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承台计算公式

承台计算公式

承台计算公式
承台计算公式

.

.

承台计算公式

公式:h B A V ??=

公式:V=h ·(AB+0.58A 2-0.87B 2)

公式:V= A 2 ·

h

V=0.73 A 2 ·h=1.72 B 2·

h

V=0.87 A 2 ·h=2.60 B 2·h

公式:V=V1+V2

V1=h1/6[A (2B-b )+a (B+2b )] V2= A ·B ·

h2

公式:V=V1+V2

V1=h1/3[A (1.44A+1.25B+0.57a+2b )-B (1.73B+1.52b )+ab] V2= h2·(AB+0.58A 2-0.87B 2)

.

.

公式:V=V1+V2

V1=h1/6[A (2A+b )+a (A+2b ) V2= A 2 ·

h2

公式:V=V1+V2

V1=h1/6[A ( 1.98A+1.62b )+a (1.05A+2b )

V2= 0.73 A 2 ·h2=1.72 B 2·

h2

公式:V=V1+V2

V1=h1/3[A (0.87A+0.50b )+a (0.53A+b )

V2=0.87 A 2 ·h2=2.60 B 2·h2

施工参数

1m3砼中水泥的用量:

C10砼 1m3=4包水泥 C15砼 1m3=5包水泥 C20砼 1m3=7包水泥 C25砼 1m3=9包水泥 砂密度: 2.57/m3 石密度: 1.37/m3 水泥密度:2.87/m3 50kg=100斤=50公斤 100kg=200斤=100公斤

103公斤=203×103斤=1吨 1kg=1公斤=10N

103kg=1吨=104N=10KN

工程数量的有效位数应遵守下列规定:

1以“吨”位单位,应保留三位小数,第四位小数四舍五入;

2、以“m3” “m2”“m ”位为单位,应保留二位小数,第三位小数四舍五入;

3、以“个”“项”等位单位,应取整数。

方格网土方计算方法:

1、 将标有等高线的建筑场地地形图划分位

N5×N5的方格(N 为5的整数倍,一般采用N=4小于10,方格网划分如较小,计算较准确,在方格网的各角点标注该处地面标高及设计标高。地面标高-设计

标高=施工高度,以(+)表示挖方,以(-)表示填方);

2、 分格网上的零点是不挖不填的点及分界

线在方格网的角点,施工高度改变符号的区段上,就有零点位置,其具体位置应通过计算求出。

弯起钢筋的长度系数

弯起角度30度;45度;60度

三桩桩基承台计算

三桩桩基承台计算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 设计者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 一、设计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①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②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③ 二、示意图 三、计算信息 承台类型: 三桩承台计算类型: 验算截面尺寸 构件编号: CT-1 1. 几何参数 矩形柱宽bc=750mm 矩形柱高hc=750mm 圆桩直径d=500mm 承台根部高度H=700mm x方向桩中心距A=2000mm y方向桩中心距B=2000mm 承台边缘至边桩中心距 C=500mm 2. 材料信息 柱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ft_c=1.43N/m, fc_c=14.3N/m 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ft_b=1.43N/m, fc_b=14.3N/m 桩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ft_p=1.43N/m, fc_p=14.3N/m 承台钢筋级别: HRB400 fy=360N/m 3. 计算信息 结构重要性系数: γo=1.0 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70mm

