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积压裂技术在油田开采中的应用

体积压裂技术在油田开采中的应用

体积压裂技术在油田开采中的应用
体积压裂技术在油田开采中的应用

体积压裂技术在油田开采中的应用

体积压裂技术在改造低渗透油田、提高油田产量、扩大企业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技术的使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油田满足具有天然裂缝和脆性岩石的性质。本文主要围绕体积压裂技术的原理、应用范围、应用效果进行说明,并以实例对该技术的应用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说明。

标签:体积压裂技术;油田开采;天然裂缝;人工裂缝;脆性岩石

1 概述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工、农业发展迅速,对石油等基础性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多。石油开采事业在国民经济地位中所占比重日益加大,石油开采中的技术应用也是越来越先进。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多,提高了油田中低渗透油气藏在石油勘探和开采中的地位,因而促进了能适合于开采低渗透油田的体积压裂技术的应用。体积压裂技术作为高效开发低渗透油气藏的利剑,对于提高石油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2 体积压裂技术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

2.1 体积压裂技术原理体积压裂技术主要是利用水的压裂作用,扩大岩层中存在的天然裂缝的间隙,促使脆性岩石在剪力作用下发生滑移,从而产生人工裂缝。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纵横交错,形成新的网状裂缝,达到对油田储层进行改造的目的。同时,天然裂缝、岩石层理的沟通,会使主裂缝在外界侧向力的强制作用下生成次生裂缝,然后形成二级次生裂缝及更微小的次生裂缝,直至将原有的天然裂缝扩展成为新的裂缝网络系统,油田的改造体积不断增大,再利用技术将可以渗流的有效储层进行打碎,这就形成了长、宽、高三维度的全面改造。改造后的低渗透油田,渗流面积及疏导能力都有了大幅度提升,这对于提高油田的初始产量和最终采收率具有重要作用。

2.2 体积压裂技术适用范围体积压裂技术主要应用于提高低渗透油田的产量。一般情况下,低渗透油田由于流体渗透性能差、产量低,不适宜直接开采,只有通过增产改造后,才能实现正常的生产开采。油田改造通常采用体积压裂技术,该技术是采用压裂的方式,对能进行渗流的有效储集體进行打碎处理,形成网状裂缝,增大裂缝壁面和储层基质的接触面积,缩短任意方向的油气基质到裂缝的距离,从而起到提高储层整体渗透率的目的。体积压裂技术在改造油田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满足以下条件,才能使用该技术进行改造:①油田所在地区的岩石具有天然裂缝。天然裂缝是体积压裂技术应用的必备前提,只有具备了这个前提,才能利用体积压裂技术促进油田的渗流。②岩石具有一定的脆性。具有一定脆性的岩石,才能在外界作用力的压迫下产生剪切破坏,从而形成复杂的网状缝隙,扩大裂缝的体积。③与其他技术的配套使用。对于不满足以上两点要求的不敏感地带,除使用体积压裂技术外,还应配套使用大型滑溜水压裂技术。这是因为滑溜水黏度低,可更充分的进入到天然裂缝中,提高改造效果。

最新压裂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资料

压裂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长城钻探工程技术公司) 在近年油气探明储量中,低渗透储量所占比例上升速度在逐年加大。低渗透油气藏渗透率、孔隙度低,非均质性强,绝大多数油气井必须实施压裂增产措施后方见产能,压裂增产技术在低渗透油气藏开发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1、压裂技术发展历程 自1947年美国Kansas的Houghton油田成功进行世界第一口井压裂试验以来,经过60多年的发展,压裂技术从工艺、压裂材料到压裂设备都得到快速的发展,已成为提高单井产量及改善油气田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压裂从开始的单井小型压裂发展到目前的区块体积压裂,其发展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1]:(1)1947年-1970年:单井小型压裂。压裂设备大多为水泥车,压裂施工规模比较小,压裂以解除近井周围污染为主,在玉门等油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1970年-1990年:中型压裂。通过引进千型压裂车组,压裂施工规模得到提高,形成长缝增大了储层改造体积,提高了低渗透油层的导流能力,这期间压裂技术推动了大港等油田的开发。 (3)1990年-1999年:整体压裂。压裂技术开始以油藏整体为单元,在低渗透油气藏形成了整体压裂技术,支撑剂和压裂液得到规模化应用,大幅度提高储层的导流能力,整体压裂技术在长庆等油田开发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4)1999年-2005年:开发压裂。考虑井距、井排与裂缝长度的关系,形成最优开发井网,从油藏系统出发,应用开发压裂技术进一步提高区块整体改造体积,在大庆、长庆等油田开始推广应用。 (5)2005年-今:广义的体积压裂。从过去的限流法压裂到现在的直井细分层压裂、水平井分段压裂,增大储层改造体积,提高了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效果。 2、压裂技术发展现状 经过五个阶段的发展,压裂技术日趋完善,形成了三维压裂设计软件和压裂井动态预测模型,研制出环保的清洁压裂液体系和低密度支撑剂体系,配备高性能、大功率的压裂车组,使压裂技术成为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 2.1 压裂工艺和技术

