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爱孩子,请用正确的方式

爱孩子,请用正确的方式

爱孩子,请用正确的方式
爱孩子,请用正确的方式

爱孩子,请用正确的方式

1、无论您是谁,在哪里,当您的眼睛与孩子的眼睛对视上的时候,请您报以友善的微笑:)

2、无论您是谁,在哪里,当您想要和一个孩子说话的时候,请您蹲下身,让您和孩子处于同一个视觉高度,看着孩子的眼睛;

3、不论您是谁,在哪里,发生了怎样的事情,绝对不要跟孩子说:“你再这样,你妈妈(或爸爸)就不要你了(或不喜欢你了、或生气了)!”

4、不论您是谁,在哪里,发生了怎样的事情,请不要对孩子大声呵斥,甚或于更为暴力的行为;

5、不论您是谁,在哪里,当您看到哭闹的孩子时,请您给孩子的情绪一个允许和一个空间,并报以最大的耐心和理解;

6、不论您是谁,在哪里,请尊重孩子对自己物品的所有权和支配权,不试图以道德劝说甚至要求孩子分享属于他的物品;

7、不论您是谁,在可能的情况下,当孩子专注时,请不要打扰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时间和愿望完成一件事;

8、不论您是谁,在哪里,请尊重孩子的节奏,不试图用您的催促、责备、抱怨去加快孩子的速度。

9、不论您是谁,在哪里,请尊重孩子选择的权利,尊重孩子自己的喜好和偏爱。

10、不论您是谁,在哪里,请尊重孩子的内心感受(比如:恐惧、害羞等),不诱哄或勉强孩子做他不乐意或无能力承受的事情;

11、不论您是谁,在哪里,当一个孩子在向您表达和表述的时候,请用眼睛看着孩子,认真聆听。

不论您是什么样的身份,什么样的角色,与孩子是什么样的关系,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孩子的处境。维护意味着我们自己身体力行,同时也规范和促使环境中的他人共同维护;维护还意味着当您遇到一个人对儿童施予任何形式的暴力时,请告诉他对待儿童的正确方式。

爱孩子,请用正确的方式

1、无论您是谁,在哪里,当您的眼睛与孩子的眼睛对视上的时候,请您报以友善的微笑:)

2、无论您是谁,在哪里,当您想要和一个孩子说话的时候,请您蹲下身,让您和孩子处于同一个视觉高度,看着孩子的眼睛;

3、不论您是谁,在哪里,发生了怎样的事情,绝对不要跟孩子说:“你再这样,你妈妈(或爸爸)就不要你了(或不喜欢你了、或生气了)!”

4、不论您是谁,在哪里,发生了怎样的事情,请不要对孩子大声呵斥,甚或于更为暴力的行为;

5、不论您是谁,在哪里,当您看到哭闹的孩子时,请您给孩子的情绪一个允许和一个空间,并报以最大的耐心和理解;

6、不论您是谁,在哪里,请尊重孩子对自己物品的所有权和支配权,不试图以道德劝说甚至要求孩子分享属于他的物品;

7、不论您是谁,在可能的情况下,当孩子专注时,请不要打扰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时间和愿望完成一件事;

8、不论您是谁,在哪里,请尊重孩子的节奏,不试图用您的催促、责备、抱怨去加快孩子的速度。

9、不论您是谁,在哪里,请尊重孩子选择的权利,尊重孩子自己的喜好和偏爱。

10、不论您是谁,在哪里,请尊重孩子的内心感受(比如:恐惧、害羞等),不诱哄或勉强孩子做他不乐意或无能力承受的事情;

11、不论您是谁,在哪里,当一个孩子在向您表达和表述的时候,请用眼睛看着孩子,认真聆听。

不论您是什么样的身份,什么样的角色,与孩子是什么样的关系,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孩子的处境。维护意味着我们自己身体力行,同时也规范和促使环境中的他人共同维护;维护还意味着当您遇到一个人对儿童施予任何形式的暴力时,请告诉他对待儿童的正确方式。

13级幼师毕业班毕业实习招聘会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具有大爱的幼儿园园长和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能够站在这里作为教师代表讲话,非常感谢各位大爱的幼儿园园长对我们教育的信任和支持,我从2000年开始学幼师,从2004年开始教幼师,一转眼进入幼教领域已经有16年了,这16年来看了很多的书,知道了很多的理论,参观了不少的幼儿园,也参加了不少的学习,而我真正开始懂得什么是幼教,应该是2013年,也就是我乐乐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我真正通过自己的孩子开始可以看见孩子的时候,也就是在座各位成为我学生的时候。

课堂上,我要求非常严格,所以一上课你们就会自动把手机收起来;我会要大家做角色表演,扮演老师、扮演家长、扮演孩子们,用心来体验书中的内容;我会要求大家对知识点展开讨论,并做分享;我会经常考查大家对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的掌握;我会要求大家在上课前一起诵读能量朗读的文章;我会强迫大家买书、看书,还要开读书会;我会要求大家活动组织一个一个过关;我会要大家做一个又一个的练习和作业;我布置的手工任务你们需要熬夜才能完成;我会跟大家一起看教育电影,我会不厌其烦的例举乐乐的例子……我甚至会罚款、扣分、用不及格和不毕业来威胁你们,我也会用我内心的期待,内在的渴望,甚至于对于新教育坚持的那份脆弱、苦涩和无奈来感动你们……2年半我和大家说了很多很多……

然而今天我还想借这样一个机会表达我内心的想法:非常谢谢你们,从你们身上我看到了过往不好的教育模式给你们带来的伤害;从你们身上我看到了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和价值;从你们身上我看到了我们幼儿教育的希望。感谢你们2年多用生命的陪伴!

亲爱的同学们,我想对你们说:你们是我真正懂得幼教的第一届学生!我期待我在你们心中播下爱的教育的种子,在未来的工作中能慢慢的生根发芽!不管你们现在做得如何,只要你愿意,我们可以慢慢来实现它。相信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真正的爱的教育是一个目标,是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往这个方向不断的前进。

亲爱的同学们,我想对你们说:你们还如此的年轻,年轻意味着最大的资本,这个资本首先是会犯错误,会遇到困难,会面临困惑,会纠结,会沮丧,会颓废,甚至会放弃,会经历生命中的种种。但是不管如何,只要你愿意相信,爱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源,只要我们相信自己,不断的学习,坚持成长自己,我们就会越来越好!我也相信在座这群有爱心有智慧有胆识有眼光的幼儿园园长会给到你们最大的引领和帮助,会给你们更大的学习和成长的平台。

亲爱的同学们,我想对你们说:人无完人,请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所谓的优秀、智慧都不是天生的,我们需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来走好我们的人生旅途。我祝福大家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披荆斩棘,展翅高飞,实现自己的价值。最后我想说:要想这个世界发生怎样的改变,我们先努力成为这样一个改变!让我们一起努力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对孩子的爱需要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

