格计划和预算的领域里,可能很少有时间考虑那些对完成工作似乎不太重要的问题。小心!这种想法可能很危险(见附文1?校准示波器的高频振幅精度:比你的想像更困难?)。现代示波器似乎使困难的测量变得容易,但测量结果并不像它们表现得那么简单。如果不清楚这个事实,不去了解仪器及测量技术,就会导致错误或无意义的结果,这些缺乏效力的结果难以得到认可,从而要付出高昂代价做纠正工作。 徒劳的使命 要成为一个示波器专家,为你的应用选择最好的设备,并尽可能发挥仪器的优势,付出努力是必不可少的。有些人甚至称要找到最好的示波器或最有效的使用方法是徒劳的。首先,在选择和使用示波器时,每个工程师都有自己对?最好?和?最先进?的定义。其次,工程师用来选择示波器的数据单和售前文档都越来越多,有些会超过30 页,还带有脚注和小字说明。第三,现在很多中档示波器和几乎所有高档示波器都是建立在PC 基础上的,通常意味着要以Windows 标准版本为基础。在这些仪器中,Windows 应用软件决定了你使用示波器众多功能的方法。 示波器的应用程序复杂性至少可与常见的办公软件应用程序相提并论,如微软的 Word 和 Excel(https://www.doczj.com/doc/7f4326662.html,)。大多数办公软件用户只用到软件功能的一小部分。示波器用户也是这样。此外,

用示波器测量相位差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用示波器测量相位差实验报告 篇一:示波器的使用及测量相位差 示波器的使用及测量相位差 摘要:示波器一般由示波管、扫描信号发生器、信号输入和放大系统、同步系 统以及电源五部分组成。用示波器可以观察电信号波形以及测量电压、频率和相位差等。本文就是主要介绍如何利用示波器测量两个正弦电压的相位差,主要采用李萨如图形法和双踪法。 关键词:示波器测量相位差李萨如图法双踪法实验目的: 1.了解示波器的结构和原理。 2.掌握示波器各旋钮、按钮、按键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学会用示波器采用李萨如图法和示踪法测量相位差。 4.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各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对实验数据进行不确定度处理,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 实验原理:示波器的工作原理:示波器一般由示波管、扫描信号发生器、信号

输入和放大系统、同步系统以及电源五部分组成。示波器内有电子枪,电子枪发射电子束经Y轴偏转板或x轴偏转板会发生偏转,从而打在荧屏上。人们可以根据显示在荧屏上波的形状、幅度来判断信号源的电压、频率等的大小。用示波器测量相位差的原理:(1)用李萨如图法测量。使示波器工作在x-Y方式,分别把两个信号输入到x偏转板和Y偏转板,然后移相,则得到如图所示的李萨如图(1).从示波器屏幕上读出A和b的值(格数),则信号的相位差为 (2)双踪法。使示波器工作在扫描工作方式,选择交替显示,调节两条扫描线重合。把两待测信号通过示波器的两个输入通道输入,得到如上图(2)图所示,读出一个信号周期T所占的格数n(T)及?t的对应格数n(?t),则相位差?? 2?n(?t) n(T) 实验内容与步骤:(一)测量正弦电压的电压和频率、周期 (1)首先将示波器的各个旋钮的功能和用法弄清楚。(2)第二,将示波器的各个旋钮调到实验所需的正常状态,然后使之处于工作 状态。(3)第三,用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调节输出电压峰峰值为2V,频率为10khZ,

