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材料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历史材料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历史材料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历史材料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历史材料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一。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命题发展的基本趋势:①在选取命题材料方向,有纯文字材料,也有历史图表与数据混合的材料,形式多样,材料来源十分广泛;②设问由材料的分层设问向综合应用材料的整体设问发展;③答案由按点给分逐渐向分层采意发展,甚至让考生自由发表见解,试题的开放性更加明显,有向问答题形式接近的趋向;④命题内容与现实的结合愈益密切

二、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特点

1、能够很好的阅读理解材料。

2、能比较完整的完整准确提取有效信息。

3、能够快速的联系书本知识迁移与运用。

4、能够明确的根据设问要求进行分析说明三、分析设问与整体把握材料

分析设问,借助设问的限定揣摩材料的意思和答题方向,减轻阅读的难度,整体把握材料明确答题方向。

设问的模式:(1)“根据材料X,指出(或比较材料、概括、归纳)…情况、分析原因、影响等”(X分)(2)“根据材料X,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或比较材料、概括、归纳等)…(X分)(3)“综合x材料……谈认识(或者启示等)(X分)

整体把握材料:(1)材料与材料的关系,抓住中心问题。(2)材料与课本的关系,寻找切题角度。

通过以上四种情形看,在解题中我们要注意各自解题途径和方法:(1)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对于这种情形,学生在解题种需要认真研读材料,根据所设计问题要求从材料中去撷取答案,这种情形问题相对比较容易,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处理就可以解决。(2)根据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要学生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如时间,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在课本中进行知识的定位,根据对课本的知识的掌握进行整合。(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方面是通过对材料分析处理找出部分答案,还有部分答案在已经学过的知识里,所以另一方面回顾课本进行概括和总结。(4)通过材料或综合上述材料,有哪些启示或认识,这实际上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在充分理解材料主旨的基础上,运用发散性思维科学总结。

解答历史材料题的一般方法与技巧,主要概括为以下的三部曲:

(1)读,解题的前提

1、阅读教材正文和设问

第一遍要细读,要注意对材料作具体分析。要了解材料涉及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注意各段材料间的联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史的材

料多为文言文,必须像语文课分析古文一样,对每句话每个字词都要字斟句酌,读透材料的本义并挖掘其引申义,万不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世界史的材料多为外来的翻译文,有的句子很长,很难读懂。此时,可按语语文课中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来处理:先找主、谓、宾语,再找定、补、状语。第二遍,结合设问重

点读。这是最重要的一步。设问的实质是使对材料的解析定向化。设问的定向作用表现在:①确定信息提取方向,帮助考生提取有效信息,搁置其余信息。如1995年高考第39题所引《南海县志》和《捷报》的两条材料,信息量相当大,但设问只要求考生从中提取与继昌隆缫丝厂创业与经营有关的信息。②确定与相关知识联系的方向。如1996年第45题有一问是"大生产运动以'农业为主体',在当时有何特殊意义?"这实际上就是规定考生要用有关抗日战争相持阶段陕甘宁边区遇到的困难的知识来解析材料。③确定能力考查的方向。如1996年第45题第②问要求考生"比较1941年和1944年的几组统计数字","比较"二字就确定此问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正因为设问为解析材料确定了方向,所以读材料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明确设问的要求,然后带着设问再回过头来有重点地读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2、除阅读材料正文和设问外,还要特别注意那些说明性文字。

⑴注意从材料介绍(多在材料的开头)和材料出处(多注在材料末尾)获取时间、人物、事件等要素。因为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考生可从中受到启发,收到"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效果。如"阅读以下四段反映同一朝代的史料",同一朝代就是考生解题所必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再如:"以下材料是肥水之战前,前秦君臣对战争形势的分析",这里就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材料的历史背景。因此,对这些说明性文字,千万不能掉以轻心。⑵注意从主体材料(正文)的开头、结尾和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材料的原文一般很长,试题中只能摘录其中一小部分。从某句开始摘到某

