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答案【最新整理】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答案【最新整理】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答案【最新整理】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答案【最新整理】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答案

一、通假字

1. 3.

(通“否”,译为“吗”)(通“悦”,愉快)(通“又”,连接整数与零数之间)

4. 5.

(通“说”,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通“癫”,疯狂)

二、词类活用

2. 3.

(名词用作动词,约定)(按时)(每天)

4.

(新的理解与体会)(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吃饭)

7. 8. 9.

(以……为乐趣)(名词用作形容词,甘美)(形容词用作名词,好处)

12.

(名词活用为动词,划船)(动词活用为名词,洪水)(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13. 14.15.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智)(形容词作动词,靠近)(形容词作动词,有许多)

16.

(大举,大规模)

三、古今异义

1.2

(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托,委任)(古义:约定今义:日期)

4

(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以)(古义:粗劣的今义:疏通,疏散)

5.

(古义:冷水今义:包括冷热水)(古义:泛指多次今义:三次)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9

(古义:促进今义:增长)(古义:一起今义:并列)

(古义:经过,过了今义:阅读)(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

13. 14.

(古义:本来今义:坚固)(古义:事物的道理今义:物理学)

16.

(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却)(古义:说今义:天上的云)

17.

(古义:丢失今义:死亡)(古义:经过今义:居住,居所)

19.

(古义:对其不幸表示安慰今义:悬挂)(古义:带领今义:将军)

21.

(古义:十分之九,绝大部分今义:数词,十九)

四、一词多义

1.

(通“否”,译为“吗”)(没有)

2.说:

(作为)(替)

3

(了解)(得到,懂得)(知道)

4

(表转折)(表顺承)(表并列)

5

(其中)(他的)

6

(乐趣)(乐趣)(以……为乐趣)(快乐)

7. 学

(教)(学习)

8. 其

(它的)(表示推测,可译为“大概”)

9. 为

(介词,被)(动词,成为)

10. 之

(代词,指“求之地中”这种观点)(助词,的)(代词,代指石兽)

(代词,他)(助词,的)

11.

(丢失)(逃跑)

12.

(表转折,却)(表承接,可不译)

五、其他重点字

2.

(不久)(相比)

4.

(比不上)(从)

5 6

(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反省,自我检查)

7 8

(真诚,诚实)(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

(迷惑,疑惑)(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11

(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越过,超过)(规矩,规范)

13

(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有害)

15 16

(忍受)(喜欢,爱好)

17 18

(用不正当手段)(对,对于)

19 20

(优点)(这)

21 22

(舍弃)(改变)

23 24.

(忠实,坚守)(好、美)

26.

(不)(达到极点道理)

(所以)(反省自己)

30.

(勉励)(这)

31. 32.

(靠近)(倒塌)

(终于,到底)(拖着)

35.

(讲学,教书)(你们)

37. 38.湮于沙上

(推究)(埋没)

40.

(因为)(冲刷)

42.

(于是)(逆流)

43. 44.

(主观地)(判断)

45.46.

(盗贼)(修补)

47.

(老人)(经过)

50.?

(掉下来)(就)

六、重点句子翻译

1.去后乃至

(陈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

2.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对着儿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3.非人哉!

不是人啊!

4.撒盐空中差可拟。

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比拟。

5.贤哉,回也!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6.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个在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一起走路,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

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

9.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就像浮云一样。

10.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替人家谋划是否真诚尽心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

1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军队可以改变主帅,普通人却不可改变志气。

1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样可以成为老师。

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有害。

15.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16.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17.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18.其此之谓乎?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19.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庙僧们)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划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石兽的踪迹。

20、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过了十多年,庙僧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石兽,最终没找到。

21.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

22.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顺着河流寻找它们,不也疯狂吗?

23. 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

24.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疯狂的;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疯狂吗?

25.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人们)依照他的话,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找到了石兽。

26.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的道理的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27.暮而果大亡其财

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

28.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这家人认为自己儿子很聪明,却怀疑偷盗者是隔壁那个老人。

29.丁壮者引弦而战

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作战。

30.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这难道不是祸害吗?