电工电子学实验报告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电工电子学实验报告04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学实验指导老师:实验名称: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用电子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主要性能以及面板上各种旋钮的功能。2.掌握实验室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二、主要仪器设备1.XJ4318 型双踪示波器。2.DF2172B 型交流电压表。3.XJ1631 数字函数信号发生器。 4.HY3003D-3 型可调式直流稳压稳流电源。5.10kΩ 电阻和0.01μ F 电容各一个。三、实验内容1.用示波器检测机内“校正信号”波形首先将示波器的“显示方式开关(VERTCAL MODE)”置于单踪显示,即Y 1 (CH1)或Y 2 (CH2),“触发方式开关(TRIGGER)”置于“自动(AUTO)”即自激状态。开启电源开关后,调节“辉度(INTEN)”、“聚焦(FOCUS)”“辅助聚焦”等旋钮,使荧光屏上显示一条细而且亮度适中的扫描基线。将示波器的“校正信号”引入上面选定的Y 通道(CH1 或CH2),将Y 轴“输入耦合方式开关” 置于“AC”或“DC”,调节X 轴“扫描速率选择开关”(t/div 或t/cm)和Y 轴“轴入灵敏度开关(V/div 或 V/cm)”,并且将各自的“微调”旋钮置于校正位置,使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约两个周期,垂直方向约4~8div(cm)的校正信号波形。从示波器显示屏的坐标刻度上读得X 轴(水平)方向和Y 轴(与X 轴垂直)方向的原始数据(即从示波器刻度上读取的刻度数值和所选的刻度单位值),填入表4-1,并计算出对应的实测值。校正信号标称值示波器测得的原始数据测量值幅度U P-P 0.2V 4div 0.05V/div 0.2V 频率f 1000Hz 5div 0.2ms/div 1000Hz 表4-1 观察“Y 轴输入灵敏度微调开关”和“X 轴扫描速率微调开

示波器习题汇总

第三章电子示波器 一.选择题 1.如图1-13所示为双踪示波器测量两个同频率正弦信号的波形,若示波器的水平(X轴)偏转因数为10μs/div,则两信号的频率和相位差分别是()。 A、25kHz,0° B、25kHz,180° C、25MHz,0° D、25MHz,180° 2.某示波器扫描信号正程时间T s=120ms,逆程时间T b=40ms。则用它观测50Hz交流电波形时,显示的波形个数为() A. 2 B.6 C. 8 D.12 3、被测信号、触发脉冲、扫描电压和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题3图所示。示波器的触发极性、触发电平应该为() A.正极性触发、零电平 B.负极性触发、正电平 C.负极性触发、负电平 D.正极性触发、正电平 题3图题4图 4、用示波器观测到的正弦电压波形如题4图所示,示波器探头衰减系数为10,扫描时间因数为1 μs/div,X 轴扩展倍率为5,Y轴偏转因数为0.2 V/div,则该电压的幅值与信号频率分别为() A.0.8 V和1.25 MHz B.8 V和1.25 MHz C.8 V和0.25 MHz D.0.8 V和0.25 MHz 5.如图所示为示波器测量的某正弦信号的波形,若示波器的垂直(Y轴)偏转因数为10V/div,该信号的电压峰值是:() A.46V B.32.5V C.23V D.16.25V 6.在电子示波器中,为了改变荧光屏亮点的辉度,主要改变:()A.第一阳极电压 B.第二阳极电压 C.第三阳极电压 D.栅阴极之间的电压 7.测量时通用示波器的Y偏转因数的“微调”旋钮应置于“校准”位置。 A.周期和频率 B.相位差 C.电压 D.时间间隔 8.示波器上显示的两个正弦信号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时基因数“t/div”开关置于10ms/div档,水平扩展倍率k=10,Y轴偏转因数“V/div”开关置于 10mV/div档,则信号的周期及两者的相位差分别是:() A. 9ms,4° B.9ms,40° C.90ms,4° D.90ms,40° 9.测量脉冲电压(尖脉冲)的峰值应使用:() A.交流毫伏B.直流电压表C.示波器D.交流电压表 10.某双踪示波器的显示方式有五种:①YA②YB③YA±YB④交替⑤断续。其中能显示双波形的是:A.①② B.③ C.②④ D.④⑤ 11、如果扫描正程时间是回程时间的4倍,要观察1000Hz的正弦电压的4个周期,连续扫描的频率是() A、200 Hz B、250 Hz C、500 Hz D、400 Hz