句为止,这开头和结尾两句,当然得考虑为答题服务;省略号删去的是次要的,两边所剩的肯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3.明中心:无论题目有多少问,都总是环绕一个中心设题的。明确中心后,每问都必须环绕此中心作答,不能脱离。明确中心方法有四:①浏览全部的问题,看从哪一板块、哪一具体问题设题;②紧盯材料的出处:标题、注释(尤其是时间、人物、著作等);③抓住中心句:通常在段或句的首、尾、中;④根据材料大意自己提炼。

(2)找,解题的关键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找"与"读"往往是一致的,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

①找到有效信息。读材料时要善于抓关键词。无论材料的文字有多少,无效信息的干扰程度有多强,材料的涵义往往都在几个关键词上。从材料中找出有助于解题的信息:具体做法是:先分析材料,长材料分成几段,分别找出每段的信息;短

材料分句,找出各句的含义;如果材料只是一句话,就找出它的字词如时间、地点、人物、对事件的评价等要素。这样层层剖析,找出材料所包含的所有信息。例如:1995年高考题39题有关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的材料,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材料概括出继昌隆缫丝厂投产后艰苦创业,生产经营的情况。因为材料很长,可将此材料分成四段,分别找出各段包含的信息。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②对照材料和设问找信息。材料题,顾名思义是要把对问题的回答建立在分析、运用材料上,用材料进行论证,说明问题的特点。只有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才能发挥材料的功能。根据问题中的求答项,在材料中用不同的序号及线条将各

求答项观点分别标示出来。要求:必须要逐段、逐句分析提炼观点,尤其是短材料更应该如此,一句话往往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观点。(一般以句号、分号、省略号为依据;尤其是要注意省略号两侧的语句;部分答案可能就是句子的缩写)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因为,"论从史出",结论要从对材料的发掘、升华中得出。所以,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互相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然后,通过推测判断,得出

答案。这样,从设问到材料,再从材料到设问,问题就容易解决了。③将有效信息回归教材。虽然材料题一般都是新材料,新情景,新设问,但必然与教材有着某中不可分割的联系。这里的联系,一是指题目以教材内容为背景,二是指题目的一二处设问需要从教材内容来确定大致的方向。确定了材料和教材内容的联系回答问题就不会太难。当然有的设问可以在教材中直接“对号入座”。找出材料

与教材的相似点。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课本中的重要史实和观点相对照,确定

材料所述与教材的具体章节的关联,这样材料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再深入读材料,解析的大方向就有了,回答问题就不难了。

(3)答,解题的归宿

①审准设问。在设问中,往往有限制性词语对问题回答作出限制,如:“不得摘抄原材料”、“依据材料……”、“评价材料的观点”、“比较材料”等。②解答好每一个问题是关键。一般情况下,一个材料解析题设好几问,而设问大都是相

互联系着的。往往答对了第一问,其它总是便迎刃而解了。因此,答第一问时一定要细心,要注意对材料作多方面的考虑,既要考虑材料的显性含义,又要分析材料的隐性含义,全面考虑问题的正反面,力求全面准确。因各问环绕一个中心设题的,所以注意前后问是否有递进关系,前面的问往往为后面的问提供答题的

思维方向(或许,回头就是答案)③解答要完整而有层次。要将各问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思考,因各问环绕一个中心设题的。解答的完整和层次性,直接影响得分。

④注意运用史观,坚持论从史出。先概括(多用专有名词、习惯用语),后分析。用史观分析材料,是历史阐释的最高要求,在高考中呈上升趋势。运用史观分析材料,可以有效辨别观点错误的材料,提高判断能力。结论要从对材料的发掘、升华中得出,同时要注意透过现象深入到本质得出结论。如上例1995年第39题陈启沅创办缫丝厂由开始遭到反对到后来得到推广,隐含其中的实质性观点就是:"机器生产是新的生产力,虽遇阻力,但终究要发展起来。"要从具体材料中得出这一基本观点,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思考问题。特别是对观点错误的材料,更要注意辩别,认识和批判,注意分析材料作者的阶级立场及其对历史事件的主观判断。⑤答题要简明,论点明确,简明扼要。简洁作答:点多、面广、话短(答案组织:A、择录材料中的某些短句、字词,但不宜过多抄袭长句;B、联系利用课本的经典结论或观点;C、自己归纳、提炼,尽量用上专有名词、习惯用语。)答题时一定要做到言简意赅,条理清楚,问什么答什么,不

