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部分 光纤色散

第五部分 光纤色散

光缆测试报告两篇

光缆测试报告两篇 篇一:光缆测试报告 工程名称: 生产厂家测试日期20XX年01月20日测试地点S36风机温度 0 ℃ 光缆盘号001 光纤芯数24 测试波长 ≤1310 nm 测试项目□开盘测试 标称长度4200 m 外层损伤无光纤封头完好 实测长度4200 m 线盘质量完好无损坏 □接头衰减测 试 接头桩号A3 接头塔号A3 □纤芯衰减测 试 测试线路长度0. 844km 方向升压站至S36风机 纤芯序号纤芯色别纤芯衰减(db/km) 纤芯序号纤芯色别 纤芯衰减(db/km)允许值实测值允许值实测值 1 B ≤0.35 0.3 2 18 W ≤0.35 0.31 2 OR ≤0.35 0.32 19 R ≤0.35 0.30 3 G ≤0.35 0.31 20 N ≤0.35 0.31 4 BR ≤0.3 5 0.30 21 Y ≤0.35 0.32

5 GR ≤0.35 0.31 22 V ≤0.35 0.31 6 W ≤0.35 0.32 23 P ≤0.35 0.30 7 R ≤0.35 0.31 24 AQ ≤0.35 0.31 8 N ≤0.35 0.31 25 9 Y ≤0.35 0.30 26 10 V ≤0.35 0.31 27 11 P ≤0.35 0.32 28 12 AQ ≤0.35 0.31 29 13 B ≤0.35 0.30 30 14 OR ≤0.35 0.31 31 15 G ≤0.35 0.32 32 16 BR ≤0.35 0.31 33 17 GR ≤0.35 0.30 34 测试仪器:采用XX牌OTDR(光时域反射仪),具体型号为S20。 测试结论:经测试光缆熔接损耗值符合图纸设计及规范要求,可以投入运行。 试验单位(盖章):审核人: 年月日 光缆测试报告 工程名称:

电信光缆验收报告记录

电信光缆验收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2

电信光纤施工验收报告 工作概况 对集团原有光纤结构进行整改。 1、废除原有主干双模光纤,改换单模光纤线。 2、改变原有光纤结构走向,重新布局光纤网络结构。 示意图 改造前改造后 3、更换光纤终端设备(改用高速单模光纤猫)验收报告 施工单位:电信施工工程队 工程于2013年5月15日完成,预计施工期2天,实际施工期为4天。共铺设光纤线缆1.2公里、高速光纤猫6对、熔光纤接头16蕊.并应行政部要求对原有光纤线缆以及电话线缆规整。施工过程由集团行政部网管全程监督。验收单位:集团行政部 施工单位: 验收单位:篇二:电信光缆线路工程验收 电信光缆线路工程验收 1、随工检验 (1)按国家机关规定,光缆线路工程均应实行监理制。由监理人员采取巡视、旁站等方式进行随工检验。对隐蔽工程项目,应由监理和施工双方签署《隐蔽工程检验签证》。 (2)光缆线路工程的随工检验,应按下表的项目及内容进行 光缆线路工程随工检验项目内容 2、光缆线路工程初步验收 (1)干线光缆线路工程初步验收(简称工程初验),应在施工完毕并经工程监理单位预检合格后进行。业主(省级)在收到监理单位“关于工程初验申请报告”后一周内组织工程初步验收。初验工作,一般可分档案、安装工艺、传输特性测试和财务、物资等四个组,分别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和评议。初验组认为有必要时可对隐蔽工程质量进行复查。 (2)光缆线路的安装工艺、传输特性应按下表的项目内容进行检查和抽测。安装工艺和测试数据应符合设计和规范的相关标准,测试数据还应与施工单位提供的竣工测试记录相符或吻合。 光缆线路工程初步验收项目内容 (3)初步验收会议应在全面检查和抽测后对施工质量进行评议,工程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标准的为合格。 (4)初步验收会议还应对施工图设计能否指导施工进行评议。施工图设计应达到的深度要求按相关规范或规定。 3、光缆线路工程竣工验收 (1)干线光缆线路工程的竣工验收,应由业主的主管单位(集团公司)组织进行。 (2)光缆线路工程竣工验收,应在初步验收合格并经3~6个月的试运行后进行。 (3)光缆线路工程竣工验收的准备,应由各业主(省级)组织竣工验收检查测试组,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①初步验收会议上提出的工程遗留问题应整改处理合格。 ②中继段的光纤特性、光缆线路对地绝缘等指标,应进行近期维护普测的基础上进行重点抽测,各项指标应符合标准。 ③检查、抽测项目,可参照初步验收的项目内容。 (4)工程竣工验收应对工程质量及档案、投资决算等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及有关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总结。竣工验收通过后颁发验收证书,正式投产。篇三:光缆验收规范 目次 前言 iii 3