爱需要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摘自《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 每当面对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孩子时,父母的心中都会充满无限的欢喜,恨不得把全世界都给他。孩子的存在会在无形之中给予我们一种使命感:我要好好地照顾他,给予他最好的生活!为了孩子,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可是,你爱孩子的方式正确吗?你爱孩子的行为到底会给予孩子能量还是会阻碍孩子的成长呢?面对这个问题,很多父母就会面露迟疑:也许有的时候我的方式不对,但我绝对是爱孩子的,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 一句“为了孩子好”似乎让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成了理所当然。可是,想一下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的父母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不是也是“我都是为了你好”?我们当时在面对这句话时又是怎样的感受呢?因为这句话我们失去了自由,在父母爱的捆绑下,我们活得很吃力,父母也爱得很辛苦。 如今,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延续了父母爱我们的方式。为了让孩子服从我们的意志,反复地对孩子说“我都是为了你好”。在这种爱的压力之下,孩子不得不无奈地接受,实际却渐渐升起了逆反心理。 我们在现实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不断地为自己不正确的爱披上“华丽”的外衣——“我都是为了你好,你不可以说不”,孩子备受压抑的心终会爆发,会冲着父母大喊:“不要再说为我好了,你考虑过我的感受吗?”是啊!我们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吗?他在我们这种“爱”下都快要窒息了。 然而,很多父母却根本不觉得自己错了,反而会觉得孩子不懂事,觉得自己这样是对孩子负责,是在保护孩子不受伤害。殊不知,不恰当的爱就是一种最大的伤害,会直接摧残孩子的身心健康。 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是孩子成长中最大的礼物,也是父母修为自己的一个方向。那么,我们错在哪里了呢?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陷入哪些爱的误区呢?

爱孩子,也要选择对的方式 教育孩子的方式作文

爱孩子,也要选择对的方式教育孩子的方式作文 现在家里的孩子都很幸福,因为每个家庭里面的孩子都是比较少的,都是一家几口人围绕一个孩子转,当然老人和我们疼爱孩子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来说说我家老人疼爱孩子的方式吧。 我婆婆是一个能干的女人,一个人拉扯大了几个孩,年轻的时候没少受罪,如今我的婆婆比较享福了,几个孩子都成家了,过得也都不错,彼此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都说隔代亲吧,所以我婆婆对孩子也很疼爱。她对孩子的疼爱可以说是含到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在疼爱孩子的方式上我和婆婆总出现矛盾。 我家孩子小的时候,每次到吃饭的时候他都说不饿,等我们刚刚吃过饭之后,他又在那里大喊,饿了饿了,每次孩子喊饿了之后,婆婆就会给孩子零食吃,我孩子比较瘦都是不吃饭的结果,我就告诉婆婆说,孩子吃饭的时候不吃饭就饿着他,不能惯着他吃零食的习惯,这样久而久之的吃零食孩子会缺少营养的,不吃饭的孩子容易生病,婆婆每次都说知道了,可是还是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孙子挨饿,总是偷偷的给孩子吃零食,我和老公商量了以后,下决心每到吃饭的时候强制孩子吃饭,慢慢的孩子也改变了吃零食的毛病,老人真的太溺爱孩子了。 后来我就给婆婆说,我知道你疼爱孩子,可是这样是害他,并不是说不让孩子吃零食,我只是希望孩子能多吃饭,这样身体才能长高,长胖才不容易生病,婆婆也知道这样疼爱孩子不对,就改变了这种疼爱孩子的方式了。 有一次一家人去外面跑着玩儿,我们刚刚下车孩子就喊太累了,走不动了,就让我抱着他走,明明还没走呢怎么会累呢,我就让孩子自己走,孩子一直哭,婆婆心疼的受不了了,她自己就抱起孩子走,她六十多岁的人了,我和老公肯定不会让婆婆抱着孩子走路了,就让孩子下来了,给孩子说我们一起比赛跑步吧,看谁先跑到前面的位置上谁就是第一名,第一名的人以后就是大王,孩子听到后呼呼的跑过去了,我们叫他大王的时候小家伙开心的不得了。 其实那么小的孩子很容易养成不好的习惯,在我们年轻人和老人之间对孩子的疼爱方式有很多的不同,老人们总是喜欢惯着孩子,他们对孩子溺爱导致成孩子不能更好的成长,所以

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

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 爱孩子没有错,可是任何的爱一旦泛滥,就是灾害。教育孩子,如果父母以极端的方式,哪怕是爱,也是伤害。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 今年3岁的小综,要上幼儿园了,父母把他从老家接回来。由于在祖父母的溺爱中长大,小综在爸爸妈妈面前也当起了“小皇帝”。面对不听话、固执的儿子,父母对他的蛮横无理进行了指责。小综有一天突然说出:“爸妈死了才好呢!”专家表示,儿童心理出现问题,除了遗传、生活方式等因素外,家庭教育的缺失越来越占主导位置。“家庭极端教育都极易令孩子出现紧张、焦虑、退缩、恐惧等情绪问题,引发不同形式的心理疾病。” 误区:只有一个孩子,给他最好的 分析:过分骄纵,小孩“脾气大” 小综的行为就极具攻击性。“攻击性行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幼儿阶段主要表现为吵闹、惹是生非,是一种身体上的攻击;稍大一些的孩子更多的是采用语言攻击,谩骂、诋毁,故意给对方造成心理伤害。他们口中常说诸如‘不喜欢这个’、‘不跟你好了’、‘烦死了’等”。 谢海燕指出,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关键期是婴幼儿阶段,“父母脾气暴躁,当孩子的行为令其不满意时,训斥、打骂,为孩子树立了攻击性行为的模型,形成了攻击意识。在溺爱娇惯纵容孩子的环境中生长的孩子常表现出任性、蛮横、不讲理。家庭成员教育态度的不一致并将分歧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如孩子犯错时,有批评、有训斥、有体罚的、也有哄骗的,孩子与大人意见相左无法侍从,极易产生强烈的攻击意识,稍不如意就以‘攻击’的手段来发泄不满情绪,甚至发展到以攻击他人为乐趣的地步”。 误区:“吓一下,小孩就听话”