(工艺技术)油田压裂新技术工艺

2012年4月8日星期日 1、黑油模型:指油质较重性质的油藏类型。黑油模型是最完善、最成熟,也是应用最为广 泛的模型。是油藏数值模拟的基础,其它模型大都是黑油模型的扩展。 (1) 黑油模型的基本假设:(1)油藏中的渗流是等温渗流。 (2)油藏中最多只有油、 气、水三相,每一相均遵守达西定律。 (3)油藏烃类只含有油、气两个组分。在油 藏状态下,油气两组分可能形成油气两相,油组分完全存在于油相内,气组分则可 以以自由气的方式存在于气相中,也可以以溶解气的方式存在于油相中,所以地层 内油相为油组分和气组分的某种组合。在常规油田中,一般不考虑油组分向气组分 挥发的现象。(4)油藏中气体的溶解和逸出是瞬间完成的,即认为油藏中油气两相 瞬时达到相平衡状态。(5)油水之间不互溶;天然气也假定不溶于水。 煤层气:赋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并部分游离于 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 全国煤层气试验区分布图 J3-K1 哈尔滨 28 3、页岩气 页岩气形成的条件 (1) 岩性:形成页岩气的岩石除页岩外,还包括泥岩、粉砂岩、甚至很细的砂岩 (2) 物性:页岩最突出的特点是孔隙度和渗透率极低,典型的气页岩的基质渗透率处于微 达西~纳达西范围,因此气体在储层中的流动主要取决于页岩中天然裂缝的发育情况 (3 )矿物组成:粘土矿物和碳酸盐含量低、粉砂质或硅质(石英)含量较高比较有利。 (4)裂缝: 裂缝发育适中。 2012-4-9 4、压裂工艺成果 压裂工艺推陈出新,分段压裂、裂缝性气藏压裂、火山岩压裂、降滤压裂、重复压裂、转向 压裂、控缝高压裂等压裂技术得到了成功应用, 特别是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的推广应用, 保障油气田增储上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较好指标: 2、 乌鲁木齐 J1-2 J3-K1 J3-K1 J3-K1 J3-K1 J2 J1-2 J1-P2 J1-2 J1-2 西宁 兰州 J1-2 1-2 西安 P2 成都 2"| C-P 北京1 ? 济南3 9 C-P 长春 E J3-K1 1开滦 15 韩城 2大城 16 蒲县 3济南 17 柳林 4淮北 18 吴堡 5淮南 19 三交 6平顶山 20 临县 7荥巩 21 兴县 8焦作 22 丰城 9安阳 23 冷水江 10晋城 24 涟邵 11屯留 25 沈北 12阳泉 26 红阳 29 阜新 13澄合 27 铁法 30 辽河 14彬长 28 鹤岗 T3 武汉二 长沙 2 : P2 上海 P2 P2 福州 卢台北

致密砂岩油藏直井体积压裂技术研究与实

致密砂岩油藏直井体积压裂技术研究与实践 林海霞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摘要本文借鉴国内外体积压裂理念与改造经验,在大安北扶杨和高台子油层开展了体积压裂探索研究与实践,分析了体积压裂改造机理、对储层条件的要求和在大安北致密砂岩油藏开展体积压裂改造的可行性,探索了体积压裂选井原则、压裂技术措施,在现场成功应用并取得好的改造效果和压后投产效果,为同类致密砂岩油藏改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主题词致密砂岩体积压裂滑溜水压裂扶杨油层 0.引言 吉林油田大安北地区扶杨和高台子油层储层特征为物性差(ф4.6-14%;k0.01-1.2md)、中等偏强水敏、塑性强(平均模量39366MPa,平均水平两项主应力差7.7MPa,平均泥质含量16.93%),采用常规压裂改造措施难以满足生产需求,需通过技术创新改变开发现状,这就使得直井体积压裂技术应用成为可能。 1.体积压裂作用机理 吴奇等人结合国外研究给出了“体积压裂”的定义及作用[1]。通过压裂的方式对储层实施改造,在形成一条或者多条主裂缝的同时,通过分段多簇射孔、高排量、大液量、低粘液体以及转向材料和技术的应用,实现对天然裂缝、岩石层理的沟通,以及在主裂缝的侧向强制形成次生裂缝,并在次生裂缝上继续分枝形成二级次生裂缝,以此类推,尽最大可能增加改造体积,让主裂缝与多级次生裂缝交织形成裂缝网络系统,将可以进行淋巴液的有效储集体“打碎”,使裂缝壁面与储层基质的接触面积最大,极大地提高储层整体渗透率,实现对储层在长、宽、高三维方向的全面改造,增大渗流面积及导流能力,广义的体积压裂包括以下3种模式[2]:①使天然裂缝不断扩张和脆性岩石产生剪切滑移,形成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相互交错的裂缝网络,将可以渗流的有效储层打碎,使裂缝壁面与储层基质的接触面积最大。②采用多种方法在有限的井段内增加水力裂缝条数和密度(天然裂缝也可能开启),这些裂缝累积控制的泄流面积随裂缝的条数、缝长、缝宽、缝高等因素变化而变化。③利用储层水平两向应力差与裂缝延伸净压力的关系,实现裂缝延伸净压力大于两个水平主应力差值与岩石抗张强度之和,形成以主缝和分支裂缝相组合的枝状裂缝。 2.实现体积压裂的条件 2.1岩石的脆性指数 储层岩性具有显著的脆性特征,是实现体积改造的物质基础。大量研究及现场试验表明:不同区域,储层岩石矿物组分差异较大,富含石英或者碳酸盐岩等脆性矿物的储层有利于产生复杂缝网,粘土矿物含量高的塑性地层不易形成复杂缝网[2]。脆性指数越高,岩石越容易形成复杂裂缝。一般来说,要形成复杂的网络系统,岩石的脆性指数要不低于50%。 目前,岩石脆性指数的计算有几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根据岩石矿物组成判断[3],即取岩石中石英含量与岩石中石英、碳酸盐及粘土总含量的比值作为该岩石脆性指数。一般石英含量超过30%便数据库认为岩石具有较高的脆性指数。 岩石脆性指数的计算第二种方法则是根据岩石力学特性判断,由杨氏模量及泊松比计算得到。

