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景观生态学重点

景观生态学重点

景观生态学重点
景观生态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1.景观(综合理解):景观由不同空间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形态特征与功能联系的地理实体,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生物的栖息地,处于生态系统之上,景观具有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表现为综合性。

2.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生态学以及系统论、控制论等多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的综合学科。主要研究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

3.生态学:研究生态系统(存在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功能单位即可称为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发生发展的进化规律与调控生态平衡机理的科学。

4.景观生态学的科学地位

景观生态学的产生是基于地理学和生态学的结合,它是把地理学研究自然现象空间关系的横向关系,同生态学研究生态学系统内部功能关系的纵向方法相结合,是以地理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交叉为主体的一门交叉学科。以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物种流在地球表层的迁移与交换,研究景观的空间结构、功能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景观的动态变化及景观优化利用和保护的原理与途径。

5.景观生态学的由来与发展

景观生态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欧洲形成的,1939年德国区域地理学家Troll创造了“景观生态学”一词。

1968年,Rintelen理论与应用植物社会学私立研究所所长Tuxen主持召开了首届国际景观生态学研讨会。

1982年10月,在捷克举行的第六届景观生态问题国际研讨会上成立了国际景观生态学会(IALE),标志着景观生态学走向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1981 年在荷兰举行的“第一届国际景观生态学大会”及1982 年“国际景观生态学协会”的成立。

6.景观生生态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

内容:(1)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

(2)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作用主要体现在能量、物质和生物有机体在景观镶嵌体中的运

动过程中。

(3)景观动态:即指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的变化。

任务:(1)景观生态系统结果与功能研究。(2)景观生态的监测和预警研究(3)景观生态设计与规划研究。(4)景观生态保护与管理研究

7.景观生态学的主要特点:

1 强调异质性,重视尺度性,高度综合性;

2景观综合、空间结构、宏观动态、区域建设、应用实践;

3景观生态学强调景观空间异质性的维持和发展,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以及人类对景观及其组分的影响。

8.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

(一)景观综合思想的萌芽(19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洪堡(德,近代地理学创始人)。帕萨格(德,从事景观学研究)

(二)景观生态学学科思想的巩固(20世纪3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代表人物Troll(德国学者,1939年,研究东非土地利用问题时提出),苏卡乔夫(20世纪30年代末)。(三)景观生态学的学科初创(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代表人物海博、威斯特夫、刘文等。

(四)景观生态学的全面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的国际景观生态联合会成立之后)代表人物美国系统学派(我国目前偏于此派)

中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研究起步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1年黄锡畴和刘安国首次发表景观生态学文献,1984黄锡畴发表国内首次景观生态学研究报告。1989年10月中国首届景观生态学术讨论会在沈阳召开。

9.景观生态学中的十大研讨论题

1.异质景观中的能量、物质和生物流过程。

2.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的起因、过程和效应

3.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科学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4.尺度推绎:通常是指把信息从一个尺度转译到另一个尺度上。

5.景观生态学方法论的创新

6.将景观指数与生态过程相结合

7.把人类和人类活动整合到景观生态学中

8.景观格局的优化

9.景观水平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

10.景观数据的获得进而准确度评价

10.景观生态学与生态学的区别

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低层次是有机体,随着生物学的发展,生态学作为宏观生态学主要以个体、种群、群落等不同的生命体系为研究对象。现代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在于生态系统种各组成成分之间,有其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生态系统

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和生态学的交叉学科,强调景观的异质性,重视尺度性,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

第二章景观要素

1.景观要素:景观尺度上的相对均质的单元或空间要素,包括斑块、廊道、基质。

2.景观格局:景观格局是景观异质性的具体表现,同时又是包括干扰在内的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作用的结果。

3.景观结构:景观各要素或景观空间单元的数量、大小、类型、形状及空间上的组合形式构成了景观的空间结构。

3. 内缘比:指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4.斑块:是外观上不同于周围坏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标区域。

斑块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坏境的异质性、干扰以及人为活动等原因而产生的。根据其成因将斑块分为年干扰斑块,残存斑块,坏境资源斑块和引进斑块

斑块的数量、大小、形状与构型

(一)斑块的大小,最容易识别的斑块特征就是斑块的大小和面积,面积每增加10倍,所含的物种数量成2的幂函数增加,2是平均值,其通常数值在1.4—3.0范围内。

(二)斑块的形状,板块的形状是斑块的另一个重要属性指标,圆形或正方形和扁长形斑块和环状斑块

(三)斑块的数量与构型,研究方向1.斑块数目2.斑块的起源与成因3.斑块的大小4.斑块的形状

斑块的生态学意义

斑块五个方面的生态学意义1.栖息地2.源3.汇4.屏障5.通道

斑块的动态,斑块结构是景观格局的基本特征,斑块动态是将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紧密结合的一个核心概念。

5.廊道:是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廊道的特征:曲度:即廊道的弯曲程度。廊道的不同弯曲程度对物流、能流等有重要作用。其生态意义:通过曲度来判断生物沿廊道的移动速度。一般来说,廊道愈直,距离愈短,生物在景观中两点间的移动速度就越快;反之亦反。

宽度:廊道的狭长程度。廊道的狭长程度对物种沿廊道或穿越廊道的迁移有意义。宽度大,则物种迁移速度慢。在设计时,廊道宽度应根据河流宽度和被保护物种来确定。

连通性,指廊道如何连接或在空间上怎样连续的量度,可简单地用廊道单位长度上间断点的数量表示。

内环境指廊道中的局部小环境,针对对象不同其内环境也不同。

廊道的类型

按起源分,环境资源廊道、干扰廊道、残存廊道、引进廊道

按宽度分,线状廊道、带状廊道

按成分分,绿道、蓝道、灰道、明道和暗道

廊道的功能,廊道有五个功能:生境、通道、过滤、源和汇

廊道与斑块的异同

相同点:形成机制相同(环境资源异质性、自然干扰、人类活动)

不同点:A廊道具有连通性或其间断点的存在;B廊道具有内环境的梯度变化;C廊道具有宽度效应

道路廊道:指通常意义上的作为车辆通行的公路,也包括两边附属的与道路平行的植被带。其功能也具有栖息地、通道、源和汇、过滤等功能。

河流廊道:指沿河流分布而不同于周围基质的植被带,它包括河道本身,以及河道两侧的河漫滩、堤坝和部分高地,宽度随河流大小而变化

河流廊道有4个基本过程:水流、物质流、动物活动及人类活动

6.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通基质的判定标准

1. 相对面积:基质的面积超过现存的任何其他景观要素类型的面积(景观面积50%以上);

2 连通性:基质的连通性较其他现存景观要素高;

3 控制程度:基质对景观动态的控制程度较其他景观要素类型大

基质的特征及作用

1 基质连通性

2 内部相对均质性

3 孔隙度

7.孔隙度:是景观基质中所含斑块密度的量度,即包括在基质内的单位面积的闭合边界(不接触所研究空间或景观的周界)的数目,与研究对象的尺度和分辩率有关。具有闭合边界的斑块数量越多,基质的孔隙度就越高。

孔隙度的生态意义:

1)它提供了一个了解物种隔离程度和植物种群遗传变异的线索。

2)孔隙度是边缘效应总量的指标,是一个对野生生物管理、对能流物流运动具指导意义的因素。

3)人文地理中,研究住宅区或村庄的孔隙度十分重要。

第三章景观要素的镶嵌

1.景观异质性:是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性,或者说是景观异质性是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斑块的形状对景观的异质性也有影响,长条形、不规则的斑块多,则景观的异质性高,圆形、规则形斑块多,景观的异质性降低。