七年级上册语文字词详解

七年级上册语文字词详解 七年级上册语字词详解 第一单元痴(hī)想凝(níng)成诱惑喧腾攀上一瞬(shùn)间闷(ēn)热悬崖训诫耸(sǒng)立峭壁颤(hàn)抖嶙(lín)峋(xún) 头晕目眩(xuàn) 纳罕(hǎn)动弹(tɑn)迂(ū)回啜(huò)泣收敛(liǎn) 颤动聒聒(guō) 聒噪宽恕(shù) 一丝不苟固执卑微迸(bèng)溅挑(tiǎ)逗穗(suì) 沉淀(diàn) 小憩(qì) 震撼(hàn) 遗憾(hàn) 船舱仙露琼(qióng)浆绽(zhàn)开伫(zhù)立笼(lǒng)罩(zhà) 伶仃枯槐(huái) 盘虬(qiú)卧龙酒酿忍俊不禁(īn) 唳(lì) 土砾(lì) 沟壑(hè)庞(páng)然大物癞(lài)虾蟆 第二单元缀连脊(ǐ)梁船舶海天相吻可望不可即倔(ué)强鬓(bìn)发洗濯(zhuó) 寂寥(liá) 玷(diàn)污扒(pá)窃(qiè) 蜕(tuì)作功勋(xūn) 碌碌终生诅咒(zhòu) 行(xíng)道树堕(duò)落烟囱(ōn g) 点缀给(ǐ)予牙龈(ín) 苦熬冉(rǎn)冉升起贪婪(lán) 硕大沉甸甸霎时十姊(zǐ)妹玲珑剔(tī)透鸟巢(há) 雏(hú)形孵具体而微皎(iǎ)洁慧心嬉(xī)戏心旷(uàng)神怡慷(āng)慨(ǎi) 宝藏抢劫风韵险象迭(dié)生金窖(ià) 泯(ǐn) 禀(bǐng)告厄(è)运受辱(rǔ) 撑着坚忍不拔天赋问心无愧鞭策纯粹(uì) 报酬(hu) 闲暇(xiá) 奢(shē)望蹂(róu)躏(lìn) 懊恼获益匪浅猝(ù)然琐事崭新魅力陬(zōu)邑(ì)

初一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初一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智子疑邻》 课文: 宋有富人,天雨(下雨)墙坏(毁坏)。其(他的)子曰:“不筑(修补),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老人fǔ)亦云(也这样说)。暮(晚上)而果(果然)大亡(丢失)其财,其家甚智(认为……聪明)其子,而(表转折,却)疑邻人之父。 1.本文选自战国末期着名思想家韩非的着作《韩非子》。 2.在文中括号内给加点字解释: 3.给全文翻译: 宋国有一个富人,因天下大雨,(他家的)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补它,一定有盗贼进来。”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可富人不听他们的话。)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的聪明,却怀疑偷盗的是隔壁的老人。4.写出文章的寓意: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告诉人们不能凭空随意猜疑或赞赏别人,要实事求是。) 《塞翁失马》 课文: 近(靠近)塞上之人有善(擅长,善于)术者(的人),马无故(原因,缘故)亡(逃跑)而入胡。人皆(都)吊(安慰)之,其父曰:“此何遽(就)不为(是)福乎(呢)”居(经过)数月,其马将(带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富有)良马,其子好(喜欢)骑,堕(摔下)而折(折断)其髀(大腿)。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拉)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十分之九,绝大部分)。此(这个人)独以(因为)跛(瘸腿)之故(原因,缘故),父子相保(保全)。 1.本文选自西汉(朝代)淮南王刘安编着的《淮南子》,此书又名《淮南鸿烈》。2.在文中括号内给加点字解释。 3.给全文翻译: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有个精通术数的人,(一天他家的)马无缘无故逃到胡人那边去了。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怎么就不是福气呢”过了几个月,他那匹马(竟然)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人们都来祝贺他,他却说:“这怎么就不可能是祸患呢”家里富有很多好马,他儿子喜欢骑马,(一次从马上)摔下来,折断了大腿骨。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怎么就不是福气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进了长城,壮年男人都拿起弓箭去打仗。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沙场。这个人唯独因为瘸腿的原因,父子的性命都得以保全。 4.下列各句加点的“之”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C ) 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②友人惭,下车引之③其邻人之父亦云 ④人皆吊之⑤故时有物外之趣⑥驱之别院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词(带拼音)

