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平面镜成像

三、平面镜成像

三、平面镜成像
三、平面镜成像

初中物理校本资源

第四章光现象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下列物体中是光源的有()

A.红宝石B.月亮C.萤火虫D.猫眼

2.下列物体中属于天然光源的是()

A.月亮B.蜡烛的火焰C.日光灯D.北斗星

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桥在水中的倒影

B.白光经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C.日偏食

D.放大镜把字放大

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透过露珠看叶脉B.镜子中狗狗的像

C.日食D.海市蜃楼5.学校运动会上的百米赛跑,计时员为了计时准确些,总是()A.听枪声按秒表,因为耳朵的灵敏度比眼睛高

B.看发令时散发的白烟按秒表,因为眼睛的灵敏度比耳朵高

C.听枪声和看白烟都可以,因为枪声和白烟是同时发生的

D.看发令时散发的白烟按秒表,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得多

6.光在下列透明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列是()A.空气、水、玻璃B.空气、玻璃、水

C.水、玻璃、空气D.玻璃、水、空气

7.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线不可以用虚线表示

B.光线是表示光的路径和方向的

C.激光笔发出的光不是一条光线

D.光线是真实存在的带箭头的直线

8.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铅笔在水面处“折断”

B.人在阳光下形成影子

C.豹子在水中形成倒影

D.白光通过三棱镜的色散现象

9.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

B.玻璃砖后面的吸管发生了“移位”

C.小朋友在哈哈镜中成了“小巨人”

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10.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当入射光线绕O点顺时针方向转过10°,平面镜M绕O点逆时针方向转过20°,则此过程中反射光线共转过()

A.30°B.40°C.50°D.60°

11.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B.

C.D.

12.图中给出“L”形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B.C.D.

13.雨后初晴的夜晚,地上有积水,当我们背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干净的路面,这是因为()

A.地上暗处是光发生镜面发射

B.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镜面发射

C.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漫反射

D.地上发亮处和暗处都发生镜面反射

14.一个挂钟正对着平面镜,在镜子里看到挂钟指示的时间是10时45分,如图,则挂钟实际指示的时间应是()

A.10时45分B.7时15分C.7时45分D.1时15分15.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中,下列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a)中,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b)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c)中,神十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情景,她面前的水球相当于凹透镜D.图(d)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所以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6.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走近镜子时,他在镜子中的像()A.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大

B.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小

C.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大

D.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小

17.如图,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镜前有一物体,该物体通过两平面镜成像的个数

()

A.1B.2C.3D.4

18.检查视力有时采用的不是“E”表,而是如图1所示的“C”表。在如图2所示利用平面镜检查视力的时候,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在平面镜中看到的“C”

表像的是()

A.B.C.D.

19.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是()

A.B.

C.D.

20.下列事例属于平面镜成像应用的是()

A.照相机镜头前B.电焊工焊接

C.水中倒影D.雨后彩虹21.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

正确的是()

A.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距与物距的关系

B.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D.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会变小

22.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则()

A.像变大,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大

B.像变小,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小

C.像大小不变,像与人间距离也不变

D.像大小不变,像与人间距离变小

23.以下不是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光路的是()

A.战士在战壕里所用的潜望镜

B.把阳光反射到井下达到照明目的平面镜

C.古代妇女用来梳妆打扮的铜镜

D.医生用来观察患者口腔内情况的小平面镜

24.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日食B.小孔成像

C.桥在水中的倒影D.直的花茎“错位”了

2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B.

放大镜把字“放大”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C.D.

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

26.鱼在水中看空中飞行的鸟,看到的是()

A.变高了的鸟的实像B.变低了的鸟的实像

C.变高了的鸟的虚像D.变低了的鸟的虚像

27.渔民用激光枪射鱼,应该使激光对准()

A.看到的鱼B.看到的鱼的上方

C.看到的鱼的下方D.看到的鱼的左上方

28.下列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改变,传播速度不变

B.光年是时间单位

C.发生漫反射,光线要遵循反射定律

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

29.以下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A.蓝光B.橙光C.黄光D.紫光

30.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中倒影中的“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虚像

C.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紫外线脉冲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二.填空题(共5小题)

31.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如下:

(1)调整光源的位置,使一束光沿平面纸板E内任一直线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

绕ON轴转动平面纸板F,寻找由O点反射的光线。只有当平面纸板F和平面纸板E在同一平面内时,才能在平面F上看到反射光线,平面F在其他位置时,F上都没有反射光线。得出的结论是。

(2)平面纸板F和平面纸板E处在同一平面内时,观察到光的反射现象,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得出的结论是。

32.光在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米/秒,是自然界中的极限速度;光的传播通常不容易看到,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叫做光线。

33.竖直放置的平面镜高2m,宽1m,小明身高1.6m,站立于镜子正前方1m处,他在镜中的像与人距离为m,像高m;当他沿着与镜面平行方向水平移动lm后,他在镜中的像会(消失/依然存在),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将(变大/不变/变小)。