景观异质性的形成,来自两个方面:坏境资源的异质性和干扰。

干扰使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系统结构遭到破坏和使资源、基质的有效性或使物理环境发生变化的任何相对离散的事件。异质性与干扰频率呈负相关,一般认为低强度的干扰可以增强景观的异质性,而中高强度的干扰会降低景观的异质性。

景观异质性的生态意义

1.景观异质性是控制群落物种动态与物种多样性的基本因子

2.景观异质性与景观稳定性有关

3.景观异质性是景观内物质流、能量流产生的原因

2.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常见的空间格局1.镶嵌格局2.带状格局3.交替格局4.交叉格局5.散斑格局6.散点格局7.点阵格局8.网状格局

3.景观多样性: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的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反映的是景观的复杂程度。

景观多样性的类型: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

4.景观边界:是在特定时空尺度下,相对均质的景观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性过度区域。

景观边界的特征:1.异质性与多样性2.脆弱性与动态性3.尺度性

景观边界类型:1.水陆交替带2.干湿交替带3.农牧交替带4.森林边缘带5.沙漠边缘带6.城乡交错带7.梯度联合带

景观边界的功能:1.通道或廊道2.过滤与屏障3.源与汇4.生境

5.网络:景观中的许多线状地物,如道路等,可以相互联结成网络

网络的结构特征1.结点2.网络格局3.网眼大小

网络的功能:1.生境2.通道3.屏障

第四章景观生态过程

1.干扰:是系统中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的一种自然

现象或认为活动。

类型:

①按干扰产生的来源划分: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

②按干扰的功能划分: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

③按干扰产生的机制划分:物理干扰、化学干扰和生物干扰;

④按干扰的传播特征划分:局部干扰和跨边界干扰。

常见干扰:火、放牧、践踏、外来物种入侵、土壤施肥、洪水泛滥等。

干扰性质:

1. 干扰具有多重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表现为多方面的;

2. 干扰具有较大的相对性;

3. 干扰具有明显的尺度性;

4. 干扰又可看作是对生态演替过程的再调节;

干扰的生态学意义

1.干扰与景观异质性

2.干扰与景观的破碎化

3.干扰与生物多样性

2.物种运动方式:巢域内的运动、疏散运动和迁徙运动

3.文化与景观的关系以及文化在景观形成中的作用

1.人的景观感知、认识和准则影响景观,并受景观影响

2.文化习俗强烈的影响着居住景观和自然景观

3.自然界的文化概念不同于科学的生态功能概念

4.景观外貌反映文化准则

3.景观破嘴化过程:景观破碎化过程是指由于自然或人文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向复杂的过程,即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景观破碎化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一个最主要原因。

景观破碎化的生态意义

1.景观破碎化与生物多样性

2.景观破碎化与异质种群动态

4.景观连接度: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指标。

影响景观连接度的因素:1.组成景观的要素和空间分布格局2.生态过程3.研究的对象和目的

第五章景观动态变化

1.稳定性:一是系统保持现有状态的能力,即抗干扰的能力,二是系统受干扰后回归该状态的倾向即守干扰后的恢复能力。

常见稳定性的概念:1.恒定性2.持久性3.惯性4.弹性5.恢复性6.抗性7.变异性8.变幅

对景观稳定性可从4个方面来分析和衡量:1.景观基本要素具有再生能力2.景观中的生物组分保持物质平衡3.景观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助于保持功能的稳定性4.人类活动的干扰影响未超出景观自然稳定性的承受能力。

景观随时间变化的趋势:1.变化的总趋势2.围绕总趋势的相对波动幅度3.波动的韵律

2.景观变化中的五种空间过程:穿孔、分割、破碎化、缩小和消失

景观变化的空间模式常见的六种:边缘式、廊道式、单核心式、多核心式、散布式、随机式。

第六章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估

1.景观生态分类的原则

1.景观分类首先必须明确景观单元的等级

2.景观分类要反映控制景观形成过程的主要因子

3.景观分类应体现出景观的空间分布与组合

4.景观分类包括单元确定和类型归并

5.景观分类体现人类活动对于景观演化的决定作用

2.Forman和Godron的景观分类

他们根据人类对自然的干扰程度,把景观分为5类

1.自然景观

2.管理景观

3.城郊景观

4.城市景观

3.景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1.不应该建立在单个物种的存在、缺失或某一状态为基础的标准上

2.能反映人们对生态系统可能发生的相对变化的认识

3.评价的标准应该与在数量值上的变化相对应,发生的数量改变也不应该出现间断

4.考虑到最小数量的观察,系统健康的度量应该与观察的次数不具相关性

4.景观系统的文化和美学评价的方法有1.描述因子法2.调查问卷法3.审美评判测量法

第七章景观生态学的一般原理与景观生态规划

1.斑块的基本原理

斑块的的基本原理有斑块大小原理、斑块形状原理、斑块数目原理、斑块位置原理

2.廊道的基本原理

廊道数目原理、廊道构成原理、廊道宽度原理、廊道连续性原理

3.景观镶嵌体的基本原理

景观阻力原理、粒度大小原理、景观变化原理

4.整体格局原理

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这一原理含七种主要生态属性1.大型自然植被斑块

2.粒度

3.风险扩撒4基因多样性5.交错带6.小型自然植被斑块7.廊道

2.必要格局原理

5.景观生态规划: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以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景观生态规划原则:1.自然优先原则2.因地制宜原则3.持续性原则4.异质性与多样性原则5.综合性原则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岛屿上物种的丰富度取决于新物种的迁入和原来占据岛屿的物种的灭绝。这两个过程的相互消长导致了岛屿上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当迁入率与绝灭率相等时, 岛屿物种数达到动态的平衡状态, 即物种的数目相对稳定, 但物种的组成却不断变化和更新。这种状态下物种的种类更新的速率在数值上等于当时的迁入率或绝灭率,通常称为物种周转率或更替率。换言之,物种周转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原有种被新来种取代的数目。在理论上,平衡态时的物种周转率在数值上等于种迁入率或种绝灭率。就不同的岛屿而言,种迁入率随其与大陆种库(种迁入源)的距离而下降。这种由于不同种在传播能力方面的差异和岛屿隔离程度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现象称为“距离效应”。另一方面,岛屿面积越小,种群则越小,由随机因素引起的物种绝灭率将会增加。该现象称为“面积效应”。这就是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图1)。

图1 MacArchur 和Wilson (1963, 1967) 岛屿生物地理学动态模型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图示)

该模型表明物种迁入率随距离, 绝灭率随面积变化的规律。模型预测了岛屿上物种数目的变化。在迁入率与绝灭率相等时, 岛屿物种丰富度达到动态平衡, 此时物种周转率在数值上等于当时的迁入率或绝灭率。每一个岛屿面积与隔离程度的组合都将产生一个特定的的物种数量与物种周转率的组合。

岛屿上的物种数目由两个过程决定:物种迁入率和绝灭率;离大陆越远的岛屿上的物种

迁入率越小(距离效应);岛屿的面积越小其绝灭率越大(面积效应)。因此,面积较大而距离较近的岛屿比面积较小而距离较远的岛屿的平衡态物种数目要大。面积较小和距离较近的岛屿分别比大而遥远的岛屿的平衡态物种周转率要高。

