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常用治疗糖尿病五大类药物汇总

临床常用治疗糖尿病五大类药物汇总

临床常用治疗糖尿病五大类药物汇总

第一大类:双胍类

1. 地位:2型糖尿病一线用药

2. 作用:抑制肝葡萄糖输出,增加细胞对葡萄糖摄取、利用从而降低血糖

3. 优点:改善血脂谱、降低血小板聚集性、改善并发症、单独用不导致低血糖

4. 用于: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

5. 药物:二甲双胍、苯乙双胍

第二大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1. 作用:延缓肠道内糖分吸收

2. 目的:降低餐后血糖

3. 用于:餐后高血糖明显者

4. 药物: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第三大类:磺酰脲类

1. 作用:促胰岛素分泌剂

2. 前提:胰腺β细胞保存30%有功能细胞

3. 用于:2型糖尿病

4. 药物: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美脲

第四大类:格列奈类(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1. 作用:促胰岛素分泌剂

2. 特点:吸收快、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3. 用于:控制餐后高血糖

4. 药物: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第五大类:噻唑烷二酮类(格列酮类)

1. 作用:增加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

2. 优点:改善血脂谱、提高纤溶系统活性、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心血管保护

3. 用于:2型糖尿病

4. 药物: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常用糖尿病药物的分类名称剂量及用法

常用糖尿病药物的分类,名称,剂量及用法 磺酰脲类药物:——餐前半小时服用 其作用机理为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但不增加胰岛素的合成;对于有一定内生胰岛素分泌功能的病人才能奏效;磺酰脲类药物是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病人的一线治疗药物,所有的磺酰脲类药物均能引起低血糖;起效时间需要半小时,降糖作用的高峰一般在服药后2~3个小时出现,有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 1、格列吡嗪:美吡达、迪沙片、秦苏、优哒灵、安达、美迪宝、利糖妥、麦林格、吡磺环丙脲、灭糖尿、灭特尼等;瑞易宁控释片、唐贝克控释片短效磺脲类制剂,服用方法为三餐前半小时服,毫克开始用,最大剂量可达每日30毫克;剂有毫克如迪沙片和5毫克两种规格;该药每次~5毫克,每日3次,餐前半小时服用,每日最大剂量为30毫克,老年病患者每日剂量以不超过20毫克为宜;瑞易宁:每片5毫克,推荐与早餐同服;起始剂量为5毫克,每日1次,根据血糖情况可进一步增加剂量,每次加5毫克,最大剂量为20毫克/日;常用剂量为5~10毫克/日;本品不可掰服; 2、格列齐特:达美康、列克、甲磺吡脲中效磺脲类制剂,早晚餐前半小时服,最大剂量为每日240毫克;每片80毫克,餐前半小时口服;开始每次40~80毫克,每日1~2次,每日最大剂量为320毫克4片,分2~3次服用,血糖稳定后可改用维持量; 达美康缓释片:该药每片30毫克,每日剂量范围30~120毫克,每日1次给药,早餐前服用; 3、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赫素、达安辽、达安宁等长效磺脲类制剂,容易在体内蓄积,引起难治性低血糖,老年人中慎用;最大剂量为每日15毫克; 4、格列美脲:亚莫利、圣平、圣唐平、普唐苹、万苏平、迪北、伊瑞、佳和洛、力贻苹、安尼平、糖酥、阿迈瑞等新一代的长效磺脲类制剂;在体内容易与蛋白快速结合和解离,对血糖控制较为稳定;格列美脲有每片1毫克、2毫克两种片剂,初始剂量为1~2毫克,每日1次,以后可以根据血糖监测结果逐渐增加,一般患者每日剂量为1~4毫克,最大剂量每日不超过6~8毫克;一般每日1次顿服,建议早餐前服用,服用时不能嚼碎;

糖尿病药物的分类

降糖药(一) 按给药方式分类: 1.胰岛素 2.口服降糖药主要有5类: 磺脲类 第一代磺脲类:甲磺丁脲(tolbutamide)氯磺丙脲(chlorpropamide) 第二代磺脲类:格列苯脲(glibenclamide)格列齐特(gliclazide) 格列吡嗪(glipizide)格列喹酮(gliquidone) 第三代磺脲类:格列美脲(glimepiride) 双胍类 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 餐时血糖调节剂 一、胰岛素 1胰岛素分类 1.1.超短效胰岛素:有优泌乐(赖脯胰岛素)和诺和锐(门冬胰岛素)等。本品注射后10~20分钟起效,40分钟为作用高峰,作用持续时间3~5小时,可餐前注射。 1.2.短效胰岛素:有猪和人胰岛素两种。诺和灵R、优泌林R和甘舒霖R为人胰岛素。本品注射后30分钟开始作用,持续5~7小时,可用于皮下、肌肉注射及静脉点滴,一般在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 1.3.中效胰岛素:有诺和灵N,优泌林N和甘舒霖N。本品注射后3小时起效,6~8小时为作用高峰,持续时间为14~16小时。作用持续时间的长短与注射的剂量有关。中效胰岛素可以和短效胰岛素混合注射,亦可以单独使用。中效胰岛素每日注射一次或两次,应根据病情决定。皮下或肌肉注射,但不可静脉点滴。中效胰岛素是混悬液,抽取前应摇匀。 1.4.长效胰岛素(包括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如来得时(甘精胰岛素)、诺和平(地特胰岛素),本品一般为每日傍晚注射,起效时间为1.5小时,作用可平稳保持22小时左右,且不易发生夜间低血糖,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亦较少;国产长效胰岛素是鱼精蛋白锌猪胰岛素,早已在临床使用。本品注射后4小时开始起效,8~12小时为作用高峰,持续时间约24小时,其缺点是药物吸收差,药效不稳定。长效胰岛素一般不单用,常与短效胰岛素合用,不可作静脉点滴。 1.5.预混胰岛素:是将短效与中效胰岛素按不同比例(30/70/、50/50、70/30)预先混合的胰岛素制剂,如诺和灵30R为30%诺和灵R与70%诺和灵N预先混合的胰岛素。选择30/70或50/50、70/30是根据病人早餐后及午餐后血糖水平来决定早餐前一次剂量皮下注射;根据病人晚餐后及次日凌晨血糖水平来决定晚餐前皮下注射剂量。 2胰岛素药理作用