4. 作用在承台顶部荷载基本组合值 F=2495.000kN Mx=0.000kN*m My=45.000kN*m Vx=32.000kN Vy=0.000kN 四、计算参数 1. 承台总长 Bx=C+A+C=0.500+ 2.000+0.500= 3.000m 2. 承台总宽 By=C+B+C=0.500+2.000+0.500= 3.000m 3. 承台根部截面有效高度 ho=H-as=0.700-0.070=0.630m 4. 圆桩换算截面宽度 bp=0.8*d=0.8*0.500=0.400m 五、内力计算 1. 各桩编号及定位座标如上图所示: θ1=arccos(0.5*A/B)=1.047 θ2=2*arcsin(0.5*A/B)=1.047 1号桩 (x1=-A/2=-1.000m, y1=-B*cos(0.5*θ2)/3=-0.577m) 2号桩 (x2=A/2=1.000m, y2=-B*cos(0.5*θ2)/3=-0.577m) 3号桩 (x3=0, y3=B*cos(0.5*θ2)*2/3=1.155m) 2. 各桩净反力设计值, 计算公式:【8.5.3-2】① ∑*2=2.000m ∑*2=2.000m =F/n-Mx*/+My*/+Vx*H*/-Vy*H*/ N1=2495.000/3-0.000*(-0.577)/2.000+45.000*(-1.000)/2.000 +32.000*0.700*(-1.000)/2.000-0.000*0.700*(-0.577)/2.000 =797.967kN N2=2495.000/3-0.000*(-0.577)/2.000+45.000*1.000/2.000 +32.000*0.700*1.000/2.000-0.000*0.700*(-0.577)/2.000 =865.367kN N3=2495.000/3-0.000*1.155/2.000+45.000*0.000/2.000 +32.000*0.700*0.000/2.000-0.000*0.700*1.155/2.000 =831.667kN 六、柱对承台的冲切验算【8.5.19-1】① 1. ∑Ni=0=0.000kN ho1=h-as=0.700-0.070=0.630m 2. αox=A/2-bc/2-bp/2=2.000/2-1/2*0.750-1/2*0.400=0.425m αoy12=y2-hc/2-bp/2=0.577-0.750/2-0.400/2=0.002m αoy3=y3-hc/2-bp/2=1.155-0.750/2-0.400/2=0.580m 3. λox=αox/ho1=0.425/0.630=0.675 λoy12=αoy12/ho1=0.126/0.630=0.200 λoy3=αoy3/ho1=0.580/0.630=0.920 4. αox=0.84/(λox+0.2)=0.84/(0.675+0.2)=0.960 αoy12=0.84/(λoy12+0.2)=0.84/(0.200+0.2)=2.100 αoy3=0.84/(λoy3+0.2)=0.84/(0.920+0.2)=0.750 6. 计算冲切临界截面周长

土方量计算公式

基坑土方量计算公式 公式:V=1/3h(S上+√(S下*S上)+S下) S上=140 S下=60 V=1/3*3*(140+60+√140*60)=291.65m2 基坑下底长10m,下底宽6m 基坑上底长14m ,上底宽10m 开挖深度3m ,开挖坡率1:0.5 求基坑开挖土方量、 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锥体: 底面面积×高÷3 台体: V=[ S上+√(S上S下)+S下]h÷3 球缺体积公式=πh2(3R-h)÷3 球体积公式:V=4πR3/3 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 表面积:2πRr+2πRh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圆锥体: 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平面图形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h-a 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 s=(a+b+c)/2 S=ah/2=ab/2?sinC=[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 S=dD/2?sinα平行四边形 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 S=ah=absinα菱形 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 S=Dd/2=a2sinα梯形 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 S=(a+b)h/2=mh 圆 r-半径 d-直径 C=πd=2πr S=πr2=πd2/4扇形r―扇形半径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弓形 l-弧长 S=r2/2?(πα/180-sinα) b-弦长=r2arccos[(r-h)/r] - (r-h)(2rh-h2)1/2 h-矢高=παr2/360 - b/2?[r2-(b/2)2]1/2 r-半径=r(l-b)/2 + bh/2 α-圆心角的度数≈2bh/3圆环 R-外圆半径 S=π(R2-r2) r-内圆半径=π(D2-d2)/4 D-外圆直径 d-内圆直径椭圆 D-长轴 S=πDd/4 d-短轴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基坑土方计算公式汇总

基坑土方计算公式 挖基坑V=(a+2c+kh)*(b+2c+kh)*h+1/3k2h3 a=长底边 b=短底边 c=工作面 h=挖土深度 k=放坡系数 条形基础V=L*(ah+kh2) a=垫层宽+工作面*2 h=挖土深度 k=放坡系数 四菱台的基坑: 上口长A、宽B 下口长a、宽b 深H V=[A*B+a*b+(A+a)*(B+b)]*H/6 分段计算,在高差处分开,但公式是一样的,如果两个坑的底部没有重合,而上口重合了,你就算二个四棱台的体积再扣去重合部份的三棱台体积就是了。复杂的你可以用CAD软件或图形算量软件去计算。如广联达的或清华斯维尔的。 基坑土方量计算公式 公式:V=1/3h(S上+√(S下*S上)+S下) S上=140 S下=60 V=1/3*3*(140+60+√140*60)=291.65m2 基坑下底长10m,下底宽6m 基坑上底长14m ,上底宽10m 开挖深度3m ,开 挖坡率1:0.5 求基坑开挖土方量、 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锥体: 底面面积×高÷3 台体: V=[ S上+√(S上S下)+S下]h÷3 球缺体积公式=πh2(3R-h)÷3 球体积公式:V=4πR3/3 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