复合种群理论

是由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缀块系统。亚种群出现在生境缀块中,而复合种群的生境则对应于景观缀块镶嵌体。“复合”这个词正是强调这种空间复合体特征。

2 复合种群的类型

A 经典型(或Levins复合种群)

由许多大小或生态特征相似的生境缀块组成。主要特点:每个亚种群具有同样的绝灭概率;整个系统的稳定必须来自缀块间的生物个体或繁殖体交流,并且随生境缀块的数量变大而增加。

B 大陆---岛屿型复合种群(或核心---卫星复合种群)

由少数很大的和许多很小的生境缀块所组成。大缀块起到“大陆库”的作用,基本上不经历局部绝灭现象,小缀块种群频繁消失,来自大缀块的个体或繁殖体不断再定居,使其得以持续。(简言之,小的要依赖于大的)。此外,由少数质量很好的和许多质量很差的生境缀块组成的复合体或虽然没有特大缀块,但缀块大小的变异程度很大的生境系统。

其动态特征:“源---汇”动态种群系统。这也提醒我们景观营造时要注意主次之分。生活中“先富带动后富”之理。

C 缀块性种群

指由许多相互之间有频繁个体或繁殖体交流的生境缀块组成的种群系统。这种的特点是:空间非连续,缀块间的生物个体或繁殖体交流发生在同一生命周期,功能于一体。

D 非平衡态复合种群

空间结构上非连续,与经典型或缀块性复合种群相似。但是,再定居过程不明显或全然没有,从而使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该复合种群系统一般是不稳定的,即随着生境总量的减小而趋于绝灭。

E 中间型或混合型复合种群

不同空间范围内这些复合种群表现不同结构特征。

在这5种类型中,从生境斑块之间种群交流强度来看:非平衡态型最弱,斑块型最强;从生境斑块大小分布差异或亚种群稳定性差异来说,大陆---岛屿型高于其他类型。

3异质种群理论与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区别

异质种群理论:强调过程研究,从种群水平上研究物种的消亡规律,侧重遗传多样性,对濒危物种的保护更有意义;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注重格局研究,从群落水平上研究物种的变化规律,对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更有意义。

渗透理论

渗透理论是研究临界阀现象的。其最突出的要点就是当媒介的密度达到某一临界密度时,渗透物突然能够从媒介材料的一端到达另一端。

临界阀现象是指某一事件或过程(因变量)在影响因素或环境条件(自变量)达到一定程度(阀值)时突然地进入另一种状态的情形。也就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截然不同状态的过程。

等级理论

等级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形成的,关于复杂系统结构、功能和动态的理论。等级是一个由若干层次组成的有序系统,它由相互联系的亚系统组成,亚系统又由各自的亚系统组成,以次类推。属于同一亚系统中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强度或频率上要大于亚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等级理论认为,任何系统皆属于一定的等级,并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尺度。1942年时,Egler(个人生平)就指出:生态系统具有等级结构(指对于任何等级和生物系统,它们都由低一等级水平上的组分组成。每一组分又是在该等级水平上的整体,同样由更低一等级水平的组分所组成)的性质。

景观是生态系统组成的空间镶嵌体,同样具有等级特征。等级理论是景观总体构架的基础。

景观生态学考试重点复习课程

景观生态学考试重点

景观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1、景观: 概念:狭义——在几十千米至几百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广义——包括出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 美学概念: 地理学概念: 生态学概念: 2、景观有哪些基本特征?如何理解景观和景观要素之间联系与区别? 基本特征:空间异质性、功能一致性、地域性、可辨识性、可重复性等 ①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的异质性镶嵌;②地貌、植被、土地利用和人类居住格局的特别结构;③生态系统以上区域以下的组织层次;④综合人类活动与土地的区域系统;⑤一种风景,其美学价值由文化所决定;⑥遥感图像中的像元排列。 景观要素是景观的构成基本单元,强调的是均质性,而景观则强调异质性。在一定条件下其地位可以相互转化,二者的关系体现了景观现象的尺度效应。 景观景观要素 相同点都具有等级结构特征,可在不用的问题或等级尺度上处于不同的地位

整体景观的组成成分 不同点空间实体的整体性组成景观的空间单元的均质性 异质性地域单元从属性地域单元 1、景观生态学 概念:以景观为对象,重点研究其结构、功能、变化及其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研究对象和内容: ①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 ②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 ③景观动态:即指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的变化; ④景观规划和管理。 第二章 景观生态学 基本理论:系统论、等级系统理论、空间异质性理论、时空尺度、渗透理论、复合种群理论等。 基本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尺度性原理、结构镶嵌原理、文化性原理、多重价值原理等。 第三章

景观生态学重点

Adobe Acrobat 7.0 Professional 景观生态学重点及参考答案 (特此感谢雷威、朱虹、汪峰、邓朝松、郑永锴总结参考答案,鼓掌!!!!) 1.名词解释 ①景观:在较大、中度尺度以及具有空间异质性的较小尺度的区域,都可视为景观;是一定的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具美学方面的特征。 ④景观结构成分:在生态学性质和地理学中性质各异,而形态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相似的景观要素。 ⑦景观连接度:景观中各功能上和生态过程上的联系。一方面取决于景观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另一方面还要通过斑块之间生物种迁徙或其他生态过程进展的顺利程度来反映。 ①干扰斑块:由于局部干扰而形成的斑块。 ④残存斑块:大面积干扰后残存下来的局部未受干扰的自然或般自然斑块。 ⑥边缘效应:景观单元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中心部分显著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⑦景观孔隙度:单位面积的斑块数目。 ④生态交错带:指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 ⑤景观边界:指在特定时空尺度下,相对均质的景观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性过渡区域。 ①景观格局: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内的配置和组合形式,是景观结构和景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①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景观中存在某种潜在的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它由景观中的某些关键的局部,其所处方位和空间联系共同构成。 ①景观异质性:由景观要素的多样性和景观要素的空间相互关系共同决定的景观要素属性的变异程度。 ⑦空间异质性:由景观要素的数量和比例、形状、空间分布及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邻接关系所决定的空间不均匀性。 ③时间异质性:作为空间某一点不同时间景观结构和组分变化的量

变。 ④景观破碎化:景观中景观要素斑块的平均面积减小、斑块数量增加的变化。 ⑤景观多样性:特定区域中景观要素及其空间结构类型、格局、过程的变异性和复杂性。④中继站:在链路上某一地点,传输设备的集合。 ⑨景观生态流:物质、能量、物种和信息在景观中毗邻的生态系统之间的流动或运动。 ③景观阻力: ①干扰:阻断原有生物系统生态过程的非连续性事件。 ④中度干扰假说:中等程度的干扰频率能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①景观变化:景观变化的速率有快有慢,规模有大有小,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②景观稳定性⑥破碎化⑨转移矩阵 ①群丛 1.简答题 ③景观生态学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哪些? 答1)德国生物学和地理学家定义景观为:将地球圈、生物圈和智慧圈的人类建筑综合在一起的,供人类生存的总体空间可见体。 2)荷兰景观生态学家普遍认为,景观是由生物、非生物和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产生和维持的,作为地球表面可识别的一部分,包括其部分形态与功能关系的综合体。 3)美国景观生态学家和法国地理学家认为,景观是指由一组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其空间尺度在数千米到数十千米范围。 4)①环境资源斑块的特性是什么? 答:1)由于自然环境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相对稳定性,环境资源斑块的持续时间较长,即斑块寿命较长,周转速率很低 2)斑块与木底之间的生态交错区可能很宽,常形成逐步变化的梯度⑦斑块边缘对能量、养分、物种有何影响? 答:1)能量流动或物质交换随着边缘的增加而增加。 2)大型斑块有利于敏感物种生存,为大型脊椎动物提供核心生境躲

