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轼诗歌与北宋文化的议论精神和淡雅精神(一)

苏轼诗歌与北宋文化的议论精神和淡雅精神(一)

苏轼诗歌与北宋文化的议论精神和淡雅精神(一)
苏轼诗歌与北宋文化的议论精神和淡雅精神(一)

苏轼诗歌与北宋文化的议论精神和淡雅精神(一)

【内容提要】

一代有一代之文化,一代文化哺育一代文人。北宋文化吸纳了前此数千年的历史积淀,而皮毛落尽,精神独存,不仅各个文化领域、各类文化形式、各种雅俗文化百花齐放,更以独树一帜的北宋文化精神卓然自立。苏轼的诗歌正是在北宋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下孕育成长起来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具典型性的“文人”代表,苏轼通过其二千七百余首包赡丰富、变化万状的诗作,展现出了一幅北宋文化绚丽多彩的历时性的“清明上河图”。尤其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北宋文化精神中最为突出的两个方面——议论精神和淡雅精神,对苏轼诗歌产生了更为直接、更为深刻的影响,而苏诗的议论化和崇雅尚淡倾向又更为突出、更为集中、更为典型地代表了北宋文化的议论精神和淡雅精神,因而,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无论对苏诗还是对北宋文化都不无裨益。一,苏诗与北宋文化的议论精神

欧阳修《镇阳读书》诗云:“开口揽时事,议论争煌煌。”1]曾巩“议论古今治乱得失贤不肖,必考诸道,不少贬以合世。”2]程颐“以天下自任,论议褒贬,无所规避。”3]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谓“近代诸公”“以议论为诗”。4]《宋史》卷173《食货志》序论称:“世谓儒者议论多于事功,若宋人之言食货,大率然也。”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56载:“宋人议论未定,(金)兵已渡河。”“议论”二字,道出了北宋文化精神至为突出的一大特色。

形成北宋文化这种议论精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层次:一,与北宋政府宽宏的文化政策有关;二,与北宋诸帝文化修养高、尊重优容文士有关;三,与文官政治制度在北宋能得以全面确立有关;四,与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并牵制相权而制定的台谏制度有关;五,与北宋为巩固政权而提倡直谏、鼓励议论和大开言路有关;六,与北宋科举制度废诗赋、试策论的改革有关;七,与北宋时期科举考试提供的更加平等自由的竞争机会有关。

北宋文化的议论精神由北宋文化的核心——宋学发轫,正如陆游所言:“唐及国初,学者不敢议孔安国、郑康成,况圣人乎?自庆历以后,诸儒发明经旨,非前人所及。然排《系辞》、毁《周礼》、疑《孟子》、讥《书》之《胤征》《顾命》、黜《诗》之序,不难于疑经,况传、注乎?”5]由此扩展,宋人不仅议学问、论经术,而且议时事、论政治;不仅与今人议论,而且找古人争辩。学术、政事、文学,甚至在绘画领域,也折射出这种议论精神。苏轼称论画求“常理”6];沈括言书画之妙在乎“造理入神”7];米友仁云:“子云以字为心画,非穷理者其语不能至是,是画之为说,亦心画也。”8]等等,曰“常理”,曰“造理”,曰“穷理”,“理”正是北宋文化议论精神的核心命题。这里的绘画之“理”,同苏轼所谓“物一理也”9],同苏辙所谓“万物同一理”10]、“万物一理”11]一样,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北宋文化的议论精神。苏轼《凫绎先生诗集叙》盛称颜太初诗文“言必中当世之过”12]、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谓苏轼“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与北宋文化议论精神的脉搏,正是同起同落的。苏轼《春秋论》云:“而圣人岂有以异乎人哉?不知其好恶之情,而不求其言之喜怒,是所谓大惑也。”13]这一议论,对那些奉先秦经典若神明的汉唐经学,不啻振聋发聩之当头棒喝。

议论化,是苏诗的突出特色。较早指出苏诗这一特色的是宋人张戒,张戒论诗主张词婉意微、不迫不露。从这种贵含蓄的主张出发,他在《岁寒堂诗话》里批评道:“子瞻以议论作诗,……学者未得其所长,而先得其所短,诗人之意扫地矣。”14]更系统而有影响的批评是严羽提出的,其《沧浪诗话·诗辨》主张:“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荃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角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接着,他针对苏、黄指出:“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15]以后,很多论者都将议论化作为苏诗缺憾加以诟病。究其原因,不外有二:

其一,预设立场,以唐诗(尤其是盛唐诗)为正法眼藏、乡音乡味。在他们心中,以唐诗为代

表的主情性、不主议论的审美趣味,已成为积淀颇久的标准和习惯。以这种思维定势去读苏诗,即使其议论超妙英发,至矣、工矣,终觉是旁门左道、殊方蛮语,不是吾乡之唐音正声、诗人之抒情本色。

其二,虽然在苏诗中,议论化并非意味专用议论,纯务理语,如玄言诗和理学诗一样,但在苏诗之后的江西诗派末流、道学家和偈子诗那里,议论与形象、情感割离脱节,被推到“理障”的极致,苏诗便被认为是始作俑者而备受不明不白的指责。

就第一点而言,唐音、宋调各有其胜,前人之论备矣。就第二点而言,其实,苏诗的议论化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叶燮《原诗》中指出:“从来论诗者,大约伸唐而绌宋。有谓‘唐人以诗为诗,主性情,于《三百篇》为近;宋人以文为诗,主议论,于《三百篇》为远’。何言之谬也!唐人诗有议论者,杜甫是也,杜五言古,议论尤多。长篇如《赴奉先县咏怀》《北征》及《八哀》等作,何首无议论!而以议论归宋人,何欤?彼先不知何者是议论,何者为非议论,而妄分时代邪!且《三百篇》中,二《雅》为议论者,正自不少。彼先不知《三百篇》,安能知后人之诗也!如言宋人以文为诗,则李白乐府长短句,何尝非文!杜甫前、后《出塞》及《潼关史》等篇,其中岂无似文之句!为此言者,不但未见宋诗,并未见唐诗。村学究道听耳食,窃一言以诧新奇,此等之论是也。”16]沈德潜《说诗晬语》袭之,而略云:“人谓诗主性情,不主议论,似也,而亦不尽然。试思二《雅》中,何处无议论?老杜古诗中,《奉先咏怀》《北征》《八哀》诸作,近体中《蜀相》《咏怀》《诸将》诸作,纯乎议论。”17]细思起来,《诗经》中议论之端倪岂止《二雅》,它如《伐檀》《相鼠》《七月》《硕鼠》,都可称典型的以议论入诗。汉魏以降,赵壹《疾邪诗》、班固和左思《咏史》、曹操《步出夏门行》、鲍照《拟行路难》及陶潜的诸多诗篇,也充满议论之辞。初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绝唱千古,乃纯乎议论。李白《蜀道难》开篇便:“噫,吁嘘!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中间亦不乏议论。杜诗除沈德潜提及外,还有《戏为六绝句》《题王宰画山水图歌》《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等,更将以议论入诗在论诗题画领域中加以弘扬。其后,韩愈以文为诗、将文之议论入诗之作,白居易议论痛快、以理为胜之作,实已开宋诗议论化之门户。至北宋,“国初沿袭五代之馀,士大夫皆宗白乐天诗。”18]到了“欧梅苏王”,杜、韩受推重,此时宋诗中议论化倾向已颇成气侯。《宋诗钞·临川集》小序直言:“(王安石诗)独是议论过多。”从上述不绝如缕的诗歌发展线索中,不难看出以议论入诗从孕育、产生到发展的历史演变进程。有了这样的历史,苏诗的议论化上祧《诗经》、中承陶潜等汉魏诗人之作,近继李、杜、韩、白之诗的渊源也就一目了然了,可以说,苏诗议论化正是上述固有诗歌传统的继承与发扬。苏诗的议论化固然有着上述诗歌传统的历史渊源,但它能成为代表有宋一代诗歌的最突出的特色,则更有着北宋文化议论精神直接而深刻的时代影响。北宋文化的议论精神当然与前述文化政策等七项外在因素有关,但说到这种议论精神之于苏诗的影响,其关系尚未直接触及。譬如,唐代也可谓思想解放、政治宽弘了,为何唐诗却不以议论见长呢?究其实质,议论精神在有宋一代的特定涵义是通过尚思辨、主理意的理性主义文化精神来集中体现的,而这才是唐型文化中真正缺少的精神元素,这也正是两种文化的重要区别所在。有唐一代虽于儒、释、道兼收并蓄,但在中国哲学史上,唐代唯有佛教思想相对繁荣,而儒、道思想相对冷寂,尤其是对于传统文化中具有核心地位的儒学,唐人多重注疏而轻义理,从总体水平看,其哲学思辨的发达程度,其学术思想的批判意识和理性主义精神都远逊于赵宋。

