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学专业本科课程简介

物理学专业本科课程简介

物理学专业本科课程简介
物理学专业本科课程简介

物理学专业本科课程简介

【本文由大学生电脑主页[ https://www.doczj.com/doc/7f17540949.html, ]—大学生的百事通收集整理】30413001线性代数Linear Algebra

【42—2—1】

内容提要:线性代数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本课程是研究有限性空间的结构和线性空间的线性变换的数学分支。内容有行列式、矩阵代数、线性方程组、线性空间、

线性变换、欧几里得空间、n元实二次型等内容。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高等数学(物理类)》第三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线性代数》高等教育出版

30413002力学Mechanics

【72—4—2】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内容提要:力学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力学系统地介绍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全面阐述宏观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其基本内容包括:质点运动学、质点动

力学、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功和能及碰撞问题、角动量、刚体力学、固体

的弹性、振动、波动和声、流体力学、相对论简介。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力学》漆安慎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赵凯华罗蔚茵高等教育出版社

30413003热学Thermology

【54—3—3】

先修课程:力学、高等数学

内容提要:热学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三部分,以实验为依据、以热力学第零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本理论的宏观的热力学理论,

研究物质宏观热现象和宏观状态变化规律;以气体分子统计物理学,研究大量分

子热运动统计规律和热现象的微观实质;以Van der Waals方程和Clapeyron方

程,研究气体状态变化及相变规律;以非平衡态理论的分子动理论,研究输运现

象的宏观规律。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新概念物理教程——热学》赵凯华罗蔚茵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热学》李椿章立源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0413004数学物理方法Methods of Mathematical Physics

【72—4—3】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内容提要:数学物理方法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内容分三个部分。复变函数论包括:复数与复变函数、解析函数、哥西定理、哥西积分、解析函数的幂级数表示、残

数及其应用。数学物理方程包括:一维波动方程的付氏解、热传导方程的付氏解、

拉普拉斯方程的圆的狄利克雷问题的付氏解、波动方程的达朗贝尔解、数学物理

方程的解的积分形式、付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勒让德多项式、球函数、贝

塞耳函数、柱函数等内容。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高等数学(物理类)》第四册四川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数学物理方法》梁昆淼高等教育出版社

30413005理论力学Theoretical Mechanics

【54—3—4】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力学

内容提要:理论力学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本课程阐述了经典力学的基本原理及数学形式,在使力学内容提高的前提下,特别着重于精确的理论表述和有关的

数学技巧。内容主要包括质点力学、质点组力学、刚体力学、转动参照系、分析

力学五个部分。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理论力学教程》周衍泊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理论力学》郭士坊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0413006电磁学Electromagnetics

【72—4—4】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数理方法

内容提要:电磁学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电磁学是经典物理学的一部分.它主要是研究电荷、电流产生电场、磁场的规律,电场和磁场的相互联系,电磁场对电荷、

电流的作用,以及电磁场对物质的各种效应等。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电磁学》梁灿彬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电磁学》赵凯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30413007光学Optics

【54—3—4】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电磁学、热学

内容提要:光学课程是物理专业必修的基础物理课程。它主要研究与光有关的物理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如光的本性、光的传播和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规律等。内容主要

包括:几何光学、波动光学的基础原理和基础知识,量子光学和现代光学的基础

知识;研究光的传播、光学仪器成像的理论方法。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光学教程》姚启均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光学教程学习指导书》宣桂鑫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概念物理教程——光学》赵凯华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30413008原子物理学Atomic Physics

【54—3—5】

先修课程:普通物理学、高等数学

内容提要:原子物理学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具体内容包括:原子模型、原子能级和辐射、原子的壳层结构、单电子原子、多电子原子、量子力学初步、原子核的

基本性质、核的辐射性衰变、核反应、核结构、原子能及基本粒子等。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原子物理学》禇圣麟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原子物理学》徐茵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0413009电动力学Electrodynamics

【54—3—5】

先修课程:电磁学、高等数学、数理方法

内容提要:电动力学是物理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它在电磁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研究电磁场的基本属性、电磁场的运动规律以及电磁场和带电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电动力学》罗春荣等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三版

参考书目:《电动力学》郭硕鸿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动力学教学指导》宋福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30413010热力学与统计物理Thermodynamics and Statistical Physics

【54—3—6】

先修课程:普通物理学,高等数学,数理方法

内容提要:《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是物理学专业的必修课。主要讲授热力学的基本规律,均匀物质的热力学性质,单元系的相变,多元系的复相平衡和化学平衡,近独立粒

子的最概然分布,玻耳兹曼统计,玻色统计和费米统计及系综理论。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汪志诚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热力学》熊吟涛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统计物理学》熊吟涛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30413011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72—4—6】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数学物理方法、原子物理学

内容提要:量子力学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主要内容为:波函数、薛定谔方程、量子力学中的力学量、态和力学的表象、微扰理论、散射、电子自旋、光的吸收和

发射、氦原子和氦分子等。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量子力学简明教程》周世勋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量子力学教程》张怿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0413012固体物理学Solid State Physics 【54—3—7】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热学、原子物理学、热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

内容提要:固体物理学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专业课。主要内容包括晶格理论和固体电子理论两部分。晶格理论包括: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确定晶格结构的X光衍射方

法;晶体中原子间的结合力和晶体结合的基本类型及其主要特征;晶格的热振动

及热容理论,光学波、声学波和声子的基本概念;晶格中缺陷的基本类型以及晶

体中原子的扩散和离子导电性。固体电子论包括: 晶体中电子运动的基本规律和

基本理论,包括金属自由电子论、能带论基础以及晶体中电子在外场中的运动规

律、电子的输运性质。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固体物理教程》王矜奉编山东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固体物理学》黄昆韩汝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固体物理学(上册)》方俊鑫陆栋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0413013普通物理基础实验Basic Physics Experiment 【84—2—3、5】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

内容提要:普通物理基础实验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部分。实验要求学生明确普通物理实验的地位和作用、实验进程各环节的安排以

及误差和数据处理方法。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普通物理实验》杨述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大学物理实验教程》周殿清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30413014普物综合与设计性实验

Comprehensive and Designed Experiments in General Physics【42—2—3、

5】

先修课程:普通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

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运用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巧,布置给学生设计性实验题目,并指定若干参考书,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

资料、制定实验方案。本课程提供较为充分的设计性实验题目,学生可以任意选

择。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一些题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行完

