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景区品牌——基于国家形象的视角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景区品牌——基于国家形象的视角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 I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 概念界定与问题提出 (2)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5)

1.4创新点和难点 (6)

2 文献综述

2.1品牌来源国及中国国家形象 (7)

2.2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研究 (10)

2.3世界文化遗产研究 (12)

2.4景区品牌传播研究 (13)

3 世界文化遗产景区与中国形象的关联性

3.1我国文化遗产景区旅游现状梳理 (15)

3.2世界文化遗产景区与中国形象的主要关系 (20)

4 世界文化遗产景区建构中国形象的内容分析

4.1 研究设计 (25)

4.2编码信度检测 (27)

4.3 《泰晤士报》上关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景区报道的内容分析 (27)

5 文化性遗产景区品牌建构的国家形象实态反映

5.1总体上中国形象呈客观中性 (36)

5.2中国正阔步走在古老文明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 (36)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3游客对中国形象的认知评价从感性到理性 (39)

5.4中国文化性遗产景区遭毁问题普遍 (41)

5.5中国对外传播软实力正逐步加强 (43)

6 文化性遗产景区对中国形象构建的案例分析

6.1案例背景 (45)

6.2.报道评析 (45)

6.3小结 (47)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48)

7.2 研究不足 (51)

7.3未来研究展望 (52)

致谢 (53)

参考文献 (54)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首先,论文选题直接来源于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自主品牌传播困境与对策”(项目编号:14AXW011))

其次,中国正由“制造大国”向“品牌强国”时代迈进,聚焦当前国际市场棋盘,众多一线国际奢侈品牌占据主导地位,中国自主品牌处于中低端行列,由此可看出,在整个国际品牌竞争格局里,中国自主品牌并没有真正做到手握主场之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一国的整体印象。

然后,从行业角度来看,旅游业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所出现的利于民生幸福的成长性绿色产业。其历变过四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属于旅游对外合作破冰时期;改革开放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外事工作转为对外贸易服务一部分;90年代末至2009年,进入双边交流合作新阶段;2015年元月,“515战略”正式提出”旅游外交“概念,进入旅游时区的“中国时刻”。旅游业的产业带动和集聚效应促使各个国家和地区纷纷鼓励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并将其作为振兴国民经济,提升国家在跨文化传播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如今,旅游业争夺游客的竞争态势从国内升级到整个国际市场,不仅从广度上更在深度上从旅游资源、旅游线路、旅游产品、旅游景区等竞争转向区域竞争、城市竞争,进而跃向旅游国目的地的品牌竞争。由此一来,旅游景区也承载着国家形象传播战略和品牌建构的重要议题。

再者,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高低的最高标尺,它是人类古老文明遗留的“明珠”,影响城市、区域、乃至本国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会利于带动旅游扶贫、全民就业,因此各国越来越重视申报工作。我国是一个旅游资源大国,近年来,文物局曾多次出台相关政策,积极加快国家遗产申报及规范工作。截至2015年7月4日,中国已成功获得48项,还有其他多处世界级资源实体的景区、历史文化专线也陆续收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因具有历史流传、文化传承及价值认同等功能,在国际上具有珍稀性与高知名度,而将其作为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具备先天优势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