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茶文化基础知识

茶文化基础知识

茶文化基础知识
茶文化基础知识

茶文化基础知识(一)茶的起源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渊源流长,博大精深,自古以来茶与人的精神生活就密切相关,留下了大量的茶文化资料。目前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品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茶文化”已经作为一门课程列入大学教材,专门论述茶文化的书也出版了很多种。可以说是出现了“茶文化热”,主要是因为:

一、茶文化是先进文化的一部分,茶文化的发展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为茶是群众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茶对人体身心健康有极好的功能,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生活方式的不断丰富,饮茶文化已滲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种层次,人们对茶文化的热情会越来越高涨。茶艺作为茶文化的核心和载体,非常值得在社会和家庭中大力推广应用,茶艺走进千家万户,有利于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茶艺之道在于一个“和”字,它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茶、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弘扬茶文化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符合党的发展先进文化的方针和政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茶文化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随着茶文化事业综合利用开发的进展,有愈来愈多的行业参与茶文化活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茶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会越来越明显。

这里只是根据国家茶艺师职业考评标准规定需要掌握的内容,简要地介

绍一下茶的起源、饮茶的发展过程、饮茶方法的演变,以及中外茶俗,最后再讲讲茶文化精神。

一、茶的起源

茶文化的载体是茶叶,茶叶主要是用茶树上的幼芽、嫩叶加工制成的,也有用茶树上较粗老的叶子制成的。所以要了解茶文化,首先要了解茶叶和茶树的基本知识。茶树的定义是“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山茶科、山茶属。”我们说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起源的中心,指的是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根据植物学家的研究,茶树最早出现于我国西南地区,至今有6000万--7000万年的历史了。中国也是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的,至少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是曾经有人说印度是茶的故乡,也有人说中国和印度和其它国家几个产茶大国都是茶的故乡,这些都是错误的,有的甚至是别有用心的,企图动摇中国是茶树宗主国的地位,否定中华民族在茶的发现上对全人类的贡献。当代茶圣吴觉农早在1921年他24岁时就写出《茶树原产地考》的重要文章予以批驳。这篇2万余字的论文于1923年发表在当时的《中华农学会报》上,其详实的考证,严谨的学风至今在茶学界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指导意义。

下面分几点论证一下。

1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说到茶的起源,就不能不提到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茶是“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神农,即炎帝,“炎黄子孙”中的炎。炎帝就是传说中的农业神。在距今4千年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生育繁衍,野兽

肉和水果不够吃了,人类处于危难时期,这时候炎帝诞生了。炎帝长大后,教人们播种五谷,又发明农具,使人们不在受饥荒之苦了,所以人们尊称他为神农.饥饿问题虽然解决了,但疾病又在人类中蔓延.为了给人们治病,神农开始寻找草药.他亲自去采摘各种野草,并一一品尝,传说神农的肚子是透明的,吃下的东西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有一次他吃下一种树叶,看它在肠胃里走来走去的,把五脏六腑洗涤得干干净净,于是就给它起个名字叫“查”(茶)。一天神农尝了一百多种草药。其中有七十多种是有毒的,他倒下后,让人们采摘茶叶吃下去就好了。这个传说,记载在世界最早的一部医书《神农本草》。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农不仅发现茶能解毒,而且生津止渴,健脑提神。这就是茶的药用价值。这个传说虽然神话,但是能够说明至少在四五千年以前,人们对茶已有了解。最早也是作为药物来进入人们的生活。所以说饮茶之始,是“食药同源”。

最近著名茶文化专家陈文华教授在《长江流域茶文化》中,采用科学考证方法,利用前贤和今人的研究成果,将人们发现和利用茶的历史推到了1万年以前至6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如果得到学术界广泛的认可,那么将改写中华茶文化具有几千年历史之说。

2 .野生茶树的发现

说中国不是茶树原产地的人主要依据是两个英国人在1923年在印度发现了野生大茶树。转年在印度东北阿萨姆又发现了野生茶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起茶学界的轩然大波,有人就以此认为印度是茶的原产地。但是,事实上中国早已有茶的记载,历史悠久。印度也是在18世

纪80年代以后才从中国输入茶叶的。说中国不是茶的原产地也说不过去,于是又有了中国和印度都是茶的原产地之说。后来甚至有人提出“多元说”,认为凡是自然条件有利于茶树生长的地区都是原产地。具体包括中国、印度、缅甸、泰国等等,这是很荒唐可笑的。

那么中国究竟有没有野生茶树呢?

早在三国时期(220-280年)就有关于在西南地区发现野生大茶树的记载(据《华阳国志》)。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后者指的应该就是野生大茶树。19世纪末,在四川中北部发现了类似野生茶树。1939年在贵州发现7米多高的一棵茶树。转年又在海拔1400米处发现了十余棵大茶树,有六多高。1957年在贵州发现了高达12米的大茶树。最有价值的是1958年在云南勐海县境内发现的一棵大茶树,树龄800年以上。1961年发现一棵32米多的大茶树,树围2.9米,树龄1700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茶树。

根据这些发现,结合地质变迁,考古论证,我国和世界上许多科学工作者确定,中国是茶的故乡,云贵地区是茶的原产地。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茶树都是从中国传播的。

3 .“茶”名的演变

茶是很早以前就有的植物,但由于各地方言的不同,茶的生长阶段不同,叫法也有很多,有槚、荈、荼、茶、茗等。例如如诗经中的“谁谓茶苦”,这是最早出现“荼”字。还有茗,人们饮茶叫做…茗饮?。唐代人们开始把“荼”字减去一横,单独分出来个“茶”字。这是因为“荼”字的涵义

很多,使用频率高,为区分,避免混淆,分化出“茶”字来。这是从文字学角度,文字发展规律的结果。像李白等唐代诗人的诗歌里就出现过茶字。李白有一首诗题目是《答族侄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陆羽的《茶经》是在“茶”、“荼”并存使用的时代,最早一律使用“茶”字来著述的茶书。世界各国语言中的“茶”,都是从广东、福建地区的方言“茶”的音译转变而来的,因为广东、福建在当时是茶叶出口的港口所在地.

二、饮茶的发展过程

1 .饮茶的初始阶段

茶为人们所利用,最初是蔬食与药用并行,“食药同源”。由于粮食不足,利用野菜、野果、树叶,包括茶和稻米一起煮粥。经常是在四川、云南、贵州、湖北等南方流行。茶作为饮料,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西汉开始,距今2000多年。在此之前的,都是后人所说,没有当时文字记载和出土文物可以考证。种植和饮茶先是在四川(古巴蜀一带),后来随着气候的变化和交通条件逐渐东移,江南成为主要产茶区,如江苏、浙江等地。

为了进一步了解古代饮茶初期的情况,再讲讲经常在茶书中引用的五个典故。

王褒僮约

中国饮茶有史可查的是从西汉时开始,而且是在四川(古巴蜀一带)。这一说法的依据就是王褒的《僮约》。

西汉时,王褒的《僮约》中,提到“烹茶尽具”,“武阳买茶”,有古书记载这个契约。这是公元前59年的事情,距今2000多年了。王褒是四川资阳人,著名的文学家,有《洞箫赋》等作品传世。有一年去成都应试,住在了已故好朋友的家。好友的妻子杨惠看到丈夫生前的好友十分高兴,热情款待。俩人叫家奴买酒喝了一天,第二天又让家童去买酒,家童不高兴,跑到主人坟上去,说“当初主人买我时写的约定里没有买酒这一项,现在主人死了,女主人和另外的男人在一起喝酒”王褒和杨惠听说后都很生气,王褒就出主意说,我买了他,看我怎么治他。当下两人说好以15000钱买下这个家奴。家奴说“你要买我可以,但也要象我以前的主人那样,让我干什么提前写好,没写进去的事我不干。”王褒说没问题,拿起笔墨铺开纸。王褒有文化,写得快,一口气写了六百字。从“晨起早扫、食了洗涤”,到“夜半无事、浣衣当面”,从早到晚没一点空闲,便了说“早知这样还不如天天给你买酒呢。”其中“烹茶尽具、武阳买茶”后来成了重要的历史资料,是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茶事。“烹茶尽具”,说明当时已经在生活中饮茶了,而且有专门的茶具。“武阳买茶”,说明当时专门卖茶的商铺了。这也是中国历史上,茶是作为商品第一次出现,意义十分重大。

以茶代酒

三国时期,吴国国主孙皓,酷爱饮酒,每次宴请群臣,规定每人七升酒,而且每升一干,见底。孙皓是暴君,群臣不敢违命,违命要杀头。但是孙皓有个宠信的大臣叫韦曜,不能喝酒,要让他喝七升酒,喝不到一升就醉倒了,孙皓不忍心杀了他(舍不得,但后来也杀了,因为他不

听话了),就暗地里赐给韦曜茶喝,别人喝七升酒,他喝七升茶。史称“以茶代酒”,传流至今,当今在酒席上,不能饮酒的,一般都“以茶代酒”。王濛“水厄”