糖尿病用药指南

糖尿病用药指南1000字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使用药物进行 控制和管理。在选择和使用药物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糖尿病类型、并发症、并发症风险等因素综合考虑。以下是糖 尿病用药指南,供参考。 1. 口服降糖药物 口服降糖药物是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方式。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包括:磺脲类降糖药、双胍类降糖药、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促分泌剂、胰岛素敏感剂。 1.1 磺脲类降糖药 磺脲类降糖药主要作用于胰岛素的分泌,使胰岛素分泌增加,从而 降低血糖。常用的磺脲类降糖药包括氯磺丙脲、格列苯脲、格列齐 特等。 磺脲类降糖药的副作用主要有低血糖、胃肠道不适等。使用时应注 意用药剂量和时机,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1.2 双胍类降糖药 双胍类降糖药以甲双胍为代表,主要作用于抑制肝糖原的合成和糖 异生,增加胰岛素对组织的敏感性,促进糖的利用和下降血脂。双 胍类药物不会引起低血糖,副作用主要有胃肠道不适、乳酸性酸中 毒等。 1.3 α-糖苷酶抑制剂 α-糖苷酶抑制剂主要作用于肠道,抑制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 从而减缓血糖的上升。常用的α-糖苷酶抑制剂有阿卡波糖、沙格列 汀等。 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不适,使用时应注意饮食,减少碳水化合物的 摄入。 1.4 胰岛素促分泌剂 胰岛素促分泌剂主要作用于胰腺,刺激胰岛素的释放,从而降低血糖。常用的胰岛素促分泌剂有格列喹酮、格令泰等。

副作用主要有低血糖、体重增加等,使用时应注意剂量和时机,避 免低血糖的发生。 1.5 胰岛素敏感剂 胰岛素敏感剂主要作用于改善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糖代谢。常用的胰岛素敏感剂有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等。 副作用主要有低血糖、体重增加等,使用时应注意剂量和时机,避 免低血糖的发生。 2. 胰岛素治疗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血糖控制不佳、胰岛素分泌受损、胰 岛素敏感受损等情况,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主要通过 补充患者体内胰岛素的缺乏,控制血糖。 一般来说,胰岛素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进食量、体重、 身体状况等情况制定方案,确保胰岛素的用量和时机合适,避免低 血糖的发生。 3. 药物联合治疗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常常需要联合使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药物联合治疗不仅可以提高血糖控制的效果,还可以减少单一药物 的副作用。 药物联合治疗主要根据患者的糖尿病类型、病情、并发症、并发症 风险等因素制定方案,同时还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副作用 的减轻。 总之,糖尿病的用药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适当的选择和调整, 严格控制用药的剂量和时机,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同时还应该注意 饮食、运动、心理调节等方面,全面管理糖尿病。

糖尿病的常用药物总结

糖尿病的常用药物总结: 一,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和非磺脲类)。 磺脲类: 1. 1第一代为甲磺丁脲,D860,因其副作用多已趋淘汰。主要副作用是低血糖,且有肝损害和加重黄胆。 2. 第二代主要有:优降糖、达美康、美比达、糖适平。只有优降糖发生低血糖的机会多,其它不多,副作用也比第一代少。受其他药物的影响也较小。并且都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3. 第三代,近年才出现的,格列美脲(亚莫利或万苏平或安尼平)。为长效制剂,一天只服一次。 优降糖(格列本脲):该药具有剂量小、作用快、疗效高、药效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服药后15-20分钟开始发挥降糖作用,2-6小时达到血浆高峰浓度,此后逐渐下降,半衰期为10-16小时,虽然半衰不是很长,但因为药物可与β细胞结合,缓慢释放,故作用时间要维持24小时。此药在肝内代谢,其代谢产物经胆汁和肾脏排出者各占50%。一般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以防低血糖的发生,小剂量治疗以早餐前半小时一次服药为宜,根据血糖调整剂量,极量为每日15mg,超过7.5mg者,以早、晚餐前口服为宜。主要副作用为:为低血糖。因为要经肝脏和肾脏排泄。肝、肾功能不全的要慎用。还有是严重冠心病人也要慎用,因为其可以阻断心脏的缺血预适应作用。(比如:慢性的严重贫血和慢性的严重低血糖。这类病人虽然病情很重,但他能适应) 达美康(格列齐特):口服吸收迅速,3-4小时血中浓度达高峰。半衰期为10-12小时。经肝脏代谢后约60-70%从肾脏排泄,10-20%从胃肠道排泄。遇肾功能衰竭或老年人肾脏功能衰退时,半衰期延长,排出缓慢。该药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显著),还有调血脂和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初始量为40-80mg,每日1-2次服用,一般为餐前30分钟服用。以后可以改为80mg,每日1-3次,最大量为320mg.。副作用少。 美吡达(格列吡嗪):此药优点有吸收迅速,降糖作用显著(尢其对降餐后高血糖),产生低血糖危险少等。服药后30分钟血浆胰岛素浓度上升,血糖开始下降,可降低30%左右。约1-2