示波器的常用功能

示波器在實際中的常用功能 以前在大学的时候也学过示波器,但也只是限于课堂,课下也没去多实踐,课上听得也是云里雾里,似懂非懂的。后来真正从事工作了才感慨对示波器的认知还真的欠缺很大,遇到需要测量的只能装做会的样子在那捣鼓,偶尔上网查下(但还是不懂),有时工程老大实在看不下去了只能亲自上阵,而自己只能在旁乖乖的呆着顺便偷师一下。我想与此情况相似的或多或少总有那么几个吧,所以在此讲下平时使用示波器的常用功能,希望能够对人有所启发。好了,下面进入主题! 先来回答几个问题: 1、示波器一般是测量什么? 答:示波器常用的测量可以是电压、纹波电压、晶振时钟、信号时钟、数据信号。 2、示波器测量的意义? 答:当没万用表时可以用示波器来测电压。测量纹波电压来判断电源的稳定性。测量晶振时钟来看晶振有没有跑起来。测量信号时钟及数据信号是看IC有没有输出及有没有和相连的IC通信成功。系统电路在运行过程中若怀疑某处电压异常,则可以在该处电压上挂个示波器用时实时跟踪查看该电压会不会有变化。 示波器的认识 下(图一)是本文所讲的示波器面板(其中对各控制键进行了编号,以方便后面的讲解)。所有示波器的基本功能都是差不多的,通过了解了该示波器的操作,那么对其他示波器的操作应该也是可以上手的。 (图一) 如上图我们常用的按键有:F1、F2、F3、F4、F5、1、4、5、6、9、12、13、14、15、16、22、25、26、27、28、29、30。 CH1:通道1。 CH2:通道2。 1:测量线的移动。 5:通道1波形的垂直移动。 6:通道1设置/开关。 7:通道1幅值刻度设置。

12:测量项目显示。 13:测量线设置。 14:通道2波形的垂直移动。 15:通道2设置/开关。 16:通道2幅值刻度设置。 22:波形水平移动。 25:时间刻度设置。 29:触发电平设置。 30:触发菜单设置。 下(图二)是键控面板放大图: (图二) 示波器的操作 1、校准 示波器在使用前先进行校准下,看示波器及探头这些是否正常。 将各探头接在示波器的各通道上,然后探头另一端勾在如下(图三)这个地方,然后按下26(自动设置),如图各通道出现了5V/1KHz的方波,则说明示波器可以正常测量。

示波器使用简易说明

实验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等的主要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1、函数信号发生器EE1641C 2、DS1062E-EDU数字示波器 3、高级电路实验箱 三、实验原理 初步了解示波器面板和用户界面 1. 前面板:DS1000E-EDU系列数字示波器向用户提供简单而功能明晰的前面板, 以进行基本的操作。面板上包括旋钮和功能按键。旋钮的功能与其它示波器类似。显示屏右侧的一列 5 个灰色按键为菜单操作键(自上而下定义为 1 号至 5 号)。通过它们,您可以设置当前菜单的不同选项;其它按键为功能键,通过它们,您可以进入不同的功能菜单或直接获得特定的功能应用。

电压参数的自动测量 DS1000E-EDU, DS1000D-EDU 系列数字示波器可自动测量的电压参数包括峰峰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均方根值、顶端值、低端值。下图表述了各个电压参数的物理意义。 电压参数示意图 峰峰值(Vpp):波形最高点至最低点的电压值。 最大值(Vmax):波形最高点至 GND(地)的电压值。 最小值(Vmin):波形最低点至 GND(地)的电压值。 幅值(Vamp):波形顶端至底端的电压值。 顶端值(Vtop):波形平顶至 GND(地)的电压值。

底端值(Vbase):波形平底至 GND(地)的电压值。 过冲(Overshoot):波形最大值与顶端值之差与幅值的比值。 预冲(Preshoot):波形最小值与底端值之差与幅值的比值。 平均值(Average):单位时间内信号的平均幅值。 均方根值(Vrms):即有效值。依据交流信号在单位时间内所换算产生的能量,对应于产生等值能量的直流电压,即均方根值。 2、函数信号发生器 函数信号发生器按需要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信号波形。输出电压最大可达20VP -P。通过输出衰减开关和输出幅度调节旋钮,可使输出电压在毫伏级到伏级范围内连续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可以通过频率分档开关进行调节。 函数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它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 例一:测量简单信号 观测电路中的一个未知信号,迅速显示和测量信号的频率和峰峰值。 1. 欲迅速显示该信号,请按如下步骤操作: (1) 将探头菜单衰减系数设定为1X,并将探头上的开关设定为1X。 (2) 将通道1的探头连接到电路被测点。