可啰里啰唆,言之无物,涂涂改改,答非所问。语言要规范,准确使用“历史语言”,不滥用文学语言,答题时尽量联系用上课本观点、专有名词。材料解析题每问只有1分或2分,所以答题时问什么答什么,不必展开,即令是深入分析也

不必像答问题那样展开论述,详加说明。如把"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写成"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意思就完全不同了。⑥注意格式及版面:要点化,标序号,求答项等;卷面整洁。不要串题(随意对换题号);不要留空。⑦注意分值。每个设问都有一定的分值,分值大,要详尽回答;分值小,则要简答。

许多同学对材料解析题倍感困惑,无从下手,而当看到参考答案时,又觉得所涉及的内容自己都知道。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通过仔细分析,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同学缺乏相应的能力训练,没有掌握相关的做题技巧和方法。

从设问的角度切入,按由简到难的顺序,举例说明不同材料题的解题技巧与方法:

一、由材料归纳类

设问方法:根据材料(概括)说明

这种问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和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因此答案全在材料中,只需我们在明确设问的对象前提下,对材料中相关内容进行逐一的提炼罗列即可。但不能过分概括,否则将背离题目要求,使答案大而空,缺少着分点。以2006年高考江苏卷26题,第(2)问题为例:根据材料二,从内外两个方面归纳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主要目标。

材料二:第三条……共同体的活动应包括: (1)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的一切其他措施。(2)建立对待第二方国家的共同关税率和共同贸易政策。(3)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1957年3月25日)很显然材料(1)(3)所述为内部目标:实现内部各成员国之间商品,人员劳务,资本的自由交流;(2)为对外目标:通过统一关税和共同贸易的政策。。“提

炼要点”是对指定材料内容的浓缩,考查的是阅读概括能力。突破这一难点的办法,主要是用科学的方读懂材料。即在细审题问、明确题问要求的基础上,依据题问去细读有关材料。细读时,不仅要掌握材料的核心内容,还要理清材料的层次结构;对于符合题问要求的字、词、句应作出标记;最后在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再作出归纳。要记住:①这种提炼要点的设问,其答案内容全部包含在所供材料中,在组织答案时,根本不用去牵涉材料之外的内容。②这种提

炼要点的设问,要求的是用考生自己的语言对材料要点作出简洁明了的概括,切忌不要去摘抄原文。

二、所学知识结合类

设问方式: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这类试题是以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为目标,是材料题目前的主体设问方式,我们可通过设问看出,这类题的答案来源为两个渠道,一为材料,二为所学课本知识。因此在整理答案时,首先认真归纳材料中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内容,并一一列出,然后认真回顾课本当中相关的内容,也逐一列在稿纸上,再进行整合,即可得出所问答案。

如2006年(全国卷I)37题第(3)问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金“行汉法”的原因,并概述其内容。

材料二、会宁(今黑龙江阿城)乃国家兴王之地,自……迁都永安(今北京) ,女直(即女真)浸忘旧风。……宴饮音乐,皆习汉风。——-《全史·世宗纪》材料三:北方(指北方少数民族)奄有(统治)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北魏)、辽、金历年(统治时间)最多。―――(元)许街《鲁斋遗书》材料中涉及到“行汉法”的原因:材料二中:迁都——统治中心南移;浸忘旧风——文化落后。材料三中:必行汉法,可以长久——为长久统治。“行汉法”内容:材料二中:宴饮音乐,皆习汉风——生活,习俗,文化。课本中叙述的内容:提倡农业——接受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采取“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仿照汉字创造契丹文字——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通过对上面各个结论的整理,可得出此题答案。