光纤测试报告简易说明手册

光纤测试报告简易说明手册 ④ ② ③ ① ⑤ ⑥ ⑦ ①:所测试光缆名称及编号。 ②:光缆编号、光纤编号、起始位置、结束位置、光纤类型及操作者说明。本图中的所测试光缆是东区2#教学楼的第01芯光纤,本光缆系从实验楼(起始位置)敷设至2#教学楼(结束位置),光纤类型系单模光纤,操作测试人员为徐虎。

③:光纤测试所需的参数。本图中采用统计平均的方法,设置OTDR获取数 据取样的最大范围为2.5公里,测试波长为1310nm,发射100ns的光脉冲,以折射率为1.6459的投射光对总长度为0.2991千米的光纤进行测试,得出3个事件个数(事件个数详见⑥)。 ④:起始位置A端到结束位置B端的曲线图,所测试的光缆从A端到B端 总长度为298.59m(约299.1m)的取样曲线图。A-B之间的曲线图最能反映所测试光缆的通断情况以及衰减情况。正常情况是在仪器和光纤的连接点,通常会产生一个反射信号,同时光功率会因此降低,表现在OTDR曲线图上就是突然出现一个反射峰,图中的B端出现反射峰已表示光纤测试通过。若光纤尾端被压、损坏或光纤没连接上,B端就不会出现反射峰,或是与A端的曲线持平、或是低于A端的曲线。 ⑤:杂波(看图时请忽略)。因测试时设定的数据取样最大测量范围是 2.5km,实际测试光缆的长度为298.59m,因此图⑤中的曲线不是实际需要关心的数据。 ⑥:光纤测试的结果事件表。编号1和2显示所测量光纤的总长度及衰减情况,编号3是反射回来的杂波。 ⑦:衰减值。由编号1、2看出,光纤衰减值是0.057dB/km,表明光纤的衰减较少。 注:(1)单模光纤在1310nm波长的衰减常数一般为0.3~0.4dB/km(长度不同的光纤测试结果不一样) (2)看图时,④、⑥、⑦是工程中需要的直观结果,用户只需要了解这三个地方的数据。一般来说看图④时,B端有反射峰则可说明光纤熔接好并且无损坏,再看图⑥⑦,就知道所测量光纤的衰减值,工程上使用中,单模光纤衰减值低于3dB属于正常范围。 (3)因不同颜色的纤芯的衰减都不一样,请见下表: 同一条光缆不同的纤芯,由于施工、熔接工艺、所使用的测试跳线接口的洁净度等各方面原因,每一条芯所测试出来的衰减值是不一样的。 广州京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7月30

光纤实验心得体会

光纤实验心得体会 【篇一:光纤通信实验报告】 信息和通信工程学院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 题目: 姓名:董敏华班级:2010211112 学号: 10210368 班内序号: 27 日期:2013/5/27 一、实验原理及框图 多模光纤基带响应测试方法既可用频域的方法,也可用时域的方法。时域法利用的是脉冲调制。按照对脉冲信号采集及数学处理方法的 不同,又分为脉冲展宽法、快速傅立叶变换法和频谱分析法。本实 验采用的是较为简单的脉冲展宽法。多模光纤脉冲展宽测试仪原理图: 如上图所示为多模光纤时域法带宽测试原理框图。从光发模块输出 窄脉冲信号,首先使用跳线(短光纤)连接激光器和光检测器,可 以测出注入窄脉冲的宽度??1;然后将待测光纤替换跳线接入,可以 测出经待测光纤后的脉冲宽度??2。经过理论推导可以得到求解带宽 公式: b? ghz) 多模光纤脉冲展宽测试仪前面板接口分上下两层,上层用于850nm 测试,下层为1310nm。每隔波长分别由窄脉冲发生器输出极窄光脉冲经被侧光纤回到测试仪内进行o/e变换后送出电信号,通过高速示波器即可显示。 多模光纤脉冲展宽测试仪实物图如下所示:

实验采用的数字示波器实物图如下所示: 二、实验步骤 (一)850nm窗口下光纤的带宽测试 1. 打开测试仪电源开关(位于背面),前面板上的电源指示灯亮; 2. 将示波器输入端和本仪器850nm的“rf out”输出端用信号线接好; 3. 用一根光纤跳线将850nm的“optical in”和“optical out”连接起来; 4. 仪器连接好后如下图所示: 进行示波器操作: a) 按auto-scale键调出波形; b) 点击time base键,并通过右下方旋钮调整脉冲至适当宽度(一般设置为10.0ns/div); c) 点击?t、?v键,显示屏右方会出现?v markers(off/on)、?v markers(off/on)选框,先通过右侧对应按键将?v markers设为on,分别调节v marker1和v marker2测出脉 冲高度并找出脉冲半高值;再将?v markers设为on,分别调节t marker1和t marker2 使其和脉冲半高值相交。则有t marker2-t marker1即为脉冲半高全宽?1。 5. 换下该光纤跳线,接入待测光纤用同样方法测出?2;其测试步骤 和4相同,如下图所示: 21)1/2 (ns) (二)1310nm窗口下待测光纤的带宽测试: 和850nm窗口下测试不同的是:应该选择1310nm区域内的“optical in”和“optical out”,“rf out”口进行正确连接,除此之外,其他都和850nm下待测光纤的带宽测试步骤相同。 三、实验注意事项

光纤作业及答案要点

第一次作业 1.公式推导:单位长度光纤中斜光线的光路长度和反射次数分别为 (1)S 斜=1/cos θ=S 斜 (2)斜η =r cos a 2tan θ =sr co 子η。 解:(1)如图1.2.2所示,设沿光纤的径向方向总长度为L ,则根据图中所示三角函数关系,得S=L/cos θ其中L=l 1 +l 2+…+l n (将光纤分割,在一小段上光路近似为直线) S 1= l 1/cos θ,S 2 =l 2 /cos θ,…,S n = l n /cos θ 从而得S 总= S 1 + S 2+…+ S n =L /cos θ 于是,单位长度中光线路程为S 斜=1/cos θ=S 斜。 (2)在沿横向方向上,光线传播的平面与光轴平面有一角r ,则光线在 横向上传播的总距离为r L cos tan θ ,从而总反射次数总η=r a L cos 2tan θ, 于是,单位长度中的光线总的全反射次数 斜η=r cos a 2tan θ = sr co 子η 2.推导光线方程: ()() d d r n r n r d s d s ?? =????? 解: 由在各向同性媒质中程函方程()()r n r =??,取光线的某一点的单位方向 矢量s l ()()r n l r s =?? ()[]()()r n ds r d r ds d ?=???????=??? ()[]()??? ???=ds dr r n ds d r n l ds d s 从而

()()d d r n r n r d s d s ?? =????? 第二次作业 见课本公式 P22-P26 第三次作业 1.什么是光纤,其传输的基本原理? 答: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它是工作在光波波段的一种介质波导,通常是圆柱形。它把以光的形式出现的电磁能量利用全反射的原理约束在其界面内,并引导光波沿着光纤轴线的方向前进。 2.光纤的分类? 答:光纤有三种分类方式:按光纤的传输模式、折射率分布、材料进行分类。 按传输模式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按折射率分布分为阶跃折射率光纤和渐变折射率光纤; 按材料分为石英光纤、多组分玻璃光纤、塑料光纤、液芯光纤和晶体光纤。 3.已知SI 光纤,n1=1.46,△=0.005, (1)当波长分别为0.85um 、1.3um 和1.55um 时,要保证单模传输a 范围是多少? 解:由单模条件得V=a k 0)(2 221n n -?2.4048可得: 单模光纤尺寸为a =1.202λ0/[ π ( )(2 221n n -)] 因为?=1-n n 1 2=0.005而n 1=1.46,所以n 2=1.4527