9大降糖药优缺点对比(各类降糖药之优缺点比较)

二甲双胭的优缺点 二甲双胭机制:主要通过减轻胰岛素抵抗,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肝糖输出来降低血糖。 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一线首选降糖药物,可单独使用,也可作联合用药。 优点: 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II型糖尿病病人,尤其是肥胖和伴高胰岛素血症者,用本药不但有降血糖作用,还可能有减轻体重和高胰岛素血症的效果。对某些磺酰胭类疗效差的患者可奏效,如与磺酰服类、小肠糖昔酶抑制剂或睡哇烷二酮类降糖药合用,较分别单用的效果更好。安全性好,单独应用不会引起低血糖。价格便宜,性价比也比较高。 缺点: 1、常见的有恶心、呕吐、腹泻、味觉异常等。 2、有时可出现腹痛、便秘、腹胀、消化不良、胃灼热,以及头晕、头痛、流感样症状、肌肉疼痛、低血压、心悸、潮红、寒战、胸部不适、皮疹、乏力、疲倦等。 3、乳酸酸中毒虽然发生率很低,但应予注意,临床表现为呕吐、腹痛、过度换气、神志障碍等。 4、可减少肠道吸收维生素B12,使血红蛋白减少,产生巨幼红细胞贫血,也可引起吸收不良。 磺酰服类的优缺点 磺酰服类机制:与胰岛B细胞上的磺酰胭受体结合,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还可以促进肝糖原合成,减少肝糖的产生,并能减缓肝脏葡萄糖向血液中的释放速率。同时,可使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增加,并可增加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数量,从而使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胰岛中至少存在30%正常β细胞是其产生作用的必要条件。 临床常用的有格列口奎酮(糖适平)、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本服(优降糖)、格列毗嗪(美毗达)、格列美胭(亚莫利)等。 优点: 疗效突出、价格便宜,主要适用于胰岛B细胞尚有一定分泌功能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一度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未能满意控制高血糖者。对心血管无不良影响,没有致癌风险。 缺点: 1、低血糖反应:是磺酰胭类药物常见的严重副作用,大多发生在药物剂量过大或血糖下降后未及时减量、服药后未进食、联合应用降糖药、大量饮酒、年老体弱和肝肾功能损害者。 2、消化道反应: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胀腹痛、腹泻等,一般反应轻,不需中断治疗。偶可引起胆汁淤积性黄疸、肝功能损害。 3、血液系统反应: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或全血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等,以第一代磺酰服类药物更多见。 4、过敏反应:皮肤瘙痒、尊麻疹、红斑、皮炎等。 5、神经系统反应:通常发生在剂量过大的情况下,可有头痛、头晕、感觉异常、嗜睡、耳鸣、视力减退、震颤、共济磺酰胭类失调等。 6、甲状腺功能减退:偶见于第一代磺酰服类药物。 对老年人和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建议服用短效、经胆道排泄的磺胭类药物,格列噬酮(糖适平)更适合。 格列奈类的优缺点 格列奈类机制:通过与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以关闭B细胞膜中ATP-依赖性钾通道,使B 细胞去极化,打开钙通道,使钙的流入增加。此过程诱导B细胞分泌胰岛素。