成。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普通物理实验》杨述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大学物理实验教程》周殿清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30413015近代物理实验Modern Physics Experiment

【72—2—6、7】

先修课程:普通物理、普通物理实验

内容提要:《近代物理实验》是四年制师范本科物理学专业学生继《普通物理实验》后开设的,与

《近代物理学》等理论课程密切相关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所涉

及的物理知识面广,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技术性,是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单

设实验课。本课程阐述了近代物理各个重要领域中的实验思想、理论、方法和技

术,包括:原子分子光谱、真空技术与薄膜光学、磁共振、激光、晶体分析、低

温技术与高温超导、半导体物理、非线性系统,以及近代物理学史上的一些重要

实验。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近代物理实验》吴思诚王祖诠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近代物理实验技术》吕斯骅朱印康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近代物理实验技术》尚世铉袁忠树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0413016物理教学论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Theory 【54—3—5】

先修课程: 教育学、心理学、物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

内容提要: 物理教学概论是高等师范院校物理学专业必修的课程。它主要研究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任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以及物理教

师的备课和研究等基本理论;同时进行中学物理教材分析使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中学物理教学概论》闫金铎田世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参考书目:《中学物理教学法》许国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

《物理教学论》查有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

《物理教学论》闫金铎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

30413017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Skills 【36—2—6】

先修课程: 教育学、心理学、物理教学概论

内容提要: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是物理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它是将复杂的教学活动分解为可操作、可控制的各种具体教学行为,结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培训师

范生物理课堂教学技能的方法(即微格教学)。内容包括:课堂教学技能基础基

本理论知识部分和课堂教学技能的专题训练。

修读对象: 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微格教学基本教程》孟宪恺北京师范大学1994年6月

参考书目:《中学物理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刘炳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微格教学教程》林维秋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3年6月

30414001量子力学ⅡQuantum MechanicsⅡ【48—3—7】

先修课程:量子力学

内容提要:量子力学Ⅱ是物理学专业的选修课程。本课程在量子力学的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扩展,同时以专题的形式阐述基本理论的应用。内容包括:关于波函数

的算符专题、关于态和力学量表象专题、关于本征值问题近似解法专题、关于角

动量与电子自旋专题、多粒子体系专题。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量子力学简明教程》周世勋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量子力学教程》张怿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0414002凝聚态物理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Condensed State Physics

【48—3—8】

先修课程: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热力学统计物理学

内容提要:凝聚态物理学导论是物理学专业选修课。主要介绍了元激发、声子、激子、极化子等有关凝聚态物理学的基本概念,重点阐述了顺磁性理论、铁磁性理论等有关

物质磁性的基本理论,讲述了超导特性、迈斯纳效应、库柏电子对、费米面和

London方程等有关超导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介绍了以量子阱、量子点等

低维体系的物理特性。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参考书目:《固体物理学》黄昆韩汝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固体物理学(上下册)》方俊鑫陆栋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凝聚态物理学》冯端金国钧编著上海科技出版社

30414003非平衡态统计物理学Non-equilibrium Statistical Physics

【42—2—7】

先修课程:普通物理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内容提要:本课程为《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课程的延续,主要讲授不可逆过程热力学、涨落、临界现象、非平衡态统计理论初步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其有关应用,力图使学生

全面地了解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的基本理论。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汪志诚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统计物理现代教程》[美]L.E雷克著黄畇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统计物理学》熊吟涛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30414004 原子核物理学Nuclear Physics

【36—2—8】

先修课程:力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

内容提要:原子核物理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原子核的性质、内部结构、内部运动、内部激发状态、衰变过程、裂变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反应过程的一门学科。它的

内容主要包括包括:原子核的基本性质、原子核的放射性及放射性衰变、原子核

模型、核反应、重原子核的裂变与轻原子核聚变。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原子核物理学》吴知非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原子核物理学》王炎森原子能出版社

30414005物理学史History of Physics

【32—2—8】

先修课程:经典物理及近代物理相关课程

内容提要:物理学史是物理学专业的选修课程。物理学史研究人类对自然界各种物理现象的认识史。它研究的是物理学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物理学概念和思想的发

展和变革。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物理学史》郭奕玲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世界经典物理学简史》《世界近代物理学简史》谢邦同主编辽宁教育出版社

30414006电子线路与实验Electronic Circuits and Experiment

【54—3—6】

先修课程:电工学

内容提要: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模拟、数字电子线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受到电子线路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及毕业后

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电工电子学》周永萱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电工学》(第五版)秦曾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0414007单片机原理与实验Principle of Single Chip and Its Experiment

【48—3—7】

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及应用、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

内容提要:单片机原理与实验是物理学专业的选修课程。本课程详细介绍了MCS-51单片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寻址方法,指令系统和程序设计方法。介绍了单片机在

智能仪器仪表,机电一体化,实施过程控制等领域中的应用。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单片机中级教程》张俊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MCS-51单片机实验指导》张友德复旦大学出版社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曹巧媛电子工业出版社

30414008电工学Electrotechnology

【36—2—5】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讲授:直流电路、一阶电路、正弦交流电路和三相电路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电工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后

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及毕业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电工电子学》周永萱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电工学》(第五版)秦曾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0414009计算物理基础Basics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36—2—7】

先修课程:普通物理、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

内容提要:主要介绍物理过程的计算机数值计算和数字仿真方法,从简单物理实验的模拟和计算机绘图入手,介绍物理实验数据的计算机处理;物理量的积分运算和求解各

种典型的物理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随即物理过程计算与模拟的蒙特卡罗(M-C)

方法;时域信号和频域信号的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内容由浅入深,循

序渐进,书中并附有程序流程图和c语言源程序。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计算物理学》陈锺贤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

参考书目:《计算物理学》马文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年

30414010传感器原理与应用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 of Sensor

【36—2—8】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物理实验、模拟电路、数字电路

内容提要:本课程介绍了传感器的原理、结构、测量电路和应用实例。其中包括传感器的基本概念,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压电式、热电式、光电式、气敏、湿敏、磁

敏式和辐射式等传感器及其应用。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传感器原理与应用》黄贤武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传感器原理设计与应用》刘迎春等编著

30415001工程力学Engineering Mechanics

【72—4—7】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大学物理

内容提要:本课程是物理专业中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构件的刚度、强度、稳定问题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平面杆系结构的内力、强度、