晋代王蒙的“水厄”,故事见《世说新语》。王蒙是士大夫,好客,经常邀请客人到家里喝茶。但是不被人理解,反而当作灾难,一听王蒙请客喝茶,都说“唉,今天又有水厄了”。意思是又遭难了。可见那时人们还不习惯饮茶。

以茶养廉

晋代的陆纳是一个以勤俭著称的地方官员,任吴兴太守时,有一位叫谢安的大将军去登门拜访,陆纳以清茶一碗招待这位贵客,他的侄子认为叔父太小气,便自作主张办了一桌酒菜招待人家。等客人走后,陆纳狠狠地责备了侄子,说他败坏了自己清廉的声誉,还让人打了他四十大棍。“以茶养廉”说明那时侯还是以饮酒为主,以茶待客的清廉风气尚未形成。“漏卮”和“酪奴”

王肃是南方齐朝的官员,投靠了北魏,初到北方洛阳不习惯吃羊肉和酪浆,就吃鱼羹,喝茶汤。北魏的人看了都新鲜,背地里称王肃是“漏卮”,意思是说他是个盛不满的容器。后来过了几年,王肃的习惯慢慢改过来了。有一次魏高祖问王肃“鱼和羊肉哪个好吃?”言外之意是你的鱼羹好呢,还是我们的羊肉好吃呢。王肃回答“鱼虽然比不上羊肉好吃,但还可以,各有千秋,只是茶叶熬的汤不中喝,只配给奶酪当奴仆。”此话一传开,北魏的人们就管茶汤叫“酪奴”了,都不愿意饮用,看不起茶。只有刚从南朝过来的人喝这种被称为“酪奴”的茶汤。这个典故说明,

至少在北魏时期,茶还只是在南方流行,北方人喝不习惯。

这便是饮茶的初始阶段。

2 .饮茶之风的盛行

从唐代开始,饮茶之风在全国普遍盛行起来。茶兴于唐,当然这里有个过程。唐代在全国兴起饮茶之风,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宗教的兴起

唐代是儒、道、佛三教合一,尤其是佛门茶事盛行推动了饮茶之风气在社会上的普及。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以后,历尽汉魏南北朝,流传甚广,经过隋文帝的大力提倡,到唐朝发展到了顶点。寺院遍及全国各地。佛教各种宗派并立,尤其是禅宗为最盛。这种禅宗是外来佛教的中国化,深受中国士大夫和文人的推崇。“天下名山僧占多”,数十万寺庙的僧人们种植茶树,办茶会,写茶诗,推波助澜。僧人在坐禅时为了提神,也只有靠饮茶,因为坐禅是不许吃东西的。“吃茶是和尚家风”成了俗语。《五灯元会》中记载,有人问:如何是和尚家风?答曰:饭后三碗茶。和尚们饮茶,带动了广大信佛的善男信女争相饮茶,促进了饮茶风气的普及。文人雅士在饮茶过程中追求禅的意境,又有了“禅茶一味”之说。禅宗讲究的是平常心,遇茶吃茶,遇饭吃饭。平常自然,而且讲究“自悟”。

最有名的典故是赵州和尚的“吃茶去”。赵州,在今河北省赵县,有个观音寺,也就是现在的柏林禅寺。住持是从谂法师,他十几岁出家,云游各地,八十岁时来到观音寺,留下来当住持,一百二十岁时圆寂,现在柏林禅寺的古塔里就供奉着他的衣钵和舍利。有一个人到赵州观音

寺,从谂问“曾经到这来过吗?”那人回答“来过。”赵州和尚说“吃茶去”。又有一人来观音寺,从谂又问“曾经到这来过吗?”来人说“不曾到过”,从谂法师又说“吃茶去”。后院的小和尚跑过来问从谂法师“为什麽曾到观音寺的,和不曾到过观音寺的,您怎麽都是一样的…吃茶去?呢?”从谂法师回答他也是一句“吃茶去”。这个典故说明的是以平常心待人,到过和没到过观音寺的,以及就住在观音寺的,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在世时写过一首茶诗,“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我国著名茶艺专家、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理事长范增平先生,就是受“吃茶去”公案的影响开始研究茶文化的。他认为“吃茶去”就是“坐禅去”、“做你该做的事情去”,应该是这个意思。“吃茶去”,为什么不讲“吃饭去”、“喝水去”,茶里面好像有特别的涵义,于是就开始了对茶的研究。近几年柏林禅寺重建后经常举办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生活禅活动,以及中、日、韩等国家的茶禅国际交流活动。

虽然佛教对茶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对中国茶文化影响最大的却是道家和道教。道家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崇尚无为、自然,追求精神的自由、人性的率真、修炼成仙的梦想,和饮茶有着密切关系,这一点与日本、韩国注重饮茶的礼仪和形式大不相同。其次是儒家的中庸和谐的思想对中国茶文化有影响,最后才是佛教的“普度众生”的观念。安徽农大副教授丁以寿先生经过研究论证,得出结论:相比较而言,影响中国茶文化发展的,第一是道教(道家),第二是儒家,第三才是佛教。影响日本茶道的,第一是佛教特别是禅宗,提倡“茶禅一味”,“一

期一会”(“无常”思想),第二是道教,第三是儒家。影响韩国茶礼的,第一是儒家,特别是中国的宋明理学对韩国茶礼影响深远,第二是佛教,第三是道教。这是儒道释对中日韩茶文化的不同影响。

唐朝的兴盛

唐代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家统一,交通发达,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都很丰富,历史上称为“盛唐”。唐朝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为茶叶生产、消费提供了物质保障,也促进了饮茶的风气。

唐朝各地的名茶增多,全国有42个州产茶,相当于现在的16个省份。名茶的品种有:蒙山茶、紫笋茶等等。蒙顶石花茶天下第一,紫笋茶包括湖州顾渚紫笋和阳羡紫笋。阳羡就是今江苏宜兴。此外还有婺州的东白茶,寿州的黄芽茶,天柱山茶。“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凤辇寻春半醉归,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都是当年对名茶的赞誉。

榷茶制原始于唐代

唐以前茶没有税,只有贡茶,即原产地向朝廷进贡专用茶。由于没有赋税,茶农有利可获,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唐代初期实行过茶税,但时断时续,到了唐代中期,当时的宰相王涯奏请实行榷茶制,即茶“专营专卖”。批准后自兼任榷茶使,下令民间茶场全部收归为官办茶场,统治统销,民间存茶一律销毁,遭到人民反对,搞得人心惶惶,天下大怨。仅实行一个月,因“甘露之变”,王涯被宦官追杀,逃“至永昌里茶肆,为禁兵所擒”,民众对茶禁怨急,就杀了他。继任者吸收教训,停止榷茶制,真正实行榷茶制的是北宋初期。所以说榷茶制的原始期不是

宋代,而是唐代。

三、饮茶方式的演变

1 .唐以前的饮茶方式

茶最初是做食用、药用的,食用是从生嚼到煮食,药用是内服清热,外敷消炎。饮用是后来慢慢发展起来的事。最早是以摘的大叶茶不经加工直接煮成汁来喝,但也有早茶、真茶的记载。早茶就是早摘的芽叶。湖北四川一带采摘茶叶作为饼,煮前用火烤成深红色,捣成末,盛在瓷器中,以汤浇浇,并拌有葱、姜、橘子皮等。唐代以期的煮茶时间较长,煮即是熬的意思。

2 .唐代的饮茶方式

唐代的茶主要有四种,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各有各的加工方法,饮用粗茶即是把采摘的芽叶不分芽、叶、梗一起用刀切碎,放在壶中煮饮。散茶的饮法是将采摘的茶叶不经加工直接放在中煮。末茶是将采摘的茶叶烘干,碾成细末煮饮。饼茶最复杂,是把茶叶蒸、压成饼后,用火烤干,再捣成碎末煮饮,一般煮时要加上葱姜,橘皮等。

3 .陆羽倡导的煎茶法和他的《茶经》

陆羽(公元733-804年),湖北竟陵人,今湖北天门市,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活到了72岁。陆羽是个弃儿,是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发现了他,出家人以慈悲为怀,于是老和尚就把弃婴抱回寺院收养了他,但在陆羽婴儿时因在寺院里喂养不方便,老和尚就把他交给老朋友李公寄