34.“猴子捞月”的故事中,同学们一定很熟悉,从物理学角度来看,造成猴子们捞不到水中月亮的原因是平面镜所成的是(选填“实像”或“虚像”).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

35.如图所示的实验叫做实验。在白屏上形成种颜色依次排列的彩色光带,这条彩色光带就叫太阳光谱。在图中红光的端,存在一种人眼看不见但有温度效应的光,叫红外线。

三.作图题(共6小题)

36.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平面镜里的像。要求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2m,试在图中准确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37.作出图中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

38.如图所示,作出图中的反射光线。

39.小玲妈妈在某商场买鞋,她选了一款新鞋在竖直的“试鞋镜”前试穿,如图所示。请画出小玲妈妈的眼睛(A点)能看到自己新鞋(B点)像的光路图。

40.如图所示,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平面镜里的像。

(1)如果要求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6m,则平面镜与被测者的距离应为;

(2)画出被测者眼睛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右脚上P点的光路图。

41.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是反射光线,是折射光线,折射角为。

四.实验探究题(共9小题)

42.某实验小组在上完光学实验之后,有了以下的争论:

某实验小组在上完光学实验之后,有了以下的争论:(1)杨美同学说:“只要是亮的物体都是光源”;胡伟同学说:“天上的星星都是光源”;王萍同学说:“动物都不是光源”;王琴同学说:“你们说的都不对”。如果你是你是老师,你会给他们做出什么样的解释?试列举几个常见的光源。(2)另外3班的物理实验小组在做实验时候,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完成实验,请你帮忙完成:

第一组:在光的直线传播中,对光沿直线传播有两例未完成,请补充:

例如:①挖隧道时利用“激光准直”来开挖直道;②③

第二组:在做小孔成像的实验中,小孔成△,问它对实验结果有没有影响:(选填“有”或“无”),在小孔成像中,小孔成像的特点是:,证明了光的现象。

43.在观察小孔成像实验中,小波用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安装在不透明的纸板上,将该纸板、带小孔的不透明的纸板、光屏,依次置于如图所示位置,使发光的“F”正对小孔,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应该在较的环境下进行;(选填“亮”或“暗”);

(2)给二极管通电,在光屏上呈现出“F”的像,小波观察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图中的(填写序号);

(3)保持“F”字样纸板,小孔位置不变,只改变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像距),用刻度尺逐次测量像高,记录数据如下表一所示根据表中的数据,第4次实验中像高应为cm;

实验次数1234

像距v/cm12.016.020.024.0

像高h/cm 2.4 3.2 4.0

44.小刚用硬纸圆筒做成了如图1甲所示的简易针空照相机,他用该照相机做小孔成像实验。

(1)小刚经过多次的打孔实验,发现小孔必须(选词填空:“大ー些”、“小一些”、“足够大”或“足够小”)オ能从甲图右侧看到半透明纸上形成的像:请在图甲中作出蜡烛AB的像A′B'。

(2)小刚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请在图乙中画出h﹣s之间的关

系图象。

像的高度h/cm 1.0 2.0 3.0 4.0 5.0 6.0

像到小孔的距离s/cm 2.0 4.0 6.08.010.012.0

(3)从图象中可以看出h与s的关系为:

(4)小刚知道树阴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中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他测出光斑的直径为7.0cm,光斑到小孔的距离为7.5m,从上査到太阳到地面的距离为1.5×1011m,由此可以估算太阳的直径为m

(5)如图2为难得一见的日偏食景象,此时,小刚同学将太阳光垂直照射在纸板一个很小的“△”形孔上,那么在地面形成的光斑是

A.B.C.D.

45.如图,太阳光与地平线的夹角为30°,欲使太阳光竖直向下照亮井底,请你首先完成下面的作图步骤,并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反射角及度数。(1)过O竖直向下做水平线的垂线OB,这就是线。

(2)过点O做∠AOB的平分线OC,这就是线。

(3)过点O做OC的线,这就是平面镜的位置。

(4)可以求出反射角为度。

46.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璃璃板、刻度尺等器材做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

此外,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能够确定A蜡烛像的。

(2)小明将点燃的蜡烛A竖直放在薄玻璃板的一侧,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另一侧的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3)移去蜡烛B,在其所在的位置放置一光屏,直接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蜡烛的像是像。

47.如图甲是学习光的折射的实验情景,图乙是示意图。

(1)实验前,点燃固定在盒盖下方的蚊香,盖上盒盖,打开亮度较亮的激光,可清晰观察到沿直线传播的光路,在透明塑料盒的右侧面上可看到一个亮点,之所以能够看清光路是利用了光的知识;

(2)向塑料盒中逐渐加入掺有少量牛奶的水,达到一定高度后会观察到在右侧面原来亮点的上方出现一个亮点,这个亮点是因为光照射到水面时发生了光的现象形成的,还有一个在原来亮点的下方,这是由于光在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产生的;

(3)保持入射光不动,继续加水,会看到原来的两个亮点移动的方向是

A.两个亮点都向上B.两个亮点都向下

C.上面的亮点向上,下面的亮点向下D.上面的亮点向下,下面的亮点向上

(4)为了研究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的变化情况,结合图乙说明,应进行的操作是,注意观察的现象是。