可以说,宋型文化代表了传统文化中理性因素的高扬,唐型文化代表了传统文化中感性因素的高扬。宋型文化锻铸而成的,是对生命宇宙的思省,是对直觉感性的体悟,因而即使有粲若春花的生命情调,最终也常常归于淡泊澄观、宝光内蕴的人文境界。而唐型文化喷薄而出的,是对生命宇宙的歌咏,是对直觉感性的触动,因而即使有经验的理性思考,在表现形式上也往往还原为感性的意象。这种差别既有特定的政治、经济等时代背景的不可抗拒的影响,同时也是中唐以来传统文化革故鼎新的必然结果,而其中尤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则是主导文

化发展的制动权已由世族手中转移到庶族那里。盛唐帝国由世族阶层主导的文化精神,与其天宇开张的气魄和武功相一致,是那种发散与昂扬的风貌,大力搏控,在醇酒美人、狂呼高歌中迸发出生命旺盛向上的火焰;北宋王朝由庶族知识分子展示的文化精神,与其积贫积弱的国势相适应,是那种凝炼与沉潜的风貌,诚笃内省,在茶茗与书卷中慢啜深品,体味宇宙人生的至奥。

苏轼诗如晴雨表一样,敏感地反映出这种时代文化精神的迁移与嬗变,并主动适应理性化时代主题的需要与召唤,发扬汉儒以来美刺观的诗学传统,同时注意舍去其纯教化的苍白观念,将魏晋六朝以来穷情写物的审美主义融入其创作思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19];发扬言志写意精神之际,不废咏物壮景之工。一方面,接受情景相生与思理议论之间固有的差别;同时,开始摸索将意兴思理同性情兴象有机融合、相互渗透,力图系隐喻和意会于议论言传,含不尽之意于抒情写景。因此我们说,苏诗的主要贡献不在于舍弃宋以前的“诗要用形象思维”的传统,代之以抽象无味的议论,而在于合理继承形象思维的传统,同时反映并发扬本时代文化的议论精神。反映时代精神,才能代表时代;发扬时代精神,才能领导时代。在这一点上,正由于苏诗的议论化适时反映并发扬了北宋文化的时代精神,因而才代表并领导了中国古典诗歌由唐音转为宋调这一历程在艺术风格和气象上的新的探索。也正由于此,苏诗扩展了古典诗歌原有的表现范围,增强了古典诗歌原有的表现能力,从而开拓出古典诗歌另一种境界。这种境界使人感受和体会到:诗的魅力不仅可以在于情景交融,也可以在于意兴生发。

我们说,性情的抒发固然是诗歌的基本特征之一,但从精神分析学看,人的心理世界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整体系统,知、情、意、直觉、理智、潜意识之间没有判然相隔的楚河汉界。在审美活动中,它们尤其是相互渗透和沟通着的。在诗歌的基本构成因素中,形象因素、情感因素、知性因素、理智因素的任何一种发生倾斜变化,都会导致诗歌风格、气象的不同。苏轼曾说:“始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20]苏诗正是苏轼这种美学理想和追求的具体体现。感性因素和知性因素都是诗歌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苏诗以议论化入诗,将后者加以突出、强调和倾斜,反唐音之常,创宋调之趣。理趣就是这“趣”的重要表现之一,而议论就是这理趣的重要表现之一。

退一步讲,议论与诗虽然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并非水火不容。前者作为一种表现手法,与抒情、叙事等相并列;后者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与散文、辞赋等相对举。两者如同“文以载道”和“诗以言志”的关系相似,看似针锋相对,实则水米无干,甚或羽翼相辅。每种文学体裁都可以通过议论的手法表达;每种表现手法都不妨运用于诗。也许存在某种表现手法更适合某种文学体裁的问题,但表现手法与文学体裁、议论与诗之间并没有天然的鸿沟。如果需要,诗可以议论,议论可以诗化,只要运用得当,完全可以各得其所,充分恰切地表现出各自的极诣。

从诗歌内部着眼,陈陈相因绝非诗歌艺术应有的发展途径。北宋前期对唐诗模式一味模仿、袭用,而且取己所好,十分偏颇。所以,无论是白体、西昆体、晚唐体,最终都是昙花一现,影响有限。范仲淹说他们:“学步不至,效颦则多,以至靡靡增华,愔愔相滥。”21]梅尧臣称:“迩来道颇丧,有作皆空言。烟云写形象,葩卉咏青红。”(《答韩三子华……》)那种廓敷空洞的言情写景,确实已经难以适应宋人穷形尽相、致知格物的新的审美趣味。时代迫切需要诗歌在审美观念和意识上有一场新的革命。

从诗歌之外的其它文学体裁看,这一时期古文运动的再度兴起和宋词的崛起壮大,两面夹攻,促使宋人写诗在创作和观念上,不得不沿着新的道路开拓。词在抒写要渺的情思方面令宋诗自愧弗如,只好放弃一部分抒情的疆域,转而占据写意的一部分领土;古文运动更进一步加速了以文为诗的步伐,打通了诗文两种体裁之间的隔膜。前者使宋诗在内容方面从抒情上退却,后者使宋诗在形式方面的“破体”(散文化)上前进。二者合力,促成了古典诗歌史上的一

次新的解放。

于是,这场革命的旗手和这次解放的领袖苏拭便应时而出了。政治家和蜀学派巨子的双重身份,是苏诗得以以议论擅场的重要因素。苏轼自小就“奋厉有当世志”(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成为北宋政治舞台上的积极参与者之后,更力倡“诗须要有为而作”(《题柳子厚诗二首》其二);“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庶几有补于国”(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精悍确苦,言必中当世之过”(《凫绎先生诗集叙》);“寓物托讽,庶几流传上达”(《乞郡札子》)。他还说:“清新似庭燎,虽美未忘箴”(《次韵朱光庭喜雨》)、“春秋古史乃家法,诗笔离骚亦时用”(《过于海舶得迈寄书酒……》)。其中表现出的苏轼对诗与政关系的认识,与杜甫、白居易以来的新乐府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而“早岁便怀齐物志,微官敢有济时心”(《和柳子玉过陈绝粮》)、“岂敢便为鸡黍约,玉堂金殿要论思”(《次韵蒋颖叔》)的政治抱负和决心,愈发使议论在苏诗中得以大放厥词。