表面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圆锥 体: 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 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 s=(a+b+c)/2 S=ah/2=ab/2?sinC =[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 S=dD/2?sinα平行四边形 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 S=ah=absinα菱形 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 S=Dd/2=a2sinα梯形 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 S=(a+b)h/2=mh 圆 r-半径 d-直径 C=πd=2πr S=πr2=πd2/4 扇形 r—扇形半径 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 l-弧长 S=r2/2?(πα/180-sinα) b-弦长=r2arccos[(r-h)/r] - (r-h)(2rh-h2)1/2 h-矢高=παr2/360 - b/2?[r2-(b/2)2]1/2 r-半径=r(l-b)/2 + bh/2 α-圆心角的度数≈2bh/3 圆环 R-外圆半径 S=π(R2-r2) r-内圆半径=π(D2-d2)/4 D-外圆直径 d-内圆直径椭圆 D-长轴 S=πDd/4 d-短轴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 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 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

怎么计算混凝土工程量

怎么计算混凝土工程量 一、基础混凝土计算 1、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和伸入承台基础的桩头所占体积。 2、基础。 有肋带形混凝土基础,其肋高与肋宽之比在4:1以内的按有肋带形基础计算。超过4:1时,其基础底按板式基础计算,以上部分按墙计算。 箱式满堂基础应分别按无梁式满堂基础、柱、墙、梁、板有关规定计算,套相应定额项目。 设备基础除块体以外,其他类型设备基础分别按基础、梁、柱、板、墙等有关规定计算,套相应的定额项目计算。 二、柱混凝土计算 按图示断面尺寸乘以柱高以m3计算。柱高按下列规定确定。

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框架柱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从楼层的楼板上表面)算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无楼层者,从柱基上表面至柱顶。 构造柱按全高计算,与砖墙嵌接部分的体积并入柱身体积内计算。依附柱上的牛腿,并入柱身体积内计算。 柱计算公式: V=SH 注意:构造柱截面积计算。

三、梁混凝土计算 按图示断面尺寸乘以梁长以m3计算,梁长按下列规定确定: 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 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梁与混凝土墙连接时,梁长算至混凝土墙的侧面。伸入墙内梁头,梁垫体积并入梁体积内计算。

梁计算公式 (1)过梁:V=SL ①现浇过梁L=门窗洞口宽度+500㎜ ②预制过梁 门窗洞口宽度>1500㎜L=门窗洞口宽度+720㎜门窗洞口宽度≤1500㎜L=门窗洞口宽度+480㎜(2)圈梁:V=SL ①圈梁截面:注意L形截面计算

土方体积计算公式

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 分享 . 土建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 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S中和S下 3、挖土方计算的难点 ⑴、计算挖土方上中下底面积时候需要计算“各自边线到外墙外边线图”部分的中心线,中心线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同平整场地)。 ⑵、中截面面积不好计算。 ⑶、重叠地方不好处理(同平整场地)。 ⑷、如果出现某些边放坡系数不一致,难以处理。 4、大开挖与基槽开挖、基坑开挖的关系 槽底宽度在3m以内且长度是宽度三倍以外者或槽底面积在20m2以内者为地槽,其余为挖土方。

混凝土工程量如何计算

混凝土工程量如何计算 一、基础混凝土计算 1、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和伸入承台基础的桩头所占体积。 2、基础。 有肋带形混凝土基础,其肋高与肋宽之比在4:1以内的按有肋带形基础计算。超过4:1时,其基础底按板式基础计算,以上部分按墙计算。 箱式满堂基础应分别按无梁式满堂基础、柱、墙、梁、板有关规定计算,套相应定额项目。 设备基础除块体以外,其他类型设备基础分别按基础、梁、柱、板、墙等有关规定计算,套相应的定额项目计算。 二、柱混凝土计算 按断面尺寸乘以柱高以m3计算。柱高按下列规定确定。 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框架柱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从楼层的楼板上表面)算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无楼层者,从柱基上表面至柱顶。 构造柱按全高计算,与砖墙嵌接部分的体积并入柱身体积内计算。 依附柱上的牛腿,并入柱身体积内计算。 柱计算公式: V=SH

注意:构造柱截面积计算。 三、梁混凝土计算 按断面尺寸乘以梁长以m3计算,梁长按下列规定确定: 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 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梁与混凝土墙连接时,梁长算至混凝土墙的侧面。伸入墙内梁头,梁垫体积并入梁体积内计算。 梁计算公式 (1)过梁:V=SL ①现浇过梁L=门窗洞口宽度+500㎜ ②预制过梁 门窗洞口宽度>1500㎜L=门窗洞口宽度+720㎜ 门窗洞口宽度≤1500㎜L=门窗洞口宽度+480㎜ (2)圈梁:V=SL ①圈梁截面:注意L形截面计算 ②圈梁长度:外墙上按外墙中心线长计算,内墙上按内墙净长线计算。 (3)单梁、井子梁、框架梁:V=SL 伸入墙内的梁头和梁垫并入梁体积内计算;梁与柱相连时,梁长算至柱侧面;主梁与次梁相连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4)挑梁:伸入墙内部分并入圈梁计算。 四、板混凝土计算 按面积乘以板厚以m3计算,其中:

(整理)三桩桩基承台计算.