刚度、稳定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对工程问题简化能力,

一定的分析和计算能力,为从事物理专业工程结构设计及施工提供必要的理论知

识,为学习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力学基础,是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材料力学》范钦珊殷雅俊清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工程力学教程》范钦珊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工程力学教程》单辉祖谢传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材料力学》孙训方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0415002中学物理实验研究Middle School Physics Experiment

【32—2—7】

先修课程:物理专业实验课、物理教学概论

内容提要:中学物理实验研究课程是师范院校物理专业(师范类)的任选课程,其研究对象是有关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所涉及相关理论知识和问题,是一门加强师范院校物

理专业学生实验教学技能的学科。内容包括: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基础知识和中

学物理实验课题专题研究两个部分。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初中物理教师实验技能训练》刘炳升魏日升高教出版社1997年7月

参考书目:《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安忠高教出版社1986年5月

30415003物理仿真实验Physical Emulation Experiments

【32—2—7】

先修课程:普通物理、高等数学

内容提要:《物理仿真实验》是在计算机模拟的实验环境下做物理实验,内容包括:力学、热学实验;电磁学实验;光学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通过计算机学生可阅读实验

教材,了解实验原理、实验设备、操作过程等相关内容。根据实验题目由学生自

主操作控制选择实验设备、调试、过程控制、数据采集等实验全过程。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大学物理实验》王希义编著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参考书目:《大学物理仿真实验》中科大出版社

30415004物理学和高新技术Physics and High Technology

【32—2—7】

先修课程:量子力学、固体物理

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讲授:物理学与能源科学、物理学与信息科学、物理学与材料科学、物理学与空间科学四个部分内容。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物理发展与科技进步》戴剑锋化学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现代物理技术及其应用》马廷钧国防工业出版社

30415005材料物理Material Physics

【32—2—8】

先修课程:量子力学、固体物理

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讲授:电子理论及应用、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控制、非平衡材料的理论与应用、晶体点缺陷、位错理论及应用等内容。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材料物理学》杨尚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金属物理学》冯端科学出版社

30415006结构与物性Matter Structure and Property

【32—2—7】

先修课程:原子物理学、热学、固体物理学

内容提要:结构与物性是物理学专业选修课,本课程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其与宏观性质

间的关系,阐述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以适应物理学的发展。

主要内容为:元素和化合物的周期性质,化学键的本质和分子结构;介绍金属材

料、磁性材料、光学材料、电学材料等,阐述其结构与物性的关系及应用。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结构与物性》周公度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新概念物理教程——热学》赵凯华罗蔚茵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结构化学基础》周公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结构化学习题解析》周公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30415007诺贝尔物理学奖专题Workshop on Nobel Prizes for Physics

【32—2—7】

先修课程:原子物理学、量子力学、物理学史

内容提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专题是物理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和非物理专业通识课。主要介绍了一百多年来“在物理学领域有最重要的发现或发明的人”及其获奖成果。

展现了近代、现代物理学辉煌成就及其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所给予的不可或缺

的重大作用,了解物理学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性的作用和重大物理学发展的

历史过程,阐述了这些物理学大师们对于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贡献。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参考书目:《诺贝尔物理学奖百年回顾》薛凤家编国防工业出版社

《物理学史》沈慧君郭奕玲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诺贝尔奖百年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30415008C语言C Programming Language

【32—2—7】

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内容提要:掌握C/C++语言的各种定义规则、语法规则、函数过程和程序控制结构等计算机高级语言的基本规范和设计思想;掌握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基本方

法。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C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参考书目:《C程序设计题解与上机指导》(第三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30415009专业英语English for Physics

【32—2—7】

先修课程:大学英语、经典物理、近代物理

内容提要:选读原版英文科技书刊、杂志、重要的文摘科技论文、文献资料等,使学生了解一般科技文章的特点,掌握适当的物理术语。并能熟练地掌握英语工具,获取专

业所需的信息,提高学生的英语文献阅读及写作能力。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物理学专业英语基础(图示教程)》波普勒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费曼物理讲义》弗恩曼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30415010多媒体课件制作Multimedia Courseware Making

【32—2—8】

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及应用

内容提要:多媒体课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表现特定的教学内容,反映一定教学策

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多媒体课件制作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代表了教

育领域中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手段。本课程主要介

绍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理论及制作多媒体课件最重要的软件PowerPint2003

和Authorware 6.0。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制作》李建珍中国水力水电出版社2003年

参考书目:《多媒体CAI课件基本原理与制作技术》张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年

《多媒体CAI课件制作教程》方其桂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年

《多媒体CAI课件素材获取与制作技术》方其桂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年

30415011现代物理学前沿专题

【32—2—8】

A Course of Lectures on the special topic in the frontiers of physics

先修课程: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

内容提要:现代物理学前沿专题是物理学专业选修课,本课程主要阐述了现代宇宙学、粒子物理、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非线性复杂物理等现代物理学前沿基本问题的基

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各学科领域研究进展。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自编讲义

参考书目:《大学物理(当代物理前沿专题部分)》蔡枢吴铭磊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科学的历程》吴国盛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前沿物理学世界名题欣赏》张欣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30415012计算方法Methods of Calculation

【32—2—8】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内容提要:计算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自从有了数学,同时就有了关于数学的近似计算,随着计算机的出现,计算科学有飞速的发展,计算方法探究计算科学这门学科的

基本原理,依据各种算法潜在的共性,提炼出算法设计的一般性、普遍性技术。

通过计算方法的学习,掌握插值方法、数值积分、常微分方程的差分法、方程求

根的迭代法、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及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法这六种数值计算的方法

的推导过程,以及利用这六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计算方法的学习,了解计算

方法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的设计技术,理解三种设计技术的实质。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计算方法简明教程》王能超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计算机数值方法》施吉林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计算方法》吴筑筑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计算方法典型例题分析》孙忠志编科学出版社性