景观生态学(终极版)

1.叙述景观生态学的主要内容及目前的研究重点。 主要内容: (1)景观生态学是研究空间的异质性和格局 a)定量地描述不同尺度下的景观格局形成的物理、生物过程和干扰过程; b)空间异质性如何影响到个体、种群和群落的空间分布; c)景观结构和功能随时间变化; d)人类对景观变化的影响以及如何管理景观。 (2)景观生态学是对空间异质性的研究和管理 a)景观镶嵌体的空间结构和组成; b)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能流、物流); c)景观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变化; d)景观结构和功能的优化和管理。 目前研究的重点: ①干扰对景观格局和过程的影响和干扰在景观中的传播和扩散。 ②景观格局与景观过程的关系或景观格局的生态学和环境效应。 ③小尺度实验研究及其尺度外推。 ④景观动态模拟预测模型和景观规划设计辅助决策以及多尺度空间耦合模型。 ⑤景观格局优化。 ⑥景观的多重价值和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与决策基础的景观社会经济研究。 ⑦人类在景观中的作用和景观规划设计。 热点地区:①流域系统;②湿地;③文化景观;④城乡过渡带;⑤滨海地区;⑥乡村景观 2.试比较美国景观生态学派与西欧景观生态学派的特点。(必考) 欧洲和北美在起源和发展上均有着显著的不同。一般而言,欧洲学派更具人文性和整体论的特点;北美学派更注重于以生物为中心的生态学内容和还原论为基础的方法论。 具体的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 首先,景观生态学在欧洲学派中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与规划、管理和政府有着密切的和明确的关系;北美学派虽也有应用的方面,但它更大的兴趣在于景观格局和功能等基本问题上,并不是都结合到任何具体的应用方面。 其次,欧洲学派主要侧重于人类占优势的景观;而北美学派同时对研究原始状态的景观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当然除此之外,他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共同点,如北美景观生态学派同样意识到了人类对景观的作用和影响;欧洲学派也没有放弃对空间格局的重视。 3.为什么要研究景观格局?研究景观格局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景观格局一般指景观的空间格局(Spatial pattern),是大小、形状、属性不一的景观空间单元(斑块)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规律。 研究意义: a)从看似无序的景观斑块镶嵌中,发现潜在的有意义的规律性,最终目的是为了确定产生和控制景观格局的因子和机制, 探讨格局效应。 b)确定产生和控制空间格局的因子及其作用机制; c)比较不同景观镶嵌体的特征和它们的变化; d)探讨空间格局的尺度性质; e)确定景观格局和功能过程的相互关系; f)为景观的合理管理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研究方法: a)用于景观要素特征分析的景观空间格局指数

内蒙古农业大学《景观生态学》复习题汇总

景观生态学易考题 名词解释 5S:RS、GIS、GPS、Eos、DPS。 B斑块:是在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地表区域,具有相对同质性,是构成景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 B本底:景观中范围最大、连通性最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着主导作用的景观要素。 B变幅:指生态系统可被改变并能迅速恢复原来状态的程度。 D地带性土壤:由生物气候条件决定而发育具广域分布的土壤。 F富集作用:生物体逆着生境的浓度吸收有毒有害物质的作用。 G干扰:是阻断原有生物系统生态过程的非连续性事件,它改变或破坏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的组成和结构,改变生态系统的资源基础和环境状况。 G干扰:一种明显改变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过程的事件。 J景观(狭义):指一般在几平方千米到数百平方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以某种空间组织方式组成的异质性地理空间单元。 J景观格局:是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的配置和组合形式,是景观结构和景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J景观生态流:能量、物质、物种和其他信息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景观生态流的表现形式即为景观过程。 J景观变化:也称景观动态。是指景观的结构和功能随时间所表现出的动态特征。J景观稳定性:指一个系统对干扰或扰动的反应能力。景观稳定近似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J景观生态建设:是景观尺度上的生态建设,即一定地域、跨生态系统、适用于特定景观类型的生态建设。 K抗性:或称抵抗力。描述生态系统在受到扰动后产生变化的大小,也就是衡量生态系统对敏感性的大小。 L廊道:是不同于两侧本底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斑块。 S生态系统: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构成的生态学功能单位。

园林生态学复习重点

绪论 海克尔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在其生活过程中与环境的关系,尤其指动物与其他动物、植物之间互惠或互敌对的关系。 生态学发展简史: 1.生态学萌芽时期:16世纪以前,人类依赖自然生存,在长期与自然的交往及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有关植物和动物的知识,对自然地了解逐渐增多。人类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的这些知识为生态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生态学建立时期:17-19世纪。十七世纪后,有关生态学的知识逐渐丰富。十九世纪末,生态学作为生物学的分支科学诞生。 3.生态学巩固时期:20世纪初-50年代。生态学进入到生态系统这一新阶段。 4.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后,科学发展,生产力提高,人类与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人类面临人口爆炸、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粮食不足、环境污染五大问题的挑战,人们意识到生态对保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生态学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概念)园林生态学是研究城市居民、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内容)1.城市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条件与园林植物的相互作用关系。2.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和标准。3.城市植被营建管护相关的植物群落生态学知识。4.城市景观生态规则以及城市的生态恢复与生态管理等。 第一章城市环境与生态因子 环境:是指生物个体或群体外的一切因素的总和。构成环境的各个因素称为环境因子。 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中,能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用的因子。生境:是指植物体或植物群落所居住的地方,是具体的特定地段上对植物起作用的生态因子的总和。 城市环境的特征(简答) (1)城市环境的高度人工化特征 (2)城市环境的空间(平面和立面)特征 (3)城市环境的地域层次特征:建筑空间、道路广场空间和绿地空地空间 (4)城市境污染特征:如“热岛效应”。 城市环境容量 1.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在自然生态结构和正常功能不受损害、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2.环境污染:当污染物进入环境中的量超过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环境容量时),环境就会恶化,对人体健康、动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产生危害,该现象称为环境污染。 3.城市环境容量:是指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人的活动提出的限度。 生态因子的分类: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1. 综合性(生态环境是由许多生态因子组合起来的综合体,对植物起着综合的生态作用)2. 非等价性(对植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是非等价的,其中必有一个或几个因子起决定性作用,这个因子称主导因子)3. 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 4. 阶段性5. 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 最小因子定律:稳态条件下,植物生长所必需元素中,供给量最少(与需要量比相差最大)的元素决定着植物的产量。

