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媒体新闻

网络媒体新闻

网络媒体新闻
网络媒体新闻

一、从基本准则和要求出发选择稿件

处理好网络新闻选稿中的几对关系,掌握好网络新闻价值判断的要点,有助于网络编辑【快速、准确、高效】地进行筛选。

(一)处理好基本准则和要求中的若干关系

?处理好真实性与其他要求的关系

在选择稿件的过程中,当【真实性原则】与时效、重要、趣味等其他原则发生冲突时,真实性是第一位的。

★案例: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内众多网站上都转载着一条新闻“据悉,北京今天夜间有地震”。

?处理好权威性与其他要求的关系

为了提高网络新闻选稿的效率和准确性,对于提出同一内容的新闻,我们应尽量选择来自【权威机构、权威媒体或权威人士】的稿源。

★案例:核武器

?处理好绝对时效与相对时效的关系

绝对时效不是判断新闻价值的唯一维度,还要兼顾其他新闻价值,这就出现了相对时效。

?处理好重要性与接近性之间的关系

对于网络媒体,特别是地方性的网站,【接近性】更具有优先权重。在重要性与接近性之间,网络编辑选稿要权衡比重,合理分配稿件的数量和排序。

(二)掌握网络新闻选稿的要点

?采用“四看”方式判断稿件真实性

第一看,查看稿件的新闻来源。

第二看,查看稿件内容。(信息内容、背景资料是否齐全)

第三看,查看重要新闻的更多报道源头(是否权威,是否只有一家媒体报道,多家可信)

第四看,如果要转载网络媒体的稿件,首先要看该网站是否具备新闻网站的资质,其次对这类网站的原创稿件、论坛、博客、网友留言稿件等慎重选择。

★案例:2009年十大假新闻

?采用“三审”方式判断稿件的权威性

(1)审信源是否权威

(2)审信息发布者是否权威

(3)审新闻稿中的人物是否权威

?在判断新闻稿权威性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同类信息的比较发现它们是否有差别,从而进一步去找到最具【权威性】的材料。

二、从网民心理和行为习惯角度选择稿件

?网民的心理生活空间具有方向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无方向】(寻找目标)、【引力】(指向目标)和【斥力】(脱离目标)。

?可以根据网民的上网时间来选择稿件

在一般情况下,网民上网时间多为工作日,高峰时间是9~11点、14~16点、19~22点,这些时间网民浏览新闻的需求比较大,因此可以在这些时间及时推荐、更新一些重要新闻,特别是希望被网民关注到的新闻,可以在这三个时间段加大话题设置力度。周末上网较少,如果周末发生了重要新闻,应在周一或工作日再突出呈现。

?可以根据网民【心理特点】来选择稿件

虽然每个网民都有个性化的阅读心理,但也存在着普适性的受众心理,如粉丝心理、猎奇心理、表现心理等。

?可以根据网络环境来选择稿件

网络编辑在选稿时对于【热点、焦点事件】应有侧重,对于热议、热评问题在页面位置上应有推荐。营造一种适宜网民浏览新闻的网络环境,能够增加网民对网站的黏度。

三、从社会效果角度考虑选择稿件

?网络编辑应该站在【社会效果角度】慎重选择热点新闻的稿件,网络编辑喜欢选择热点新闻,一则能吸引网络的关注,带来超高的访问量,二则即使判断有误,因为大家都在转载,也不用担当责任。

?网络编辑应该站在社会效果角度慎重推荐新闻。

?总结:网络媒体从社会效果角度判断稿件价值及选择稿件,必须要考察稿件的【社会效益】,摒弃以假新闻、低俗内容、社会效果为代价换取流量、换来广告的不健康做法,辩证地看待访问量、点击率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将社会效果、社会评价作为选稿的重要标准。

第三章网络新闻的编辑

第一节网络新闻的修改与删添

一、修订

稿源不同,网络新闻编辑的修订重点也有所不同。如果是来自【传统媒体】的稿件,编辑改错的重点在文章复制粘贴中的技术性错误、源代码错误和行文格式的差错,文字、事实的订正相对较少:如果是【网站原创、翻译和选取网民】的稿件,差错的表现形式就会多种多样,如政治性错误、事实性错误以及文字性错误等。

(一)修订政治性差错

第一是修订观错

第二是修订常识性错误。

第三是修订民族、宗教问题上的错误。

第四是修订历史问题上的错误。

(二)订正事实性错误

●新闻的五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新闻事件和起因结果。这些要素在自采稿件中都有可能出现错误,并最终影响到新闻事实的报道。

●注意对突发事件中的各新闻要素的核实。

●注意灾情、疫情报道中新闻要素的准确和错误的及时更正。

●注意对多点报道的事实订正。(现场直播时多路记者的信息细节上有出入)

●注意稿件转发过程中的信息失真。(断章取义)

(三)修订技术性错误

●技术性错误包括文字上的错别字和网页呈现上的错误。

例:

CNN变成“纯牛奶”

BBC变成“本帮菜”

二、删除

●随着网络媒体逐渐成为主流媒体,大众阅读逐步转向网络阅读后,【删除】的意义和价值开始凸显,删除工作除了遵循传统媒体的编辑原则外,还有网络媒体特殊的对象和要求。

(一)从忽视删除到强调删除

●网络媒体强调删除工作,要求编辑从【网民的需要】出发,为网民提供更精练、更有价值的新闻,减少网民寻求有效信息的时间。

●通过编辑对新闻的精编,一方面改变过去信息海量信息粗放、信息过剩的弊病,另一方面树立网站风格、特色,制作出差异化新闻,从而在与其他网站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二)删除的原则与特殊对象

●根据传统媒体的编辑原则,删除的内容包括新闻价值小的部分、冗长的内容、多余的部分和错误的部分。这些原则都适用于网络新闻的编辑,除此之外,网络新闻还有一些特殊的删除对象

●一是对新闻公关稿内容的删除。

●二是对相似图片的删除。

三、增添

●与网络新闻的删除工作相比,网络先天的技术优势为增添创造了条件,也使增添成为网络新闻编辑的重点。

(一)增添的内容与方式

●网络新闻的增添包括三类内容和两种方式。三类内容指【新闻内容、互动内容和广告内容】;两种方式指【自动添加方式和手动添加方式】。

●新闻内容的增添包括基本信息的增加、新闻增值阅读的增加和新闻延伸阅读的增加。

●互动内容的增添包括直接互动的增加和间接互动的增加。

●广告内容的增添包括24小时新闻排行榜、评论榜等新闻推广,网站自身或网站频道的形象广告,文字链或图片或视频的商业广告,电子商务广告以及搜索联盟的广告。

(二)增添的技巧操作

●增添是网络新闻编辑经常性的工作,每一个编辑不但要时刻有增添的意识,还要懂得如何为一条网络新闻增添合适的各类内容,如何将增添的内容编排到适当的位置。增添得当,能增加新闻的厚度,提升新闻的品质;反之,则会成为新闻的累赘,变成阅读的负担。

四、改写

(一)改写的对象与方式

●网络新闻的改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针对【新闻模板】进行的技术性改写,二是针对【冗长文章】进行的分篇和分页,三是针对【内容】进行的整体包装和重组。

(二)改写的操作技巧

●网络新闻编辑中的改写对编辑有很高的要求。一是要熟练掌握各种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学会将这些技术手段与内容结合,用恰当的形式来包装相应的内容;二是要对改写的新闻慎重选择,不是所有的新闻都能拿来改写的(如行政新闻、引用当事人的原话等),也不是所有的新闻都需要进行整体改写的,改写的目的是通过形式的包装来提升内容,而不是改变内容去迁就形式;三是要认真阅读原文,理解文章的核心和亮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合理分拆文章结构,提炼摘选文章精华,确立改写后的页面框架,从而达到改写的目的。

第二节网络新闻的发布

一、内容管理系统的功能和优势

●【内容管理系统】又叫信息、新闻发布系统,它可以把杂乱无章的新闻信息有效地组织起来并有序地呈现给前端客户,是新闻网站基于新闻和内容的一种管理应用工具。

●它具有双重作用,即对外的新闻信息发布与对内的操作记录管理。

(一)内容管理系统的功能

●(1)内容的更新与维护

●(2)内容的分类和发布。

●(3)内容的选择与调用。

●(4)提供新闻审核、过滤机制。

●(5)提供在线编辑器。

●(6)提供各类后台管理系统。

●(7)提供扩展性接口。

(二)内容管理系统的优势

●第一,方便网站编辑对首页、频道、栏目、专题等各层级新闻进行管理,大大减轻了网站更新维护的工作量,提高了新闻更新的速度,保证了网络新闻发布的时效

●第二,所见即所得的编辑界面有利于网站编辑即时地进行修改、删除和添加,可以在新闻发布之前进行预览,保证了新闻发布的安全性

●第三,内容管理系统标准化、模块化的操作流程为用户展现出一个相对稳定的页面结构,便于网民浏览。

二、网络新闻的多层级发布

●一个网站一般有三层基本的架构:首页层、频道页层和文本页层。

案例:

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各大新闻网站都制作了专题,有些网站专题收录的新闻全面、丰富,囊括了与“911事件”相关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flash和幻灯等各类新闻,而有些网站则意识不够,收录不全,只满足了当时新闻发布的需要。10年后,当我们再回顾历史的报道、场景和画面时,当初多层级发布新闻的意义和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第一层:网站首页层

?第二层:网站新闻中心页层,下设时政、国际、社会、传媒等频道。

?第三层:频道首页层,下设资讯、聚焦、互动、服务等子频道。

?第四层:资讯子频道首页层,下设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分类栏目层(以传媒频道为例)。