有名的乌台诗案就是因为苏诗中的议论引发的,宋·朋九万《东坡乌台诗案》录《监察御史里行舒亶札子》里说:“盖陛下发钱以本业贫民,(苏轼)则曰‘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课试郡吏,则曰‘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陛下兴水利,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陛下谨盐禁,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其他触物即事,应口所言,无一不以讥谤为主。”22]政敌的摭摘,固多牵强附会、深刻求之,例如王珪对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其二的曲解,连宋神宗都不以为然。23]但,参以《宋诗纪事》卷二十一所列乌台诗案中诸作,多涉政事,谓其有影射讥评之隐意,也并非全然无据。《后山诗话》就曾评说道:“苏诗始学刘禹锡,故多怨刺。”24]官场失意,屡遭贬谪之后,坎坷的境遇使苏轼对社会、对人生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察,诗中议论更成为其总结以往,鉴戒今世,消解悲情,自我超脱的有效武器和途径。

作为蜀学派巨子,苏轼于思辨哲学有深造自得,于儒、释、道亦融会贯通,功力不浅。黄庭坚称苏轼“深入理窟”25];秦观也说:“苏氏(东坡)之道,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际。”26]而最了解他的胞弟苏辙,回顾苏轼的为学之道时说:“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茫然不见其涯也。”(《东坡先生墓志铭》)宏通广博的才学,深造自得的识见和雄厚的文化素养无疑成为苏诗议论化成功的内在根底。苏诗中的议论俯拾即是,或全诗纯乎议论;或前面抒情叙事,咏物写景,篇末发表议论;或议论与抒情叙事、咏物写景交替穿插;或几种写作手法水乳交融,不分彼此。方法的多种多样和变化万状使苏诗中的议论视野开阔,容量闳大,雄深博辩,气象万千。而其议论的题材内容大到宇宙时空、小到鸟兽虫鱼,广到社会人生、狭到碑刻古玩,雅到诗书画艺、俗到接物处世,近到花草木石、远到海外仙国……无论大小广狭,雅俗远近,其“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27]皆取之于心,注之于手,似风行水上,自成其文,滔滔汩汩,无往不适。议论的具体方法亦多种多样,例如:

壹、与形象结合

1.借助形象议论。如《雍秀才画草虫八物·蜗牛》:“腥涎不满壳,聊足以自濡。升高不知回,竟作黏壁枯。”《次韵子由岐下诗·鱼》:“湖上移鱼子,初生不畏人。自从识钩饵,欲见更无因。”28]

2.就形象本身展开议论。如著名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总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以及《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29]

3.循事理结合形象而议论,并由此及彼,联类相生。如《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泗州僧伽塔》:“我昔南行舟系汴,逆风三日沙

吹面。舟人共劝祈灵塔,香火未收旗脚转。回头顷刻失长桥,却到龟山未朝饭。至人无心何厚薄,我自怀私欣所便。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若使人人祷辄遂,造物应须日千变。今我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遂来无恋。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退之旧云三百尺,澄观所营今已换。不嫌俗士污丹梯,一看云山绕淮甸。”30]

贰、与情感结合

1.带情议论,用议论以抒情,重在抒情,以理相辅。如《夜泊牛口》:“日落红雾生,系舟宿牛口。居民偶相聚,三四依古柳。负薪出深谷,见客喜且售。煮蔬为夜飧,安识肉与酒。朔风吹茅屋,破壁见星斗。儿女自咿嚘,亦足乐且久。人生本无事,苦为世味诱。富贵耀吾前,贫贱独难守。谁知深山子,甘与麋鹿友。置身落蛮荒,生意不自陋。今予独何者,汲汲强奔走。”《荔支叹》:“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龙眼来。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庭溅血流千裁。永元荔支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洛。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病。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31]

2.用议论直接说理,但带情韵而行。如《和蔡淮郎中见邀西湖三首》之二:“城市不识江湖幽,如与蟪蛄语春秋。试令江湖处城市,却似麋鹿游汀洲。高人无心无不可,得坎且止乘流浮。公卿故旧留不得,遇所得意终年留。君不见抛官彭泽令,琴无弦,巾有酒,醉欲眠时遣客休。”《和陶饮酒二十首》之四:“蠢蠕食叶虫,仰空慕高飞。一朝傅两翅,乃得黏网悲。啁啾同巢雀,沮泽疑可依。赴水生两壳,遭闭何时归。二虫竟谁是,一笑百念衰。幸此未化间,有酒君莫违。”32]

3.情理相融,难辨彼此。如《和孔密州五绝·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二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阳关词三首·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33]

叁、与叙事结合

如《赠眼医王彦若》:“针头如麦芒,气出如车轴。间关脉络中,性命寄毛粟。而况清净眼,内景含天烛。琉璃贮沆瀣,轻脆不任触。而子于其间,来往施锋镞。笑谈纷自若,观者颈为缩。运针如运斤,去翳如拆屋。常疑子善幻,他技杂符祝。子言吾有道,此理君未瞩。形骸一尘垢,贵贱两草木。世人方重外,妄见瓦与玉。而我初不知,刺眼如刺肉。君看目与翳,是翳要非目。目翳苟二物,易分如麦菽。宁闻老农夫,去草更伤谷。鼻端有余地,肝胆分楚蜀。吾于五轮间,荡荡见空曲。如行九轨道,并驱无击毂。空花谁开落,明月自朏朒。请问乐全堂,忘言老尊宿。”《于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如婴儿声,殊不闻雷震也》:“已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34]

肆、隐理含趣,论而不枯

1.寓理而不道破,留给读者以思悟的空间。如《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题沈君琴》:“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35]

2.选择有意趣的事理议论。如《次韵刘京兆石林亭之作,石本唐苑中物,散落民间,刘购得之》:“都城日荒废,往事不可还。惟于古苑石,漂散尚人间。公来始购蓄,不惮道里艰。忽从尘埃中,来对冰雪颜。瘦骨拔凛凛,苍根漱潺潺。唐人惟奇章,好石古莫攀。尽令属牛氏,刻凿纷斑斑。嗟此本何常,聚散实循环。人失亦人得,要不出区寰。君看刘李末,不能保河关。况此百株石,鸿毛于泰山。但当对石饮,万事付等闲。”36]