光缆测试报告

M L C项目通信传输系统 光缆测试报告 北京建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0年7月21日 一、光缆测试说明 1、通信系统说明 MLC项目配套工程包括通信传输系统,由MLC在TCC通信机房、小营/西直门MLC机房分别新设一套传输设备,三套传输设备通过光缆组成4芯复用段保护环网,通过TCC既有配线架与各线OCC在TCC设置的传输设备业务层互联。MLC新设的传输设备通过TCC 既有ODF与MLC机房新设ODF通过光缆连接,实现各线LC业务接入MLC。 2、光纤使用说明 1)西直门8层MLC机房(灾备中心)至京投大厦西辅楼一层MLC机房(生产中心),占用南环4芯光纤; 2)西直门8层MLC机房(灾备中心)至京投大厦东辅楼三层TCC机房MLC通信设备,占用北环4芯光纤; 3)京投大厦西辅楼一层MLC机房(生产中心)至京投大厦东辅楼三层TCC机房MLC 通信设备,新敷设1根24芯光纤; 4)西直门8层MLC机房(灾备中心)至西直门7层通信机房(南环、北环均在此处上光纤配线架),新敷设1根24芯光纤; 5)京投大厦西辅楼一层MLC机房(生产中心)至京投大厦西辅楼B1层通信配线间(南环在此处上光纤配线架),新敷设1根24芯光纤; 6)京投大厦西辅楼一层MLC机房(生产中心)至京投大厦西辅楼7层配线间,新敷设2根4芯多模光缆。(此处的2根4芯多模光缆不属于通信传输系统,是连接服务器与工作站交换机之间的多模光缆); 此次测试针对以上6部分进行。 3、测试仪器

采用信维牌OTDR(光时域反射仪),具体型号为S20。 4、相关图纸 《MLC项目通信系统光纤传输路由图》

二、光缆测试内容 光缆测试包括以下内容: 光缆熔接损耗(MLC项目中的光缆熔接点); 3处MLC通信设备之间光纤传输链路的光衰减; 具体说明如下: 光缆熔接损耗:西直门本项目敷设的1根24芯光缆;京投大厦本项目敷设的2根24芯光缆;京投大厦本项目敷设的2根4芯多模光缆; 3处MLC通信设备之间光纤传输链路的光衰减:西直门8层MLC通信设备与京投大厦西辅楼一层MLC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衰减;西直门8层MLC通信设备与京投大厦东辅楼三层TCC机房MLC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衰减;京投大厦西辅楼一层MLC通信设备与京投大厦东辅楼三层TCC机房MLC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衰减; 三、测试目的 序号测试内容测试目的合格标准备注 1 光缆熔接损耗检查光纤熔接质量每个熔接点损耗 < 光纤熔接规范 2 西直门8层MLC通信设备与京 投大厦西辅楼一层MLC通信 设备之间的链路衰减 检查光纤链路质量<25dB 通信设备对光衰 减的要求 3 西直门8层MLC通信设备与京 投大厦东辅楼三层TCC机房 MLC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衰减 检查光纤链路质量<25dB 通信设备对光衰 减的要求 4 京投大厦西辅楼一层MLC通 信设备与京投大厦东辅楼三 层TCC机房MLC通信设备之间 的链路衰减 检查光纤链路质量<15dB 通信设备对光衰 减的要求