糖尿病常用药物一览表

糖尿病常用药物一览表 1、磺酰脲类 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抑制ATP依赖性钾通道,使K+ 外流,β细胞 去极化,Ca2+ 内流,诱发胰岛素分泌。此外,还可加强胰岛素与受体结合,解除受体后 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使胰岛素作用加强。常用的药物有: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波脲,格列美脲等。 (1)、格列吡嗪(美吡达、瑞罗宁、迪沙、依吡达):第二代磺酰脲类药,起效快,药 效持续6-8小时,对降低餐后高血糖特别有效;由于代谢物无活性,且排泄较快,因此比 格列本脲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作用持续24小时。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成年型糖尿病。 (2)、格列齐特(达美康、孚来迪):第二代磺酰脲类药,比第一代甲笨磺丁脲强10倍 以上;此外,还有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作用,可有效防止微血栓形成,从而预防糖尿病 的微血管病变。适用于成年型糖尿病、糖尿病伴有肥胖症或伴有血管病变者。老年人及肾 功能减退者慎用。 2、双胍类 本类药物不刺激胰岛素β细胞,对正常人几乎无作用,而对糖尿病人降血糖作用明显。不影响胰岛素分泌,通过促进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抑制葡萄糖异生,降低肝糖原输出,延迟葡萄糖在肠道吸收,由此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3、α糖苷酶抑制剂 竞争性抑制麦芽糖酶、葡萄糖淀粉酶及蔗糖酶,阻断1,4-糖苷键水解,延缓淀粉、蔗糖及麦芽糖在小肠分解为葡萄糖,降低餐后血糖。常用药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1)、阿卡波糖(拜唐平):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也不影响体重;可与其它类口服降 糖药及胰岛素合用。用于各型糖尿病,改善糖尿病病人餐后血糖,可用于对其它口服降糖 药药效不明显的患者。 (2)、伏格列波糖(倍欣):为新一代α糖苷酶抑制剂,该药对小肠黏膜的α-葡萄苷 酶(麦芽糖酶、异麦芽糖酶、苷糖酶)的抑制作用比阿卡波糖强,对来源于胰腺的α-淀粉 酶的抑制作用弱。可作用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可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合用。 1、三多一少 此时会喝水多,有时晚上也要起来喝水,同时夜尿次数也比以前多。而受糖尿病影响, 食量也明显增加,但吃的多并不致胖,反而出现体重减轻或很快消瘦。

糖尿病降糖药物

糖尿病降糖药物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而导致血糖水平升高。糖尿病降糖药物是控制血糖水平的关键工具之一。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糖尿病降糖药物及其作用机制。 1. 口服降糖药物 口服降糖药物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首选药物。常见的口服降糖药物包括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分泌促进剂等。 1.1 磺脲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通过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及改善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水平。磺脲类药物的代表药物包括格列吡嗪、格列甲脲等。它们主要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从而增加机体的胰岛素水平。 1.2 双胍类药物 双胍类药物是目前糖尿病治疗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代表性药物为二甲双胍(又称为雷葡糖)。双胍类药物通过抑制肝脏糖原的合成与释放、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1.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小肠内吸收葡萄糖的酶的活性,减少食物中的葡萄糖的吸收。代表性药物包括阿卡波糖、伊格列汀等。 1.4 胰岛素分泌促进剂 胰岛素分泌促进剂主要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常用的药物包括磺酰脲类(如格列苯脲)、胰岛素类似物(如格列奈昔肽)等。胰岛素类似物与内源性胰岛素的作用非常类似,可以模拟胰岛素的生理效应。 2. 胰岛素治疗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无法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时,胰岛素治疗是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胰岛素治疗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替代胰岛素缺乏或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2.1 胰岛素注射治疗 胰岛素注射治疗是将胰岛素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输入人体,以替代胰岛素的缺乏。根据胰岛素的作用时间可分为快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胰岛素类型和剂量。 2.2 胰岛素泵治疗 胰岛素泵治疗是一种更为精确和便利的胰岛素治疗方式。胰岛素泵通过不断输送胰岛素来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患者只需将泵置入体内,并根据个人需求设定胰岛素输送速率。

糖尿病常用药物一览表

糖尿病常用药物一览表 1、礎酰服类 主要通过促进濮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抑制ATP依赖性钾通道,使K+外流,B细胞去极化,Ca2+内流,诱发胰岛素分泌。此外,还可加强II夷岛素与受体结合,解除受体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使胰岛素作用加强。常用的药物有:格列毗嗪,格列齐特,格列本原, 格列波腺,格列美腺等。 (1)、格列毗嗪(美毗达、瑞罗宁、迪沙、依毗达):第二代磺酰原类药,起效快,药效持续6-8小时,对降低餐后高血糖特别有效;由于代谢物无活性,IL排泄较快,因此比格列本腺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作用持续24小时。用丁•非胰岛素依赖型成年型糖尿病。 (2)、格列齐特(达美康、孚来迪):第二代磺酰腋类药,比第一代甲笨磺丁腮强10倍以上;此外,还有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作用,可有效防止微血栓形成,从而预防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适用丁•成年型糖尿病、糖尿病伴有肥胖症或伴有血管病变者。老年人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2、双肌类 本类药物不刺激胰岛素B细胞,对正常人几乎无作用,而对糖尿病人降血糖作用明显。不影响胰岛素分泌,通过促进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抑制葡萄糖异生,降低肝糖原输出,延迟葡萄糖在肠道吸收,由此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3、a糖甘酶抑制剂 竞争性抑制麦芽糖酶、葡萄糖淀粉酶及蔗糖酶,阻断1,4-糖仔键水解,延缓淀粉、蔗糖及麦芽糖在小肠分解为葡萄糖,降低餐后血糖。常用药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1)、阿卡波糖(拜唐平):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也不影响体重;可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合用。用于各型糖尿病,改善糖尿病病人餐后血糖,可用于对其它口服降糖药药效不明显的患者。 (2)、伏格列波糖(倍欣):为新一代a糖仔酶抑制剂,该药对小肠黏膜的a-葡萄廿酶(麦芽糖酶、异麦芽糖酶、苗糖酶)的抑制作用比阿卡波糖强,对來源于胰腺的a-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弱。可作用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可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合用。 1、三多一少 此时会喝水多,有时晚上也要起來喝水,同时夜尿次数也比以前多。而受糖尿病影响,食量也明显增加,但吃的多并不致胖,反而出现体重减轻或很快消瘦。 2、精神萎靡