【本文由大学生电脑主页[ https://www.doczj.com/doc/7f17540949.html, ]—大学生的百事通收集整理】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 英文名称: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 实验课程编号:110309 课程性质:基础必修课 课程属性:工科各专业本科生必修 教材名称:《大学物理实验》 实验指导书名称: (无) 课程总学时:56 实验总学时:56 开设实验项目数:17 总学分:3.5 应开实验学期:一年级第2学期,二年级第1学期 适用专业:工科各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本大纲主撰人:凌亚文 审核人:王占民 一、 课程的目标及基本要求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规律的发展及其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 础,并受到实验的检验。 为了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要求,需要培养大量有创造性的工程技术人才。为此要求工科大 学毕业生,不仅要具有较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 而且还要具有能从事现代科学实验的较强能力。 物理实验是学生入学后,受系统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一系列实验训练的重要基础。因此, 在整个物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十分注意实验技能的训练,物理实验应与理论教学具有同等 重要的地位,而不是作为理论课的附属环节。 二、 课程实验的目的要求 在一定的物理知识和中学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础训练。要 求学生弄懂实验原理,了解一些物理量的测量方法。要求学生熟悉常用仪器的基本原理和性能, 并了解使用方法。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判断实验结果,并能写出比较 完整的实验报告。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本领和独立工作能力。并通过实验中 的观察、测量和分析,加深对物理学中某些概念、规律和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 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爱护国家财产、遵守纪律的优良品德。 三、 适用专业 工科各专业本科生。 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负责人:史彭

大学物理B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B(2)》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第5章:真空中的静电场 课程内容: 1、电荷和电场库仑定律 2、电场强度场强的叠加原理连续分布电荷的场强 3、电场线电通量高斯定理高斯定理的应用 4、静电场力做功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电势的叠加原理场强与电势的关系※ 5、电偶极子 6. 电流和电流密度欧姆定律电动势 基本要求: 1、掌握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概念以及场的叠加原理。 2、掌握用叠加原理计算简单的典型的场源所产生的电场强度和电势。 3、理解高斯定理和环路定律,能熟练地用高斯定理求具有特殊对称性分布电荷的场强。 4、掌握电场力的功与电势差和移动电荷之间的关系。 5、理解电场是保守力场。 6、掌握电势与场强的积分关系。 7、了解解电场线、等势面的概念。 8、了解场强和电势梯度的关系。 9、了解电偶极子,电偶极矩的概念。 10、理解电流、电流密度、电动势的概念。 11、掌握欧姆定律 本章重点: 1、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概念、场的叠加原理。 2、掌握高斯定理和环路定律的应用 3、会计算电场力的功。 4、电流密度、欧姆定律 本章难点: 1、利用叠加原理计算简单的典型的场源所产生的电场强度和电势。 2、用高斯定理求具有特殊对称性分布电荷的场强。 模块分类及要求:

※第6章: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课程内容: 1、静电场中的导体 2、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3、电位移有电介质时的高斯定理 4、电容电容器 5、静电场的能量能量密度 6、静电的应用 基本要求: 1、理解导体静电平衡条件及导体表面电荷分布。 2、掌握电容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能计算平板、球、圆柱形电容器的电容。 3、了解电介质极化的微观解释和极化强度矢量。 4、理解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和各向同性介质中电位移与电场强度的关

电磁学 课程教学大纲

电磁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电磁学 所属专业:物理 课程性质:物理学 学分:4分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电磁学课程是一切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课之一。电磁学所涉及的现象和规律贯穿 于一切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之中,学好电磁学是学好其它自然学科的基本保证。 本课程所讲授的内容为基本电磁现象的实验定律和相关的导出定理以及它们在相 应领域和电路理论中的应用。力求通过对于它们的研究,深刻认识电磁现象的基本性质, 掌握电磁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知识,学会电磁学研究和处理问题方法。课程还适时地将 电磁学的理论与其它学科及有关自然现象相联系,以期获得对于电磁学理论较为全面的 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在提高科学素养,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严密的思 维能力,熟练应用数学工具等诸方面获得全面的进步。 本课程针对我校物理学院近年来学生的平均水平编写教材。物理学院为理科学生培 养基地,设有“基地”和“普通”教学班,教材的编写考虑了两部分学生的需求。体现 在:教学大纲中带有“*”号的内容,作为提高课题对基地班讲授。对于普通班,相应 的时间用于习题课,讲解习题中的问题和补充例题。对于大纲中未打“*”号内容的讲 解深度,教师可视两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区别。整个课程总学时72,基本上每小节 两学时。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本课程以高等数学和部分力学知识为基础,为后继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有关的知识做准备。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电磁学》第三版,赵凯华、陈熙谋著 主要参考书: 1.《费曼物理学讲义》费曼著 2.《磁性物理学》宛德福马兴隆著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简介Word版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简介 及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工科类通用 学制:四年本科 学时:60学时 学分: 石家庄经济学院教务处审定 二零零五年三月

编写朱孝义张素萍 审定张道明 讨论朱孝义张素萍赵惠裘平一郭涛

目录 一.物理实验课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4) 二.实验内容及基本要求 (4) 三.实验课程安排及课时分配 (7) 四.对各个实验的具体教学要求 (8)

本大纲是依据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工业学校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制定的。 一、物理实验课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物理实验是对高等工业学校学生进行科学基本训练的一门独立的必修基础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受到的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工科类专业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训练的重要基础。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教学和物理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既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和配合,又有各自的任务和作用。 本课程应在中学物理实验的基础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学习物理实验知识、方法和技能,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主要过程与基本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基本任务: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物理量的测量,学习物理实验知识,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 2.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其中包括: (1)能够自行阅读实验教材和资料,作好实验前的准备。 (2)能够借助教材或仪器说明书正确使用常用仪器。 (3)能够应用物理学理论对实验现象进行初步分析判断。 (4)能够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绘制曲线,说明实验结果,撰写合格的实验报告。 (5)能够完成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3.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要求学生具有对待科学实验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二、实验内容及基本要求 1.绪论: 教学内容(教师讲授) (1)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任务、教学方式、预习和实验报告的要求及实验室规则。 (2)介绍测量误差、有效数字及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测量分类、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系统误差的分析、偶然误差的估 计、直接测量结果的误差表示、间接测量的误差计算。有效数字 的性质和运算。处理实验数据的一些重要方法,例如:列表法、

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设计 一、实验题目:《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和亲自实验,感知浮力的存在和方向,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实验,知道浮力跟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的关系,培养一定的动手能力。 3、体验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物理问题,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渗透。 三、实验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认识浮力,二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其基本思路是:从学生纸船比赛开始,通过师生互动游戏后教师引导分析,认识浮力的存在;以实验探究为基础,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得出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能力并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意识。 四、实验方法和原理: 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即在保持液体的密度不变的条件下,改变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保持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改变液