?第五层: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栏目层。

?第六层:单条新闻文本层。

第三节网络新闻标题制作

一、网络新闻标题的功能

● 网络媒体的新闻标题,特别是重要网络新闻的标题一般分两处显示,一是与正文分开,以标题列表的形式出现在网站首页、新闻中心首页、各分类频道首页或新闻专题页面:二是标题与正文同处于一个文本层页面。

●标题是导读,明示内容

●标题是导向,评价引导

●标题是导航,说明形态

●标题是导“告”,间接关联广告

二、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

●第一,题文分开

●第二,单行题多

●第三,实题为主

●第四,呈现灵活

三、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原则

● 准确(题文一致,不要用耸人听闻以偏概全的标题)

● 突出

●接近(地理位置、利益、兴趣爱好等)

●简练(准确丰富完整,用数字和符号说话)

四、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掌握不同类别的新闻的标题的制作方法

●针对【时政类、国际类】新闻在强调新闻性、时效性的同时,要突出重要性、显著性。

●针对【社会类新闻、法制类新闻、突发类新闻】可以选择新闻中最具贴近性、冲突性的内容或新闻中最具体的数字细节进入标题,以此来吸引网民的眼球。

●针对【生活类新闻和资讯】将新闻中最有价值的实用性内容挑选出来,用简洁、直白、

平实的语言表述,产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效果。

●针对【深度报道、科技知识类资讯】适度增加点悬念、反差或有趣的内容,引发网民的好奇心、求知欲,网民会通过点击来满足自己了解此事的欲望。

●根据【内容性质】确定标题的呈现形式

●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可以采用标题集群的形式

●在强调、突出某单条新闻时,可以采用标题加简短摘要的形式

●在强调、突出标题中某个关键词或需要标明栏目、出处、类别时,可以采用在单条标题中灵活编排的方式

●抓原标题的主题,确保题文一致

●抓原标题或者原文章的关键词,简洁凝练

●抓具体的内容、数字、情节或细节进入标题,增加阅读点

例:

?中国“最难治理河流”见证今昔变迁(新华网)

?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举行温家宝做批示(东方网)

?治理淮河60年纪念大会召开水污染等问题依然突出(中国广播)

?淮河流域基本建成防洪、除涝及水资源利用体系

第四章网络新闻的整合编辑

第一节

一、整合编辑的界定与演变

★名词解释

针对网络新闻的整合编辑:运用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视频多媒体技术采用集成、配置和深度加工等编辑手法,围绕着单条新闻、单个话题或问题、单个新闻事件的相关新闻或多篇新闻报道进行编排、组合,最后形成符合网络特点的、具有原创色彩的、新闻价值获得整体增值的【网络新闻报道】。

二、整合编辑的类型

●从【内容性质角度】分,有新闻消息整合、观点评论整合、深度报道整合、资料材料整合等。

●从【表现形式角度】分,有图片整合、视频整合、fash整合、互动整合和多媒体整合等。

●从【对象与规模层次角度】分,有针对单条新闻的微观整合、针对某一话题或主题的中观整合和针对某一新闻事件的宏观整合。

三、整合编辑的价值

●整合编辑具有满足用户需求、改变报道生态、设置报道议程和增强编辑主观能动性四个方面的价值

●整合编辑具有迅速聚合、梳理民意、强化议程设置、提升网络媒体舆论引导力的价值。

四、整合编辑的流程

●包括选题、选稿、配置与制作四个环节

选题:从海量新闻信息中选取有意义、有价值以及具备整合条件的报道主题,将其作为整合编辑的对象。

●选稿:在确定选题后根据主题内容和整合编辑的要求对相关稿件、内容进行过滤和筛选。

●配置:在选稿的基础上依据编辑意图有组织地配备稿件,编排、布置相关内容。

●制作:在上述三项工作后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网页设计软件等完成页面制作,实现对内容的包装和呈现。

第二节网络新闻的微观整合

一、微观整合的对象与性质

●名词解释

【微观整合编辑】:运用超链接技术和相应的网络编辑手段,把零散发布的但有着内在逻辑关联的微内容有机组织起来,集中到一个页面上使“单薄”的单条新闻变得“丰满”,使用户在打开一个页面后能够获得附加阅读和愉悦阅读。

二、微观整合的编辑方式与方法

●面对网络新闻信息资源的多样性和无限性,网络媒体需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对网络信息进行【有序的、合理的、创造性的】整合工作,通过整合将新闻信息所包含的延伸内容挖掘出来,在实现新闻整体增值的同时引导网民的阅读。这是微观整合编辑的总体原则,也是编辑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一)针对内容的编辑

● 【同题整合】:针对某一新闻事件将来自不同新闻源的多条新闻整合在一起,能让网民看到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的各种报道,有利于网民获得认知平衡。

●【同类整合】:针对单条新闻将与其性质相近的新闻整合在一起,帮助网民延伸阅读

●【多样化整合】:针对新闻报道将与其相关的、不同体裁、不同时期的报道进行组合,有助于网民深度阅读

●【碎片化整合】:针对同一事件不同时间段的连续、追踪报道的集纳,将一段时间内的新闻、信息进行汇集、整理,能为网民提供一个清晰的事件发展脉络和完整的新闻报道,以方便网民的阅读

(二)针对形式的编辑

(形式:文字、视频、图片,图表,flash,电子杂志、论坛、留言、访谈、调查、微博、博客、滚动新闻、直播、实时报道、评论、深度报道)

●【单一手段同题整合】:运用同一种手段对同一新闻开展的报道进行集纳,其目的是让网民方便、快速地浏览到同类新闻。

●【单一手段异题整合】:运用同一种手段或形式对不同新闻开展的报道进行集纳。

●【立体整合】:表现为不同手段综合运用于单条新闻的报道中,如文字、图片+视频的整合,新闻与调查、留言的整合,新闻报道与博客、微博的整合等。

第四节网络新闻的宏观整合

一、宏观整合的对象与特性

●宏观整合以【新闻事件】为对象,围绕某个重大的新闻事件或事实,整合各方新闻来源,汇集各种新闻体裁, 运用不同网络报道手段,基于网络技术进行专门的编排与制作,实现对新闻事件快速、立体和全方位的扫描与透视,达到对新闻发生、发展和结果全景呈现的目的。

●内容的包容性(汇聚内容、汇聚手段、汇聚体裁、汇聚互动)

●报道的完整性

●设计的独立性

●舆论的引导性

二、宏观整合的类型与价值

★类型:

——按照【整合的手段与规模】,宏观整合可分为单一宏观整合和综型宏观整合。

●【单一型宏观整合】:在内容表现手段上采用单一手段,同类表现手法的内容集中,便于网民查找;在页面编排上采用简单的新闻列表方式,页面结构以纵向两列为主,颜色单一,专题内栏目数量较少,整个专题简洁明了,给网民以干净、清爽的阅读感受。

●【综合型宏观整合】:内容表现手段丰富多彩,从各种角度展现专题内容,页面编排上较为复杂,三列或四列纵向划分,结构纵横交错,专题内栏目较多,有完整的导航条和专门的专题题图。

——按照【新闻发生的时间】,宏观整合可分为新闻策划型整合、新闻发展型整合和新闻突发型整合。

●【新闻策划型整合】:对将要发生的新闻提前进行专题设计、策划,制订报道计划,确定整合编辑方案。

●【新闻发展型整合】:对正在发展中的新闻根据新闻的价值、新闻的发展走向、网民的关注程度、新闻的报道量等进行判断后进行的整合编辑。

●【新闻突发型整合】:一般是指针对重大突发新闻事件进行的整合编辑,包括快速建立编辑队伍,快速制作新闻专题,快速开展外围资料收集和相关采访等。

★价值:

●服务于新闻报道,展现新闻发展全貌,实现新闻差异化报道。

●服务于网民,便于网民的在线浏览和认知平衡。

●服务于历史,为未来的检索、查询提供完整的新闻档案。

三、宏观整合的编辑方式与方法

★宏观整合的编辑要经历设立策划、设计实施和维护监控三个阶段。

(一)设立策划阶段

●设立专题的判断

●确立专题的思路

●策划专题的原创

(二)设计实施阶段

●确定专题名称

●规划专题框架

●设置专题栏目

●选用表现手段

●设计专题互动

●添加前期内容(寻找独家的历史资料,独家约稿,独家原创,独特的报道形式)

(三)维护监控阶段

●内容更新、调整与集纳

●栏目与页面微调

●互动设置与监控

第五章网络多媒体新闻编辑

第一节网络图片新闻编辑

一、网络图片新闻的界定与特点

●网络图片新闻:以互联网为载体,利用数字技术与网络渠道,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通过单幅或多幅的动、静态图片进行传播的新闻报道。

●发布及时,追踪即时。

●不受发布数量限制。

●不受发布质量限制。

●表现形式多样。

二、网络图片新闻的构成要素与展现方式

(一)网络图片新闻的构成要素

●一条网络图片新闻要素包括标题、图片、图片说明、配文作者、来源、发布时间、相关图片新闻、相关新闻,其中标题、图片、图片说明、作者是基本要素。

●标题

●图片

●图片说明和配文

●作者

(二)网络图片新闻的展现方式(360度全景图、3D立体图、动漫图)