光纤色散补偿技术Word

光纤的色散分类 不同的光分量(不同的模式或不同的频率等)通常以不同的速度在光纤中传输,这种现象称为色散。色散是光纤的一种重要的光学特性,色散引起光脉冲的展宽、严重限制了光纤的传输容量及带宽。对于多模光纤,起主要作用的色散机理是模式色散或称模间色散(即不同的模以不同的速度传输引起的色散)。对于单模光纤,起主要作用的色散机理是色度色散或称模内色散(即不同的光频率在不同的速度下传输引起的色散〕。由于多模光纤受模间色散的限制,传输速率不能超过100Mb/s,单模光纤则比多模光纤更优越,在长途干线实际应用中用的也都是单模光纤,此处也仅考虑单模光纤的色散。 单模光纤的模内色散主要是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材料色散是指由于频率的变化导致介质折射率变化而造成的传输常数或群速变化的现象;波导色散是指由于频率的变化导致波导参数变化而造成的传输常徽或群速变化的现象。模内色散主要是实际光源都是复色光源的结果。另外在单模光纤中,实际上传输着两个相互正交的线性偏振模式,但由于光纤的非圆对称、边应力、光纤扭曲、弯曲等造成轻微的传输速度差,从而形成偏振模色散。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需要色散补偿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教设的1.3 μ m零色散光纤总长度超过5000万公里,而我们知道现在光纤通信系统的工作波长为1.5μm,这样光纤就存在D≈16ps/km?nm的色散、该色散限制光通信系统的传输速度在2Gb/s以下。即使是新教设的光纤、为了限制四波混频现象也仍需使用非零色散位移光纤。故为了克服色散对通信距离及通信速率的限制,必须对光纤进行色散补偿。另外,随着光纤通信和色散补偿方案的迅速发展,一些高速传输系统的传输速率已达到几十甚至几百Gb/s以上。这时,偏振模色散的影响亦不可忽视 光纤色散补偿方案 目前,已有多种群速度色散补偿方案被提出,如后置色散补偿技术、前置色散补偿技术、色散补偿滤波器、高色散补偿光纤(DCF)技术和凋啾光纤光栅色散补偿技术,以及光孤子通信技术等。后置色散补偿技术是通过电子技术在光信号接收端补偿光纤色散引起的脉冲展宽,多用于相干光纤通信系统,适应于低码速的通信系统,传输距离仅有几个色散长度。前置色散补偿技术主要包括预啁啾技术、完全频率调制技术、双二进制编码技术、放大器诱导啁啾技术和光纤诱导啁啾技术,无论哪种前置色散补偿技术都要在光脉冲进人光纤之前产生一个正的凋啾( C>0)、以实现脉冲压缩。色散补偿滤波器技术是采用Fanry一Perat 干涉和Mach一Zehnder干涉技术进行色散补偿。然而相对高的损耗和较窄的带宽限制了Fabry -Perot干涉技术的应用,对输入光偏振比较灵敏和带宽比较窄是Mach--zehnder干涉技术的缺点。下面将主要对色散补偿光纤(DCF).啁啾光纤光栅色散补偿(DCG)技术和光孤子通信技术做一简单的介绍、讨论。

光纤配线架验收测试报告

光纤配线架验收测试报告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光纤配线架测试报告 检验记录 检验清单 主检人: 校核人: 批准人: 日期:

光纤配线架测试 一、认可项目、检验类别及检验依据、流程图 1.认可项目及检验标准 产品名称:光纤配线架 检验标准:YD/T 778-2006 光纤配线架 2.检验类别 (1)产品认证型式检验 (2)产品认证复评型式检验 (3)产品认证监督检验 (4)产品认证监督检验+产品认证变更检验 (5)委托检验 上述(1)-(4)类别的检验依据除了对应产品的检验标准以外,还应依据泰尔发布的最新配线设备认证实施规则来执行。 3.检验流程图

二、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1、外观与结构检查 用卡尺或卷尺检测机架外形尺寸。 用手实际操作转动、插拔、锁定部位应感觉适度,用万能角尺,检测机架门开启角;用塞规检测其间隙的上、中、下三处。 用装配工具手工检查紧固件,用裸手触摸外露和操作部位。 用R 量规检测光缆尾纤的弯曲半径。 其它用目视方法检查。 2、功能检查 测试步骤:采用视察法和操作法检查各功能装置安装的完整齐备性及其达到的功能性。 3、光电性能测试 插入损耗 测试连接框图 测试步骤 按测试连接图连接测试光纤测试,光回波损耗测试仪RM3750的光源输出口作为稳定光源,此时,图中S 2点先不接入被测尾纤,而是通过标准尾纤2按虚线连接(S 2R 1),至光回波损耗测试仪RM3750的光功率输入口,将光源和光功率计光波长设置为指定波长,开启光源开关,预热15分钟后,记录光功率计示值P 1。然后将被测尾纤和标准尾纤2按图中实线连接,测记录光功率计示值P 2。P=P 1-P 2即为S 2R 2插入损耗。同理,将被测尾纤调换方向,则可测出另一 端对应的插入损耗值。 回波损耗 测试连接框图 标准尾纤1 S 1稳定光 光功率 光纤配线架 标准尾纤 图 插入损耗测试连接框图 光回损仪 光纤配线 被测适配器