1、隐秘痴想铁青凝成诱惑喧腾一瞬(shùn)间 2、训诫瘦骨嶙峋(lín xún)头晕目眩(xuàn)啜(chuò)泣纳罕(nàhǎn)小心翼翼耸 立迂回(yū huí)凝视心惊肉跳 3、收敛(liǎn)聒聒(guō)宽恕(shù)卑微(bēi)一丝不苟零落断续 4、忍俊不禁(jīn)终极迸(bèng)溅繁密伫(zhù)立凝望伶仃(líng dīng)稀零仙 露琼(qióng)浆蜂围蝶阵盘虬(qiú)卧龙 5、鹤唳(lì)云端明察秋毫物外之趣望其项(xiàng)背素帐徐徐怡(yí)然自得庞然大 物夏蚊成雷 6、可望不可即洗濯(zhuó)饥寒离乱缀(zhuì)连远行倔强(jué jiàng) 玷(diàn)污怨 恨扒窃(pá qiè) 诅咒(zǔzhòu) 浓阴海天相吻浪子回头碌碌(lù)终生绝处逢生 7、行(xíng)道树点缀繁弦(xián)急管红灯酒绿俗子低回十姊(zǐ)妹具体而微贪婪 (lán) 堕(duò)落冉冉(rǎn) 苦熬(áo) 雏(chú)形丰硕(shuò) 稀疏(xīshū) 结实累累(léi) 沉甸甸(diān) 眼巴巴玲珑剔(tī)透多姿多彩不可磨灭回味无穷 8、审美风韵闲适金窖(jiào) 得失之患泯(mǐn)灭厄(è)运慧心嬉(xī)戏禀(bǐng)告 行乞(xíng qǐ) 正色落难(nàn) 归属流落无忧无虑心旷神怡阴晴圆缺举世无双心痛如割险象迭(dié)生多愁善感天灾人祸突如其来异国他乡 9、获益匪(fěi)浅猝(cù)然长逝执着鞭策盛名报酬奢(shē)望蹂躏(róu lìn) 呵(hē)责 懊恼沉醉迷醉问心无愧 10、《论语十则》略 11、欣欣然朗润赶趟儿吹面不寒杨柳风酝酿(yùn niàng)繁花呼朋引伴卖弄婉转黄晕(yùn)烘托舒活一年之计在于春落地花枝招展嘹(liáo)亮静默抖擞(dǒu sǒu)

高中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情况

高中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 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容为史传散文。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二十四史”。对历年来选文体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指导我们的复习。“二十四史”指清代乾隆时“钦定”为“正史”的从《史记》到《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

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因为。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后生字词(1)

七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词 第一单元 1.《春》 嗡wēng 朗润lǎng rùn 酝酿yùn niàng 卖弄mài nong 喉咙hóu lóng 应和yìng hè嘹亮liáo liàng 烘托hōng tuō 静默jìng mò风筝fēng zheng 抖擞dǒu sǒu 健壮jiàn zhuàng àn 花枝招展huāzhīzhāo zhǎn 呼朋引伴hū péng yǐn b 2.《济南的冬天》 镶xiāng 单单dān dān 安适ān shì着落zhuóluò 慈善císhàn 肌肤jī fū秀气xiù qì宽敞kuān chɑng 贮蓄zhù xù 澄清chéng qīng 空灵kōng líng 地毯dìtǎn 3.《雨的四季》 蝉chán 花苞huābāo 娇媚jiāo mèi 棱镜léng jìng 粗犷cūguǎng 睫毛jiémáo 衣裳yīshɑng 铃铛líng dɑng 端庄duān zhuāng 静谧jìng mì屋檐wūyán 凄冷qīlěng 化妆huàzhuāng 莅临lìlín 造访zào fǎng 吝啬lìn sè淅沥xīlì干涩gān sè草垛cǎo duò绿茵茵lǜyīn yīn 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 第二单元 5.《秋天的怀念》 瘫痪tān huàn暴怒bào nù沉寂chén jì侍弄shì nòng 捶打chuí dǎ憔悴qiáo cuì央求yānɡqiú絮叨xù dɑo 诀别jué bié淡雅dàn yǎ高洁gāojié烂漫làn màn 翻来覆去fān lái fù qù喜出望外xǐ chū wàng wài 6.《散步》 信服xìn fú分歧fēn qí取决qǔ jué一霎yī shà 两全liǎng quán 粼粼lín lín各得其所gè dé qí suǒ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文汇总(含文言文翻译)