●大多数的图片新闻采取简单的【图文组合】方式,采取图为主体、文字为辅的文配图模式。

●【组图】也是网络图片新闻常用的报道方式。

● 【图表、示意图和手工绘图】正逐渐成为网络图片新闻特色的呈现方式。三、网络图片新闻的编辑制作

●和纯文本的文字编辑相比,网络图片新闻的编辑要完成两个步骤。

●要针对图片自身的格式、像素、尺寸等运用图片工具进行基本的技术处理,保证图片适合在网页上呈现。一针对图片新闻内容进行选择、策划和编辑。

(一)图片的技术处理

●选择格式。网页上只能使用jpg、gif和png格式的图片。

●裁剪图片。一是根据放置位置的需要裁剪,一是根据内容裁剪。

●压缩图片。网站现在都力推高清图片,但在有些位置上还需要对图片进行压缩处理,缩减图片文件大小以符合网页的要求。

●修正图片。包括为图片添加水印、为图片部分区域加马赛克效果和修正图片中

的瑕疵。

●拼合图片。在拼合时要考虑图片与文字、图片与图片之间的相关性、逻辑性,

无论是横向拼合还是纵向拼合,都以整体协调、视觉愉悦为原则。

(二)网络图片新闻的编辑制作

●编辑制作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基础编辑,按照流程选取照片、配置图片新闻的要素(新闻标题,图片说明)、选择图片新闻的表现手段、选择图片在新闻中的发布位置等。

●二是深度编辑,包括制作图片、整合图片、策划主题与活动。

1、基础编辑

●选取照片是图片新闻基础编辑的第一要务。

●配置图片新闻的要素。

●选择恰当的呈现方式。

●选择合适的发布位置。

2、深度编辑

●网络图片新闻的深度编辑:从新闻内容角度出发,利用图片软件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网络技术,发挥编辑主观能动性,寻找新闻与图片、图片与图片之间的逻辑关系,制作图片,整合图片,策划主题与活动等,使新闻可视化、形象化,图片新闻系列化、故事化。

四、网络图片新闻的编辑规范

(一)网络新闻图片的使用原则

●其一,【新闻价值原则】是网络图片新闻选择与使用的首要原则。

●其二,遵循图片的选择标准。图片的选择可遵循“三唯标准,即唯现场性、唯主题性和唯完整性

●其三,尊重网络图片的版权,选择有作者和来源的新闻图片。

●其四,区别假照片和适度图片新闻技术处理的不同。

●其五,精选图片,注意搭配。

(二)网络新闻图片的制度规范

一、网络视频新闻的界定与特点

(一)网络视频新闻的界定

名词解释:

●网络视频:以网络为播放平台和传播渠道,以wmv、rm、rmvb、fv以及mov等为播放格式,通过各种播放器在线直播或点播的声像文件。

●网络视频新闻:以互联网为传播载体和平台,以声像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视觉化传播、动态性发布和交互式传受的一种报道形态。

(二)网络视频新闻的特点

●内容的多样性

●存储的可驻留性

●播放过程的可控性

●编排的可整合性

●互动的可参与性

二、网络视频新闻的来源及内容构成

(一)网络视频新闻的来源

●网络视频新闻来源:

1.传统电视新闻(直播、新闻和专题节目点播)

2.网民UGC内容

3.网络媒体原创视频新闻(视频整合、嘉宾访谈、视频直播、原创自制)

(二)网络视频新闻的内容构成

●【传统电视新闻】是当前网络视频新闻最大的新闻源。

●网民在突发新闻现场拍摄的视频新闻作为原生态的记录已成为传统电视新闻的有益

补充。

●【原创视频】已成为网络媒体显示自身价值的一种手段,凸显出网站的特色和品质。三、网络视频新闻的编辑制作

(一)网络视频新闻制作的技术基础

● 视频新闻的技术主要采用流媒体技术。

● 流媒体技术:一种新兴的网络传输技术,用于在互联网和局域网上实时传输视频等多媒体内容的连续数据流。

●网络视频的传输需要以下三种技术:

●预处理技术。包括采用先进、高效的压缩算法对音视频文件进行压缩编码,以及把它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压缩包以便传输。

●缓存技术。互联网是以包传输为基础进行断续的异步传输,流式传输的实现需要缓存。

●传输协议。又分为顺序流式传输和实时流式传输两种

(二)网络视频新闻制作的编辑

●视频转码●拆条粗编●加工精编●深度编辑●编排发布

【加工精编】:把电视新闻节目当做素材,在不改变新闻画面原意的前提下,按照编辑的策划意图和网民的观看习惯以及网络媒体的传播特性,对画面内容以及声音进行分离,然后重新分组、重新排序、重新写稿、重新配音的一个编辑整合过程。

第六章网络动态新闻编辑

本章要点

认识网络动态新闻的滚动新闻、网络直播和实时报道,了解三类动态新闻的特点与类别,重点掌握在不同情境下运用动态新闻的方式与方法。

一、滚动新闻的内涵与特点

●滚动新闻:又被称为即时新闻,是网络媒体快速、及时报道最新新闻的

种方式。

●滚动新闻具有三大特点:

第一,是全时性发布,全时性知晓。

第二,是新闻量大、单位页面承载的新闻条数多。

第三,是以动态性吸引网民的眼球。

二、滚动新闻的类别

●根据网络新闻的报道对象,滚动新闻分为两类:一类是常态报道的滚动发布,另一类是突发事件的滚动编写。

●常态报道采用滚动方式发布,是解决互联网海量信息与网页有效页面有限的矛盾的一种手段。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不间断地滚动报道是符合网络新闻特点的一种报道方式。

此外,根据新闻发布的平台和渠道,滚动新闻还可分为网页滚动新闻、微博滚动新闻和手机滚动新闻。

(一)突发事件的滚动新闻编辑

●编辑的工作围绕“三快四多”来进行。

“三快”是指发布速度要快,整合要快,传播要快;

“四多”是指多来源、多形式、多整合、多链接。

第七章网络直播新闻编辑

一、网络直播的内涵与特点

●网络直播:以互联网为传播平台和渠道,利用网络直播系统和软件,以图文和视频的方式对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进行同步播报的一种网络新文报道方式。

●网络直播有六方面特点:

同步性独立性原创性易交互低成本易留存

二、网络直播的类别

●按照网络直播运用的手段,我们将直播分为文字直播、图文直播、视频直播和多媒体直播。

●文字直播: 网络直播最基本的一种手段,指在专门的直播网页上按照时间顺序(顺序或倒序)用文字实录的方式记录现场并同步发布,是互联网早期的直播形式。

案例: 新浪直播室直播中国足球超级联赛

按照网络直播运用的手段,我们将直播分为文字直播、图文直播、视频直播和多媒体直播。

●图文直播:文字直播的发展,在进行文字直播的同时穿插编发活动现场的图片,能丰富直播的内容。

●视频直播:将音视频信号采集成数字信号,并经由网络平台进行传输的一种应用

●多媒体直播:网络直播的集大成者,即在直播中运用到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手段,一般运用于较为大型的新闻报道和活动。

按照直播记录的方式,网络直播可分为四种:全程实录、过程性直播、穿插式直播和评议式直播。

●全程实录:就是对诸如新闻发布会、人物访谈和体育赛事等活动全面、完整甚至一字不落地记录发言和对话的全部内容、比赛的全部经过。

●过程性直播:直播员根据自己对新闻事件的理解与把握,在直播新闻事件的过程中,有选择性地记录重点信息,然后在直播页面上发布。

按照直播记录的方式,网络直播可分为四种:全程实录、过程性直播、穿插式直播和评议式直

播。

●穿插式直播:直播员在直播过程中不仅全文记录、发布新闻现场,而且会穿插新闻背景、数据资料、图片、视频等超文本链接,使网络直播从单纯的记录变为立体式的报道。

●评议式直播:在直播新闻事件的同时,邀请专家学者对事件进行述评,也就是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还能解读信息,帮助网民理解新闻事实。

三、网络直播的编辑流程和要点

●完成一次网络直播需要分工协作、团队合力,图文类的网络直播要有编辑、技术支持和速录员,视频类的网络直播还要加上摄像和导播。编辑是网络直播的中心环节,需要按照一定的【编辑流程】,完成组织、协调和内容处理的各项工作。

(一)网络直播的编辑流程

●直播前的工作:发布直播预告消息,建立直播页面收集预告后的提问,准备与直播相关的材料。

●直播中的工作:速录文字的审核,速录文字的发布,直播精华内容摘编,拍摄直播现场照片,穿插图片、背景资料、相关超链接到直播中,关注直播互动,摘编精彩点评。

●直播后的工作:编辑整理直播中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编写直播内容的综述,完善直播后的页面

第三节实时报道的编辑

一、实时报道的内涵与特点

●实时报道:新闻报道与发生的事实基本同步的一类报道形态。

●实时报道具有三个特点:

第一,同步与延时并存

第二,动态与完整并存

第三,发布与到达并存

二、实时报道的类别

●实时报道可分为可预知事件的实时报道和不可预知事件的实时报道

●按照页面呈现样式,实时报道可分为滚动列表式、直播页面式和特别设计式。

●按照新闻的体裁可分为消息类实时报道、叙议结合类实时报道。

●按照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文字类实时报道、图片类实时报道、视须类实时报道和多媒体实时报道。

●从编辑与写作权重的角度分为编辑类实时报道和编写类实时报道。

三、实时报道的编辑

●实时报道前的工作需要策划报道思路、制定报道方案和组织报道人员。

●实时报道过程中需要审核、发布速录的文字,整理编发实时报道中的碎片化内容,穿插发布与报道相关的图片、视频和背景资料,为实时报道添加相关超链接,关注报道进行中的网民互动,摘编精彩的网民留言和点评。