三桩桩基承台计算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 设计者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 一、设计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①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②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③ 二、示意图 三、计算信息 承台类型: 三桩承台计算类型: 验算截面尺寸 构件编号: CT-3 1. 几何参数 矩形柱宽bc=600mm 矩形柱高hc=600mm 圆桩直径d=400mm 承台根部高度H=1000mm x方向桩中心距A=1600mm y方向桩中心距B=1600mm 承台边缘至边桩中心距 C=400mm 2. 材料信息 柱混凝土强度等级: C35 ft_c=1.57N/mm2, fc_c=16.7N/mm2 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ft_b=1.43N/mm2, fc_b=14.3N/mm2 桩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ft_p=1.43N/mm2, fc_p=14.3N/mm2 承台钢筋级别: HRB400 fy=360N/mm2 3. 计算信息 结构重要性系数: γo=1.0

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100mm 4. 作用在承台顶部荷载基本组合值 F=3881.200kN Mx=42.200kN*m My=4.500kN*m Vx=2.300kN Vy=-23.200kN 四、计算参数 1. 承台总长 Bx=C+A+C=0.400+1.600+0.400= 2.400m 2. 承台总宽 By=C+B+C=0.400+1.600+0.400=2.400m 3. 承台根部截面有效高度 ho=H-as=1.000-0.100=0.900m 4. 圆桩换算截面宽度 bp=0.8*d=0.8*0.400=0.320m 五、内力计算 1. 各桩编号及定位座标如上图所示: θ1=arccos(0.5*A/B)=1.047 θ2=2*arcsin(0.5*A/B)=1.047 1号桩 (x1=-A/2=-0.800m, y1=-B*cos(0.5*θ2)/3=-0.462m) 2号桩 (x2=A/2=0.800m, y2=-B*cos(0.5*θ2)/3=-0.462m) 3号桩 (x3=0, y3=B*cos(0.5*θ2)*2/3=0.924m) 2. 各桩净反力设计值, 计算公式:【8.5.3-2】① ∑x i=x12*2=1.280m ∑y i=y12*2+y32=1.280m N i=F/n-Mx*y i/∑y i2+My*x i/∑x i2+Vx*H*x i/∑x i2-Vy*H*y1/∑y i2 N1=3881.200/3-42.200*(-0.462)/1.280+4.500*(-0.800)/1.280 +2.300*1.000*(-0.800)/1.280--23.200*1.000*(-0.462)/1.280 =1313.083kN N2=3881.200/3-42.200*(-0.462)/1.280+4.500*0.800/1.280 +2.300*1.000*0.800/1.280--23.200*1.000*(-0.462)/1.280 =1321.583kN N3=3881.200/3-42.200*0.924/1.280+4.500*0.000/1.280 +2.300*1.000*0.000/1.280--23.200*1.000*0.924/1.280 =1246.535kN 六、柱对承台的冲切验算【8.5.17-1】① 1. ∑Ni=0=0.000kN ho1=h-as=1.000-0.100=0.900m 2. αox=A/2-bc/2-bp/2=1.600/2-1/2*0.600-1/2*0.320=0.340m αoy12=y2-hc/2-bp/2=0.462-0.600/2-0.320/2=0.002m αoy3=y3-hc/2-bp/2=0.924-0.600/2-0.320/2=0.464m 3. λox=αox/ho1=0.340/0.900=0.378 λoy12=αoy12/ho1=0.180/0.900=0.200 λoy3=αoy3/ho1=0.464/0.900=0.515 4. βox=0.84/(λox+0.2)=0.84/(0.378+0.2)=1.454 βoy12=0.84/(λoy12+0.2)=0.84/(0.200+0.2)=2.100 βoy3=0.84/(λoy3+0.2)=0.84/(0.515+0.2)=1.174