糖尿病的用药

糖尿病旳用药须知 促胰岛素分泌剂 促胰岛素分泌剂是备用一线降糖药,此类药物有磺脲类以及非磺脲类。重要通过增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克制ATP依赖性钾通道,使K+外流,β细胞去极化,Ca2+内流,诱发胰岛素分泌。此外,还可加强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解除受体后胰岛素抵御旳作用,使胰岛素作用加强。 磺脲类促泌剂 (一)格列吡嗪(美吡达、瑞易宁、迪沙、依吡达、优哒灵):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起效快,药效在人体可持续6-8小时,对减少餐后高血糖尤其有效;由于其代谢产物无活性,且排泄较快,因此较格列本脲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适合老年患者使用。 (二)格列齐特(达美康):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其药效比第一代甲苯磺丁脲强10倍以上;此外,它尚有克制血小板粘附、汇集作用,可有效防止微血栓形成,从而可防止2型糖尿病旳微血管病变。合用于成年型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或伴血管病变者。老年人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三)格列本脲(优降糖):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它在所有磺酰脲类药中降糖作用最强,为甲苯磺丁脲旳200-500倍,其作用可持续24小时。可用于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但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老

人和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四)格列波脲(克糖利):较第一代甲苯磺丁脲强20倍,与格列本脲相比更易吸取、较少发生低血糖;其作用可持续24小时。可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 (五)格列美脲(亚莫利):为第三代口服磺酰脲类药,其作用机制同其他磺酰脲类药,但能通过与胰岛素无关旳途径增长心脏葡萄糖旳摄取,比其他口服降糖药更少影响心血管系统;其体内半衰期可长达 9小时,只需每日口服1次。合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 (六)格列喹酮(糖适平等):第二代口服磺脲类降糖药,为高活性亲胰岛β细胞剂,与胰岛β细胞膜上旳特异性受体结合,可诱导产生适量胰岛素,以减少血糖浓度。口服本品2~2.5小时后达最高血药浓度,很快即被完全吸取。血浆半衰期为1.5小时,代谢完全,其代谢产物不具有降血糖作用,代谢产物绝大部分经胆道消化系统排泄。合用于单用饮食控制疗效不满意旳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且病人胰岛B细胞有一定旳分泌胰岛素功能,并且无严重旳并发症。 以上为目前常用旳磺脲类降糖药,其降糖强度从强至弱旳次序为: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齐特。 非磺脲类苯茴酸类衍生物促泌剂 可直接改善胰岛素早相分泌缺陷,对减少餐后血糖有着独特旳优势。研

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方案调整

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方案调整 1.药物治疗方案:2型糖尿病的治疗应根据病情等综合因素进行个体化处理。生活方式干预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如果单纯生活方式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应开始单药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首选是二甲双胍。若无禁忌证,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不适合二甲双胍治疗者可选择α-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促泌剂。如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血糖仍未达标,则可进行二联治疗,加用胰岛素促泌剂、α-糖苷酶抑制剂、TZDs、胰岛素等。三联治疗:上述不同机制的降糖药物可以3种药物联合使用。 2.五大类降糖基本药物:二甲双胍、胰岛素促泌剂、a-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TZDs)、胰岛素等适应症及主要不良反应、禁忌症等。(1)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础用药。如无禁忌证且能耐受药

物者,二甲双胍应贯穿药物治疗的全程。主要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禁用于肾功能不全[血肌酐水平男性>132.6 μmol/L(1.5 mg/dl),女性>123.8 μmol/L(1.4 mg/dl)或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45 ml·min-1·1.73 m-2]、肝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缺氧、接受大手术、酗酒者等;造影检查如使用碘化对比剂时,应暂时停用二甲双胍。 (2)胰岛素促泌剂(磺脲类和格列奈类药物)主要不良反应: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禁忌证:已明确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伴酮症酸中毒、感染、外伤、重大手术等应激情况,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对该类药物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者等。 (3)α-糖苷酶抑制剂,主要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如腹胀、排气等。禁忌证:有明显消化和吸收障碍的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患者、患有由于肠胀气可能恶化的疾患(如严重疝气、肠梗阻和肠溃疡)者、对该类药物过敏者等。 (4)噻唑烷二酮类(TZDs)药物:主要不良反应:体重增加和水肿;增加骨折和心力衰竭发生的风险。禁忌证:有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Ⅱ级以上)、活动性肝病或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2.5倍及严重骨质疏松和有骨折病史的患者。 5.胰岛素,起始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3个月,若血糖仍未达到控制目标,应及时起始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起始治疗可以采用每日1~2次胰岛素,每日1次胰岛素治疗者往往需要联合应用口服降糖药。对于HbA1c≥9.0%或空