景观生态学重点总结

景观生态学重点总结: 景观的定义:在几十千米到几百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是土地的一部分,强调其美学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景观与土地,环境的区别和联系?)景观:土地的具体一部分,是土地的外延从属,更代表了一种较为精细的尺度涵义;强调美学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具有异质性;存在形式为实体。概括其特点可为以下七性:空间异质性、地域性、可辩识性、可重复性、功能一致性、尺度性和多功能性。 土地:侧重于社会经济属性,主要关注土地的肥力、产权关系、经济价值;均质性地块单元。 环境: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存在形式有实体和非实体形式。 两大学派:美国学派:来源于生态学。侧重对景观生态系统研究,把研究建立在现代科学和系统生态学基础上,侧重对景观的异质性,多样性,稳定性的研究。形成从空间格局分析,景观功能研究,动态监测等一系列方法。 欧洲学派:来源于地理学。主要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进行土地评价,利用和规划,形成了一套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景观生态学:研究景观结构,功能,动态变化的学科。 第二章 斑块,廊道,基底模式(patch-corridor-matrix):是用来描述景观空间格局的基本模式。斑块:景观最小异质性单元。廊道: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基底:景观中范围最广,相对均质和连通性最强的部分。 景观结构(landscape structure):景观的组分构成和空间分布方式。 异质性(difference):在一个景观区域中,景观元素类型,组合及属性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异程度。包括时间异质性和空间异质性。 尺度:研究对象时间和空间上的细化水平。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明确岛屿的概念:与外界有相对明显的界限;不受外界干扰;内部相对均质;与外界差异显著。阐述了岛屿上物种丰富度与面积的关系,遵循那个公式。物种丰富度取决于两个过程:1.物种迁入 2.物种绝灭,迁入率和灭绝率与岛屿面积,隔离程度和年龄有关。 距离效应:由于不同种物种在传播能力上和岛屿隔离程度上的差异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现象。 面积效应:岛屿面积越小,种群则越小,种群灭亡的概率也就越大。 异质种群(mata-population):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缀块系统。 经典型大陆岛屿形缀块型非平衡态中间型或复合型种群 经典型:由很多生境和大小,形态相近的缀块组成。灭绝概率相同 大陆岛屿形:由少数很大的斑块和许多面积很小的斑块组成。大陆斑块经常起到库的作用。

景观生态学整理

景观生态学整理

第五章: 填空选择: 1、景观的阻抗:a穿越边界的频率b边界的不连续性c适宜性d每一个景观元素的总长度 3、网络的连通性:系统中所有结点被廊道连接的程度 4、源:某一斑块物种,随着种群数量增大,呈现“源”的特征,生物流向外扩散 汇:景观中的生物流向适宜的生境 5、斑块功能:栖息地,源,汇;廊道功能:边缘物种的栖息地,源与汇,屏障(Barrier)或过滤效应。基质的功能:连通性,狭窄地带(狭管效应);网络的功能:结点的功能,廊道的交结地区,运动物体的源和江。 6、(选择题)孔隙率及斑块间的相互关系:a、高孔隙率对物体通过基质造成很大影响 b、影响的大小取决于流的性质 7、斑块的形状与物种流的空间取向的关系影响流的速度 简答题: 1、景观的生产功能

答:景观的生产功能指景观的物质生产能力,为生物生存提供最基本的物质保证,其中包括:A、自然景观的生产功能: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指绿色植物在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上所能累积的有机干物质 B、农业景观的生产功能:具有自然景观与人为景观的双重特征,生产功能主要体现在农业土地利用的产出上。①正向物质生产功能:通过生产潜力(光合潜力、光温潜力、气候潜力和土地潜力)来表征②负向物质生产:人类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及农业废弃物的农业生产,造成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污染 C、城市景观的生产功能:典型的人工景观,生产各类物质性及精神性产品 ①生物生产:生物初级生产(绿色植物的生产);绿色植物生产粮食、蔬菜、水果及其它农副产品;不占主导地位,主要是维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生物次级生产(城市中的消费者对初级生产的再生产过程) ②非生物生产:1、物质生产:正向物质生产:各类有形产品及服务,负向物质生产:城市景观的“三废”物质2、非物质生产(精神方面):

景观生态学考试复习重点

景观生态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第二章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1.等级理论 任何系统都属于一定的等级,并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尺度。等级结构是一个由若干单元组成的有序系统,对于任何等级的生物系统,它们都是由低一等级水平上的组分(亚系统)组成。同时本身又是高一等级水平上的组成成分。 2.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物种-面积”关系、均衡理论、聚合种群理论) (1)“物种—面积”关系:S = CAz (S:物种丰富度;A:物种存在的空间面积;C:物种的分布密度;z:一个统计指数,理论值为0.263,通常为0.18-0.35) (2)均衡理论:岛屿物种数目的多少,应当由“新物种”向区域中的迁入和“老物种” 的消亡或迁出之间的动态变化所决定,它们遵循着一种动态均衡的规律。当迁入率和灭绝率相等时,岛屿物种数达到动态的平衡状态,即物种的数目相对稳定。 (3)聚合种群理论:指在斑块生境中,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距离,但彼此间通过扩散个体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小种群或局部种群的集合,一般也称为一个种群的种群。 3.复合种群持续生存的必要条件 ①离散的局部繁殖种群。 ②所有的亚种群均有绝灭的风险。即使是最大的亚种群也有绝灭的可能。 ③亚种群有重建的可能。重建率随斑块间距离的增大而锐减,也与物种的迁移能力有关。 ④局域动态的非同步性。 4.渗透理论(临界阈现象,渗透阈值0.5928) (1)临界阈现象:某一事件或过程在影响因子或环境条件到达某一阈值而发生的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截然不同状态的过程。 (2)渗透阈值0.5928 5.源-汇系统理论(“源”种群与“汇”种群,源斑块与汇斑块) (1)所谓“源”种群是那些在条件较好的斑块生境中生存并具有较高增长率的局部种群。(2)所谓“汇”种群是指那些在条件较差的斑块生境中生存并具有负的种群增长率的局部种群。 (3)包含源种群的生境视为源斑块,而将汇种群所占据的生境作为汇斑块。物种总是从源斑块向汇斑块迁移。 6.尺度的定义和表达 (1)定义:指在所研究的生态系统的面积大小(空间尺度),或者指所研究的生态系统动态的时间间隔(即时间尺度)。 (2)表达:粒度和幅度 第三章景观结构 1.斑块(概念,起源)

景观生态学知识点总结 - 副本 (2)