养。关于陆羽的名字的来历是这样的:智积和尚发现陆羽时是在湖边,一阵大雁的叫声引起积公的注意,顺着雁叫声走过去,看见几只大雁正用翅膀遮盖着一个婴儿,积公根据周易算卦为弃婴起名字,卦曰“鸿渐于陆”,意思是鸿雁渐渐地落在地上,于是起名姓陆名羽,字鸿渐。这就是后来一代茶圣陆羽。陆羽在李公家被收养几年就回到了寺院,陆羽回到龙盖寺后,积公安排他住在寺院里一间草芦里,所以陆羽后来又自称“桑苎翁”。积公和尚爱饮茶,常让陆羽为他汲水煎茶,学了一手好手艺。可以说积公是陆羽茶学问的启蒙老师。陆羽根据经验总结出一套煎茶的方法,讲究茶量、火侯、水温、时间等等。煎茶是先煮水后投茶,比煮茶时间要短得多。后来积公又让陆羽学佛,陆羽不愿意,最终跑出寺院,到戏班子里演戏、编戏,再后来就离开戏班子,走遍名山大川,访泉问茶,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茶经》。传说积公自陆羽走了以后不再喝茶,认为别人煮的茶没味道,淡如白开水,这事传到皇上那儿,皇上不信,把积公请到宫里,让宫里的煎茶高手煮茶,端上来给积公,积公只喝了一口就放下了。说“除了陆羽煮的茶以外,别人煮的茶我都不爱喝。”皇上为了试探,叫人秘密的找到陆羽,叫到宫里,在后面煮好茶,把积公请来,积公端过茶一喝,清香醇厚,说“这好象是我的弟子陆羽煮的茶啊。”皇上这才信服陆羽煮茶的本领,便想留下陆羽在宫里做官,陆羽不愿意,他的志向是研究茶。陆羽在一些产茶和名泉的地方度过了几十年。后定居在湖州,和诗僧皎然、湖州刺使颜真卿(唐代大书法家)等人结下深厚友谊,经常举办茶事活动。陆羽集“儒、道、佛”三教为一体,陆羽在四十多岁时,终于完成了《茶经》一书,

前后用了十几年。《茶经》共分为上中下三卷,共十章,七千多字。上卷三章,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中卷一章,四之器。下卷六章,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

下面具体讲讲《茶经》里写的主要内容。

“卷上”共三篇。

第一章《茶之源》,是讲茶的起源。对茶树的发源地,生长特征以及茶的名称等做了全面概述。开篇是“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说明了茶树的自然生长,种植方法,鲜叶状况,土壤和生存环境等等。然后叙述了茶的药理性和饮茶的生理功效。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几句名言就在这一章。“烂石”是指岩石风化后的土壤还是指乱石缝隙中的土壤,目前存有争议。

第二章《茶之具》,是讲茶的采制工具。这一章记述了十八种工具样式规格,材料和使用方法,按其作用可分为:1、采茶工具(篮),2、蒸压工具(灶、釜等),3、捣茶工具(杵),4、拍茶工具(规、承等),5、焙茶工具,6、穿茶工具,7、封茶工具(育)。使用这七类工具可以对茶进行采、蒸、捣、拍、焙、穿、封七道工序。

第三章《茶之造》,是讲茶的制造。主要讲的是唐代饼茶的制法,在上篇的基础上,讲有了这些工具之后,怎样采茶、制茶,有什麽要点,在这篇里,陆羽首先指出采茶适宜的时间,要在三月至四月之间,即现在的三至五月之间。要在晴天无云的早晨,带着露水采摘。这是唐代饼茶的蒸青杀青对鲜叶附着水分的要求。然后又说了选择什麽样的鲜叶采

摘。要求是粗壮新梢长到四五寸时,生长在草木丛中的嫩梢,选择其中长得挺秀的芽叶采摘,在制作茶饼时方法,先将采下的鲜叶在釜中以蒸气杀青,再趁热捣烂,然后拍成圆型、方型或花型的团饼,晾干后烘焙,然后穿眼便于计量和运输,最后装在一个叫育的容器中封好,防止受潮。接着又讲述了八种饼茶外形的质感和色泽。以嫩为好,以老为差,以叶汁流失少为好,流失多为差。蒸压适度为好,过度为差。另外茶饼的大小无绝对标准,一般周长约78毫米,厚6毫米以下。陆羽要求评茶要外形与内质兼顾,不要只看一两点就下结论评说茶的好坏。

陆羽制作饼茶的工艺指导了一千多年中国制茶工艺。宋代的团饼也是继承发展了陆羽的工艺,对现代的紧压茶(像普洱茶的七子饼等)制作工艺也有影响。

“卷中”仅一篇。

第四章《茶之器》,是讲煮茶和饮茶的器具。古代称制茶的工具为茶具,饮茶用具为茶器,这与现在的茶具概念有所不同。在这一篇里,陆羽详细讲述了饼茶的煮饮器具全套24种。包括它们的名称、形状、制作、用料、使用方法以及对茶汤品质的影响。

这24种器具分为八类,主要有:1、生火用具(风炉、火夹、炭过等)。

2、煮茶用具:(釜、竹夹、交床等)。

3、烤茶、碾茶、量茶用具(夹子、纸囊、茶碾、罗合等)。

4、盛水、滤水、取水、分茶用具(水方、瓢、熟盂)。

5、盛盐取盐用具。

6、饮茶的用具(碗)。

7、清洁用具(涤方、滓方、茶巾),

8、盛贮用具(盛茶碗的竹篮、具列、收藏和陈列茶具的茶架、都篮),全部茶具都可以装入都篮里,一般都是竹

子编制的。

“卷下”共六篇。

第五章《茶之煮》,是讲茶的烤和煮,主要讲述饼茶的煮饮方法和各地水质的优劣。

饼茶的烤炙、碾末、煮茶用水、用火的选择,煮水、煮茶、分茶的各个环节的要领和原理。煮好茶的标准,色、香、味。

这一章重要了解的是,陆羽的煮茶方法,对今天的茶艺仍然有着重大影响和意义。

煮茶用水。“ 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提出了天下名泉,即山泉水是最好的泡茶用水,至今证明陆羽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直到现在也是山泉水泡茶最好。

水要三沸。第一沸是水开始冒鱼眼小泡,微有沸声,这时要加盐,提味,盐不影响茶味。第二沸是茶釜内的水象涌出泉水一样的连珠小泡,这时要舀出一瓢水来备用,放到熟瓶里用竹签搅动,随即用茶则量好茶末放入漩锅中心。再烧一会儿就是第三沸,茶汤如波涛翻滚,这时将备用的水倒进茶釜止沸。

酌分五碗。茶性俭,不宜广。广则其味暗淡。一升水只够分三至五碗的,趁热喝完。其他如汤花均匀等等与今天的饮茶不同,不再细讲。第六章《茶之饮》,是讲茶的饮用。这一篇是对前几篇的小结,主要论述饮茶的意义。重要了解的是“茶有九难”。一是采造不能在阴天采摘,夜里烘焙,二是鉴别,不能光靠嚼茶来辩味道,嗅茶辩香气,三是器具,不能用气味腥的风炉、茶釜煮茶,四是用火,不能用有油脂的木柴或烤

过肉的碳烧水,会窜味,五是用水,不能用急流的水或死水,六是炙烤,不能外熟内生,七是碾末,不能茶末不细,色泽不纯,八是煎煮,操作不能不熟练。九是饮用,不能只是夏天渴就喝,冬天就不喝了。这九难,哪一项做不好,都煮不出好茶来。

第七章《茶之事》,是讲茶的史料,记述茶的传说、掌故、诗词、杂文等。陆羽以大量篇幅叙述茶事,汇集了从炎帝神农氏至唐代有关茶的人物四十三个,书目四十五种,各种传说、典故等四十八则。保留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像前面讲的以茶代酒,以茶养廉,王肃的酪奴等等都有,内容十分丰富。

第八章《茶之出》,是介绍茶的产地。陆羽根据自己的调查,将全国重要的茶叶产地分为山南、淮南、浙西、剑南、浙东、中、江南和岭南八大茶区。每个茶区出产的茶叶品质又分为上中下和又下级,加以详细品评。

第九章《茶之略》,是讲茶具和茶器的省略。阐述的是如果走出茶室,投身大自然怀抱,在深山、野寺、泉边、岩洞里等特殊的环境下造茶、煮茶,可省略其中一些过程和器具。因地制宜,随机应变,甚至就地取材,这对于我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享受自然,深有启迪。但陆羽强调在正式场合,如茶会茶宴等,二十四件茶具不可缺一。

第十章《茶之图》,是讲《茶经》的挂图。就是要求将前九篇的内容,书写在白绢上,写成四幅或六幅,挂在墙上,做茶事时一目了然。同时也是为了倡导、推广。使唐代的茶文化自陆羽茶经问世以后更加兴旺。使更多的人了解茶,意义十分重大。所以说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综合性

茶学专著,它标志着中国茶文化在唐代的正式确立,同时也奠定了陆羽的茶圣地位。有学者对陆羽《茶经》的历史贡献归纳如下:

第一,《茶经》首次把饮茶当作一种艺术过程来看待,创造了烤茶、选水、煮茗、列具、品饮这一套中国茶艺。我们把它称之为“茶艺”,不仅指技艺程式,而且因为它贯穿了一种美学意境和氛围。所以说中国的茶道茶艺是从唐代陆羽时期开始有的,但有其实无其名。