体的密度。原理是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拉力、浮力与重力平衡,即F+F浮=G。 五、实验器材:纸船、沙子、石块、细线、水、鸡蛋、食盐、水槽、外型完全相同的铁、铝圆柱体、弹簧测力计。六、实验步骤: (一)创设情景,引出新课,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1、将纸船放入水槽中,待纸船静止后,提出问题:(1)纸船怎么会浮在水面上?(因为乒纸船受到水的浮力)(2)试分析它的受力情况(纸船受到重力和浮力这对力的作用)(引导学生从平衡力的角度推理出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2、将小石块投入水中,小石块沉下。提出问题:(1)小石块受到水的浮力吗?给你一弹簧测力计,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学生思考、讨论以后,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启发学生:用弹簧秤先测出石块的重量,然后用弹簧秤拉着石块慢慢浸入水中,观察弹簧秤的读数的变化,就可以判断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2)在上面的实验中,石块受到哪些力的作用?浮力大小怎么计算?(3)由上面的实验,你能否想出一个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 (二)通过实验探究,帮助学生理解影晌浮力大小的因素 1、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比赛:让学生用自制的纸船装沙,看谁的船装得多?(2)向水中按矿泉

《大学物理A》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A》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90902008 学时:96 学分:6 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开课部门:基础教学部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大学物理课程是我校工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实验性强的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大学物理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努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三、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2.实践教学要求 实践教学具体要求见《大学物理实验大纲》。 四、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质点力学 1. 教学内容 (1)质点运动的描述 (2)牛顿运动定律; (3)功和能机械能守恒定律; (4)冲量和动量动量守恒定律; (5)力矩和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 2.重点与难点 重点:质点运动的描述、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动量定理、动能定理、机械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难点:牛顿运动定律和三个守恒定律及其成立条件 3.课程教学要求 教学中要通过把质点力学的研究对象抽象为理想模型,逐步使学生学会建立模型的科学研究方法。应注意1.质点力学中除角动量部分外绝大多数概念学生在中学阶段已有接触,故教学中展开应适度,以避免重复;2.学习矢量运算、微积分运算等方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3.可简要说明守恒定律与对称性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地位。 使学生掌握描述质点运动的基本物理量: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理解它们具有的矢量性、相对性和瞬时性,能用求导方法由已知的运动方程求速度和加速度;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及应用;掌握质点的动能和动能定理,理解保守力和势能的概念,理解系统的机械能定理及其应用,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及适用条件与应用;理解冲量的概念,掌握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及适用条件与应用;了解力矩和角动量的概念,理解角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第二章刚体力学基础 1.教学内容 (1)刚体定轴转动的运动学描述; (2)刚体定轴转动的动力学描述; (3)刚体定轴转动的机械能守恒; (4)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守恒。 2.重点与难点 重点:刚体定轴转动的转动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难点:转动定律的应用、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和角动量守恒的条件。 3. 课程教学要求 教学中要通过把刚体力学的研究对象抽象为理想模型,逐步使学生学会建立模型的科学研究方法。教学过程中应注意1.刚体力学中除刚体外绝大多数概念学生在中学阶段已有接触,故教学中展开应适度,以避免重复;2.学习矢量运算、微积分运算等方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使学生理解转动惯量的物理意义,了解平行轴定理的内涵,掌握刚体定轴转动的转动定律及应用;了解力矩的功的计算,掌握刚体定轴转动的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应用;理解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守恒定律。 第三章机械振动 1.教学内容 (1)简谐运动的运动学描述; (2)简谐运动的动力学方程和能量; (3)简谐运动的合成。 2.重点与难点 重点:简谐运动的运动学描述。 难点:简谐运动的动力学方程。 3.课程教学要求 教学中应强调简谐运动的描述特点及研究方法,突出相位及相位差的物理意义。振动是应用演示手段较为丰富的部分,教学中应充分应用演示实验和多媒体手段阐述旋转矢量法;展示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现象、振动的合成。并可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展示物理思想和物理现象的多媒体课件。 使学生掌握简谐运动的概念及其三个特征量的意义,理解简谐运动的动力学特征及能量特征,理解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简谐运动的合成问题。

《磁性物理学》教学大纲关于组织修制定

《磁性物理学》教学大纲 Magnetism in Physics 课程代码: M102105 总学时:(理论+实验)56+12 学分:4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课程类别:必修 先修课程:普通物理、理论物理、固体物理面向专业:应用物理学 开课学科:凝聚态物理学开课二级学院:理学院 执笔:崔玉建审校:焦志伟 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 本课程是应用物理专业的专业方向基础课。主要介绍磁现象和规律、磁性起源及自发磁化理论、铁磁体内的能量、磁畴和技术磁化、铁磁物质在交变场作用下的磁化特性、各种磁物理效应和磁性材料的应用。以此作为学习其它专业方向课的基础。 二、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 1、熟练掌握各基本磁学量的物理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理解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 2、掌握磁体中静磁能的概念,理解退磁场的概念,理解简单几何形状磁体退磁因子的计算方法;会进行磁滞回线的退磁修正。 3、了解磁路的简单概念。 实践环节:了解磁场、磁感应强度的测量方法。

第二章 1、理解洪特定则,会计算原子或离子的磁矩。 2、了解轨道角动量淬灭的条件。 3、了解晶体的能带理论对金属磁矩的解释。 第三章 1、掌握顺磁物质的基本物理特性,理解朗之万的经典和量子理论顺磁性理论; 2、掌握铁磁物质的基本物理特性,理解奈尔的铁磁学理论,理解居里温度与分子场系数的关系;理解海森堡铁磁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分子场系数、居里温度与交换积分常数的关系;物质出现铁磁与反铁磁的条件。了解贝斯统计理论和自旋波理论。 3、掌握反铁磁性和亚铁磁性的基本物理特性;理解分子场理论对反铁磁和亚铁磁性的唯象理论处理;理解超交换作用的基本概念。 4、掌握铁氧体的结构、磁矩和磁特性。 实践环节:了解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和磁性的测量方法。 第四章 1、掌握常见的磁性材料的磁晶各向异性,掌握单轴晶体和立方晶体的各向异性能的计算;了解磁晶各向异性场的概念;了解产生磁晶各向异性的机理;了解磁性材料的其它几种各向异性;了解磁晶各向异性性能的测量方法。 2、掌握磁致伸缩的基本概念;掌握立方晶体的磁致伸缩公式;了解