七年级上册 1.《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和子侄辈的人一起谈论诗文。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差不多可以和在空中撒盐相比。”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随风而起。”谢太傅高兴地大笑起来。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朋友)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离开了,(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爸爸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在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着孩子骂他父亲,就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2.《论语》十二章 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乎?”(《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按时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⑵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是否尽心尽力了?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了?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 ⑶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自立于世,四十岁时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岁时随心所欲,又不越过规矩。” ⑷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⑸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害。” ⑹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译文:孔子说:“真是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无法忍受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他乐观的品质。真是贤德啊,颜回!”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译文:孔子说:“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七年级语文上册词语汇总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词语汇总(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词语汇总(人教版) 第1课散步莫怀戚(9个) 1、信服(xìn fú):相信而听从。 2、嫩芽(nèn yá):刚萌发出的芽,非常嫩。形容刚出生而柔弱的生命或树叶。 3、分歧(fēn qí):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的地方。 4、取决(qǔ jué):由某人、某方面或某种情况决定。 5、拆散(chāi sàn):使家庭、集体的成员分散。 6、委屈(wěi qū):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这里是是儿子受到委屈的意思。 7、粼粼(lín lín):这里形容谁的明净。 8、一霎时(yī shà shí):顷刻间;很短的时间。 9、各得其所(gè dé qí suǒ):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第2课秋天的怀念史铁生(14个) 1、瘫痪(tān huàn):由于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身体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活动能力。 2、暴怒(bào nù):大怒。狂暴的和不受控制的愤怒,常伴有狂骂。 3、沉寂(chén jì):非常寂静。 4、捶打(chuí dǎ):用拳头或器物撞击物体。 5、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脸色不好。 6、央求(yāng qiú):恳切的请求。 7、神色(shén sè):神情面色。 8、敏感(mǐn gǎn):生理上或心理上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 9、诀别(jué bié):不再相见的离别。 10、淡雅(dàn yǎ):素净雅致;素淡典雅。 11、深沉(shēn chén):①形容程度深。②声音低沉。③沉着持重;思想感情不外露。 12、烂漫(làn màn):①颜色鲜艳而美丽。②坦率自然,毫不做作。 13、喜出望外(xǐ chū wàng wài):遇上出乎意料的喜事而感到特别高兴。 14、絮絮叨叨(xù xù dāo dāo):①形容说话啰嗦,唠叨。②形容说话连续不断。 第3课羚羊木雕张之路(11个) 1、抹(mǒ):擦。 2、攥(zuàn):用手抓住、抓稳、抓紧或握住。 3、逮(dài):捉,捉住。 4、怦怦(pēng pēng):形容心跳的声音。 5、仗义(zhàng yì):形容一个人对朋友很够意思。 6、树杈(shù chà]):树木的分枝处。 7、脸颊(liǎn jiá):脸两旁的部分。 8、寒战(hán zhàn):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9、自作主张(zì zuòzhǔ zhāng):指没有经过上级或有关方面同意,就擅自处置。 10、不可抗拒(bù kě kàng jù):不可以抵抗和拒绝。 11、形影不离(xíng yǐng bù lí):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 第4课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15个)