承台计算公式

承台计算公式 公式:h B A V? ? = 公式:V=h·(AB+0.58A2-0.87B2) 公式:V=A2·h V=0.73 A2·h=1.72B2·h V=0.87 A2·h=2.60B2·h 公式:V=V1+V2 V1=h1/6[A(2B-b)+a(B+2b)] V2=A·B·h2 公式:V=V1+V2 V1=h1/3[A(1.44A+1.25B+0.57a+2b)-B (1.73B+1.52b)+ab] V2=h2·(AB+0.58A2-0.87B2) 公式:V=V1+V2 V1=h1/6[A(2A+b)+a(A+2b) V2=A2·h2 公式:V=V1+V2 V1=h1/6[A(1.98A+1.62b)+a(1.05A+2b)V2=0.73 A2·h2=1.72B2·h2 公式:V=V1+V2 V1=h1/3[A(0.87A+0.50b)+a(0.53A+b)V2=0.87 A2·h2=2.60B2·h2 施工参数 1m3砼中水泥的用量: C10砼1m3=4包水泥 C15砼1m3=5包水泥 C20砼1m3=7包水泥 C25砼1m3=9包水泥 砂密度:2.57/m3 石密度:1.37/m3 水泥密度:2.87/m3 50kg=100斤=50公斤 100kg=200斤=100公斤 103公斤=203×103斤=1吨 1kg=1公斤=10N 103kg=1吨=104N=10KN 工程数量的有效位数应遵守下列规定: 1以“吨”位单位,应保留三位小数,第四位小数四舍五入; 2、以“m3”“m2”“m”位为单位,应保留二位小数,第三位小数四舍五入; 3、以“个”“项”等位单位,应取整数。 方格网土方计算方法: 1、将标有等高线的建筑场地地形图划分位 N5×N5的方格(N为5的整数倍,一般 采用N=4小于10,方格网划分如较小, 计算较准确,在方格网的各角点标注该 处地面标高及设计标高。地面标高-设计 标高=施工高度,以(+)表示挖方,以(-)表示填方); 2、分格网上的零点是不挖不填的点及分界 线在方格网的角点,施工高度改变符号 的区段上,就有零点位置,其具体位置 应通过计算求出。 弯起钢筋的长度系数 弯起角度30度;45度;60度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公式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公式 土石方工程 一、人工平整场地: S=S底+2*L外+16 二、挖沟槽: 1. 垫层底部放坡: V=L*(a+2c+kH)*H 2. 垫层表面放坡 V=L*{(a+2c+KH1)H1+(a+2c)H2} 三、挖基坑(放坡) 方形: V=( a+2c+KH)* ( b+2c+KH)*H+1/3*K2H3 圆形: V=∏/3*h*(R2+Rr+r2) 放坡系数 类别放坡起点人工挖土机械挖土 坑内作业坑上作业 一、二类别 1: 1: 1: 三类土 1: 1: 1: 四类土 1: 1: 1: 一、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 (一)基坑土方量计算 基坑土方量的计算,可近似地按拟柱体体积公式计算(图1—8)。 图1—8基坑土方量计算图1—9基坑土方量计算 V=H*(A'+4A+A'')/6 H ——基坑深度(m)。

A1、A2——基坑上下两底面积(m2)。 A0 ——基坑中截面面积(m2)。 二、计算平整场地土方工程量 ①四棱柱法 A、方格四个角点全部为挖或填方时(图1—16),其挖方或填方体积为: 式中:h1、h2、h3、h4、——方格四个角点挖或填的施工高度,以绝对值带入(m); a ——方格边长(m)。 图1—16 角点全填或全挖;图1—17角点二填或二挖;图1—18角点一填三挖 B、方格四个角点中,部分是挖方,部分是填方时(图1—17),其挖方或填方体积分别为: C、方格三个角点为挖方,另一个角点为填方时(图1—18), 其填方体积为: 其挖方体积为: ②三棱柱法 计算时先把方格网顺地形等高线将各个方格划分成三角形(图1—19) 图1—19 按地形方格划分成三角形 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点的填挖施工高度,用h1、h2、h3表示。 A、当三角形三个角 点全部为挖或填时(图1—20a), 其挖填方体积为: 式中:a——方格边长(m); h1、h2、h3——三角形各角点的施工

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

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现浇混凝土 1.现浇混凝土基础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和伸入承台基础的桩头所占体积。 (1)带形基础:外墙基础长度按外墙基础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基础长度按内墙基础净长计算,截面面积按图示尺寸计算。 (2)独立基础:包括各种形式的独立柱基和柱墩,独立基础的高度按图示尺寸计算,柱与柱基以柱基的扩大顶面为分界。 (3)满堂基础:有梁式满堂基础中的梁、柱另按相应的基础梁及柱子目计算,梁只计算突出基础以上的部分,伸入基础底板部分并入满堂基础底板工程量内。箱式满堂基础应分别按满堂基础底板、柱、梁、墙、板有关规定计算。 (4)框架式设备基础:分别按基础、柱、梁、板等相应规定计算,楼层上的钢筋混凝土设备基础按有梁板子目计算。 (5)设备基础的钢制螺栓固定架应按铁件计算,木制设备螺栓套,按个数计算。 (6)设备基础二次灌浆以体积计算。 2.现浇混凝土柱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构造柱断面尺寸按每面马牙碴增加3cm计算,依附柱上的牛腿和升板的柱帽并入柱身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其柱高: (1)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2)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