光缆测试报告

MLC项目通信传输系统 光缆测试报告 北京建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0年7月21日

一、光缆测试说明 1、通信系统说明 MLC项目配套工程包括通信传输系统,由MLC在TCC通信机房、小营/西直门MLC机房分别新设一套2.5G传输设备,三套传输设备通过光缆组成4芯复用段保护环网,通过TCC既有配线架与各线OCC在TCC设置的传输设备业务层互联。MLC新设的传输设备通过TCC既有ODF与MLC机房新设ODF通过光缆连接,实现各线LC业务接入MLC。 2、光纤使用说明 1)西直门8层MLC机房(灾备中心)至京投大厦西辅楼一层MLC机房(生产中心),占用南环4芯光纤; 2)西直门8层MLC机房(灾备中心)至京投大厦东辅楼三层TCC机房MLC通信设备,占用北环4芯光纤; 3)京投大厦西辅楼一层MLC机房(生产中心)至京投大厦东辅楼三层TCC机房MLC 通信设备,新敷设1根24芯光纤; 4)西直门8层MLC机房(灾备中心)至西直门7层通信机房(南环、北环均在此处上光纤配线架),新敷设1根24芯光纤; 5)京投大厦西辅楼一层MLC机房(生产中心)至京投大厦西辅楼B1层通信配线间(南环在此处上光纤配线架),新敷设1根24芯光纤; 6)京投大厦西辅楼一层MLC机房(生产中心)至京投大厦西辅楼7层配线间,新敷设2根4芯多模光缆。(此处的2根4芯多模光缆不属于通信传输系统,是连接服务器与工作站交换机之间的多模光缆); 此次测试针对以上6部分进行。 3、测试仪器 采用信维牌OTDR(光时域反射仪),具体型号为S20。 4、相关图纸 《MLC项目通信系统光纤传输路由图》

二、光缆测试内容 光缆测试包括以下内容: ?光缆熔接损耗(MLC项目中的光缆熔接点); ?3处MLC通信设备之间光纤传输链路的光衰减; 具体说明如下: 光缆熔接损耗:西直门本项目敷设的1根24芯光缆;京投大厦本项目敷设的2根24芯光缆;京投大厦本项目敷设的2根4芯多模光缆; 3处MLC通信设备之间光纤传输链路的光衰减:西直门8层MLC通信设备与京投大厦西辅楼一层MLC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衰减;西直门8层MLC通信设备与京投大厦东辅楼三层TCC机房MLC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衰减;京投大厦西辅楼一层MLC通信设备与京投大厦东辅楼三层TCC机房MLC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衰减; 三、测试目的

光纤无源器件实验报告

1 光纤无源器件综合实验 一、耦合器的测试 1、插入损耗(IL ) IL =OUT IN P P lg 10 (1)对1310nm 光波长 A IL =7.93 dB B IL =0.79 dB (2)对1550nm 光波长 A IL = 1.60 dB B IL = 5.17 dB 2、附加损耗(EL ) (1)对1310nm 光波长EL = 0.02 dB (2)对1550nm 光波长EL = 0.03 dB 3、分光比(CR ) (1)对1310nm 光波长 A CR =0.16% B CR =0.83% (2)对1550nm 光波长 A CR = 0.69% B CR =0.31% 测试结果分析: 本次测量实验数据,计算结果略高于所给的损耗变化量和分光比变化量参考值,说明由于温度及器件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测量误差。 二、光纤隔离器的特性和参数测试 正向插入损耗1a =OUT IN P P lg 10=0.19 dB 反响隔离度比2a =OUT IN P P lg 10=20.48 dB 测试结果分析: 通过比较隔离器正、反两次测量实验结果,1a 与2a 数值相差很大,说明光正向通过时衰减很小,但反向通过时衰减很大。与隔离器的工作性能相符,此次实验结果较理想。 三、波分复用/解复用器(WDM )的测试 1、插入损耗(IL ) A IL = 7.83 dB B IL = 6.46 dB 2、附加损耗(EL ) EL = 4.08 dB 测试结果分析: 根据参考实验值,本次实验数据损耗存在一定的误差。 四、光纤衰减器(VOA )特性实验 (1)对1310nm 光波长 衰减器衰减量功率值变化范围 5.1-0 nW (2)对1550nm 光波长 衰减器衰减量功率值变化范围 28.5-27.2 nW 测试结果分析: 本实验测试了固定、可调衰减器,实验现象明显,功率变化值明显。