(完整版)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

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中考复习 一、初中常见文言实词集录 1.安:(1)形容词,安定的、安逸的。如: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形容词,安稳的、稳定的。如:风雨不动安如山。(3)疑问代词,怎么。如:安得广厦千万间。(4)动词,养。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把:动词,拿、持。如:把酒话桑麻。 3.比:(1)动词,挨着,对着。如:天涯若比邻。(2)动词,比作。如: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3)动词,相比。如:曹操比于袁绍。 4.兵:(1)士兵、军队。如:可汗大点兵。( 2)兵器、武器。’如:兵革非不坚利也。 5.池:(1)名词,古代护城河。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2)名词,水池。如:墨池记。6.出:(1)动词,出现、露出。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2)动词,出去、出来。如:不复出焉。 (3)动词,拿出。如:皆出酒食。(4)动词,产生.如:江山代有才人出。 7.处:(1) chu,名词,地方。如:几处早莺争暖树。 (2) chu,名词,时候、时间。如:乡书何处达?(3) chu,动词,处在。如:处江湖之远。 8次:(1)名词,层次。如:不可计其层次矣。(2)动词,编次、编排。如: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3)动词,驻扎、停留。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9.从:(1)动词,跟从,跟随。如:择其善者而从之。(2)动词,依从。如:乃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3)形容词,从前的,以前的。如:来从楚国游。(4)形容词,从容。 10.道:(1)动词,说。如:不足为外人道也。(2)名词,道路。如:古道西风瘦马。 (3)名词,道德。如:伐无道,诛暴秦。(4)名词,规则、正确的方法。如:以谘诹善道。 (5)名词,学问。如: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6)名词,道义。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11.得:(1)动词,得到。如:既出,得其船。(2)动词,达到。

初中课文文言文整理(七年级)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 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 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他忘了带量好的尺码。他已经挑好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入水中,他急忙在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幼时记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 我回忆幼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眼力足以看得清极细小的东西。看到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所以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心中想像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的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他们)是鹤了。仰起头来观赏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了。(有时)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帐子里,用烟慢慢地喷它,使它冲着烟雾飞叫,(把这种情景)当作青云白鹤图来看,果真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地连声叫好。我常在坑洼不平的土墙边,杂草丛生的花台旁,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子跟花台一样高,定睛细看。把繁茂的杂草看作树林,把昆虫蚂蚁看成野兽,把泥土瓦砾突起的地方看作山丘,低洼的地方看成沟谷,想像在里面游历的情景,真感到心情舒畅,自得其乐。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丛间相斗,我观看这一情景兴趣正浓厚的时候,忽然有个很大的东西,像推开大山,撞倒大树一般地闯了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我那时年纪还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哎呀地(惊叫)一声,感到害怕;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打了它几十鞭,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三峡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字词大汇总

第二部分:解释 第一单元 ☆()忍受,艰苦支持。☆()这里形容水的明净。 ☆()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这里是使儿子受到委屈的意思。☆()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思想、意见)不一致;有差别。 ☆()形容人脸色不好。☆()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遇到意外的好事而特别高兴。 ☆()时常极端愤怒,变化不定。形容人很容易发怒。 ☆()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动。☆()完全不放在心上。☆()洗澡;借指受润泽;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里。☆()(事情)多而杂乱。☆()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做事不与别人商量,按自己的意见决定。☆()形容彼此关系极为密切,经常在一起。 ☆()偷偷地笑。☆()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 ☆()荷花。☆()倾斜,歪斜。 ☆()(枝叶)遮蔽;隐蔽。———————————————————————————— 第二单元 ☆()留恋;舍不得离开。☆()诡计多端,不可信任。文中是贬义词褒用,“调皮、机灵”的意思。 ☆()发生争执的事情。☆()没有比这个再大。 ☆()神智或眼睛模糊不清。☆()说话含糊不清。☆()形容心地纯真。☆()有所感触而慨叹。☆()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把本来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形容极其疲乏、困倦的样子。☆()美好的景物或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 ☆()形容举止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处境困难,不好处理。☆()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形容人度量大。☆()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 ☆()洗干净耳朵恭敬地听对方讲话。 ☆()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说话或做事)不合公认的准则。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整理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整理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整理序号详情1文言文重点字词——《论语》2文言文重点字词——《鱼我所欲也》3文言文重点字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文言文重点字词——《曹刿论战》5文言文重点字词——《邹忌讽齐王纳谏》6文言文重点字词——《出师表》7文言文重点字词——《桃花源记》8文言文重点字词——《三峡》9文言文重点字词——《马说》10文言文重点字词——《陋室铭》11文言文重点字词——《小石潭记》12文言文重点字词——《岳阳楼记》13文言文重点字词——《醉翁亭记》14文言文重点字词——《爱莲说》15文言文重点字词——《记承天寺夜游》16文言文重点字词——《送东阳马生序》