第二,《茶经》首次把“精神”二字贯穿于茶事之中,强调茶人的品格和思想情操,把饮茶看作“精行俭德”,进行自我修养、锻炼志向、陶冶情操的方法。

第三,陆羽首次把我国儒(中庸之道)、道(天人合一)、佛(禅茶一味)的思想文化与饮茶过程融为一体,首创中国茶道精神,这一点,在“茶之器”中反映十分突出,无论一只炉,一只釜,皆深寓我国传统文化之精髓。

《茶经》对茶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一,对研究茶树起源有重大意义(一之源);

第二,奠定了现代茶树栽培技术(三之造);

第三,茶性即为人性,提出茶道精神(茶之为饮,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第四,提出茶艺、茶道要素(五之煮);

第五,《茶经》是当代茶文化重要的参考文献(七之事);

第六,《茶经》记述了茶区分布(八之出)。

唐代的茶书还有张又新的《煎茶水记》,专门论述茶汤与水质的关系;

温庭筠的《采茶录》,留存不足四百字。苏虞的《十六汤品》,分十六品论述茶汤品质高低。煎茶之法以老嫩分三品、注茶之法以缓急分三品、用器之品以器类分五品、煎茶之薪以燃料不同分五品,共十六品。此外还有王敷的《茶酒论》等。

唐代还出现了大量的茶诗。据不完全统计,唐代茶诗有近500首。其中著名的茶诗,有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卢仝的《谢孟谏议寄新茶》(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白居易的《谢李六郎中寄新茶》(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山泉煎茶有怀》(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诗《茶》(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等等。

4.宋代的饮茶方式

宋代是我国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茶史上有“茶兴于唐盛于宋”之说。无论是制造工艺还是品饮艺术,宋代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饮茶方式从唐代的煮水投茶改进为煮水点茶,茶史上称为“唐煮宋点”。点茶,与煮茶或煎茶不同,不是将茶投到沸水里,而是用瓶里煮沸的水冲点茶盏里的末茶。宋代的茶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团饼茶,经过蒸压成片。另一类是散茶,未经蒸压,采摘后经干燥而成。但是宋代以团饼茶

为主。点茶用的就是团饼茶。团饼茶制作精美,尤其是贡茶,上面大都印有龙凤图案,史称“龙团凤饼”。

宋代点茶的步骤大致分为以下几步。

炙茶。用炭火烘烤茶叶,主要是陈茶,陈茶在封存时表面上涂上一层蜡,要先用沸水浸泡使之变软后刮去一两层,再用茶夹夹住茶饼,在微火上烤干。当年的新茶则不必有这一道程序。

碾茶。先用干净的纸把茶包起来,捣碎,上碾,研成细末。

罗茶。茶末过筛,进一步把茶末罗细是为了冲点茶汤后汤花浮在上面,茶末不细就容易沉入盏底。

侯汤。即煮水,与唐代不同的是,煮水的容器不是茶釜而是改用茶瓶。茶釜像锅,是敞口的,可以直观,茶瓶是细口的,看不见里面水烧开的程度,只能用耳朵辨别声音。水的煮老煮嫩,主要是听水的沸声。苏东坡形容道,“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烫盏。烫盏有助于透发茶香。宋代的茶盏普遍选用黑釉茶盏,其中最有名的是建窑生产的“兔毫盏”最为珍贵。

点汤。即点茶,此为最关键的一步。先将茶末调成膏状,要掌握好茶末与水的比例。要注意轻重缓急,落点不同,富于变化。这些变化,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归纳为七此,称为“七汤”。冲出来的茶汤要白,而且要稠,即…咬盏“。汤花紧贴盏边,久聚不散。

宋徽宗赵佶是宋代第八位皇帝,虽然治国无方,但在艺术上才华横溢,对金石书画诗词音乐都有很高的造诣。尤其对茶研究得很深,精通茶事,曾经亲手调茶,分赐左右。著有《大观茶论》,2800多字,分为序、地

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等二十篇。对宋代的饮茶情况做了详尽的记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序》中说道:“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至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澹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对于今天品茶所追求的开阔胸襟、心境平和、淡泊高洁、雅致宁静等精神享受仍然还有很大的影响。还论述了茶叶品质形成的因素和茶叶的生长地、生长环境、采摘、蒸压、制造方法密切相关。以及茶叶的鉴别、茶具和水的选择等。下面具体讲讲宋代的斗茶和分茶。

斗茶。斗茶在宋代非常流行。所谓斗茶就是点茶技艺的比赛,也称“茗战”。斗茶一般用北苑茶,即福建武夷山一带的茶。宋代大诗人范仲淹的《斗茶歌》第一句就是“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

斗茶一般是两人比赛,三局两胜。胜负的标准首先是看水点的茶色泽鲜白。宋代饮茶以白为贵,宋徽宗在《大观茶论》提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白茶品质极优,制作工艺十分讲究,象贡茶中的龙团胜雪,用“银丝水芽”制作,精选细嫩白茶,剔皮取芯,以清泉浸泡,然后制成小茶饼。

宋代人饮茶以白为贵,还有一个典故。《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和大文豪苏东坡政见不同,有一次他故意给苏东坡出难题,问;“茶与墨相反,茶越白越好,墨越黑越好,你怎么这两个都爱呢?”苏东坡既好饮茶,又擅长书法写作,离不开墨。苏东坡巧妙地回答道:“奇茶妙墨俱香,是其同德也。”意思是奇特的茶和绝妙的墨虽然截然不同,但都有着共同的芳香,相通的品德。这就是著名的典故“茶墨之争”。

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

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 1 ( 第一部分茶叶的类别 中国茶叶的类别(共分7类) 1、绿茶类:绿茶是我国类别最多,销量最大,产量最高的茶类。外观造型千姿百态,香气滋味各俱特色,十分诱人。属于不发酵茶,最好当年新茶,芽茶,明前茶。 绿茶的基本工艺流程分:杀青、揉捻、干燥三个步骤。(包括蒸青绿茶、炒青绿茶、晒青绿茶) 如:西湖龙井、都匀毛尖、太平猴魁、碧螺春、竹叶青、峨眉雪芽、六安瓜片、信阳毛尖、黄山毛峰。 功效:消炎去火,排毒养颜,解中暑。 2、红茶类:红茶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传统茶叶,后来发展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 红茶制做的基本工艺流程: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红茶红汤红叶的品质特点主要是经过“发酵”以后形成的。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以后形成了红色的氧化聚合产物——红茶色素。这种色素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积累在叶片中,使叶片变成红色。红茶的红汤红叶就是这样形成的。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红茶兼容性较强,喝红茶暖胃,易冬天喝。 如:祁门红茶、滇红、宁红、正山小种、红碎茶等。

工夫红茶:祁门工夫、滇红工夫、宁红工夫、宣红工夫、川红工夫、闽红工夫。 3、乌龙茶:乌龙茶属半发酵茶,是介于不发酵茶(绿茶)与全发酵茶(红茶)之间的一类茶叶。外形色泽青褐,因此也称它为青茶。乌龙茶冲泡后叶片上有红有绿,典型的乌龙茶叶片中间呈绿色叶缘呈红公,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美称。经久耐泡,入口醇厚回甘有天然花香味。乌龙茶是四季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乌龙茶一般分四个产地 闽北乌龙: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等。 闽南乌龙:铁观音、观音王、黄金桂等。 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等。 台湾乌龙:文山包种、冻顶乌龙、东方美人等。 4、白茶类: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类,基本工艺过程是萎调,晒干或烘干等,芽壮多毫,制成的成品茶满披白毫,十分素雅,汤色清淡,味鲜酵。如:银针白毫、白牡丹等。 5、黄茶类:属微发酵茶,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这是在制茶过程上中进行闷堆渥黄的结果。有的揉前堆积闷黄,有的揉后堆积闷黄。如:君山银会、蒙顶黄芽、霍山黄芽等。 6、黑茶类:黑茶属后酵茶。基本工艺流程是杀青、揉捻、渥堆、干燥。黑茶一般原料较粗老,加工制造过程中往往堆积发酵