光纤色散损耗和非线性 对通信系统的传输特性的影响

光纤色散损耗和非线性对通信系统的传输特性的影响 摘要:光纤通信是以激光作为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与电缆与微波等电通信相比,光纤通信具有传输频带宽、传输衰减小、信号串扰弱、抗电磁干扰等优点。因此,当今全世界通信方式中已构成了一个以光纤通信为主,微波、卫星通信为辅的格局。现在,以光纤放大器和波分复用技术共同组成的密集波分复用光纤传输系统已普及到全世界的核心网以及城域网。由光纤构筑的网络拓扑已延伸到地球的各个角落,光缆的敷设正向着光纤到家庭、到桌面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介绍光纤通信系统以及光纤色散损耗和非线性对其的影响的计算方法。一、光纤通信系统1、光纤通信系统光纤通信系统与其他通信系统的区别从原理上讲只是载波频率的不同,光载波的频率在约100THz 的数量级,而微波载频范围在1 到10GHz,由于光载波频率与微波频率之间的差别,光通信等的信息容量可以比微波系统高出10000 倍,调制带宽可以达到约1Tbps 的量级,正是由于光通信系统具有如此大的宽带潜力,才使得人们不断研究和开发光通信系统。图 1 示出了IM/DD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框图。它由发送端机、光纤传输信道,接收端机三个主耍部分组成。图1 光纤通信系统组成框图光源产生的光信号耙合到光纤中,经光纤传输到接收端机。在接收端机,由光检测器直接检测光纤中传来的光

信号并进行光电转换,形成电信号,再由电接收机恢复成原来的信号。在光纤通信系统中,除光源、光纤和光俭测器外,都是电子线路。这些电子线路基本上由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编码、整形、控制及保护等电路构成,与电通信所用的技术相同。光源、光纤和光检测器则完成电光转换、光的传输和光电转换的功能,正是这一功能实现了光纤通信系统大容量、高质量的传输特性。光纤是光纤通信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载有信号的)光波的传输媒介,其传输特性直接影响系统的通信质量。光纤的主要传输待性是损耗与色散。光纤的传输损耗特性用衰减系数表示.它与光波频率和光纤中的杂质浓度等因素有关。目前,在波长为 1.55 微米波段可以得到衰减系数小于0.2dB/km 的光纤。光纤的色散特性是指光纤中因不同频率、不同模式的光波的传输速度不同而使已调信号失真的现象。色散影响传输带宽,从而限制了通信容量和传输距离(无中继)。目前的光纤主要为石英光纤,其典型结构如图2 所示。内部圆柱由折射率为M的石英材料组成(称为纤芯),外部圆柱完由折射率为nz 的石英材料组成(称为包层)。当在两种介质分界面上满足全反射条件时,可将光波限制在纤芯区域经多次全反射传输到目的地。图2 光纤结构2、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1)举例:光纤到家庭(FTTH)的发展FTTH 可向用户提供极丰富的带宽,所以一直被认为是理想的接入方

光纤传输损耗测试 实验报告

华侨大学工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光通信技术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1 光纤传输损耗测试 学院:工学院 专业班级:13光电 姓名:林洋 学号:1395121026 指导教师:王达成 2016 年05 月日