高度计算。 (3)框架柱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高度计算。 (4)构造柱的柱高按全高计算,嵌接墙体部分并入柱身体积。 3.现浇混凝土梁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伸入墙内的梁头、梁垫并入梁体积内。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1)凡加固墙身的梁均按圈梁计算。 (2)圈梁与梁连接时,圈梁体积应扣除伸入圈梁内的梁的体积。 (3)在圈梁部位挑出的混凝土檐,其挑出部分在12cm以内的,并入圈梁体积内计算;挑出部分在12cm以外的,以圈梁外皮为界限,挑出部分执行挑檐、天沟子目。 4.现浇混凝土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但应扣除门窗洞口及单个面积在0.3m2以外的孔洞所占体积。 (1)墙的高度按下一层板上皮至上一层板下皮的高度计算。 (2)现浇混凝土墙与梁连在一起时,如混凝土梁不突出墙外且梁下没有门窗(或洞口),混凝土梁的体积并入墙体内计算;如混凝土梁突出墙外或梁下有门窗(或洞口),混凝土墙与梁应分别计算。 (3)现浇混凝土墙与柱连在一起时,当混凝土柱不突出外墙时,混凝土柱并入墙体内计算;当混凝土柱突出外墙时,混凝土墙的长度算至柱子侧面,与墙连接的混凝土柱另行计算。 5.现浇混凝土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及单个面积在0.3m2以内的孔洞所占体积。各类板伸入墙内的板头并入板体积内计算,薄壳板的肋、基梁并入薄壳体积内计算。

独立基础工程量计算方法

独立基础工程量计算方法 独立基础工程量如何计算?独立基础是整个或局部结构物下的无筋或配筋基础。一般是指结构柱基,高烟囱,水塔基础等的形式。下面小蚂蚁素算量工厂根据自己的工程量计算经验,来总结下自己的独立基础工程量计算方法。 一、基础知识 独立基础分:阶形基础、坡形基础、杯形基础3种。 独立基础的特点一:一般只坐落在一个十字轴线交点上,有时也跟其它条形基础相连,但是截面尺寸和配筋不尽相同。独立基础如果坐落在几个轴线交点上承载几个独立柱,叫做联合独立基础。 独立基础的特点二:基础之内的纵横两方向配筋都是受力钢筋,且长方向的一般布置在下面。 长宽比在3倍以内且底面积在20m2以内的为独立基础(独立桩承台)。 二、计算方法 (1)独立基础垫层的体积 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 (2)独立基础垫层模板 垫层模板=垫层周长×垫层高度 (3)独立基础体积 独立基础体积=各层体积相加(用长方体和棱台公式)

(4)独立基础模板 独立基础模板=各层周长×各层模板高 (5)基坑土方工程量 基坑土方的体积应按基坑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基坑底面积应以基坑底的长乘以基坑底的宽,基坑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6)槽底钎探工程量 槽底钎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积计算。 小蚂蚁算量工厂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了一下独立基础工程量计算方法。 如果你还有不明白,或者不会计算,建议找人代算,有代算公司,也有代算私人,你也可以去平台委托,费用不等。 三、方法 1、你可以搜索下小蚂蚁算量,能做工程量计算、预算,高质、高效 2、你可以在网上搜下预算造价单位,有一些单位做的比较好 3、你可以去第三方平台委托别人做,平台上注意防骗,你可以找单位、也可以找个人来做。 四、造价预算收费标准 1、部分收费为造价预算的0.2-0.5%(假设工程造价为100万,那费用为2000-5000);

六桩桩基承台计算

六桩桩基承台计算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 设计者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 一、设计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①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②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③ 二、示意图 三、计算信息 承台类型: 六桩承台计算类型: 验算截面尺寸 构件编号: CT-6 1. 几何参数 矩形柱宽bc=400mm 矩形柱高hc=400mm 圆桩直径d=400mm 承台根部高度H=1000mm 承台端部高度h=1000mm x方向桩中心距A=1400mm y方向桩中心距B=1400mm 承台边缘至边桩中心距 C=400mm 2. 材料信息 柱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ft_c=1.43N/mm2, fc_c=14.3N/mm2 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ft_b=1.43N/mm2, fc_b=14.3N/mm2 桩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 ft_p=1.27N/mm2, fc_p=11.9N/mm2 承台钢筋级别: HRB400 fy=360N/mm2 3. 计算信息 结构重要性系数: γo=1.0