三、层递式问题

设问方式:第一问依据材料设问,第二问依第一问的答案设问。

这类题关键点有两个,一是要结合问题依据材料,准确回答出第一问来,因为它关系着第二问问题的复原和答题方向,而这一问只要明确问题,一般不难,答法可结合“一”所讲。二是要还原第二问题全貌,然后,按所学知识或依据材料(根据题目要求确定)逐一解答。

如2006年(广东卷)27题(2)(3)问都是这种题型,以第二问为例。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53年时,农村状况与国家工业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

材料一:自城县岭下,胜利,建政三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

单位:户

材料二、1953年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资料室:农村政策文件选编(一)

材料一可得出,贫农和中农占绝大多数——农民贫困。由材料二可得出,农业经营分散与国家工业化对商品粮及工业原料、市场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对上

面两点结论进行整理合并,可得列第一问的答案。接下来要还原第二问问题:通过对第一问答案的整理,可以看到,农业经营分散是矛盾的根源,因此第二问可还原为:1953年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解决农业经营分散与国家工业对商品粮,原料及市场的需求的?解决矛盾的着眼点在“农业经营分散”上。材料中没有说明,课本上叙述1953年的农业政策是对农业的改造,即先建立农业互助组,接着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发展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就是解决的办法。

四、表述成文题

这类题一般有三个要素,首先有严格的字数限制;二是表述成文;三是要点明确。许多同学把这类题误解为“发挥”题,这是不对的。

做这类题,我们首先审清问题的核心,然后按所问的先后顺序依据材料(或结合所学知识)逐一列出,接下来,通过关联词把列出的要点连接起来。因为有字数的限定,所以不能有任何的“闲话。”

以1999年全国卷40题为例

材料一:(1975年3月5日)目前生产的形势,怎么样?农业·还比较好一点……工业方面,现有的生产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去年一年,工业生产的情况是不好的。

(1977年8月18日)我对工业发展的有关问题讲几点意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扩大进出口。……加强企业的科学研究工作。……整顿企业管理最序。……恢复和健全规章制度。关键是建立责任制。……坚持按劳分配原则。这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始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不管贡献大小、技术高低、能力强弱、劳动轻重,工资都是四五十块钱,这怎么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1977年9月26日)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

(1975年9月27日)当前,各方面都存在一个整顿的问题。农业要整顿,工业要整顿,文艺政策要调整,调整其实也是整顿。要通过整顿……解决各方面的问题。

(1984年10月10日)拨乱反正在1975年就开始了。那时我主持中央党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整顿措施.每整顿一次就立即见效,非常见效。——《邓小平文选》

材料二:1975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1.9 %。其中,工业增长15.1% , 农业增长4.6%。这种状况表明整顿工作是卓有成效的。——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根据以上材料,评述1975年邓小平领导的全面整顿。要求:内容应包括全面整顿的背景、目的、措施和意义。评述应成文,无须罗列材料,限180字以内。

此题要点:邓小平全面整顿的背景、目的、措施、意义。

背景“文革”期间,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后,提出全面整顿。目的: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措施:整顿企业管理秩序,恢复和健全规章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原则,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引进新技术和设备,扩大进出口,加强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

意义:系统纠正;“文革”的错误,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是1978年后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酝酿和准备。然后将要点用关联连接起来就可以了。近年来这类题有新的变化,但不管怎么变,依据背景、内容、意义去思考,这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基本要求,只要在这种规律下,按题目要求,认真整理是不会错的。

五、材料型比较题

设问方式:比较两个材料(或两个观点等),指出它们的异(相同或不同)

这类题的做题方法是先看清问题要比什么,如有明确说明,则对两个材料就这一问题分别进行阅读提炼,逐一列出,然后进行对比,就可以列出异同;如无明确说明,则要分别对两则材料进行全面的逐层次的归纳要点,然后逐一对比。在对比时,要求同一性质(可简称为同类项)的内容进行对比,就能得出题目所要求的答案了,在阅读提炼时,方法同“一”,这里不再举例说明。

六、启示类

设问方式:通过以上……获得了什么启示?