物理实验优质课教案—刘中繁

学科:物理 题目:电动机 作者:刘中繁 单位:潍坊市实验学校

电动机教案 潍坊市实验学校刘中繁 教材分析 《电动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磁场、电流的磁场,知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及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通过电动机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方向都有关系,知道电动机持续转动的原因。 学情分析 由于人教版物理教材编排体系是电学在前,力学在后,学生没有系统学习有关力的知识,因此本节涉及到力的知识时要淡化处理,不宜太细。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科学探究的过程亦有所了解。学生对探究活动、自己动手制作都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学习过磁体、磁场、磁感线、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等相关的准备知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活动目标 1. 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经历制作模拟电动机的过程,提高动手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分析归纳 能力; 3. 通过了解物理知识如何转化成实际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学习科学技术 知识和应用物理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磁场的方向都有关。 难点:电动机能够持续转动的原因。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设计了电动机小制作环节,并将学生制作的电动机做本节课的主线,在教学中的探究活动、电动机的原理、换向器的作用等都是围绕这条主线展开的;学生对动手制作有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活动,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制作电动机时,线头中的一端只能刮去半周漆这一环节进行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与真正的电动机中的换向器做对比,有利于学生理解换向器的作用,突破本节的难点。 实验器材 漆包线、橡皮、磁铁、回形针、小木块、剪刀、钳子、干电池、电池盒、导线、锉刀、电动机模型、胶带。

大学物理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I)教学大纲 <总学时数:48,学分数:3>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大学物理课程是理工类大学生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课,它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理基础知识及常用的物理方法。在课程学习中,要求以应用为目的,加强与实际应用较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训练。通过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具有较完整的物理理论基础和比较熟练的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质点运动学 1.理解质点模型和参照系等概念。 2.掌握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位置矢量、位移、路程、速度、加速度等。 3.能借助于直角坐标系熟练地计算质点在平面内运动时的速度和加速度。理解速度与加速度的瞬时 性、矢量性和独立性等基本特性。 4.掌握圆周运动的角量表示及角量与线量之间的关系。能够计算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的角速度和角加 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5.了解相对运动的基本概念,并能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二)牛顿运动定律 1.理解牛顿运动三定律的物理内容,了解其适用范围。 2.能够使用隔离法分析物理对象,熟练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和解决基本力学问题。 (三)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1.掌握动量、冲量的概念,明确其物理意义,并熟练应用动量原理、动量守恒定律求解质点在平面 内的动力学问题。 2.理解功、动能、势能、保守力和机械能概念,明确其物理意义,并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3.掌握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理解功能原理、能量守恒定律及其意义。 (四)刚体的转动 1.了解刚体模型和刚体的基本运动,理解刚体运动与质点运动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描述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坐标、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等概念及其运动学公式。 3.理解转动惯量的意义及计算方法,能够计算典型几何形体的转动惯量。 4.理解转动定律,能够结合力矩概念构造动力学方程求解定轴转动的问题。 5.理解力矩的功,刚体的转动动能,刚体的重力势能等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动能定理及机械能守 恒定律解决刚体定轴转动的问题。 6.理解刚体的动量矩(角动量)概念,能计算刚体或质点对固定轴的动量矩。理解动量矩守恒定律 及其适用条件,并能对含有定轴转动刚体在内的系统正确应用角动量定理及角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五)机械振动 1.理解谐振动模型,掌握简谐振动的基本特征及描述简谐振动的基本特征量:频率、相位、振幅的 意义及确定方法,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掌握旋转矢量法,并能用以分析有关问题(如确定初相、运动时间、写出振动方程)。 3.理解两个同方向、同频率谐振动合成的规律,以及合振动振幅极大和极小的条件。了解两个互相 垂直、同频率和不同频率谐振动的合成规律,了解李萨如图形。 (六)机械波 1.理解描述波动的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及各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2.理解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掌握根据已知质元的振动表达式建立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的方法以及波 函数的物理意义,理解波形图线。了解波的能量传播特征及能流、能流密度等概念。 3.理解惠更斯原理和波的叠加原理。掌握波的相干条件,能应用位相差和波程差的概念分析和确定 相干波叠加后振幅加强和减弱的条件。 4.理解驻波及其形成的条件和特点,建立半波损失的概念,了解驻波和行波的区别。 (七)波动光学 1.了解原子发光的特点,理解光的相干条件及获得相干光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 2.掌握光程概念以及光程差与相位差的关系,了解反射时产生半波损失的条件。能正确计算两束相 干光之间的光程差和相位差,并写出产生明条纹和暗条纹的相应条件。 3.掌握杨氏双缝干涉的基本装置和实验规律,了解干涉条纹的分布特点及其应用,并能做相应的计 算。掌握薄膜等厚干涉的规律及干涉位置的计算,理解等倾干涉条纹产生的原理,了解薄膜干涉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原理及其应用。 4.理解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及其对光衍射现象的定性解释。了解分析单缝夫琅和费衍射的半波带法, 能够根据衍射公式确定明、暗条纹分布。了解光栅衍射条纹的成因和特点,掌握光栅公式,了解

大学物理(上)英文课程描述

College Physics I Prerequisites: math, physics, chemistry and calculus of high school Teaching Goals: ●Develop the knowledge and ability of solving problems in classic kinematics using calculus ●Master the method of solving problems in classic mechanics by us ing Newton’s three laws ●Have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and basic method of developing physical models ●Learn to abstract physical models from concrete problems, and improve ability of solving physical problems ●Develop the knowledge and ability of studying macroscopic property and law of gases by using statistical methods and gas molecules’ model ●Improve the knowledge and ability of studying thermodynamic problems by us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Laws of Thermodynamics ●Develop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entropy. Content: Chapter 1: Force and Motion 1-1 Description of particles motions This section features reference and coordinate frame, space and time, kinematics equation, position vector, displacement, speed, and acceleration. 1-2 Circular motion and general curvilinear motion This section features tangential acceleration and normal acceleration,angular variables of circle motion,vector of throwing motion. 1-3 Relative motion, common forces and fundamental forces 1-4 Newton’s law of motion and examples of its applications 1-5 Galilean principle of relativity, non-inertial system, inertial force,spatial-temporal view of classical mechanics Chapter 2: Conserved quantities and conservation law 2-1 Internal and external forces of particles system,theorem of centroid movement 2-2 Theorem of momentum,law of conservation of momentum 2-3Work and theorem of kinetic energy 2-4 Conservative force, work of paired force, potential energy 2-5 Work-energy principal of particles system, law of conservation of mechanical energy 2-6 Collision 2-7 Law of conservation of angular momentum 2-8 Symmetry and law of conservation Chapter 3:motion of rigid body and fluid 3-1 Model of rigid body and its motion 3-2Moment of force, rotational inertia, law of fix-axis rotation 3-3 Work-energy relation in fix-axis rotation 3-4 Angular momentum theorem and conversation law of rigid body in fixed-axis 3-5 Procession 3-6 Perfect fluid model, steady flow, Bernouli Equation 3-7 Chaos, inherent randomness of Newtonian mechanics