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110mm 4. 作用在承台顶部荷载标准值 Fgk=2800.000kN Fqk=0.000kN Mgxk=0.000kN*m Mqxk=0.000kN*m Mgyk=0.000kN*m Mqyk=0.000kN*m Vgxk=0.000kN Vqxk=0.000kN Vgyk=0.000kN Vqyk=0.000kN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rg=1.20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rq=1.40 Fk=Fgk+Fqk=2800.000+(0.000)=2800.000kN Mxk=Mgxk+Fgk*(B2-B1)/2+Mqxk+Fqk*(B2-B1)/2 =0.000+2800.000*(0.000-0.000)/2+(0.000)+0.000*(0.000-0.000)/2 =0.000kN*m Myk=Mgyk+Fgk*(A2-A1)/2+Mqyk+Fqk*(A2-A1)/2 =0.000+2800.000*(0.000-0.000)/2+(0.000)+0.000*(0.000-0.000)/2 =0.000kN*m Vxk=Vgxk+Vqxk=0.000+(0.000)=0.000kN Vyk=Vgyk+Vqyk=0.000+(0.000)=0.000kN F1=rg*Fgk+rq*Fqk=1.20*(2800.000)+1.40*(0.000)=3360.000kN Mx1=rg*(Mgxk+Fgk*(B2-B1)/2)+rq*(Mqxk+Fqk*(B2-B1)/2) =1.20*(0.000+2800.000*(0.000-0.000)/2)+1.40*(0.000+0.000*(0.000-0.000)/2) =0.000kN*m My1=rg*(Mgyk+Fgk*(A2-A1)/2)+rq*(Mqyk+Fqk*(A2-A1)/2) =1.20*(0.000+2800.000*(0.000-0.000)/2)+1.40*(0.000+0.000*(0.000-0.000)/2) =0.000kN*m Vx1=rg*Vgxk+rq*Vqxk=1.20*(0.000)+1.40*(0.000)=0.000kN Vy1=rg*Vgyk+rq*Vqyk=1.20*(0.000)+1.40*(0.000)=0.000kN F2=1.35*Fk=1.35*2800.000=3780.000kN Mx2=1.35*Mxk=1.35*(0.000)=0.000kN*m My2=1.35*Myk=1.35*(0.000)=0.000kN*m Vx2=1.35*Vxk=1.35*(0.000)=0.000kN Vy2=1.35*Vyk=1.35*(0.000)=0.000kN F=max(|F1|,|F2|)=max(|3360.000|,|3780.000|)=3780.000kN Mx=max(|Mx1|,|Mx2|)=max(|0.000|,|0.000|)=0.000kN*m My=max(|My1|,|My2|)=max(|0.000|,|0.000|)=0.000kN*m Vx=max(|Vx1|,|Vx2|)=max(|0.000|,|0.000|)=0.000kN Vy=max(|Vy1|,|Vy2|)=max(|0.000|,|0.000|)=0.000kN 四、计算参数 1. 承台总长 Bx=C+2*A+C=0.400+2*1.400+0.400=3.600m 2. 承台总宽 By=C+B+C=0.400+1.400+0.400=2.200m 3. 承台根部截面有效高度 ho=H-as=1.000-0.110=0.890m ho1=h-as=1.000-0.110=0.890m h2=H-h=1.000-1.000=0.000m 4. 圆桩换算截面宽度 bp=0.8*d=0.8*0.400=0.320m

土方放坡计算公式

土方放坡计算公式 土石方工程 一、人工平整场地: S=S底+2*L外+16 二、挖沟槽: 1.垫层底部放坡: V=L*(a+2c+kH)*H 2.垫层表面放坡 V=L*{(a+2c+KH1)H1+(a+2c)H2} 三、挖基坑(放坡) 方形: V=( a+2c+KH)* ( b+2c+KH)*H+1/3*K2H3圆形: V=∏/3*h*(R2+Rr+r2) 放坡系数 承台计算公式 1. 【AB+ab+(A+a)(B+b)】*h2/6+ABh1

1.基坑土方量计算 挖基坑多用于需全部大开挖的满堂基础、独立基础、设备基础等土方工程。 (1) 四面放坡基坑土方量计算 基坑土方量的计算可近似地按棱柱体(即上下底为两个平行的平面,所有的顶点都在两个平行平面上的多面体)体积公式计算。 V=(1÷6)H(A1+4A0+A2) (1) 式中V——四面放坡基坑土方量(体积)(m3); H——基坑深度(m); A1、A2——基坑上、下底面积(m2); A0——基坑中截面((1÷2)H处)面积(m2)。 (2)圆形放坡基坑土方量计算 圆形放坡基坑土方量按下式计算。

V=(1÷3)πH (R21+R1R2+R22) (2) 式中V ——圆形放坡基坑土方量(体积)(m3); R1、R2——圆形基坑上、下底半径(m); π——3.14; H——基坑深度(m)。 2.基槽土方量计算 多用于建筑物的条形基础、渠道、管沟等土方工程量。 基槽土方量计算,可沿其长度方向分段进行计算,各段土方量之和,即为总土方量。 如该段内基槽横截面形状、尺寸不变时,其土方量即为该段横截面面积乘以该段基槽长度,一般两边放坡按下式计算 V=H(B+mH)L (3)