压裂常用的井下工具

目前压裂常用的井下工具有那些? 各有什么作用? 目前压裂常用的井下工具主要有:封隔器、导压喷砂器、水力锚、 直嘴子及其它辅助工具。 它们的作用是: 封隔器:用于分层压裂,将其下入射孔段底部1.5米左右。 对于上部套管需要保护的井,要下入保护上部套管的封隔器, 使封隔器上部套管在压裂时不承受高压。 导压喷砂器:是与封隔器配套使用一次完成多层分压的喷砂工具。 作用:控制施工排量、产生压差。改变压裂液流动方向。 水力锚:用于压裂施工时,固定管柱,防止管柱由于高压断脱在井内 造成事故。 固定管柱,防止油管受压后上顶、产生弯曲、变形。 帮助封隔器工作,保护封隔器胶筒不因油管位移产生破裂失封,致使压裂失败。 直嘴子:控制施工排量。 产生压差,利于封隔器工作。 井下处常用压裂井下工具 压裂施工井下工具分类 ?封隔器 ?控制类工具 第一部分:封隔器 1、K344型封隔器 1)作用:该封隔器适用于中深井的合层、任意一层或分层的压裂与酸化,可以组成一次分压多层的压裂管柱和一次分酸多层的酸化施工管柱。 2)结构 主要有上接头、胶筒座、胶筒、中心管、“O”型胶圈、滤网、下接头等。(如图1所示) 图1 K344型封隔器结构图 3)工作原理 封隔器下入井下设计深度后,从油管内加液压,高压液体经过滤网、下接头的孔眼和中心管的水槽作用在胶筒的内腔。由于此压力大于油、套管环形空间的压力而形成压力差。在此压差的作用下,胶筒胀大将油套管环形空间封隔住。解封时只需泄掉油管内的高压,使油管与油套管环形空间的压力平衡,胶筒靠本身的弹力收回便可解封。 4)K344-115型封隔器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表1 K344-115主要技术参数表 最大外径,mm φ115 最小通径,mm φ55 长度,mm 926 坐封压力,MPa 0.5~1.5 工作压力,MPa 35 工作温度,℃90

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的探讨

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的探讨 摘要:我国重要的石油开采基地大庆,其外围的储油层渗透率较低(为4—5)×10-3μm2,丰度也低(10~20)×104km2,厚度也薄(单层的厚度大约在50cm),若用直井的方式开采效益很低甚至没有效益,若用水平井的方式开采,则能较好的解决外围的低渗透油田的多井的地产问题,可达到高效开采的目的。随着我国对石油需求量的增大和油价的居高不下,国家加大了对石油领域的投入和科研攻关的力度,水平井的攻关技术日臻成熟,得到了新的突破,特别是水平井的压裂的技术提高更明显,刚开始实行的是全井笼统限流法压裂,通过攻关则发展到现在的以下几种:1、段内限流多段压裂;2、胶塞压裂;3、双封单卡分段压裂;4、水力喷砂压裂;5、机械桥塞分段压裂。共5种方式和工艺。在提高水平井的开发效果方面,虽然这些新技术和新工艺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使水平井压后产量的增加受到限制。 关键词:水平井;体积压裂;水泥加固 1. 关于在水平井压裂方面面临的技术难题 水平井压裂方面面临着两大技术难题:第一、由于通过压裂后裂缝的形成种类单一,使得油层的改造不够充分。由于所开发的水平井的位置地质条件不好,存在低孔和储层低渗透,并且油层所处的地质环境不好。像AN油田,砂岩单层的平均厚度只有80公分,而有效厚度只有30公分,并且平均孔隙度只有17%不到,且渗透率只有渗透率13.3×10-3μm2,含油的饱和度只有区区的51%。在此区做得无用功较多,钻遇率低,单层砂岩的平均钻遇率只有36%,而有效的钻遇率刚刚达到13.8%。面对这样的水平井,有效的处理方法就是在投产前需要压裂处理,但是运用常规的压裂技术一段段进行压裂,每段压裂段只能出现一条主要裂缝,使得储层的渗流面积受到很大限制,这样一来,对低渗透储层以及特低渗透储层而言远远达不到开采的要求。并且因为储层的渗透性能较差不好,常出现如下情况:刚刚开始时候,产能还不错,但时间不长产能下滑的很快,造成前高后低的现象。第二、为防止井崩,必须用水泥加固井壁。对低渗透以及特低渗透储层的处理方式,就是用水泥进行加固,但是水泥古井也会带来弊端,就是固井伤害,并且对油层的污染很严重。油井钻探完毕后,水泥固井的周期大约在两昼夜以上,这样一来,由于水泥浆浸泡长时间浸泡油层,会对储层造成很大伤害。同时,由于受到以重力为主的诸多因素的影响,水平段的固井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施工中常发生因油套环形空间不均匀导致窜槽、套变等事故,对随之而来的分段压裂施工造成很大安全隐患。同时,由于水泥固井后还要实施射孔后才能做到压裂,故大大增加了施工的成本。 2 水平井的体积压裂施工技术商榷

致密油气藏体积压裂技术

致密油气藏体积压裂技术(Stimulated Reservoir Volume)致密油气藏由于其储层本身具有低孔、低渗、低压等特点,因此储层的自然产能很低,相要实现高效商业化开发,必须采用压裂技术对储层进行改造。由于储层基质向裂缝供液能力太差,仅靠单一压裂主缝的常规压裂技术很难取得预期的增产效果,因此必须探索研究新型的压裂改造技术,“体积压裂技术”的提出具有深刻意义。 国外已将此技术成功应用于页岩气、致密砂岩气以及页岩油的开发,国内也对体积压裂开展了初步研究,部分超低渗透区块已经成功实现了体积压裂技术对储集层的改造。体积压裂技术必将逐步成为致密油藏经济有效开发的关键技术。 体积压裂技术(Stimulated Reservoir V olume)是指在水力压裂过程中,使天然裂缝不断扩张和脆性岩石产生剪切滑移,形成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相互交错的裂缝网络,从而增加改造体积,提高初始产量和最终采收率。 体积压裂改造的对象是基质孔隙性储层,天然裂缝不发育,低渗、超低渗油气藏。这类油气藏的压裂裂缝仅扩大了井控面积,但由于垂直于人工裂缝壁面方向的渗透性很差,不足以提供有效的垂向渗流能力,导致压裂产量低或者压后产量递减快等问题。通过体积压裂在垂直于主裂缝方向形成多条人工裂缝,改善了储层的渗流特性,提高了储层改造效果和增产有效期。 作用机理: 在水力压裂的过程中,当裂缝延伸净压力大于两个主应力的差值与岩石的抗张强度之和时,容易形成分叉的裂缝,多条分叉裂缝相交就会形成一个“缝网”的系统,如图1所示,其中,以主裂缝为“缝网”系统的主干,分叉缝可能在距离主裂缝延伸一定长度后,又恢复到原来的裂缝方位上,最终形成了以主裂缝为主干的纵横“网状缝”系统。 图1 “缝网”形成示意图