●实时报道后需要将实时报道内容整合成新闻综述,将实时报道中的图片结集发布。

● 每次播报实时报道,篇幅不能过长,一次播报一个主题,文字简明扼要,多使用小标题,让读者快速地了解事件的内容。

●善于运用特殊标识处理实时报道,使内容呈现条理化。

●善于吸纳各类媒体报道的资讯,尽可能内容多源化使报道更加全面完整。

第七章网络互动编辑

一、网络互动的内涵

●名词解释:

网络互动: 处在信息传递两端的行为主体(个人或组织),借助于网络符号及其意义

实现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信息交流过程和方式。

二、大众媒介传播互大众与网络互动的比较

●大众传播的互动是由媒介制导的牵引式的【单向互动】,网络互动则是由传受双方以平等为基础、互为制导和牵引的双向甚至【多向互动】。

●在方向和路径上:

大众传播互动是传播者【自上而下】的集中控制式灌输,接受者自下而上的消极呼应,传播信息在前,反馈信息在后,方向明确,线路清晰。

在网络互动中,传受双方【无主次、无先后、无主动与被动】,信息流动向任意方向,

互动也发生在任意方向,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界限被打破,网络互动呈现出无中心化的状态。

●在扩展范围上:

大众传播互动局限于【点面之间】,信息以媒介为中心进行发散式传播,传播过程是连续的、强大的、主动的,而受众接收到信息后的反馈却是间断的、微弱的、被动的,是一种窄播式的互动。

网络互动包括个人对个人的同步或异步互动、多人对多人的同步或异步互动、个人对多人的同步或异步互动,以及多人对个人的同步或异步互动,整个网络互动呈现出多【层面、多形式、共同参与】的特点。

●在表现形式上:

大众传播的互动中【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报纸以文字、图片为主,电台、电视台以声音、图像为主,每种媒介的表现手段相对单

网络互动对信息的组织方式和互动的表现手段【丰富而多样】,可以将文字、表格、声音、图形、图像等多媒体信息以超文本格式融为一体,通过互联网的高度链接实现互动的自由流动。

●在行为特征上:

大众传播互动是【现实】的,报纸通过刊登“读者来信”、读者讨论”来反映读者心声,电台电视台通过电话、短信让听众、观众参与节目,这些都以媒介为中心,并由媒介主导互动的程度和效果。

网络互动赖以生存的环境是一种【虚拟的、以符号为中介】的行为方式,无论网络论坛、新闻组、博客等都不具有现实互动的实体性结构,一切信息的形态都是数字化、符号化的,因此网络互动具有虚拟性、多层次和多维度。

三、网络互动的价值

●网络互动作为网络社会的一种文化特质,其价值就在于通过用户或组织的使用达到一种或多种需要的满足。

四、网络互动的类型与方式

(一)网络互动的类型

●从【参与对象】上看,网络互动类型包括个人对个人的点对点互动,个人对多人的点对面互动,多人对多人的群体互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面对面互动以及个人多人与媒体机构间的立体互动。

● 从【互动性质】看,网络互动类型可划分为交流型、奉献型、围观型、索取型和分享型。

● 即时通信: 是通过下载客户端软件来进行点对点或点对面发送、接收信息的一种互动方式。

●BBS论坛: 是一种所有人经过注册都可以进入并发布内容的互动空间,可以是一对一的交流可以是一对多的互动,也可以是多对多的发言。

●SNS: 是指依据六度分割理论,以互联网为基础平台,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目的而形成的社会化网络互动

●微博: 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上传图片和视频,并实现即时分享。

网络媒体的特点和网络传播区别在哪

网络媒体的特点和网络传播区别在哪? 摘要: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要想成为社会的主流媒体甚至取代旧的媒体,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相反要经过相当长的时期才能决出胜负。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网络来获取信息。由于网络媒体具有全球性、多元化、互动性、便捷性、时效性、自主性等特点,使得这一新兴媒体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正是由于网络媒体发展的诸多优势,我们要如何来利用网络营销的特点促进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新兴优势特点区别差异 我们先来看看网络媒体营销有哪些特点。 1.时效性 基于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网络传播具有方便快捷,时效性强的特点,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发生的事件,只要有一台计算机和一条电话线,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将“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出去,实现“我见即你见”。互联网的运用,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使人们能够更加迅速地了解周围世界发生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帮助人们消除对事物认识的种种不确定性。它不但极大减少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和失真,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而且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2.海量性 网络媒体可实行全天24小时发稿,人民网、新华网等新闻网站和新浪网、搜狐网等门户网站实行全天候发稿已有近10年时间。网络媒体的每日发稿量远远大于传统媒体,网络传播这种海量性和开放性的完美结合,大大拓展了人们选择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内容和范围,真正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各种信息和不同文化通过互联网交流、沟通、对话、碰撞、互相融合和取长补短,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多元整合和人类的文明进步。 3.全球性 网络媒体的传播范围远远大于报纸、广播和电视,是全球性的。“网络传播无国界”,网络传播空间理论上没有国家和地区的限制。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不采取特别的技术措施对境内外个别有害网站实施封锁(事实上通过代理服务器可突破封锁),世界上任何一个网站登载的内容,都有可能供全球网民访问、浏览和下载。同样,世界上任何一个具备上网条件的地方,均可轻松浏览全球网站。 4.互动性 网络媒体新闻传播是媒体与受众、受众之间的多向性、互动性传播。互动性又称交互性,包含“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传播方式,体现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相结合的传播方式,是网络媒体的特性和优势。网络论坛、讨论区、留言板、聊天室、电子邮件、ICQ及MSN等即时通讯软件等,吸引着大量网民积极参与传播信息、评论新闻、讨论新闻话题等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网络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 5多媒体性 网络所拥有的一大特性是多媒体性,它使网络媒体有能力在技术上实现多媒体传播。网络传播的多媒体性是指互联网络运用数字技术,兼容报纸、广播和电视多种媒体的传播手段,全面刺激受众的多种感官。网络传播采取文字、图片、音频、视频、FLASH动画等多种形式,丰富了报道手段,使新闻更为直观、形象、生动,增加了新闻的现场感和冲击力。

新闻媒体发稿网站价格

新闻媒体发稿价格一般都是看网站,参考网站之间的流量、收录、权威度等多个数据,知名新闻媒体、行业门户网站价格会偏高一点,地方网站较为便宜。同一个网站的不同频道价格也会有差距,自媒体网站如:腾讯号、搜狐号、百家号、今日头条等媒体主要看账号粉丝量以及发稿的频道,价格在几块到几百元不等。 小编把这些发稿网站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媒体发稿价格在5-50元之间,这类媒体多以小型行业网站、地方网站、门户网站地方分站或分频道为主,特点是价格便宜、出稿速度快,但普遍权重低、相对大型网站来说缺乏权威性。 2、媒体发稿价格在50-100元之间,这类媒体占大部分,主要以中型门户、大型门户次要频道、地方门户、行业网站为主,出稿相对来说比较快、收录快、权重普遍较高、容易带来其他网站转载,是目前媒体发稿资源里的主力。 3、媒体发稿价格在100-200元之间,这类媒体主要以行业门户网站主站、行业权威网站为主,权重高、收录快、具有一定权威性,是品牌推广的首选媒体,实现快速传播。

4、媒体发稿价格在200-500之间,这类媒体主要以一级门户网站主站和央级媒体网站为主,可以说屈指可数,门户主站的主频道,权威性高,审稿也相对严格,这类媒体网站流量大、传播广,只要有好的排名都能稳定很久,而且会带来其他网站的转载。 创媒网络是一家专业的新闻媒体发稿平台,直接对接网站内部编辑的,价格比较便宜,出稿速度也比较快,坐拥30000+家新闻媒体一手资源,拥有专业写手团队,已为上万家企业提供软文推广,软文营销,新闻发布,论坛贴吧推广,问答推广,微信推广,微博推广,品牌网络推广,报纸刊登,新媒体推广等服务。 小编本人在创媒网络发稿也有好几年的时间了,相比其他平台创媒网络发稿更方便、快捷,媒体资源更丰富。大家去创媒网络发稿试试就能知道了,他们会给你详细解答并且专业、高效。