示波器的基础学习知识原理和使用

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 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基本电子测量仪器,用它能观察电信号的波形、幅度和频率等电参数。用双踪示波器还可以测量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差,一些性能较好的示波器甚至可以将输入的电信号存储起来以备分析和比较。在实际应用中凡是能转化为电压信号的电学量和非电学量都可以用示波器来观测。 【实验目的】 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使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基本方法。2.学会使用示波器观测电信号波形和电压幅值以及频率。 3.学会使用示波器观察李萨如图并测频率。 图1-1 示波器结构图 【实验原理】 不论何种型号和规格的示波器都包括了如图1-1所示的几个基本组成部分:示波管(又称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简称CRT)、垂直放大电路(Y放大)、水平放大电路(X放大)、扫描信号发生电路(锯齿波发生器)、自检标准信号发生电路(自检信号)、触发同步电路、电源等。 1.示波管的基本结构

示波管的基本结构如图1-2所示。主要由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部分组成,全都密封在玻璃壳体内,里面抽成高真空。 (1)电子枪:由灯丝、阴极、控制栅极、第一阳极和第二阳极五部分组成。灯丝通电后加热阴极。阴极是一个表面涂有氧化物的金属圆筒,被加热后发射电子。控制栅极是一个顶端有小孔的圆筒,套在阴极外面。它的电位比阴极低,对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子起控制作用,只有初速度较大的电子才能穿过栅极顶端的小孔然后在阳极加速下奔向荧光屏。示波器面板上的“辉度”调整就是通过调节电位以控制射向荧光屏的电子流密度,从而改变了屏上的光斑亮度。阳极电位比阴极电位高很多,电子被它们之间的电场加速形成射线。当控制栅极、第一阳极与第二阳极电位之间电位调节合适时,电子枪内的电场对电子射线有聚集作用,所以, H-灯丝;K-阴极;G1,G2- 控制栅极;A1-第一阳极;A2-第二阳极;Y-竖直偏转板;X-水平偏转板 图1-2 示波管结构图 第一阳极也称聚集阳极。第二阳极电位更高,又称加速阳极。面板上的“聚集”调节,就是调第一阳极电位,使荧光屏上的光斑成为明亮、清晰的小圆点。有的示波器还有“辅助聚集”,实际是调节第二阳极电位。 (2)偏转系统:它由两对互相垂直的偏转板组成,一对竖直偏转板,一对水平偏转板。在偏转板上加以适当电压,电子束通过时,其运动方向发生偏转,从而使电子束在荧光屏上产生的光斑位置也发生改变。 (3)荧光屏:屏上涂有荧光粉,电子打上去它就发光,形成光斑。不同材料的荧光粉发光的颜色不同,发光过程的延续时间(一般称为余辉时间)也不同。荧光屏前有一块透明的、带刻度的坐标板,供测定光点的位置用。在性能较好的示波管中,将刻度线直接刻在荧光屏玻璃内表面上,使之与荧光粉紧贴在一起以消除视差,光点位置可测得更准。2.波形显示原理

相位差检测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电子测量与虚拟仪器课程设计 题目相位差检测电路 系别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年级2008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班级 2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讲师 设计时间2011-3-28~2011-4-1

第一章绪论 (2) 1.1 相位差检测电路的介绍 (2) 1.2 相位差测量的简单介绍 (2) 第二章相位差检测电路 (3) 2.1 移相电路的设计 (3) 2.2 利用MULTISIM设计检测移相电路 (5) 2.2.1 仿真电路虚拟仪器参数调整 (6) 2.2.2移相电路的仿真与分析 (7) 2.3将相位差信号转换成直流电压信号检测 (9) 2.3.1将相位差信号转换成直流电压信号检测的原理 (9) 2.3.2 电路图及具体原理分析 (9) 2.3.3 仿真过程 (10) 2.3.4 系统测量的误差分析 (12) 主要参考文献 (13) 附录 (13)