苏轼古诗文-诗歌鉴赏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董传①留别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②,强随举子踏槐花③。 嚢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④。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⑤新湿字如鸦⑥。 【注】①董传:字至和,洛阳(今属河南)人。曾在凤翔与苏轼交游,即将赴汴京春试。②瓠叶:化用《诗经?小雅》“幡幡瓠叶,采之亨之”(“亨”同“烹”)的典故,言其宴席上菜肴粗陋、简约。 ③踏槐花:唐代有“槐花黄,举子忙”俗语,槐花落时正是举子应试的时间,后因称参加科举考试为“踏槐花”。④择婿车:唐代进士放榜,例于曲江亭设宴。其日,公卿家倾城纵观,高车宝马,于此选取佳婿。⑤诏黄:即诏书,诏书用黄纸书写,故称。⑥字如鸦:诏书写的黑字。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本应写作“生涯裹粗缯大布”,词人颠倒词序增强了画面感,而且表示这种清贫是董传的生活常态。 B. 颔联连用两个典故,说明董传志向远大,不甘心过这粗茶淡饭的贫苦日子,决心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 C. 颈联中“寻春马”“择婿车”两个典故,暗含苏轼对董传的讽劝,希望他不要被京城的浮华迷乱了心智。 D. 诗歌刻画了董传形象,他虽衣衫朴素,但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平凡的衣着掩不住乐观向上的精神风骨。 15. 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六幺令·天中节①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②,泪竭陵阳③处。汩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注]①天中节即端午节。②新亭对泣,语出《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③陵阳,屈原第二次被流放,最后到了陵阳。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上片通过描写“虎符缠臂”“门插艾蒲”“放飞纸鸢”“饮酒食粽”“龙舟竞菠”“诵赋祭吊”几个场面写出端午节的盛况。 B. 词中运用“新亭对泣”的典故准确贴切,是因为屈原当时流放在外、痛心国难的心情与晋时渡江避难的中原人士非常相似。 C. 本词咏今叹古,“借古而启今”。上片极力描摹端午诸种盛况,下片感怀屈原人生经历。本词的写作重点在上片。 D. 词中有景,景中寓境。上片一幅幅生动的民俗风景画扑面而来,景境如画;下片一幕幕沧桑的历史再现眼前,一唱三叹。 15. 一般认为,词中的“异客”是指屈原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郭纶① 苏轼 河西猛士无人识,日暮津亭阅过船。路人但觉骢马瘦,不知铁槊大如椽。 因言西方久不战,截发愿作万骑先。我当凭轼与寓目②,看君飞矢集蛮毡。 【注】①这是苏轼23岁时的作品。郭纶本为河西弓箭手,屡有战功。仁宗康定元年九月,西贼寇三川寨,郭纶固守,定川堡得不陷。②寓目:过目,观看。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中提到郭纶本是河西勇士,如今却无人认识;这位昔日猛将只是在傍晚时分,闲坐渡口,看经过船只来打发时间。

试论苏轼词作的风格多样性

试论苏轼词作的风格多样性 辽宁省鞍山市华育高级中学语文教师王希 摘要:在传统文化中,对苏轼词风格的认识往往以“豪放”评之,我认为这有失于偏颇和简单化,其原因在于仅以几首豪放词来涵盖苏轼词全貌,以偏盖全。我通过对几首苏轼词代表作的评论赏析,说明起词作风格的具体表现,提出苏词体势高妙,时而慷慨豪放,时而清丽委婉,时而飘逸旷达,风格多样,不可一而论之。 关键词:苏轼风格多样豪放旷达婉约 词的历史可谓久远,但直到宋代,才可称“得其时也”。宋朝的政治、经济制度为词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词坛一时名家辈出,各领风骚。而因词风迥异造成的流派之争也便风起云涌,此起彼伏。作为一代文坛名匠,苏东坡的词风,更是被后世的文论家们屡加评论。 明人徐师曾在《文体明辩》中说:“论词有婉约者,有豪放者,婉约者欲词情蕴籍,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人们就把宋代的词人分为两派:晏殊,晏几道父子及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俱归入婉约一派;苏轼,贺铸,辛弃疾,陆游等归入豪放一类。这种分法虽显简单粗略,但后人却纷纷认同。 纵观古今对苏轼词风的评论,大体有“豪放”,“旷达”,“婉约”等几种说法。其实,对象苏轼这样才华横溢,气质浪漫,个性自由,风格多变的一代文豪,试图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的词风,那肯定是徒劳的,也是片面的。如果仔细探究一下苏轼的全部词作,使可见苏词风格的多样,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雄浑豪放,亦有《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的缠绵悱恻,更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超脱旷达等等,不一而足。再基于苏轼执着而不乘张,既能拼搏进取,亦能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以及挥洒自如的写作态度和变化莫测的诗文技巧。我认为,对苏轼风格应分而论之。 一、苏轼词作风格中的“豪放” 苏东坡之所以被后世众论者尊为“豪放派”之鼻祖,主要还是由于他的一些描写自己的抱负与理想的词作,确实表现了与众不同的慷慨豪迈的气质,领词风转变之先河。 如他创作的第一首豪放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全篇洋溢着一股报国杀敌的豪情,其词在脉脉柔情的传统词风中,敲响了慷慨激昂,纵横奔放的豪迈鼓乐,“回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给人一种豪气冲天的冲动感觉。另外,如《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田》回忆自己与苏辙少入仕之初,自信“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勃勃雄心,《南乡子·旌旗满江湖湖》中季风迂儒,赞扬“帕首腰刀”的勇士,《阳关曲·赠张继愿》中“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的惋惜,都充满高昂豪放的精神,这在唐诗佳处,也不过如此。因而王灼说他:“东坡先生以文章余事作诗,溢而作词,高处出神入天,平处尚临镜笑春,不顾侪辈(1)。便是此意。 二、苏轼词作风格中的“旷达”

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分析复习过程

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 分析

苏轼是北宋文坛革新的杰出领袖,也是宋代乃至中国历史上一个全能的文学天才。他在文学理论上强调“文”、“艺”并重,丰富了美学理论;他的文艺散文,以隽婉的风格和流畅的笔调,显示出诱人的艺术境界;他的诗歌思想深邃,技巧纯熟,代表了北宋诗歌的最高水平;在词章创作方面更显示了无以伦比的艺术才华,他“以诗为词”,提高了词的表现力,不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写下了豪放与旷达的千古绝唱,开创了豪放词派,而且“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把宋词浓丽深婉的特色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前人多将苏词归于豪放一派,其实苏词风格是多样化的:既超迈豪放,又至情深婉;既放达深旷,又隽秀清逸。本文仅就其词风的豪放、婉约与清旷进行初步的分析论证。 一、气势恢弘、激情磅礴的豪放风格 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是豪放词的代表,他能够借助瑰丽恢宏的意象来抒发慷慨豪情,将充沛激昂或悲壮苍凉的激情融入词中,并开拓了词的写作范围。 (一)气势磅礴、场景宏阔雄壮 气势恢弘。苏词的豪放词有气势豪迈飞动、场景宏阔雄壮的特点。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是一首著名的豪放词,磅礴的气势、壮美的场景、雄浑的境界,正是豪放词风的体现。词的上片写景,描写赤壁的景色,前三句,仿佛是描述远景,长江水浩浩荡荡,滔天波浪如大浪淘沙,送走了一代风流人物;次三句,描写近景,目光投向赤壁古战场;上片最后两句,是上片景物描写的总结。下片怀古,词人抓住周瑜年轻有为的主要特征,塑造了他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并由

苏轼诗词艺术特色

苏轼诗词艺术特色 苏词在词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为词的的开拓了新天地。苏轼以其奔放的才情,将词笔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怀古记游、写景咏物、亲情友谊、田园风光以及参禅说理等等,突破词“艳科的”定见,把词的社会功用提到与诗同等的地位,全方位地表现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与精神面貌。苏轼有意突破“诗庄词媚”的界限,以自由挥洒的文笔,定了大量风格豪放之作,开一代新词风。他以诗境诗语入词,形成了苏词“以诗为词”的特点,同时也改变了词完全从司于音乐的地位,使词向独立的抒情诗体方向发展。豪放是苏词的主体风格,而在豪放中时有旷达情怀的流露。代表作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妈娇?赤壁怀古》。抒发追求理想、热爱人生的美好感情。如《水调歌头?怀子由》。爱情词与咏物词的风格则以婉约见长。如《江城子?掉亡》、《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词的内容:

苏轼扩大了词的领域,用词来抒写生活情趣,政治抱负,身世感慨,亲友情谊,农村生活,咏物,谈禅,说理等,无所不宜. 苏轼词的风格 苏轼词以豪放为主,有名的有.在裏描写了赤壁战场的雄奇景色,周瑜,诸葛亮等英雄人物的形象,颢示了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和建功立业的抱负.苏轼词虽以豪放为主,但还有清秀,穠丽,温婉,蕴藉的一面,如(莫听穿林打叶声)写得简淡.苏轼词不喜欢雕琢,善於吸收诗句入词,偶然也运用当时漱f语,给人清新朴素的感觉. 特点: 1.开创了豪放词风。 苏轼在婉约之外,大量地创作豪放词,开创了豪放词风,促进了词风的转变。我们一般认为苏轼的豪放词能够借助瑰丽壮伟的意象,恢宏的意境来抒发其慷慨豪情。苏轼豪放的艺术风格表现主要有三: 一是将充沛激昂甚至悲壮苍凉的激情融入词中; 二是在写人、咏景、状物时以慷慨豪迈的意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伟的场面取胜; 三是以奔放雄豪的音调著称。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等,均体现出这一风格。 2.以诗为词。 所谓以诗为词,就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 3.突破了音律的束缚。

苏轼诗词文的主题分类赏析

苏轼诗词文的主题分类赏析 苏轼,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说到他,我们总能随口吟出他的许多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诗词、文章。的确,这些诗文早已成为我们广大人民群众血肉中丰厚的文化养料,须臾不可分离。他是这样伟大而富有魅力,他的豪放,他的洒脱,他的忧思,他的孤独等等,无不吸引着读者。那么,他坎坷的人生在他的笔下都有着怎样的表达?笔者不揣浅陋,试图通过解读他的人生轨迹,捕捉住他豪迈的笑容中隐藏的更深层的情感因素。 一、壮怀激烈立志报国 苏轼少有大志,小时候在家读书,读到《后汉书》中的《范滂传》,说范滂“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后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立即就问他的母亲程夫人:“轼若为滂,母许之否?”可见他天性中就有忠义的一面。这种报国之情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可见一斑。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本篇作于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冬。四年前,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北方边郡密州任知州。他除了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四年,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词中,苏轼自比孙权,表现了出猎者的英豪;又自比魏尚,希望被朝廷重用。整首词昂扬奋发,豪迈遒健,一扫传统柔婉的词风,为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二、心忧天下与民同乐 苏轼从来就是一个好官,不管自己仕途有多坎坷,总是心忧天下,勤政爱民。在任上,他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比如在徐州时治水患,在杭州时疏浚西湖,建造长堤(苏堤)等等。老百姓的忧乐他时刻挂在心上,有文为证。 《喜雨亭记》是苏轼于嘉佑六年(公年1061年)在凤翔府任判官时所作。苏轼到凤翔府任职的第二年,建官舍,行政事,凿池引流,美化环境,但不巧的是当地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旱情显现,灾情就会是必然的结果了。大旱望云霓,百姓的忧愁是可想而知的。他和百姓们一样盼望下雨,望眼欲穿,结果是“乙卯乃雨,甲子又雨”。那么,这些雨够不够呢?“百姓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下得透,下得足,下得实在。要说好雨,喜雨,这才真正称得上是好雨,喜雨!我们甚至可以想见与百姓们一样为了这场好雨歌之舞之足之蹈之,欣喜若狂的情形了。事实上,这场大雨产生的欢快气氛是显而易见的:“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这是一幅万民同乐官民同欢的喜庆图啊,我们仿佛也同苏轼一起融入了庆祝喜雨的场景之中。 而《浣溪沙》是表现与民同乐的另外一首词。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这首词写的是“谢雨”途中的感受。在“谢雨道上”,经过长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簌簌”之声传来耳际,并好象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往前走,这响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不用看也不用问,这是熟悉的缫车的响声。从响声中,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下片写的感受和意识活动。“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对上片的补充。因为酒意未消,路途遥远,人体困乏。“日

论苏轼词的创作风格

论轼词的创作风格 摘要:在北宋词坛上,轼享有巨大的声誉,轼词的创作风格一直以来也都是学者们重点研究的对象。轼词的创作风格一言以蔽之就是“以诗为词”,具体表现为多样化的题材和独特的创作手法;前人创作传统、儒释道三家结合的思想以及轼曲折的人生经历是词的创作风格形成的原因;词“以诗为词”的创作风格对后世词人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键词:轼;创作风格;以诗为词;原因;影响 轼是中国词坛上别具一格的作家。轼基于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大胆的对词进行了变革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词的创作风格可以凝练成四个字—“以诗为词”,轼“以诗为词”的创作风格又有具体两方面的体现,即多样化的题材和独特的创作手法;再通过对轼词创作风格形成的原因和其影响的具体分析,进而领略轼旷达的情怀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一、轼词创作风格的具体体现 在北宋词坛上,轼既继承了前人传统突破了传统樊篱,将诗文革新运动扩大至词的领域,在原有词风的基础上实现了标志性的突破与创新,为词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全新的境界。轼用词这一新型的音乐性文体,表现诗歌原始而古老、历久而弥新的题材,并将赋、比、兴等诗歌手法运用于词的创作,最大限度地挖掘了词的审美潜力,为宋词成为与唐诗比肩的一代文学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故而,一言以蔽之,轼词创作风格的集

中体现就是“以诗为词”,取词的躯壳而赋以诗的神气。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一)多样化的题材 轼“以诗为词”的表现手法是他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所谓“以诗为词”,就是以诗之法,运词之意,以诗之器,显词之艺,将诗歌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作当中,消解诗词界限,合二为一,达到了诗词一体的艺术效果,进而拓宽了词的表现空间,提升了词的表现能力,词同样可以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故而形成了词多样化的题材,无论是豪放词、旷达词还是男女恋情词,都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极具风韵,回味无穷。轼在词创作方面最难能可贵而且也是最具闪光点的一点,就是将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融入到词的创作当中,这在他多种题材的词作当中都有展现。 1、展现建功立业的豪情 在轼众多的豪放词当中,《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1]可谓是东坡平生第一快词,整首词塑造了一个英姿飒爽、希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英雄志士的形象。这首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此年轼四十岁,“老夫”是轼的自称,有宦海浮沉的疲惫之意;词的首句充分描述了轼出猎时的装束,“千骑”形容出猎的队伍之盛大,声势之雄壮,此处有夸之语;词的第二句意谓作者自己出猎的勇猛姿势可以像当年权射虎那样。词的下片意在抒情,“酒酣胸胆尚开”意谓胸怀开阔,豪气勃发;“持节云中,何日遣唐?”此句一语中的,意谓不知朝廷何时才能重用自己。此时的轼正在遭受贬谪期间,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渴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展现出想要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如果说《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东坡平生第一快词,那么《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说是他豪放词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轼的这首词之所以具有永恒的魅力,是因为它完全符合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含义。每个人生来都有现实的抱负和人生的寄托,即将自己的存在价值最大限度的放大,彰显自我的存在感,换而言之,就是平凡大众的英