压裂井下工具

井下处常用压裂井下工具 压裂施工井下工具分类 ?封隔器 ?控制类工具 第一部分:封隔器 1、K344型封隔器 1)作用:该封隔器适用于中深井的合层、任意一层或分层的压裂与 施工管柱。 2)结构 主要有上接头、胶筒座、胶筒、中心管、“O”型胶圈、滤网、下接头等。(如图1所示) 3)工作原理 封隔器下入井下设计深度后,从油管内加液压,高压液体经过滤网、下接头的孔眼和中心管的水槽作用在胶筒的内腔。由于此压力大于油、套管环形空间的压力而形成压力差。在此压差的作用下,胶筒胀大将油套管环形空间封隔住。解封时只需泄掉油管内的高压,使油管与油套管环形空间的压力平衡,胶筒靠本身的弹力收回便可解封。4)K344-115型封隔器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2、Y344型封隔器 1)作用:该封隔器主要用于分层压裂、分层酸化、以及实现某种技术目的进行的地层封隔作业。 2)结构 主要有上接头、压帽、梯形盘根、中心管、衬套、胶筒、隔环、下胶筒座、上活塞、上缸套、中间接头A、短中心管、下活塞、下缸套、中间接头B、“O”型胶圈、和下接头等组成。(如图2所示) 3)工作原理 当将此封隔器下至井下预定深度坐封时,从油管内打入高压液体加液压。高压液体经过中心管的孔眼和滤网罩作用在上活塞和下活塞上,推动活塞上行压缩胶筒,使胶筒直径变大,密封油、套管环形空间。当需要解封时,只须放掉油管内的液压,活塞便在胶筒的弹力作用下退回,胶筒便回收而解封。

4)Y344型封隔器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 3、Y241型封隔器 1)作用:该封隔器主要用于分层压裂、分层酸化、以及实现某种技术目的进行的地层封隔作业。 2)结构 主要有调节钢套、反洗活塞、胶筒座、锯齿锁定套、卡瓦块、卡瓦套、控制环、皮碗、上下胶筒、上接头、锁环、下活塞、下中心管、压帽、中胶筒、中心管、锥体等组成。(如图3所示) 3)工作原理 采用液压坐封、上提管柱解封的工作方式。在油管内液体压力的作用下,封隔器坐封活塞上行打开限位机构,推动卡瓦锚定部分上行并压缩胶筒,实现坐封和锚定,同时锁紧机构进入锁紧状态。在油管内液

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

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技 术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 1.压裂返排液的产生及存在的问题 压裂工艺是油井增产的一项主要措施在各油田普遍采用。其中最常用的是水基压裂液它具有高黏度、低摩阻、悬砂性好、对地层伤害小等优点现已成为主要压裂液类型。 油井压裂过程中产生的返排压裂废液具有污染物成分复杂、浓度高、黏度大,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处理难度大,是油田较难处理污水之一。如不处理直接进入集输流程,会严重干扰后续流程,严重影响到油田生产,导致设备堵塞、油田下降,环保不达标等诸多问题。 表1 压裂返排液污水性质 图1 不同压裂返排水样 2.国内常规压裂返排液处理工艺简介 化学氧化-絮凝沉淀-过滤处理工艺 采用双氧水、次氯酸钠等强氧化破胶使返排液中的高分子物质氧化分解成小分子物质,降低废液黏度,提高传质效率,增加水处理药剂的分散与分解;絮凝可以改变水中多分散体系表面电性,破坏废液胶体的稳定性,使胶体物质脱稳、聚集;过滤,去除水中不溶或微溶物,脱色除臭。氧化-絮凝-过滤是油气田污水处理常用工艺。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工艺也存在一些不足,具体如下:

第一、该工艺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在低温环境,化学氧化剂反应慢,氧化时间长,需要较长的停留时间,导致氧化反应罐(池)占地大,不易在现场作业,运输困难等。 第二、除油效果不明显,系统对乳化油去除效果不佳,需要添加大量药剂,导致污泥量大,增加污泥处理成本。 第三、过滤器时常堵塞,由于氧化破胶不彻底,污油处理效果不佳,导致过滤器堵塞严重,影响最终出水效果和整套装置处理能力。 化学氧化-絮凝沉淀-电解氧化-过滤联合处理工艺 电解法集氧化还原、絮凝吸附、催化氧化、络合及电沉积等作用于一体,能够使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降解的物质转变成易降解的物质,是污水深度处理的常用方法。 然而电解技术目前在国内应用情况并不理想,时常存在电极钝化、结垢等问题,时常需要更换电极,处理效果稳定性差,成本高,操作检修频繁。 设备占地大,运输困难,不太适合压裂返排液现场处理要求。 化学氧化-絮凝磁分离-过滤联合处理工艺 该工艺改进了絮凝沉淀工艺,采用高效磁分离机能够减少沉降时间,缩小设备占地面积,相对之前两种工艺有改进之处。然后该工艺化学氧化、除油工艺依然存在,仍然存在处理不达标,设备占地面积大等诸多不足。 臭氧氧化气浮一体装置-旋流溶气气浮-过滤联合处理工艺