糖尿病药物一览表

糖尿病药物一览表 以下为《糖尿病药物一览表》的正文: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需要长期使用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随着医学的进步,现今市场上有多种糖尿病药物供患者选择。本文将 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糖尿病药物,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 的药物。 1. 胰岛素类药物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药物,适用于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 常见的胰岛素类药物包括长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和超 快型胰岛素。胰岛素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剂量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 的建议来确定。 2. 口服降糖药物 口服降糖药物分为多种类型,可根据机理分类为以下几类。 (1) 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增敏剂 胰岛素增敏剂可以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吸 收和利用。常见的胰岛素增敏剂有二甲双胍和胰岛素增敏剂--格列本脲。 (2) 口服降糖药物-糖苷酶抑制剂 糖苷酶抑制剂可以减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降低血糖 水平。常见的糖苷酶抑制剂有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

(3) 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分泌增多剂 胰岛素分泌增多剂可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胰岛素在体内的 含量。常见的胰岛素分泌增多剂有胰岛素分泌增多剂--格列奈和格列甘脲。 (4) 口服降糖药物-肠道激素类似物 肠道激素类似物可以模拟肠道激素的作用,减缓胃肠道的葡萄糖 吸收。常见的肠道激素类似物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胰高血糖素。 3. 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受体激动剂 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受体激动剂(GLP-1RA)是一种新型的降糖药物,通过增加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水平来降低血糖。常见的GLP-1RA 有利拉鲁肽和甘立达肽。 4. 钠葡萄糖共转运抑制剂 钠葡萄糖共转运抑制剂可以减缓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使尿液 中的葡萄糖排出增加,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常见的钠葡萄糖共转运抑 制剂有达格列净、依格列汀和非格列酮。 需要强调的是,糖尿病药物的选择应当是个体化的,并且需要在医 生的指导下进行。只有合理使用药物,结合饮食控制、运动和定期监 测血糖,才能有效地控制糖尿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糖尿病药物,每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症和 作用机制,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

糖尿病口服药物剂型

糖尿病口服药物剂型 糖尿病是当今社会广泛存在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为体内 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的作用受阻。 为了控制血糖水平,口服药物成为了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方式之一。本 文将重点介绍糖尿病口服药物剂型,包括药片、胶囊和口服溶液等剂型。 一、药片剂型 1. 磷酸二酮内酯类药片 磷酸二酮内酯类药物是目前常用的糖尿病口服药物,如二甲双胍、 格列本脲等。这类药物多采用药片剂型,通过口服的方式进入胃肠道,由于其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的特点,在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 抗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2. 糖基化合物类药片 糖基化合物类药片也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包括糖苷类、糖腺 苷类等。这些药物以固体药片的形式存在,能够在胃肠道中迅速分解 和吸收,发挥其降血糖作用。 二、胶囊剂型 胶囊剂型是一种普遍使用于口服药物的剂型,对于一些不耐磨碎的 药物或具有特殊释放要求的药物来说,胶囊剂型是一种理想选择。在 糖尿病治疗中,一些胶囊剂型的糖尿病口服药物也得以广泛应用。

1. 控释胶囊剂型 一些糖尿病药物需要控制释放速率,以保持药物血浓度的稳定。这种情况下,控释胶囊剂型就显得特别重要。这种胶囊剂型能够在胃肠道中渐进地释放药物,确保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 2. 胶囊内混悬剂 有些糖尿病口服药物需要胶囊剂型中的混悬液,以达到更好的口服溶解和吸收效果。这类胶囊剂型能够使药物更好地被人体吸收,提高疗效。 三、口服溶液剂型 1. 口服液 口服液剂型广泛应用于儿童等特殊人群的糖尿病治疗中。相对于药片和胶囊剂型,口服液药物更容易被儿童接受,吸收速度也较快。 2. 口腔喷雾剂 对于一些无法进行口服的病人,如口干的老年患者,口腔喷雾剂成为了糖尿病治疗的选择之一。这种剂型能够让药物通过喷雾直接进入口腔,提高吸收速度。 总结: 糖尿病口服药物的剂型多样化,包括药片、胶囊和口服溶液等。药片剂型适用于那些需要持续治疗的患者,如二甲双胍等;胶囊剂型适用于一些不耐研磨的药物以及需要控制释放速率的药物;口服溶液剂

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发与应用

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发与应用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为高血 糖和胰岛素分泌或作用障碍。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 共卫生问题,据估计,到2030年糖尿病患者数量可能将增加至 6.2亿。因此,糖尿病的治疗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医学研究热点。 一、口服降糖药物 1. 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 口服降糖药物主要包括磺脲类、二甲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チアゾリジンジオン類、メグリチン系薬剤等五大类。 2. 口服降糖药物的作用机制 口服降糖药物主要通过以下途径降低血糖水平:①促进胰岛素 分泌;②增加胰岛素作用;③减少糖原分解;④抑制肝糖原的合 成和释放;⑤抑制肠道对糖的吸收;⑥提高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 二、胰岛素治疗 1. 胰岛素治疗的分类 胰岛素治疗主要包括基础胰岛素和进食后胰岛素两种。 2. 胰岛素治疗的作用机制