第一章绪论 1.1 相位差检测电路的介绍 设计一个相位差检测电路,该电路可测试一个经过移相电路的信号(正弦波)移相后与原信号间存在的相位差,可由测试电路检测并显示。要求:设计移相电路;设计检测电路,可以使用MCU或者Labview;使用模拟式检测方法,将相位差信号转换成直流电压或者直流电流信号进行检测;要求分析系统最后的精度。 在此次的电子测量与虚拟仪器课程设计中,我们设计的相位差检测电路主要有两个模块,由这两个模块来实现对相位差的检测并用相应的器件来实现。第一个模块为移相电路,移相电路主要由两个放大器组成。一个放大器可以实现对输入信号进行0~900的移相,那么两个放大器可以实现对输入信号进行0~1800的移相。移相电路的结构比较简单,只要对放大器相应知识进行了解便能很快的设计出移相电路。在移相电路中还应用到了变位器和电容。通过调节变位器可以逐步实现每个度数的相位差;电容的作用则是实现对输入信号的滤波和使放大器工作在稳定的区域。第二个模块则是实现相位差的显示。此部分的模块主要由二极管、异或门以及放大器组成。二极管的作用是使信号工作在正负管压降之间,使电路快速的运行和工作。异或门有三个,异或门的作用主要是实现将信号与基准信号进行比较,将相位差转换成电压差的方法,然后通过电压表将电压显示,最后将电压放大一百倍即使所求的相位差。 1.2 相位差测量的简单介绍 振幅、频率和相位是描述正弦交流电的三个“要素”。以电压为例,其函数关系为 u=U m sin(ωt+φ0) 式中:U m 为电压的振幅;ω为角频率;φ0为初相位。 设φ=ωt+φ0,称为瞬时相位,它随时间改变,φ0是t=0时刻的瞬时相位值。两个角频率为ω1,ω2的正弦电压分别为

示波器的测量

示波器的测量 1.1 示波器的应用 1.实训目的 1﹚掌握示波器、交流毫伏表、音频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应用。 2﹚掌握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和测量直流电压幅度、周期的方法。 2.实训内容 ﹙1﹚示波器的校准 ﹙2﹚利用示波器1khz,0.5Vp-p的方波校准信号作为示波器的输入信号,调出图1-1所示正常波形。 ﹙3﹚将扫描基线移动的格数、垂直偏转因数和稳定电压原指示电压值填入表1-1中。 图1-1 表1-1直流电压测量 ﹙4﹚正弦波电压幅度、周期的测量 1﹚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下表中的输入信号,用示波器测量信号的周期和电压,将测量数据填入表1-2

表1-2 正弦波电压幅度、周期的测量 1.2 示波器的特殊应用 1.用示波器测量脉冲信号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 1)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频率为20KHz的矩形波脉冲信号。 2)按图1-2连接电阻和电容,组成一个低通网络。 图1-2 低通滤波电路 3)因为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的脉冲信号上升时间较小,不易测量,所以把脉冲信号通过低通网络后送到示波器测量,以加大脉冲信号的上升时间,便以测量。 4)调节示波器X轴的偏转因素选择开关,尽量使屏幕上突出显示脉冲的上升沿部分或下降沿部分。并配合使用X轴位移旋钮,使对应上升沿10%(或下降沿90%)高度处的测量点对齐X轴的某个刻度线,然后读出对应上升沿90%(或下降沿10%)高度处另一测量点到上一测量点的相对时间值。该相对时间值便是所测脉冲的上升时间(或下降时间)。读数等于刻度个数乘上X轴偏转因数。 5)注意以上操作只有在X轴细调(V ariable)旋钮顺时针旋到底后读数才是正确的。2.用双踪法测量两个信号的相位差 1)先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频率为20KHz的幅度为1V的正弦信号。 2)再按图1-3连接电阻和电容,组成一个阻容延迟网络。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一路直接作为信号1送入示波器CH1通道,另一路通过阻容延迟网络后作为信号2 送入示波器CH2通道。由于信号2 通过延迟网络,所以信号2比信号1在时间上要延迟,两个信号之间存在着相位差。 图1-3阻容延迟网络

如何用示波器安全测量市电

广州致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示波器测量小知识 如何用示波器安全测量市电 类别 内容 关键词 火线、地线、零线、220V 市电 摘 要 介绍如何用示波器正确测量220V 市电

修订历史

目录 1. 认知市电 (1) 1.1火线、零线和地线 (1) 1.2为什么会跳闸? (1) 1.2.1跳闸原理 (1) 1.2.2漏电情况 (1) 2. 使用示波器测量市电 (2) 2.1测量量程确认 (2) 2.2错误的测量方法 (2) 2.3不推荐的测量方法 (2) 2.3.1浮地测量 (2) 2.3.2浮地测量的危害 (3) 2.4推荐的测量方法 (4) 2.4.1“A-B”伪差分测量 (4) 2.4.2高压差分探头测量 (4) 3. 小结 (5) 4. 免责声明 (6)