分析:恐吓教育,孩子易焦虑 今年8岁的芊芊一直有“肚子疼”的毛病,且经常在早晨上学前“发作”,医生检查后诊断,肚子疼是假的,由于恐惧上学而患上了焦虑症才是真的。 “小孩子不愿离开父母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但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心智的成熟,应该逐渐形成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谢海燕分析,较焦虑的孩子一方面是先天素质、个性的因素,另一方面也与家长的言行有关。 她指出,儿童焦虑症常见是分离焦虑,多发病于学龄前期,主要表现为儿童与亲人分离时产生的焦虑反应。由于焦虑中的孩子会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寻找亲人上。他们可以表现出不吃、不喝、不玩,还会引起孩子生理上的应激反应,长时间焦虑,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这些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发烧、肚子疼等等。 误区:“不打不成才?” 分析:以打代教,孩子“爱说谎” 6岁的花花很喜欢说话,坐着几分钟就自言自语地说个不停,有时妈妈在看电视,身边的她仍然说个不停。更严重的是,今年开始,花花越来越喜欢说谎,一会儿说同学欺负了她,一会儿又说自己考了100分。 “有些家长忙于工作,忽视了孩子需要关心的要求,当孩子一次偶然的说谎或者眨眼后,家长注意了,关心了,就可能在孩子心里产生影响。”谢海燕表示,有些家长习惯以打代教,一发现孩子说谎就是一顿痛打,这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甚至会令孩子不断“改进”说谎技术来对付家长的打骂。 专家有SAY 家长期望“过高”“过低”都不当 “成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多是在童年引起的,儿童的心理问题应当引起重视”。谢海燕表示,“造成儿童压力引起心理疾病的情况主要是由家庭原因决定的。”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谢海燕分析,一种情况存在于放纵型家庭,家人对孩子过度溺爱,孩子习惯索取,不懂得奉献。一旦进入学习氛围,在学校严格的教育方式下,容易形成焦虑、偏执、脾气暴躁等心理问题。还有一种情况是专制型家庭,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孩子容易形成自卑、胆怯、回避的性格,成长过程中,在学习的压力下,容易形成心理疾病。

正确教育孩子的十个方法

正确教育孩子的十个方法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父母都很关注的一个问题,父母也是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下面收集了一些关于正确教育孩子的十个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1、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教育者 0-6岁是孩子品质及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儿童生命的最初两年,是与父母建立牢固情感纽带的关键期,是儿童未来心理成长并与他人建立信任和爱的关系的基础。 所有关于生命知识的50%,是在生命的第一年学习的,生命的第二年,学习25%,这里的生命知识主要是指爱的能力和情感的发展。 2、如果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父母应先改变自己 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个过程,孩子的不良行为,往往是从环境或父母那儿直接传授下来的。树立榜样来教育是发展孩子道德行为的最可靠的办法。 3、培养儿童的灵性品质其重要性远远超过智力开发 灵是树,心智是果;灵是灯,心智是光。人的智力是灵性品质的反射。如果只注重技能的培养(如各种五花八门的早期智力开发兴趣班),而忽视儿童的精神品质的培养,只能是本末倒置,孩子长大成人后,他们的人格就会有缺陷,道德发展受到阻碍。

4、合理的管束 管束孩子是告诉他们行为的标准,即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去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权威:当孩子可能要犯错误,我们不得不进行管束的时候,一定要有权威性。让孩子知道你是严肃的,而且你们提的要求是将伴随惩罚或奖赏的。合利地限制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当然,对孩子的管束必须是负责任的。而且要告诉孩子你提出要求的原因。和孩子的爸爸保持一致性:父母在管束孩子时保持一致,这样孩子可以建立统一的行为标准。即使对爸爸的管束有异议,也最好在以后孩子不在场时,再与他进行讨论。这样做,也可以树立起父母双方的权威性。不要惩罚得太多:不可从生理和心理上虐待孩子,要把孩子管好,上策就是对他好的表现进行奖励。 5、用积极鼓励的方法,使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观 父母需要主动地将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教给孩子。以便于孩子在社会上成长。当然,在这方面,身教胜于言传,我们可以做孩子的好榜样。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不可以让孩子去做我们不愿意的事,也不可以自己做一套,让孩子去做另一套。只有我们以身作则,注重孩子价值观与礼貌的培养,才能教育出品德高尚的下一代。 高自我价值观的人具有三个“能力”:我有能力;我能与周围的人交往;我能随时随地为他人的幸福作出贡献。相信自己有学习和成长的潜能,发展出勇气、信仰、自信、信赖生活和他人等等品质。反之,低自我价值观是一种对自我的消极认识,自责、羞辱、愤怒、憎恨等

爱孩子的十种方法

爱孩子的十种方法 卢勤(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总编辑) 一、要用爱的目光注视孩子。 爱的目光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养分,温暖孩子的心灵。与孩子交流时,爱的目光,往往胜过语言。三分之一的少年犯从小缺乏这种爱的目光。 假如你的孩子变得烦躁不安,你可以想一想,是不是孩子缺少了爱的目光?假如你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你是不是扪心自问,对孩子爱的目光足够吗? 二、要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 爱的微笑是爱的语言,今天,很多爸爸妈妈和老师都不会笑了。 对孩子来说,爸爸妈妈的面部表情非常重要。微笑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它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带给人温暖。 孩子们都喜欢爱笑的人。笑,是爱的语言。你冲他微笑,这表达了你内心的感情:“我爱你!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很高兴见到你。”从小在微笑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乐观、积极的心态。作父母的再忙、再累、再烦,也不要忘记把微笑送给孩子。 三、要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 成长中的孩子最需要发现。发现什么?孩子的长处。谁会以自己的短处作为生存条件呢?人应当扬长避短。如果经常展示自己的长处,别人就会认为他行,他就朝更行的方向努力。我们只有用爱的眼睛去看孩子,才能发现孩子的长处。正像北京前门小学钱红石校长说的那样:“只要看重您的孩子,就会让蒙尘的金子闪光 发现孩子的长处,发现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样。孩子是需要发现的。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发现自己的孩子。 发现孩子的长处,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一)发现不同点 就像天下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一样,世间也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父母的责任就是发现自己孩子的“不同”。 那么,你的孩子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吗?如果你还没有发现,你就有可能扼杀一个天才,尽管你是无意的。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之处,这个不同点也许就是他最行的地方。(二)发现闪光点 孩子天天在进步。父母和老师要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去发现孩子,特别要善于发现后进孩子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 (三)发现动情点 孩子的内心是纯洁的,孩子的情感是细腻的。我们要与孩子为友,就要去发现孩子的真诚,倾听他们真挚的声音。 孩子对亲人的爱往往表现在细微之处,这细微之处又往往容易被忽视和误解。 家庭生活中,常常发生的是细微小事,但是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的真诚和爱善于发现,是我们走近孩子并与之沟通的法宝。 四、要用爱的耳朵倾听孩子。