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附件2: 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相互作用及其转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许多部门,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在人类追求真理、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物理学展现了一系列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影响着人类对物质世界的基本认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是人类文明的基石,在人才的科学素质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物理学本质上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是科学实验的先驱,体现了大多数科学实验的共性,在实验思想、实验方法以及实验手段等方面是各学科科学实验的基础。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物理实验课是高等理工科院校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必修基础课程,是本科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 物理实验课覆盖面广,具有丰富的实验思想、方法、手段,同时能提供综合性很强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它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适应科技发展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实践类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课程的具体任务是: 1.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基本素质,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 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掌握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2.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积极主动的探索精 神,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爱护公共财产的优良品德。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大学物理实验应包括普通物理实验(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具体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如下: 1.掌握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基本能力。 (1)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能逐步学会用不确定度对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结果进行评估。 (2)处理实验数据的一些常用方法,包括列表法、作图法和最小二乘法等。随着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的普及,应包括用计算机通用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的基本方法。 2.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例如:长度、质量、时间、热量、温度、湿度、压强、压力、电流、电压、电阻、磁感应强度、光强度、折射率、电子电荷、普朗克常量、里德堡常量等常用物理量及物性参数的测量,注意加强数字化测量技术和计算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3.了解常用的物理实验方法,并逐步学会使用。 例如:比较法、转换法、放大法、模拟法、补偿法、平衡法和干涉、衍射法,以及在近代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的广泛应用的其他方法。 4.掌握实验室常用仪器的性能,并能够正确使用。 例如:长度测量仪器、计时仪器、测温仪器、变阻器、电表、交/直流电桥、通用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分光仪、光谱仪、常用电源和光源等常用仪器。 各校应根据条件,在物理实验课中逐步引进在当代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中广泛应用的现代物理技术,例如,激光技术、传感器技术、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光电子技术、结构分析波谱技术等。 5.掌握常用的实验操作技术。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x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1. 课程名称(中文):物理实验英文名称:Physics Experiments 2.课程编码: 01000102 3.课程类别:基础独立设课 4.课程要求:必修基础实验 5.课程属性:独立设课 6.课程总学时:总学分: 7.实验学时: 51 学时总学分: 1.5学分 8.应开实验学期:第 2 学期至第 3 学期 9.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信息 与计算科学。 10.先修课程:大学物理 11. 编写人:徐子湘俸永格编写日前:2005年9月1日 一、实验课程简介 物理学是实验科学,物理规律的研究都是以严格的实验为基础,实验与数学分析相结合是 物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特点。物理实验是大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训练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实验过程中,通过理论的运用与现象的观测分析,充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提高学生综 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本实验课程需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大学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能根据需要选学参考书,查阅手册,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 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 (1)学生通过实验学习物理实验的基本理论、典型的实验方法及其物理思想。 (2)获得必要的实验知识和操作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工作能力、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树立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 2、本实验课程应达到下列要求: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大学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能根据需要选学参考书,查阅手册,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72201008/72201009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 英文名称: 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s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 72学时 学分: 2分 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物理实验课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教育的入门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习物理实验基础知识 的同时,受到严格训练,掌握初步的实验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并掌握一些基本仪器的使 用方法。 三、实验项目与类型 力学部分

热学部分 电磁学学部分

光学部分 四、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基础知识 测量与误差,主要讲述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 力学部分 实验一长度的综合测量 1.目的要求 练习使用测长度的几种常用仪器,练习做好记录和计算不确定度。 2.方法原理 用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测滚珠的直径和圆柱管的内外半径和高度。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滚珠、圆柱管。 4.掌握要点 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的使用方法及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 5.实验项目: (1)用游标卡尺测圆柱管的内外半径及高度,并计算其体积。 (2)用螺旋测微仪测滚珠的直径。 (3)不确定度的计算。 实验二单摆 1.目的要求 用停表和米尺,测单摆的周期和摆长,并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 2.方法原理

g l T π2= ()()2 22)(?? ? ??+??? ??=t t u l l u g g u 。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单摆、停表、钢尺。 4.掌握要点 测量单摆周期的注意事项、重力加速度的不确定度的计算。 5.实验项目: (1)用游标卡尺测小球的直径。 (2)用钢尺测悬线的长度。 (3)用停表测单摆的周期(不改变摆长,测5次,每次30个周期的时间) (4)计算重力加速度和它的不确定度。 (4)改变摆长,测单摆的周期,用作图法算出重力加速度。 实验三 测重力加速度 1.目的要求 掌握几种测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2.方法原理 自己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自由落体装置、数字毫秒计、光电计时装置 ,单摆 气垫导轨。 4.掌握要点 掌握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5.实验项目: (1)根据原理设计实验方案。 (2)记录实验数据 (3)数据处理及不确定度的计算。 实验四 密度的测定 1.目的要求 熟练掌握物理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掌握静力称衡法和比重瓶法。 2.方法原理 v m = ρ,质量用天平称量,体积用阿基米德定律求出。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物理天平,游标卡尺、比重瓶,小烧杯、温度计、酒精、不规则玻璃块。 4.掌握要点 物理天平的调节和方法、测量密度的两种方法:静力称衡法和比重瓶法。 5.实验项目: (1)学习调整和使用物理天平。 (2)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固体的密度。 (3)用比重瓶法测酒精的密度。 实验五 拉伸法测杨氏弹性模量 1.目的要求 用伸长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学习光杠杆原理并掌握使用方法。