1. 认知市电 了解市电的供电线路及原理,有助于安全用电,安全测量。本文画了四个图,看懂了就会测量市电。 1.1 火线、零线和地线 我国的市电(居民用电)规格为交流220V@50Hz,供电线路由火线、零线和地线组成,它们的关系如图1.1所示。 火线(L):也称相线,由发电站或变电站提供,电压220V,人体接触会有危险; 零线(N):为火线提供回路,在发电站或变电站端接地;由于是远端接地,因此在居民楼用户端电位不一定为零,可能带弱电,但相对安全, 地线(E):零电势参考点,在居民楼用户端接大地,零电压,绝对安全。 图1.1 火线、零线和地线的关系 1.2 为什么会跳闸? 居民楼用电一般都会安装漏电保护开关,当发生漏电情况时就会切断供电线路,以保证人身安全。 1.2.1 跳闸原理 正常时火线和零线的电流大小一样,两条线产生的磁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正好抵消,漏电开关感应器不动作;当发生漏电事故时,则两条线的磁场不能抵消,漏电开关感应器动作,切断供电线路。 1.2.2 漏电情况 一般来说,漏电是因为有电流分流到大地,导致零线电流变小或为零,通常有以下情况: 人体接触火线; 仪器不当操作,导致零线与地线短路。 仪器不当操作,导致火线与地线短路。

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示波器的使用 【实验目的】 1.了解示波器的结构和示波器的示波原理; 2.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学会用示波器观察各种信号的波形; 3.学会用示波器测量直流、正弦交流信号电压; 4.观察利萨如图,学会测量正弦信号频率的方法。 【实验仪器】 YB4320/20A/40双踪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电池、万用电表。 图1实验仪器实物图 【实验原理】 示波器是一种能观察各种电信号波形并可测量其电压、频率等的电子测量仪器。示波器还能对一些能转化成电信号的非电量进行观测,因而它还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通用的电子显示器。 1.示波器的基本结构 示波器的型号很多,但其基本结构类似。示波器主要是由示波管、X轴与Y轴衰减器和放大器、锯齿波发生器、整步电路、和电源等几步分组成。其框图如图2所示。

图2示波器原理框图 (1)示波管 示波管由电子枪、偏转板、显示屏组成。 电子枪:由灯丝H、阴极K、控制栅极G、第一阳极A1、第二阳极A2组成。灯丝通电发热,使阴极受热后发射大量电子并经栅极孔出射。这束发散的电子经圆筒状的第一阳极A1和第二阳极A2所产生的电场加速后会聚于荧光屏上一点,称为聚焦。A1与K之间的电压通常为几百伏特,可用电位器W2调节,A1与K 之间的电压除有加速电子的作用外,主要是达到聚焦电子的目的,所以A1称为聚焦阳极。W2即为示波器面板上的聚焦旋钮。A2与K之间的电压为1千多伏以上,可通过电位器W3调节,A2与K之间的电压除了有聚焦电子的作用外,主要是达到加速电子的作用,因其对电子的加速作用比A1大得多,故称A2为加速阳极。在有的示波器面板上设有W3,并称其为辅助聚焦旋钮。 在栅极G与阳极K之间加了一负电压即U K﹥U G,调节电位器W1可改变它们之间的电势差。如果G、K间的负电压的绝对值越小,通过G的电子就越多,电子束打到荧光屏上的光点就越亮,调节W1可调节光点的亮度。W1在示波器面板上为“辉度”旋钮。 偏转板:水平(X轴)偏转板由D1、D2组成,垂直(Y轴)偏转板由D3、、D4组成。偏转板加上电压后可改变电子束的运动方向,从而可改变电子束在荧光屏上产生的亮点的位置。电子束偏转的距离与偏转板两极板间的电势差成正比。 显示屏:显示屏是在示波器底部玻璃内涂上一层荧光物质,高速电子打在上面就会发荧光,单位时间打在上面的电子越多,电子的速度越大光点的辉度就越大。荧光屏上的发光能持续一段时间称为余辉时间。按余辉的长短,示波器分为长、中、短余辉三种。 (2)X轴与Y轴衰减器和放大器 示波管偏转板的灵敏度较低(约为0.1~1mm/V)当输入信号电压不大时,荧光屏上的光点偏移很小而无法观测。因而要对信号电压放大后再加到偏转板上,为此在示波器中设置了X轴与Y轴放大器。当输入信号电压很大时,放大器无法正常工作,使输入信号发生畸变,甚至使仪器损坏,因此在放大器前级设置有衰减器。X轴与Y轴衰减器和放大器配合使用,以满足对各种信号观测的要求。