论苏轼词的艺术特征

论苏轼词的艺术特征 苏词在词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为词的的开拓了新天地。苏轼以其奔放的才情,将词笔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怀古记游、写景咏物、亲情友谊、田园风光以及参禅说理等等,突破词“艳科的”定见,把词的社会功用提到与诗同等的地位,全方位地表现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与精神面貌。苏轼有意突破“诗庄词媚”的界限,以自由挥洒的文笔,定了大量风格豪放之作,开一代新词风。她以诗境诗语入词,形成了苏词“以诗为词”的特点,同时也改变了词完全从司于音乐的地位,使词向独立的抒情诗体方向发展。豪放就是苏词的主体风格,而在豪放中时有旷达情怀的流露。 苏词风格的特征:在气魄方面雄奇、博大;在“法度”方面突破陈规,不许泛滥。为了弄清“豪放”一词的含义,我们还可以瞧苏轼自己的一段话:又惠新词,句句警拔,诗人之雄,非小词也。但豪放太过,恐造物者不容人如此快活。一枕得无睡,辄亦得之耳。《东坡续集·答陈季常》)这就是苏轼称赞陈季常豪放词风的话,联系她称赞吴道子的画“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话,可以断言:苏轼心目中的“豪放”,既要能体现“诗人之雄”,酣畅淋漓地抒发为造物主所不容的“如此快活”的感情,又要在“法度”(即一般艺术规律与传统)容许范围内“出新意”、“寄妙理”。 从以上可以瞧出,所谓“豪放”,在气魄方面,它要求雄奇、博大,不允许中正、平庸;在“法度”方面,它既要

求突破陈规,又不允许泛滥无归。 然而,苏词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豪放的风格呢? 第一,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扩大了题材,丰富 了内容。 晚唐、五代文人词发展于歌楼酒宴之中,其主要特征就是“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因而被视为“艳科”、“诗余”。词的内容只能写儿女私情、离愁别恨。北宋时期晏殊、张先、欧阳修等词人,几乎毫无保留地承袭了晚唐、五代的词风。其后的柳永,善于用“俚语”与铺叙手法描写病态的中下层市民的生活——尤其就是妓女的生活,词的内容有所扩大,但其基调仍未跳出“艳科”的窠臼。苏轼则一扫靡艳词风,开创豪放一派,正为胡寅《酒边词序》说的: ??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 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 外,于就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 苏轼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把“词”提到了与“诗”并列的地位,凡就是“诗”能表达的内容,多写进“词”里去了,山川景物[如《水调歌头》]。记游咏物[如《浣溪沙》]。感旧怀古[如《沁园春》,《念奴娇》]。惜别怀人[如 《八声甘州》]。述行明志[如《江城子》]等等,都成了苏词的题材。刘熙载说: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艺概》卷四),此语恰到好处地道出了苏词

苏轼山水诗艺术特色

苏轼山水诗艺术特色 四川省东汽八一中学李静颜[内容提要]大自然的山川流水在诗人的笔下会呈现出不同的画面,这是因为不同的诗人对其所描绘的山水有不同的理解,也因此表现出独自的艺术特点。思想旷达通脱、襟怀开朗宽广、诙谐幽默、风趣机智的苏轼笔下的山水也因此而变得,流动活泼、奇势迭出、生气蓬勃、富有灵性、趣味无穷。 [关键词]山水诗动态美趣水墨写意 苏轼,出生于山清水秀的四川眉山,从小便受大自然的陶冶,他的一生,足迹达到北宋国土的大半,饱览祖国各地风光,政治上受挫时,他便寄情于祖国的山水之间,因此留下了为数众多的歌咏山川之美和其山水之乐的优美诗文,成为一笔宝贵财富。虽然苏轼不是第一个写山水诗的作家,但因受其生性和特殊的经历影响,他笔下的山水诗也独具魅力,值得我们研究的内容很多,这里仅对其山水诗的艺术特点作一简单概述。 一、动感之美 中唐诗论家皎然在探讨诗歌如何表现自然美时,提出了“状飞动之趣,写冥奥之思”(《诗议》),捕捉山水风云“萦回”、“盘礴”、“舒卷”的“千变万态”,使山水诗中的景物形象呈现出“气胜势飞(《诗式》)的美。这是对古典山水诗丰富艺术经验的一点总结,下面我们来看看苏轼是如何表现自然山水的动感之美。 苏轼主张,画水要画出“活水”并“尽水之变”,反对静止地刻画“死水”(《画水记》),其诗作亦如此,在他笔下,涌现出许多富于动态、音响和情趣的活水。看看下面几首诗: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番番从高来,一一投涧坑。 ——《新滩》 这是乱石嵯峨的新滩水,白浪高耸似雪城,其湍急陡落之势,真是惊心动魄。 高岩下赤日,深谷来悲风,擘开青玉峡,飞出两白斗。乱沫散霜雪,古潭摇清空,余流滑无声,快泻双石。我来不忍去,月出飞桥东,荡荡白银阙,沉沉水精宫。愿随琴高生,脚踏赤公,手持白芙蕖,跳下清泠中。 ——《开先漱玉亭》 吾闻太山石,积日穿线溜。况此百雷霆,万世与石斗。深行九地底,险出三峡右,长输

论苏轼的书法艺术特色、成就及其历史地位与影响

论苏轼的书法艺术特色、成就及其 历史地位与影响 苏轼是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典型代表,他多才多艺,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书法成就只是他所取得的多方面文化成就中的一个部分。历史告诉我们,任何门类的精神文化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且一个时代的精神文化的发展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分割的共生关系。因此,我们考察苏轼书法思想的历史地位,就必须将其置于苏轼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整体文化的大背景中来进行。 当我们将苏轼的书法思想放置于这个中国古代文化整体发展的大背景中来进行考察的时候,便不难发现苏轼的书法思想在宋代文化发展和中国古代书法发展中所具有的无以取代的历史地位。” 苏轼的书法特点 1、用墨丰腴。苏轼书法给人第一直观感就是丰腴。瘦金体以瘦闻名,而苏轼的书法却是以胖为美。当然,环肥燕瘦,各人喜好不同。有人第一眼便喜欢上了苏轼的书法,也有人对苏轼书法的第一观感不好。赵孟頫就评价苏轼的书法如“黑熊当道,森然可怖”。黄庭坚也认为苏轼书法用墨过丰。正因如此,在苏轼的书法中,极少看到枯笔,飞白,而是字字丰润。苏轼的所有作品,皆有此特点。如《辩才老师帖》、《与董长官帖》。 2、结字扁平。与殴体字形的修长相反,苏轼书法的结字,多呈扁平。这一特点,在其《赤壁赋》、《洞庭春色赋》等作品中,都有突出体现。 3、横轻竖重。这一点充分表明,苏轼书法明显受到颜体的影响。这一书法特点,在其作品《归去来兮辞》中有明显表现。 4、笔画舒展。习过黄庭坚书法的人,都对他的书法中的撇捺的舒展有很深的体会。而黄庭坚曾经是苏轼的学生,被称作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两人私交颇深,苏轼的很多传闻趣事,都与黄庭坚有关。因此,苏轼的书法,应该对黄庭坚有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何处?研究苏轼的书法与黄庭坚的书法,不难发现,在撇捺的书写上,甚至在结字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很舒展。 5、轻重错落。轻重错落,主要是指苏轼的书法,特别是行书中,字与字之间,经常会出现用笔一轻一重,致使字体一大一小错落分布的韵律感。如《武昌西山诗帖》中的“但见落日低黄埃”一句,一大一小,错落有致。有时是几个字重,几个字轻,轻重搭配,同样给人很强的韵律感。如《答钱穆父诗帖》中“借君妙语写春容,自顾风琴不成弄”一句。“借君”二字重,“妙”字轻;“语写春”三字重,“容自”两字轻;“顾风”两字重,“琴不成”三字轻,“弄”字又转重。 6、大小悬殊。用笔有轻重,字体有大小,几乎是很多名家书法的一大特点。但同一幅作品中,字体大小悬殊之大者,苏轼书法可谓独树一帜。如《寒食帖》中“哭涂穷”三字。这三字所占比例,比前一行中五个字所占的比例还大。这种字形大小悬殊给人视觉上极强的冲击力,实际上也表达了当时书写过程中的一种强烈的情绪。这种情况,在《武昌西山诗帖》中也有体现。