父母如何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精编版

父母如何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保留的、无条件的、无私的。但许多父母却不善于表现他们的爱,他们把爱转变成管教、训斥、责骂,将爱的作用仅限于“发号施令”。结果,孩子一年一年地疏远父母,父母为之苦恼:我如此爱孩子,孩子为何对我冷淡呢?孩子也为之痛苦,以为爸爸妈妈根本不爱他。 孩子本不应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但孩子却经常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考验父母:“爸爸妈妈爱我吗?”当父母采取过激行为时,孩子同样在心里问:“爸爸妈妈,你们爱我吗?”父母的爱,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孩子一旦感受到父母的爱,他会万分珍惜的。父母的言行可以表现爱,而孩子也会对他们的爱作出反应:如果他们得到了真正的爱,他们会回报这种爱,无保留的爱会得到无保留的回报;而有条件的爱,孩子的回报也是有条件的。孩子对父母爱的感知,决定了孩子的心理情绪是愉快、乐观还是孤僻、胆怯、忧郁或是其他。父母的爱育助于孩子的成长和独立,使孩子正确对待他人,形成健康心理。 那么如何表示对孩子的爱,才会让孩子感受到呢? ◆创造充满爱意的家庭 父母良好的性格、健康的情绪是建立充满爱意家庭的先决条件。孩子在家庭里不单可以得到他的生活所需,他还需要在家庭里得到真正的、集中的关怀。如果父母在家里对孩子冷冷淡淡、漠不关心,孩子便会产生自卑情绪,变得孤僻。优秀的父母在家里通过言语和行动,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集中关怀,保证孩子在感情需要上的平衡。 ◆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在遇到困难或做错了事情时,对父母总有一种“爱的期望”,孩子通常在“关键时刻”判断父母的爱。所以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在冷静中寻找好的对策,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发脾气是一大禁忌,也许父母是出于好意,恨铁不成钢,真正被气坏了,但无论如何要学会克制自己。因为发脾气,最伤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随着孩子越长大,这种伤害也更大。 ◆不要惩罚孩子 惩罚孩子往往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反而是在孩子心里增加敌意,让孩子产生委屈和愤怒等负面的情绪。孩子对自己犯的错误已有忏悔内疚之感,惩罚对有内疚感的孩子是极有害的。让孩子在愤怒的父母面前下跪、挨饿、挨打,会使孩子在意志上和性格上与家长对立。 ◆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帮助 当孩子心理或身体受到伤害时,是孩子感受父母的爱的关键时刻。若父母不管孩子友生什么事,一味责怪其他人或外在环境,孩子虽然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但同时也形成自己的不幸全是由别人造成的意识。当自己遇到大的灾难时,他便把责任全部推给父母,变爱为恨。如果父母总是责怪孩子,孩子则会自卑、忧郁,无法适应新环境,并深深感觉父母不爱他。父母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增强自信,不加重孩子的受伤害感。 ◆早晨,高兴地和孩子说再见 早晨,父母送孩子上学前都会和孩子说几句话,不论谈话地点在哪里、谈什么,孩子会十分看重这几分钟的交谈,因为这几分钟的谈话决定了孩子一天的情绪。因此,父母在早晨离开前和孩子说话时,一定要表现出愉快和充满爱意。父母以批评作为一天的开始,如说出“你忘了穿袜子,丢三落四的。”“你昨天为什么不把一切准备好?”“你吃饭慌里慌张干啥?”之类的话,会使孩子一整天都不高兴,学习也没办法专心。

给孩子适宜的爱

给孩子适宜的爱 有一种爱,叫做“父爱”和“母爱”,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爱,这种适度的爱是真正的爱孩子,如果这种爱、爱的过分就变成了溺爱,孩子的人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哪个父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爱可以,但是一定要讲究一个度。有些孩子自己可以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情了,家长们还是会主动替孩子做,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做,这样长期如此,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学会独立呢?我是一名护士,在我的单位中常常能见到有父母极度溺爱孩子的。有天有个孩子的父母在门诊处大声吵嚷着,我们科室所有的医护人员都赶了过去,让我们医生尽快地给孩子就诊,医生忙问就诊原因,当这位家长说:“我的孩子跟别的小朋友在楼下玩不小心摔了一跤,头磕在了一个石头上”。主治医生观察了一下孩子的头部,发现并无大碍,也连忙告诉家长不用太担心,只是轻微擦伤。谁知孩子的妈妈说了一句让我们感到惊讶的话。她说:“不行,我的孩子必须要拍X光片!我家可就这一个宝贝,要是真有什么事那可不行!”连医生都说没有大问题可以回家了,孩子的妈妈却硬要去拍X 光片,这未免也太小题大做了吧。我认为这样的孩子只会在一个圈子内走动,长大了也会形成依赖,这样孩子便会永远长不大,最终是一个窝囊废。这样的结果家长真的喜欢吗?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让他自己尝试着去做,即使做的不好也没有关系,适当的鼓励他再接再厉,慢慢的他会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有的家长,孩子在幼儿园、在学校受不得一点委屈,即使是做错了事情让老师批评了也觉得孩子委屈的不行了,或是心理有阴影了,不能正确看待老师的教育批评,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会经历不了一点点的风波和波折,内心十分脆弱,不够强大,所以家长一定要从小树立孩子正确看待任何人的批评教育以及经历一些挫折,做错了事情要敢于担当勇于承认,接受别人的教育和批评,树立自信心。