示波器测信号的周期和频率实验报告

示波器的使用 1、了解通用双通道示波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各个旋钮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掌握用示波器观察波形、测量电压和频率的方法;了解用示波器测量相位差的 方法。 3、掌握观察李萨如图形的方法,并能用李萨如图形测量未知正弦信号的频率;能 用示波器观察“拍”现象。 1、通用双通道示波器的结构,面板旋钮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通用双通道示波器的工作原理,李萨如图形测量未知正弦信号频率的原理,观 察“拍”现象的原理。 一、前言 示波器是利用电子束的电偏转来观察电压波形的一种常用电子仪器,主要用于观 察电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定量测量波形的幅度、周期、频率、相位等参数。 一般的电学量(如电流、电功率、阻抗等)和可转化为电学量的非电学量(如温 度、位移、速度、压力、光强、磁场、频率)以及它们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都可以用示 波器来观测。由于电子的惯性很小,电子射线示波器一般可在很高的频率范围内工作。 采用高增益放大器的示波器可以观察微弱的信号;具有多通道的示波器,则可以 同时观察几个信号,并比较它们之间的相应关系(如时间差或相位差),是目前科学 实验、科研生产常用的电子仪器。 二、实验仪器 通用双通道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同轴电缆等。 三、实验原理 1、仪器工作原理 (1)通用双通道示波器的介绍 主要结构:示波管、电子放大系统、扫描触发系统、电源

工作原理: (a )示波管 示波管是呈喇叭形的玻璃泡,被抽成高真空,内部装有电子枪和两对相互垂直的偏转板,喇叭口的球面内壁上涂有荧光物质,构成荧光屏。下图是示波管的构造图。 电子枪由灯丝F 、阴极K 、栅极G 以及一组阳极A 所组成。灯丝通电后炽热,使阴极发热而发射电子。由于阳极电位高于阴极,所以电子被阳极电压加速。当高速电子撞击在荧光屏上会使荧光物质发光,在屏上就能看到一个亮点。改变阳极组电位分布,可以使不同发射方向的电子恰好会聚在荧光屏某一点上,这种调节称为聚焦。栅极G 电位较阴极K 为低,改变G 电位的高低,可以控制电子枪发射电子流的密度,甚至完全不使电子通过,这称为辉度调节,实际上就是调节荧光屏上亮点的亮暗。 Y 偏转板是水平放置的两块电极。当Y 偏转板上电压为零时,电子束正好射在荧光屏正中P 点。如果Y 偏转板加上电压,则电子束受到电场力作用,运动方向发生上下偏移。如果所加的电压不断发生变化,P 点的位置也随着在铅垂线上移动。在屏上看到的是一条铅直的亮线。荧光屏上亮点在铅直方向位移Y 和加在Y 偏转板的电压U Y 成正比。 X 偏转板是垂直放置的两块电极。在X 偏转板加上一个变化的电压,那么,荧光屏上亮点在水平方向的位移X 也与加在X 偏转板的电压U X 成正比,于是在屏上看到 Y 输入 X 输入 外触发

模电常用仪器使用实验报告

实 验 报 告 一 实验目的 1. 初步掌握用示波器观察测量波形参数的方法; 2. 掌握交流毫伏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3. 了解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二 实验仪器 THDW —1型网络型电子学综合实验装置 1台 三 实验原理 1. 数字示波器基本结构 图1 数字示波器基本结构 数字存贮示波器的基本框图如图1所示,它将输入信号先经过A/D 转换,将模拟波形变换成数字信号,存贮于数字存贮器中,在微处理器控制下根据用户需要将存储的数字信号加工处理或直接调出,通过D/A 转换,将数字信号变换成模拟波形,驱动阴极射线管加以显示。同时微处理器还完成对阴极射线管的水平扫描及亮度等的驱动控制。它具有存贮时间长,能捕捉触发前的信号,可通过接口与计算机相连接等特点。 2. 数字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操作步骤: (1)按CH1 功能键显示通道1的操作菜单,将探头菜单衰减系数设定为1X ; (2)将通道1的探头连接到电路被测点; (3)按下AUTO (自动设置)按钮。 四 实验内容及步骤 1. 图2 用毫伏表测量信号电压 按图2连接,调整“频率调节”旋钮,使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频率为1KHZ ,改变信号发生器电压表表头的指示值(峰峰值电压),按表1所示。用交流毫伏表测量相应的电压值。将测量结果计入表1。 表1 (1.5分) 提示: ① 理论交流电压值 0.35p p rm V V V -= ≈ ② -= 实际测量值标准值 相对误差标准值 ×100% ③ 保留两位小数