一、名词解释: Porosity 孔隙度是景观内具有闭合边界的斑块密度的量度,指单位面积上具有闭合边界的斑块数目 Landscape boundary景观边界是在特定时空尺度下相对均质的景观要素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性过渡区域。 Ecotone 生态交错带是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往往也是尺度较大的不同景观类型之间的边界地带,如沙漠边缘、海陆交错带、山地与平原的交错地带等。 Grain size粒级景观组分规模大小的量度 Contrast 景观对比度指相邻的不同景观单元之间的相异程度 Langscape heterogeneity景观异质性指景观系统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不均匀性及复杂程度 Venturi effect狭管效应(瓶颈效应) 能量和物质在通过景观的狭窄地带时流速改变 Landscape change景观变化是研究景观在各种内弯部驱动因素作用下其结构和功能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征与规律,也称景观动态(landscape dynamic)。 Disturbance 干扰剧烈影响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结构,并能改变资源和物理环境的相对离散性事件。 Frequence 干扰频度指同一地区同一植被或同一景观内,单位时间某一干扰发生的次数。 Return interval cycle or turnover time干扰重发间隔指一个地点相邻两次干扰间隔的平均年数,为频度的倒数,主要指周期性不明显的干扰。某处100年发生一次火灾,此处每年发生火灾的频度为0.01,间隔为100。 Scale 尺度对某一研究对象或现象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量度 尺度通常用粒度、幅度和范围来表达。大尺度对应小比例尺,小尺度对应大比例尺。 Scaling 尺度推绎指利用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来推测其他尺度上特征的过程,或者通过在不同尺度上的研究来讨论生态结构、过程、功能等景观生态学问题跨尺度特征的过程,即为跨尺度信息转换,也称尺度演绎或尺度外推(scale extrapolation)。内容:尺度的放大或缩小(改变粒度或幅度来实现);系统要素和结构随尺度变化的重新组合或显现;根据某一尺度上的信息,按一定规律方法推测研究其他尺度上的问题。 Landscape ecological classification景观生态分类根据景观的空间结构与生态功能特性来划分景观生态系统的类型。 Suitability 适宜性也称适宜度,是一定土地单元的某种特殊利用方式与其生态环境协调关系的一种量度。 Suitability analysis适宜性评价指相对于特定生态过程的景观潜力和景观利用合适程度的综合评估。 Landscape ecological evaluation景观生态评价是对景观属性的现状、生态功能及可能的利用方案进行综合判定的过程。 Ecosystem health生态系统健康指一个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即在时间上具有维持其组织结构、自我调节和干扰后的恢复能力。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为其特征。 Ecosystem service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的维持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及其效用。替代市场价格法、全变估值法Ecological security,eco-security生态安全指在人的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来源、社会秩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组成一个复合人工生态安全系统。狭义的生态安全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的整体水平反映。 Ecological footprint生态足迹法是基于土地面积的量化,它是通过核算人类生存所需的生物生存土地面积与该地区所能提供的实际土地面积相比较,判断该地区人类活动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范围之内。 通过测算研究区域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来测评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 Ecological capacity生态承载力指一个区域实际提供给人类的所有生物生产土地面积的总和 Landscape ecologicalplanning景观生态规划是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以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基本目标,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Landscape ecological classification景观空间分类就是根据景观的空间结构域生态功能的特性来划分景观生态系统的类型。单元确定(以功能关系为基础),类型归并(以空间形态为指标) Wetland 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的咸水或淡水或半咸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体。 二、填空、选择: 景观地理学概念——洪堡德 景观生态学创始人——特罗尔 景观的基本特征: 1、景观是由异质性的土地单元组成的镶嵌体,即生态系统的聚合。异质性是景观的基本属性。 2、景观由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组成 3、景观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的中等尺度的空间实体 4、景观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 5、具有一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 6、与一定的干扰状况的聚合相对应 渗透理论用以描述胶体和玻璃类物质的物理特性,并逐渐成为研究流体在聚合材料媒介中运动的理论基础 斑块的类型环境资源斑块、干扰斑块、残存斑块、引入斑块(植入斑块、聚居斑块) 按廊道的结构和性质划分线状廊道带状廊道河流廊道 廊道的功能资源功能通道功能屏障功能、防护功能美学功能 廊道的双重性质:1、廊道将景观不同部分隔离开。2、廊道又将景观不同部分连接起来并可起保护作用,这两方面的性质是矛盾的,却集中于一体,区别点在于起作用的对象不同。 景观边界的特征异质性动态性宏观性尺度性 最常见、最简单的景观空间格局构型斑块——廊道——基质 网眼大小:网络线间的平均距离或网线所环绕的景观要素的平均面积。网眼大小在采伐作业和农业经济方面也有一定意义,如适当的道路密度可以减少木材的运输费用,田块的大小也与农田耕作方式密切相关。 景观空间格局有均匀格局聚集格局随机格局组合格局 均匀格局景观包括:点阵格局、渐变格局、带状格局、交替格局、棋盘格局、网状格局、环状格局楔状格局 聚集格局:群居格局、线状格局、交错格局、放射格局、水系格局、指状格局 随机格局:散点格局、散斑格局、镶嵌格局 景观破碎化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即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状镶嵌体的过程。 景观间流的运动机制:半透膜观点;关于源区和汇区的观点 景观要素之间物质、能量和物种的流动靠的是五种媒介物:风、水、飞翔动物、地面动物和人。 动物在景观中的运动方式巢区活动散布迁徙 动物分布格局的一般规律 1、在多数情况下,大片同质性地区不适宜动物生存。 2、廊道与动物运动的关系决定于廊道类型和动物种类。 3、动物巢区通常呈扁长形,有时呈线条形。 4、景观异质性特征在景观功能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景观的一般功能包括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美学功能文化功能 山地森林对河流的作用:1、维持景观稳定性和保持水土;2、维持河流生物的能量和保持水土;3、维持河流良好的水文状况;4、维持河流的良好水质景观阻力的影响因素包括:生态流通过界面的频率;界面的不连续性;景观要素的适宜性(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川被犬欺);各景观要素的长度 景观关键点: 1、具有重要内容或源地效应的部位,或者不同寻常的地物。 2、变化较频繁的区域,特别是生态敏感区,以及那些一旦受到干扰就长时期得不到恢复的区域。 3、各种形式流交汇的地方。 解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不同的人类活动方式而带有明显不同的文化色彩,同时也对生活在景观 中的人们的生活习惯、自然观、生态伦理观、土地利用方式等文化特征产生 直接而显著的影响。 景观文化性原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1、人的景观感知、认识和准则影响景观并受景观的影响 2、文化习俗强烈的影响居住景观和自然景观 3、自然界的文化概念不同于科学的生态功能概念 4、景观外貌反映文化准则 判断景观变化的标准是 1、景观的基质发生变化,一种新的景观要素成为景观基质。 2、几种景观要素类型所占景观面积百分比发生足够大的变化,引起景观内 部空间格局的变化。 3、景观内产生一种新的景观要素类型,并达到一定覆盖范围。 景观变化的空间过程有五种穿孔分割破碎{影响整个区域/一个斑块} 收缩磨蚀{单个斑块或廊道} 整个区域的连接性随着分割过程和破碎化过 程的增强而减小。 