48.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传播;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

(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请在图乙中画出小明看到硬币虚像的大致光路图。

49.小红在学习了光学的相关知识后,在暗室进行了一些实验探究。

(1)实验一:让一细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

如图所示,白屏Ⅱ区上出现了彩色光带,这是光的现象。将灵敏温度计放在(选填“Ⅰ”;或“Ⅲ“)区,温度计示数会明显升高,是因为。

(2)实验二:将一束蓝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洋娃娃身上,小红看到了洋娃娃上衣呈色,裙子呈色。

(3)实验三:通过学习,小红知道红、、蓝是光的三原色,它们自身(选填“能”或“不能”)由其它色光混合而成。她将亮度相等的这三种色光叠加在一起,看到了光。

5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抬头显示(如图甲)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HeadUpDisplay),简称HUD.HUD是为了高速行驶的车辆而研发,在高速行驶时,如果驾驶员低头观看仪表信息,在前方遇有紧急情况就有可能因来不及采取有效措施而造成事故。HUD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轻易的将车外的景象与车辆信息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融合在一起。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信息,如车速、油耗、导航等,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同时驾驶员不必在观察远方的道路和近处的仪表之间调节眼睛,可避免眼睛疲劳,确保驾驶舒适安全。

(1)挡风玻璃所成的是像(选填“实”、“虚”)。

(2)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

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选填“厚度”、“透明度”)。(3)已知某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度。

(4)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选填“远离”、“靠近”)挡风玻璃。

(5)为了使挡风玻璃所成的像离人眼距离达2米以上,甚至更远,以便避免观察数据时眼睛的疲劳,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将显示器上的字体变大。

B.将显示器安装在后挡风玻璃上。

C.让显示器上的信息通过多面平面镜多次成像。

三、平面镜成像(1)

三、《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和应用。平面镜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是学生首次接触“像”概念,为“凸透镜成像”作了铺垫。所以,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内容包括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像的原理和平面镜的应用。教学中以实验为主体,让学生在真情实景中观察和实验,直接获得平面镜成像的信息,由实验得出结论。让学生体会成像的原理、感悟物理实验方法对物理学习以及学会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能成虚像。 (3)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虚像的概念。 二、教学方法: 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本课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分析论证——交流评估——应用拓展等程序,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具体的方法:教师引导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等. 三、学法指导 平面镜成像是学生最熟悉的,在本节的学习中,要让学生在生活中、自然现象中仔细观察平面镜成像,用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并尝试用自己探究到的知识解释观察到的平面镜成像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索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也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验进行证实。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平面镜成像现象,但不知其物理原理,物理探究兴趣比较高。 四、教学程序: 1、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列举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些平面镜成像的现象,提出一些感兴趣的问题,为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作铺垫。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示例

第三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平面镜成虚像,简述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举例说出凸面镜和凹面镜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通过观察感知球平镜对光线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和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球面镜的光学性质。 教学难点 1.虚像的概念。 2.球面镜的应用。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分析法。 教学用具 演示用:平面镜(大小形状各不同)、口径相同的平面镜和凸透镜、投影片、凹镜、凸镜、激光演示器。 学生用:玻璃板、相同的蜡烛两支、火柴、夹子两个、8 K白纸一张、图钉、透明胶条、小平面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物理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拿几个生活中常用的镜子让学生观察,可以看到它们都是平的。用它可以照出人的“面孔”和各种各样的“物体”,并与物体本身的形状一样。我们把这样的镜子叫平面镜,把出现在镜子里的“面孔”物体叫做像。 再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当你改变与平面镜间的距离时,像怎样变化?像的大

小与物体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系吗?这些问题,并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平面镜成像有一个感性认识,为学习本节的内容奠定基础。 二、新课教学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向学生示范并说明探究活动的目的和做法。 目的: (1)研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物体有什么关系。 (2)研究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做法:边示范边讲解。 ①像下图那样,将一张8开的白纸用图钉或透明胶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用两个夹子夹住一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装置: ②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观察到玻璃板后面出现了蜡烛的像。 ③另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使它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左右移动,直到从不同位置看上去它们都重合在一起),这时后一支蜡烛的位置就是前一支蜡烛的像的位置,改变玻璃前蜡烛的位置,把实验再做两次,每次都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④在白纸上。画出玻璃板的位置,移开玻璃板,用刻度尺画实直线把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位置的位置连接起来,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下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再用量角器测量看它们是否与镜面垂直。 ⑤把测量结果填写下表中。 2.学生分组实验 以上把教材图2.3—1的演示实验再改为学生实验,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自己进行分析总结,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能力的培养。 3.在实验基础上得出成像特点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 [师]①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是否相同?怎么知道的?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分层训练·提能力 1.(2017·襄阳中考)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 B.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C.物体在镜中成的是实像 D.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 【解析】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故A选项说法正确;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B选项说法正确;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体在镜中成的是虚像,故C选项说法错误;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所以当物离平面镜的距离变小时,像的大小不变,故D选项说法正确。 2.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几面镜子,具有扩大视野功能的是 (C) 【解析】穿衣玻璃镜和古代梳妆铜镜都是平面镜,没有扩大视野的功能,故A和D 错误;圣火点燃装置是利用了凹面镜,它能够把太阳光线会聚在一点上,来提高它的温度,达到点燃圣火的目的,故B错误;拐弯处的反射镜是利用了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制成的,因此它能够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故C正确。 3.(2018·钦州期末)如图所示,进入人眼的光线是由(C)