大学物理学C基本内容

《大学物理学C 》课程基本内容 第一章 质点的运动 1.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自然坐标系 ※2.质点运动的描述:位置矢量r 、位移矢量r ?=)()(t r t t r -?+、运动方程)(t r r =。 在直角坐标系中,k t z j t y i t x t r )()()()(++= 速度:t r v d d =; 加速度:22d d d d t r t v a == 在直角坐标系中,速度k v j v i v v z y x ++=,加速度k a j a i a a z y x ++= 自然坐标系中,速度 τ v v ==τ t s d d ,加速度t n a a a +==n r v t v 2d d +τ 在极坐标系中,角量的描述:角速度t d d θ ω=,角加速度22d d d d t t θωα== 3.运动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第一类问题:已知运动方程求速度、加速度等。此类问题的基本解法是根据各量定义求导数。 第二类问题:已知速度函数(或加速度函数)及初始条件求运动方程。此类问题的基本解法是根据各量之间的关系求积分。例如据t x v d d = ,可写出积分式?x d =?t v d .由此求出运动方程)(t x x =。 4.相对运动: 位移:t u r r ?+'?=? ,速度:u v v +'=,加速度:0a a a +'= 第七章 气体动理论 1.对“物质的微观模型”的认识;对“理想气体”的理解。 ※2.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23132v n p k ρε== ,其中221 v m k =ε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RT M m pV = 或 n k T p = 理解压强与微观什么有关,即压强的物理含义是什么。 ※3.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kT k 2 3 =ε 理解温度与微观什么有关,即温度的物理含义。

初中物理课实验教学模式探究结题报告

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我们课题组教师在教研组长王海军主任的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理科组全体老师的努力下,本着自主合作的原则,以《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模式研究》为课题进行有效的探索。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国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观念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重实验结论、轻实验过程的倾向。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演示实验通常由教师独揽,学生没有动手操作机会;用“做实验题”代替“做实验”等现象。 初中物理新课程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使学生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注意将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引入物理课程。 我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一课题呢? 第一、科学探究是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是物理新课程的一大突出特征,而实验教学活动是物理课程中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是与科学内容并列并处于上位的内容,因而,科学探究贯穿于新课程始终。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基础课的实验课堂应当也必然是开展探究活动重要阵地。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实验过程的体验来激发兴趣、感受方法,学生也需要实验的结果来获得愉悦,满足成就感。物理课堂实验教学不是忽视物理知识的学习,而是注重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实验教学与知识的建构是在同一过程中发生的。所以学生课堂上的实验活动是需要设计的,这种设计并不是将学生带入一个固有的套路中,而是教师要提供给学生适当的器材,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有所思考和估计,在活动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第二、课程改革越来越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重视人的发展和培养,注重人文主义的教育。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是仅注重知识研究的结果,而是更重视研究知识的过程;不是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更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不是课堂上教师为中心,而是重视师生的互动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与时俱进的形势要求我们冷静思考,如何进行这一课题的研究。 第三、科研应该为实践服务,我们的实践是实验教学,也就是说,要通过我们教师的实验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提升我们整体水平,能在新课程改革中取得实质性的好成绩,那就不会辜负父老乡亲对我们的厚望。从这一点上说,我们更应该实事求是,认真地去进行这一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重新定位和认识。本研究将使我校一线物理教师对于如何开展实验探究教学七大环节、如何备课评课、如何开展物理教学研究给予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和定位。

最新大学物理学(B)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学(B)教学 大纲

《大学物理学(B)》教学大纲 一、大纲说明 1.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基础课,同时还具有自然科学素质教育的意义,因此,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正确认识各种物理现象的本质;还应掌握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能对实际问题建立简化的物理模型,并对其进行正确的数学分析。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并为理解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2.内容提要: 第一部分是“力学基础”,包括质点运动的描述方法,质点动力学和刚体定轴转动的基本规律和概念,以及量纲和非惯性系问题的一般处理方法等;第二部分是“热力学和分子物理学”,介绍热平衡态、热量和内能等基本概念,以及气体状态方程、分子的速率分布、热力学基本定律、卡诺定理等;第三部分是“静电场与稳恒电流”,介绍静电场的基本概和基本原 理,并讨论导体和电介质在静电专程的基本性质,进而引出电路理论的基本关系式。第四部分是“磁场与电磁感应、电磁场”,介绍磁场的基本性质,并讨论磁场与电流间的联系,以及电磁感应现象的物理内涵,进而建立起电磁场的基本概念;第五部分是“波动光学”,从波动的角度认识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讨论光的偏振和双折射,由此深化对电磁波基本性质的理解;第六部分为相对论基础,简介狭义相对论的基本概念。 3.教学改革(与原课程内容比较) 本课程是在原《大学物理学2》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与原大纲相比总学时增加了18学时,增加的原因是我校的《大学物理学2》的教学水平与其他学校相比有比较大的差距,也与我校的发展目标不相符。增加的

学时主要用来讲授相对论及光学两部分内容,是大学物理学的教学内容更加完整。但即使像现在的学时,也与科大等院校仍有很大差距。 二、大纲内容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 §1.1 质点运动的描述 参考系,质点的概念,位置矢量,运动方程,位移的概念,速度§1.2 匀加速运动 匀加速直线运动,斜抛运动 §1.3 圆周运动 平面极坐标,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角加速度,匀速圆周运动 和匀加速圆周运动 §1.4 相对位移和相对速度 时间和空间,相对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本章重点:参照系的概念,位置矢量、位移矢量、速度矢量、加速度矢量及其在不同坐标系中的分量表达式,质点的运动方程, 相对运动的概念。 本章难点:位置矢量、位移矢量、速度矢量、加速度矢量的相对性、瞬时性及矢量形。 第二章质点动力学 §2.1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2.2 力学的单位制和量纲

大学物理课程中英文简介

大学物理课程中英文简介 课程代码:B1081006大学物理(1)学分:4 周学时:4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 主要内容: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理工科非物理类本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国内物理教材改革动态,共分上下两学期讲授。大学物理(1)为力学、电学、磁学;每章后面附有各章提要,每篇后面节选了有关物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应用方面的内容。 Code:B1081006College Physics1Credits:4Teaching Hours per Week:4 Requisites: Advanced Mathematics Contents:Based on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course of Advanced Physics for non-phys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from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reform of the dynamic of domestic physical materials,this course is divided into two teaching semesters: Advanced Physics 1and 2. Advanced Physics 1 includes Mechanical, thermal and electrical,Magnetism,.Each chapter is followed with a summary and the relevant contents of applications of physics and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课程代码:B1081006大学物理(2)学分:3 周学时:3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1) 主要内容: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理工科非物理类本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国内国类物理教材改革动态,共分上下两学期讲授。大学物理(2)为振动和波、光学及相对论、近代物理基础。每章后面附有各章提要,每篇后面节选了有关物理与现代科学技术应用方面的内容。 Code:B1081006College Physics2Credits:3Teaching Hours per Week:3 Requisites: Advanced Mathematics college Physics1 Contents:Based on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course of Advanced Physics for non-phys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from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reform of the dynamic of domestic physical materials,this course is divided into two teaching semesters: Advance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