胰岛素主要作用于肝、骨骼肌和脂肪等组织,在肝细胞中通过 抑制糖原合成促进糖原在肝细胞内的合成,并抑制葡萄糖在血液 中的生成。在骨骼肌中,胰岛素促进糖原在肌细胞中的形成,同 时可以通过代谢糖脂肪酸等物质提高肌细胞的能量代谢率。在脂 肪组织中,胰岛素促进脂肪酸磷酸化和脂肪酸合成,抑制脂肪酸 氧化和脂肪分解等作用。 三、新型口服药物 1. 二肽类药物 二肽类药物是近年来新型口服降糖药物中的一类,主要是通过 抑制胰岛素分泌素样肽-1的降解和抑制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分泌 因子类的分泌,加快胰岛素分泌。 2. GLP-1类受体激动剂 GLP-1类受体激动剂是一类由GLP-1基因产生的肽类药物,可 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食欲,减轻胰岛素抵抗。 四、胰岛素泵 胰岛素泵是近年来糖尿病治疗领域中的一种新型治疗手段,通 过自动化给药系统,实现定时定量的给药,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糖尿病药物分类

糖尿病药物的分类 按作用机制分类: 常用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分类 1。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制剂 磺脲类降糖药(SUs) 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2、促进外周组织增加葡萄糖利用的药物 双胍类(二甲双胍) 3。抑制肠道葡萄糖吸收的药物 α-糖苷酶抑制剂 4。胰岛素增敏剂(TZDs) 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 1、 1 胰岛素促泌剂 ➢通过作用于胰岛β细胞膜受体,促使胰岛素释放,从而产生降糖效果, ➢SUs SU是治疗T2DM的主要药物之一。 ➢餐时血糖调节剂 新型降糖药—--—那格列奈、瑞格列奈 1、1。1磺脲类药物的降糖机制 ➢胰腺内作用机制: 促使β细胞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关闭,刺激胰腺β细胞释放胰岛素; ➢胰腺外作用机制:ﻫ增加外周葡萄糖利用,第1、2代估计继发于葡萄糖毒性作用的改善、第三代亚莫利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1、1。2磺脲类药物习惯症 ➢可作为非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首选); ➢老年患者或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者宜选用短效类,如格列吡嗪、格列喹酮; ➢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可选用格列喹酮; ➢病程较长,空腹血糖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选用中-长效类药物(如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控释片)、 ➢FPG<13。9mmol/L、有较好的胰岛功能、新诊断糖尿病、胰岛细胞抗体(ICA)或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阴性的糖尿病患者对磺脲药物反应良好、 1、1、3禁忌症 ➢1型糖尿病患者; ➢妊娠糖尿病或其他特别类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有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 ➢对磺脲类降糖药物过敏者; ➢在发生糖尿病急性合并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或并有严重慢性合并症者; ➢在有应激情况下,如有严重创伤、大手术、严重感染等。 1、1、4副作用 ➢低血糖:主要因素有高龄,饮酒,肝/肾疾病,多种药物相互作用。

糖尿病药物分类

糖尿病药物的分类 按作用机制分类: 常用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分类 1。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制剂 磺脲类降糖药(SUs) 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2。促进外周组织增加葡萄糖利用的药物 双胍类(二甲双胍) 3. 抑制肠道葡萄糖吸收的药物 α—糖苷酶抑制剂 4。胰岛素增敏剂(TZDs) 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 1. 1 胰岛素促泌剂 ➢通过作用于胰岛β细胞膜受体,促使胰岛素释放,从而产生降糖效果, ➢ SUs SU是治疗T2DM的主要药物之一。 ➢餐时血糖调节剂 新型降糖药———-那格列奈、瑞格列奈 1。1。1磺脲类药物的降糖机制 ➢胰腺内作用机制: 促使β细胞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关闭,刺激胰腺β细胞释放胰岛素; ➢胰腺外作用机制: 增加外周葡萄糖利用,第1、2代可能继发于葡萄糖毒性作用的改善。第三代亚莫利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1.1.2磺脲类药物适应症 ➢可作为非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首选); ➢老年患者或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者宜选用短效类,如格列吡嗪、格列喹酮; ➢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可选用格列喹酮; ➢病程较长,空腹血糖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选用中-长效类药物(如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控释片)。 ➢FPG<13.9mmol/L、有较好的胰岛功能、新诊断糖尿病、胰岛细胞抗体(ICA)或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阴性的糖尿病患者对磺脲药物反应良好。 1.1。3禁忌症 ➢1型糖尿病患者; ➢妊娠糖尿病或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有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 ➢对磺脲类降糖药物过敏者; ➢在发生糖尿病急性合并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或并有严重慢性合并症者; ➢在有应激情况下,如有严重创伤、大手术、严重感染等。 1.1.4副作用 ➢低血糖:主要因素有高龄,饮酒,肝/肾疾病,多种药物相互作用。