A.人眼发出的 B.平面镜发出的 C.平面镜反射的 D.像S′发出的 【解析】图中表示的是蜡烛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原因,进入人眼的光线是由平面镜反射而来的,故选C。 4.(2018·济南质检)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为了便于观察现象,该实验最好在较明亮的环境中进行 B.点燃蜡烛A,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能呈现出蜡烛的像 C.将完全相同的点燃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寻找像的位置 D.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也向玻璃板靠近且变大 【解析】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烛焰是成像物体,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的对比度降低,成像不太清晰。故应选择较暗的环境。故A错误。平面镜成虚像,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不会成在光屏上。故B正确。将完全相同的点燃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不便于寻找像的位置。故C错误。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也向玻璃板靠近,但像的大小不变。故D错误。 5.(2017·潍坊中考)海若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60 c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3-3平面镜成像

3-3探究平面镜成像 【实验目的】 1.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特点描述出来。2.经历从“提出猜想”“进行设计”“实验验证”“归纳评价”的探究活动全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 【猜想或假设】平面镜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可能相同。 【设计实验】 1.如图,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垂直放置一块 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 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 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所成的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2.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3.移去玻璃背后的蜡烛,在蜡烛所在的位置放上光屏,看光屏上能否接收到像? 4.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cm)蜡烛和像到平面镜 的距离(cm) 像是正立或倒立光屏能否接受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分析和论证】 (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物体和像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4)如果在你看到蜡烛像的位置放上一张白纸,不能在白纸上看到蜡烛的像-------说明蜡烛的像不是真实存在的,这种像我们把它称为虚像。 【交流与合作】 注:(1)为什么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为了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2)为什么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对实验会产生什么影响?(不论怎么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会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4)蜡烛的像能不能用光屏接收到?(不能,说明平面镜成像是虚像。) (5)为什么要用另一只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确定像的位置。) (6)实验用到刻度尺的作用?(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7)一只蜡烛在平面镜后面确成了两个像?(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实验时要用薄玻璃板进行。) (8)验证像与物的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时,要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找到更普遍的规律,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多次实验要求改变蜡烛的位置。) (9)用跳棋代理蜡烛进行实验,(缺点:像比较暗,看不清。改进:用手电筒照亮玻璃板前面的跳棋子。) (10)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11)实验在什么环境下进行较好?(在较暗处实验效果更好。)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⑴我们不直接用平面镜而用一块玻璃班代替竖直放置在桌面上,这样做的原因是: ; ⑵要验证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其方法是:;⑶要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其方法

初二物理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练习题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1) 、填空题: 1、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 ____________ 像,像和物的大小 _________________ ,它们的连线 跟镜面 ________________ ,它们到镜面的距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水池中水深3m ,池旁有一高8m 的树,池旁的人看到树在池水中的像,则像长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m ,如果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 380000km ,则月亮在水池中的像到水 面的距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m 。 3、 用笔尖接触平面镜,笔尖的像距笔尖约 5mm ,镜子的厚度约为 ____________ mm 。 4、 影子和平面镜成像不同的,影子是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的,平面镜成像是由光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的。 5、 一束平行光射到某镜面后,如果反射光仍是平行的,则该镜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反 射光变为发散光束,则该镜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反射光变为会聚光束,则该镜子 6、在距离竖直放的平面镜前 1.5m 有一个1.65m 的人,这时像和人的之间距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 , 如果把镜子移到原来的位置时,那么镜子中的像与镜面之间的距离是 ___________ m ,像长 是 _________________ m.。 7、 汽车的头灯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 镜做反射面,灯丝应放在 ___________________ 上。 8、 汽车的观后镜是 __________________ 镜,太阳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镜,太阳灶烧水 时,水壶应放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 9、 利用平面镜不但可以成像,还可以改变 ___________ ,在潜水艇里的 ____________ 镜就是利 用这一原理。 二、选择题: 10、你在竖直的平面镜前向平面镜走走时,则你的像( ) A 、变大,像与你的距离变小 C 、不变,像与你的距离变大 12、对于口径相同的平面镜和凸镜来说, 当人离镜同样远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从平面镜观察到范围要比凸镜范围大 B 、 从平面镜观察到范围要比凸镜范围小 C 、 观察到范围相同 D 、 无法判断观察到的范围大小 13?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 A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C .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D .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14、要使一只铅笔跟它在平面镜的像在一条直线上,这只铅笔跟平面镜的夹角应是 A 、1800 B 、600 C 、300 D 、900 三、作图题:(1)作像 (2 )完成光路 B 、变大,像与你的距离变大 D 、不变,像与你的距离不变 ) (1) (2)宀? J