自媒体时代的主流媒体不可替代

自媒体时代 太长人修炼舆论引导掌控能力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社交工具的更新换代,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给了自媒体生长发育的平台和土壤,信息流通变得快速和透明。以微博、微信、直播等为载体的传播途径,汇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已成为网络传播最活跃的主体和新兴舆论场,从今年以来各种直播平台比如映客、花椒等等更为直接的传播方式,通过个体进行的直播充斥着网络和人们的视线,让人目不暇接。自媒体在这种自由开放式的迅速发展过程中,满足了受众猎奇、娱乐等心态,而令主流媒体变得逐渐边缘化。在这样的状况下主流媒体依然是具有其不可替代性和绝对权威性和特殊的公信力,依然要在和网络融合的过程中,确保主流媒体的功能。 新媒体时代,微博等自媒体成为网民维权利器,现实中的细微之事,通过网络放大和扩散,网络舆情与社会舆情互动,很可能在现实中影响巨大。这也提醒我们的职能部门必须及时有效作为。报警不如发微博,上访不如上网,这种示范效应极大消耗社会资源,但倒逼政府部门必须及时作为。就像这次事件的突如其来,这也对做好相应的舆情应对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自媒体的特点决定自媒体有很大的先天不足 1.自媒体的特点 普通大众参与新闻的传播,这是自媒体的基本特点,即平民化。只要是在网上轻点鼠标,拨动按钮,即可以披露信息和发表意见,且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无疆界。在“人人拥有麦克风”的媒介生态环境下,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草根直播”开始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布发生在身边的新闻事件。但自媒体因其平民化与交互性的特点,也产生了低俗化倾向,为了吸引眼球,甚至传播有损健康,违背人伦、色情、低俗的信息。而现在很多直播平台,内容缺乏文化内涵,空洞、夸大、虚假,更是导致自媒体的可信度大大降低。 2.自媒体的负面影响及成因 自媒体时代媒体把关人的相对缺失,自媒体的开放性和匿名性,加剧了信息的爆炸。还有自媒体被商业的蓄意利用,信息来源的不确定性,导致自媒体传播的虚假信息漫天飞,虚假新闻在逐渐吞噬着新闻的生命,影响着媒体的公信力,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3.自媒体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 企业微信公众号的进入,为了培养粉丝,获得点击率和关注度,不对转载的信息辨别真伪,单纯实现经济利益,往往成为虚假新闻传播的帮凶。自媒体把关太弱,是公众言论自由权利的延伸,这种延伸势必会催生与社会主流舆论相悖的信息传播。参与自媒体的网民素质良莠不齐,发布的新闻真实性及客观性无法保证。不能对事件进行理性客观分析,个人情感色彩浓厚。自媒体时代,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信息的传递者和信息源,传播方式呈网状,这种传播模式下,不仅信息源的数量无法控制,而且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 二、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终端的普及,媒体格局变得更加复杂,面对自媒体虚假新闻产生的负面影响,主流新闻媒体肩负着比以往更加艰巨的任务。不仅要做好党和群众之间的信息桥梁,还要密切关注甄别来自互联网的信息,及时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 1.主流媒体的权威性不可替代 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传播模式由单向、专业传播向多向、公众传播转变,人人都可以充当新闻记者,作为新闻事件的目击者和第一见证人,通过自媒体传播信息。自媒体信息的发布者因缺乏专业知识,或因追求轰动效应,再加上个人感情的渗透,对同一个新闻事件,可能出现多种不同的报道,导致自媒体的新闻缺乏权威性。而传统主流媒体,因其专业

浅谈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区别

浅谈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区别 当今社会是信息爆炸的社会,而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研究媒介的学说虽然都是诞生不过百年的新兴学说,然而它们的重要意义却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由此诞生了传播学、新闻学、广播学等诸多学说。其中,研究媒体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尤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的区别,正是我们初学新闻人中所应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们这里所谈的媒体,即指广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例如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等。 其中报纸、广播、电视由于诞生时间较早,应用时间较之网络媒体较久,因此被称为传统媒体。而网络媒体由于其诞生时间短、发展迅猛、媒介资源的丰富以及其的双向传播性等种种特点,因此人们将其与传统媒体区分开来,有些称之为“新媒体”。 传统媒体的发展,主要是由视觉媒体(报纸)逐渐向听觉媒体(广播)、甚至是视听合一的(电视)发展着。但是我认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一个第一区别,便是它是“多感官媒介”,即我们所称的,它具有“多媒体”的效果。传统媒介的功能大多是单一的,而新媒介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丰富多样的传播功能融合于一个系统中。所谓多媒体,指的是使用数字压缩和网络技术将广播、电视、电话、传真、电子出版、计算机通信等各种信息媒介连为一体,对音声、影像、文字、数据等进行一元化高速处理并提供给用户的双向信息系统。以我们常见的QQ为例,用户在使用QQ时,不仅可以利用网络传播文字信息,还可以传播图片,甚至即时传播动态的声音、图像等(视频通话、语音通话、电影分享),对信息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解读。受众在接受信息时,对信息便有了多种媒介感受。这些技术上的绝对优势,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第二是网络媒体传播过程中双向性的增强。传统的大众传播过程是一个信息单向流动的过程,虽然也有受众来信来访等反馈渠道,但这种反馈并不是即时的,而是存在非常严重的延迟,并且在反馈的过程中还有其他媒介(邮政、电话)等参与。与此相比,新媒体的传播系统本身即具有传播的双向渠道。例如常见的论坛、贴吧,以及现在网络媒体新闻后面的用户评论等等,都很好地体现了受众的反馈过程,甚至在这个过程中受众有时也成为了传播者,例如受众对新闻的补充说明等等。 第三,网络媒体的媒介资源极其丰富。传统媒体的信息需要经过采集、制作、传播的过程,其中前两步网络媒体与之相差不大,而传播的过程中网络媒体可以利用其技术上的优势发布更多更有效的信息,为受众提供更多的媒介资源。例如,传统的地上波电视采用的是模拟方式,这种方式占用的频率域带宽,一个地区只能播出有限的几个频道。而现在的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可以让受众同时接受更多更好更清晰的数字化节目,大大提高了信息接受的效率。 第四,网络媒体的时效性非常强。网络发布信心往往具有即时性的特点,甚至同步报道,这些是报纸等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网络媒体可以使新闻发生现场同步展示在受众面前,而时效性无疑是新闻价值的重要所在。这些都为网络媒体带来了丰富的受众与随之而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 第五,网络媒体的可控性和可控性较差。如果说前面几点都是网络媒体的优势所在,那么这一点就是网络媒体最令人担忧的问题所在。由于网络媒体的隐秘性和

互联网传播媒介的优缺点 特征和解决方案

互联网传播媒介 特征: 一.无可比拟的时效性和全时性 二.传播内容的海量性和开放性 三.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和交互性 四.传播方式的虚拟性 五.传播形态的多媒体 六.传播环境的个性化 优点: 1.匿名性。减少产生信息传递和反馈的顾虑,一定程度上保证公众的话语权,使得调研能够进行; 2.大众传播的宠儿。最广泛的影响,最低成本的投入,最丰富的媒介应用,最宽阔的信息平台,最受关注的经济成长方式,最广大的发布载体; 3.互动性。实时互动,无边界交流和反馈,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关利器,尤其是在公关危机处理方面; 4.公共会议。表现在公共关系有线和可视会议方面。 缺点: 1.信息的选择困难; 2.对虚假信息和不利信息的处理非常棘手; 3.3.垃圾信息导致相关公共关系调研的效果大打折扣; 4.安全危机时刻出现。网络病毒和黑客已经成为威胁企业信息的重要对象。 分析原因: 1.信息量巨大,甄别困难,不确定信息多; 2.由于信息发布者可以采用假名,并且网络信息发布商和论坛非常多,对这些信息的阻截不会有太大成效,对流言和恶语无法有效地直接制止; 3.政府对小程度上的信息欺瞒采取放之任之的模糊态度; 4.部分网民涵养不够,对于发布信息的态度不严谨,导致信息良莠不齐。 解决方案: 1.完善政府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强政府互联网的掌握力度,有效杜绝不确定或不良信息的发布及传播; 2.进一步发展教育,提高网民的自我修养和素质,净化消息来源,传播正面消息; 3.对网络环境的改善:完善网络自我监管,对不确定或不良消息进行屏蔽和删除; 4.建立有效的法律体系,对传播不良信息者进行适当的惩罚,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严厉打击违法者。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与合作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与合作 “似分是合,似合是分。同质化的竞争,同时又伴随着不同资源的整合”,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应该可以概括了当今两种不同性质的媒体——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传媒是昨天的产物,网络是今天的延续。”现今社会网络传媒迅速崛起,并以它自身独特的发展优势在社会中得以生存,并最大限度的挑战传统媒体“老大哥”的地位。 然而,我们也看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共同生存于这个社会里,共同繁荣,从不同层面来为公众提供资讯。他们同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社会的贡献同样不可磨灭。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影响着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现在已是纷繁变化的信息时代,网络已日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同传统媒体相比,它有着自身的优势,囊括了以往媒体的一切表现形式。但传统媒体也不因为有新的传媒诞生而落后、消失,它仍然有其巨大的社会传播对象,其生存发展的时空是久远的。 对于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这现在社会上的两大重要信息发布者,两者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各个优势十足而又劣势明显。 首先,从传播的载体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报纸媒体传播主要以文字通过纸张为载体,广播媒体传播主要以声音通过电波为载体,电视媒体传播主要以声音、图像通过电视信号为载体,而网络媒体传播则将无声和有声的语言、图像、文字、声音、传真、通信进行集约化处理,以其多媒体的传播载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较为单一的格局。其次,从传播方式分析,传统媒体有其不可避免的限制,例如报纸以空间为载体,便会苦于版面有限不得不将许多内容舍弃;广播电视以时间为容器,要受到时段的限制,也要放弃许多精彩信息。于是网络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网络的超大容量可以用“海量”来形容,其时间上的无限时,也是时间理想意义上的无终点地延伸。网络用超链接的方式将精彩的丰富的材料进行了传播。第三,在传播的主体与受众关系来看,传统媒体的传播主体是从事信息传播的专业人士,他们有着自已的新闻视角与信息灵敏度,为大众传播了许多精彩的讯息。传播者占据主导性地位,受传者相对被动,只是单向的接收者。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而在网络媒体中,传播主体不再仅仅是专业人士,更是受众本身;网络媒体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这种不平衡关系。网络传播实现了主体与受众的巧妙结合,也实现了单向的大众传播方式和双向的人际传播相融合的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产生、发布信息,所有网结生产、发布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最后,从传播模式方面看,传统媒体的传播主要是一对多、点对面的传播,是播放型传播,是一种树立中心意识的传播;而网络媒体传播,除了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外,还有一对一、多对一、多对多的传播模式,这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传播。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网络媒体具有许多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媒体能够取代其他的传统媒体,就像电视的诞生并没有让报纸销声匿迹一样,“第四媒体”的出现,也不会取代传统媒体。这是由他们各自的特点和受众的接受水平条件所决定的。报纸的版面限制是它的劣势,但也正因为如此,报纸上的讯息有极高的可阅读性和公信力;广播的纯粹声音的传播也给听众独特的接收方式;电视作为最常见的传播信息的形式,其公信度也是居第一位的。传统媒体几十年发展中的品牌形象以及精良的新闻采编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不是随便可以超越的。网络虽然集合了传统媒体的优势,但由于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和一定的虚拟状态,造成虚假信息肆虐,淫秽色情无节制等不好现象,是网络媒体的很大弊端,也是其公信度垫底。在此网络传播信息的浩瀚无垠与有限高质之间的矛盾便显现出来。从受众接受程度和条件来看,传统媒体的发展已经颇为成熟,受众群众也相当稳定,而且对于技术水平及接受条件要求也不高。可是对于网络媒体而言,受众是呈现低龄化的,也并不稳定。因此,网络媒体仍然处于发展阶段,有待良好的管理机制和法律规范,同时也需要大众的健康作用。