父母如何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保留的、无条件的、无私的。但许多父母却不善于表现他们的爱,他们把爱转变成管教、训斥、责骂,将爱的作用仅限于“发号施令”。结果,孩子一年一年地疏远父母,父母为之苦恼:我如此爱孩子,孩子为何对我冷淡呢?孩子也为之痛苦,以为爸爸妈妈根本不爱他。 孩子本不应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但孩子却经常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考验父母:“爸爸妈妈爱我吗?”当父母采取过激行为时,孩子同样在心里问:“爸爸妈妈,你们爱我吗?”父母的爱,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孩子一旦感受到父母的爱,他会万分珍惜的。父母的言行可以表现爱,而孩子也会对他们的爱作出反应:如果他们得到了真正的爱,他们会回报这种爱,无保留的爱会得到无保留的回报;而有条件的爱,孩子的回报也是有条件的。孩子对父母爱的感知,决定了孩子的心理情绪是愉快、乐观还是孤僻、胆怯、忧郁或是其他。父母的爱育助于孩子的成长和独立,使孩子正确对待他人,形成健康心理。 那么如何表示对孩子的爱,才会让孩子感受到呢? ◆创造充满爱意的家庭 父母良好的性格、健康的情绪是建立充满爱意家庭的先决条件。孩子在家庭里不单可以得到他的生活所需,他还需要在家庭里得到真正的、集中的关怀。如果父母在家里对孩子冷冷淡淡、漠不关心,孩子便会产生自卑情绪,变得孤僻。优秀的父母在家里通过言语和行动,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集中关怀,保证孩子在感情需要上的平衡。 ◆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在遇到困难或做错了事情时,对父母总有一种“爱的期望”,孩子通常在“关键时刻”判断父母的爱。所以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在冷静中寻找好的对策,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发脾气是一大禁忌,也许父母是出于好意,恨铁不成钢,真正被气坏了,但无论如何要学会克制自己。因为发脾气,最伤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随着孩子越长大,这种伤害也更大。 ◆不要惩罚孩子 惩罚孩子往往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反而是在孩子心里增加敌意,让孩子产生委屈和愤怒等负面的情绪。孩子对自己犯的错误已有忏悔内疚之感,惩罚对有内疚感的孩子是极有害的。让孩子在愤怒的父母面前下跪、挨饿、挨打,会使孩子在意志上和性格上与家长对立。 ◆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帮助 当孩子心理或身体受到伤害时,是孩子感受父母的爱的关键时刻。 孩子在床上咿咿呀呀地唱歌,奇怪的是他一会儿仰面躺着,一会儿俯身趴着,循环往复。 母亲很不解地问:“孩子,你怎么啦?” 孩子回答:“妈妈,我在放唱片呢!” 甚至连小动物也会欣赏音乐,会因旋律起伏——明快或沉郁而引起情绪上的波动。孩子最初的音乐启蒙与小动物凝神静听时的情境有着某种天然的一致性,对声音、节奏和旋律同样着迷。 当母亲柔声倾诉那些爱的话语,哼唱一首动听的儿歌,或者播放一支优美的摇篮曲,那些可爱的孩子就会露出幸福安静的表情,仿佛从人间世界飘入梦中天国。 当孩子熟睡时,安静房间里的钟表嗒嗒声,窗外树叶摩挲的沙沙声,鸟儿的歌唱声,昆虫的呜叫声……即便是梦里,孩子也同样能够感知自然的美妙。这便是音乐对孩子所特有的无形的渗透。 有人说:“凡是幼儿时期错过的,很难在成年岁月中去弥补。”音乐于人的一生正是如此,它能使你在音乐声中领悟到人的情感中的各种细微的变化。而这又是其他艺术手段难以比拟的。绘画是以线条色彩为语言,文学是以词语描述形象、情境做语言的传达工具,而音乐则

换一种方式对待孩子

换一种方式对待孩子 11月5日,去孩子学校上家庭教育课,主讲是学校的李景升校长,他从美国的短篇小说大师马克·吐温在孩子的眼里是一个仁慈的父亲。在他的家中,充满了温馨和快乐,长辈和晚辈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平等、民主和相互尊重的关系,洋溢着和睦融洽的气氛。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他也从来不以长辈的身份动辄训斥、打骂孩子。 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的早晨,马克·吐温夫妇决定带着两个女儿到附近的一家农庄去做一次旅行。一家人坐在堆满干草的大车上,愉快地向郊外驶去。可是,不知什么原因,大女儿苏西竟然动手把妹妹克拉拉给打哭了。看见妹妹哭了,苏西主动地向父母承认了错误,并请求原谅。但是,按照马克·吐温制定的家规,苏西必须要受到应有的惩罚,至于采取什么方式,需要女儿自己提出来,父母同意后才可以实施。苏西犹豫了好半天,最后终于下定决心对父母说:“今天我不坐干草车去旅行了,这会让我永远记住这次过失……” 让孩子自己提出所犯的错误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惩罚,也只有像马克·吐温这样的大师才想的出来,但这的确是一种好的教育惩罚方式。他让孩子明白,自己犯了错误就要接受惩罚,不能无缘无故地推脱责任。同时,还让孩子自己去选择接受惩罚的方式,也就是说,惩罚是必不可少的,但惩罚的方式可以有余地。这既显得民主和宽厚,又没有纵容和溺爱,让孩子在自我反省中得到教育。 在我国,要不要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加以惩罚,是一个颇令父母伤

脑筋的问题。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惩罚与夸奖一样都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提倡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并不是要禁止惩罚。第一,只是一味地对孩子进行正面的说服教育,没有任何惩罚措施,虽然有可能会成功地达到教育的目的,但也很有可能使孩子慢慢变得对自己的错误感到无所谓,甚至根本不去考虑自己为什么做错了。他们或许只会想,我只要听着父母的教训,不去反驳就行了。这无疑是对孩子错误的放纵和怂恿,所以,为了孩子的将来,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可以起到辅助批评的作用。第二,对那些特别任性的孩子,光靠说教是很难奏效的,如果听之任之,其结果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任性而难以管教。所以,当孩子犯了错误而屡教不改时,运用一定的手段加以惩罚是完全必要的。第三,有的孩子往往是受了惩罚后才知道自己做错了,才知道自己犯的错误有多么严重。惩罚教育是培养孩子责任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也是让孩子牢记前车之鉴,不再犯同样错误的好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犯了错误,在给孩子以适当惩罚的时候,父母要让孩子明确无误地知道自己是有过错的,错在了哪里。还要让孩子明白,由于她做错了事,因此要受到惩罚,但这种惩罚是为了她好,是为了使她加深印象,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法国思想家卢梭就说:“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当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 既然适度的惩罚是必要的,就要考虑对犯了错误的孩子进行怎样的惩罚。 虽说现在的父母大多是有文化素质的,但仍有不少爸爸信奉“不打

运用正确的爱去教育孩子

运用正确的爱教育孩子 濮阳校区:关朝允 随着一声哭响,犹如春雷,一个新的生命降临到了这个世上,全家人都会因为小生命的到来而兴高采烈,不久前还如燕子一样叽叽喳喳的小姑娘现在却多了一股浓浓的慈爱气息,而永远都像长不大的孩子似得小青年此刻也多了一丝稳重。这个时候整个家庭都生活在温馨、幸福和快乐之中,渐渐的小生命长大了,本来应该更轻松的他们却因为孩子的学习平添了很多的烦恼,原本的欢声笑语逐渐的转变成了拳打脚踢,原本的宝贝蛋却变成了一个人人讨厌的小坏蛋。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孩子天生不是学习的料?别人的孩子都能那么优秀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可以...... 自2009年以来,我一直从事中小学生文化课教育的学业分析工作,从对教育懵懵懂懂走到现在,我听到了很多很多这样的心声。学生因为不会学习而烦恼,家长因为孩子的不喜欢学习而感到痛苦和无奈。很多家长来到学校,不惜大成本的投资,让孩子进行文化课补习,希望孩子通过补习,让孩子能够将成绩赶上去。随着家长寄予学校的希望越大,我身上的担子也愈加愈重!因为孩子的习惯已经养成,仅仅是成绩的提高,往往是治标不治本,而且孩子的进退幅度也会很大,不能从根本意义上去改变一个孩子。 初始我倍感迷茫,曾经因为感觉到这个压力太重想辞掉这份工作。但想到家长那种无奈的眼神,于是一次又一次的坚持了下来。也