人教版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篇一: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且能根据成像特点作图。 (2)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通过定位平面镜的虚象的方法,了解替代法的含义和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 难点:平面镜成像实验的设计与实验 三、教学方法:探究法、提问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实验法等。 四、教学用具: 玻璃板、两个等大的物体、两根等大的蜡烛、直尺,白纸、笔、支架两个、镜子等。 五、课时安排:1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欣赏水中倒影的图片,以及列举日常生活中我们照镜子打扮自己和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引入课题——平面镜成像。 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学习目标展示。 进行新课: (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照镜子,观察平面镜里的像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并回答下列问题: (1)、平面镜里成的像跟你的脸一样大吗? (2)、当你的脸远离平面镜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变化?是远离还是靠近? (3)、眨一眨你的左眼睛,观察你的像眨的是哪只眼睛? (为学生猜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供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 1、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我们主要考虑像与物之间的关系。 2、猜想与假设: 教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同学们试着猜想一下平面镜成像可能有什么特 点?(不做任何暗示,让学生充分想象)本环节学生可能提出很多猜想(允 许有不正确猜想),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本节重点用实验验证学生提出的 以下猜想: 1、像与物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3、你认为平面镜后面真有物体的像吗? 4、你发现平面镜成像还有什么规律? 自学指导

平面镜成像公开课教案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通过亲自实验,锻炼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总结、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真正地参与科学的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并能顺利地完成合作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另外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丽,获得成功的喜悦,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了解平面镜在日常生活、生产、科技方面广泛的应用,激发求知欲,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初步认识人类生活离不开科学,而科学也真正的服务于社会。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 (2)难点:虚像的概念 三、实验器材: 每个实验小组不等大蜡烛2支、棋子2颗,平面镜一面、平板玻璃一块、火柴、支架、细线、刻度尺、白纸、方格纸,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人们常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甲天下的山水图片吧!(课件出示三幅图片:船行山顶) 面对此情此景,清代诗人袁枚这样赋诗:“船于山顶行,桨在天上撑”,你能根据画面说说:船能在山顶行是怎么一回事吗? 如果在波涛汹涌的海面还会出现刚才的景象吗?这是因为?(水面是光滑的平的可以看作镜子) 学生说出镜子后:同学们的课桌上也有一面的镜子,大家可以拿起来观察一下,你注意到它的表面怎么样? 师:像这种表面是平的镜子(教师板书)物理学中叫做“平面镜”。(课件出示:平面镜) 师:我们知道,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镜子大都是在玻璃后面涂上水银制成的,是不是只有涂了水银的玻璃才是镜子呢?生:不是 师:同学们说说看,还有哪些可以当作平面镜?生:铜镜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其实,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王朝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制造了铜镜。 师:是不是只有铜才能做成镜子。(学生讨论) 生:不是,有平静的水面。 生:光亮的金属表面。 师:不仅玻璃可制成平面镜,抛光的金属平面(向学生展示光盘的光滑一

初二物理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练习题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1) 一、填空题: 1、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像,像和物的大小,它们的连线跟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 2、水池中水深3m,池旁有一高8m的树,池旁的人看到树在池水中的像,则像长 为m,如果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0000km,则月亮在水池中的像到水 面的距离是m。 3、用笔尖接触平面镜,笔尖的像距笔尖约5mm,镜子的厚度约为mm。 4、影子和平面镜成像不同的,影子是光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是由光 的形成的。 5、一束平行光射到某镜面后,如果反射光仍是平行的,则该镜子是,如果反射光变为发散光束,则该镜子是,如果反射光变为会聚光束,则该镜子 是。 6、在距离竖直放的平面镜前 1.5m有一个 1.65m的人,这时像和人的之间距离是m,如果把镜子移到原来的位置时,那么镜子中的像与镜面之间的距离是m,像长是m.。 7、汽车的头灯中用镜做反射面,灯丝应放在上。 8、汽车的观后镜是镜,太阳灶是镜,太阳灶烧水时,水壶应放在上。 9、利用平面镜不但可以成像,还可以改变,在潜水艇里的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 二、选择题: 10、你在竖直的平面镜前向平面镜走走时,则你的像() A、变大,像与你的距离变小 B、变大,像与你的距离变大 C、不变,像与你的距离变大 D、不变,像与你的距离不变 12、对于口径相同的平面镜和凸镜来说, 当人离镜同样远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平面镜观察到范围要比凸镜范围大 B、从平面镜观察到范围要比凸镜范围小 C、观察到范围相同 D、无法判断观察到的范围大小 13.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 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14、要使一只铅笔跟它在平面镜的像在一条直线上,这只铅笔跟平面镜的夹角应是() A、1800 B、600 C、300 D、900 三、作图题:(1)作像(2)完成光路 (1)(2)