(完整word版)茶文化基础知识

茶艺,是指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术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日常生活中,虽然人人都能泡茶、喝茶,但要真正泡好茶,喝好茶却并非易事。泡好一壶和享受一杯茶也要涉及到广泛的内容,如识茶、选茶、泡茶、品茶、茶叶经营、茶文化、茶艺美学等。因此泡茶、喝茶是一项技艺、一门艺术。泡茶可以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方法。泡茶时涉及茶、水、茶具、时间、环境等因素,把握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是泡好茶的关键。 第一节泡茶要素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是组成茶叶色、香、味的物质基础,其中多数能在冲泡过程中溶解于水,从而形成了茶汤的色泽、香气和滋味。泡茶时,应根据不同茶类的特点,调整水的温度,浸润时间和茶叶的用量,从而使茶的香味、色泽、滋味得以充分的发挥。综合起来,泡好一壶茶主要有四大要素:第一是茶水比例,第二页码: 茶艺基本知识 茶艺基本知识 是泡茶水温,第三是浸泡时间,第四是冲泡次数。 一、茶水比例 1.茶的品质: 茶叶中各种物质在沸水中浸出的快慢与茶叶的老嫩和加工方法有关。氨基酸具有鲜爽的性质,因此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多少直接影响着茶汤的鲜爽度。名优绿茶滋味之所以鲜爽、甘醇,主要是因为氨基酸的含量高和茶多酚的含量低。夏茶氨基酸的含量低而茶多酚的含量高,所以茶味苦涩。故有“春茶鲜、夏茶苦”的谚语。 2.茶水比例:

茶叶用量应根据不同的茶具、不同的茶叶等级而有所区别,一般而言,水多茶少,滋味淡薄;茶多水少,茶汤苦涩不爽。因此,细嫩的茶叶用量要多;较粗的茶叶,用量可少些,即所谓“细茶粗吃”“精茶细吃”。 普通的红、绿茶类(包括花茶),可大致掌握在1克茶冲泡50~60毫升水。如果是200毫升的杯(壶),那么,放上3克左右的茶,冲水至七八成满,就成了一杯浓淡适宜的茶汤。若饮用云南普洱茶,则需放茶叶5~8克。乌龙茶因习惯浓饮,注重品味和闻香,故要汤少味浓,用茶量以茶叶与茶壶比例来确定,投茶量大致是茶壶容积的1/3至1/2。广东潮、汕地区,投茶量达到茶壶容积的1/2 至2/3 。 茶、水的用量还与饮茶者的年龄、性别有关,大致说,中老年人比年轻人饮茶要浓,男性比女性饮茶要浓。如果饮茶者是老茶客或是体力劳动者,一般可以适量加大茶量;如果饮茶者是新茶客或是脑力劳动者,可以适量少放一些茶叶。一般来说,茶不可泡得太浓,因为浓茶有损胃气,对脾胃虚寒者更甚,茶叶中含有鞣酸,太浓太多,可收缩消化黏膜,妨碍胃吸收,引起便秘和牙黄,同时,太浓的茶汤和太淡的茶汤不易体会出茶香嫩的味道。古人谓饮茶“宁淡勿浓”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冲泡水温 据测定,用60℃的开水冲泡茶叶,与等量100℃的水冲泡茶叶相比,在时间和用茶量相同的情况下,茶汤中的茶汁浸出物含量,前者只有后者的45%~65%。这就是说,冲泡茶的水温高,茶汁就容易浸出;冲泡茶的水温低,茶汁浸出速度慢。“冷水泡茶慢慢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泡茶的茶水一般以落开的沸水为好,这时的水温约85℃。滚开的沸水会破坏维生素C等成份,而咖啡碱、茶多酚很快浸出,使茶味会变苦涩;水温过低则茶叶

中国茶文化简述

中国茶文化简述 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 茶文化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 中国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两种:煎茶。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斗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 于宋代。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 现形式。 工夫茶。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清代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 潮州。工夫茶讲究品饮工夫。 历史性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非常悠久。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 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 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代,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 家不可一日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 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

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发展。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 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茶文化 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化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演 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 种文化模式。 时代性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在这一新时期,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 创新和发展。新时期茶文化溶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 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对现代化社会的作用进 一步增强。茶的价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国际交往日 益频繁。新时期茶文化传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现代化、社会化 和国际化趋势。其内涵迅速膨胀,影响扩大,为世人瞩目。 民族性 各民族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自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喜庆婚礼,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 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表 现出饮茶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藏族、土家族、佤族、 拉祜族、纳西族、哈萨克族、锡伯族、保安族、阿昌族、布朗族、 德昂族、基诺族、撒拉族、白族、肯米族和裕固族等茶与喜庆婚礼,也充分展示茶文化的民族性。 地区性 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胜、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区茶文化。我国地区广阔,茶类花色繁多,饮茶习俗各异,加之各地历史、文化、生活及经济差异,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在经济、文化 中心的大城市,以其独特的自身优势和丰富的内涵,也形成独具特 色的都市茶文化。上海自1994年起,已连续举办四届国际茶文化节,显示出都市茶文化的特点与魅力。 国际性

有关于茶道的基本知识

有关于茶道的基本知识 天人合一 中国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在从茶中体味苦寂的同时,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禅机,这对茶人以茶道为修身养性的途径,借以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有好处。而道家的学说则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崇尚真的美学理念和重生、贵生、养生的思想。 正因为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融入了茶道精神之中,在中国茶人心里充满着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中国茶人有着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强烈渴望,所以中国茶人最能领略到“情来爽朗满天地” 的激情以及“更觉鹤心杳冥”那种与大自然达到“物我玄会”的绝妙感受。 尊人 中国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现形式上常见于对茶具的命名以及对茶的认识上。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三才合一”。 贵生 贵生是道家为茶道注入的功利主义思想。在道家贵生、养生、乐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茶道特别注重"茶之功" ,即注重茶的保健养生以及怡情养性的功能。 道家品茶不讲究太多的规矩,而是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以茶来助长功行内力。如马钰的一首《长思仁?茶》中写道: 一枪茶,二枪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未作差。

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 可见,道家饮茶与世俗热心于名利的人品茶不同,贪图功利名禄的人饮茶会失眠,这表明他们的精神境界太差。而茶是天赐给道家的琼浆仙露,饮了茶更有精神,不嗜睡就更能体道悟道,增添功力和道行。 更多的道家高人都把茶当作忘却红尘烦恼,逍遥享乐精神的一大乐事。对此,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在《水调歌头?咏茶》一词中写得很妙: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碾破春无限,飞起绿尘埃。 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坐忘 “坐忘”是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茶道把“静”视为“四谛”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时心境达到“一私不留、一尘不染,一妄不存”的空灵境界呢?道家也为茶道提供了入静的法门,这称之为“坐忘”,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茶道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融化物我之间的界限,以及“涤除玄鉴”“澄心味象”的审美观照,均可通过“坐忘”来实现。 无己 道家不拘名教,纯任自然,旷达逍遥的处世态度也是中国茶道的处世之道。道家所说的"无己" 就是茶道中追求的"无我"。无我,并非是从肉体上消灭自我,而是从精神上泯灭物我的对立,达到契合自然、心纳万物。“无我”是中国茶道对心境的最高追求,近几年来台湾海峡两岸茶人频频联合举办国际“无我”茶会,日本、韩国茶人也积极参与,这正是对“无我”境界的一种有益尝试。 道法自然 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次。

中国茶道基础知识

中国茶道基础知识 理——理者,品茶论理,理智和气之意。两人对饮,以茶引言,促进相互理解;和谈商事,以茶待客,以礼相处,理智和气,造成和 谈气氛;解决矛盾纠纷,面对一杯茶,以理服人,明理消气,促进和解;写文章、搞创作,以茶理想,益智醒脑,思路敏捷。 敬——敬者,客来敬茶,以茶示礼之意。无论是过去的以茶祭祖,公平是今日的客来敬茶,都充分表明了上茶的敬意。久逢知己,敬 茶洗尘,品茶叙旧,增进情谊;客人来访,初次见面,敬茶以示礼貌,以茶媒介,边喝茶边交谈,增进相互了解;朋友相聚,以茶传情,互 爱同乐,既文明又敬重,是文明敬爱之举;长辈上级来临,更以敬茶 为尊重之意,祝寿贺喜,以精美的包装茶作礼品,是现代生活的高 尚表现。 清——清者,廉洁清白,清心健身之意。清茶一杯,以茶代酒,是古代清官司的廉政之举,也是现代提倡精神文明的高尚表现。 1982年,首都春节团拜会上,每人面前清茶一杯,显示既高尚又文明,“座上清茶依旧,国家景象常新”,表明了我国两个文明建设 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天强调廉政建设,提倡廉洁奉公,“清茶一杯”的精神文明更值得发扬。“清”字的另一层含义是清心健身之意, 提倡饮茶保健是有科学根据的,已故的朱德委员长曾有诗云:“庐 山云雾茶,示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寿法。”体会之深, 令人敬佩。 融——融者,祥和融洽、和睦友谊之意。举行茶话会,往往是大家欢聚一堂,手捧香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朋友,亲人见面,清 茶一杯,交流情感,气氛融洽,有水乳交融之感。团体商谈,协商 议事,在融洽的气氛中,往往更能促进互谅互让,有益于联合与协作,使交流交往活动更有成效。由此可见,茶在联谊中的桥梁组带 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我对于中国茶文化的一点理解