预 习 报 告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光纤损耗的定义 2)了解截断法、插入法测量光纤的传输损耗 二、 实验仪器 20MHz 双踪示波器 万用表 光功率计 电话机 光纤跳线一组 光无源器件一套(连接器,光耦合器,光隔离器,波分复用器,光衰减器) 三、 实验原理 光纤在波长λ处的衰减系数为()αλ,其含义为单位长度光纤引起的光功率衰减,单位是dB/km 。当长度为L 时, 10() ()l g (/)(0) P L dB km L P αλ=- (公式1.1) ITU-T G .650、G .651规定截断法为基准测量方法,背向散射法(OTDR 法)和插入法为替代测量方法。本实验采用插入法测量光纤的损耗。 (1)截断法:(破坏性测量方法) 截断法是一个直接利用衰减系数定义的测量方法。在不改变注入条件下,分别测出长光纤的输出功率2()P λ和剪断后约2m 长度短光纤的输出功率1()P λ,按定义计算出()αλ。该方法测试精度最高。

图1.1 截断法定波长衰减测试系统装置 (2)插入法 插入法原理上类似于截断法,只不过用带活接头的连接软线代替短纤进行参考测量,计算在预先相互连接的注入系统和接受系统之间(参考条 件)由于插入被测光纤引起的功率损耗。显然,功率1P、2P的测量没有 截断法直接,而且由于连接的损耗会给测量带来误差,精度比截断法差一些。所以该方法不适用于光纤光缆制造长度衰减的测量。但由于它具有非破坏性不需剪断和操作简便的优点,用该方法做成的便携式仪表,非常适用于中继段长总衰减的测量。图1.2示出了两种参考条件下的测试原理框图。 (a) (b) 图1.2 典型的插入损耗法测试装置

电信光缆验收报告

电信光纤施工验收报告 工作概况 对集团原有光纤结构进行整改。 1、废除原有主干双模光纤,改换单模光纤线。 2、改变原有光纤结构走向,重新布局光纤网络结构。 示意图 改造前改造后 3、更换光纤终端设备(改用高速单模光纤猫)验收报告 施工单位:电信施工工程队 工程于2013年5月15日完成,预计施工期2天,实际施工期为4天。共铺设光纤线缆1.2公里、高速光纤猫6对、熔光纤接头16蕊.并应行政部要求对原有光纤线缆以及电话线缆规整。施工过程由集团行政部网管全程监督。验收单位:集团行政部施工单位: 验收单位:篇二:电信光缆线路工程验收 电信光缆线路工程验收 1、随工检验 (1)按国家机关规定,光缆线路工程均应实行监理制。由监理人员采取巡视、旁站等方式进行随工检验。对隐蔽工程项目,应由监理和施工双方签署《隐蔽工程检验签证》。 (2)光缆线路工程的随工检验,应按下表的项目及内容进行 光缆线路工程随工检验项目内容 2、光缆线路工程初步验收 (1)干线光缆线路工程初步验收(简称工程初验),应在施工完毕并经工程监理单位预检合格后进行。业主(省级)在收到监理单位“关于工程初验申请报告”后一周内组织工程初步验收。初验工作,一般可分档案、安装工艺、传输特性测试和财务、物资等四个组,分别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和评议。初验组认为有必要时可对隐蔽工程质量进行复查。 (2)光缆线路的安装工艺、传输特性应按下表的项目内容进行检查和抽测。安装工艺和测试数据应符合设计和规范的相关标准,测试数据还应与施工单位提供的竣工测试记录相符或吻合。 光缆线路工程初步验收项目内容 (3)初步验收会议应在全面检查和抽测后对施工质量进行评议,工程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标准的为合格。 (4)初步验收会议还应对施工图设计能否指导施工进行评议。施工图设计应达到的深度要求按相关规范或规定。 3、光缆线路工程竣工验收 (1)干线光缆线路工程的竣工验收,应由业主的主管单位(集团公司)组织进行。 (2)光缆线路工程竣工验收,应在初步验收合格并经3~6个月的试运行后进行。 (3)光缆线路工程竣工验收的准备,应由各业主(省级)组织竣工验收检查测试组,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①初步验收会议上提出的工程遗留问题应整改处理合格。 ②中继段的光纤特性、光缆线路对地绝缘等指标,应进行近期维护普测的基础上进行重点抽测,各项指标应符合标准。 ③检查、抽测项目,可参照初步验收的项目内容。 (4)工程竣工验收应对工程质量及档案、投资决算等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及有关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总结。竣工验收通过后颁发验收证书,正式投产。篇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