地方与主流新闻媒体加强合作的经验材料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地方与主流新闻媒体加强合作的经验材 料 篇一:地方主流媒体如何做大做强 地方主流媒体如何做大做强 徐聪 目前,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党报已获批准,组建起了报业集团。它们大多是以知名党报为龙头而建立起来的,且运作态势良好,实现了优势互补,发挥了联合舰队的威力,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确保了党报的主流媒体地位,达到了更好地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的目的。它们的成功经验,应引起全国各大中城市党报的注意和思索。而且,大中城市党报同仁对此务必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组建报业集团乃大势所趋,现在各大中城市党报要做的就是积聚能量,壮大实力,为组建报业集团做准备。 一、大中城市党报组建报业集团的必要性 1、媒体竞争的需要。时下,大中城市媒体市场竞争激烈,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具体表现在:①国家级、省级报纸

的触角纷纷向大中城市延伸,通过设立工作站、记者站、广告代理、发行站、分印点等手段,抢占大中城市报刊市场。 ②大中城市本市的晚报等生活娱乐性报纸在内容、发行等方面不惜血本,与本市党报争夺市场份额。③电视、广播等电子传媒以其丰富多彩、趣味性强、迅速快捷的特点,在争取广告源方面同党报展开激烈竞争。④网络媒体虽初露峥嵘,但已显露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并已开始作为“第四媒体”, 同党报在一些领域展开竞争。⑤中国加入wTo后,大中城市党报又面临着国外媒体的强烈冲击。这也是一个最大、最强烈的冲击。西方传媒集团规模大、竞争力强,这些集团一旦进入我国,引发的竞争必然是激烈的。“入世”意味着国内 传媒与国外传媒短兵相接的局面不可避免。意识形态的对抗、舆论阵地的攻防、信息资源的争夺,经济实力的较量,市场与人才的角逐必趋激烈和复杂。为此,我们的媒体必须早作谋划,以形成一定的规模,争抢市场份额。在上述这些竞争中,大中城市党报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要想摆脱困境,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走组建报业集团之路。 2、唱响主旋律,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需要。鉴于媒体 市场白热化竞争的局面,一些媒体以格调低俗来迎合受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闻选取上,出现了严重背离四项基本原则,偏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问题,公然宣扬、美化西方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诋毁中华民族,侮辱

新媒体地传播特征

单元编号:010102 单元标题:导论 知识点标题:“公共”概念透视 新媒体的传播特征 学习目标:理解新媒体传播的优势与不足。 建议时间:4 小时 教学策略:问题解决、讲授 学习内容: 新媒体传播的基本技术特征是数字化,基本传播特征是互动性。新媒体传播具有 信息量大、使用方便、检索快速便捷、图文声像并茂、互动性强,信息通过计算机网 络高速传播,信息获取快、传播快、更新快等特性;并且具有计算机检索功能、超文 本功能,是一种具有 强大生命力的传播媒体,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新媒体传播允许读者与作者之 间进行网络交流,能及时反馈,改变了传统的学术交流方式。 步骤一:回顾新媒体及相关概念。 步骤二:阅读下面的学习材料。 新媒体传播的基本技术特征是数字化,基本传播特征是互动性。具体的说,新媒 体传播具有以下特征。 一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 新媒体传播是一种数字化传播。它将一定的信息转成数字,经过转播,数字在操 作平台上还原为一定的信息。。 更新速度快,而且更新成本低。新媒体传播的更新周期却可以分秒计算,而电视、广播 的周期可以天或小时计算,纸质报纸的出版周期以天甚至以周计算,纸质期刊与图书的更 新周期更长。 新媒体传播可以做到同步传播与异步传播的统一。新媒体传播的即时刷新提高了新 闻的时效性,其本身“接收的异步性”又方便受众随时随地的接收。接收的异步性可 以使受众不需受媒体传播时间的限制,可按自己需要随时进行信息的接收。 二信息量大、内容丰富 互联网能够使用户共享全球信息资源,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媒体在信息量上可以与海量 信息的网络媒体相提并论。报纸若多印 1 万字内容,就需增加一个版,给印刷、排版、发 行、成本带来很多问题。广播、电视更是这样,内容要准确到几十秒、几秒时间,字有时要算 到 几十个。新媒体传播不同,存储数字信息的是硬盘。容量大的优势还可以体现在新媒体传播

新闻媒体采编系统网络安全概述

新闻媒体采编系统网络安全概述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媒体采编系统中也广泛使用计算机网络,新闻媒体采编系统的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要。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新闻媒体采编系统的复杂性进行分析,指出了要维护新闻媒体采编系统的网络安全需要采取的措施,希望这些措施对媒体采编系统网络安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闻媒体;采编;网络安全 从1995年光明日报率先使用新闻采编软件开始,我国媒体迎来“告别纸和笔”的第二次革命,从此以后,计算机网络由过去仅仅存在于照排车间变为遍布于整个媒体,记者、编辑的稿件和图片也转移到计算机网络的采编系统中。同时,由于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导致媒体工作人员生活的电子化程度加剧,新闻媒体采编系统的网络安全也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1.新闻媒体采编网络复杂 新闻媒体的采编网络较一般组织的网络更为复杂,新闻媒体行业属性和媒体工作人员的属性,以及技术的进步带给网络环境更多的选择,都成为新闻媒体采编工作复杂性的影响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媒体行业的工作环境复杂。一般说来,媒体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质要高于其他行业工作人员,对于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也较迅速。因为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不同的人对于技术接受的快慢程度不同,而领导人对技术的适应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媒体所用的计算机水平。因此,在同一新闻媒体采编系统里,存在着电子化进程步伐不一致的现象,加剧了网络安全工作的难度。 (2)媒体工作是广泛和文字接触的工作,这种工作性质要求计算机技术深入而广泛的使用,但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媒体工作者态度的开放性和不可避免的错误容易使媒体采编系统网络出现危机。同时媒体行业是个对时间要求很强的行业,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特性也要求媒体对网络的深入使用。 (3)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移动技术的兴起,记者、编辑对新闻的采集也更为灵活,对稿件的传递也更为迅速。一般媒体采编系统都设有访问形式,网内访问、远程访问及在线访问的发展也使新闻媒体的采编工作更为复杂。 2.如何做好新闻媒体采编系统的网络安全工作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高,新闻媒体比较合理的利用了网络技术和设施,大多数新闻媒体采编系统都具有较好的硬件条件和更新及时的设备,媒体领导人也认识到网络对于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积极的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使媒体网络能高效的运转。但是,很多新闻媒体都有自己的新闻网站,新闻媒体系统内部网络安全,有可能直接危及对外网站的安全。在这种环境下,笔者对做好新闻媒体采编网络工作提出相关措施。 2.1加强人员的管理 就目前的网络环境看,新闻媒体采编系统的安全威胁大多来源于人本身,人员的管理是网络环境中很难控制的一个方面。因此,可以通过对媒体工作人员进行划分,明确分配身份,控制访问权限,促进新闻媒体采编系统的正确使用,提升网络的安全程度;可以通过获取员工的流量数据和访问足迹,威慑组织成员,降低员工访问非法网页的可能性,限制组织内成员的行为,提升网络的安全性;通过对员工的移动设备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减少组织内成员因为使用移动设备进

新形势下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

新形势下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 【摘要】面对新形势下传媒界纷繁复杂的竞争态势,主流媒体承担的社会责任显得尤为重要。主流媒体的主要责任应是正确的舆论导向、精准的新闻、资讯及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使受众自然轻松地接收到正确的、积极的、有温度的、充满正能量的信息。主流媒体履行好职责,让更多的受众省去在冗杂的社会新闻和信息中甄别真假、对错的时间和精力,规避了因为误信、盲从造成的损失或其他风险……因此,本文着重地从四个方面来谈一谈主流媒体的责任。 【关键词】主流媒体社会责任主流意识形态主流价 值观 新形势下的媒体宣传工作,作为主流媒体更需充分认识宣传工作的战略地位,牢固树立媒体宣传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观念;充分认识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增强做好宣传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而重新审视主流媒体在新形势下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尤为重要。 首先,主流媒体要有承担重要宣传任务的责任 具体体现在覆盖面要广、引导性要强、影响力要大的几个方面,进而形成新闻传播的主导强势。那么我们所理解的主流媒体就应该具有以下特质:

1.主流媒体具有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功能,具有非主 流新闻媒体难以相比的权威地位和特殊影响,被国际社会、国内社会各界视为党、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声音、主张的权威代表。 2.主流媒体体现并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观,在我国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坚持并引导社会发展主流和前进方向,具有较强影响力。 3.主流媒体具有较强公信力,报道和评论被社会大多数 人群广泛关注并引以为思想和行动的依据,较多地被国内外媒体转载、引用、分析和评判。因此,树立和维护主流媒体的公信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些经济类、娱乐休闲类、服务类信息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可视为对主流媒体的某些功能的拓展延伸和补充。主流媒体信息传播给主流受众,需要最多的是新闻及生活、工作、学习、休闲等方面的信息,其中尤以新闻为主。与每个受众的生活都有关的内容,如:政策、科技、健康、经济等;还有一些与部分受众有关,但能引起其他受众关注的内容,如:发生在就近地区的灾难、事故、事件等;或与本地受众无关的,但内容反映的是不可预见性事件,或是由于突发性造成危害极大的,或者趣味性极强的,并具有悬念性质的内容。另外还有些信息虽与受众无关,但却是受众精神上感受所需要的内容,如:体育、世界

主要传播媒介的特点

一、报纸广告媒介 (一)报纸媒介与报纸广告的优点 1.报纸在编辑方面的优势 (1)报纸的版面大、篇幅广、可供广告主充分地进行选择和利用。 (2)报纸的特殊新闻性,能够增加报纸广告的可信度。 (3)报纸的编排灵活,使得广告文稿改换都比较方便。 2.报纸内容上都优势 (1)报纸的新闻性强、可信度较高。 (2)报纸的权威性较高。 (3)报纸具有保存价值。 3.报纸在印刷方面的优势 (1)报纸能够图文并茂。 (2)印刷成本较低。 4.报纸在发行方面的优势 (1)报纸的发行面广,覆盖面宽。在我国,报纸历来是主要的媒介形式。发行量大,传播面广,读者众多,遍及社会的各阶层。 (2)报纸的发行对象明确,选择性强。报纸的发行区域和接受对象明确,发行密度较大。 (3)报纸的信息传播迅速、时效性强。在我国,报纸有旬报、周报、日报、晚报、晨报等形式。报纸的出版频率高和定时出版的特性,使得信息传递准确而及时。 (二)报纸媒介与报纸广告的缺点 1.报纸在编辑方面内容繁多,易导致阅读者对于广告的注意力分散。加之由于版面限制,经常造成同一版面的广告拥挤不堪,也会影响读者的阅读。 2.报纸在内容上众口难调 报纸并不是根据人的职业和人的受教育程度来发行和销售的,因此,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的人那里,报纸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 3.报纸在印刷上比较粗糙,色彩感差 在我国,报纸多黑白印刷,彩色印刷尚未普及。受到印刷水平的限制,在文字和图片上质量较粗糙,在图片色彩上比较单调。 4.报纸在发行上寿命短暂,利用率较低 由于报纸出版频繁,使每张报纸发挥的时效都很短。一般情况下,许多读者在翻阅一遍之后即顺手弃置一边。 二、杂志广告媒介 (一)杂志媒介与杂志广告的优点 1.杂志面向的对象明确,针对性较强 杂志一般是针对某一专业、某一读者群进行宣传、出版,其内容不同于报纸、电视、广播那样包罗万象。 2.杂志的编辑精细,印刷精美,图文并茂 杂志广告的编辑极少不规则地划分面积,力求整齐统一,编辑较报纸精细。 3.杂志的有效使用期较长,保存期久 在四大媒介中,杂志广告的寿命最长。 4.杂志读者比较固定,易接受杂志宣传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挑战 1.表现虽然对新媒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市场蛋糕的大小是不变的,新媒体的出现必然与传统媒体产生竞争,分流一部分受众。 美国去年5月公布的一项针对2600位网络使用者所进行的媒体消费行为调查显示,有 60.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比起前一年花在网络上的时间更多了,而减少时间看电视的人有 35.5%、看杂志的有 34.1%、听收音机的有 27.1%、看报纸的有 30.3%。 2.原因虽然新媒体并没有形成对传统媒体的大规模替代之势,但新媒体的种种优势确实使传统媒体正在失去一些传统优势。 (1)新媒体提升新闻时效性以报纸为例,报纸的内容一向被要求具有时效性强的性质,报业竞争也主要表现为时效性的比拼。 以南京地区的报纸为例,为了增强时效性,许多原本应该在傍晚发行的晚报都赶在了清晨发行。 而新媒体的出现,使报纸的这一优势明显削弱。 电子媒体在技术上的绝对优势使其时效性远远胜过报纸的时效性。 如今,许多受众已经习惯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通过这种途径得知的新闻往往比随后浏览报纸、观看电视所获知的要新鲜很多。

(2)新媒体增强受众主动性报纸新闻的阅读受报纸发行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电视新闻的收看受播出时间段的限制,传统媒体的受众不可能在自己所希望的任何一个时间段随心所欲地接受信息。 新媒体的出现则大大改变了这样的格局,受众可以在任何时间段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动态,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接收所希望获知的资讯。 新媒体无形中改变了人们与生活对话的方式。 (3)新媒体降低信息成本报纸真正成为大众传播媒体,不仅因为它是新闻纸(newspaper),还因为它是廉价纸(cheappaper)。 以低廉的价格获得大量的信息曾经是报纸的极大优势。 现在,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成本大幅度下降,无论是在获得信息的量上,还是在获得信息的价格上,报纸都在失去其传统优势。 特别是,报纸的低价格还依赖于发行网络的低成本,而新媒体传输技术和终端设备技术的长足进步导致其价格大幅度下降,而且基本不受传输距离、范围和信息量的影响。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依存两种媒体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如何体现,两种媒体在相互依赖中各自又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呢?这要从内容传播的共享性和传播技术的互补性两方面来分析。 1.信息内容共享要从内容信息的共享性上回答这些问题,就有必要引入西方传播学中的共鸣效果(reso鄄nanceeffect)和溢散效果(spill-overeffect)两个概念。 (1)共鸣效果“共鸣效果”(resonanceeffect)的提出,是学者诺尔纽曼等人(Noelle-Neumann&Mathes,1987)在研究1968年伦敦反越战示威时,发现媒体之间也有意见领袖媒介(opinion-leadingmedia)的现象存在,即一些主流媒体最先报道相关新闻后,其他媒体才相继跟进,且意见领袖的内容为其他报纸所采纳,形成一股连锁反应。 诺尔纽曼称这一现象为“共鸣现象”。

新媒体的媒体优势和主流广告投放方式

新媒体的媒体优势和主流广告投放方式 关于“新媒体”这个名词,目前理论界并没有统一的界定,一般是指在新的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出现的一种媒体形态,如网络电视、手机媒体、数字图书、博客等,有人把新媒体称之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新兴媒体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对传统媒体形成了极大的挑战,不仅仅在媒介形态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表现在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甚至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传统媒体也在调整思路,同步发展,因此出现了媒介融合的大趋势,电视中有报纸,网络中有电视,手机中又有报纸和电视,而传统的报纸媒体也在大力地开拓3G和网络市场。 尽管如此,新兴媒体——网络和手机媒体还是对传统的电视、报纸媒体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到2009年12月,中国的青少年网民已经接近2亿。仅2009年一年,就新增青少年网民2800万,而青少年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74%,超过同期全国网民60.8%的水平,而青少年网民使用台式机上网的比例降至69.7%。手机超过台式机首次成为中国青少年第一位的上网工具”。 麦克米兰曾经说过,传统媒体中的广告与商品的交易是分开的。消费者在传统媒体上看到商品广告之后,他们需要出门去店里购买商品。但是,新媒体广告与传统媒体广告不同,一旦消费者在网络上看到广告,他们就可以点击广告然后线上购买产品。这样不仅仅节省了消费者出门购物的时间,更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特别对于残疾人来说,这种方式不仅方便,还使得他们更加独立。然而,施洛塞尔和坎费尔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网络广告相对于传统广告来说自由度更大,广告投放的价格也比传统媒体上的广告更便宜,因此网络广告媒体的环境比传统广告媒体更加混乱。由于网络市场的安全性没有传统市场高,因此对于在网络上购买商品的消费者来说,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新媒体广告投放形式: 电子菜谱新媒体:以中高档餐厅里平板电脑、pad、ipad电子菜谱为媒体,通过高清大图、3D效果、视频效果、音频效果、超链接效果、电视节目效果来增加品牌的公众认知度,面对的受众都是高收入人群,使品牌传播达到最佳效果,充分利用时尚的概念,是到目前为止最年轻最时尚的新媒体。 户外新媒体:目前在户外的新媒体广告投放包括户外视频,户外投影,户外触摸等,这些户外新媒体都包含一些户外互动因素,以此来达到吸引人气,提升媒体价值的目的。 移动新媒体:以移动电视,车载电视,地铁电视等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移动电视节目