17文言文重点字词——《关雎》18文言文重点字词——《蒹葭》19文言文重点字词——《观沧海》20文言文重点字词——《饮酒》21文言文重点字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2文言文重点字词——《次北固山下》23文言文重点字词——《使至塞上》24文言文重点字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5文言文重点字词——《行路难》26文言文重点字词——《春望》27文言文重点字词——《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8文言文重点字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9文言文重点字词——《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0文言文重点字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1文言文重点字词——《观刈麦》32文言文重点字词——《钱塘湖春行》33文言文重点字词——《雁门太守行》34文言文重点字词——《赤壁》35文言文重点字词——《泊秦淮》36文言文重点字词——《夜雨寄北》37文言文重点字词——《无题》38文言文重点字词——《相见欢》39文言文重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整理教案资料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整理 《世说新语》二则 【常识】 *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氏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 鲁迅先生在其《中国小说史略》里称《世说新语》为“名士教科书”,赞之“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 * 古代才女: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儿、卓文君、班昭…..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字词释义】 內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古今异义):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文义: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一会儿(举一反三: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短的词) 骤:急 何所似:像什么 差:差不多 拟:相比 未若:不如,比不上 因:乘,趁 【特殊句式】 省略句(省略介词)、判断句→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 倒装句(宾语“何”前置)→白雪纷纷何所似? 省略句(省略主语)→(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字词释义】 期:约定(古今异义:古-约定今-日期) 日中:正午时分 舍:舍弃 去:离开(古今异义:古-离开今-前往) 乃:才 不:(通假字)通“否” 委:舍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课后词语拼音

《语文》 七年级上册 第一课《散步》 熬áo 信服x ìn f ú嫩芽n an y á分歧f ēn q í取决q ǔ ju ?拆散ch āi s àn 委屈w ěi q ū 粼粼l ín l ín 一霎时y í sh à sh í 各得其所g a d ? q í su ǒ 第二课《秋天的怀念》 瘫痪t ān hu àn 暴怒b ào n ù沉寂ch ?n j ì捶打chu í d ǎ憔悴qi áo cu ì央求y āng qi ú神色sh ?n s a敏感m ǐn g ǎn 诀别ju ? bi ?淡雅d àn y ǎ深沉sh ēn ch ?n 烂漫l àn m àn 喜出望外x ǐ ch ū w àng w ài 絮絮叨叨x ù x ù d āo d āo 第三课《羚羊木雕》 抹m ǒ攥zu àn 逮d ǎi 怦怦p ēng p ēng 仗义zh àng y ì树杈sh ù ch à脸颊li ǎn ji á寒战h án zh àn 自作主张z ì zu ? zh ǔ zh āng 不可抗拒b ù k ě k àng j ù形影不离x íng y ǐng b ù l í 第四课《散文诗两首》 匿n ì蒂d ì梗g ěng 摇摆y áo b ǎi 沐浴m ù y ù祷告d ǎo g ào 阴影y īn y ǐng 姊妹z ǐ m ai 繁杂f án z á烦闷f án m an 徘徊p ái hu ái 遮蔽zh ē b ì覆盖f ù g ài 心绪x īn x ù荫蔽y īn b ì菡萏h àn d àn 攲斜j ī xi ? 第五课《世说新语》两则 韫y ùn 不f ǒu (不,通“否”) 第六课《我的老师》 巍w ēi 芸y ún 痣zh ì褪tu ì焚f ?n 磕k ē啰luo 军阀j ūn f á榆钱y ú qi án 狡猾ji ǎo hu á存心c ún x īn 背诵b ai s ?ng 海鸥h ǎi ōu 占据zh àn j ù牵挂qi ān gu à援助yu án zh ù权威qu án w ēi 纠纷ji ū f ēn 慈爱c í ài 依恋y ī li àn

高中文言文重点实词汇总(教师版)