平面镜成像教案

平面镜成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通过亲自实验,锻炼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总结、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真正地参与科学的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并能顺利地完成合作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另外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丽,获得成功的喜悦,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了解平面镜在日常生活、生产、科技方面广泛的应用,激发求知欲,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初步认识人类生活离不开科学,而科学也真正的服务于社会。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 (2)难点:虚像的概念 三、实验器材: 每个实验小组电子蜡烛2支、棋子2颗,平面镜一面、平板玻璃一块、火柴、支架、细线、刻度尺、白纸、棋盘、格子板,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一)视频引入 电影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特技表演,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悬浮特技表演,一起来看。 要想知道其中的秘密,我们需要先来学习今天的内容:平面镜成像。(二)进行新课 上节课我们也学习了一种像,小孔成像。我们先通过一段微课来回顾:小孔成像。(观看视频) (1)在小孔后面你看到了什么?生:光、光亮 (2)大家都看见了有光透过,你看见小孔所成的像了吗?生:没有 (3)要想看到小孔所成的像,我们需要用一个什么样的器材呢?生:光屏很好,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平面镜成像。 老师手中有一面镜子,观察一下,他的表面有什么特点? 生:平正、光滑的 像这种表面平整、光滑的镜面,物理学中我们叫平面镜。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可以看成平面镜? 生:平静的水面、光滑的大理石表面、光亮的金属、玻璃板等 非常好,这些表面平整、光滑的镜面都是平面镜。而水中的倒影,玻璃中的人都是平面镜所成的像。那么平面镜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呢? 1.猜想 活动:照镜子。同学们可以利用手中的镜子、激光笔,做一做以下4个活动: 1.五指伸平,将手掌扣在镜面上2.闭上右眼3.脸靠近或远离镜子 4.拿激光灯照一照镜子 大家猜想一下,平面镜成的像跟物之间有何关系?把你的猜想写在学案上。

平面镜成像教学案例

平面镜成像(二) 课题:平面镜成像 单位:杜关中学 姓名:苏建平

【教材分析】 本课依据的教材是北师大版教材第五章《光现象》中的第三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本节内容是光学部分的教学重点之一。学生在学习了光沿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及应用。本课中学生首次接触“像”这个新概念,后面还将学到“凸透镜成像”,本课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教材突出了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知识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更加注重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规律的得出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探究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学情分析】 平面镜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对镜子所成的像学生具有一些“前概念”,比如感觉到“镜中的像与物左右相反”、“像近大远小”等。但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没有仔细的研究过,对“像”的认识处于模糊阶段。如果在教学中采用“概念外显、认知冲突、概念澄清、变式练习”四阶段教学策略,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 尽管本课的探究是学生光学中的首次科学探究活动,但在前几章的学习中已经历了几次科学探究,这就为本课的探究学习奠定了一定的方法和技能基础。 【设计思想】 一、重视思维训练 学生探究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为了避免探究过程的盲目性和形式化,使探究活动达到启迪学生思、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我没有为学生直接提供实验器材及实验方法,也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要怎样做”、“应该这样做”,而是转变角色,既作为学习生活中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设计、修改和完善实验方案,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适时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在学生交流环节,让学生自己分析误差产生原因:在教学反馈环节,安排了“找图中错误”等思维练习活动,这些教学方式的运用,使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得到较充分的发挥,促进了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注重过程体验 学生要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离不开体验,而这种体验是在真实生活和具体实践中产生的,课堂应成为学生体验、感悟、参与的舞台。创设探究条件,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正是为学生搭建这种舞台。例如:在提出猜想的环节,让学生用小镜子观察自己或周围的同学,根据观察提出自己的猜想,这样的猜想有感而发,更真实、更实际。在实验探究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或者兴趣自主选择、进行实验探究,同时,为学生提供电池、胶棒、国际象棋子这些色彩鲜艳、易操作、易观察的器材,让学生在可选择的条件下通过动手、动眼和动脑来完成科学探究。三、关注交往与合作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交往与合作的过程。在实验方案的设计环节,我采用了实验演示和师生合作讨论的方式;在实验探究环节,采用了学生分组、分工合作完成的方式;在交流总结环节,采用了小组交流、师生共同评估的方式。这种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了学生间相互合作、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 四、体现学科综合 新课程倡导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改变学科本位,推进课程整合,让学生在科学情境、人文情境中感受求知的快乐。我在本节教学中,开发了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承的其它学科资源,如小女孩在镜前玩耍的生活片段,CAI 动画课件,找错误的图片,对称的自然风景,优雅的配乐等,将它们合理运用到教学环节中,力求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求知的同时,深刻感受科学的美,艺术的美,自然的美,把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次难忘的