按干扰的作用强度划分轻度干扰适度干扰严重干扰极度干扰 常见的干扰现象有火干扰放牧土壤物理干扰土壤施肥践踏外 来物种入侵人类干扰等 影响干扰发生及效应的因素:群落组成及结构;立地条件,影响干扰的发生 及严重程度;植物的生态对策;景观特征 土地分类法、传统的景观分类法、景观生态分类法的区别联系 1、土地分类法即发生法强调属性至上,把土地划分成性质相对一致的空 间单元,但较少考虑到土地的空间形态,从而使空间单元的边界难以确定。 2、传统的景观分类法强调空间形态和空间异质性组合特征,并没有考虑 景观的本质属性 3、景观生态分类法不仅考虑景观的自然属性,同时也考虑景观的空间形 态的差异。 景观生态分类的基本原则:综合性原则、主导因子原则、实用性原则、等级 性原则 景观生态分类的一般步骤 1、目标定位与资料收集 2、景观特征提取与分析 3、分类等级和主导因子确定 4、样点确定与野外调查 5、景观生态分类体系的建立 6、精度评价与结果校正 7、景观生态分类图制作 适宜性评价是生态规划的核心 景观分类与制图是基础 景观生态评价表现:1.根据一定的标准评价;2.是一个系统分析过程即必须 做出事实判断;其本质是对景观功能价值进行判断。 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气候地貌土壤肥力土壤质量土地利用格局 变化等 适宜性评价的一般步骤 1、确定生态规划区范围,明确适宜性评价的具体目标 2、将规划区划分网格,分别进行生态登记 3、根据评价目标确立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4、各单因子指标量化,或者建立各单因子指标适宜性模型,制定生态适宜 性评价标准 5、适宜性综合评价,同时给出每一土地利用方式的生态适宜性图 生态安全评价框架模式压力——状态——响应 (pressure-state-response,P-S-R)[北京市:p:能源方面,s:大气、水、土 壤、生物,r:新技术和投资]驱动力——状态——响应(driving force-state-response,D-S-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 (driviing force-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D-P-S-I-R) 景观生态规划的步骤 1、规划目标与范围确定 2、资料收集与景观生态调查 3、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分析 4、景观分类与制图 5、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 6、景观功能区划分 7、规划方案评价及实施 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 1.自然优先原则 2.整体优化原则 3.特殊性原则 4.综合性原则 一个生物圈保护应由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个功能区组成 理想的农区景观生态规划应反映农区景观资源提供农业的第一性生产、保护 和维持生态环境平衡及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观光资源三方面的功能。 Eg:南方丘陵地区多水塘体系景观模式,控制富营养化现象。符合景观生态 流与空间再分配原理。 星状城市景观对消除大气污染的效果最好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总目标:安全性、健康性、便利性、舒适性 绿地是城市景观中最重要的生态要素,一般通常用人均绿地面积和绿地覆盖 率来衡量城市的绿化水平。 生态旅游区景观格局基本面貌是点(斑块)、线(廊道)、面(基质)的分布 状态旅游景点或景区以及空间斑块的形式镶嵌于具有不同地理背景的旅游 区基质上,旅游线路则是用以上连接景点或景区,以及对外交通的廊道,廊 道之间常相互交叉形成网络。 湿地景观特点:1)过渡性2)多样性3)生产力富集性4)坏境脆弱性eg: 我国成都活水公园展示了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的新工艺。包括:厌氧池、 人工湿地塘、床系统、养鱼塘系统以及连接各个工艺的水流雕塑和自然水沟。 三、大题: 1.试论述物种共存和斑块动态的平衡观点和非平衡观点。 答:平衡观点是从Gauss的竞争排除原理出发,以生态位分化作为物种共存 的基本机制,这个观点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两点:(1)凡生态位完全相同的 种,将产生种间竞争,一个种将被另一个种所排挤,最后将由一个种占优势。 (2)由多物种组成的稳定群落必须是由生态位不同的种组成。正是由于多 物种在生态位上的千差万别,才使很多物种得以生活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另 外,在看来是一致的生境中,实际上是由许多微生境组成的,在一个微生境 中,对资源要求相同的种会互相排挤,但从总体来说,确是多种共生。 非平衡观点并不反对竞争排斥原理,但认为由于干扰的存在,竞争排斥 不是通则,而是某些局部特点;干扰是维持物种共存的主要机制。竞争排斥 原理在自然界中能否普遍发生存在三个基本前提:(1)确实两物种在同一时 间中对同一资源产生竞争;(2)要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3)要一直等到一 个物种完全排斥另一个物种所需的时间为止。但是由于自然环境的极端不稳 定性,并有天然干扰存在,因此就达不到竞争排斥,另外竞争排斥原理是以 闭合群落为基础的,而真实的群落实际上是一个开放的群落。正是由于这些 干扰的作用,所以中等干扰假说特别强调干扰在维持物种多样性中的地位。 干扰起的作用与竞争平衡正好相反,有下述三个特征:(1)干扰可创造一种 有利于竞争力弱的种的环境条件;(2)干扰频度如果比竞争排斥所需的时间 短,就可以防止竞争排斥发生;(3)干扰斑块如果在空间上接近于正在发生 竞争排斥的斑块,就可使被排斥种迁移到本斑块来。 2.谈谈你对“景观”概念的理解及其在园林规划中的指导意义。 答:景观的概念可以从三方面理解: (1)景观的美学概念。景观与英语中的风景(scenery)一词相当,与汉 语中的“风景”、“景色”、“景致”的含义一致。都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概念。 (2)景观的地理学概念。地理学上将景观作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 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具有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与某个特定区域综 合体的双重含义。 (3)景观的生态学概念。景观是指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 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区域。 (4)景观这三方面的含义有历史上的联系,从直观的美学观,到地理 上的综合观,又到景观生态学上异质地域观逐步发展而来的。 (5)对于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者而言,首先应注意景观的美学价值,地 理景观的特征;其次,要重视景观格局形成的生态原因,科学深地认识规划 区的生态特征。在园林规划设计中,不仅要注意观赏上的美学要求,也要充 分考虑到景观结构在生态学上的合理性。 3.试运用实例分析景观生态学的尺度效应。 答:以景观与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景观强调的是异质镶嵌体,而 景观要素则强调均质性,即指外貌、结构、功能等方面基本一致的单元; 其次,景观和景观要素的地位是相对的,某一景观要素在某种条件下可 能成为景观;比如我们可以将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划分为森林景观、茶园、农 田、河流、居住地等。这时森林景观是构成风景区的一个景观要素,但如果 研究武夷山风景区的森林景观问题,这时森林即为景观,构成森林的马尾松 林、杉木林、经济林、竹林、阔叶林等是其景观要素,这种现象并非说明景 观与景观要素可以任意互相调换地位,而是说明景观现象具有尺度效应。 4、在生态学中,稳定性的含义包含了哪两方面?怎样理解稳定性的尺度? 答:稳定性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系统保持现有状态的能力,即抗干 扰的能力;二是系统受干扰后回归该状态的倾向,即受干扰后的恢复能力。 任何景观都随时间发生变化,景观的稳定性只有相对的意义。在这里最 为关键的问题是所选取的时间尺度。评价景观是否稳定需要首先假定一个时 间尺度或者说是变化速率,当所观察的景观运动速率大于假定的运动速率 时,认为景观是变化的,反之认为景观是稳定的。 大尺度上景观结构和要素组成的变化需要很长的时间才发生,而小尺度上景 观的变化在短期就可以发生。在景观尺度上,稳定性实际上是许多复杂结构 在立地水平上不断变化和大尺度上相对静止的统一。 5、为什么说景观格局与过程分析对景观生态规划有重要意义。 答:不同的景观具有明显不同的景观空间格局,而景观空间格局是决定景观 生态流的性质、方向和速率的主要因素,同时景观格局本身也是景观生态流 的产物,即由景观生态流所控制的景观再生产过程的产物。因此景观的结构 和功能,格局与过程之间的联系与反馈始终是景观生态规划中的重要课题。 成功的规划与设计在于我们对规划区景观的理解程度,因为景观生态规 划的中心任务是通过组合或引入新的景观要素而调整或构建新的景观结构, 以增加景观异质性和稳定性,而对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的分析有助于做到这 一点。 6、与农田毗邻的林带对农田存在多方面的影响,试分析林带如何影响农田 的小气候。 答:(1)风速降低30%——40%;(2)减弱湍流交换,降低农田蒸发,保持 水分;(3)保持积雪,防止沙尘暴;(4)避免干热风(高温低湿且达到一定 风力的天气现象);(5)温度白天略增加,夜间略降低。 7、生态建筑的理念。 舒适健康是生态建筑的基础:健康是生活的保证,舒适是更高一级的生活质 量 高效清洁是生态建筑的核心:无废物排放,无有害生物。 