我对于中国茶文化的一点理解 By cy 因为父母的缘故,喝茶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初时只是把它当成一种喝水的方式;现在,才终于理解了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深入到历史和社会之中,深入到我们的情感和和生活之中。 第一次听说陆羽是在初中的时候,活动中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一些与茶有关的知识,自然也少不了陆羽和他的《茶经》。开始只是出于好奇看了看那篇不长的古文,觉得不过尔尔,好像并没有想想中的那么惊人。平实的语言,简单的介绍,并不像想象中的文采斐然,意味深远。可是,那么一篇小文就这样流传下来,作为对于茶和茶文化的经典阐释。那时,我其实更喜欢裴汶的《茶述》:“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烹之鼎水,和以虎形。人人服之,永永不厌。得之则安,不得则病。”寥寥数语,道出了中国人寄托于茶中的眷恋。人们喝茶,不仅仅是一种习惯,更多的有着情感上的依恋或者说是文化上的解读。而我曾以为,《茶经》似乎并没有对于文化的解读。 再读《茶经》是大学毕业的那个暑假。带着老师给的任务出差到安吉,品着当地的白茶,想着西湖的龙井——喝了这么多年的茶,龙井只是品尝过几次,但就那么几次,却是让我一直恋恋不忘的——这次总算是走到了西湖边,总要买点喝喝。可是其实我对于茶叶的了解并不多,尤其是如何判断茶叶的优良,实在是处于文盲的状态。在我的意识中,茶叶的品质虽然有高下之别,但是那些天价的茶总有些过分的夸张,不过是商业炒作的结果。无非是树上的一些小叶子,不该贵的那么离谱的。为了不在买茶的过程中受骗,我上网搜索了一下关于安吉白茶与西湖龙井的相关内容。我翻着一页页的介绍,突然想起茶不仅是我们口中的饮品,也是那些美丽的传说,是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的纽带,是心情的寄托,也是茶农们赖以生存的手段。它深入到整个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各种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成为了中国社会文化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于是,我再次阅读了《茶经》。这一次,多少有些惊叹。学习了四年文化人类学之后,再读从茶的本源、制茶器具、茶的采制、煮茶方法、历代茶事、茶叶产地等几乎各个方面介绍了茶的《茶经》,以一种客位的角度来审视与茶相关的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在这些看似独立的事件背后,茶文化以茶作为符号基础,系统的整合,为人们所共享,代代沿袭。这些,刚好满足了“文化”所有的特征。 选择中国茶文化的课程,一个方面是我自己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是导师的指定。研究区域中茶作为农业的一个重要作物品种,直接影响着茶农的生活质量。而不同茶叶品种的比较,和与茶叶种植和生产相关的文化特征也是茶叶产地重要的社会文化特质。而这方面的研究在目前的研究成果中还是空白。带着这样的任

茶艺师基础知识大全

茶艺师基础知识大全 日常生活中,虽然人人都能泡茶、喝茶,但要真正泡好茶,喝好茶却并非易事。泡好一壶和享受一杯茶也要涉及到广泛的内容,如识茶、选茶、泡茶、品茶、茶叶经营、茶文化、茶艺美学等。因此泡茶、喝茶是一项技艺、一门艺术。泡茶可以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方法。泡茶时涉及茶、水、茶具、时间、环境等因素,把握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是泡好茶的关键。 第一节泡茶要素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是组成茶叶色、香、味的物质基础,其中多数能在冲泡过程中溶解于水,从而形成了茶汤的色泽、香气和滋味。泡茶时,应根据不同茶类的特点,调整水的温度,浸润时间和茶叶的用量,从而使茶的香味、色泽、滋味得以充分的发挥。综合起来,泡好一壶茶主要有四大要素:第一是茶水比例,第二是泡茶水温,第三是浸泡时间,第四是冲泡次数。 一、茶水比例 1.茶的品质: 茶叶中各种物质在沸水中浸出的快慢与茶叶的老嫩和加工方法有关。氨基酸具有鲜爽的性质,因此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多少直接影响着茶汤的鲜爽度。名优绿茶滋味之所以鲜爽、甘醇,主要是因为氨基酸的含量高和茶多酚的含量低。夏茶氨基酸的含量低而茶多酚的含量高,所以茶味苦涩。故有“春茶鲜、夏茶苦”的谚语。 2.茶水比例: 茶叶用量应根据不同的茶具、不同的茶叶等级而有所区别,一般而言,水多茶少,滋味淡薄;茶多水少,茶汤苦涩不爽。因此,细嫩的茶叶用量要多;较粗的茶叶,用量可少些,即所谓“细茶粗吃”“精茶细吃”。

普通的红、绿茶类(包括花茶),可大致掌握在1克茶冲泡50~60毫升水。如果是200毫升的杯(壶),那么,放上3克左右的茶,冲水至七八成满,就成了一杯浓淡适宜的茶汤。若饮用XX普洱茶,则需放茶叶5~8克。 乌龙茶因习惯浓饮,注重品味和闻香,故要汤少味浓,用茶量以茶叶与茶壶比例来确定,投茶量大致是茶壶容积的1/3至1/2。XX潮、汕地区,投茶量达到茶壶容积的1/2至2/3 。 茶、水的用量还与饮茶者的年龄、性别有关,大致说,中老年人比年轻人饮茶要浓,男性比女性饮茶要浓。如果饮茶者是老茶客或是体力劳动者,一般可以适量加大茶量;如果饮茶者是新茶客或是脑力劳动者,可以适量少放一些茶叶。 一般来说,茶不可泡得太浓,因为浓茶有损胃气,对脾胃虚寒者更甚,茶叶中含有鞣酸,太浓太多,可收缩消化黏膜,妨碍胃吸收,引起便秘和牙黄,同时,太浓的茶汤和太淡的茶汤不易体会出茶香嫩的味道。古人谓饮茶“宁淡勿浓”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冲泡水温 据测定,用60℃的开水冲泡茶叶,与等量100℃的水冲泡茶叶相比,在时间和用茶量相同的情况下,茶汤中的茶汁浸出物含量,前者只有后者的45%~65%。这就是说,冲泡茶的水温高,茶汁就容易浸出;冲泡茶的水温低,茶汁浸出速度慢。“冷水泡茶慢慢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泡茶的茶水一般以落开的沸水为好,这时的水温约85℃。滚开的沸水会破坏维生素C等成份,而咖啡碱、茶多酚很快浸出,使茶味会变苦涩;水温过低则茶叶浮而不沉,内含的有效成分浸泡不出来,茶汤滋味寡淡,不香、不醇、淡而无味。 泡茶水温的高低,还与茶的老嫩、松紧、大小有关。大致说来,茶叶原料粗老、紧实、整叶的,要比茶叶原料细嫩、松散、碎叶的,茶汁浸出要慢得多,所以,冲泡水温要高。水温的高低,还与冲泡的品种花色有关。 具体说来,高级细嫩名茶,特别是高档的名绿茶,开香时水温为95℃,冲泡时水温为80℃~85℃。只有这样泡出来的茶汤色清澈不浑,香气纯正而不钝,滋味鲜爽而不熟,叶底明亮而不暗,使人饮之可口,

茶艺基本知识1

茶艺基本知识 一、一个核心 这个核心就是唐代陆羽提出的“精行俭德”。以后宋代徽宗赵佶又提出了“清和澹静”。到明代喻政又提出了“淡远清真”。中国茶道传到日本,千利休提出了“和敬清寂”。传到韩国,韩国人提出了“和敬俭真”。传到新加坡,新加坡人提出了“和爱谦静”。中国当代茶学专家庄晓芳提出了“廉美和敬”。这些茶道四字令就是茶道、茶艺的核心。虽然都有时代性和地域性,但它的核心都是道德修养。 二、两个基础 不论是茶道还是茶艺。最根本的两个基础是“茶”和“艺”,故称茶艺。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是茶艺的根本。茶就是科学泡茶,科学饮茶,使人们充分吸收茶叶的营养保健物质达到强身健体。艺就是把泡茶饮茶艺术化、人轻松愉快,达到精神上的养生。 三、三个要求 这是指茶道和茶艺表演的动作必须符合三个要求: 一是动作圆活、连绵、轻盈; 二是动作自然、优美、和谐; 三是动作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四、四种茶具 综合茶道、茶艺的茶道具,不外乎陶、砂、瓷、透(玻璃)四种形态。 1.陶,是指陶器。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具。今天用起来-,古朴典雅,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别有韵味。 2.砂,是指紫砂,有著名的宜兴紫砂。它起源于明,兴盛于清。有形美、神韵,气质高雅形态各异的特点。泡茶不走味,过夜茶不馊。 3.瓷,是指瓷器,有著名的景德瓷。白瓷早在唐代就有“假白玉”之称。它“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 4.透,是指玻璃等透明茶具。她玲珑剔透,泡茶可观赏杯中的茶汤和茶芽,特别是看到茶芽直立、起舞更是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五、五种茶艺 纵观我国的茶艺,不外乎五种基本茶艺。 1.红茶茶艺。 2.绿茶茶艺。 3.乌龙茶艺(也叫功夫茶艺)。· 4.花茶茶艺。 5.禅茶茶艺。 其他茶艺都是从这五种基本茶艺中演化出来的。 六、六个条件 无论是茶道还是茶艺表演必须具备六个条件,它们是茶、水、器、人、静、雅。 1.茶,这是最基本的一个条件。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客人最满意的茶。 2.水,它不一定是名泉水,但一定要符合饮用水的卫生标准定无异味,无杂质。 3.器,是泡茶的工具,不一定是名壶金杯但一定要适合所表演的茶艺,要以茶定器。 4.人,是茶艺的主体,工农商学兵,三教九流,都能与茶融合,搞茶艺一定要文明,雅静。