关于水力压裂设备及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关于水力压裂设备及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摘要】水力压裂技术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设备和技术应用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全球各地的石油开采中也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是目前仍在广泛应用的评价认识储层的一种重要方法,水力压裂技术也是油田煤矿等产业生产中确保安全、降低危险的重要技术。近年来,水力压裂的几部发展很快,在压裂设备材料上也有了较大突破,压裂技术在油田勘探开发应用中和其他行业的应用中的前景还是十分广阔的。 【关键词】水力压裂;发展现状;趋势 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施工对压裂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压裂设备性能、压裂液等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压裂技术应用也有不同的需求,所以水力压裂设备和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进行,笔者在此对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应用现状和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具体内容如下。 一、水力压裂设备技术的发展应用现状 (一)端部脱砂压裂技术 现代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发展应用速度快,各种新技术工艺也都得到了综合运用,过去压裂设备和技术主要应用于低渗透油田,现在应用范围有了明显的扩大,在国内许多大型油田的中高渗透地层中不但应用了压裂设备和技术,且在技术上有了更大的突破。压裂技术应用于中高渗透地层时,实现短宽型的裂缝能够更好的控制油气层的开发,所以端部脱砂压裂技术应运而生,并在应用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近年来端部脱砂压裂技术在浅层、中深地层、高渗透以及松软地层都得到了应用,该技术的相关设备也在应用中得到了不断的改进。 (二)重复压裂技术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出现越来越多的失效井和产量下降的压裂井,二重复压裂技术正是针对该类油井改造和提高产量的有效技术措施。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对重复压裂设备和技术的研究都很重视,经过实践检验其应用效果也十分显著,重复压裂的成功率能够达到75%左右。在美国还有油田企业在应用重复压裂技术的同时还采用了先进的强制闭合技术和端部脱砂技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重复压裂技术设备能够用于改造低渗透和中渗透的油层,在直井、大斜度井以及水平井中都具有很高的应用效果,对提高产能具有很好的作用。 (三)高渗层防砂压裂技术 高渗层防砂压裂技术不但能够实现高渗透油藏的压裂,还能够同时完成充填防砂作业。传统的砾石充填防砂技术很容易造成对高渗透油层的破坏,导致导流能力下降,而高渗透防砂压裂技术是结合的端部脱砂技术,使裂缝中的支撑剂浓

油田压裂新技术工艺

2012年4月8日星期日 1、黑油模型:指油质较重性质的油藏类型。黑油模型是最完善、最成熟,也是应用最为广 泛的模型。是油藏数值模拟的基础,其它模型大都是黑油模型的扩展。 (1)黑油模型的基本假设:(1)油藏中的渗流是等温渗流。(2)油藏中最多只有油、气、水三相,每一相均遵守达西定律。(3)油藏烃类只含有油、气两个组分。在油藏状态下,油气两组分可能形成油气两相,油组分完全存在于油相内,气组分则可以以自由气的方式存在于气相中,也可以以溶解气的方式存在于油相中,所以地层内油相为油组分和气组分的某种组合。在常规油田中,一般不考虑油组分向气组分挥发的现象。(4)油藏中气体的溶解和逸出是瞬间完成的,即认为油藏中油气两相瞬时达到相平衡状态。(5)油水之间不互溶;天然气也假定不溶于水。 (2)物性:页岩最突出的特点是孔隙度和渗透率极低,典型的气页岩的基质渗透率处于微达西~纳达西范围,因此气体在储层中的流动主要取决于页岩中天然裂缝的发育情况 (3)矿物组成:粘土矿物和碳酸盐含量低、粉砂质或硅质(石英)含量较高比较有利。(4)裂缝:裂缝发育适中。 2012-4-9 4、压裂工艺成果 压裂工艺推陈出新,分段压裂、裂缝性气藏压裂、火山岩压裂、降滤压裂、重复压裂、转向压裂、控缝高压裂等压裂技术得到了成功应用,特别是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的推广应用,在保障油气田增储上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较好指标:

水平井压裂分段数:9段 深层气压裂最大支撑剂量: 908.5t (角64-2H井) 最大注入井筒液量: 4261.1m3 最大酸压规模:1603 m3 ?水力喷射分层加砂压裂在四川、长庆地区施工20余井次,平均单井次缩短施工周期20天以上;气井应用不动管柱分层压裂技术307井次,施工成功率99%;平均单井缩短试气周期20天以上;连续混配压裂施工405井次,累计配液88898 m3,累计缩短施工周期425天。 ?裸眼封隔器分段压裂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在苏里格等地区现场应用22井次,并取得良好效果。长城钻探在苏里格气田采用裸眼封隔器进行压裂投产后产量是临近直井的5倍以上。 ?川庆钻探与美国EOG公司合作,在角64-2H井应用水平井泵送电缆桥塞压裂技术,成功完成水平井9段分层加砂压裂施工,注入液体4261.1m3,支撑剂908.5t,刷新此项工艺技术作业时间最短、段数最多(9段)、注入砂量最大、注入液量最多、累计作业时间最长等5项亚洲记录, ?2010年,国产水平井裸眼封隔器及配套工具的成功研发和推广应用,打破了外国公司的垄断,取得了很好的增产效果,产量是临近直井的3倍以上。 ?2010年,川庆钻探在合川 2口井成功进行了连续油管喷砂射孔环空6-7级分段压裂现场施工;西南油气田的威201页岩气井也已进行了2次的页岩气压裂改造施工,为非常规气藏有效开发探索出了新的途径。 5、机械分段压裂技术 机械分段压裂技术包括裸眼封隔器分段压裂技术、动管柱套管内多封隔器卡封分段压裂技术、不动管柱套管内多封隔器卡封分段压裂技术、封隔器+桥塞分段压裂技术等。 1、裸眼封隔器分段压裂 ◆裸眼封隔器分段压裂是苏里格水平井储层改造的主要方式:到目前苏里格共完成裸眼分段压裂36井(167段),占整个水平井改造总井数的81.8%。 ◆应用规模逐年扩大: 09年8井次、10年1~7月28井次。 ◆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分段数从3段到10段(工具已下井,近期压裂施工),最长水平段1512m,最大下入深度5235m。 套管鞋:3698.81