文言文重点实词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有二心)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驻扎、驻军)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鄙:(边邑)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唯:(希望)图:(考虑)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假如没有)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因:(依靠)敝:(损害) 以乱易整,不武。易:( 替代 ) 《荆轲刺秦王》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对待) 顾计不知所出耳顾:(不过、只是,轻微转折)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 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比:(并、列)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遭受) 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宽容、原谅)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 《鸿门宴》 旦日飨(xiǎng)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飨:(犒劳) 素善留侯张良。善:(友善、交好)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游:(交往)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籍:(登记官吏、人民)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督过:(责备)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度:(估计) 沛公不胜杯(bēi)杓(sháo)胜:(能承受、能承担)沛公起如厕如:(往、到) 【第二册】 《离骚》 謇朝淬而夕替替,废弃、贬斥 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措施 宁溘死而流亡兮溘,突然,忽然 进步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岂余心之可惩惩,受创而改变 《诗经》 将子无怒将,请,愿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差错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靡,无,没有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悼,伤心 《孔雀东南飞》 何意致不厚致,招致,招来 渐见愁煎迫见,被 便言多令才令,美好 多谢后世人谢,告诫告诉 谢家来贵门谢,辞别 阿母谢媒人谢,辞谢 否泰如天地否,坏运气泰好运气 赍钱三百万赍,赠送 叶叶相交通交通,交错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适,出嫁 处分适兄意那得敢自专适,按照 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适,刚才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要,相约渠他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样,译为“我”《兰亭集序》 列坐其次次(旁边)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信(确实,实在) 所以游目骋怀所以(用来……的办法)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所以 (……的原因 ) 致(情趣) 虽趣舍万殊趣(趋向,取向)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期(至,及) 《赤壁赋》 举酒属客属(劝酒) 举匏樽以相属属(劝酒) 纵一苇之所如如(往) 方其破荆州方(当)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卒(到底)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享有)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盖(如果) 《游褒禅山记》 盖音谬也盖(大概) 或咎其欲出者咎(责怪) 夫夷以近夷(平坦)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亦相之至(到了)相(帮助) 何可胜道也哉胜(尽,完)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学者(治学的人)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常考知识汇总(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汇总复习 《孙权劝学》 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2.卿言多务,孰若孤? 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或: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有抱负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 8.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三)揣摩语言 1.“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孙权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__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四)课文分析 精品文档

格。请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孙权:豁达、大度,待人坦诚、平易,有幽默感的一位明君; 关心部下,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 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机敏精干、虎虎有生气的 将才。 鲁肃:直爽、敬才、爱才;忠厚的长者。 省笔墨,又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木兰诗》 重点句子翻译(注意括号内的字词) 1.不闻机杼声。(机杼声) 不能听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流水鸣溅溅) 只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哗哗声。 3.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胡骑鸣啾啾) 精品文档

部编2017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字词知识整理

2017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字词 第一课《春》朱自清 嗡(wēng):1.〔~子〕京二胡,胡琴的一种。 2.象声词:飞机~~响。蜜蜂~~地飞。 朗润(lǎng rùn):1 明亮润泽。2 爽朗温和 酝酿(yùn niàng):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 卖弄(mài nòng): 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 喉咙(hóu lóng): 泛指喉腔。 应和(yìng hè): 对一种言行表示呼应,附和. 嘹亮(liáo liàng): 声音清晰圆润而响亮。 烘托(hōng tuō):1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彩点染轮廓外部,使物像鲜明2陪衬,使明显突出 静默(jìng mò): 1 人不说话,不出声音 2恭敬庄严地肃立,多表示哀悼 风筝(fēng zhēng): 一种玩具,用一张轻质材料铺粘在框架上,通常还带一条起平衡作用的尾穗,以便在一根长线牵连下,飘扬空中。 抖擞(dǒu sǒu):形容精神振奋,饱满。 健壮(jiàn zhuàng):健康强壮。 呼朋引伴(hū péng yǐn bàn):意思是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花枝招展(huā zhī zhāo zhǎn):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 第二课《济南的春天》老舍 镶(xiāng):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牙。~嵌。~边。 单单(dān dān):指仅仅;唯独;从一般中突出个别的人或事物。 安适(ān shì):安闲舒适。 着落(zhuó luò ):1. 事情有归宿、有结果。2. 依托;靠头;指靠。 慈善 (cí shàn ):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 肌肤(jī fū):肌肉皮肤。 秀气(xiù qì):言谈文雅,举止优美。 宽敞(kuān chǎng):宽阔;宽大。 贮蓄(zhùxù):储存,积聚,指储存的物品,把节约下来或暂时不用的钱存起来。多指存到银行里,或放在仓库里。也指积存的钱。 澄清(chéng qīng):1.清亮;清澈 2.显示事实真相;消除混乱或模糊之处 3.