做这类题的关键是你对材料要点的归纳是否全面,在归纳要点的基础上,可按要求逐条思考各自的启示,这也是历史学习与考试的核心所在——借古鉴今——即从要点中列出启示,也要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启迪。

如2006年全国卷II,第39题第(4)问:简述从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

材料一: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发展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实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致瓦·博尔吉乌斯》)

材料三: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清世宗实录》)

分析材料一得出:(1)10-15世纪欧洲从科技生产力方面落后于中国;(2)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自然科学发展;17世纪中国实用总结性的科学成就显著。

(3)18至19世纪中叶,欧洲,工业革命兴起,并带动了自然经济的繁荣,中国停止不前。

分析材料二得出: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分析材料三得出:清朝重农抑商思想。从以上逐条结论,结合现实,可以得出如下启示:(1)先进的社会制度有利于解放生产力;(2)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3)一种成熟的经济思想,指导着社会经济的发展;(4)科学技术对生

产力的发展,对社会进步起着推动作用,是第一生产力。因此要在保持我们的优势的同时,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与时俱进,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

对指定材料谈认识和依据材料作结论是有明显区别的。如前所述,后者要求考生的只是依据材料去寻觅相应的论点,由于该论点实际是指定材料内容的实质所在,因而往往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共识。而对指定材料谈论自己的认识则不一样了,它要求考生的是针对指定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进行鉴别并作出评价,明确提出自己的见解。

从命题意图来说,这种谈认识的设问,主要是想通过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让考生对重要的历史问题有一种比较全面的认识,让考生敢于以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此外,从通过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命题者在设计这种谈认识的问题时,所引史料大多从弥补教科书的不足之处着眼,答案要求往往纠正教科书的偏颇之见落笔。像以前高考历史试题中出现过的对“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努力”的评价、对清末“新政”的评价等等,都反映这种意图。从这些问题的“参考答案”上,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辩证思维的光芒。因此,突破这种谈论认识的难点的关键,在于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指定材料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给予一个辩证的评价。实际上,设问中的“如何认识”,就是如何看待、如何评价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因此,解答时必须在“评”字上下功夫。这里要注意的是:必须坚持两点论并注意分清主次。例如对热月党人政治主张的评价,从一个角度看有它的进步性,从另一个角度看又有其局限性,但占主导地位的应是前者。因此,如果解决了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和应试对策问题,那么就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等于解决了高考历史中最棘手的问题。当然,要学生掌握上述的解题思路与应试对策,是必须建立在学生掌握较牢固的基础知识之上的,没有掌握基础知识,就无从谈什么解题方法,再好的方法也是等于零的。此正所谓“巧好难为无米之炊”。

七.得出结论类

例如2002年广东卷第32题要求分析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意义,就是依据指定材料内容作出结论的设问。这种设问不同于“提炼要点”的设问;“得出结论”则是对指定材料内容所隐含的实质进行揭示,考查的是分析论证能力。所得出的结论,实际上就是指定材料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总结出来的一种理性认识。

对这类“得出结论”的设问,许多考生感到困难的是在认识上很难有深度,要么停留在就事论事的低水平上,要么就唱出与材料内容不合拍的高调,出现史论不符的情况。究其根源,主要是没有弄清材料与结论之间的关系。其实,依据材料得出结论的设问,就是只给论据不给论点,要求考生依据所给的论据去寻觅相应的论点。因此,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在于深入分析指定材料的内容究竟能证明什么?还是以上引试题为例,通过对三则材料的比较,可以得知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在教育内容、培养目标上与清初和民国初期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可以

充分说明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近代化的要求,但仍未超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范畴,仍然没有革除封建因素,这也就决定了其必然失败的命运。

这种依据材料得出结论的设问,其结论和材料,或论点与论据是统一的。它可用逆证法得到证明,即得到的结论又可以用指定的材料作为论据来印证。如果结论与材料不统一,那么这个结论就是不可以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