茶文化的基础知识

水木芙蓉员工考试复习资料 填空: 1、茶树鲜叶根据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红茶、绿茶、黄茶、白茶、青茶和黑茶六大茶类。 2、青茶又称乌龙茶,它分为四大类型:闽白乌龙、闽南乌龙、台湾乌龙、广东乌龙。 3、闽北乌龙“四大名丛”分别为: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 4、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标志着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5、芙蓉茶庄成立于1994年,旧址在老报社对面,芙蓉茶庄2008年1月1日举办首届茶文化艺术节。 6、冲泡绿茶的投茶方式有三种:上投法、下投法、中投法。 7、泡茶技艺三要素分别是:投茶量、泡茶的时间、水的温度。 8、安吉白茶产于浙江,属绿茶类。 9、冲泡铁观音的水温应有95度以上。 10、狗脑贡是名优绿茶,它产于湖南资兴。 11、普洱茶产于云南,冲泡普洱茶,水温应达到100度。 12、君山银叶产于湖南岳阳,它属于黄茶类。 13、茶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的茶叶是西湖龙井。 14、青山绿水它是苦丁和毛尖杂交培植出来的,它产于贵州。 15、益阳伏砖它属于黑茶类。 16、黄山毛峰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它属绿茶,产于安徽黄山。 17、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 18、泡茶时择水很重要,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19、中国的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 20、“千两茶”是安化的一个传统名茶,以每卷(支)的茶叶净含量合老秤一千两而得名,因其外表的篾篓包装成花格状,故又名花卷茶。“ 21. 冲泡名优绿茶时,水温应以80—90度为宜 22.举出三种乌龙茶类蜻蜓头形:黄金桂、铁观音、单从奇种。两种粗条形乌龙茶大红袍、凤凰单丛。 23. 青茶中凤凰水仙是广东乌龙的代表品种。 24. 冲泡花茶时所用的茶具是三才杯,其中的杯盖是天,杯身是天,杯托是地。 25“三龙护鼎”中的“三龙”是指中指食指大拇指。 26.滇红主产于云南省,属于大叶种类型。 27 饮茶四要为茶水火器。 28 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

茶文化基础知识

第一节泡茶要素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是组成茶叶色、香、味的物质基础,其中多数能在冲泡过程中溶解于水,从而形成了茶汤的色泽、香气和滋味。泡茶时,应根据不同茶类的特点,调整水的温度,浸润时间和茶叶的用量,从而使茶的香味、色泽、滋味得以充分的发挥。综合起来,泡好一壶茶主要有四大要素:第一是茶水比例,第二页码: 茶艺基本知识 茶艺基本知识 是泡茶水温,第三是浸泡时间,第四是冲泡次数。 一、茶水比例 1.茶的品质: 茶叶中各种物质在沸水中浸出的快慢与茶叶的老嫩和加工方法有关。氨基酸具有鲜爽的性质,因此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多少直接影响着茶汤的鲜爽度。名优绿茶滋味之所以鲜爽、甘醇,主要是因为氨基酸的含量高和茶多酚的含量低。夏茶氨基酸的含量低而茶多酚的含量高,所以茶味苦涩。故有“春茶鲜、夏茶苦”的谚语。 2.茶水比例: 茶叶用量应根据不同的茶具、不同的茶叶等级而有所区别,一般而言,水多茶少,滋味淡薄;茶多水少,茶汤苦涩不爽。因此,细嫩的茶叶用量要多;较粗的茶叶,用量可少些,即所谓“细茶粗吃”“精茶细吃”。 普通的红、绿茶类(包括花茶),可大致掌握在1克茶冲泡50~60毫升水。如果是200毫升的杯(壶),那么,放上3克左右的茶,冲水至七八成满,就成了一杯浓淡适宜的茶汤。若饮用云南普洱茶,则需放茶叶5~8克。乌龙茶因习惯浓

饮,注重品味和闻香,故要汤少味浓,用茶量以茶叶与茶壶比例来确定,投茶量大致是茶壶容积的1/3至1/2。广东潮、汕地区,投茶量达到茶壶容积的1/2 至2/3 。 茶、水的用量还与饮茶者的年龄、性别有关,大致说,中老年人比年轻人饮茶要浓,男性比女性饮茶要浓。如果饮茶者是老茶客或是体力劳动者,一般可以适量加大茶量;如果饮茶者是新茶客或是脑力劳动者,可以适量少放一些茶叶。一般来说,茶不可泡得太浓,因为浓茶有损胃气,对脾胃虚寒者更甚,茶叶中含有鞣酸,太浓太多,可收缩消化黏膜,妨碍胃吸收,引起便秘和牙黄,同时,太浓的茶汤和太淡的茶汤不易体会出茶香嫩的味道。古人谓饮茶“宁淡勿浓”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冲泡水温 据测定,用60℃的开水冲泡茶叶,与等量100℃的水冲泡茶叶相比,在时间和用茶量相同的情况下,茶汤中的茶汁浸出物含量,前者只有后者的45%~65%。这就是说,冲泡茶的水温高,茶汁就容易浸出;冲泡茶的水温低,茶汁浸出速度慢。“冷水泡茶慢慢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泡茶的茶水一般以落开的沸水为好,这时的水温约85℃。滚开的沸水会破坏维生素C等成份,而咖啡碱、茶多酚很快浸出,使茶味会变苦涩;水温过低则茶叶浮而不沉,内含的有效成分浸泡不出来,茶汤滋味寡淡,不香、不醇、淡而无味。 泡茶水温的高低,还与茶的老嫩、松紧、大小有关。大致说来,茶叶原料粗老、紧实、整叶的,要比茶叶原料细嫩、松散、碎叶的,茶汁浸出要慢得多,所以,冲泡水温要高。水温的高低,还与冲泡的品种花色有关。具体说来,高级细嫩名茶,特别是高档的名绿茶,开香时水温为95℃,冲泡时水温为80℃~85℃。

中国茶文化知识大全教学内容

中国茶文化知识大全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近年来探索茶文化的人越是越来越多,茶文化的知识众多,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中国茶文化知识大全,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茶文化的概念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 茶文化起源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国茶区辽阔,茶区划分采取3个级别,即一级茶区(以西南、江南地区为表),二级茶区(以西北、江北),三级茶区(以华南地区为代表)。同时,茶也已成为全世界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茶融天地人于一体,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合中国汉文化而论之。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汉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和中国的一些生活中的习惯与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类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茶文化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中国不仅是茶叶的原产地之一,而且,在中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至今仍有着丰富多样的饮茶习惯和风俗。 种茶、饮茶不等于有了茶文化,仅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还必须有文人的参与和文化的内涵。唐代陆羽所著《茶经》系统的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陆羽和皎然等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视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讲究饮茶用具、饮茶用水和煮茶艺术,并与儒、道、佛哲学思想交融,而逐渐使人们进入他们的精神领域。在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的饮茶过程中,还创作了很多茶诗,仅在《全唐诗》中,流传至今的就有百余位诗人的四百余首,从而奠定汉族茶文化的基础。 茶为一种植物,可食用、解百毒、长品易健康、长寿,茶品顺为最佳、还可作药用,所以就有一句茶乃天地之精华,顺乃人生之根本。因此道家里有茶顺为茗品。 汉族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茶文化在汉族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又如在汉朝,茶叶已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朝,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等等。

学习茶文化的基本知识

学习茶文化的基本知识 茶文化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 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淡之风。这些人终日 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饮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贤。后来清淡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 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长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淡家们 就转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 在我国的唐朝时期,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 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 酒有关。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 《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茶经》非仅述茶,而是把诸家 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 基础。 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为主的茶文化,而宋朝则进一步向上向下拓展。宋朝人拓宽了茶文化的社会层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 兴旺,但茶艺走向繁复、琐碎、奢侈,失去了唐朝茶文化的思想精神。元朝时,北方民族虽嗜茶,但对宋人繁琐的茶艺不耐烦。文人 也无心以茶事表现自己的风流倜傥,而希望在茶中表现自己的清节,磨练自己的意志。在茶文化中这两种思潮却暗暗契合,即茶艺简约,返朴归真。在由元到明朝中期的茶文化形式相近,一是茶艺简约化; 二是茶文化精神与自然契合,以茶表现自己的苦节。晚明到清初, 精细的茶文化再次出现,制茶、烹饮虽未回到宋人的繁琐,但茶风 趋向纤弱,不少茶人甚至终身生泡在茶里,出现了玩物丧志的倾向。 如今,茶已发展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在英国,茶被视为美容、养颜的饮料,从宫廷传到民间 后形成了喝早茶、午后茶的时尚习俗,博学的勃莱迪牧师称茶为:"