赤壁赋重点文言文字词归纳

《赤壁赋》重点文言文字词归纳 一、文学常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赤壁赋》即是他此时所作。在词的创作上,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书法上,和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 二、虚词 1.而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 (2)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 (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 (4)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 (5)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 (6)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 (7)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8)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连词,表因果因而、所以)2.之 (1)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2)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3)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5)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取独) (6)不知东方之既白(取独) (7)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取独) (8)纵一苇之所如(取独) (9)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10)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 (11)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 (1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13)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14)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 3.于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 (4)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

(完整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字词汇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字词汇总 第一课《春》朱自清 嗡(wēnɡ):1.〔~子〕京二胡,胡琴的一种。 2.象声词:飞机~~响。蜜蜂~~地飞。 朗润(lǎnɡrùn):1 明亮润泽。2 爽朗温和 酝酿(yùn niànɡ):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 卖弄(mài nònɡ): 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 喉咙(hóu lónɡ): 泛指喉腔。 应和(yìnɡhè): 对一种言行表示呼应,附和. 嘹亮(liáo liànɡ): 声音清晰圆润而响亮。 烘托(hōnɡ tuō):1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彩点染轮廓外部, 使物像鲜明 2陪衬,使明显突出 静默(jìnɡmò): 1 人不说话,不出声音 2恭敬庄严地肃立,多表示哀悼风筝(fēnɡ zhēnɡ): 一种玩具,用一张轻质材料铺粘在框架上, 通常还带一条起平衡作用的尾穗,以便在一根长线牵连下,飘扬空中。抖擞(dǒu sǒu):形容精神振奋,饱满。 健壮(jiàn zhuànɡ):健康强壮。 呼朋引伴(hū pénɡ yǐn bàn):意思是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花枝招展(huā zhī zhāo zhǎn):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 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 第二课《济南的春天》老舍 镶(xiānɡ):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牙。~嵌。~边。单单(dān dān):指仅仅;唯独;从一般中突出个别的人或事物。 安适(ān shì):安闲舒适。 着落(zhuó luò ):1. 事情有归宿、有结果。2. 依托;靠头;指靠。 慈善 (cí shàn ):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 肌肤(jī fū):肌肉皮肤。 秀气(xiù qì):言谈文雅,举止优美。 宽敞(kuān chǎnɡ):宽阔;宽大。 贮蓄(zhùxù):储存,积聚,指储存的物品, 把节约下来或暂时不用的钱存起来。 多指存到银行里,或放在仓库里。也指积存的钱。 澄清(chénɡqīnɡ):1.清亮;清澈2.显示事实真相;消除混乱或模糊之处 3.杂质沉淀下来,液体变清。 空灵(kōnh línɡ):灵活而无法捉摸。 地毯(dìtǎn):常由羊毛织成的一种重厚的机织或毡合织物,铺第三课《雨的四季》刘湛秋

人教版七年级文言文书下注释整理

《世说新语》两则 1.文学常识:《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朝代) __________(人名)组织编写的。 2.解释加点字词: 寒雪日内集 ..雪骤: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俄而 ..:________________ 与儿女讲论文义 差.可拟.:____________________ 陈太丘与友期行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期日中 太丘舍去 ..:________________ 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去后乃至 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___ 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______ 3.句子翻译: ①俄而雪骤,公欣然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撒盐家中差可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太丘舍去,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理解内容: 《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和称谓有什么不同? 5.主旨归纳: 《咏雪》:通过谢家儿女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透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传承。 《陈太丘与友期》:通过元方的故事,表现出了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同时从从另一侧面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论语》十二章 1.文学常识:①《论语》是__________家经典著作,是记录__________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②孔子,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时鲁国陬邑人。 ③朱熹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2.解释加点字词: 不亦说.乎:___________吾日三省 ..吾身:___________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___________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_________;_________ 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 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___ 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 人不堪.其忧:___________ 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 3.长句翻译: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