糖尿病药方及药物分类、发病机理汇总

糖尿病药方及药物分类、发病机理汇总 抗糖尿病化学药物按效用机理分类,主要有: 1.胰岛素及其类似物。 2.磺酰脲类(格列苯脲(优降糖)、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吡嗪(瑞易宁)、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美脲(亚莫利))。 3.双胍类。 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拜唐苹(阿卡波糖);卡博平(阿卡波糖);倍欣(伏格列波糖);奥恬苹(米格列醇,))。 5.噻唑烷二酮衍有生命的物质(吡格列酮(艾汀片)、马来酸罗格列酮(文迪雅))。 6.促胰岛素分泌剂(瑞格列奈(诺和龙、普瑞丁)、⑵那格列奈(唐力、唐瑞)、(3)米格列奈)。 7.中成药七大类品种。 8、莱卡美骆驼奶 1.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胰岛素增敏剂) 噻唑烷二酮类(TZDs) 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一类新药。该类药物与体内受体结合后激活,从而改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和高糖血症代谢紊乱,与此同时,这一类药物在降血压、调节脂质代谢、抑制炎症反映、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对肾脏的保护方面也预示了效用。 最先开发成功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环格列酮、恩格列酮和曲格列酮。在药效较低、严重不良反映及肝毒性的影响下,这些药物逐渐被淘汰或撤市。今朝临床使用的胰岛素增敏剂有日本武田的吡格列酮,葛兰素史克的马来酸罗格列酮。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独特的地方是能较着增强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使成为事实对血糖的长期控制,以此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为其同时具有杰出的耐受性与安全性,因此具有延缓糖尿病进展的潜力。在这一巨大的应用前景的影响下,外洋对噻唑烷二酮系列药物的研究与开发远未停止,正待上市的药物有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研制的法格列酮(Farglitazar)和日本武田制药研制的达格列酮(Darglitazoan)。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一个不变增长的大类,2003年占抗糖尿病药物市场的比重为 3.53%,2004年为 4.08%,2005年增长到4.52%。 国产罗格列酮对原研药攻势甚猛

糖尿病治疗的口服降糖药有五类

糖尿病治疗的口服降糖药有五类 糖尿病治疗的口服降糖药有五类: 一、磺脲类:适用于II型糖尿病,消瘦的患者 1.D860(甲糖宁,甲苯磺丁脲) 2. 格列本(苯)脲 (优降糖) 3.消渴丸 4. 格列吡嗪 (美吡哒、优哒灵美、迪沙、依必达、瑞易宁等) 5. 格列齐特 (达美康) 6. 瑞易宁(格列吡嗪控释片) 7.*** 格列喹酮 (糖适平 ) 8. *** 格列美脲(迪北、万苏平、圣平、伊瑞、亚莫利): 二、双胍类:适用于II型、肥胖的患者 1.降糖灵(苯乙双胍) 2.降糖片 3.盐酸二甲双胍片 三、苯甲酸衍生物(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适应于基础血糖正常的患者 1. *** 瑞格列奈 (诺和龙,孚来迪) 2. 那格列奈 (唐力、唐瑞、万苏欣) 四、α-糖苷酶抑制剂:适用于饭后血糖高 1. *** 拜唐苹(平)(阿卡波糖,Acarbose、卡搏平、倍欣) 2. 伏格列波糖 五、噻唑烷二酮类(格列酮类):适合肥胖患者 1.罗格列酮(文迪雅) 2. 吡格列酮(曲格列酮)(艾汀) ------------ 其中,格列美脲、阿卡波糖(拜糖平)、罗格列酮(文迪雅)、吡格列酮和瑞格列奈进入市场较晚,但它们由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巨大的市场潜力而被称为“五朵金花”,其对应产品的代表品牌分别是

亚莫利(万苏平,迪北...))、拜糖平、文迪雅、艾汀、诺和龙(孚来迪)。 ================================================ 一、磺脲类:适用于II型糖尿病,不胖的患者 如果你是II型糖尿病,不胖的人,医生一定会首选黄脲类的药给你用,一般的讲,我们用黄脲类的药只用其中的一种,不可能用两种同样的黄脲类的药用在你一个人身上,你又用优降糖,又用美吡达是不对的,就用黄脲病类里一种药,而且开始用药都是用小量的开始,因为黄脲类的药能够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分泌多了以后,假如你血糖本身不太高,它可以引起低血糖,低血糖以后呢有症状不说有时候还有危险,所以开始小量,然后监测血糖,控制要是不理想,慢慢加量,所以这是黄脲类的用药是这样一个用药原则,朋友们要知道黄脲类用药一般是在饭前半小时用药,适合于不胖的人用。 磺脲类药物不适合于以下情况: 1.1型糖尿病。 2.妊娠及哺乳期。 3.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轻度肾功能不全只能使用糖适平、诺和龙,不能使用其他磺脲类降糖药。 4.糖尿病病人发生严重感染、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创伤及手术期间。 5.糖尿病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期间。 6.已出现严重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及肾脏病变,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及肾脏病变进展迅速时应采用胰岛素治疗,严格控制血糖。 肥胖的2型糖尿病病人服用磺脲类降糖药物,可能使体重进一步增加,一般首选双胍类降糖药或糖苷酶抑制剂。 磺脲类药物临床应用广泛,目前在各类降糖药物中占重要地位,特别适用于消瘦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胰岛B细胞功能较差的患者。除单独应用外,还可与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脘二酮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