乌台诗案前后苏轼诗词风格的变化

乌台诗案前后苏轼诗词风格的变化 1.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顿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 答: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答: 2、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上片开头两句写出了寓居环境的什么特点?(3分) (2)、下片采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 3、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①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②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注]①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这是作者贬谪黄州的第三年。②啸:撮口长啸,魏晋者常作此以示洒脱。 (1)古人评苏轼这首词时说,“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且“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词人是如何“任天而动”的。(4分) 答: (2)古今不同读者对这首词的理解各异,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旷达人语”,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归隐人语”。谈谈你对此的理解。(4分) 答: 4.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1)词的上阕写景,请就作者写景角度的变化作简要分析(2分) (2)总观全词,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试作简要分析。(4分) 5、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色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诗人为什么见“东栏一株雪”而“惆怅”?请联系全诗作简要分析。 _ (2)有人认为“梨花淡白”与“一株雪”相重复,主张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熳”。你对这一主张有什么看法?

苏轼诗词与赏析

苏轼诗词与赏析 【年代】:宋【作者】:苏轼【作品】:水调歌头 【内容】: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水调歌头》 赏析: 赏月诗词往往清逸孤寒,东坡这首词直如缥缈于云端,掩映于清辉之间。抒酒问月,有李太白酒仙遗风,一片奇趣横生。 明月皎皎照彻天上人间,天上是孤寒一片,人间是相思无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圆缺,此事古难全”,已是豁达,但“但愿人长久,千里其婵娟”更至乐观诚挚,种种感情交融于月光之下,顿成千古绝唱。胡仔评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出,余词尽废。”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不。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鬃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 一片深情,情深到归于寂静无声。十年生死相隔,十年苦苦 追忆,十年相思,十年孤寂,十年辛酸和着泪一滴一滴积攒,和着泪一行一行流淌。 无语相对处,字字沥血,柔肠才寸断。梦境之中,已是如此;清辉松影之下,一人独对芳魂时,又是何等彻骨的凄凉!写到此处如断弦之音,逼人潸然泪下,真是无情到此也断肠。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 意气风发,豪气干云,发前人未发之语,寒风烈酒,尽洗绮罗香泽之态,大歌慷慨豪越之曲,此词也须执铁板唱来,方能入耳。气势如挟风雷,东坡为人豪爽豁达,才能作此等佳篇流传于世。苏轼——《浣溪沙》 照日深红暖见鱼, 连村绿暗晚藏乌。 黄童白叟聚瞧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 猿猱闻鼓不须呼。 归家说与采桑姑。 赏析: 深红绿暗景,黄童白叟人,其乐融融,热闹非凡。麋鹿猿猱跑来与人共欢,如见其眼神四转,既怯且喜的样子,机灵可爱之

论苏轼诗词文比喻手法的特色

” “ “ 论苏轼诗词文比喻手法的特色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639(2016)03-0054-04 比喻是一种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的名称,在中国文学 中,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抑》,其文曰:“取譬不远,昊天 不忒。回遹其德,俾民大棘。”[1]比喻手法的运用,起于何 时,已难考证,但在《诗经》中,我们可找到许多运用比 喻手法的例子,如:“白茅纯束,有女如玉。”[2]“有力如虎, 执辔如组。”[3]这样的例子在《诗经》中不胜枚举。因此“比” 这种文学技巧,被后人公认为《诗经》的主要艺术手法之 一。应该说,在《诗经》的成书阶段,即春秋中期,比喻 手法已被当时的文人熟练地运用和掌握了。《诗经》之后, 东汉的郑玄在《周礼·春官宗伯·大师》中给“比兴”作注时引 东汉郑众的话说:“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 [4]所谓“比方于物”,即打比方,就是普通的比喻。南朝刘勰 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谈论“比”时说:“比之为物,取类不 常,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5]其中 “喻于声”、方于貌”, 都是比较直接的相似,是具体对具体, 很简单。而“拟于心”,譬于事”则是从具体到抽象。刘勰对中 国的“比喻理论”有所推进,能注意到这一方面的相似,很有 意义,只是没有进一步探索本体与喻体如何相似。直至宋

代,陈骙《文则》中的“十喻”,才有了更大的发展。陈氏将

“ 比喻分为十种,其中纯粹的比喻有五种:一是“直喻”,就是 带比喻词的,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明喻。二是“简喻”是省略比 喻词的,现在通称为暗喻。三是“对喻”,现代通称为“引喻”。 四是“类喻”和“详喻”,应该都属于联合比喻,只是一个是并 列的,一个是承接的。五是“博喻”,是一个本体多个喻体[6]。 陈氏对比喻的十种分类虽然有一些不足,但仍然无损他在 “比喻理论”上的贡献,除了其中非比喻成分,其它的分类在 比喻的研究史上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具有发凡起例的重要 作用。当代学者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专辟一 节“譬喻”。陈先生说:“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 点,说话和写文章时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 象的,名叫譬喻,现在一般称为比喻。”[7]随后,陈先生将 “比喻”分为“明喻、隐喻、借喻”三类,用当代修辞学的方法, 详加论述。陈先生关于“比喻”的阐释,代表了“比喻理论”的 最新发展。综上所述,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在中国有很长 的发展历史,对中国文学影响很大。从《诗经》以来,中 国的文人学者在文学创作中都有意识地运用比喻手法。如: “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 江春水向东流”[9];“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发展到宋代,中国古代文学达到了巅峰,名家如林, 名作如海,群星灿烂。而在众星之间,有一颗大星,光芒 万丈,譬如北辰,众星拱之。这颗大星,就是一代文宗苏

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1、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主要内容: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 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书情赠蔡舍人雄》等诗篇中,对此都有绘声绘色的展露.李白自少年时代就喜好任侠,写下了不少游侠的诗,《侠客行》是此类诗的代表作.在长安三年经历的政治生活,对李白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愤怒出好诗,于是,便写下了《行路难》、《古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一系列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悲身世,愁怀难遣的着名诗篇.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 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这种诗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被世世代代所传诵,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更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成为后人考察李白伟大人格的重要依据. 李白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不忘现实的伟大诗人,也十分关心战争这一重要问题.对保卫边疆的将士予以热情的歌颂(如《塞下曲》),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则给予无情的鞭挞(如《战城南》、《丁都护歌》等).李白还写了不少乐府诗,描写劳动者的艰辛生活,表达对他们的关心与同情(如《长干行》、《子夜吴歌》等). 艺术特点: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 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朗、活泼、隽永.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思想内容: 热爱祖国,忧国忧民。《春望》诗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用“花溅泪”、“鸟惊心”描述自己的亡国之恨。无知的花、鸟尚且如此,诗人的痛苦不言而喻。诗人有关心