中国茶文化知识概述

中国茶文化知识概述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很重礼节。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一、茶的起源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肖瑶,兴于唐朝,盛于宋代,

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茶也已成为全世界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茶融天地人于一体,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神农本草》记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唐代《本草拾遗》指出:?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2)商周时期:饮食茶叶的习惯得到继承和发展。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

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

1( 第一部分茶叶的类别 xx茶叶的类别(共分7类) 1、绿茶类: 绿茶是我国类别最多,销量最大,产量最高的茶类。外观造型千姿百态,香气滋味各俱特色,十分诱人。属于不发酵茶,最好当年新茶,芽茶,明前茶。 绿茶的基本工艺流程分: 杀青、揉捻、干燥三个步骤。(包括蒸青绿茶、炒青绿茶、晒青绿茶) 如: 西湖龙井、都匀毛尖、太平猴魁、碧螺春、竹叶青、峨眉雪芽、六安瓜片、信阳毛尖、黄山毛峰。 功效: 消炎去火,排毒xx,解中暑。 2、xx类: 红茶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传统茶叶,后来发展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 xx制做的基本工艺流程: 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红茶红汤红叶的品质特点主要是经过“发酵”以后形成的。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以后形成了红色的氧化聚合产物——红茶色素。这种色素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积累在叶片中,使叶片变成红色。红茶的红汤红叶就是这样形成的。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红茶兼容性较强,喝红茶暖胃,易冬天喝。 如:

祁门红茶、滇红、宁红、正山小种、红碎茶等。 工夫xx: 祁门工夫、滇红工夫、宁红工夫、宣红工夫、川红工夫、闽红工夫。 3、xx: 乌龙茶属半发酵茶,是介于不发酵茶(绿茶)与全发酵茶(红茶)之间的一类茶叶。外形色泽青褐,因此也称它为青茶。乌龙茶冲泡后叶片上有红有绿,典型的乌龙茶叶片中间呈绿色叶缘呈红公,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美称。经久耐泡,入口醇厚回甘有天然花香味。乌龙茶是四季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xx一般分四个产地 xxxx: 大红袍、xx、白鸡冠、水xx等。 xxxx: 铁观音、观音xx、黄金桂等。 xxxx: xx单枞、xx水仙等。 xxxx: 文山包种、冻顶乌龙、东方美人等。 4、xx类: 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类,基本工艺过程是萎调,晒干或烘干等,芽壮多毫,制成的成品茶满披白毫,十分素雅,汤色清淡,味鲜酵。如: 银针白毫、xx等。 5、xx类:

茶文化基础知识培训课程

茶文化基础知识培训课程 一、何谓茶文化:茶文化有广义和下一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 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指其“精神财富”部分。(《中国茶文化》作者王玲教授曾在此书中就强调指出:“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茶的生长、培植、制作、化学成分、药学原理、卫生保健作用等自然现象,这是自然科学家的工作。也不是简单的把茶叶学加上茶叶考古和茶的发展史。我们的任务是,研究茶在被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茶经”的作者及其内容是什么?唐代集茶文化之大成者是陆羽和他的名著《茶经》。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又字季疵,自称桑苎翁。又号竟陵子。复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门市),唐至德元年(756年)时年24岁的陆羽,为避安史之乱背井离乡,流落江南,最后定居浙江湖州,研究茶事,积十年心得,撰写《茶经》一书,十年后又补充修订,于唐建中元年(780年)刻印问世。《茶经》共7000多字,分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等共十章。对唐代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是世界上第一步最完备的综合性茶学著作,对中国茶叶生产和饮茶风气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唐代是中国饮茶史上和茶文化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阶段,是中国文化的成熟时期,是茶文化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二、中国是茶的故乡,关于茶文化的起源必须从茶叶谈起,而茶叶是茶树的幼芽嫩叶,故谈茶又得从茶树谈起。 1、茶树的起源:茶树是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在植物分类系统中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科,山茶属。全世界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多种,我国就有15属260多种。大多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一带,可见茶树的原产地是我国西南地区。所以《茶经》中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野生的茶树是高大的乔木,有十尺之高,如今在云南省勐海县的大黑山原始森林中,有一株1700年前的野生大茶树,树高32.12米,胸径1.03米,树围2.9米,至今仍然枝叶繁茂,被人们称为茶树王。附近还有9株高度在16至20米的大茶树。在云南省思茅地区的镇原县和平乡千家寨还发现有几千亩野生茶树群落。除了在云南、贵州、广东、桂州等省外,在湖南、江西、福建及海南等10个省份198处地方都发现了野生大茶树。生长在西南地区多雨炎热地带的野生茶树多是树冠高大、叶大如掌的乔木型大叶种,在在传播过程中,由于纬度和气候的变化,在一些比较寒冷地区,逐渐演变成比较耐旱、耐寒、耐阴、树冠矮小、树叶较小的灌木型中小叶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茶树多属此种。处于两者之间的为半乔木型大中叶树种,其树干可达数米高,采摘需用梯子,现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种植的茶树就是此种。西南地区由于海拔高度不同,气候复杂,各种类型的茶树可同时存在。作为饮料的茶叶是采摘茶树芽叶制成的,由于茶树芽叶内各种物质含量比例不同,适宜制成不同的茶叶。如乔木型和半乔木型适宜制作红茶,灌木型适宜制作绿茶,也有两者都有的。还有一些树种,如安溪铁观音、武夷水仙、黄金桂等适合乌龙茶制作。 2、茶叶的种类 所有的茶叶可分为两大类,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 基本茶类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

中国茶道的知识

中国茶道的知识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 是很益的一种和美仪式。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 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 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当时社会上茶宴是一种很流行 的社交活动。唐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 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 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成的 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 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宋徽宗赵佶是一个 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 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在茶 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最高端的茶道服务由茗泉邮 驿的运泉来为茶道提供原生态泉水的服务,这种服务近乎于奢侈, 这也是茶道的最高境界。 (一)环境 茶道是在一定的环境下所进行的茶事活动,茶道对环境的选择、营造尤其讲究,旨在通过环境来陶冶、净化人的心灵,因而需要一 个与茶道活动要求相一致的环境。茶道活动的环境不是任意、随便的,而是经过精心的选择或营造。茶道环境有三类,一是自然环境,如松间竹下,泉边溪侧,林中石上。二是人造环境,如僧寮道院、 亭台楼阁、画舫水榭、书房客厅。三是特设环境,即专门用来从事 茶道活动的茶室。茶室包括室外环境和室内环境,茶室的室外环境 是指茶室的庭院,茶室的庭院往往栽有青松翠竹等常绿植物及花木。

茶文化基础的知识是什么

茶文化基础的知识是什么 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被称为茶文化,所以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 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艺等在内的都属于茶文化知识。 茶文化基础的知识:茶道 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 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 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例如自嘉茶的茶道“品 尝甘醇味道,享受天然滋养”,正是品鉴出了茶的自然甘醇之美感。 茶文化基础的知识:茶德 茶德是指茶自身所具备的美德。茶有八德——康、乐、甘、香、和、清、敬、美。“茶德”的概念自唐代从中国传播到日本、韩国等,丰富了这些国家的茶文化。 当代中国茶思想或由于立场不同,或由于诉求对象互异,或由于理念差别,故旨 趣相差甚远,兹枚举四家略作说明中国的茶道精神:中华茶艺业联谊会『静、美』;中 华民国茶艺协会『清、敬、怡、真』;陆羽茶艺中心『美律、健康、养性、明伦』;高雄市茶艺协会『中庸、俭德、养气、品味』。 茶文化基础的知识: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作用 一是茶文化以德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倡导无私奉献,反对见利忘义和唯 利是图。主张义重于利,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倡对人尊敬,重视修生 养德,有利于人的心态平衡,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质; 二是茶文化是应付人生挑战的益友。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市场竞争下,紧张的工作、应酬、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类依附在人们身上的压力不轻。参与茶文化,可 以使精神和身心放松一番,以应付人生的挑战,香港茶楼的这个作用十分显著; 三是有利于社区文明建设。经济上去了,但文化不能落后,社会风气不能污浊, 道德不能沦丧和丑恶。改革开放后茶文化的传播表明,茶文化是有改变社会不正当消费活动、创建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四是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丰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显。茶文化具有知识性、趣味 性和康乐性,品尝名茶、茶具、茶点,观看茶俗茶艺,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