许正是我的坚持,才赢得了老天赐给我的幸运!在2012年的时候,我有幸的认识到了一位老学者——倪烈水老先生。倪老先生是《劝孝歌》的创作者,同时也是首届“感动中国”十大慈孝人物之一。倪老先生将我所说的事情给我细细分析,他告诉我没有无缘无故的因果关系,前期你种什么样的因,后期将得什么样的果。子不孝,父之过;子不学,师之惰!孩子不孝顺,并不是孩子自生下来就会怀着不孝之心,而是父母从孩子生下来,并没有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学生不喜欢学习也并非是孩子不爱学习,只是作为老师没有尽到做老师的责任,没有细心的去引导孩子学习。倪老先生的话如醍醐灌顶般,让我茅塞顿开!是啊,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生下来灵魂都是纯洁的,只是随着环境的影响而形成了不同的性格和习惯。 那么作为一名孩子的父母,一名学生的老师,孩子未来的一切都交到了我们的手上,我能够因为自己的不够努力或不懂让孩子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吗?答案显而易见我们不能。因为我不能将遗憾留给孩子们!那么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得到正确的引导呢? 首先,教育孩子“爱”是核心,俗语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当你做老师这个职业的第一天起,那么每一位学生都是自己的孩子。虎毒不食子,我们更加不能不爱自己的每一位孩子。所以当我们看到学生的时候,要用一颗爱心去呵护他,去包容他。细心的引导好孩子的习惯和讲解每个知识点;耐心的帮助孩子培养学习兴趣、寻找学习方法;负起自己的责任,确保每一位孩子都能够得到提高。 其次,基于爱的基础之上,要懂得尊重孩子。不要以孩子年龄小、

如果爱的反面是“控制”,我们应该怎样爱孩子

如果爱的反面是“控制”,我们应该怎样爱孩 子 在家庭教养方式,要严还是要松,一直存在着争议。心理学界在松和严的教养方式之间划定了多种标准,其中,最影响范围最大的是下面这种分法:独裁型、纵容型、权威型。 独裁型父母是坚决的、惩罚性的以及冷酷无情的,这样的父母要求孩子绝对服从,限制孩子独立自主或者不让孩子参与作出决定:“为什么?因为我说了要这样做。”典型:虎妈、狼爸。 纵容型父母爱孩子但过于放纵孩子,这样的父母只对孩子施加较少的控制。事实上,虽然这些孩子被给予了很大程度的自由,同时也被允许自己做决定,但他们得到的指导却很少:“哦,当然,亲爱的,随便做任何你想做的。”典型:李天一的父母。 权威型父母会跟孩子进行协商,这一类父母会对孩子有所限制,但同时会解释为什么,同时他们也提倡孩子的独立自主性。当孩子能够承担责任时,他们会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

给孩子提供建议:“我们来谈谈这一点。”典型:最近流行的海豚型父母。 独裁型、纵容型和权威型,实际上也就是太严型、太松型、正好型。 太严厉是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控制,这会让孩子感到受挫,认为自己毫无能力,造成孩子消极、被动、依赖的心理;或者导致孩子倔强、反抗,用一些破坏性的方式发泄自己的力量和不满。 父母如果对孩子过于顺从,或者说是管教过松,则会产生另一类问题。这样的孩子逐渐会认识到父母在教育上的软弱,他们不但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还会认为自己具有无上的权威,有能力“控制”或要挟父母。这样的孩子容易在家庭中为父母制造麻烦,将来在社会上很可能是要么到处碰壁,要么完全顺从。

我们不想撒手不管,又想静待花开,于是,就有了松严适中的权威型。 这些天,在和小鹿的互动过程中,我也是在不断思考,到底什么是严,什么是松,松又要松到什么程度呢? 小鹿这个小男孩成天动作敏捷地爬上爬下,去哪里,都是两腿带风,即使走路,也要不走平常路。于是我们总是跟在他的屁股后面喊,慢点,小心点,别摔倒了。 大人能动的东西,他都要摸一摸、玩一玩。可是他玩起东西来,没深没浅的,在我们的制约之下,他才没将一些东西弄坏掉。 他自己的玩具很容易玩腻了,非玩具类的东西倒是时时新

我们爱孩子,有用正确的方式关爱的正确方式作文

我们爱孩子,有用正确的方式关爱的正确方式 作文 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家家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宝,都是怕小孩子吃不好、穿不好,还有就是怕小孩子在外面受到欺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面和小孩子玩,都是把小孩子保护的好好的。就是因为大人存在这样的心理,老是用自己的方式去疼爱孩子,但是往往起到相反的作用,就是所谓的以爱之名伤了娃。 记得那一次,我们去逛超市,买了好多吃的回来,就是小孩子喜欢吃的那些巧克力呀,还有果冻啊,还有面包啊,还有哪些零食啊薯片啊,买了一大袋回来,小孩子一看到了咯,乐得不得了。 马上就从我的手中接过了吃的东西,就开始大战起来,开始吃东西了,我给他们说慢慢吃,那么多东西,还怕你们吃不到吗?因为有的时候我们在外面工作,没有买到很多东西给他们吃,就想着回家了,好好的弥补他们,从外面带回去的也有,还有上街去超市也买了好多,就这样,宝宝们看到那么多好吃的,都兴奋得不得了,一下子吃了好多零食。 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宝宝们一到晚上的时候胃就不舒服,就开始反胃吐起来了,刚开始吓到我们了,我才想起来,是他们白天吃的太多了,因为他们吃了这些零食,晚上他们就不怎么吃

饭了,反而就是说倒胃口了,因为他们吃这些都已经吃饱了,已经不想吃饭了,就造成了胃的不舒服,所以说这就是害了娃,就是我们的初衷是好的,是爱他们,但是结果却是,害了他们,还有就是现在的小孩子自尊心很强,在外人面前不要说他的坏话,还有就是也不要太表扬他们了,如果在别人面前太表扬了他们,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做的已经很好了,就会显得很骄傲,就会开始自负起来,不努力了,也不要当着他们的面跟别人说他们的坏话,这样子他就会觉得自己没面子,就会变得不开心、不高兴起来,也就是说他们的小自尊心受到了打击。 我们是想着把他们的优点或者缺点说出来的话,他们知道,就会去改正,或者去进一步努力,我们这是爱他们才去这样做,但是他们可能就不会这样子理解,反而还伤了他们,这些就是我在生活当中以爱的名伤了娃的具体表现,所以说以后真的是要吸取经验教训,认真的观察和掌握好小孩子的一些心理,以免让我们的初衷爱之名伤害了娃。