和谐优美是生态建筑的精神境界:中国的传统建筑是人类建筑坏境与自然界 生物共生、能够均衡持续发展的文化体现。 8、住宅生态化的知道思想:生态住宅的思想基础——人类居住的生态学原 理,生态住宅的文化基础——人类欣赏景观的非现代性,生态住宅的美学基 础——超功利产生美,生态住宅的技术基础——仿生,生态住宅的环境基础 ——美化景观与治理污染结合,生态住宅的经济基础——不同经济收入水平 不同要求,生态住宅的社会基础——人际关系和谐。 9.基质的判定标准 1、相对面积通常基质的面积超过现存的任何其他景观要素类型的总面 积,或者说基质的面积应占总面积的50%以上,在异质性很强的镶嵌景观中, 可能任何一种要素的面积都在50%以下,这时就应考虑其他判别标准。 2、连通性假如景观的某一要素连接的较为完好,并环绕所有其他现存景 观要素时,可以认为这一要素是基质。因此,基质是景观中连通性最好的景 观要素。 3、动态控制当相对面积和连通性两个因素难以对景观基质进行判别时, 考察某种景观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控制作用尤为重要。动态控制是一个功能指 标,即景观要素对景观动态的控制程度。 10.气候的意义 1、气候通过影响有机体的光合、呼吸作用等生命过程而影响其生长与发育 过程,从而影响其可能生长的种类或生态型等,进而影响由这些种类或类型 所组成的景观格局。 2、气候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从而影响地形地貌的形成过程。在同一气候 条件下,不同岩石的风化过程与结果不同,同一种岩石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 其风化的过程与结果也有很大差别,如石灰岩即是一例。 3、气候影响土壤过程,从而影响土壤对植物供应水分、养分等的能力,同 时控制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各种途径。 11.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规划和建设的方法 根据岛屿生物地理学的种—面积关系和平衡理论 1、大保护区比小保护区好。大保护区内物种迁入速率和绝灭速率平衡时, 拥有的物种较多;大保护区物种绝灭速率低。 2、栖息地是同质的保护区,一般应尽可能少的分成不相连的碎片。大保护 区物种存活率高,小保护区物种存活率低,大保护区比几个小保护区拥有较 多物种。 3、栖息地是同质性的保护区,如果要分成几个不相连的保护区,这些保护 区尽可能的靠近。这样将增加保护区物种迁入率,减小物种绝灭概率。 4、如果是几个不相连的保护区这些保护区应等距离排列。这意味着每一个 保护区的物种可以在保护区之间迁入和再定居;而在线性排列的保护区,位 于两端的保护区相隔距离较远,减少了物种再定居的可能性。 5、如果有几个不相连的保护区,用廊道把他们连接起来可能会明显的改进 保护功能。物种可以在保护区间扩散,而不需要越过栖息地之“海”,从而 增加物种存活机会。 6、只要条件允许,任何保护区应尽可能接近圆形,以缩短保护区内物种扩 散距离。如果保护区太长,当保护区局部发生种群灭绝时,物种从较中间区 域向边远区域扩散的速率会很低,无法阻止类似于岛屿效应的局部绝灭。 12.景观异质性与生物多样性 1、景观异质性与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随着景观 破碎等作用导致的景观异质性的增加,生境多样性将提高,种群多样性将更 丰富,物种基因的交流频繁,遗传多样性将增。 2、景观异质性与物种多样性物种在异质性的景观中的定居可以是随机 的,但通常是非随机的,即景观异质性愈高,物种多样性也愈高。 3、景观异质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异质性增加,生境多样性也随之增 加,生态系统多样性也随之增加。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景观生态学 一. 1.斑块:在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分类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入斑块 2.异质性:由不相关或不相似的组分构成的系统。 3.景观破碎化:由自然或人为干扰所致的景观有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考) 4.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它既可以呈隔离的条状,也可以与周围基质呈过渡性连续分布。 分为线状廊道、带状廊道、河流廊道。 5.景观格局总体变化 (1)景观的基质发生变化,一种新的景观要素类型成为景观基质; (2)几种景观要素类型在景观中所占的面积比例发生很大的变化,引起景观格局空间格局的改变; (3)景观内产生一种新的景观要素类型,并达到一定覆盖范围。 6.流的媒介物:风、水、飞行动物、地面动物、人. 7. 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 判定标准相对面积、连接度、动态控制。 8.景观稳定性的时空尺度(考) 时间尺度:在一个生命周期的时间间隔内,观察到景观有基本特征的变化,则认为景观失去了稳定性;如果此期间景观仍保留原有的基本特征,则认为景观保持了稳定性或者说景观处于复合稳定状态。 空间尺度:景观复合稳定性的空间尺度与时间尺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大空间尺度上景观的变化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发生,而小尺度上景观的变化在短期内即可发生。 9.景观变化的作用力和机制(102页的图,考)(论述题) 10.景观变化的空间模式与空间过程的关系以及生态有利性分析(考) 景观变化的空间过程与空间模式有关。如穿孔过程多出现于散步模式中,在单核和多核模式中也会出现;分割和破碎化过程多出现在廊道模式中。所有的模式中都有缩小过程,在最后阶段出现消失过程。只有随机模式中才会同时出现这5种过程。 首先对大斑块来说,边缘模式最好。边缘模式对连接性有利。边缘模式中没有穿孔、分割或破碎化过程。其次是单核模式较好。散布模式是生态学上最差的一种模式,因为这种模式会过早地丧失所有的大斑块。廊道模式也有其生态局限性。生态上最好的景观变化模式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总结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一、1、景观:是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所组成 的异质性土地地域。 2、景观生态学:研究相关景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空间组织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研究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地表的结构、功能和动态。 3、景观连接度: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相互之间连续性的量度。 4、景观格局: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内的配置和组织形式,是景观结构与景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5、空间异质性(spatial heterogeneity)是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性。这一名词在生态学领域应用广泛,其含义和用法亦有多种。具体地将,空间异质性一般可以理解为是空间缀块性(patchness)和梯度(gradient)的总和。 6、尺度:指研究对象时间和空间的细化水平。 7、斑块:斑块是一个在外观上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8、廊道:与本底有所区别的一条带状土地,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9、本底:围广、连接度最高,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景观中的背景地域。 10、生境岛屿或栖息地岛屿:自然界中任何孤立存在的环境类型,在保护生物学中,我们经常使用的名称为“生境岛屿”或“栖息地岛屿” 11、岛屿平衡理论:MacArthur和Wilson提出“岛屿平衡理论”(Equilibrium theory of island)认为一个岛屿上的物种数实际上是由迁入(immigration)和灭绝(extinction)两者的平衡决定的,而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物种不断地灭绝或被相同的或不同的种类所替代。12、复合种群:即所有占据空间上非连续生境缀块的种群集合体,只要缀块之间存在个体或繁殖体交流,不管是否存在局部种群周转现象,都称为复合种群 13、生态流:生物物种与营养物质和其它物质、能量在景观组分间的流动被称为生态流(eco-flow),它们是景观中生态过程的具体体现。 14、景观结构:是指景观的组分构成及其空间分布形式。 二、1、景观生态学研究内容: 1>.景观结构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 2>.景观功能各种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能量流、物质流和物种流(例到物活动等)。 3>.景观变化景观的结构和功能上随时间的变化。 4>.景观管理通过分析景观特征,提出景观利用管理最优化方案。 2、景观中生态流移动的模式: 1)连续运动。流的主体在从源到汇移动的过程中,不存在运动速度为0的状况,既为连续运动。 2)间歇运动。流的主体从源到汇移动的过程中,其间出现过运动速度为0的状况,即流的主体在某地出现过停歇,既为间歇运动。 间歇运动又可以分为两种:①休息站式:即该物种在某地做短暂停留后再继续运动; ②暂住站式:指该物种不仅在某地停留休息,而且在该地成功地生长和繁殖,从而为物种的进一步扩散提供了新的种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