书法鉴赏之苏轼书法

苏东坡书法美学思想浅谈 苏轼书法列为宋四家之首,富于才情、善于抒情的苏轼书法,天真烂漫,是宋代书法中最长于抒情的书法艺术。他学养深厚而又极富才华,一生历尽坎坷,但豪放乐观,他的书法也体现出这种精神。 考其书法,“东坡先生少日学兰亭,中岁喜学颜鲁公”(黄庭坚语)。据介绍,佥判凤翔时写的《亡伯父苏涣诗帖》是较早的作品,小楷诗稿,此帖极具典型的晋人小楷风味。熙宁年间在京时写的《治平帖》,赵孟頫认为“字画风流韵胜”;判杭时的《钱塘帖》、知密时的《乞超然台诗帖》、知徐时的《黄楼帖》、知湖时的《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诗帖》等都是任情纵意,字字断还欲连的小行书,真正的兰亭风格。在黄州以前,苏轼的书法主要是继承二王,继承传统,典型的晋人风格。他早有革新精神,一直反对唐人讲究法度的条条框框,提倡书法艺术要摆脱传统束缚,意之所至,自由创造。 《黄州寒食诗帖》,“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少年子,病起须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内容为作者自作诗,诗作是苏轼罹难文字狱后被贬黄州,生活困顿潦倒的真实写照。该帖为手卷形式,其用笔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可谓“端庄杂流丽,刚健复婀娜”,故有“苏书第一”之称。诗文全篇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 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苏轼将诗句中的心境情感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连,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难怪黄庭坚为之折服,叹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董其昌也有跋语赞云:“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苏轼诗歌赏析

苏轼诗歌赏析 1春宵 苏轼朝代:体裁:七绝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出处春夜。唐白居易 《长恨歌》:“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元 柯九思 《退直赠月》诗:“绣枕魂清踈雨暮,海棠银烛度春宵。”《白雪遗音·八角鼓·春宵一刻》:“春宵一刻,万金难夺。” 示例共度春宵 古代诗歌 原诗 春宵(七言绝句)【宋代】苏轼春宵一刻值千金,(1)花有清香月有阴。(2)歌管楼台声细细,(3)秋千院落夜沉沉。 注释 (1)春宵:春夜。一刻:刻,计时单位,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分为一百刻。一刻,比喻时间短暂。 (2)花有清香:意思是花朵散发出清香。月有阴:指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3)歌管:歌声和管乐声。 译文 春天的夜晚,即便是极短的时间也十分珍贵。花儿散发着丝丝缕缕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楼台深处,富贵人家还在轻歌曼舞,那轻轻的歌声和管乐声还不时地弥散于醉人的夜色中。夜已经很深了,挂着秋千的庭院已是一片寂静。 赏析 开篇两句写春夜美景。春天的夜晚十分宝贵,花朵盛开,月色醉人。这两句不仅写出了夜景的清幽和夜色的宜人,更是在告诉人们光阴的宝贵。 后两句写的是官宦贵族阶层尽情享乐的情景。夜已经很深了,院落里一片沉寂,他们却还在楼台里尽情地享受着歌舞和管乐,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良辰美景更显得珍贵。的描写不无讽刺意味。 全篇写得明白如画却又立意深沉。在冷静自然的描写中,含蓄委婉地透露出对醉生梦死、贪图享乐、不惜光阴的人的深深谴责。诗句华美而含蓄,耐人寻味。特别是“春宵一刻值千金”,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人们常常用来形容良辰美景的短暂和宝贵。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出身于一个有文化教养的家庭,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苏轼学识渊博,多才多艺,擅长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在散文方面,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在书法方面,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他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同为豪放派词人。有《东坡全集》传世。 2、花影

论苏轼词的创作风格

论苏轼词的创作风格 摘要:在北宋词坛上,苏轼享有巨大的声誉,苏轼词的创作风格一直以来也都是学者们重点研究的对象。苏轼词的创作风格一言以蔽之就是“以诗为词”,具体表现为多样化的题材和独特的创作手法;前人创作传统、儒释道三家结合的思想以及苏轼曲折的人生经历是苏词的创作风格形成的原因;苏词“以诗为词”的创作风格对后世词人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键词:苏轼;创作风格;以诗为词;原因;影响 苏轼是中国词坛上别具一格的作家。苏轼基于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大胆的对词进行了变革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苏词的创作风格可以凝练成四个字—“以诗为词”,苏轼“以诗为词”的创作风格又有具体两方面的体现,即多样化的题材和独特的创作手法;再通过对苏轼词创作风格形成的原因和其影响的具体分析,进而领略苏轼旷达的情怀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一、苏轼词创作风格的具体体现 在北宋词坛上,苏轼既继承了前人传统突破了传统樊篱,将诗文革新运动扩大至词的领域,在原有词风的基础上实现了标志性的突破与创新,为词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全新的境界。苏轼用词这一新型的音乐性文体,表现诗歌原始而古老、历久而弥新的题材,并将赋、比、兴等诗歌手法运用于词的创作,最大限度地挖掘了词的审美潜力,为宋词成为与唐诗比肩的一代文学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故而,一言以蔽之,苏轼词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就是“以诗为词”,取词的躯壳而赋以诗的神气。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一)多样化的题材 苏轼“以诗为词”的表现手法是他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所谓“以诗为词”,就是以诗之法,运词之意,以诗之器,显词之艺,将诗歌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作当中,消解诗词界限,合二为一,达到了诗词一体的艺术效果,进而拓宽了词的表现空间,提升了

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分析

苏轼是北宋文坛革新的杰出领袖,也是宋代乃至中国历史上一个全能的文学天才。他在文学理论上强调“文”、“艺”并重,丰富了美学理论;他的文艺散文,以隽婉的风格和流畅的笔调,显示出诱人的艺术境界;他的诗歌思想深邃,技巧纯熟,代表了北宋诗歌的最高水平;在词章创作方面更显示了无以伦比的艺术才华,他“以诗为词”,提高了词的表现力,不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写下了豪放与旷达的千古绝唱,开创了豪放词派,而且“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把宋词浓丽深婉的特色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前人多将苏词归于豪放一派,其实苏词风格是多样化的:既超迈豪放,又至情深婉;既放达深旷,又隽秀清逸。本文仅就其词风的豪放、婉约与清旷进行初步的分析论证。 一、气势恢弘、激情磅礴的豪放风格 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是豪放词的代表,他能够借助瑰丽恢宏的意象来抒发慷慨豪情,将充沛激昂或悲壮苍凉的激情融入词中,并开拓了词的写作范围。 (一)气势磅礴、场景宏阔雄壮 气势恢弘。苏词的豪放词有气势豪迈飞动、场景宏阔雄壮的特点。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是一首著名的豪放词,磅礴的气势、壮美的场景、雄浑的境界,正是豪放词风的体现。词的上片写景,描写赤壁的景色,前三句,仿佛是描述远景,长江水浩浩荡荡,滔天波浪如大浪淘沙,送走了一代风流人物;次三句,描写近景,目光投向赤壁古战场;上片最后两句,是上片景物描写的总结。下片怀古,词人抓住周瑜年轻有为的主要特征,塑造了他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并由此联想到自己华发早生,功业无成,不免产生人生如梦之感。总体来看,这首词从江水的东流,感受到时光的逝去,进而把江山与人物合写,使“江山如画”与“风流人物”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