三平面镜成像

三平面镜成像 一、 课前准备:1、在镜中看到另外一个“你”,镜中这个“人”就是你的 2、就你所了解的,平面镜又什么作用? 1、平面镜对光线的作用:(1) (2) (3)像和物到 (4) 像和物的连线与 。 (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平面镜是像和物的对称轴) 3、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 会聚而成的,能够用 接到, 当然也能用眼看到。 虚像不是由 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 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 ,不能 接收。 4、平面镜的应用:(1)水中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因为光的反射形成的) (2)平面镜成像 (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成像来纠正自己的姿势动作) (3)潜望镜 (是利用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制造的) 三、课堂练习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方便的找到像的 位置。(2)找像的位置的具体方法是在玻璃板的一侧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 ,在玻璃板的另一侧,再拿一只 的 的蜡烛B 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 ,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只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只蜡烛的像的位置。在寻找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________侧观察(选填“A ”或“B ”)。在得到像的位置后,应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______ ____,然后归纳得出结论。手放在烛焰的像上方有灼疼的感觉吗? ,说明平面镜成像是 。如图是某同学留下的实验记录,得出结论是 。 2、小红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竖直 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 和B 一前 一后 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实行观察, 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的 关系; (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3)移去后面的蜡烛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 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3、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时 (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 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 ,对蜡烛A 和B 的要求是 ,这是为了 。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填“A”或“B”)这个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3)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实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 。 4、如图,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 (1)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 ; (2)选择蜡烛A 和B 的要求是: ; (3)如果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 (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 5、如左图所示是被平面镜M 反射的从一个发光点发出的两条光线的反射光线。试作出这个 发 光 点的位 置,并标上字S 。 6、如右图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 7、用面镜的成像规律,作出三角形ABC 的像。 8、潜水艇下潜后,艇内人员能够用潜望镜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潜望镜的主要光学元件是二块平面镜。在上图中画出入射光线人经潜望镜进人人眼的光路图。 9、某同学身高1.7 m ,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 m 处,他的像高是_________,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__.若此人向平面镜移动1 m ,则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_,他的像高为_________. 四、课后练习 如下图所示,S ′为发光点S 在平面镜MN 中的像。若S 发出的一条光线SA 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 点。请在图中找出发光点S 的位置,并画出入射光线 SA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教案1 人教版

《平面镜成像》教案 一、教材分析: 教材特点 《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的重要应用,是光现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在生活中经常见到,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也很感兴趣,但对成像规律和特点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缺乏较理性的认识和科学的探究。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突出了以下几点: 1)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基于初二学生探究基础和知识储备实际情况,教材直接给出了定位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位置和大小特点。 并且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布置了探究凸面镜和凹面镜成像特点的任务,把课内探究和课外探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注重联系实际,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教材从生活中常见的照镜子引入课题,以生活中常用的蜡烛、玻璃板等物体作为探究成像特点的器材,讨论平面镜在检查视力时的作用,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贴近生活。教材还专门设置一块“STS”(科学、技术、社会)的内容,通过观察汽车观后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手电筒反光装置、太阳灶等日常生活和社会中常见东西来认识凸面镜和凹面镜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3)适当关注了物理基础与现代化的联系。实际的教学过程表明,学生对教材结尾处的反射式天文镜的介绍非常感兴趣,渴望了解更多的与此相关的知识,也让他们感觉学好物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消除对高科技的不必要的神秘感和遥远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且能根据成像特点作图。 ②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③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②通过定位平面镜的虚象的方法,了解替代法的含义和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②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③通过对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成像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探究的方法和合作学习。 难点:平面镜成像原理、虚像怎样形成的。 教学准备: 分组:同样大的5号电池两节、金属块两个、或者蜡烛两根、白纸、刻度尺、笔、平面镜、玻璃板等。 演示:“魔箱”道具、笔记本电脑、实物投影仪、凸面镜、凹面镜、平面镜、玻璃板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肯定都观察或者留心过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一定认识,但基本停留在学习的感知和表象阶段,还没有进行过科学的探究,尚缺乏理性的思考,他们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但怎么探究,探究哪些方面,还迫切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启发。

光现象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教学设计《第二章光现象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开原五中 左桂华

《第二章光现象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开原五中左桂华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平面镜生活中比较常见。平面镜在本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光的直线传播延伸,又是光的反射的铺垫。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引起的。可以说,平面镜在光现象这一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甚至在整个几何光学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成功的喜悦。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能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对虚象概念的理解;探究活动中的难点是如何确定平面镜中像的位置四、教材处理 采用“统放结合”的半开放处理思路(学生对“虚象”和“虚象的位置”的理解普遍感到困难,所以要“统”;对于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特点采取“半放”的方法;对于平面

镜成像的次要特点采取“全放”的方法) 五、设计思想 (一)通过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领略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 (二)课的重点是:在“探究”和“设计”的过程上,“如何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实验目的)→怎样比较虚像与物的大小→找一个跟物体完成相等的物体(替身物)与像比较大小→怎样才能同时观察到像与替身物→把平面镜改为白玻璃(实验基本思想方法),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六、教学方法 (一)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实验);(二)引导发现法(学生实验时,教师在教室内走动,引导学生完成实验);(三)演示法(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在讲台上再完成一遍);(四)实验法(学生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提出问题:照镜子平面镜能成像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新课教学 1.提出猜想: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教师不做任何暗示,让学生充分想象)学生讨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猜想,这有利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成虚像;(2)像与物等大;(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左右相反;(多媒体展示)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多媒体展示 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给学生思考空间,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 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是否相等呢?[设疑——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明确探究方法——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同学们找桌子上的器材试试看,行不行。 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 ——要同时观察到像和替身物体,必须要让物体通过镜面的反射光线和替身物射