井下压裂工具应用

井下压裂工具应用

目录 分层压裂工具简介 (一)、分层压裂井下工具组合 (1)Y221封隔器+ 单滑套喷砂器+ 安全接头 (2)Y221封隔器+ 单滑套喷砂器+ Y111封隔器+ 循环阀+ 安全接头 (3)Y221封隔器+ 平衡阀+ 单滑套喷砂器+ 伸缩器 + Y111封隔器+ 循环阀+ 安全接头 (4)Y221封隔器+ 双滑套喷砂器+ Y111封隔器+ 循环阀+ 安全接头 (5)221 + 敞口喷砂器+ Y111 组合+ 循环阀+ 安全接头 (二)Y221A型找漏验套工具 Y221A型封隔器的改进措施 施工方式 使用注意事项 现场应用情况 (三)XF105/60型卡封专用井口 结构及特点 技术原理 现场使用情况 卡封压裂专用井口现场使用统计表

井下压裂工具情况总结 分层压裂工具简介 随着老油田进入开发后期,主力油气藏进入采空或高含水阶段,因此出现产量逐渐下滑状态。为了保持油田的稳产和上储的生产实际需求,对二、三油气藏的开发日益重要。压裂是重要的开发增产手段,可是目前主要采用多层合压的施工方式,这种压裂方式对油层的压裂针对性不强,不能清晰的认识各层的产能情况和充分发挥各层生产能力,同时也不能很好的达到压裂的预期目的。例如:对一口井三个层位进行合压,由于地层本身应力差异、地层能量差异或钻井和作业过程中造成的外来污染等原因,造成了油气层破裂压力差异。因此在一次施工中如果各层破裂压力相差很大那么只能打开破裂压力小的层,即使是多次进行重复压裂,其压裂施工的结果可能只是反复地对同一个层位进行改造,而其他的两个层位未达到压裂改造目的;如果三个层破裂压力相差不大,施工中虽然可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打开,但是也不能完全达到压裂施工的设计意图。即使过去采用投球分层压裂、添砂分层压裂或者采用桥塞封堵非压裂层的方式进行分层压裂,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投球分压的效果不明显;而采用添砂或桥塞分层压裂的方式施工量大、作业周期长、作业成本高昂,不适合大量应用,因此开展了一次性双封工艺管串分层压裂的研究。这种工艺管串具备:一次能完成1-3层的施工任务、可操作性强、可靠性高、费用低。我们针对深井、高温、高压及大砂比、高排量等压裂工艺要求设计出多种分层压裂管串。同时还针对压裂工艺需求开发研制了XF105/60型专用环空压裂悬挂器和XF105/60型卡封压裂专用井口。在现有封隔器基础之上开发研制了Y221A型试压验套及找漏工具,为大修作业队伍提供了性能可靠的工具支持。从

延长油田用压裂液的优点与不足讲解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延长油田用压裂液的优点与不足所属系部:石油工程系 专业:应用化工生产技术(油田化学)年级班级:07应用化工(4)班 作者:李阿莹 学号: 指导老师: 评阅人: 2010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延长油田地质情况……………………………………………()第三章压裂液概述………………………………………………………()3.1 概述………………………………………………….……………………()3.2 分类……………………………………………………………….………()3.3 压裂液的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状况…………………………….….()第四章延长油田用压裂液…………………………………..………()4.1 胍尔胶压裂液……………………………………………………………()4.2 清洁压裂液………………………………………………………………()4.3清洁压裂液与胍胶压裂液的应用对比…………………………………()结论…………………………………………………………..…………….………()参考文献…………………………………………………………….……………()致谢………………………………………………………………………………()

摘要: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延长油田已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为了达到稳产、增产进而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油田企业会对部分井实施措施作业。本论文以此为出发点,就油田常用的两种压裂液体系用外加剂、工艺、施工效果等方面做了概述并由对两种压裂液体系的应用对比,总结出各自的有优点与不足. 关键词:水力压裂延长油田胍胶压裂液清洁压裂液

体积压裂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体积压裂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对于低渗油藏,由于此类型的储油层密度高,渗透率较低,所以就不能使用常规的压裂形成单一裂缝的增产改造措施,因为此措施不能达到商业的开采价值,因而为了提升其商业开采价值就要探索新的压裂改造技术。在国内提出了体积压裂改造超低渗油藏的设想,其根据是参考国外的页岩气体积压裂技术。国内通过体积压裂的方法在靖安油田初次实验及应用。经实践后得出,虽然低渗油藏储层致密、渗透率低,但是在经体积压裂后,其形成了复杂缝网和增大改造体积,这样不仅在初期油量产出大,而且给与后期稳产极大支持。 关键词:低渗致密增产改造体积压裂缝网 一、体积压裂作用机理 “体积压裂”顾名思义,就是指将可以进行渗流的有效储集体通过压裂的方法“打碎”,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网络裂缝,通过这样的压裂方式能使储层基质与裂缝壁面的接触面积达到最大化,使得油气可以从任何方向渗流到裂缝的距离最短化,将储层整体渗透率提高到一定的程度,从而使储层可以实现长、宽、高三维立体方向的改造。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通过(1)低猫液体(2)大液量(3)高排量这三项,加以转向技术及材料的应用的辅助,利用直井分层压裂技术和水平井分段改造技术等手段,可以将裂缝网络系统形成规模最大化,储层动用率就会相应的提高,从而提高非常规油气藏采收率。 二、体积压裂的技术特征 2.1 体积压裂改造的条件 (1)地层有天然的裂缝且发育良好;(2)岩石中硅质成分含量高,容易在高压下产生裂缝。岩石在压裂过程中容易产生剪切力破坏,不是形成单一的裂缝,而是有利于形成复杂的网状裂缝,从而提高裂缝密度增加缝隙体积;(3)较小的敏感力度,适用于大型的滑溜水压裂。较弱的水敏地层,有利于提高压裂液的用液规模,同时使用滑溜水压裂,滑溜水黏度低,可以进入天然裂缝中,迫使天然裂缝延展距离增加缝隙体积,扩大了改造体积。 2.2 体积压裂改造技术 国内常用的体积压裂技术是滑溜水大型压裂技术。体积压裂工艺有两个特征。第一“两大”:大排量、大液量。第二“两小”:(1)小粒径低密度支撑剂,支撑剂一般采用70/100目和40/70目陶粒;(2)低砂比,最高砂比不超过支撑剂总量的20.0%。 2.3 体积压裂液体系