承台混凝土热工计算

附件三 主塔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热工计算 一、工程概况 XXX 大桥桥塔承台尺寸为10.4×10.4×5m ,单个承台混凝土用量为540.8m 3,混凝土标号为C30,根据我国现行规范规定,本工程的承台属于大体积混凝土范围。施工时间在5月下旬,平均气温17℃左右。 二、混凝土配合比 表1:承台混凝土配合比 材料名称 水泥 粉煤灰 人工砂 天然砂 碎石 碎石 水 JS 聚羧酸 盐高性能 规格 P.042 .5 F 类II 级 II 区中砂 5-10 mm 10-20 mm 饮用水 外加剂 理论用量 (kg/m 3) 247 105 331 496 316 736 169 2.816 三、混凝土温度的计算 3.1混凝土的绝热温升(τT ): )1(ρ τ τm e c WQ T = 式中:τT —在τ龄期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W —每m 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m 3),取W=247 kg/m 3; Q —每kg 水泥水化热(K J/kg),取Q=377K J/kg ; c —混凝土比热0.96J/(kg ?K) ρ—混凝土容重2400kg/m 3 е——为常数,取2.718; t —混凝土龄期(天) m —常数,与水泥品种、浇筑时温度有关,根据规范取0.309。

表:2:混凝土绝热温升计算表 t (d ) 3 6 9 12 Th (℃) 24.0 33.6 37.3 38.8 由上表可知,混凝土最高绝热温升:T t max =38.8(℃) 3.2混凝土实际中心温度: ξt )t (×+=T T T j l 式中: T j —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取15℃; ξ—不同浇筑混凝土块厚度的温降系数。 表3:厚度为5 m 的混凝土不同龄期的ξ值 厚度h(m) 不同龄期时的ξ值 3 6 9 12 5 0.74 0.73 0.72 0.65 表4:不同龄期的混凝土中心温度 t (d ) 3 6 9 12 )τ(l T (℃) 32.8 39.5 41.9 40.2 计算得知混凝土在浇筑后的第9天左右其内部的绝热温度最高。 3.3混凝土养护计算 承台混凝土表面覆盖阻燃草帘,草帘上下各铺一层不透风的塑料薄膜。 (1)保温材料厚度 δ= 0.5h ·λi(T2-Tq)Kb/λ·(Tmax-T2) 式中: δ——保温材料厚度(m ); λi ——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 ·K )] ,取0.14(阻燃草帘); λ——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取2.33[W/(m ·K )] T2——混凝土表面温度:16.9(℃)(Tmax-25) Tq ——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15(℃); T2-Tq ——5.9(℃);

放坡系数及土方放坡计算公式

土方放坡系数 土方放坡系数(m): (如图所示)是指土壁边坡坡度的底宽b与基高h之比,即m=b/h计算 1、在建筑中,放坡应该从垫层的上表面开始; 2、管线土方工程定额,对计算挖沟槽土方放坡系数规定如下: (1)挖土深度在lm以内,不考虑放坡; (2)挖土深度在1.01m~2.00m,按1:0.5放坡; (3)挖土深度在2.01m~4.00m,按1:0.7放坡; (4)挖土深度在4.01m~5.00m,按1:1放坡; (5)挖土深度大于5m,按土体稳定理论计算后的边坡进行放坡。 注意: 计算工程量时,地槽交接处放坡产生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 因土质不好,基础处理采用挖土、换土时,其放坡点应从实际挖深开始。 在挖土方、槽、坑时,如遇不同土壤类别,应根据地质勘测资料分别计算。 边坡放坡系数可根据各土壤类别及深度加权取定 这张表的数据并不是在每个地方都适用,只是通用规则,根据2009年新规范讲义: 土类单一土质时,普通土(一二类)开挖深度大于1.2米开始放坡(K=0.50), 坚土(三四类)开挖深度大于1.7米开始放坡(K=0.30)。 土类混合土质时,开挖深度大于1.5米开始放坡,然后按照不同土质加权计 算放坡系数K。 建筑工程施工手册中对放坡系数的规定放坡高度、比例确定表

注:1.沟槽、基坑中土壤类别不同时,分别按其土壤类别、放坡比例以不同土壤厚度分别计算; 2.计算放坡工程量时交接处的重复工程量不扣除,符合放坡深度规定时才能放坡,放坡高度应自垫层下表面至设计室外地坪标高计算。 体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锥体: 底面面积×高÷3 台体: V=[ S上+√(S上S下)+S下]h/3 球缺体积公式=πh2 (3R-h)÷3 球体积公式:V=4πR3/3 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