8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 第3节 平面镜成像教案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通过观察感知球平镜对光线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和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球面镜的光学性质. 教学难点 1.虚像的概念. 2.球面镜的应用.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分析法. 教学用具 演示用:平面镜(大小形状各不同)、口径相同的平面镜和凸透镜、投影片、凹镜、凸镜、激光演示器. 学生用:玻璃板、相同的蜡烛两支、火柴、夹子两个、8 K白纸一张、图钉、透明胶条、小平面镜.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物理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拿几个生活中常用的镜子让学生观察,可以看到它们都是平的.用它可以照出人的“面孔”和各种各样的“物体”,并与物体本身的形状一样.我们把这样的镜子叫平面镜,把出现在镜子里的“面孔”物体叫做像. 再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当你改变与平面镜间的距离时,像怎样变化?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系吗?这些问题,并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平面镜成像有一个感性认识,为学习本节的内容奠定基础. 二、新课教学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向学生示范并说明探究活动的目的和做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教案

《平面镜成像》教案 《平面镜成像》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初中新课程光学很重要的内容,目的是通过让学生经平面镜实际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定律的重要应用。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经常遇到,学生对此非常熟悉,但学生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缺乏理性认识和科学探究。 教材在这部分知识上,突出了以下几点:(1)突出自主探究。教材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采用等效替代法,寻找平面镜成的像,在此基础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位置等特点。 (2)本节课围绕新课改智慧课堂的五大步骤:知识回顾→交流探究→巩固练习→总结归纳→当堂作业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合理探究,避免盲目性。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合理的点拨,最后由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结论。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录制平面镜成像的相关视频,课堂上让学生观看视频,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让同学们对《平面镜成像》有切身体验。 平面镜成像现象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已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在认识上还有很大的误区。比如:物体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所成的“像”与“物”完全相同;“像”和“影”以及“实像”和“虚像”的成因分不清楚等。初二的学生初学物理,喜欢动手,好奇心强,对探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很多同学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动手技能也比较差,需要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比如:有些同学理解接受能力较差,需要老师在实验过程中给予一些指导和帮助;个别同学自制力较差,喜欢上课开小差,需要老师给予一些关注,防止他们注意力分散。而有些同学则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很强,可以让他们带动一些物理基础较差的同学更好地参与实验。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1)知道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和光的反射规律。(2)了解生活中镜子、玻璃、水面都可以成像等现象。考虑到初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导入新课时,可以播放一段生动有趣的动画,以求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要注意引导,以期探究步步深入。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虚像的概念。 2.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学生的交流活动,形成相互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初步培养学生信息交流和评估的能力。 3.通过幽默短片和小游戏,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让学生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初步形成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利用实验现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平面镜成像原理。 教学难点 1.平面镜成像作图。 2.虚像的概念。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演示用:多媒体平台、镀膜玻璃板、大烧杯、量筒、足量的染色水、蜡烛一支、火柴。 学生分组用:玻璃板、两支等长的蜡烛、火柴、白纸一张、平面镜。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首先,我们复习一下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请大家看多媒体,学师提问学友以下问题:

平面镜成像教案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教材分析】 教材特点 《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的重要应用,是光现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在生活中经常见到,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也很感兴趣,但对成像规律和特点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缺乏较理性的认识和科学的探究。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突出了以下几点:1)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基于初二学生探究基础和知识储备实际情况,教材直接给出了定位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位置和大小特点。并且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布置了探究凸面镜和凹面镜成像特点的任务,把课内探究和课外探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注重联系实际,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教材从生活中常见的照镜子引入课题,以生活中常用的蜡烛、玻璃板等物体作为探究成像特点的器材,讨论平面镜在检查视力时的作用,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贴近生活。教材还专门设置一块“STS”(科学、技术、社会)的内容,通过观察汽车观后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手电筒反光装置、太阳灶等日常生活和社会中常见东西来认识凸面镜和凹面镜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3)适当关注了物理基础与现代化的联系。实际的教学过程表明,学生对教材结尾处的反射式天文镜的介绍非常感兴趣,渴望了解更多的与此相关的知识,也让他们感觉学好物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消除对高科技的不必要的神秘感和遥远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且能根据成像特点作图。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通过定位平面镜的虚象的方法,了解替代法的含义和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通过对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成像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探究的方法和合作学习。 难点:平面镜成像原理、虚像怎样形成的。 【教学准备】 分组:同样大的5号电池两节、金属块两个、或者蜡烛两根、白纸、刻度尺、笔、平面镜、玻璃板等。 演示:“魔箱”道具、笔记本电脑、实物投影仪、凸面镜、凹面镜、平面镜、玻璃板等。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肯定都观察或者留心过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一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