国内压裂技术进展

中国石油压裂酸化业务的发展综述 近些年,中国石油压裂酸化发展声势夺人,水平井裸眼分段压裂酸化工具等一批技术利器先后登场。从技术工艺来说,历经直井分层压裂、水平井分段压裂和井组整体压裂,由单纯追求裂缝长度发展到最大限度寻求被压开储层体积。 今年,一吨瓜尔胶一度高达每吨2.1万美元,两年前这一价格还仅为1950美元。作为传统压裂液,瓜尔胶身价倍增的推手正是全球如火如荼的压裂酸化业务。且不说压裂酸化在北美页岩气开发中大显身手,仅从中国石油压裂技术的发展就可窥见一斑。 时势造英雄 压裂酸化是一种旨在改善石油在地下流动环境,提高油井产量的储层改造工艺技术,虽应用年头不短,但整体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不仅是工程技术产业链上的一块短板,而且在井下作业业务的庞大队伍中也势单力薄。 然而近些年,中国石油压裂酸化发展声势夺人,水平井裸眼分段压裂酸化工具等一批技术利器先后登场。昔日低调的角色为何成为今日的新秀? 时势造英雄。随着油气资源劣质化加剧,低渗透油气储量成为新增储量和上产主体,越来越多油气井需要储层改造。压裂酸化技术发展,不仅关系到稳定并提高单井产量“牛鼻子”工程的实施,而且影响着油气藏开发动用程度。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中国石油目标市场压裂酸化工作量需求约13.9万井次,年平均2.8万井次,2015年将比2010年增长30.5%,压裂层(段)数及加砂量将增长40%以上。 压裂酸化在建设“西部大庆”大舞台上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从“井井有油、口口不流”的“三低”油气藏,到如今“西部大庆”呼之欲出,以压裂为核心的井下技术作业,在长庆油田增储上产中起的作用不言而喻。40多年来,“吃压裂饭,过压裂年,唱压裂歌”的顺口溜无人不晓。 如今,要唱“压裂歌”的何止长庆油田一家。大庆油田薄互层水平井压裂和老井改造,川渝地区和塔里木地区的深井、高温高压储层改造及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都在热情地呼唤压裂酸化技术进步与更大规模应用。 在2012年勘探开发年会上,集团公司总经理周吉平把物探、钻完井及储层改造并列为三大核心工程技术。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廖永远要求油田和工程技术企事业单位要“干优压裂活,吃好储改饭”。 整合出尖兵

2020年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pdf

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 1.压裂返排液的产生及存在的问题 压裂工艺是油井增产的一项主要措施在各油田普遍采用。其中最常用的是水基压裂液它具有高黏度、低摩阻、悬砂性好、对地层伤害小等优点现已成为主要压裂液类型。 油井压裂过程中产生的返排压裂废液具有污染物成分复杂、浓度高、黏度大,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处理难度大,是油田较难处理污水之一。如不处理直接进入集输流程,会严重干扰后续流程,严重影响到油田生产,导致设备堵塞、油田下降,环保不达标等诸多问题。 表1 压裂返排液污水性质 图1 不同压裂返排水样 2.国内常规压裂返排液处理工艺简介 2.1 化学氧化-絮凝沉淀-过滤处理工艺 采用双氧水、次氯酸钠等强氧化破胶使返排液中的高分子物质氧化分解成小分子物质,降低废液黏度,提高传质效率,增加水处理药剂的分散与分解;絮凝可以改变水中多分散体系表面电性,破坏废液胶体的稳定性,使胶体物质脱稳、聚集;过滤,去除水中不溶或微溶物,脱色除臭。氧化-絮凝-过滤是油气田污水处理常用工艺。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工艺也存在一些不足,具体如下: 第一、该工艺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在低温环境,化学氧化剂反应慢,氧化时间长,需要较长的停留时间,导致氧化反应罐(池)占地大,不易在现场作业,运输困难等。 第二、除油效果不明显,系统对乳化油去除效果不佳,需要添加大量药剂,导致污泥量大,增加污泥处理成本。 第三、过滤器时常堵塞,由于氧化破胶不彻底,污油处理效果不佳,导致过滤器堵塞严重,影响最终出水效果和整套装置处理能力。 2.2 化学氧化-絮凝沉淀-电解氧化-过滤联合处理工艺 电解法集氧化还原、絮凝吸附、催化氧化、络合及电沉积等作用于一体,能够使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降解的物质转变成易降解的物质,是污水深度处理的常用方法。 然而电解技术目前在国内应用情况并不理想,时常存在电极钝化、结垢等问题,时常需要更换电极,处理效果稳定性差,成本高,操作检修频繁。 设备占地大,运输困难,不太适合压裂返排液现场处理要求。 2.3 化学氧化-絮凝磁分离-过滤联合处理工艺 该工艺改进了絮凝沉淀工艺,采用高效磁分离机能够减少沉降时间,缩小设备占地面积,相对之前两种工艺有改进之处。然后该工艺化学氧化、除油工艺依然存在,仍然存在处理不达标,设备占地面积大等诸多不足。 2.4 臭氧氧化气浮一体装置-旋流溶气气浮-过滤联合处理工艺 该工艺克服了传统化学氧化受温度、反应速率等影响,采用最新臭氧多重催化氧化和高效旋流溶气气浮技术,实现压裂返排液快速、高效破胶降粘,同时能够高效去除悬浮物、油、胶体等诸多污染物,实现压裂返排液快速、达标处理后回注。从多个油田应用情况数据来看(详见下表),该技术处理效果比较明细,基本能够满足压裂返排液回注或回用的要求。 图2现场应用照片