2.示波器的使用 ○1了JC 1022T 型数字示波器和TH—SG10型信号发生器的面板布置,熟悉各旋钮的功能和用法。 ○2将示波器通道1与信号输出连接器相连如图3所示。 ○3设置信号发生器,使其输出频率为3KHz、峰峰值电压为3V,方波,用示波器观察其波形并记录。 步骤 1 :打开信号发生器电源开关; 步骤 2 :测试线接至CH1通道; 步骤3;设置波形、频率、幅度; 步骤4:打开示波器电源开关: 步骤5:打开示波器CH1通道开关; 步骤6:将测试线接至示波器CH1通道 步骤7:将信号发生器的测试线与示波器的测试线相连(红对红,黑对黑),如图3; 步骤8:按示波器AUTO键,液晶屏上显示出相应波形(可适当调整水平扫描和垂直扫描旋钮,使波形显示更加合理); 步骤9:记录示波器显示波形(方波频率3KHz 峰峰值3VP)(1分)④设置信号发生器,使其CH1输出频率为2KHz、峰峰值电压为2V,正弦波,用示波器CH1观察其波 使其CH2输出频率为4KHz、峰峰值电压为4V,正弦波,用示波器CH2观察其波并同时记录以上两路波形。(1分) CH1波形图(1分) CH2波形图(1分) 教师签字: 日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电子仪器的使用与电网络参数的测量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实验报告 姓名:卢小祝 班级:无11 学号:2011011204 名称:电子仪器的使用与电网络参数的测量 教室:903 日期:2012-03-21 2012-03-28

一.实验预习 1.正弦信号波形的参数 2.矩形脉冲的波形参数 要研究一个信号,首先就应知道它有哪些参数?我们需要了解它的什么?或者说是我们要知道什么才能描述它?这是一个实在的问题。 幅度Vm 周期T 有效值 Vrms= Vm/ 频率f=1/T 脉冲幅度Vm 平均脉宽Tw 重复周期T 上升时间Tr 下降时间Tf 占空比D=Tw/T 顶部倾斜ΔVm

3.熟悉了输入输出电阻的测量方法,并掌握了电压增益及其幅频特性的基本情况,有助于在实验中对操作比较熟悉。 二.实验目的 1.了解数字存储示波器(DSOX2012A)、函数信号发生器(EE1642C1)、直流稳 压电源(DH1718E_4)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指标; 2.熟悉示波器的正确调整方法,掌握用示波器观察和测量电量的方法; 3.掌握函数信号发生器的正确调整方法,了解各个旋钮或按钮的物理功能; 4.(最关键)结合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学习二端口网络的参数测量; 三.实验方案及电路图 1.RC网络(实验电路图) 2.实验内容(方案设计) 实验一:基本练习

(1)对示波器的基本使用,认识示波器: 观察示波器的校准信号,通过对波形的调节等操作熟悉示波器水平控制、垂直控制等基本方法; (2)用示波器测量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正弦交流电压的幅度、周期和频率: ?熟悉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调节与控制,认识各个按钮的物理功能; ?通过对输入信号的测量,进一步熟悉示波器的操作。学习如何设置被测 量参数,如何对光标进行控制,及如何使用示波器的FFT功能来查看谱 线等操作方法 (3)将正弦信号加至实验电路(RC网络),观察Vi和Vo在不同频率下两者之间的相位差变化: 对输入电压要求为1Vp (即2Vp-p),调整信号频率(取100Hz、10KHz和20KHz三种情况),分别记录并比较输入波形和输出波形两者之间的幅度和相位差。通过这些操作,锻炼了我们使用仪器的能力,增强了我们动手做试验的能力; (4)对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使用波形选择按钮、频率调节按钮和幅度调节等按钮,使之产生一个低 电平为1V,幅度为5V,频率为100Hz,占空比为80%的矩形波; ?保持其他不变,只改变波形,观察处于“正弦波“、”三角波“时,输 出波形的变化; (5)测量脉冲波形的上升沿及下降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