与孩子爱的互换

与孩子爱的互换 善待每一个孩子,因为,他们的未来是我们不知的; 关注每一个孩子,因为,他们需要教师用智慧去呵护,去滋养; 研究每一个孩子,因为,他们需要教师用智慧去发现,去研究。 小班时,班里来了一名新孩子——赫赫,虎头虎脑,确也讨人喜欢。可几天后,没想到他的到来严重扰乱了我们班级正常的活动秩序,告状声源源不断,令班中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头疼不已。 一、赫赫的表现: (一)好动:赫赫是一个特别调皮、好动的孩子,精力特别旺盛,没有一刻安静的时候,总是在教室里四处游走;什么东西都去摆弄,经常把玩具撒满一地却从不收拾;午睡时很难入睡,不停在床上翻滚并且自言自语,还经常打扰旁边的小朋友。 (二)卫生习惯:赫赫常把衣服放在嘴里嚼,他的好多衣服的袖子和衣角都是烂的,他还经常把玩具、石头等物品放到嘴里;吃饭时狼吞虎咽,不在意撒在桌上、衣服上的饭粒。 (三)影响力:本来我们班中调皮好动的孩子就多,在赫赫的影响下,班级工作更加难以管理,我也是时时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 二、分析原因: 通过多次与赫赫家长的沟通,分析这些行为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环境:由于父母工作关系,赫赫在很小的时候就送到了爷爷奶奶家,但是爷爷奶奶的年纪大了,对于从小就调皮的他只能是放任自流;而且隔代亲的缘故,赫赫在家犯了错误,谁也不能批评。赫赫送幼儿园后,父母接

回到家中,但大部分时间仍由爷爷奶奶照看,在生活中比较自由、任性。 (二)入园经历:从赫赫的妈妈那里我了解到,赫赫在不到三岁的时候去过一所私立的幼儿园,在那里,老师对调皮特殊的他没有较科学的引导,只是一味的逗他,甚至有时还模仿他;别的孩子在屋里上课的时候,他自己在院子里跑着玩,别的孩子在吃饭的时候,他能在楼梯上打闹,有时也会严厉的惩罚……这些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形成了他没有纪律性与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的现象。 三、教育措施: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通过对赫赫的细心观察,我发现这个孩子身上也有很多的闪光点: 1、知识面广:由于在家里妈妈经常和他看许多方面的书籍,因此他知道的东西很多,并且有很强的表现欲,他在课堂上抢话其实就是想把他所知道的急于告诉别人,但由于不善于控制自己,显得随便而且强势。 2、好奇心强:他好奇心强,有时候别的小朋友正在玩某种玩具,他觉得好奇便会上前动一动,他的“入侵”常会招来同伴的“攻击”,但赫赫基本上不会去主动打人,这一点也是难能可贵的。 3、喜爱画画:他具有令人惊奇的画画天赋,他可以在短时间内画出多幅不同意义的作品,各种汽车的标志几笔就勾画出来,还给我们讲得头头是道。他的妈妈说在家中唯一能让他安静的就是画画和看碟片,可见他对画画的喜爱之情。 为了帮助赫赫尽快适应集体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与班上的老师及他的家长进行了多次沟通,并尝试了多种方法,争取用他的闪光点带动他的缺点,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最新《如何给孩子正确的爱》培训心得体会

《如何给孩子正确的爱》培训心得体会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女儿幼儿园举办的,由儒灵童集团万博士带来的《如何给孩子正确的爱》培训讲座,获益良多,颇有感触,在课堂上,被老师批评的体无完肤,很是惭愧,回想起来,因为工作关系和自己性格原因,陪伴女儿的时间本已很少,在仅有的时间内,大部分时间也是抱着手机或者电脑不放,或者就是忙不完的工作,很是惭愧。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处理好工作、家庭、孩子之间的关系。 其实一直以来,我的观点就是要让孩子从小培养好的习惯,养成好的性格,不管我做什么事情,必须考虑的一点就是为女儿做出榜样,但是时间长了以后,我竟慢慢的忘了这些初衷,通过这次培训,又让我有了继续寻找内心深处这些想法的动力,我觉得要正确的爱孩子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 陪伴是最好的爱,我觉得这种爱这不仅是对孩子,夫妻之间也是如此。所以,在以后下班以后,应尽量将所有的时间都给孩子,细算一下,能陪伴的也就这几年,等孩子再长大些,就意味着孩子要离开我们了,因为他们慢慢的有了自己的学业、朋友圈,到那时候不是孩子舍不得我们,更多的是我们舍不得孩子,怕是再舍不得也要放开手脚任他翱翔。 二、对待孩子一定要有耐心 我觉得我们对孩子没耐心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太自私了,我们也有小时候,那会我们是什么样子的?那会父母是怎么对待我们的?这应该是我们多加思考的问题,在昨天培训的视频上,一只小浣熊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学会爬树,那个耐心不是我们一般父母所能比的,熊且如此,我们做父母的更应该对小孩要有耐心,培养耐心刻不容缓。 三、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多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 对于这点,我认为,大部分家长都怕麻烦,剥夺了孩子做事的机会,而且一旦孩子做事犯错,便会严厉批评,这会伤害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尽快成长自己,能和爸爸妈妈一样,他们都渴望表现自己,所以我们不应该剥夺他们成长的机会。

5种方法让孩子感受爱

5种方法让孩子感受爱 国外知名的教育学家盖瑞?巧门以及罗斯?甘伯两位博士在《儿童之语》提到,试验证明这些方法真的非常管用,尤其是在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这个时候孩子有非常迫切的“爱”的需求,家长不妨试试,让孩子的心里充满父母的爱。 1 身体接触 学龄前的孩子非常喜欢爸妈贴心的拥抱,比如有的孩子很喜欢睡前让家长进行背部按摩,就算他的精力依旧很旺盛,但是按摩带来的舒服的感觉,能让孩子满足地入睡,而且能感受到父母很爱他。当早晨离开孩子的时候,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会让孩子一天都充满安全感。当孩子像你诉说在幼儿园受到的“委屈”时,及时给他一个拥抱,帮孩子重新建立与人互动的信心。 2 肯定的语言 包括亲切和关爱、赞美、鼓励、引导的话。父母要记住,你的怒气是孩子最大的敌人,越是忍不住将怒气发泄在孩子的身上,结果越会塑造一个反抗父母的孩子。尤其是当着孩子说一些尖锐的话时,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还会让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孩子不会从你呵斥的语言中明白他到底该怎么做,而是将你的这种不好的行为深深地记在脑海里。肯定的言语,才会更正面地温暖孩子的心,鼓励他向前进。 3 安排共处时刻 有时孩子很多捣蛋的行为,其实只是为了能得到父母的注目和关心,这个时候,“注意他”就是父母满足孩子爱的需求的最好方式,花时间精心地陪伴孩子,它所传达的讯息是“你很重要,我喜欢和你在一起。”这会让孩子觉得他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因为他拥有父母无私的爱,能强化亲子间的情感。 4 送礼物 有时孩子会很满足地像同学或者朋友展示爸爸妈妈给他的礼物。在特定的时刻(如孩子的生日、一些值得庆祝的节日),或是孩子有不错的表现时,给孩子礼物也是爱他的一种具体表现,这个时候,父母的给予和孩子的接受都是爱的有力方式。礼物无论花费多少,都是一种爱的表示,并不是越贵越好。给孩子挑选礼物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价格昂贵,而是要考虑:这个礼物适合我的孩子吗它能带给孩子快乐吗它对孩子有危险吗适合孩子的才是