玛湖致密砾岩油藏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探索与实践

2019年3月第24卷第2期中国石油勘探 CHINA PETROLEUM EXPLORATION DOI. 10.3969/j .issn.l 672-7703.2019.02.013 玛湖致密砾岩油藏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探索与实践 许江文I 李建民I 乌卩元月I 丁坤I 江洪2 (1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2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开发公司) 摘 要:玛湖油田致密砾岩油藏油气富集、开发潜力巨大,但成藏条件复杂、岩性致密、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 砂体跨度大,压裂面临着起裂困难、裂缝复杂程度低、有效支撑难度大、稳产能力差等挑战。针对油藏地质特征与改 造难点,秉承“缝控储量”的理念,拓宽非常规油藏体积压裂认识,通过5年的探索与实践,集成了以细分切割为主 要特点的致密砾岩油藏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系列。通过速钻桥塞分段、小裂缝间距分簇射孔、大排量逆混合注入相结 合,确保段内多簇裂缝高效起裂延展;组合加砂工艺与大液量滑溜水替代瓜尔胶入井相结合,在改善裂缝纵向及远端 支撑剂铺置效果、提高裂缝导流能力的同时,实现地层增能蓄能;从而实现了致密砾岩储层的体积改造,确保了压裂 改造的长期有效。该项技术目前已在玛湖全区的勘探、评价与产能建设领域推广应用,累计在11区块实施水平井86 井次,改造后水平井增产稳产效果显著提升,取得了玛湖致密砾岩油藏效益开发的突破,有效推动了玛湖油田的整体 开发和规模效益动用。 关键词:玛湖油田;致密砾岩油藏;水平井;细分切割体积压裂 中图分类号:TE357.1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volume fracturing tech no l ogy in horizontal well of Mahu tight conglomerate reservoirs Xu Jiangwen 1, Li Jianmin 1, Wu Yuanyue 1, Ding Kun 1, Jiang Hong 2 (1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etroChina Xinjiang Oilfield Company; 2 PetroChina Xinjiang Oilfield Development Company ) Abstract: Mahu tight conglomerate reservoirs have huge potential of tight oil resource and exploitation. Based on the complex reservoir -forming conditions, poor reservoirs property, strong heterogeneity and large sand body span,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this area was facing serious challenges in fracture initiation and proppant placement. Annual production capacity of fractured wells were under expectation.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of "fracture-controlled reserves", series technologies of subdivision volume fracturing are integrated after 5 years of exploration. High-efficiency initiation and extension of multi-cluster fractures in one section are achieved by using drillability bridge plug segmented, small crack spacing cluster perforation and large displacement inverse mixing injection technologies. The effect of proppant placement and reservoir pressure are improved through multi-scale proppant adding method and increasing the dosage of slippery water to replace the guar gum. The series technologie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in 11 blocks and 86 wells in Mahu, including exploration,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area. For tight oil reservoir, the fracturing and producing effects have improved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en realized. Then, development of the total Mahu oilfield is effectively promoted. Key words: Mahu oilfield,tight conglomerate reservoirs,horizontal well, subdivision volume fracturing technology 0引言准鳴尔盆地玛湖凹陷是一个多层系成藏的大型富 坯凹陷。近年来,在二叠系、三叠系致密砾岩油藏勘 探不断获得突破,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达5.2xl08t [H41o 目前主要开发玛北斜坡和玛西斜坡二叠系百口泉组致 密砾岩油藏,油藏埋深普遍大于3000m,以玛131井 区百口泉组油藏为代表的玛北斜坡致密砾岩油藏物性 差、非均质性强、砂体跨度大、油层分布特征差异大、 地层能量较弱;以玛18井区百口泉组油藏为代表的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 (2017ZX05070)。 第一作者简介:许江文(1967-),男,湖南祁东人,硕士,2002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钻完井 技术研究及油气勘探工作。地址:新疆克拉玛依市胜利路87号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邮政编码:834000。E-mail : xujw@petrochina . com . cn 收稿日期:2018-09-20;修改日期:2019-01-11

常用井下工具

井下系列工具 抽油泵增效装置 装置内的水力放大三级装置依靠抽油井正常生产的泵吸入口流压或气压使游动凡尔开启或关闭,而且开启或关闭的动作及时,在抽油泵的整个下行程能保持游动凡打开,有效地消去了抽油泵的气体影响或液面撞击,延长抽油泵的免修期。 1:有效提高抽油泵的泵效和单井产液量,延长抽油泵的检泵周期; 抽油泵的气体影响和供液不足是抽油机井的常见现象,严重的时侯伴随气锁和液面撞击,导致管、杆柱的震动和抽油泵有效行程的减小,减小抽油泵 的泵效和单井产液量,缩短抽油泵的检泵周期。 2:改善抽油泵的工作状况和管、杆柱的工作状况; 3:体积小,安装方便,价格便宜,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1:气液比大,泵效低的有杆管式泵抽油井; 2:供液不足,液面撞击,影响抽油泵、抽油杆、油管工作状况的抽油井; 3:油稠导致泵效低的抽油井; 4:抽油泵气锁严重,油井不出、而液面较浅的油井; 5:抽油井工况不佳,检泵频繁的油井; 将增效装置安装在抽油泵活塞的下端,取代活塞原下凡尔总成,将活塞上的上凡尔球去掉即可。

本装置在多个油田应用100多口井,增油效果十分明显,抽油井系统的工作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 典型井例: (一)、118-7井施工前后的对比情况: 1、生产管柱:∮57×1501.22 m; 2、工作制度:3.6 m×6.6 min-1; 3、有效冲程(程比:0.0476 m/mm):0.24 m增加到3.34 m; 4、液面:由井口加深到969 m; 5、示功图对比: 6 (二)、3-9-9井施工前后的对比情况: 1、生产管柱:∮56×1400.00 m; 2、工作制度:施工前:3.0 m×9 min-1,施工后:3.0 m×6 min-1; 3、有效冲程(程比:0.0476 m/mm):0.34 m增加到2.74 m; 4、液面:由井口加深到1043m; 5、示功图对比: 6 自动步进清蜡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