四大门户网站传播特点与比较

四大门户网站传播特点与比较 关键字:新浪搜狐腾讯网易传播 摘要:无论是在传播的广度还是深度上,互联网代表了人类在传播技术领域发展的最高成就在中国,门户网站无疑是最为重要的网站类型,门户网站在网站建设和产品拓展上极力向大型化的方向发展,几乎所有的产品和服务都被集成到了门户网站上。通过对门户网站的探索,可以全方位地了解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总体情况。 一、四大门户网站简介 (一)、门户网站含义 门户网站(Portal Web,Directindustry Web),是指通向某类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门户网站最初提供搜索服务、目录服务,后来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门户网站不得不快速地拓展各种新的业务类型,希望通过门类众多的业务来吸引和留住互联网用户,以至于目前门户网站的业务包罗万象,成为网络世界的“百货商场”或“网络超市”。 (二)、四大门户网站 新浪 新浪公司是一家服务于中国及全球华人社群的网络媒体公司。新浪通过门户网站新浪网、移动门户手机新浪网和社交网络服务及微博客服务新浪微博组成的数字媒体网络,帮助广大用户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获得专业媒体和用户自生成的多媒体内容(UGC)并与友人进行兴趣分享。 搜狐 搜狐公司是2008北京奥运会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是中国最领先的新媒体、通信及移动增值服务公司,是中文世界最强劲的互联网品牌。 网易 网易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技术公司,在开发互联网应用、服务及其它技术方面,网易始终保持国内业界的领先地位。网易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具有强烈的使命感,网易利用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加强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实现“网聚人的力量”。 腾讯 腾讯网(https://www.doczj.com/doc/7f16370576.html,)是中国浏览量最大的中文门户网站,是腾讯公司推出的集新闻信息、互动社区、娱乐产品和基础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门户网站。 二、四大门户网站传播界面

网络媒体新闻

一、从基本准则和要求出发选择稿件 处理好网络新闻选稿中的几对关系,掌握好网络新闻价值判断的要点,有助于网络编辑【快速、准确、高效】地进行筛选。 (一)处理好基本准则和要求中的若干关系 ?处理好真实性与其他要求的关系 在选择稿件的过程中,当【真实性原则】与时效、重要、趣味等其他原则发生冲突时,真实性是第一位的。 ★案例: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内众多网站上都转载着一条新闻“据悉,北京今天夜间有地震”。 ?处理好权威性与其他要求的关系 为了提高网络新闻选稿的效率和准确性,对于提出同一内容的新闻,我们应尽量选择来自【权威机构、权威媒体或权威人士】的稿源。 ★案例:核武器 ?处理好绝对时效与相对时效的关系 绝对时效不是判断新闻价值的唯一维度,还要兼顾其他新闻价值,这就出现了相对时效。 ?处理好重要性与接近性之间的关系 对于网络媒体,特别是地方性的网站,【接近性】更具有优先权重。在重要性与接近性之间,网络编辑选稿要权衡比重,合理分配稿件的数量和排序。 (二)掌握网络新闻选稿的要点 ?采用“四看”方式判断稿件真实性 第一看,查看稿件的新闻来源。 第二看,查看稿件内容。(信息内容、背景资料是否齐全) 第三看,查看重要新闻的更多报道源头(是否权威,是否只有一家媒体报道,多家可信) 第四看,如果要转载网络媒体的稿件,首先要看该网站是否具备新闻网站的资质,其次对这类网站的原创稿件、论坛、博客、网友留言稿件等慎重选择。 ★案例:2009年十大假新闻 ?采用“三审”方式判断稿件的权威性 (1)审信源是否权威 (2)审信息发布者是否权威 (3)审新闻稿中的人物是否权威 ?在判断新闻稿权威性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同类信息的比较发现它们是否有差别,从而进一步去找到最具【权威性】的材料。 二、从网民心理和行为习惯角度选择稿件 ?网民的心理生活空间具有方向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说说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说说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①新媒体(网络媒体)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网民到2010年,预计绝对数字将达到全球第一(当然相对数字还是小)。 ②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存在的关系。近年来,受网络冲击最大的是电视。当然,电视的娱乐功能,服务功能不全受网络影响。我这儿有5月10日美国一家公司的调查:2000人中,23%的人少看电视了,20%少看杂志了,9%少听广播了,11%少看报纸了。电视观众的减少量最多。但是,我认为任何媒体是相互不可替代的,“网络媒体会替代传统媒体”的说法是不成立的。报纸、广播、电视,三者能和平共处,现在也会是这样。以前电视刚出现后,有人预言它会替代广播,事实是和平共处。各种媒体有它的优势,有它自身的不可替代性——报纸不要任何电子设备就能阅读;广播,可以边干其他事边接收。受众在选择媒体上不存在排他性、应有多种选择。以后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新媒体还可以刺激传统媒体的发展,相互融合,出现网络广播、网上视频等。 一个新媒体要超越一个传统媒体,成为一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媒体,至少要经过一代人。2250万,这是中国的网民数。这样一个相对比例很小的数字,完全能说明:今天在中国,互联网对传统媒体远不足以构成冲击。 说说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差异: ①市场的差异。传统媒体目前是国家垄断性的,要有“准运证”。垄断带有保护性,能赚钱,能带来高利润。而互联网却是没有垄断保护的,互联网一产生,它就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②受众的区别。传统媒体是“主导受众型”,而网络媒体是“受众主导型”的。在网络媒体那里,受众有更大的选择权。 ③管理的不同。传统媒体发展至今已经有非常清晰的管理机制和结构。编辑至上,轻视市场。而网络媒体的管理机制相对模糊。网站的老大是总经理而不是总编。对技术的重视也有区别。在网站决策层中技术人员的份量重,而传统媒体则不然。 ④内容的不同。传统媒体分级管理,网络媒体的编辑职权相对大于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编辑—总编辑,这样一种“三审制”,没办法在网站上实行。总编把关的模式很难在网站实现,一天滚动发2000条新闻,你总编辑一个人哪里看得过来。所以网站编辑的职权大,也要求他有更强的把关意识。 ⑤时效的不同。传统媒体有明确的发布时效、时段。定时定量。这种传播时效,决定了受众的关注也有了时段性:每天有一次性的关注。而网络媒体24小时在滚动,每天必须N 次关注,才不会漏掉重要新闻。滚动新闻这种形式,对于习惯了每天一次性关注的受众来说,很可能会漏掉重要新闻。 ⑥版面不同。报纸有版面的规律,报纸版面的轻重、主次,标题的处理、版面区域的安排,在网站上不存在。网络媒体是以时间流分配信息的。没有平面布局的概念。网络媒体还没有形成像报纸一样成熟的版面语言。 ⑦写作的不同。网络新闻文稿关注的是速度快,文章要短。一弄就几千字的新闻稿,在网上是行不通的。网络标题的制作是大白话,直接了当,突出重点。什么标题的对仗、平仄、工整、文乎,做得再好也没人看的。 ⑧采访。网络媒体基本是编辑为主,少量的采访新闻,少量的原创。而传统媒体是以自采为主。一个特派记者,花多少多少费用写回来的稿子,如果到网上一发,全给人抄走了。

主流媒体引领社会舆论的经典案例

光明日报/2011年/4月/15日/第014版 读者之窗 主流媒体引领社会舆论的经典案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唐绪军 光明日报关于河北农大一群毕业生,15年来持之以恒资助病逝同学的双亲,以及被资助的李维贺老人诚信为本,含辛茹苦偿还债务的系列报道,读后令人动容,引人深思,激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从专业角度来看,我以为,这组系列报道是新闻媒体践行“三贴近”原则的成功之作,是主流媒体引领社会舆论的经典案例,同时也是传统报纸在多媒体时代彰显自身价值的一次有益尝试。值得认真总结,发扬光大。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一贯强调报刊与人民群众生活的紧密联系。马克思曾说过,报刊“它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它把它在希望与忧患之中从生活那里倾听来的东西,公开地报道出来”,报刊“应该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可是,一段时间以来,一些记者不再深入基层了,满足于听汇报、打电话,报刊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产生了距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的提出,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申和强调。 从4月1日第一篇报道的署名来看(2位通讯员、1位记者),显然它来自于当地基层第一线,其后续报道更是记者们现场跟踪采访的结果。来自于生活的报道,必然具有了影响生活的力量。老报人范敬宜曾说过:“作为记者,要抓住重大主题,牵动千万人的心,必须和实际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因为“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 伴随着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和发布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化,接收和制造的信息量也就成倍增长。在如此巨量的信息海洋里,主流媒体存在的价值就在于要披沙捡金,去伪存真,抑制噪音弘扬主旋律,引领时代的风尚。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人们的个人利益诉求获得了极大的释放,但与此同时,人们也在感叹着真情的失落,感叹着诚信的式微。光明日报的这组系列报道恰恰用一个温情的故事触动了人们情感中最柔软的地方,因而具有了道义的力量。这组报道再一次告诉我们,伟大起于平凡,崇高源自寻常。主流新闻媒体要做的就是发掘平凡中的伟大,传播生活中的崇高。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发挥引领社会舆论的作用。 光明日报的这组系列报道,彰显了报纸在多媒体时代的存在价值。毋庸讳言,随着电子邮件、博客、微博、社交网站和手机短信的广泛使用,传统报纸在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和广泛性上相形见绌,其生存价值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光明日报的这组系列报道的推出,以及所引发的广泛的社会反响,证明了即便在多媒体时代,报纸仍然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 报纸的这种价值体现在其报道的客观、真实和公正、深刻,体现在其寓意抽象于具体的叙事手法上,体现在其对社会舆论的议程设置上。配合着这组系列报道,光明日报先后推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诠释》、《约定背后的精神坚守与价值力量》、《唱响和谐社会主旋律》等评论员文章和社论,并及时反应了社会各界对这一系列报道的反馈意见,形成了一股巨大的表彰兼爱赞扬诚信的舆论热潮。如果没有光明日报的集中报道和强力评论,以及其他媒体的迅速跟进,很难想象这件普普通通的寻常事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报纸在现代社会展示出的整合思想、引领舆论的巨大功能,由此可见一斑。 第1页共1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