用正确的方式关爱孩子Care for Children in a Right Wa

用正确的方式关爱孩子Care for Children in a Right Wa Recently, Hunan TV station play varieties show “Dad where we go” and the show has caused great sensation from public. Many netizens think children’s education should starts in a guidance way, and many parents also rethink their way of teaching. Using the right way to take care of children should be an important course for parents. 最近,湖南电视台播出了一个综艺节目《爸爸我们去哪儿》。节目播出后,引起了很大反响。很多网民的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用引导的方式,也有很多家长反思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用正确的方式关爱孩子是很多家长现在应该学习的课程。 First, communicate with children, and listen to their thought. Many parents always think children are too little to know nothing .They consider everything from an adult’s perspective which don’t from child's ways, and this will cause children rebel psychology. Therefore, chatting with kids more, knowing their thought more, and change their bad thinking through the dialogue. 首先,多跟孩子交流,并倾听孩子的想法。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小,总是从大人的角度想问题,不考虑孩子的想法,会导致小

5种技巧表达对孩子的爱

5种技巧表达对孩子的爱 “爱”的表达方式不只是说“爱” 爱的表达,不必是随时随地口口声声“宝贝,我爱你”,这对一些人,特别是父亲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其实,表达对孩子的爱,方式不止一种,也不仅仅是说出来。不妨试试以下五种方式,用它们也可以表达对孩子的“爱”。 由衷地欣赏孩子 不说“我爱你”,还是有别的很多东西可以说,特别是在特定场景之下:孩子拼装成了一个乐高小汽车,“秀”给你看,对他说:“真棒!”或者“太好了!”早上起来孩子自己把衣服穿上了,也可以对他说:“真乖!越来越能干了!”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并非很好,甚至被老师批评,但是,请您告诉他“没事,在我看来你是最棒的孩子,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很棒!” 不是要让你做“父母拉拉队”没完没了地赞美夸奖孩子,而是要让孩子感到你的关注和重视。等孩子慢慢长大懂事,他自然也会明白你的赞美其实是对自己的“爱”和鼓励。他会由衷地感谢父母对自己的赞许,感谢父母对自己的爱。 全职母亲、职业撰稿人。育有二子,曾求学、工作和生活于澳大利亚、德国和日本。主张以理性、自然和现代理念的方式来养育下一代。 对孩子热衷的事情表示欣赏和理解 这会让孩子格外自信和满足。即使他要看的《喜羊羊和灰太狼》不是你的水准,但如果每次看到灰太狼孩子都会兴奋地跳起来的话,你不妨想一下,其实你已经找到一个能和孩子走得更近、聊得更多的话题了,这多好啊。通过孩子感兴趣的事和话题,你们的关系慢慢变得亲密,只要你善于引导,说不定能激发孩子将喜欢的事做出大成就来呢! 哪怕只是和孩子“套近乎”,总有一天,你的孩子也会到不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年纪,那时他就会明白,儿时自己的父母为什么会陪着自己看那些“幼稚”的东西,那是因为“爱”! 给孩子你的时间 这是最宝贵的东西。给他一段全心全意的时间,不必兴师动众地去动物园、科学馆之类的,一起念本书、搭搭积木、帮他吹气球、修理他的小汽车,就可以让孩子满足几个小时,甚至几天了。有父母坐在旁边响应自己的需要,看自己做事情,还有比这更能让人觉得被爱包围的吗?

卢勤爱孩子的十种方法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爱就如同孕育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太阳和水那样重要。然而,如此重要的感情,也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爱的误区”。在当今的家庭中,围绕“爱”的主题,成年人世界和未成年人世界出现了“五无”。一是父母过高的期望,带来的是孩子的无望;二是父母过多的干涉,带来的是孩子的无奈;三是父母过度的保护,带来的是孩子的无能;四是父母过分的关心,带来的是孩子的无情;五是父母过多的指责,带来的是孩子的无措。正是扭曲了的爱,生产出了“五无”产品。孩子在痛苦,大人在焦虑,社会在反思。那么,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爱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爱孩子呢? 我们有幸成为今天的父母,就不能忘记父母的责任是在孩子心中播种爱,培养爱,传播爱;我们有幸培育今天的孩子,就要让孩子明白,他们的责任是发现爱,感受爱,发扬爱。 爱的方法之一:用爱的目光注视孩子 爱的目光是孩子成长的营养源。与孩子交流时,成人爱的目光,往往胜过语言93岁高龄的日本小儿科医生内藤寿七郎先生,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有一天,一位妈妈带着两岁的男孩前来找内藤先生看病。妈妈说,一升装的牛奶,这孩子一口气就能喝光。因为喝牛奶超量患了牛奶癣,皮肤刺痒睡不着觉,举止焦躁不安。内藤先生不慌不忙地将白大褂脱下,然后跪在那个男孩面前,看着对方的眼睛。“你喜欢喝牛奶吗”内藤先生温和地问道男孩点点头内藤先生仍然目不转睛地看着他说:“如果不让你喝你特别喜欢喝的牛奶,你能忍得住吗男孩显出烦躁和不满的神色,并且把脸扭向一边内藤先生并不气馁。他跟着转到孩子面前蹲下身子说:“你可以不喝牛奶的,是吗”不管男孩怎样不耐烦、拒绝回答,内藤先生的目光一直充满着信赖,口气也十分诚恳。终于,男孩轻轻地点了点头。奇迹发生了。男孩回家后不喝牛奶了,湿疹症状很快消失。一年半以后,他的母亲认为可以喝点儿牛奶了,可男孩说:“大夫说能喝我才喝。”母亲只好请内藤先生来帮忙这一次,内藤先生仍然是看着男孩的眼睛,微笑着说:“你现在可以放心地喝牛奶了。”从那天起,男孩真的又开始喝牛奶了内藤先生通过这件事总结出:哪怕是才两岁的孩子,只要他明白了道理,就能控制自己。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爱的目光足够吗”这个口号提出至今已经半个多世纪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